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排水安装方面培训课件

给排水安装方面培训课件

给排水安装方面培训课件
给排水安装方面培训课件

日照市质量控制给排水安装等方面培训讲

第一,管道压力试验

有关规范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有关规定:

4.2.1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 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

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

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 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

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5.2.1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检验方法:满水15min 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6.2.1 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

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检验方法:钢管或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 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

7.2.2 卫生器具交工前应做满水和通水试验。

检验方法:满水后各连接件不渗不漏;通水试验给、排水畅通。

8.3.1 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 倍,但不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时间为2~3min,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

8.5.2 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 倍,但不小于0.6MPa。

检验方法:稳压1h 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 且不渗不漏。

8.6.1 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 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2 高温热水采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

0.4MPa。

3 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Pa 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

小于0.4MPa。

检验方法:使用钢管及复合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

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

使用塑料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h 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压至工作压力的1.15 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同时各连接处不渗、不漏。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中规定:

9.2.3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应按设

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1.0MPa 时,为 1.5倍工作压力,但最低不小于

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 1.0MPa 时,为工作压力加0.5MPa。

2 对于大型或高层建筑垂直位差较大的冷(热)媒

水、冷却水管道系统宜采用分区、分层试压和系统试压相结合的方法。一般建筑可采用系统试压方法。

分区、分层试压:对相对独立的局部区域的管道进行试压。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0min,压力不得下降,再将系统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在60min 内压力不得下降、外观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系统试压:在各分区管道与系统主、干管全部连通后,对整个系统的管道进行系统的试压。试验压力以最低点的压力为准,但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与组成件的承受压力。压力试验升至试验压力后,稳压

10min,压力下降不得大于0.02MPa,再将系统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外观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3 各类耐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 倍工作压力,严密性工作压力为1.15倍的设计工作压力;

4 凝结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应以不渗漏为合格。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旁站观察或查阅试验记录。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2005中规定:

6.2.1 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不应低于

1.4MPa;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6.2.2 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后,管网应无泄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6.2.3 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第二,管道坡向控制

有关规范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有关规定:

4.2.7 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检验方法:水平尺和尺量检查。

5.2.2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本规范表5.2.2 的规定

检验方法: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

5.2.3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本规范表

5.2.3 的规定。

检验方法: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

8.2.1 管道安装坡度,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气、水同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汽、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

坡度应为3‰,不得小于2‰;

2 气、水逆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汽、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

于5‰;

3 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利于排气和泄水。

检验方法:观察,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中规定:

9.3.5 钢制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3 冷凝水排水管坡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坡度宜大于或等于8‰;软管连接的长度,不宜大于150mm;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2005中规定:

5.1.10 管道横向安装宜设0.002~0.005的坡度,且应坡向排水管;当局部区域难以利用排水管将水排净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当喷头数量小于或等于5只时,可在管道低凹处加设堵头;当喷头数量大于5只时,宜装设带阀门的排水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水平尺和尺量检查。

第三,排水管阻火圈及伸缩节设置及有关规定

阻火圈firestops collar

由阻燃膨胀剂制成的,套在硬塑料排水管外壁可在发生火灾时将管道封堵,防止火势蔓延的套圈。

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培训课件

第一章地铁给排水系统简述 供水系统 地铁给排水(包括水消防)系统设备主要有以下作用: ⒈提供地铁运营所必须的生产、生活,消防等用水。 ⒉收集排出生产、生活,消防等产生的的废水,污水及地下结构渗漏水,雨水等。 ⒊提供完整的水消防系统,保证地铁的安全,正常运营。 地铁的生产、生活,消防水源取自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消防用水为两路供水。地铁地下车站内不设消防蓄水池,消防增压水泵直接从供水管道抽水加压供消防使用。生活、生产用水为单路供水。 车站供水方式可分为以下四个独立系统: ⒈车站生产、生活供水系统; ⒉消火栓供水系统; ⒊水幕供水系统; ⒋空调冷却循环水系统。 消火栓系统 地下车站的消火栓系统由城市自来水管网引入二路水源进入车站消防泵房,泵房内设有两台IS型单级离心水泵直接从供水管道中抽水加压,消火栓管道出消防泵房后在车站内成环状布置,并与地铁去件隧道内的消火栓管道联通。每个地下车站消火栓增压水泵负责1/2区间隧道内消火栓的增压。 水幕系统 水幕系统设备用于车站的放火分隔水幕喷头,设在各站站台层的每个扶梯口。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两路供水。消防泵房内设有2台IS型单级离心水泵,该系统增压水泵同样直接从供水管道中抽水加压。管道在车站内成环状布置。水幕系统管道不与其他管道相接。每个车站管网独立组成环路。 排水系统 地下车站的废水种类有地下结构渗漏水,冲洗水消防阀,车站污水仅指场所污水。 地下车站的排水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独立系统: ⒈底下车站废水由设有站厅、站台的地漏,将废水排入车站呐喊轨道两侧明沟和站台板下排水汇集至车站端头废水池内由排水泵提升,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⒉污水由厕所的下水管道汇集至污水池,然后由排水泵提升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地面化建设。 ⒊出入口雨水汇集至出入口的集水池后,由排水泵提升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⒋地下结构渗漏水汇集于就近的集水池,由排水泵提升排出车站。 地铁一号线的车站设计为高位站台,所以两个车站之间的区间隧道中点地势最低,在此设有区间泵排水。隧道内的结构渗漏水或消防废水等沿车轨道两侧明沟汇集至区间集水池,然后由排水泵提升排入车站废水池或直接排出车站。 在区间隧道的洞口出入处和火车站的折返段端头同样设有排水泵站。

