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探讨

《进出口报关实务》电子教案13、14保税加工货物报关

第十三、十四次课授课计划章节能力单元四保税加工货物通关 教学目的知识点技能点教学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掌握保税加工货物的含义、保税加工货物的海关监管方式、海关监管的特征、保证金台账制度和保税货物在纸质手册管理下的报关程序。 知识目标: 1.保税加工货物的含义及分类; 2.保税加工货物的海关监管方式; 3.保税加工货物的海关监管特征 4.保税加工货物在纸质手册管理下的报关程序 技能目标: 能针对一笔保税加工业务完成合同备案、进出口报关以及合同报核的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保税加工货物的海关监管方式 2.保税加工货物在纸质手册管理下的报关程序 教学难点: 保税加工货物与一般进出口货物的区别、保税加工货物海关监管特征的理解 思考与训练1、什么是保税加工货物?它与一般进出口货物的区别? 2、保税加工货物与一般进出口货物在海关监管上的区别? 3、保税加工货物的报关程序? 下一单元预习内容要求预习: 电子账册监管下的保税加工货物及其报关程序出口加工区 注:两小节课为一次课 第十三、十四次课授课内容与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授课方法时间分配

【学习目标】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掌握保税加工货物的含义、保税加工货物的海关监管方式、海关监管的特征、保证金台账制度和保税货物在纸质手册管理下的报关程序。 ●知识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 1.保税加工货物的含义及分类; 2.保税加工货物的海关监管方式; 3.保税加工货物的海关监管特征 4.保税加工货物在纸质手册管理下的报关程序 ●技能点: 能针对一笔保税加工业务完成合同备案、进出口报关以及合同报核的操作 [案例导入] 2011年8月,上海天梭服装厂(B类)与美国吉利公司签订进口5000 美元的棉坯布(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生产出口服装垫肩的加工贸易合同,后因美国市场不景气,吉利公司只能接受40%的服装垫肩,剩余60%经海关批准内销,请问,该笔货物能够按照一般贸易的报关程序来报关吗?如果不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报关程序报关?如何办理? 一、保税货物的概述 (一)含义 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 专题介绍:保税货物的发展历史介绍 “保税”称呼的由来,是海关对货物“保留征税权”的意思。 保税制度能够使出口企业简化出口手续,减少因纳税而造成的资金占用和利息成本,有利于国内出口加工企业的开办和经营,也有利于实行保税制度的口岸城市的繁荣。 保税制度最早产生于中世纪诸侯分立的欧洲,众多公国划地为境,设立关卡,对进入关卡的货物征收关税。转口贸易中的商品在进入某公国时,往往是将该国作为贸易中转地,而并非在该国销售,也同样需要交纳进口税费,这种局面严重制约了转口贸易的发展于是,一些公国从发展本国航运业出发,在转口贸易货物入境时,保留对其税款的征收,直至该货物确定最终流向时再做相关处理。由于这种措施大大减轻了转口贸易商货物流转的成本,于是转口贸易商纷纷以该国作为转口贸易的中转地,相应的促进了该国航运业的发展。在16世纪中期,意大利的里窝那(意大利西北部热那亚湾的一个港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保税制度的城市,并产生了最初的保税形式——保税储存制度。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保税制度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转口贸易,而是被不同国家根据其需要适用于不同贸易方式中的货物,如加工贸易、寄售维修贸易等。 保税货物之所以可以“暂缓缴纳各种进口税费”的主要原因?? 专题介绍:加工贸易的介绍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前提下,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正确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创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将有利于创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普遍认识到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 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1.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同时,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使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从而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5年来,高职院校普遍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机制,探索工学交替、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与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 实践能力。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现存的问题 1.高职院校虽然理论上采用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强调技能进课堂,明确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但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本位的影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没有从教学方式和课程导向上真正转变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模式。 2.由于教育部大力倡导推行工学结合,一些高职院校给所有的课程都贴上了“工学结合”的标签,要求所有的课程都要进行工学交替,套进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模板进行教学。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取得较好效果,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于 不适合或不完全适合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而事与愿违。 三、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可行措施 (一)课程改革必须审慎选择重点专业 选择课程改革专业时必须审慎、科学、可持续,关键是考查其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所开设的课程是否具有改革的可操作性,其改革成果是否具有可对比分析和参考性。例如,有些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考证对接,主干课程全部为社会考证课程,如果强行进行课程改革,会致使学生失去考取证书的优势。而有些专业虽然近年很热门,各大院校争相开设招生,但办学历史短,招生人数少,甚至有

