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XXXX-2020年)

河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XXXX-2020年)

河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XXXX-2020年)
河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XXXX-2020年)

河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河源市委宣传部

2009年8月20日

河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2010-2020年)

目录

一、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

二、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8)

三、构建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17)

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35)

五、加强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山水公园城市 (42)

六、探索凸显河源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的山区建设新模式 (47)

七、注重民生建设构建和谐河源 (52)

八、传承河源文化精髓,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63)

九、落实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资源节约 (72)

十、创新体制机制 (78)

十一、主动加快融入珠三角,强化区域衔接,扩大对外开放 (82)

十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86)

前言

河源市近几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蓬勃向上,经济总量在地级市排名中上升了三位,势头良好;社会面貌也呈现了活跃、和谐、有序,后发崛起的景象。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波及了河源,但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双转移”扶持政策,中央和省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国内外“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兴起等,都给河源带来了稳步发展和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河源的发展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科学发展和河源特色之路,这就是“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的道路,就是在系统论、运筹学、管理学、协同论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河源的经济、生态、民生、社会和党的建设统筹协调的发展之路。

本规划纲要是按照“三规合一”的新要求,结合河源的实际而研究制定的。具体规划范围以河源市的源城、东源、和平、龙川、紫金、连平“五县一区”为主体,结合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接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深圳、惠州、东莞、中山等市紧密合作及双转移的相关内容有机纳入。规划期至2020年。

本规划纲要可作为指导河源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以及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河源市先后实施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两个五年计划,即2001-2005的“十五计划”和2006-2010的“十一五规划”。“十五”期间,河源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工业经济、第三产业、农村经济和城镇建设的“五大发展”,取得了后发的优异成绩。其中GDP 年均增长16.3%,人均GDP年均增长15.3%;三大产业结构由“九五”期末的34.8∶24.1∶41.4调整优化为2005年的21.5∶38.9∶39.6,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五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达8.52亿元,年均增长29.6%。“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2006年,河源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的跨越,GDP总量由全省各地市的末位跃居至第19位。2007年和2008年,GDP总量全省排名均保持在第19位。2007年在全国200个城市竞争力评比中,河源增长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二位。

2008年,河源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灵活抢抓各种发展机遇,“七大建设”稳步推进,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如2008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增长16.2%;完成税收总收入36.5亿元,增长22.2%;教育、医疗、文化、人口计生、社会保障、扶贫等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全面进步,为今后中长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

(一)当前河源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简要判断

2008年,河源人均GDP1386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1996美元。同期广州市人均GDP为81233元,折算为11696美元;深圳GDP为89814元,折算为13153美元。三大产业结构2008年河源为13.4:54.9:31.7。同期广州为2.04∶38.94∶59.02。,深圳为0.1%、48.9%和51.0%。

国际上通行按工业化发展水平标准来判断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其中比较著名和权威的理论有:配第—克拉克定理,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研究发现,克拉克后来完善,按照“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变化规律而提出的判断模式;霍夫曼定理,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ltber Hoffmann)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中按照“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之间的净产值比例关系”的变化而提出的判断模式;钱纳里定理,按照“人均GDP的递进”来划分阶段的判断模式;联合国模式,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工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来划分阶段的判断模式。相对来说,钱纳里定理的判断模式比较简洁通俗和明了。

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和西蒙·库兹涅茨等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著作中根据多国经济发展数据而提炼而形成了钱纳里定理模型,其以人均GDP为划分标准,将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段为初级产品(农业经济)时期,人均GDP按目前汇率大约在740—1480美元之间,第二段为工业化起步期,人均GDP按目前汇率大约在1480—3000美元之间;第三段为工业化成长期,人均GDP按目前汇率大约在3000—6000美元之间;第四段为工业化成熟期,人均GDP按目前汇率大约在6000—11160美元之间;第五段为后工业化阶段,人均GDP按目前汇率大约在11160—17860美元之间;第六段为发达经济阶段,人均GDP按目前汇率大约在17860美元以上。据此划分标准和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对比,可以判断,河源经济发展总体上当前仍然处于工业化起步期,壮大工业和发展现代农业仍然是当务之急。

(二)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优势与制约因素

1.改革开放30年发展形成了较好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和350万河源人民的努力,推进了基础设施、工业经济、第三产业、农村经济和城镇建设等“五大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河源今后经济社会进一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十个方面,即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一区六园”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显著进展。

目前。市委、市政府正按照汪洋同志视察河源时提出的“乘势而上、率先崛起”和市第五次党代会栽好“六棵树’’的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千方百计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促发展构和谐,重民生保稳定,争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拓展。

2.主要优势。

资源优势。土地、森林、水源、矿产、生态等资源的潜力较大。全市人均矿产、森林、水、土地资源均居全省第一,温泉资源极其丰富,拥有丰富的“金、木、

水、火、土”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河源土地充足,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048万亩,耕地165万亩。有三大盆地平原,其中灯塔盆地1941平方公里,川南(龙川南部)盆地1000平方公里,源城盆地1230平方公里。河源有东江、新丰江、韩江“三大江”和广东省两座最大的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淡水水域96万亩,是全省人均拥有淡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地区。

区位优势。河源南接珠三角,北连大内陆,境内京九、广梅汕两条铁路交汇,并在龙川设有京九铁路南段最大的编组站,惠河、梅河和粤赣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河源已经全面融入了“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成为粤东北陆路交通枢纽和沟通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大陆桥”,为绿色农副产品的流通运输提供了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还可发展成粤北山区新的物流中心。

人文优势。“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形象初步树立,客家文化、恐龙文化等地域特色逐步形成,地域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明显。“人、文、龙、山、水、林、泉"七脉资源发掘空间广阔。河源还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和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红色文化也是独树一帜。以上述客家文化、恐龙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也是大有可为的。

产业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河源形成了广东省手机产业集群,钟表产业集群和模具产业集群等。园区经济成为河源产业的中流砥柱,根据河源市统计局2009年2月的数据,2008年“一区六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入库税收分别为374.41亿元、105.15亿元和6.31亿元,分别增长19.2%、20.4%和45.1%。对全市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42.9%和29.5%。“一区六园”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河源市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推动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和强力引擎。同时,现代生态农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六大产业”、“六大基地”,产业配套不断完善,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加强。最近,河源又成功争取国家连续三年支持4000万元,以建设规划总面积达64万亩的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为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生态优势。河源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优势。河源风景秀丽,生态优美,拥有一流水质、一流空气、一流森林。全市江河水质始终保持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一级水平,森林覆盖率达70.6%(新标准),居全省第一位。河源是全国首批五个“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城市”之一,是“广东省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港澳及海外华人心目中最适宜人居和创业城市”,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最佳地区之一。

同时,河源市生态经济势头强劲。2006年制订的《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逐步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体系”。2008年4月,市委市政府市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的意见》。这些指导性文件推动了河源“六大产业(优质稻、蔬菜、茶叶、畜禽、水果、水产)的持续发展,确立了“广东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地和广东旅游食品生产制造基地”的地位。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河源建成了2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育了67个无公害农产品,40个绿色食品,26个有机食品,1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14亿元,是1987年(建市前7.5亿)的11.5倍;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729元,是1987年的11.3倍。

