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实验8虚拟局域网

(完整版)实验8虚拟局域网

(完整版)实验8虚拟局域网
(完整版)实验8虚拟局域网

实验8 虚拟局域网

8.1实验目的

1、了解虚拟局域网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的方法和跨交换机VLAN的配置方法。

3、掌握VLAN数据帧的格式、添加和删除VLAN标记的过程。

8.2实验内容

1、使用二层交换机进行组网,按拓扑图上的设备信息及地址信息对设备做基本的配置。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连通情况。

2、配置Trunk端口,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情况。

8.3实验原理

1、VLAN概述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又称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VLAN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和第3层,VLAN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第3层的路由器来完成的。

在此让我们先复习一下广播域的概念。广播域,指的是广播帧(目标MAC地址全部为1)所能传递到的范围,亦即能够直接通信的范围。严格地说,并不仅仅是广播帧,多播帧(Multicast Frame)和目标不明的单播帧(Unknown Unicast Frame)也能在同一个广播域中畅行无阻。

本来,二层交换机只能构建单一的广播域,不过使用VLAN功能后,它能够将网络分割成多个广播域。

那么,为什么需要分割广播域呢?那是因为,如果仅有一个广播域,有可能会影响到网络整体的传输性能。具体原因,请参看如图1加深理解。

A B

图1

图中,是一个由5台二层交换机(交换机1~5)连接了大量客户机构成的网络。假设这时,计算机A需要与计算机B通信。在基于以太网的通信中,必须在数据帧中指定目标MAC 地址才能正常通信,因此计算机A必须先广播“ARP请求(ARP Request)信息”,来尝试获取计算机B的MAC地址。交换机1收到广播帧(ARP请求)后,会将它转发给除接收端口外的其他所有端口,也就是Flooding了。接着,交换机2收到广播帧后也会Flooding。交换机3、4、5也还会Flooding。最终ARP请求会被转发到同一网络中的所有客户机上。

请大家注意一下,这个ARP请求原本是为了获得计算机B的MAC地址而发出的。也就是说:只要计算机B能收到就万事大吉了。可是事实上,数据帧却传遍整个网络,导致所有的计算机都收到了它。如此一来,一方面广播信息消耗了网络整体的带宽,另一方面,收到广播信息的计算机还要消耗一部分CPU时间来对它进行处理。造成了网络带宽和CPU 运算能力的大量无谓消耗。

VLAN的好处主要有三个:

(1)端口的分隔。即便在同一个交换机上,处于不同VLAN的端口也是不能通信的。这样一个物理的交换机可以当作多个逻辑的交换机使用。

(2)网络的安全。不同VLAN不能直接通信,杜绝了广播信息的不安全性。

(3)灵活的管理。更改用户所属的网络不必换端口和连线,只更改软件配置就可以了。

2 、VLAN的划分方法

VLAN的划分可以是事先固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所连的计算机而动态改变设定。前者被称为“静态VLAN”、后者自然就是“动态VLAN”了。

(1)静态VLAN

静态VLAN又被称为基于端口的VLAN(Port Based VLAN)。顾名思义,就是明确指定各端口属于哪个VLAN的设定方法。

图2

由于需要一个个端口地指定,因此当网络中的计算机数目超过一定数字(比如数百台)后,设定操作就会变得烦杂无比。并且,客户机每次变更所连端口,都必须同时更改该端口所属VLAN的设定——这显然不适合那些需要频繁改变拓补结构的网络。我们现在所实现的VLAN配置都是基于端口的配置,因为我们只是支持二层交换,端口数目有限一般为4和8个端口,并且只是对于一台交换机的配置,手动配置换算较为方便。

(2)动态VLAN

另一方面,动态VLAN则是根据每个端口所连的计算机,随时改变端口所属的VLAN。这就可以避免上述的更改设定之类的操作。动态VLAN可以大致分为3类: 基于MAC地址的VLAN(MAC Based VLAN)

基于子网的VLAN(Subnet Based VLAN)

基于用户的VLAN(User Based VLAN)

其间的差异,主要在于根据OSI参照模型哪一层的信息决定端口所属的VLAN。基于MAC地址的VLAN,就是通过查询并记录端口所连计算机上网卡的MAC地址来决定端口的所属。假定有一个MAC地址“A”被交换机设定为属于VLAN“10”,那么不论MAC地址为“A”的这台计算机连在交换机哪个端口,该端口都会被划分到VLAN10中去。计算机连在端口1时,端口1属于VLAN10;而计算机连在端口2时,则是端口2属于VLAN10。

由于是基于MAC地址决定所属VLAN的,因此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在OSI的第二层设定访问链接的办法。

但是,基于MAC地址的VLAN,在设定时必须调查所连接的所有计算机的MAC地址并加以登录。而且如果计算机交换了网卡,还是需要更改设定。

图3

基于子网的VLAN,则是通过所连计算机的IP地址,来决定端口所属VLAN的。不像基于MAC 地址的VLAN,即使计算机因为交换了网卡或是其他原因导致MAC地址改变,只要它的IP地址不变,就仍可以加入原先设定的VLAN。

图4

因此,与基于MAC地址的VLAN相比,能够更为简便地改变网络结构。IP地址是OSI参照模型中第三层的信息,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基于子网的VLAN是一种在OSI的第三层设定访问链接的方法。一般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都使用基于子网的方法划分VLAN。

基于用户的VLAN,则是根据交换机各端口所连的计算机上当前登录的用户,来决定该端口属于哪个VLAN。这里的用户识别信息,一般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登录的用户,比如可以是Windows域中使用的用户名。这些用户名信息,属于OSI第四层以上的信息。

总的来说,决定端口所属VLAN时利用的信息在OSI中的层面越高,就越适于构建灵活多变的网络。

3、VLAN帧结构

在交换机的汇聚链接上,可以通过对数据帧附加VLAN信息,构建跨越多台交换机的VLAN。

附加VLAN信息的方法,最具有代表性的有:

