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测评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测评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测评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测评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测评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对乡土中国社会结构的精准概括,对于这个概念,《乡土中国》一书中的表述如下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念推愈薄。个人都是他所在社会影响所推出的社会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关系。每一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差序格局"理论是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凝练,其内涵不仅停留在人际关系上,而且包含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差序格局"中的"差"指的是《乡土中国》中提及的类似波纹向外推的横向结构。阎云翔对"差序格局"理论结构的认识值得借鉴,他指出"差序格局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

(摘自方楠《互联网时代的"新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差序格局在公私、权力和权利维度奠定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互动规范,而互联网对差序格局的重塑也势必作用于以上三个方面。

一、具体来讲,网络空间中公私结构的剧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众进入公域的门槛降低,途径增多。乡土社会中的公共领域被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通信和储存成本的下降,使世界人口的可观部分获得了从事信息和文化生产的物质手段,个人可以有效地在公共领域中开展传播活动,由被动的读者和听众转变为发言者和对话的参与者。互联网击碎了与传统身份相勾连的"准入资格",公共领域渐而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性。二是网民"由私向公"的意愿逐步增强。在差序格局中,"爱无差等"的理念无法在乡土社会中落地生根,"自我主义"不仅使得人们"公私不分",更令"由私向公"的转换难以实现。而随着社会化媒体普及,个人间能够凭借互联网进行远距离的沟通和经验传递,并且私人生活也越发地能在网络上获得完整的展示,个体的情感、困惑以及利益诉求也因此可以迅速地引发关注、热议甚至是声援。

二、在网络社会中,差序格局所产生的权力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出现,读者不光可以通过传统的"书写"来发表评论,他们更能以"转发"或"点赞"的形式来再造文本并重塑意义。实际上,"转发"或"点赞"既是信息的接力和重新编码,又发挥着颠覆权威叙事的功能。有时候,一些"不合常理"的点赞其实是网民以"戏遮"的方式来解构差序式的权力,通过破坏"权威与庶民"之间的传统情境和互动秩序,以获得网络社会中的"另类"话语权。

这种"另类"的话语权即"信息权力"。网络社会无疑更加看重信息的流动。于是,信息超越了知识和经验的地位,构成了权力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信息权力是"不在场的网民通过观点发布、消息传递、时事评论等

行为在交流沟通中展现的权力",它赋予了每一位网民发言的机会和针硬时事的能力,由此增强了他们的话语权。信息权力制造出了"众声喧哗"的去中心化力量,摧枯拉朽式地瓦解了权力的差序格局。近年来,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纷纷开通"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也直观地反映了信息权力对传统权威的直接挑战及其效果。

三、网络公民权利的成型与危机。差序格局下的中国社会,缺少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普遍而平等的公民权利体系。人们的权利被"纲常"做了差别化的抑制或放大,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往往是根据其所掌控的权力而灵活地进行伸缩。所以,权利与个人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存量相关,却得不到法律的平等保障。

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差序式的公民身份。一方面,网络提升了公民的权利意识。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促进了公民权利保护机制的完善和深化。截至2008年10月,我国有14个部门已推出60余部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李永刚说,"我国成为了全球该领域法律法规最多的国家,这种覆盖面极广的恢恢法网,无疑反映了我国网民权利保障机制的日益健全"。网络社会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公民性,这主要归功于权利取向的网络舆论对非正义权力的制约,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网民对公民权利的体悟和学习。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现实的公民社会发育仍不够充分,其严重滞后于网络公民社会的发展。正如刘学民所言"在西方,网络公民社会仅仅是现实公民社会的一个补充,而在中国,网络公民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尤其是围绕网络事件而产生的网络舆论,对政府的影响有些远远大于现实中的公民社会。"从某种程度上看,互联网在我国也就不仅是一种生产与生活的工具,它更充当了公民权利的"培养皿",倒通着国家逐步调整其与社会间的关系,以打开更多的"机会窗口",继而创造出不单局限于互联网的多元公民权利。

摘自王斌《网络社会差序格局的崛起与分化》,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阎云翔认为,差序格局是一个含有纵向的等级化的"序"和横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组成的立体结构。他的理论认识比费孝通的理解更深一层。

B.传统乡土社会中的公共领域被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不具备真正意义的大众性。其"准入资格"与传统身份相勾连,普通民众常被排斥在公共领域之外。

C.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纷纷开通"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举措,表明权力中心屈服于信息权力制造出的去中心化的摧枯拉朽般的巨大力量。

D.在我国,互联网使国家逐步调整其与社会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不单局限于互联网的多元公民权利,因此它不是一种生产与生活的工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孝通把西洋的社会结构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是团体格局,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中国社会结构是以"己"为中心。

B.差序格局从公私、权力和权利等三个维度奠定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互动规范,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差序格局,但这种作用依然要从上述三个维度去理解。

C.在网络社会,处于权力中心之外的网民们只能通过破坏"权威与庶民"之间的传统情境和互动秩序的方式,获得网络社会中的"另类"话语权。

D.材料二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普遍而平等的公民权体系,公民权利能得到法律的保障,而差序格局下的中国社会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往往与其所掌控的权力相关。

3.下列例子中不能证明"互联网从公私、权力和权利三个维度重塑差序格局"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微信中,有以血缘、地缘、抑或是亲属关系组成的微信群,如"我爱我家";也有因学习、工作等社会关系建立的微信群,如"××班同学群"。

B.2012年的诸如"与父母合影""带着外公去旅行"等微公益事件,是由个人率先发起,后经由网络的信息传播和网民接力而获得全民慈善效果。

C.微博的兴盛成就了具有海量粉丝和拥趸的网络"大V",他们比普通网民握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其更容易形成一种普遍影响网民的话语权。

D.福州小伙儿赵宇见义勇为踹伤施暴者反被刑拘14天的新闻引起网络热议,众多网民质疑刑法制度不合理,57天后赵宇收到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书。

4.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给差序格局简要下一个定义。(4分)

