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素描技法

素描技法

素描技法
素描技法

素描基本技法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理解的看,理解的画。

看的整体,画的整体。

看的立体,画的立体。

提炼概括,艺术的表现。

看地整体画地整体

美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必须以可视的现象反映生活。依靠形象的感染力打动观者的感情,去达到教育的作用。因此,素描基础训练必须首先培养和发展学生视觉的观察能力。只有看的正确,才能达到画的正确,深入生动的表现,依赖于敏感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依赖于对被描绘对象的深入理解。

当我们开始写生时,对对象只是一个初步的感觉和印象,尽管这一印象感觉比较新鲜,但是如果只停留在初步的粗浅的印象来作画,那就会被对象表面和偶然的细节所迷惑,使你无法深入下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而造成画面的种种错误。所以这种初步的视觉感受必须深化,从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提高到理性分析的阶段,因为“感受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它。”在写生的时候始终把新鲜的视觉感受与分析研究对象结合起来,通过这样长期反复的实践,才能不断发展眼睛的观察能力。

美术作品反映生活,总是通过生动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来感染观众的。素描的基础村里俺就不能只满足于形的正确,还必须要求学生重视对象神态的刻划。逐步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

形和神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有区别而又相互依存。神是指内在本质的东西,它给形以生命,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人物的外部造型,动作姿态和脸部表情传达出来。美术作品中有失去神态的形似,但不可能有离开外形的神似。

除了从生活经历中了解对象,我们还必须借助人体结构和透视等知识来研究他生理上的外部造型。素描造型的方法,涉及许多科学知识,有人体结构,透视学,还有物体由面构成的法则,明度调子的法则,以及有关表现质量感,空间感的知识。科学并不能代替艺术,艺术的表现也不应受科学法则的束缚,但是系统的掌握这些造型的科学知识,能使我们由表及里更深入的理解对象。

看的整体画的整体

在作画时始终整体的观察对象,这是基础课训练中一个经常突出的问题。因为在素描中没有完全独立的东西。由于我们画的时候总是一部分一部分进行的,在这个时候要使眼睛的观察范围扩大开来,把对象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培养整体观察的能力,做到写生的时候能够一眼看到全部,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

人的眼睛由于瞳孔能放大放小,对于不同的光线下的景物都能看的清楚,有很大时适应能力。但作画的时候,如果我们画到哪看到哪里,画了这部分就忘了其他部分,眼睛这种生理上的适应作用和习惯,不仅会使画面到处都一样清楚而失掉主次虚实的关系,而且必然会顾此失彼,因小失大,造成形体比例的错误。所以实际写生的时候虽然不能各局部同时去画,但是看对象时应始终胸有全局,对象各个部分的关系,应以一次观察所见为标准,而不能以数次观察不同时间所见为标准。例如画头的基本形的时候,就必须同时注意它与颈肩的关系。又如确定眼睛的位置时,必须首先找到它与其他五官的关系。在处理明暗调子的时候也是这样。有时把这部分画暗一点是为了突出那一部分,都是从整体关系为着眼点。总之,由于我们描绘的对象时一个具有内在和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论是结构的关系,比例的关系,运动的关系,体面的关系,线和面的关系,都是相互存在相互制约的,所欲在作画的时候要始终全力以赴的去寻对象中这些相互关系,正确的表现这种关系,如果作画时孤立的片

面的去看待,最后必然失去画面的整体和统一。

由此可见,整体的看。整体的画,它不仅是一个观察和表现的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

一副作品的整体效果,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没有细节的整体,必然会影响形象的具体性和真实性,要把所有局部统一在整体里面,主要靠视觉的反复比较。整体的看,就是眼睛始终不停留在画面中的一点上要来回的不断的再画幅上跑。反复比较和检查。

首先要从确定最大关系入手按“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步骤,从小到大,从简到繁的逐步深入。同时要注意画面各局部之间的进展始终保持相应的关系。应该明确:在写生过程中,只有各部分深入的程度是一样的时候才能进行有效的对比,检查和调整。

作为一种整体观察的方法,我们也经常把对象复杂的形象简单化为几何形的方法去看待,特别是在开始的时候,它能帮助我们快速的确定基本形。在写生将近结束的时候,有时要把眼睛眯起来看,或者离开画面散步,退远去看。采用这类方法,主要是使视觉减弱对细节印象,便于检查和调整大的关系。

在注意深入程度要保持相应的关系的同时,还必须要注意到突出重点。要分清:主次,前后,明暗,虚实。不要所有细节和局部都平均对待,花同样的力气详尽的描写。所谓重点,是指对象中最能显示造型特征和精神状况的那些部分,为了突出重点,就要减弱甚至放弃某些次要的东西。

看的立体画的立体

立体性是任何物体的基本特性之一。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对象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这也是素描基础训练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客观世界的一切物体。都有它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合起来也称三度空间)应该明确,任何物体都要以三度空间来测量,缺任何一方就不行。

在素描基础课一开始就要培养立体的去看待客观世界的一切现象,并把它充分的表现出来。随着反复的实验,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巩固。因为素描虽然也有表现对象质感,量感以及不同色感的任务。比如画头像时,眼睛是透明的,头发蓬松而颜色较浅,但他们都共同要求首先具有立体感。初学者在开始观察时,总是把浅色的背光部画深。对于物体各种固有色的观念,影响他去研究物体受光后的明暗变化。

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对石膏几何模型的写生来理解物体由面构成的原理,这个原理对于表现其他复杂的形体具有普遍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其他实物的结构特别是人体的结构。结构是指物象各个部分的构造和组合,而人体的结构包含两个方面,即解剖结构(骨骼,肌肉及其组合,生长规律和运动规律)和几何结构(也称体积结构,是根据解剖结构概括简化而来的人体各部分的几何形体及其组合)借助几何结构对于面得分析,便于较快的掌握对象形体的组合。例如用立方体来分析头部的体积结构,把复杂的头部形体分为几个基本的面,就会发现,鼻子和耳朵是长在两个方向不同的面上的。树立这样的概念对于表现头部的立体感十分重要。