●IEEE802.1Q

● ISL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两种协议分别如何对数据帧附加VLAN信息。

(1)IEEE802.1Q

IEEE802.1Q,俗称“Dot One Q”,是经过IEEE认证的对数据帧附加VLAN识别信息的协议。在此,请大家先回忆一下以太网数据帧的标准格式。

IEEE802.1Q所附加的VLAN识别信息,位于数据帧中“发送源MAC地址”与“类别域(Type

Field)”之间。具体内容为2字节的TPID和2字节的TCI,共计4字节。在数据帧中添加了4字节的内容,那么CRC值自然也会有所变化。这时数据帧上的CRC是插入TPID、TCI后,对包括它们在内的整个数据帧重新计算后所得的值。

基于IEEE802.1Q附加的VLAN信息,就像在传递物品时附加的标签。因此,它也被称作“标签型VLAN(Tagging VLAN)”。

图5

1. TPID (Tag Protocol Identifier,也就是EtherType)

是IEEE定义的新的类型,表明这是一个加了802.1Q标签的帧。TPID包含了一个固定的值0x8100。

2. TCI (Tag Control Information)

包括用户优先级(User Priority)、规范格式指示器(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和VLAN ID。

①User Priority:该字段为3-bit,用于定义用户优先级,总共有8个(2的3次方)优先级别。IEEE 802.1P 为3比特的用户优先级位定义了操作。最高优先级为7,应用于关键性网络流量,如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的路由表更新。优先级6和5主要用于延迟敏感(delay-sensitive)应用程序,如交互式视频和语音。优先级4到1主要用于受控负载(controlled-load)应用程序,如流式多媒体(streaming multimedia)和关键性业务流量(business-critical traffic)-例如,SAP 数据-以及“loss eligible”流量。优先级0是缺省值,并在没有设置其它优先级值的情况下自动启用。

②CFI:CFI值为0说明是规范格式,1为非规范格式。它被用在令牌环/源路由FDDI介质访问方法中来指示封装帧中所带地址的比特次序信息。

③VID:该字段为12-bit,VLAN ID 是对VLAN 的识别字段,在标准802.1Q 中常被使用。

支持4096(2的12次方) VLAN 的识别。在4096可能的VID 中,VID=0 用于识别帧优先级。4095(FFF)作为预留值,所以VLAN 配置的最大可能值为4094。所以有效的VLAN ID范围一般为1-4094。

(2)ISL(Inter Switch Link)

ISL,是Cisco产品支持的一种与IEEE802.1Q类似的、用于在汇聚链路上附加VLAN信息的协议。使用ISL后,每个数据帧头部都会被附加26字节的“ISL包头(ISL Header)”,并且在帧尾带上通过对包括ISL包头在内的整个数据帧进行计算后得到的4字节CRC值。换而言之,就是总共增加了30字节的信息。在使用ISL的环境下,当数据帧离开汇聚链路时,只要简单地去除ISL包头和新CRC就可以了。由于原先的数据帧及其CRC都被完整保留,因此无需重新计算

图6

?DA ― 40位组播目的地址。包括一个广播地址0X01000C0000或者是0X03000C0000。

?Type ― 各种封装帧(Ethernet (0000)、T oken Ring (0001)、FDDI (0010) 和ATM (0011))的4位描述符。

?User ― Type 字段使用的4位描述符扩展或定义Ethernet 优先级。该二进制值从最低优先级开始0到最高优先级3。

?SA ― 传输Catalyst 交换机中使用的48位源MAC 地址。

?LEN ― 16位帧长描述符减去DA、type、user、SA、LEN 和CRC 字段。

?AAAA03 ― 标准SNAP 802.2 LLC 头。

?HAS ― SA 的前3字节(厂商的ID 或组织唯一ID)。

?VLAN ― 15位VLAN ID。低10位用于1024 VLAN。

?BPDU ― 1位描述符,识别帧是否是生成树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如果封装帧为思科发现协议(CDP)帧,也需设置该字段。

?INDEX ― 16位描述符,识别传输端口ID。用于诊断差错。

?RES ― 16位预留字段,应用于其它信息,如令牌环和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帧(FDDI),帧校验(FC)字段。

?ISL帧最大为1548bytes,iSL包头26+1518+4=1548

ISL有如用ISL包头和新CRC将原数据帧整个包裹起来,因此也被称为“封装型VLAN (Encapsulated VLAN)”。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IEEE802.1Q的“Tagging VLAN”,还是ISL的“Encapsulated VLAN”,都不是很严密的称谓。不同的书籍与参考资料中,上述词语有可能被混合使用,因此需要大家在学习时格外注意。并且由于ISL是Cisco独有的协议,因此只能用于Cisco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联。

IEEE 802.Q和ISL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显式标记,即帧被显式标记了VLAN的信息。

不同点:IEEE 802.1Q是公有的标记方式,ISL是Cisco私有的,ISL采用外部标记的方法,802.1Q采用内部标记的方法,ISL标记的长度为30字节,802.1Q标记的长度为4字节。

4、交换机的端口类型:

交换机的端口,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访问链接(Access Link)

●汇聚链接(Trunk Link)

(1)Access端口

Access即用户接入端口,该类型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

收端口:收到untagged frame,加上端口的PVID和default priority再进行交换转发;对于tagged frame不论VID=PVID还是VID\=PVID则有的厂家是直接丢弃,而有的厂家是能够接收VID=PVID的TAG包。一般Access端口只接收untagged frame,部分产品可能接收tagged frame,我们的REOP、ES011、E4114等都接收VID=PVID的TAG端口包。

发报文:对于VID=PVID的tagged frame去除标签并进行转发。对于VID\=PVID的数据包丢弃不进行转发,untagged frame则无此情况。而我们的REOP、ES011、E4114则对于VID=PVID或VID\=PVID的tagged frame都进行转发处理。

