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色列历史人物的概览

以色列历史人物的概览

以色列历史人物的概览
以色列历史人物的概览

以色列历史人物的概览

1. 列祖时期: a. 亚伯拉罕-- 信心之父;

b. 以撒-- 神所应许的后代;

c. 雅各-- 十二支派之父;

d. 约瑟-- 以色列的保存者。

2. 神治时期: a. 摩西-- 大能的拯救者;

b. 约书亚-- 带领以色列人进应许地;

c. 士师如基甸、参孙、撒母耳在第一位以色列君王之先作他们的领袖。

3. 王国时期: a. 扫罗

b. 大卫

c. 所罗门-- 以色列中最荣耀的王;

d. 犹大各王-- 约阿施、希西家、约西亚;

e. 先知-- 被掳前:以利亞、以利沙、以赛亚、耶利米

被掳时:以西结、但以理

被掳后:撒迦利亚、玛拉基

带领回国:以斯拉、尼希米

以色列历史的年代大纲

公元前931 -- 所罗门的死及分裂成南北国;

公元前722 -- 北国以色列被亚述所掳;

公元前605 -- 南国犹大被巴比伦所掳;

公元前586 -- 耶路撒冷圣殿被毁;

公元前536 -- 余民的回归。

约书亚记

日期:公元前1380左右。

征服迦南开始至约书亚死。

约书亚在征服迦南地之后死,当时年110岁(参士2:8)。

作者:约书亚,有关他死后的部份,最后一章的尾部是别的人加上。

对象:正进入应许地的以色列人,还有很多『未得之地』(参书13:1)。

各支派的分地:十二支派经约书亚和大祭司用抽签方法分配地界(参书13:6)。

成书的目的:

1.历史性的目的:记载了神怎样实现祂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应许,藉约书亚带

领以色列定居应许地。

2.教义性的目的:a.神忠实于祂的应许;

b.一个得胜的生命必须活在神的信心中;

c.神的恩典虽是免费,我们必须经历信心的挣扎而得。

全书的重点与内容:

I.进入应许之地(1-5a章)

1.子民的准备(1-3a)

a.四十年的不信与审判终到达应许地的外围,约书亚勉励他们『刚强壮胆不要惊怕』;

b.内心的预备:『谨守遵行律法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参书1:8);

c.外在的预备:遣出两探子窥探这地(参书第二章,与摩西所派出的探子不同,因他们带来好信息:『那地的一切居民在我们面前心都消化了』(2:24));

d.最后的预备是随从约柜的后面〔神的同在和带领〕前进。

2.子民的旅程(3b-4)

a.约但河水分开,子民进应许地(3a);

b.立石为记(4)。

3.子民的洁净(5a)

a.约书亚命新的一代受割礼,更新神与亚伯拉罕的约。

II.攻占应许地(5b-12章)

1.得胜的启示(5b)

a.得胜的要诀是承认耶和华是军队的元帅。

2.得胜的实现--营中不能有罪恶(6-11)

3.得胜的记录(12)

『约书亚照着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话夺了那全地,就按着以色列支派的宗族

将地分给他们为业,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书11:23)

III. 殖民于应许之地(13-24章)

不单是进入、得胜,更是凭信拥有。『...还有许多未得之地...』(13:1)

1.土地的分配(13-21)

a.约但河东--两支派半:流便、迦得、玛拿西半支派

b.约但河西--九支派半:玛拿西半支派、以法莲、犹大、便雅悯、西缅、西布伦、以萨迦、亚设、拿弗他利、但。

c.利未产业--因为神是他们的份,所以分不到土地(13:33)。不过利未人亦能从十一支派中得到四十八个城市(21:41)。

d.激动的战士(14:7-12)

迦勒与约书亚的对话,是圣经中一个感人的见证。

2.作证之坛(22)

a.在巴勒斯坦的示罗设立了会幕(18:1)

b.有两个半东部支派在约但河边筑了祭坛,以纪念他们与西部支派所共分的产业。

c.起初他们这样的作为被误解为悖逆,后来前嫌冰释,因而避免爆发内战。

3.宣讲神的道(23-24章)

约书亚对以色列人最后的遗言[分两部份]:

a.指示以色列人要守耶和华的诫命(23);

b.以色列人既从神得应许地,就更要去事奉祂。

约书亚记的问题:

1.一个科学性的问题:约书亚的「长日」(10:10-13)

*三个可能性的解释:

a.图特恩(Totten, 在其书"Our Race", 耶鲁大学的教授)及凌默尔(Harry Rimmer,在其书"The Harmony of Science and Scripture")皆支持这样的看法。另外在埃及、

中国、印度也有这长日的记录:在天文历法的计算之中,发现少了一天。

b.威尔逊(Robert Dick Wilson, 美国普灵斯顿大学教授):将第十三节译为「太阳停止了」( Sun be silent or cease, leave off)意思是表达出约书亚的祷告将烈日暂时

停顿下来,以致他的军队可以在一个更有利的情况下作战。

c.科尔(C.F.Keil)及德里斯撤(F.Delitzsch)(这两位著名旧约学者:以一日作为四十八小时的看法是出现困难的,他们提意为:日头出现的时间是因为大气的反射

而延长了。(苏特(Rendle Short)在其书"Modern Discovery and the Bible")指出这是

一个极有可能的建议,因为在大气中的氪[krypton]会产生这样的果效。)

