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及其著作思想简介

近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及其著作思想简介

近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及其著作思想简介
近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及其著作思想简介

近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及其著作思想简介

英国:

威廉?配第(英William Petty, 1623-1687):《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美国: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资本主义与自由》

保罗?A?萨谬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1915-):《经济学》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ze,1943-):《经济学》

我们下面逐一介绍:

威廉?配第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马克思对他的经济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配第也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配第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是《献给英名人士货币略论》(《赋税论》1662年)。虽然他的经济学著作都是论述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主要经济问题,没有形成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便他没有满足对于经济问题

进行现象上的说明,而是力求探索经济现象产生的自然基础。他反对根

据主观意愿作出推断,提出要从具体的统计资料中去寻找经济现象产生

的自然基础。由此,他摆脱了重商主义的影响,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

流通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他最先提

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础原理,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考察了工资、

地租、利息等范畴,他把地租看作是剩余价值的基本形态。他区分了自

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还提出了商品的价值和劳动率成反比例。

政治与经济从来就是骨肉相连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政治就会伴随产

生什么样的经济,经济又反过来影响政治的发展方向。欧美国家特别是

英国和美国作为西方文明的不同时期的代表者,他们的经济理论是值得

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配第可作为我们学习借鉴的西文明中经济领域的早

期人物。

第二个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亚当?斯密,他的伟大蓍作是《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发表于1776)斯密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

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史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国富论》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他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这种学

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

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重要性。他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

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武断的政治限制。

斯密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他声言这样的干涉几乎总

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他经济反复用最强烈的

言辞痛斥垄断商的活动,坚决要求将其消灭:“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们会谈不是策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掩人耳目的提高

物价的计划。”

斯密的《国富论》虽然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了,但其智慧的光芒依

然照耀在市场经济的天空。斯密的接班人,包括象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他的体系进行了精心的充实和修正,今天被称为经典经济学体系。虽然现代经济学说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但这些大体说来是经典经济学的自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甚至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不是他的政治学说)都可以看作是经典经济学说的继续。

在《国富论》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

观点。虽然李嘉图和马克思都坚持认为人口负担会阻碍工资高出维持生

计的水平(即“工资钢铁规律”),但是斯密指出在增加生产的情况下工资就会增长。事实已经十分清楚的表明斯密在这一点上正确,而李嘉图

和马克思是错的。

第三位是斯密的接班人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

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

成者。

李嘉图坚定不移的支持自由贸易,1817年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问世。李嘉图在此书中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

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他坚持商品的价值由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的

原理,批评了前辈斯密价值论中的二元观点。他第一个提出了决定价值

的劳动不是实际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他还指出了决定商品价

值的不仅有直接投入生产的活动,还有投在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上的劳动。

李嘉图强调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和研究财富在社会各阶层间分

配的规律。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李嘉图引入了比较优

势理论,根据他的理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制造业中比其他国家更加

高效,它也能通过专注于其最擅长领域、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交往而获

取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构成了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石。对于我们

今天的对外贸易无论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交往都有指导意义。

第四位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是大卫?李嘉图学说体系的追随着,常常受到李嘉图的直接教诲。穆勒14—15岁(1820年5月——1821年7月)时曾同英国大哲学家边沁之弟同游法国,其间除学习法文外,还听了有关中

化学、植物学和高等数学等方面的课程,他还有机会在萨伊家中住过一

段时间。法国日益高涨的民主自由气氛,萨伊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对年

轻的穆勒的经济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影响。穆勒的政治信仰在他中年以后

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空想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影响下,他逐渐接受了

社会改良主义思想。穆勒早年游历法国时曾有幸见过圣西门,后来通过

阅读圣西门的著作对圣西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进入1840年他深入研究了圣西门学派的思想和著作,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他们的下述观点:人

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组织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私有制和自由竞争

是造成当时社会种种弊端的根源;他甚至认为对社会加以改革是必要的。但他明确指出,他只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而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主

张通过普及教育,启发民众觉悟来改革时弊。他不认为圣西门主义的学

说应当加以肯定,也不希望把他们提出的改革方案立即加以实施,只是

希望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灌输到民众之中,使统治阶级觉悟到:未受教

育的民众比受过教育的民众更可怕。因而穆勒的经济学以折衷调和为特征,他的主要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五位是凯恩斯(1883—1946),凯恩斯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原因就是凯恩斯能够在资本主义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冷静思考,解放思想从而突破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在继承前辈理论的基础

之上,面对社会新问题,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

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

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观点就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观点。1929年开始的遍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他从萨伊法则神灵光环的笼罩下清醒过来,使他得以在经济学理论上进行了创新,突破了原有的旧思想形成了

他著名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通论》在经济学理论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

济均衡理论。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法则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业的假设。认

为可以通过价格调节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把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

经济问题排除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外。《通论》批判萨伊法则,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正式把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提到

日程上来。

第二,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凯恩斯《通论》

的中心是研究总就业量的决定,进而研究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总就业

量和总产量关系密切,而这些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三,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凯恩斯《通论》中认为有效需求决定总产量和总就业量,又用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

来说明有效需求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他说明了如何将整个经济的均衡

用一组方程式表达出来,如何能通过检验方程组参数的变动对解方程组

的影响来说明比较静态的结果。即,他总是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

关系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其他宏观经济问题。

第四,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采用了短

期分析,即,假定生产设备、资金、技术等是不变的,从而总供给是不

变的。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把存在失业的原因

归结为总需求的不足。

第五,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传统的经济学家把

经济分为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部分,其中,经济理论分析实际变量的

决定,而货币理论分析价格的决定,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

是所谓的二分法。凯恩斯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把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结

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生产货币理论。用这种方法分析了货币、利率的关

系及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把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

套完整的经济理论。

第六,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赞同放任自

流的经济政策,而凯恩斯却反对这些,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他论证

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他的这种以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思想后来成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甚至可

