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察之监察:宋代的监司互察

监察之监察:宋代的监司互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89888237.html,

监察之监察:宋代的监司互察

作者:高进应弘毅

来源:《廉政文化研究》2019年第06期

摘要:宋代的监司互察是宋代地方监察制度中发展较为成熟而富有时代特色的典范。宋代监司互察的主体是地方各路的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以及杂司。从本质上看,监司互察包含行政权、监察权两权监察和路级各司同级互察两方面的内涵,既是地方各司对同级行政权的监察,又是对同级地方监察权的再监察。宋代规定监司互察的范围主要有暴横赋敛、隐蔽水旱、大吏奸赃、兵将包藏四种情形,在监司互察失效情况下监司须承担“以其罪罪之”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宋代;监司互察;地方监察

中图分类号:D691.49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674-9170(2019)06-0083-08

一、宋代的监司及其互察主体

宋代统治者为根除中晚唐时藩镇割据的痼疾,非常重视地方监察的制度设计。“宋承唐制,抑又甚焉。”[1]监司作为地方一级机构兼备行政权和监察权,这是宋制承袭汉唐之制之处;而监司分职而立又相互监察的制度设计则实为宋代独创。

宋代的监司,不仅是地方路级的行政机构,而且作为朝廷“耳目之寄”,承担地方路级的监察职能,因此亦被称为外台。从监察主体而言,宋代的监司并非专指某个专门机构,而是对若干地方路级机构的泛称。《庆元条法事类》记载:“诸称监司者,谓转运、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司。”[2]通常而言,转运司俗称漕司,提点刑狱司俗称宪司,提举常平司俗称仓司,构成并列的路级管理机构。除了上述北宋三司之外,南宋初年监司又有扩延,安抚使司,又称帅司,亦成为诸道皆设的“监司”[3]。但是安抚使司在宁宗朝后,兵政事务俱归都统制司管辖,民政职权则分归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三司管辖,安抚使司遂至有名无实的地步。[4]因此,两宋监司涵盖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以及南宋初期的安抚使司。

除此之外,两宋在某些路上还设有一些具有专门职能的“司”,如提举保甲司负责训练民兵,提举市舶司掌海运征榷,提举学事司管一路学政,提举坑冶司负责采矿铸兵。为区别于监司,这些“司”就被称为“杂职监司”,简称为“杂司”。“杂司”之所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监司,是因为如提举保甲司这类“杂司”并非在诸路皆设,覆盖面不足,故其不符合监司作为地方路级常设机构的基本要求。而且,这类“杂司”并未被赋予按察地方州县的监察权,因此杂职监司的职权与转运司等监司的职权相比范围和力度都小很多。然而,尽管杂司难以称为监司互察的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