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楚辞基本知识

楚辞基本知识

楚辞基本知识
楚辞基本知识

解题(概述):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辞”或“辞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

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楚辞含义及成书过程

“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说明这一名称形成于西汉初年。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它已具有三重涵义:

第一,诗体。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的一种新的诗体。

第二,作品。指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一些汉人用上述诗体所创作的一批作品。

第三,书名。指汉人对楚国人、汉人所写诗歌辑选而成的一部书。

《楚辞》一书,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出于一个时代,它是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们逐渐纂辑增补而成的,自战国至东汉,历三、四百年,共分五个阶段:

1、先秦时期,包含《离骚》《九辩》两篇,纂辑者可能是宋玉。此为《楚辞》雏形。

2、西汉武帝时(前140前后)。增辑作品七篇:《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隐士》,增辑者为淮南王宾

客淮南小山,或即淮南王刘安本人。以上九篇作品的合集,是淮南王刘安以后、刘向以前的《楚辞》通行本。

3、西汉元帝、成帝时(前48~前8年间),增辑作品四篇:《招魂》《九怀》《七谏》《九叹》,增辑者为刘向。

4、班固以后、王逸以前(100年前后),增辑作品三篇:《哀时命》《惜誓》《大招》,增辑者已不可考,既不出于一人之手,也不在一个时期,而是在较长的时期里由不同的人一篇一篇地陆续增辑而成。以上十六篇作品的合集,就是王逸作《楚辞章句》时所据的十六卷《楚辞》本。

5、东汉后期(100~150年左右),增辑作品一篇:《九思》,增辑者为王逸。王逸撰《楚辞章句》,并附入自己的作品《九思》,成十七卷,即后世流传的十七卷本《楚辞》。

逮及宋代,因其篇第混併,乃考其人之先后,重定其篇第,这就是宋代以后通行的《楚辞》版本。而《楚辞》一书的纂辑过程与篇目内容,也透露了“楚辞”二字的意义:即屈原辞赋以及宋玉以下汉人的伤悼屈原、

以事名篇的拟骚辞赋(或骚体赋)。

二、楚辞的特点

楚辞的特色主要表现在风格、情调和表现方法上。楚辞的风格和情调奠定了南楚文学那种缠绵、迷茫、惆怅的艺术风格。

以屈赋为代表的楚辞以其奇幻的想象、崇高的思想、激越的感情、鲜明的形象和巧妙的构思成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第一座高峰。楚辞本身特点看:

1、作楚声(念出来的是楚国的方言)

楚辞中楚国的方言本来就很少。汉代王逸说有21个,郭沫若说有24个,游国恩说有31个,杨白桦说有30个,也有人说有64个或66个。周校长主编了一本《楚辞学通典》,结果一共找到217多个,而楚辞本身的字数是很多的。这足以证明楚国的方言在楚辞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少的。

我们知道孔子之《论语》用的是“雅言”,孔子用的是中原当时地区流行的普通话。我们可以说,“屈子亦雅言”。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也是用当时通行的语言,只有极少数词语用得是楚国的方言。所以,我们通过简要

的统计学的方法就很能说明问题。

2、关于楚辞中的“兮”

第二个标志就是有人说楚国方言中有一个重要的具有特征性的字——“兮”,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再使用这个字了。以往的许多楚辞学者认为,“兮”是楚辞的一个重要的南方特征,是楚辞地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然而,经过学者们研究发现,“兮”并不是楚辞专用的词汇。

据清代一个学者统计,《诗经》用“兮”285次,《国风》用“兮”258次,《小雅》27次,经过发展,《离骚》用“兮”186次,《九章》用了338次,《九歌》用了262次,《九辩》用了143次。

后来人们又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兮”字的运用非常流行,非常频繁,比如,荆轲刺秦王临行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地处现在河北省的古燕国是典型的北方国家,但这两句诗绝对有楚辞的情调,可见当时“兮”字不仅流行在南部楚国,而且也流行在北方,因此也不能说“兮”字就是南方楚文学的基本特征,屈原

作品的特征。

3、名楚物(写的都是楚国的事物)——以屈原作品中写到的历史人物为例

再一个就是屈原在他的作品中所讲到的历史人物,据精确统计共有81个,而真正的楚国历史人物在他的作品种只有3个。屈原作品中的写了众多的神话人物,真正属于楚国的神灵只有湘君和湘夫人两个。所以我称屈原的创作坊法是舍近求远,他是放下现实生活的苦难,而把目光投向遥远的神话,悠久的历史,渺茫的传说,以之再现自己内心的苦痛。这种写法很特殊,所以说它的地方性并不明显。有人说屈原作品是“南方文化其表,中原文化其骨”,这是非常中肯的。

三、楚辞的文化渊源

风骚并称,由来已久,为诗歌创作之典范。如宋代朱熹云,“三百篇,性情之本。《离骚》,词赋之宗。学诗不本于此,是亦浅矣。”所以,一般言及《楚辞》之特点,则必举及与之并称的《诗经》,探讨二者时代、地域、文化传统、性格、体制、句式、技巧、风格

诸方面的差别,但最重要的还是地域因素,丘琼荪云:

北人性刚,南人性柔;北人的意域偏于现实,南人的思想近于浪漫。北方山川雄浑,南方山水清幽;北人生活较难而朴质,南人生活较易而奢靡。

四、屈原作品的分类

屈原的作品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类:

第一类《离骚》为代表,通常称为《离骚》类。这类作品都是自传体政治抒情诗,包括《离骚》、《九章》,其内容都是略带自传性的,但就其体裁来说属于政治抒情诗。在《离骚》、《九章》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屈原的人生经历,他的部分的人生轨迹以及他的思想。

