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说课讲解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说课讲解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说课讲解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说课讲解

《色彩的明与暗》教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明度的含义。

2、学会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方法用水粉颜料涂色,提高色彩表现力。

3、在尝试色彩明暗的各种表现方法中感受色彩的美感,提高学生对色彩的鉴赏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暗色调的基本知识。

难点:明、暗色调的配色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等常规作画工具,剪刀、双面胶。

(教师)课件、彩笔、白纸、有关明暗对比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欣赏揭示课题

1、复习已学过的色彩知识:媒体出示关键字:三原色、间色、复色。

2、播放课件,欣赏俄国画家夏加尔的作品—《我与村庄》

提问:(1)看了这些作品后,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互相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我与村庄》是俄国画家夏加尔的作品,他用有条不紊的组织方法来描绘不同时空下的现实生活,他以想像和回忆来构思画面形象。他笔下的人物和景物都超脱了呆板的规律,每个细节都保留着生活的真实、完全的自由

和尽可能的优美雅致。这幅画充满对童年的追忆、对故乡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

作品中有许多色彩,每一块颜色又有明暗不同的层次,有的色彩较亮,是明色,有的色彩较暗,是暗色,这就是色彩的明暗强度,我们称它为色彩的明度。

4、揭示课题:明色与暗色

(二)自学方法尝试调配

1、学生欣赏教材内的调配方法并反馈。

2、媒体板书调配方法:

明色和暗色的调配方法:

明色——加白色使色彩变亮。

暗色——加黑色使色彩变暗。

3、学生尝试调配明色和暗色,教师辅导。

要求:随意加白和加黑。

(三)、教师演示学生创作

1、教师演示用不同层次的明度:

师:你们看色彩层次感的体现就在这随意间的加白和加黑而形成的,你们说有趣吗?

2、出示未涂色的画面:

3、师提出作业要求:

(1)在这四幅画里选择一幅涂色。

(2)用色彩的明暗对比的方法涂色。

(3)可以自己创作涂色:造型简单。

(四)创设情景,评价作品

1、展示作业。

学生依据黑板上的评价标准把作业贴在相应的位置。

2、自我评价。

3、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你们可真棒,整个学习的过程都在自学、自主、自我的活动中完成,老师希望你们今后也能像这堂课一样表现出自我和个性的风采。好吗?

(五)课后延伸

1、教师课堂总结。

2、提出课后要求:回家以后,可以找一些有关色彩明暗强烈对比的图片,和你的好朋友们一起分享交流。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

学习内容色彩的明与暗总第7.8课时课型造型·表现备课时间3、20 学习目标 1、了解明度的含义;了解夏加尔的作品及简介;学会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方法用水粉颜料涂色,提高色彩表现力。 2、引导学生欣赏夏加尔作品,感受色彩的层次丰富;通过师生互动对作业评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明度色彩效果的由来;采用引导学生依据作业标准,对自己的作业作出评价。 学习重点明、暗色调的基本知识。学习难点明、暗色调的配色方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欣赏揭示课题 1、复习已学过的色彩知识: 媒体出示关键字:三原色、间色、复色 2、学生小组讨论关键字的含义。 3、学生反馈 4、欣赏作品(媒体出示作品及其介绍) 5、学生交流感受:作品的色彩很有层次感。 6、小结:作品中有许多色彩,每一块颜色又有明暗不同的层次,有的色彩较亮,是明色,有的色彩较暗,是暗色,这就是色彩的明暗强度,我们称它为色彩的明度。 7、揭示课题:明色和暗色 二、自学方法尝试调配 1、学生欣赏教材内的调配方法并反馈: 2、媒体板书调配方法: 明色和暗色的调配方法: 明色——加白色使色彩变亮。 暗色——加黑色使色彩变暗。 3、学生尝试调配明色和暗色,教师辅导。 要求:随意加白和加黑。