5.材料二中,一、二、三方面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苍穹的遗址

傅菲

①时光夹裹着无际的黑暗而来,缓慢而磅礴,深深塌在祖父的脸上。这是祖父的另一种沦陷。他脸上堆叠着时间的皱褶,呈波浪形,覆盖了他灰白色的记忆。他明白,人生终究是一次单程旅行,路上众人喧哗,而最终的旅程是孤身一人。他躺在厢房的平头床上,睁起凹陷的眼睛,看着黑褐色的瓦垄。祖父已经卧床两年,背上长出了褥疹。厢房光线黯淡,一扇木格窗对着一片田园,馥郁青葱的植物气息浮在空气中,被一阵微风带进祖父虚弱的鼻息。这时,祖父会对我说,你扶我到后院去坐坐。

②后院有两棵枣树,一棵柚子树,有两排瓜架搭在矮墙上。南墙是南瓜架,北墙是黄瓜架,初夏时节,肥厚宽大的南瓜叶和细长粉黄的黄瓜花给院子增添了闹意,与院子毗邻的是禾苗连涟的田园。祖父坐在枣树下,有了复苏的感觉,枣花粉白粉白,压在树丫上,一层叠着一层,像一顶编织的花冠。每天傍晚,祖父都会在后院里小坐。晚霞褪去了鲜红,化为一片缠绕飘忽的白云,不远处的山密青黛如眉,天空澄篮如洗,爆出三两颗星星。祖父的衰老是从两条腿开始的。他是萝筐腿,过了八十岁,双腿已经不能承受身体的重量。他说,人的衰老就像一栋倒塌的旧房子,屋漏一阵子,墙颓败了,柱子坍塌,荒草从厅堂里长了出来,整个儿成了一片纪墟。

③是的,祖父平静地迎接自己身体的坍塌,在卧床的两年时间里,他从不呻吟,也从不抱怨。他慢慢等待沉寂时刻的到来。有几次,祖父一个人在厢房里,突然爆出一句质问∶"你是谁,为什么站在我的床前?"我听到质问声,连忙跨进厢房,只见灰尘在木格窗的光线里悬浮,密密的,闪着恍恍惚惚的光泽。祖父说,刚刚有一个穿黑衣的人站在床前,高高大大,手上拿着桃木手杖,不说话,咧嘴笑着。我说,那是你的幻觉,我们村里没有拿桃木手杖的人。这让我惊惧而诧异。祖父说∶"噢,你去拿酒来,我想喝一口酒,我好几天都没喝了。"我说,你早餐还喝了小半碗呢。

④烧酒、麻子课、肥肉、辣椒,是祖父一生的挚爱。麻子保我吃不了三个,他却能吃一大盘。一块巴掌大的炖肉,两口吃完。他的嘴巴把肉包住,一口咬下去,肥油从嘴角两边扑哧溅出来。在后山的菜地,他种满了朝天椒。我吃朝天椒,嘴唇都辣肿起来,祖父却一口一个。新谷归仓了,他选上好的谷料挑到酒坊里,对酿酒的师傅老四说,出酒的时候叫上我啊。

⑤打开后院的柴扉,拐过两条田埂,弯过一个荒家,就到了酒坊。酒坊围在一座宅院里,乌黑黑的苍蝇在宅院的上空嘤嘤嗡嗡,酒糟的香气四散。出酒的那天,祖父肩扛一个大酒缸,我手提两个大锡壶,早早到了酒坊。锡壶是装头酒和尾酒的。我坐在石灶前,负责添火。大铁锅上罩着一个两米多高的木甑,木甑上压着一口盛满水的铝盆。一根细长中空的竹管从木甑顶端的切口上,连接到酒缸。祖父端来小圆桌,摆上腌辣椒、酱蒜头、南瓜干等小菜,坐在酒缸边,喝一口酒,摇一下头,说,辣口,辣口,这样的酒喝下去,再辣的太阳也扛得了。蒸汽弥漫了整个酒坊,酒香引来四邻的酒客,小桌围满了人,有的站着,有的坐在灶墩上,品着刚出炉的热酒。祖父酒量大,很少醉。假如他说话有些结舌了,脸色酱红,不时地摸自己光光的脑门,手势略显夸张,他已经微酸了。

⑥矮小、强壮、宽厚的脊背像一堵墙。这是我年幼时记忆中的祖父。吃过午饭,祖父端一条板凳坐在屋檐下,叫我∶"给我刺刺水泡。"每到夏天,他的脊背上冒出密密麻麻的酒疹(对酒过敏引起)。酒疹有一个个细小的水泡,水泡破裂,疹水流过的皮肤会在第二天冒出珠泡。我用酒在他的背上抹一遍,再用竹签把珠泡剔破。酒疹渍烂,有腥臭味。但我不怕,刺水泡仿佛是我的一种乐趣。我并不知道,祖父终身都被酒疹所折磨。他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是打赤膊的,穿一条宽大湛青色短裤,光着脚,腰上别着一个油亮亮的布烟袋。他坐在板凳上,躬起身子,像一面牛皮鼓——我认识了男人的身体,饱满如牛,厚实如泥,浑身有瓷缸的釉色。

⑦有一天,我祖父对我说,你把酒缸搬到你父亲房间去吧。我说,这个酒缸在你身边有五十多年了,还是放在你这儿吧。祖父说,酒一点味儿都没有,倒像一把刀子,割人。我把手按在祖父的上腹部,说,你可能胃受寒了。他戒酒没几天,整个人完全失去了知觉。他躺在床上,瘪着嘴巴,眼睛蒙上一层灰白色的瞬,额头冰凉。我们叫他,他喉结蠕动,好像他的声音千里迢遵赶来,汇聚在喉管里,再也走不了,彼此扭结,形成洪流,却冲不出那道闸门,被堵着。他厚重的眼睑包裹着一个旷阔邀远的星空,星光细雨般撒落。瓦蓝深邃的星空,他反反复复地梦见它,他变得越来越轻,一缕光一般与整个苍穹融为一体。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一扇木格窗对着一片田园,馥郁青葱的植物气息浮在空气中",写出了后院田园景色优美且富有活力。

B.文章"人的衰老就像一栋倒塌的旧房子",表现了祖父对死亡的平静和理性态度,表达对时光无情的无可奈何之感。

C.文章叙写祖父"肩扛一个大酒缸""坐在酒缸边,喝一口酒",突出其酒量大,意在塑造祖父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

