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传递函数

第二章 传递函数

第二章 传递函数
第二章 传递函数

E X E

E X E

求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一、求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0s U s U i 。 (10分) ) 1()()(3132320+++-=CS R R R R CS R R s U s U i 一、控制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 (1)当a =0时,求系统的阻尼比ξ,无阻尼自振频率n ω和单位斜坡函数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2)当ξ=时,试确定系统中的a 值和单位斜坡函数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系统的开环传函为 s a s s G )82(8)(2++=闭环传函为8)82(8)()(2+++=s a s s R s Y 25.0 83.2 36.0===ss n e ωξ 4 25.0==ss e a 设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2()(2++=s s s k s G 试绘制参量k 由0变至∞时的根轨迹图,并求开环增益临界值。 (15分) 1)j p j p p --=+-==110 321 2)πππ?σ3 5,,332=-=a a (10分) 3)ω=j 2±,c k =4,开环增益临界值为K=2 设某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3)(234+--+=s s s s s D ,试求该系统的特征根。 列劳斯表如下 0000220112311 2 3 4 s s s s --- (4分) 得 辅助方程为0222=+-s ,解得1,121-==s s (4分)

最后得1,243=-=s s 设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s H s G =) 10016()12.0(752+++s s s s 试绘制该系统的Bode 图,并确定剪切频率c ω的值 剪切频率为s rad c /75.0=ω 某系统的结构图和Nyquist 图如图(a)和(b)所示,图中 2)1(1)(+=s s s G 23 ) 1()(+=s s s H 试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并决定闭环特征方程正实部根的个数。 (16分) 解:由系统方框图求得内环传递函数为: s s s s s s s H s G s G +++++=+23452 474)1()()(1)( (3分) 内环的特征方程:04742345=++++s s s s s (1 分) 由Routh 稳定判据: 01: 03 10 :16 :044: 171: 01234s s s s s 七、设某二阶非线性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其中 4 , 2.0 , 2.00===K M e 及s T 1=, 试画出输入信号)(12)(t t r ?=时系统相轨迹的大致图形,设系统原处于静止状态。 (16分) 解:根据饱和非线性特性,相平面可分成三个区域,运动方程分别为

求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一、求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 (/)(0s U s U i 。 (10分) ) 1()()(313 2320+++-=CS R R R R CS R R s U s U i 一、控制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 (1)当a =0时,求系统的阻尼比ξ,无阻尼自振频率n ω和单位斜坡函数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2)当ξ=0.7时,试确定系统中的a 值和单位斜坡函数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系统的开环传函为 s a s s G )82(8)(2++= 闭环传函为8)82(8 )()(2 +++=s a s s R s Y 25.0 83.2 36.0===ss n e ωξ 4 25.0==ss e a 设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2()(2 ++= s s s k s G 试绘制参量k 由0变至∞时的根轨迹图,并求开环增益临界值。 (15分) 1)j p j p p --=+-==110321 2) πππ?σ3 5 ,,332=- =a a (10分) 3)ω=j 2±,c k =4,开环增益临界值为K=2 设某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3)(2 3 4 +--+=s s s s s D ,试求该系统的特征根。 列劳斯表如下 022******* 2 34 s s s s ---