第二课时 一、教师演示学生创作 1、教师演示用不同层次的明度: 师:你们看色彩层次感的体现就在这随意间的加白和加黑而形成的,你们说有趣吗? 2、出示未涂色的画面: 3、师提出作业要求: 1)、在这四幅画里选择一幅涂色。 2)、用色彩的明暗对比的方法涂色。 3)、可以自己创作涂色:造型简单。 二、展示评价教师小结 1、展示作业。 学生依据黑板上的评价标准把作业贴在相应的位置。 2、自我评价: 3、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你们可真棒,整个学习的过程都在自学、自主、自我的活动中完成,老师希望你们今后也能像这堂课一样表现出自我和个性的风采。 板书设计 明色和暗色 色彩明度对比强烈色彩均匀画面干净 教学反思 时间: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查阅

唯一的听众的优秀说课稿

唯一的听众的优秀说课稿 唯一的听众的优秀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简析:《唯一的听众》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我”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拉琴十分刺耳感到沮丧,躲到树林中练习遇到了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在她的鼓励下,我重拾信心。后来我知道了这位老妇人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善意的谎言帮助一个自卑的我成才,赞扬了老教授对年轻一代的呵护。 文章在叙述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教学中,我将围绕老妇人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老教授的美德。 2、教学目标:预习课中已扫清字词障碍,针对第二课时,我制定目标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交流。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

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课前预习能力。基本能在预习中读通课文,独立学习字词,运用已掌握的一些方法自主理解词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重点词语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感悟。 本课中学生对如何通过朗读理解体会老人说的话,如何从我的行为、心理变化的语句中来感悟老人语言背后美好的心灵,以及我受到的激励与震撼,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领学生由浅入深,通过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语句质疑理解、适时想象说话,通过语言训练来揣摩老人语言背后的美好心灵,体悟文章内涵。 说教法: 重点抓住三次对话、三次平静的眼神,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展开思考,从而感受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说学法: 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生为本,因学而教。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解题,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当我们的听众,(相机板书听众)是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们要不要好好表现? 曾经,有一位演奏家在最初演奏时,他只有唯一的听众。(相机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优质教案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的明度,认识色彩的明度,表现色彩的明度。体验不同色彩的明度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通过学习色彩的明度及明度渐变的知识,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渐变,并了解明度是所有色彩都具备的属性。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让学生感受用色彩装点生活的乐趣,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调色练习,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体会渐变的绘制要领。 教学难点: 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技巧,绘制富有趣味的明度渐变图案,用明度渐变的方法装饰生活。学情分析: 能够有兴趣体验明度渐变所产生的纵深感、节奏感和立体感,引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能运用明度渐变的方法创作图案画,装饰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师:实物投影仪、PPT课件。调色盘、水粉颜料、水粉笔、水杯、抹布等。 生:铅笔、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一:找明暗游戏 展示一组彩色气球(红、黄、蓝、橙、绿、紫),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a.这些气球中,哪个气球的色彩看起来最明亮?哪个看起来最暗? (学生回答:黄色的气球看起来最亮,紫色的气球看起来最暗。) b.(将黄色气球另置一边)除去黄色的气球,哪个气球最亮?

(学生回答:橙色气球较亮) c.(将紫色气球另置一边)除去紫色的气球,哪个气球最暗呢? (学生回答:蓝色气球较暗。) d.剩下的两个气球,哪个亮,哪个暗呢? (学生回答:红色气球看起来比绿色气球亮。) 2.游戏二:排色游戏 现在,我们把这些气球按颜色的深浅排队。你发现什么了?原来色彩也有深浅变化。 3.引出课题:色彩的明与暗(色彩的明度渐变) 二、讲授新知,实验探究 1.明度的概念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色彩的明度渐变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 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青、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 2.实验探究 所有的色彩真的都有明度变化吗?我们来一起做个实验吧。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找出问题的答案。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一部分小组解决问题a和c,另一部分小组解决问题b和d。 a.实验一: ①提出问题:怎样使杯中水的色彩变浅?(课前已准备染好色的水的杯子) ②小组实验探究并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③小结:使一种色彩变浅,可以在这种颜色里加白色颜料或加水。 ④小组派代表阐述经过实验并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并将实验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将三个透明杯并置摆放(一个杯中装的是色彩未变浅的水,一个杯中装的是加水使色彩变浅的水,一个杯中装的是加白色颜料使色彩变浅的水)。 请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并讨论:同一种颜色,加水能使颜色变浅,加白色颜料也能使颜色变浅,两者有何不同?(加水使色彩变淡,加颜料使色彩变亮。) b.实验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 《色彩的明与暗》精品教案

