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教结合_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

医教结合_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

医教结合_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
医教结合_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

医教结合: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

邓 猛

1*

卢 茜

2

(1.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北京,100875;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摘要 本文从西方特殊教育范式变迁以及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规律的角度对/医教结合0这一当今中国特殊教育流行话语及实践方式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作者认为:西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从医学单一学科范式的治疗与干预发展到以医学为主加入其他学科成分,进而逐步走向以教育为主融合其他学科成分的过程。特殊教育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是教育模式下对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包容。因此,对于/医教结合0的说法,我们要真正放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框架里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用单一的/医教结合0剥夺了特殊教育/多学科交叉0的特性;更不能因为/多学科交叉0的特性冲淡了其/教育0的本质而本末倒置。关键词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 思考分类号 G760

1 前言

/医学干预0的模式以及相关的/医教结合0的讨论并非是一个新的问题,在特殊教育诞生以来两个多世纪并不长的历史河流中,曾经喧嚣一时而终于走向沉寂。医学以及其他许多与特殊教育紧密相关的学科逐步融合、交叉共同构成了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从前台转向幕后,默默地为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使特殊教育学科作为一门教育的学科特性不断凸显。从不同的学科当中吸取养分、走多学科结合的道路这一规律也是包括特殊教育上一级目录学科/教育学0在内的许多学科的共同特征。

然而,历史仿佛总是在不断重复自己的过程中前行,特殊教育发展中曾经冷却的话题再度以不同的形式与内容重现并升温,成为我国当今特殊教育的热话题。近年来,/医教结合0在中国特殊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甚至被认为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1];并希望在/医教结合0的基础上推进我国特殊教育改革,构建现代特殊教育的新格局。这些倡议与讨论无疑为一向沉寂的特殊教育领域带来一丝清风,并推动了特殊教育学校相关的实验与探索,作用与影响甚为深远(参见2011年5现代特殊教育6第2期一系列文章)。

从西方特殊教育研究文献总的情况来看,医学干预的讨论似乎并没有比过去有显著的增加,从医学或者其他学科的角度讨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理论或者实践层面的问题固然无可厚非,但也并非是最主要的所谓/最佳实践方式0(Best Prac tice)[2]。当前特殊教

育讨论的焦点仍然是全纳教育背景下的各种理论与实践。换句话来说,就是/医教结合0的讨论并没有/环球同此凉热0,而仅仅是/风景这边独好0。如果放在全球特殊教育的背景下来看,其实是一个似热实冷的话题。沉寂多年的话题在中国突然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热话题,固然有我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但是,理性的思考与批判尤为需要。本文从特殊教育模式转换以及学科发展的角度对医教结合的本质进行粗浅理论思考与探讨,籍此抛砖引玉,希望对我国特殊教育理论模式的百家争鸣有微薄的促进。

2 从西方特殊教育范式变迁的角度看医教结合

2.1 西方特殊教育范式变迁的历程

特殊教育范式的变迁紧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与人文、客观与主观主义、实证与建构(解释)主义之间的对立与转换的脉搏,经历了一系列范式的变革[3]。西方早期的特殊教育要么是医生的事情,要么是教士的事情;但都需要通过医疗与慈善的手段来解决。例如,16世纪瑞士的巴拉萨尔沙士(Paracelsus)发现痴呆是一种疾病的结果而非/魔鬼附体0;法国医生伊塔德(I tard)对狼孩维克多开展的训练与实验等[4]。早期欧美特殊教育以封闭、养护性质的机构为主,他们多数甚至直接以养育院(Asylums)、收容所、机构(Inst-i tutions)等直接命名。例如,1817年,加劳德特在哈特福特(Hartford)建立了美国最早的特殊教育机构:克那克提克特聋哑人士教育与训练收容所(American Asylum for the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of the Deaf and Dumb at

*

邓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教育研究方法。E-mail:manghaodm@https://www.doczj.com/doc/69665530.html, 。

5中国特殊教育62012年第1期(总第139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Monthly)

1st Issue,2012(Serial No.139)

Hartford,Connecticut)[5]。1839年,豪(Ho we)建立了帕金斯与马萨诸塞盲人养育院(Perkins I nstitut ion and Massachuse tts Asylum)[6]。

心理学的诞生及其使用的实证主义方法为特殊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以智力测验为代表的儿童能力测验技术与鉴定程序的滥用使之成为证明少数人优越性的有效的、/科学0的工具,也成为隔离、控制某些特定人群(如某些移民种族、残疾人士)的/科学0证据[7]。Ballard(1997)[8]指出:长期以来,人类对于残疾的研究以/心理-医学0为特点,关注残疾的病理学根源、行为特点以及矫正补偿的方法,并在隔离性质的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对他们进行教育。美国加劳德特大学著名学者Winzer指出:这一阶段医疗干预与慈善、养护是主要目标,教育只是副产品而已,特殊教育是一个医疗化的过程(Medicaliz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医生而非教师扮演了特殊教育的主要角色[7]。

随着20世纪的来临,西方多数的寄宿制特殊教育养护机构转变为公立的特殊教育日校(亦称走读学校);隔离的、自足式的特殊教育班越来越成为教育者们愿意接受的残疾儿童教育服务模式,并于20世纪50 -60年代达到顶峰[5]。公立的特殊教育走读学校与特殊班的迅速发展首先是因为人们对于隔离的、寄宿制的特殊教育机构及其慈善、养护的模式产生了不满。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义务教育观念已经深得人心,残疾儿童应该与正常儿童一样享受教育的权利为公众所接受。许多特殊教育机构纷纷将/养护机构0(Asylum 或者Institution)更名为/学校0(Sc hool),以适应公立性质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隔离的特殊班随之出现,它们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不分等级教室(Ungraded class)、机会教室(Opportunity class)、辅助教室(Auxiliary class)等。

以慈善、医疗模式为基础的传统特殊教育机构逐渐向教育模式的公立特殊教育学校(班)体系转变,显示人们对于以环境限制、带有惩罚性质的看护与治疗为特点的隔离式特殊教育养护机构的摈弃。尽管如此,医疗模式的影响并未减弱,特殊教育仍然有着强烈的医学色彩,换言之,医教结合似乎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在欧洲出现的/医疗教育学0(Therape utic peda go gy)就是对医学治疗与教育训练结合的系统化[9]。在美国也出现了/re medial education0一词,表明对特殊教育中运用医疗补偿的重视。一直到今天,美国仍然保留着以/Re 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0为名的特殊教育核心学术期刊,但也仅仅是名字而已,其内容早已摆脱了医教结合的桎梏。

二战后,随着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建构主义逐渐取代实证主义成为揭示社会现象、人类经验和客观事实的主要范式[10]。建构主义者认为,残疾的产生与境遇受到特定社会政治文化特点的影响,残疾源于社会分化与分层,是社会不公平现象在特定社会群体身上的复制[11]。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从传统的/心理-医学0转向社会学模式;从重视学生的缺陷鉴定与干预转向重视社会与文化环境的改变,注重通过宏观社会政治、经济等的改革减少不公平现象,主张特殊儿童从特殊教育学校(班)逐渐回归主流学校与社会。美国六十年代以来著名的/民权运动0希望消除种族歧视,倡导残疾人回归主流学校与社会的努力正是这一模式的体现[12]。这一阶段出现的回归主流以及后来的全纳教育理论就是要打破教育中存在的等级,消除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隔离的二元体制,通过学校改革与资源重组,建立公平的学校体制。正是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主义思潮的发展孕育了融合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而组织学、管理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为残疾儿童的社会融合与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学科视野[13]。2.2西方特殊教育范式变迁的特点

