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留学生事业的先驱——李鸿章与中国留美学生

中国近代留学生事业的先驱——李鸿章与中国留美学生

中国近代留学生事业的先驱——李鸿章与中国留美学生
中国近代留学生事业的先驱——李鸿章与中国留美学生

中国近代留学生事业的先驱

——李鸿章与中国留美学生

摘要: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充满着屈辱和压迫。无数仁人志士满怀热情投身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在这其中,有些人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本文以史实为基础,努力还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派遣的留学生事件,还原一个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人物。总结了这次由归国留学生发起、由朝廷内部开明士大夫支持的留学生派遣计划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给予这些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同时也对那些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身贡献的人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关键词:留学生中国近代社会教育事业贡献

Pioneer in the cause of modern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Li and Chinese Students study aboard in the US Abstract:Chinese modern history is full of humiliation and oppression. Numerous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devote to the liberation of China. Among them, some people contribute to China's education career work whole heatedly with their strength. This paper is based on historical facts, to restore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by the official sent students’ events, restore an character who devote himself to China's education. Now, we summarize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the plan send by internal liberal students and give these a more 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we also express deep respect to those people make their own contribution to China’s education career. Keywords:overseas students’ modern Chinese society education career contributions

目录

绪论 (3)

1、李鸿章的生平简介 (4)

2、留美学生事业 (5)

2.1 留美学生运动的发起 (5)

2.2 留美学生的选派 (6)

2.3 留学生在美国 (7)

2.4 正副监督的冲突 (8)

2.5 李鸿章的努力 (9)

2.6 继任监督吴子登 (9)

2.7 留学生事业的夭折 (10)

2.8 李鸿章与容闳 (11)

3、留学生的意义 (12)

3.1 留学生的成果 (12)

3.2 留学生的影响 (13)

4、对李鸿章的评价 (14)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绪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变得更加多元化,中国留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攀升,其中以留美学生的增速为最。2011年美国国际教育中心公布的数据声称,中国留美学生在2010—2011年度的总增长率达23%,总人数逾15万,俨然已成为留美学生的主力军。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留学生的数量还会高速增长,出国留学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仍将是最佳的选择。然而我们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在迈出派遣留学生这一步的时候所面临的巨大困难。而那些敢于推动这个古老而又衰落的巨人走上一条新的道路的人承受的压力也是今天的我们无法体会的。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被慈禧太后誉为“再造玄黄”、被时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与世界列强一争短长”、被西方各界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晚清名臣,他以其独特的眼光和非凡的认识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促成了中国首批留学生的“凿空之旅”。这个人就是李鸿章!正是在他的极力提倡和支持下,当时的中国才向国外派遣了留学生。这对中国近代社会和教育事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谨以无限的敬意献给那些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贤们!

1、李鸿章的生平简介: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谥文忠。182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世代耕读之家;1840年考入县学成为秀才,1843年被选入国子监学习,1844年中举人,1847年中进士;1861年奉曾国藩之命回乡招募团练,次年组成淮军,随后相继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和直隶总督等要职,期间为“外御强侮,内靖乱萌”而大兴洋务运动,创办了轮船招商局、金陵机器制造厂、开平煤矿、天津电报总局等各种近代军事与民用工业。甲午战争后赴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901年又同侵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当年年底悲愤而死。

中国自古有盖棺定论之说,然而李鸿章去世已经一百余年,对于他的争论却依然在持续。无论说他卖国贼也好,说他替罪羊也罢,人们都不能否认的是李鸿章在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中的所作所为,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在那个以孔孟之道为治国至理的环境下,能够冲破传统的束缚,极力促成中国首批留学生的输送,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而中国这批留学生的派遣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从这里开始,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华夏古国开启了向其他文明学习的进程。这在当时不仅仅是一种为国储才的明智之举,更是一种敢于面对世界的无畏精神,使得中国人开始摆脱几百年的狭隘自大,彻底地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世界!当我们一步步走向复兴的时候,不能够忘记那些湮没在史海风云之中的先人和他们为了中国的崛起而做出的努力。

2、留美学生事业:

2.1 留美学生运动的发起:

容闳,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早年曾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回国后深感中国教育制度的落后,于是先后奔走疾呼于各种衙门,甚至曾经前往南京劝说洪秀全与洪仁玕来帮助自己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可惜在当时却处处碰壁,深受冷落。恰在此时,因办洋务缺乏机器与人才的李鸿章、曾国藩得知容闳曾在美国留学,就派人邀容闳至安庆会晤,想通过他来采购一批美国的先进机器。1865年,容闳不辞辛苦、万里迢迢将所购机器如数运回上海,使李鸿章和曾国藩的江南制造总局得以开业,从此得到两人信任和重用。1867年,曾国藩接受容闳建议,在制造局旁边设置一所专业化兵工学校,翻译一些西方科技书籍,培养了一批近代最早的技术人才。

此时的容闳还在时刻想着自己的留学生计划,1868年,他在递交清廷的奏章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主张:“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材。派选之法,初次可先定一百二十名学额以试行之。此百二十人中,又分为四批,按年递派,每年派送三十人。留学期限定为十五年。学生年龄,须以十二岁至十四岁为度。视第一、第二批学生出洋留学著有成效,则以后永定为例,每年派出此数。派出时并须以汉文教习同往,庶幼年学生在美,仍可兼习汉文。至学生在外国膳宿入学等事,当另设留学生监督二人以管理之。此项留学经费,可于上海关税项下,提拔数成以充之。”奏章中将留学生的目的、人数、派送方法、管理方案以及经费来源都详尽具体的列出,可是奏章呈上之后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正当容闳以为留学生计划化为为泡影之际,曾国藩与丁日昌到达天津,容闳随行翻译。他利用这段时间竭力说服曾国藩和丁日昌就派遣留学生一事上奏朝廷,最终曾国藩决定联合李鸿章共同奏请清廷派遣留学生;1871年,李鸿章、曾国藩又分别上奏,可是两次均未得回应。其实在办洋务的这些年里,李鸿章早已察觉人才的匮乏所带来的种种困难。他所聘请的一些外国技术人员不肯将真正的技术传给中国人,所谓的“洋专家”的水平也是高低不等,其中甚至存在滥竽充数之人。所以李鸿章在他的奏章中写道:“选派留学生,培养人才,实是中国自强的根本”,“中国选幕学生留洋,学习西方以图自强,实在是当务之急!”

1872年李鸿章与曾国藩再次会衔上奏,详细拟定了选派留学生的章程、年龄、经费来源、管理留学生事务的人选等。5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奕 等人奉旨复议,由清政府正式批准施行,留学生计划在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图1:容闳像

2.2 留美学生的选派:

虽然历经波折,然而清廷总算允准了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奏请。可是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却又出现了巨大的困难。尽管留学生有各种优越的待遇,但是由于当时宣传工具非常原始和落后,再加上民众对此毫无兴趣,甚至极端反感,所以导致招生工作举步维艰。时人都希望孩子走“正途”,即科举之路,以实现光耀门楣。对于进洋学堂和出国留学则大多嗤之以鼻。如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先生的父亲詹兴洪就对儿子的出国表示极力反对,最后还是在友人谭伯村的竭力劝说并且许以姻亲的情况下才勉强同意詹天佑出国留学。那时国内流传外国“是蛮夷遍地,会剥掉孩子们的皮再蒙上狗眼,把他们弄成罕见的动物去展览”。甚至在有着出洋习俗的东南沿海,人们对于十几年不能见到孩子都表示不能接受。当时拥有几亿人口的中国竟然连第一批的30名幼童都招不满,可见当时留学生计划的实施是多么地艰难!