《色彩的明与暗》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明度的含义;了解作品绘画语言;学会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方法用水粉颜料涂色,提高色彩表现力。 2.引导学生欣赏夏加尔作品,感受色彩的层次丰富;通过师生互动对作业评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明度色彩效果的由来。 3.在尝试色彩明暗的各种表现方法中感受色彩的美感,提高对色彩的鉴赏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暗色调的基本知识。 难点:明、暗色调的配色方法。 课前准备: 水彩画工具、图片、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欣赏、揭示课题。 1.复习已学过的色彩知识: 媒体出示关键字:三原色、间色、复色。 2.欣赏作品。 问:看了这些作品后,你有什么感觉? 《有黑猫的风景》是陈邕的版画作品,它是用深浅不一的黄色和紫色调配而成,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穿蓝衣服的少女》是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的油画作品,她用不同明度的灰表现一个站立的少女像,褐色的地砖、棕色的头发及发饰,以及少女粉红色的脸颊,显得极为柔和安静。 3.学生交流感受:作品的色彩很有层次感。 4.小结:作品中有许多色彩,每一块颜色又有明暗不同的层次,有的色彩较亮,是明色,有的色彩较暗,是暗色,这就是色彩的明暗强度,我们称它为色彩的明度。 5.揭示课题:色彩的明与暗。

二.自学方法、尝试调配。 1.学生欣赏教材内的调配方法并反馈。 2.学习明色和暗色的调配方法:明色——加白色使色彩变亮。暗色——加黑色使色彩变暗。 三.教师演示,学生创作。 1.教师演示用不同层次的明度进行创作: 师:你们看色彩层次感的体现就在这随意间的加白和加黑而形成的,你们说有趣吗? 2.师提出作业要求: (1)在这四幅画里选择一幅涂色; (2)用色彩的明暗对比的方法涂色; (3)可以自己创作涂色:造型简单。 3.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你们可真棒,整个学习的过程都在自学、自主、自我的活动中完成,老师希望你们今后也能像这堂课一样表现出自我和个性的风采。

小学语文说课稿小萝卜头的故事

小学语文说课稿《小萝卜头的故事》 一、说教材 这时,学生对科学家的合理想象,严谨思考产生佩服之情,教师播放松脂球形成的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再来朗读这个被推测出来的小故事,情感会自然流露。 1.教材分析: 《小萝卜头的故事》是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通过小萝卜头捉虫子、放虫子的所思所想体现了小萝卜头固然身陷逆境,但他渴望自由,渴望家的温暖,对解放后的生活充满希望。小萝卜头这种善良、乐观、向上、渴望自由的精力是他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正是他短暂人生的超人之处。小萝卜头是长篇小说《红岩》里的一小我私家物,他的原型叫宋振中。故事读来让人感触、落泪。 黄河奔流大江东去,流不尽的是中华儿女万世不竭的英雄情缘。英雄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与《虎门销烟》《歌唱二小放牛郎》《后羿射日》组成了“典范人生”的文化主题。这些英雄形象有的出自神话,有的出自史实,有的出自故事,有的出自诗作,不同的事迹,但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昭示着崇尚正义,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要学生通过阅读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

将这种品格与精神融于意识,积淀于心底,打好人生的底色。 本课书可分为两个课时,我主要说说第一个课时的教学过程。我的课堂结构是:谈话到入,激发兴趣——整体感知,扫清障碍——指导阅读,突出重点——主题升华,布置作业。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小萝卜头为什么要把捉到的漂亮的小虫放走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过程与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小萝卜头都想些什么。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萝卜头对自山的向往。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自由、民主的新生活。 3.教学重、难点 本文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明与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明与暗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 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 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 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使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 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有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 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使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摆放石膏形体的 桌子,配以衬布。 4.投影仪。 5.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 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评价 1. 从学生作业中选出质量较高与较差的作讨论评讲。 2. 肯定作业中的优点,同时启发学生,指出缺点与改正方法。 3. 学生作业时,教师应该全面辅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实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导入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活动二:探究新知(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观察水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1.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逐步过渡的变化。

