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比名次更重要的是涵

学科是大学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学科水平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刚刚完成的第三次学科评估工作,在总结前两次学科评估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类似“中西医结合”的体检方式,不仅依靠体现涵、成效、质量、特色的数据资料,还增加类似中医“望闻问切”的专家判断,使得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学科涵的实质。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这种“质量体检”给我们怎样的启发?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大学校长元元,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家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大学校长群,全国政协委员、师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宋永忠。

一流大学因为一流学科知名

记者:对于学科评估而言,名次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名次更重要的是评估所揭示出来的学科涵和学科质量。怎样通过学科评估,不断地推动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但要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

元元:首先,要客观、科学看待学科评估。学科评估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高校的学科实力乃至办学水平,这是我们关注学科评估结果的重要原因。我们既要肯定学科评估的价值和意义,但又不能过于看重评估名次。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是想通过评估这种形式,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我们更要注重评估本身的科学性。评估目的、评估指标、评估方式以及评估数据来源都影响着评估的结果和导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这次学科评估,强化了质量意识,也体现了我国高校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学科评估,这是更为重要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要通过学科评估,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清楚每个学科在国同类院校的位置,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排名靠前的学科,要巩固优势,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持续发展。对于排名靠后的学科,要发现差距,分析原因,找到下一步建设发展的对策和思路。当然,各高校学科建设还

要认真考虑自身学科总体布局和发展特色,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统一谋划、科学发展,推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评估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学科质量现状,还为学科建设开出良方

家俊:对于一所大学的学科评估而言,名次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比名次更重要的是评估所揭示出来的学科涵和学科质量。

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单元,是一所大学竞争力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所谓一流大学也是因为其有一批一流的高水平学科而知名。

学科的评估就像人的体检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科建设,就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价。要推动学科发展上新台阶,需要了解学科现状的真正涵、本质及质量现状,需要更有说服力的学科“体检”。

学科评估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学科的本质涵和质量现状,还为我们学科建设“开出良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发布学科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还提供学科分析报告,就像人体检化验之后,医生要出具诊断报告,学科评估后的成果是一般国外排名性评估所没有的,根据学科分析报告的容,我们不仅能了解各学科自己和兄弟院校的现状,还提供各个指标间的在关系及存在的发展不协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科真正的涵建设和质量提高指明方向,从而有的放矢地推动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学科涵建设提供参考

群: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一级学科评估,旨在推动各高校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条主线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从而持续增强我国高校科研质量与研究生教育水平。对于高校而言,参与一级学科评估主要的目标在于了解自身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水平与建设成效,认清本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学科涵建设等提供参考信息。

因此,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之后,各高校固然会关心本校学科在相应一级学科的排名状况,但总体而言,大家更加关注的是排名结果所反映的本校学科发展的整体状况、水平以及各一级学科在国同类学科中所处的位置,寻找自己在学科发展上的问题和差距,从而为确定下一阶段的学科发展目标、思路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学科评估让高校摸清家底,让社会了解各个高校学科建设情况

宋永忠:学科评估是对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全面体检,让高校有机会摸清家底,让社会有机会了解各个高校学科建设的情况。之所以说名次是重要的,首先,从本次评估的四个一级指标来看,评估是比较科学、合理和可比较的,它充分反映了一个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其次,社会关注评估的重点就是排名,名次将直接影响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学生、各级政府对一个学科乃至对一个学校的评价以及定位,由此引发的结果将涉及到政府的投入、社会的支持、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学生的报考等,这直接关系着学科和学校未来的命运。比如,省前两年启动的优势学科建设,申报条件中设置的一个门槛就是该学科在全国第二轮学科排名的名次。再其次,学科排名对学校和学科而言,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指挥棒,将指导学校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加明确发展和建设的方向。

学科建设应当有着怎样的发展观

记者: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高等教育涵式发展。如何理解高等教育涵式发展?推动涵式发展,学科建设应当有着怎样的发展观?

以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整合发展资源、引领发展方向

元元:我理解,高等教育涵式发展就是要遵循三个规律,发挥四大职能,处理好五种关系。三个规律就是人的发展规律、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四大职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五种关系就是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间的关系。

推动涵式发展,必须把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因为它是高等教育遵循上述三个规律的基点、发挥四大职能的依托、处理好五种关系的集中体现。学科建设要推动高等教育涵式发展,就必须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类,着力于人才;就要从国情、校情出发,面向科学和技术革命性变革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走一条富有自身特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就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以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整合发展资源、引领发展方向。

提高办学层次和学科优质率,改革学科建设体制

家俊: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规划与设计。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水平人才,如果一个学科的实力不够强就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因此,天津大学一直努力在保证必要“学科生态”的前提下,推动“学科优质率”的提升,使大部分学科的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能够为构建我校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天津大学学科建设的方向,在学校现有基础与条件下,不可能把所有学科全部建设成为优势学科,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不能搞“大而全”,应努力抓“精品”、办“特色”。因此,现阶段我校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为:发展突出优势、增强群体水平、加强基础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提高办学层次和学科优质率、改革学科建设体制。