D.文章描写祖父叫"我"将酒缸搬到父亲房间,暗示祖父出于对身体健康的考虑,幡然醒悟,终于明白了酒对身体的危害。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时光"开头,以有限视角作为全文的写作角度,用第一人称叙述时光在记忆中刻下的印迹,显得真实可信。

B.文章叙述祖父呵斥黑衣人的故事,虽然是祖父出现的幻觉,有玄幻性,但也暗示了祖父面对死亡也有焦虑,为后文祖父去世埋下伏笔。

C.文章用"打开""拐过""弯过"等词语描绘到酒坊的过程,既写出了作者对乡土环境的熟悉,也使文章充满了乡土气息,耐人回味。

D.文章结尾采用白描,叙写祖父去世时的场面,描摹出祖父去世时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并通过化虚为实,细腻地展现出生命即将逝去时的感受。

8.本文第6段花大量笔墨回忆祖父"刺水泡"一事,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9.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①夏鲁奇,字邦杰,青州人也。初事宣或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递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胰更鲁责与之斗两不能解,将士皆释兵纵观。幽州平,鲁奇功居多。晋已下魏博,梁将刘界军于渔水。庄宗以数百骑觇敌,深入致师,郭设伏于魏县西南葭芦中。庄宗不满千骑,汴人伏兵万余,大噪而起,围庄宗数重。鲁奇与王门关、乌德儿等奋命决战,自午至申,俄而李存审兵至方解。鲁奇持枪携剑,独卫庄宗,手杀百余人,乌德儿等被擒,鲁奇伤痰遍体,自是庄宗尤怜之,历磁州刺史。中都之战,汴人大败,鲁奇见王彦章,识之,单马追及,枪拟其颈,彦章顾曰;"尔非余故人乎?"即擒之以献。庄宗壮之,赏绢千匹。王彦章守中都,庭隐在其军中。及彦章败,庭隐为庄宗所获,将以就戮,大将夏鲁奇奏曰∶"此楚也,其材可用。"遂释之。梁平,授郑州防御使。四年,授河阳节度使,为政有惠爱。天成初,移镇许州,加同平章事。

②鲁奇性忠义,尤通夹道,抚民有术。及移镇许田,孟州之民,万众遮道,断登卧辙,五日不发。父老诣阙请留,明宗令中使谕之,方得离州。明宗讨荆南,鲁奇为副招讨使,顷之,移镇遂州。夏鲁奇禀朝延之命,缮治甲兵,将图蜀。孟知祥与董璋谋先取鲁奇,令仁罕攻遂州。董璋之叛,与孟知祥攻遂州,蜀师围夏鲁奇于遂州,唐师来援,剑门不守,肇领兵赴普安以拒之,唐师不得进,援路断绝。旬月救兵不至,城中兵尽食穷,鲁奇自制而卒,时年四十九。帝闻其死也,恸哭之,厚给其家,赠太师、齐国公。

(节选自《旧五代史·后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B.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C.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

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D.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十二地支之一;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申时指下午一时至三时。

B.致师,挑战之意;古代战争发生之时,先让勇力之士到敌人阵前挑战决斗。

C.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可全权调度。

D.太师,古时"三公"之首,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无实际职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鲁奇骁勇善战,忠心保卫君主。他在庄宗误入埋伏被围困之时,与王门关、乌德儿等一起拼死保卫庄宗,坚持到援兵来方才解围。

B.夏鲁奇爱才惜才,积极举荐人才。中都之战王彦章战败后,庭隐被庄宗俘获,将要被杀戮,夏鲁奇上奏赞赏其是人才,最终庭隐被释放。

C.夏鲁奇抚民有术,深受百姓爱戴。他奉命调任许田,孟州的百姓拦道挽留,拉住马橙躺在路上不让他走,五天都未能离开孟州去赴任。

D.夏鲁奇忠义刚烈,死后君主痛惜。他在遂州失守时自刎而死,年仅四十九岁;庄宗为之痛哭,重赏其家人,追封他为太师、齐国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鲁奇见王彦章,识之,单马追及,枪拟其颈,彦章顾曰∶"尔非余故人乎?"(4分)

(2)顷之,移镇遂州。夏鲁奇禀朝廷之命,缮治甲兵,将图蜀。(4分)

14.请简要说明夏鲁奇"自刎而卒"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书巴丘①事

陈与文②

三分书③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测。

未必上流须鲁肃④,腐儒空白九分头。

【注】①巴丘;今湖南岳阳,历代兵家战略要地,在长江上游。②陈与义∶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杰出的诗人。

③三分书∶《三国志》。④须鲁肃;《三国志·鲁肃传》写周瑜于巴丘病重,上书孙权举鲁肃以自代。

1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出《三国志》,照应题目,交代写作缘起。中原沦陷的局面,为尾联"抒怀"埋下伏笔。

B.额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写眼前之景,上句写秋冬风急天高的声势,下句把景物收结于岳阳楼。

C.颈联的"风露"既指自然界的风餐露宿,也指仕途上的坎坷;"洲"前着以"乱""字,隐喻世事之乱。

D.全诗由叙事起,中间两联寓情于景,意境开阔,最后以议论、感叹收结。声情跌宕,沉郁蕴藉。

16.诗的尾联有何含义?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两句,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

(2)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成年后的李密孤苦无依的惨境。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上阕登高望远,"_____"一句,描绘长江澄明,逶迤如象;下阕怀古抒情,"__"一句,感喟历代登高者空叹历朝兴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虽然战争是残酷的,②____。就像这栋位于瑞金叶坪的伟人住过的古民居,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自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是它天井里潮润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式的画面。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的什么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到家?