口语交际说课模板

铁岭县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集体教研 语文科备课 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口语交际“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课。这次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是“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根据辩论的话题可引导学生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大屏幕)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反方:生活中需要善意的谎言。第三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有关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唯一的听众》和《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两篇课文使同学们懂得了善意的谎言在生活中的作用,为这次口语交际奠定了思想基础。教材注意把生活中的现象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分析辩题,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教材还对辩论应当怎样进行给予了明确指导,有助于本次口语交际的顺利展开。通过本次口语交际,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也为第三单元的习作积累了写作素材。 二、说学情 对于辩论,在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时,学生对辩论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是没有进行真正地唇舌之战,所以辩论前教师应当讲解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从不同角度分析,以理服人;运用反问,增强语气,辩论时说话要讲文明,懂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不失诙谐幽默。最好课前组织学生观看辩

论赛的录像。 三、说理论依据(大屏幕)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更为明确了: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四、说教学目标 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只是借助于这种辩论的形式,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彻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所以这次口语交际的目标如下:(大屏幕)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辩论,初步了解辩论的方法。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事例进行辩驳。辩手能根据同伴的提示,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补充修改。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观点要言之有理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说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准备(大屏幕)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一课《明与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一课《明与暗》教学设计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静物台 4、投影仪 5、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二)新授:(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老爷爷赶鹅》说课稿范文

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老爷爷赶鹅》说课稿范文、教材分析 《老爷爷赶鹅》》是选自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三 年级上册。《老爷爷赶鹅》是一首活泼风趣的二部轮唱歌曲。以 卖鹅的老爷爷与路人之间的对话。引出的风趣、形象的鹅叫模仿 声,生动的刻画了老爷爷赶鹅的场面,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歌 曲为C大调,单乐段重复带扩充的结构。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演 唱一个小节之后进入,形成二部轮唱,轮唱的前16个小节多属 平行三度和声音程,音响较丰满、协和、悦耳。在最后一小节处汇合成同一音调,在32 321 055 1的反复中结束。 (二)目标的确定及分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 动中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 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

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参与声部轮唱。 ⑵ 能力目标:运用电脑多媒体引导,培养学生自主体验、 模仿探索、合作创造能力以及表现力,提高自身思维的敏捷性和 综合艺术感。在二部轮唱的实践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对国外的儿童歌曲有一初步认识。 (三)重难点的确定及分析 本课的重难点是:第二乐段中的休止符,以及二声部轮唱的 协和与均衡; 、教法及学法指导 虽然教无定法,但我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关键 是要得法,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层层设疑、讲练结合的教法和让学生自主操作和探究的学法进行本节的教学。 运用多媒体复习服装名词和数字,为下文做铺垫,复习所学 过的对话,通过询问What' s this?引出本课课题How much are these p ants? 《唯一的听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位的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的明度,认识色彩的明度,表现色彩的明度。体验不同色彩的明度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通过学习色彩的明度及明度渐变的知识,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渐变,并了解明度是所有色彩都具备的属性。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让学生感受用色彩装点生活的乐趣,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调色练习,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体会渐变的绘制要领。 教学难点: 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技巧,绘制富有趣味的明度渐变图案,用明度渐变的方法装饰生活。 学情分析: 能够有兴趣体验明度渐变所产生的纵深感、节奏感和立体感,引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能运用明度渐变的方法创作图案画,装饰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师:实物投影仪、PPT课件。调色盘、水粉颜料、水粉笔、水杯、抹布等。生:铅笔、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一:找明暗游戏 展示一组彩色气球(红、黄、蓝、橙、绿、紫),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a.这些气球中,哪个气球的色彩看起来最明亮哪个看起来最暗 (学生回答:黄色的气球看起来最亮,紫色的气球看起来最暗。) b.(将黄色气球另置一边)除去黄色的气球,哪个气球最亮 (学生回答:橙色气球较亮) c.(将紫色气球另置一边)除去紫色的气球,哪个气球最暗呢 (学生回答:蓝色气球较暗。) d.剩下的两个气球,哪个亮,哪个暗呢 (学生回答:红色气球看起来比绿色气球亮。) 2.游戏二:排色游戏 现在,我们把这些气球按颜色的深浅排队。你发现什么了原来色彩也有深浅变化。 3.引出课题:色彩的明与暗(色彩的明度渐变) 二、讲授新知,实验探究 1.明度的概念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色彩的明度渐变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秀说课稿集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组 (2) 1 山中访友 (2) 2* 山雨(无) (10) 3 草虫的村落 (10) 4* 索溪峪的“野”(无) (18) 第二组 (18) 5 詹天佑 (18) 6 怀念母亲 (26) 7* 彩色的翅膀(无) (34) 8* 中华少年(无) (34) 第三组 (34) 9 穷人 (35)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38) 11 唯一的听众 (44) 12* 用心灵去倾听(无) (50) 第四组 (50) 13、只有一个地球 (51) 14* 大瀑布的葬礼(无) (53)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53) 16* 青山不老(无) (56) 第五组 (56) 17 少年闰土 (56)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65) 19* 一面(无) (69) 20* 有的人(无) (69)