优质率,从数学上讲,就是优质部分数量(分子)与总量(分母)的比率。大学学科优质率就是一所大学的优质学科(高水平学科)数量与学校学科总量的比率,一所大学的学科优质率越高,证明学校学科整体水平越强。提高学科优质率,就需要在增加优质学科数量的同时减少总学科数,或者是优质学科数量增加速度高于学科总量增长速度。对于我校来说,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学科发展将会遇到一个非常大的瓶颈,即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如果一个学科不能培养博士,就难以进行高水平的研究,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没有优秀的人才,学科就很难发展。因此,在各方面资源,尤其是“博士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我校学科的优质率,使天津大学向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本次全面的学科评估,有助摸清学科“家底”,在学科诊断报告的基础上,哪些学科重点建设,哪些学科该有所不为,在尽力增加优质学科数量的同时,适当减少现有总学科数,将有限的资源适度集中,形成局部优势,使我校的学科发展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避免对学科建设表观的、定量性的指标过于关注

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涵式发展”,其核心目标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等教育涵式发展和高校学科的发展应该是注重质量与效益、特色与优势的发展。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高校的核心要素是学生、教师以及由他们所构成的学科和专业,因此高校涵发展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以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学科建设中应该避免的一种

倾向是对学科建设表观的、定量性的指标过于关注,以至于忘掉或者忽视了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

从学科建设维度分析,在发展思路上应当有四个转变

宋永忠:为推动高校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维度分析,我认为在发展思路上应当有几个转变:

一是从“布点”到“项目加平台”转变。“211工程”的学科建设思路是以项目为纽带组合学科,“985工程”是以平台和基地建设推动学科建设,这种项目加平台的方式极推动了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进程。在一段时期,这种建设思路对推进学科的涵式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从“二级”到“一级”转变。实现从二级学科建设向一级学科建设的转变,可以打破二级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倡导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可以集中多个二级学科的力量,有利于联合研究一些大型的科研课题;可以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广阔知识背景的人才。

三是从“封闭”到“开放”转变。长期以来,学科建设都是在学科部进行的,是一种封闭的建设模式。封闭式的学科建设其弊端是建设视野受限、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脱离,不利于新兴学科生长。学科建设应当走向开放,冲出学科樊篱,向其他学科开放、向社会开放、向国外开放,开展合作、协同、共建,形成学科建设的合力。“2011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正是学科建设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一种指向,为学科建设设计了一条新的途径。

四是从“平行”到“相交”转变。正是由于学科的封闭建设方式,各学科走自己的路从而形成一种互不相交的平行轨迹。这种平行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利于交叉、新兴学科的产生,不利于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利于解决现实经济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应当提倡学科相交甚至形成多学科的交叉点,实现平行学科向相交学科的转变。

学科建设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

记者:许多有见地的校长认为,学科建设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容易做到。有所不为,则相对难一些。大学在考虑自己的学科布局时,怎样避免追求齐全、追求热门,真正把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作为卓越的标志?

用三年时间“扶优、扶强、扶新”,调整和优化现有学科专业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比名次更重要的是内涵 学科是大学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学科水平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刚刚完成的第三次学科评估工作,在总结前两次学科评估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类似“中西医结合”的体检方式,不仅依靠体现内涵、成效、质量、特色的数据资料,还增加类似中医“望闻问切”的专家判断,使得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学科内涵的实质。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这种“质量体检”给我们怎样的启发?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宋永忠。 一流大学因为一流学科知名 记者:对于学科评估而言,名次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名次更重要的是评估所揭示出来的学科内涵和学科质量。怎样通过学科评估,不断地推动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但要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 李元元:首先,要客观、科学看待学科评估。学科评估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高校的学科实力乃至办学水平,这是我们关注学科评估结果的重要原因。我们既要肯定学科评估的价值和意义,但又不能过于看重评估名次。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是想通过评估这种形式,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我们更要注重评估本身的科学性。评估目的、评估指标、评估方式以及评估

数据来源都影响着评估的结果和导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这次学科评估,强化了质量意识,也体现了我国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学科评估,这是更为重要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要通过学科评估,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清楚每个学科在国内同类院校的位置,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排名靠前的学科,要巩固优势,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持续发展。对于排名靠后的学科,要发现差距,分析原因,找到下一步建设发展的对策和思路。当然,各高校学科建设还要认真考虑自身学科总体布局和发展特色,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统一谋划、科学发展,推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评估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学科质量现状,还为学科建设开出良方 李家俊:对于一所大学的学科评估而言,名次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比名次更重要的是评估所揭示出来的学科内涵和学科质量。 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单元,是一所大学竞争力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所谓一流大学也是因为其有一批一流的高水平学科而知名。 学科的评估就像人的体检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科建设,就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价。要推动学科发展上新台阶,需要了解学科现状的真正内涵、本质及质量现状,需要更有说服力的学科“体检”。 学科评估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学科的本质内涵和质量现状,还为我们学科建设“开出良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发布学科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还提供学科分析报告,就像人体检化验之后,医生要出具诊断报告,学科评估后的成果是一般国内外排名性评估所没有的,根据学科分析报告的内容,我们不仅能了解各学科自己和兄弟院校的现状,还提供各个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及存在的发