提炼概括艺术地表现对象

美术作品反映生活部是机械被动的再现,它必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作者的感受越是深刻越是能够鲜明的感受到对象精神和形象的美,就越能进行有效的艺术概括。当你满怀激情的去观察对象时,你所感受到得已经带有概括的因素,中国有据成语“心不在焉,视而不见”从心理现象和视觉规律来看确实常常是这样的。如果纯客观的冷漠的去抄袭对象,详尽无遗的描写所有的细节,反而掩盖了对象最重要的部分,而使形象流于繁琐和累赘。自然形态的东西在作者头脑中加工,变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总要经过提炼和概括,选择和集中,在作画时既要深入的分析,又要大胆的综合,既要有取又要有舍,既要有实又有虚,为了强调突出本质的东西,有时不放果对象某些细节部分的微妙变化,甚至

运用艺术夸张的手法来加强某些特征,减弱摒弃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提高艺术的表现力,不光是一个技法问题,它与作者的生活知识和艺术素养有密切的关系。在平时要经常地观摩各种优秀的美术作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历史,研究艺术的功能和它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关心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对于提高艺术素养都是十分必要的。观摩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要研究他们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的某些特点,最重要的是要寻找隐藏在作者的观察方法和他对生活艺术探索的道路。寻找那些隐藏在作品中规律性的东西。

素描教学的三个阶段小摘要

素描教学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素描工具的使用及其性能 素描就是用一种颜色在某种介面上所绘画出来的人或物即称之为素描。而其中,工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素描工具有:铅笔、炭笔、木炭条、炭精棒或单一的锡管颜色等。 在这里我之所以讲到这些工具,因为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看到许多学生从未认真地对所持有的工具进行过充分的研究。究其原因,发觉这些考入高等美术专业学校的学生,在他们进校之前已掌握了一定的素描造型能力,但其缺点则是因为对素描的理解只是一种短期行为,他们只注重3个小时的绘画,但却忽略了各种笔所产生的素描效果以及对物体质感的表现。例如:对石膏像的表现,很多同学只用1-2支软铅笔,最硬也只用到HB来完成石膏像。当学生进入到专业学校进行素描训练时,他们还是遵循考学前所使用的那套方法来完成素描的长期作业。显而易见,他们是没有能力完成好一幅非常优秀的长期素描作品的,其不足表现有:画面光;腻(对笔的使用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层次缺少变化;对型体结构再塑造的过程不能理解;不敢使用更硬一些的铅笔来表现石膏像的质感,束手无策者居多。往往他们表现出来的是无奈和不知所措,总在讲一句带有普遍性的语言,那就是“我为什么现在画的画还没上学以前画的好?”其实,问题的症

结不在这里,而是由于他们从那种短期绘画、突击性学习过程到现在正规训练程序不理解。造成这种误区则是我们这些为人之师对这些简单的工具使用和素描常规的忽略所致。在这里可能有许多教师对此说法均有一定的理解,不过,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自问一下,你们从学画到掌握技巧技法熟练的过程曾经走过多少弯路。 对工具的理解是完成好一幅作品的首要条件,不同的作品则需要不同的工具语言来表述,才能更加体现画面的效果,作品才能成功。 第二阶段:素描技法的多样性 在素描石膏像教学中我们简单地谈了一点工具的使用,本章节中我想在表现人物方面应对学生进行多样性的训练。往往,我们从石膏像过渡到人物时总是在沿袭以往的规律,而缺少程度上的变化。如:对不同性别的人和不同年龄的人应采取多样性的表现方法,而多样性的表现方法多取决于多种不同质感工具的变化,只有这种变化才能取得其完美的效果。如:木炭条的使用,其特点是质地松软,色泽纯黑,粉沫细致,层次多变,适合各种不同的纸张材料(粗纸、细纸、软纸、硬纸),表现力极强,便于修改,特别是对人物素描有其独到的表现力(西方很多大师都采用此工具)。但表现技法要求很高,难度很大,如:行笔节奏,落笔轻重,起笔快慢,轻提下压,腕力的大小,笔锋的转动变化及多层次的覆盖,块面的运用,正侧锋的行走所表现出来的线的轻重缓急,虚实变化,构造出人物各部位的不同质感和结构,

大学美术系课程-素描(头像)课程教案

课程教学简录编目内容 一、教学大纲(3~4页) 二、教学日历(5~7页) 三、教案(8~26页) 四、课程作业指导书(27~29页) 五、试卷评估与学生成绩(30~33页) 六、学生作业与范图(附光盘)

一、教学大纲 素描(设计素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素描—头像 学时:48 学分:3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动漫产品方向) 开课系或教研室: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四周的素描写生、临摹训练,通过对素描基础理论的学习,掌握素描写生的方法技巧学会深入表现人物的造型能力,学会分析物象的素描规律,掌握人物的结构解剖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4周X12学时) 第一单元: 一)素描头像结构 2课时 内容:素描头像结构知识。 要求:掌握头像结构的基本内容。 二)素描头像写生 2课时 内容:写生步骤。 要求:掌握头像结构的基本内容。 三)素描头像写生 8课时 内容:素描头像写生步骤。 要求:掌握整体绘画步骤。 第二单元: 老年、青年头像素描写生实训 12课时

内容:掌握不同年龄头像素描写生表现技法。 要求:表现不同年龄特征。 第三单元 女青年、中年妇女头像及半身像素描写生实训 12课时内容:掌握女性头像素描画法步骤。 要求:表现女性头部和半身像特点 第四单元 半身像素描写生实训 12课时 内容:掌握半身像素描画法步骤。 要求:重视动态和手部的画法 三、典型作业练习 第一单元:每周两张课外作业一张(临摹以结构为主) 第二单元:每周三张课外作业一张 第三单元:每周两张课外作业一张 第四单元:两张(考核) 四、考核方式 如:半身像1张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中央美术学院----艺海扬帆》山西人民出版社 《现代素描技法》斯各瓦特各塞湖南美术出版社 《现代素描》天津美术学院学生素描 六、先修课程:人物速写人体解剖透视学 七、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动漫产品方向) 八、第一学年——上学期