2.一个道德性的问题:屠杀迦南人(书6,8,10)

有几点是藉得注意的:

a.谋杀与公义的杀人不同:谋杀是蓄意及恨恶以致夺取一个人的生命。另一方面圣经中有提及死刑〔创9:6〕,自卫〔出22:2〕,不可非议的战争〔创14〕。

b.迦南人不算为无辜:迦南人很早就受着神的咒诅(创9:25),他们是邪恶的行不道德的事情。神形容这地的罪应有的结果为『连地也玷污了,所以我追讨那地

的罪孽,那地也吐出它的居民。』(利18:25)

c.这地无辜的居民不会遭受杀害:所多玛俄摩拉是很明显的例子,若有十个义人全城都会得救(创18:22起)(创19:15);神又拯救三万二千在道德上洁净的人(民

31:35);妓女喇合和她的全家(来11:31)。

d.神给与迦南人几百年的时间悔改的机会(彼后3:9),才施行毁灭(创5:16),正如癌细胞的割除。

e.以色列人面对的不是一个宗教的圣战,而是神主的争战(出23:27-30;申7:3-6;

书8:24-26)。以色列人作为神审判的手。

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及其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82499539.html, 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及其启示 作者:李春华卫军帅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年第06期 古老的犹太文化之所以能奇迹般地保持下来,教育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948年,犹太民族重新建立的国家——以色列建国后,教育继续成为其价值观的基本体现,并被认为是“通往未来的钥匙”。以色列辉煌的建设成就更是深深得益于教育兴国的国策。本文拟就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一、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理念的独特性 1.热爱知识与提倡创新精神相得益彰 历史上的犹太人四处流浪,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保障,他们深感物质财富随时都可能失去,但唯有知识和智慧永远相伴。他们坚信,无论命运如何坎坷,不管流浪到哪里,只要有智慧、有知识,就不怕没有财富。所以犹太民族有着宗教般虔诚的求知精神,将知识当做他们最稳妥的财富。 犹太人热爱知识,更热爱能够自如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实践,讲究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他们的一个显著特色。他们重视知识的传承,更重视知识的创新,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知道得越多,就越会产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产生。在许多犹太人家庭里,放学的孩子被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又提问题了吗?”他们坚信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是挖掘智慧、发展能力的过程,知识是为磨炼智慧而存在的。因此,有人称犹太民族是一个企图揭示自然和人类秘密的哲学家民族。 2.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会在日常教育中 犹太民族的历史充满了灾难。历史上的灾难让犹太民族始终不忘惨淡的过去,他们把教育 定义为“痛苦教育”,不仅告诉孩子人生有喜悦和幸福,还告诉他们人生会有黑暗和失意,目的是让这些苦难激励孩子永远前进,不断走向坚强。同时,“痛苦教育”使犹太民族具有罕见的勇气和毅力,因而使得他们无论是在资源奇缺、环境恶劣的沙碱地上,还是在战火连绵的时代,都能建立美丽的家园。历史教育的作用在于对人格的启发,这一点犹太人相当认同。所以,犹太人不仅教给孩子历史中的辉煌,更强调历史中的失败、挫折、没落与迫害,要孩子从中进行反省,吸取教训。在教育实践中,老师和家长总是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挫折,以锻炼孩子坚忍的性格和意志。因为他们深信: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和良师。

中东战争的认识及感想

中东战争的认识及感想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由来已久。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大181号决议案”决议(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独立的国家,决议文规定把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划给占32%人口的犹太人(原本只拥有7%土地),这项决议案对阿拉伯人非常不公平。阿拉伯国家的票数一共只有六票,根本无力挽回。犹太人同意此决议,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结果发生5 次阿以战争。“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亦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阿拉伯国家不满联合国对巴勒斯坦不平等的分割,且对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剥夺。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罗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险胜,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这场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由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发动战争与埃及争夺通行权。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以色列虽然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进而占领巴勒斯坦,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把战略纵深扩大了6.5万公里,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民赶出家园,并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失地,发动了这场战争。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国内强硬派再次抬头,对阿拉伯国家的戒心大大加强。 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组织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贝鲁特大屠杀发生在第五次中东战争期间,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在以色列的支持下杀害了数以千计的巴勒斯坦难民。

以色列创新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重点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仍然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该时期发展对我国未来有关键影响。以色列国家在创新经济发展进程中,不断创造奇迹,促进国家实现发展与进步。由于中国和以色列国家之间具有互补性,因而促进两国合作尤为重要。然而,在中以合作中,存在一定的阻碍,对其合作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本文主要对以色列创新经济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建构主义理论和国关理论视角而提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以色列;创新经济;我国经济发展;启示 一、前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国家发展中,应建构图式,并且促进个体对世界知觉理解和思考,以创建认知结构。在以色列国家发展中,从一穷二白到科技强国,其中创新经济发挥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我国与以色列国家之间具有互补性,只有加强二者的合作研究,才能使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我国如鱼得水,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此,我国相关部门人员有必要对以色列国家创新经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二、以色列创新经济 在我国经济发展,以色列国家是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条件。一方面,以色列国家的创新能力较强和科技水平较高。该国的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但其坚持走创新经济之路,实现知识型经济的成功飞跃。创新是以色列的创新经济灵魂,依靠创新,逐渐解决生存问题,并且能够科技竞争实力逐渐增强。在其发展中,政府给予支持、以出口为主、大力发展国内风险投资、注重将风险投资和科技发展相结合,同时坚持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另一方面,以色列国家重视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将其上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政府对该观点给予高度认可,为中以两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以色列国家能够对我国提供外援式的帮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伙伴,同时为我国提供有力支持。