得辅 助 方 程 为 222=+-s ,解得 1,121-==s s (4分) 最后得1, 243=-=s s 设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s H s G = ) 10016() 12.0(752+++s s s s 试绘制该系统的Bode 图,并确定剪切频率c ω的值 剪切频率为s rad c /75.0=ω 某系统的结构图和Nyquist 图如图(a)和(b)所示,图中 2)1(1)(+=s s s G 2 3 ) 1()(+=s s s H 试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并决定闭环特征方程正实部根的个数。 (16分) 解:由系统方框图求得内环传递函数为: s s s s s s s H s G s G +++++= +23452 474)1()()(1)(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 四 章 4-4 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绘出相应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确定分离点坐标d): (1) )15.0)(12.0()(++= s s s K s G (2))12()1()(++=s s s K s G 解:(1))5)(2()15.0)(12.0()(* ++=++=s s s K s s s K s G ,K K 10*= ① n =3,根轨迹有3条分支; ② 起点:p1=0,p2=-2,p3=-5;没有零点,终点:3条根轨迹趋向于无穷远处。 ③ 实轴上的根轨迹:[-2,0],(5,-∞-]; ④ 渐进线: 373520-=--= a σ,πππ?,33)12(±=+=K a ; ⑤ 分离点:051211=++++d d d 求解得:79.31-=d (舍去),88.02-=d ; 作出根轨迹如图所示: (2) *(1)(1)()(21)(0.5)K s K s G s s s s s ++= =++,*0.5K K = ① n =2,根轨迹有2条分支; ② 起点:p1=0,p2=-0.5,;终点: 11z =-,1n m -=条根轨迹趋向于无穷远处。 ③ 实轴上的根轨迹:[-0.5,0],(,1-∞-]; ④ 分离点:1110.51d d d +=++ 求解得:1 0.29d =-,2 1.707d =-; 作出根轨迹如图所示:

4-6 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要求: 确定 )20)(10()()(2+++=*s s s z s K s G 产生纯虚根为±j1的z值和*K 值。 解: 020030)()20)(10()(**234*2=++++=++++=z K s K s s s z s K s s s s D 令j s =代入0)(=s D ,并令其实部、虚部分别为零,即: 02001)]1(Re[*=+-=z K j D ,030)]1(Im[*=+-=K j D 解得:63.6,30*==z K 画出根轨迹如图所示: 4-10 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02.0)(101.0()(++= s s s K s G 要求: (1) 画出准确根轨迹(至少校验三点); (2) 确定系统的临界稳定开环增益K c; (3) 确定与系统临界阻尼比相应的开环增益K 。 分析:利用解析法,采用逐个描点的方法画出系统闭环根轨迹。然后将s j ω=代入特征方程中,求解纯虚根的开环增益,或是利用劳斯判据求解临界稳定的开环增益。对于临界阻尼比相应的开环增益即为实轴上的分离点对应的开环增益。

控制工程基础程第四章习题答案

2007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 频率特性分析 4.1什么是系统的频率特性? 答:对于线性系统,若输入为谐波函数,则其稳态输出一定是同频率的谐波函数,将输出的幅值与输入的幅值之比定义为系统的幅频特性,将输出的相位之差定义为系统的相频特性。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简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 4.4若系统输入为不同频率ω的正弦t A ωsin ,其稳态输出相应为)sin(?ω+t B 。求该系统的频率特性。 解:由系统频率特性的定义知:?ωj e A B j G = )( 4.5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0(8.08.11)(94≥+-=--t e e t x t t o ,试求系统的幅频特性与 相频特性。 解:由已知条件得:s s X i 1)(=,9 8 .048.11)(+++-=s s s s X o 得系统传函为:) 9)(4(36)()()(++== s s s X s X s G i o 得系统频率特性:) 9)(4(36 )(ωωωj j j G ++= ,其中 幅频特性为:2 2 811636 )()(ω ωωω+?+= =j G A 相频特性为:9 arctan 4 arctan )(ω ω ω?--=4.6由质量、弹簧、阻尼组成的机械系统如图(4.6)所示。已知m=1kg ,k 为弹簧刚度,c 为阻尼系数。若外力tN t f 2sin 2)(=,由实验得到系统稳态响应为)2 2sin(π -=t x oss 。试确定k 和c 。 解:由系统结构知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为: 当m=1时,得系统传函为: k cs s s G ++= 2 1 )(,得系统频率特性为: ω ωωjc k j G +-= 21 )(。 图(题4.6)