后发优势。发展目标的推动激励;土地资源的充裕、便宜,其总面积达1.58万平方公里,是珠三角城市中山的8.8倍,深圳的7.8倍,佛山的4.1倍;有华南区最大的人工湖新丰江和枫树坝大水库,全市年均水资源量150亿立方米,水、电充足、便宜;水质和空气多年排全省第一;森林绿地覆盖率达到70.6%(新标准)等等。可以做到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

3.主要问题。

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多。经济总量小,全省排名第19位,为倒数第三。占全省比例小,2008年才1.03%,可以说微不足道;贫困人口数量庞大,据2009年3月市扶贫办的统计数据,按人均收入2000元一年的贫困标准,全市贫困人口有30万人。若按1994年联合国制订的一人一天一美元的贫困标准(2500元人民币/年),贫困人口更多。按现在的美元汇率和物价水平,联合国一人一天二美元的贫困标准(4964元人民币/年),则全市农村人口263.62万人全是贫困人口。我国现在制订的贫困标准是生存标准(即维持生命标准、不饿死标准;与马克思《资本论》中说的劳动力价值标准相差悬殊。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力价值内涵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劳动力本人的生活资料价值;二是劳动力子女的生活资料价值;三是劳动力及其子女的教育和培训费用。)因此,解决庞大的贫困人口是河源经济、社会发展中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对缺乏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截止2008年12月,河源共有各类企业和经营单位6万多个,数量不少。其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称得上龙头企业的屈指可数,只有西可通讯、龙记模具、农夫山泉、万峰陶瓷、丰达科技、力王实业、美平家电等七、八个。全市仅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8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0个。1产业层次较低,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善,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这与“工业立市”的战略不相适应。与此相关的是大项目招商办法不多,引进太少。改革开放以来落户河源的大项目只有河源电厂一个。因此,必须加强“高端引入”战略,大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的大项目,在招商选资上狠下功夫,主动出击抓“大鸟”,以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夯实河源经济发展的基础

财政税源不够,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如2008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1亿元,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则有62.77亿元。入不敷出3.56倍。

经济结构不合理。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3.4:54.9:31.7,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过大,而第三产业则比例过小。新型产业少,如至今没有一家软件企业2。

专业人才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管理、技能型人才缺乏,科技、教育投入不足。河源现有劳动力总数175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的约占4%,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70%;农村劳动力素质更低,如农村实用人才37965人,仅占全市农业人口1.47%。河源教育在全省排名15位左右,高考入学率倒数第三。另外,只有1.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受培训面较窄。劳动力素质偏低,既影响劳动力转移,又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8年陈建华书记亲自带队到华南师范大学招师资,这是破天荒的;2008春节前,陈书记提出拉平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比省里号召早一年,对推动河源的教育发展有明显的积极作用。3

1《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河源市发改局,2008年9月。

2《河源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河源市信息产业局,2008年7月。

3《我市就业形势情况报告》,河源市劳动保障局,2009年3月9日。

建设用地规模增长快,压力加大。工业用地开始出现紧张,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特别是2007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土地资源的控制,对新开工项目实行“八个必须”审查,严格了工业用地的审批,对土地实行了比以往更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而河源每年取得的合法用地指标不足,导致部分工业项目未取得合法手续,落户项目无法按时取得合法的建设用地,有些工业园甚至出现无地可用的状况。

社会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如河源至今仍未组建“120”急救指挥中心,无法对突发意外灾害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及时的应急处理。全市卫生监督机构至今也无独立的办公场所,靠租借场地办公;卫生监督执法力量薄弱,全市仅有卫生监督执法人员72人,最少的如东源县只有4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社会治安力量也明显不足,警力配备比例较低。如全国平均警力配备为千分之1.5,但河源只有千分之0.98,差距超过50%。办事经费严重不足,一台警车一个月的运转经费只有500元,还不够一月正常运转所需汽油费的一半,维修保养基本谈不上。同时,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个别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和服务有待改善;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社会管理及群众反映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三)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当前形势与发展背景。

整体形势受外部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深圳、东莞、中山等对口支援地区经济回落的牵扯影响;市政府逆势而上比较困难,企业更加困难。企业亏损面扩大,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经济发展增速减缓。2004年至2007年高速增长势头减缓,2008年增幅为10.6%,全省排名第15位,比2007年退后13位,已低于2008年全省11.825%的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回落,财政减收因素增多。

国家政策不断调整。国家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

河源“黄金发展期’的长期有利因素没有根本改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发展空间巨大;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进入快车道,后发优势日益凸显。

2.面临的重要机遇。

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以及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双转移”政策,为河源产业的进一步承接、壮大和提升,为河源破解相对欠发达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两大难题,推动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央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政策,为河源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的、空前的、全方位的重大机遇。如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十大措施”,广东省推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十六项措施”等。要根据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取向,抓住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抓住事关“三农”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项目,抓住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抓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大项目,抓好项目论证策划,快速推进前期工作,争取早立项、早建设、早见效。

省委和汪洋同志对河源寄予了“乘势而上、率先崛起”的历史性重托,为河源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这也是河源面临的良好机遇。河源一定要

紧紧抓住和利用好这个重要的机遇,力争思路高超,行动敏捷,举措多样,环境优胜。

市委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地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坚定不移地践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

珠三角9市、港澳,以及河源周边各地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河源逐渐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都给河源绿色旅游产业提供了乘势而上、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

3.面对的重大挑战。

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河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以出口为主的加工贸易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订单减少,员工削减,融资困难。

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挑战。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生态发展区产业发展要求的细化,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日益突出。万绿湖直饮水项目的推进,对生态尤其是水环境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

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的挑战。产业集群少,新型产业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和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的龙头企业也少。

二、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河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全省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遵循“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的发展思路,大力构建有河源特色的现代生态型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以交通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有河源特色的公园城市,构建加快发展的新环境、新格局;大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局面;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融入珠三角”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的合作,建立与珠三角一体化的开放型经济社会新体系;提高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水平,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发展教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建和弘扬有河源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思想观念。一定要认清形势、发挥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率先崛起,绿色崛起,努力探索出一条山区经济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路,初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指导思想分析:

山区发展是世界性的难题,由于交通、区位等原因,山区发展滞后成为全球普遍的现象。当前世界和中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山区发展的模式,寻求更好的山

区发展道路。2003年以来,河源在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初步破解了山区发展的难题,走出一条山区发展的新路。近年来,河源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提出“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的科学发展思路,争当全省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努力探索具有河源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继续为全省的山区发展提供示范和表率。

在生态优先方面,河源作为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水源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生态发展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河源中长期发展发展的生命线和最大优势,河源一定要保护好这个生命线并发挥出它的最大优势。河源确立生态优先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以建设“全省生态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目标,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生态文明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体系和低碳经济模式,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率先建设生态产业、生态城市和生态家园,形成生态环保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增强河源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加快发展方面,从中长期发展考虑,河源要全面利用一切可能的机遇,把做大经济总量与提升经济质量作为主要战略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河源工业立市、新型工业化战略已初见成效,要继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坚持走“园区式、用地省、低污染、好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手机、模具、饮料食品等若干主导产业集群和完整产业链。继续做大做强现代生态农业,加快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打造主要为大珠三角服务的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继续做大做强以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打造大珠三角后花园。要大力推进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大珠三角交通一体化,融入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加快建设有河源特色的公园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创业和居住环境。

