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血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80例

放血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80例

放血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80例

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方案

xxx有限公司 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方案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分发号: 修订次数:第 1.0 次更改持有者:

蛇串疮(带状疱疹) [概述] 蛇串疮又称“串腰龙”、“缠腰火丹”。主因肝经湿热,外感毒邪所致,以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如累累珠形带状分布,伴局部剧烈疼痛为特点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基本损害皮损多为绿豆大小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地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好发胸、胁部,颈部次之。 3.皮疹出现前,常有局部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周身轻度不适、发热。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疼痛。 4.特殊类型 (1)眼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症状严重,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水疱可迅速破溃而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可因疤痕形成而失明。 (2)耳带状疱疹(Ramsay—hunt综合征)由病毒累及膝状神经节引发,可影响面神经及听神经,引起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3)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为病毒本身直接从脊髓经前、后根向上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变态反应所致。 (二)类证鉴别 与热疮鉴别热疮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多见于发热性疾病的后期,且常有反复发作史。 【辩证】 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 1.肝经郁热证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2.脾虚湿蕴证皮损色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3.气滞血瘀证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刺络拔罐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40例

刺络拔罐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40例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愈合后很少复发嘲。中医因其状如蛇行,故又名蛇串疮。多见于胸背、面部和腰部。本病外因毒邪侵袭,内因情志内伤致肝胆火盛,风火客于少阳、厥阴经脉,郁于肌肤而发;或饮食失节而脾经湿热内蕴,毒热交阻于阳明、太阴两经,发于肌肤、脉络而成疱疹。笔者对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应用刺络拔罐结合针灸治疗,取得的疗效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21年1月-2021年9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80例,按硬币法随机分两组。观察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40~75岁,中位数56岁;病程7d疱疹未消退者;病灶在头面部者4例,在颈、胸、背、上肢者12例,腰腹部者22例,臀、腿部者2例。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38~72岁,中位数52岁;病程7 d 疱疹未消退者;病灶在头面部者2例,在颈、胸、背、上肢者14例,腰腹部者20例,臀、腿部者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2021年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带状疱疹(蛇串疮)诊断标准[4、5]。纳入标准:有明显疱疹出现的患者,且病程在带状疱疹发病急性期1周内。排除标准:以下任何一项满足均需排除:①带状疱疹呈特殊类型,如内脏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眼耳带状疱疹及脑膜带状疱疹;②患者是过敏体质及针灸过敏、口服药物过敏者;③哺乳期或妊娠妇女;④皮肤癌或光感性皮肤病; ⑤合并危重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活动性结核等对治疗有影响者;⑥曾在1个月内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者。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口服泛昔洛韦片(0.25 /次,3次/d)、

带状疱疹龙眼穴放血治疗

带状疱疹——龙眼穴放血治疗 今天上网看到三篇用龙眼穴(具体位置到百度图片中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文章,现摘录如下: 一、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缠腰火丹。此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由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 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中医治疗此病有一套独特的疗法。此法分为 两步: 1.龙眼穴放血:龙眼穴位于小指近端 指关节尺侧面上(第二、三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尽头处取之。局部常规消毒 后,用三棱针点刺,然后挤压,即有黄色黏液或血溢出,挤出1~2滴即可。 2.龙头、龙尾点刺出血:疱疹最先出现处称为“龙尾”,疱疹延伸方向之端 称为“龙头”。其放血部位应在“龙头”之前,“龙尾”之后。局部常规消毒后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在针刺部位拔罐,以求恶血尽祛。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擦 净该处,不必包扎。 龙眼位于小肠经脉中,属于经外奇穴。小肠与心相表里,心经属火,主血脉 ,刺之放血能泻心火又可活血化瘀通经络。 龙头、龙尾是指疱疹延伸方向的始末,在其疱疹发生部位的前(龙头)与后 (龙尾)刺破出血,再加火罐拔尽恶血,此法控制了病势的发展,俗称“截法” 。 (《医药养生保健报》3.29 管海玉文) 二、龙眼穴放血也能治疗带状疱疹 对于不是特别严重的带状疱疹疱疹,有时我图省事在“龙眼穴”放血。 龙眼穴位于小指近端指关节尺侧第二、三骨节间,握拳于横纹尽头处。 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针头对准穴位快速点剌两三分深,然后双手 相对挤出血至出净黑血3~5毫升,左右同时做。局部用酒精棉球擦拭后用消毒干棉