第六组 (70) 诗海拾贝 (70) 诗经?采薇(节选)(无) (70) 春夜喜雨(无) (70)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无) (70) 天净沙?秋 (70) 天上的街市(无) (72) 白桦(无) (72) 与诗同行(无) (72) 我们去看海(无) (72) 致老鼠(无) (72) 爸爸的鼾声 (72) 给诗加“腰”(无) (72) 诗中的“秋”(无) (72) 第七组 (72) 21 老人与海鸥 (72)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无) (78) 23 最后一头战象 (78) 24* 金色的脚印词语盘点(无) (83) 第八组 (83) 25 伯牙绝弦 (83) 26 月光曲 (91) 27* 蒙娜丽莎之约() (96) 28* 我的舞台无(无) (96) 六年级上册 第一组 1 山中访友 说课稿一: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色彩的明与暗》精品教案

《色彩的明与暗》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色彩的明与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教材是以“色彩的明度”为题展开学习、探究和创作,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和纯度,什么是明度渐变。提高学生色彩的运用能力,丰富画面的表现效果。在了解和创作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明度,纯度的知识。教会学生利用色彩的明与暗进行绘画表现。 2.运用观察与比较、探究与体验、分析与示范等方法,在绘画中运用色彩的不同明度进行表现。 3.培养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感受画面中色彩明与暗的变化产生的节奏美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或加白,就会产生明度、纯度的变化的知识。并利用色彩的明和暗创作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利用色彩的明与暗创作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别播放两段视频:《低明度动画影片》《高明度动画影片》。 过渡语:今天我们来欣赏两段视频,说说它们在色彩上有什么区别呢?给你怎样的感受? 2.小结:我们发现一段画面色彩比较灰暗,另一段画面色彩整体比较明亮。前者给人一种沉重、忧郁的感觉,后者给人一种明快、热烈的感觉。色彩的明暗变化可以产生丰富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明与暗》。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明度、纯度知识。

过渡语: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色彩,能说说你见过的色彩与景观吗? (1)认识色彩的形成。 ①课件出示图片,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吗? ②教师小结:光是由不同波长的七种色彩组成,光线照在物体上,被物体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由于各种物体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色光,我们就看到了绚丽多彩的世界。 (2)了解明度、纯度的含义。 ①出示图片,在画面中你会发现色彩有明暗和鲜灰差别了吗? ②教师小结:明度是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颜色亮明度就高,颜色暗明度就低。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2.探究色彩明度的变化。 过渡语: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你知道什么情况下色彩的明度会有变化吗? (1)了解不同色相明度的差异。 ①仔细观察色卡,思考不同的颜色明度一样吗? ②总结:在同样光线条件下,不同色彩的明度各有不同。 (2)分析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 ①将同一色的物体放在亮处与暗处对比,明度一样吗? ②结论:同种颜色受光程度不同,明度也不同。 ③思考:还可以怎样改变一种颜色的明度? ④观察色条变化,探究出色彩通过加白或加黑可以使明度逐渐产生变化。 (3)想想如何改变一幅作品的明度? 3.学习运用色彩明暗创作的方法。 过渡语:学习了色彩的明度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运用色彩的明与暗表现丰富的画面吧。 (1)分析画面中色彩明度的节奏。