第二类以《天问》为代表,故称《天问》类。它反映了屈子的学术思想和哲理智慧。虽然也有人认为《天问》中也有屈原的人生轨迹,因为《天问》是屈原被流放到汉北时在楚先王宗庙中看到了天地山川神灵先祖的壁画时的呵壁之作。但他在《天问》中所问的问题都是哲学问题。看起来很枯燥,实

际上表现了一种很深刻的哲学境界,这些问题代表了屈原哲学智慧的闪光。

第三类是《九歌》类。这是屈原对南楚民间文学的认识、修改、继承和发展。

五、楚辞篇目

在《楚辞》初本的16卷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部分,共收他的诗作8卷20余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其它8卷是,宋玉的《九辩》,景差的《大招》,及汉代贾谊的《惜誓》、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等。南宋朱熹在些基础上编为《楚辞集注》,增入贾谊的《鹏鸟赋》、《吊屈原赋》两篇;删去《七谏》、《九怀》、《九叹》等作品,朱熹认为这些作品缺乏真实的思想感情。他并把屈原的作品划为“离骚类”,把其它作品划为“续离骚类”,按原篇章次序编为8卷。

离骚

九歌: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

山鬼国殇礼魂天问

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

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远游

卜居

渔父

九辩宋玉

招魂

大招景差

惜誓贾谊

吊屈原

招隐士淮南小山刘安

七谏东方朔:初放沈江怨世怨思

自悲哀命谬谏

九怀王褒:匡机通路危俊昭世尊嘉

蓄英思忠陶壅株昭

九叹刘向:逢纷离世怨思远逝惜贤

忧苦愍命思古远游

九思:逢尤怨上疾世悯上遭厄

悼乱伤时哀岁守志

萧统的文学观和《文选》(一)

萧统的文学观和《文选》(一) 【内容提要】 本文梳理了中古时期“典雅”与“华丽”两大文学风尚的变化轨迹,并进一步具体分析了萧统倾向于“典雅”文学观的原因。 【关键词】典雅华丽萧统 一 历来各种文学选本的作者在选录作品时,虽不免要受到传统和当时社会思潮的制约,但归根结底总要体现他自己的观点。萧统之编《文选》,当然亦非例外。萧统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表现在他的《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中,他说:“夫文典则累野,丽则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吾尝欲为之,但恨未逮耳。”这大约是萧统一贯的看法,所以刘孝绰在给他的文集作序时也称:“深乎文者,兼而善之,能使典而不野,远而不放,丽而不淫,约而不俭,独擅众美,斯文在斯。”尽管萧统自称“但恨未逮”而刘孝绰说他已“兼而善之”,语意似有差别,而“丽而不浮(淫)”、“典而不野”二语作为萧统评价作品艺术成就的主要标准,大约是不致有误的。值得注意的是:萧统的这种文学观其实在梁代有一定代表性。例如前面提到的那位湘东王(元帝萧绎)在后来所作的《内典碑铭集林序》中也提到了“艳而不华,质而不野”之语,其含义与萧统之说基本一致。即使像简文帝萧纲那样提倡华美之文的人,在萧统死后作《昭明太子集序》,亦提到了“丽而不淫”四字。可见所谓“丽而不淫”、“典而不野”二语已取得了当时某些人的认同。 从萧统现存的作品看来,他虽然主张“丽”和“典”并重,但其创作似显得典雅有余,而华丽不足。关于这一点,笔者在《试论梁代学术文艺与〈文选〉》(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一文中已经论及,这里不想赘述。萧统创作方面的这种偏重,不但无需苛责,也和他提倡的文学观未必有什么冲突。因为人们的文学观和创作实践虽不容割裂,却亦不完全等同。有时人们在理论上认识到的道理,在实际创作中未能做到;有时在创作中已达到的成就而在理论上尚无明确认识。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所以陆机在《文赋序》中称“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同时谢灵运自称其“池塘生春草”之句云“此语在神助,非我语也”(《诗品·谢惠连》),均非虚语。看来萧统自谓“尝欲为之,但恨未逮”也不完全是自谦之辞,可能确有其切身体会。 从《文选序》看来,萧统对作品的华丽并无贬低之意,相反地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这较之他的前辈如刘勰之断言自上古至刘宋的文“从质及讹,弥近弥澹”,主张“矫讹翻浅,还宗经诰”还显得开明。至于他在创作上的偏重典雅也是可以理解的。从《梁书》本传看来,他出生于齐中兴元年(501),他的文集最早编成时间大约为天监末至普通年间(约520前后至526),此时他年龄最多不会超过二十五六岁。因为他最初的文集为刘孝绰所编,而刘孝绰编成文集在任廷尉卿以前,刘任廷尉卿而被到洽所劾罢官,则在普通七年萧绎任荆州刺史以后。后来萧统当然续有所作,但他总共不过活了三十一岁,他自从十五岁行冠礼后,便协助梁武帝处理政事,始终未离宫禁,而所谓“使省万机”即处理政务也无非是批阅公文,这对了解社会生活毕竟是间接的,这就决定了他的诗文主要只能在书本中去寻求灵感。另一方面,萧统的书本知识却极丰富。《梁书》本传称他“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据萧纲《昭明太子集序》所称萧统的十四件美德,其第十二德为:“研经博学,手不释卷,含芳腴于襟抱,扬华绮于心极;韦编三绝,岂直爻象,起先五鼓,非直甲夜;而欹案无休,书幌密倦。”第十三德为:“群玉名记,洛阳素简,西周东观之遗文,刑名儒墨之旨要,莫不殚兹闻见,竭彼绨缃;总括奇异,片求遗逸,命谒者之使,置籯金之赏;惠子五车,方兹无以比,文终所收,形此不能匹。”从这些情况看来,他很博学显无疑问。这样,他吟诗作文之近似任昉等人动辄用典,就不难理解。何况任昉在当时颇享文名,这派诗风在当时也颇多影响,萧统之接近此派文风决非偶然。再加他“出宫二十余年,

