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81699155.html,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

作者:张洁

来源:《财经界·下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要:按照国家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充分调动公立医院的积极性,确保可持续发展,现行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和落实,建立了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对医保制度也进行了完善,让医保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补偿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公立医院 ;补偿机制 ;对策研究

为了能够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得到增强,充分调动公立医院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医院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对于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对策有必要进一步的研究,确保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顺利向前推进。

一、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现状

(一)取消了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逐步调整

目前公立醫院已经取消了药品加成,对于补偿机制的调整也在逐步完善,一方面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另一方面通过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偿力度的增加以及医院内部加强精细化管理来消化。政府对于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与专项资助,同时对于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给与了政策支持,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财政情况不同,补偿到位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

(二)初步建立了医保联动机制

为了配合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在现在医院医保收入增长逐渐放缓的条件下,为了确保患者的就医需求和医院的正常运行,在医保政策上各地都有了相应的政策调整,而付费方式仍然是按照项目收费,各地医保为了确保医保基金不出现亏损,仍然采用的是总额控制的方法,部分公立医院已经开始按照病种付费,但是药品降价的压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同步以及医保支付方式滞后等三医联动环节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二、目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比较

在我国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讨论中, 补偿机制不合理往往被认为是公立医院诸多趋利表现 的根源。为此,国务院于年月发布《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号)对“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作出了具体要求, 提出“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将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财政补偿作为公立医疗机构主要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年月发布的《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发改价格[] 号) 对医疗服务定价要求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 对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各种医疗服务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考虑到基本医疗服务内容多、覆盖面广, 直接影响国民的健康水平, 而我国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体必须体现“公益性”要求, 同时医疗保障水平还发展不均, 为了向全民提供可获得的基本医疗服务, 政府在制定基本医疗服务指导价时, 必须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水平和医疗保障的承受力, 于是造成基本医疗服务价格低于实际服务成本, 形成政策性亏损。因此, 新医改明确提出“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 基本医疗服务亏损在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将成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过程中的政府补偿重点。政府必须对这部分亏损制定科学的补偿方法, 以避免公立医疗机构通过其他不合理手段进行成本转移, 提高其公益性。 然而, 一些研究指出, 现有政府对公立医院补偿结构和方式存在一定不足, 如财政补偿在地区和医院间分配不合理; 补偿数量和范围与医院工作绩效没有挂钩, 影响基本医疗服务提供的积极性等。另一方面, 在有关政府补偿方式的讨论中, 研究者多从公立医院整体角度探讨政府补偿的内容和形式, 涉及公共卫生、人员劳务、学科发展等多个方面; 或从公共卫生角度总结不同的政府补偿策略, 较少针对基本医疗服务政策性亏损提出具体的补偿方式。 在新医改进一步铺开, 政府财政投入内容明确、投入量逐步加大的背景下, 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政府财政补偿方式, 对于当前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实现公立医院改革 目标而言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考虑到对公共卫生的政府补偿已趋于成熟, 其他专项经费保障逐步落实, 本文将主要针对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政策性亏损, 总结当前政府主要的补偿方式, 并分析各种补偿方法的优缺点, 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主要补偿方式分类 从政府补偿依据的角度, 可以将现有各种补偿方式分为基于成本和基于服务产出两种类型。其中, 基于成本的补偿是指政府部门根据公立医院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人员 和物资成本支出与实际收入的差距作为财政补偿的依据; 基于服务产出的补偿方式则是将 补偿与医院基本医疗服务产出挂钩, 针对服务提供情况确定补偿额。这两种方式的目的都在于补偿基本医疗服务的政策性亏损, 但在具体操作方式及其对医院和医务人员行为的影响 上有所差别。 1.基于成本的补偿方式 . . 差额补偿法。传统经济体制下, 我国对医疗机构补偿曾采用全额管理下的差额补助方式, 将医疗机构收支纳入国家统一管理, 由国家完全补偿医疗服务产生的收支差额。由于政府承担了主要的经济责任, 医院的财务负担较小。此外, 通过统筹管理, 国家对医院财务收支情况把握较好, 补偿方式操作简便, 管理成本较低[] 。然而运用该方法补偿基本医疗服务最大的问题在于其默认所产生的收支亏损即为由价格等因素产生的政策性亏损, 而忽略了医院 不合理运行及管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因此无法把握差额的合理性。当前研究者较关注于基于成本核算的差额补助, 试图解决不合理亏损问题[] , 但由于成本核算方法要求较高, 还未得到普及使用。此外, 差额补偿属于后付制, 缺乏对医院实施成本控制的引导, 不利于医院及其医务人员提高服务绩效。 . . 价格补贴法。造成基本医疗服务政策性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服务价格低于实际成本, 医院无法通过提供服务来直接弥补全部成本[ ]。因此, 有学者提出对服务价格进行补贴从