小学美术《色彩的明与暗》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色彩的明与暗教学设计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色彩明度、纯度的知识。 2.教会学生利用色彩的明与暗进行绘画表现。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或加白,就会产生明度、纯度的变化的知识。并利用色彩的明和暗创作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利用色彩的明与暗创作作品。 教学时间:共2 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辅助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排笔等美术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复习三原色、三间色等色彩知识。 上课前我们先来对色彩方面的小知识进行一下回顾,三原色是哪三种色相?三间色是哪三种色相呢?生答。同学们掌握的很不错,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与色彩有关的美术知识。(板书色彩) (2)引出课题。 色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生活中处处有色彩,处处离不了色彩。当然也包含我们美丽的校园。老师在我们的校园中拍摄了几组照片,就让我们从它们走向我们今天的发现之旅吧。 出示图片1:这是大厅前面老师拍摄的一张照片,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彩让人感觉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同学们,这张照片中的云彩应当是白色的,但大家看一下。照片中的云彩颜色相同吗?说说你的发现吧。 出示图片2:这是我们的?漂亮吗?注意看一下长廊每根柱子的颜色,说说你的发现。再看一看长廊的近处和远处有什么区别? 出示图片3:这是一组静物,看一看每一种物品,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都提到了,亮和暗,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色彩的明与暗,师板书:明与暗。 【设计意图】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复习引入本课,既回顾了旧知,又以色彩为话题引出新知,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再次感受校园的美丽,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校园。 二、发展阶段: (1)同学们,思考一下,同一种物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明暗变化呢?生自由答。 师:答案就是光(出示) 师:同一种颜色受光程度不同,那么他的明度就不同。 (2)师:在这里有一个名词,“明度”,我们一起看一下什么是明度。(课件出示) 课件展示两种情况:同一色彩的不同明度(课件出示文字及图片帮学生理解)。板书相同色。 (3)同学们刚才了解了色彩的明与暗了,那怎样使一种颜色的明度变高呢?生自由思考并回答,教师通过课件展示。 (4)怎样使一种颜色的明度降低呢?生自由思考并回答,教师通过课件展示。 (5)老师这里有一个图片,大家看一下,能不能自己解读一下?学生合作解读,教师引导。 (6)出示第二种色彩明度,即不同色彩(板书:不同色),配合图片帮学生理解不同色彩存在着不同的明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白产生明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光,进而引出明度定义的了解,。明度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所以在这里提出后我采用的方式是直接出示定义,并结合图片帮学生理解,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图片的了解思考怎样改变同一色彩的明度,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分析和判断。 三、走近生活: 这种色彩的明暗变化方法,在生活中被大量的设计者所应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种处理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吧。(配音乐欣赏图片) 【设计意图】美术学习的本身就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本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走进生活,欣赏色彩的明与暗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合作创作: 同学们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了,拿起你们桌上的色和笔,合作创作吧。10 分钟后我们来展示一下。请看合作创作提示。 【设计意图】目的就是为了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体会其中的妙处。 五、作品展示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主要以歌颂人们美好心灵和人们之间真情的美好为主题。它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于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千上百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另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根据这些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三、说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他的敬佩感激之情。 四、说教学难点: 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五、说教法

本课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六、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本课我采用了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说一说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初初读课文,解决疑问。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四以点带面,品味全文。五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问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汇报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2020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11《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 11《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共5篇)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 2、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 的深层领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二、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1、易混易错字: 白痴、沮丧、绝妙、懊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 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 2、词语解释: 懊恼:心里别扭、烦恼。 沮丧:灰心失望的意思。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洋溢:充分流露出一种情绪或气氛。溢:充满而流出。 难以置信:难以让人相信。置信,相信。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和精力都投入进去。 天方夜谭:书名,即《一千零一夜》。这里指信口开河,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美妙:美好可喜。 声望:为群众所仰望的名声。

