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片拍摄与处理教案

图片拍摄与处理教案

图片拍摄与处理教案
图片拍摄与处理教案

图片拍摄与处理教案

《图片拍摄与处理》教案

授课时间2014年9月1日第1 次课

任务一、了解网店商品图片的“真”面目

1.图片形状

2.图片大小

3.分辨率

4.图片格式

任务二了解商品画面构图和拍摄角度

(一)构图形式

1、平衡时构图

2、对角线构图

3、九宫格构图

4、曲线式构图

5、斜线式构图

6、放射式构图

《图片拍摄与处理》教案

(1)平视拍摄

(2)仰角拍摄

(3)俯视拍摄

任务三如何突出拍摄主体

1、通过发叉对比突出主体

2、通过镜头焦距突出主体

3、通过构图突出主体

4、用拍摄角度强调主体

5、通过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突出主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当前电子商务购物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方式,我们

同学们在购买某种商品时,是什么情况决定了我们购买期盼已

久的商品呢?

《图像处理》教案

图像处理 辅助工具:计算机、网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和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七节的内容。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画图程序的窗口,并且会使用各种画图工具。本节课形象直观,灵活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和脑,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种简单有趣的绘图方法。 学情分析: 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电脑鼠标、键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对于本节自带的应用程序“画图”小学也接触过画图程序,有的使用的还相当熟练。所以我采用的学法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方式,以学生“练”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赏识教育、自我探究、协作交流、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画图程序工具的熟练使用; 、应用“画图”程序绘制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 修改自己的图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画图”程序的窗口; ()学会各种画图工具的使用; ()学会利用“橡皮”对图像的修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动画图程序,学生认识的窗口,培养学生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使用画图工具绘画,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操作的习惯,并且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创新能力。 ()通过对图像的修改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绘制作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积极

参与的精神,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学生特色的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分钟) 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 喜欢画画吗?”学生齐答: “喜欢”。“我们班有很多 小画家,也有许多电脑高手,可是我们班上有没有电脑小画家呢?”大部分同学说:“没有”“想不想成为电脑小画家?”我顺势引入新课:“今天,老师这里有几幅漂亮的画,请大家看看。” 展示历届初中生参加电脑绘画制作比赛的优秀作品(课件展示)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气 氛活跃。认真观赏获奖的电脑 制作作品,并能说出是什么软 件制作的。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和兴趣,想自己创造出更优秀 的作品,自然地引出本课的内 容。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分钟)一、认识“画图”程序 (分钟) 、让学生自己来启动画图程 序,并能说出窗口的各部分名称。 、提高:说出“画图”程序1、学生动手启动画图程序 、仔细观察“画图”窗口说出 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回忆前 面讲过的启动应用程序的三 种方法另一方面也增强的学 生操作能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窗口

《对图片素材进行简单处理》教案

课题对图片素材进行简单处理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软件美图秀秀的打开和关闭、缩小图片尺寸、裁剪图片、保存图片,能应用美图秀秀对收集到的图片素材进行简单处理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美图秀秀的基本使用方法,缩小、裁剪图片。教学难点根据要求进行图片的缩小和裁剪。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教具学具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教材处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收集了哪些图片?这些图片都能用吗?大小一样吗?符合我们的要求吗? 二、新课 (一)筛选图片的依据提问:同学们筛选图片的依据是什么? 交流分享.,引导学生从大小、内容、色彩 等方面进行。学生完成学习单。 (二)找出图片素材的不足及可完善处小组内观察本组收集的图片的素材,分析讨论图片的不足,找出可以完善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全班师生共同解决。 (三)启动美图秀秀,初识软件。 1.介绍了解各种打开软件美图秀秀的方法。认识软件。 2.有美图秀秀打开一张图片,注意提示(选择“否”,勾选“记住我的选择”)并进行设置。 3.单击“EXIF”查看图片的相关信息。 4.关闭程序美图秀秀。 三、小结本节课。 本节课学了什么?这个软件叫什么?它有什么用?怎样用它? 板书设计:美图秀秀图片处理软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会用这个软件吗? 二、新课 (一)缩小图片文件的大小 1. 说明:有些尺寸较大的图片不利于网络传递和编辑,可对其进行缩小处理。 2. 教师演示把图片缩小的方法及过程: 打开一张较大的图片——单击“尺寸”按钮——在对话框“宽度”中输入“600”,单击“应用”按钮。 3. 学生试操作将一张图片缩小,注意“锁定长宽比例”选项。提醒学生:如果进行了多余操作可以“撤销”;如果是多张图片也可以使用“批量修改尺寸”进行操作。 (二)裁剪图片 1. 教师演示一张图片的方法,学生观摩:单击工具栏中的“裁剪”按键——在弹出的“裁剪”窗口中,拖曳矩形框角上的控制点,调整裁剪区域到合适大小——单击“裁剪”按钮完成裁剪。单击保存图片。 2. 学生操作: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一张图片的裁剪。提醒学生工具栏中滑块的应用。 (三)修改后图片的保存问:修改后图片的图片如何保存?提示学生:保存图片时有多种选项,根 据需要进行选择。一般不覆盖原图片。注意图片文件的保存路径。 三、小结本节课。 我们学了图片的哪些处理方式?你会了吗? 板书设计:美图秀秀缩小裁剪