中华诗词精典_楚辞精典诗文欣赏

离骚——屈原 读前须知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全部屈原作品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壮丽辉煌的伟大诗篇。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①,朕皇考曰伯庸②。 摄提贞于孟陬兮③,惟庚寅吾以降④。 皇览揆余初度兮⑤,肇锡余以嘉名⑥: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⑦,又重之以修能⑧。 扈江离与辟芷兮⑨,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⑩,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茞?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原竢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娉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高二语文《渔夫》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渔夫》教案设计 ----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来源:网络收集后编辑修改整理,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高二语文《渔夫》教案设计 一、新课导入 在那飘着秦风楚雨的泽畔,歌者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孤独。雨无情地抽打着你枯瘦的身躯,心被忧虑撕裂的时刻,你接受了雨的最后洗礼----纵身一跃的姿势定格成永远的风景,你的热血化作汨罗滔滔的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一个民族的灵魂! 拨开历史的烟云,我寻寻觅觅,在千年的雨阵中踟蹰,穿行于龙舟粽子锣鼓之间。我听到了你的歌吟在风中作响,那里有你的宏愿与梦想,你的热情和忧患。 二、知识介绍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三、语句分享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余光中)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红山吟》)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诗经》之后三百余年,中国古典诗歌大抵处于消歇状态,至战国后期,一种“奇文”由楚国挺拔而起,那便是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屈原在深厚的楚文化基础上,并吸收中原文化的营养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它以其美妙的歌声、突发的异彩,使沉寂已久的诗坛重新活跃起来,开创了我国诗歌史上第二个重要时期。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典诗歌实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双峰并峙的发展道路,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简短的抒情短章向叙事抒情长篇的发展,也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的转变的基本完成。 第一节《楚辞》的含义、渊源及特点 “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今存最早的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楚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采用楚国方言,运用楚地声调,记载的是楚国的地理,描写的是楚国的风物,因而富有楚国的地方特色。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语句曼长流利,灵活多变,有停顿、有延伸,委婉而多情致。比起《诗经》更富有表现力,既能曲尽缠绵宛转之情,又增强了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更富有文彩。 《楚辞》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楚民族在殷商时代已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的强大、兼并战争的日益加剧和列国间交往聘问之事的增多,它进一步吸收了中原文化,儒、法、墨、名、阴阳等思想及经典都传入楚国并产生影响。屈原曾多次使齐,身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如他诗歌中的“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思想和大量的比兴手法,就是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儒法思想与《诗经》的传统。但对《楚辞》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还是楚文化。首先是楚地民歌。楚地民歌渊源甚古,《诗经》里的“二南”中已有一些带有楚地风物和语言特点的民歌。之后,春秋末有《越人歌》(《说苑》)、《接舆歌》(《论语》),战国时有《孺子歌》(《孟子》)。这些楚地民歌,句子参差灵活,多用“兮”字来加强节奏、舒缓语气,有的还用了兴句和双关语,已开楚辞体格。其次,巫风文化的熏陶。楚国一直盛行着殷商时代一种迷信色彩浓厚的巫风文化,在郢都以南的沅、湘之间,老百姓有崇信鬼神的风俗,喜欢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时要奏乐、歌唱、跳舞以娱神。这种巫术风俗的熏陶,培养了人们丰富的幻想力,滋长着美丽的歌辞和舞蹈,给楚辞提供了养料。其他如楚国的地理风物、方言声调等也给《楚辞》提供了直接营养。 第二节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创作 屈原(前343?----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后期楚国丹阳(今湖 北秭归县)人,楚王宗室。他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年青时,曾任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很受赏识重用。后怀王听信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谗言,疏远了他,让他做三闾大夫,失去了政治地位。怀王在被秦国欺骗下,与齐国断交,兵败 失地之后,一度又起用他,派他使齐修好。怀王24年,再次背齐合秦,不久把屈原流放到汉北。 楚国因此先被“合纵”联盟攻击,又被秦国夹击,再次丧失国土。这种情况下,屈原再次被召回,在他的努力下齐楚联盟恢复。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屈原被流放到江南。流亡中,他“行吟泽 畔,颜色憔悴,”却仍然心系祖国安危,哀叹民生多艰,写下了大量的诗篇。顷襄王21年(前278)

对古诗词的解读与赏析

对古诗词的解读与赏析 对古诗词的解读与赏析 对古诗词的解读与赏析,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 诗歌鉴赏要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掌握了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要领,就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和阅读古诗词,提高我们的赏析能力。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是诗词的语言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是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悟意。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歌——如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诗人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 对象。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