安详:从容不迫、稳重。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层次,并思考 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 们: ⑴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 子树立起自信心。 ⑵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2、文章层次: ⑴家中练琴遭冷遇。 ⑵林中练琴遇知音。 ⑶舞台演琴生感慨。 3、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这样的?男孩的心情有是 怎样的? 别人对?男孩?的评价: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男孩的心情:沮丧灰心) 五、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复述课文的一个场景 方式: 1、在语言创新、添加、改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重组讲述。 2、直接记忆式情感诵读原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听写生字。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说说文章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二、深入阅读课文,并思考 1、唯一的?听众?是何时进入我的眼帘的??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是 否一致?因何而改变? (我独自来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恼,不由得诅咒自己的时候发现了老人。?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不一致,之前是为了到林中坐一会儿,之后是为了帮助我,因帮我而改变。) 2、?听众?的语言随着听琴的时间推移,其内在含义是怎样变化的? 第一段话是当?我?为在树林里也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恼,认为这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在幽静树林里的平静心情, 深感内疚、抱歉地冲老人笑笑,准备溜走时,老妇人对我?讲?是我打搅了你吗? 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这句话中老妇人自己承担责任,?是我打搅了你?,让?我?不要过意不去,老妇人并表示她每天早晨在这儿坐一会儿,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搅?我?说得非常客气。接着老妇人又讲:?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这是老妇人在鼓励?我?,让?我?不要再懊恼,灰心,并打消我的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任何干忧,让?我?毫无顾忌地 大胆练习。老妇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

色彩的明与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明度的含义;了解夏加尔的作品及简介;学会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方法用水粉颜料涂色,提高色彩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夏加尔作品,感受色彩的层次丰富;通过师生互动对作业评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明度色彩效果的由来;采用引导学生依据作业标准,对自己的作业作出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尝试色彩明暗的各种表现方法中感受色彩的美感,提高对色彩的鉴赏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明、暗色调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明、暗色调的配色方法。 课前准备 水彩画工具、图片、媒体等。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基础备课教案 我的修改内容 一:复习欣赏揭示课题 1、复习已学过的色彩知识: 媒体出示关键字:三原色、间色、复色 2、学生小组讨论关键字的含义。 3、学生反馈 4、欣赏作品(媒体出示作品及其介绍) 问:看了这些作品后,你有什么感觉? 《我与村庄》是俄国画家夏加尔的作品,他用有条不紊的组织方法来描绘不同时空下的现实生活,他以想像和回忆来构思画面形象。他笔下的人物和景物都超脱了呆板的规律,每个细节都保留着生活的真实、完全的自由和尽可能的优美雅致。这幅画充满对童年的追忆、对故乡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 5、学生交流感受:作品的色彩很有层次感。 6、小结:作品中有许多色彩,每一块颜色又有明暗不同的层次,有的色彩较亮,是明色,有的色彩较暗,是暗色,这就是色彩的明暗强度,我们称它为色彩的明度。 7、揭示课题:明色和暗色 二、自学方法尝试调配 1、学生欣赏教材内的调配方法并反馈:

2、媒体板书调配方法: 明色和暗色的调配方法: 明色——加白色使色彩变亮。 暗色——加黑色使色彩变暗。 3、学生尝试调配明色和暗色,教师辅导。 要求:随意加白和加黑。 三、教师演示学生创作 1、教师演示用不同层次的明度: 师:你们看色彩层次感的体现就在这随意间的加白和加黑而形成的,你们说有趣吗? 2、出示未涂色的画面: 3、师提出作业要求: 1)、在这四幅画里选择一幅涂色。 2)、用色彩的明暗对比的方法涂色。 3)、可以自己创作涂色:造型简单。 四、展示评价教师小结 1、展示作业。 学生依据黑板上的评价标准把作业贴在相应的位置。 2、自我评价: 3、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你们可真棒,整个学习的过程都在自学、自主、自我的活动中完成,老师希望你们今后也能像这堂课一样表现出自我和个性的风采。好吗? (媒体出示板书) 红、黄、蓝是三原色。 用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称为间色。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间色调配而成的,这样调配出的颜色称为复色。 媒体出示板书: 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强度,明度高是指色彩较明亮,而相对的明度低,就是色彩较灰暗。 在黑板上写好评价的标准: 色彩明度对比强烈。 色彩均匀。 画面干净。 作业布置 用色彩的明暗对比的方法涂色。 可以自己创作涂色:造型简单。 板书设计 明色和暗色 色彩明度对比强烈 色彩均匀 画面干净