中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中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报关实务》课程在当前的中职外贸教学体系中存在教学内容缺乏提炼、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使得教学难于达到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的。本文认为中职院校可通过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引入项目任务型教学等进行《报关实务》的教改,并且改革过程应注意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注重学生层次的差异教学,注重知识层次的递进提高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报关实务;情境设计;生本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岗位适用的初级应用型人才,要结合“服务宗旨,就业导向”开展教育教学,但当前的中职《报关实务》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思考,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改革办法。 1《报关实务》在中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报关实务》课程在中职外贸专业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在教学工作中照本宣科,对教学内容缺乏提炼,教学设计没有理实相联,既达不到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的,也难以和其他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有机联系。 目前,《报关实务》课程仍然以教师本位、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大多采用“满堂式”和“填鸭式”教学,学生机械生硬地记忆和考评,难以把知识融汇为业务整体看待,有悖“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职教思想。 此外,《报关实务》旧有教学设计以海关全国考证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其特点是信息量大,内容规范,涵盖面广,是“大通关”管理的阐述,但当前中职外贸报关专业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年龄较小,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就业方向以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和报关行为主,业务工作以外贸报关环节为主,相比“大通关”管理而言相对简单一些,因此教学设计如何进行“业务操作知识”和“业务管理知识”的主次安排,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2如何进行中职《报关实务》的教学改革 戴士弘教授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他强调教学的“能力导向”,认为教学改革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以岗位实际为导向、教学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把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根据这种理念,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情况,认为中职《报关实务》的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基于工作流程的模块化情境设计 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设计,首先要解决课程的“内容序化”和“内容筛取”问题。笔者通过与海关和行业专家的调研,认为中职《报关实务》可打破以往考证型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排序,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将课程内容整合如下:学习情境一,报关与海关管理基础。本模块是学生掌握报关实践技能的前提知识,文字内容量大而分散,旧模式里往往要求学生机械性地背诵记忆。可通过分组讨论进行知识的图表归纳,教会学生用不同方式进行内容的组织、描述和再转化,达到理解的效果。 学习情境二,进出口商品海关归类。这是外贸报关教学中对“货”的认知教学的重要一环,准确规范完成报关业务的前提就是具备良好的商品归类能力,既要锻炼学生快速准确归类的个体能力,也要培养团队合作进行自查纠错改错的集体精神。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新)-推荐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特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以此作为指导各校组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专业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有较大差异,各校应根据《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性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英语教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高职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

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各校可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下教学要求供各校在制定实施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参考。 (一)较高要求:适用于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高的专业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3,0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

课程项目化_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

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 路海萍 摘要:课程项目化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课程项目化的设计要符合三个原则:实践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思考性原则。同时,要注意选取项目的内容、组织项目的顺序,以及解决好课程教材、教学基地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课程项目化;工作体系;知识表征方式 作者介绍:路海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和教育心理研究(江西南 昌 330013)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 不协调造成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其中,课程项目化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课程项目化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程项目化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项目化的体系结构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长期主导高职教育的学科课程模式,其基础体系是学科体系,学科体系的结构是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所建立的学科门类 和学科内部知识的组合关系。显然,学科结构与学术教育的功能相联系,因此,学科课程的功能定位必然是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学科课程模式主导的局面必须改变。课程项目化模式的基础体系是工作体系,所谓工作体系是指围绕职业工作目标的达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其特点和属性,尤其是工作任务的内容和顺序的相关性所组成的工作任务体系。该体系的基本逻辑关系是基于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 务的相关性。在工作体系中,工作知识依附于工作体系而存在,工作知识是在以建设、改造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工作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它们的产生完全出于工作任务达成的需要,依附于工作实践过程而存在;而学科知识是在以认识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尽管随着理论技术的发展,学科知识在工作体系中获得了越来越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标准