球按压片刻,用创可贴2小时后摘除。 龙眼穴在小肠经循行处,属于经外奇穴。有清热利湿镇痛、活血化瘀通络 的功效。 龙眼穴是北京中医医院已故老中医金针王乐亭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经验 穴,应用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剧烈的神经痛病症,镇痛效果显著。 治疗机理:小肠与心相表里,心经属火,主血脉,龙眼穴放血能泻心火而清血热 。根据“菀陈则除之”的中医治疗原理,放血又可除菀陈祛瘀通络。 《针灸甲乙经》中对“菀陈则除之”的注解是:菀,同郁作堆积讲;陈, 积也。陈为陈腐之意;菀陈意为“血郁滞不通”。实指经脉中瘀血、湿邪等阻 滞经络。”“除之”则是指泄去瘀血,以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气血。 “菀陈则除之”是用针治疗疾病的法则之一,其原文出自《灵枢?九针十 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灵枢

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盘疮”、“蛇串疮”或“蜘蛛疮”。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多在春秋两季。 带状疱疹其病程一般为2~3周,病后不复发,可终生免疫。部分患者病后局部留有疼痛,称为“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乃至数年。临床将带状疱疹分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证,对症治疗,效果显著。 带状疱疹的病因有: 一、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发病的直接因素,当人体受到疱疹病毒感染的时候,病毒通常是由鼻腔粘膜进入人体,侵犯察觉神经系统,并沿着四面神经进入皮质,也能在神经绘制内繁殖,从而产生病变。 二、诱发因素:疱疹病毒侵入人体以后,会在人体受到外伤或出现免疫力底下的时候发病。潜伏的病毒就会开始活动,引起一侧后根神经结节降生出血性炎症,并有下行性神经炎而使四面察觉神经分离区的皮肤产生水疱,与其患者违抗力低,水疱中的病毒含混播散而引起广泛的疱疹。 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 一、肝经郁热型 症见皮损颜色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且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治宜清泻肝火、凉血解毒。方药: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板蓝根、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各10克,柴胡、通草、生甘草各6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00毫升,为半日量,分两次,空腹服用。每日两剂,昼夜间隔分服。 二、脾虚湿蕴型 症见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治宜健脾利湿,兼以解毒为主。方药:炒苍术、炒白术、黄柏、猪苓、金银花、连翘各10克,茯苓、薏苡仁各15克,陈皮、桔壳各6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一剂。 三、气滞血瘀型 见于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的患者,治宜理气活血止痛。方药:桃仁、红花、生地黄、白芍、延胡索、牡丹皮各10克,枳壳、郁金、生甘草各6克,赤芍、丹参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一剂。另用毛巾或纱布包药渣热敷患处,冷则加温后再敷,每次敷一小时左右。每日2~3次,直至痊愈。

最新整理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例知识讲解

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65例 杨正明 连云港市中医院针灸科222004 [关键词]蛇头穴;刺络放血;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它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被活化而发病,属于中医“缠腰火丹”、“蛇丹疮”范畴,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治疗组65例,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最大20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3天,病程最短半天,均为单侧,对照组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3天,最短1天,均为单侧。 两组选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发于头面部15例,胸背部45例,腰腹部33例,上肢12例,下肢7例,臀部3例。 1、2标准 1、2、1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①皮损多为绿豆大的水泡,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②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成灼热,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③自觉疼痛明显,