从上述西方特殊教育发展历程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

第一,从社会范式的角度看,实证与建构主义、现代性与后现代的冲突与交融改变了特殊教育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方式,为特殊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

第二,从残疾的本质来看,重视个人医疗与康复的/功能限制0(Func tional Li mitation)向注重政府与公共服务作用的/社会-政治0模式转变。/功能限制0从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出发,认为残疾是/个人悲剧0或者/麻烦0,是个体功能缺陷不可避免的结果,残疾政策集中于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和收养照顾服务,通过治疗、救助与有限的教育使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是典型的社会福利模式。/社会政治0则以社会学、政治学理论为基础,认为残疾人是遭受社会压制的/少数群体0,他们不能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原因不是个人残疾所致,而是强加给他们的社会限制以及与之相关的歧视与排斥观念。有关残疾人的政策集中于主流社会与公共服务体系平等接纳残疾人,提供各种支持与服务,消除社会歧视与环境障碍,维护残疾人平等参与的权利并促进其相关能力的发展,是典型的/权利0模式[14]。随着传统的/医学-心理0模式到/社会政治0、/福利0到/服务0、/慈善0到/权利0等模式的变迁,残疾从单纯的个人缺陷越来越成为政府与公立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回归主流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思潮成为政府与民间共享的价值观。

第三,从学科视野的角度看,西方特殊教育经历了心理-医学(medical-psycho)、社会学(sociological)、组织学(or ganiza tional)、教育学等不同模式的转换与融合[15]。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从医学单一学科范式的治

5

医教结合: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P邓猛卢茜

疗与干预发展到以医学为主加入其他学科成分(特别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等学科),进而逐步走向以教育为主融合其他学科成分的过程;如果不计其他学科的话,其实就是从/医学模式0到/医教结合0到/教育模式0的转换,是从/医生0为主到/教师0为主的转换。这一过程似乎恰巧印证了美国特殊教育学者柯克(Kirk)并非完全正确却非常有力的名言:医学的终点就是教育的起点。

3从特殊教育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医教结合有人或许会说,西方特殊教育范式的转换毕竟离我们遥远,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随之起舞。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特殊教育理论尤其是近年来的全纳教育等理论对我国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对西方的教育思想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外来文化精华采取吸纳与扬弃的态度[16]。除了辩证地看待西方特殊教育范式转换之外,我们需要从特殊教育学科本身的客观规律来审视医教结合的本质。

3.1特殊教育学科的多学科特性

学科性质来看,特殊教育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来自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奠定了特殊教育学科的最核心理论基础,其外围则是语言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养分,近代的脑科学研究和电子计算机学的研究也被特殊教育所利用[17]。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彼此渗透使得特殊教育学科在吸取不同学科的营养成分中丰富、发展,综合-分化-综合的方式使特殊教育学科在螺旋中走向成熟。尽管如此,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或子学科,即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接纳并包容来自包括医学在内的不同学科领域实践与理论范式,但其核心逻辑仍然是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如果要强调医教结合的话,是否也同时需要强调心理学-特教结合或者社会学-特教结合?显然,脱离特殊教育多学科的特征过分强调医教结合容易使我们偏离特殊教育是一门/教育0学科的本质。

许多其他社会科学,例如,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同样会吸收医学、哲学、遗传学等其他不同学科的营养成分,但并不意味着非要刻意去强调或提倡它们与医学或者其他某个学科的结合。其原因是这些不同的学科的成分被有机地融合进这些学科领域中去了,它们共同构成某特定学科的学科基础与平台,但并非这一学科的最主要属性。它们是无名英雄,并不喧宾夺主。

3.2特殊教育学科对象范围的扩展

特殊教育学科对象范围经历了从/缺陷0(Impair-ment)到/残疾0(Disability)、/特殊教育需要0(Special Educ ational Needs,SEN)的转变。/缺陷0即/人的心理、生理或解剖结构或功能的缺失或畸形0,强调的是特殊儿童的病理学基础与特征,研究与实践的对象均为残疾程度较重的盲、聋、弱智人士[18]。/残疾0即/一个人的活动能力从正常人的角度看(由于身体的损伤)受到限制或完全缺失0,它描述了缺陷引起的身体功能的限制或活动能力的限制[19]。/残疾0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20]。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社会,听说读写、良好的注意力、稳定的情绪与行为等并不是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议题,轻度的智力落后也不影响农业耕种与养家糊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社会对于人的文化等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了,人们越来越注意个体在学校中阅读与书写能力、能否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以及情绪与行为是否稳定,因为这些都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有关[21]。特殊教育对象范围随之扩大,残疾类型更加分化,情绪P行为障碍、自闭症、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与多动症(Attention-Defici 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 HD)等就成为越来越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轻中度残疾儿童教育与社会适应问题愈加突出。有明确的遗传或者其他病理学原因导致的残疾类型呈下降趋势,而由于环境改变、社会变迁导致的各种残疾与适应问题却日益增加。

1978年,英国残疾儿童与调查委员会提交给议会的5沃诺克报告6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特殊教育需要0的概念。2001年,当时的英国/教育与技能部0(2007年重组为/教育部0)公布的/特殊教育需要实践准则(Special Education Needs:Code of Practice)0规定:如果儿童在学龄阶段具有相较于同龄儿童来说非常显著的学习困难或者具有阻碍他们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的残疾因而需要特殊教育,即称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22]。如果说/缺陷0和/残疾0是静态的概念,表示个体身体或心理方面不可逆转的异常,SEN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表明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教育需要。SEN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病理学为基础的残疾分类、诊断,它完全从教育的视角审视儿童的需要, /学习困难0取代了/缺陷0与/残疾0,每个儿童都有可能在发展的某个阶段遭遇学习困难因而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特殊教育学科范围首次超越了/残疾0范畴,面向更加多样化的、由各种不同要素导致的学习困难儿童[17]。事实上,在各类确定无疑的残疾类型中,能够明确找到医疗原因并通过医学的手段进行干预的日趋减少;残疾越来越与文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相关,越来越成为学校需要应对的教育问题。

65中国特殊教育62012年第1期(总第139期)

3.3特殊教育学科理论的全纳趋势

从特殊教育学科理论的角度看,全纳教育理论成为各国特殊教育政策制定、实施的依据与动力。尽管全纳教育模式的效果还没有被研究有效地证明,它却成功地导致了对传统的隔离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全否定。西方各国的特殊教育实践表明,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教育学校体系基本上已经崩溃;单一的普通教室教育残疾儿童似乎逐步成为各国特殊教育的主要发展模式。例如,全纳教育在英国的发展已经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急剧减少或关闭;在1990年,只有1.3%的特殊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澳大利亚统计局从1989年就已停止统计特殊教育学校(班)的学生人数。在意大利,99%的特殊儿童都在普通教室里就读,真正实现了全纳[23]。