再论刘勰《楚辞》观

第2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1月 Vol. 29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7 ────────── 收稿日期:2007-05-30 作者简介:王承斌(1972-),男,安徽郎溪人,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 6 - 再论刘勰《楚辞》观 王承斌 (南京大学 中文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学界多认为刘勰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但对《辨骚》一篇的认识有较大分歧,有人认为是完全肯定,有人认为是否定更多。实际上刘勰对《楚辞》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他理想的文学创作模式是兼具《诗》《骚》二者之长。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诗经》;《楚辞》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6-0006-04 刘勰的《文心雕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刘勰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宗经”,对其中《辨骚》一篇有种种不同看法。张少康先生等人认为刘勰对《楚辞》是完全肯定的[1],王运熙先生等认为是否定多于肯定[2],王元化先生认为在这一点上刘勰存在矛盾之处[3]。不管怎么说,《文心雕龙》对《楚辞》作出了高度评价,说它是“奇文郁起”①,是“辞赋之英杰”,此乃不争之事实。 (一) 刘勰重视“经”,重视“风力”与“雅正”是事实,此不赘言,但“风力”与“雅正”不是他评诗的唯一标准,他同时也很重视《楚辞》表现出的特点:抒发真挚而强烈的感情、语言华美等。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骚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言志抒情”,而且多是抒悲怨之情。刘勰看到了这一点,《辨骚》篇中说“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忠怨之辞也”;“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后来朱熹也说屈辞“尤愤懑而极悲哀,读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4],吴讷《文章辨体》引祝氏语说“二十五篇之骚,无非发于情者”[5],王世贞曰“骚览之,须令人裴回循咀,且感且疑;再反之,沉吟歔欷;又再三复之,涕泪俱下,情事欲绝”[6]。都说明楚骚文学抒发怨情的特点。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坎坷经历,受冤自沉汩罗的命运反映于诗中,不能不使《楚辞》文学带有极浓的悲剧色彩。 班固曾说“原死之后,秦果灭楚,其辞为众贤所悼悲,故传于后”[7]。屈辞抒发的悲愤之情引起了后人情感上的共鸣,后世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抒哀怨、忧愤之情的作品,大多向楚骚学习。西晋时陆云模仿《楚辞》而作《九愍》,自称“以其情而玩其辞”,竭力渲染屈原的悲苦之情;左棻 作《离思赋》,抒发思亲之痛,有“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等,均可为例。钟嵘之所以把《楚辞》作为五言诗源头之一,强调《楚辞》系作家抒发的“怨”情,当亦是感受到这一点。 抒发哀怨之情虽是楚骚系列作品一大特点,但《诗经》系作品也有许多是抒发怨情的,两者之间有哪些异同呢?总体上说,《楚辞》之“怨”重在强调个人不幸的身世遭遇导致的“怨”,感情比较激烈,这与屈原强烈、坚定的个性有关,他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国风》之“怨”,有的情感也颇激烈,但较少屈作中那种强烈的主观色彩,缺少屈作中的那个大写的“我”,许多篇章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怨而不怒”的格调。其实从本质上说,两种怨情没什么根本不同,均是由遭遇不顺,个人的理想愿望、人生价值等无法实现引起的,只是在表现方式及强烈程度上有些不同而已。 刘勰论诗文创作时重“情”,强调抒发内心真实的感情,这已为共识。具体来说,刘勰重视怎样的情感类型呢?《文心雕龙》对此没有明言,但我们仍可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刘勰认为《楚辞》和经典相比有“四同”和“四异”,就刘勰积极肯定的“四同”来说,其中就有“两同”与“怨情”的抒发有关——“讥桀纣之猖披,伤羿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忠怨之辞也”,他对这种感情的抒发是完全肯定的。《辨骚》篇中还说《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文中的“郁伊而易感”、“怆怏而难怀”、“哀志”、“伤情”等,说的都是悲伤之情,从其赞语能看出他对此很重视。另外,《情采》篇中写道:“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认为诗人是因“蓄愤”才产生创作的激情,这很自然地让我们想起司

屈原与楚辞教案

屈原与楚辞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2、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3、屈原的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2、《离骚》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 讲授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课时 本节讲授楚辞含义、结集及楚辞产生的原因 一、楚辞的含义 “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说明这一名称形成于西汉初年。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它已具有三重涵义: 第一,诗体。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的一种新的诗体。 第二,作品。指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一些汉人用上述诗体所创作的一批作品。 第三,书名。指汉人对楚国人、汉人所写诗歌辑选而成的一部书。 二、《楚辞》的结集 《楚辞》一书,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出于一个时代,它是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们逐渐纂辑增补而成的,自战国至东汉,历三、四百年,共分五个阶段: 一、先秦 离骚第一屈原 九辩第二宋玉 纂辑者可能是宋玉。此为《楚辞》雏形。 二、西汉武帝时(前140前后)。增辑作品七篇: 九歌第三屈原 天问第四屈原 九章第五屈原 远游第六屈原 卜居第七屈原 渔父第八屈原 招隐士第九淮南小山 增辑者为淮南王宾客淮南小山,或即淮南王刘安本人。以上九篇作品的合集,

是淮南王刘安以后、刘向以前的《楚辞》通行本。 三、西汉元帝、成帝时(前48~前8年间),增辑作品四篇: 招魂第十宋玉 九怀第十一王褒 七谏第十二东方朔 九叹第十三刘向 增辑者为刘向。 四、班固以后、王逸以前(100年前后),增辑作品三篇: 哀时命第十四严忌 惜誓第十五贾谊 大招第十六屈原或景差 增辑者已不可考,既不出于一人之手,也不在一个时期,而是在较长的时期里由不同的人一篇一篇地陆续增辑而成。以上十六篇作品的合集,就是王逸作《楚辞章句》时所据的十六卷《楚辞》本。 五、东汉后期(100~150年左右),增辑作品一篇: 九思第十七王逸 增辑者为王逸。王逸撰《楚辞章句》,并附入自己的作品《九思》,成十七卷,即后世流传的十七卷本《楚辞》。 逮及宋代,因其篇第混併,乃考其人之先后,重定其篇第,即: 离骚第一屈原 九歌第二屈原 天问第三屈原 九章第四屈原 远游第五屈原 卜居第六屈原 渔父第七屈原 九辩第八宋玉 招魂第九宋玉 大招第十屈原或景差 惜誓第十一贾谊 招隐士第十二淮南小山 七谏第十三东方朔 哀时命第十四严忌 九怀第十五王褒 九叹第十六刘向 九思第十七王逸 这就是宋代以后通行的《楚辞》版本。而《楚辞》一书的纂辑过程与篇目内容,也透露了“楚辞”二字的意义:即屈原辞赋以及宋玉以下汉人的伤悼屈原、以事名篇的拟骚辞赋(或骚体赋)。 三、楚辞产生的原因 楚辞,是战国时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做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