实验一 MATLAB系统的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转换

实验一 MATLAB 系统的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转换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多变量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方法; 2、通过编程、上机调试,掌握多变量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与传递函数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3、掌握相应的MATLAB 函数。 二、 实验原理 设系统的模型如式(1.1)所示: ?? ?+=+=D Cx y Bu Ax x ' x ''R ∈ u ∈R ’’’ y ∈R P (1.1) 其中A 为nXn 维系统矩阵、B 为nXm 维输入矩阵、C 为pXn 维输出矩阵,D 为直接传递函数。系统的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如式(1.2)所示 G(s)=num(s)/den(s)=C (SI-A)-1 B+D (1.2) 式(1.2)中,num(s)表示传递函数的分子阵,其维数是pXm ,den(s)表示传递函数的按s 降幂排列的分母。 表示状态空间模型和传递函数的MATLAB 函数如下: 函数ss (state space 的首字母)给出了状态空间模型,其一般形式是: sys=ss(A,B,C,D) 函数tf (transfer function 的首字母)给出了传递函数,其一般形式是: G=tf(num ,den) 其中num 表示传递函数中分子多项式的系数向量(单输入单输出系统),den 表示传递函数中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向量。 函数tf2ss 给出了传递函数的一个状态空间实现,其一般形式是: [A,B,C,D]=tf2ss(num,den) 函数ss2tf 给出了状态空间模型所描述系统的传递函数,其一般形式是: [num,den]=ss2tf(A,B,C,D,iu)

传递函数的使用.docx

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零初始条件F线性系统响应(即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或z变换)与激励(即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记作G (s) =Y (s) /U (s),其中Y (s)、U (s)分别为输出量和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传递函数是描述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基本数学工具之一,经典控制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都是建立在传递函数的基础Z上。 简介 系统的传递函数与描述其运动规律的微分方程是对应的。可根据组成系统各单元的传递函数和它们之间的联结关系导出整体系统的传递函数,并用它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稳定性,或根据给定要求综合控制系统,设计满意的控制器。以传递函数为工具分析和综合控制系统的方法称为频域法。它不但是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而且在以时域方法为基础的现代控制理论发展过程小,也不断发展形成了多变量频域控制理论,成为研究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有力工具。传递函数小的复变量s在实部为零、虚部为角频率时就是频率响应。传递函数是《积分变换》里的概念。对复参数S, 函数f(t)*e A(-st)在[0,+8)的积分,称为函数f(t)的拉普拉斯变换,简称拉氏变换,记作F(s),这是个复变函数。设一个系统的输入函数为x(t), 输出函数为y(t),贝9 y⑴的拉氏变换Y(s)与x(t)的拉氏变换X(s)的商: W(s)=Y(s)/X(s)称为这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是由系统的本质 特性确定的,与输入量无关。知道传递函数以后,就可以由输入量求输岀量,或 者根据需要的输出量确定输入量了。传递函数的概念在自动控 制理论里有重要应用。 传递函数的常识 传递函数概念的适用范围限于线性常微分方程系统?当然,在这类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屮,传递函数方法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下面是有关传递函数的一些重耍说明(下列各项说明中涉及的均为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 1.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一种数学模型,它表示联系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的微分方程的一种运算方法. 2.传递函数是系统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输入量或驱动函数的大小和性质无关? 3.传递函数包含联系输入量与输出量所必需的单位,但是它不提供有关系统物理结构的任何信息(许多物理上完全不同的系统,可以具有相同的传递函数,称之为相似系统). 4.如果系统的传递函数已知,则可以针对各种不同形式的输入量研究系统的输出或响应,以便掌握系统的性质. 5.如果不知道系统的传递函数,则可通过引入已知输入量并研究系统输岀量的实验方法,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的传递函数一旦被确定,就能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充分描述,它不同于对系统的物理描述.