可见,绝大多数残疾儿童无论程度的轻重都是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但是,这不意味着仅仅将残疾儿童置于普通教室即可,全纳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将特殊教育相关支持与服务融入普通教室[24]。2005年及2010年在英国召开全球最有影响的全纳教育大会便以/Inclusive and Supportive Educa t ion Congress0 (全纳与支持性大会)为题来强调/支持体系0与全纳教育的共生关系。在普通学校里,本来就有着医务室、校医的存在,也可能有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的舞台,普通教师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医疗、健康、教育心理等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各类治疗师与相关设备也进入普通学校共同构成支持与服务体系,这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发展全纳教育的基本举措。那么,普通教育领域是否也应该刻意去提倡医教结合或者什么其他学科与教育的结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学校当然要利用多方面的资源,结合不同学科的辅助与支持,但并不意味着教育本质的改变。

少数的严重或者综合残疾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他们可能需要到医院接受各种医疗服务或者医疗人员到特殊教育学校来进行服务。其实这也没有改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本质,因为特殊教师应该做的是法律赋予他们作为教师的本质工作,即教学。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少量不脱离教育性质的康复训练应有机包含在教育的范畴与日常教学的框架之中。医疗性质的康复或者治疗是医生的本质工作与职业专长,特殊教师不能非法进行。即使医院并不在乎教师抢夺他们的/饭碗0,但遗憾的是特殊教师并不具备从事医疗康复的资质与训练。

4总结

与传统的医疗模式下的/医教结合0不同,特殊教育学科是教育模式下对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包容。因此,对于/医教结合0的说法,我们要持谨慎的态度,要真正放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框架里进行具体分析。事实上,/医教结合0容易迎合自古以来残疾儿童家长对于神医的迷信与幻想;虽然听起来很美,但特殊教育教师既从事点医疗干预,又能进行教学服务其实是一种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且不切实际的奢望。特殊教育需要多学科、跨专业人员与资源的支持,这是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规律所要求的。但是,特殊教育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并非意味着自己去做各方面的事情。特殊教育需要医学,并不意味着特殊教育教师自己要从事医学工作;需要社会学,并不意味着特殊教师自己要成为社会工作者。这正是/术业有专攻0的需求,也是学科分化与综合的反映。同样地,特殊教育学校需要来自医学以及其他学科的资源与人员的支持。但这并非意味着特殊教育学校要成为医疗性质的机构,甚至于对残疾学生进行具有资质的医院才能从事的医学治疗或者康复工作。

今天的中国特殊教育,同样遵循从隔离逐渐走向融合的趋势,残疾类型同样随着社会文明与教育的发展日趋多样化,残疾也越来越成为国家公立教育体系必须应对的主要问题。超过65%以上的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里接受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学校数目不断扩大的事实意味着特殊与普通学校必须通过自身的变革与资源重组,应对学生多样的、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目标的实现。这一过程需要来自各学科、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服务,来确保高质量的特殊教育在普通学校或者特殊教育学校得到实施,这正应是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6所规定的/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0的主要内容。这一点我们不能混淆,不能用单一的/医教结合0剥夺了特殊教育/多学科交叉0的特性;更不能因为/多学科交叉0的特性冲淡了其/教育0的本质而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张婷.医教结合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1):20-21

2King-Sears M E.Best academic practices for inclusive classroo ms.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 n,1997,29

(7):1-23

3Skrtic T M.Behind special educa tion:a critic al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culture and school or ganiza tion.Denver,

Colo.:Love Pub.Co.,1991.78-79

4Poon-McBrayer K F,Lian M J.Special needs educa-t ion:children with exceptionalities.Hong Kong:Chine se

University Pre ss,2002.121

5Wood J https://www.doczj.com/doc/69665530.html,zzari A M.Exceeding the boundaries: understanding e xceptional lives.Harcourt Brace&

Co m.,1997.287,7-10

7

医教结合: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P邓猛卢茜

6Wikipedia.Samuel Gridle y Ho we.http:P P https://www.doczj.com/doc/69665530.html, P wiki P Sa muel Gridle y Howe,2011-11-27 7Winzer M A.The history of special educa t ion:from iso-lation to integra tion.Washington, D. C.:Gallaudet University Press,1993.252,81

8Ballard K.Researching into disability and inclusive ed-ucation:participa t ion,c onstruction and interpre 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 tion,1997,1

(3):243-256

9朴永馨,顾定倩.特殊教育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44

10Denzin N K.Linc oln Y 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 h.Calif:Sage,1994.11

11Sleeter C E.Learning disabilitie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 special education category.Exceptional Chi-l

dren,1986,53:46-54

12Stainback W.Stainback S A.rationale for the merger of special and re gular educa t ion.Exceptional Children,

1984,51:102-111

13Kauffman J M.Co mmentary:today.s special education and its messages for tomorrow.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1999,32(4):244-254

14Hahn H.Public support for rehabilitation programs:the analysis of U.S.disability policy.Disability,Handicap &Society,1986,1(2):121-137

15Skidmore D.To wa rds an integrated theoretical frame-

work for research into special e duca t ional needs.Euro-

pean Journal of Special Needs Education,1996,11(1):

33-47

16朴永馨.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学科.

特殊教育研究,1998,(1):1-3

17邓猛,肖非.特殊教育学科体系探析.中国特殊教育,2009,(6):25-30

18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71-72

19联合国.联合国关注残疾人.http:P P https://www.doczj.com/doc/69665530.html, P c h-i nese P e sa P social P disa bled P historyb2.htm,2011-07-10

20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http:P P www.un.

org P chinese P disabilitie s P c onvention P convention.htm,

2011-07-10

21Deng M.Poon-McBraye r K F.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 ation in China:a Socio-cultural revie w.Re medial

and Special Educ ation,2001,22(5):288-299

22Depar tment for Education.Special Education Needs: Code of Practice2001.https P P https://www.doczj.com/doc/69665530.html,ca https://www.doczj.com/doc/69665530.html, P publications P standard P publicationDe tail P Page1P DfES%

200581%202001,2001-09-01

23邓猛,肖非.全纳教育的哲学基础:批判与反思.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5):18-23

24Zigmond N.Baker J M.Concluding comments:current and future practices in inclusive sc hooling.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1995,29:245-250

On a Calm Reflection on the Seemingly Hot Issue of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ducation

DENG Meng1LU Qian2

(1.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

2.College of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430079)

Abstract Thi s article,based on the paradi gmatic changes in Western special education,and the law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 t of special education,make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duca-

tion,0a currently hot issue in terms of China.s special education,and the practice of the combination.Accord-

ing to the authors,Western special educati on developed from a medical model to a medicine-dominated model,

which added other disciplines,and then to an educati on-oriented model,which integrated theories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Special education,a cross-discipline and comprehensive subject,is an organic integration of med-i

cine and other relevant subjects under the model of education.Therefore,the article suggests making a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term/combination of medici ne and education0under a mult-i disciplinary framework.The/comb-i

nation of medicine and education0cannot be used to deny the mult-i disciplinary nature of special education,

which,conversely,cannot dilute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reflection

(责任编校:赵小红) 85中国特殊教育62012年第1期(总第139期)