成年人绘画学习入门

成年人绘画学习入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成年人绘画学习入门》的内容,具体内容:通过学习画画,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创作能力。想要从零开始学画画的普通成年人,零基础成年人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入门之路。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一些建议。这里我说的"适合如果你喜欢山水国画,不如先练习怎样画好一片叶子;如果你喜欢流畅的水彩,那么尝试先涂抹出一片平滑的天空,也是意义重大的第一步。 二、什么是"内容适合" "内容适合"的意思是:你要根据你是谁来决定选择从什么样的内容开始练习。都是成年人,都是零基础,大家学画画背后的动因却不一样,想要达成的最终成果也往往不一样。所以,不同人适合的学画方式也有不同。根据学画画的动机需求,我们大致可以把成年零基础绘画学员分为两个类型:玩乐派和应用派,大家不妨从下文中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更接近哪一类人群,进而思考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 玩乐派 人群特质:点子多,创意多,爱分享,追求被肯定 来我这报名学画画的大人们,大部分是为了圆一个小时候的梦或者是想培养一些工作之外的生活情趣,如果还能顺便结交一帮画友那是极好的。如果你和他们一样,那么太多重复性的枯燥练习对你而言会是种折磨,会让你很快丧失对画画的兴趣。(一部分大人如此,大多数小孩更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反对让活蹦乱跳的小朋友们在太小的年纪里就开始

进行强调"规范、正确"的素描训练,不过这个话题以后我们有机会再另作讨论。) 学画建议:多积累,多创造,多分享 多积累——常去画展、常翻画册,常看网上的优美图片合集; 多创造——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风格或作品,可以自己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作; 多分享——加入线上和线下的绘画小组,多和同好交流自己练手的作品,多分享各自看到的有意思的素材。 如果光看上面这三段建议,可能有读者会说:"老师你说得倒轻巧!好像我多逛几遍美术馆或者翻翻几页好看的图片,就能够自己画出来那种的水平似的!"别忘了,我们前面刚强调过的"难度适合",你不用要求自己一开始就画特别繁杂的作品,可以从简单的小创意开始模仿。下面我会再举一个例子告诉你:模仿大师和改造创作并非想象中那么难,而且你可以把这件事情变得非常有趣。 想对大家说明的是:对玩乐派的同学来说,能够驱动你持续学画的最大动机,绝对是有趣,有趣和有趣。因此,多去积累,看看画展,看看优美的图景,甚至是逛逛街,让这些观察到的美好事物形成里肚子里的墨水和创作素材。看到心动的事物时不妨去模仿和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你自己的创作力和表达欲,这样的学画方式会更适合你。 应用派 人群特质:有应用目的,重视逻辑,关注事物的来龙去脉 除了前面说过的玩乐派,也有一部分学员想要学画画是因为有一些直接

学习素描静物的步骤与技法,超详细

学习素描静物的步骤与技法 素描三步曲: 关于画素描的步骤,因人而异。有人分六七步,有人分二三步,还有的人没有步骤,随心所欲。基于对素描的理解不同,步骤自然就不一样。可见,步骤只是过程,最终呈现的画面效果才是关键。然而,对于一个初学素描的人来说,步骤却至关重要,不然就无从下手。在不断地总结中,我把自己画素描的过程分为三步,也可以用盖房子的比喻来理解。第一步:构图与打形,好比地基与骨架,地基决定上层建筑,骨架决定房子形状;第二步:铺大色调,好比垒砖块,形转色变;第三步:深入刻画与调整,好比内外装饰,让画面更加有视觉效果和艺术美感。

图1↑ 第一步:构图与打形 口诀:整体先行、眼观六路、长线切形、准确肯定、宁方勿圆。需要解决的问题:方位、线造型。 铅笔的使用:一般用3—4B的铅笔,软硬适中。

需要注意的问题:比例、透视、结构。 常出现的问题,局部打形,死扣边线。 构图原则:普遍情况下为天薄地厚、左右均衡,一般把画面的中心和重心的中点作为画心。 附:打形三步走方法: 第一步:整体的形状,即物体最高、低、左、右的连线。 第二步:单个物体的雏形,即高、低、左、右的连线,确定其位置和大小。 第三步:单个物体具体的形状,包括结构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以及衬布的形状。 观察与比较是把形打准的真理。如何避免人的直觉、错觉和感觉,请一定要作辅助线。一,水平线定高低二,垂直线定宽窄;三,关联线定相互之间的联系。 第一步 客观性强,主要是解决“形”的问题。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个人的艺术感受,天赋皆尽于此。细心的人会在打完形后再认真检查,近观远观,正观侧观。认真检查物体之间的比例和透视问题。另外还要注意衬布的形状,衬布尽量做到简化、准确。打

(完整版)素描头像教案(完整)

素描头像教案 课程名称:人物头像素描 适用专业:艺术基础课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人像比例、结构,提高对人物面部表情、头部结构的认识,从而达到刻划对象心理情感的高度,对日后进行创作有较好的帮助,并通过头像的训练,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是素描教学的较高级阶段。 教学重点:对人物头部结构及人物神态的刻划。 教学难点:对人物头部解剖结构的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 教材:《素描》刘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7—5621-1893-0 参考书目: 《现代素描肖像》孙建平著天津美术出版社 isbn 7-5315-0323-5/j.0323 《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乔治.伯里曼著广西美术出版社 isbn 7-80674-065-1/j.48 《素描基础知识》郭绍刚著岭南美术出版社 8260.0718 《素描技法》马玉如陈达青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8027.7210 〈〈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素描教程〉〉贝洛乌索夫.柯尔布.卡别依金著曹春生译 学时:6╳16

人物头像素描 一、人物头像素描的意义 1、人物是素描研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很多专业画家研究的对象。我们可以从很多大师那里找到他们画的人像素描,并可见其所具有的艺术质量,那些充满魅力的人像素描大多是创作画中的设计稿,但是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研究素描头像的作画技法应对有关艺术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和研究,使之在提高技法的同时对艺术的思维、观点进行培养和锤炼。这样有利于在绘画成长的过程中发育健全。研究人像素描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练习程序。 二、人物头像写生 1、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 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从头骨研究开始并借助头骨及肌肉解剖知识以及面部细节的帮助,大致掌握不同角度俯仰透视时头部的关系和表现方法。 2、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 在画头像时要掌握基本的构图规律、原则,要看好纸的大小,而后开始定位、高低左右、中心线等辅助线的勾画,再确定头部的尺寸及比例和它的运动趋势,然后轻轻的定位描画。 3、头像的画法步骤 掌握画素描头像的方法和步骤,始终进行认真的观察、细致的比较,坚持从全局出发,从大处入手刻画,注意结构和比例关系。小的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只用长短不一的直线表示则可。 确定脸部的大轮廓、体积特征和比例之后,标出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要考虑面部的高点和低点,细部的加工要仔细研究形体。从各方面多角度观察模特。找到对

