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点 领域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点 领域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点    领域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点    领域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点领域(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健全现代产权制度。重点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构建信息共享、监管联动的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和依法公开查询系统。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各级国有企业和集体、民营、外资企业相互投资参股、联合组建公司。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鼓励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建立民间资本投资开放项目库,形成向社会公开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学校,并与公办医疗机构、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政策待遇。

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政府不再审批。

以管资本为牵引带动国有企业改革。继续细化优化分类监管措施,加大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力度。

推进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剥离股份合作公司的社会管理职能,优化股权管理,探索股权改革。加大对股份合作公司的扶持力度。

(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提高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政府定价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构建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全力推进深港科技合作,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创建新型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适度探索资本项下项目开放,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凡是未纳入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的,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审批,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立行政审批事项。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转移。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优化街道设置,合理划分和明确市、区、街道管理权限。探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体制机制。

率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大幅缩减对特定个别企业的直接补贴,严控财政资金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支出。建立政府资产负债表。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争取率先自主发行地方市政债券。

深化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社会平均工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济增长等指标挂钩的公务员工资形成与正常增长机制。改革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探索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和社会养老并轨。

(四)努力打造前海开发开放国家级战略平台,率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进前海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动前海合作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加快实现“港人港资港服务”。积极推动深港两地律师事务所合营试点。

构建支持企业“走出去”的体制机制。

创新国际经贸合作模式。

拓宽深港合作领域。稳步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建设,加快莲塘—香园围口岸、深圳河治理以及深港西部快速轨道前期建设等基础工作。

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加快深莞惠经济圈、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

(五)创新城市发展体制,加快建设国际化先进城市

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管理体制。多途径、多模式推动原农村土地和建筑物产权明晰,逐步解决城市化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探索

土地使用弹性年期、差别化土地供应、土地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运作等土地供应方式。

构建新型城市规划体系。

完善提升城市化质量发展机制。推进撤销特区管理线,继续推动财政资源向原特区外地区合理倾斜。

探索国际化城市建设新路径。推进国际友城网络建设,吸引境外机构来深合作建立高水平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全方位加强深圳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市

推进人大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强化人大在立法中的主体地位。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配套立法。加强人大对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以及国有资产收益预决算和使用绩效的监督。明晰人大决定重大事项范围,规范工作规则和程序,完善各级政府出台重大决策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制度。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完善重要决策听取政协意见的制度,提升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建立权责统一的行政执法体制。清理规范政府工作部门的各项职权,制定和公开政府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规范权力运作。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和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完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稳步推进和扩大法定机构改革试点。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切实保障审判权、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的有效机制,实行案件办理、决定责任终身制。积极稳妥推进法官职业化改革。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健全错案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探索建立开放的法官遴选机制。 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信访制度,取消信访数量排名,实现网上信访受理制度。建立完善政法机关执法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倒查制。

(七)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制度,努力建设廉洁城市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制度,切实解决唯票、唯分、唯年龄等问题。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规范被问责领导干部重新任职的条件、程序。

率先构建科学有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及公开制度试点。大力推进政务公开、部门预算公开等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前海廉政监督局的试点作用。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制定更加完善、更具约束力的法规规章。深化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革。 建立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改进会议制度,大力精简文件。建立完善“三公”管理配套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待遇,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规定,大力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从制度上防范和杜绝“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铺张”,解决好“形象工程”、“政绩工

程”等问题。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

(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文化活力和竞争力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完善互联网管理和舆论监督机制。

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多种形式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创新文博会办企办会办展模式,支持深圳文交所规范发展和创新发展,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九)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教育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度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长效机制,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推进实施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大学到深圳办分校,形成办学体制机制灵活多样。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就业机会公平。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居民收入,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

就业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享受无差异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实现职业培训补贴的全覆盖。

构建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加强市属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推进薪酬体系市场化运作。改革事业单位工作和津贴补贴制度,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加大对低收入家庭、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划拨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管,推动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和医师多点执业,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创新多层次住房保障制度。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准入、分配、退出和协调机制,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和完善“租售