更大的阻力还是来自于那些“自诩清高”的守旧官僚和士大夫阶级。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这些人不是积极寻求治国救国的道路,而是关起自家的大门,排斥外来一切文化。他们埋头于古人的经典之中,自欺欺人。他们不敢面对新世界和新知识,也极力反对别人去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当听说派遣学生赴国外留学时,这些人无不惊呼这是“亡国之举”,“用外国人的一套来改变中国”,纷纷责问“生为堂堂中华子孙、礼仪文明之邦的子弟,何以要屈身向洋人学习?”。群起的攻击让留学生运动的主要支持者李鸿章应接不暇,此时曾国藩业已去世,在

朝中的重臣唯有李鸿章一人全力支持留学生计划,他反复与守旧官僚争论,并向他们说明时代的变化和留学生派遣的必要性,可是那些守旧官僚没有人能够听得进去。守旧派的阻力一直持续到留学生运动的夭折,并最终直接导致中国第一次派遣留学生的尝试流产。

李鸿章一面面对满朝的反对,一面还要倾力支持容闳的招生计划。在他的协助下,容闳最终跑到香港才勉强凑足30名幼童。1872年,中国第一批留学幼童在上海登船,迎着波涛汹涌的太平洋驶向一个全新的世界,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历程。李鸿章、曾国藩、容闳等人的梦想也变为现实。李鸿章曾不无兴奋的写道:“此事固然属于中华创造之举,并且也是古来所从没有过的事情!”1873年6月,第二批幼童派出,同时有7名自费的留学生随行;1874年9月,第三批幼童赴美;1875年10月,第四批幼童成行,3名自费留学生随行。至此,120名留学幼童在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下全部派往美国!

图2:第一批留美学生

2.3 留学生在美国:

身处封建社会和孔孟之道束缚下的这些幼童在到达美国之后,就如同鱼入大海、鸟上青天,他们面对着一个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当时的美国虽算不上世界一流的教育大国和经济大国,但是刚刚结束的内战,使美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大障碍,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期,同时它积极引进

外来的先进文化和科技,欧洲各种思潮和技术都在美国都得到了传播和发展。这些中国留学生由于年纪很小,所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在专业工程课的学习之余,他们广泛的涉猎各种书籍,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小说,薄伽丘的《十日谈》等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文学作品。在生活上他们也渐渐习惯了西方的生活方式,有的改信基督教,有的穿着西服,还有的甚至把辫子都剪掉了。这些西化的行为其实并不难以理解。当时的《纽约时报》就曾说到:“中国的幼童们,除去书本和老师传授知识外,同时受到美国政治及基督教的影响,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认为这些聪慧的幼童,仅仅由工程、数学、科学的领域中已得到满足,而对美国政治及社会的影响无动于衷,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对封建社会的一种巨大优势造成的。不仅仅因为幼童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向往,更是因为在美国生活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发现,当时中国在教育和经济等方面都与美国相距甚远。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接受全面的封建教育,即使随行的有汉文教习,但是他们所受到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在面对巨大反差的时候,他们会不自觉的学习别人,就如同历尽千辛万苦促成留学生出国的容闳一样。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要想中国变得强大,就必须要学习别人先进的科技文化。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西化,更是留学生的一种自强的开始。

2.4 正副监督的冲突:

由于清政府害怕留学生会脱离自己的控制和影响,于是决定派遣一位封建卫道士担任留学生监督,以监督留学生的举动,好对他们的“出轨”行为严加制止和约束,第一任正监督由陈兰彬担任。但是考虑到管理留学生事务的必须是一位外事通,这样才能保证留学生的学业的顺利进行,所以清政府又选定容闳担任留学生副监督一职,主要是配合留学生监督的工作。在派遣留学生之后,清廷还是这般掣肘留学生的各种行为,不可不谓之“用心良苦”!

然而在面对留学生这种合乎现代人逻辑的行为时,留学生的两位监督却表现出来巨大的差异。陈兰彬自幼受到系统完整的封建礼教的熏染,满脑子都是圣人的儒学圣道,当看到留学幼童们的这些举动,他极度愤怒不满。而容闳则不同,他对美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制度都已经习以为常,在看待留学生的变化时也是很客观和宽容的,他认为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不必深究。于是两人的矛盾和斗争就

不可避免了。

到达美国后,留学生们渐渐习惯了那种人人平等的生活方式,在面见长官时要求站立而不下跪,容闳认为这是合理的,所以表示赞同,可是陈兰彬则十分愤怒,认为这是十分无礼的行为;在上体育运动课时,清朝的那种长袍大褂很难适应野外活动,所以留学生们希望可以和美国学生一样穿短袖短裤的运动衣,容闳表示支持,陈兰彬则坚决反对;留学生要求尽量多上科技课而少上封建伦理课,容闳支持,陈兰彬则反对。当看到有人剪掉了身后的辫子时,陈兰彬勃然大怒,要求学生长跪不起,遥向清帝请罪,并责令其重新蓄发。这些都是正副监督冲突的焦点,同时也代表了封建势力和开明势力的对抗。

2.5 李鸿章的努力:

由于陈兰彬和容闳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两人便各自向国内陈述自己的理由。陈兰彬是正监督,有权利向总理衙门和清廷直接上书。他在递交总理衙门的奏章中大肆攻击容闳,说容闳纵容留学生做离经叛道之事,要求朝廷改换监督。容闳则只能向李鸿章申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留学生身处国外,就应当以学习西方文化为主,并尽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李鸿章表示认同,他曾经援引威妥马的话说:“学生到西洋后应当专门学习西学,这样才容易学深,经历十年就可以成才。如果中学、西学并重,恐怕就会造成贻误,哪一样都学不好。”所以在回复容闳的信中说到:“学生大部分生于广东,年纪轻轻就出洋,沾染一些洋习也许是难免的,不必深责!”