第五章屈原和楚辞 《楚辞》参考书: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先录王逸注(《楚辞章句》),又采取晋郭璞一派方法,增加了许多新奇的材料. 《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注,中华书局版. 《楚辞校注》,闻一多校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有独到见解.古籍出版社 《屈原赋校注》,姜亮夫校注, 常用甲骨文金文材料解说文句词语.人民文学出版社 《楚辞注疏长编》,游国恩主编,这套书共分《离骚纂义》,《天问》,《九歌》,《九章》,《招魂》五编.中华书局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为楚辞入门之善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屈骚探微》,赵逵夫著,博采慎辨古代文献,利用考古出土资料,解千古疑案,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推重.甘肃人民出版社. 《楚辞诗学》,杨义著,挖掘楚文化背景,深入探究诗人心灵世界,颇多理论创新.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楚辞的名称 楚辞:产生于楚地的新诗体. 《楚辞》楚辞作品集,集部之首. 楚辞作家,主要是屈原,其次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 二,楚辞的文体特征 在形式上的明显标志是每隔一句,都有个"兮"缀于句末,篇幅较诗长,文辞繁丽,感情丰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悲剧特征,有不歌而诵的发展趋势.名楚物,纪楚地,作楚声. 第一节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三,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多种文化的交融 1.楚国民歌和地方音乐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 早在周初,江,汉,汝水之间的民歌如《诗经》中的《汉广》(周南),《江有汜》(召南)等都产生于楚国,其他一些文献也保留了不少楚国的民歌,如《论语·微子》中的《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孟子·离娄上·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这一特点不仅在《楚辞》中很普遍,而且还影响到后世的一些文学作品. 2.楚国民间巫歌的影响 "楚人信巫鬼,重淫犯".民间祭祀时,必使巫觋(男巫)"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如《楚辞》中的《九歌》,就是根据楚国各地民间祭神的歌曲加工创作的.《离骚》中的巫咸降神,《招魂》中巫阳下招,以及《楚辞》中凡属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高贵品质的象征,如峨冠博带,荷衣蕙缃,乃至丰富的神话故事,都是受巫风影响而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具体表现. (二)战国晚期楚国的政治形势 战国后期,七雄逐鹿,秦,齐,楚呈西,东,南鼎足三强,连横与合纵两大势力此消彼长,时有"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之说.楚国内部以屈原为代表的革新派难敌亲秦的保守贵族集团的明枪暗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5课《离骚》导学案

高中语文第5课《离骚》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难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3.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4.欣赏诗中的比兴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学习内容】 课前预习: 关于《离骚》 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年)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汉北。此间创作了《离骚》,《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373句,2490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鼎革图治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炽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库》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关于“楚辞”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

(完整word版)屈原与楚辞

第五讲 屈原与楚辞 第五讲屈原与楚辞 学习要点: ?楚辞的产生、涵义与特点 ?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创作 ?《离骚》及作品的艺术成就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思考课后习题 第五讲屈原与楚辞 一楚辞的产生、涵义及特点 一楚辞的产生、涵义及特点 (一)楚辞体的产生 首先,“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民间文学有直接关系。 其次,楚地民间“巫歌”,对“楚辞”体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 ?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云: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一楚辞的产生、涵义及特点 (二)楚辞的涵义 1、楚辞是一种诗体 ?楚辞是既《诗经》产生在中国南部楚国地方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2、“楚辞”是一批作品 3、“楚辞”是一部书名 一楚辞的产生、涵义及特点 (三)楚辞的特点 ?楚辞规范化地突出一个“兮”字,用以协调音节。 ?在语言上吸收大量楚地民间口语和方言,句法参差灵活,大体两句一联,形成唱叹。?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 句法参差灵活,大体两句一联 ?六言句: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离骚》 ?五言或六言:

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四言句: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华,纷其可喜兮。《九章·橘颂》 第五讲屈原与楚辞 二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创作 (一)生平 ?屈原(前340?—278?),名平,楚国贵族。博闻强志,娴于辞令。前期为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后期被疏,长期流亡,最终自沉汨罗江而死。 二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创作 (二)思想 ?忠君爱国 ?独立不迁 ?上下求索 ?好修为常 ?戴叔伦《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潇潇枫树林。 二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创作 (三)屈原的创作 屈原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是25篇,但没有开列具体篇目。据王逸《楚辞章句》是:《离骚》、《九歌》(11)、《天问》、《九章》(9)、《远游》、《卜居》、《渔父》25篇。《史记》把《招魂》一篇也算作屈原作品。《远游》、《卜居》、《渔父》3篇是否屈原所作,后人有怀疑,所以现在基本可肯定为屈原作品的是23篇。 屈原的作品 ?《离骚》 ?《九章》: 《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颂》、《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9篇作品,主要是诗人自叙身世和遭遇。 《橘颂》:一首四言诗,以桔喻人。早期的作品。 《涉江》:被流放时的作品。其诗结尾比喻之用。 《哀郢》:国破家亡,其诗为最。其诗结尾象征手法的运用。 屈原的作品 ?《九歌》: 《九歌》是屈原被放逐到江南期间根据南方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加工润色而成的一组抒情诗,