以说后来的宏观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凯恩斯的《通论》的基础之上的。

毫无疑问,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

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

个宏观经济学学的贡献是极大的。

凯恩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是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也有计划开创了理论的先河。

二战后的经济中心转移到了美国,经济理论的创新源也从英国向美

国转移,战后美国经济的崛起与其对英国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分不

开的。

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

站在凯恩斯的对面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曾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政

府干预经济的政策闻名于世;二战后,西方社会20余年的经济繁荣更让凯恩斯思想大放异彩。但正是在凯恩斯主义的鼎盛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弗里德曼为主要创始人的货币学派打着对抗“凯恩斯革命”的

旗号诞生了。弗里德曼出生于美国一个平民家庭,在他的自传中,弗里

德曼曾描述1941至1943年,为罗斯福新政工作时,“当时我是一个彻底的崛恩斯主义者”。随著时间过去,弗里德曼对于经济政策的看法也逐渐

转变,他在芝加哥大学成立货币及银行研究小组,在经济史论家Anna

Schwartz的协助下,发表《美国货币史》鸿文。当时他挑战主张凯恩斯

主义的著名经济学家观点,抨击他们忽略货币供应、金融政策对经济周

期及通胀的重要性。他任职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逾30年,力倡自由主义经济,他通常反对政府干预的计划,尤其是对于市场价格的管制,他

认为价格在市场机制里扮演著调度资源所不可或缺的信号功能。

弗里德曼的理论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坚持经济自由,强调货币作用。

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思想。弗里德曼认为,在社会

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市场经济具有达到充

分就业的自然趋势,只是因为价格和工资的调整相对缓慢,所以要达到

充分就业的状况可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如果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就将

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或加剧经济的动荡。

他还强劲地攻击凯恩斯所倡导的财政政策。弗里德曼认为,在货币

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增加开支将导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将引起

私人投资和消费的缩减,从而产生“挤出效应”,抵消增加的政府支出,因此货币政策才是一切经济政策的重心。

反通货膨胀的旗手:

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为货币学派带来了大展宏图的历史

机遇。长期实施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经济政策终于给西方经济带来了恶

果。70年代之后,各国的经济发展缓慢下来,赤字越来越大,失业越来

越多,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在这种经济形势下,经过10多年发展起来的货币学派选择了通货膨胀为主要靶子,提出了以稳定货币、反对通货

膨胀为中心内容的一系列政策主张。

与其他经济学家不同,弗里德曼把通货膨胀的责任完全归到了政府

的身上。“没有一个政府肯于承担通货膨胀的责任,即使不是很严重的通货膨胀也是如此。政府官员往往寻找各种借口,把责任推诿给贪婪的企

业家、刚性的工会、挥霍无度的消费者,阿拉伯的酋长、恶劣的气候以

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理由。无疑,企业家是贪婪的,工会也有刚性,

消费者并不节约,阿拉伯酋长提高了石油价格,天气往往不正常,然而

所有这些只能提高个别商品的价格,并不能使一般物价普遍提高。”

弗里德曼认为,根治通货膨胀的惟一出路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控制货币增长。控制货币增长的方法是实行“单一规则”,即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时候要“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

币供应增长率”。

由于这些政策主张顺应了西方经济在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因此赢

得了许多的赞同者和追随者,并且得到官方的特别赏识。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保守党政府将货币学派理论付诸实施,奉行了一

整套完整的货币主义政策;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中,也把货币学派提出的制定一种稳定的货币增长政策作为主要项目;

瑞士、日本等被认为是“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国家,自称其“成

功的秘密”就在于实行了货币学派的“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政策。

货币学派一时声誉鹊起,被普遍看作凯恩斯学派之后的替代者,弗里德

曼更是被称为“反通货膨胀的旗手”。

米尔顿?弗里德曼三次对中国的访问:

1980年、1988年、1993年,弗里德曼三次来华访问。他在自传中

写道:“对中国的三次访问是我一生中最神奇的经历之一……”

1980年的访问是唯一一次由官方正式邀请的访问。邀请者是中国社

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邀请者希望弗里德曼就世界经济、通货膨胀、计

划经济社会中市场的运用等问题发表演讲。这时的中国,改革的进程刚

刚开始,人们对于未来要走的道路几乎一无所知。他们只是知道过去的

道路是行不通的。弗里德曼没有听到一个人说过文革的好话。但他也发现,人们往往对经济问题知之甚少,对市场体制运作的方式基本上一无

所知。比如,在一次座谈中,一位将要前往美国考察的副部长的问题是:“在美国谁负责物资分配?”弗里德曼的反应是“吓了一跳”。他建议这位副部长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看看,了解一下没有中央分配者的经济体

制是怎样运转的。

弗里德曼这时对中国的判断是改革刚刚开始。并且不能排除出现反

复的可能。

1988年,主要是在张五常的安排下,弗里德曼第二次访华。这次访

华是三次中最重要的一次,这不仅仅是由于弗里德曼见到了当时中国的

主要中央领导人,而且由于访问的范围更大,弗里德曼得以对中国有了

更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同时,弗里德曼的自由经济观点,在当时中国改

革持续深入情况下得以更清晰地传递给了中国的决策者和学术界。

在这次访问中,弗里德曼在各地走访了许多正在蓬勃发展的商品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客人真实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也

看到了中国进一步改革面对的核心问题,那就是政府是否愿意为了经济

发展而放弃自己的某些特权。

1993年,弗里德曼第三次访华。这时的中国改革,在经历了反复以后,重新开始快速发展。客人在中国已经可以享受到不亚于其他国家的

服务。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弗里德曼还访问了成都和重庆等地。私营

企业、民间商业的发展给弗里德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时的中国政

府的改革方向似乎与1988年有所不同。政府开始强调日本韩国式的对经济的控制,认为这是未来的方向。弗里德曼显然无法同意这一点。但这

时的中国,已经不再像改革初期那样尽量地吸收外界知识了。但另一方面,弗里德曼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观点这时倒更符合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到底是走向自由市场制度,还是尝试一条“第三条道路”?这个已被弗里德曼解决的问题将继续困扰中国多年。