1873年.陈兰彬回国,借机再次向总理衙门告状,要求撤换容闳。清廷认为陈兰彬和容闳的矛盾是官场的勾心斗角和利益冲突,决定将两人全部撤换,改任陈兰彬为驻美公使,容闳为副公使。容闳听说之后大吃一惊,他急忙写信给李鸿章,请他转奏朝廷收回成命。李鸿章也坚决反对,他上书总理衙门,说留学生事务非容闳不能胜任,撤了容闳就会断送留学生事业。建议由容闳担任副公使时兼任副监督一职。虽然最终容闳留在了留学生事务所,却仍然是副监督,这就为以后留学生事务所的各种矛盾和留学生事业的最后夭折埋下了伏笔。

2.6 继任监督吴子登:

清廷虽然撤去了陈兰彬的留学生监督之职,却让他推荐自己的继任者。陈兰彬先推荐区鄂良为留学生监督,可是这位监督到达美国后协同妻妾子女整日游

玩,对于留学生事务不闻不问,对于容闳的建议也不可置否,所以留学生事务暂时由容闳做主,这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段难得幸福时光。然而不久区鄂良因故回国,容增祥继任监督。后来容增祥也辞职回国,陈兰彬便推荐吴子登继任监督一职。容闳后来回忆,“吴子登本为反对党之一派,其视中国留学生之留学外洋,素目为离经叛道之举”,“吴之为陈傀儡,又恰和其身分”,“吴继任监督,而留学事务所乃无宁岁矣”。

果不其然,吴子登刚刚到达美国,就召集所有留学生见面,当看到留学生没有下跪磕头时,他大声斥责,甚至棍棒相加,训斥学生“适异忘本,目无师长”,将来即使成才,也不能为国所用。他与陈兰彬串通一气,将所有罪责都归于容闳的放纵所致。吴子登在呈交给总理衙门的信中攻击容闳不负责任,并且与美国人交往甚密,要求撤回所有留学生,取消留学生事务所。这时一向不闻不问的区鄂良也趁机进言,说留学生事业“利少弊多,难得资力”。原先支持留学生计划的奕 此次也深受影响,恐留学生归国后危及清廷统治,所以决定支持吴子登的建议,撤回留学生。

2.7 留学生事业的夭折:

当总理衙门的官员决定撤回留学生时,李鸿章写了一封信给容闳,让他汇报在美国的实际情况。容闳回信中气愤的指责吴子登对留学生事业的破坏,对于自己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表示十分愤慨,甚至以辞职来表明心迹。李鸿章一面宽慰容闳,一面与总理衙门周旋。他在写给奕 的信中指责吴子登对学生管束过于严格,并且希望通过美国政府的干涉来阻止撤回留学生,然而都收效甚微。最后李鸿章只好采取折中的策略,他主张撤回那些“沾染”洋气过重的和成绩太差的留学生,而对于绝大多数的留学生还是继续支持其完成学业,以免近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至于撤回的留学生名单则由容闳、吴子登协商解决。

李鸿章所采取的“半撤半留”的方案依然没有得到支持,奕 已经下定决心全部撤回留学生。他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说到,“外洋风俗,流弊很多,学生少年出国,胸中没有儒学根基,德行也不牢靠。没有精通人家的技能,先已染上了种种恶习,即使竭力整顿防范也难以周到,应当立即将留学生事务所撤销,撤回留学生”。奕 是满清贵族的代表,更是封建士大夫的代表,他虽然一时支持留学生的派遣,但是内心还是十分害怕和仇视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的。所以当得知

留学生逐渐西化的消息,他不辨所以,一味的认为这会危及清廷的统治。与其说是吴子登毁了留学生事业,不如说是国内强大的封建势力断送了这次难得的自强之举。

1881年,120名留学生除去辍学和病故的26人外,全部凄然回国。李鸿章等人的努力最终也是无力回天。

2.8 李鸿章与容闳:

几年之后容闳回国拜见李鸿章,两人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文忠(李鸿章)忽转诘予曰:‘汝何亦任学生归国乎?’予闻言,莫知其命意所在,答曰:‘此事乃由公使陈兰彬奉上谕而行,鄙意以为总督(李鸿章)及陈兰彬与吴子登,皆赞成此举也。予纵欲挽回此事,亦何能为役,且违抗谕旨,则人且目为叛逆,捕而戮之。’文忠曰:‘否,予当日亦甚愿学生勿归,仍留美以求学,故颇属望于汝,谓汝当能阻止学生勿使归也。’予曰:‘当日此举,总督既未有反对之表示,身居四万五千里外,安能遥度总督心事?设总督能以一函示予,令勿解散,自当谨遵意旨,惜当日未奉此训示耳。’文忠怒形如色,忿然曰:‘予已知此事之戎首为谁矣。’”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并非没有对撤回留学生的决定表示反对,只是当时他已经无能为力,转而希望容闳可以据理力争,他在国内再对容闳的争取给予支持,这样就有可能挽救留学生的命运。可是容闳毕竟不谙官场,加之吴子登的阻挠,所以最终未能领悟李鸿章的意思,导致了留学生事业的半途而废,中道而毁。后来吴子登拜见李鸿章的时候,被李鸿章狠狠地骂了一顿。容闳写到,吴子登在拜见李鸿章后“似甚狼狈”,由于李鸿章将满腔的怨气都撒在了这位留学生监督身上,所以吴子登从此“销声匿迹,不复相闻问矣”。

然而容闳还是耿耿于怀,对于李鸿章的行为表现的十分不满。在后来的回忆中容闳说到,“其(李鸿章)为人感情用事,喜怒无常,行事好变迁,无一定宗旨”。客观的说容闳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实在是有所偏激,自始至终李鸿章都在十分支持留学生计划,容闳实在是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对李鸿章做出了错误的论断。后人在论述这段评价之时有这样一段话:“文忠事迹俱在,功罪自有定评。是容先生此语,亦未必便为失言”。

3.1 留学生的成果:

虽然历经十年的留学生计划至此告终,可是当时许多留学生已经进入了美国的各种大学,有的甚至已经毕业。当他们回国之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李鸿章、容闳等人的决定是多么高瞻远瞩,最后连那些封建士大夫都不得不承认这些人所取得的成绩。

在归国的留学生中,有许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比如担任清华学堂校长的唐国安,为清末民初的青年赴美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吴仲贤在墨西哥曾索回108名华工死亡的财产赔偿金;梁丕旭在随同醇亲王载沣赴德访问时据理力争,使德皇放弃了让载沣下跪的侮辱性要求;张仁康在美国当律师时争取了华人正当的权益。还有在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牺牲的海军将领杨兆楠、陈金揆、沈寿昌等人,民国时期的海军次长徐振鹏,都是这批留学生中的一员。

其中最值得骄傲的是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他在英、日、德等国的工程师修筑失败后完成了滦河大桥的设计和修筑,滦河大桥也成为中国工程师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詹天佑也因此被选为英国工程师学会的会员。1904年他开始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当时国外曾经有人嘲笑到,能够修建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可是就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詹天佑先生却出色完成了这条铁路的建设,而且比预计工期提前两年,节省花费28万两白银。他所写的《京张工程纪略》及图名等书,也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图3:詹天佑

这些留学生的成果不仅仅对于那些守旧的封建士大夫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于那个充满愚昧和无知的社会也是一次巨大的震动。此后,有识之士纷纷漂洋过海,赶赴异国求学,于是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留学生出国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提出“教育救国”的口号,并且付诸实施。

后来的留学生在国外受到先进的教育之后,逐渐认清了清政府丑恶的嘴脸和社会的极端落后,他们怀着满腔热血,如同他们的前辈一样,以身报效中华,只是他们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和具有前景的道路——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而发动辛亥革命的那些仁人志士之中,就有许多从各个国家留学归来的留学生。这也是当初李鸿章、容闳等人所始料未及的。所以说第一批留学生的派遣不仅仅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对中国整个社会的进步更是影响极大,虽然偏离了那些主要支持这项事业的人的初衷,但是客观上这些人的努力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图4:参加辛亥革命的留学生