美术基础知识教案

备课时间:8。31 上课时间:9.2 课题:概述课型:讲授新课教学目的: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素描的定义以及素描的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素描的定义和分类。 教学过程: 一、美术的定义: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以反 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二、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 三、绘画的概念:是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以 及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出可视的、具有一定形式、体积、质感和空间的艺术形象。 四、素描的狭义概念:素描是指“单色”绘画。 法国画家雷诺阿的作品 1、素描是与色彩相对而言的。 2、素描是造型的基本功。 3、素描作为画家艺术创造意图、观念的体现,是为美术创造服务的。 4、素描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画种。 五、素描的分类: 5、按传统体系分:中国写意传统素描(白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素描。 6、按表现手法: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光影明暗为主要表现手段以

及上述两者相结合的线面素描。 7、按功能性质与目的性可分为基础素描、习作素描和创作素描。 课堂总结 备课时间:8。31 上课时间:9.9 课题:素描的基础知识课型:讲授新课教学目的:了解素描的基本常识、素描的内容、素描的工具。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素描的基本常识。 教学过程: 一、素描的基本要素 素描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点的扩张是线,线的扩展是面。线条、 二、素描的内容 动物素描、人物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 三、素描的工具材料 画板 画架

学画画的基础教程

学画画的基础教程 【活动目标】 2、练习画圆形,并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的天气真好,太阳照得我们暖烘烘的,那你们觉得太阳宝宝有没有爸爸妈妈呢? 二、出示范画,并进行示范讲解。 1、我们看,太阳宝宝的一家,中间是宝宝,两边是爸爸妈妈。我们看宝宝的脸怎么样?爸爸妈妈的呢? 2、爸爸妈妈的头发和宝宝的有什么不同呢? 3、小结:爸爸的头发是很短的,还有胡子,妈妈的头发是长长的,还是卷卷的,而宝宝的头发也和爸爸一样是直直的,比爸爸的长一点。 4、那你们想不想来画一画太阳宝宝的一家呀? 5、我们先画好脸,然后用直直的线来)画出爸爸和宝宝的头发。我们一起伸出小手来试一试。 6、妈妈的头发有点难哦,看好哦,像开小火车一样开到上面,再慢慢下来,像爬小山一样,一条波浪线就画好了。伸出小手和我一起来画一画吧! 现在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白纸,你们也来试一试画画太阳宝宝的一家吧!记住爸爸妈妈和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哦。

本次活动结合主题活动《亲亲热热一家人》来进行,幼儿对爸爸妈妈的特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绘画过程中对直线掌握的较好, 波浪线对孩子来说难度还比较大,需要多加练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冷暖色,体验冷暖色带给人的不同感受。(重点) 2、感知色彩的冷暖,尝试并喜欢运用冷暖色表达自己的心情。(难点)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出示摸箱,激发幼儿做“勇敢者”参加游戏的愿望。 (2)以儿歌的形式轮流请幼儿上前摸一摸,并说说摸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觉。 (3)请全体幼儿轮流摸一摸两样东西,感受物体的冷暖不同。 2、感受事物的冷暖色彩不同。 (1)感受事物的冷色。 ①你刚才摸到冰块时是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还有什么时候会有这种感觉? ②哪些颜色会让你有这种冷冷的感觉?为什么? ③请你从彩色卡纸中挑出这些颜色,贴在白板的雪人标志下。 (2)感受事物的暖色。 ①你刚才摸到热鸡蛋时有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还有什么时候会有这种感觉? ②哪些颜色会让你有这种暖暖的、热热的感觉?为什么? ③请你从彩色卡纸中挑出这些颜色,贴在白板的太阳标志下。

西方经典美术技法译丛

西方经典美术技法译丛 1、《素描的诀窍》伯特·多德森/ 蔡强/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4 / 28.00元 2、《创意素描的诀窍》多德森/ 王毅/ 2009-1 / 38.00元 3、《素描进阶教程》基蒙?尼克莱代斯/ 王毅/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7 / 36.00元 4、《水彩入门》[美] 杰克·里德/ 刘静/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11 / 45.00元 5、《透视的艺术》菲尔?梅茨格/ 王毅/ 2004-5 / 32.00元 6、《油画的光与色》凯文·D.麦克弗森/ 上海人美/ 2010-6 / 48.00元 7、《美国素描基础教程》[美] 卢帝·德·瑞拉/ 王毅/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11 / 35.00元 8、《铅笔素描肌理》J·D·希尔贝利/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5 / 32.00元 9、《风景画绘画技巧》菲尔·梅茨格/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5 / 48.00元 10、《着装人物素描》芭芭拉·布莱德丽/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5 / 48.00元 11、《构图的艺术》[美] 伊恩?罗伯茨/ 孙惠卿刘宏波/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1 / 58.00元 12、《素描完全教程》(英)巴林顿·巴伯(Barber,B.)/ 赵文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1 / 48.00元 13、《艺用人体运动解剖学》路易丝·戈登/ 王毅/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1 / 32.0 14、《美国绘画透视完全教程》菲尔·梅茨格/ 孙惠卿/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 / 65.00元 15、《古典素描技法》罗伯特·巴雷特/ 梁卿/ 上海人美/ 2010-6 / 38.00元 16、《素描初步》(美)麦克·威勒宾克//玛丽·威勒宾克|译者:朱婕/ 朱婕/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7 / 28元 17、《美国人物速写基础教程》杰夫·麦伦/ 汤凯青/ 上海人美/ 2010-11 / 38.00元 18、《创意绘画的艺术: Drawing From Within: Unleashing Your Creative Potential [Paperback]》 [美] 尼克?马格琳[美] 黛安?马格琳/ 宋婕/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1 / 38.00元 19、《头部素描》[英]戈登(Gordon L.)/ 王毅/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1-1 / 26.0 20、《彩色铅笔的魅力》[美]安?卡尔伯格/ 余晓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 / 48.00元 21、《英国风景素描教程》[英] 巴林顿?巴伯/ 余晓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1 / 48.00元 22、《马克笔的魅力: 美国建筑效果图的绘制密技》 (美)理查德?麦加里格雷格?马德森/ 姚静/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1 / 58.00元 23、《动物素描: 动物素描》[美] 道格?林德斯特兰/ 刘静/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1 / 38.00元 24、《艺用人体解剖指南》[英] 巴林顿?巴伯/ 李聪/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1 / 60.00元 25、《丙烯画新技法》[美] 南希?雷纳/ 俞思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1 / 48.00元 26、《建筑素描基础》苏·弗格森·戈索/ 刘静/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 / 48.00元 27、《室内设计徒手表现》彼得·A·寇内格/ 顾琛/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 / 38.00元 28、《头部素描基础》路易丝·戈登/ 王毅/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 / 28.00元 29、《美国肖像写生教程》罗伯特·卡特·克拉克/ 刘丹萍/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 / 48.00元 30、《艺用人体运动解剖》路易丝·戈登/ 王毅/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11 / 35.00元