《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期中试卷

《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学科理论试卷 题目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15,共30分) 二、1、图形分辨率较低,会导致图片() A、放大时显得粗糙 B、没有影响 C、清晰 D、光线暗 2、下列不属于常用的图片格式的是() A、.jpeg B、.bmp C、.gif D、.wav 3、如图1,此图片的构图形式是() A、平衡式 B、对角线 C、九宫格 D、曲线 4、如图2,此图片的构图形式是() A、放射式 B、三角形 C、L形 D、十字形 5、如图3,此图片的拍摄角度是() A、平视 B、仰视 C、俯视 D、正视 图1 图2 图3 6、下列不属于正确的持机姿势的是() A、调整呼吸 B、上臂夹紧身体 C、双脚并拢 D、不要半蹲 7、商品的拍摄者要尽量在下面哪种情况时拍摄() A、持机资势不稳定时 B、情绪平和时 C、天气寒冷时 D、奔跑之后 8、下列哪项是消除色干扰的方法() A、选择浅色或白色的背景 B、调整光圈值 C、调整拍摄距离 D、增加光源 9、下列哪项可以减淡阴影() A、在光线的反方向放一张白纸或反光板 B、加强光线强度 C、试用不同色彩 的光源D、调整感光度 10、对于LOG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LOGO设计要求动感、活力、简约、大气。 B、LOGO的位置要合理 C、LOGO一定要与照片风格相融合 D、为了突出,LOGO颜色要重,字体要大。 11、数码相机的抖动常导致图片模糊或边缘不够锐利,因此在长曝光中使用 ()确保稳定性。 A、摄影棚 B、反光板 C、柔光箱 D、三角架 12、下列属于自然光的是() A、天空的散射光 B、聚光灯 C、闪光灯 D、散射灯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拍摄透明物体,多采用透射光,穿透主体,在主体上形成不同的亮度。

教案-图片及图片处理-七年级要点

《图片与图片处理》(2)教学设计 教案题目:图片与图片处理(2)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1.教学目的: 使得学生学习到图片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Adobe photoshop CS6的基本功能,并使用Adobe photoshop CS6进行基本的图片处理。 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的强大,明白计算机可以做很多有用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娱乐。 2.教材分析: 初级中学的信息技术教材已经有十年没有更新,内容陈旧到极点,其中的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居然还是2003版本的,因此我们安排了自己学校的课程,命名为新建路中学信息技术实践课程体系,本课就是其中图片处理部分。 3.学生分析: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接触电脑较早,这些东西都非常清楚,更多的学生却是只知道玩游戏,对这些都不懂,还有一部分学生,常常使用手机自拍,使用手机版本的图片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美颜、裁剪等处理,因此需要照顾到大部分学生,只能尽可能的讲的仔细,以零基础为基点。 4.课程准备:

准备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高清明星图片,给所有学生电脑升级Adobe photoshop到CS6版本,准备了教学网页,给学生准备了课件、图片素材以及后续复习教程。 5.教学过程 1)导入 从上一节课的美图秀秀使用入手,论述美图秀秀虽然简单好用,效果也不错,但是局限性太大,Adobe photoshop CS6更为专业一些。2)理论讲解 讲解了两个理论知识点: 图片种类:位图与矢量图 矢量图:矢量图,也称为面向对象的图像或绘图图像,在数学上定义为一系列由线连接的点。矢量文件中的图形元素称为对象。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它具有颜色、形状、轮廓、大小和屏幕位置等属性。 位图:位图图像(bitmap), 亦称为点阵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称作像素(图片元素)的单个点组成的。这些点可以进行不同的排列和染色以构成图样。当放大位图时,可以看见赖以构成整个图像的无数单个方块。扩大位图尺寸的效果是增大单个像素,从而使线条和形状显得参差不齐。然而,如果从稍远的位置观看它,位图图像的颜色和形状又显得是连续的。常用的位图处理软件是Photoshop。 像素:像素是指基本原色素及其灰度的基本编码。像素是构成数码影

《商品图片拍摄与处理》课程标准

《商品图片拍摄与处理》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 授课学时:64 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与作用 (1)课程定位 本课程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店商品拍摄的基本知识和拍摄本技巧,并应用所学知识拍摄出风格鲜明、效果精美、符合网店特色的高品质图片,为后期的网上开店实务等课程奠定基础。 (2)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网店照片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网店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的基本技巧和网拍实战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网店商品拍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拍摄出符合网店需要的商品照片,有效提升网店访问量、浏览量和销售量。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电子商务专业一门专业课,后续课程有图形图像处理、网上开店实务等课程。 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依据电子商务商务专业所涵盖的职业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整体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任务式教学为载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网店商品拍摄技能。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任务引领型为课程框架,把课程按递进方式设计成项目,并以项目