在注重民生方面,从中长期发展考虑,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大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优先发展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逐步实现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适当发展高等教育。推进医疗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水平。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救助机制。推进文化创新,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大力弘扬河源精神。继续实施各项民心工程,每年办好十件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众和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在构建和谐方面,从中长期发展考虑,重点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居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机制。

(二)战略定位

——全省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争当全省山区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积极探索山区科学发展新模式,为全省山区科学发展提供先行示范。主要是积极探索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模式,着力培育具有河源特色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加快经济

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改善为突破口的山区城市化发展道路,通过河源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实践,打造宜居宜业宜旅游的公园城市;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和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成山区“两型社会”;积极探索社会事业、人才事业、文化事业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新办法,切实解决扶贫、社保和教育等各种民生问题,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

战略定位分析:

从中长期发展的实际出发,河源一定要争当全省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最重要的工作。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河源争当全省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积极探索山区科学发展新模式,为全省山区科学发展提供先行示范,对于河源来说,这是一项重大、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对照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内涵和要求,河源实践科学发展,就是要从河源的实际出发,认真提出和解决好中长期发展中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态发展、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农村发展、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等问题上。对于这些问题,有些是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思路,比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问题。有些是还需要继续探索,比如河源特色的城市化道路问题、生态产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等等。

在经济发展上,实践科学发展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升级,另一个是如何培育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重点是产业结构向生态化、合理化、高级化方向的调整,以及产业的集约化和集群化程度逐步提升,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可以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城市发展上,主要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继续改善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加强与珠三角城市的联系,加快推进河源城市化的发展。另一个是如何建设一个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城市,如何将城市发展作为河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动力,以及如何从珠三角城市发展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在生态发展上,重点是河源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创新生态产业发展的模式,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中,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体系和低碳经济模式,将现行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放式经济链转化为“资源—产品—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循环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

在社会发展上,重点是积极探索社会事业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切实解决各种热点难点民生问题,如扶贫、三农、教育、社保以及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通过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全体人民群众受益的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

总之,争当全省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争创全省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市是河源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河源也有条件、有能力、有决心去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山区发展、为广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省生态发展示范区。河源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建设“全省生态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目标,以“两型社会”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要大力建设生态产业、生态城市和生态家园,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体系和低碳经济模式,大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大

力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加快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降低经济发展的环境负荷,形成生态环保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创新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体制机制,优化配置空间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关系。大力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大力宣传河源生态环境优势,让“绿色河源”、“生态河源”、“绿色崛起”在海内外深入人心。

战略定位分析:

从中长期发展的实际出发,河源一定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来建设“全省生态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更好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按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将把和平、龙川、连平划为限制开发区,省政府将河源市划为生态发展区,这就要求河源必须建设“全省生态发展示范区”。同时,河源多年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就是遵循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取得成效的典型,是我国城市21世纪初期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最高荣誉。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河源长期努力争取的目标,河源力争成为广东山区首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河源争创全省生态发展示范区,首先是要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生态环境良好、城市优美洁净、生活舒适便捷、居民健康长寿的宜居城市,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其次要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大力发展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服务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第三要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经济发展的环境负荷,做到经济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形成生态环保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第四要创新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体制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优化配置空间资源,统筹城乡关系,促进农村发展。第五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生态文明意识,让生态文明观念成为河源文化的主体观念,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思想精神和文化观念。第六要积极参加和主办国内外各种生态建设与发展、可持续发展活动,如“国际可持续发展城市协会”、“低碳企业创新论坛”、“水资源保护运动”、“城市气候保护运动”这样的国内外组织和活动,对外大力宣传河源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让“绿色河源”、“生态河源”在海内外深入人心。

——粤东北地区以公园城市为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规划为先导,以建设“公园城市、岭南水城”为目标,以“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形象为特色,以中心城区以两江四岸滨水区和一批城市公园为标志,打造宜居宜业宜旅游的公园城市。以中心城区和各县城为重点,加快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形成科学合理的大中小城镇体系。以集约型都市、城市综合体为具体发展路径,提高城市生产要素的利用质量和利用效率。加快融入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与珠三角城市实现一体化发展,功能性互补。加快城市职能的转变与升级,提升城市区域服务职能,向区域性中心城市方向发展。依托珠三角产业转移率先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以创新型制造业基地、现代生态农业基地、休闲旅游产业基地为代表的城市产业体系。

战略定位分析:

从中长期发展的实际出发,河源一定要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新世纪以来,河源通过工业高速增长实现了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工业作为主导力量在未来将继续发挥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河源仅仅

依靠工业化是不够的,需要有新的增长极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城市化极有可能成为河源新的增长动力。城市化主要通过集聚效应、规模经济和产业提升推动经济增长,当前河源城市化水平为40%左右,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河源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形成新的增长极,促进与工业化的良性协调互动;有利于接纳高水平的产业转移项目,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有利于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如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中长期发展趋势判断,河源未来将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动力驱动”发展阶段,河源要吸取珠三角、特别是深圳等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尽早谋划和启动城市化“引擎”,形成城市化和工业化“双动力驱动”发展模式,为河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河源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包括独特鲜明的城市特色、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明确精准的发展路径、开放互补的区域功能、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五个方面的内容。

从独特鲜明的城市特色看,河源要以规划为先导,以建设“公园城市、岭南水城”为目标,以“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形象为特色,中心城区以两江四岸滨水区和一批城市公园为标志,实施以“一湖两江三园四山五城”为重点的规划建设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旅游的公园城市。

从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上看,河源要以中心城区和各县城为重点,加快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形成科学合理的大中小城镇体系,提升大中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制定并完善灯塔盆地开发规划,使灯塔盆地成为河源未来经济得一大增长极。

从明确精准的发展路径上看,河源要以集约型城市综合体为具体发展路径,使各种经济活动在城市综合体内互动,各种资源有效整合,资源获得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集约化和集群化水平,从而提高城市生产要素的利用质量和利用效率。

在开放互补的区域功能上,河源要加快实施“融入珠三角”(依托珠三角、服务珠三角、融入珠三角)战略,按照“交通接轨、工业配套、农业分工、旅游合作、资源共享、要素联动、生态同建”的思路,与珠三角城市实现一体化发展,功能性互补,加快融入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加快城市职能的转变与升级,通过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来提升城市区域服务职能,向区域性中心城市方向发展。

从现代产业体系上看,河源要依托珠三角率先崛起,更好地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以创新型制造业基地、现代生态农业基地、休闲旅游产业基地为代表的现代城市产业体系。

(三)战略目标

要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认清形势、发挥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率先崛起,绿色崛起,努力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新路,为初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到2015年,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明显升级,生态环境保持优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协调格局初步形成,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000元,生态为主的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城乡居民人均

收入比2010年明显增长,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基本实现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每新增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珠三角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到2020年,基本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以生态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公园城市,基本形成城乡协调、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基本形成与珠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开发经济社会体系初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000 元,以生态为主的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2015年接近翻一番,城乡收入比为2.3:1,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达到珠三角地区水平,实现全社会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接近珠三角先进水平。

主要目标分解:

1.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2011~2020年,GDP年均增长13%,2020年达到1600亿元。

人均GDP:2011~2020年,人均GDP年均增长10%,2020年达到48000元。

经济效益:财政税收高于GDP增长速度3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53亿元,2020年达到116亿元。

产业发展:2011~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2%,2020年达到1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2020年达到9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2020年达到57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7:58:35。