摘要:高职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入手,探讨如何进行课程标准建设和建设要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由此可见,高职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焦点问题!它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课程标准的内涵何谓标准?在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衡量事物的准则”,那么何谓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呢?针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课程标准可以理解为各各院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规定课程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及过程等的为课程教学提供指导的文件。课程标准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化,是规范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涵:(一)内容标准内容标准里包含了课程的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它是在每个学习情境下,设计的要学生完成的基本工作任务。学习内容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课程应讲授的具体知识与技能。简单地说内容标准就是说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二)考核标准考核标准里包含了学习目标和考核评价。学习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明确学生在经过学习以后应该“知道什么”和“会做什么”,还有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老师要“教到什么程度”,是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考核评价也就是“考什么?怎么考?”,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质”与“量”的考核标准,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方式。(三)教学指导教学指导包括了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根据内容标准与考核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科学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一)有章可循课程教学应该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程序、有内容的活动。(2)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与学的主要指导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合理,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改革离不开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首先要从课程标准建设入手。因此,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关键问题。进行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的必要过程。正如管理的逻辑过程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一样,课程标准的建设包含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整个逻辑过程,从之前的策划与设计,到教学的组织设计,到教师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和最终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三)与行业企业零距离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标准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把工作任务的要求课程化,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使学生达到职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基于此,与行业企业零距离的课程标准建设势在必行。三、如何进行课程标准建设(一)精准的课程定位好的课程标准建立在精准的课程定位基础上,而精准的课程定位的前提是对课程开发过程的了解,对典型工作任务如何转换为此门学习领域课程的了解。在制定课程标准之前,首先要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典型工作任务来明确课程的性质,弄清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简练的语言对该课程的性质、典型工作任务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进行总体描述。其中,课程性质要说明该课程在

新形势下《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新形势下《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 索 [摘要]《报关实务》是高职类国际贸易、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随着报关技能大赛的举办以及报关员资格证考试的取消,传统的报关类课程的教学凸显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高职类报关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改革报关课程的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报关实务;职业技能大赛;新形势;课程改革 [DOI]10.13939/https://www.doczj.com/doc/6811258367.html,ki.zgsc.2015.07.175 1 当前报关行业面临的新形势 1.1 报关行业形势的变化 在今年7月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正式启动后,三地企业在区域内任何空运和海运港口进出境,均可选择申报、纳税、放行地点,不仅通关效率提高,企业成本费用也有所下降。海关总署于今年4月决定启动“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将长江经济带9省2市包括进来,其中的沪宁杭甬合5海关区域则于今年10月就启动“通关一体化”。通关一体化启动后,区域内将创新通关方式,海关监管制度和

模式都有诸多改革,这势必影响通关业务在程序上的操作以及在制度、监管等方面的实施。 此外,在上海自贸区建成后,自贸区内创新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在企业申报、作业流程、货物流转、税收征管、后续监管等一系列环节上都推行便利化服务,而这些成功的海关监管创新制度,从8月18日起开始在长江经济带的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复制推广,并陆续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全国海关范围内复制推广。这些都给长三角地区通关业务带来了新的变化,危险与机遇并存。 1.2 报关技能竞赛带来的契机 近几年,报关技能竞赛的举办让全国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大赛真实地呈现了报关工作场景,不但检验了高职院校报关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检验了老师和学生们对于报关业务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通过竞赛,也反映出了我国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亟待加强。 1.3 报关水平资格证考试的取消 报关员资格考试曾经由于其专业性、门槛性导致多数高职院校在《报关实务》的课程教学中过度强调应试与考证通过率,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如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枯燥乏味抽象。如今,报关员资格证考试由报关水平测试取而代