感受以色列的创新力量

感受以色列的创新力量 推荐: 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技术分会学术年会邀请 函 感受以色列的创新力量——以色列·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深 度考察总结 在社会主义国度,马克思绝对是指导我们思想的“先知”;作 为理科生,爱因斯坦无疑是我们膜拜的偶像。希伯来,一个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曾产生无数哲人巨擘,泰斗大师。怀揣对犹太民族的几许好奇,带着对宗教圣城的几多神秘,我们终于踏上了这片“上帝的应许之地”,开始了“探寻以色列创新奥秘”之旅。2017年6月4日,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与阿基米德先进技术网联合组织的“开拓创新,智享未来”——2017以色列·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考察顺利起航。探秘以色列,就不得不把希伯来历史做一简要概述,否则很难理解其逆境创新的原动力。最早的犹太人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 是“渡河而来的人”。根据《圣经》和其他史料记载,犹太人 的族长亚伯拉罕率领其族人从两河流域的乌尔城向西渡过 幼发拉底河和约旦河来到当时被称为“迦南”的巴勒斯坦。《圣经》载:公元前1600年,迦南发生了一次特大饥荒,希伯

来人为了逃避饥荒南迁埃及。在埃及住了四百多年后,他们在领袖摩西的带领下重返迦南。希伯来人出埃及时,上帝在“西奈山”亲自向摩西传达了对其族人的十大告诫,即犹太教著名的“十诫”。此后,“希伯来人”一词就很少在《圣经》中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以色列人”。“以色列”意为“与神角力者”,来源于《圣经》犹太人的祖先雅各与天使角力并取胜,天使将雅各的名字改为以色列。雅各,就是率领子孙南迁埃及并旅居430年之久的犹太人先祖,生了十二个支派。公元前935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北方的以色列国和南方的犹太王国。以色列国以撒马利亚(巴勒斯坦中部,耶路撒冷以北67公里处)为首都,犹太王国仍以耶路撒冷为都城。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国被亚述人所灭;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吞并。尼布甲尼撒大帝占领了耶路撒冷,毁掉了犹太圣殿,强迫一部分上层人士移居巴比伦,史称“巴比伦囚徒”……此后几百年间,犹太人虽返回故乡,重建了圣殿,但已不复为独立主权国家。希伯来历经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的统治,但仍坚信他们的上帝并顽强地生存着,令统治者不得安宁。从公元70年起,罗马人遣散了犹太人,耶路撒冷的圣殿第二次被焚毁,犹太人从此失去了自己的祖国,开始了长达一千八百多年的流浪和灾难。然而,这个民族始终信仰他们心中的上帝,恪守宗教习惯,以特有的生活方式显现民族的存在。在世界文明史上,犹太教对早期基督教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伽利略打破传统封宗教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理念,促进了科学进步,从而万古流芳。比尔盖茨放弃哈佛学位,致力于当时并不吃香的电脑行业,成为了世界首富。因为创新,电灯取代了蜡烛,空调取代了风扇,手机电话取代了飞鸽传书。因为创新,人类社会日益进步。 “创新就是利用新技术、新知识,创造新产品、新工艺,达到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课堂上观看的《创新之路》纪录片,使我受益匪浅。这部纪录片告诉了我们,创新让人类的财富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创新才是带给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近几年来,“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一次前所未有的国家行动。 影片向我们讲述了很多创新强国的成功之路,使我深受震撼。有地处中东沙漠,资源匮乏的以色列、有位于欧洲大陆最北部,走出国门,瞄准全球市场的瑞典、有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研发,全力打造全球领先超智能社会的日本、有寻找互联网科级创新和文化创意结合的发展模式的韩国。这些发达国家的创新道路和先进经验,无论是对我们个人未来的创业之路,还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这一大战略的实现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东国家以色列。以色列位于降水极少的沙漠深处,同时也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不产油的国家。然而从1948年建国至今,以色列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奇迹”,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国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纵观以色列的发展历程,改变传统思维、推动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纪录片中,以色列国防空降兵原总参谋长说到“我么要生存,为了生存,我们要竭尽全力,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色列要强大起来,强大到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确,在绝境逢生的挑战中,他们胜利了。犹太人的创新精神世人皆知,无论是在思想领域、科学领域还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我们都可以列举出杰出的犹太人的名字,诸如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等。诺贝尔奖自设立以来,平均约五个获奖者中就有一个是犹太人。民族的安全、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始终是以色列创新的强劲动力。为了解决自然资源贫乏,缺水缺能源的资源问题,科技创新在以色列水资源的节约和开发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以色列科研人员,经过数十年研究开发,设计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控制滴、喷灌技术,使之逐渐取代了地面自然灌溉,最大限度地利用并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以色列科学家在开发浅层地下水和海水淡化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开发成果。 同样,位于全球最严寒地带的瑞典有着“创新之国”的美誉,并长期在全球最有创造力国家排行榜中位居前列。从安全火柴、拉链到摄氏温度计,再到汽车三点式安全带,许多风靡世界的创新设计和发明都是起源于瑞典。纪录片中,扎克伯格在接受采访时说到“创新就是思考下一个能够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工具”。而瑞典在这方面则是做得非常出色,无不体现出以人为本、时刻关注生活需求的特点。。尽管火柴、拉链、温度计这些发明听起来似乎相比智能手机等科技含量