生态经济发展:2015年以生态为主的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2020年达到60%。2020年万元GDP能耗(吨标煤)为0.55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2.社会发展目标。

城乡居民平均期望寿命:2020年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

城乡协调发展目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分别达到8%以上,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水平。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00元,城乡收入比为2.3:1 。

城市化发展:城市化水平2015年达到50%,2020年达到60%。

生态环境保护:2011年~2020年,城乡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标优良水平,环境综合指标达到90分;城镇人均公共绿化面积10平方米;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水质继续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东江干流河源段Ⅱ类地表水标准;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维持75%以上。

人力资源发展:2011年~2020年,每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到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310万人以内,2020年控制在330万人以内。全市人才总量年均增长5%,到2020年,人才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5%。

(四)战略步骤

规划实施主要分“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十二五”期间,转型增长和实现工业化阶段(2011-2015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摆脱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发展逐步恢复到较快增长的轨

道。主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完成工业化进程,同时为加快城市化发展打好基础,继续保持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城乡协调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面,2011年~201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015年GDP达到850亿元,增长速度在全省和山区市名列前茅。三大产业结构转变为9:59:32,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的比重达到59%。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3.5%。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确定,初步实现工业化和“工业立市”的目标。以生态为主的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生态产业初具规模。

在社会发展方面,2015年,城乡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分别达到8%以上,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水平,城乡收入比逐步下降,达到2.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

2.第二阶段:“十三五”期间,全面走向科学发展阶段(2016-2020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和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初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经济发展方面,2015年~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增长速度继续在全省和山区市名列前茅,2020年达到1600亿元,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GDP达到48000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三大产业结构转变为7:58:35,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比重达到35%。以生态为主的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形成以生态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社会发展方面,2020年,城乡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达到珠三角地区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分别达到9%,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水平,城乡收入比进一步下降,达到2.3,城乡基本实现协调发展。人才总量在人口中的比重达到5%。

长模型测算;2、GDP等增加值指标按当前不变价测算,未考虑物价因素3、人均GDP按预估当年常住人口规模测算。

三、构建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利用河源资源环境的优势,注重强调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中体现协调发展。在优化三产结构的过程中,遵循“因地制宜,突出河源特色”的原则,实施“配套承接珠三角区域、三大产业耦合互动、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努力做优第三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特第一产业,全面打造“三产互促”的产业发展格局。依托高效农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精、细、特、优”方向发展;发展具有积聚化、高端化效应的生态工业,在三大产业的耦合互动中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构建三产相互融合的具有生态特质的现代服务业,形成“农—工—商”互动增效的良好格局。

(一)“三产协调发展”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在河源资源环境的生态优势基础上,运用系统管理学以及运筹控制理论对三次产业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实施战略竞争、开放开发,挖掘潜力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实现“建设全省生态发展示范区”的发展目标。

1.第一产业:把传统农业改造提升为生态农业。

河源市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资源大市,农业发展中应注重借鉴国内外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发展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按“优势产品—龙头企业—规模化与基地化—主导产业—产业集群”的思路,走出一条“产值高、效益高、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新型农业发展路子。在新型农业发展道路的实践上,河源应加强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知名品牌,加快建设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加强良种良法推广力度,保障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全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和谐稳定,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和巩固“三农”协调的良性互动格局。

2.第二产业:发展具有积聚化、高端化效应的生态工业。

河源应着力构筑构建具有生态效益的现代工业体系,发展具有积聚化、高端化效应生态工业。要站在世界视野高度,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拓展河源自主参与全球生产、流通、分配的新途径,积极引导河源产业主动切入全球价值链;要摒弃发展工业就一定污染环境的不科学观点,对所发展的工业类型要做针对河源的适应性选择,构架适合河源自身生态特色的现代生态工业体系。河源发展以生态特色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应坚持改造提升传统工业、集聚发展新兴制造业以及培植培育“四新”生态工业;充分利用河源已有的工业基础以及珠三角核心区的产业辐射,强化工业内部的联动,实现工业产业从“低端分散”到“积聚化”向“高端化”的转变。

在工业企业中,实行品牌联合战略,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入知名品牌的生产链、营销链等环节;大力引进配套、关联项目,延长产业链,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有选择、高起点地承接国际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转移。在工业区域发展中,做好“两个衔接”,一是衔接好珠三角核心区的“腾笼换鸟”,加快河源工业产业集群的引进发展;二

是衔接好广东对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实施重点突破的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3.第三产业:构建三产相互融合的生态服务业。

随着河源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生态环境、交通设施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三产融合互促的生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利用河源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发展三产服务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发展三产服务业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战略任务,以支撑现代制造业和生态农林业的发展,促使其尽快成长为充满活力的现代生态型服务业。

加速推进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实现产业间的联动与互动;加强三大产业之间的耦合互动,实现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三产服务业发展,走出一条“整体推进,三产融合,重点突破”的生态型发展道路,培植具有河源特色、竞争优势的服务业支柱产业。“整体推进,三产融合”:使三产服务业发展规划与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与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把三产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保护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第三次产业与第一、二次产业良性互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态势;“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做大做精内部各行业龙头,充分发挥河源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走精品、生态和特色发展之路。

(二)生态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结合河源实际,利用良好生态是河源最大的优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人文、后发等比较优势,寻求破解发展难题的思路和办法,确定生态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践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实现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的目标。

1.高效生态农业。

河源农业经济应以巩固提高生态环境水平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河源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实现河源农业发展的三大定位:“万绿河源,生态农业”的角色定位,“六大产业(优质稻、蔬菜、茶叶、畜禽、水果、水产)、绿色食品”的产业定位以及“广东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地和广东旅游食品生产制造基地”的市场定位。以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为主体,紧紧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做文章,大力发展有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的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逐步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体系。

(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选择适宜河源的重点产业。

按照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目标,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区平台,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把科技研究和应用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确保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步伐,促进农业产品升级和农业产业化。一是进一步加大良种良法引进推广力度,加快发展“三高”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断增加和增强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二是通过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不断扩大农作物和畜禽水产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农具的应用面积。三是加大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推进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以及有机食品的认证,集中抓好生产过程技术指导,推动标准产业化生产。

综合河源现有生态农业资源,适宜河源发展的农业重点产业如下:

种植业。适宜河源农业发展的种植业具体包括有:优质粮食产业、水果产业、

茶叶产业、蔬菜产业、特色农副产品、南药生产、花卉产业、林业等。河源应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坚持发展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以果茶等经济作物为主导,以发展南药、油茶为培育对象的生产格局。按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产地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提高农业的经济和科技附加值,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强化和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延长林业产业链条,奋力打造林业生态市。

畜牧养殖业。适宜河源农业发展的畜牧养殖业具体包括有:草食动物养殖业、生态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特色养殖业等。河源应大力引进畜禽优良品种,改良当地品种,建立种畜禽测评体系,建立规范种禽生产基地,加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重点培育和扶持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业向集创汇型、生态型、规模化、基地化、企业化为一体的方向转变。

渔业。适宜河源农业发展的渔业具体包括有:塘库精养殖业、渔业移植、无公害生态养殖业等。结合河源渔业结构调整和养殖水域、滩涂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提高养殖水域利用率,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加快完善和推进养殖管理制度。大力引进、繁殖、推广水产优良品种和珍稀人工二代繁育水产品种,实现渔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带动方向转变,促进渔业科技支撑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创建生态产业品牌。