为单元组织教学,使学生由浅入深,逐渐实现全面掌网店商品拍摄的职业技能。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感知体验和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摄影技巧与能力,拉近学生和实际工作的距离。 1、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网店商品拍摄的技巧,为培养学生商品采编和网店美工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1)掌握光的特性,会正确布光。 (2)掌握拍摄摆放与构图技巧。 (3)掌握不同材质商品的拍摄技巧。 (4)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摄影造型的创作能力。 2、职业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培养和提高各方面综合素质,增强观察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能将艺术形式和所制作的内容达到完整统一。 ●了解各种常用摄影器材的性能; ●掌握摄影的基本技能;懂得照片的评析。 (2)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认真做事的良好作风。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工作 的能力。

Photoshop图片处理教案

Photoshop图片处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掌握获取图形、图像的采集工具类型,能合理地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体验利用图形、图像表现主题意义。 二、教学内容: 1、学习用photoshop软件工具处理图像。 2、图像加工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图像加工、合成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1.简介photoshop7.0 photoshop7.0是由美国Adobe公司开发功能强大的图像编辑工具,最早产生于苹果公司的Macintosh平台上,后被移植到PC机的Windows平台上。它将选择工具、绘画和编辑工具、颜色校正工具及特殊效果功能结合起来,使用多种彩色模式对图像进行编辑处理。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目前是蓝苹果机和PC机上最流行的专业图像处理工具。 Photoshop的工作界面: 菜单栏、选项栏、工具箱、工作区、调板 选择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 绘画工具:画各种图形工具、 编辑工具:文字工具 2.新建文件 方法:单击“文件”菜单栏中的新建,弹出“新建”对话框。 该对话框中有“名字”、“图像大小”、“模式”、“内容”、“图像分辨率” 3.打开一个图片文件 用“选择”工具把该图片拖入一个新建文件中。 如果图片有点倾斜,我们就可以利用“变换”调正图形的角度 4.变换工具中的菜单的作用(打开方法:“编辑”菜单|“变换”命令)

4.有时为了调整原始图片的构图,重新组织图像的布局,突出主题,去除不相关的或不重要的内容,可以用“裁切”工具处理。 裁切的内容是选中的部分,当使用“裁切”工具时,圈住需要保留的部分,再按“退格键”,则不需要的图片内容被删除。 使用“魔术棒”工具,一般选择是相近的颜色,选中欲删除的部分后,按“退格键”删除。 5.色彩调校 ⑴色彩模式的调整:图像|模式(Mode),①Grayscale:图片变成灰白 ②Bitmap、RGB Color、CMYK Color、Lab Color ③Indexed Color:当使用这个命令时,会弹出一个提示对话框,点击“是”按钮,又弹出一个对话框,在“颜色”框里输入数值“20”(3~256) ④Multichannel:颜色呈爆光(单色) ⑵亮度/对比度的调整 方法:图像|调整(Adjustments)|亮度/对比度(Brightness/Contrast)。如右图 ⑶色相/饱和度的调整 方法: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Hue/Staturation) Hue: Staturation:调整颜色的变化 Hue:调整黑亮程度 ⑷色彩平衡的调整 方法:图像|调整|Channel Mixer

最新图形图像处理教案模板

天津科技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室内与家具设计方向) 图形图像处理教案 编 2009.9

课程名称图形图像处理课时 2 序号01 授课班级070641/070642 日期教学方式讲授课题名称第一章Photoshop简介任课教师刘辛燕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教学 主要内容第1章 Photoshop简介 1.1 Photoshop的发展 1.1.1 Photoshop发展简史 1990年,发行Photoshop 1.0版本。 ,发行Photoshop CS2(9.0)。 1.1.2 Photoshop CS2新增功能 1. 全新Adobe Bridge文件浏览器 2. 增强的图像处理能力 (1) 支持32位高动态区域(HDR)图像 (2) 快速处理数码相机的RAW格式文件 (3) Photoshop CS2镜头校正工具 (4) 减少图像杂色 (5) 智能锐化滤镜 (6)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 (7) 红眼工具 (8) 模糊滤镜 3. 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1) 定制Photoshop CS2菜单 (2)Photoshop CS2字体预览 (3) 图像处理器 (4) 自定义用户界面字体大小 (5) 自动更新管理器 (6) 数据驱动图形 (7) 视频预览 (8) 脚本和动作事件管理器 4. 增强的设计功能 (1) Photoshop CS2动画面板 (2) Photoshop CS2的消失点工具 (3) 多层操作