以色列对外贸易状况

广州汤尼希伯来语学校学习资料 以色列对外贸易状况 由于经济规模小,国内市场相对有限,以色列只能通过扩大出口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国家一直把大部分的创造性资源用于加强其工业品出口。工业品出口额(按现价计算) 50多年来增长了接近2,200倍:从1950年的1,300万美元,增加到1955年的5,200万美元,1975年增加到14亿美元,1985年为56亿美元,直到2000年的283亿美元。不过,在2001年时,这一数额降至257亿美元。 近年来,全部进口货物的大约70%—2001年金额达到310亿美元—是用于生产的物资和燃料;这些进口货物中的42%来自欧盟,23%来自美国,15%来自亚洲(其余20%来自其他国家)。与此同时,以色列出口货物中的32%运往欧盟,32%运往美国,16%运往亚洲,其余20%运往其他国家。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以色列对美国的工业出口超过了从美国的进口;2000年以来,即使不包括钻石的出口,也是这样的情况。 以色列加入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与欧洲共同体(1975年)就工业产品和与美国(1985年)就全部产品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从而提高了以色列的出口竞争能力。这样,以色列的货物都能免税进入欧洲联盟(欧盟)和美国市场(共有6.3亿消费者),使本地的生产者能够瞄准比国内市场大100倍以上的国外市场,并吸引那些希望免税向欧洲出口产品的投资商来以色列。 为争取最大的成功机会,以色列的企业一直设法确定能够开辟自己特有的市场地位的国际贸易领域。与外国工业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往往能发挥以色列公司在创新方面和外国公司在大规模生产及市场渗透方面的优势。业已开展的联合项目涉及许多领域,如电子、计算机软件、医疗设备、印刷和计算机制图等。像由相关政府支持的4个两国间开发研究基金会那样的机构,正以为合资企业筹措资金的方式,向许多这样的联合项目提供积极的援助。

以色列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以色列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范文仲 以色列地处亚洲西部,人口总量仅在800万左右。尽管地域狭小、资源匮乏,但通过制定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以色列政府自上世纪80年代即成功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在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现代农业以及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均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果。 从1999年到2010年间,以色列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了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居世界首位。2013年,以色列民用科技研发支出约128亿美元,同比增长7.3%;人均研发支出1357美元,同比增长4%。从事研发的全职人员超过70412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9.1%。 以色列能取得这样瞩目的成绩,以色列政府的统筹规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颁布的创新促进法案、主导的各类创新基金项目以及推动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等诸多措施值得借鉴。 设立专职机构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以色列于1985年颁布实施了《产业创新促进法》,以法律形式界定了以色列政府支持产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 《产业创新促进法》提出了政府支持产业创新应以“科学为基础、出口为导向”的基准原则。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所有权性质如何,只要符合创新条件,均可申请政府的各类研发支持基金,通过政策性资金支持企业的研发投入,鼓励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其次,《产业创新促进法》将创新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协调等各项权利集中授予了经济部(原工业与贸易部)下属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Office of the chief scientist, OCS)。 在这一法律框架下,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牵头负责了以色列政府一系列研发支持计划,包括研发基金计划、孵化器计划(the Incubator Program)、磁石计划(the Magnet Program)以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众多科技创新活动。在民间风投行业尚属空白的80年代,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每年通过各类研发基金支持了数以百计的科技创新项目,解决了这些项目融资困难的问题。 此外,以色列政府也一直着力打造宽松友善的创业环境。《以色列公司法》使得以色列成为了世界上最容易成立新公司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经营环境报告》统计,在以色列设立一家公司平均仅需13天,费用仅占当地人均收入的3.5%。 政府主动为企业的产品创新分担投资风险,对具有“高技术优势”的公司和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特殊贷款和投资补贴等优惠措施。符合条件的科技创业公司,可享受最低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以色列标准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6.5%)。 制定一系列创新支持配套政策 以色列政府针对不同技术领域在不同环节的创新特点和需求,制定了差异化、多层次的创新支持政策,对科技创新的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在创新项目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研发支持基金(The R&D Fund ) 研发支持基金是以色列政府在《产业创新促进法》框架下最早实施,也是适用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项创新扶持计划。