2020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科贯彻“法学与经济学连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清晰,理论视野开阔,成果实效突出”,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财经高校法学领域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在2012年度上半年,本学科在遵循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的发展规划下,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开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本学科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视野下来看,下一步工作思路应将重点置于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强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等工作上。 一、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体来看,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012年1月以来,有1名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本学科继续巩固与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法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通过主办或协办全国性法学论坛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本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以规范的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学研究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科学研究上,截止目前,本学科在上半年度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部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均有突破,获得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部级)、7项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青苗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到20万元;在论文成果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整体来看,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在2012年上半年度有大幅度提升,且在科研项目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1年,应届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率在10%以上,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一位;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的申报 在2012年7月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申报中,本学科依托民商法、税法等特色学科的优势,入选首批60所“实用性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库。这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

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经营管理 11-12 1350 :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科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有2-3个学科近期内尽快成为郑州市名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另外要创设有利于教师迅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 二、学科建设的策略 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选出3个学科组:物理组、高中数学组、初中语文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重点教研组的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三、学科建设的措施

对我国高校学科评估的思考

对我国高校学科评估的思考 近年来,中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与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高校学科评估还有很多不足,本文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学科评估的若干建议。标签:学科评估; 高校评估;指标体系;对策 1 学科评估的目的与主要类型 对国家(省市)而言,进行学科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弄清国内(省市)高校学科资源的不同特色和优势;检查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与预想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以此为依据去修订政策,改进决策,将政府有限资金尽可能集中于重点学科;改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建立能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创造能力的环境,培养创新性人才;及时宣传好的成果,增进公众对学科的了解,引入竞争机制, 激发大学的办学活力、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积极性。 对学科而言,进行学科评估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有效的科学评估,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专长及劣势所在,获得有关未来学科的发展途径、研究方向、资源分配方案等一系列有助于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从而指导学科的战略发展方向,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调整学科资源配置和管理,以达到或保持自己在国内甚至国外同类学科的领先优势;另一方面,评估结果对学科点吸引生 源和师资,获取社会赞助及学生就业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根据评估目的的不同,学科评估可分为“鉴定评估”、“水平评估”、“选优评估”。鉴定评估也称合格评估、验收评估,是指由专家系统和行政主管部门相结合,依据一定的审核标准,审定学科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是否按建设要求开展工作以及所取得的建设成绩和效的价值判断。国家、省市和高校重点学科的中期或 总结验收评估即属此类评估。 2 科学评估指标体系 学科评估是通过判断一级学科整体情况达到所设置标准的程度和能力,来量度被评学科水平的高低,因此,学科评估是一种水平评估或称选优评估。此外,参考国外学科评估的标准,结合我国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科的“学术声 誉”指标,组成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

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 随着全国高校定位与发展研究不断深入,加强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工 作将成为我校今后的工作重中之重,在两者相辅相成并不断协调发展与完善进 程中,我校“学科建设与实验设备处”应运而生。学科建设与实验设备处的成立,标志着我校在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方面创立了一个新的起点,不仅更好 地促进我校各学科协调发展、实验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开启了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的新格局。学科建设与实验设备从4月份才正式开展工作,两 个月来全面展开了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主要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作交接,职能明确 自学科建设与实验设备处3月份成立以来,很快完成了工作交接,制定了“务实、敬业、高效、优质”的工作方针。根据学校职能的划分,落实了有 关岗位职责,虽然在编人员仅3人(其中返聘人员1人),所有人员签订了工 作承诺书。4月16日,设备处办公室迁至天朗气清三楼,迅速全面展开了各项 工作。在工作中,该处工作人员加强了与计财处、审计处、监察处、教务处、 研究生处、国资处等部门的工作交流与合作,将实际调研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 二、了解现状,着眼全局 结合我校“XX年校经费开支计划”,深入到生科学院、化学学院、资 环学院、计科学院、文学院、草堂校区等各部门实验室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 学院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进一步交流,初步了解各学院实验室基 本现状与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与各学院深入交换意见,并努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受到各单位的好评。在各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方面,提出了“教学必需、 基础优先、全局协调、联合共享、量化目标、重点建设”的规划思路,在实验