目的与要求 重点与难点 小结作业 (4) 图像变形功能 1.3 界面简介 操作界面由工具栏、菜单栏、和操作面板等组成。 1.3.1 菜单栏 菜单栏分为“文件”菜单、“编辑”菜单、“图像”菜单、“图层”菜单、“选择”菜单、“滤镜”菜单、“视图”菜单、“窗口”菜单和“帮助”菜单。 1.3.2 工具栏 工具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也叫工具选项栏或属性面板。在使用Photoshop处理图像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工具或者进行不同的操作,工具栏里均会显示出相应的选项供用户选择。工具栏可以被拖动至窗口的任何位置,用户可以通过“窗口”菜单中的“选项”子菜单来显示和隐藏属性面板或称工具选项栏。 1.3.3 操作面板 ①工具箱:Photoshop CS2的工具箱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它包括选择工具、绘图工具、填充工具、编辑工具、颜色选择工具、屏幕视图工具、快速蒙版工具等。 ②图像窗口:主要是作为显示图像制作效果和制作图像的平台。 ③控制面板:主要包括多个控制面板,通过这些控制面板可以设置图像的颜色、样式、图层、字符、段落等属性,以及提供导航、测量信息显示等辅助信息的面板。 ④状态栏:主要用于浏览图像当时所处的一种状态,如显示比例、文件大小及工具提示等。 在学习软件之前,首先应明确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及photoshop软件在图形图像处理制作方面的具体用途。 熟悉界面 详细介绍了图形图像处理大师——photoshop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基础操作。从基础概念开始讲述,目的是为了在开始学习软件之前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新建保存一个图片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电子教案-1-2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授课教师XXXXX 学校XXXX中等专业学校

课题序号 1 授课班级11计算机 授课课时2H 授课形式讲授(幻灯) 授课章节 名称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使用教具幻灯 教学目的1.认识什么是位图 2.认识什么是矢量图 3.Photoshop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1.位图性质 2.矢量图性质 3. Photoshop应用领域教学难点 1.位图性质 2.矢量图性质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新授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任务二案例赏析 任务三如何学好Photoshop 任务四熟悉Photoshop CS3的界面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教学目标: 认识Photoshop。 掌握位图和矢量图的基础知识。 了解Photoshop的用途及能进行哪些 工作。 掌握Photoshop工作界面的各组成部 分及功能。 掌握学好Photoshop的有效方法。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 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新授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就像利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绘画 过程中的作用一样,Photoshop也是 一种将自己想要绘制的图像表现出来 的工具。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从修 复照片到制作精美的相册打印输出或 上传到网站上让更多的人浏览;从简 单图案绘制到专业平面设计或网页设 计等,Photoshop无所不能,且可以 优质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 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该软件生成的图像为位图图像。这类图像也叫做 栅格图像,是由很多个色块(像素)组成的。当对某 一幅位图图像进行放大且放大到一定的倍数后,我们 看到的将是一个个的色块,如图所示。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100%显示的位图图像效果放大显示的位图图像效果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教学大纲

Photoshop 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课程主要任务是介绍PHOTOSHOP CS3版工作界面,图像设计基本操作,选区的创建、编辑与应用,图像的填充、绘制与修饰,路径、形状的绘制与应用,色彩艺术,文字魅力,图层的应用,蒙版与通道的应用,神奇滤镜,动作和输入、输出等,最后通过综合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案例实训。学习Photoshop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设计工具的使用技巧,进行各种公益广告设计、商业广告设计、商业包装设计、网页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适应社会要求,能够顺利的走上社会,并为以后独立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1)能够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理论、有关色彩理论和颜色模式的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的工作界面以及一些基础操作,例如:对图像 文件的新建、打开和保存操作,以及使用PHOTOSHOP CS中的各种辅助工 具等。 (3)能够熟练利用PHOTOSHOP CS3中的工具和命令创建、编辑和保存选区; 熟练掌握创建、编辑路径的方法与技巧。 (4)熟练掌握图层的一些概念、基本操作。 (5)对通道与蒙版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轻松掌握通道与蒙版的操作方 法与技巧。 (6)掌握滤镜的一些基础的操作。 3.课程特点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3实用教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大量的上机实例操作才能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在上课的全过程必须保证大部分的时间来上机。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 项目一 Photoshop CS3快速入门 项目二制作滑稽小狗 项目三制作圣诞电子卡片 项目四制作完美婚纱照 项目五制作时尚皮包宣传页 项目六制作舞会门票 项目七制作时尚照片 项目八制作室内装饰效果图 项目九制作学院网站首页 项目十综合实训