关于以色列的几点看法

关于以色列何以在对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没有被消灭 以色列为什么可以在其建国后的众多的和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没有被人口、资源、军事实力更占优势的阿拉伯国家彻底的打败? 以色列是一个位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国家,位于地中海的东南方向。以色列北靠黎巴嫩、东临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是埃及。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独立建国,目前人口已超过700万,主要来自犹太人族群。作为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在二战之后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保护自己的国家,在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中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为了领土争端问题曾经不止一次的大打出手,先后与其邻国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发生战事。分别是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和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其中第一次中东战争遗留下的“边界问题”和“难民问题”,为日后再次爆发中东战争埋下的祸根。虽然战事一直伴随着以色列的成长,诸多的因素导致以色列从来没有被打垮。比如本国的经济、军事,美国的支持,及其顽强的民族精神等。 以色列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棋子——用于限制阿拉伯国家,维持中东的局势。1947年美国操控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帮助以色列建国。并在1948年5月14日与美国建交。两国有着特殊的战略盟友关系,美每年向以提供大约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并且在以色列的多次战争中给予一定的帮助。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一些事件中看出以色列对美国的“依赖”,如当年我们国家与以色列达成了一项关于重要军事技术的交易,基本上交易已经成型,但就在这时美国出面阻止了这一项交易。美国就是通过威胁以色列“如果坚持与中国进行交易就将减少对其的帮助”。可想而知,这笔交易因为以色列的退出而失败。美国对于它的帮助更多的时候是为人不知的,而且据说它拥有核武器。对其在战争中的帮助就更不用说了。当然其自身的经济和军事的快速的发展对其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其建国50多年来,尽管土地贫瘠、资源短缺,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1999年人均GDP高达1. 6万美元。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以及航空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在其农业发展上是中东实现科学灌溉的国家之一。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带边缘,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使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不足总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可以向全世界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以色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是建立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作为新独立的国家要面对外部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同时要面对国内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国民的需求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虽然以色列立国时期的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数十年内的出口大宗都是农产品,但强敌环伺的国家环境下,再加上近年改走自由市场政策和创投企业家精于创办科技公司,然后要不就是上市,亦或是高价出售。通过这个模式使得其经济潜力到达极限后,以色列又发挥其善于创新的文化精神,更全面向全球,

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科技创新经验

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科技创新经验 以色列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创新国家,而处于以色列西海岸的特拉维夫,人口大约为40万,不到以色列总人口的1/20,却是以色列的经济和科技中心,占据以色列60%以上的创新种子公司,每年有40多家创新企业被谷歌等高科技公司收购,并被誉为“欧洲创新领导者”和“仅次于硅谷的创业圣地”。 特拉维夫的成功奥秘,需要从两个层次予以解读。第一个层次为国家层次,即整个国家的环境基础。第二个层次是

特拉维夫城市创新系统的运作模式和具体策略。 以色列科技创新的国家环境与文化基因 以色列的国家宏环境与文化基因对整个国家的科技创 新的积极影响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第一,军事威胁与地缘政治 以色列与周边国家之间自建国以来就矛盾不断,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使得国家安全和国土完整的概念深入每个以色列人的内心,以政治、军事手段保护本国成为必需。以色列投入了大量资本,进行军工技术的研发,主要表现为材料、通信、电子、医疗等领域。这些研究成果一部分应用到最前沿的军事国防领域,另一部分则通过民用化改造,这一方面改善了国民生活,另一方面也为军事投入带来了部分收益补偿。以色列的创新活力之一在于注重了军用与民用之间的界限与交集,重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每个以色列年轻人必须经历一段军旅历练,他们在军事历练中,通常都会进行高端前沿科学教育、科技培训、武器操控等内容。由于周边军事环境复杂多变,这些年轻人在军旅历练中会分成不同小组,与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共同学习,并在实际行动中给予最大限度自由,鼓励组织调配创新。这种创新品质和对前沿军工技术的了解,为年轻的以色列人未来创业的创新、冒险以及知识需求埋下了伏笔。 另外,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以及以色列与美国的关联关系(大量犹太人生活在美国并从事相关跨国工商业业务),使得以色列长期受到美国的科技与资本支持(图1),大大促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 由来:1948年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统治,巴以分置,以色列建国,冲突从这时候开始。未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从长远来说,和平还是大趋势,从近处来说,只要美国主导中东,美国的所谓“反恐战争”不结束,中东绝无宁日,而美国的反恐战争决不可能在短期内有结果,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阿义和平进程短期内不可能有重大进展。 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9·11”事件后,因肇事者多为伊斯兰教信仰者,有人将它与“文明冲突”相联系。因此,中东问题更加为世人所关注。这里从历史角度提供一些背景情况,并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历史回顾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三次流散 ——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