在三次访华中,弗里德曼近距离地观察了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

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的变迁过程,他尽力向中国人介绍了他关于自由市

场制度的知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很好地

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深入影响了一大批中国人——其中不乏能够直接影

响甚至决定中国发展道路的人。可以说,在这十几年中,弗里德曼原有

的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扩充到了中国,而中国,也因此受益良多

保罗?萨谬尔森(1915——)

有的经济学家在评论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影响时指出,萨谬

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人们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

学便遇到了萨谬尔森,读的是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而当进入

高层次经济理论研究之时,人们还是离不开萨谬尔森,这时萨谬尔森的《经济分析的基础》成了经济理论研究的指导;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领

域,诸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们

总是能从萨谬尔森的有关著作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萨谬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

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

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本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困境,使以"新古典综合"作为理论基础的经济政策遭到破产,萨谬

尔森的经济理论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由此,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界

的旷日持久的大论战。虽然,以萨谬尔森为代表的经济理论的正统地位

发生了动摇,但是,西方国家经济作为一种''''混合经济"仍然离不开萨谬尔森的经济理论。萨谬尔森也从其他学派的经济理论中吸收了许多重要

的理论观点,对自己的理论加以修正和完善,使之适合于变化了经济情

况。由这点看来,萨谬尔森仍不失经济学大家的风范。萨谬尔森作为一

个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的价

值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持根本否定态度。并发表了一些批

评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文章。在这些批评性的文章中,突出地表现出了萨

谬尔森反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维护传统的经济学(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立场。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

斯蒂格利茨出生于1942年,1967年,在他24岁的那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哲学搏士学位。此后在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69年,年仅26岁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鲁大学聘为经济学教授。1979年,他获得了美国经

济学会两年一度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该奖项用于表彰对经济学作出

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经济学家。1988年起他在斯坦福大学任经济学教授,自1993年开始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的主要成员,并且从1995年6月起任该团主席。在此期间,他是克林顿总统顾问班子的关键成员。1997年起任世界银行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2001他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斯蒂格利茨博士为经济学

的一个重要分支--信息经济学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倡导的一些前沿理论,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已成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标准

工具。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他所著的教材是

世界上最通行的教材之一,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他的《经济学》被翻译

成中文在我国高校广为流传。

他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关切,对转轨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坦诚直言

和中肯建议,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在国际经济学界,斯蒂格利茨教授

被誉作"全能型奇才",学术成就遍及几乎所有主要的经济学领域,荣誉

等身。斯蒂格利茨教授还一直致力于将经济学知识普及到政策层和一般

公众的工作。他不仅先后在美国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中担任要职,竭力

将经济学前沿理论融入到经济政策之中,而且不断修订和更新由他所编

写的教材《经济学》,这部教材被誉为继穆勒、马歇尔和萨缪尔森之后,

西方经济学史上第四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科书,它为全球化时代的可

持续增长指引了方向。

斯蒂格利茨曾受业于西方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萨缪尔森教授。在

萨谬尔森给斯蒂格利茨的推荐信中,曾经褒奖道,"这个年轻人比我聪明

",其在经济学领域的天赋和勤奋可见一斑。斯蒂格利茨最闻名于世的学

术贡献仍然是在信息经济学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工作。2001年10月10日,由于"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的分析",斯蒂格利茨教授与他的同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Akerlof)以及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斯宾斯(A.Michael Spence)共同登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台。在颁奖说明中,瑞典皇家科学院特别指出,

在三位获奖者中,斯蒂格利茨对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贡献最为突出。古典经济学家习惯于在阿罗?德布鲁所构建的一般均衡框架下工作,然而理想世界与现实显然差距甚大。经过"大萧条"打击之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理念日益盛行。信息经济学的贡献在于,不仅更加有力的证

明了市场存在缺陷,而且条分缕析的展示了市场缺陷的根源在于信息,

从而指出了政府的工作重点,即鼓励信息生产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斯蒂

格利茨教授在1974年之后的一系列论文中,构建了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为前提的新模型,描述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运行机制的变化。他通过对保险市场、农业土地租赁市场、信贷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考察,证明了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普遍性,说明了在这样的市场中,传

统的价格机制实现帕累托效率的有效性值得怀疑,从而对以彻底的私有

化和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模式(即"华盛顿共识")提出了质疑。斯蒂格利茨的许多命题如今已是耳熟能详,例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等。

斯蒂格利茨所倡导的信息经济学不仅对于理解个人、厂商乃至经济

整体的行为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经济学家研究

和分析现实世界的范式。一方面,信息经济学拓展了理论经济学的范畴,

例如,在信息经济学的启发下,一些经济学家从"空中楼阁"的古典模型中脱离出来,从造成信息不对称的经济个体的心理动机出发,将经济学

研究成果与行为学、心理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行为经济学这

一新兴学科。又如,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性,交易活动可以看作

参与者心理较量的过程,从而推进了博弈论的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应

用经济学的许多成果也是以信息经济学为工具取得的。例如,在产业组

织理论中,米格罗姆、罗伯茨和纳尔逊等人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解

释了价格环境和广告作为产品质量信号的作用;在劳动经济学中,斯宾

斯在信号传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信息甄别模型,用于解释劳动力

的雇佣决策、工资水平确定和劳动合同管理等问题;在公司治理理论中,研究者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揭示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以及员工之

间的关系,并基于信息经济学设计了激励一致的公司治理结构方案;在

金融经济学中,信息经济学的运用更为广泛,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有

效市场理论的精髓就是探讨信息不对称对于市场运行效率的作用;在货

币经济学中,货币政策规则问题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而其中蕴含的同样

是信息经济学的原理,即为了消除货币政策当局与公众因信息不对称所

产生的效率损失,通过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严格中央银行约束和树

立中央银行的良好声誉,增强公众对中央银行的信任感,改善货币政策

操作的效率。

斯蒂格利茨的理论虽然发端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但却更加适用于转

轨经济体。尤其是在中国,虽然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但市场

的不完善性仍然相当突出。斯蒂格利茨有关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对于解

释国有企业困境、国有商业银行"惜贷"、股票市场非理性波动等特殊现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