传递函数及其性质

2-6 传递函数 求解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可以得到在确定的初始条件及外作用下系统输出响应的表达式,并可画出时间响应曲线,因而可直观地反映出系统的动态过程。如果系统的参数发生变化,则微分方程及其解均会随之而变。为了分析参数的变化对系统输出响应的影响,就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的计算。微分方程的阶次愈高,这种计算愈复杂。因此,仅仅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采用微分方程这种数学模型,当系统阶次较高时,是相当不方便的。以后将会看到,对于系统的综合校正及设计,采用微分方程这一种数学模型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目前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广泛使用的分析设计方法——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不是直接求解微分方程,而是采用与微分方程有关的另一种数学模型——传递函数,间接地分析系统结构参数对响应的影响。所以传递函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 一、传递函数的概念及定义 在[例2-7]中,曾建立了RC 网络微分方程,并用拉氏变换法对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 其微分方程(2-44)为 )()(t u t u dt du RC r c c =+ 假定初始值0)0(=c u ,对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则有 )()()1(s U s U RCs r c =+ 网络输出的拉氏变换式为 )(11)(s U RCs s U r c += (2-48) 这是一个以s 为变量的代数方程,方程右端是两部分的乘积;一部分是)(s U r ,这是外作用(输入量)的拉氏变换式,随)(t u r 的形式而改变;另一部分是 1 1+RCs ,完全由网络的结构参数确定。将上式(2-48)改写成如下形式 1 1)()(+=RCs s U s U r c 令1 1)(+=RCs s G ,则输出的拉氏变换式可写成 )()()(s U s G s U r c =

控制工程基础---第四章传递函数

第四章传递函数 第一节传递函数 一、定义:系统初始状态为零,系统输出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 ) () ()]([)]([)()()()(s R s Y t r L t y L s G s G t y t r = =,则为,系统传递函数 、系统输入、输出分别为 二、求法: 1、由微分方程求取。 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 ()()()()()()()(01) 1(1) (01) 1(1)(t x b t x b t x b t x b t y a t y a t y a t y a m m m m n n n n +'+++=+'+++---- 对微分方程的两端求拉氏变换 11 1011 1011 1011 1011 1011 1)() ()() ()() ()() ()()()()()()()(a s a s a s a b s b s b s b s X s Y s G s X b s b s b s b s Y a s a s a s a s X b s sX b s X s b s X s b s Y a s sY a s Y s a s Y s a n n n n m m m m m m m m n n n n m m m m n n n n +++++++==+++=++++++++=++++------------

例1:系统微分方程为)()() ()(2 2t f t kx dt t dx c dt t x d m =++,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解:由给定的微分方程, k cs m s s F s X s G s F s X k cs m s s F s kX s csX s X m s t f t kx dt t dx c dt t x d m ++= ==++=++=++2222 21 )()()()()()()()()()()()() ()( 例2:求R-C 电路的传递函数。 解: 1 1 )()()()1()()()(00000+= =+=+=+Rcs s G s U s U Rcs s U s U s RcsU u u dt du Rc i i i 三、性质 1、系统的传递函数取决于系统的本身,与系统的输入、输出及其它外界因素无关。 2、对于实际的物理系统,m n ≥ 四、概念 1、零点、极点: 零点:系统传递函数分子s 多项式为零的根。 极点:系统传递函数分母s 多项式为零的根。 2、传递系数: 值定义为传递系数)0(G 。 3、特征方程:传递函数分母s 多项式。 4、阶:系统特征方程s 的最高指数。 例3、以例1、例2的结果为例。 第二节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试求图示电路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2-1 习 题 2-1 试求图示电路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2-2 ur 为输入量,电动机的转速ω为输 出量,试绘制系统的方框图,并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 () ( ,)( )(s M s s U s L r ΩΩ。(ML 为负载转矩,J 为电动机的转动惯量,f 为粘性摩擦系数,Ra 和La 分别为电枢回路的总电阻和总电感,Kf 为测速发动机的反馈系数)。 2-3 图示电路,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元件,其电流d i 和电压d u 之间的关系为)1(10026 .0/6-=-d u d e i ,假设系统 工作在u 0=2.39V ,i 0=2.19×10-3A 平衡点,试求在工作点 (u 0,i 0)附近d i =f (d u )的线性化方程。 2-4 试求图示网络的传递函数,并讨论负载效应问题。