B."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

C.你买这本吧——这本比那本好。

D.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被春雨洗亮的阳光,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填满了叶与叶未间的缝隙。"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0.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将关心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问题提上日程,①并非是小题大做,②老年人使用手机问题是日益困扰老人、家庭乃至社会的真问题。③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④截止2020年3月,⑤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左右,⑥其中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6.7%。⑦这就意味着老年人有相当一部分比例,⑧因为没有智能手机而成为"社会局外人"。⑨积极应对这些特殊群体的正常需求,⑩不仅是智慧生活患及更广泛群体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客观需要。

(1)_(2)_

(3)_(4)_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命名工作,教育部日前印发《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强调高等学校命名要坚持名实相符、准确规范,体现办学理念,突出内涵特色,避免贪大求全。暂行办法对高等学校名称中使用地域字段、学科或行业字段、英文译名等提出明确规范,强调原则上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国家"国际"等代表中国及世界的惯用字样,也不得冠以"华北""华东""东北"西南"等大区及大区变体字样。据了解,暂行办法适用于发布之后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职业学校(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专科层次职业学校)以及高等专科学校的命名事项。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孙中山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天下事莫不成于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方针。本学期,育才高中文学社拟举办一个以"我的人才观"为主题的座谈会,现邀请你作为与会嘉宾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析】A项与原文不符。他的理论认识比费孝通的理解更深一层"错,原文是:阎云翔对.差序格局"理论结

构的认识值得借鉴。C项.表明权利中心屈服于信息权力制造出的去中心化的摧枯拉朽般的巨大力量"错,这是国家调整与公民关系的表现,而不是.屈服于"。D项因果关系错误,不符合原文。.因此它不是一种生产与生活的工具"错,原文是.互联网在我国也就不仅是一种生产与生活的工具"。

2.【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析】网民们只能通过破坏"错,原文:有时候,一些.不合常理"的点赞其实是网民以.戏谑"的方式来解构差序式的权力,通过破坏.权威与庶民"之间的传统情境和互动秩序,以获得网络社会中的.另类"话语权。

3.【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本中重要内容的能力。

【解析】A项微信中的这些微信群还是体现传统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特点,即以.己"为中心形成不同关系的圈子。B项证明公私维度中网民由私向公的意愿逐步增强。C项内容可证明网络中出现拥有信息权力的新阶层,是从权力维度考虑。D项内容可证明互联网促进了公民权利保护机制的完善和深化,侧重于权利维度。

4.【答案】差序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按与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关系、具有等级化和弹性特点的社会格局。

或者:差序格局是以个人为中心,按亲疏关系和利益关系形成的人际圈子和社会结构。

10.【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析】夏鲁奇跟从周德威攻打的应是幽州,而不应是燕将,并且燕将若划到前句,导致后句主语变为夏鲁奇,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与D项;"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若不断开,意为夏鲁奇和他们激战两次不能解决,表面通顺,但与后文"将士皆释兵纵观,逻辑上不合,激战两次不能解决,将士为何皆释兵纵观,故排除C项与D项。

11.【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解析】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科学教育、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准确积累。"下午一时至三时,错,应为"下午三时至五时,。

12.【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析】根据原文"明宗讨荆南,鲁奇为副招讨使,顷之,移镇遂州,可知,夏鲁奇死后,追赠他的是明宗,因此"庄宗痛哭,的说法有误。另"遂州失守时,不切。

13.【答案】(1)夏鲁奇见到王彦章,认得他,单独骑马追赶他,用枪做要刺他脖子的样子(用枪抵住他的脖子),王彦章回过头对他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拟,"非..乎,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4分)

(2)没多久,(他就)调任镇守遂州。夏鲁奇领受朝廷的命令,修缮盔甲兵器,将要图谋蜀国。("禀,"缮治,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析】解答文言翻译题,要结合全篇,准确译出,得分点是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14.【答案】①遂州被围,兵尽粮绝。②援兵被阻旬月,解围无望。③为人忠义,不愿接受被俘的屈辱。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传主的品行和事迹;最后根据题干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即可。此题题干为"请简要说明夏鲁奇·自刎而卒,的原因,,有些原因,原文能直接找到;有些原因,只能通过人物、事件本身去分析其背后的信息。

15.【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本题错误项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需首先明确诗歌所选用的意象,并明晓其表达效果及抒发的情感,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辨析。B项.比喻"错,.抱"是人的动作,这里用来写日影,应该是拟人的手法。

16.【答案】①镇守长江上游不一定非用鲁肃不可,只可惜我这个读书人却空自焦急头发几乎全白了。②诗人反用.未必".空白",想要说明巴丘是边防要地,须得鲁肃这样得良将才能把守。③运用典故以鲁肃自况,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哀叹,忧国伤时的情怀。(每点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设置问题为简要分析.含义",

含义侧重浅层内容和深层情感。解答此题先理解诗句,再剖析思想内涵。

17.【答案】(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千里澄江似练谩嗟荣辱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析】本题的重点字.谀、茕、孑、澄、谩。

18.【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辨析的能力。

19.【答案】①改变了句间关系.改句缺少关联词,显得平铺直叙﹔原句的.不仅……更……"体现了一种递进关系,重点强调.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②与语境衔接不力.改句把.填满了叶与叶之间的缝隙"放在最后,与前文语境脱离﹔原句.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的"与上文话题一致,衔接得当。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效果。

【解析】回答时,定位原文语句,从内容、效果、修辞、句式等多方面进行赏析。本题可以从句间关系、话题意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0.【答案】①那是怎样的一棵樟树②但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语段,理清内容层次,再聚焦两个空处,结合上下文分析句间关系。第一个空处为总领句,第二个空处为呼应句。句间关系弄清之后,结合文段内容,即可推导出答案。

21.【答案】(1)①,并非是”改为,并非”或,并不是”

(2)④,截止”改为,截止到”或,截至”

(3)⑤,达9.04亿左右”删,左右”(注意:不能删,达”)

(4)⑦,老年人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改为,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老年人”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并正确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析】①,并非是”表述赘余;④,截止”用词不当,,截止”意为,(到一定期限)停止”,它的后面不能直接跟时间宾语;⑤,达9.04亿左右”删,左右”;⑦,老年人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种表述使得主语不明确。

22.【答案】为规范高校命名,教育部日前印发《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全日制大学等高校原则上不得冠以,中华”等字样。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析】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是新闻的核心所在,考生可提取出新闻的核心要素。第二句介绍《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的具体内容。第三句对《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的适用对象进行说明。整合三句,提取核心信息,即可推导出答案。

23.【写作指导】

作文命题深人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注重情境设置,引导学生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关于如何识才、爱才、育才、用才,以及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等问题的新思想、新要求。作文命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阅读材料,二是情境任务,三是基本要求。这些形式考生都很熟悉,有亲和感。名为发言稿,本质上还是一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要求学生注意发言稿的格式。