以色列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作者简介:李威(1983-),男,汉族,湖北安陆人,管理学硕士,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以色列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李威 摘 要:以色列是地处中东的沙漠小国,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但凭借科技立国,发展高新技术,现已发展成为全球仅 次于美国的第二创业大国。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以色列创造了科技界一个又一个高新技术奇迹。这与其坚持科技立国战略,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全方位支持、注重教育与研发投入,鼓励人才资源开发、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技术孵化器的实践息息相关。总结分析以色列的这些成功的做法,必将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关键词:以色列;科技;创新;启示 以色列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中东小国,大部分国土是沙漠,全年无降雨期长达7个多月,水资源和矿产资源高度贫乏。它长期深处领土纠纷、巴以冲突战火边缘,生存与发展条件极其严峻。但是,以色列通过科技创新,不仅突破了生态与环境的发展局限,还一跃成为了世界经济与科技强国。近年来,以色列的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电子医疗设备、生物制品等高技术产业迅速崛起, 实力居世界领先水平,是名副其实的科技研发创新和高技术出口强国。 一、以色列的科技创新成就(一)高新技术实力全球领先 以色列拥有发达的高科技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占其工业出口的一半以上, 在农业、生物、数据安全、医疗设备等许多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以色列不仅是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供应国,还是医疗器械领域创新能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据统计, 2011年度以色列的人均医疗器械专利数量居全球第一, 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七。世界主要医疗器械生产商,如通用电气、菲利浦、西门子、Boston Sci-entific 、强生等均在以色列设立了研发中心。 生物技术产业综合实力全球领先,是以色列的支柱产业以及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目前以色列共有生物技术公司900多家,其中在业界有一定影响的公司近100家, 其中包括特华制药等全球知名的生物制药企业。以色列是唯一同时参加欧盟研发框架计划 (FP )和尤里卡(EUREKA )计划的非欧洲国家,并与全球生物技术各主要国家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二)创新人才资源优势突出 以色列政府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资源丰富。据统计,截止2011年8月,以色列每万人中工程师拥有量达140人,列全球之首。其中,34%的人口受过大学教育,12%的人口拥有项士以上学历, 工业从业人员中,约40%从事研发工作。此外,以色列大学的学术力量位于世界前列,7所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希伯莱大学,海法理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海法大学、巴伊兰大学,本古里安大学和魏茨曼研究所)承担了65%的生命科学研究。 近百年来,以色列人才辈出,在各个领域中产生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高端人才,其中就有10多位以色列人和以色列裔人曾获得世界最高科学奖———诺贝尔奖,包括20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以色列材料学家丹·舍特曼。 (三)创新型企业数目众多 以色列拥有全世界最活跃、成长最快的创新型企业。据不完全统计,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里,以色列企业140多家,是除美国之外拥有最多上市企业的国家。50%以上的全球顶尖科技企业都有购买以色列创业公司的记录,或者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 如包括英特尔、IBM 在内的全球200多家跨国企业前来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和工厂。据以色 5 1《决策咨询》2012年·第5期 宏观经济

中亚西亚和北非

中亚西亚和北非 1.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中亚,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湖泊。 2.掌握中亚和西亚北非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湖泊)和人文地理特征(居民和经济) 3.能根据中亚的位置及地理特征,分析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掌握西亚和北非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4、了解西亚和北非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掌握石油的运输路线。 5、掌握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经济特点。 1.试着描绘50°E、80°E,40°N、50°N。 2.在图中找出与中国接壤的三个中亚国家。 3.找到濒临里海的中亚国家。 4.找出阿姆河、锡尔河、乌拉尔河、额尔齐斯河、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 5.找到天山、帕米尔高原、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

【知识梳理】 一.位置和范围 二.自然地理特征 1.据上图分析中亚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描述中亚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淡水湖原因。

1、标出图中的经度和纬度。 2、标注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里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波斯湾。 3、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撒哈拉沙漠 4、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知识梳理】 一、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2)据右图列举西亚的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3)据右图分析死海(-400M)的成因,近些年死海面积不 断萎缩,分析其原因。 (4)矿产 二、人文地理特征 (1) 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2)多教,耶路撒冷为______教、_____教、______教三大宗教圣城。 (3)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____ 著名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__________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阅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⑴亚非的"陆桥":巴勒斯坦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⑵以色列先进的灌溉农业:灌溉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为解决水资源问题,以色列政府修建了水渠和输水管线,还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把水送到植物最需要的根部,大大提高了有效利用率。 ⑶阿以冲突:冲突原因:内部----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和资源纠纷。外部----大国插手中东事物。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因素有:①巴勒斯坦问题:巴勒斯坦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通要道,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②耶路撒冷问题。凝聚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数千年来产生、发展、纷争史,三大宗教圣城。③被占领土问题。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和埃及、叙利亚等国领土。④水源问题。以色列无大河,缺水问题严重,其通过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拦截约旦河及其支流水。 三、埃及 1.埃及的人口主要分布位置及其原因? 2.埃及发展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撒哈拉沙漠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约占非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分析撒哈拉沙漠直逼西海岸的原因。

以色列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借鉴

以色列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借鉴 2013-03-01 以色列是全球创新型国家的典范,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航空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更是居于世界前列。本报告重点分析了以色列政府在国家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国以标准型的研发支持政策、“磁石”计划和孵化器等为重点的创新政策体系,以及在平衡基础研究和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若干经验措施。在此基础上,立足国情,提出我国在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分散创新风险、融资、创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要选取关键技术领域强化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互利共赢的技术产业化机制,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技术合作,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以色列是全球创新型国家的典范,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航空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更是居于世界前列。本报告重点分析了以色列政府在国家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国以标准型的研发支持政策、“磁石”计划和孵化器等为重点的创新政策体系,以及在平衡基础研究和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若干经验措施。在此基础上,立足国情,提出我国在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分散创新风险、融资、创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要选取关键技术领域强化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互利共赢的技术产业化机制,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技术合作,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以色列是典型的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国土面积仅为2.2万平方公里,超过60%的国土属于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区,并且该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有时甚至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爆发武力冲突,但是以色列的经济发展却从未停滞,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自1995年之后,以色列的经济增长均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11年,其GDP增长率达到4.6%,位居OECD国家中的第二位。同年,人均GDP达到3.1万美元,位居世界第27位。人均收入已由建国初期不足美国的25%增长到65%。以色列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航空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更是居于世界前列。2011年,以色列高技术产业出口超过200亿美元,占其工业出口总值的43%,占其GDP的比重约为10%。以色列能够成功实现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成为全球创新型国家的典范,与其特有的犹太文化、地缘政治环境、战争压力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但政府在创新投入、