进出口报关实务电子教案认识报关员

注:两小节课为一次课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报关员注册登记、报关员的权力和义务以及报关员的记分考核管理办法。 知识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 1.报关员资格的取得; 2.报关员的权力和义务;贸易的基本业务程序; 3.报关员的记分管理 技能点: 掌握海关对报关员考核管理制度 【小知识】 平时工作谈到无报关员证的“报关员”,实际上是持证报关员的助手。深圳市海骏报关有限公司雇佣了不少这样的报关员助手,协助报关员完成以下工作。 送放行条:查验合格后准时把放行条送到相关单位,时间提前量的把握(出口报关注意装船时间,特别是赶船的货),如是人工查验要及时同查柜的同事联络,若是机查则听从手机短信的回复。 陪同查验:仅限人工查验、监看,有时协助搬货。 送单到打单处,填报关单等工作。 一、定义: 指依法取得报关员从业资格,并在海关注册登记,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业务的人员。 思考:怎样才能成为报关员? 关于报关员考试(演示2、3张PPT) 二、报关员资格考试程序 演示第4张PPT 三、报关员的注册登记 2006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员执业管理办法》 1.注册条件 2.程序: 申请(直属海关)—审理—颁发《报关员证》(2年有效期)

3.资料: 1)申请书 2)报关单位的注册登记证书 3)劳工合同或证明文件 4)身份证件 5)照片 6)其他材料如:业务实习证明材料,业务岗位考核合格证明材料,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复印件。 4.注册的变更(20日内)延续(30日内)及注销 四、报关员执业 1、权利:拒绝、申请复议、监督、举报等。 2、义务:提供填制单据、配合查验、缴税、记分考核等。 3、行为规范:不得兼任、范围限制、签字备案、调动(7日)、遗失(申明作废20日内补发)。 4、法律责任:(书41页)罚款、暂停、取消 五、报关员的权力和义务(演示第11张PPT) 六、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报关员注册登记(5分钟) 报关员的权力和义务(20分钟)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意在经过1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即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具备通过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的水平。 高职英语为高职院校学生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高职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英语课程,它涵盖各行业的基本专业词汇、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以及科技用语等,为学生以后学习会计英语、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等专业英语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中的英文术语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强调其实践性:一是课堂内的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用于

完成某项交际任务的实践;二是通过开展语音语调大赛、语音语调模仿、"演讲"、"情景对话"等旨在通过比赛改善学生的英语发音,提高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一个展现个人才能的舞台,在学生中营造一个多听,多说,多练英语的活泼的学习气氛,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本校高职英语教学使用教材为《现代实用职业英语综合教程》(ModernPracticalVocationalEnglish)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范教材。本教材坚持《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正确方向,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了高职高专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共分为4册(本校大部分专业学习2册书的内容),每册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听说(ListeningandSpeaking)、读(ReadingandSkillDeveloping)、写(GrammarStudyingandWriting)三部分组成,另有一个“达人英语”(ExpertEnglish)部分。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包括:热身训练、回答问题、语音练习、句子或短对话、短文听力、等。其选取材料形式多样,并以丰富与主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增加语音输入,强化语言技能,学生边学边练。 本部分注重“阅读与技能培养”,由围绕同一主题的两篇文章组成。题材、体裁丰富多彩,原汁原味,涉猎面广博,体现了多元化、多方位文化的只是输入。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化的,同时也能增加自己的应用性知识。 本部分结合中国学生典型错误进行分析讲解,力图使学生从认识错误到改正错误再到有意识地避免错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鉴于目前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的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要求: (1)词汇

报关实务物流专业的备课笔记

报关实务物流专业的备 课笔记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报关实务》《报关实务》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报关概述 第二章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 第三章海关监管货物及其报关程序 第四章进出口税费 第五章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第一章报关概述 第一节报关 一、报关的概念: 1、报关主体: 本人或代理人 2、报关对象: 进出境货物、物品和进出境运输工具 3、报关内容: 进出境手续及相关的海关事务 4、报关地点: 设有海关的地方 5、报关与通关区别与联系: 区别:通关大于报关 联系:都涉及进出境问题