关于健全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补偿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健全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补偿机制的提案内容 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738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738号提案内容 2012-02-24 案由:关于健全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补偿机制的提案 提案人:尚红邱贵兴高润霖赵平高春芳刘荣玉金大鹏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卫生部办理 主题词:医疗卫生 近年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与群众健康紧密相关的公共卫生项目加大了工作力度,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是政府为履行健康职能设置的,但政府赋予医疗机构大量的公共卫生任务的同时,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补偿机制,导致医疗机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不能得到及时足额补偿,医疗机构自身发展、继续承担任务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建议国家健全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相关补偿机制,以利于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一、医疗机构是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各级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把抢救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医疗机构忠于职守,广大医务人员不怕牺牲,光荣地完成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艰巨任务。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医疗机构迅速派出医务人员数万名、救护车上千辆,携带各类器械和药品,奔赴灾区承担伤病员的救治任务。截至2008年10月13日,共收治四川地震灾区伤病员4416802人次,开展手术39689台次,巡诊服务 73.01 万余人次;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截至2010年5月18日,各医疗机构共计派出医务人员2434人,救护车359辆,共收治地震灾区伤病员61748人次。医疗机构的迅速行动,有力地维护了灾区医疗秩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免费政策,婴幼儿的各项筛查、救治费用均由医疗机构垫付。4000余家医疗机构累计筛查婴幼儿2000余万人次,收治住院患儿5万余人次,有效维护了患儿健康,缓解了社会紧张情绪。另外,在4.28铁路事故医疗救治、手足口病防治、禽流感患者救治和甲型H1N1流感患者救治等工作中,医疗机构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艾滋病防治、“三无”人员救助等常规公共卫生项目方面,医疗机构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全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由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控制机构共同实施,医疗机构主要提供艾滋病的临床诊疗服务。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需要终身服药、终身观察,因

