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区形象策划

旅游景区形象策划

旅游景区策划方案(精)

旅游景区策划方案 一.前言:有着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加上古朴高雅的嵩阳书院、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少林寺,既是佛教最大宗派~禅宗的祖庭,又是中华武术最大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州,昔日兵家必争地,今日商家必占市场,道贯南北,衢通东西,四省交界,五省通衢,为全国重要的客源输出地,曾创下一个月内就连发三列专列抵昆和一天百余台旅游大巴游河南云台山的轰动,创下了中国旅游史无前例的先河,从南国到北疆,从东海到西藏的旅游景区到处充满

徐州人的欢歌笑语,留下了徐州人的足迹,千万人口大市,小康的经济收入,为徐州人成为客源输出地奠定基础。特别是徐州市场的幅射作用让人们刮目相看,得徐州者得发展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面对徐州这块客源大市场这块大蛋糕,众景区虎视眈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先到者个个脑满肠肥,而少林寺景区由于过去市场战略定位没有锁定徐州,客源市场被瓜分,如何收回失地,并以自已独有特色魅力和创新的营销模式占领徐州客源市场是当务之急。 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游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1、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已经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重大转变,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个重要新兴产业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2、旅游业发展的特点

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研究

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研究 旅游形象设计的内容可以分为旅游视觉形象设计、旅游听觉形象设计、旅游嗅觉形象设计、旅游味觉形象设计和旅游触觉形象设计几大方面。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的内容从CI理论角度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旅游形象的理念识别系统、旅游形象的行为识别系统和 旅游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第一,旅游形象理念识别系统应该是一座 旅游城市的理念定位,可以简称为MI,是指一个旅游城市独特的文化 个性、精神内涵、发展目标、口号、价值观、伦理道德水平等,是一 座旅游城市形象设计与传播的核心内容,控制着旅游城市形象设计与 传播的发展方向,也是整个旅游城市形象设计与传播系统的实施基础 和原动力,所有的设计都应该围绕旅游形象理念识别理念去实施。第二,旅游形象行为识别系统,是指旅游城市理念识别的具体化,主要 表现为旅游地的政府行为,民众行为和企业行为。第三,旅游形象视 觉识别系统,是最直观有形的形象识别系统,包括旅游地的建筑造型、公共标志牌、交通工具、员工制服、标准字体、标准色、象征图案及 宣传口号等内容。济源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构建思路主要可以有几个 步骤:首先,应该分析和思考济源旅游产业。从资源特色上分析,济 源北依太行,西踞王屋,南临黄河,旅游资源可概括为“山、水、古、泉”。从资源分布上分析,济源的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五个区域,一个区域一个特色,形成五个特色鲜明的旅游集群。其次,分析 济源作为旅游城市的城市优势。济源,因济水源头得名,济字本身就 是济源水资源的写照,济源是龙的故乡,龙即“水”,以“龙”和“水”命名的地方共计100多处,济源的优势在于“水”,济源的旅 游也应该以水文化为主线,“利用水资源、做好水景观、彰显水文化、谋求水经济”,以做透水文章、提升城市品位。第三,是分析济源这 一旅游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济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女娲补天的 所在地和愚公移山的故乡。第四,是分析济源这一旅游城市的社会经 济的发展。济源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是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旅游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

四川峨眉山旅游攻略

四川峨眉山旅游攻略 四川峨眉山景点: 峨眉山:峨眉山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系邛崃山脉北岭南支,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距成都约160公里、乐山市34公里。峨眉山是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2)报国寺:报国寺是峨眉山的门户,坐落在峨眉山脚,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为峨眉山第一景。背靠雄伟的光明山,面对秀巧的凤凰堡。原名"会宗堂",报国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明末毁于大火。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闻达禅师重建,清康熙帝敕名报国寺。匾额为康熙帝亲书。清嘉庆和光绪时经过两次扩建,成为四重殿宇和亭台楼阁俱全的宏大寺庙。 万年寺:万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庙之一,始建于东晋元熙二年,当时叫普贤寺,宋代改名为白水普贤寺。明 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建无梁砖殿,第二年竣工,改名为圣寿万年寺。其明代砖殿内宋代铸造的普贤骑象铜像为镇寺之宝,这尊铜像通高 7.85米,重62吨,万年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音阁:清音阁海拔710米,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黑白二水交汇处。阁下有双飞亭双飞桥,素有"双桥清音"之美誉。在清音阁,有面积30万平方米的绿色生态湖清音平湖,水质纯净,清澈