绘画基础入门教程:绘画的构图

绘画基础入门教程:绘画的构图 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在学画画之初就掌握很多的绘画基础知识,一 遍尽快提升自己的画画水平。但是,有鉴于学画画是一门长期性、繁 杂性的学科,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前提下,务必要掌握准确的绘画基 础知识,才能够将自己的水平持续提升。首先,绘画的构图便是必须 要了解透彻的绘画基础知识学科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此,我爱画 画网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相关绘画的构图。这其中包括:构图的含义、构图的原则、构图的特殊性三个方面。 一、构图的释义 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 也能够简单的称它为取景。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所以,统 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 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 很大。从实际来说,一副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二、构图的原则: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 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 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点。所以,凡

超级漫画素描技法教程【精品】【完整】

接下来是超漫教程整合,应画友提议,这次做了小小的分类...[谢谢画友们的支持~] [ 想自学 的画友们~ 建议先从林晃编著的四篇学起哦!~ ] <日>松本刚彦,森田和明(画) (林晃著): 超级漫画素描技法—草图篇: 超级漫画素描技法—基础篇: <日>林晃编著 超级漫画素描技法—头身比篇: 超级漫画素描技法—透视篇: <日>立中顺平编著 超级漫画素描技法运动篇: <中>C.C动漫社 分类下载地址 1.超级漫画素描技法基础篇.捺宵枫.rar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aq5xmkv3 2.超级漫画素描技法造型篇.捺宵枫.rar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onkq9txx 3.超级漫画素描技法校园篇.捺宵枫.rar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0xkyhr5r 4.超级漫画素描技法现代人物篇.捺宵枫.rar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773c9izl 5.超级漫画素描技法综合篇.捺宵枫.rar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bintu8b6 6.超级漫画素描技法奇幻篇.捺宵枫.rar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foha4kdc 7.超级漫画素描技法运动篇.捺宵枫.rar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7hbkwevm 8.超级漫画素描技法——透视篇.捺宵枫.rar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q7rs6xu6 9.超级漫画素描技法体育格斗篇.捺宵枫.rar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t28708cn 10.超级漫画素描技法体育光影色调篇.捺宵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apqm5li1 枫.rar 11.超级漫画素描技法男性角色篇.files.rar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q7a2dtdv 12.A超级漫画素描技法卡通动物篇.捺宵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rw15ycwh 枫.files.rar 12.B超级漫画素描技法卡通动物篇.捺宵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ukzf9r3o 枫.files.rar 13.A超级漫画素描技法古典人物篇.捺宵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cwg9bsak 枫.files.rar 13.B超级漫画素描技法古典人物篇.捺宵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4yzuqc25 枫.files.rar 14.A超级漫画素描技法角色篇.files.zip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y7ovhc82 14.B超级漫画素描技法角色篇.files.zip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8fw9z135 15.超级漫画素描技法美少女篇.files.zip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jickuuwc 16.超级漫画素描技法—草图篇.files(1).zip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ua2ag43a 17.超级漫画素描技法--头身比篇.files.zip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vbr6bbom 18.超级漫画素描技法表情动作篇.files.zip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46276vav 19.超级漫画素描技法Q版造型篇.files.zip https://www.doczj.com/doc/694603066.html,/c0556axbcm

素描技法

素描基本技法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理解的看,理解的画。 看的整体,画的整体。 看的立体,画的立体。 提炼概括,艺术的表现。 看地整体画地整体 美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必须以可视的现象反映生活。依靠形象的感染力打动观者的感情,去达到教育的作用。因此,素描基础训练必须首先培养和发展学生视觉的观察能力。只有看的正确,才能达到画的正确,深入生动的表现,依赖于敏感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依赖于对被描绘对象的深入理解。 当我们开始写生时,对对象只是一个初步的感觉和印象,尽管这一印象感觉比较新鲜,但是如果只停留在初步的粗浅的印象来作画,那就会被对象表面和偶然的细节所迷惑,使你无法深入下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而造成画面的种种错误。所以这种初步的视觉感受必须深化,从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提高到理性分析的阶段,因为“感受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它。”在写生的时候始终把新鲜的视觉感受与分析研究对象结合起来,通过这样长期反复的实践,才能不断发展眼睛的观察能力。 美术作品反映生活,总是通过生动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来感染观众的。素描的基础村里俺就不能只满足于形的正确,还必须要求学生重视对象神态的刻划。逐步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 形和神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有区别而又相互依存。神是指内在本质的东西,它给形以生命,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人物的外部造型,动作姿态和脸部表情传达出来。美术作品中有失去神态的形似,但不可能有离开外形的神似。 除了从生活经历中了解对象,我们还必须借助人体结构和透视等知识来研究他生理上的外部造型。素描造型的方法,涉及许多科学知识,有人体结构,透视学,还有物体由面构成的法则,明度调子的法则,以及有关表现质量感,空间感的知识。科学并不能代替艺术,艺术的表现也不应受科学法则的束缚,但是系统的掌握这些造型的科学知识,能使我们由表及里更深入的理解对象。 看的整体画的整体 在作画时始终整体的观察对象,这是基础课训练中一个经常突出的问题。因为在素描中没有完全独立的东西。由于我们画的时候总是一部分一部分进行的,在这个时候要使眼睛的观察范围扩大开来,把对象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培养整体观察的能力,做到写生的时候能够一眼看到全部,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 人的眼睛由于瞳孔能放大放小,对于不同的光线下的景物都能看的清楚,有很大时适应能力。但作画的时候,如果我们画到哪看到哪里,画了这部分就忘了其他部分,眼睛这种生理上的适应作用和习惯,不仅会使画面到处都一样清楚而失掉主次虚实的关系,而且必然会顾此失彼,因小失大,造成形体比例的错误。所以实际写生的时候虽然不能各局部同时去画,但是看对象时应始终胸有全局,对象各个部分的关系,应以一次观察所见为标准,而不能以数次观察不同时间所见为标准。例如画头的基本形的时候,就必须同时注意它与颈肩的关系。又如确定眼睛的位置时,必须首先找到它与其他五官的关系。在处理明暗调子的时候也是这样。有时把这部分画暗一点是为了突出那一部分,都是从整体关系为着眼点。总之,由于我们描绘的对象时一个具有内在和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论是结构的关系,比例的关系,运动的关系,体面的关系,线和面的关系,都是相互存在相互制约的,所欲在作画的时候要始终全力以赴的去寻对象中这些相互关系,正确的表现这种关系,如果作画时孤立的片