补”相结合的住房保障方式,逐步将住房保障对象从户籍低收入家庭向符合条件的非户籍无房家庭,从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向非户籍人才家庭延伸。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将个人就业、社保、信用等信息纳入居住证管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积极推进完善积分入户政策,增辟“居住证+社保”新型入户渠道,适度放宽技术技能迁户、政策性迁户条件,放宽投资纳税迁户政策条件。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服务水平,切实保障符合在深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平等接受9年免费义务教育。完善非户籍人员失业保险制度。保障非户籍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权益。

(十)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探索成立公共应急服务管理中心,统一受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市民咨询与投诉。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企业信用档案。

构建现代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有序吸纳非户籍常住居民参与居委会选举和社区自治。试点推进基层治理模式改革,探索建立专业社工独立的职业体系。

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范围,

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条例》。

(十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建设美丽深圳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权责明确的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机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建立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机制。建立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部分领域试点开征环境税。

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

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精选多篇) 其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就是“四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如此的《决定》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体制能更加的完善。 尊敬的党组织: 有人这样形容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表述尽管未必正确,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只有既目睹了发达城市的摩天大楼,也访问过贫困地区的茅屋陋室,才有可能全面了解一个复杂的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 和30多年前相比,今日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论平均,也已从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较大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乃至收入差距提醒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任务依然繁重,仍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全会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表明了党中央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所面临问题的清醒认识,和未来发展关键环节的准确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经济是硬实力。没有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所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就没有今天的总体小康;没有继续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就不会有明天的全面建成小康,也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发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进一步改革面临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等诸多纷扰与挑战。如何应对时代挑战,回应人民关切,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执政基础稳固。

如何认识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历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些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是继续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路线还是彻底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事关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毅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35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国民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高。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5年的历程,再过35年,大约就到了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也就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候。党的十八大着眼于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两个全面”的重大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第三,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逐步深化的。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但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还要看到,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点领域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点领域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健全现代产权制度。重点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构建信息共享、监管联动的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和依法公开查询系统。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各级国有企业和集体、民营、外资企业相互投资参股、联合组建公司。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鼓励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建立民间资本投资开放项目库,形成向社会公开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学校,并与公办医疗机构、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政策待遇。 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政府不再审批。 以管资本为牵引带动国有企业改革。继续细化优化分类监管措施,加大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力度。 推进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剥离股份合作公司的社会管理职能,优化股权管理,探索股权改革。加大对股份合作公司的扶持力度。 (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提高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政府定价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构建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全力推进深港科技合作,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创建新型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适度探索资本项下项目开放,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凡是未纳入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的,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审批,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立行政审批事项。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转移。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

谈谈我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谈谈我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hriyang 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了,全面深化改革是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该内容作了初步的了解,有了一定的体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5年的不断改革,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温饱问题解决了,生活富裕起来了,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朝着小康社会发展了。但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利益主体的多样,使得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新问题与老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这项改革措施与那项改革措施相互关联、彼此制约。要解决这些难题,唯有全面深化改革。 首先,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

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再者,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

结合企业实际,你对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认识、想法或建议

结合企业实际,你对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认识、想法或建议——锐意改革,积极进取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国有企业的发展问题也日益凸现,如何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与发展,成为今天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组织学习股份公司《李长进董事长、戴和根总裁在股份公司经济活动分析暨全面深化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和精神,电务公司积极查找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努力发现企业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通过讨论认为电务公司在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方面还有些力不从心;在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式面前,公司的营销能力也面临着巨大考验;安全质量控制和企业风险控制方面依旧存在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是阻碍企业做优做强的绊脚石,要想踢开这些绊脚石,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改革。纵观企业企业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伴随和推动着企业不断发展,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特别是当前的严峻形势下,改革是更是唯一出路,深化企业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任重道远,改革的探索没有止境。深化企业改革,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正确的任务和目标是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依据,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所在。我们国有企业改革在进入第三阶段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阶段,才从单纯的扩权让利转变为制度创新,才有可能实现改革的目标。而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又都是以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前提的。 二、要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功能和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功能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完成国家计划的基层组织,因此它的经营内容和经营范围几乎是无所不包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有企业则是政府用以弥补市场缺陷、实现某些社会政策目标的手段。这就决定国有企业成功必须处理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也就要把国有经济原来在国民经济中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强调要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主? 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2)改进社会治理体制 3)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我所理解的“全面深化改革”