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第四章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5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6指出/实行医药分开管理,探索有效 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 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 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0"卫生部要求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取 消药品加成政策,取消以药补医的机制,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0问题"因 此,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降低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建立!健全科学! 合理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己经是 大势所趋"那么,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如何建立对公立医院补偿的新机制笔者认 为,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改革" 一、加强政府对卫生事业重要性的认识,保证财政合理投入 政府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负有重要责任,卫生事业投入水平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卫生部长高强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卫生事业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但有三条基本原则不能变,其中一条为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仍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国家的财政投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主渠道"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公立医院的补偿主要依靠提高诊疗收费价格和政府财政补助,而政府财政补助可能是取消药品加成后最现实的选择,要保证政府对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卫生部长陈竺明确表示,政府应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用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住院医师培训!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公立医院紧急救治!援外等公共服务经费=2"但是在对公立医院进行财政补助时,应改变原来的粗放式补助,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0为主的补偿机制"要严格按照5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6规定,/对非营利性医院的补助以-定向补助.为主0,切实改革按人头的/定额补助0为/定向拨款0,建立/养事不养人0的投入新机制"一是改变补助对象,财政补助应从以机构为对象转变到以任务为对象,按承担任务多少给予补助而是从补助人员经费为主转变到以补助业务工作经费为主三是从综合项目补助转变到单项目补助,切实加强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合理测算补助基数2"按照公立医院的级别和规模,实行分开补助"三级公立医院由于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可以逐步减少其财政补助,一是有利于遏制卫生资源的高度集中,二是有利于诊治疑难重症,把多发病!常见病的病人向社区和县以下医院分流对城市社区公立医院和二级以下公立医院的人员经费实行足额财政补助,随着大医院病人的分流,城市社区医院和二级以下公立医院的医疗任务将逐步加大"为了确保医务人员 的收入有可靠的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医疗工作,应对其基本工资给 以足额的财政补助对县及县以下乡镇医院加大财政补助"由于县及县以下乡镇医院 人员工资普遍偏低,而且不能保障及时和足额发放,医务人员的学历职称普遍偏低, 现有的人才留不住,急需的人才引不来,同时医疗设备短缺陈旧,检查治疗手段不足, 所以财政补助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在补助方式上按照公立医院承担任务多少!提供服 务的质量给予补助,财政补助的额度应根据公立医院承担的基本卫生服务和教育科研 职责范围!数量确定,其增长幅度不应低于当地财政支出的增长水平" 规范财政补助方式和范围,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财政补助办法"进一步科学 合理地确定享受财政补助的公立医院的范围,避免有限的卫生资源面面俱到,结果是 面面不够"要形成对公立医院补偿的良性循环,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要有成文的 法律规定,使补偿机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有健全的评价监督体系,对公立医 院的医疗服务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其合理补偿健康发展,三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81699155.html,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 作者:张洁 来源:《财经界·下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要:按照国家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充分调动公立医院的积极性,确保可持续发展,现行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和落实,建立了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对医保制度也进行了完善,让医保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补偿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公立医院 ;补偿机制 ;对策研究 为了能够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得到增强,充分调动公立医院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医院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对于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对策有必要进一步的研究,确保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顺利向前推进。 一、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现状 (一)取消了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逐步调整 目前公立醫院已经取消了药品加成,对于补偿机制的调整也在逐步完善,一方面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另一方面通过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偿力度的增加以及医院内部加强精细化管理来消化。政府对于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与专项资助,同时对于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给与了政策支持,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财政情况不同,补偿到位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 (二)初步建立了医保联动机制 为了配合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在现在医院医保收入增长逐渐放缓的条件下,为了确保患者的就医需求和医院的正常运行,在医保政策上各地都有了相应的政策调整,而付费方式仍然是按照项目收费,各地医保为了确保医保基金不出现亏损,仍然采用的是总额控制的方法,部分公立医院已经开始按照病种付费,但是药品降价的压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同步以及医保支付方式滞后等三医联动环节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二、目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西丰县第一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推进发展,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促进健康”为总体原则,紧抓医保资金总额预付制试点改革契机,围绕医院总体工作思路,力争在公立医院改革领域取得新突破,以改革促发展、惠民生,努力让医院发展更具活力,患者就医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 (二)改革目标 通过实施改革工作,加快建立以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满意度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医疗服务模式,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解决医院运行瓶颈问题,保持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施药品零差价,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推广经验。 (三)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根据卫生部、财政部等五部委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医院功能定位、医疗保障基金承受能力、本地财政供给能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对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诊疗、预防保健、慢性病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在医疗服务收费方面予以倾斜。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 1、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少药品费用。 在西丰县第一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根据情况,由县卫生主管部门按规定制定县域总控药品目录(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增补药品目录)和医保甲类药品目录,应严格使用总控药品,全部实行网上招标采购,并按实际进货价零差价销售。县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品品种不低于基本品种总数的25%;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在业务总收入中的比例,控制在45%以内。二级甲等公立医院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药品零差价,成立药品采购及使用领导小组,按照新农合和医保要求严格控制门诊次均费用及住院次均费用,推行高价药品及大处方使用的监督审批,根据病情需求合理使用药品,大幅度降低药占比。同时,对临床及药、检、放科室提高质量控制标准,严格遵守医疗制度及技术规范,合理控制检查项目。 2、优化医疗服务的收费结构,调整收费标准。

