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本解读及举例

文本解读及举例

文本解读及举例
文本解读及举例

文本解读及举例

【篇一:文本解读及举例】

一、本课程原创的高中、初中、小学课文(以高中为主)的文本解

读及其教学建议案例(54例)。

以下文本解读案例绝大多数均含教学建议。所有案例均为本课程研

究成果,其中第(一)部分已公开发表。

凡在论文、著作或其他发表物中引用本成果,属第(一)部分的均

应注明引自下述已注的作者、刊物、书籍名称,其余均应注明引自

国家精品课程“福建师大文学院《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上

网资源库。

基本资源库中赖瑞云主编的两部教材中还有不少案例未列于此处,

可查阅。

(一)第1——25例均已公开发表,出版。

1、《大堰河——我的保姆》解读:

(全文发表于《语文学习》2012年10期),以下为全文题目、内容: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强烈感染力” 试解

福建师大文学院赖瑞云)

即使这首长诗所表达的情感——对养育自己的苦难的底层劳苦大众

的深情,在今天这个时代已不如过去风靡,更不如发表当年轰动,

但是很奇怪——,人们阅读这首诗,总会被其感染,甚至是强烈感染。下文所引题目,就是当今网上很流行的、各种“教参”提供给人

们讲授该篇时的第一道“问题探究”题:

“1、这首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说说为什么?”

情感的感染力强于他作,情感的感染力一直存在,这就是这首名作

的独特之处。然而,许多课堂教学对此的“回答”,或者说流行“教参”对此的回答,却又似乎未解其秘。以下也是网上很流行的一种解答:“这首诗带有自传性质,是诗人献给自己‘母亲’的诗,满溢着赤子之情。在诗中,我们看到,‘母亲’的形象时时出现在种种具体的生活场

景中,她是那个苦难的年代里善良而不幸的劳动妇女的代表。诗人

把对‘母亲’的爱上升到对‘大地上一切的’‘大堰河般’的母亲们,也就是

对生活在广大土地上的中国农民的同情和敬爱。这样,这首诗就具

有了浓郁的抒情气息和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这段话的说服力显然不强。因为,如果说表达了对苦难、善良的下

层劳动妇女的同情和敬爱,就具有了浓郁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那么,前头所述的在革命话语、红色话语浪潮过后,它仍然具有很

强感染力就无法解释了;如果仅就对下层劳动妇女的同情、对中国

农民的敬爱,仅就这些政治思想的因素就可以决定一个作品是抒情

的而且是浓郁的抒情,是有感染力的而且是强烈的感染力,那么,

政治宣传品与文学作品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该诗情感的强烈

感染力从何而来,必须作出“奥秘”被揭示的回答,不然,就可能给

人此诗的教学比较枯燥无味或者没什么好讲的感觉。

读者被感染,首先是被这种情感所集中表现的对象,即大堰河的很

特别的身份所感染。第一,她是诗中“我”的保姆(指奶妈、养母),但对“我”的爱却远胜过生母;第二,她地位低下,是乡村中的赤贫,而“我”的亲生父母是财主,但“我”的感情却在无权无势的一方;第三,她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用生她的村庄之名作人名,这本已奇特,而这村庄之名“大堰河”(堰、河为容水之所,饮水思源也,冠

之以“大”,无量也)所连带出的“宽广胸怀“、“博爱”、“感恩”意味,则更为独特。

上述“特别之处”,一般读者和解读都会注意到,但也一般不会从感

染的角度,解析其重要性。我们试着从这一角度解读。

按照文学创作论,文学形象是情感(或称主观情思)特征、生活

(或称客观对象)特征、形式特征三维组合的产物。比如李白的

《下江陵》,情感特征即李白在遭流放途中被大赦,心情无比愉快

兴奋;生活特征即选取了三峡湍急直下的轻快行舟,甚至借助《水

经注》记载的在夏季洪水期,水流特别急速,且在“王命急宣”的特

定情况下,乃至可以船行千里的传说,以“千里江陵一日还”之“客观”景象寄托他这种特别愉快轻松的心情;形式特征即运用了比律诗自

由的绝句,且是绝句中最自由的四句全为流水句式(不对仗,前后

句意相连)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他这一重获自由后特别轻快奔放的心绪。

《大堰河——我的保姆》亦如此。

其情感特征即为对苦难的善良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同情、敬爱和感恩。并非所有的情感都给读者以同等程度的感染效果。如《下江陵》,

李白的愉快情绪,给予读者的主要是“知悉(知道作者有这么一种愉

悦状态)”和“思索(思考作者何以如此?思考类似的人生、社会问

题)”。而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给予读者的感染效果则强

于《下江陵》,因为它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之外的国家、社会、

百姓遭罹苦难以及苦难结束后的喜怒哀乐心情。而《大堰河,我的

保姆》的情感的感染强度又超过上举杜诗;不仅因为它是现代作品,更靠近今人的心境,主要在它的情感中包含着的感恩良知、对弱者

尤其是最底层人群的同情、对“小人物”的优秀品质的敬仰是具有人

道主义情怀和普世价值的。所以,其情感不仅在革命年代,而且在

今天还能强烈感染普通读者。而上述所引的“解答”仅从政治层面说事,情感的价值表面是“高”了,实际却窄小了。揭示其人道主义情怀,这才是情感特征方面至今还还感染读者的“奥秘”,但这并非该

诗感染人的最重要的原因。

其生活特征的选取更重要,文学是通过感性画面表现它的情感、思

想的,即使同样表达对弱者的同情、感恩、敬仰等等人道情怀,也

因选取的生活特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生活特征的总形态就是本节一开头介绍的“很特别”、很感人的大