河源在确保农业优质生产的基础上,应重点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产业。依托河源市大量优质农产品生产、养殖基地,采用“抓主业、培龙头、重加工、广流通”的方针,主抓粮食、蔬菜、水果、家禽等产业的加工业,扶持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对水果产品初加工、蔬菜产品初加工、肉类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的建设,着力改变目前农产品加工率低的现状,利用加工体系带动物流业发展,拉伸产业链。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32亿元,年加工蔬菜60万吨、年加工水果45万吨、畜禽加工量达到5万吨,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5%以上”的规划目标。

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创建生态绿色的产业品牌。一是加快对传统产业产品的改造,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对传统绿色产品进行改造,通过运用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对传统工艺、设备,配方、包装进行改造和创新,提高产品档次。二是通过建基地、育支柱、强龙头、树品牌,继续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认证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是通过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品牌监督管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获证单位进行监管,按照风险信誉度的等级制定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案。

(3)软、硬件建设相结合,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河源应按照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建设,有效调控,合理布局。河源应根据农产品流通现状,在各主导产业区建立相应的专业批发市场,完善现有批发市场的流通功能,建立畅通高效、安全卫生、交易方式先进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基本实现“到2020年,全市实现批发市场贸易总额达30亿元,建成大型综合批发市场7个,其中源城区建设大型综合批发市场2个(1个为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连平县、和平县、龙川县、东源县、紫金县各建设1个大型综合批发市场”的目标。

河源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应真正形成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产业化,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一是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高层次的、辐射面广的农产品流通中心市场。二是对区域专业化生产显著,规模比

较大的区域,建设完善产品产地集散市场,营造畅顺的农产品流通机制。三是构建网上农产品流通平台,建立权威的农产品信息网络,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权威性,为农业企业、专业户提供网上交流、贸易平台。

2.积聚化、高端化的生态工业。

遵循“集聚化、高端化”原则,强化“工业立市”战略,形成九大产业格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新兴制造业,发展生态型“四新”产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坚持建设效益园区,坚持招商选资,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坚持产业招商,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发展产业经济的高端化程度。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主战场,基本形成河源生态工业“以传统资源型产业为基础,以县域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新兴‘生态’产业为先导和主导”的三大层次。

(1)循环升级资源性产业。

矿产开采加工业。河源市素有粤东宝库之称,矿产资源品种已发现56种,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品位高、规模大等特点。河源在矿产开采加工业中,要重视矿产资源的整合、矿产开发管理、资源深加工,按照配置有序、开发高效、综合利用和环境优先的整体目标,积极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河源在矿冶行业方面,应通过采用新技术进行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广东大顶铁矿、连平锯板坑钨矿、紫金宝山铁矿等为龙头的矿冶企业,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做好精选矿的技术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着重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进行矿产资源储备,实现有计划、有步骤的矿产资源开发,彻底改变矿产开采散、乱、脏的局面,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矿产资源开发产业链。

建材产业。借鉴国际工业化国家水泥消费变化经验,结合国内陶瓷、水泥等建材需求从长远趋势来看,河源建材产业发展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支撑。河源应以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为切入点,以产业集群的思路,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完善与提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开发低能耗、低污染、高品质的新型建材。推广水泥新型干法转窑生产技术,水泥添加剂生产,通过技术改造和新配方,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并开发其他材料添加剂产品;陶瓷生产要通过进一步改造现有的生产工艺设备和配方,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河源应有选择地承接珠三角陶瓷产业转移,吸取珠三角陶瓷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大力推动清洁生产,着力解决陶瓷产业的污染问题。

水资源产业。推进万绿湖直饮水工程,要在河源市与深圳、广州、东莞等市政府签订框架协议以及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抓紧确定引水方案和做好前期工作,加大河源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推动万绿湖直饮水工程列入省的重点工程项目。万绿湖直饮水工程是河源与周边珠三角地区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民心工程,符合广东省东江水资源总体开发、优化配置的战略思路,对于开创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应按照“环境有价、资源有价、生态功能有价”的理念,尝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万绿湖直饮水工程中,以资源入股,再由省统筹珠三角收益城市,整合财政和企业投资,让河源收取比办工业更大的供水红利,以此作为对河源保护和发展生态的一种经济补偿,率先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环保相协调的新路子。

(2)着力提升传统制造业,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

轻工纺织产业。河源的轻工纺织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出口创汇能力,现有福新纺织、以纯服装、兴莱鞋业等现有龙头骨干企业为基础,应积极发展制

三年个人发展规划

体育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时光匆匆流过,转眼间,又一个新的学期已经来临。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所面临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个人专业化成长的规划,这不仅是事业追求的需要,更是我们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个人专业成长进行规划,实际也是对人生的规划,值得高度重视。作为一名教师,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在学习中弥补不足,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我要求自己在一年内,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多听课多反思,多看专业书籍,以此作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 一、自我发展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1、“多做”、“多想”、“多听”,在未来的三年时间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将自己改变成一名主动学习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松、快乐、幽默的老师,并逐步将自己打造成吃苦耐劳型的教师,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并能和学生共同学习成长,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 2.继续体育专业理论结合专业技能的学习。熟知《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肖川)《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肖川)《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40位优秀班主任的案例》(张万祥)》等有关著作,更新个人专业知识、认识教材,做到因材施教;能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并与单元计划相配套;从而寻求自身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 3.坚持每周1-2小时的阅读,除教育教学类书籍,增加案例、课

例的阅读参考,寻求在理论研究上有建树,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研究的能力,并结合实践有成效。 4、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促进自我展示与自我实践,自我监控与调整能力,同时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构建个性课堂教学模式。 (2)预期目标: 1、多听课,多讲课,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教育教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作出自己优秀的教研课题。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 3、逐渐完善并有所创新。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 (3)具体目标: 1)继续自己的专业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舒适、轻松的体育课堂环境。 2)继承优良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寻求自身教学特点,发挥所长,利用各种器材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逐步建立个人教学风格。 3)阅读有助于自身教学提高和教师个人素质提高方面的书籍,教学方法和理论方面等的著作 4)积极参与各教育教学类学术活动,做好笔记及完成其相应要求和功课。 (二)阶段发展目标 1)继续自己的专业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Microsoft Word 文档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时间: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侯成宏 “在其位,谋其职”,说的就是做什么工作就要钻研什么工作,做事要有个计划。从毕业至今,走上小学语文课堂的讲台已经15余年了,我想使自己成为一位能肩负起史命的优秀的语文老师。如今经济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使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一个新的提高,我反思了一下这几年的工作,发现很多自己不足的地方,为了改进工作,做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我做了自己个人三年的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一、自我分析 本人自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现已完成本科的学历进修,取得江苏大学成教院小学教育本科学历。自我感觉功底较浅,平时练笔很少,再由于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自己的惰性也就显露得比较多,总是缺少各方面的营养,我更是认识到自己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基本功以及个人文化素养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个人不足与困惑 1、理论书籍看得较少,所以功底较薄,付诸于实践也甚少。平时参与教学研究虽敏于思,但惰于笔,不善于总结和整理。 2、对新的教育理念转换较慢,在对全教研组教师在教学教法、教学过程的更新、转换等方面尚需主动组织学习。 3、自己总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每天都过得很忙碌,没有时间进行学习、充电。 三、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年(2011年)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2、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一起发展。 3、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 4、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 第二年(2012年) 1、巧练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地向前发展。 2、广泛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每年争取阅读三本以上教学理论专著,学会“想”和“写”,积极认真写教育教学文章。 3、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及时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加强案例研究,撰写教学案例。