图像处理教学设计

3.3.1图像处理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课选自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介绍图像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像素、图形和图像的区别、位图和矢量图的区别的概念,了解图像颜色和常用文件格式。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理解影响图像质量的一些因素,为下节课图像的编辑加工定下理论基础。 (二)学习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对于多媒体相关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大多数同学在此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之间差异并不明显,有助于教师进行统一教学。但是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故本课将以应注重化抽象为具体的形式,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出发进行教学。 (三)教学重难点设计 1、教学重点 (1)图像分辨率含义以及位图、矢量图的区别. (2)图形与图像的区别以及文件格式的理解 2、教学难点 (1)图像分辨率的含义. (2)位图、矢量图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图像分辨率的含义 (2)能区分矢量图和位图 (3)能区分图形与图像 (4)知道分辨率、颜色值与图像质量密切相关 (5)了解图像的文件格式 (二)过程与方法 1、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2、提高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小组合作的精神,增强相互帮助的意识。 2、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内涵,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3分钟) 教师展示四张素材相同但颜色、像素等不同的照片,请同学们思考这几张照片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同样的图像会有不同的效果?从而引出本课主题——图像处理。 (二)讲授新课 1、任务驱动(15分钟) 教师发下任务单,让学生自己看书本P60页的相关资料,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完成任务单的填写。 任务单中任务如下: (1)找出分辨率的定义。 (2)找出位图与矢量图的定义。 (3)颜色值是什么。 (4)图形与图像有什么不同。 (5)举出常见图像文件格式。 教师巡查,进行个别指导。 2、任务分析(20分钟) 教师活动:通过画图工具和Office软件提供的图片处理工具边进行简单的操作边对任务单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与解释。 学生活动:认真听老师讲解,思考自己小组上交的任务单内容是否正确。 3、任务评价(5分钟) 教师展示2-3个小组上交的任务单,请该小组的成员对自己的任务单进行自评,然后请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三)课堂小结(2分钟) 教师回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测验题(含答案)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期中考试 《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试卷 一、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提供清晰、真实、多方位的商品图片是商品拍摄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2、相机的f值越大则光圈越大。(╳) 3、升高三脚架必须按照“先粗后细”的原则。(√) 4、相机的图标是设置相机的微距拍摄功能。(√) 5、在设置拍摄图像尺寸和图像质量时,将图像尺寸选择大些、图像质量选择高一点,可以很好的方便后期裁减细节图。(√) 6、每相邻两级光圈系数之间的通光量相差一倍。(√) 7、MF镜头是自动对焦镜头。(╳) 8、快门速度越慢,照片越暗。(╳) 9、ISO数值越高,照片上的噪点就越大。(√) 10、Tv模式是快门速度先决曝光模式。(√)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 1、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和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景深越大。F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 2、AV模式是光圈优先式曝光模式。 3、闪光灯是商品拍摄中最常用到的光源,它是一种便携式的强光源。 4、三脚架是拍摄时用于固定相机,保持相机曝光时稳定性的辅助摄影器材。 5、“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是利用了相机的 白平衡功能。 6、当拍摄主体太小的时候应该利用相机的微距功能进行拍摄。 7、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测光方式,常用的三种基本的测光方式有 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防震、防晒、防热、防潮和( D)是照相机维护和保养得基本要求? A、防盗 B、防借他人使用 C、防频繁使用 D、防尘 2、常用照相机的光圈系数排列顺序为( D )。 A、f/2 f/2.8 f/4 f/5.6 f/8 f/16 f/22 B、f/1.4 f/1.8 f/2.8 f/4.8 f/6 f/8 C、f/1 f/2 f/3 f/4 f/8 f/16 D、f/2 f/2.8 f/4 f/5.6 f/8 f/11 3、在同等条件下,F/5.6的景深比F/11的景深( D)。 A、大于 B、大于等于 C、小于等于 D、小于 4、AF符号是指(B)。 A、测光方式 B、自动调焦 C、光圈系数 D、曝光模式 5、镜头的焦距通常用( A )来表示。 A、mm B、cm C、m D、HB 6、感光度和曝光量的关系是(D)。 A、ISO50比ISO100感光度高 B、感光度和曝光亮没关系 C、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多 D、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少

图像处理基础知识——教案

图像处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图像信息的采样、量化、编码的基本原理。 →知道屏幕分辨率、显示器分辨率及图像分辨率的概念。 →掌握图形和图像的概念与特点。 2.能力目标: →学会查看显示器分辨率。 →学会调整屏幕分辨率。 →学会分辨数字图像的类型(矢量图或是位图)。 3.情感目标: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图像信息数字化原理 →分辨率的概念 →图形、图像的概念及应用特性 教学难点 →对图像数字化过程的理解 →图像存储容量的计算 教学内容 1.图像信息数字化 1.1采样 空间上连续的图像用许多等距的水平线与竖直线分割开来,转换成离散点的过程。 1.2量化 量化:将采样点(像素)的灰度(亮度)离散化,使之由连续量转换为离散的整数值即灰度值、灰度级(gray level)的过程。 量化位数:表示量化后各像素的色彩值所需要占用的二进制位数。