关于“考研热”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考研热”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实践者: 学院: 班级: 实践主题: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父母恩情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正文 (一)摘要:考研,在当今逐渐成为类似与高考的考验,而“考研热”也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大学校园中随处可以听见关于考研的讨论。而在近这十年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增长了将近100万,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在不断增加,考研的规模不断地扩大。 眼下的“考研”,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二)关键字:考研原因考研态度考研过程考研形势 (三)活动内容 现如今考研逐渐成为一个市场,各种考研辅导机构相继出现,今年暑假我在考研辅导机构进行了了解与实践。 考研的原因 1.提高自身进入社会的能力,找到好的工作。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的地位与日剧下,而客观的现实表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同学一方面是在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在逃避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可以说抱有此种考研目的的同学不在少数。江同学:考研,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如果毕业有好的工作,我会放弃考研。张同学:现在大学生学历低了,以后发展起来,还得需要研究生学历。 2.提升专业素养,从事专业研究。一部分同学想要从事于本专业的研究工作,希望做出一定的成绩,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安定的工作。他们寻求更高的目标,能够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有别于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彭同学:我就想高研究,发明创造出我的东西。至于工作暂时没有考虑。李同学:我想提高专业的知识,想在大学任教,对于学术有着很高的要求。 3.没有目标,盲目考研。此类同学占很少的一部分,考研只是他们的一种经历。家里希望其考研,自己想总一个过程。丁同学:我还没上够学呢,反正家里也要求,考考研就考呗。 我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人才,大量的大学生涌入考研队伍中来无疑是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但是随着大学生考研队伍的越来越庞大,其目的性也有了不同,甚至出现了不必要的扭曲。我们要正确面对考研。

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docx

2020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 围绕学校课程改革,强化各项管理,立足残障学生的发展,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管理实效,才能够创办和谐的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学校。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20xx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20xx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 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一比一访三走进》等活动为载体,走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医教结合”之路,强化个别化、生活化教育,为残疾孩子受到平等教育、将来走上社会做个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为深入贯彻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思想的引导,把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文明礼貌的培养、责任意识的培养、生存能力的培养等综合素质的达成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 2、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切实增强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助平时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在校本培训中,实行“全员培训与分层次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每学期每人进行示范引领课,并和新教师结成帮教对子。 校本培训的项目有:钢笔字(每周一次展示)、粉笔字(两周展示一次)、以业务学习和通识学习为载体进行业务理论培训、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进行业务能力(手语、课件等)的培训。并结合教学设计比赛和教学叙事比赛,展示教师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成果。 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1.精细教学常规管理 坚持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效益为中心。以“有效教学”的研究为抓手,努力增强“三个意识”:一是进一步增强课程管理意识,确保开全、开足、教好国家规定课程;二是进一步增强过程管理意识,按照科学、高效、规范的要求,关注每一个细节;三是进一步增强制度管理意识,完善考评机制,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严把集体备课关。严把课堂教学关。严把作业批改、讲评关。周密安排日常教学管理。做到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了如指掌。挖掘教师教学风格,打造精品、高效课堂. 2.积极探索教改模式

考研的利弊

考研 弊: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扩招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速度的考研人数数量的增长,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打算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 1.加剧了竞争,打乱了本科教学秩序。 “考研热”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加剧了学生的竞争压力。很多大三的学生提前参战,实施考研计划,摒弃一切与考研无关的活动,整天忙于考研功课的学习。此外考研生还要忙于了解和联系招研的学校和导师,自然使正常的本科教学秩序被打乱,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都被应付了事。很多考研生利用参加毕业实习的时间去参加考研辅导班,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因此正常的本科教学制度必然受到冲击。不仅如此,一些大学生如同高考一般专事考研,为了能够自由秉烛夜读,避开学校不同意学生外租的规定,学校的住宿费照交,个人却外出租房,这也增加了学校住宿管理的难度。 2.考研动机过于功利,备考过程应试化。 许多人为学位而不是为学问来考研,有些人把考研当作通往成功的捷径,备考过程应试化,只靠突击复习,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即使考上研究生也只能在专业研究的边缘徘徊。由于考研目的不明确、不端正,导致考研虽“热”但学术却“冷”,未能水涨船高地随着考研人数和录取名额的增多而相应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层次。 3.扩招致使培养质量的下降。 考研热带来了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快速增长,一些学校利用时下人们考研的热情,或出于保硕士点、博士点的考虑,或为了提高本校、本学院、本系的研究生比例,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招,而相应的培养条件和管理制度却没有及时跟上,科研经费不足,学习生活条件差。在有限的师资力量下,有的专业一个导师名下的硕士、博士生竟有十几到二十几人不等,甚至出现了三年内见到导师的次数屈指可数,有的导师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学生,谁是他的学生等严重现象。导师负担过重,无暇对研究生加强指导,这也造成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4.加剧了研究生就业难题的解决。 很多人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就业水平,然而研究生扩招后带来的必然社会问题就是学历贬值,就业仍旧是个难题。社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心逐步上移,这使很多研究生从事原本一个本科生足够胜任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 5.“考研热”带来的其它社会影响。

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

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 近年来,“考研热”逐渐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自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超过百万以来,考研大军逐步壮大,2005年120万,2006年127.5万,在经历了2007、2008、2009的三年下降之后,从20XX年起,考研人数强势反弹,20XX年140万,20XX年151万,20XX年更是达到史无前历的165.6万,考研人数历史记录不断被刷新。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虽然“考研热”高烧不退,硕士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却年年下降,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而且2009年和20XX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两年均不及本科生。 图表1 97-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与招生情况表 97-08年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统计 年份 报名人数(万) 录取人数(万) 报录比例 2008 120 39 3.0:1 2007 128.2 36.4

2006 127.12 40.28 3.2:1 2005 117.2 32.494 3.6:1 2004 94.5 33 2.9:1 2003 79.7 27 2.9:1 2002 62.4 19.5 3.2:1 2001 46 11.05

2000 39.2 8.5 4.6:1 1999 31.9 6.5 4.9:1 1998 27.4 5.8 4.7:1 1997 24.2 5.1 4.7:1 此一现象的原因不妨从两方面来找,一是考生自身心态方面。职业发展不明朗,对自身的未来缺乏明确的目标规划,单纯为回避就业压力、提高文凭或是满足虚荣心等而考研,结果两三年研究生读下来,走出校门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已换了新天地。在择业时,没有本科毕业生年龄优势和闯劲,又缺少博士毕业生的高学历和社会经验,昔日的天之骄子最终沦落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夹心层”。看着昔日的同窗

汉语热的背景和原因教学提纲

汉语热的背景和原因

从“汉语热”看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二中周桂彩) ------谈谈“汉语热”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一、背景 1.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与就业机会,或可称为“中国机会”。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对于大多数不辞辛苦、自觉自愿来学“天书”一般的中文的“老外”来说,功利性目的是其基本的动力,即学好汉语能给他们带来许多求职和就业的机会,或更多的商业机会。中国在世界经济与贸易领域中的联系网络已经深入而广泛、密切而频繁,由此一个拥有世界最庞大人口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和无限的商业机会。来华投资以及来中国从事贸易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大量懂得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人才,不然难以很好地把握商机。同时,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海外中国企业也需要大量懂得汉语的“老外”。即使仅仅从大量中国人出国旅游这一件事来说,对象国就需要大量懂汉语的导游、导购、翻译以及娱乐、餐饮等相关行业的服务工作人员。韩国的年轻人如今要在一些大公司谋职,即使已经从美国的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也还得过中文这一关。这一切都说明,学好汉语就意味着商机或就业机会。 2.中国经济的成功发展使世界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对中国的前景怀有希望,或可称为“中国希望”。