美术基础教程

Re:绘画基础教程第一弹《从一张旅游地图开始》 《进入我的思维模式》 你不可能从一个比你水平高很多的人那里学到东西,你的老师必须和你的水平一样。也就是说你的思维必须和你的老师同步。所以你要学习某种知识,你就必须试图和你的老师拥有一样的思维模式。下面我提供的是一张思维模式的视觉图。 图一是点状思维模式 图二是线状思维模式 图三是立体思维模式 经常看到一些禅宗思想的辩论,就是到底应该是顿悟还是应该渐悟,究竟是渐悟好还是顿悟好。每当看到这样的辩论故事我就会一头雾水。当然我们这里不是讲禅宗,禅宗也不是宗教,这里是要讲一种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不应该学习这种在一个问题上纠缠不休,就象拥有第一种思维模式的人一样。其实禅宗纠缠不休的思想很容易解决,顿悟就是直接拥有第三种思维模式,立体的多元化的看问题,渐悟就是图二提供的线状思维模式,一步一步走出迷局。线状思维模式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没有线状的积累,你的知识库所能提供的立体素材也就越少,你的顿悟模式也就越小。 所以三种思维模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你必须同时拥有,才会对你有所帮助。对于绘画学习,我认为最适用的是第二种模式,就象我们的人生一样,你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直到走出去,你才会豁然开朗起来。立体思维模式是一种图象思维模式,就象突然拥有灵感一样,你如果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发现你是突然看到了答案的全部,这种模式只能在头脑中拥有,我们的人生永远是线状的。 其实没有关系,线的累积最终会形成立体空间。组成线和空间的最小单位就是点。点是你现在面对的问题。我们的课程就是用点的方式进行的,对于问题,各个击破。然后自然的组合成你的绘画技能,直到你可以跳出去,立体的看问题。 好了,现在或许你已经可以理解第一章《从一张旅游地图开始》中我所用的自由联想的思维模式了,这种思维模式最终会对你以后的绘画创作有所帮助,并且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专门做了自由联想的课程安排。你也会明白为什么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会安排初步认识(整体的看问题)和逐一的练习了。祝你们好运 绘画基础教程第二弹《走出迷宫的最好方法》 一究竟要从那里开始 许多初学绘画的朋友都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我从那里开始学习啊?是临摹呢还是写生呢?临摹照片还是临摹大师?要不要画素描?怎么写生?怎么临摹?为什么我总是没有进步呢?

水彩画美术教案

水彩画美术教案 【篇一:水彩画教案】 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 水彩画教案 第一章水彩画概述 第二章水彩画基本知识 水彩静物 水彩风景 水彩人物 水彩画教研室(1)(12)(26)(37)(47)制作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第一章水彩画概述 一、授课名称:水彩画概述 二、教学目的: 了解水彩画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以及现代水彩画的现状和流派。三、教学要求:掌握水彩画的发展规律。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水彩画的特点; 2、水彩画的演变以及代表画家。 五、学时分配:4学时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 七、教学手段: 以理论讲述为主,并辅于图片和多媒体教学。 八、教学内容: 一水彩画的概念 什么叫水彩画?它的概念的内含和外延是什么? 水彩画用水调彩作画,可分广意和狭意两种。广意的水彩画是指用水调彩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形式。如果以此为定义,那么水彩画会由于自身外的广泛性而把多种不同手段画成的作品都包括进来,如中国古代的壁画和以后的彩墨画、水粉画,西方的某些湿壁画、蛋彩画作品,甚至史前文化中的岩洞画等。西方将我们所说的水粉画称作不透明水彩画,而我们所说的水彩画则被称作透明水彩画。 狭意的水彩画是用水调特制的颜料。(大多为透明和半透明的),在特制的纸上进行描绘的一个画种。这种意义上的水彩画,是近代

从欧洲发展起来,其历史不过三、四百年左右,传入中国只有百余 年之久。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水彩画已形成一整套完整而又独特的 技法,它以其轻快、透明的色彩效果,淋漓酣畅的技法特点而有别 于与它同时发展起来的油画及其它画种,并以其特有的审美价值而 独立存在,从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本章我们所学的正是这种意义上 的水彩画。 二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的特点,即其与水粉画、油画等其它色彩画相比较,其特殊的、突出的不同之处。水彩画用水作为调色的媒介,通过“水”和“色”的相互作用,使画面具有清淡、透明、轻快、流畅和润泽等特点, 能获得特殊韵味的效果。关于水彩画的特点,曾有不同的描述(1)“清淡、透明、清新、明快”;(2)“空灵、明净、流畅、洒脱”;(3)“善于表现朦胧美”;(4)“水和色交融的谐趣”。这些都从不 同方面阐述了水彩画的特点,且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将油画艺术 比作交响乐,那么水彩艺术则好比是轻音乐;将油画艺术比作文学 作品中的大本小说,那么水彩艺术则好比抒情诗歌。19世纪美国著 名水彩画家和理论家拉斯金曾对水彩画做过这样的描述:“水彩在画 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斑斑的粒状虽然对于画面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 但由它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松柔 的感觉,是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这完全阐明了水彩画的特点。实践 证明不少成功的水彩之作,都是有着随意性,并且产生了偶然的效果,所以水彩画的过程即“寓画于乐”。 另外,水彩画与油画和水粉画等相比,其工具轻便,携带方便。中 外有不少画家外出写生或搜集创作素材,喜欢用水彩画这种形式去 表现。加上水彩画材料价廉,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和我们国家的中、小学、中等师范学校及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学专业、高等美术院校 的美术教育专业和国画专业等,都把它既作为色彩基础课,同时又 作为专业课。 当然,由于工具、材料等因素,水彩画与油画等其它色彩画相比较,也有其局限性,如画幅不宜很大,颜色衔接困难,不宜多遍修改, 要求下笔前做到胸有成竹,这些也是水彩画的难度之所在。 三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 (一)水彩画的起源