注:所说的删除标签是指删除4字节的VLAN标签,并且CRC经过重新计算。(2)Trunk端口

当需要设置跨越多台交换机的VLAN时则需要设置TRUNK功能。

在规划企业级网络时,很有可能会遇到隶属于同一部门的用户分散在同一座建筑物中的不同楼层的情况,这时可能就需要考虑到如何跨越多台交换机设置VLAN的问题了。假设有如下图所示的网络,且需要将不同楼层的A、C和B、D设置为同一个VLAN。

图7

这时最关键的就是“交换机1和交换机2该如何连接才好呢?” 最简单的方法,自然是在交换机1和交换机2上各设一个红、蓝VLAN专用的接口并互联了。

图8

但是,这个办法从扩展性和管理效率来看都不好。例如,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再新建VLAN时,为了让这个VLAN能够互通,就需要在交换机间连接新的网线。建筑物楼层间的纵向布线是比较麻烦的,一般不能由基层管理人员随意进行。并且,VLAN越多,楼层间(严格地说是交换机间)互联所需的端口也越来越多,交换机端口的利用效率低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也限制了网络的扩展。为了避免这种低效率的连接方式,人们想办法让交换机间互联的网线集中到一根上,这时使用的就是汇聚链接(Trunk Link)。

所谓Trunking即汇聚端口,该类型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或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连接的端口;

另外由于Trunk端口属于多个VLAN,所以需要设置缺省VLAN ID即PVID(port vlan ID)。缺省情况下,Trunk端口的PVID为VLAN 1。如果设置了端口的PVID,当端口接收到不带VLAN Tag的报文后,则加上端口的PVID并将报文转发到属于缺省VLAN的端口;当端口发送带有VLAN Tag的报文时,如果该报文的VLAN ID与端口缺省的VLAN ID相同,则系统将去掉报文的VLAN Tag,然后再发送该报文。

8.4 实验设备

S2960G(两台)、主机(4台)、直连线(5条)

8.5实验组网

实验测试拓扑结构分别如图9,图10所示,图中各设备地址的配置分别如表1,2所示。

图9

图10

8.6 实验步骤

1、单一交换机VLAN的划分

(1)按照图9所示,用实验软件画出该拓扑图。

(2)按照表9-1配置交换机名及各设备的IP信息,交换机的配置过程如下:Switch#config terminal

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A

SwitchA(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itch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SwitchA(config-if)#no shutdown

SwitchA(config-if)#exit

SwitchA(config)#vlan 10 //创建VLAN

SwitchA(config-vlan)#exit

SwitchA(config)#vlan 20 //创建VLAN

SwitchA(config-vlan)#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2 //配置连续端口SwitchA(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配置端口为Access端口SwitchA(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端口加入VLAN 10中SwitchA(config-if-range)#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3-4 //配置连续端口SwitchA(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配置端口为Access端口SwitchA(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将端口加入VLAN 10中

SwitchA(config-if-range)#end

SwitchA#show vlan

观察VLAN信息表,检查实验所需要的VLAN及各VLAN所对应的端口是否正确。

想一想:此时4台PC之间能Ping通吗?为什么?

如果再添加1台PC命名为PC4,使它在默认VLAN中,该PC能和上述4台PC机ping通么?

如果建立VLAN 30,使PC4属于VLAN 30,怎样把它从VLAN30中移除,然后删掉VLAN30,需要添加那些命令?

(3)PC0、PC1属于VLAN10,PC2、PC3属于VLAN20,现在对同一VLAN之间的设备进行测试(如PC0 ping PC1)和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进行测试(如PC0 ping PC3),详细的测试结果如表9-3所示。

所用命令结果

同一网段PC0→PC1 Ping 192.168.1.12 连通PC2→PC3 Ping 192.168.2.12 连通

不同网段PC0→PC2 Ping 192.168.2.11 Request timed out PC0→PC3 Ping 192.168.2.12 Request timed out PC1→PC2 Ping 192.168.2.11 Request timed out PC1→PC3 Ping 192.168.2.12 Request timed out PC0→SwitchA Ping 192.168.1.2 连通

2、跨交换机实现相同VLAN的互通(采用Trunk配置)

(1)按照图10所示,用实验软件画出拓扑图。

(2)按照表2配置交换机的名称及PC的IP信息,交换机的配置过程分为以下两种。交换机A:

Switch#config terminal

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A

SwitchA(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itch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SwitchA(config-if)#no shutdown

SwitchA(config-if)#exit

SwitchA(config)#vlan 10 //创建VLAN

SwitchA(config-vlan)#exit

SwitchA(config)#vlan 20 //创建VLAN

SwitchA(config-vlan)#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进入端口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配置端口为Access端口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端口加入VLAN 10中SwitchA(config-if-range)#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 // //进入端口模式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配置端口为Access端口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将端口加入VLAN 10中SwitchA(config-if)#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 //进入端口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配置端口为干道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允许所有的VLAN通过SwitchA(config-if)#end

SwitchA#show vlan

交换机B:

Switch#config terminal

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B

SwitchB(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itchB(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3 255.255.255.0

SwitchB(config-if)#no shutdown

SwitchB(config-if)#exit

SwitchB(config)#vlan 10 //创建VLAN

SwitchB(config-vlan)#exit

SwitchB(config)#vlan 20 //创建VLAN

SwitchB(config-vlan)#exit

Switch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进入端口模式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配置端口为Access端口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端口加入VLAN 10中

SwitchB(config-if-range)#exit

SwitchB(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 // //进入端口模式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配置端口为Access端口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将端口加入VLAN 10中

SwitchB(config-if)#exit

Switch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 //进入端口模式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配置端口为干道模式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允许所有的VLAN通过SwitchB(config-if)#end

SwitchB#show vlan

观察VLAN信息表,检查实验所需要的VLAN及各VLAN所对应的端口是否正确。端口fa 0/24为Trunk,但它是VLAN 1的Access端口。

(3)PC0、PC2属于VLAN10,PC1、PC3属于VLAN20,两台交换机通过Fa 0/24端口利用Trunk 模式连接,现在对同一VLAN之间的设备进行测试(如PC0 ping PC1)和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进行测试(如PC0 ping PC1),详细的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思考:在此实验中,交换机的哪些端口在同一冲突域中,哪些端口在同一广播域中?