刘勰和萧统的楚辞观

《楚辞》被后世文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在不同的层面上加以接受,齐梁时期是《楚辞》研究史上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心雕龙》、《文选》这两部重要著作评价、选录《楚辞》情况的比较,总结出刘勰、萧统共同的楚辞观:突出其文体、重视其文采、推崇其神话象征表现方式和哀怨情致,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齐梁人文学意识的觉醒刘勰,萧统,楚辞观以屈原创作为主体的《楚辞》艺术,对后世影响巨大,继两汉模拟、研习《楚辞》的热潮之后,南朝的齐梁时代,又出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和萧统的《文选》,尽管这两部著作一为理论专著,一为作品选集,但二书在时间上较接近,《文心》成书于公元502年,《文选》编成于公元530年,对《楚辞》的认识有不少共同之处,今择加比较,以明刘勰、萧统文学思想之一端。一、文体归属在《楚辞》的文体归属这一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都专立“骚”体代指《楚辞》。《文心》共50篇,20篇为文体专论,将文体分为骚、诗、乐府等21大类,第5五篇为《辨骚》。其《序志》又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这说明此篇在其文论体系中属枢纽之文,处于关键、中心环节。同时它又是一篇《楚辞》专论,通过分析《楚辞》来阐明文学观念,文中论及屈原、宋玉等作家作品,以“骚”代指独具艺术特色的《楚辞》。刘勰在其他篇章中还谈及《楚辞》,其数不下40处,举凡涉及构思、文体、技巧等诸多方面,用了“骚体”、“骚文”、“诗骚”、“纬骚”、“风骚”等概念,偏重于突出《楚辞》的文体特征和情感色彩。与刘勰论文叙笔不同,萧统则别裁众著,集古今之英华,编成《文选》。萧统编集的原意在免却“览者之劳倦”,让“属辞之士”取以为则(《隋书·经籍志四》),而在其选文次篇、轻重去取中,自然要反映出自己的文学趣味和理论主张。《文选》收秦以前至梁代的作家130人,作品666篇,分为赋、诗、骚等37体,“一体之中,选文定篇,皆自昔佳制”①。其“骚”目之下选屈原《离骚》、《九歌》6篇,《九章》1篇,《卜居》、《渔父》等共计10篇;宋玉《九辩》(后略32句)、《招魂》计2篇;刘安《招隐士》1篇。较之王逸《楚辞章句》所收作品,共录屈宋28篇之12(其中两篇有节略),两汉20篇(《九思》实乃后人羼入)之一,可以看出,《文选》是顾及《楚辞》整体,而侧重屈宋作品的萧统选文,以赋、诗为主,但他能明确地将骚从赋体中划出,并能选出《离骚》、《湘君》、《湘夫人》、《九辩》、《招魂》、《招隐士》等有代表性的作品,说明他对《楚辞》的特点及众多作品在艺术上的高低都有明确的认识。文体的分类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创作不断丰富,新的文体纷呈迭出,自然要求在理论上给予总结,人们在分辨新文体的类属、探讨其源流及风格特点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文学观念更加丰富完善。文体的分类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笼统到明晰的过程,秦以前文、史、哲等统而不分,汉以后个人著述除诗赋以外新文体逐渐增多,所以《汉书》在人物传后录其作品往往杂列奏、议、书论等,合言成卷,魏晋以后才开始区分文体,齐梁大盛,这是与当时文学观念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刘勰、萧统对骚体的区分是他们进步文学观的体现,后世有些批评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八“楚辞类”序云:裒屈、宋诸赋,定名《楚辞》,自刘向始也。后人或谓之《骚》,故刘勰品论《楚辞》,以《辨骚》标目。考史迁称屈原放逐,乃著《离骚》,盖举其最著一篇。《九歌》以下,均袭骚名,则非事实矣。《隋志》集部以《楚辞》别为一门,历代因之。盖汉魏以下,赋体既变,无全集皆作此体者。他集不与《楚辞》类,《楚辞》亦不与他集类。体例既异,理不得分著也。纪氏探讨骚体何以确立,是有意义的,但他这一段话说得似是而非,细究起来是有些问题的。其一,对《楚辞》作整体观照应始于司马迁,“楚辞”一词最早即见于《史记·张汤列传》,《屈原列传》又全面勾勒出屈原的生平行迹,综论其创作以及后来《楚辞》创作的流变。刘向整理《楚辞》自然会受司马迁的影响和启发。纪氏云“后人或谓之《骚》”,故刘勰才“以《辨骚》标目”,所谓“后人”可能指郑玄、郭璞。《礼记·檀弓上》:“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二妃之未从也。”又郭璞注《楚辞》他篇物事亦皆称《离骚》②。他们也只是视《离骚》为经,他篇为传,并无文体上的新认识,刘勰、萧统别立骚体,才在文体观念上有所突破。