透底,为峨眉新十景之一。 华藏寺(2)华藏寺:华藏寺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始建于东汉,海拔3079米,当时称普光殿,后改名为元相寺。明代在殿后最高处营建普贤佛殿,俗称铜殿。殿顶鎏金,又称金顶。铜殿及华藏寺皆毁于火。现存的金顶华藏寺,是1986年—1989年按原貌重建的。华藏寺侧为卧云庵,庵左为睹光台,可观看金顶四大奇观。 金顶:金顶海拔3079米,以高达48米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为中心,由金殿(普贤殿)、银殿(卧云庵)、铜殿(大雄宝殿)、朝圣大道和四大观景平台(舍身崖、金刚嘴、睹光台、修心台)组成,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宏、典雅庄重。登临此处,可观"金顶四奇"——日出、云海、佛光、圣灯。 竹叶青生态茗园:峨眉山竹叶青生态茗园位于峨眉山下的国家级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区茶叶科技园内,是集茶文化展示、品茗休闲、茶叶生态观光和茶叶工业旅游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公园,是"竹叶青"展示其企业文化的窗口,更是乐峨精品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佛禅院:大佛禅院原名大佛寺(民间又称大佛殿),原址位于峨眉山市区东郊,明代无穷国师开创,历时15年建成。寺院占地300余亩,拥有多重大殿、140多间禅房。因寺内大悲殿供奉了一尊高12米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特意赐寺名"大佛寺"。 四川峨眉山美食: 雪蘑芋(2)肉包谷耙:峨眉有名的小吃。将细包谷粉用温水调和好,再把拌上香料的猪肉颗粒和在调好的包谷粉中,捏成团,

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给位老师上午好,我是伍朝辉,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非常感谢老师们给我这次学习和试讲的机会,今天我要试讲的课题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引入语: 我们知道,如果人们有了时间和金钱,他们就有可能外出旅游。但是,面对全国各地那么多的旅游地,人们会优先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呢?其实,人们在作出选择去哪里旅游时,总是非常费脑筋的,但是如果某地以其出众的形象凸显出来,毫无疑问人们都会选择去这些地方旅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去著名的旅游地。比如北京、杭州、西安、桂林等。 我们也知道旅游产品是不可移动性,这就决定了旅游产品需要靠形象的传播,使其为潜在旅游者所认知,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最终实现出游计划。当然,国内外的旅游研究表明,旅游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的一个关键点,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大多具有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 下面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一下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设计相关的内容。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旅游目的地形象?我们一说到形象,就想到一个人的形象,也就是这个人在心目中的一个印象。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了解和体验所产生的印象的总和。旅游形象: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包括其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是对旅游地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的综合。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综合的一个评价,综合了旅游地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旅游地的自然人文资源,也包括旅游地的政治经济因素、社会环境、一般基础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当地的氛围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通过对旅游地本身以及社会公众心理需要的了解,开发、设计出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并将近些产品赋予鲜明的地方特色,向社会公众展示,宣传旅游地形象。 所以,我们在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旅游地的文脉和地脉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挖掘当地的特色,围绕当地的旅游形象设计产品,将旅游区作为一个整体推向客源市场。

旅游景区策划方案模板

旅游景区策划方案模板 一.前言:有着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加上古朴高雅的嵩阳书院、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少林寺,既是佛教最大宗派~禅宗的祖庭,又是中华武术最大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州,昔日兵家必争地,今日商家必占市场,道贯南北,衢通东西,四省交界,五省通衢,为全国重要的客源输出地,曾创下一个月内就连发三列专列抵昆和一天百余台旅游大巴游河南云台山的轰动,创下了中国旅游史无前例的先河,从南国到北疆,从东海到西藏的旅游景区到处充满徐州人的欢歌笑语,留下了徐州人的足迹,千万人口大市,小康的经济收入,为徐州人成为客源输出地奠定基础。特别是徐州市场的幅射作用让人们刮目相看,得徐州者得发展下已成为不争

的事实,所以,面对徐州这块客源大市场这块大蛋糕,众景区虎视眈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先到者个个脑满肠肥,而少林寺景区由于过去市场战略定位没有锁定徐州,客源市场被瓜分,如何收回失地,并以自已独有特色魅力和创新的营销模式占领徐州客源市场是当务之急。 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游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1、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已经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重大转变,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个重要新兴产业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2、旅游业发展的特点 旅游行业与一个地区固有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关联度较强。一个地区的历史遗迹、人文遗迹、山川河泊的多少及优美因素决定了其对旅游者的吸引程度。 旅游业的发达程度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政策的倾斜度息息相关。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居民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也越高,旅游这种高层需求就越盛。 不同旅游点的冷热兴旺程度取决于市场开发力度和其综合接待水平。有些地方虽然有很吸引游客的景区,但由于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里,不宣传,不促销,等客上门,造成孤芳自赏。 旅游业有依托性、综合性、互联性、灵敏性强等特点。