灰度图像:可以用8位,256个级数来表示从白到黑的灰度变化。 彩色图像:数据不仅包含亮度信息,还要包含颜色信息。彩色的表示方法是多样化的。可由红、绿、蓝三基色图像叠加而成。 1.3存储容量的计算 图像存储容量=图像水平方向的像素数×竖直方向的像素数×每个像素占用的色彩位数2.分辨率 2.1现实器分辨率 显示器分辨率:计算机显示器本身的物理特性。 2.2屏幕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实际显示图像时计算机所采用的分辨率。 2.3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在计算机中保存和显示一幅数字图像所具有的分辨率。 如:一张640*480像素的图片,分辨率为640*480=307200像素。 3.图形和图像 3.1图形(矢量图) 图形也称矢量图,它用计算机绘图工具绘制的画面,图形是以数学方法描述的,通过计算机指令来表示的图形。 3.2图像(位图) 图像也称位图,它是由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图像采集设备扑捉的实际画面而转化而来的数字图像。 3.3矢量图与位图的对比

图像的简单处理教案

设计思想: 目前,学生在互联网等媒体上接触到很多经过计算机处理过的图片,他们知道这些图片是经过计算机加工处理过的,但却不知道是怎么样处理的,也对处理过程很好奇。在上节课里,学生已经对photo shop这个软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了用软件处理图像有了很大的兴趣,本课的学习以一幅图像的处理为例,通过分析不同的处理效果来引导学生认识图像的选取和裁减、图像的复制、图像的缩放和旋转以及图像的色彩调整。通过实例效果来调动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使学生在实例的分析处理过程中将知识习得并内化。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比较分析图像实例的处理效果; 2、学生能够运用photoshop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 3、学生对图像处理的运用范围有正确的认识,远离恶意修改的行为。教学重点: 对图像实例的分析和处理过程 教学难点: 学生对图像处理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了photoshop的学生机、经过处理的图例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例,引入目标

教师通过广播教学展示一些经过处理的趣味图片,比如:被换脸的《无间道》海报、一个人组成的逼真集体照等,调动学生处理图像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分析、处理实例 1、比较图1和图2 图 1 图2 图2比图1裁去了一截天空的画面,主题更突出。 由此引出矩形选取工具,教师演示操作 2、展示图3,请将图3中的鸽子放入图2的蓝天里

图3 师生讨论如何进行这步处理,尝试用矩形选取工具,引出图像的复制,操作得到图4 图4 但是,图4的效果显然不能令人满意。是否有更细腻精确的选取工具呢?引出套索工具 3、学生尝试自己使用套索工具将鸽子放入图2里,注意比较普通套索与磁性套索的使用方法与效果,并且尝试放入多只鸽子可以得到以 下图5 图5

《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复习题

中职学校《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复习题 项目1 一填空题 1图片形状即图片的具体几何形状,一般是指形或形。 2图片大小一般是指图片文件的。单位是,等。 3分辨率是和于度量的一个参数。通常表示成 和。 4图片格式是计算机存储图片的格式,常见的存储格式有、、、等。 5商品放中间,左右平衡的构图方式,是式构图。 6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的长度,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7九宫格构图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的位置上。 8构图具有稳定性和向心性,紧凑感比较强。 9拍摄角度一般有三种情况、、。 10从拍摄角度来说,拍摄效果接近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透视感比较正常,不会使被摄对象因透视变形而遭到损害和歪曲。 11从拍摄角度来说,拍摄效果可以使,前景高大主体突出。 12从拍摄角度来说,拍摄适合表现平面商品、组合商品的全家福或对立体感要求不高的商品。 13对于美来说,中西方是相通的西方叫“黄金分割”,而国画中称为“”。 14造成商品照片没拍清楚的原因有很多,具体有以下几方面:颤抖的身体、、、、由于高倍放大导致的 模糊。 15为了避免照片模糊,可以提高快门速度,可能的话,保持在秒以上。手持低速拍摄时,开启功能。 16光线昏暗时曝光时间可能延长,如果没有,由于振动产生影像模糊的可能性就加大了。解决的方法,可以提高,或者改善拍摄现场的光照环境。 17正确的曝光取决于、、三者组合。 18对于单反数码相机,快门越快,通光时间越,通光量越;快门越慢,通光时间越,通光量越。 19光圈显示区域的F值越大,通光量越,F值越小,通光量越。 20为了减少色干扰,要选择色或色的背景,可考虑在光线的反方向放一张或,减淡阴影。 21主体不突出的情况有背景太乱、、商品主体太小、。 22LOGO是、的意思。就是图标广告,它的设计要能够充分体现该公司的,并且设计要 求、、、、、、、。 23LOGO标志太重,并不一定是指颜色重或字体过大,有时也会造成不好的效果。 二判断题 1图片分辨率越高包含的数据越多,图形文件的长度就越大,也能表现更丰富的细节。 () 2图片分辨率越高就需要耗用更多的计算机资源、更多的内存、更大的硬盘空间等。( ) 3假如图像的分辨率过低,就会显得相当粗糙。()