学科建设项目考核实施细则

附件4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学科建设项目考核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8-2012年学科建设规划》及《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8-2012年学科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根据《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建设目标 以国际贸易学为主干学科,以金融学、企业管理、国际法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统计学(商务统计)为核心学科,形成经、管、文、法四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对外经济贸易学科集群。 争取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国际贸易、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日语语言文学、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等10-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点。 第二条建设内容 学科建设应围绕基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 第三条考核内容 学科建设项目考核以研究成果为主,其他建设内容考核为辅。考核内容包括成果获奖、科研项目、著作论文和学术交流等四个方面。 第四条考核指标 学科建设周期为三年。三年内各类学科建设项目应完成如下指标:

第五条带头人考核 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学科的全面建设工作。 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考核与学科建设项目考核和学位点申报挂钩。学科建设项目考核通过并获得相应学位点,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考核也通过;反之,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考核也不通过。 学科建设项目考核不通过的或未成功申报相应学位点的,取消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资格,并在五年内不得申请各种级别的学科带头人或临时学科带头人。 第六条考核时间 学科建设项目分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年度考核时间为每年12月,终期考核时间为建设期结束前15日。 第七条考核管理 校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学科建设项目的考核工作。 校科研处负责学科建设项目考核的实施组织工作。 第八条考核方式 学科建设项目的考核采取校内外同行专家会议评审或通讯评审方式。 第九条考核程序 学科建设项目年度考核由学科带头人对照《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科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年度计划书)》向校科研处提出考核申请,并填写《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科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年度)》,经本部门学术委员会审定后报校科研处。校科研处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校学科指导委员会。 学科建设项目终期考核由学科带头人填写《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科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终期)》并随附所有成果报校科研处。校科研处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校学科指导委员会。 第十条考核奖惩 年度考核合格的学科建设项目,学校下达下一年度建设经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科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整改,学校视整改结果下达下一年度建设经费。 在建设期中上升至上一级的学科建设项目以及终期考核合格的学科建设项目,学校继续给予支持;终期考核不合格的学科建设项目,学校将停止该学科的建设。 第十一条附则 本实施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本实施细则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

附件1: 增补省级重点学科申请报告提纲 单位名称:滁州学院 申请学科名称:应用化学 一、学科简介 1.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11人、讲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1人博士在读、11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等仪器,资产总额270余万元。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 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Helios Alph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V 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热电Thermo -iCAP6300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近800余万元的大型仪器即将到位;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

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开发橡胶、塑料助剂、医药、农药中间体和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12个,创建“含有活性氢大分子量有机化合物衍生化萃取-气相色谱”等分析方法22项。 支撑学科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目前已招生三届,学科方向为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工。 2.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重点介绍各方向的特色、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本学科点在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工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四个方面: (1)功能材料 以与环境化学物质(如气体)之间作用所引起的电阻改变来检测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敏感材料探索为主的功能材料研究始于1997年。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有较为完善的粉料合成手段、气敏元件制备工艺设备、电化学分析仪和电池循环系统及部分表征等设备,并有校级“功能材料研究所”依托。先后负责主持此领域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在Sensors and Actuators、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无机材料学报、化学物理学报、应用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半导体杂志、仪器仪表学报、功能材料等刊物发表独撰或第一作者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ISTP、Ei收录的第一作者论文20余篇。在新型气体敏感材料探索、制备方法、导电性能和气敏效应及高性能锂电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已达相当水准。

做好学科评估服务学科发展

做好学科评估服务学科发展 (2016年4月27日于辽宁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在大家的期待和关注下正式启动了。为了让大家充分理解学科评估,规范参与学科评估,准确反映参评学科实际情况,同时更为了对大家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学科评估、大力支持学位中心工作当面向大家表达谢意,我们安排了这次系列培训。考虑到会议规模、地区布局、覆盖面,以及满足大家需求的及时性,我们在本周内,相继在西安、沈阳、上海分片区连续举办三场培训会。 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学位中心将向大家完整、系统、深入、详细地解读第四轮学科评估。我的任务是就学科评估的整体情况和改革要点,向大家做个简要的汇报。随后,我们中心资深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林梦泉处长、研究生教育评估青年专家任超处长助理、研究生教育评估人才新秀陈燕同志将为大家详细解读相关规则和程序,并答疑解惑。 我的汇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学位中心与学科评估 第二部分学科评估的六大特色 第三部分本轮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部分学科评估的发展愿景 第一部分学位中心与学科评估 (一)关于学位中心 学位中心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全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所以,学位中心的服务范围主要是三级学位,重点是研究生教育。学位中心是完全自收自支单位,没有财政经费供养。随着我国现代化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学位中心的角色和定位也随之发生着缓慢的变化,从单纯地完成政府委托交办的任务,向既承担部分政府行政性职能任务,也自主面向社会开展具有第三方服务性质的业务转变。学科评估就是学位中心面向中央和地方政府、面向全国所有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自主开展的一项具有第三方服务性质的教育评估业务。 (二)关于学科评估 世纪之交,随着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相继扩招,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此时开始出现的一些大学排名,由于在理念、指标和方法上不尽相同,其排名结果也毁誉参半。政府开始重视教育质量的社会评价,社会也不断呼唤负责任的评估排名信息。 经过近两年的审慎研究,为顺应教育质量评价多元化的国 际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趋势,也为了回应来自社会多样需求, 学位中心决定自主开展学科评估(也有人称作“学科排名”),尝试从不同于政府行政性评估的角度对学科建设质量进行评估,参与和推动我国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力争做出水平,做 成品牌。 2002-2004年实施的第一轮学科评估只有229个学位授予单位的1336个学科参评。第一轮评估结果发布后,由于当时的社会关注度还比较低,参评单位和学科数量也有限,所以,除在 参评单位内部产生了一定影响外,在教育领域内部,以及社会 舆论上并未受到普遍关注。但是,绝大多数参评单位对学科评 估整体反映良好,当然也提出许多改进意见。这激励着学位中 心坚定信心,继续探索前进。 学位中心总结经验教训,更新评估理念、完善评估方法, 并于2006年开展了第二轮学科评估。第二轮学科评估正值国家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日益深化,控制规模、调整布局、优化 结构、内涵发展的共识逐步形成的阶段。重视学科建设、注重