Fa 0/24为什么只在VLAN 1中?交换机A与交换机B为什么能互相ping通,而与其他PC机不能ping通?

【注意事项1】

1、命令行操作进行自动补齐或命令简写时,要求所简写的字母必须能够唯一区别该命令。如switch# conf可以代表configure,但switch#co无法代表configure,因为co开头的命令有两个copy和configure,设备无法区别。

2、注意区别每个操作模式下可执行的命令种类。交换机不可以跨模式执行命令。

3、交换机所有的端口在默认情况下属于ACCESS端口,可直接将端口加入某一VLAN。利用switchport mode access/trunk命令可以更改端口的VLAN模式。

4、VLAN1属于系统的默认VLAN,不可以被删除

5、删除某个VLAN,使用no命令。例如:switch(config)#no vlan 10

6、删除当前某个VLAN时,注意先将属于该VLAN的端口加入别的VLAN,再删除VLAN。

7、两台交换机之间相连的端口应该设置为tag vlan模式。

8、Trunk接口在默认情况下支持所有VLAN的传输

【注意事项2】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用户模式进入交换机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交换机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测试。用户模式提示符为switch>

特权模式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的测试和调试等。特权模式提示符为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属于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性参数(如主机名、登录信息等)。在该模式下可以进入下一级的配置模式,对交换机具体的功能进行配置。全局模式提示符为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属于全局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参数配置。端口模式提示符为switch(config-if)#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必须写清实验的类型、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与设备、实验步骤

2、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实验8虚拟局域网讲解

实验8 虚拟局域网 8.1实验目的 1、了解虚拟局域网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的方法和跨交换机VLAN的配置方法。 3、掌握VLAN数据帧的格式、添加和删除VLAN标记的过程。 8.2实验内容 1、使用二层交换机进行组网,按拓扑图上的设备信息及地址信息对设备做基本的配置。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连通情况。 2、配置Trunk端口,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情况。 8.3实验原理 1、VLAN概述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又称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VLAN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和第3层,VLAN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第3层的路由器来完成的。 在此让我们先复习一下广播域的概念。广播域,指的是广播帧(目标MAC地址全部为1)所能传递到的范围,亦即能够直接通信的范围。严格地说,并不仅仅是广播帧,多播帧(Multicast Frame)和目标不明的单播帧(Unknown Unicast Frame)也能在同一个广播域中畅行无阻。 本来,二层交换机只能构建单一的广播域,不过使用VLAN功能后,它能够将网络分割成多个广播域。 那么,为什么需要分割广播域呢?那是因为,如果仅有一个广播域,有可能会影响到网络整体的传输性能。具体原因,请参看如图1加深理解。

实验三-虚拟局域网配置

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2013 级软件工程专业 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三虚拟局域网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层和三层交换机的基本操作 2、掌握VLAN的配置操作 二、实验环境 1.华为ENSP模拟器,PC机一台 三、实验资料 华为的ENSP可以模拟华为公司AR路由器、x7系列交换机的大部分特性,可以用来仿真局域网组建、虚拟局域网配置、各种路由(RIP、OSPF、BGP)配置、地址转换(静态、动态)配置、访问控制列表配置、虚拟专用网配置、小规模网络系统组建等实践任务,例如在“路由配置”的实践任务中,利用ENSP 模拟的路由器AR1220可以做基于OSPF的单区域、多区域的路由配置,甚至可以结合实际小型网络布局模拟实现拓展性的路由配置任务。ENSP也可以做多种协议数据包分析的实验(Sniffer和Wireshark协议是专业的协议分析软件),能够对IP、ICMP、ARP、TCP、UDP、RIP、OSPF、FTP、HTTP等网络课程中重要的协议数据包进行分析,支持多种平台环境。具体请参考华为官方网站。 另外的仿真软件还有例如Boson公司的Boson NetSim模拟工具,Cisco公司的Packet Tracer 仿真软件。 四、实验内容 1. VLAN的配置 虚拟设备:华为交换机S5700一台,PC机4台,拓扑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VLAN配置的拓扑结构 方法:采用基于端口或者基于IP子网划分VLAN的方法。参考S5700产品文档。 要求:建立两个VLAN,例如VLAN10和VLAN20,每个VLAN里各包含两个端口,例:把学生楼交换机的千兆以太网端口GE 0/0/2、GE0/0/5划分到VLAN10中,把GE 0/0/6、GE 0/0/3 加入VLAN20中,并检查配置结果。 2.VLAN间的通信

java实验报告完整版

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学期: 2014-2015 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实验》 班级:信息1202 姓名:方逸梅 学号: 31 指导老师:费玉莲

《Java程序设计》 独立实验教学安排 一、实验的教学方式、安排及实验环境 (一)教学方式 对照本课程的实验教材,实验一至实验十一,由教师提示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等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程序设计及调试工作。实验十二的内容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 (二)教学安排 学时数:30课时 学时安排:每次实验3学时,从学期第五周开始,共十次上机实验。 (三)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为JDK 。 (四)具体安排 地点:信息大楼实验室。 辅导:每个班次一名辅导老师,原则上由任课老师担任。 登记:实验完成,由辅导老师登记实验纪录。 学生:实验做完,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并在学期末上交实验册。 老师:批改实验,成绩与平时成绩一起占期末的30%。 二、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见实验报告。

浙江工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1)日期:地点:成绩: ━━━━━━━━━━━━━━━━━━━━━━━━━━━━━━━━━━━━━━━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内容: 一、实验目的:熟悉Java开发环境及简单程序Java设计。 二、实验原理:SDK 的下载与安装,设置环境变量,安装java 虚拟机,使用Eclipse,编译Java 源程序,运行Java 程序。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下载、安装并设置Java SDK 软件包。 2.熟悉Eclipse 编辑软件。 3.掌握运行Java 程序的步骤。 4.分别编写Application和Applet程序,显示字符串”Hello Java!欢迎使用!”。 要求:请同学把预备知识、步骤、程序框图、调试好的程序及存在的问题写在下面(不够可以附页)。 程序一 public class 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0;i<=4;i++) { "Hello java! 欢迎使用!"); } }