教学班:0011 姓名:李玉岭学号:2014213135 我所理解的“全面深化改革” 所谓“改革”,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潮流,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调整。世间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和步调,在此情况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富强,就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实行与时俱进的先进政策,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便是改革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世界各国发展至今,或多或少都经历了各种改革从而引领国家的发展。日本在十九世纪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国家权力高度集中,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西方的社会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引进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之后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但这正说明明治维新改革对日本国力的增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样,在清朝末期,清政府受到外来列强的不断入侵,被迫发展洋务运动来挽救民族危机,虽然并没有使落后的中国富强起来,但却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兴办新式学堂,促进了教育现代化;总之,洋务运动在民族危亡之际起到了一定的挽救作用,并促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 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和清政府发展洋务运动都是国家在面临不同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局势时所作出的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家的发展甚至命运。这便是改革,它可以是国家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调整,也可以是国家针对某一事件所作出的应对方案,最终的目标都是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最大化。 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为解决此类问题,使国家更加快速协调发展,就要实行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首次提出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被公众重视和认可,重在“全面”和“深化”二词,“全面”是指范围广,“深化”是指力度大,二者缺一不可。近些年,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国家的“全面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911629139.html,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解析 作者:齐卫平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04期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两句话”作为整体的统一性表现在: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指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强大动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做到总目标“两句话”相统一,应注重把制度科学化与治理现代化紧密相结合;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紧密相结合;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结合;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紧密相结合。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5)04-0017-06 [收稿日期]2015-05-16 [作者简介]齐卫平(1953—),男,浙江慈溪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项目编号:10JZD0001)的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谋划全面深化 改革,提出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讲话中,反复强调不能把这个总目标的两句话割裂起来,必须完整地加以理解。这一精神十分重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关系的实现,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本文拟围绕这个总目标的两句话进行一些解读,以期加深理解,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什么要讲“两句话”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时35年,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将国家建设带到一个新的境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将历史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继往开来的标志性话语。这两句话之所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 第一,总目标讲“两句话”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是不断深入的推进过程,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全面”和“深化”的要求越来越凸显出来。从全面的角度看,以往的改革虽然也讲全面,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侧重从局部改革做起,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性和关联性的矛盾还不突出。从深化的角度看,先期改革的启动一般走的是先易后难的路径,深层次的问题往往放到后面去解决。当今中国改革已经到了一个重要关头,新的部署势在必然。习近平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点 领域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点领域(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健全现代产权制度。重点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构建信息共享、监管联动的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和依法公开查询系统。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各级国有企业和集体、民营、外资企业相互投资参股、联合组建公司。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鼓励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建立民间资本投资开放项目库,形成向社会公开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学校,并与公办医疗机构、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政策待遇。 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政府不再审批。 以管资本为牵引带动国有企业改革。继续细化优化分类监管措施,加大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力度。 推进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剥离股份合作公司的社会管理职能,优化股权管理,探索股权改革。加大对股份合作公司的扶持力度。 (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提高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政府定价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构建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全力推进深港科技合作,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创建新型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适度探索资本项下项目开放,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

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对全面深化改革认识 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个伟大的决策,是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关键政策。至今,改革开放已实行37年,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保持连续稳定增长,人均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的生活已发展到总体小康水平。改革一直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动力,37年之后的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手段。 纵观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改革史、一部全面深化改革的文明史,回顾我国发展的历史,改革开放政策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所设想的目标和预期,但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2013年末,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改革”升级为“全面深化改革”,目的就是将中国改革的大幕全面彻底的拉开,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会议确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六大改革主线,同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在这场伟大的改革中全国各层人民所付出的艰辛是巨大的,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在改革的过程总也要建立合理的途径,循序渐进,与时俱进。我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反腐败、社会事业、教育方面是基层人民最关注的: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利的行使更透明化;在教育方面的深化改革,在我看来其实就是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让更多的学生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社会事业方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更多更好的维护基层百姓的利益。 2014年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端,未来只有把深化改革,民主法治落到实处,真正的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崭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