公共服务的角色如何定位,政府政策的着力点如何确定,斯蒂格利茨的

理论同样极具借鉴意义,为中国读者系统学习和了解大师的经济学思想,

为我国学者感受大师高尚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为我国经济决策部门

理解全球化时代特殊的经济运行方式和推进决策科学化,提供了一次难

得的机会。

我们综观英美国家市场经济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从亚当斯密的反对政府干涉,倡导自由经济,到凯恩斯的自由不是万能的主张政府直接干涉

经济发展,再到弗里德曼的反对政府直接干涉,力倡“自由主义经济”,从旧自由到新自由,不是简单的轮回而是种螺旋的上升,同时通过英美

国家几百年“接力式”的经济发展,可以明白就是英美国家经济发展也

不是由一个理论一统到底的,总是对应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产生相

应的理论,并由相应的理论指引新时代条件下的社会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这其中有一条先暗线,就是继承——批叛——升华的公式:较明显的是

凯恩斯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之后因时代发展、条件变

化,旧的理论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因而凯恩斯又进行了创新,反对放

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涉经济发展的主张并形成理论,

之后世界经济中心从英国转到美国,弗里德曼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是一个

彻底的凯恩斯主义者,但在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新时期,又对凯恩斯的

国家直接干涉经济理论提出反对,形成了以货币学派。弗里德曼面对社

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但是社会经济列车还须

沿着旧有的轨道前行,因此萨谬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

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

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萨谬尔森的高

徒斯蒂格利茨继承了萨谬尔森的传统理论并在信息经济学领域所做出了

的开创性工作。信息经济学的贡献在于,不仅更加有力的证明了市场存

在缺陷,而且条分缕析的展示了市场缺陷的根源在于信息,从而指出了

政府的工作重点,即鼓励信息生产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斯蒂格利茨教授

在1974年之后的一系列论文中,构建了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为前提的新模型,描述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运行机制的变化。他通过对

保险市场、农业土地租赁市场、信贷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考察,证明了

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普遍性,说明了在这样的市场中,传统的价

格机制实现帕累托效率的有效性值得怀疑,从而对以彻底的私有化和市

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模式(即"华盛顿共识")提出了质疑。斯蒂格利茨的许多命题在我国经济界如今已是耳熟能详,例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等等。

政治经济学第三套试卷

在线考试 政治经济学第三套试卷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垄断资本运行的目标是()(答题答案:D) A、使国家富裕起来 B、使社会进步 C、使本国人民走向幸福生活 D、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2、二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答题答案:C)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辛迪加 C、跨国公司 D、国际托拉斯 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是()(答题答案:C)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D、占有殖民地 4、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各种垄断组织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上都一样,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答题答案:C) A、垄断资本的共同发展 B、垄断商品生产和销售 C、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D、垄断 资本之间的竞争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答题答案:D)

A、资产阶级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国家力量日益增强的表现 C、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措施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 6、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殖民主义政策发生了变化,表现为()(答题答案:D) A、殖民主义被彻底废除了 B、殖民主义被部分废除了 C、变本加厉占有殖民地 D、旧殖民主义被新殖民主义所代替 7、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停滞的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答题答案:B) A、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 B、垄断的统治 C、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 D、竞争的存在 8、垄断资本家采用新技术的根本原因是()(答题答案:C) A、能够减轻劳动的强度 B、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C、能够带来更多的利润 D、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 9、下列哪一项不是垄断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答题答案:B) A、枪杀暴力、色情堕落现象频发,国际矛盾加深 B、生产关系进行改良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生产力的发展C、垄断统治导致食利者阶层的膨胀,生产与技术进步的动因大大减弱D、垄断统治的延伸和加强 10、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国有化”和“私有化”都是()(答题答案:B) 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垄断资产阶级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形式 C、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 D、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导向 11、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答题答案:C)

西方经济学概要

第一章导言 一、经济学:关于稀缺性与选择的学问 稀缺是经济生活中一个显著而普遍的现象。相对于人们不断发展的对经济物品的需要而言,供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资源(广义上的)永远是稀缺的。因为稀缺所以选择是必要的。必须作出选择不仅是针对每个个人而言,而且是针对整个经济而言。拥有一定资源的经济主体通过在各种可能的选择(机会集合)之间进行权衡(trade—off),比较各种选择的利弊得失。资源的稀缺性,用途的竞争性,必然要求经济主体在作出经济决策时进行选择、取舍。所以,从稀缺性到选择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 Economics —the study of the scarce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among competing uses. 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 )与自由物品(free goods) 资源稀缺性选择 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又决定社会资源(包括土地、劳力、机器和其他自然资源)如何被使用的。有限的资源用于生产某些物品而放弃其他物品的生产;哪些生产的多些,哪些生产的少些;用什么样的技术来生产最为经济、合理…,这些都使得选择问题明确化、具体化,这些问题构成了经济学要研究和回答的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产量多大——What ? 供给创造需求并受到需求的引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消费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食物开支下降,医疗费用上升,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是什么导致不间断的革新过程发生,生产总水平也在逐年变动,经济学该如何解释这些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和产量多少主要决定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政府也起一定的作用。价格的因素在决定什么产品上是关键。某些物品的价格上升会诱使厂商增加生产以增加利润。 2、产品是怎样生产的——How ? 生产产品的方式往往很多。以纺织品为例,从手工生产——机器生产——计算机控制,哪种技术会被采用——先进技术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什么决定技术进步的速度。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生产方式由厂商决定,但是同样也有政府的参与,政府制定管理条文规范、执行法规,涉及的范围无所不包,从厂商的组织形式到厂商与雇员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都包括在内。 3、产品为谁生产—— for Whom ?