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1、2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有典型症状和体征(不包括泛发型和其它特殊类型)③病程3天以内 1、2、3病例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心、肺、肝、肾疾患的患者②有恶性肿瘤③有免疫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④孕妇与哺乳期妇女⑤有药物过敏史以及治疗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除外。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先予取患侧蛇头穴刺络放血。蛇头穴位于大拇指指指关节背面两尖端静脉怒张处,取穴时先将拇指指指关节上下搓揉,然后压紧拇指掌指关节,在指指关节背面两尖端可见两个怒张的小静脉,用5号一次性头皮针刺破该静脉,并进行上下挤压,挤出约7-8滴血,当颜色变浅为紫红色即可,于次日再予同样方法取健侧蛇头穴刺络放血,隔两日后若病已愈可停放血,若未愈同上法先取患侧蛇头穴,次日取健侧蛇头穴放血,再隔两日,若愈可停放血,若未愈可继续予上法施治,放血后放血处24小时内禁入水以防引起感染。 2、2对照组 予口服阿昔洛韦0.2/次,5次/d;酞丁胺霜外用3次/d,10天一疗程。 以上两组均于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

经方辨治带状疱疹

经方辨治带状疱疹 经方辨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蛇串疮”、“火丹 ”、“火带疮”、“缠腰火丹”等范畴。古籍记载颇多,多认为本病因心肝风火或肺脾湿热所致。如《医宗金鉴》:“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干者……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若腰肋生之,系肝火妄动,宜用柴胡清肝汤治之。”现临床辨证,亦常遵循此观点。作者在多年临床中,研习《伤寒论》,遵循六经辨证规律,常将经方活用于皮肤疾患的治疗,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对于带状疱疹的辨证论治,作者认为,仍不出六经轨范。大体而言,如病初起,有寒热,则常在太阳,或转入少阳,或呈三阳合病,麻黄、桂枝、柴胡剂诸方主之;亦有太阳病不解,转入阳明者,热从湿化,湿热相合,则以茵陈蒿汤主之;甚或下焦蓄血、瘀热互结,少腹部疼痛甚,大便难,则可以桃核承气汤攻之,或茵陈蒿汤合桃核承气汤,湿热瘀结一并攻之;虚人常现太阴证候,如脾虚便溏,可用理中类;阳虚肢冷,则在少阴,必用四逆汤救之;又或厥阴血寒,则以当归四逆汤,甚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之。以下略举数例,请教于同道。