简单图像处理 优秀教学设计

简单的图像处理(雄鸡报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羽化的特点,学会设置羽化效果。 2、学会灵活使用套索工具、画笔工具、魔棒工具。 3、会把一幅画的背景设置为透明背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上机实践,能综合应用photoshop工具,绘制一幅雄鸡报晓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在制作完成雄鸡报晓图的过程中,养成合理选择绘图工具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用套索工具、画笔工具画出有羽化效果的草地,把白色背景变为透明背景。 【教学难点】: 画出有羽化效果的草地、把白色背景变为透明背景。 【课时课型】: 新授课实践课 1课时 【教学手段】: 微机室、多媒体设备、Photoshop软件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交流

【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巧妙引入: 教师:天蒙蒙亮,我们还在熟睡中,有位“好朋友”每天准时叫我们起床,它的叫声是那么充满活力,它不是闹铃,农村的孩子对它的体会会要深一些,大家知道这位“好朋友”是谁吗? 生:(答公鸡) 师:对,看来大家还记得我们的这位“好朋友”。那大家想想,在我们听到这一声“起床了”之时,你能想象到这位“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是缩着脖子?还是升着脖子呢? 生:畅想欲言。 师:对了,公鸡呢是昂首挺胸,精神饱满地叫我们起床的,预示着新的一天要以新的精气神开始,那同学们知道我们一般把这个时候叫什么吗? 生:黎明、破晓时分…… 师:大家说的都对,所以我们会说“雄鸡报晓”,公鸡在这个时候打鸣告诉我们天亮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时候的画面,想不想自己亲手把这样美好的画面用我们学过的Photoshop软件制作出来呢? 生:想! (二)回顾旧知,打好基础:(3分钟) 师:好,那这节课大家就准备好各显身手。在这之前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几节课学习的Photoshop的几种工具,以及其使用方法。哪位同学来简

初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3.2图像处理(一)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作用和地位 本课是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的第2 课。这一课是图像处理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学好了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2、本课主要内容 本节课重点是学习Photoshop 7.0 的启动方法、工作界面、图片的浏览、旋转、裁切等基本的操作。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Photoshop 7.0 的工作界面;熟悉Photoshop 7.0 的基本功能。 技能目标:能够利用Photoshop 7.0 浏览、打开图片,学会对图片进行旋转和裁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体验的强大功能;培养注意观察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4、重点、难点: 重点:Photoshop 7.0 的启动及图片浏览、打开、编辑。 难点:图片的打开及编辑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为七年级下册,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学生应该有兴趣学,也能学好。 三、教学策略 通过恰当的情境导入新课,将本课内容分解成若干个任务,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来掌握Photoshop 7.0 浏览、打开图片,对图片进行旋转和裁切等基本的操作,并通过操作快的同学的演示,老师的点评来增强学生的成功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时安排 本课用1 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机、网络课室六、教学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图像处理有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这些基本操作容易上手,学生在操作中看到自己的作品,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特别是拓展更能引起学生对Photoshop 7.0 继续进行探讨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教案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教案 一、基础知识 第一节、数字图像获取 一、目的 1掌握使用扫描仪等数字化设备以及计算机获取数字图像的方法; 2修改图像的存储格式。 二、原理 用扫描仪获取图像也是图像的数字化过程的方法之一。 扫描仪按种类可以分为手持扫描仪,台式扫描仪和滚筒式扫描仪(鼓形扫描仪)。 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x、y方向的分辨率、色彩分辨率(色彩位数)、扫描幅面和接口方式等。各类扫描仪都标明了它的光学分辨率和最大分辨率。分辨率的单位是dpi,dpi是英文Dot Per Inch的缩写,意思是每英寸的像素点数。 扫描仪工作时,首先由光源将光线照在欲输入的图稿上,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反射光(反射稿)或透射光(透射稿)。光学系统采集这些光线,将其聚焦在CCD上,由CCD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电路部分对这些信号进行A/D转换及处理,产生对应的数字信号输送给计算机。当机械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装有光学系统和CCD的扫描头与图稿进行相对运动,将图稿全部扫描一遍,一幅完整的图像就输入到计算机中去了。