常熟理工学院二级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常熟理工学院二级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说明:1.本指标体系共分一级指标5项,代码分别为I、II、III、IV、V;二级指标12项,代码分别为I1、I2……、II1、II2……V3等;三级指标23项,代码分别为I11、I12、I21……V31等。 2.满分为150分(总系数为1.5),其中一级指标I、II 中的11项三级指标满分为110分(合计系数1.1);III、IV、V中的12项三级指标满分为40分(合计系数0.4)。 3.本指标体系在三级指标上核算,每个指标分A、B、C、D、E五档。A、B、C、D四档分值差分别为100-90、89-80、79-70、69-60,凡达到某档规定指标的,计该档最低分;超过该档规定指标的,根据该档与上一档规定指标的差距取值;未达到该档规定指标的,下降一档取值。E档取值范围为0-59,

根据与D档规定指标的差距取值,如该项无成果,则计为0分。 4.每个指标的得分=该指标评分值×系数。指标I12指学科其他学术带头人,分别对每人打分,然后取平均值,该指标得分=学术带头人得分平均值×系数。 5.同一三级指标下,有多个选项,根据学科所取得的成绩选择最合适的选项进行评分量化。 6.评估指标中的科研、教学等成果均指四年中本学科成员所取得、且署有常熟理工学院的成果。其中在I、II两个一级指标中,科研项目以及学术论文除教育类学科外,均指学科专业类科研项目及论文,不包括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和论文。 7.I23指标中,国家级人才指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8.II12指标人均科研经费:指学科组获得的外来科研经费总额/学科组总人数;II22指标人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指本学科组成员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核心期刊以上论文总数/学科组总人数。 9.III32教学成果指标中,如评奖中设有特等奖,则按一等奖计入,其余奖励等级依次降低一级计入。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比名次更重要的是涵 学科是大学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学科水平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刚刚完成的第三次学科评估工作,在总结前两次学科评估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类似“中西医结合”的体检方式,不仅依靠体现涵、成效、质量、特色的数据资料,还增加类似中医“望闻问切”的专家判断,使得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学科涵的实质。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这种“质量体检”给我们怎样的启发?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大学校长元元,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家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大学校长群,全国政协委员、师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宋永忠。 一流大学因为一流学科知名 记者:对于学科评估而言,名次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名次更重要的是评估所揭示出来的学科涵和学科质量。怎样通过学科评估,不断地推动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但要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 元元:首先,要客观、科学看待学科评估。学科评估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高校的学科实力乃至办学水平,这是我们关注学科评估结果的重要原因。我们既要肯定学科评估的价值和意义,但又不能过于看重评估名次。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是想通过评估这种形式,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我们更要注重评估本身的科学性。评估目的、评估指标、评估方式以及评估数据来源都影响着评估的结果和导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这次学科评估,强化了质量意识,也体现了我国高校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学科评估,这是更为重要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要通过学科评估,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清楚每个学科在国同类院校的位置,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排名靠前的学科,要巩固优势,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持续发展。对于排名靠后的学科,要发现差距,分析原因,找到下一步建设发展的对策和思路。当然,各高校学科建设还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 总结 一年来,xx市小学语文学科建设以山西省义务教学学科建设为指导,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为抓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搭建学科教学活动为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以组建工作室和学科qq群为媒介,丰富学科交流资源;以读书活动为举措,构建学生阅读课程体系等,不断地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形成适合我市特色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化和课程体系,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服务。 一、深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XX年4月,我市全面启动了“全国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验,力图通过对本课题大单元整体教学“单元导读”、“整体识字”、“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自主阅读”、“基础训练”、“分享展示”七种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一主(教材)两翼(《主题读写》、《经典诵读》)教材为抓手,推动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我市朴素、多读、自悟的课堂教学文化和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主题阅读课题实验的开展,要求教师充分研读每个单元的教材,在单元主题