2020年深化改革思想汇报范文4篇

2020年深化改革思想汇报范文4篇 本文是关于2020年深化改革思想汇报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敬爱的党支部: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同时是改革攻坚期。在全世界为“中国奇迹”喝彩的同时,我国如何继续深化改革也越发引人关注。在利益主体多元、思想观念多样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多变的情况下,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智慧和理性,更需要勇气和担当。面对利益固化的趋势,如何突破“不愿改”的樊篱?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如何解除“不敢改”的顾虑?面对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险滩和暗礁,如何走出“改不动”的困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发扬三种精神。 壮士断腕的精神。壮士断腕,强调的是痛下决心、当断则断,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不能浅尝辄止、小富即安。壮士断腕,非不爱腕,只因腕上积弊甚深,非断腕无以保证整个身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深化改革同样如此: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果不痛下决心深化改革,以毅然决然的态度加以解决,就会积重难返,危及整个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例如,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也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随着能源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力迫近极限,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因此,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坚决走出“gdp崇拜”的认识误区,敢于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又如,政府管得过细、职能过多且交叉重复,是多年来积累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不但降低了经济社会发展效率,而且容易导致权钱交易,滋生腐败。因此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必须勇于在自己身上“动刀子”,切实转变职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锲而不舍的精神。“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是成就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说明,不因一时挫折而却步,不为一时胜利而自满,不管前进道路是一片坦途还是充满荆棘,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近日出版发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专题]。这本书分12个专题,摘录了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274段。这些论述涵盖广泛,思想深邃,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系统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和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中同志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总目标和方法论的论述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和根本原则。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领会其精髓,对于我们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意义重大。 一、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3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曲折,但由于方向正确、驾驭得当,有了问题能及时纠正,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在,我国改革面临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没有很强的战略

定力是不行的。因此,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同志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始终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目的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就是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

对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理解

对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理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任务来确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它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我们今天能够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这么一个法宝:改革开放。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才3000多亿元,到2012年的时候是51万多亿元;经济总量1978年全球排第10,到现在是第2;在1979年到2012年,经济平均增长的速度是9.8%;经济总量从占全世界占总额的1.8%到11.5%。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同样永无止境。我们要建成全面小康,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深化改革。因为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城乡差别、区域差别、收入差别、行业差别。我觉得主要原因一是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好,“蛋糕”还不够大;二是因为收

入、行业、区域分配还不公平,也就是“蛋糕”没有分好。但是我们仅仅用了35年做了西方几百年完成的事情,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觉得领导是清醒的,改革开放当中的矛盾,只能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用习总书记的话讲就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用一种啃硬骨头的精神,对重大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要设计新的规矩。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在考察广东时指出“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如今,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党中央“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庄严承诺。 然而,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从来都伴随着种种怀疑、非议乃至反对的声音,往往需要改革者以一马当先的姿态、壮士断腕的勇气,才能使反对的声音转化为佩服的话语和羡慕的目光。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中流砥柱,而基层的千万工作人员则是贯彻执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中坚力量。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方法,树立服务观念,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为改革走向深入、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贡献。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举措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场改革给大家带来什么?在释放改革红利中个人怎么从中得到最大受益?怎么来理解这次会议做出的决定?报告人将从四个方面回答以上几个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这场改革给大家带来什么?比如收入、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等,实际上关注我们在释放改革红利中个人怎么从中得到最大受益。怎么来理解这次会议做出的决定呢? 一、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历史起点上理解本次会议 这次会议是站在新的经济历史起点召开的,这个起点怎么理解?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 习总书记12号会议讲,我们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的治理我们应该有一套治理的办法。我给大家看一张表,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世界第四,前面有俄罗斯、有美国、有加拿大,我们排第四。我们人口在世界排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到2011年由国内生产总值总规模第十到第二位,人均国内收入