“华为女皇”孙亚芳公认最好的一篇文章:以色列崛起之谜

“华为女皇”孙亚芳公认最好的一篇文章:以色列崛起之谜 文/ 孙亚芳华为原董事长,本文系《华为基本法》出台期间的辅导报告,华夏基石e洞察曾于2015年11月 16日首发 公司号召向美国学习技术,他们先进而不保守,富裕而不惰怠;向日本人学习管理,他们执着认真,任何一件小事,都分解成很多作业程序,开始做时,拟定者都很繁琐,而后来人引用就十分便当,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向德国人学习一丝不苟的实干精神,他们的踏实认真,才使“奔驰”、“西门子”……成为世界名牌产品。孙亚芳的文章向我们提出了什么?就是学习以色列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高度的民族与群体的团结精神。我们还要向韩国人民学习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永远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希望的精神支柱,但精神需要物质来支持与巩固。这就是公司的基本法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这篇文章看成基本法的辅导报告之一。虽然文章没有写我们的公司怎么办,没有谈到通信,但当华为人能兼容世界最优秀民族的优良特性时,还有什么人间奇迹创造不出来。我们用这么高的成本吸收了这么多的高素质人才,在经济学上讲是不合适的,但是在政治上讲是合算的。只有这样才能率先在中国建立一个兼容百家的群体。这篇文章写清了一个多么好的榜样。希望大家认真读读。——任正非

我曾经听过许许多多关于以色列的传说,她在我脑海中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让人难以琢磨。同时又充满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令人关注。由于近些年来国际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的报道,以色列留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一个不得安宁、充满战火的是非之地。今年2月16日至21日,我们随代表团访问了以色列,重点是访问以色列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开展与他们的技术合作与市场合作。短短四天的访问与交流,可以说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却感慨颇多,给我一个重新认识她的机会。1.神秘的矛盾之邦以色列是一个颇具魅力、充满生机的国家,她有令世人震惊的人类之谜,她是世界上最具有特色的国土之一。这些特色都是以矛盾的方式在体现着。她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自然资源贫瘠,但国家又十分富有:以色列位于中东之角,是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处,人口500多万,以犹太人为主,国土面积7,878平方英里,相 当于我国的一个中小城市,一个建造在沙漠和戈壁之上的袖珍之国。 她是一个古老而又十分年轻的国度,有着悠久却曾被割裂的历史:她同中国一样古老,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但却曾中断了整整二十个世纪,被世界所遗忘,直到1984年才重新建国。 她是一个多民族、多国藉、多文化组成的国家:在这片狭小的土地上,100多个不同的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这些居民

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和 叙利亚被占戈兰的

第六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A67/INF./3 临时议程项目19 2014年4月11日 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和 叙利亚被占戈兰的卫生状况 应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政府的请求,总干事谨向第六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转交所附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卫生部的报告(见附件)。

A67/INF./3 附件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卫生部 叙利亚被占戈兰的叙利亚公民的卫生状况 1.由于以色列占领军采取压制的做法,被占戈兰的叙利亚人口的卫生状况继续恶化。叙利亚人因拒绝以色列公民身份而被剥夺接受治疗,而且由于叙利亚被占戈兰缺乏综合医疗中心而严重缺乏初级和二级卫生保健服务。 2.还必须提及叙利亚被拘留者在以色列占领军的监狱中所受的折磨,他们被关押于非人道的拘留环境,受到残酷折磨和被迫承认他们从未犯过的罪行。因此,这些被拘留者容易患上许多严重疾病、终生残疾和容易染上其他几种确实致命的疾病。 3.以色列占领当局继续把叙利亚和阿拉伯被拘留者作为测试药物和药品的对象。这些囚犯还被注射能导致残疾和有时甚至致命疾病的危险病毒,囚犯哈耶勒·阿布·扎伊德的情况就是如此。 4.我们还提请世界卫生组织注意这一事实,即以色列占领当局仍然在20多个地点掩埋核废料,并在叙利亚被占戈兰领土秘密的垃圾堆填区倾倒了超过1500桶放射性有毒物质。此外,以色列当局坚持使用核地雷和放射性地雷铺设停火线,这些做法违反所有国际及人道主义公约和条约,是对被占领地区的叙利亚人民的公然侵犯。因此,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卫生部坚持认为,以色列占领当局应为戈兰村庄因有毒废物掩埋而产生的任何环境或卫生方面的问题负全部责任。 5.在过去的几年中,以色列占领当局无视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为向被占领的戈兰村庄的叙利亚公民提供医疗服务的一再要求,特别是在Majdal Shams,Buq'ata,Ain Kynia 和Ghajar建立四个医学中心的要求,而事实上关于建立这些中心的所有研究已于2006年完成。对建造有30个床位的医院来进行小手术的要求也无动于衷。占领当局决心不采取行动,因此剥夺了戈兰人民获得医疗服务的机会,以此来驱逐他们并清空村庄,或迫使他们获得以色列国籍。 3