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研究

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研究 摘要:不同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的结构和思路不同,需要根据旅游景区的形象特点进行设计。美学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是以考察人类审美趋向角度为设定范围进行规划的,具有艺术化和特色化的特点。而信息化视角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活动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信息传播;时代特征;审美趋向;宣传效果; 不同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具有标准化、程序化、艺术性、创造性集于一体的特点,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创作领域。不同视域下的旅游景区需要将上述元素考虑在内,权衡每个特点的利弊,遵循不同视域下结构的特点和变化思路。在旅游景区的艺术形象设计上要以实际操作的功能为主,时尚贴切的主题可以发挥不同视域下艺术创作的优势,确保设计的主题能够吸引民众的视线,高效率和优质化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与现阶段的时代特征更匹配,为此可以根据不同视域下旅游景区艺术形象的特点进行设计。 1美学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 1.1界面设计 在资本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旅游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学视角下旅游景区的规划几乎是从无到有,是在自然状态下以直接性的资源作为规划基础,扩充旅游景区规划的经

济效益,满足资本市场下的需求。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是以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为对象,具有开放性和无限性的特点,依据马克思哲学的原则,考核现实中旅游景区的优势,以旅游活动存在的性质为空间界限,建立旅游活动和旅游全过程之间的关系,将审美作为现实景区的主要趋向,从考察人审美趋向的角度对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进行规划,通过获取审美趋向确定旅游区艺术形象设定的范围[1]。 1.2媒介设计 美学视域下的旅游景区是以美学学科的思维方式为考察标准,针对特殊化的对象进行研究。在媒介设计上,旅游景区的规划需要针对现实个人旅游活动的规划,围绕现实个人和活动对象整体之间的关系,开展审美向度的规划。利用简单的规划方式进行艺术形象上的设计,避免在旅游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产生破坏性和负面效应。在开展艺术形象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现阶段的美学特征进行规划,全方面考核市场的需求,保留历史景区的个性化特色。从感性角度上来说,是以个人感性活动为基础条件进行艺术形象设计的[1]。总之,要从美学视角下对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呈现感性学美学视角下的界面。 2信息化视角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 2.1界面设计 从界面设计的角度上来说,信息传播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活动,作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媒介的参与者,就需要融入群体中,了解历史文化景区形象传播活动的目的性和创造性,其中,目的性是指人类意识受信息传播控制的一种行为,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和对象

峨眉山

峨眉山 中国四川 峨眉山乐山大佛 北距成都165公里 横亘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山,山势雄伟,逶迤涟漪,它是四川盆地的西南屏障。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在道家的心中,峨眉山是第七度天。在佛教眼里,峨眉山是四大菩萨之一普贤的道场。古往今来,峨眉山以其独有的神秘吸引着海内外游人。 峨眉山作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家之一和中国四大佛教名山。1996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它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呢?那就让我们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上,去观察这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吧。 峨眉山距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约160多公里,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邛崃山脉横段,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的总称。大峨山就是今天的峨眉山。 古代,峨眉山称文山、呀文山。峨眉之名最早建于魏晋时期左思的《蜀都赋》:“引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因远看大峨、二峨两山相遇,清秀苍黛,如修眉横柳,峨眉山便由此得名。 峨眉山山体呈南北走向。连绵23公里,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山脊海拔1500~2000米,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高出山下平原2600米左右。 正是因为峨眉山鹤立鸡群,一峰独秀。人类早期就把它设为仙山、神山。西南藏彝至今仍在峨眉山前加上“念青’二字,“念青峨眉山”意思是法力无边的神山。印度高僧宝掌也称峨眉山为“震旦第一山”,峨眉山堪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 这座在地质学上称之为峨眉断块带的山脉,形成于8亿年前的洪荒时代。一亿八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初期,峨眉山破水而出。新生代强大的造山运动,才把峨眉山抬升得如此雄秀险峻。 峨眉天下秀。置身峨眉山,你会有一种超然出世的强烈感受。随着海拔升高,那风,那云,那石梯,那古树,那弥漫在清新空气中不可名状的花香鸟语和那似有似无的钟声、泉声,给人是一种心旷神怡的深层震撼。 登上峨眉顶峰,放眼环顾。西眺蜀山之黄布冈山,金碧辉煌,气势壮阔,黄山、上金山则平近矮小。东望邻江青衣江、大渡河,有如银链飘洒群山。北面沃野千里,菜花金黄,锦绣参差,尽显天府富贵之气。南面是莽莽苍苍、浩瀚无际的大小庐山。此时此刻,你会想起,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你会感到,心胸豁然开朗。也会顿悟,天人合一的精妙境界。 “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秀甲天下的峨眉山,具有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听觉美和意境美五种美感以及春游、夏宜、秋优、冬静等四季特点。 阳春三月,山下春意融融,山顶却是皑皑白雪;盛夏时季,山下绿荫已深,山顶才新绿初绽,乍暖还寒。金秋十月,山下层林尽染,一派婉瑟,山顶早已霜雪布地,寒气袭人;数九严冬,山下绿黛依旧,山顶早已冰封雪裹的北国风光。