的引领下,统整一主两翼教材,以一课一得为核心教学目标,以“自学导航主问题设计”为目标导向,以学生批注式阅读和交流展示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教师以读代讲,读中引导点拨,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和展示分享为主要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做到少提问,多让学生读书感悟,少讲解,多让学生分享展示,少做题,多让学生做阅读批注,完成由传统一个单元14个课时学习4篇课文到现在14课时学习25篇文章的学习,拓展和丰富单元主题的学习。这对教师的理念,解读教材和课堂教学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一,培训指导,全面了解课题。4月份,我市主题阅读课题在xx 市第四实验小学开题,并邀请全国课题组的刘宪华和刘俊祥两位专家对课题的理念和实施策略进行培训和重点课型课堂示范引领,让实验教师了解课题理念和七种课型的课堂操作模式。 第二,网络教研,引领课题开展。开题培训之后,各实验区、实验校结合本校实际,有重点地研究课型的教学流程,对课型的认识只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层面,如何操作,无从下手。总课题组通过网络备课教研,让实验教师从课型的各个环节入手,研读教材,确定目标,选择策略,理解和运用课型的基本流程,通过“主题阅读研讨群”和“xx市主题阅读工作室群”的平台交流,答疑解惑,分享课型成功案例,使课题顺利开展。 第三,观课议课,形成课型基本流程。课题实施一年来,课题工作

学科评估对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作用浅析

学科评估对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作用浅析-高等教育学论文学科评估对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作用浅析 齐锰,刘瑞军,赵良,冯冲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 摘要:由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开展的全国学科评估已经开展三轮,作为评价学科建设水平、全面检测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越发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及参评单位的重视。本文结合我国学科评估历史,总结归纳学科评估目的及现阶段评估特点,探讨学科评估对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作用以及学科建设发展策略。 关键词:学科评估;学科建设;地方高校;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49-03 一、引言 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正式公布结果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2月5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考察学位中心时强调:“学科评估工作对促进高校学科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高度重视评估结果,推动高校特别重视教育质量,聚精会神抓学科建设,办出特色,满足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1]同时指出:“2012年学科评估工作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有利于切实抓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到各高校都已认识到学科评估是检验学科建设质量、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地方院校在地域性上特色鲜明,学科评估对其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以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为背景,结合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现状,探讨学科评估对地方院校学科建设作用,并提

出加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建议。 二、我国学科评估的概念及特点 1.学科评估的概念。在我国,学科评估是指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评估对象以高校为主,兼顾科研机构。从总体上看,目前学科评估已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估体制,包括评估模式、程序、方法、指标体系等。 2.我国学科评估的发展历史。大学排名是高等教育评估的一种方式,是促进高等学校竞争与发展的一种手段[3]。现在国内诸多媒体、机构都从不同角度发布大学排名,包括学科排名和大学整体办学水平排名。但客观上很难对所有大学在同一指标体系内进行排名。为此学位中心结合专家和授权单位的建议,改革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不再进行排名,而是采取不同学校的同一学科进行比较,可比性强,容易找差距,对于推进提高学科质量,宣传学科成就、办学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学位中心前身即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于2000年底开始研究、筹备学科评估工作。2001年3月对学科评估的对象、评估周期、评估指标和方法进行论证,确定了学科评估方案,且不断创新评估方法、技术和模式,不断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信性,积极为参评单位学科建设服务,推进学科建设与管理更好更快发展,为社会、家长提供参考。[4] 迄今开展了三轮,基本形成了三年为一个周期,分别是2002—2004年(分三批)、2006—2008年(分二批)和2011—2012年。 3.学科评估的目的。我国高等教育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数量、规模

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本学科贯彻“法学与经济学连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清晰,理论视野开阔,成果实效突出”,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财经高校法学领域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在XX年度上半年,本学科在遵循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的发展规划下,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开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本学科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视野下来看,下一步工作思路应将重点置于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强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等工作上。 一、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体来看,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XX年1月以来,有1名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本学科继续巩固与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法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

素质;二是通过主办或协办全国性法学论坛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本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以规范的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学研究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科学研究上,截止目前,本学科在上半年度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部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均有突破,获得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部级)、7项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青苗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到20万元;在论文成果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整体来看,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在XX年上半年度有大幅度提升,且在科研项目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XX年,应届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率在10%以上,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一位;XX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的申报 在XX年7月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申报中,本学科依托民商法、税法等特色