【参考立意】

人才安邦,人才强国,创新发展呼唤人才。中学生要树立有爱国情怀、时代责任感的人才观。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11月教学质量测评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11月教学质量测评 数学(理)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A x x =<,}{3log 0B x x =<,则A B =( ) A .A B .B C .R D .? 2. 在区间[]0,1上随机取两个数,x y ,则事件“221x y +≤”发生的概率为( ) A . 4π B .22π- C .6π D .44 π- 3. 已知复数z 满足(12)43i z i +=+,则z 的虚部是( ) A .-1 B .i - C .1 D .i 4. 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123S a a =+,则4 2 S S =( ) A .2 B .3 C.4 D .5 5. 已知函数()sin f x x x =+,(1,1)x ∈-,如果(1)(2)0f t f t -+-<,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 A .32 t > B .312 t << C. 322 t << D .332 t << 6. 5(3)(2)x y x y +-的展开式中, 24x y 的系数为( ) A .-110 B .-30 C.50 D .130 7. 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由长方形及其一条对角线组成,长方形的宽为3,俯视图为等腰直三角形,直角边长为4,则该多面体的体积是( ) A .8 B .12 C.16 D .24 8.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a 的值为2,则图中的0x =( )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 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汉到唐持续近千载的岁月中,古人创作了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它们的 形态,组合、驮载的物品等,暗示着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像是一种符号,成为“丝绸之路”的象征。 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西安沙坡村出土的西汉骆驼,没有任何装饰, 比较写实,整体造型十分高大。在汉代动物塑像中,骆驼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数量上的优势和变化多样的姿态,显然与其他大量动物等同起来,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 北魏是表现骆驼形象的第一个高潮。洛阳北魏元邵墓骆驼,带鞍架,铺长毯,毯上有货展,袋的前后有扁壶、兽。这是一种崭新的形象,与货物的搭配,点明了骆驼用以载物的用途。从此,骆驼载货,特别是驮载丝绸成为极富特征的造型,它的象征意义也凸显出来。 十六国时期符坚遣吕光大举进军西域,回师东归时,载运战利品依靠庞大 的驼队,数量达二千余头。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秋灭北凉,尽有河西之地以后,中原朝廷与两域诸国的交往日益密切,骆驼正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文献记载吐谷浑“商胡二百四十人,驼骡六百头,杂彩丝绢以万计”出使北齐。骆驼在战争、商贸、文化交流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出土的汉代和北朝时期的骆驼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文献史学研究中, 被反复探讨的张赛通两城西域的事件,究竟对当时物质文化领域的影响有多大? 考古发现的实物并不支持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学说。如果从汉墓中井仓灶和大量器皿的组合对比北朝墓中包括骆驼在内的俑群组合,会明显发现汉代器物中极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北朝时期不仅外来物品增多,能够反映中西交通的骆驼六 起也是前代罕见。 隋唐墓葬中的骆驼更有时代新意。西安东郊出土的隋代骆驼,还继承了北 朝骆驼总体上质朴的风格(图一),但太原隋代斛律彻墓的两件相似的骆驼却不相同,追求骆驼体态高大健壮,突出昂首嘶鸣的状态,身上驮有丝绢、皮囊,囊端有虎头装饰,上面还坐了一个胡人(图二)。

2020届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高三(下)5月高考预测卷理综物理试题

2020届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高三(下)5月 高考预测卷理综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判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 B.人们常用热中子来研究晶体结构,是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比晶体中原子间距大得多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D.玻尔在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玻尔的原子模型 2.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10:1,电压表和电流 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电压为(V)的正弦交流电。图中R 为半导体热敏电阻;R1、R2为定值电阻;P为额定电流1A,用铅锑合金制成的t 保险丝(相对整个电路而言,保险丝的电阻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得保险丝的电流不超过1A,副线圈中接入的总电阻不能超过2.2 B.R1的阻值大于2.2,无论R t处的温度为多少,都不能保证保险丝的电流不 超过1A C.在保证不超过保险丝额定电流的情况下,R t处的温度升高,电压表V1的示数和电流表A的示数均变大 不变,电压表V 2 D.在保证不超过保险丝额定电流的情况下,R t处的温度升高,电压表V1的示数 的示数减小 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 2 3. 一颗距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R的圆形轨道地球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已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高于该卫星轨道,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B.该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答案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A项,由第一段“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这些史论结合的精彩之论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可知,本项正确。B项,由第二段“关于《史记》中的史论,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太史公日’。凡是研究过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 其史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他对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就非常关切。在《平准书》 和《货殖列传》里,司马迁试图从经济发展中探寻社会发展的原因”可知,本项正确。C项无中生有,“借历史人物之口所发表的议论,其内容比‘臣光日’和引前人的史论还要丰富、深 刻”不正确。原文第三段只是说“借历史人物之口来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史论内容 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深刻”,并无比较之意。故本项不正确。D项,由第四段“元代学者胡三省不仅对《资治通鉴》在文字方面作了详细注释,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 而且对以前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多评论,这些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可知,本项正确。 2.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分析论点、论据和 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析】A项,第二段段首提出本段观点“凡是研究过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其史论 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然后引用《货殖列传》中的相关言论为例加以佐证,故本项分析正 确。B项张冠李戴,“着重举例论证了第三种形式”的分析不正确。第三段中以“臣光日”中关 于治国用人方面的一些史论为例,论证的是第一种形式,故本项分析错误。C项,从结尾段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1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必做题)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1月教学质量 测评试题(必做题) 7、中国诗词中常蕴含着一些自然科学知识,针对下列一些诗词,从化学角度解读正确的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中碳、氮的循环 B.“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描述了显色反应的现象 C.“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的“飞絮”与“马尾”化学成分相同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紫烟”是碘的升华现象 8、某有机物M 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颜色的球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原子之间的化 学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叁键。关于该有机物M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易溶解于烧碱溶液 B.同一平面上最多有6个原子 C.含有不饱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9、下面装置是用于FeSO4受热分解及产品检验,已知亚硝酸铵受热易分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甲是N2的制备装置,实验时采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至85℃ B.点燃装置乙处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N2 C.装置丙依次装入品红溶液,BaCl2溶液检验产生的气体 D.采用装置丁,可更好地吸收尾气且避免了尾气外逸污染环境