西安旅游形象设计的研究_雷羡梅

2001年第3期第4卷(总12期)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Xi'an U nited University Vo l.4 No.3 July2001 【西安与西部大开发研究】 文章编号:1008-777X(2001)03-0019-03   西安旅游形象设计的研究 雷羡梅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 要:把西安地区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用相应的听觉信号与视觉符号等等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来,是决定西部大开发中西安崭新的旅游形象能否快速、有效传播并产生形象效益的关 键。西安的旅游资源表现出的旅游形象一定是与“都城”有关并且偏“古”的形象。目前,西安旅游产品 对游客的亲和力不够,释放给游客的信息量不够。西安城市的本底形象应为“东方古都”,用“东方古 都”定位,符合国际游客进入中国旅游的动机,是有发展前景的。西安旅游形象的创新意境为“西安——— 五千年生生不息传递辉煌”,并且应该用形象意境流的形式来表现。 关键词:西安;旅游;形象;设计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一个特色鲜明、高度概括并具有强大吸引力与亲和力的旅游形象,对于提高西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有效地拓展客源市场,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如何把西安地区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资源和产品,用相应的听觉信号与视觉符号等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来,是决定西部大开发中西安崭新的旅游形象能否快速、有效传播并产生形象效益的关键。 1 西安旅游形象的背景分析 西安素以“古城”冠名,“古城西安”的形象不仅仅反映在城市景观上有钟楼、明城墙、大小雁塔等标志性建筑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更为深刻的印象则建立于人们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学习过程中,古城西安与中国历史上鼎盛的周、秦、汉、唐联系在一起,与1200年和13个王朝的都城联系在一起,所有这些构成了信息冲击,使得西安以“古城”形象名扬天下。但是西安并不能独占“古城”的称谓,说起古城,还会有人想起许多其他地方,虽然其“古”不及西安久,“城”不如西安盛,但它在人们心目中依然享有“古城”的地位,像北京、洛阳、南京、开封等等。因此,“古城”是西安旅游的形象资源,但不具备独立作为形象标识的条件和吸引力。 在西安的旅游资源中,显性的资源大多是古代皇帝陵墓以及古代皇宫大殿的遗迹,如秦始皇陵、昭陵、乾陵、茂陵、汉阳陵、大明宫、兴庆宫、华清宫等等,以至于“西安的墓多”成了众多旅游者对西安旅游产品的一致评价。历代王朝留下的这些遗迹,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概况,成为人们认识、了解、考证历史的一个重要渠道,并且构成了西安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些与“都”城相关的皇权遗迹是西安旅游形象的基本要素。鉴于这些资源承载的信息量大,而普通游客破译这种文化符号的能力有限,所以,西安在形象设计中要注意把握游客进入旅游意境的角度以及这种意境对游客的亲和力与吸引力。 在西安的旅游资源中,宗教遗存也占据了一定地位,比如大小雁塔、青龙寺、兴善寺等等,这些遗存都是与当初封建王朝建都在西安有直接的关系,实质上是都城里皇权扶植的附属品,因而不能成为西安旅游形象的代表。 另外,西安还有一批如钟楼、鼓楼、明城墙一类的古代建筑,这些无疑强化了人们对西安旅游资源中“古”的视觉印象,但从其本身的价值以及地位来看,还不足以代表西安的旅游形象。 西安是我国惟一名列世界“四大古都”的城市,与埃及的开罗、意大利的罗马和希腊的雅典齐名,“古都”是西安的形象标识,虽然不具有独占性,但在全球范围只与开罗、罗马、雅典这3个著名城市所共有。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见,西安的旅游资源表现出的旅游形象一定是与“都城”有关并且偏“古”。 2 西安旅游形象的特征 眼下西安的旅游形象是模糊的、不明确的,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而且,建立在这种模糊和不确切概念上的 收稿日期:2000-09-24 作者简介:雷羡梅(1963- ),女,陕西耀县人,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峨眉山地理概况

目录 第一篇峨眉山地质、地貌实习 (2) 第二篇植物地理野外实习 (19) 第三篇土壤地理学实习 (26) 第四篇水文地理学实习 (35) 第一篇 峨眉山地质、地貌实习 一、学习要求及目的 1、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 论和基础知识。 2、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整理,以及简易 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习,培养和树立用辨证唯物注意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 的思想方法。 4、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 5、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二、实习地点及内容 本次实习地区为峨眉山区,主要为大峨山,重点识别该区所出露的各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划分地层和判断褶曲、断层等构造,认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形态。 1、岩石: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砾岩和角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泥岩、页岩)、碳酸岩盐(灰岩、白云岩)磷块岩。 2、地层: 观察和了解峨眉山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第三系、第四系等各地层的接触关系;各系各组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初步建立本区出露地层的层序概念;观察、层面构造,推测其形成及沉积环境。