堰河。这“很特别”是人们的感性印象,包括紧接着说的三点,也仍

然是感性感觉。现在从理性上作二点更重要的分析:

第一,这个“很特别”主要是它的代表性、单纯性,或者称为某一方

面的“全面性”,它把此类“保姆现象”有关的方方面面——奶妈一贫

如洗、地位低下、无名无姓,用地名称呼她,恰好其谐音又可变为

寄寓养育之恩的“名字”,亲生父母是财主,奶妈的恩爱远胜生身父母,“我”的感情也全在奶妈一边,等等——全部集中到了一个对象

身上,因此很感人。而这些条件几乎全部集中于某一对象在现实中

是少见的,部分具备乃至大部分具备,在保姆现象中则并不罕见,

比如奶妈、保姆是穷人,亲生父母是有钱人,乳儿时代与奶妈较亲、与生身父母较生分等等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阿长与山海经》

中的长妈妈就具备了上述条件的大多数,几乎与大堰河类似,但仍

不如大堰河“十足”和“单纯”。为什么“十足”和“单纯”那么重要?因

为相对于写“实”的小说、散文的生活特征、客观景象特征是具体的、个别的、“这一个”的,诗歌的生活特征、客观景象特征是概括的,

这才能适应诗歌非常集中抒发一种情思(情感、思想)的需要,也

才能适应诗歌因音乐性的固有特点而必然要求的语言很精练、表达

要分行的形式制约。比如,《下江陵》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这“猿”、“猿声”不是那一只猿、那一声啼叫,意不在写此,而是所有

猿啼的概括表述,意在表明,绵延不绝的猿声还在耳际荣饶,“轻舟

已过万重山”,转眼间江陵已到,借此表现了诗人无比愉悦轻快的心情;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不是写那一只黄莺、那一朵红花、

那一片绿叶,而是江南之春鸟语花香的概括景象,由此表现了诗人

对生机勃勃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无疑,诗中如叙事因素增加,个

别性、具体性成分会相应而增,但只要还是诗歌,就如艾青在《谈

叙事诗》中说的“就要有抒情的成分”,亦即客观景象的概括性。即

使是典型的长篇叙事诗也仍有相当的概括性,而不同于同题材的叙

事类文本。《木兰辞》已有名字有性格,但它仍然是主要表现女性

英雄敢于担当起男儿保家卫国责任、替父从军的“自豪感”这一概括

特征的,而改编为戏剧、歌剧、电影、电视剧中的花木兰已是具体

的“这一个”了,情节、性格、细节远为鲜明、丰富、复杂,赵薇主

演的电影《花木兰》还演绎出了催人泪下的爱情戏。堪称诗化戏剧

的《孔雀东南飞》也主要集中表现刘兰芝的为他人着想的果决的牺

牲精神及焦仲卿的痴情,有一定的概括性;而越剧和电影的《孔雀

东南飞》发展了刘、焦爱情的一面,个性和情节都具象、丰富得多,36集的电视剧则是多侧面优秀品质的刘兰芝了。至于《大堰河——

我的保姆》,的确叙事性强,有相当的个别性,包括大堰河是“实指”,包括其经历,其家庭(酗酒的打骂她的丈夫、五个过着奴隶般

日子的儿子),包括乳儿送她自己画的关云长等等都系“实指”,但

其意不在要写个性化的保姆形象,它的人物是单纯的、脸谱式的,

它将这一保姆现象中种种感人的“特点”、“优点”,引人同情的种种

苦难、品质都尽可能集中到大堰河身上。因为它意在抒情为主,它

要集中表达对弱者的同情、感恩、敬仰的人道情怀(或者更狭义讲,表现对苦难、善良的下层劳动妇女的革命的阶级情感),因此取其

这一方面的生活特征的代表性、单纯性,取向于概括,使集中的画

面表现出集中的情感,情感的感染力就强了。而鲁迅笔下的长妈妈

则是个别的、具体的,比大堰河丰富、复杂得多,也不“单纯”得多,因此有种种有趣的个性化的细节,有长妈妈的优点,也有愚昧、迷信、烦人的缺点。《阿长与山海经》有抒情性(对长妈妈的歌颂和

怀念),有情感的感染力,但主要是思想的感染力,其博大、深邃

的思想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索。

第二,这个“很特别”还在于它很强的自传性。名篇杰作中的自传性

例子举不胜举,但是诗歌名篇中很强自传性的却不多见。诗中的基

本内容,包括“关云长画一事”都源于艾青自己经历的故事,这方面

的有关资料很多,包括评论、传记、教参等等,不细述。这里就“强

烈感染力”角度,强调和补充二点:其一,如前所述,其感染力强在

于诗歌集中了“最全”的引人同情、敬爱、感恩的保姆现象,如全凭

想象、虚构得出,还真不容易,而源于自传,既入手易得,又真实

感强。作者在狱中创作时,几乎是喷薄而出,一挥而就的;是一举

成名,当时就激起了无数进步读者、进步青年的强烈共鸣。其二,

任何自传性的文学名篇都绝非照相式实录,都经过了文学的加工、

想象、虚构。这方面,许多教参资料太少论及,造成一种错觉,以

为其成功全在于是自传,在于亲历。其实,其想象、虚构之加工几

乎一样重要。比如,艾青出生时,是难产,算命先生说他是父母的“克星”,父母听信此说,从小就不喜欢他,并把他送到穷人家寄养;也就是说艾青与父母间的生分,还事出有因。又如,艾青五岁回到