从1978年的第175位到现在我们已经排到114位。所以温家宝总理多次讲我们是一个大国,从总量上是世界第二,但是因为我们人口多,一平均成了114位。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进出口贸易总额在78年29位到去年我们是第一位。从1978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个谁都不否认。 这个表大家看,1978年整个国内生产总值是3645亿,到去年我们到50多万亿。另外我们的发展速度在世界最快,这是世界公认的一些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大国。这是国际贸易基金组织对去年到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我们是,美国是,欧元区是负增长,日本是,俄罗斯是,印度,印度比较快。金砖四国,像巴西也没有我们快,我们不仅量大而且速度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我们在世界上,2013年统计的我们达到了5445美元,到去年年底我们实际上按我们国家的计算是62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稍高一点的水平。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9千美元,在世界上算中等发达国家。世界的平均水平是1万美元多一点,我们是9千多美元,当然和高收入国家比较,比如和美国和日本,包括和我们国家的香港比较,我们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低有低的好处,我们的需求在这。所以需求在这,因此发展的潜力就大,这是第一点。 我们这次的改革做出决定是站在一个发展,我们国民经济和社会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很好改善以后,我们

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

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 第一篇:其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其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就是“四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如此的《决定》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体制能更加的完善。 第二篇:以重点牵引全面深化改革 尊敬的党组织: 有人这样形容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表述尽管未必正确,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只有既目

睹了发达城市的摩天大楼,也访问过贫困地区的茅屋陋室,才有可能全面了解一个复杂的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 和30多年前相比,今日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论平均,也已从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较大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乃至收入差距提醒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任务依然繁重,仍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全会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表明了党中央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所面临问题的清醒认识,和未来发展关键环节的准确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经济是硬实力。没有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所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就没有今天的总体小康;没有继续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就不会有明天的全面建成小康,也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发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进一步改革面临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等诸多纷扰与

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与重点解读精华篇

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与重点解读精 华篇 《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与重点解读精华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运筹帷幄、治国理政的改革总方针,确立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与总体改革方案,将对中国长续的发展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将谱写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伟大征程新篇章,将为全面实现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

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与重点解读,欢迎参考~ 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与重点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亮点 明确了中国改革的顶层 制度设计;形成了“1+7”的总 体改革方案;提出了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改革立足点;提出改革要加 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 相结合。 《决定》除了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方向、出发点及落脚点,时间进程,顶层机构设计等显著亮点之外,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亮点,成为决定我国未来5—1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 1.明确了中国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 《决定》明确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体制改革任务,系统提出了制约社会制度完善与发展的一系

列体制机制弊端,体现出宏观层次社会制度全面改革的决心与信心,这是中国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有力回答了此前的国内外社会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期盼,热门思想汇报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形成了“1+7”的总体改革方案。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形成了“1+7”的总体改革方案,呈现出全面进行社会制度创新的改革新布局。所谓的“1”,就是《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谓的“7”,就是《决定》按照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事业布局、国防军队与党的建设等7个方面的制度改革角度系统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3.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决定》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明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 部署,我们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接下来就跟一起去了 解一下关于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心得体会吧!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心得体会篇 1 无数的人们禁不住畅想:在改革之路上行进了35年的中国,将如何开启新的进发?创造了发展奇迹的中国人,又 将再续怎样的光荣与梦想? 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在不断更新、积累、实践 中的学习,才能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 学习在于更新。要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 的关系,必须要勤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提升 档次。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它认 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 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 地释放能量。因此,面对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我们不能固守早已过时的工作方式方法去处理群众 的态度,群众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而应该不断地更新知识,

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理论,用新的群众工作方法与方式,真 正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 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砥砺人格、丰富人生的重要需求,挤 出时间多学习、减少应酬多读书、持之以恒多钻研。唯有如 此,才能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 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学习在于积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 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党员干部学习积累中要注意两点:一要扩展知识的广度。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需要 学习的知识非常多。既要学精本职的,又要大胆涉猎不同学 科、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不经意间擦起 绚烂的火花。二要延伸知识的深度。孔子曾经说过:“学而 不思则罔”,一个人只重视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陷 于迷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 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和消化。那么,党员干部 要面对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的改革时,只能是 束手无策。 学习在于实践。“知”与“行”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把知和行的关系表述为“知行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摘要: 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全会公报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

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全会公报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