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5-10-28T09:18:58.2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作者:陈欣1 刘霞2 夏梅3 孙向1 冯家元3 田晓庆4 [导读] 1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250000;2济南市政府机关门诊部3山东省药物研究院 250000;4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5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50000;6山东科技大学推进补偿机制的改革是新医改中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目前我国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的层面。 陈欣1 刘霞2 夏梅3 孙向1 冯家元3 田晓庆4 高德海3 李胜3 杨葭宜6 诸葛利5(1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250000;2济南市政府机关门诊部 250000)(3山东省药物研究院 250000;4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 250000)(5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50000;6山东科技大学 250000)【关键词】医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329-02 推进补偿机制的改革是新医改中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目前我国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的层面。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原则是坚持公益性,而公益性的基础是驱除任何逐利行为[1]。更多的研究认为可从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增设药事服务费、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和增大政府补贴来弥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公立医院的资金短缺,却很少有研究讨论涉及我国政府现有补偿的能力下如 何逐步合理调控费用,以及在节约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1.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1.1 我国现行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主要包括: 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加成三部分。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综合医院各种收入组成(见下表),政府财政补助指公立医院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的财政经费;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在医疗服务活动中对服务对象收取费用;药品加成收入是医院通过对出售药品价格加成而获得的收入。正是由于这种补偿机制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益性淡化,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表:2009年全国综合医院各项收入明细表 * 数据来源于2010年国家卫生统计年鉴 1.2 存在的问题 (1)政府财政补助不足,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从公立医院功能上看,其秉承公益性目标,承担了医疗服务、预防和社区卫生保健、教育科研培训等服务,因此须得到足够的补偿,但是一直以来财政补助虽有增长但投入量比较小,全国综合医院2009年接受的财政补助仅仅占医院总收人的8%,特别是受目前通货膨胀的影响,物价上涨,医院职工的名义工资增加,公立医院的支出逐年增加,更加不能满足一些基本医疗服务和政府的政策任务及其他服务的消耗。由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驱使公立医院一味追求收益,过于强调创收,最终导致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节节攀升[2],致公立医院偏离公益性,走向趋利性。 (2)医疗服务收入较低,造成收不抵支。 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疗收入是其提供成本的价值体现,是公立医院补偿的主要渠道,为了体现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统一定价,通过较低的医疗服务价格来降低居民的看病费用,但是随着物价指数和医疗服务供给的生产要素成本市场价格不断地上涨,服务价格却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导致了医疗服务价格长期低于医疗服务成本,甚至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3)药品收入过高,“以药养医”现象严重。 在财政补助不足与医疗服务收入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的补偿自然转向国家政策允许的药品加成收入上,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国家综合医院药品收入为 23 898 347万元,占综合医院整个收人的42.0%,可以映射出其大处方、滥用药的现象,从而直接导致了“看病贵”、卫生费用上涨和医患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 (4)其他收入所占比重低,难以起到补偿作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我国综合医院的其他收入为852 700万元,仅仅占收入的1.5%,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中所产生的效果极低。 2.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卫生体制可分为社会医疗保险体制、税收筹资体制和商业医疗保险体制。社会医疗保险体制通过强制的全民社会医疗保险筹集卫生资金,并由独立的第三方与卫生服务提供者(包括公立和私立)签订合同,购买卫生服务。税收筹资体制则通过税收体系筹集资金,以预算方式划拨卫生部门,由卫生部门组建和管理卫生机构,提供卫生服务。商业医疗保险体制是指以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筹集卫生资金,在卫生服务提供方面采取自由竞争的方式。 3.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对策 3.1 公立医院固定成本主要通过政府财政补偿 从国际经验可总结出,无论是财政补偿模式,还是双重补偿模式,公立医院固定成本始终是由政府财政补偿。这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公立医院固定成本,如设施设备和人员工资,与日常经营成本比较,具有更强的正外部性,在产品性质上,更偏重于准公共产品,所以适合由财政补偿,以保障利用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第二,直接由财政对固定成本进行补偿有利于控制公立医院开支。通过财政预算的方式对公立医院固定成本进行补偿,能够从总量上对固定成本进行限制,避免对公立医院产生过度扩张的激励,有利于控制公立医院开支和费用过快上涨。 3.2 预付制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是补偿机制改革的主要趋势