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与配置实验

****实验报告 专业:网络工程方向系(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班 姓名:****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实验项目:实验三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与配置 实验类型:设计型指导老师:*** 实验地点:网络实验室(2)时间:2013年11月21日14时至16时一、实验目的: 了解vlan的作用,掌握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的方法和跨交换机的VLan的配置方法,掌握Trunk 端口的配置方法。理解三层交换的原理,熟悉Vlan接口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首先,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性。然后,在交换机上配置Trunk端口,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性。最后,利用交换机的三层功能,实现Vlan间的路由,再次用ping命令测试其连通性。 三、实验方案设计: 四、实验步骤: 1、Vlan的基本配置 (1)按照组网图一连接好设备,为交换机划两个Vlan(Vlan2,Vlan3)。 (2)按照组网图一设置各台计算机的IP地址。 (3)验证同一Vlan中的两台计算机能否通信和不同Vlan之间的计算机能否通信。 2、Trunk的配置 (1)按照组网图二连接好设备,配置各台计算机的IP地址。配置S1和S2,各自划分Vlan2和Vlan3

(2)ping两台交换机上的相同Vlan间能否通信。 (3)配置交换机上的Trunk端口将S1和S2的接口类型配置成Trunk,并且允许Vlan2和Vlan3通过3、Vlan间通信 (1)在S1上配置Vlan2和Vlan3的接口IP地址,Vlan2配置为192.200.16.1,Vlan3配置为192.200.50.1 (2)给各台计算机配默认网关地址。 (3)拿一台计算机ping任意的计算机,看能否ping通。 五、实验数据(或者实验结果): 1、Vlan的基本配置 先给两台交换机划分vlan,步骤如下: Ping同一交换机上的相同Vlan Ping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Vlan 由此可得,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Vlan间不通。 2、Trunk的配置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书(共6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1班姓名:陈益迪学号:0113489 学生实验报告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一、实验综述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0.02mm 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0.005mm 修正值=0.018mm 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 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 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体的内外径直径和高各6次; 2、用螺旋测微器测钢线的直径7次; 3、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石蜡的密度; 2、实验数据记录表 (1)测圆环体体积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测钢丝直径 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准确度=0.01mm估读到0.001mm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测石蜡的密度 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0.5天平感量: 0.02 g 最大称量500 g 3、数据处理、分析 (1)、计算圆环体的体积 1直接量外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 sd=0.0161mm=0.02mm 2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u○ d. ud,= ud=0.0155mm=0.02mm 3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 σd=0.0223mm=0.2mm 4直接量外径d科学测量结果○ d=(21.19±0.02)mm d = 5直接量内径d的a类不确定度s○

化学实验报告完整版

化学实验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进步已经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实验方法仍然是化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 虚拟局域网

实验二虚拟局域网 实验2.1 一、实验目的 理解Port Vlan 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通过划分PORT VLAN 实现本交换端口隔离。 三、实验拓扑 四、实验设备 S2126G (1 台) 五、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未划VLAN 前两台PC 互相ping 可以通。 第二步:创建VLAN 。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 进入交换机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vlan 10 ! 创建vlan 10 。 Switch(config-vlan)# name test10 ! 将Vlan 10 命名为test10 。 Switch(config)# vlan 20 ! 创建vlan 20 。 Switch(config-vlan)# name test20 ! 将Vlan 20 命名为test20 。 第三步:将接口分配到VLAN 。 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 进入fastethernet 0/5 的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 switch access vlan 10 ! 将fastethernet 0/5 端口加入vlan10 中。 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5 ! 进入fastethernet 0/15 的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 switch access vlan 20 ! 将fastethernet 0/15 端口加入 vlan 20 中。 第四步:两台PC 互相ping 不通。 验证测试: Switch#show vlan VLAN Name Status Ports ---- -------------------------------- --------- ------------------------------- 1 default active Fa0/1 ,Fa0/ 2 ,Fa0/3 Fa0/4 ,Fa0/6 ,Fa0/7 Fa0/8 ,Fa0/9 ,Fa0/10

(完整版)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docx

实验报告单 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学生姓名 实验内容练习使用显微镜 说出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名称和用途。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 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实验器材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实验报告单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学 实验内容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 学会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目的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0.9%生理盐水、碘液、 实验器材 吸水纸、其他动物细胞的永久装片。 实验步骤 1、取镜安放实 2、对光 3、放置玻片验 标本 步 4、观察 骤 实验步骤 5、收放 结 论 实验过程讨论分析 取显微镜时,左手握 显微镜是贵重仪器,双手取镜是为了。 住,右手托 安放显微镜略偏左的目的是: 住。安放显微镜应略 。 偏。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当外界光源暗时,应选用光圈对准通光孔,同时选 孔。用反光镜。 把要观察的玻片放在 尽量使要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央,这样物像容易 上,尽量使要观察的标本正对 在中找到。 中央。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 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的目的是:避免 。 降,直至为 镜筒上升切忌太快,因为只有在 止,眼睛应从侧面注 位置上,物象才清晰。若镜筒上升太快,极易错过 视。 焦距。 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要将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推移装片的 使镜简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 方向是。 止。再转动 “上”字装片在显微镜下呈图像。说明显微镜成像 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是。 实验过程讨论分析 实验后,把显微镜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镜 筒降至处,反光镜放在 实 验 成 绩 实验步骤实验过程 为什 ①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碎屑 实浓度一般是。 抹要均 1、制作人口腔 ③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 侧壁轻刮几下。 验上皮细胞临时装避免 片。 ④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 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涂抹几下。 步⑤盖上盖玻片。 气泡与 ⑥在盖玻片一侧加在 骤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2、是微镜观察 人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步骤实验过程讨论分 按生物绘图要求,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结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实 验 成 论绩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实验教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实验教师:_______________