10、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充室温Na-CO2电池”(Rechargeable Room-Temperature Na-CO2 Batter-ies)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有望取代即将“枯竭”的锂电池,该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反应:4Na++3CO2+4e-==2Na2CO3+C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46 g C.多壁碳纳米管的作用主要是导电及吸附CO2 D.电池中四甘醇二甲醚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实现Na+传导 11、NH4Al(SO4)2·12H2O俗称铵明矾,其性质稳定,是化学实验常用的基准试剂,借助碳酸氢 铵与硫酸钠可以制备纯净的铵明矾,制备过程如下图,下面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加快操作I的速率实验时采用抽滤,常用玻璃纤维替代滤纸 B.操作I的基本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使用NaOH 和BaCl2试剂可以检验铵明矾的三种离子 D.若气体a通入到饱和的纯碱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该晶体与固体a相同 1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与X同周期且相邻,含有18电 子的X 与Z的氢化物可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B.简单离子半径:r(W)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测评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测评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对乡土中国社会结构的精准概括,对于这个概念,《乡土中国》一书中的表述如下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念推愈薄。个人都是他所在社会影响所推出的社会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关系。每一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差序格局"理论是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凝练,其内涵不仅停留在人际关系上,而且包含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差序格局"中的"差"指的是《乡土中国》中提及的类似波纹向外推的横向结构。阎云翔对"差序格局"理论结构的认识值得借鉴,他指出"差序格局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 (摘自方楠《互联网时代的"新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差序格局在公私、权力和权利维度奠定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互动规范,而互联网对差序格局的重塑也势必作用于以上三个方面。 一、具体来讲,网络空间中公私结构的剧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众进入公域的门槛降低,途径增多。乡土社会中的公共领域被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通信和储存成本的下降,使世界人口的可观部分获得了从事信息和文化生产的物质手段,个人可以有效地在公共领域中开展传播活动,由被动的读者和听众转变为发言者和对话的参与者。互联网击碎了与传统身份相勾连的"准入资格",公共领域渐而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性。二是网民"由私向公"的意愿逐步增强。在差序格局中,"爱无差等"的理念无法在乡土社会中落地生根,"自我主义"不仅使得人们"公私不分",更令"由私向公"的转换难以实现。而随着社会化媒体普及,个人间能够凭借互联网进行远距离的沟通和经验传递,并且私人生活也越发地能在网络上获得完整的展示,个体的情感、困惑以及利益诉求也因此可以迅速地引发关注、热议甚至是声援。 二、在网络社会中,差序格局所产生的权力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出现,读者不光可以通过传统的"书写"来发表评论,他们更能以"转发"或"点赞"的形式来再造文本并重塑意义。实际上,"转发"或"点赞"既是信息的接力和重新编码,又发挥着颠覆权威叙事的功能。有时候,一些"不合常理"的点赞其实是网民以"戏遮"的方式来解构差序式的权力,通过破坏"权威与庶民"之间的传统情境和互动秩序,以获得网络社会中的"另类"话语权。 这种"另类"的话语权即"信息权力"。网络社会无疑更加看重信息的流动。于是,信息超越了知识和经验的地位,构成了权力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信息权力是"不在场的网民通过观点发布、消息传递、时事评论等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4月份教学质量测评 英语 (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 英语 本试题卷共12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9.15.

答案是C。 1. What does the woman expect the man to do with her? A. To have coffee. B. To make a schedule. C. To read the book. 2.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in all? A. $ 16. B. $ 18. C. $ 24.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classroom. B. At a restaurant. C. At a market. 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is careful. B. He is worried. C. He is considerate. 5.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know? A. The dormitory rule. B. The dormitory hour. C. The dormitory proble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will the speakers see? A. Ruby's Mistake. B. Three Wishes. C. Run Like the Wind. 7. When will the speakers most likely arrive at the theater? A. At 5:30 pm. B. At 5:45 pm. C. At 6:00 p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y did the woman go to Cambodia?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1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必做题) 含解析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必做题) 1. 中国诗词中常蕴含着一些自然科学知识,针对下列一些诗词,从化学角度解读正确的是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中碳、氮的循环 B. “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描述了显色反应的现象 C. “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的“飞絮”与“马尾”化学成分相同 D.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紫烟”是碘的升华现象 【答案】A 【解析】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红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A正确;诗中描述的现象为物理变化,而显色反应为化学变化,B错误;“马尾”是蛋白质,“飞絮”是纤维素,成分不同,C错误;香燃烧产生的烟和阳光的共同作用,形成“紫烟”,是化学变化,而碘的升华是物理变化,D错误;正确选项A。2. 某有机物M 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颜色的球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叁键。关于该有机物M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难溶于水,易溶解于烧碱溶液 B. 同一平面上最多有6个原子 C. 含有不饱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答案】D 【解析】根据分子模型可知,白球为氢原子、蓝球为氮原子、绿球为碳原子、红球为氧原子,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有机物为氨基酸,能够溶于水,能够与碱反应,A错误;从分子结构可知,同一平面上最多有7个原子,B错误;该有机物含有- COOH,含有不饱和键,但不能发生加成和加聚反应,C错误;该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两种官能团,D正确;正确选

2020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原创精准预测试卷(五)历史

2020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原创精准预测试卷(五) 历史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 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 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 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 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交融的加快 B. 宗法观念的增强 C. 变法运动的推动 D. 自然科学的进步 【答案】 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主旨,从三代至春秋,华夏始祖的神话由始祖不同逐渐演变为“共祖”或 “同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华夏各族之间相互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祖先同一的神话体系, 选项A正确;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冲击,选项B排除;变法运动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与神话传说无关,选项C排除;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相对落后,而且神话传说不属

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2020高三物理5月份高考预测考试

机密★启用前 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2020年5月高考预测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本试题卷共12页,47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判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 B.人们常用热中子来研究晶体结构,是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比晶体中原子间距大得多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D.玻尔在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尔的原子模型 1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10: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电压为u=2202sin100πt(V)的正弦交流电。图中R t为半导体热敏电阻;R1、R2为定值电阻;P为额定电流1A,用铅锑合金制成的保险丝(相对整个电路而言,保险丝的电阻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得保险丝的电流不超过1A,副线圈中接入的总电阻不能超过2.2Ω B.R1的阻值大于2.2Ω,无论R t处的温度为多少,都不能保证保险丝的电流不超过1A C.在保证不超过保险丝额定电流的情况下,R t处的温度升高,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和电流表A 的示数均变大 D.在保证不超过保险丝额定电流的情况下,R t处的温度升高,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PDF版)