对完善我国学科建设评价工作的思考

对完善我国学科建设评价工作的思考 [摘要]文章以学科建设评价主体为视角,对我国学科建设评价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学科建设评价工作进行了系统思考。 [关键词]学科建设评价 学科建设评价是加强对学科建设监控的重要手段,是学科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其评价结果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绩效和水平。随着两级政府及高校对学科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提升,学科建设评价工作越来越引起政府、高校和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强化了评价监督职能,学科建设评价成为两级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一、我国学科建设评价的现状 对于学科建设评价有多种划分方式,本文以学科建设评价主体为视角,将学科建设评价分为两级政府开展的学科建设评价、社会中介开展的学科建设水平评价和高校开展的学科建设自我评价。 1.两级政府开展的学科建设评价现状。第一,中央政府开展的学科建设评价工作。中央政府开展的学科建设评价工作主要是对学位授权点的评价。中央政府开展的学位授权点评价活动始于1985年,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已进入定期评价的制度化阶段。2005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批,正式出台了《关于开展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工作的几点意见》。此次合格评价工作分自我评价、基本状态评价和博士学位论文抽查三个环节进行。由国务院学位办组织,共对8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49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进行了评价。经过评价,共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合格,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评估结果为“存在一定问题,需经整改才能合格”。2008年,对需要整改的22个学科进行了再评价。经过再评价,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18个博士点合格,中国航空研究院(631研究所)的“计算数学”等4个博士点不合格,国务院学位办建议撤销其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2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撤销整改后评估仍不合格的4个博士点。

学科特点优势建设总结

吉林省高等学校重中之重学科申报表—— 本一级学科的特点优势和近“十二五”以来学科建设总结(1000字) 中医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于2009年由人事部批准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国家(部、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风病、冠心病)2个,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在2004年、2009年全国中医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分列第6、7名。学科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五官科学五大稳定的研究方向,具备鲜明的特色。 中医内科学研究方向,遵循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学术思想,丰富了中风病“脑髓理论”,形成了出血性中风“髓虚毒损”的新病机学说,形成了“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治疗出血性中风新的治疗大法,发展“杂病伏邪”病因学理论,在全国中医药治疗冠心病领域居于领先地位。针灸推拿学方向主要以特定穴的效应和推拿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研究为主,对内、对外学术交流日趋活跃,科研成果较好地直接应用于临床,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绩效明显。中医骨伤学研究方向在骨性关节炎基础与临床研究、脊柱疾病、骨坏死基础与临床研究、骨质疏松症基础与临床研究、创伤疾病研究五个稳定科研方向上不断深入,提升科研层次,连续三年在鹿茸多肽的研究上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关于东北道地药材鹿茸的研究已成为学科基础研究的突破点之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向主要以藏象和运气学的研究为主,传承经典,创新理论,对《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中医五官科学研究方向以瞳神紧小(葡萄膜炎)、消渴目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圆翳内障(白内障)作为主攻方向,以各类五官科疾病的发病机制、证候标准化、诊疗规范化为研究重点,坚持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学术理论的创新与推广,并形成了一整套中医治疗五官科疾病的诊疗方案,指导临床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几年来中医学作为我校重点传统学科,在人才培养、科研能力、医疗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在主要研究方向的带领下,学科承担了国家

推荐-学科建设经验总结报告 精品

体育科学学院学科建设经验总结 体育科学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近五年),主要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校学科办、科技处等部门的直接指导,以及各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与学校兄弟院校相比,我们深知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在这里我还是很乐意就我们院的学科建设经验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一、学科建设主要经验 1、好的领导班子是关键 我院的学科建设是在吉首大学副校长白晋湘教授和院长的直接领导以及院领导班子直接参与下进行建设的。全院教师在校、院领导的带领下,上下一心,讲团结、讲实干、讲奉献,学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1999年获得体育教育本科专业;20XX年获得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点(校首届六个硕士点之一);20XX 年获得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点;20XX年“体育教育专业”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教学团队”获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民族传统体育学”成为吉首大学首批5个博士点建设学科之一;20XX年获得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实现了我校专业硕士点零的突破)。 2、好的政策是保障 为了充分调动我院教职工学科建设和科研的积极性,院领导班子和院学术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有关政策。依据学校学科建设的有关文件和科技处科研奖励有关政策,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体育科学学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体育科学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试行稿)》、《体育科学学院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选拔办法(试行)》;逐步建立了学科建设档案制度,将学科建设成果固化,使之成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学科带头人进行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学科建设考核机制。 3、好的管理制度是根本 我院的学科建设实行院长、学科带头人两级管理制度。院长对学科建设负总责,抓全面工作,学科带头人负责我院四个学科点的具体建设。学科建设实行在院长领导下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在学科带头人之下又设学科方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科成员,学科梯队的构建主要根据我院师资情况和老师科研方向,从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进行学科归位,并在学科内部实