2-2 2-5 求图示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网络的传递函数。 2-6 已知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试根据方框图简化规则,求闭环传递函数。 2-7 分别求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11s R s C 、)()(12s R s C 、)()(21s R s C 、) () (22s R s C 2-8 绘出图示系统的信号流图,并求传递函数)(/)()(s R s C s G

2-3 2-9 试绘出图示系统的信号流图,求系统输出C (s )。 2-10 求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C (s )/R (s )。 2-11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4)4)[(1(2 34)(22 23++++++=s s s s s s s G 1. 试用MA TLAB 求取系统的闭环模型; 2. 试用MA TLAB 求取系统的开环模和闭环零极点。 2-12 如图所示系统 1. 试用MA TLAB 化简结构图,并计算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控制工程基础》第四章习题解题过程和参考答案

4-1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 ()1 G s s =+。当系统作用有下列输入信号时:()sin(30)r t t =+?,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 解: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0 ()() 11()()1()1 11 C s G s s s R s G s Φ===++ 这是一个一阶系统。系统增益为:1011K =,时间常数为:1 11 T = 其幅频特性为:()A ω=其相频特性为:()arctan T ?ωω=- 当输入为()sin(30)r t t =+?,即信号幅值为:1A =,信号频率为:1ω=,初始相角为:030?=?。代入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有: 1 (1)A == = = 11 (1)arctan arctan 5.1911 T ω?ω==-=-=-? 所以,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 ]()(1)sin 30(1)24.81)c t A A t t ?=??+?+= +? 4-2 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49()1 1.80.8(0)t t c t e e t --=-+≥。试求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解: 对输出表达式两边拉氏变换: 1 1.80.8361 ()49(4)(9)(1)(1)49 C s s s s s s s s s s =-+== ++++++ 由于()()()C s s R s =Φ,且有1 ()R s s = (单位阶跃)。所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1()(1)(1)49 s s s Φ= ++ 可知,这是由两个一阶环节构成的系统,时间常数分别为: 1211 ,49 T T == 系统的幅频特性为二个一阶环节幅频特性之积,相频特性为二个一阶环节相频特性之和:

试求图示电路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2-1 习 题 2-1 试求图示电路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2-2 ur 为输入量,电动机的转速ω为输 出量,试绘制系统的方框图,并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 ( ,)( )(s M s s U s L r ΩΩ。(ML 为负载转矩,J 为电动机的转动惯量,f 为粘性摩擦系数,Ra 和La 分别为电枢回路的总电阻和总电感,Kf 为测速发动机的反馈系数)。 2-3 图示电路,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元件,其电流d i 和电压d u 之间的关系为)1(10026.0/6-=-d u d e i ,假设系统 工作在u 0=2.39V ,i 0=2.19×10-3A 平衡点,试求在工作点 (u 0,i 0)附近d i =f (d u )的线性化方程。 2-4 试求图示网络的传递函数,并讨论负载效应问题。

2-2 2-5 求图示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网络的传递函数。 2-6 已知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试根据方框图简化规则,求闭环传递函数。 2-7 分别求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11s R s C 、)()(12s R s C 、)()(21s R s C 、)()(22s R s C 2-8 绘出图示系统的信号流图,并求传递函数)(/)()(s R s C s G