机密★启用前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命题: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 本试题卷共12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S32Cl35.5Cr52Br80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遗传信息的表达都离不开蛋白质 B.在线粒体的内膜、基粒和基质中都含有ATP合成酶 C.控制叶绿体能量转化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 D.人体衰老的红细胞被某类白细胞吞噬消化与溶酶体有关 2.下列关于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鲜肝研磨液是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实验材料 B.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 C.在绿叶的光合色素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D.向含有酵母菌线粒体的葡萄糖溶液中通入02,会产生CO2 3.BrdU(5-^脱氧尿囉陡核昔)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胸腺喀睫类似物,细胞内无内源性BrdU o当细胞核DNA 复制时,BrdU可代替胸腺囉睫脱氧核昔酸掺入DNA分子的子链中,将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细胞能不断增殖。用荧光标记的BrdU抗体对DNA染色发现:若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 :.则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rdU是在细胞分裂间期掺入DNA分子中,需要DNA聚合酶催化 B.掺入DNA分子中的BrdU以氢键与腺瞟吟碱基互补配对 C.DNA分子暴露BrdU,荧光标记的BrdU抗体才能与BrdU结合 D.若细胞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着色不同,则该细胞进行第三次分裂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第1页(共12页)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1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必做题)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1月教学质量 测评试题(必做题) 7、中国诗词中常蕴含着一些自然科学知识,针对下列一些诗词,从化学角度解读正确的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中碳、氮的循环 B.“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描述了显色反应的现象 C.“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的“飞絮”与“马尾”化学成分相同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紫烟”是碘的升华现象 8、某有机物M 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颜色的球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原子之间的化 学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叁键。关于该有机物M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易溶解于烧碱溶液 B.同一平面上最多有6个原子 C.含有不饱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9、下面装置是用于FeSO4受热分解及产品检验,已知亚硝酸铵受热易分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甲是N2的制备装置,实验时采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至85℃ B.点燃装置乙处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N2 C.装置丙依次装入品红溶液,BaCl2溶液检验产生的气体 D.采用装置丁,可更好地吸收尾气且避免了尾气外逸污染环境

10、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充室温Na-CO2电池”(Rechargeable Room-Temperature Na-CO2 Batter-ies)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有望取代即将“枯竭”的锂电池,该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反应:4Na++3CO2+4e-==2Na2CO3+C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46 g C.多壁碳纳米管的作用主要是导电及吸附CO2 D.电池中四甘醇二甲醚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实现Na+传导 11、NH4Al(SO4)2·12H2O俗称铵明矾,其性质稳定,是化学实验常用的基准试剂,借助碳酸氢 铵与硫酸钠可以制备纯净的铵明矾,制备过程如下图,下面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加快操作I的速率实验时采用抽滤,常用玻璃纤维替代滤纸 B.操作I的基本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使用NaOH 和BaCl2试剂可以检验铵明矾的三种离子 D.若气体a通入到饱和的纯碱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该晶体与固体a相同 1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与X同周期且相邻,含有18电 子的X 与Z的氢化物可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B.简单离子半径:r(W)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语文1月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语文1月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美,可以从“美”字的起源、成型、字义关联中得到基本的理解,而美学。即关于审美经验的理论总结,在中国有怎样的独特内容,也可以从“美”宇说起。 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美,从人类制造工具、装饰身体、美化器物中产生出来;人类发明文字之后,美就从各种文字中体现出来。中文的“美”字,既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美有了自党意识,也内蕴中国人关于美的观念。 “美”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等字型。从起源上,“美”字源于与羊相关的羌姜族。羊的驯化始于西亚,转至东亚。羌由西北进入中原,在与远古东西南北各族的互动中,其中的姜,融入华夏。在古代文献中,神农、炎帝、蚩尤、夸父等,都被归为姜姓。到了夏,“禹起于西羌”,商与羌或战或盟;周,则是姬姓之周与姜姓之太公望结盟,才获天下。内容上,“美”字源于羌姜族的仪式整体,包括仪式中的羊饰之人(巫师型领导的人物之美)、羊饰之器(礼器的器型和雕绘之美)、羊肉之味(礼献之美食),以及所有与仪式相关的建筑形式(空地、坛台、宗庙)、礼用物品(玉帛水火)、行礼程序(诗乐舞剧……美是由仪式整体产生出来的。字形上,美由羊和大组成。大即人。 羌姜族的仪式,因“羊”和“人”而形成“美”的观念,因有整体之美,各个部分方为美。在仪式整体中,美与“真”“善”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这也是中国思想在理性化升级以后,讲到善时可说“美与善同意”的原因。羌姜进入中原后,其仪式整体之美,与各族群进行互动,如羽饰之美(、翟、翌、翚等),戴干之美(钺、辛、干、瞂等),戴日之美(皞、昊皇、冕等),佩玉之美(靈、巫、瑬、瑝等),在关于美的这场竞争中,最终胜出的是,包含羊之美在其中、而又不限于羊之美、乃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美。 美的字义的转变,不仅是一个字的转变,而是所有带有羊的起源又具有观念形态意义的字群的转变。比如善,成为不仅与羊有关、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好”;同理,祥成为“吉”,義成为“正义”,儀成为“仪容”;羹,不仅指羊肉羹,而成为各种肉粪、莱羹、汤羹的总称…… 在中国文化理性化的演进中,各族群多种多样的美,升级成为具有大一统意识的华夏之美;到秦汉大一统时,统合成以中央王朝的“朝廷之美”(包括冕服、宫室、陵墓、旌旗、车马、饮食、诗文等)为中心、以地域民间(包括北方草原、中原农耕,沿海地区、南方山区、西域各地等)的“多祥之美”为辅助的整个文化的美学系列。 然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却难找到题目为美的论著.因为美实在是最复杂最玄妙的现象。在中国美一直是在整体中得到的。中国的宇宙整体是道,是气,是不能言说只可意会的。因此,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孔子说:“子欲无言。”因此,中国美学从不对美下一个本质定义。中国对具体的美,讲到深处。便以虚体的气为主,“文以气为主”。画“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书法讲“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其他各美。莫不如此。 (摘自《美:中国的美是整体之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的美既体现在人类制造工具、装饰身体等行为中.同时也体现在各种文字之中。 B.羌姜族仪式中“羊”和“人”的结合,促成“关”的观念.整体和部分之美相应而生。 C.秦汉时的“朝廷之美”和“多样之美”的巧妙组合,得益T中国文化的理性化演进。 D.中国古代没有以美为题的文献,主要是因为美特别复朵么妙.难以用文字表现出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指出中国人的美与“美”字的起源.字义转变等相关.并进行了具体论证。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4月份教学质量测评理科数学试题附详解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数学 本试题卷共4页,23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11z i =+,则z z ?=( ) A .0 B .1 C D .2 2.设集合{|3}A x x =>,{}3|log ()0B x x a =->,则3a =是B A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5a =,7930a a +=,则10S =( ) A .85 B .97 C .100 D .175 4.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无限逼近圆面积.刘徽形容他的割圆术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某学生在一圆盘内画一内接正十二边形,将100粒豆子随机撒入圆盘内,发现只有4粒豆子不在正十二边形内.据此实验估计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 A .103 B .165 C .227 D .258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科数学附详解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数学 命题: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 本试题卷共4页,23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切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满足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1A x x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物理 试题 1. 如图所示,AB两小珠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批出,两球下落的高度为人时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下落的高度为 A. h B. C. D. 【答案】C 【解析】两球同时抛出,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相等时间内下降的高度相同,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根据x=v A t+v B t知,当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t/2,根据h=gt2,则从抛出到相遇下落的高度为h/4,,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 2.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势降低的方向一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B. 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C. 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D. 电场线为平行直线的电场定是匀强电场 【答案】D 【解析】沿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降低,但是沿电势降低的方向不一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选项A错误;静电场中,电势具有相对性,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不一定不带电,选项B错误;等势面是电势相同的点的集合,场强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电场线为平行直线的电场定是匀强电场,选项D正确;故选D. 3. 一小型风力发电机内的矩形线图在匀强磁场中绕重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线圈匝数n=100。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所示,则