划分虚拟局域网实验报告

实验六——划分虚拟局域网 一、实验目的 掌握在交换机上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 二、实验预习内容 1.什么是虚拟局域网? 虚拟网络建立在交换技术基础之上,将网络上的节点按工作性质与需要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那么一个逻辑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网络。虚拟局域网VLAN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之上,它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站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2.虚拟局域网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虚拟局域网vlan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之上,它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和管理,逻辑工作组的站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同一逻辑工作组的成员可以不必连接在同一物理网络段上。只要以太网交换机是互联的,它们既可以链接在同一局域网交换机上,也可以连接到不同局域网交换机上。当一个站点从一个逻辑工作组转移到另一个逻辑工作组时,只需要通过软件设定,而不需要改变它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当一个站点从一个物理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物理位置时,只要将该计算机介入另一台交换机,通过交换及软件设置,这台计算机还可以成为原工作组的一员。同一个逻辑工作组的站点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网段上,但是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在同一个物理网段上一样。 3.划分虚拟局域网时常用到哪些交换机配置命令? Switch.> /*用户直行模式提示符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 /*特权模式提示符 Switch.# config terminal /*进入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配置模式提示符 Vlan X::添加第X个虚拟局域网并进入第X个虚拟局域网设置模式 Inter fa 0/x:进入第x端口的配置模式 Switch access vlan x:将当前端口配置到第X个虚拟局域网 Exit:退出当前配置对象模式 Switch mode trunk:接口模式从access转换为trunk模式,trunk接口允许所有vlan通过。End:退出配置模式 三、实验内容 某一公司内财务部、销售部的PC 通过2 台交换机实现通信;要求财务部和销售部的PC 可以互通,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财务部需要进行互相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四、实验步骤 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 2.选择两个交换机,用交叉线连接它们各自的第24的端口; 3.选择4个主机,将它们两个一组分别连到两个交换机上,再将4台主机从左至右依次命名为销售1,财务1,销售2,财务2. 4.设置四个主机的IP地址,分别为:192.168. 1.2;192.168.1.3;192.168.1.4;192.168.1.5它们的子网掩码皆为25 5.255.255.0;它们的默认网关为192.168.1.1。

网络路由实验报告

《网络路由技术》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 2016年1月4日

目录 实验一网络模拟软件的使用 (3) 1、实验目的 (3) 2、实验要求 (3) 3、实验所需设备 (3) 4、实验步骤 (3) 5、实验中所使用命令的详细解释 (4) 6、实验的验证方式 (6) 7、实验总结 (6) 实验二使用Cisco1900系列交换机进行VLAN划分 (7) 1、实验目的 (7) 2、实验要求 (7) 3、实验所需设备 (8) 4、实验步骤 (8) 5、实验中所使用的命令的详细解释 (8) 6、实验的验证方式 (9) 7、实验总结 (10) 8、思考题 (10) 实验三多个交换机间的VLAN配置 (12) 1、实验目的 (12) 2、实验要求 (12) 3、实验所需的设备 (13) 4、实验步骤 (13) 5、实验中所使用的命令的详细解释 (13) 6、实验的验证方式 (14) 实验四静态路由 (16) 1、实验目的 (16) 2、实验要求 (16) 3、实验所需的设备 (16) 4、实验步骤 (16) 5、实验中所使用的命令的详细解释 (17) 6、实验的验证方式 (18) 7、实验总结 (19) 8、思考题 (19) 实验五RIP和IGRP的配置方法 (20) 1、实验目的 (20) 2、实验要求 (20) 3、实验所需要设备 (20) 4、实验步骤 (20) 5、实验中所使用的命令的详细解释 (21) 6、实验的验证方式 (23) 7、实验总结 (27) 8、思考题 (27)

实验一网络模拟软件的使用 1、实验目的 对路由器端口设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熟悉网络设备几种使用模式的转换以及路由器模拟软件的使用方法。 2、实验要求 根据下图的网络要求连接各路由器,按图中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路由器的名字使用:姓名简写+学号+路由器号。 3、实验所需设备 安装有Bosen Netsim模拟软件的计算机 4、实验步骤 1)画出网络拓扑图;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范例(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587-65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范例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范例(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 (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 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

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班/王帅、王鹏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

实验二 虚拟局域网

实验二 虚拟局域网 一、实验目的 1.理解Port VLAN 的配置。 2.理解跨交换机之间VLAN 的特点。 二、实验设备 S2126G 交换机两台,PC 机三台,直连线四条。 三、技术原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VLAN 最大的特点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VLAN 具备了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相同VLAN 内的主机可以互相直接访问,不同VLAN 的主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 内进行传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 中。VLAN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 Port VLAN Port VLAN 是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LAN 的划分,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 2. Tag VLAN Tag VLAN 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 内主机之间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 的主机进行隔离。Tag VLAN 遵循了IEEE802.1q 协议的标准。在利用配置了Tag VLAN 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 标签信息,用于标识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 ,以便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四、实验步骤 1.首先进行交换机端口隔离实验。按图2-1将两台PC 机连接到交换机Switch 相应端口。另外一台PC 用于配置交换机(图中未画出)。 图2-1 2.在未划分VLAN 前两台PC 互相可以ping 通。下面创建VLAN 。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vlan 10 !创建vlan 10 switch(config-vlan)#name test10 !将vlan 10命名为test10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 20 !创建vlan 20 Switch PC1 192.168.0.10/24 F0/5 F0/15 VLAN 20 VLAN 10 PC2 192.168.0.20/24