第五章屈原和楚辞

第五章屈原和楚辞 第一节楚文化和楚辞的产生 一、先秦楚国的发展和楚文化的特征 季羡林认为“中国古史应当重写”,缘由就在于“楚文化或者南方文化至少可以同中原文化 并驾齐驱”。《诗·商颂·殷武》记载:“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 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被商商王朝征服后,荆楚之地正式被商王朝纳入统治 版图,成了其麾下的“南土”之地。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为了监管“南土”之地的民众, 确保商王朝在此区域的绝对统治,商王朝在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盘龙城建立起了一 个庞大军事重镇,一旦有人反对它的统治,它就可马上发兵攻讨。荆楚之地的楚国先民们不 堪忍受奴役,常起兵反抗。商王朝则出兵讨伐。《诗经·商颂·殷武》所记的“挞彼殷武, 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就是描写商高宗武丁对楚国先民进行讨伐的场景。这是史 料记载的商与荆楚最激烈的一次战争。战争的规模很大,商王朝的势力深入到了荆楚之地的 纵深地带,荆楚也竟有强兵劲旅与之抗衡。虽然通过武丁的征伐,荆楚部落又重新臣服于商。 但是,这种征服和反征服的战争一直是存在的,到了商王朝的后期,也愈演愈烈。殷墟卜辞 上多有“弗雀噩在南”和“多亡祸在南土”等的记载。楚国先民在长期的对商斗争和对外部 落冲突中建立起了一支保护部落生存的武装力量“荆之旅”,部落联盟的酋长就是这支武装 力量的首领。楚国虽然在卑事商王朝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反抗,但却自觉与不自觉中接 受了商文化,掌握了青铜技术,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其政治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经过数 百年的发展,其力量也不断强大。商王未年,当新的势力开始在中原兴起,王朝更迭渐成定 局之时,对商怀有血海深仇的楚国先民们,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周部落所建立的同盟中,全 身心地投入到了灭商大战之中。楚国先民成了灭商兴周运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 楚国作为方国之一,他们的贵族子弟可以来到商的学校接受教育,所以楚国能够在后来在语 言、文字和物质文化方面同诸夏同步。《史记·楚世家》:“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 鬻熊子事文王,蚤卒。熊通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子”周王朝给予内 附有功的异族酋长的封号,表明楚臣服于周。《楚宝》载:“鬻熊……年九十始见于文王, 王曰:‘噫,老矣’鬻曰:‘使臣捕兽逐鹿已老矣,若使坐策国事,臣年尚少’文王善之, 遂以为师。”贾谊《新书》载,文、武、成三王都曾师事鬻子,咨以国事。《汉书.艺文志》 有《鬻子》22篇,并加小注曰:“鬻子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史 记·楚世家》载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 丹阳。”始有明确的姓和都城。但据《史记.孔子世家》载令尹子西语:“楚之祖封于周, 号为子男五十里。”还有《国语·晋语八》“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 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楚世家》“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 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左传·昭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 并事康王”。西周初年周楚关系相当和睦。据说周公曾南奔楚。《左传·昭七年》追记鲁襄 公访楚前梦见周公祖而行。昭王伐楚,《竹书纪年》、《吕氏春秋》皆有明文,《左传·僖 四年》管仲更以此事作兴师问罪的借口,此事的真实性无可怀疑。西周末年楚国开始崛起。 熊渠,勇力过人,胆略非凡,是楚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国君。由于他功绩卓著,楚国后人也 是把他作为神奇人物传颂的。如《韩诗外传》说:“昔者熊渠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 而射之,没金殷羽,下视,知其为石。”《史记·龟策列传》甚至还说,连后羿的射技也不 及熊渠。熊渠不仅善射,在战场上勇于作战,而且在政治上也很有头脑。他向周围地区的开 拓,大致执行的是近交远攻、先礼后兵的方针。楚国发迹于丹、淅,后向睢山、荆山发展, 即沿丹水而下,逐步至汉水流域。其间广阔地带,杂居着群蛮百濮等方国部落。此外,西南 有巴人,东南还有扬越。在周王朝的压迫下,楚人一方面臣服姬周,一方面巧与周围方国部 落周旋,求得生存与发展。《史记·楚世家》称熊渠在江汉地区甚得人心,“蛮夷皆率服”,

《楚辞》赏析讲义(第11讲:九歌)

《楚辞》赏析讲义(第11讲:九歌) 教学内容:《九歌. 大司命》赏析;《九歌. 少司命》赏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九歌. 大司命》和《九歌. 少司命》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表述的思想感情;体悟中国古典文学 欣赏。 教学重点:《九歌. 大司命》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和赏析;《九歌. 少司命》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和赏析。 一、《楚辞·九歌》赏析之五(大司命) 【原文】 九歌·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①。 令飘风兮先驱,使冻雨兮洒尘②。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③。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④。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⑤。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⑥。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⑦。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⑧。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⑨。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⑩。 乘龙兮辚辚⑾,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⑿,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⒀。 固人命兮有当⒁,孰离合兮可为⒂? 【注释】 ①广开:大开。纷:多貌,形容玄云。玄云:黑云。 ②飘风:即旋风。王逸《章句》:“回风为飘。”先驱:在前开路。 ③君:对大司命的尊称。回翔:像鸟儿一样盘旋飞翔。逾: 越过。 ④纷总总:盛多的样子。言九州人口众多。 ⑤阴阳:指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古人认为宇宙万物的发展变 化皆由阴阳二气运行所定。以上四句为男觋扮大司命唱。 ⑥九坑:即九州,泛指人世间。上帝是造物主,有至高无上 的权威,大司命掌管人类的寿命,是这种权威的体现。“导帝之兮九坑”,就是把上帝的权威引导到人世间。这两句为女巫唱。