4、对李鸿章的评价: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虽然有过镇压农民起义、签订卖国条约等为后人诟病的种种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以偏概全,全盘否定李鸿章的历史功绩。他自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就开始努力向西方学习,最初仅仅是学习西洋的各种火器和枪炮,后来随着创办洋务的逐渐深入和积累,渐渐的转向学习西方各种军用和民用工业,这也为中国的工业起步和资本主义的积累打下了基础。而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中国第一次留学生运动也是在李鸿章等人的倾力支持下展开的。此时的李鸿章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学习西方各国的工业技术了,他清楚的看到,要想中国强大起来,必须要有自己的人才储备和教育机制,这样才会不至于处处受制于人。所以在容闳等人提出派遣留学生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支持的立场,由于李鸿章是一位实权派人物,所以他对于留学生的成功派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中国毕竟还是有那么一些人正在慢慢地睁开双眼,客观的看待这个陌生的世界。

历史总是向前进步的,然而这种进步却是那么艰难和曲折。历史不会一下子跨越几十年或者上百年而进入另一个时期,在历史进步的同时,总是有些人有意无意的推动着它的脚步慢慢前行。我们不能奢望某一个人可以一下子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为了国家进步、民族自强作出牺牲的那些人中,李鸿章无疑是一位有着卓越贡献的人物。他利用手中的权利,或多或少的为中国的各个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他所支持的留美学生事业给中国带来的转变是巨大的。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如果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就必须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教育事业。中国在隋唐时代所开创的科举制度在当时的世界是十分先进的,所以那时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焦点。进入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各国都努力发展自己的教育事业,英国、法国、德国先后崛起,随后美国、日本也紧跟其后,甚至后来居上。这些国家在走向强大之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的重视教育。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疾速的推动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实行的“文明开化”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日本的发展,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主要列强之一。李鸿章正是一位有着独特眼光的智者,他敏锐的感觉到教

育的落后、人才的匮乏会使中国更加的衰弱,所以他竭尽全力支持容闳的留学生计划。虽然这次尝试不幸夭折,但是它给中国带来的震动是极大的。后来逐渐兴起的留学生出国的热潮,正是在这次尝试的影响下形成的。现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好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要努力地向国外学习,积极的派遣留学生,好为中国的崛起积攒人才和力量。

无论世人怎么理解和评价李鸿章,他都是一位对中国教育事业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人,值得我们敬佩!

图5:李鸿章

致谢

在本文完成之际,谨向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感谢我的父母以及关心和爱护我的亲人。感谢他们这二十余年来对我的悉心照顾和鼎力支持。他们感动着我,激励着我认真学习,过好生活的每一天。

其次我感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和我的母校——徐州师范大学四年来对我的栽培。

还要感谢我的大学老师在我的本科学习期间给予的学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你们以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强烈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我、鼓舞着我,使我受益终身!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杨庆余教授,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激励,解决了很多实践中的难点,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一种极大的帮助。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杨老师都始终给予我耐心的启发和悉心的指导帮助,在此谨向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再次感谢帮助过我的所有人,是你们的无私帮助造就了今天的我,我将继续努力,认真工作,好好生活。

参考文献

[1]成晓军:《洋务之梦──李鸿章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7,K825.5;

[2] 容闳著,恽铁樵、徐凤石译.《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 团结出版社,2005.1,;

[3] 周军、杨雨润.《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

[4] 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1991年,1994年;

[5] 王承仁、刘铁军:《李鸿章思想体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6] 刘华明、郑长兴主编:《李鸿章全传》(2册),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年;

[7] 司马烈人:《困经:李鸿章一生的九大布局》,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8] 陈汉才:《容闳评传》,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1;

[9] 郑洁、刘文鹏:《李鸿章外交之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近代史论文——浅谈李鸿章

纵观历史,人物万千,可是人们对其的评价,几乎都逃不出一个极端化的范畴。在人们眼里伟大的人没有瑕疵,而卑鄙的人没有一点人性。李鸿章就是其中的典型。 可是李鸿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人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卖国贼,《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两条罪状就足以让人们将他彻底钉死在卖国贼的柱子上,永世不得翻身。 他真的只是一个卖国贼吗? 我不以为然,在我看来李鸿章是功大于过。 诚然他为了家族和自己的利益,受过贿赂,打压他人产业。但是他对于中国,对于历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绝不是一个卖国贼就可以掩盖一切的! 作为政治立场和他对立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悲李鸿章之遇。既然两者对立他的话应当有相当的可信度。 也许有人说,一家之言而已。那就来纵观其一生,再做评价。 李鸿章出身于翰林,清代文贵武贱,但他后来毅然从戎,虽然其中有吕贤基的原因,但大部分还是出于李自己的主观意愿。他为什么毅然从戎呢?因为时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神会动乱不堪。太平天国运动,使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精神的体现,可是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对于中国需要的是富强,是统一,是一个强大的政府!因此,作为有远见的他又怎么会置之事外,唯有挺身而出。 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 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洋务派创造了中国近代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无法拯救中国的命运。但这个结论是怎么出来的,是在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起来的,而李鸿章大力发展洋务运动的时候,洋务运动并没有失败,并且还在相当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的中兴,至少让中国打开了国门,让新的技术进来了,在实践中慢慢的摸索出来,原来中国不仅是技不如人,而是制度不如人。可是试问一下,有谁能够在当时就能一眼发现中国贫弱的症结所在?没有人,纵然是康有为,纵然是孙中山,他们不也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以后才发现中国贫弱的根本所在,才提出变法革命救国的吗。而在当时,可以说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够发现,当时能够救中国的,只有洋务运动,而李鸿章正是洋务运动最大的实施者。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北洋水师更是全军覆没,更令人们谴责洋务运动的失败。可是事实证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是必然的,海军军费的挪用,旧式军队的腐败,官

浅析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摘要:晚清时期,一批中国幼童带着祖国对他们的厚望来到美国,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虽然这次大规模官派留学计划以夭折而告终,这批留美幼童也不为多数人所知,但他们用自己的进步思想和卓越能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外交发展史上扮演着开路领航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留美幼童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教育外交历史影响 引言:在李鸿章的大力支持及中国近代首位留学生容闳的推动下,1872至1875年间,每年清政府派遣约30名幼童前往美国留学,4年共120名左右。由于美国排华浪潮和国内反对势力不断施加压力,此次官派留学计划被迫中断。而这些留美幼童回国后虽遭国人排斥,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各行各业中促进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他们中的多数人成为中国的科技专家,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科技建设,为我国的采矿、通信和交通做出贡献;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了晚清的官员,在政体转变、近代化的教育和民主自由思想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阐述留美幼童对于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教育现代化和外交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论证他们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推动者。 一、留美幼童对中国早期科技发展的贡献 (一)对中国近代地质采矿业的推动 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此时已从“自强”转变到“求富”,目的在于以民用工业带动军事工业。而清政府之前对地质矿业不够重视,因此,中国的大部分矿产资源都被外国人所掌控。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地质矿产的重要性,在美国选读矿产专业的留美幼童正可以在这一行业大展身手。在1881年召回幼童后,经统计共有15名幼童从事矿冶工作,约占回国幼童的16%。 在这15名幼童中又以吴仰曾、邝炳光和邝荣光最为著名。作为中国第一代矿冶工程师,他们不仅参与了许多重要矿区的勘探开采,还将实践中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基础。吴曾仰是第一批留美幼童,虽未能在美国完成学业,但于1886年受命到英国伦敦皇家矿冶学校继续学业,成为留美幼童中得以完成学业的幸运儿。吴曾仰在1890年回国后被派任为热河银矿总工程师,之后均委以重任,曾受盛宣怀之命勘察湖北大冶县龙角山银矿。谈及工作时,吴曾仰曾提出,“试办之始化炼银法,以先用土法较为便宜。……如矿务渐见兴旺,仍以用西法化炼较为便捷。至放炮黄药无论西法土法必不可少。俾得人力少而工程速”,从中可以看出他运用理论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中国近代不可多得的矿冶工程师。 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地质矿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他们的实践考察科学著作及,为之后中国地质矿冶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二)对中国电报通信发展的贡献 直到幼童被召回前,中国大陆还没有长途电报线。在李鸿章的要求下,1880年朝廷终于批准了修建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南北洋路线”的请求。由于国内相关领域人才奇缺,第一批回国的21学生均被送到电报学堂学传电报,后又有第二、三批回过国的学生加入。