一、桂枝加葛根汤方证 胡某某,女,50岁,2005年7月12日初诊。以发热、右腰腹部水疱伴疼痛1天来诊。发热,体温38.2℃,伴头痛、颈背痛。右腰腹起带状成簇水疱,疼痛较剧,头汗出,口不干,欲呕,稍咽痛,胃纳减,二便可。舌淡红偏暗,苔薄腻,脉浮细。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一直服用降糖、降压药物,控制尚可。此太阳中风,故先宜汗解。余并处两方。先予桂枝加葛根汤以解表:桂枝10g,白芍10g,大枣10g,炙甘草6g,葛根15g,生姜2片,1剂。嘱当晚水煎温服,覆被以候微汗出。次予栝楼红花甘草汤和芍药甘草汤加味:全栝楼30g,红花7g,白芍30g,甘草10g,桔梗15g,苍术10g,茯苓10g,1剂。嘱次日上午水煎服。外用入地金牛酊调新癀片外敷。患者当晚7时许服药,10时体温即降至37.3℃,安然入睡。次日恶寒、头痛、颈背痛、欲呕诸症均消,精神转佳,右腰腹部水疱疼痛亦减。继以第二方加量予之:白芍60g,甘草15g,全栝楼40g,红花7g,苍术15g,茯苓15g,桔梗30g,3剂。后未再复诊。10月份患者携其女前来看痤疮,问及此事,诉前药尽剂而愈,故未再复诊。 按:带状疱疹初起,若伴发寒热,常现太阳表证。邪在表者,宜先解表,表解方可清(攻)里,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青龙汤等方均有适证应用的机会;亦有太阳病不解,而转入少阳者或者呈现三阳合病者,小柴胡汤正是对的之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研究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3例,刺络拔罐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和对照组(44例,外敷药物配合口服药物治疗),治疗组43例中脱落3例,对照组44例中脱落6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2.29,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外敷药物配合口服药物,且治愈所需天数明显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刺络拔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沿神经带状分布、单侧分布、密集成群的疱疹为特点。轻者仅表现为轻微疼痛,经及时药物治疗痊愈,重者疼痛难耐,影响工作、生活,甚至遗留后遗神经痛。作者在2004年7月~2014年8月应用刺络拔罐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87例患者均来源于本院针灸推拿科及皮肤科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刺络拔罐配合口服药物组)和对照组(外敷药物配合口服药物组),其中治疗组43例,脱落3例,对照组44例,脱落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相关标准。①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②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重者皮损成片,发于头面部者病情较重;③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神经痛。 1. 2. 1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58岁;③治疗前及治疗中未服用其他药物。 1. 2. 2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58岁;③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孕妇、过敏体质、精神病、老年痴呆患者或患传染性疾病者。 1. 3 方法治疗组:①刺络拔罐:对所选部位常规消毒后,沿发病分布区域选取起始部位、终末部位及中间疼痛部位,应用高温蒸汽消毒的三棱针散刺出血,拔火罐(由病变部位选择大小火罐),留罐15 min,用消毒干棉球擦净瘀血,碘伏消毒,75%酒精脱碘, 2 d 1次,第2次选取其他部位,后续治疗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应用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应用 目的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配合刺络拔罐。结果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满意。结论刺络拔罐方法简单易行,治疗费用低,能够有效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有效缩短病程,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Stab winding cupping therapy clinical effect of heritage neuralgia after herpes zoster.Methods the 13 cases after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with stab winding cupping.Results After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effect is satisfied.Conclusion Stab winding cupping method is simple,low cost of treatment,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inflammation,relieve pain,shorten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to promote patients recover,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After herpes zoster neuralgia;Stab winding cupping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持续亚急性期(30~120 d)和慢性期(超过120 d)慢性神经病综合症。PHN好发于中老年人,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目前常用止痛,镇静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依赖性强,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刺络拔罐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我院采用刺络拔罐联合常规治疗PHN,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26例PHN患者,所有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男,11例,女5例,对照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7~72岁,病程1~6个月。受累的有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排除并发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部位,患有神经、内分泌等疾病。已经明确了解有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注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 1.2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在疱疹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菌针头刺破疱疹皮损及周围表皮出血为度,在根据疱疹面积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玻璃罐,闪火法在点刺处拔罐,暂罐7~10 min,排放3~5 ml淤血,用无菌棉球擦净血迹,1次/d,7 d为1个疗程。治疗组静滴阿昔洛韦注射液0.5 g/d 抗病毒治疗,1次/d,7 d为1疗程,外用阿昔洛韦软膏。 1.3效果观察疗效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局部感觉轻,显效、疼痛基本缓解,好转,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无效:疼痛缓解不明显。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0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811347423.html,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0例 作者:蒋艳敏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 要】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 者均给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连续4天为个1疗程,间隔2天,进行第2个疗程,并且未见到明显副作用。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44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刺络拔罐放 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刺络拔罐;放血;带状疱疹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288-0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该病多见于春秋季,好发于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呈显著上升。带状疱疹好发于身体的一侧,表现为按神经节段分布的集簇性红斑、水疱,常伴神经痛,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易导致后遗神经痛[1],给广大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临床上表现以沿神经带状分布、呈单侧分布、密集成群的 红斑、水疱为特点。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来源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发病年龄在25—60岁。皮损部位以胸背部20例,腰部25例,腿部5例。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的“蛇串疮”。西医诊断: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治疗学》[3]中的“带状疱疹”。 1.2 纳入标准; 符合带状疱疹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范围为25-60岁,病程小于10天且 未经治疗。 1.3 排除标准年龄范围不在25—60岁之间;特殊类型的疱疹,如头面部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等特殊类型带状疱疹;妊娠期妇女;瘢痕体质者者;过敏体质;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液病患者、全身衰竭及精神病者;难以对治疗做出确切评价的危重患者;近期使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患者;不能按治疗研究方案完成者;依从性差患者。 2 治疗方法