A. t=0时刻,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B. 在(k=0,1,2...)时刻,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 C. 在1s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50次 D. 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50V 【答案】D 【解析】t=0时刻,线圈的磁通量为零,但是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选项A错误;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时,感应电动势为零,此时电流方向改变,则在(k=1,2,3...)时刻,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选项B错误;T=0.02s,一个周期内电流的方向改变2次,则在1s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100次,选项C错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有效 值:,选项D正确;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从图像中获取交流电的有关物理量,掌握E m=nBSω=nωΦm.以及知道有效值和峰值的关系. 4. 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治面上一艘失去动大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小船经过A点时,缆绳与海面的夹角为α,此时小船的速度大小为;小船从A点治直线加速运动到B点时,缆绳与海面的夹角为β,此时小船的速度大小为。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P,小船的质量为m,小看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A、B两点间距离为d,缆绳质量忽略不计,则 A. 小船经过A点时,缆绳的张力大小为 B. 小船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 小船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为 D. 小船达到的最大速度和缆绳与海面的夹角有关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份教学质量测评物理试题(含解析)

机密★启用前(全国卷)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共12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l 35.5 Co 59 Mo 96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口罩是人们抗击新冠病毒的一种有效防护物品。普通一次性口罩一般有三层,对病毒起阻 隔作用的主要是中间层,该层为熔喷无纺布,其经过高压静电处理后能在较长时间内带有静电,堪称口罩的“心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喷无纺布的导电性强 B.熔喷无纺布经静电处理后其纤维更加紧密 C.熔喷无纺布能吸附带有病毒的粉尘 D.潮湿的环境会增强口罩对病毒的隔离性能 15.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一轻质的拉杆拉着行李箱(拉杆可绕与行李箱的连接点自由转动) 在宽阔的水平路面上沿直线行走。已知该同学用最小的拉力让行李箱保持匀速运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杆对行李箱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拉杆方向 B.拉杆对行李箱的拉力与行李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合力不一定沿竖直方向 C.不改变拉力大小,只改变拉力方向,行李箱可能做加速运动 D.不改变拉力大小,只改变拉力方向,行李箱一定做减速运动 16.如图甲所示为一种微光夜视仪,它是利用夜间目标反射的低亮度自然光,经物像物镜组聚 焦于像增强器的光阴极面,激发出光电子;光电子经光电倍增器加速,再聚焦、成像、放大,从而把一个只被微弱自然光照明的远方日标变成适于人眼观察的可见光图像。实现更有效地目视观察(过程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已知光阴极面材料的逸出功为W.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微光夜视仪与红外线夜视仪的原理相同 B.用微光夜视仪观察目标时光阴极带负电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高三英语1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高三英语1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本试题卷共12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 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 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7.5分) 听下面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5. C. £9.18. 答案是C。 1. When will they meet each other? A. Tomorrow. B. At lunchtime. C. Next weekend. 2. How will the woman go there? A. By car. B. By bus. C. By Bike. 3. Why does Mike speak English well? A. He is clever. B. He’s from England. C. He often practices it.

4. What is the man worried about? A. Leaving the place. B. Reading the paper. C. Finding a job. 5. Who will provide an apartment for the man? A. ABC. B. GM. C. The Sales Manage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 5 分, 满分22. 5 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 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 秒钟;听完后, 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 回答第6、7 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To prepare for a test. B. To see a film. C. To go shopping. 7. What kind of father is the man? A. Very easy-going. B. Very strict. C. Very gentle. 听第7 段材料, 回答第8、9 题。 8. Why did the man apologize to the woman? A. He knocked over the coffee. B. He ruined the book. C. He broke the table. 9.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Buy a new book. B. Cook some coffee. C. Offer him some tea. 听第8 段材料, 回答第10 至12 题。 10. Where are probably the two speakers? A. In the town center. B. On the road side. C. Outside the castle. 11. What is the man sure about the castle now? A. It’s by the river. B. It is 500 years old. C. It’s not open toda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