中国新闻事业史

0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新闻史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闻史》课程研究的是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必修课。 (二)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了解新闻有史以来的报刊活动、新闻思想;把握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认识、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新闻现象;增强对有影响的个报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二)学习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了解邸报、民报等的发展与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一、识记: 1.金石碑刻 2.“露布” 二、领会: 1.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传播形式。 2.语言传播。 3.文字传播。 三、理解与运用: 报刊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二节邸报 一、识记:

1.邸报 2.开元杂报 3.敦煌进奏院状 二、领会: 1.邸报在各时代的发展与特点。 2.邸报的作用。 三、理解运用: 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民报 一、识记: 1.小报 2.京报 二、领会: 1.小报的产生、性质及其特点。 2.小报的内容与发行。 3.小报与邸报的异同。 4.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5.京报的内容与发行。 6.京报与邸报的异同。 第二章近代报刊之始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与主要报刊。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掌握《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万国公报》、《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等主要报刊。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说 一、识记: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蜜蜂华报》 3.《中国丛报》 二、领会: 1.中国近代报业产生的特殊性、背景及其作用。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中国丛报》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这是《李鸿章传》作者梁启超 对李鸿章的评价。的确,作为晚晴第一重臣的他在才识和谋略上远远超出了晚 清政府的其他官员,在国内外事务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延缓着晚晴政府的衰败。但正由于李鸿章代表着清政府与列强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扶植着如今 看来腐朽无能的晚晴政府,他在教科书中的评价总是负面远远多于正面。可如 今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了解了自晚清以来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 发展,开始慢慢对李鸿章之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重大贡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对李鸿章和中国近代化的认识和看法。 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拓者,首先不同于其他大臣之处的便是他 对时局的洞悉和顺应历史的发展意识。李鸿章在光绪元年因台湾事变筹划海防 的奏折中就提到资本主义列强实力的崛起对清政府统治的巨大威胁,“数千年 未有之变局”一句更是体现了他对列强的警惕意识和构想着自身的发展意识。 于是乎,李鸿章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 军事上,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洋务运动的初期便首先开始通过采用西 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的主导下,江南 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除此之外,李鸿章还主导开办了如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江南陆军学堂等一 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最值得一提的是,期间创办的北洋海军 曾经是中国威慑海洋的先进军事力量,尽管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但不可 否认的是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军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中的巨大贡献。 经济上,从洋务运动中期李鸿章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为起点,中国近代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相继发展。这些民用企业不仅填补了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空白,并推动了民族企业的发展。在李鸿章积极创办这些民用企业的进程中,鼓励了一批爱国实业家创办民族企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 教育上,洋务运动中为最大家所熟知的选派留美幼童,便是在容闳的提议下,最后经由曾国藩和李鸿章奏报清廷获准,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洋务运动中大力创办地一系列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为中国近代 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李鸿章的变革存在着不彻底性,最终甲午海战的失败也宣告了李鸿章在 救亡晚晴道路上的失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变革的种种举措在国家发展的各个命脉上都有着极大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全方位发展。就像邓小平之余改革开放的重要地位,我想若将李鸿章看作为中国近代化事业的总工程师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中国新闻史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选)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在唐代出现的有确证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 (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特征:内容:刊登皇帝谕旨、臣僚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 形式: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和文字体裁划分,没有广告 发行与传递: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选)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邸报: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 内容: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开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作用: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小报内容:以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是一个不定期的非宫方报纸。 性质: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

作用:它突破了宫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宫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 性质:它是由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报抄。 作用:公开发行的京报,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近代报刊提供转载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况。(选) 印刷:明代官方发布的邸报,仍为手抄; 清代的官方邸报,继续采用手写传抄的办法; 始于明代中后期民间报房的京报,最初可能是手抄的,但很快就有了刻印的。此后出现“黄皮京报” 发行: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都是经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各地的,因此,邸报又称驿报; 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都是自行销售的; 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都是自行办理的; 京报有人专送 6.邸报与现代报纸的区别。(主观) 第二章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 1.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消极作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的作用,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 积极作用:①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②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和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梁发、王韬、钱昕伯)受到新闻 工作的职业训练; ③在印刷设备和技术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最早的中文铅字和印刷 机,都是从国外进口,首先在外报使用的) 2.简要评述王韬的主要贡献。 ①鼓吹国人办报。主张中国应自行办报,还要办西文报 ②重视报刊政论。《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集 ③致力于革新文风。采用浅显的文言,议论时政 3.外报和中国古代报纸的区别。 ①在内容上,外报可报道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古代报纸只记载朝廷政事 ②在板报思想上,外报都有明确的、具体的宗旨;古代报纸却没有一篇直接阐述办报思想与方针的