西方经济学复习计算题

1、已知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40-1/3P,供给函数为S=1/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根据均衡价格决定的公式,即D=S,则有:40-1/3P=1/5P 由上式可计算出均衡价格P=75。 因此均衡数量为:D=S=40-1/3P(或1/5P=15)。 2、当人们的平均收入增加20%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计算需求收入弹性,并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 解:(1)根据计算收入弹性系数的公式:Em=△Q/Q/△Y/Y=30%/20%=1.5; (2)从其收入弹性为正值来看,该商品是正常物品;由于其弹性收入大于一,故该商品为奢侈品。 3、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供给量增加了25%,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是多少? 解:根据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Es=△Q/Q/△P/P=25%/10%=2.5 4、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解:(1)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 Ecx=△Qx/Qx /△Py/Py=-15%/200%=-0.25 (2)由于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5、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如果其价格下降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 解:(1)已知Ed=3,△P/P=25%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 Ed=△Q/Q/△P/P 需求量会增加:△Q/Q=Ed * △P/P=3 * 25% = 75% 那么,降价后的需求量为:2000 + 2000 * 75% = 3500 (瓶) (2)降价前的总收益TR1=2*2000=4000(元)降价后的总收益TR2=2(1-25%)*3500=5250(元)

21世纪著名经济学家

当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Robert Mundell(罗伯特·蒙代尔)哥伦比亚大学、诺贝尔经济奖得主 罗伯特·蒙代尔 罗伯特蒙代尔教授现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首创者,被誉为“欧元之父”。1955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56-1957在芝加哥大学做政治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多年来,他先后担任过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拿大政府、美国联邦银行、美国财政部及欧洲经济委员会的高级顾问。Robert Mundell教授作为金融专家,多年来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改革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蒙代尔教授一直担任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加拿大、欧洲国家政府及美国联邦储备局顾问。1999年因“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的分析”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Thomas C. Schelling(托马斯·谢林)美国马里兰大学、2005诺贝尔经济奖

得主 托马斯·谢林 谢林教授现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在此之前的20年里,他长期执教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 谢林教授曾被推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医学研究所及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1年,他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因其在政治经济学和防止核战争中的行为研究的突出贡献,他分别获得Frank E. Seidman奖和美国全国科学院奖。 谢林教授曾任职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美国白宫、耶鲁大学、兰德公司和哈佛大学经济学院与国际事务中心。其理论研究覆盖军事、军控、能源、环境、气候、核战略、恐怖主义、国际贸易与冲突、博弈理论、种族隔离、健康政策、烟草与毒品政策、公共政策与商业中的道德问题。 Douglass North(道格拉斯·诺斯)华盛顿大学,诺贝尔经济奖得主

政治经济学试卷A1

政治经济学试卷A1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方式()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D.物质资料生产() 2.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A.抽象劳动() B.交换价值()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与集体劳动的矛盾() 4.金融资本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 A.参与制() B.人事联合( ) C. 买方垄断( ) D. 买方垄断( ) 5.剩余价值率用公式来表示为: A.m′=v/m() B.m′=m/v() C.m′=m/c() D.m′=m/(c+v)() 6.个别资本家之所以要不断改进技术,因为: A.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7.资本主义人口过剩的原因是: A.社会上生活资料数量不能养活现有人口() B.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自然增长太快() C.生育过多、人口自然增殖率高()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者的需求相对减少() 8.马克思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 D.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9.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基本公式是: A.I(v+△v+m/x)=II(c+△c)() B.I(v+m)=II c() C.II(c+m-m/x)>I(v+m/x)() D.I(c+v+m)=II c+Ic() 10.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B.两大部分的平衡关系() 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D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金融资本的新特征: A.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加强()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跨国银行大量出现() D.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将影响: A.个别企业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B.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C.商品价值的大小() D.为社会提供物质资料量的大小() 3.马克思根据资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 A.不变资本() B.商业资本() C.可变资本() D.生产资本() 4.一定时期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 A.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B.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C.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D.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5.作为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是:

经济学原理测试题(选择及计算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为生产产品B,所花费的人工、材料费为1000元,则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华东师大2000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200元 B. 1200元 C. 1000元 D. 800元 答案:A 根据教材定义,似乎应该选择答案B,但我们并不知道生产产品A时所花费的成本,生产一套桌椅和生产一套组合柜都要用到电锯,但显然二者的其他投入如时间、人工、材料等是不同的,因而只能以A产品的利润作为B产品的机会成本。 关于这个问题,可作以下思考: ①按教材的定义,机会成本是其他应用中的最大收益(视不同应用的成本相同);②机会成本是其他应用中的最大利润(不考虑投入差异);③综合运算(考虑投入的差异):A的机会成本=B的收益+(A的成本-B的成本)——。 第一种算法一般只在两种应用的投入品完全相同时适用;第二种和第三种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显得更合理一些。(例如,一台机器用来生产A,总投入为100,利润为150;用于生产B,总投入为200,利润为200。采用第二种算法,生产B的机会成本为150;采用第三种算法,生产B的机会成本为350,如果扣除生产B的投入200,剩余部分与第二种算法相同;相比之下第一种算法的机会成本250就很难说明问题了) 但令我感到纠结的是不知道你们大学毕业后的去向如何,如果考研,特别是经济学有关的研究生,对方选择的经济学教材是否高鸿业的就有影响了,所以最好我们同学对这几种算法都有了解,届时采用有针对性的算法解决问题。 2. 在短期生产中,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达到最小值。 A. 平均成本 B. 边际成本 C. 平均可变成本 D. 平均不变成本 3. 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天津财经学院1999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上升的 B. 下降的 C. 垂直的 D. 水平的 4. 经济学中所指的经济利润是指() A. 总收益与显性成本之间的差额 B. 正常利润 C. 总收益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差额 D. 超额利润 5. 短期中,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则有()。 A. 平均成本上升 B. 平均不变成本上升 C. 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6.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上,AC()。(上海交大1999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达到最小值 B. 等于MC C. 等于A VC+AFC D. 以上结果都正确 7. 外在不经济引起LAC曲线()。 A. 向上移动 B. 向左移动 C. 沿LAC曲线下移 D. 不发生变化 8.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是()。(华东师大2000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收支相抵点 B. 停止营业点 C. 厂商均衡点 D. 平均成本最低点 9. LAC曲线同LMC曲线之间关系正确的有()。 A. LMC﹤LAC时,LAC上升 B. LMC﹤LAC时,LAC下降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资本积聚()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W…P…W’—G’ B. W…P…W’