2-3 2-9 试绘出图示系统的信号流图,求系统输出C (s )。 2-10 求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C (s )/R (s )。 2-11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4)4)[(1(234)(2223++++++=s s s s s s s G 1. 试用MA TLAB 求取系统的闭环模型; 2. 试用MA TLAB 求取系统的开环模和闭环零极点。 2-12 如图所示系统 1. 试用MA TLAB 化简结构图,并计算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2-3试证明图2-5(a)的电网络与(b)的机械系统有相同的数学模型。 分析首先需要对两个不同的系统分别求解各自的微分表达式,然后两者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系数的对应关系。对于电网络,在求微分方程时,关键就是将元件利用复阻抗表示,然后利用电压、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推导系统的传递函数,然后变换成微分方程的形式,对于机械系统,关键就是系统的力学分析,然后利用牛顿定律列出系统的方程,最后联立求微分方程。 证明:(a)根据复阻抗概念可得: 即取A、B两点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整理可得: 经比较可以看出,电网络(a)和机械系统(b)两者参数的相似关系为 2-5 设初始条件均为零,试用拉氏变换法求解下列微分方程式,并概略绘制x(t)曲线,指出各方程式的模态。 (1) (2) 2-7 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控制系统模拟电路如图2-6所示,试求闭环传递函数Uc(s)/Ur(s)。 图2-6 控制系统模拟电路 解:由图可得 联立上式消去中间变量U1和U2,可得: 2-8 某位置随动系统原理方块图如图2-7所示。已知电位器最大工作角度,功率放大级放大系数为K3,要求: (1) 分别求出电位器传递系数K0、第一级和第二级放大器的比例系数K1和K2; (2) 画出系统结构图; (3) 简化结构图,求系统传递函数。 图2-7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 分析:利用机械原理和放大器原理求解放大系数,然后求解电动机的传递函数,从而画出系统结构图,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解:(1) (2)假设电动机时间常数为Tm,忽略电枢电感的影响,可得直流电动机的传递函数为

式中Km为电动机的传递系数,单位为。 又设测速发电机的斜率为,则其传递函数为 由此可画出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 (3)简化后可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2-9 若某系统在阶跃输入r(t)=1(t)时,零初始条件下的输出响应,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脉冲响应。 分析: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将输入和输出的时间域表示变成频域表示,进而求解出系统的传递函数,然后对传递函数进行反变换求出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 解:(1),则系统的传递函数 (2)系统的脉冲响应 2-10 试简化图2-9中的系统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C(s)/R(s )和C(s)/N(s)。 图2-9 题2-10系统结构图 分析:分别假定R(s)=0和N(s)=0,画出各自的结构图,然后对系统结构图进行等效变换,将其化成最简单的形式,从而求解系统的传递函数。 解:(a)令N(s)=0,简化结构图如图所示: 可求出: 令R(s)=0,简化结构图如图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习题课

【练习】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13()3(3)(2 3++++++= ΦK s K s s K s s ,其中,K >0 试绘制系统根轨迹,并求出s=-2时的闭环极点和零点。 解: ,得根轨迹方程:由0)13()3(32 3 =+++++K s K s s 0) 1()3(13 =+++ s s K 0)2)(2(2 =+++s s s 272 1,23,21j s s ±- =-=? 【练习1】一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 4)1[()1(4)(++-= s K s s K s G (1) 试绘制K 从0→+∞时的系统根轨迹; (2) 求系统阶跃响应中含有分量)cos(βωα+-t e t 时的K 值范围,其中 0,0>>ωα; (3) 求系统有一个闭环极点为-2时的闭环传递函数。 解:(1)根轨迹方程为: ) 4()2(12 =+-+ s s s K 等效开环传递函数为: )4() 2()(2 +-= s s s K s G

实轴上的根轨迹:[-4,0] 分离点:12 24 11-=-= ++ d d d d ,得:由 与虚轴交点:劳斯表如下 K s K s K K s 40 44410 12-+ 显然,K=1时,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由辅助方程可解出交点处 21,± ==ωK 由模值条件得分离点处根轨迹增益:31 3*33 *1==d K 系统根轨迹如下图所示:

(2)求K值范围 尼状态,分量时,系统处于欠阻 当系统含有)cos(βωα+-t e t 系统有一对具有负实部的共轭极点,K值的范围为:131 <

控制系统Matlab仿真 (传递函数)