企业技术发展规划

***************有限责任公司 粉煤灰蒸压砖(府兴园品牌) 技 术 发 展 规 划

2018年公司生产技术部将在集团领导和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以企业发展为导向,以废旧资源利用、提产降耗为工作中心”的思想。根据公司建设和生产所需,在公司现有建设基础上,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益的建设目标。 为全面的完成公司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公司年度计划的落实,公司生产技术部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及管理目标进行如下规划: 一、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本部门将根据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安排,以二次提产和废旧资源利用为中心任务,完成公司本年制定的增产工作、安全设施的整改建设、公司生产技术部资料的完善工作、部门技术力量的筹建工作、以及新增项目的建设工作。 1、年度增产工作:保证本年度年产粉煤灰蒸压砖6500万块计划的实施,做好各项技术支持工作及公司生产工作。确保产品裂纹、强度、外形尺寸各项公司生产的技术应用、质量、工期和生产安全。结合技术力量和生产部门的需求,将公司成本控制在最小化。 2、安全设施的整改建设:全力、有效的配合公司的安全建设工作。根据出现的安全整改问题,拿出各项任务的技术数据和确定方案,使成本最低化。全程

监督各项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并不断的提出更合理、更科学、更经济的整改方案。做好各项整改工作的技术支持。 3、生产部门技术力量的筹建工作:结合部门现有人员资源,优化部门的技术和公司生产管理力量。培养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各岗位职责,充分发挥一职多能的工作制度。另外,根据公司的建设发展,筛选部门精干力量,去除多余人员,补充欠缺技术人员。 二、年度计划目标 1、年度增产计划和废弃物利用目标 ①、粉煤灰 按照公司发电厂发电计划安排和粉煤灰产生量,计划在11月底完成粉煤灰利用共计8万吨。 ②、炉渣 按照公司发电厂发电计划安排和粉煤灰产生量,计划在11月底完成粉煤灰利用共计1.5万吨。 ③、白灰 按照集团公司下属电石厂生产计划安排和白灰产生量,计划在11月底完成白灰利用共计0.5万吨。 2、安全设施的整改建设计划目标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

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个产品进入山东名牌产品行列。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现代物流、旅游、批发和零售等正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5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合力拉动经济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6.83亿元,增长25.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18.7%,总量和增速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6%;全市进出口总额46.92亿美元,其中出口29.97亿美元,分别增长24.8%和19.5%;全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2亿美元、增长16.9%,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超过5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全面展开,年内落实关停机组总容量44.375万千瓦,完成省下达的"xx"压小任务的88.8%,并向国家申报4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22条,关停能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小"企业1734家。148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70.67万吨标准煤。

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书范本(精品版)

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书范本 (精品版) Model of teacher's personal three year development plan ( 工作计划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书范本(精品版) 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书范本篇一 一、自我分析 在工作中,本人能够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近期的教学中,积累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经验。科研意识有所增强,教学管理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在课堂和课外,我尽力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用自己的热忱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关心学生,用自己的知识提升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并对自己的学习产生足够的信心。 然而,我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改进。既要着重加强积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又要提高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另外,参与教研的热情不高,自己写的文章很少,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理论修养都有待提高和创

新。 二、个人发展目标及措施(总目标)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师德修养) 在政治思想方面,我需要坚持理论学习,自觉用“八荣八耻”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还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工作中,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关心爱护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以待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二)坚持学习,锐意进取,提高业务素养(专业知识) 1、用理论武装自己 我认为一名教师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必须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即要有科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会产生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行为。一直以来,自己在理论上有着很大的空缺,结合自身的这一缺点,我坚持养成天天

科技公司发展规划的范本

科技公司发展规划的范本 XX科技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 XX科技公司发展规划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创新和开拓为中心,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为目的,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课题研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科技企业产业化发展和成果转化应用构建良好平台,并全力打造一流的科技公司。 发展思路为面向市场的科技企业。按现代企业模式,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经营机制,充分利用市场的资源与环境,加快科技企业发展。 XX科技公司面对新的形势,全面分析企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客观审视自身战略取势和定位,正确评价自身条件和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立足于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充分发挥优势,规避风险,抓住机遇,采取积极果断行动抢占先机,实现市场效应、规模效应、科技效应和价值效应,开创XX科技公司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一、XX科技公司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2012年建成管理科学、规范,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科技企业; 2015年建成行业内同等规模的一流企业; XX科技公司根据国家发展政策、市场需求、以及战略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未来5年内各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并在实践 中不断修正充实,确保科技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二、XX科技公司发展战略 1)立足市场,为科技建设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拓展XX科技公司的市场,基于XX科技公司在行业的丰富实践和经验,充分利用XX科技公司在行业的成熟的科技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内的科技服务提供者; 3)完善优化XX科技公司的科技人力资源组合,构建一支一流的科技管理和建设队伍,有效提升企业在业务应用和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 4)充分联合XX科技公司的合作伙伴资源,拓展企业的有效资源。 三、XX科技公司企业文化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书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书 ( 2015-2016 年度) 一、个人基本概况 、自身状况分析 1、个人自我分析: (1) 、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踏实,乐于从事教学科研 (2) 、现有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能够胜任各年级的生物教学工作, 能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 具备一定的 的教育科研能力。 (3) 、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4) 、能正确处理和同事、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自身专业化发展目标: 1、整体性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 读书,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 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 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总结得失, 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写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 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 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 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 在发展中形 姓名 任教 科目 个 人 自 我 分 析 及 专 业 发 展 思 路

二、2015 学年-2018 学年发展目标设定 (一)总体发展目标: 1、学历进修目标(A ) A、无 B 、在职研究生学习C 、博士生学习 2、职称评聘目标(B ) A、中学一级职称B 、中学高级职称C 、中学正高级职称 D、特级教师荣誉 3、优秀荣誉目标(B ) A、校级教师目标B 、县级优秀教师C 、市级优秀教师D、省级优秀教师 4、专业成长目标( B ) A 、县教坛新秀 B 、县骨干教师 C 、县学科带头人 D 、县名教 师 E 、市教坛新秀 F 、市骨干教师 G 、市学科带头人 H 、市名教 师 I 、 省骨干教师J 、省学科带头人K 、省名教师 5、班主任能力目标(C ) A、校级优秀班主任 B 、县级优秀班主任C 、市级优秀班主任D、省级优秀班主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 广西发展和改革委 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阐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乘势而上奋力实现“两个建成”宏伟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广西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期。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章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提出并实施一系列符合广西实际的重大举措,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指标超过万亿元,预计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8万亿元,年均增长10.1%。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千亿元产业增至10个,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态势良好,城镇化水平提升,“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区域发展协调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高铁经济圈和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南宁机场跻身千万旅客吞吐量大港行列,西部首座核电站防城港红沙核电1号机组并网发电,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工

公司定位和发展规划

公司定位和发展规划2017年6月

一、定位和发展目标 1、定位 负责管委会授权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对授权范围内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承担起授权范围内有过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围绕经开区发展战略,通过优化资产布局结构、投资实业等手段,推进经开区产业培育、产业聚集和转型升级。 2、目标 以管资本为主,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以管委会的经济建设战略为指导。通过投资和设立企业,组织施实资本运营(资产经营、资本运作),改善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作用,有效提高资金的