实验三虚拟局域网配置实验

实验内容: 1.每组每个同学轮流telnet到交换机里面,划分VLAN,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思 考划分(基于端口方式、基于MAC地址、基于IP地址),重点掌握第一种方式划分(课本3.3.1)。划分后检查基于端口的VLAN是否生效,把PC机的网线插到相应VLAN端口上,用Ping命令检查互通性(同个VLAN间、不同VLAN间的PC机是否可以通信)。 注意:划分过程参照教材3.3.1命令。 设置静态端口安全 switchA(config)#mac-address-table static aa-bb-cc-dd-ee vlan1 interface f0/10 把MAC地址以静态方式分配给接口f0/10上 switchA#sh mac-address-table 查看MAC地址池中所有MAC地址信息 Pc机的MAC被分配到VLAN 1中f0/10上,可以理解成是这样一个对应关系:此端口占用此MAC,反过来此MAC不占用此端口。意思就是说其他PC机还是可以使用此端口,但是此PC机无法给其他端口使用,其MAC已经分配给了f0/10。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0/10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1 (一定要指定数目)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aa-bb-cc-dd-ee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shutdown 进入端口模式,对端口进行MAC绑定,可以理解成这样的对应关系:此MAC 地址占用此端口,但此端口不占用此MAC。意思是其他PC机无法使用此端口,被限制成专用端口。 比较两种配置的不同 不同品牌的设备命令有所不同,不同型号的设备命令有会有不同

java实验报告完整版

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学期: 2014-2015 课程名称: 《Java程序设计实验》 班级: 信息1202 姓名: 方逸梅 学号: 1212100231 指导老师: 费玉莲 《Java程序设计》 独立实验教学安排 一、实验的教学方式、安排及实验环境 (一)教学方式 对照本课程的实验教材,实验一至实验十一,由教师提示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等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程序设计及调试工作。实验十二的内容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 (二)教学安排 学时数:30课时 学时安排:每次实验3学时,从学期第五周开始,共十次上机实验。 (三)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为JDK 1、6。

(四)具体安排 地点:信息大楼实验室。 辅导:每个班次一名辅导老师,原则上由任课老师担任。 登记:实验完成,由辅导老师登记实验纪录。 学生:实验做完,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并在学期末上交实验册。 老师:批改实验,成绩与平时成绩一起占期末的30%。 二、实验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见实验报告。

浙江工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1)日期:地点:成绩: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与内容: 一、实验目的:熟悉Java开发环境及简单程序Java设计。 二、实验原理:SDK 的下载与安装,设置环境变量,安装java 虚拟机,使用Eclipse,编译Java 源程序,运行Java 程序。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 下载、安装并设置Java SDK 软件包。 2. 熟悉Eclipse编辑软件。 3.掌握运行Java 程序的步骤。 4.分别编写Application与Applet程序,显示字符串”Hello Java!欢迎使用!”。 要求:请同学把预备知识、步骤、程序框图、调试好的程序及存在的问题写在下面(不够可以附页)。 程序一 public class 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0;i<=4;i++) { System、out、println("Hello java! 欢迎使用!"); } } } 结果示意图1

实验6-虚拟局域网的配置(参考答案)

实验6 虚拟局域网的配置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端口VLAN(port VLAN)的功能和配置方法,熟悉端口VLAN的应用。本实验将在一台交换机上实现VLAN的划分。 二实验要求 1. 设备要求:计算机2台(装有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装有网卡),交 换机1台,UTP直通线2根,console电缆1根; 2. 每组2人,合作完成。 三实验预备知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通过逻辑地划分成为一个个网段来进行管理的技术。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 VLAN扩大了交换机的应用和管理功能。VLAN是建立在物理网络基础上的一种逻辑子网,因此建立VLAN需要相应的支持VLAN技术的网络设备。当网络中的不同VLAN间进行相互通信时,需要路由的支持,这时就需要增加路由设备——要实现路由功能,既可采用路由器,也可采用三层交换机来完成。 VLAN的最大特点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灵活的划分。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方法是较为常用的,许多厂商的交换机产品都支持这一功能。本实验将在一台交换机上实现端口VLAN的划分,给学生一个从概念到应用的初步认识。 1. VLAN优点 使用VLAN具有以下优点: 分割广播域 一个VLAN就是一个逻辑广播域,通过对VLAN的创建,隔离了广播,缩小了广播范围,可以控制广播风暴的产生。 提高网络整体安全性 通过路由访问列表和MAC地址分配等VLAN划分原则,可以控制用户访问权限和逻辑网段大小,将不同用户群划分在不同VLAN,从而提高交换式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网络管理简单、直观 对于交换式以太网,如果对某些用户重新进行网段分配,需要网络管理员对网络系统的物理结构重新进行调整,甚至需要追加网络设备,增大网络管理的工作量。而对于采用VLAN 技术的网络来说,一个VLAN可以根据部门职能、对象组或者应用将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划分为一个逻辑网段。在不改动网络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地将工作站在工作组或子网之间移动。利用虚拟网络技术,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负担,降低了网络维护费用。在一个交换网络中,VLAN提供了网段和机构的弹性组合机制。 2. VLAN的划分

虚拟局域网综合实验

实验三虚拟局域网(VLAN)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 综合应用所学计算机网络知识,完成一个虚拟局域网(VLAN)创建、配置和测试,使学生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虚拟局域网。 二、实验设备 本实验中每一实验组配置的实验设备如下: 5类UTP双绞线5根, PC机4台(已配置好网卡和安装好Windows XP操作系统) 交换机Cisco2950 1台、交换机Cisco3560 1台。 三、实验要求 (1)实验任务 ①掌握VLAN 的创建和配置。 ②掌握VTP的配置。 ③组建一个虚拟局域网,并对网络进行测试。 (2)实验预习 ①了解虚拟局域网络的相关知识,以及实验中使用的设备。 ②预习本实验指导书,熟悉Cisco交换机配置命令和实验步骤。 (3)实验报告 ①画出实验网络拓扑图 ②填写以下虚拟局域网规划表格。 ③写出实验中配置交换机的命令序列及相关注释 ④结合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谈谈本人的收获与体会。 四、实验虚拟网拓扑