以色列发展与经济现代化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以色列发展与经济现代化课程名称:中东地理 任课教师:陈俊华 专业:地理科学(师范) 班级:12级 学号:222012318011102 姓名:阿卜杜热伊木·吾热伊木 2016 年4 月 6 日

以色列发展与经济现代化 摘要;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资源缺之,而整个中东最发达的国家,1948年建立的现代以色列国家被称作是“从大屠杀的灰烬中锤炼而出的金凤凰”在第二世界大战时期可以说以色列的犹太人遇到了很多压迫,杀害,然而又靠犹太人的聪明才智,从世界各地聚到一起1948年建立了现代以色列国家,在建国初期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地缘政治环境都十分恶劣,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长期敌对,国内社会矛盾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更成为阻止其发展的隐患,但是,以色列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短短的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实现了政治稳定,创造了经济奇迹,也赢来了文化繁荣,“中东地区的民主孤岛”、“西亚的小龙”成为国际社会对这一弹丸国家的美称。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土狭小、沙漠蔓延、资源匮乏人口有限的国家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取得如此瞩目的现代化是现代我们研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热点。 关键词,以色列教育,以色列发展,经济现代化 一,以色列教育与发展关系 以色列作为在中东为一个非产油而最发达的国家,以色列这么发达根本就离不开以色列的教育,以色列教育是以色列发展的基础基石。以色列从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一跃发展成为中东非产油国

家中现代化程度最快,最快并最富裕的国家。是因为以色列人高度重视教育,源于以色列人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他们成功实现现代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它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实施教育兴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教育为加速进行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源泉,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最终推动了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也就是教育道路是以色列发展的道路。 在2002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排行榜上以色列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列居第22位, 属于高度发达的国家。 以色列在数十年内就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固然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 从历史发展的深层次考察, 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它将提高人的素质的工程———教育发展作为国家的重中之重。教育是以色列立国的基础, 因为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 不论是生产、经营, 还是制度、结构, 都是人的行为的结果, 人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粒子”,是社会活动的最深层、最直接的动力源泉, 而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系统工程。 二,以色列教育概述 1949年, 以色列议会颁布了第一部《义务教育法》它规定从1950年起在全国实行9年(1年幼儿学前教育+8年初级教育)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由国家提供,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共同承担义务教育责任, 家长和地方政府必须保证适龄儿童入学。1953年议会又颁布《国家教育法》, 规定教育的目的是“对

加沙地带来源、现状与未来

加沙地带的来源、现状及展望 国政1101班陈阳20114103 【摘要】自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181(II)号决议以来,联合国就一直在处理巴勒斯坦问题。该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阿拉伯国,一个犹太国,给与耶路撒冷圣城以特殊地位。但同样是自1948年以来,五次中东战争的爆发,使得加沙地带就一直遭受着战争与破坏,伴随着的是巴勒斯坦、以色列人民生命的丧失和遭受苦难。而国际社会所期盼的和平谈判取得任何进展的先决条件是所有方面停止一切暴力、挑衅、煽动和破坏行动。【关键词】加沙地带以色列联合国 加沙地带武装组织和以色列军队爆发了新一轮冲突,从11月14日开始的名为“防卫之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持续了8天时间,其间以色列军队向加沙地带发动了1500多次空袭和军事打击,共造成100多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33名儿童和13名妇女;同时,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也向以色列南部地区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弹,造成4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在埃及政府的斡旋推动下,虽然巴以双方在11月21日就“停火、恢复平静和停止流血”达成共识,但协议的履行和维持目前依然脆弱,无法保证冲突不会再度爆发。①一时之间,加沙地带又一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本人也希望能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对加沙地带的来源、现状和未来走向有更多的了解。 一、走进加沙 以色列与埃及接壤,25公里长7公里宽,如拇指般的加沙地区自诞生起就一直成为地缘政治冲突的发生地,主要由巴勒斯坦人聚居。 加沙在现代历史上被稳固掌控最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土耳其帝国治下,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帝国结束对加沙地带的统治,加沙成为国际联盟托管的巴勒斯坦的一部分,由英国治理。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接受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分割巴勒斯坦的计划,1948年5月15日英国结束托管,同时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的军队占领了加沙,直到1967年六日战争又再被以色列夺回,随后一直由以色列占领。根据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993年9月签署的协议,加沙地带于1994年5月成为巴勒斯坦率先实行有限自治的地区之一。2005年9月,以色列政府决定将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地带,并放弃所有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居民点。 2007年6月,组成巴勒斯坦民族联合政府的两大派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在加沙发生冲突,民族联合政府解体,哈马斯夺取了加沙地带的控制权。 此后以色列对加沙实施了严密封锁。哈马斯多次向以色列南部发射火箭弹,以色列也在加沙采取了多次军事行动,纠纷不断。 二、加沙人民的生活 加沙长期处于极端贫困中,在2001年时国内人均生产总值仅为630美元,而在同一时段以色列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却高达17000美元。加沙国民生产总值的25%来源于以色列。加沙地带每天有上万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境内上班,其中30%从事农业,40%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另30%从事各类服务业。加沙的进出口业务需经以色列才能进行,蔬菜、蛋类、鸡、牛羊肉等可达到生产自足,有的还远销国外,但米、面、糖、汽油、电等需由以色列供应,或从外国进口。 ①联合国新闻——2012年12月5日《特别报告员敦促以色列全面落实加沙停火协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