中国从1978年到2005年,经济保持了年均9.6%的持续高速增长,而且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前景仍然被世界所普遍看好;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各项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一个潜力无穷而且生机勃勃的中国,必然是一个让世人产生希望和遐想的国家。因此。学习汉语对于许多人来说,中国不仅意味着现在的机会,也意味着未来的机会。诚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所说,法国人未来选择学习汉语是一种极佳的选择。“中国希望”或“中国前景”无疑促使许许多多的人把学习汉语作为对未来的选择。一些国家之所以把汉语列入国民教育体系,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3.中国的发展和日益崛起,带来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回归和海外华人华侨民族认同感的强化,或可称为“中国认同”。 海外华人华侨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或在一些发达国家里,民族文化长期受到歧视与压抑,或在如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里其对母国文化的认同被加以种种限制。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他们的文化自信心自然也比较弱。而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崛起和国际地位的大幅度提升,华人华侨有了更多的民族自豪感,重新找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重新强化。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华人关于“是华人就得学汉语”的观念很有代表性。这也是大多数华人华侨让子女学习汉语的文化心理动因或精神动力。而华人华侨子女占了海外汉语学习者的很大比例。

六方面解读当前“考研热”现象的成因

六方面解读当前“考研热”现象的成因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热”也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现象。据统计,我国2001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46万人,到现在2013年,增加到了176万人,人数增加了近四倍,这一增长趋势在今后可能还会得到加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考研热”的形成,就整体的社会氛围而言,考研热的出现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关。对此,跨考考研考研研究院针对当前“考研热”现象的成因,做了一些调查。大多数考研的大学生以及还没有考研的学生,对是否考研的判断是通过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就业形势、研究生待遇以及个人的发展等因素形成的。 1、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多年前,国家领导人就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才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研究生教育是立足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不久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深化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中强调要通过教育改革,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进入人才强国和人才资源强国行列提供有力支撑。可以说,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 2、社会对高端人才需求增加 通过几十年的沉淀,我国基本已成为人才大国,无论是人才结构还是数量上,都有了较高增长。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如果不继续深造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专门人才,就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就会时刻有危机感和落伍感。如果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深入、系统的学习,获得研究生学历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的天平上增加砝码。 3、研招规模扩大和补助提高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国家也加大了研究生培养的力度。从1999年以来不断扩招,这为本科生提供了更多深造的机会,因此对广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考取研究生并非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虽然从2014年起,研究生教育完全自费,可能会对考研学生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断提高的助学金待遇,这基本上能够解决基本生活费问题;另外,通过申请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等形式,基本上能够缓解经济上的困难,如果时间充裕,还可通过兼职等方式创造更多收益,这对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条件。 4、在校生有非常有利的考研条件 相对在职人员来说,他们有有利的学习环境。他们有专门老师进行指导,并有机会参加考前培训。从专业学习的指导到报考学校、报考专业选择以及考后的联系、调整,老师负责整个过程,有固定的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有学校领导的支持,包括专业设置、调整、课时安排等,没有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考研;同学间彼此帮助、鼓

最新 特殊教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精品

特殊教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写好不仅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还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篇关于特殊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不同种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又可分别成为盲童教育、聋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超常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等。 一、课题名称 通过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促进智障儿童的智力开发 二、课题界定 在武夷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中,目前主要的教育对象是智力残疾或多重残疾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他们很难主动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来,常常表现为缺少兴趣,没有激情,无精打采,性情冲动,不良行为的体现等等。就康复效果而言,也是收效甚微,如何帮助中重度智障儿童强化记忆,提升能力;如何使康复教育效果最大化等等问题困扰着我们,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头病。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添置了智力、心理测试筛查仪器,体感互动仪器,言语功能检测处理系统,语言功能检测处理系统,多媒体设备等等。我校还与武夷学院携手科研多年,拥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 周仁来说:“刷新是工作记忆一个重要的中央执行成分,主要功能是监控输入信息,用与当前任务相关较大的新信息来替换与当前任务联系不大的旧信息,以不断对记忆中的内容进行修正。通过训练工作记忆提高流体智力为该领域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研究希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等方式激发起孩子们对参与到特殊教育康复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特殊教育康复质量,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将结合本校特点,将北京师范大学心系周仁来教授教育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在我校实验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将工作呈现多样化,不断的通过工作记忆来刷新功能的训练,以帮助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

有关考研热的冷思考论文

有关考研热的冷思考论文 有关考研热的冷思考 一、日益升温的考研热会不会导致又一次“黑色7月”?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资料,1997年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为24.2万人,1999年为31.9万人,2000年则急剧增加到39.2万人。若与1991年的8.7万人相比,净增3.5倍之多。那么录取数是多少呢?1997年为4.93万人,1998年为5.82万人,1999年为6.89万人,2000年为9.53万人,报录比分别是4.81,4.78,4.44,4.11,也就是说,尽管我国的研究生录取数逐年上升,2000年上升幅度最大,高达12.85万,比上年增长39.32%,但录取率则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的录取率更是下降到近5年来的最低点,录取率仅为20%略强。这与逐年上升的高考录取率呈相反态势。2000年的高考录取率便已达到应届高中毕业生的73.2%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指标及简析》,《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第7页。。换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竞争之激烈绝不亚于高考。 考研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仅从其直接影响观之,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影响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由于考研竞争的激烈,相当比例的本科生自大三上学期便开始实施考研计划。或租房子以自成一统,埋头苦干我校附近三个村庄的空房近几年来每到下半年便全部租完;或摒弃一切课外活动包括必要的体育活动和人际交往,整天沉溺于考研的相关功课。我校图书馆的几间阅览室在去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里,五点钟以前座位就占完了。经笔者了解,全都是准备考研又无力租房或无房可租的同学。该图书馆出于对学生健康的关心,不得不把开门的时间推迟到6点钟。此外,考研生还要忙于打听、了解和联系招研的学校、专业和导师,因此大三、大四的正常学习必然会受到冲击。不仅如此,这种影响的范围还有向前推移的趋势。从我今年行将高考的女儿及其同学中,笔者了解到不少本校子弟中的高分者纷纷放弃报考外校的打算,拟报考本校。原因是到时候考研免得租房子。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其二,与素质教育相冲突。由于研究生录取时,一般是按照分数的高低依次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本科教育中仍存在的应试教育弊端,与素质教育相悖。事实上,考研生中普遍存在着与考研有关的课程就多投入一点,与此无关的课程则敷衍了事的现象。为挤上这辆高峰车,考场作弊现象也频报媒体。在2001年的考研中,仅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便处分了83人注:《湖南83人考研作弊》,《长江日报》,2001年3月22日,第4版。。 其三,对已毕业的本科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家境较好或毕业时未找到理想单位的已毕业离校的学生,如同高考复读一般,在家专事复习,以备来年再战,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用在重复的记忆上。以上海为例,“今年申请‘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已从去年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考研究生、出国留学是‘不就业’族

探究全球“汉语热”现象:是什么让中国文化吸引全球关注(一)