⑦被被:同披披,飘动的样子。 ⑧一阴一阳:或阴或阳,变幻莫测。 ⑨遗(wèi):赠给。 ⑩冉冉(rǎn):渐渐。 ⑾辚辚:车声。这两句为大司命唱,言大司命乘龙车高飞,返回天宫。 ⑿延伫(zhù):长久地站立。 ⒀若今兮无亏:犹言及时珍重。 ⒁固:本来。当:定规。 ⒂可为:可以掌握。以上六句为女巫唱,表示对大司命高飞而去的依恋和无可奈何的宽慰。 【译文】 敞开了那天国的大门,我乘上了浓密的乌云。 命令那旋风先驱开道,呼唤那暴雨洗洒路尘。 神君盘旋从空中下降,我紧跟着你越过空桑。 九州芸芸众生闹嚷嚷,谁生谁死都握我手上。 高空里我安详地飞翔,乘天地正气驾驭阴阳。 我虔诚恭敬紧跟着你,把上帝权威带到九州。 神衣飘动啊长而又长,玉佩闪烁啊放射光芒。 一阴一阳啊变幻莫测,我做的事啊众怎知详。 折一枝神麻玉色花朵,送你这将离去的神灵。 衰老已经渐渐地到来,不亲近就更疏远感情。

屈原与楚辞

知识梳理】——屈原与楚辞 屈原与楚辞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一、楚文化源于中原文化,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二、政治思想方面和中原很一致。 三、习俗和审美趣味上“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崇尚巫风的习气受夏商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风气的影响。对楚国审美风气影响明显,使其艺术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富有飘逸、艳丽、深邃等美学特点。 四、楚当时由盛而衰,内部政治黑暗,贵族间相互倾轧的社会现实。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一、屈原生平及思想。 (一)两次放逐经历。一次汉北,一次江南,积聚了深厚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二)主张联横,对理想充满信心,对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充满了哀怨、愤激。 二、楚辞。【考点1】【重要考点】【名词解释】 (一)“楚辞”之名始见于汉武帝时,这时已经成为专门学问,与“六经”并列。(二)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楚辞”是指有楚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创作的诗赋。(三)直接渊源是《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祭歌的浪漫精神,影响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由于楚辞和汉赋间的渊源关系,所以屈原作品又称“屈赋”。(四)西汉末,刘向辑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编成《楚辞》。《汉书·艺文志》载屈赋25篇,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认为屈原所作有《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共24篇。王逸《楚辞章句》目录中,除去《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屈原的作品共计23篇。 《离骚》 一、概述。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一)“离骚”解释。司马迁:遭受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王逸: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云:“离,别也;骚,愁也。”【考点2】【次要考点】【填空】 (二)一般认为写于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 二、思想。【考点3】【重要考点】【简答】 (一)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感情反复迸发,形成回旋复沓的特点。 1、大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到“岂余心之可惩”,自叙家世生平,认为自己具有“内美”。他坚持自我修养,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宗国,实现“美政”理想和情操。 2、后部分幻漫诡奇,以象征性行为,突出屈原对宗国的挚爱之情。 (二)主旨是爱国和忠君。

屈原与《楚辞》

《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的代表作家屈原、宋玉等人都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2年)楚国人,作品的语言和内容都具有浓厚的楚地特色,对中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楚辞》是诗人申述个人志向,抒发对现实不满的作品。这种具有强烈社会现实性与深刻体验的个人情感,经由文学的升华与加工,成就了《楚辞》的千古绝唱。屈原(公元前 353—前277年),名平,是跟楚王是同姓的宗室贵族,自幼禀赋聪慧,博学多闻,且通晓 治乱之道。屈原生活的时代,恰好是战国末期社会变革与动荡的时代。由于秦国实力日渐强大,各国已开始感到亡国的威胁。屈原身为楚国大臣,时刻意识到楚国面临的危机。他深知要振兴楚国,必须革除弊政,对内打破旧贵族把持朝政、因循守旧的局面,对外连齐抗秦、收复失地。可是,楚王却终日与小人为伍,疏远忠良,令忠心爱国的屈原十分痛心。后来, 楚王听信奸臣的谗言,先后把他两度放逐。《九章?惜诵》与《九章?涉江》都写于流放中,尽管历经了千辛万苦,内心痛苦彷徨,但屈原仍不失爱国的坚贞志向。公元前278年,楚国灭亡,屈原决定以死殉志。在无比的悲愤和绝望中,屈原写下了自己生命中最后一篇诗歌─《九章?怀沙》,于公元前277年夏投汨罗江(湖南湘阴东北)自杀。千百年来,屈原的作品 一直为人所吟诵和激赏不已,除却文学上的价值外,更重要的,乃是贯穿于诗篇中忠贞顽强的品格,和深厚诚挚的爱国情怀。 《楚辞》借助了许多具有隐喻性的文学手法,使诗歌充满象征性的意境,营造创造了一个个神怪百出、幻想联翩的奇幻意境。它的感情表达手法十分丰富,或表白、呼告,直抒胸臆,或咏事托物,不仅创造了深厚宽广的情感意蕴,更表现出丰富生动的人物个性。此外,《楚辞》还灵活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这形成了《楚辞》独有的象征性情感结构:宏大的体制,磅礡的气势,新颖的样式,《楚辞》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楚辞》出现之前,中国的诗歌大都以四言为主,而《楚辞》中的大部分作品都运用了参差不齐的“杂言”句式,打破了四言句式的束缚。《楚辞》对后世诗歌形式的最大贡献,是创造和使用了“三字顿”的节奏。这改变了中国诗只有“二字顿”的局面,使四言诗有了向五言、七言诗转化的契机。 《楚辞》是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典范。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浪漫主义流派,此后汉赋的铺叙、骈文的绮丽、唐诗的飘逸,无不受其滋润;它开创和完善了赋这一文学体裁,汉赋的大行其道,六朝骈文与唐诗的形成与发展,都深受其的影响;它发愤抒志的创作观,在历史上形成了悠久的创作传统,《史记》、《老残游记》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