3、构造: 观察认识峨眉山区地貌特征,了解峨眉山区地貌的成因类型;认识地质构造和岩性对形成地貌的控制作用;认识所出现的各种地貌形态(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 三、峨眉山地质地貌情况简介 峨眉山雄镇于成都平原西南隅,山林拔地而起,峰峦重叠,高插入云。千百年来,就以它雄、秀、险、奇的风姿著称于世。山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是地理工作者增长知识,学习研究的良好基地。 (一)地层 峨眉山区除志留系,泥盆系及石灰系地层缺失外,其余地层出露比较完全。前震旦系及第四系地层都很发育。 新生代以来,峨眉山体快速升起,致使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呈零星和椐状分布于山麓平原地区,本区地层发育情况见下表: 峨眉山地层划分简表

旅游形象策划方案大纲

旅游形象策划方案大纲_作业用 关键词:旅游形象策划大纲 **** 旅游形象策划方案纲要 第一节地脉、文脉与受众分析一.地脉分析 1.地形地貌及区位 2.气候 3.资源与物产 4.旅游资源 5.地脉综合分析 二.文脉分析 1.文化背景 2.人文积淀/名人名事 3.民俗风情 三.受众基础分析 1.游客现状 2.游客特征 3.游客需求 第二节旅游形象现状分析形象主体、形象客体和形象本体。

一.总体旅游形象现状 1.正面形象 2.负面形象 二.游客心中的旅游形象 4. 对景区及服务的评价 第三节旅游形象定位一.总体形象与构想主题 1.旅游形象理念(MI) 2.总体形象定位 一级理念: 二级理念: 二.旅游总体形象口号设计 1.旅游形象主题口号设计的原则 2.巴盟旅游形象口号的设计 主题口号: 分期口号: 分区口号:

三.视觉形象系统规划(VI) 1. 旅游形象标志 2. 形象载体设计 ①第一印象区 ②光环效应区 ③地标区 ④最后印象区 四.行为形象系统规划(BI) 1.旅游地内部形象:内部管理与企业文化 2.旅游地外部形象:经营活动与公益活动 3.居民形象:好客度;社区参与 第四节旅游产品形象策划与设计一.重点旅游产品形象策划 1. 生态旅游产品 产品形象: 主题口号: 2. 文化旅游产品 3. 观光旅游产品 4. 度假休闲旅游产品 5. 探险旅游产品 二.旅游节事活动策划 旅游节会、赛事现状与规划

第五节旅游形象传播规划 一.旅游形象传播策略 受众是旅游形象传播的对象,在旅游形象传播中要重视的对象主要有观光者(旅游者和出差公务人员)、公司总部、小企业主、投资商、产品采购员、工厂人员、新居民等。 1.形象广告策略 2.旅游网络媒介策略 3.公共关系策略 4.其它传播手段 二.旅游形象分期传播 1.规划期的形象推广 时间: 形象推广对象: 推广的核心内容: 形象特点: 2.引资建设期的形象推广 3.营运期间的形象推广 4.持续开发期的形象推广 三.旅游形象分市场传播

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旅游中心城市的形象设计 ——以西安市为例 金梅, 崇尚锟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地竞争的日趋激烈, 城市旅游 形象作为品牌的支撑点和城市营销的组合要素成为旅游业界关注的 热点问题。因此, 实施城市旅游形象战略, 进行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研究便具有了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西安市旅游形象的具体设计, 拟定了全面提升西安市的旅游形象, 增强西安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和综 合竞争力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旅游形象; 形象设计; 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 F592. 7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4830( 2008) 02-0042-03 一、旅游中心城市的形象设计 旅游中心城市是旅游管理中心、旅游交通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和 旅游景点集中分布区。在旅游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城市即为该旅游区域的旅游中心城市。 城市旅游形象是人们对城市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 是 对城市历史印象、现实感知与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 (一)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核心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核心应当是 解决城市旅游的基本定位问题, 即城市将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并传 播怎样的一种形象, 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座旅游城市, 这种形象如何

成为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动力源泉。 (二)城市旅游形象的视觉设计与推广视觉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图案(或形态)、色彩和字体。视觉设计的核心是旅游标志。城市旅游 标志的设计可结合甚至直接引用城市标志性景观。此外, 城市旅游形 象的视觉设计还包括吉祥物, 甚至旅游大使、市树、市花、市鸟的选择。 视觉设计的效用在于推广, 只有将其广泛用于城市的各个方面, 才 能形成视觉形象的冲击力和传播力。对于城市而言, 要特别关注以下 两类关键区位的形象表达: ( 1)第一印象区。即城市边界出入口, 通常就是城市对外交通的 火车站、机场、港口、码头、高速公路收费站、重要风景名胜区和旅 游景点的门景位置。 ( 2)光环效应区。城市的光环效应区包括城市中心商务区, 还包 括历史古迹中心区, 有的城市还发展出游憩商务区, 这些地方都是 表达城市旅游形象的重点区位。光环效应区能使游客的印象产生放大 的作用。 二、西安市旅游形象设计 (一)西安市旅游形象的背景分析 1. 自然地理状况。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平原。东以 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 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 南至北秦岭主脊; 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辖境东西204公里, 南北116公里; 面积9983 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面积1066 平方公里。西安