小学语文说课稿父母的爱

小学语文说课稿《父母的爱》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指导,这次习作主要是围绕父母的爱这个主题进行的,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写作方法,来体现父母的爱,以小见大,对学生进行感恩的教育。 二、说教学目标: 在指导阅读“海水的颜色”这一段时,主要是让学生读出赞美之情,让人感受到海水的五光十色;在指导朗读“海底”这一段时,让学生读出珊瑚的美丽,海参的懒洋洋和龙虾的威武。 直接揭示并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为学”,并知道本文的出处、作者及作者为什么写这封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1.明确写作范围,开阔写作思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写作方法。 2.激发学生兴趣,找寻来自父母的不同的爱,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 环节4 拓展延伸(写话训练、说话训练、搜集资料、做小调查等等)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3.升华学生情感,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完成习作。

三、说教法: 注意:在分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必须引导同学们复习、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方法。(那么,在这儿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一个环节呢?因为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方法,那么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通过讨论,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总结出学习古诗的一般步骤:初读感知→查阅资料→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明理→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是: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这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后各自试着读诗句、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探讨。(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本节课我采用了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歌曲升华情感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首先以问题过渡:唯一的听众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人?为什么年轻人把她视为自己唯一的听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入课文。这时出示自学要求:(课件8)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边读边找,用——线画出老人的语言描写,用nn 画出老人的神态描写。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也可以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四、说教学过程:

《明与暗》教案

《明与暗》教学设计 王超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及表现方法,并尝试学习用铅笔表现石膏立方体的明暗关系。 2、能够初步学会如何拉线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明与暗,了解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即“三大面”“五大调”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明与暗的理论知识。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笔(记录有关重要概念以及线条的练习)。 2、教师准备:范画若干(包括球体的范画)。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所产生的明与暗。 2.出示课题──明与暗 出示课题《明与暗》 (二)讲授新课 1.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实验并观察-一张白纸通过卷、折、揉后产生的明暗变化。 学生动手试验 平整的纸;把白纸卷起来;把白纸折起来;把白纸揉皱,实验得出的结论:平整的纸,在光韵直射下,我们很难见到其明与暗的变化。把白纸卷起来,在光的直射下,白纸有了明与暗的变化。 把白纸折起来,在光的直射下,白纸的明与暗对比非常强烈。 把白纸揉皱,在光的直射下,白纸的明与暗层次变的丰富起来。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静物,让学生说说光线对它们产生的影响。 3.在学生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讲解有关明与暗的“三大面”“五大

调”。 三大面:受光的亮面、背光的暗面、介于受光面和背光之间的灰面,所以也称“黑、白、灰”三大面。立方体在光照射下所呈现的黑、白、灰三大面关系,最为清晰。 五大调:亮色调、中间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石膏几何体实物,找出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以及投影。 5.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素描几何体的习作,请学生比较它们的明暗变化,通过比较,强调三个面在光线的照射下发生的变化。 6.教师边讲解绘画步骤边示范: (1)构图(定出长、宽、高的比例) (2)分析石膏的明与暗,找出明暗交界线、暗部、灰面、投影的位置。 (3)用线条表现明与暗。 亮面──光线直射的地方,调子淡,有高光。 灰面──又叫中间调子,物体受侧光照射的地方,调子复杂、微妙。 暗面──要有深浅的变化。 明暗交界线──是一个比较狭窄的面,调子最深,画好它有助于明暗调子的概括和立体感的表现。 反光面──它是侧面环境光影响的结果,画好反光有助于立体感的表现。 投影──它是由于物体挡住光源产生的,画好它有助于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 (三)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 (四)师小结:要提高素描写生准确的程度,必须整体观察事例把握,结合“一点”、“两线”、“三块面”的方法并灵活运用。这样将对迅速有效地提高造型控制能力。 五、提醒下节课所需工具 1、下节课所需工具铅笔(2B\3B) 、橡皮、素描纸(也可作业纸代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