多项选择题(32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

(完整版)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 刘厚俊编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曹家和主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学的定义 ?一、经济学定义:(P1第3行) ?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团体从事生产、交换以及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种社会科学,它研究怎样最佳使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两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 ?1、稀缺的资源:指经济资源,是能够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一切自然的、人类的以及已经生产出来的资源,因为这些资源少到了无法让人们免费取用的程度,要使用它就必须付出代价,因此经济资源具有大于零的价格。 ?这些资源可以分为四种: ?(1)劳动:指提供劳务的那段时间,而不是指劳动者本人。劳动的报酬是工资。 ?(2)资本:指资本品,分为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两种。 ?实物资本是经过投资而形成的生产能力,它以厂房、机器设备的形式而存在。?货币资本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的报酬是利息率。 ?(3)自然资源:指大自然所赋予的,而非人力所为的资源。如土地、山川、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报酬是地租。 ?(4)企业家才能:指经营管理企业的特殊的人力资源,这种人经营企业能够使企业获得比一般人更好的经营业绩。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利润。 ?因为存在着稀缺性,人们在使用经济资源时就必须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是经济资源的使用价格。 ?2、无限的需求: ?(1)对已有的商品与服务而言,是无法满足人们的全部需求的。 ?(2)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产品与新服务将不断涌现,但同样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的。 ?二、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稀缺性规律是一切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变化着的环境,必须做出各种选择: ?1、生产什么?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微观经济学: ?指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产生出的许多经济理论。

中国最具影响力10大经济学家北大占4人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评选揭晓 由《世界商业评论》评选的200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于10月18日正式揭晓,香港大学张五常教授名列榜首,英年早逝的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名列第二,而被称为小股民代言人的郎咸平教授排列第三。林毅夫、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茅于轼、樊纲、邹恒甫等七位教授也共同名列榜中。值得关注的是,前三位经济学家均毕业于美国名校,受过系统的西方经济学训练。 在中国,被称为“经济学家”(Economist)有5000人,然而,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经济学者不超过100人,而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应该不超过10人。目前而言, 中国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他们的观点目前处于边缘状态, 世界主流媒体很少关注中国经济学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主要原因不是中国人不聪明或中国经济规模小, 而在于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落后,经济学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本科生带博士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就经济学教育而言,中国甚至还远远不如经济非常落后的印度,英语优势使得印度大学生可以尽快尽早地阅读西方经济学原著。要改变经济学家“数量多,质量次”这一客观现实,中国经济学界至少还要努力15-20年! 中国经济学家的言论观点事无巨细地影响着经济学的发展、国家大政、行业发展和市民生活。其中还不乏一些经济学家明星,他们观点独到、语言犀利并充满人格魅力。而我们最关心的是哪个经济学家的学术观点站在世界的前沿?谁是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 谁是最受争议的经济学家?谁是商务生活中最有权威的风向标? 为此,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主编的《世界商业评论》对500位经济学人、财经记者、高级经理进行了专门调查,经过https://www.doczj.com/doc/688101782.html,世界经理人网站网友投票,从15位候选经济学家中选出“ 200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评选指标包括3个方面: 学术影响力(60%)、经济影响力(30%)、社会影响力(10%)。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在候选人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次数;经济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对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社会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知名度以及话语可信度。详细分析报告将刊登在《世界商业评论》今年第11期上。世界经济学人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688101782.html,还将为每个经济学家建立个人网站,以方便经济工作者学习和查阅。 《世界商业评论》以翻译和报道世界级商学院教授、世界级企业CEO以 及世界级经济学大师的文章为主,揭示企业在管理中成功或失败的策略,同时从全球最具权威性财经和管理出版物中萃取领先管理思想和财经话题。《世界商业评论》忠实读者为高级经理和经济学人。

技术经济学考试试题和答案

《技术经济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机器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的磨损称( A )。 A. 有形磨损 B. 第一种有形磨损 C. 第二种有形磨损 D. 无形磨损 2、当多个工程项目的计算期不同时,较为简便的评价选优方法为( C )。 A. 净现值法 B. 内部收益率法 C. 年值法 D. 费用现值法 3、在多方案决策中,如果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 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C)。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独立 D. 互斥 4、在复利系数的关系式中,(A/P,i,n)=( D)+i。 A. (F/P, i, n) B. (P/F, i, n) C. (F/A, i, n) D. (A/F, i, n) 5、某人以单利方式借款5000元,年利率为%,则第一年末的利息额为( B )元。 A. 160 B. 335 C. D. 5335 6、某项目,当折现率i=10%时,净现值NPV=万元,当i=12%时,NPV=万元,用线性内插求其内部收益率为( A )。 A. 11.51% B. % C. 10% D. 1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我国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ABCD )。 A.财政资金B.企业自留资金C.外商资金D.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2、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主要有(ABD ),它们也是构成现金流量的几个要素。 A.资金额大小B.资金发生的时间C.资金的收益D.资金适用的利率 3、下列选项中,属于互斥方案可比原则的是(ABC )。 A.满足消耗费用可比性 B.满足价格指标可比性 C.满足计算时间可比性 D.满足资源限制可比性 4、在进行方案的选优时,各方案的寿命不等,为了使之具有时间上的可比性,常采用(AB )的办法。 A. 以寿命期最小公倍数作为计算期 B. 采用年值法进行比选 C. 采用内部收益率法 D.采用增量分析法 5、下列经济评价指标中,不是用来考察项目单位投资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的是(ACD)。 A. 投资利润率 B. 投资利税率 C. 资本金利润率 D. 效益-费用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空,每空1分,共5分) 1、经济效果是指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劳动耗费的比较。 2、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三部分。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价值系数大于1时,说明成本过大,有改进的潜力,是重点改进的对象。(错) 2、投资回收期计算时,一般不包括建设期。(错) 3、在进行方案评选时,多个独立方案与单一方案的评价方法是一致的。(对) 4、效益-费用比可以用于公共事业项目的评价。(对)