峨眉山生态旅游

一、峨眉山生态旅游资源特色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是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传统的旅游开发中,峨眉山主要是以宗教朝拜型旅游活动和山岳型旅游景观为开发重点。但峨眉山同样拥有十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一.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1.生物资源 峨眉山全山植被覆盖率达82.6%,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一亿多年到7000多万年的孑遗植物桫椤、珙桐、水杉、银杏等30多种;杜鹃花120多种;兰草5o多种。有动物2300多种。其中有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小熊猫、短尾猴等;蝶类280多种,有名贵稀有的枯叶蝶、凤蝶等,号称“天然生物基因库”。该区有全国最大的生态戏猴区,灵猴与人相戏,见人不

惊,形成了一道活景观。 2.气象奇观 峨眉山是西南暖流及东南气流交汇之地,加之受“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深刻影响,气候差异大,气景层出不穷,其中以峨眉山佛光最著名,每年达80次左右,雾淞、雨淞等均是世界上出现 频率较高的地方,此外云海、 日出也别具风格。 峨眉山的水文对成景具有重要意义。清澈的溪流、雪白的瀑布、碧绿的深沟、众多的泉水对蛾眉山风光增色不少。水景以清音阁、

一线天一带最突出。这里瀑布、急流最为壮观,壶穴形成的深潭清澈见底,是峨眉山十景之一的“双桥清音”之所在。 3.地质资源 被誉为“地质博物馆”峨眉山地质现象典型而且丰富。峨眉山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地质资源是因为它长久的地质演化史,概括起来,就是“八亿年的孕育,七千万年的成长,二百万年的春风时雨和潜默移化”。在几千万年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了多样的地质构造,在国际上划分的13个地质代中,除缺失中、晚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沉积,因此在峨眉山创建并以峨眉山的地名命名的标准地层剖面就有11个:洪椿坪组、麦地坪组、九老洞组、遇仙寺组、莲花寺组、大鼻组、洗象池组、大乘寺组、罗汉坡组、峨眉山玄武岩组等,此外,还有以峨眉山命名的“峨眉山花岗岩以及以峨眉山命名的几十个古生物属种,实为我国地质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 峨眉山地貌类型多样,其中风景地貌十分丰富多彩,造型各异。陡壁地貌、峡谷地貌、洞穴地貌、峰丛地貌、层状地貌、巨石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最为突出。此外,峨眉山尚有大量的古冰川遗 迹地貌。

第七节旅游地形象设计

第七章旅游地形象设计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旅游地形象的概念、组成要素、形成机制及设计程序与内容等。 教学重点、难点: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学时数:3 一、旅游地形象的概念 形象(Image)一词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被定义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包含着过去存留的印象、声誉,以及同事之间的评价。形象蕴含着使用者的期望。”如国家形象是一种软实力。 形象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公众对某一知觉对象的印象和评价。这里强调知觉者为社会公众,而不是个别人,因为形象是一种抽象概念,它受知觉者主观因素制约,对同一知觉对象,不同的人由于其知识、经验、情感以及个人情况等因素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印象和评价,即使同一个知觉者在不同时期也可能由于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不同而对同一知觉对象产生不同的印象和评价。这并不是说我们对客观事物无法得到一个相对集中的印象和评价,社会会众对某一知觉对象还是有一个相对一致的评价标准。如对清洁与肮脏,美丽与丑恶,平和与凶险等方面的认识,尽管不同民族的人可能有很小的差异,但总体还是趋于一致的。 以快餐连锁店来说,其企业形象就包括商标、招牌、菜单、餐馆设计(餐桌、椅子、灯光、)、食品包装、店员服饰、店员语言、礼仪、广告等。 那么,什么是旅游地形象呢?关于旅游地形象,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亨特Hunt.J.D认为,形象是纯粹主观的概念,即人们对不在其中居住的地区所持有的印象。 Alhemoud等认为,TDI是旅游者在实际旅游经历之前对某个旅游地的一系列期望,旅游者的最终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先前持有的印象和在旅游地实际遭遇之间的差距。 但是,仅从主观侧面解释TDI是值得质疑的,至少是不完全的。因为人们对某旅游地的印象除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基于旅游地的客观状况。为此,许多研究者认为TDI概念应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侧面。 邹统钎认为,TDI是旅游者对一个旅游地内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特点的印象总和。 谢朝武等将其定义为旅游地的各种要素资源通过各种传播形式作用于旅游者,并在旅游者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印象。 尽管以上定义各异,但稍加分析不难发现:TDI是TDI主体(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和TDI规划者和TDI 客体(旅游地)的函数;TDI具有可塑性,旅游经营者通过对客体形象的设计和传播,利用认知者和被认知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可以影响旅游者对客体的良好认知,从而使其产生购买欲望。 根据总结国内外学者有关目的地形象的概念,得出:旅游地形象就是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等在人民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是人民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念、意见及印象的综合。 二、旅游地形象设计的意义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纷纷引入“CI”,即企业形象设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感到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性。一个没有鲜明特色,没有优良品牌的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就不会有好的印象和评价。而失去了社会公众,企业就失去了市场,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旅游地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需求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旅游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地都认识到旅游业的重要地位,把旅游当作重要的支柱产业来抓。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旅游心理学研究表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作出旅游决策主要受动机的驱使,产生旅游动机是由于寻求解脱、放松、受教育等诸多需要。如果时间和金钱许可,就会作出外出旅游的决策。而作出选择去哪里旅游的决策则会使旅游者大费脑筋。这主要是面对众多的旅游地,人们要考虑它们的属性及能带来的利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考察旅游地是旅游者所不情愿的。这时,如果某一个或几个旅游地以其出众的形象凸显出来,就会使旅游者在短时间内,以最小的风险作出旅游决策。这就是著名的旅游地能吸引大量游客的原因。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要想占领市场,就要争取客源。旅游地如果不能树立形象,就不能在竞争中