《大清留美幼童》观后感

姓名:吴江学号:20101000243 班级:052106 《大清留美幼童》观后感 在观看本片之前,或者说在对近代中国对外派出留学生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之 前,都觉得清王朝与派出留学生这件事完全不可能有任何关系,这也正是我对晚清政府一贯的看法,腐朽落后,骄傲自大完全与外界隔绝。片中讲述的1872-1881年那段历史也正从侧面反映了王朝末日,万象丛生,是向外邦学习思想萌芽的开始,然而腐朽的思想仍没有散去的迹象,两者剧烈摩擦碰撞,让这段历史颇有意思。第一批留美幼童终究是踏上了去往异邦的路,终于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事情的开端要从其发起人,容闳、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开始说起。容闳自不 必说,其为第一个在美国一流大学毕业的人,他饱受西方文明影响,真实感受了西方文明的自由、民主、科技的益处,自然知道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习意味着什么。我想,他定然知道派遣留学生这件事一定会成功。但前提是清政府同意派遣所谓大国之人到所谓蛮夷之地学习。 李鸿章与曾国藩都是清末朝廷的重臣,留学计划能否成行,关键在这两位 大臣的态度。然而这两位大臣的想法有是怎样的呢?其实曾国藩早已洞察了大清闭关锁国带来的深重危机,从一幅名为“侍文正公看地球图”中可以看出这位封建王朝的大臣拥有世界眼光的良苦用心。李鸿章在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人们更多的看到了李鸿章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签下了近代中国的多个不平等条约。在我看来,太平天国运动虽被现代历史课本看做人民反抗的正面运动,其实为愚昧的农民暴动,对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对其的镇压实数利国利民之事;晚清能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和谈,能够有资格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只有李鸿章一人,李鸿章的所为正反映了他对历史负责,为担大义甘受辱骂的磅礴大气。人们很少看到李鸿章是开明派,他积极投身于洋务运动中,创办新式海军。日本人对他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明锐的手腕。当然我对李鸿章的了解还是非常少,不能有真正客观的评价,我希望能够在以后能够查阅更多的资料,能够更深入了解这个人物。总之,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在李鸿章的一手操办下,大清派遣留美幼童计划终于成行。 同治年间,在陈腐封闭的满蒙大院中出现了一些有识之士,他们清醒的看到,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定本制度 2、《时务报》 3、黄远生 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5、《红星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2、述中国早期广播事业的诞生情况 3、简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和宣传工作 三、论述题(40分) 1、试分析近代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影响(15分) 2、试分析范长江的主要新闻活动和事迹(10分)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15分)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时务文体 3、邵飘萍 4、《向导》周报 5、红色中华通讯社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苏报案”发生的过程 2、简述维新派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3、简述国统区的“拒检运动” 三、论述题(40分) 1、试分析《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15分) 2、试分析邹韬奋的主要新闻活动和事迹(10分)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15分) 试卷参考答案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定本制度: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王朝制定“定本制度”,所谓“定本”,指进奏院要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相关部门审查,即审查通过的样本为“定本”。 2、《时务报》: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是维新派的著名报刊。梁启超主编,发表了许多维新变法的主张,著名的有《变法通议》,1898年8月停刊。 3、黄远生:民国初年名记者,提出新闻记者的“四能”。善写新闻通讯,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团体,1918年10月成立,该会以研究新闻原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专业只发展为宗旨。 5、《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1931年12月在瑞金创刊,遵义会议前邓小平主编。后来由陆定一主编。《红星报》内容丰富、生动,对提高红军的政治觉悟帮助很大。 二、简答题 1、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是从原始社会就开始的。语言产生之前,人类用声音、动作、符号、图画、雕刻、绳结、烟火、实物表意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活动。语言产生后主要靠口语交流。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以后,新闻有了便捷的载体,《春秋》、《左传》之类的历史文献出现传播新闻的记载,但许多信息仍然主要是口语传播的。 2、中国早期广播发展:外国人最先在上海办广播电台,国人办得最早的是哈尔滨广播电台,不久沈阳、天津、北京也相继出现广播电台,至此广播在我国开始发展。 3、延安台建立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广播工作者克服技术上的很多困难,该台于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延安台报道了皖南事变的真相等,它的建立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对根据地的新闻封锁。 三、论述题 1、近代外国人办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报刊观念、报刊内容形式和物质技术等方面。 2、范长江是著名新闻记者,20世纪30年代两次去西北采访,其《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情况,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共产党领导人生动形象,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试卷参考答案模拟试题二:

【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论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凭借不平等条约,从沿海深入内地,大量 商品涌入中国城乡,中国传统农业和手工业 遭到严重威胁。由于中国的海关大权被洋人 所控制,所以中国丝、茶以及其他商品的出 口量不断增加,但是价格却在下跌。郑观应 在《盛世危言》就指出,外国商品大肆在中 国倾销,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 结构,使原本正常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混乱; 另一方面又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 限的空间。自然经济的解体促成了近代商品 市场的形成,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 一定的条件。这就是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千 古未有之变局”面对如此深刻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 机,于是清朝统治者集团中的一部分有实权 的大臣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极力主张兴 办洋务,于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 目的,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他们兴办近 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当时亚洲最大 的海军基地,设立海军衙门;建立新式学

堂,培养翻译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洋务 运动采取的这些措施,虽然没有使中国真正 富强起来,却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 “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近代 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军事方面 随着西方外国侵略势力逐渐进入我国 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而在国内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处于胜负未分的关键阶 段。清朝统 治者在内忧外患的威胁下,为解决燃眉之 急,力图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建立一支新 式的海陆军部队,以维护自己的统治。由于 当时没有意识到落后在制度上找原因,以为 只要制造坚船利炮,就可以自强御侮。因此 说,中国近代化观点的形成是从对洋枪洋炮 的认识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近代化开 始的。 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 以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为标志,主要 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 局、湖北枪炮局等,以及各省陆续建立的兰 州机器局、广州机器局等,共二十一处军工 厂。为了“自强、御侮”,洋务派在兴办军 用工业的同时,开始筹建近代化的海军和海 防。1866年,清在闽浙地区总督左宗堂的建 议下,创设马尾船政局,力图建立起中国近 代史上新式海军。经过筹划,光绪元年四月 (1875年5月),清廷任命直隶总督李鸿章 和两江总督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 事宜,开始了近代海军的筹建。李鸿章还先 后在旅顺口、威海卫等地布置防务,修筑炮 台、船坞,成为北洋海军的两大基地 这些军事工业由政府投资朝廷 委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古代 1官报 邸报定本制度《读开元杂报》印刷技术应用----宋代 P9 两份进奏院状《天变邸抄》P28 《急选报》 2 小报(非官报) 内容:封建官报不准备报道和未来得及报道的事情P18特点P19第四段商品性(报纸开始成为商品宋代) 3京报 清代(明代中叶开始产生我过民间报房办的报纸P21 P38 京报的内容 辕门抄,京门抄的概念P40 为什么说京报是古代最完备的报纸?发行,内容P38 近代 1 外国人办报 A 鸦片战争以前 代表报刊 境外《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米怜3条原则P45 境内《东西洋考》〈新闻纸略论> 中文报刊中第一篇新闻学转文 -<天下新闻>------印刷 2外文报纸 第一家<蜜蜂华报> <广州记录报> <中国丛报> <各国消息>------第一个石印 这一时期报刊的性质 B 鸦片战争以后 1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遐尔贯珍> P53 <万国公报> 2商人资本家半的中文报刊申报,,上海新报,,新闻报字林沪报所办副刊<消闲报> 3外文报刊P51得臣报,士蔑西报, 耔剌报, 字林西报----旧中国影响最大 天津<时报> eg: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论述) 答:1过程(鸦片战争前后) 2 性质(两个方面) 中国人办报 上海<隳hui报> <西国近事汇编> P77 1873年8月<昭文新报> P76 <述报> ---印刷 (重点)香港<循环日报>王韬 三个第一--------政论著称,报刊政论家,政论文集 写作原则及其意义 维新派办报: <万国公报>---à<中外记闻> 作为强学会机关报.创办时间 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各个代表报,创办时间,创办人 <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P109—110 <大公报>,<京话日报>,<时报>,<东方杂志> 需注意: 1时务文体 2 梁启超的板报活动极其新闻思想,舆论观(对他这个人物要能够串起来),可分为两个时期: 戊戌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

试论晚清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试论晚清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学院: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班级: 2010级研究生班 学生姓名:庞媛 学号: 1201000830