公立医院改革政策

公立医院改革 背景: 公立医院运作和发展不能充分实现政府和社会的要求: 1、政府监管和调控粗放,缺乏有力的外部制约。 2、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没有有效的补偿机制。 3、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混乱,管办责任不明确。 结果造成,过度医疗,滥用药、滥检查;医疗服务安全质量存在隐患,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院之间无序竞争,增加医疗负担。 集中表现为:政府不满意,群众不满意,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也不满意。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走好公立医院改革这条路: 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 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谈到公立医院改革时,他说:“我以为最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公立医院改革。因为这项改革涉及城乡许多医院,我们没有经验,需要试点。” 2009年4月6日星期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其中指出了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承担卫生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

《意见》确定公立医院作为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属于医改的“大头”,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 公立医院改革2009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 公立医院改革(二) 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通知》决定研究拟定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使试点公立医院逐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010年2月23日星期二 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选出16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此次确定的16个国家试点城市分别是:东部6个,包括辽宁鞍山、上海、江苏镇江、福建厦门、山东潍坊、广东深圳;中部6个,包括黑龙江七台河、安徽芜湖和马鞍山、河南洛阳、湖北鄂州、湖南株洲;西部4个,贵州遵义、云南昆明、陕西宝鸡、青海西宁。 2010年4月19日星期一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1.调整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完善管理体制: 探索将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出台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人员培训交流和业务指导,探索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制度。

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与出路

公立医院改革的挑战与要点 摘要:从2009年开始,我国推行的新医改进入正式施行阶段,从2009年到2015年这6年中,公立医院的改革情况取得了进展,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困惑:改革体制未统一、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医疗费用控制效果不明显等,这些问题都为下一步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新挑战,需要提出新的措施与方案来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改革。 关键字:公立医院;改革;问题;挑战;重点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关乎医改成功与否的关键。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目标是: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入有效的改革。本文基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背景,提出了公立医院改革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并对公立医院治理与改革的未来的出路进行探讨。 1 公立医院“公立”的定义 公立医院的界定范围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广义是指国有、集体、政府办、社会办;狭义是指政府卫生部门所属城市医院、县医院(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而传统意义上的公立医院可以定义为:国家投资举办的,国家承担无限清偿责任,不以营利为目的,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院。这也就是说,公立医院完全是由国家投入基本建设资金,当其运行难以继续时,是国家来承担清偿责任,并对其资产处置、人员安置和居民就医做出相应安排。 2 我国公立医院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公立医院承担着传染病疫情防控、突发事件救治和无主病人救治等公共卫生任务,承担着大量资源消耗,而这些都是由医院的业务收入来补偿的。医院自身利益和它所承担的社会公共职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发明显,导致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和公益性质弱化。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既能使公立医院承担其社会责任,又能够确保其利益不受损失。 2.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大部分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城市大部分的优质医疗资源又集中在大型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比较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比较

在我国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讨论中, 补偿机制 不合理往往被认为是公立医院诸多趋利表现的 根源。为此,国务院于2010年2月发布《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0号)对“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作出了具体要求, 提出“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将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财政补偿作为公立医疗机构主要的 收入来源。另一方面,2009年11月发布的《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发改价格[2009] 2844 号) 对医疗服务定价要求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 政府指导价”, 对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各种医疗服务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 务实行市场调节价”。考虑到基本医疗服务内容多、覆盖面广, 直接影响国民的健康水平, 而我国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体必须体 现“公益性”要求, 同时医疗保障水平还发展不均, 为了向全民提供可获得的基本医疗服务, 政府在制定基本医疗服务指导价时, 必须考虑到 患者的经济水平和医疗保障的承受力, 于是造