父母家后,父母把他养大成人,供他上学,应艾青所求送他到巴黎

求学深造,虽然据艾青所言,父亲是出于要他子承父业,继承父辈

掌管家业,但毕竟这是养育之恩。如把这些都如实提炼进诗里,那

诗中一边倒于弱者大堰河的如上所述的“纯粹”保姆现象就不会出现了,对弱者的同情、敬爱、感恩(或如革命年代说的阶级情感)就

不可能那么集中、强烈,其感染力度就必然打折扣了。再如,大堰

河的原名是“大叶荷”,据作者所言,自小误记为“大堰河”(谐音),但这误记得好,也可以说这是作者对其乳母向有的美好想象,写进

诗中则更好,其附含的“宽广胸怀“、“博爱”、“感恩”、“饮水思源”

等意味使诗歌的情感性、思想性、感染力都增强了;如要像记实作

品那样订正回“大叶荷”,岂不太可惜,乃至大煞风景!还有,能像《阿长与山海经》那样也如实说说大堰河的缺点(这是必然存在的)吗?显然,这会使问题复杂,使诗中的生活特征不单纯。——不同

的艺术形式所要求的生活特征的展现是不一样的,这就涉及后文将

谈到的最重要的形式特征了。

其形式特征是使该诗产生强烈感染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以下分两个

方面(没人或少人论及、有人论及但未说到位)试析其艺术形式的

奥秘所在。

没人或少人论及的主要是下述三点:

(1)这是一篇抒情长诗,又有很强的叙事成分,妙就妙在将叙事之

散文变为抒情之诗行,感染就强化了。

如关于“大堰河”的来历,用散文句式表述,即课本中的注释:“大堰河,即浙江金华方言中‘大叶荷’的谐音。艾青的奶妈是大叶荷村人,

她是童养媳,没有自己的名字,当地人因此就叫她‘大叶荷’。”这是

几乎不带感情的中性叙述。变为诗句即为该诗第一节: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第一,即使没有最后一句的反复句子,仅前三句,读来就跳出感情了。一是诗行的分行,使你不由自主会按诗的形式有停顿,有强调,有节奏,有韵味地读,抑扬顿挫地读,像唱歌般地抒情地“唱”出,

甚至夸张地“喊”出,感情就出来了。而人们平时是不这样说话的。

这就是童庆炳在《文体与文体的创造》名著中说的:

诗歌中的叙事,不同于小说中的叙事,其根本不同在于小说在“讲”

故事,而诗歌在“歌唱”故事,而“歌唱”则必须有韵律、有节奏,从

语体表层看,有韵律有节奏(按:并必须分行,见后文所引童庆炳

言论)的语体就是抒情语体。

二是诗歌语言与同素材的散文句式比,必定更干净更精粹,非重点

信息更少,它要突出重点信息,一突出,一强调,感染力度自然增强。对比对比这三行诗句与“大堰河来历”的注释,哪个干净精粹,

哪个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第二,加上最后一句的反复句子,抒情性和感染力随即增强。这就

涉及童庆炳说的诗歌形式的深层特征,即童庆炳言:“抒情语体除了

有节奏,有韵律,分行等表层特征之外,还有什么深层的特征呢?”

接着,童先生在书中花了15页一万多字的长篇幅阐述了抒情语体的

深层特征,其最主要的内容之一,讲的就是种种强化抒情、感染效

果的修辞手法。仅仅这第一节的四行诗句就至少用了三个有关的修

辞手段。一是用第一人称“我”取代注释中的第三人称“艾青”,将“艾

青的保姆”换为“我的保姆”。——“我的”,一般总是带着亲切的情感,而“艾青的保姆”就没有这种情感色彩了。二是,因而就有了第四句

与第一句重复的反复句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以此对“我的”加以强调,渲染,情感性和感染力就更强了;而一般的散文叙述,

也不这样表达的(如在散文句段中出现如此反复手法,就有诗味了)。三是,押韵也出现了,即第四句和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姆”。再如第二节: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陈述的客观事实就是:大堰河为养育她的家而成了“我”的奶妈,“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大堰河的乳儿。但它同样因有节奏有韵律的分

行的诗歌形式使人读之生情。又因它比第一节运用了更多的诗歌常

用的修辞手法,如反复(“吃了大堰河的奶”、“养育”,与第一节间

隔反复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如产生亲切效果的第二人称(你的)、呼告(大堰河啊),以及变“乳儿”为“儿子”的主观化表述,

使情感性、感染性进一步强化。

其余有叙事成分的各节莫不如此,只是情形更为复杂罢了。

以上本是多余的话——这本是基本常识,诗歌形式与散文形式的基

本区别。不过恰恰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叙事成分过强,不少

人把它当做叙事诗,甚至当做叙事散文来讲,比如大讲、主讲,甚

至只讲大堰河的形象,如何勤劳,如何凄苦,如何高尚,如何有爱心,忘记了或者不知道其本质是抒情长诗,不讲或者不懂讲其强烈

感染力从何而来这一更重要的问题。所以,这又不是多余的话,正

是这抒情、叙事二种成分的强烈呈现、混淆交融,需要我们细加辨析,揭示其隐藏的艺术奥秘。

以下将述的主要内容,就是这奥秘的不断揭示,就是那抒情语体的

深层特征,那带来强烈感染力的有关修辞手段在本诗中的体现。

(2)使用了人们不常用的一些增强情感效果的修辞手法。如第四节: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修辞学上,这是一个复杂的修辞结构。所运用的常见手法有三种:一是后一句与第一句的反复(间隔反复);二是中间八句“在你……

之后”的排比;三是一连串的第二人称“你”。不常见的手法,至少运用了“呼应”、“分述”、“共用”三种,这是更重要的,由此才把这十

句话(从其标点符号看,第一句是分号,中间八句是逗号,最后一

句才是句号,表明这一整节就是一个复杂长句)统整了起来,产生

了抒情、感染的强烈的整体效应。具体情况如下:

其一,“呼应”,即接说一句,但后者详于前者,起补充作用,此处

即最后一句的“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是接说第

一句同样的话语的,但加了八句“在你……之后”,起详细的补充作用,以说明奶妈时时刻刻对“我”的爱抚以及“我”对此印象深刻,细

节栩栩如生,永志难忘。

其二,“分述”,即第一句“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说完后,用八句“在你……之后,”分别与最后一句组合,成为“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等八组相同组合,分别叙述在何种情况下“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又可

看成:这八句分别与第一句组合,状语“在你……之后”后置,即“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以突出何种情况下抱我,抚摸我,总之,此手法突出了奶妈的辛苦和

对“我”的时时刻刻的关爱。

三是“共用”,这八句“在你……之后”共用一个中心词“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以突出这一怀抱、这一抚摸的重要,这一无比温暖感、安全感给予幼时“我”的无处不在的深刻印象。——为简便并为便于中学教学起见,可以把上述三种不常见手法的

综合运用临时命名为“统分”手法。这一“统分”手法(以及包含其中

的八句“在你……之后”的排比句式)充分展现了“我”的劳作辛苦的

奶妈对我无时不刻的关照,表现了她一有空就抱“我”,抚摸“我”,

表现了“我”对奶妈的一片深情。显然,仅用常见的那三种手法去解释,无法达到如上所述的既浑然一体又精微细致的品读。

重要的,不在于能否用上述修辞学作出解释,而在于能实际关注、

体会到它的好处。陈日亮先生说,我们可以试着用二种朗读法体会

其好处。第一种按“统”,即照原文语句顺序朗读。第二种按“分”,

即先朗读第一句: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读完这第一句后,八句“在你……之后”分别与最后一句组合接着朗读,即: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显然,第二种朗读法比之第一种平常的读法,骤然加重了抒情、感染的效果。仿照陈先生这种处理,实际还有第三种读法,即先朗读第一句分别与各“在你……之后”(此状语置后)的组合,即读成: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一直读到: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再接着朗读最后一句,并因此时情感强度的累积,最后一句宜按古人的读法,在最后一句中加些衬字,以与前面分读时形成的重章叠句所带来的强化情感相衬,如读成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啊,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啊抚摸我……(此句之变读,同样可以运用到第二种读法的最后一句)

如此朗读(并无需做修辞学的分析),一样能体味到这种绝妙手法所产生的回环荡漾、绵延不绝、不断强化的深情,也就是自动接受这种深情的强烈感染。

这种“统分”手法的发现,通过如此朗读对这一奥秘的揭示,是陈日亮先生在福建师大的一次讲座中提出的。笔者不过在事后对此作了理论的探究和解释。可见,文本解读,艺术奥秘的揭示,并不仅仅发生在大学的专业工作者手里,相反,往往可能发端于阅读实践、解读实践、教学实践丰富而深入的第一线课堂。

用了这种“统分”手法的还有第三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和第六节(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只不过不如第四节典型。

(3)前置形容词和附加语的使用。如第三节: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中间四句如进行压缩,就成为“你的坟墓”、“你的瓦菲”、“你的园地”、“你的石椅”,加上了那么多“前置形容词和附加语”(被雪压着的、枯死的、长了青苔的……),就如诗评家叶橹在《艾青论》中所言:“整个画面呈现出如此凄清的一幅惨淡的景色”。营造如此的情景氛围,无疑与诗人要表达的对大堰河的同情、感恩、敬仰的情感密切相关。我们知道,这一节是作者创作该诗的生发点,即艾青在一天早晨,从监狱的窗口“看到外面下雪,想起了我的保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过去许多评论,包括中学的教学都会把这一节,把这个创作触因作为分析和教学的“话头”。但又正如叶橹所言,过去大多评价着眼于对大堰河的生活命运所体现的“历史内涵”,着眼于传统的“触景生情”的诗歌观念评说;他认为,从它的“发生学”的角度这极具合理性,但更重要当从其“美学内涵”入手,认为“它的真正艺术魅力却是那种艺术氛围的营造”。拿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这“前置形容词和附加语”手法的使用,为增强抒情性和感染力营造了浓郁的氛围。——这正是我们要特别提醒这一手法的第一点原因,希望教学这一创作触因“下雪”节时,能把重点放在营造艺术氛围、强化抒情性和感染力的角度上。第二,该诗全篇中多处运用了这一“前置形容词和附加语”手法(又正如叶橹所言,这是艾青一贯的创作特点、诗性品格之一),而实际教学中更少人对此作出解读。比如第六节:

……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钮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

中的“红漆雕花的”等等用语。再如第十节的“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

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第十二节的“呈给你黄

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等等,莫不如

此营造了某种情调和氛围,强化了抒情性,增强了感染力。

至少是以上三点,以往的许多教学未予多加关注。

教学中有论及,有探讨,但不甚到位的也有三点:

(1)大量运用抒情和感染效果很强的反复、排比、第一人称、第二

人称、呼告等等手法,这方面人们比较熟悉,教学中也多有体现;