探究全球“汉语热”现象:是什么让中国文化吸引全球关注 近些年,全球“汉语热”频频升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高速增长。世界人民学汉语的热潮成了无法阻挡的势头,全球“汉语热”传达了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讯息,而“孔子学院”得以遍地开花正是这种诉求下的体现。古老而不再神秘的东方语言焕发出了新的的生机。 中国文化吸引世界目光,学汉语渐成时尚潮流 法国:学习汉语“理智”与“情感”的双重选择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年前学习汉语的法国中学生不到5000人,2009年9月份开学时,全法中学共有2.56万学生学习汉语,再加上1.6万名大学生和约2000名小学生,学习汉语的法国学生总数将近4.4万人。如今,汉语在法国教育体系外语科目中的排名已上升到第五位。此外,汉语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上世纪80年代成立法国汉语教师协会时,汉语教师加起来不到30人,目前则达到430人。 俄罗斯:学习汉语了解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生活 近年来,随着中欧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汉语热”在欧洲大陆持续升温,不少人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是越来越浓,在俄罗斯,伴随着“汉语年”大幕的拉开,就再一次掀起了人们学习汉语的热潮。 阿根廷: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和谐”思想得到认同和共鸣 古里宁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阿中关系的不断密切,阿根廷人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他说:“阿根廷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去中国旅游,有的是希望从事双边贸易,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还有的则是为了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

赞扬学生多才多艺的评语新浪博客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赞扬学生多才多艺的评语新浪博客 篇一:表扬学生评语大全 ★★你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课堂上,你发言特踊跃,还总有独到的见解。好个聪明机灵的小家伙!但粗心这一毛病却始终伴随着你。 ★★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孩子。你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同学们对班委进行民主评议时,你受到的赞扬最多。 ★★上课回答问题,你总是那么精彩,讲的滔滔不绝,常会答出其他同学所不知的疑难问题,你很聪明,不仅会说,还会写出篇篇好文章来,这不,作文比赛经常中奖哩!作为班上的领头雁,老师的好助手,老师对你有更高的期待,希望你在各方面都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那样,同学们会更佩服你,老师会更信任你! ★★你思维灵活,求知欲强,富于质疑精神,对事物常有不落俗套的看法。老师喜欢你那种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课堂表现;老师也喜欢你那干净整齐的作业,批阅时真

是赏心悦目。 ★★你活泼可爱,积极进取,学习上充满斗志,每大周都有自己奋发努力的目标,不懈的进取换来了你持久的进步。工作上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你的付出,赢得了同学们的交口称赞,愿你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坚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更愿你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你是一个守纪、肯学、求上进的学生,为人谨慎,心性坦荡。沉稳深刻、思维严密是你的优点。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思想日臻成熟,心理趋于稳定。 ★★你很有上进心,能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各科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成绩比较优秀,自学能力较强。 ★★聪颖,沉稳,文静,坚强,秀气而文雅。你品行优良,待人诚恳,表里一致。上课时用心听讲的神情,让人感到你的专注和认真。 ★★你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为人诚恳,思维敏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儒雅的你,上课总是全神贯注,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书写总是工工整整。 ★★经历艰苦的磨砺时不失奋斗的勇气,享受荣誉的赞美决时不沾沾自喜。你的行为表现是无可挑剔的,你学习的顽强毅力令我感动。 ★★老师一直为你有很强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荣誉感

关于考研热的调查报告

关于考研热的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大二学生的考研动态,针对同学们在考研上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以及方向。 时间:2013年12月8日——2013年12月13日 地点:大连海洋大学 调查对象:部分大二在校生 报告人:IT英语2012: 罗琼玉(1 2 0 8 1 4 0 1 1 7) 李琛(12081402 2) 宋雨濛(1 2 0 8 1 4 0 1 5) 董婷婷(12 0 8 1 4 0 1 2 0) 于婷婷(12 0 8 1 4 0 1 1 9) 冷佳时(12 0 8 1 4 0 1 1 8)

一、实践目的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也进行了研究生的扩招.由此引发了一场考研热.在校园的图书馆或者自习室都可以看到认真准备考研的同学.作为大二的学生,我们对于未来是否要考研,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的各方面都存在很多困惑,这次的进行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大二学生的考研现状,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意见. 二、实践内容 (一)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二)调查方法:随机抽样,共发放11个院系, 每个院系随机发放10份,共110份,收回107份,回收率为97%.考研人数如下图: :

三调查数据分析 1考研意向 关于考研与否结果如图所示,有39%想考研,有46%不想考研,有15%还不太清楚。单从考研人数这一方面来看,几乎一半的比例说明打算考研的同学还是很多的,但是再从整体上看,考研与不考研所占比例基本持平,这说明持续了很久考研热,已经开始逐渐的降温了。大多数同学都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不再跟随他人,盲目考研。还有15%的同学还没有有明确的打算,一直处于观望的状态。他们大多对考研不太了解,对自己日后的打算也不太清楚。

世界出现“汉语热”的原因及其发展势态

世界出现“汉语热”的原因及其发展势态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汉语现在在世界重要语言当中,已逐渐成为一门很值得世界人们去学习的一门语言,汉语有广泛性、适用性、趣味性和其他特性。当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发展已全球化,中国发展起来了。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越来越吸引世界人们的关注这些导致了汉语学习走向全世界。目前,学习汉语的世界人们空前的多,随着中国发展的日益月新,汉语学习将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被更多的世界人们所接受。但现实中不尽完美,纵观横向观察汉语的发展,同时存在艰难发展的路程危机和机遇并存。 关键词:汉语热、汉语桥、外语热、英语热、汉语危机 近一百年来,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使偌大的一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成了“地球村”。文化的交流频繁,语言成为人们交流的前提,导致汉语的应用也普及全球。悠久的汉语发展出现了好的一面,同时也出现了问题。 一、悠久的汉语历史 汉语,即汉民族共同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属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里最主要的语言。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东北官话为辅助逐渐形成的。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却又不等同于北京话,是摒弃了北京语音中不规范的语音现象而形成的。 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在广义上是指汉族的语言,狭义上指普通话,另外还有国语、华语、中文和汉文等称呼都是指汉语除了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共和国、马来西亚等国。 初看汉语的前身:大致在西周以前为远古期,这个阶段的汉语如果已经独立,就为原始汉语;周秦两汉为上古期,魏晋六朝隋初唐为中古前期,中唐五代为中古后期,宋元明清为近代期,汉语各方言的现代格局在中古近代之交已经大体形成,大量的音位发生合流和分化,声母和韵尾的类型减少,全浊音声母逐渐和清声母合流,入声韵尾也逐渐弱化,声调因而开始合并简化,字音结构也随之简化。 有资料证明: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总结汉语的语音体系,这些资料仍然是现代语言学家工作的基础。最后,汉语的语音可以从对外国语言的翻译中了解到。上古汉语存在于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世纪到7世纪),文字记录有青铜器上的碑铭、诗经集、历史书书经以及部分的易经。重构上古汉语的工作开始于清朝的语言学家。西方的古汉语先锋是瑞典的语言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他主要研究汉字和形式和诗经的韵律。 现代汉语也就是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现代汉语也是中国大学里许多文科专业的一门课程。 二、汉语被普遍应用及其特性 1、广泛性,世界出现“汉语热”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超过2500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社会上各种汉语培训机构不断增加,发展势头迅猛。 在7月20日至22日于北京召开的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上,一个记者所耳闻目睹的使他惊叹:这个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老外”会说汉语,在学汉语!