成基本医疗服务价格低于实际服务成本, 形成 政策性亏损。因此, 新医改明确提出“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4], 基本医疗服务亏损在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将成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过程中的政府补偿重点。政府必须对这部分亏损制定科学的补偿方法, 以 避免公立医疗机构通过其他不合理手段进行成本转移, 提高其公益性。 然而, 一些研究指出, 现有政府对公立医院补偿结构和方式存在一定不足, 如财政补偿在地区 和医院间分配不合理; 补偿数量和范围与医院工作绩效没有挂钩, 影响基本医疗服务提供的 积极性等。另一方面, 在有关政府补偿方式的讨论中, 研究者多从公立医院整体角度探讨政府 补偿的内容和形式, 涉及公共卫生、人员劳务、学科发展等多个方面; 或从公共卫生角度总结不同的政府补偿策略, 较少针对基本医疗服务政策性亏损提出具体的补偿方式。 在新医改进一步铺开, 政府财政投入内容明确、投入量逐步加大的背景下, 研究并制定科学合 理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政府财政补偿方式, 对于 当前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实现公立医院改革目标

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分析

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分析 目的:探讨县级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的改革。方法: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现状,县级公立医院完善补偿机制的途径,改善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意义这三个方面来展开。结果:县级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的制度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去完善。结论: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是体现卫生事业公益性的一个部分。 标签: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分析 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公立医院的改革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又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实现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的行动当中,县级公立医院起着纽带的作用。但是县级公立医院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限制了它的自身发展,所以建立合理完善的补偿机制是很重要的。 1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现状 1.1医疗卫生制度的缺陷 虽然经过多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但是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不能有效控制医疗浪费,仍然存在大量问题,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监管体系。所以县级公立医院因为制度的原因,在行业准入方面和运行监管方面都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去解决。 1.2各级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有限 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还不健全。目前,各级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是有限的,而县级公立医院医生工资收入的来源,也大多是来自医院的收益。而且药品收入又在医院的业务收入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这就会影响到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也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虽然国家通过对公立医院包括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改变来自药品的收入对公立医院的补偿作用,转变公立的补偿机制,但以药养医的局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很大的改观。 1.3现有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的效率低下 县级公立医院在内部运行机制上,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公立医院的旧式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模式在新的经济时期仍然不能瓦解,人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合理地进行分配和利用,人才不能够在一些迫切需要优秀的医生资源的县级公立医院发挥作用。 2改善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意义

基层医疗机构经费补偿规则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基层医疗机构经费补偿规则

基层医疗机构经费补偿规则 一、补偿原则 (一)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包括药品购销,取消药品加成、人事制度,绩效工资、补偿机制等各个方面的改革。 (二)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坚持核定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定编定岗不定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 根据我县实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管理方式,即县编办负责核定单位控编数,在控编数内,由单位按岗位需求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同意,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人事代理手续。聘用人员签订合同和取得人事代理手续后,属编制内人员,合同到期或中途解除聘用合同,编制关系同时解除。 (三)财政部门在单位控编数内,凭相关手续,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按核定标准,办理增减经费手续。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各项经费来源,由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第 2 页共 6 页

从医疗服务收入留成中解决。 二、补偿办法 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实行“确定编制总额,人员按岗聘用,保障人员经费,核定收入基数,收入比例留用,一定三年不变”的管理方式。 确定编制总额。按机编[]6号文件,在编制部门确定的编制数内,预留5%的指标后,作为控编数。 人员按岗聘用。在控编数内,如果工作岗位出现人员空缺,由县卫生主管部门提出招聘计划,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并共同组织招聘,办理相关手续。 保障人员经费。财政部门凭“聘用合同”及人事代理相关手续,增加人员时,按人年3.3万元(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安排相应的人员经费;解聘人员时,凭相关手续,相应减少人员经费。如遇国家重大工资性政策调资,按国家规定相应调整补助标准。 核定收入基数。收入指的是医疗服务收入。按《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社发[]20号)规定,医疗服务收入基数的核定,按—年三年医疗服务收入的平均增幅,以年医疗服务收入为基数测算,核定年我县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基数为760万元。 收入比例留用。完成收入基数,卫生系统可用基数的55%,政府集 第 3 页共 6 页