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9 V ol.(11) No.11 -72- 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A clinical analysis of treating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by blood-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 刘凤年 (东莞市中医院,广东东莞,523000) 中图分类号:R75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9)11-0072-02证型:IDB 【摘要】目的: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7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 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 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刺络拔罐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 on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Methods: 8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blood-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 The control group took pregabalin.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 higher than 70.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V A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Blood-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 on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was effective,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Blood-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Clinical effects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9.11.026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俗称“蛇串疮”“缠腰火丹”,属于病毒感染,会引起周围神经病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损全部消退之后,皮损位置存在烧灼样刺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缠绵不断,很难清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与睡眠,患者受到极大的痛苦[1]。临床治疗带状疱疹以抗病毒、消炎、止痛等方式为主,但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必要。刺络拔罐法通过点刺出血、拔罐的方式进行治疗,操作非常简单、适应症也比较广泛。本次研究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在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在2017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纳入标准:有集簇性带状排列水疱疹,单侧分布病史者;皮疹愈合后有遗留疼痛者;排除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及坐骨神经痛者;无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损害及脑器质性疾病者;无重度感染者;无血小板减少或粒细胞减少者。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为(50.25±10.17)岁;疼痛部位:胸、背、肋间及腰部为32例,下肢8例;疼痛性质:闪电样刺痛8例,烧灼样疼痛25例,阵发性撕裂样剧痛为7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为(50.18±10.38)岁,疼痛部位:胸、背、肋间及腰部为35例,下肢5例;疼痛性质:闪电样刺痛7例,烧灼样疼痛26例,阵发性撕裂样剧痛为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病变区采用皮肤针叩刺,以皮肤有明显潮红、有轻微出血为界定强度,患处采用闪火拔罐,拔罐数量、出血量均按照患者病情及体质不同界定,留罐过程中需严密关注患者皮肤颜色的变化、出血量,通常情况下罐内会有数毫升到几十毫升的出血量,起罐后利用消毒干棉球擦拭污血,刺络拔罐,5天行一次,6次为一个疗程,观察30 d。对照组40例患者口服普瑞巴林治疗,每次75mg,每天2次,10d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d,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 1.3疗效判定[2]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患者神经疼痛及其他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神经疼痛及其他各项症状均未发现明显变化,甚至出现严重的迹象。采用V AS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1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治疗1个月后

中医科带状疱疹诊疗规范、诊疗路径

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2-94)。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 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 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发疹前可有疲倦、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2)患处有神经痛,皮肤感觉过敏。 (3)好发部位是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及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 (4)皮疹为红斑上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水疱,疱液常澄清。 (5)皮疹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躯体中线。 (6)病程有自限性,约2~3周,愈后可留色素改变,发生坏死溃疡者可留瘢痕。 (7)头面部带状疱疹可累及眼耳部,引起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或面瘫等。 (二)证候诊断 1.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本病的急性期。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 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2.脾虚湿蕴证: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伴疼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 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3.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痛期。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有瘀斑,苔 白,脉弦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经郁热证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炒龙胆草、栀子、黄芩、生地、大青叶、生甘草、泽泻、 延胡索、车前子、柴胡、当归等。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清开灵口服液(颗粒)、板蓝根颗粒等。 2.脾虚湿蕴证 治法: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