只是不少教学未着重指出:这几种常见修辞手法在该诗中运用得比

较丰富、复杂、特别,因而在阅读的直观感觉上,至今给人表现形

式的某种独异感、新鲜感,这是此诗一直有强烈感染力的原因之一。一是多数情况是各种手法(包括人们不常用的手法)交错运用、混

合使用、综合运用,使抒情和感染力度明显增强。前文举例时涉及

的几节都是这种情况,简单一点的如第一节,涉及反复和第一人称

二种;复杂一点的如第六节,涉及反复、排比、第二人称三种(再

加上不常用的呼应、分述、共用三种,共六种);更复杂的交混运

用如下文提到的“二是”。

二是间隔反复手法特别突出。其中之一是绝大多数节(在全篇13节

中至少有9节)的头尾都以重复语句互相呼应,如第一节头尾的“大

堰河,是我的保姆”。其中之二是出现了大量的一句一句紧相连的密

集型的多至八、九句少则也四、五句的间隔反复(或可视为部分语

句相同、部分不同的复沓式反复),如“你的……,你的……,你的……,……”,“在你……,在你……,在你……,……”,“我……,我……,我……,……”,“她含着笑……,她含着笑……,……”,“大堰河……,大堰河……,……”,“她死时……,她死时……,……”,“同着……,同着……,……”,“呈给你……,呈给你……,……”等等。此类(其二)间隔反复句,又几乎都同时是排

比句,有的头尾提示语比较明显,如第四节的“在你……之后”;有

的提示语较隐秘,结尾又无提示语,情形较复杂,如第六节的“我……着……的……”。但,无论是间隔反复、头尾呼应、复沓反

复、复杂排比,都形成一种绵延不绝的情感、情绪、情调,包围着你,感染着你,使你挥之不去,荣饶耳际,印象深刻。

好的艺术表现是既丰富又集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运用的

常见修辞手法是多样丰富、复杂的,但最集中、最突出的是间隔反复。

(2)对比手法,这在诗中显而易见,一般教学都会注意,不过诗中

主要的三处对比,其中有一处往往被忽视,还有一处恐怕是带来该

诗最明显情感效果、感染效果的,不少教学却未在此着力。

第一处是第六节(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与前面5

节,尤其是第二、四节的对保姆的深情对比;此处对比,一般人都

能注意到。

第二处是第五节与第七节的对比,一者是哭,一者是笑,前者因乳

儿离开自己而哭,后者因能天天看到乳儿而笑。此处对比比较含蓄,往往被忽视,原因是第七节没有直接点明“她含着笑”是因为能见到

乳儿。教参把此节中大堰河的笑解读为乐观及穷苦人的要求不高,

能挣饭吃就满足了,固然可以作此理解,但作为抒情诗所要集中表

现的情感,仅作此解读显得此节作用不大甚至有点多余。如解读为

因能天天看到乳儿而笑,与第五节的哭构成对比,不仅与全诗集中

表现的情感相统一,而且从第五节至第九节都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

的这一结构安排相协调。为什么可以作此解读呢?诗中有一句“她含

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这应是到“我”的父母家当佣工(前面

二节已交代,“我”已回到父母家)。艾青的弟弟蒋海涛的文章解释“她含着笑”时,就是拿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当帮工“有了笑影”作比的,并说“穷苦人家要谋生,哪能哭丧着脸去惹东家或旁人的不愉快呢?”可见,这一节讲的是大堰河去别人家当佣工(包括前面的乐观

及易于满足说,也表明是当佣工),那么,“洗着我们的衣服”理解

为在“我”家当佣工是合理的,因此能见到自己的乳儿而天天含着笑

更是合情合理的,与紧接着的第八、九节大讲特讲的“深爱着她的乳儿”更是构成了内在的一致,与第五节因乳儿离去而哭形成对比,就

简直是相当完美的艺术构思了。

第三处是第八节和第九节的最强烈、最复杂的对比。先是第八节中,大堰河做了一个梦,梦见参加了乳儿的婚礼,乳儿的娇美的媳妇亲

切地叫她“婆婆”,这是她最幸福的时刻;然而这又是痛苦,她只能

在梦中想象这种事,而且这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不仅因为自

己身份不配,而且因为她深爱乳儿,不能使乳儿丢脸,这强烈的对

比反差使人动容。接着是第九节中,她死时,她的五个亲生儿子都

在她身旁,而她深爱的乳儿偏偏不在她身旁,她最希望乳儿此时在

身旁再叫她一声“妈”,她呼喊着乳儿的名字,但只是轻轻地呼喊,

她觉得这只是奢望,她暗暗的最希望的事却痛苦地不能实现,这是

又一个的强烈对比、强烈反差。而第八节与第九节又构成对比,最

幸福的梦与最痛苦的现实,构成了最强烈的、最使人动容、戚然的

对比。

——最幸福的事只能在梦中“实现”,而最痛苦的事却偏偏在现实中

出现。至此,我们不仅为诗人对弱者的无限同情,对底层人民的朴

质无私之爱的歌唱所感动,更为诗人创造的“对比”艺术所营造出的

情感氛围所强烈感染。

教参和许多教学都对第八节的大堰河之梦给予了充分关注,但却忽

视了从上述的强烈对比、反差的角度,进行认真的解读和体味。

从修辞的最基本定义——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加强表达效果出发,上述思想性也是重要的修辞手段。教学中存在的缺憾,往往是

两张皮,思想归思想讲,并不与感染效果发生联系。

该诗的整个教学都应防止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现象。如前所述,

好的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既丰富又统一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的上述种种特征、种种修辞手段就统一在它强烈感染力这一基本特

点上。我们的分析和教学应集中于此。

教学中自然不必如此详尽讲解,但集中于上述的方向,哪怕只讲其

中的一、二点,都可能改变该诗没什么奥秘好揭示的错觉。福建师

大文学院2011届一位师范生(王文宁)在一次片段教学演示会上,

就是照此主要做了二件事:一是引导体味第四节(“统分”节)所体

现的“我”的辛劳的保姆一有空就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并指导朗

读该节;二是引导品读、朗读第五节与第七节的“哭、笑”对比,前

文所述“大堰河无论是哭,还是笑,都因为她的乳儿”,就是该生在

实施此环节教学时临场提出的概括表述。与会指导的陈日亮等中学

名师大加赞赏。可见,文本解读对路,任何人都可能上出好课。)(全文发表于《语文学习》2012年11期,题目:

可以以三步分析法的兴奋点与全文关系作为解读的切入口。我们读之,会觉全诗充满自由奋发、生机盎然、昂扬向上、豪气凌云之感,与传统的悲秋之诗很不一样,这是读者的兴奋点。那么,全诗意象

是如何与我们的兴奋感觉形成一致的?亦即传统的悲秋意象怎么变

成了自由奋发昂扬的意象?全诗的文字是怎样表现这一点的?下片

的革命经历为什么也给我们这种感觉?其最紧要的奥秘如下:

领字及“击”等十二个独特用字。

(2)上片的“击”等一系列独特用字(击、翔、浅、遍、尽、透、争、万、层、漫、百、竞等十二个独特用字),这可能是全诗最精彩之处。

我们说,下片因其直抒胸臆,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等一系列

显而易见的奋发用语,给我们带来了昂扬向上感,而上片,是意象,除了“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直接道明了自由奋发外,其余意象并没有。这些意象是怎么给我们自由奋发之感的?我们知道,许多年来,流行的教参喜欢说这些意象的色彩感,有红有绿,视角感,有上有下,有远看、近看,有仰视、俯视;许多教学也喜欢说这些。但说

了这些,与我们上述的自由奋发、生机勃勃的兴奋感并不搭界。

但我们细读之,就会发现,这些意象所产生的自由奋发、充满生气

的感觉就是如上所言的独特用字带来的。

第一,首先看最著名的“击”、“翔”二字及相关的“浅”字。

本来如客观描述,鹰是在天上飞的,鱼是水里游的。现在,加上了

主观的意态,变成了“鹰击长空”,雄鹰像人一样搏击、奋斗于长天,正像许多专家解读的,这是“奋振健羽,自由飞翔”,是“像争取自由

似地活动着”;鱼呢,是“鱼翔浅底”,也像鸟一样地在飞起来了,多

自由啊!自由得简直无遮无拦,正像专家们解读的,是“任意遨游”,是“轻快自由”,也如鹰一样是“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所以,其鹰

之动作用了“拟人”,鱼之行动则用了“拟物”,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

表达出这一彻底的自由奋发感。

审美感受经常是朦胧而多义,但它同时又异常细致而精确。这是不

同于逻辑思维的另一种非语言所能传达的心理感受的精确。在艺术

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字之差、半拍之快(慢)、一笔之误,

便有天壤之别。

所以,解读和解读教学的杂乱和粗疏,是我们不应取的态度。

第二,上述这种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无遮无拦的表达,就使我们

发现了“遍、尽、透、争、万、层、漫、百”八字同样的好处。这就是——

万山是红“遍”,

层林是“尽”染,

漫江是碧“透”,

百舸是“争”流,

都是一幅彻底的自由之态、奋发之状;而且“万、层、漫、百”也一样,

是“万”山都红遍,

是“层”林都尽染,

是“漫”江尽碧透,

是“百”舸在争流,千帆竞发,

是遍地自由之花,处处生机勃勃。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北师大王宁

教授解读的:“一千一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一层层的树林要染就一

丝不剩地尽染,漫江的水要碧蓝就蓝个透底……”;并认为“仅仅这

六件事(指山红、林染、江碧、船行、鹰飞、鱼游)本身,是得不

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结论的。六种景物的描述,关键在‘遍’、‘尽’、

‘透’、‘争’、‘空’、‘底’这几个字。”王宁的意思就是文本解读要落到语言,要细读到用字,方能体会到该诗艺术的奥妙(只是不知她为何

不说“击”、“翔”,而说“空”、“底”?)。

遗憾的是,现行教参和教学少有如此细读上述“遍”等八个字,少有

如王宁那样精彩解读的。

第三,进而我们发现,这“竞”字要如王宁、陈日亮之解才能发现其

真正的妙处,才能与上述彻底自由、处处自由相配。

我们过去把“竞”字仅仅解读为“竞相”、“竞争”,王宁、陈日亮说:不。

只有这样咬文嚼字出“竞”字如此彻底的自由、骄傲的自由,才能与

上述“击”等十一字展现的彻底自由、遍地自由相配,并才能更衬托

后续“怅寥廓”三句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感慨。后文的分析将充分说明

这一点。

“竞自由”和“怅寥廓”的承前启后,上片最后三句的深沉意蕴和开头

三句的诗人形象,“争”字王宁之解的新意。这些问题是互相关联的。现在,诗人的眼前、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万类霜天都自由、

比自由、壮阔自由、万物奋发、各等“生命”任意表达其自由意志的

寥廓江天。如此彻底自由的自然界多好!多令人感慨!面对这样的

自然界,我们理解了诗人“怅寥廓”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慷慨——江天

如此自由辽阔,自然界如此生机勃勃,人间何如?苦难的中国、不

幸的人类何时得“人间遍种自由花”?我们人间的苍茫大地,谁来主

宰,谁来创造,何时打造出一个如“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新世界?毛

泽东的回答当然是我们,只不过“怅寥廓”三句是潜在回答,即“谁主

沉浮”,言外之意就是“我主沉浮”,下片则是明确回答。

这才是青年革命家、未来的领袖毛泽东写下这“竞自由”之“万类霜天”的创作意图、深沉心境、博大思想,这才是革命家诗人的真正心迹。因此,“万类霜天”写得越自由,“怅寥廓”三句的思索就越深沉,感