旅游形象策划方案

旅游形象策划方案 篇一:旅游形象设计方案 形象设计方案 按照**旅游形象设计的要求,本小组组拟订了关于实施**设计计划。 为把握策划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我们拟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采取生态旅游CI理论导入系统和旅游形象分析方法,结合**旅游形象设计的战略要求策划方案 **绿色生态旅游的CI策划导入,对于提高**这一品牌、聚焦潼南“绿色生态旅游”这一主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围绕**绿色生态旅游,着重从CI导入的宗旨、原则展开,突出个性,实施三维策划,进行三重定位,着眼四个立足,致力四个改变,促进多元发展,推动多项提高;从标语、口号、特色乡镇和乡镇特色、构筑四大产业圈即MI 的实施,媒体宣传及重点、公益和文化

活动、产业活动即BI的实施,形象代名词、标识标志、标准色、吉祥物、符号等即VI的实施等三块进行定位、设计与导入,对如何树立潼南绿色生态旅游形象、如何搞好具有潼南特色的特色活动及其辅助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的导入。 **绿色生态旅游以其独特的丘陵结构构成了**的基本风貌,营造出了**多姿多彩的旅游形象。而其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当首推**独特的生态资源。同样,巴渝文化、多彩民俗和悠久历史也是**形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基于以上文脉特征,并结合受众需求和市场开发需要,**旅游形象两级理念如下:一级理念:“渝西生态明珠、西部绿色菜都” 这一形象理念以**独特 的生态资源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诉求内容,是**旅游形象的核心,概括了潼南最具特色和魅力的特点,并反映了潼南在西部蔬菜种植领域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

二级理念:“古韵今风,四季香村” 这一形象理念以潼南茶厂的悠久历史和菜园四季景象为主要诉求内容,向受众传达潼南丰富多彩的形象风貌,并用“四香”给人以充分联想。所谓“四香”,即潼南四季之自然色彩(春季茶香,夏季莲香,秋天果香,冬季梅香)和潼南的文化背景——古色、绿色、靓色。 CI理论导入原则:以旅游产业为动力,以相关产业为纽带,以经济发展为主旨,以县域经济圈为轴心,以产业经济圈为辐射,构筑适合潼南经济发展、体现潼南地方特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旅游、生态大县、经济强县”。 突出个性:绿色定位,统一标识,突出特色。 三维策划:物质,行为和观念。 三重定位: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观念。 四个立足:立足长远、立足真诚、立足传播、立足公关。四项改变:消费水平、信息价值、文化品位、环保意识。

苏州旅游形象设计

苏州旅游形象设计 一、地方性研究 1、自然概况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苏州面积8488平方公里、人口584万。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5℃,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雨量充沛,平野稻香,碧波鱼跃,农副物产十分丰富,人们传诵的“近炊香稻识红莲”、“桃花流水鳜鱼肥”、“夜市买菱藉,春船载绮罗”的诗句,就是历代诗人对苏州物产富足的赞美和讴歌。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苏州市隶属于两个省一级的自然地理区: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 2、人文历史 苏州于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前来投奔的楚国大臣伍子胥建吴国都城阖闾大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城里仍有许多当年留下的地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城早,规模大,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城市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3、行政区划 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市人口607.31万,其中市区225.11万人。200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8‰。苏州市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1993年,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 4、交通区位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在建)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苏州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东北枕长江,东距上海市区80千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 二、旅游资源的分析 苏州古城的古迹密度在中国仅次于北京和西安,列全国第三位。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品牌。