试论晚清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摘要: 留学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产物, 并随着变革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清政府派遣了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留学。虽然是中途而废,但是清政府的这一壮举揭开了中国留学教育第一页,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留学生以其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特有的才能, 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变革,对促进中国近代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留学生历史影响 19世纪40年代,在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大清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轻而易举地打开了。清政府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严酷事实,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一些务实开明的封疆大吏也逐渐对当前的形势和西方列强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从19世纪60 年代起掀起了一场以“求富”、“求强”为主要内容,以“中华两用”为主要纲领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当时闭关自守的封建制度和落后守旧的社会风气。洋务派在发展洋务运动时深感急需具有一定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传统旧教育却难以培养这样的新式人才,因而洋务教育应运而生。所谓洋务教育,就其内容而言,包括兴办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两个方面。特别是在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冲破樊篱不可阻挡地流入中国的时候,洋务派深感科技人才的缺乏。一些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开始考虑派遣留学生,以便更直接、更迅速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最早提倡留学教育的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容闳自幼受西方教育,抱有借西方文明以改良东方文化的理想。他曾于1860年会见太平天国王洪仁上陈七事,其中特别重视学校教育。但未被采纳。1867 年,容闳又向时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得到赞许。后又得到曾国藩的赞同,并由曾国藩等四大臣联衔奏,1871 年冬奉旨照准。这时的洋务派认为“选募学生肄业西学、培养人才,实为中国自强之本”,并把选送学生出洋学习,看成是“当务之急”。这里所谓肄业西学,就是到国外留学。另外,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出于了解列强和御侮图强的愿望,于1866 年奏派斌椿率员出洋“游历”。次年又派志刚等赴各国考察。这些出洋考察的官员真切感受到西方的文化教育,也极力主张“宜亟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实力讲求”。在近代大教育家容闳的努力下,加上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外交条件已经具备:1868 年,中美两国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确定“嗣后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须照相待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欲入中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亦照相待最优国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题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题(一) 一,简答题 1,简述宋代官报系统革新的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但主要是朝廷控制的官报和邸报。 在宋代,由于官报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首次出现了另一种形态的报纸——小报,可以称之为中国早期的民营报纸。 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这些改革使得唐代时隶属朝廷的新闻媒介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中央政府不再将发布新闻的职责交由地方行政机构,而是直接垄断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即“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达于四方”。换句话说,在宋代时,已经出现了一个类似于今天的通讯社一样的机构,但这个通讯社只能有一个,而且隶属国家。 宋代的官方新闻发布机构是都进奏院,实际上是把唐代的所有进奏院合并到一起,后来直接称作进奏院。进奏院负责的发布官方文书,而在进奏院任职的地方官员负责挑选并摘抄与自己所负责地方有关的内容,然后将其交给地方官员或是中央相关机构。他们摘抄的内容只是朝政信息、皇帝谕旨和大臣奏章,宋代不许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抄录并公开发布的官方文书,被成为邸报。 在如此严格的规定下,新闻审核制度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北宋真宗时,皇帝下诏要求进奏院将准备发布的文书每五天向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报备,由枢密院审查批准才能发布。到了南宋,我国做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诞生。在南宋,邸报的编定由最高国务机关门下后省负责,门下后省官员官员“判报”后出“定本” (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样报)后才能发布。知道宋神宗王安石变法后,定本制度才被取消。 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的最大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末年临安已经出现以卖邸报报为生的人,南宋的临安更有卖邸报的店铺。邸报成了面向社会广大受众的商品,可见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日益增长。 虽然邸报允许公开发售,但卖报的人或是店铺都是由官方认可指定的,甚至还要特派地基官员为报纸担保,一旦报纸内容出现问题,这些担保人立刻受到惩罚。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宋代如此高压严苛的传播制度下,广大人民的新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时候,非法的报纸便出现了。 这些非法的报纸被称为“小报”,“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朝廷屡禁不止,衍生至日后的各朝代。 在北宋仁宗时期,发生了“诸路进奏官报状之外别录单状”。这读起来十分拗口的事件是说,在北宋开始有一些负责抄录新闻的官员,将一些“不让往外播”的新闻抄录下来并另行传播。到了南宋宋神宗时期,“小报”已经发展到“印卖都市”的程度了,这说明我国在11世纪已经有了印刷新闻。小报的内容是朝廷上还没有定论的事、朝廷百官言论、街市传闻,甚至有些编者的杜撰捏造。 小报还有一批“记者”,这些人“以探报此等事为生”。南宋末年,赵升的《朝野类要》有记载:“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意思是,在中央负责摘抄邸报的人都心向“小报”,这些人是“小报”的记者,探访朝廷秘闻。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2,简述我国新闻教育和研究开端的情况。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一直活动到1920年12月。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被推选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学会副会长徐宝璜;一是《京报》社长、名记者邵飘萍。该会的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就任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几乎处于左右中国朝局的地位,我国资产阶 级历史学的创始人梁启超早在70年前就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乎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读中国近代史者势不得不说李鸿章。 毋庸置疑,对李鸿章镇压农民起义和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的劣迹加以批评和批判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批判的同时,也该进一步作出阶级的历史的说明,必须指出就镇压农民起义而言,这是由他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许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敌视人民这一点上,一切统治者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在阶级矛盾激化时,统治者都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的。既然如此,对身为清朝大官僚的李鸿章的评价怎么能因为他镇压过革命的‘政历问题’而一锤定音呢。 对于他经手签订不平等条约之事,也应作具体分析。不可否认李鸿章代表清朝与外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民族灾难。从签订《马关条约》来说,甲午战争正逢慈禧太后六旬大寿,这个报定‘宁亡外夷,不给家奴’的清朝最高统治者,即主张和解了事,以免影响她的庆典。在清朝全面战败的情况下,清政府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在日谈判期间,他被刺客小山丰太郎开枪击中左面,血染官服,当场晕倒。但是他仍然据理力争,可惜城下之盟,他也无回天之力,最终签订了《马关条约》,据说他在签字的最后关头,曾经老泪纵横得对美国使团顾问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西安,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而中国可以抵制到无限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马关条约》签订后在全国引起

强烈的反响,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掀起了维新变法的高潮。《马关条约》导致国内民怨四起,但又不能指责清政府为慈禧太后倾进国库一心筹办万寿庆典,故将矛头指向了李鸿章,马关条约签定后,将所有致败之由、误国之责都归咎于李鸿章个人,反映了清统治层中既不敢正视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万恶之源,又不敢抨击真正的罪魁祸首慈禧一伙。对李鸿章的口诛笔伐,虽然有时意气多于冷静的分析,难于对其作出全面而切合实际的估价,但却反映了朝野上下的思想动向,表现了人们对战败乞和的愤慨和国运垂危的关注。甲午战后,李被解除了位居25之久年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他也视马关条约为奇耻大辱,发誓终身再不履日,两年后出使欧美各国回国途径日本横滨,再也不愿登岸,,当时需要换乘轮船,要用小船摆渡,他一看是日本船就不肯上岸,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在两轮船之间架了一块木板,75岁高龄啊,在忽忽悠悠的木板上毅然决绝的蹒跚着步子慢慢腾腾的挪过去。 如果说李鸿章一生仅仅局限在对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对外签订不平等条约,那么他理应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在他从政的50多年里,他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化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我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他为中国的近代化提供了不少新东西,因而对这样一个表现复杂的人物是不能全面否定的。 李鸿章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留美幼童与中国近代教育 先看这个