政治经济学试卷A3

政治经济学试卷A3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方式()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D.物质资料生产() 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生产商品过程中的两次劳动() B.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 C.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D.生产商品的先后两次劳动() 3.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A.抽象劳动() B.交换价值()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4.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剩余价值() D.资本家省吃俭用() 5. 剩余价值率用公式来表示为: A. m′=v/m() B. m′=m/v() C. m′=m/c ) D. m′=m/(c+v)() 6 .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是: A.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B.在流通中产生() C.不在流通中产生() D.在销售中产生() 7.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基本公式是: A.I(v+△v+m/x)=II(c+△c)() B.I(v+m)=II c() C.II(c+m-m/x)>I(v+m/x)() D.I(c+v+m)=II c+Ic() 8. 垄断价格是: A.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 C.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D.商品价值加垄断利润() 9. 国家垄断资本的主体是: A.私人企业垄断资本() B.公私合营垄断资本() C.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D.公共资本() 10.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 C.辛迪加( ) D.国际垄断同盟( ) 二、多选择(每题2分,共10题) 1 . 商品生产的内在矛盾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 2.经济规律的类型有: A.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 B.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共有的经济规律( ) C.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 D.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B.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C.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需的费用() D.为劳动者掌握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4. 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介绍概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及 其介绍 张五常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中文名:张五常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35年12月1日 职业:教授,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 分校

简介张五常(1935年12月1日-),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35年出生在香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父母到广西避难,耳闻目睹中国内地农村之艰苦,从小起就希望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求学生涯他早年师从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大师阿尔奇安和科斯,科斯称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他与现代产权大师科斯、巴泽尔共事多年其思想互相影响与激励;他与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往甚笃,张五常香港的家往往成了他们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他多次陪弗里德曼来中国,与国家领导人畅谈中国改革之大要;他也应邀参加诺贝尔奖颁发大典,被奉为嘉宾;他被选为1997

—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的殊荣,等等。此等际遇,在中文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恐怕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受欢迎的教授“最劣的教师”1991年,在香港大学一些所办的“最差教学奖”的选举中,张五常被选为“最劣的教师”。张五常荣登劣座,几乎全香港哗然!其实,这十分自然,如果按照东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标准,张五常的教学肯定会与其要求不合。张五常讲课,从来不备课,也没有讲义,更不在黑板上板书。在他看来,自己天天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即使是正式场合的演讲他也不会有多少准备(如:1991年到瑞典对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演讲,1998年到美国任西部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讲)。 中国经济制度分析的第一人 率先将新制度分析系统地运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第一人,非张五常莫属了。张五常受著名新制度经济 学大师科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亲传,与诺斯、巴泽尔共事多年,耳儒目染,一代新制度经济学宗师呼之欲出(科斯在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中多次提到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科斯,1994)。诺斯也多次提到张五常对他经济思想的影响。)。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把制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引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张五常将产权制度的分析方法应用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上并创立了“新租佃理论”。张五常

经济学(专升本)历年计算题考题答案

本科《西方经济学》往届试题参考答案 2010年7月 五、简答题 36.参考答案: (2分) ab 线,平行于横轴,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给。 bc 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表明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所以,这段总供给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cd 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段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4分) 37.参考答案: 又称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称H-O 模型。他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如果两国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相同,生产效率相同,即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同的比较成本,就不会进行贸易。(3分) 要发生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两国间资源票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有差别;二是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3分) 六、计算题 38.参考答案: 解:商品实现均衡时Qd=Qs 也就是,20-3P=2+3P , 则P=3 (2分) 在价格P=3时,市场需求量为11,于是需求价格弹性为Ed=9/11 (3分) 当P=3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9/11,价格弹性小于1,属于缺乏弹性,厂商要扩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策略。(2分) 39.解:(1)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Y=C+I+G Y=100+0.9(Y-T)+300+160=2000 K=1/[1-0.9(1-0.2)]=25/7 K G =K=25/7

政治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卷 姓名工作单位现有职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生产的产品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抽象劳动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简单劳动 B、商品的使用价值 C、价格标准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9、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简单在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在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在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计件工资是() A、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A、劳动力 B、原料 C、厂房 D 、机器 12、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精神磨损 D、自然磨损 13、资本主义生产中地II部类是指() A、制造生产材料的部类 B、制造生活资料的部类 C、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 D、制造享受资料的部类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其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 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实际上都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它可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听听吴敬琏厉以宁等经济学家谈中国股市

听听吴敬琏厉以宁等经济学家谈中国股 市 2013年06月26日 07:33 中国经济网微博我有话说

沪深股市双双低开 【中国企业家网】(综合)继银行年中“钱荒”现象,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股指不断创新低。6月24日沪 深股市双双低开,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以2068.86点和8115.84点开盘,较前一交易日收盘跌0.20%和0.25%。 截至15时收盘,上证综合指数(1950.013,-1.48,-0.08%)1963.24点,沪指暴跌至109.86点,跌幅超过5.30%,创年内新低,时隔6个半月后,重回“1”时代。深成指收报7588.52点,跌547.52点,跌幅6.73%。 通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然后面对变幻莫测的中国股市市场,伤了谁又肥了谁?对此经济学家有 何看法,经济学家又是如何建言中国股市?盘点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许小年[微博]、周其仁、陈志 武[微博]、张五常、茅于轼、成思危、谢国忠……这些经济学家们的声音。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吴敬琏:中国股市还不如赌场 享有“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之称的吴敬琏早在2001年,曾毫不留情地发出过“中国股市连一个规范的 赌场都不如”这样的论断,由此拉开了中国股市大讨论的序幕。之后还曾多次批评中国股市处于“强盗贵族 时代”。 吴敬琏称,中国股市很像一个赌场,甚至还不如赌场,因为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中国的股市有些人可以看到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和操纵。这就是著名的“股市赌场论”。