余姚市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余姚市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研究 一、引言 19世纪中叶旅游业诞生以来,旅游业以极快的步伐发展着,其规模和速度众所周知。20世纪60年代至今,全球的旅游业更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从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90年代后,也以迅猛的速度和巨大的规模发展着,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同时还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出境旅游的客源地国。而今,中国的旅游业己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由于旅游业的兴起及其带来的巨大效益,各个城市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由于这种竞争的加剧,塑造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正在逐步成为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大、中城市,甚至是一些小城市在制定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城市旅游形象问题的研究,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先行,规划在后,以期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信息时代,出现了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快速化和个性化。所有这些现象,使得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的重要性愈来愈突出。旅游形象设计使旅游地政府和公众对本地旅游的资源核心、产品定位和发展目标有更清楚的认识,使旅游地从众多的同类产品中以鲜明的姿态出现在旅游者面前,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当中,旅游形象设计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旅游规划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本人大量查阅、浏览了中国期刊网上当前已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对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为研究路径的文献还比较多,但对余姚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与推广还没有,这也说明了论文选题的新颖之处。而期刊网上另外出现的其他城市的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的大量研究成果也同样可以为本文写作提供难得的素材或借鉴,总体上,本文的研究与写作仍应认为是切实可行的。 二、主题 在国外相关研究中,早在60年代,Lynch(1960)出版了《城市的印象》一书,提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概念,建立了独特的城市形象的实证研究方法,并将城市形象的概念应用于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这也被认为是与旅游形象研究相关的早期文献。197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旅游形象设计

6 ***景区旅游主题定位与总体形象策划 6.1 主题定位 -------以佛教文化为依托,独特的山体、水文等自然景观为旅游吸引力的休闲度假景区。 6.2 理念基点 突出“佛教文化”和“自然山水”这两点,一是因为景区有***遗址及关于***故事的传说,曾被历史古人称赞为风水宝地,适合开发以佛教文化理念为主的旅游基地。二是因为景区自然景观独特,有当地的主峰之一——凤凰山,有天然湖泊、瀑布,有自然的长沟,适合开发以山地自然景观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旅游胜地。 6.3旅游景区景观形象策划 6.3.1 背景景观形象设计 (1)道路背景 ***景区处于***县、西平县、舞阳县三县交界处,距县城41公里,苍峰垛南面,西平、***、泌阳、舞刚交汇处的一个山坳里,东临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东与国家4A级查岈山风景区相连,西依舞钢市九头崖景区,西平棠溪峡景区,北邻天然氧巴龙天沟景区,新修的遂袁(***——袁庄)公路纵贯景区,交通十分便利。 (2)绿化背景 ***景区为于河南省***县***镇境内,该景区处于***、西平、舞阳三县交界处,与***风景区一脉相连,景区绿化环境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 6.3.2旅游景区内景观形象设计 旅游景区内景观形象塑造应注意两方面:一、对原赋资源的保护;二、服务设施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充分体现艺术性和景观功能强化旅游景区的景观形象。 ***景区内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对山体、自然水资源、树木的维护,充分保持其自然原貌,以满足现代人们追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思想。旅游景区内建筑形象要主要考虑山林附近建筑造型,适当参考山地居民建筑形式。建筑物、构筑

第一节旅游景区形象策划 - 一、旅游景区形象与景区规划 1 市场竞争

第一节旅游景区形象策划

1 一、旅游景区形象与景区规划 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目的地形象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意义和品牌功能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旅游服务产品自身"无形性"的特点,需要通过品牌塑造和形象推广使其有形化。景区形象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标识,更是景区向旅游者提供的产品核心价值的直接表现。

塑造品牌和树立形象在旅游景区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1) 旅游业是边缘综合产业,消费者在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判别需要综合全过程来考虑; (2)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有较强的主观性、参与性,对服务提供者产生较大的反作用; (3) 消费者选择旅游服务的模式比较特殊,即先形成印象,后感知验证。

表5-1 不同背景学科对旅游地形象研究情况 提供社会倡导和批判的依据 一般社会群体 形象消费的社会现象 形象的社会背景 社会学 旅游地形象宣传与大众传媒设计受众定位论、形象传播的广告途径形象的传播广告传媒学城市与景观的形象设计 居民(特别是市民)城市/景观/建筑形象力 城市与地域等物质实体城建规划学形象行销、品牌、营销组合形象营销者(政府、投资商)购买决策、旅游地竞争理论、CIS 目标市场的旅游者 市场营销学如何影响和加深形象认知旅游者感知过程旅游者的认知心理学地域差异分析与地域形象设计旅游地地方性地域地理学应用领域基本出发点基本概念与理论研究方向学 科 资料来源: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东旅游出版社

旅游地或景区形象定义: 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公众(包括旅游者)通过心理感觉和知觉感知,在头脑和记忆里形成的关于对旅游地或景区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评价。它是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表现和风格特征在人们心目中的反映。其中景区的综合特征或特色、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景区的形象定位是旅游景区形象形成的基本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