素描绘画基础技法

第一章素描基本工具 第一节铅笔 铅笔种类很多,通常是以笔心的软硬程度划分为硬质、中质、软质三大类。 硬质:9H—4H (9H.8H.7H.6H.5H.4H)铅质越硬颜色越浅。 中质:3H—B (3H.2H.H.F.HB.B.)硬度、明度适中。 软质:2B—12B(2B.3B.4B.5B.6B.7B.8B.12B)颜色越深铅质越软。 素描头像写生过程中我们通常选用2B、4B、6B、8B、12B铅笔即可。(如图1) 2B:笔芯相对较硬,调子、线条清晰硬朗,适用于刻画细节。 4B:笔芯相对2B较软,适用于画灰面和细节,表现力丰富。 6B:笔芯较软,表现力丰富,适于起稿、大关系的铺垫及暗部的深入刻画。效果介于4B和8B之间,初学者可多用6B,更便于掌握。 8B:笔芯很软,适用于起稿和暗部的加重,可用其起稿、做底层铺垫、擦蹭、削尖后深入刻画等综合技法,表现力极为丰富。 12B 笔芯较软,色调最重,可用其起稿、做底层铺垫、擦蹭、削尖后深入刻画等综合技法,表现力极为丰富。 第二节碳铅笔

碳铅笔铅质介于铅笔和木炭条之间,有较强的硬度。易于表达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且画面不反光。但碳铅笔附着力强,不便于修改。(如图3) 第三节擦笔 擦笔用宣纸卷制而成,分大、中、小号。根据画面需可选择不同型号,表现不同效果。(如图4、图 5) 第四节木炭条 木炭条一般由柳条或其他树木枝条原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形成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碳化物。如图 第五节橡皮 我们常用的有4B白橡皮,老人头牌橡皮,可塑橡皮三种。这三种橡皮的性质有所不同。 4B白橡皮橡:胶质比较细腻,蹭出的效果干净利落,易形成明显的边界。 老人头橡皮橡:胶质比较粗糙,橡皮里略带磨砂,擦蹭效果比较柔和,也更适合擦特别重的部位,较4B白橡皮要容易得多。 第一节头部骨骼 头部骨骼是塑造头像的内在本质。头部骨骼的突起变化,使整个头部结构出现了许多高点,我们称之为骨点。如:上额节结、眉弓骨、颧骨、下额节结。 骨点的连接在表现侧面头像是至关重要,面部头部的正侧画分界便是有这些骨点构成,画者可以观察到眼、鼻、嘴处在同一面上,耳朵处于两侧。 第二节头部肌肉 皮肤包裹下的皮肤和肌肉,使人们在观察时不能十分明确的看清面部的转折,或由于光线的影响都会使转折关系模糊。所以在作画过程中一定要在理解骨骼的基础上去表现对象,使画面关系清晰明确。

(完整版)美术基础教程教案(第2版)

喀什大学教案 (2016至2017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人文学院授课对象:小学教育课程:美术基础教程授课地点:新428教室授课时间:周四5-6节任课教师:易善炳

第一章素描基础教案 教学目的:美术初学者入门训练应从素描入手,素描是造型的基础,工具材料简单易掌握,所学知识也相对简单。学习本章节主要是对素描的工具材料、造型的基本规律、基本技法等特征进行了解。 教学重点: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素描造型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素描的工具和材料 工具准备:画板、画架、凳子、铅笔、炭笔、木炭、炭精条、橡皮、橡皮泥、纸、刀子等。(1)铅笔 初学绘画一般先用铅笔。因为铅笔较易修改,易固定,色调层次丰富而细腻,有利于深入刻画。 铅笔有软硬之分,一般情况下分为8b、7b、6b、5b、4b、3b、2b、b、hb、h、2h、3h、4h、5h、6h等。b的型号越大铅笔就越软,h的型号越大就越硬。越软的铅笔画出的线条就越深,越硬的铅笔画出的画出的线条就越浅。在用铅笔上调子的时候要注意用笔的先后次序,一般情况下先软后硬、先钝后尖。就是先用软铅笔后用硬铅笔,先用未削尖的笔后用削尖的笔。因为铅笔上调子,颜色的深浅需要层层叠加,很多遍才能达到所要的深度。而硬铅笔和削的太尖的笔画几遍之后容易打滑,不好往里画了,容易“腻”。 (2)橡皮 橡皮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既能擦掉笔迹,又不损伤画面。用来擦掉画坏的部分,用时可以将橡皮从中间割开留一个相对尖的角,用起来更方便。作画时尽量少用橡皮,以免将纸表面擦毛弄花。另外橡皮作为工具皴擦画面,可丰富层次感。 (3)纸 绘画所用的纸张品类繁多,不同的纸表面纹理、薄厚不同。初学者一般采用150克到200克素描纸为宜。铅笔画用纸一般应以纸质密实,纸面纹理较粗糙的为好。纸质密实,能多次擦拭修改,不易起毛,不留笔道痕迹。纹理较粗糙,易显现线条笔触及深浅轻重的色调变化,利于深入刻画形象。 (4)炭笔 炭笔的笔芯较粗,其质地较铅笔软,颜色深重浓黑,附着力强,难于用橡皮擦净,不易修改,且易弄污画面。由于笔芯较粗,线条粗细不易控制,在基础素描训练的初始阶段不宜采用。 (5)炭精条 炭精条分黑色和棕色两种,一般为方条形,特点是既可进行较细致的刻画,又便于大面积涂抹,不可表现丰富的浓淡层次。黑色炭精条颜色深黑浓重,棕色炭精条颜色较为柔和。炭精条与炭笔一样,难于用橡皮擦净,不易修改,容易弄污画面,初学者不易掌握。 (6)木炭条 木炭条一般以柳条烧制而成。质地松软,颜色浓黑,使用方便,表现力强。即可表现强烈的黑白对比,又可表现柔和的色调,既适合表现以线为主的结构造型,也适合表现层次丰富的明暗光影。木炭条是基础训练和素描创作普遍采用的工具,一般选用质地较结实,平直均匀,粗细适中的为宜。但是木炭条的颜色附着力不强,极易脱落而损污画面,为便于保存,必须喷上定画液。 (7)画板、画架