周转循环,追求资本在运动中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效益。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运营架构, 二、公司架构 1、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结构及各部门主要职能 部门一)党群、人力办公室: 1、拟订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 2、承办公司党支部日常工作,负责党员队伍建设相关工作。 3、负责公司公文流转,影像资料、印章、证照、档案和保密管理工作。 4、负责会董事会联席会议、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并对决策事项、领导交办事项进行传达、反馈。 5、负责公司公务接待、会议、车辆等管理工作、办公家具、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采购、维护、管理等后勤保障工作。 6、负责公司档案管理和保密工作,负责公司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双拥共建和节日慰问工作。 7、负责公司网站建设、运行管理和安全维护和办公信息化管理。 8、承办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部门二)、财务部: 1、拟订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 2、负责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贯彻执行,做好会计核算工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总体原则:一是坚持目标的可行性和奋斗性相结合。充分考虑与“十三五”规划保持衔接、落实对标找差工作要求,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提出更高目标追求;二是结合我区发展态势。立足总量小、基数低的区情,确定经济增长的合理速度,同时自加压力争取薄弱指标有所突破;三是强调生态环境指标的约束性。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 根据以上原则,提出我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如下: 预期性指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力争12%,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3%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约束性指标——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下目标,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在15万吨以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省市考核的“水十条”地表水断面达到考核目标;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比例达80%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40微克/立方米左右;安全生产亿元GDP死亡率控制在0.08以内(责任单位:经信局、环保局、安监局)。 201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 议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11803 【发文字号】中发〔2000〕16号 【发布部门】a01 【发布日期】2000.10.11 【实施日期】2000.10.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R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 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发〔2000〕16号)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第九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

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今年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远景目标,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二00一至二00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二0一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对于当今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决不能因循守旧,丧失发展机遇。国内外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把经济结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内需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3)

XXXXXX有限公司 2012—2016年发展规划 XXXX公司自2001年转投LED行业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从功率型芯片制造到终端应用产品开发环节的LED 产业链全覆盖,并凭借着先进的生产技术,成功跻身国产芯片生产商前十行列。2009年,XXXX在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下,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人才实力、管理体系以及品牌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步,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接下来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产业和企业的逐步发展,XXXX经过认真调研和精心谋划,做出了通过实施外延片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通过扩大市场,引入战略性股东,实施企业改制,做大企业格局的发展规划。新近刚出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产业高级化,构筑高水平崛起的产业支撑,加快培育壮大LED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大、高、精、尖项目,培育骨干企业,扩张产业规模,力争在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XXXX更加明确大产业、大格局的发展目标,希望以五年发展规划为中心,扎扎实实做产业,持续稳定促增长,为XXXX的崛起贡献力量。

1XXXX2012—2016年总体发展目标 从2012年开始,通过五年努力,最终形成以“XX为先,XX为本,XX为源”的大产业发展格局,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形成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后端组装工厂”为扩张基地的市场布局辐射全国,实现企业发展大格局;同时,通过成功的资本运营,完成企业改制,优化管理体系,扩大产能和产品种类,促进公司资产规模低成本快速扩张,争取到2016年实现年产值达XXX亿元人民币。 1.1 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 1.1.1XX为先,XX为本,XX为源,做大产业格局。 未来五年,XXXX将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坚持“XX为先,XX为本,XX为源”的基本思路,积极发展LED封装与应用、LED芯片以及LED外延片产业化三大领域,不断提升公司在核心技术产业化方面的能力,实现对LED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XX为先:即以应用产品的开发为先。只有用合适的应用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我们才能够占得发展的先机,才能够带动公司整个LED 产业链的发展。LED应用的发展战略为以LED照明为起点,积极拓展LED应用领域,通过与高校及专业研究机构合作,研究与开发LED 植物栽培、动物生长繁殖、动物诱引、生物医疗等方面的应用与产品。 XX为本:XXXX从来就是一个芯片企业,芯片就是XX的“本”,也是LED光源的“本”。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将紧扣此主题,一切以“本”为出发点。

个人发展三年计划范文

宜宾市小学语文市级教师培养人选 三年发展规划(2012——2014) 宜宾市兴文县莲花镇莲花小学校白雪 一、指导思想: 教无止境,学海无涯,虽已成为教师,但在教学生怎样学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自己仍需要学习。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始终怀着激情地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教师,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在学习中弥补不足,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我要求自己在三年内,多向专家学习,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多听课多反思,多看专业书籍,加强现代技术与教学运用,以此作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 二、现状分析: 从毕业至今,走上小学语文课堂的讲台已经18年了,我想使自己成为一个能肩负起史命的优秀的语文老师。如今经济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使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一个新的提高,我反思了一下这十多年的工作,发现很多自己不足的地方,为了改进工作,做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我做了自己个人三年的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三、自我分析: 本人宜宾第二师范学校,于1994年8月踏上教育教学岗位,至今有18年,自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现已完成本科的学历进修。自我感觉功底较浅,平时练笔很少,我更是认识到自己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基本功以及个人文化素养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优势之处:

科技发展公司经营规划书

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经营规划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2第二章项目规划————————————————2第三章产品的技术规划—————————————3一)前言 二)技术及产品规划的原则 三)技术及产品规划的主要内容 四)技术团队建设规划 五)技术制度建立及完善 六)配合技术管理中心管理工作的措施 第四章产品的市场规划—————————————11一)市场分析 二)市场定位 三)市场目标 四)行动计划 五)市场和销售费用 六)提成管理制度 第五章行政人事规划——————————————17

一)人员组织架构及人员需求规划 二)人事行政计划目标 三)人员培训计划 四)行政指标 五)团队建设 六)考核制度 第六章财务规划——————————————34 一)资金预算 二)销售预算 三)利润规划 四)采购支出预算 五)管理费用预算 六)风险分析 第七章奖惩制度——————————————38 第一章前言 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至今,由于经营方向不明确,故市场也无,本年度在集团“XXX,XXX”方针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朝技术型科技公司方向迈进,充分利用集团的资源优势,自己在数据库产品方面的优势,以及自己在金融证券电信产品方面的优势。公司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为:数据库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系列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销售;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电子政务系列解决方案;金融证券领域软

硬件技术的开发和销售。 为此,上海XX将根据集团公司倡导的“协作、拼搏、创新、速度”经营理念,结合上海XX公司的“把握大市场电子政务,重点拿下大项目,半年内做到收支平衡”的经营方针。使本公司从贸易或OEM型的公司,逐步发展成为技术开发型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 第二章项目规划 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项目的整体计划是近期内(2002年-2003年)利用我国金融证券电信数字化改造的浪潮,以及计算机技术和宽带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大好时机,从事数据库管理系统领域的技术开发和销售工作 根据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的情况,以及对技术和市场的调查研究,现初步确定我公司的研发项目和代理或OEM产品如下: (一)研发项目: 数据库管理系统 电信小型CALL CENTER(客户服务中心)系统 (二)代理或OEM产品: 第三章产品的技术规划 一)前言 集团领导基于对上海系统集成市场的战略设想,成立了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数据库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系列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销售,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电子政务系