慨就越激昂,这正是该诗最高妙的艺术奥秘之一。如果说,这“怅”

字用得好,并且正如人教版课本注“怅”字为“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

慨的心绪”,这注得好,那么,对应的“竞”字不仅如前所述用得好,

而且一定要如王宁、陈日亮所解才解得到位,解得妙,才解得与“怅”字完全对接,浑然一体。

所以,“竞自由”既是承前对“万类霜天”之状的总结,又是对“怅寥廓”的深沉思索、激昂感慨的开启;同样,“怅寥廓”既接续“万类霜天竞

自由”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主体精神,又开启了“问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的伟人之问以及整个下片对此的响遏行云的回答。

由此,我们就发现,开头三句,不要像许多教参、教学那样,做那

些无多大意义的斥解,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而应指出,这

是诗人形象的登台亮相。第一句,抒情主人公的傲然形象破空而来,寒秋,为其屹立形象增添了壮色,与那“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的忧国忧民、心系天下、壮怀激烈的青年革命家的形象遥相呼应。第二句、第三句,北去的浩荡湘江、中流砥柱的橘子洲是这位“看万山红遍”、感“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指点江山”……歌唱者的壮阔背景、独立傲世的背景。

由此,我们又发现,王宁关于“争”字之解,不仅富有新意,而且与

我们前述的整个上片的意蕴、意境、手法是统一的。王宁说:“‘百舸

争流’的‘争’与‘竞’同义,郭璞《江赋》‘缛组争映’,《文选》刘良注:‘争,交也。’就是相并相共地在江流中交相追逐。如果按现代汉语理

解为‘争夺’‘争斗’,意思全拧了;‘争斗’反映的是空间的狭小、不足,

而交并,反映的恰恰是空间的开阔。世界的空间这样茫远、空畅,

可以容纳万物,谁想干什么,都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干,由此才

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王宁此解,不仅有

道理,而且甚妙,它与我们前面解读“竞”及其他十一个字所得出的

不仅竞相自由,而且都自由,不仅都自由,而且比显自由,展演谁

更生机勃勃,任意表达每一“生命”的自由意志的那种情景、意境很

统一。相反,仅作“竞相”解,在整片的彻底、任意、展演自由的万

类霜天中,倒显得突兀、扞格。当然,也可以像陈日亮在其《如是

我读》书中所作的处理,考虑到它的一定复杂性和难度,中学教学

中仅引入王宁“竞”字之解。

由上解读、细读,我们就又发现,下片的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

然自信实乃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在风华正

茂的青年革命家们身上的实现和展现。

第一,好的艺术品是既统一又丰富的,在上、下片的关系中,它尤

其表现在,上片以意象为主,下片基本上是直接叙述,直抒胸臆,

以直抒胸臆为主,二者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但给读者的阅读

感觉却几乎一致,总体是自由奋发感。但细读之,上片总的自由奋

发感中,涉及人间社会的最后三句却隐含着人间的种种不平等、不

自由,这才有“怅寥廓”的深思、感慨、激奋,才有“谁主沉浮”之天问,而下片全为自由奋发状;上片的自由奋发主要表现在自然界,

实际是诗人赋予自然界的,是诗人的主体精神对客观特征的同化,

或者说是诗人的“感觉”,是诗人的假定,而下片的自由奋发表现在

人身上,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抒发、真实写照,是其主体精神的

直接呈现。在毛泽东的眼里,革命者们,尤其是血气方刚、意气风

发的年青的革命者,就要像“鹰击长空”那样心态自由、奋发自由地

战天斗地;知人论世,这其实就是毛泽东向有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天不怕地不怕的

独特精神品质的反映。所以下片自由奋发的表现形态呈现为更具人

的主观能动性的如前所述的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然自信。总的,全诗的自由奋发都是诗人主体精神的体现。

以上,现行教参、教学大体有涉及,但不及上述精细。

第二,表现这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然自信的直抒胸臆、直接叙

述由于活用了不少典,即使未用典之处,也配之与典相称的富有文

采的语句,因而丝毫不给人“白开水”的感觉。这犹如李清照的诗词,多是眼前景、口头语,却又多有典出,使得雅量灵然,如《声声慢》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

细雨”等等,均为眼前景、口头语,却又都脱化于名诗、熟典。这突

出的用典,教参、教学都注意到了,但欠缺有三:

一是就事论事讲用典,没有如上所言,和直抒胸臆、直接叙述结合

起来,结果,其间的妙处,少有人领略。

三是出现了不见形迹的“神用”,未指出。人教版教参引述李贺《致

酒行》的“少年心事当拿云”(拿云,高举入云,壮志凌云之意)与

这下片进行比较阅读,这很好,因为下片乃至全诗的意境确与此句

很有相通之处。但可进一步指出,毛泽东很喜欢李贺句,其另一首《浣溪沙》词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即脱胎于李贺《致酒行》中另

一句“雄鸡一声天下白”,推及诗人创作时心中有此“少年心事当拿云”句是完全可能的,不过毛泽东巧妙地未显一字,而是此句意境整个

地融进了诗中,堪称“神用”。

第三,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现的是青年

革命家奋发自信的气度。这样解,不仅与全诗的自由奋发,与下片

的意气风发、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相一致,而且有毛泽东自己的

注释。陈一琴先生在其《毛泽东诗词笺析》中指出,“击水”指“游泳”,并引述了毛泽东本人于1958年12月对此词的批注:“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