控制系统仿真 [教学目的] 掌握数字仿真基本原理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 掌握控制系统分析 [教学内容] 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sys=tf(num,den)%多项式模型,num为分子多项式的系数向量,den为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向量,函数tf()创建一个TF模型对象。 sys=zpk(z,p,k)%z为系统的零点向量,p为系统的极点向量,k为增益值,函数zpk()创建一个ZPK模型对象。 (一)控制系统的参数模型 1、TF模型 传递函数 num=[b m b m-1b m-2…b1b0] den=[a m a m-1a m-2…a1a0] sys=tf(num,den) 【例1】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num=[01124448]; >>den=[11686176105]; >>sys=tf(num,den); >>sys Transfer function: s^3+12s^2+44s+48 ------------------------------------- s^4+16s^3+86s^2+176s+105 >>get(sys) >>set(sys) >>set(sys,'num',[212])

>>sys Transfer function: 2s^2+s+2 ------------------------------------- s^4+16s^3+86s^2+176s+105 【例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num=conv([20],[11]); >>num num= 2020 >>den=conv([100],conv([12],[1610])); >>sys=tf(num,den) Transfer function: 20s+20 ------------------------------- s^5+8s^4+22s^3+20s^2 【例3】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写出单位负反馈时闭环传递函数的TF模型。>>numo=conv([5],[11]); >>deno=conv([100],[13]); >>syso=tf(numo,deno); >>sysc=feedback(syso,1) Transfer function: 5s+5 ---------------------- s^3+3s^2+5s+5 【例4】反馈系统的结构图为: R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第四章习题解答

题目:线性定常系统对正弦信号(谐波输入)的 称为频率响应。 答案:稳态响应 题目:频率响应是系统对_____________的稳态响应;频率特性G(jω)与传递函数G(s)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答案:正弦输入、s=ωj 题目:以下关于频率特性、传递函数和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ω ωj s s G j G ==)()( B . [])()(t F s G ω= C . [])()(t L s G ω= D . [])()(t F j G ωω= 分析与提示:令传递函数中ωj s =即得频率特性;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拉氏变换即得 传递函数;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傅立叶变换即为频率特性。 答案:B 题目: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A .时间响应只能分析系统瞬态特性 B .系统的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它们都是频率ω的函数 C .时间响应和频率特性都能揭示系统动态特性 D .频率特性没有量纲 E .频率特性反映系统或环节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放大倍数和相移 分析与提示:时间响应可分析系统瞬态特性和稳态性能;频率特性有量纲也可以没有量纲,其量纲为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量纲之比。 答案:B 、C 、E 题目:通常将 和 统称为频率特性。 答案: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题目:系统的频率特性是系统 响应函数的 变换。 答案:脉冲、傅氏 题目:频率响应是系统对_____________的稳态响应;频率特性G(jω)与传递函数G(s)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答案:正弦输入、s=ωj 题目: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0,8.08.1194≥+-=--t e e t x t t o ,试求系统的幅 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分析与提示:首先由系统的输入输出得到系统传递函数;令s=ωj 即可得到频率特性,进而得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答案:由已知条件有 ()()9 18.0418.11, 1 +++-= =s s s s X s s X o i 传递函数为 ()()()()() 9436++== s s s X s X s G i o 则系统的频率特性为 ()()() 9436 ++= ωωωj j j G

系统传递函数的测试方法

系统传递函数的测试方法 实验报告 系统传递函数的测试方法实验报告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分析系统受随机信号激励后的响应及系统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阐述实验原理并且分析,了解实验步骤、设计思路,并且使用MATLAB 编写相关程序,最后对实验进行仿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个击破。首先通过matlab仿真产生理想高斯白噪声,通过被测系统后的理想高斯白噪声信号与理想高斯白噪声信号进行互相关运算后产生一个信号a(t)。用matlab模拟低