素描头像考试技巧

美术专业考试中静物素描的技巧 每年的美术专业联考即将来临,在每年考试内容中,素描是最基本也是必然会考到的科目。它是绘画入门的基础,能帮助我们提高整体地观察世界、准确表现对象的能力,也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考试中会考到的素描范畴一般包括静物素描、石膏像素描以及人物头像素描三个类型。我们在这里主要讲一下静物素描。静物素描是基础中的基础,容易表现出效果,同时也容易暴露基本功的弊端。 首先,在起稿的时候要注意构图,不能太空、也不能太满。这是在第一步就该做好的事情,但如果因为一时疏忽,等画了一半或者已经上了很多调子的情况下才发现构图出现失误的话,就需要做一些相应的补救。最常出现的错误是构图偏向一边,使得整个画面出现重心偏移。那么,可以在看起来重心不够稳定的那部分画面上做些掩饰:比如说背景可以处理成一个开放的空间;或者在前面加上个桌角;再不然还可以在衬布上多添加一些布褶。这些做法都可以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同时也起到一种视觉平衡的作用,弥补之前构图上的失误。 第二是要重视画面的素描关系,即黑白灰关系。一幅素描作品是否成功,也就是说是否能在一堆考卷中成功抓住改卷老师的视线,往往都是由此决定的。只有重的重下去,亮的亮起来,才能取得一个好的效果。这一点应该从开始上调子时就注意到,更要在收尾的时候对整个大关系进行最后的强调和刻画。 第三点是要注意用笔,线条要流畅。第一遍铺大关系的时候用笔可以轻松一些,用笔的侧锋,以便于下一步的塑造。不要想一下子将画面画的很重,可以一遍遍逐层加深,这样不容易画腻。在两三遍过后,就可以用笔的中锋去刻画细节。用笔方向也要注意,很多同学喜欢使用大角度的交叉线,这样画面容易出现“花”和“乱”的现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每次上调子的时候,方向应该跟前一遍线条方向保持在15—45度角以内,最忌讳的是采用90度交叉。靠近明暗交界线的地方下笔最重,线条间的距离也最密集;越向外越疏松,用笔也要轻下来。这样就可以在线条上产生一种有秩序的节奏美,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黑白灰关系。 第四点是画面的处理手法。经过多年的专业课学习,基本的塑造方法大家应该都能掌握了。暗部在上一些调子之后,可以配合用纸笔或者手揉出细腻松动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适合于暗部,也就是明暗交界线到投影之间。亮部和过渡面是不适合使用的,尤其是亮部,如果用揉擦的办法,很容易让人觉得画面“脏”和“腻”。 第五点是对整体效果做最后的处理。在画面进行到最后,也就是临近交卷的时候,同学们可以把画板放得远一些,观察一下整体效果。如果画面偏“灰”,那么就应加重暗部、提亮亮部;如果画面看起来有些“花”,或者“碎”,就需要进行整体的统一。可以把暗部再压上一层调子,尤其是反光过亮的话,一定要把反光也压一下。擦掉亮部不必要的线条,整体效果要强烈,明暗反差要拉开。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在考场上可以准备一块松软的布。当画面出现“过”的情况时,可以在需要减淡的位置抽一下,如此一来浮在画纸表面的铅笔调子就可以去掉一层。效果比用橡皮或者橡皮泥粘擦要好得多,也整体得多,画面效果也不会被破坏,更利于下一步的细致刻画。这种方法在上了大学画长期素描作业的时候更是普遍使用的。 以上就是本人在多年高中美术专业教学中总结的几点经验。希望能对同学们起到一点帮助,同时也预祝广大考生朋友在2008年专业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素描头像默写与应试技巧 时间:2010-11-15 11:24来源:互联网作者:yangliu 点击: 次

素描头像默写与应试技巧

素描头像默写与应试技巧 石宗辉2011-10-15 近年的美术高考,十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考察。众多美术院校在招生考试中多以头像默写来考察考生的绘画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选拔优秀的艺术人才。针对这种特定的考试方法,我们仔细研究分析总结了头像默写画法的基本要领。找到了一种快速提高的方法,以帮助考生顺利通过美术高考。 一、熟练掌握人物头部解剖知识 在没有模特或具体的作画对象时,画者只能通过记忆或平时头像写生的经验来完成对头像的默写。而素描头像默写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解剖知识的理解能力,内外部形体结构的把握能力,以及考生对素描技法的合理运用和表现能力。所以,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着重理解头部骨骼的构造,熟悉头骨各部位的名称及正确位置。做到没有参照对象也能熟练正确地画出头部各部位的位置及解剖关系。 二、进行有针对性地头像写生训练 由于头像默写考试是在没有具体写生对象的情况下来考察考生的素描表现能力。所以考生平时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头像写生的作画经验,在考试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人物头像写生训练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写生对象。如选择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男青年或女青年模特进行写生训练。也适当选择一些老年模特写生,有备无患。 三、大量临摹加强记忆 临摹是学习头像写生的最好办法,也是提高素描头像造型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临摹,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法,真切地体会画者的感受和意图,领会作品的精神所在。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事半功倍。临摹还能提高眼睛的准确观察力及眼与手的配合能力。 头像默写的应试技巧 大多数美术院校的考试用纸,都是专用8开绘画纸,以铅笔作画为主。如果没有特别要求,一定要用铅笔。但也可以使用碳精条碳素铅笔等其他作画工具进行素描头像默写考试。考前在家把工具准备好,如软硬各型号铅笔多备几只,炭笔、碳精条、可塑橡皮、4B 橡皮、图钉、夹子、美工刀等。铅笔和炭笔要全部削好,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考试前晚要早睡,保证考试时精力充沛,要增强自信心,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来进行应试。 明确考题:考生拿到考卷后,一定要仔细阅读,明确考题的要求。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应向考场工作人员或教师提出质疑,只有明确了考题的要求后才能进入绘画阶段。 设计构图:看懂考题后,在画纸上画出草图,确定人像的大体结构和黑、白、灰关系。 观察周围:如果在默写考试过程中画不下去了,你可以把与考题要求相同角度的考生作为参考对象。 细心整理:画面中往往在最后阶段容易出毛病,这时,千万不要慌,把自己的画往远处放,仔细看一下黑、白、灰关系是否拉开了,如果没有,就要加强明暗关系。在画面整体基础上,注意刻画细节,使画面效果丰富而生动。 真人头像高考基本要求: 〉画面构图完美 〉认识和了解头部基本形体结构(比例、透视、解剖) 〉正确表达结构及明暗之间的相互关系 〉处理好对象的质感和空间关系 〉画面完整,形神兼备 真人头像阅卷评分比重(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