浅析阻碍特殊教育领域“医教结合”发展的因素

浅析阻碍特殊教育领域“医教结合”发展的因素 摘要 特殊教育领域“医教结合”的实施对残疾人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医教结合”口号的提出时间较短,“医教结合”在理论体系、评价体系、基础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医教结合”的发展速度。进而使个别学者对“医教结合”的理解产生偏差,没有领会到“医教结合”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医教结合;理论体系;评价体系 一、研究背景 从2009年8月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中正式提出“医教结合”到2015年1月《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颁布。在我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已经度过了七年,并且得到国内特殊教育和康复医学领域迅速关注,由于我国学科发展现状以及社会主义特色的管理制度,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由教育机构承担,康复医疗服务由医院来提供。“医教结合”在我国特殊教育及医疗领出始终处于缓慢的探索阶段。 二、研究目的 期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找到目前状态下影响我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推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发展尽一点微薄的力量。也希望更多的学者投入到医教结合的理论研究当中,集思广益,“医教结合”在特殊教育领域中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三、当前我国医教结合现状 自2009年8月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中正式提出“医教结合”的口号,不少特殊学校对如何在校内进行“医教结合”进行了一番实验探索,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在我国主要存在两种实施方式。 一是:以“医”为导向的实施方式。这种实施方式的理念就是在特教学校内最大可能的实施康复训练,努力的把“医”融合到每一节课堂上来。已经有个别特殊教育学校以此理念为基础,对智力残障学生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将“医”和“教”运用整合在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生活数学和康复训练等学科教学中,并且总结出自己的经验。

创新热潮冷思考

创新热潮冷思考 袁吉文(贵州民族学院图书馆,贵州省贵阳市,邮编550025)摘要组织热衷于创新,应考虑创新的约束因素,使创新真正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益。本文对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组织图书馆创新思考 To ponder soberly on innovating Yuan Jiwen(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ibrary) Abstract:A organization enjoy to innovate,it must consider restrain factor of innovating,this is bebeneficial of improving organization benefit.The paper explore some question about organize innovating. Keywords:Organization,Library, Innovate, Ponder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很多组织效益得到极大提高。创新对组织、国家都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是组织、国家竞争力的凭借,关系到组织的生死存亡。我国旗帜鲜明地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现在创新理念已深入人心,各级组织都在积极探索创新。然而创新不仅是一种热情的激发,当创新展现出其耀人光芒时,应保持一份冷静,一项创新要发挥作用,受很多因素制约,如果对这些制约因素没有清醒认识,盲目追求创新,则结果会适得其反。创新扎根于实际的工作之中,不是追求标新立异,凭空想象的否定一切。理性思考创新,评判一项创新的可行性,有助于我们少犯错误,保障组织的创新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思考一:创新应有限度。少投入、多产出、为组织争取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组织热衷创新的原动力,但创新不是越新越好,摒弃必要的制度监管。很多组织领导在探索创新时,往往只注重新,注重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轻视其必要的风险控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得不偿失。现在人性化管理被很多组织重视,通过降低时间、距离、私人携带物品范围、数量等限制条件,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开放性的办事、购物环境,于是政府机关行政中心、网上办公、超市等迅速发展,这确实为服务对象提供了很大便利,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性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管理对象,提高对象对组织的好感度,增强组织吸引力,但同时使组织面临的危险增大。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两者关系,一味地强调人性化管理,而相应的控制措施跟不上,就会使组织得不偿失。比如网上办公,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现场和网络是两种不可复制的等同环境,一些审批只能现场办理,就不能简单地在网上予以解决。目前肆掠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于贷款方在贷款时,降低贷款人的信用要求,使一些信用不佳的人也能贷到款,最终由于无力还款,形成坏账,当坏账规模扩大,便产生次贷危机。这次危机再次说明,组织提供的服务、产品创新,必须有一定限度,不能盲目追求“效益”的提高,使组织面临的风险失控。 图书馆管理也是如此,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管理,增加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一直是图书馆追求的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图书馆现有技术、配套措施作为支撑。以让读者自由带包出入书库为例,由于目前的监管方式不能有效避免偷盗现象的出现,书中贴的磁条可以被读者撕毁,监视器一方面存在部份图书馆实践中无人负责的情况,另外也有图书馆面积大,不能有效监控每一个角落的弊端。就是大型书店、超市,也不会允许消费者不受拘束地出入。国际著名超市沃尔玛,在消费者入口处,也会要求顾客存包或将包放入超市提供的包内,尽管监管措施严密,也还是会出现超市商品被偷盗现象。当然,任何一个图书馆、大型书店、超市,让读者、消费者进入服务区,风险是肯定有的,关键是尽量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损失,而不是无限制地提供人性化服务,增加风险。

当今时代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浅论语言运用的原则 论文摘要:语言是社会能够成立和维持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能够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因此,实践语用原则,得体地运用语言,有利于提高语言交际的效度,创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论文关键词:语用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幽默原则 语言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交流是人类最直接、最活跃、最频繁的交际形式。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以便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语言在言语交际中的主导功能是调节功能,调节人们相互问的关系,达到相互理解和合作。语言在思维中调节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在传递信息中调节整个社会成员的一致行动。要从不同的层次调节人际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地传递信息,交际者就要在特定的言语环境实践语用原则,得体地运用语言,以便充分发挥语言的调节功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下面我们探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幽默原则等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一、合作原则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交际过程所说的话语符合交流的目的和方向,从而使交流得以有效、顺利地进行。这就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有四个准则:1、数量的准则:言语信息不多也不少,包括: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该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质量的准则:就是指在言语行为中努力说真话,包括: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联准则:即交际双方所说的话要有关联,要切题;4、方式准则:即所说的话要清楚明白,包括: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明扼要;井井有条。 1989年6月,戈尔巴乔夫来中国访问,抵达上海时,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到虹桥机场迎接他。两人一见面,江泽民就说:“由于您的到来,连上海的天气都好转了。”戈尔巴乔夫马上接过话题说:“更值得高兴的是中苏关系的天气好转了。”作为主人的江泽民书记在欢迎时,紧扣自己的话题,借助天气的变化表示对来宾的欢迎之情,话语不多不少,简洁明了,真诚自然。同时,戈尔巴乔夫也反应敏捷,顺着江泽民书记的“天气”话题,自然联系到此次访华的宗旨,巧妙地传达了中苏关系得到改善的喜悦