管道工培训计划与培训课件

管道工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方立公 第一部分 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的与要求 通过培训,使管道工基本掌握管道工初级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管道工岗位的安全职责与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进一步了解施工基础知识。其培训具体要求:了解新型管材的性能和加工要领;熟悉常用设备、仪表的安装要求;掌握管道的施工平面图、剖面图、流程图及系统图的识读;掌握暖卫管道的安装要求,熟悉工程质量检查方法;熟悉常用机具和电动工具使用;熟悉施工管理的相关知识;掌握施工的安全技术和防火措施;掌握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要求;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组织施工、参与施工管理能力。 二、理论知识(应知)和操作技能(应会) 培训内容与要求 1.安装工程中常见管材及设备、仪表等基本知识 培训内容 (1)常用管材管件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2)新管材、管件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培训要求 了解新型管材的性能;熟悉管道的常用设备、仪表的安装要求。掌握常用管材的类型及性能。 2.管道基础知识 培训内容 (1)流体力学和材料力学; (2)管道连接内容; (3)室内给水排水、采暖、管道的设计原理。 培训要求 了解室内给水排水、采暖、管道的设计原理。 3.建筑设备管道施工工艺

培训内容 (1)给排水管道安装; (2)空调采暖管道安装;* (3)消防管道安装。* 培训要求 掌握管道的安装要求、工程质量检查方法、标准。 4.熟悉管道工程常用施工设备、机具的使用方法和维护 培训内容 (1)管道工常用机具的作用及维修; (2)小型电动工具的使用与维修。 培训要求 熟悉常用机具和电:动工具的使用与维修。 5.工艺管道安装 培训内容 (1)热力管道安装; (2)氧气管道安装; (3)乙炔管道安装; (4)燃气管道安装; (5)压缩空气管道安装; (6)输油管道安装。 培训要求 熟悉常见工艺管道安装要求; 6.制冷管道安装 培训内容 (1)蒸汽压缩式制冷管道安装; (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管道安装; (3)蒸汽喷射式制冷管道安装。

给排水安装方面培训课件

日照市质量控制给排水安装等方面培训讲 义 第一,管道压力试验 有关规范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有关规定: 4.2.1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 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 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 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 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 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5.2.1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检验方法:满水15min 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6.2.1 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

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检验方法:钢管或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 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 7.2.2 卫生器具交工前应做满水和通水试验。 检验方法:满水后各连接件不渗不漏;通水试验给、排水畅通。 8.3.1 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 倍,但不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时间为2~3min,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 8.5.2 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 倍,但不小于0.6MPa。 检验方法:稳压1h 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 且不渗不漏。 8.6.1 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 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2 高温热水采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课件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一、管沟土方施工 (一)测量放线 1、熟悉设计图纸、资料,弄清主管和支管的管线布置、走向及工艺流程和施工安装要求,熟悉现场情况,了解设计管线沿途已有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分布情况。根据灌溉管线平面图的要求,管线的位置水平方向距河道内堤肩1m,埋深1m。 2、根据管道平面和已有控制点,并结和实际地形,做好实测数据整理,绘制实测草图,进场后对设计单位交接的水准点和导线点进行复核,闭和差符和设计要求后,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加密,每60米范围内有一个水准点,加密点必须进行闭合平差水准点的闭和差为20√L,确保加密点的准确,以满足灌溉水管高程、线型控制的精度。 3、由于管道中心线桩在施工中要被挖掉,因此在不受施工干扰、施测方便、易于保护的地方测设施工控制桩,测设中心线方向控制桩,采用延长线或导线法,测设附属构筑物位置控制桩,采用交会法或平行线法。 4、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主要是槽底高程的确定,机械开挖后,采用跟机测量,随挖随测,杜绝超挖现象,确保槽底高程符和设计要求,管道安装前,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管底高程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每天测量工作开始前,都要进行毗邻水准复核测量。 5、管道中心由中线控制桩来确定,通过控制桩在管道基础上打出边线,确定管道的铺设位置。 6、蝶阀井室高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管道铺设完毕后,要进行管顶及蝶阀井的竣工复核测量。 (二)管道土方开挖及回填 1、灌溉管线沿岸坡斜面设置,岸坡土质是填实的砂土和砾石,沟深1m、沟壁每侧放坡0.1m, 管沟底宽为0.65m、上口宽0.85m,机械配合人工开挖。 2、开挖沟槽时,沟底设计标高以上0.2m的原状土应予保留,禁止扰动,铺管前用人工清理,严禁挖至沟底设计标高以下。 3、沟底埋有不易清除的块石等坚硬物体或地基为岩石、半岩石或砾石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