留美幼童与中国近代教育的探究 看完全部写一份两三百字的研究体会视频感兴趣的看看研究过程中的红字部分要是能改能添加的改一改其他地方要是有错误的或者有什么好的想法的用红字标在旁边就行或者用qq与我联系谢谢合作 前言: 早期留美幼童回国后主要从事教育的有8人,其中大学校长2人,有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总办蔡绍基;新式学堂校长3人,有中国第一所官办西医学校北洋医学堂(今河北医科大学前身)第一任总办(校长)林联辉,唐山铁路学堂(今西南大学前身)总办周长龄和监督方伯梁;曾担任教职的有三人,有程大器、黄有章、容尚勤;此外,还有一批从事政治、外交、实业的留美幼童也间接促进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如容开、梁诚、唐绍仪、梁敦彦、梁如浩、詹天佑等。这些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教育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学校教育:破旧立新,造就新人才 回国后一些留美幼童已开始认识到近代教育对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只有在中国倡导新式教育,造就大批新式人才,建立近代教育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当时的危机。 唐国安就是如此。唐国安,第二批留美幼童,1873年抵美。他先入读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新不列颠中学,6年后毕业,考入耶鲁大学法律系,就读一年,被召回国。回国后先在唐山机械采煤公司,后参加修建京沈铁路。1907年,他入京任外务部司员兼京奉铁道事。1908年秋,他作为译员随清政府军机大臣毓朗、留美幼童出身的外务部尚书梁敦彦前往厦门,迎接美国太平洋舰队来访。1908年,外务部,学部两部共同组建游美学务处,唐国安开始担负学务处的日常主要工作。游美学务处成立后,头一件事是考选学生赴美留学。作为主考官之一的唐国安,认真严格录取了一批优秀学生,送美后学有所成。这些留美学生学成回国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2009-07-24 10:33:34| 分类:考研资料 |字号订阅 1、 “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京报”发展到完备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 始于乾隆年代,清中叶以后日趋盛行。 名称开始固定,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这时,《京报》的性质已经出现变化, a)它继续邸报的余绪,在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发行,含有内部参考资料性质 b)它公开销售于民间,只要付钱便可订阅,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它已不属于政府公报性质。但还不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没有记者、编辑,只许照章抄录宫门抄、谕旨和奏章,不准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安排版面。 总之,《京报》与以前的同类在体相比,虽有很大不同,但仍没质 2、 《东西洋考》创办的目的和宣传的特点--- (一)办报目的--为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政府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二)宣传的特点--虽是宗教性报刊,但已没有解释教义的专文,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

A、言论:不再阐述教义,而是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 B、科学文化知识:除介绍西方的情况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C、新闻信息传播: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录自穗澳的地方新闻,后期也录有些“京报”的材料。该刊所载《新闻纸略论》一文,为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它还比较重视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看懂中外进出靠贸易的物价表。 D、编辑业务:文字通俗,文章简短,又作连载,每期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E、宣传策略:与《察世俗》相同,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编署名“爱汉者”。 3、 香港报业的发展与商业报刊的崛起--- a、鸦片战争后中国报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商业性报刊崛起并迅速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香港最早出现的4家商业性报纸为《中国之友》《香港记录报》《德臣报》《子子喇报》。1860年前,香港的商业性报纸由《德臣报》《香港记录报》《中国之友》三足鼎立。1860年后,形成《子子喇报》与《德臣报》两家对峙的格局。 b、香港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最早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出来。 c、商业性报纸的涌现,推动了新闻时效观念的提高,原来的中文报刊均为月刊、周刊,而中文商业报纸则多为周三刊和日报。通讯手段和采编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印刷条件日趋先进。为争取快速出版,它已报刊已经摆脱了以往的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充分体现新闻纸的特性,一些消闲性的志怪传奇之作被日益排除在新闻之外。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的拓荒(一)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的拓荒(一)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四十年来,中国之大事,无不与李鸿章有关系。”对这样一个复杂人物的评价,在他盖棺后的近80年来“论犹未定”。误国、卖国之罪不可否定,但也还有爱国进取之心。本文仅就他在洋务运动时期,对中国近代化的开拓功绩,作点赘论。1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1823年(道光三年)生于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1847年在科举的道路上爬上了进士的名位,开始跻身于封建统治者的行列。从他步入仕途官阶之始,就正是西方列强肆志于东方,“西力东渐”的时代。英国侵略者用鸦片加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1851年爆发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横扫了清王朝统治下的半壁河山,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农民政权。农民战争的威胁,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震惊了地主阶级中的部分当权派,促使他们开始思索、研究战争失败的原因,为支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而谋求安内制外之策。 李鸿章在勾结外国侵略者抵抗太平军进攻上海的作战中,“其亲睹器械之利”,“深感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二、三。)决心“取而用之”,向外国购买洋枪洋炮,”仿募覃思之士,知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制造”,“以资攻剿”(《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九。)在“华洋会剿”太平军期间,他开始看到来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威胁较农民起义更甚,他说:“盖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若不及早自强……厝火积薪,可危实甚”,并认为“我自能强,则彼族尚不至妄生觊觎,否则后患不可思议也。”(《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二、三。)他积极向总理衙门陈述:“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的哲理,力主向西方学习,“师其所能夺其所恃”(《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十九。),达到“与英法相为雄长”,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作为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和封建顽固派一样,是要加固封建统治的堤防,但采用什么材料和方式来强化?李鸿章比顽固派显得较有远见。他能将目光投向世界,明察时局。首先惊呼中国处“三千余年一大变局”,而“昧于三千年一大变局”,“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钜而痛深”(《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十九。)的历史教训。在面对“变局”、“强敌”的形势下,提出必须走出国门,学习先进,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三十九。)。他分析“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弓矛小枪土炮,故不敌于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的重要原因。这里虽说是一种唯武器论,也认识不到武器的落后正是反映了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腐败。但李鸿章承认了落后的现实,正视中西方之间的差距,清醒的认识到要抵抗住外来的侵略,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改变落后状况。针对顽固派无事则■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的冥顽思想,他大声疾呼“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无具而能保也”(《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十九。)。必须以自强为基础,以“富国强兵”的实力作后盾。李鸿章的见解,不仅是十九世纪后期,中国封建统治者改变统治方式、巩固其反动统治的需要,也是“救时”、“救国”之要策。 李鸿章是置身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的一员,面对政府政治腐败,军事、经济十分落后的现实,提出要“稍变祖宗之成法”,寄希望从“变”中寻找出路。他的所谓“变”,就是把魏源早已提出过的,师夷长技在于“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三。)的向西方学习的内容,逐步加以付诸实践和扩展开来。李鸿章说过:“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的话,反映了他的“以纲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浸透着李鸿章地主阶级的封建属性和对封建统治的耿耿忠心。李所说的“火器万不能及”,也说明了他承认了中学的不足,承认了封建制度下的生产力已经不能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就是证明。因此必须“及时改辙,知所取法,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五。)所谓“变计”就是“采西法”固“中体”,对清王朝之“体”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这里既包含有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