医院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医院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学科兴院,科教强院,打造“仁术”经典品牌――省人民医院发展战略浅析医院的发展,时刻都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当中,一家医院要长盛不衰,就必须具备一些其它医院所不具备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由于短期内不能被模仿,因而成为医院保持长期领先优势的有力武器。但是核心竞争力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都是医院长期发展的历史沉淀。只有通过有效的战略管理,通过预先的谋划,通过树立牢固的目标,通过长时间的悉心积累,才能最终形成和发展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战略管理正是基于对医院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对全局范围的筹划和指导,那么湖南省人民医院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呢? 我认为首先要通过战略管理的思维过程仔细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我院现在处在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我院有何优势与劣势?长沙市、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医疗行业竞争环境?我院与湘雅系统比较有何可取之处与不足?我院要在未来5-10年能与湘雅医院媲美,最有可能的途径是什么,哪些方面工作最有待加强?我们希望未来我院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医院?经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实施“学科兴院,科教强院”战略是我院打造核心竞争力,全面赶超,成为省内医疗行业领头羊的现实选择。 一、为什么要实施“学科兴院,科教强院”发展战略? (一)医院的功能与定位决定;医院要发展,必然首先解决好医院整体定位问题。医院首先是治病救人的场所,医疗工作是医院的基本职能之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根本生存之道。但是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从我们国家卫

生事业的组织来看,医院特别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同时也担负着医学教育与医学科研的任务。做为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湖南省属唯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省人民医院应该定位为湖南省的综合医疗中心、湖南省疑难复杂疾病诊疗中心、新诊断治疗方法创新基地、湖南省的医学科研中心、湖南省医学人才的培训基地。坚持医教研全面发展成为政府和社会赋予省人民医院的职能与职责所在,“学科兴院,科教强院”战略也由此应运而生。 (二)医院科教发展水平相对滞后;1我院在省内医疗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对手是湘雅系统三家医院,与湘雅系统比较,我院在近100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一些优势,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存在差距,将我院与湘雅系统医院进行简单的比较,不难发现我院在整体规模和科教实力方面的不足。 1、整体规模小,学科不能细分,发展空间受限;图1省人医与湘雅系统床位数比较图2省人医与湘雅系统2005年门急诊人次比较2图3省人医与湘雅系统2005年出院人次比较 2、科教实力弱,学科不能做强,发展后劲不足;图4省人医与湘雅三医院厅以上科研课题比较医院规模方面的差距,主要是床位等硬件的建设与投入要加强,近来在全院职工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进展,急救外科大楼正在紧张施工,床位规模等问题在数年之内就将得到解决。 但是体现医院发展内涵的科教工作却是我院与湘雅系统医院差距的核心所在,体现在新技术开展、学位点、重点学科、研究生教育、科3研立项、论文发表等诸多方面,这一些反映医院软实力的指标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提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予以足够重视,通过长期坚持“学科兴院,科教强院”战略才能够获得。

学科建设座谈会发言提纲

学科建设座谈会发言提 纲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学科建设座谈会发言提纲 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提高医院学科建设水平 学科建设是医院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人才素质、服务质量以及医院可持续发展水平与能力的集中表现,它体现了一个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突出重点学科发展,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学科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 下面我就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学科建设工作谈点体会和想法,请各位给予批评指导。 一、我院学科建设的现状 我院始建于1953年,是西北地区实力最为雄厚的一所国有非营利性结核病胸科医院,也是卫生部结核病临床治疗研究中心科研协作副组长单位,西北、西南地区组长单位。1999年被确立为市卫生局结核病重点专科,2009年被确立为结核病重点学科。医院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西安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目前,我院结核科已发展成为涵盖结核内科、结核外科、结核中医治疗、结核结核介入治疗、结核检验、结核影像诊断等多专业的,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学科。 我院学科建设工作同时仍存在以下问题:1、临床一线人员对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思想重视不够,科研主动性不强。2、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院中高级人才缺乏,缺少高水平的学科、学术带头

人,能够承担省级以上大项目的人员不多,没有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没有形成科研合力与团队优势。3、科研整体水平不够理想,课题数量少,质量不高,论文发表篇数仍较少,科研成果奖仍没有突破。4、医务人员培训与学术交流仍需进一步加强,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仍需进一步拓宽。 二、加强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思路 我院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力争3~5年内把我院建设成为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结核病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我院学科建设的具体思路是: 1、突出重点,做大做强优势项目。 (1)结核检验:我院检验科对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涵盖了结核菌检测、结核菌快速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核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核病患者免疫水平检测及结核病与相关疾病鉴别检测等各方面。下一步需要建设结核病研究实验室及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库,增强检验科基础研究的实力,使我院检验科在结核病临床检验和结核病基础研究方面跨入国内领先地位。 (2)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建立个体化抗痨方案,采用免疫治疗、中医辅助治疗、适时手术治疗,提高治愈率,进一步确保我院耐药结核病治疗国内领先水平。 (3)结核病合并症的研究。以糖尿病合并结核病、老年结核病及肝病合并结核的综合治疗为重点,总结治疗经验,形成特色治疗。进一步积累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妊娠结核、服用免疫抑制剂人群合并结核病(类固醇性结核病)的治疗经验,尽快形成优势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