他表示,“股市要正常化,政府监管、证券公司以及媒体,都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他们都可能发生扭曲。政府监管尤其要解决信息不对称,但是如果有些官员想的不是这个,他们想的是寻租,就会利用各种行政许可、审批来寻租。” 吴敬琏指出,现在股市出现问题,政府救市是应该的。“问题是怎样对症下药,政府是不是该直接干预股市以及楼市。”他认为,中国股市的“政策市”顽疾并未根除,有权力的人可以大发横财,而普通股民总是利益受损。 对于股市的腐败也一直有所诟病,该如何拯救中国的股市呢?对此吴敬琏说:“中国股市监管不力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防止市场内幕交易。证券改革的方向,首先要实现的只能是有效配置资本资源。据我观察,接下来证券改革的中心就是要改变监管难题,用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为核心监管路线,去取代以实质性审批为核心的监管路线。 不过,光靠监管方法的改革,还不能完全解决中国股市的问题。股票是买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有的企业是靠政策倾斜,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太差。要使得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哪一项政策能解决的,要依赖于整个经济体系的完善。” (责任编辑:马常艳) 张维迎 张维迎:中国股市先天不足 知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曾表示,解决股市的问题,没有一个法律文化的支撑,是很难的。我国的股市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市场,健全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比如董事对投资人的诚信责任,我们目前的法律有没有能力去看守? 中国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对此,张维迎曾撰文直面中国股市症结,指出包括发展股票市场的指导思想、证监会的定位、产权问题、地方股票市场、经理与股东、职业道德等6大问题。 张维迎说,股票市场实际上是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因为所有资产的价格是它未来收益的体现,也是未来收益的资本化。一个人在买某个股票时,可能不是考虑单个企业,而是考虑整个经济。如果大家都来买股票,就表明大家都对未来预期看好。但是,如果大多数人都过分乐观,就会导致不现实的主观收益高预期,如果这种高预期没有实现,就会使股票市场出现问题。 他担心这样下去会把人的心理改变了:有些企业主可能因为在资本市场上赚到巨额利润,从而对资产进行重新配置,这样就会偏离自己的主业;而个人由于过去几倍的收益增长,也会产生浮躁心理,一旦预期收益没有达到,就会产生不好影响。 如何看待中国股市的发展?张维迎认为:“中国股市未来仍然是长期看好的,但中国股市受政府干预过多。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投资者往往一赔钱就去找政府,把股票价格变化与政府联系起来,而政府往往就顶不住压力,会出台政策来干预股市——这对股市长远正常发展不利。”

西方经济学考试计算题

xinzi 1.Q=6750 – 50P ,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 2。 求(1)利润最大的产量和价格? (2)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1)因为:TC=12000+0.025Q 2 ,所以MC = 0.05 Q 又因为:Q=6750 – 50P ,所以TR=P ·Q=135Q - (1/50)Q 2 MR=135- (1/25)Q 因为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 所以0.05 Q=135- (1/25)Q Q=1500 P=105 (2)最大利润=TR-TC=89250 2.已知生产函数Q=LK ,当Q=10时,P L = 4,P K = 1 求:(1)厂商最佳生产要素组合时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是多少? (2)最小成本是多少? 解:(1)因为Q=LK, 所以MP K = L MP L =K 又因为;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MP K / MP L =P K /P L 将Q=10 ,P L = 4,P K = 1 代入MP K / MP L =P K /P L 可得:K=4L 和10=KL 所以:L = 1.6,K=6.4 (2)最小成本=4·1.6+1·6.4=12.8 4.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 ,产出一种产品Q ,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 -0.1L 3+6L 2+12L ,求: (1) 劳动的平均产量AP 为最大值时的劳动人数 (2) 劳动的边际产量MP 为最大值时的劳动人数 (3) 平均可变成本极小值时的产量 解:(1)因为:生产函数Q= -0.1L 3+6L 2+12L 所以:平均产量AP=Q/L= - 0.1L 2+6L+12 对平均产量求导,得:- 0.2L+6 令平均产量为零,此时劳动人数为平均产量为最大。 L=30 (2)因为:生产函数Q= -0.1L 3+6L 2+12L 所以:边际产量MP= - 0.3L 2+12L+12 对边际产量求导,得:- 0.6L+12 令边际产量为零,此时劳动人数为边际产量为最大。 L=20 (3)因为: 平均产量最大时,也就是平均可变成本最小,而平均产量最大时L=30,所以把L=30 代入Q= -0.1L 3+6L 2+12L ,平均成本极小值时的产量应为:Q=3060,即平均可变成本最小时的产量为3060. 1.假定: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边际税收倾向为0.2的情况下,求应增加多少政府支出。 解: 1406 .355006000,6.3)2.01(9.011)1(11=-=?=??=?=-?-=--= k Y G G k Y t b k

2020年上学期《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2020年上学期《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 1.(单选题)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本题1.0分)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单选题)基本经济规律是( )(本题1.0分)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答案:C. 解析:无. 3.(单选题)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本题1.0分) A.剩余价值理论 B.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答案:C. 解析:无. 4.(单选题)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本题1.0分)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答案:B. 解析:无. 5.(单选题)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本题1.0分)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答案:B. 解析:无.

6.(单选题)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内容看( )(本题1.0分)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答案:B. 解析:无. 7.(单选题)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本题1.0分)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8.(单选题)生产成本( )(本题1.0分)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9.(单选题)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本题1.0分)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单选题)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本题1.0分)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答案:C. 解析:无. 11.(单选题)新殖民主义在实质上同旧殖民主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 )(本题1.0分)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答案:D. 解析: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