图1.1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扫描仪扫描图像的步骤是:首先将欲扫描的原稿正面朝下铺在扫描仪的玻璃板上,原稿可以是文字稿件或者图纸照片;然后启动扫描仪驱动程序后,安装在扫描仪内部的可移动光源开始扫描原稿。为了均匀照亮稿件,扫描仪光源为长条形,并沿y方向扫过整个原稿;照射到原稿上的光线经反射后穿过一个很窄的缝隙,形成沿x方向的光带,又经过一组反光镜,由光学透镜聚焦并进入分光镜,经过棱镜和红绿蓝三色滤色镜得到的RGB三条彩色光带分别照到各自的CCD上,CCD将RGB光带转变为模拟电子信号,此信号又被A/D变换器转变为数字电子信号。至此,反映原稿图像的光信号转变为计算机能够接受的二进制数字电子信号,最后通过串行或者并行等接口送至计算机。扫描仪每扫一行就得到原稿x方向一行的图像信息,随着沿y方向的移动,在计算机内部逐步形成原稿的全图。 在扫描仪的工作过程中,有两个元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个是CCD,它将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另一个是A/D变换器,它将模拟电信号变为数字电信号。CCD是Charge Couple Device的缩写,称为电荷耦合器件,它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制成的表面光电器件,可以实现光电转换功能。CCD 在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中应用广泛,只不过摄像机中使用的是点阵CCD,即包括x、y两个方向用于摄取平面图像,而扫描仪中使用的是线性CCD,它只有x一个方向,y方向扫描由扫描仪的机械装置来完成。CCD芯片上有许多光敏单元,它们可以将不同的光线转换成不同的电荷,从而形成对应原稿光图像的电荷图像。如果我们想增加图像的分辨率,就必须增加CCD上的光敏单元数量。实际上,CCD的性能决定了扫描仪的x方向的光学分辨率。A/D变换器是将模拟量(Analog)转变为数字量(Digital)的半导体元件。从CCD获取的电信号是对应于图像明暗的模拟信号,就是说图像由暗到亮的变化可以用从低到高的不同电平来表示,它们是连续变化的,即所谓模拟量。A/D变换器的工作是将模拟量数字化,例如将0至1V的线性电压变化表示为0至9的10个等级的方法是:0至小于0.1V 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0、0.1至小于0.2V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1……0.9至小于1.0V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9。实际上,A/D变换器能够表示的范围远远大于10,通常是2^8=256、2^10=1024或者2^12=4096。如果扫描仪说明书上标明的灰度等级是10bit,则说明这个扫描仪能够将图像分成1024个灰度等级,如果标明色彩深度为30bit,则说明红、绿、蓝各个通道都有1024个等级。显然,该等级数越高,表现的彩色越丰富。 步骤

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期中复习材料

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期中复习材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防震、防晒、防热、防潮和( D )是照相机维护和保养得基本要求? A、防盗 B、防借他人使用 C、防频繁使用 D、防尘 2、常用照相机的光圈系数排列顺序为( D )。 A、f/2 f/2.8 f/4 f/5.6 f/8 f/16 f/22 B、f/1.4 f/1.8 f/2.8 f/4.8 f/6 f/8 C、f/1 f/2 f/3 f/4 f/8 f/16 D、f/2 f/2.8 f/4 f/5.6 f/8 f/11 3、在同等条件下,F/5.6的景深比F/11的景深( D )。 A、大于 B、大于等于 C、小于等于 D、小于 4、AF符号是指( B )。 A、测光方式 B、自动调焦 C、光圈系数 D、曝光模式 5、镜头的焦距通常用( A )来表示。 A、mm B、cm C、m D、HB 6、感光度和曝光量的关系是( D )。 A、ISO50比ISO100感光度高 B、感光度和曝光亮没关系 C、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多 D、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少 7、在商品拍摄中尽量选择感光度为( A )进行拍摄。 A、100 B、200 C、300 D、400 8、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是指( A )。 A、拍摄者先调定快门速度照相机自动选取相应的光圈 B、照相机自动调定光圈与快门速度组合 C、拍摄者先调定光圈照相机自动选取相应的快门速度 D、由拍摄者调定光圈快门速度组合 9、静物摄影中,为了避免按动快门时造成机身颤动,可以使用( A ) A、快门线 B、遮光罩 C、闪光灯 D、滤镜 10、下面哪种装置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对物体进行补光。( D )

图片处理教学设计

图片的处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图片的处理》是江苏初中《信息技术》(上)第六单元第2节的内容,这节内容主要是介绍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是上节内容的延伸,引领学生经历加工图片的活动过程,体验利用图片表达主题,同时也为后面制作多媒体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以ACDsee软件为图片加工的工具,教学内容实践性强,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应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图片是学生最喜爱和最容易感知理解的的信息之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且乐于探索,再加上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而ACDSee软件是比较简单的一款软件,因此比较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教学内容不易过深,重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图片进行曝光操作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ACDSee改变图像明暗度的方法与技能; 2.通过对图片进行裁剪和旋转操作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ACDSee获取图片某一部分或调整图片的方向的方法与技能; 3.通过对图像进行滤镜操作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用ACDSee把图片处理成艺术效果(镜像)的方法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会处理简单的图片素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处理图片的过程中,体验图片处理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ACDSee对图片进行裁剪、旋转、调节图片明暗度。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对图片进行正确的美化等处理。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任务驱动、探究学习、讨论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 师: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为做好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增强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为此我市举办了中小学世界地球日环保摄影活动,老师收集了一些环保主题的图片供大家欣赏。 欣赏一组环保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使用ACDsee打开“图片“文件夹 (2)欣赏图片 (3)观察图片(部分图片存在一定缺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