本实验的网络拓扑及规划都在图中,注意和后面的实验配置命令相参照。 五、实验步骤 (1)用一根网线连接两台交换机,2950的 Fa0/6到3560的Fa0/2 (2)用实验组中的一台PC 登录到交换机 (3)配置命令 ① 配置trunk 。 登录到交换机3560 S3560-15(config)# interface fa0/2 S3560-15(config-if)# 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3560-15(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登录到交换机2950 S2950-15(config)# interface fa0/6 S2950-15(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注意:Cisco 2950不支持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命令,dot1q 为2950 的默认trunk封装。 ②在3560和2950上设置VTP 参数 将3560 配置为VTP server,将2950配置为VTPclient。 登录到交换机3560 S3560-15# vlan database S3560-15(vlan)# vtp domain ncdx S3560-15(vlan)# vtp password cisco S3560-15(vlan)# vtp server S3560-15(vlan)# exit 登录到交换机2950 S2950-15# vlan database S2950-15(vlan)# vtp domain ncdx S2950-15(vlan)# vtp password cisco S2950-15(vlan)# vtp client S2950-15(vlan)# exit

实验报告要求和格式完整版

编号:TQC/K633 实验报告要求和格式完整 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要求和格式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实验报告要求 1. 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报告要用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纸,作图要用坐标纸。 2. 报告中的电路图、光路图、表格必须用直尺画,数据使用钢笔、圆珠笔不得使用铅笔。 3. 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简单扼要的书写实验原理,不提倡大段抄书。 4. 应结合具体的实验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总结(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9125-27 实验报告总结(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实验报告总结(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教育实验报告 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即谓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实验报告可分为三部分:①前言。②实验过程和结果。③讨论及结论。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教育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出有无阅读价值。 (2)单位、作者。应写明研究者的工作单位,或写明某某课题实验者或牵头人、组长、撰稿人,其他人员可写在报告的结尾处。以示对实验报告的负责,并便于读者与之联系。

(3)课题部分。是实验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实验报告的核心。课题的表述要具体、清楚,明确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并说明课题来源、背景、针对性及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的价值。 (4)实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关于实验方法主要应交代:①怎样选择被试,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应范围。②实验的组织类型(方法)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还是轮组实验;采取这种实验类型的依据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试成绩及评分标准;基础测定及测定内容等。③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④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要注意原因变量一定要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不能产生于结果变量之后,否则先果后因,实验就不成立了)。这里,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年级: 开课学期: 指导教师:

一.实验名称 虚拟局域网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在一台交换机上配置VLAN的方法 2. 掌握跨交换机配置VLAN的方法 三.实验任务 1.规划VLAN 2.配置交换机的VLAN及端口 3.测试网络互联结果 四.实验环境及工具 Catalyst 2950系列交换机若干台,安装有“超级终端”的计算机若干台。 五.实验记录 (1)实验任务1 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实验人 在一台交换机上 创建VLAN

实验步骤 1.建立VLAN (1).进入VLAN配置模式。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vlan database”,进入VLAN配置模式。 (2).创建VLAN。 在VLAN配置模式下输入“vlan vlan 编号[name]”,创建VLAN。其中,vlan编号为数字,无可缺少, name为可选项。 (3).退出VLAN配置。 在Switch(vlan)#提示符下输入“exit”,退出VLAN配置。 (4).显示设置的VLAN。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show vlan”,显示设置的VLAN信息。 2.将端口加入VLAN (1).进入配置模式。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iminal”,进入配置 模式。 (2).配置指定端口。 在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porttypeslot/port(即端口名)”,对指定端口进行配置,其中端口名由“端口类型+插槽号 +端口号”三部分组织。

(3).设置端口访问模式。 在端口配置状态下输入“switchport mode access”,定义端口访问模式。 (4).将接口加入到指定VLAN中。 在端口配置状态下输入“switchport access vlan vlan 编号”,将端口加入到指定VLAN中。 (5).退出设置 输入“end”,退出端口设置状态。 3.验证VLAN设置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show vlan”显示不同的VLAN的信息,即switch#show vlan。 4.测试连通性 用Ping命令测试同一VLAN内计算机的连通性和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并记录结果。 ·Ping同一VLAN的计算机 在PC1上PingPC3,即c:\ping 192.168.10.12。·Ping不同VLAN的计算机 在PC1上PingPC2,即c:\ping 192.168.10.8。 5.删除现有VLAN 为防止和其他VLAN相互混淆,本部分实验做完后需要删除现有VLAN,方法是进入到VLAN设置模式,输入“no vlan vlan”编写,即可删除该编号对应的VLAN。即:

实验报告大全(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562-62 实验报告大全(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实验报告大全(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实验要求及说明: 1、基本要求是程序必须实现部分。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对程序功能进行增强和增加。程序功能的增强可以获得额外的成绩。 2、程序的书写应符合规范。应具有适当的缩进、空格和空行,清晰的注释。函数名和变量名应尽量有意义,能够反映用途。(书写不符合要求的程序要扣分) 3、实验报告中,要对每个程序要有详细的功能描述、输入和输出说明,程序代码和程序运行结果。(功能描述不清晰、输入输出说明不准确对报告要扣分) 4、除规定的实验内容之外,每人可以提交一个自己设计的程序,要求同上。(有附加分)

5、合格条件:1)完成三个实验。2)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3)独立完成。 6、上述说明在提交的报告中删除。 实验一:数据分析程序 编写一个程序,从数据文件中读取数据,并计算数据的统计特性,如均值和标准差。在显示器上输出数据的总数、均值和标准差。具体说明如下:数据文件名作为程序参数输入。 2. 数据文件中数据的个数预先未知,应从文件中得到。数据文件的格式可自定义。程序的各功能应由不同的函数完成。 实验二:形状表示程序 基本要求 定义三角形(Triangle)、矩形(Rectangle)和圆形(Circle)三个形状类。编写一个程序,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生成相应的形状类对象。将形状的信息输出到显示器和文件中。具体说明如下: 1. 三个形状类应包含构造函数和成员函数(函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