通滤波器和微分器,使a(t)通过该滤波器,获得线性系统单位冲击响应h(t),分析该信号的均值、方差、相关函数、概率密度、频谱密度等数字特征。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了解随机信号自身的特性,包括均值、均方值、方差、相关函数、概率密度、频谱及功率谱密度等的概念和特性,以及系统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掌握了一定matlab技巧,直观地看到了随机信号以及高斯白噪声的特点及信号的变换,并体会到matlab的便利与强大。加深了对随机信号的认识,对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 关键词:互相关函数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微分器matlab 一、实验内容简介 目的:研究分析电子系统受随机信号激励后的响应及测量方法。了解随机信号的特性,包括均值、均方值、方差、相关函数、概率密度、频谱及功率谱密度等。熟悉常用的信号处理仿真软件平台:matlab仿真。 内容:根据选题的内容和要求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具体的实现程序流程;用matlab仿真;按设计指标测试电路;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设计的误差,根据随机信号的特征,分析误差信号对信号和系统的影响。 2.1实验原理 利用互相关算法可以求取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击响应。通过被测系统后的理想高斯白噪声信号与理想高斯白噪声进行互相关运算,产生相应的输出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获得线性系统单位冲激响应h(t)。其原理框图如图4-1所示:

求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一、求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 (/)(0s U s U i 。 (10分) ) 1()()(313 2320+++-=CS R R R R CS R R s U s U i 一、控制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 (1)当a =0时,求系统的阻尼比ξ,无阻尼自振频率n ω和单位斜坡函数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2)当ξ=0.7时,试确定系统中的a 值和单位斜坡函数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系统的开环传函为 s a s s G )82(8)(2++= 闭环传函为8 )82(8 )()(2 +++=s a s s R s Y 25.0 83.2 36.0===ss n e ωξ 4 25.0==ss e a 设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2()(2 ++= s s s k s G 试绘制参量k 由0变至∞时的根轨迹图,并求开环增益临界值。 (15分) 1)j p j p p --=+-==110321 2) πππ?σ3 5 ,,332=- =a a (10分) 3)ω=j 2±,c k =4,开环增益临界值为K=2 设某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3)(2 3 4 +--+=s s s s s D ,试求该系统的特征根。 列劳斯表如下

022******* 2 34s s s s --- (4分) 得辅助方程为0 222=+-s ,解得 1,121-==s s (4分) 最后得1, 2 43=-=s s 设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s H s G = ) 10016() 12.0(752 +++s s s s 试绘制该系统的Bode 图,并确定剪切频率c ω的值 剪切频率为s rad c /75.0=ω 某系统的结构图和Nyquist 图如图(a)和(b)所示,图中 2)1(1)(+=s s s G 2 3 )1()(+=s s s H 试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并决定闭环特征方程 正实部根的个数。 (16分)

第四章传递函数

第四章传递函数 第一节传递函数 一、定义:系统初始状态为零,系统输出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 ) ()()]([)]([)()()()(s R s Y t r L t y L s G s G t y t r = =,则为,系统传递函数、系统输入、输出分别为 二、求法: 1、由微分方程求取。 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01) 1(1) (01) 1(1)(t x b t x b t x b t x b t y a t y a t y a t y a m m m m n n n n +'+++=+'+++----ΛΛ 对微分方程的两端求拉氏变换

11 1011 1011 1011 1011 1011 1)() ()() ()() ()() ()()()()()()()(a s a s a s a b s b s b s b s X s Y s G s X b s b s b s b s Y a s a s a s a s X b s sX b s X s b s X s b s Y a s sY a s Y s a s Y s a n n n n m m m m m m m m n n n n m m m m n n n n +++++++==+++=++++++++=++++------------ΛΛΛΛΛΛ 例 1:系统微分方程为)()() ()(22t f t kx dt t dx c dt t x d m =++,求系 统的传递函数。 解:由给定的微分方程, k cs ms s F s X s G s F s X k cs ms s F s kX s csX s X ms t f t kx dt t dx c dt t x d m ++===++=++=++2 2 22 2 1 )()()() ()()()()()()()()()()( 例2:求R-C 电路的传递函数。 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