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方案

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方案 为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推进我县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并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举措。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分工协作,实施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达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达到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目的。 二、指导原则 (一)功能定位原则。建立分工协作的医疗机构要明确各目的功能定位,合理界定职工分工,严格界定医疗机构诊疗范围,依法执业。 (二)因地制宜原则。以优化辖区医疗资源配置为基础,充分考虑医疗资源的区域分布、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意愿和已经存在的业务关系,合理统筹城乡医疗服务网络。 (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原则。建立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要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各项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加快卫生技术人才培养。 三、主要内容 (一)分工协作形式。一是开展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作。自治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按照区域划分,与乡镇卫生院及两个社区服务中心协作。实行基层医疗机构规范管理,盘活城乡医疗资源,形成医疗联合体,县级公立医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负责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开展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探索在不同等级医院之间、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之间建立分工协作关系。 (二)分工协作内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不变,享受财政全额工资补贴不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各项财政补助不减,保留法人代表和独立核算性质不变。但医疗技术业务由县级医院统一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配,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人才管理趋向规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 | [<<][>>]摘要: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经过5年多的改革和建设,初步建立起了新型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构:架。针对现存的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狭窄、改革不配套、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加快社会医疗保障的立法步伐和加大医疗保险改革力度等举措加以解决。 一、现行医疗保障制度构架 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主要标志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与此同时,针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缺陷,逐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并针对弱势群体建立了相应的医疗救助制度。尽管目前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覆盖农村居民,但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保留或新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上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经过5年多的实践,截至到200 3年6月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达1.0094亿。全国大部分地区(98%)都启动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

果,其标志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统一的医疗保障管理系统基本建立;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基本平稳;医疗保险的保障机制基本得到发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首先,它对促进国企改革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在一亿多参保人员中,65%是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二是促进了参保人员的就医方式和医疗消费观的转变,参保人员比过去有了更多的就医选择权。三是推进了医疗服务和药品服务市场的竞争和健康发展。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等管理措施加强了对医疗服务供方 的约束,促使其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服务;四是抑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势头。据统计,1990——1998年卫生系统综合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年增长率分别为25.0%和23.7%,2001年分SU 降低为9%和5%. (二)各种类型的补充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国家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在实践中,除了国家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外,各地还摸索出多种形式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模式。如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以社会保险的方式运作的补充医疗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举办的补充医疗保险;由工会组织经办的职工互助保险等。

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改革文献综述稿

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改革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其热点和难点问题。补偿机制改革则是公立医院改革成败的关键。从1954年幵始,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收入三个部分。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不断减少,对医疗服务收费采取低成本定价的限价政策,因而公立医院为了维持曰常运行、提高服务水平和扩大规模,只得依靠药品加成收入来弥补,从而导致了公立医院的趋利倾向、公益性减弱,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药费贵等问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探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补偿机制改革的方案,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看病贵、看病难、药费贵”的问题,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献言献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涉及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其补偿机制属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畴,需要运用公共财政理论指导和研究解决。 1985年开始,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也逐步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2005年以前,总体方向是坚持公益主导下的市场化改革。从资金来源的角度看,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由原来的单一财政拨款来源转向三个部分:药品收入、医疗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药品收入是指允许公立医院在药品批发价基础上加成15%-20%,对其放权让利,通过加成收入补偿医院自身运行和发展所需资金,从而逐步减少其财政投入。所谓医疗服务收费是指医疗机构收取的,在诊疗过程中因医疗设备、卫生材料、人力成本等产生的物化劳动消耗和体现技术劳务的挂号费、手术费、护理费等产生的费用。财政补助是指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包括根据公立医院房屋新建、大型医疗设备购买、科研项目等进行专项拨款的专项投入以及对医院工作人员工资进行拨款的经常性投入。其中,经常性投入主要有按照核定床位数量补偿、按在编人员工资补偿等方式。而这样的补偿方式,其结果,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过度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医疗服务收费定价相对偏低,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逐年减少,公立医院在维持自身运行、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所需的运转资金上越来越捉襟见射,只得依靠药品加成收入赚得更多利润来弥补资金的短缺。另一方面,这样的补偿机制导致医生可以通过幵药获取利益,药越贵、加成额度越高,幵药越多、获利越多,出现了大处方、开贵药、乱用药的现象,“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市场竞争对传统的医德观产生巨大的冲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