击三千里。”作者这一自注,不仅说明“击水”乃“游泳”,而且道出了

青年革命家当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时的奋发自信的气概。很

可惜,毛泽东自注这一重要资料,人教版教参未引用。

第四,解读下片者,常详细引证诗人青少年时代湖南的革命经历,

这些资料并不在多,而在于引用最能体现该诗主体精神的材料,遗

憾的是,现行教参和教学恰恰在这方面有所疏忽。陈一琴《毛泽东

诗词笺析》中所引的毛泽东当年在著名的《湘江评论》上所发二篇

文章中的两段话,就是很好的却又未被人们注意到的资料。一段话为:

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

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湘江评论》创刊号《创刊宣言》)

另一段话为:

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湘江

评论》第四期《民众的大联合》)

以上,能否转化到中学教学?可以去年的模拟讲课演示会就展现了

这一教学。与会指导的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王立根

先生大为赞赏,前来观摩的多位中学教师也甚觉耳目一新,认为不

少解读点和资料都是过去未曾接触的。

3、《再别康桥》解读:

(全文发表于《语文学习》2013年3期,以下为全文题目、内容:《再别康桥》三题

福建师大文学院赖瑞云)

新诗历来是中学文本解读及其教学的难点,其中,《再别康桥》又可谓难中之难,比《大堰河》、《长沙》都难。为什么这告别诗不应解为离愁别恨?为什么要说“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为什么那云彩一片都不能带走?本文试提供一点参考。

可以这样理解“沉默”和“云彩”

没有古代别离诗的那种离愁别恨,这是《再别康桥》解读中的主流意见。持此说的最得力者,至少有新诗研究的著名学者严家炎、孙玉石、孙绍振、蓝棣之。不仅因为这些解读者的意见很权威,更重要是人们的普遍感觉,用北大主编的人教版高中课本的文后练习的话,就是——“感觉很美”。这很美的感觉,只要一切从实际体验出发,就不是那种离愁别恨的感伤美,而是纯美之美,是母校美、情谊美、初恋美、深情眷恋美……。如要予以概括,我以为,孙绍振2003年发表在《语文学习》上的那篇论文说得最好,是一种“独享的甜蜜”、“独享的秘密”,是一种值得无比珍惜的、深藏于心中的情感经历。

于是,我们理解了,康桥是世界著名的美丽大学,美的景致很多,但诗人不取那富丽堂皇的名胜,不写那繁华热闹之景,只取静静的康河一隅以及那“青草更青处”的旧梦重温之地,诗人是要进入那最宁静的境界,任由自己遐想,彻底地回到当年那最美妙的一刻。

我们暂且先把头尾有关“云彩”的二节搁置一旁,先从主体的中间五节读解起。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注意,不是青柳,这就与作为离愁别绪的传统意象作了切割。就像李白诗云:“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徐志摩是诗人不言苦,不让柳条青。当然,是夕阳映照下,杨柳变“金”了,这就是客观景象特征为主体精神服务,诗人要取这柳之婀娜多姿和金之灿烂珍贵,把他的康桥经历变为最美好的新娘。是新娘,而不是女郎、美人、少女,人说,新娘是女人最美的时刻,不,这更是男人心中最美的时刻。想象一下迎新的场面吧,那是何等的甜蜜、何等的幸福!那是极度的迷恋、极致的情感!所以,就像金柳的艳影在康河的波光

里荡漾一样,新娘的艳影在诗人的心中荡漾。这是何等的温馨缠绵,何等的缠绵难忘!

于是,在这有新娘艳影的康河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永

远陪伴在新娘艳影之旁,新娘的艳影永远在自己心中荡漾。我们又

要注意了:这全都是影子!是“化身”!是想象!那波光里荡漾的不

过是新娘的艳影,这艳影,水草可以永远“见”到“她”却永远不能与

之化为一体,而这新娘又只是康河畔金柳引起的幻觉,然而,这又

确乎是诗人心中永恒定格的形象。这一切是“虚”的?是的。这一切

却又是“实”的,谁都无法从诗人心中夺走,——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字里行间充满着精神的满足,精神的幸福。这就是不带任何占有欲

的却又可永远拥有的柏拉图说的“精神之恋”,人们说的“梦中情人”。——诗人是在说追求林徽因的最美岁月?虽然风华绝代的才女已名

花有主,“新娘”只是永远荡漾在自己心中的艳影,但诗人不占有,

祝心上人一生幸福,自己甘心做一条水草,永远陪伴在艳影之旁,

只要艳影永远在心头荡漾!是在说康桥?这是他心中的圣地,虽然

不能永生永世待在那里,却可以永生永世留存于心中!是在说一切

曾经经历的永生难忘、永远眷恋,虽不能永远在一起,却可以在精

神上永远拥有的美的故事?是的,都是的!如今重游故地,重返康桥,重新漫步于昔日漫步过的河畔金柳旁,睹物思情,充满甜蜜,

充满幸福。

诗人是在重温旧梦,那榆阴下的拜伦潭,沉淀着多少求学青年、多

少向往自由的学子五彩斑斓的理想之梦。诗人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在青草更青处的幽会之地,在星辉斑斓的夏夜校园,在任船飘荡的

康河之夜,多少往事,多少理想,多少师友,多少邂逅,多少欢聚,多少幽情,多少秘密,一齐涌上心头,这是何等令人心动的精神之旅!诗人真想放声歌唱了!——“但我不能放歌”,不要放歌,不要

惊醒了过去的最美的回忆,还是和昔日的梦静静地多呆一会儿,在

这告别之夜,让自己完全沉醉在独享的甜蜜、独享的秘密、独享的

幸福里。原来这就是不放歌的原由!悄悄是告别的最好礼物,让自

己更多一分、更多一秒,更完全彻底地,不受任何干扰地回到最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