河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河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河源市委宣传部 2009年8月20日

河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2010-2020年) 目录 一、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5) 二、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18) 三、构建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38) 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92) 五、加强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山水公园城市 (112) 六、探索凸显河源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的山区建设新模式 (125) 七、注重民生建设构建和谐河源 (140) 八、传承河源文化精髓,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173) 九、落实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资源节约 (197) 十、创新体制机制 (214)

十一、主动加快融入珠三角,强化区域衔接,扩大对外开放 (225) 十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235)

前言 河源市近几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蓬勃向上,经济总量在地级市排名中上升了三位,势头良好;社会面貌也呈现了活跃、和谐、有序,后发崛起的景象。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波及了河源,但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双转移”扶持政策,中央和省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国内外“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兴起等,都给河源带来了稳步发展和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河源的发展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科学发展和河源特色之路,这就是“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的道路,就是在系统论、运筹学、管理学、协同论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河源的经济、生态、民生、社会和党的建设统筹协调的发展之路。 本规划纲要是按照“三规合一”的新要求,结合河源的实际而研究制定的。具体规划范围以河源市的源城、东源、和平、龙川、紫金、连平“五县一区”为主体,结合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接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深圳、惠州、东莞、中山等市紧密合作及双转移的相关内容有机纳入。规划期至2020年。 本规划纲要可作为指导河源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

幼儿教师三年个人发展规划书

幼儿教师三年个人发展规划书 【导语:】此文是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三年个人发展规划书,欢迎大家查阅。 一.发展方向: 1.提高思想素质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是带领掌握新知识带领孩子走入新知识的殿堂,政治思想首先要端正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政治思想是核心,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步伐。 2.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文化是一种底蕴,是一种功底,教育者的我们要扎实与自己的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品行,把文化与教育落实与行动上,真正的做到合二为一,懂得教师是教书和育人是文化的结合体,那么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把文化知识与教育理论相结合,丰富自己的专业。 3.提高教育技能 作为幼儿老师加强专业技能和综合的综合素质是仅仅不够的,这也是根据幼儿的特点,把教师的教育作为一个事业发展下去,使我们的孩子在这么一种接受教育知识的环境下更能使我们的孩子受到感染和点缀孩子教育的明灯,教师是要把教育技能放在位的。

4.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 孩子在幼儿园是培养习惯的,主要以游戏为主,那么为了让孩子学好,吃好,玩好,我们在平时教育中要积极的拟定班务计划,认真的写好每个礼拜的一日活动安排表,在家长接送孩子时要把孩子在园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听,并采用鼓励幼儿,表扬幼儿的教育方式肯定每个幼儿,让教师与孩子和家长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以便于更好的与幼儿交流。 二.具体计划: 年: 尽快适应和掌握幼儿一日活动 1.在幼儿园里,每个青年教师都是有自己不足的地方的,那么就要加强自己的长处很快的适应园内生活 2.积极的一日活动是在游戏中不断循循善诱的,关键是教师要掌握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孩子的不同秉性,来有计划有合理的安排一日活动 3.孩子都是以游戏来充实一日生活的,以孩子喜欢的游戏吸引幼儿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和促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密关系 4.青年老师当然是没老教师经验足,那么我们就要多请教经验足的老师,从自己的身上找到攻破难关的方法,让自己适应并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第二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184-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 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

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

三年大学生涯个人发展规划

三年大学生涯个人发展规划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一一年我基本上没有干过几件象样的事情,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就更是差远了,按逻辑推理,我就已经失败了一半。可是我又不甘心,因为严格说来,我的大学生活还剩下四分之三,失败一半对我来说也太不公平。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没有后悔药,那么能带给我最大安慰的莫过于现在流行的选秀节目中的“复活”一词。把自己将来要做的每一件事当做一次“选秀”对待,“死了”还有“复活”的机会。 特此,我从三个方面对接下来三年的大学生涯进行了规划。“有梦想就有希望”,我不敢保证我的职业规划完完全全的切实可行,但至少它代表了我现阶段最大的理想,也是近期最应该付诸时间实践的,它的实施与否主宰着我的后半生的成功与失败。 第一、学业方面 学习不仅是为了今后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它能让你终身受益,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吧。无论怎样,学生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抛开了学习一切都无从谈起。作为学会计的学子,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值普遍要偏高,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洽谈。而且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会计师,将来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在工作的过程中,我还要努力学习,试着考注册会计师。总之,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师,能够让自己的美梦成真。历史上的出名的会计师没有一个不是博才多学,厚积而勃发已是一个不变的规律。这就意味着我必须博览群书,为今后步入社会后能独挡一面作好充分的准备。此外,英语四级虽然和学位证无关,但是和我意向的工作单位挂钩,将来说不定还要在外资企业工作,英语的需求量也是相当大的,所以一定要在大一时搞好英语,为大二的四级准备。还有,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必要。所以,我对自己的的大学生涯作出了简短的设计。 大二: 一、要把会计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证考过,这是自己在会计这一行业中混的最低限度了。一定要先把这些东西给考过,拿了证就算是本事了。 二、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和其他基础学科,坚信基础的东西一定是最重要的。大一的时侯英语考砸了,影响了整体成绩跟奖学金还有一点距离,要加倍努力,

企业发展规划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市场和利润,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生存不下去。当领导要有威信,要有群众基础,就必须要有作为,能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让企业员工口袋里的钱一年比一年增长,做领导的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说话才有份量。杭州天开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领导、同志、员工的努力。但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础设施投资明显降温,使公司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同时,公司本身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形成制约,如企业发展方向模糊,战略目标不明确,机制不灵,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失衡,技术管理人才匮乏,市场开拓较被动,内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等,公司今后到底如何发展?怎么生存和做强?以下是我对天开公司今后发展的几点构想: 一、制订战略,明确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不同情弱者。 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的大好环境下,根据国家、我省及杭州市的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结合本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很好地明确企业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从而突出各阶段工作的重点。一步一个脚印,使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避免发展中的大起大落,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高起点绘就企业发展蓝图,长远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能够对我们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凝集力,使员工自觉融身于企业的发展目标中,群策共力。鉴于此,我们已与省经济规划研究院进行了初步衔

接,计划委托该院为我公司编制公司20年发展战略规划,为公司发展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二、突出主业,多业并举,向多元化发展 目前甚至将来一段时间,国家特别是我们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仍会较快,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大,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应看到建筑业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市场管理还不尽规范,为了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在公司的产业发展战略上突出园林和市政这两块主打业务,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优势,同时向其他产业领域延伸,具体有如下设想: 1、借着公司园林绿化资质升一级的机遇,利用各种手段宣传自己。一是公司要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桐庐园艺场要“走出去、请进来”聘请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等科研单位的资深专家做技术指导,与上述单位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成为上述单位的科研基地、实习基地、种苗实验基地,发展鲜切花、无性繁殖、湿地植物、无土栽培等新科技、新产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公司业务在扩展上要开拓视野,主动出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高,对周围环境越来越注重,因此业务向住宅小区、单位场地绿化、道路绿化等方面延伸,不怕小,发挥我们的人才优势,给用户提供满意的绿化设计和施工服务。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将园林绿化形成为公司主要的经济增长亮点。 2、市政工程待人员到位后,积极扩展业务,积极创造条件,时机成熟时,完成公司资质的升级工作,以争取更大的业务,形成公司主要经济增长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