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 目的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的方式,记录相关治疗信息和数据,观察治疗结果并与传统治疗方式进行对比,发现本法治疗方式的优越性。方法本次研究在本院本科收集了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资料,针对以上患者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且根据实际患者的治疗信息进行记录。结果治疗维持一个周期后发现,通过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后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总有效治愈几率为97.83%。结论针对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进行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干预,能够明显的减轻病患疼痛感觉,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节省治疗成本。因此,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标签: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孢疹后移神经痛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速,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体质下降,随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特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其中一种病症,由于人们抵抗力的下降,导致潜伏在人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开始作用于人体体表,伴随感冒、发烧,或者是精神压力增加等情况,导致患者的症状出现。由于病毒潜伏在身体的神经和脊髓当中,因此生长和繁殖的能力非常强,一旦发病就会出现大面积延伸现象[1]。发病症状的迅猛超出人们想象,不断在人体皮肤和神经中蔓延开来。剧烈的疼痛感觉不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还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如果患者的带状疱疹病症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和干预控制,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随机出现后移神经痛现象,导致治疗受到延误。为了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医疗工作者在不断努力提出新的治疗干预方式,本文就针对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2]。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研究需要,本次研究在本院本科收集了46例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24岁~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96±0.84)岁。患者患病时间从15d~1年,一般患病位置在面部、四肢、腰颈位置等。本次研究收集的患者资料中,患者发病位置在面部的有1例,四肢出现病变的为6例,腰部出现病症的患者为11例,颈部和肩膀出现病症的患者10例,胸部和腰部患病的病症为18例,以上患者均自愿提供相关病症资料信息。收集的患者资料均属于治疗疗效不显著的情况,也就是在针对以上46例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干预后,只是在患者患处涂抹药物,不同程度的减轻了患者皮肤的不良状况,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疼痛感觉。 1.2方法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的方式,记录相关治疗信息和数据,观察治疗结果并与传统治疗方式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急性期。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 (二)脾虚湿蕴证:皮损色淡,疱壁松弛,伴疼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 (三)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痛期。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有瘀斑,苔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肝、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阳陵泉、太冲等穴;后遗神经痛期取阿是穴。 4.遵医嘱拔火罐(刺血)。 5.遵医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疗、磁疗等,以减轻疼痛。 (二)丘疹及水疱 1.评估皮损部位、水疱大小、疱液性状、疱壁紧张度等。 2.指导患者修剪指甲,避免摩擦、搔抓。保持皮损处清洁干燥,忌用热水肥皂烫洗局部皮肤,忌用化学洗涤剂洗涤衣物,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3.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防止挤压引起疱疹破裂。 4.皮损累及眼部时,鼓励患者多做眨眼运动,防止粘连。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白天每2~3小时滴眼药水1次,晚上涂眼药膏后纱布覆盖。注意观察眼部病情变化及视力变化,防止眼睑粘连及溃疡性角膜炎的发生。 5.皮损发生于头皮、腋下、外阴等毛发部位时,应剪去局部毛发,保持创面清洁。 6.遵医嘱给予中药塌渍等。

7.遵医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疗、磁疗等,以减轻疼痛。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拔火罐。 (1)刺血拔罐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2)其他详见附录2。 3.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 4.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床单及衣物的整洁,穿宽松、棉质衣物,以避免摩擦皮损,造成不适或创面感染。 2.注意手卫生,勤修剪指甲,避免搔抓皮损。 3.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如散步、做八段锦、打太极拳等。 (二)饮食指导 1.肝经郁热证:宜食清肝胆之火的食品,如:新鲜绿叶蔬菜、西瓜、冬瓜、黄瓜、橙子、苦瓜、绿豆,忌食腥发之品。 2.脾虚湿蕴证:宜食健脾利湿的食品,如:山药、扁豆、大枣、红薯、苡米,忌食生冷之品。 3.气滞血瘀证:宜食行气、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卜、柑橘、木耳、油菜、黑豆,忌食甜食及易胀气食品。 (三)情志调理 1.主动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使患者愉快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2.向患者讲解引起本病疼痛的原因、疾病的病程及缓解疼痛的方法,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心理。 3.指导患者通过聊天、听广播等放松,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五、护理效果评价

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 [概述] 蛇串疮又称“串腰龙”、“缠腰火丹”。主因肝经湿热,外感毒邪所致,以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如累累珠形带状分布,伴局部剧烈疼痛为特点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基本损害皮损多为绿豆大小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地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好发胸、胁部,颈部次之。 3.皮疹出现前,常有局部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周身轻度不适、发热。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疼痛。 4.特殊类型 (1)眼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症状严重,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水疱可迅速破溃而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可因疤痕形成而失明。 (2)耳带状疱疹(Ramsay—hunt综合征)由病毒累及膝状神经节引发,可影响面神经及听神经,引起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3)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为病毒本身直接从脊髓经前、后根向上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变态反应所致。 (二)类证鉴别 与热疮鉴别热疮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多见于发热性疾病的后期,且常有反复发作史。 【辩证】 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 1.肝经郁热证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2.脾虚湿蕴证皮损色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 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3.气滞血瘀证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经郁热证 治法:清利肝经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大青叶、连翘、生甘草、泽泻、元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