怎样在新浪上发新闻 新闻源发布渠道

怎样在新浪上发新闻新闻源发布渠道 怎么在新浪上发新闻? 方法1:如果是企业或者个人的宣传稿件,联系专业发布新闻的机构,例如往上推软文城; 方法2:如果是比较劲爆的新闻,例如人咬狗,而且把狗咬死了这类的新闻,可以打新闻爆料电话。 新闻源如何发布?新闻源发布渠道?其实,可以通过往上推软文城新闻发布系统,百度搜索往上推软文城在其官方网站找到在线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后,可要求工作人员为您发布,费用较低且新闻链接永久有效。 那么做网络营销必须要知道了解网络的特点和网络营销的形式。那目前网络营销又包括那几种形式呢?以下将做详细介绍: 网络营销目前总体分为15大形式:即搜索引擎营销、即时通讯营销、网络病毒式营销、BBS营销、网络博客营销、聊天群组营销、网络知识性营销、网络事件营销、网络口碑营销、网络直复性营销、网络视频营销、网络图片营销、网络软文营销、RSS营销、SNS营销。 第一种形式:搜索引擎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是目前最主要的网站推广营销手段之一,尤其基于自然搜索结果的搜索引擎推广,因为是免费的,因此受到众多中小网站的重视,搜索引擎营销方法也成为网络营销方法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往上推软文城新闻发稿系统,百度搜索往上推软文城,在其官方网站找到在线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后,可要求工作人员为您发布,费用较低且新闻链接永久有效。 搜索引擎营销主要方法包括:竞价排名、分类目录登录、搜索引擎登录、付费搜索引擎广告、关键词广告、搜索引擎优化、地址栏搜索、网站链接策略等 第二种形式:即时通讯营销 即时通讯营销又叫IM营销,是企业通过即时工具IM帮助企业推广产品和品牌的一种手段,常用的主要有一种两种情况: 第一种,网络在线交流,中小企业建立了网店或者企业网站时一般会有即时通讯在线,这样潜在的客户如果对产品或者服务感兴趣自然会主动和在线的商家联系。 第二种,广告,中小企业可以通过IM营销通讯工具,发布一些产品信息、促销信息,或者可以通过图片发布一些网友喜闻乐见的表情,同时加上企业要宣传的标志。 第三种形式:病毒式营销 病毒式营销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常用于进行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病毒式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在互联网上,这种“口碑传播”更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因此病毒式营销成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因此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 可以通过往上推软文城新闻发稿系统,百度搜索往上推软文城,在其官方网站找到在线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后,可要求工作人员为您发布,费用较低且新闻链接永久有效。 病毒营销的巨大威力就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一瞬间似乎只是激起了小

解读“考研热”的成因

解读“考研热”的成因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热”也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考研热”的形成,就整体的社会氛围而言,考研热的出现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关。针对当前“考研热”现象的成因,我们做了一些调查。大多数考研的大学生以及还没有考研的学生,对是否考研的判断是通过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就业形势、研究生待遇以及个人的发展等因素形成的。 1、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多年前,国家领导人就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才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研究生教育是立足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不久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深化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中强调要通过教育改革,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进入人才强国和人才资源强国行列提供有力支撑。可以说,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 2、社会对高端人才需求增加 通过几十年的沉淀,我国基本已成为人才大国,无论是人才结构还是数量上,都有了较高增长。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如果不继续深造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专门人才,就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就会时刻有危机感和落伍感。如果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深入、系统的学习,获得研究生学历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的天平上增加砝码。 3、研招规模扩大和补助提高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国家也加大了研究生培养的力度。从1999年以来不断扩招,这为本科生提供了更多深造的机会,因此对广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考取研究生并非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虽然从2014年起,研究生教育完全自费,可能会对考研学生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断提高的助学金待遇,这基本上能够解决基本生活费问题;另外,通过申请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等形式,基本上能够缓解经济上的困难,如果时间充裕,还可通过兼职等方式创造更多收益,这对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条件。 4、在校生有非常有利的考研条件

医教结合_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

医教结合: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 邓 猛 1* 卢 茜 2 (1.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北京,100875;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摘要 本文从西方特殊教育范式变迁以及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规律的角度对/医教结合0这一当今中国特殊教育流行话语及实践方式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作者认为:西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从医学单一学科范式的治疗与干预发展到以医学为主加入其他学科成分,进而逐步走向以教育为主融合其他学科成分的过程。特殊教育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是教育模式下对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包容。因此,对于/医教结合0的说法,我们要真正放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框架里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用单一的/医教结合0剥夺了特殊教育/多学科交叉0的特性;更不能因为/多学科交叉0的特性冲淡了其/教育0的本质而本末倒置。关键词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 思考分类号 G760 1 前言 /医学干预0的模式以及相关的/医教结合0的讨论并非是一个新的问题,在特殊教育诞生以来两个多世纪并不长的历史河流中,曾经喧嚣一时而终于走向沉寂。医学以及其他许多与特殊教育紧密相关的学科逐步融合、交叉共同构成了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从前台转向幕后,默默地为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使特殊教育学科作为一门教育的学科特性不断凸显。从不同的学科当中吸取养分、走多学科结合的道路这一规律也是包括特殊教育上一级目录学科/教育学0在内的许多学科的共同特征。 然而,历史仿佛总是在不断重复自己的过程中前行,特殊教育发展中曾经冷却的话题再度以不同的形式与内容重现并升温,成为我国当今特殊教育的热话题。近年来,/医教结合0在中国特殊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甚至被认为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1];并希望在/医教结合0的基础上推进我国特殊教育改革,构建现代特殊教育的新格局。这些倡议与讨论无疑为一向沉寂的特殊教育领域带来一丝清风,并推动了特殊教育学校相关的实验与探索,作用与影响甚为深远(参见2011年5现代特殊教育6第2期一系列文章)。 从西方特殊教育研究文献总的情况来看,医学干预的讨论似乎并没有比过去有显著的增加,从医学或者其他学科的角度讨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理论或者实践层面的问题固然无可厚非,但也并非是最主要的所谓/最佳实践方式0(Best Prac tice)[2]。当前特殊教 育讨论的焦点仍然是全纳教育背景下的各种理论与实践。换句话来说,就是/医教结合0的讨论并没有/环球同此凉热0,而仅仅是/风景这边独好0。如果放在全球特殊教育的背景下来看,其实是一个似热实冷的话题。沉寂多年的话题在中国突然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热话题,固然有我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但是,理性的思考与批判尤为需要。本文从特殊教育模式转换以及学科发展的角度对医教结合的本质进行粗浅理论思考与探讨,籍此抛砖引玉,希望对我国特殊教育理论模式的百家争鸣有微薄的促进。 2 从西方特殊教育范式变迁的角度看医教结合 2.1 西方特殊教育范式变迁的历程 特殊教育范式的变迁紧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与人文、客观与主观主义、实证与建构(解释)主义之间的对立与转换的脉搏,经历了一系列范式的变革[3]。西方早期的特殊教育要么是医生的事情,要么是教士的事情;但都需要通过医疗与慈善的手段来解决。例如,16世纪瑞士的巴拉萨尔沙士(Paracelsus)发现痴呆是一种疾病的结果而非/魔鬼附体0;法国医生伊塔德(I tard)对狼孩维克多开展的训练与实验等[4]。早期欧美特殊教育以封闭、养护性质的机构为主,他们多数甚至直接以养育院(Asylums)、收容所、机构(Inst-i tutions)等直接命名。例如,1817年,加劳德特在哈特福特(Hartford)建立了美国最早的特殊教育机构:克那克提克特聋哑人士教育与训练收容所(American Asylum for the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of the Deaf and Dumb at * 邓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教育研究方法。E-mail:manghaodm@https://www.doczj.com/doc/69665530.html, 。 5中国特殊教育62012年第1期(总第139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Monthly) 1st Issue,2012(Serial No.13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