二、报关范围: 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出境物品、进出境货物 三、报关分类: (一)对象: (二)目的: (三)报关行为性质不同: 1、自理报关: 概念: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自己办理报关业务 2、代理报关: 报关企业代为办理报关业务根据承担责任的不同,代理报关可以分为(1)直接代理报关: 以委托人名义报关,委托人承担责任 (2)间接代理报关: 以报关企业名义报关,报关企业与委托人承担同样的责任 四、报关的基本内容: 1、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 2、进出境货物报关的基本内容 准备、申报、查验、征税、放行 3、进出境物品报关的基本内容 (1)总原则:自用合理数量 (2)行李物品的报关 思考题:

1、代理报关的一切法律责任都只是由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承担,请判断并分析。 代理报关的一切法律责任都只是由报关企业承担,请判断并分析。 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在间接代理时双方都要承担责任。 2、凡是采用绿色通道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都无须填申报单,请判断并分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航空口岸进出境旅客的行李物品,若采用绿色 通道也要填申报单。 第二节报关单位 一、报关单位概念: 一是成为报关单位的条件:注册登记 二是告知报关单位的类型: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 二、报关单位类型: (一)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 1、概念:一是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二是对外贸易经营者 2、成为报关单位的条件:一是备案登记(商务主管部门) 二是注册登记(海关) 思考题(判断) (1)凡是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都可以自己办理报关业务。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未到海关注册登记无报关权,不能办理报关 业务 (2)凡是无进出口经营权的单位都不能自己办理报关业务。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些特殊的单位,如学校、科研院所等,从事非贸易性进出口活动可以成为临时报关单位,为自己办理报关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改革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改革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类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职业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树立能力本位、岗位目标的课程观,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当前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两大弊端 1.实践环节薄弱。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为培养具有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实践智慧的高技能人才服务,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观,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而当下的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理论知识依然是教育内容的主宰。这就必然造成课程建构与课程目标的冲突、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的背反,其结果只能离人才培养的目标越来越远。 2.课程结构不当。专业课比例过大,而对基础课重视不够;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重课堂教学,而轻活动课程;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等。其结果是课程门类多,课时多,学生负担重,自学时间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基础性。重视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虽然是要培养技术应用 型人才,但是并不是说只学专业课就可以了,基础课就不重要了。相反,强调基础课的学习和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基础课的学习,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基础课的学习,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 2.针对性。课程设置要根据专业培养目

[课程改革,高职,院校]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摘要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从教学理念,教材,教学内容等方面,针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做综合分析与探讨。阐述公共基础科学的高等数学,应当依据新课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学生特点,使课程改革向专业化靠拢,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掌握能力为专业课提供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Discussion on Advanced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O Xiaohai (Inner Mongolia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70) Abstract Combine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 terms of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teaching content, specific to Higher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 do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Elaborate public basic scientific mathematics, personnel train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new curriculum in vocational colleges,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so close to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reform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master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o provide services for specialized cours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advanced ,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 0 前言 传统教学的弊端是针对书本备课,教师怎么样教授,学生就跟着怎么样去学习,通过教师对所教授内容的理解来左右学生,可以理解为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学习。而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更新了教与学的内涵:它认为课堂教学学生与教师是共同的组成部分,师生应该是合作互利中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对学生这一主体的要求也应当予以重视,对学生从前所拥有的知识或者是经验给予足够的尊重,结合学生自身帮助学生提高与发展,对学生合理的特质发展予以鼓励,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学习主动权和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提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今天,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改革是十分紧迫的。 1 针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我国对学生的教育已随着时代对教育的新标准从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化,简单一点说,就是从以前的照本宣科,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理念迈进。尤其针对高职院校的课程,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英语的学习对于高职高专 院校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在英语教学方面我们的重视程度却严重不够。英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主要针对目前专业英语的教育现状,提出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abstrac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t is importan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tudy english.however,we haven’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cently. so the teaching reform in english should be imperative under the situation.aiming at the act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its reform.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lleges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被进一步证实。发达国家的成功教育史告诉我们: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依赖于其教育发展的程度,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懂理论, 而且应具有实践能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0年制定并颁布了《高职高专(含成人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一份指导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对高

《进出口报关实务》电子教案04进出口商品归类

第四次课授课计划 章节能力单元一报关的基础知识 能力四进出口商品归类 教学目的知识点技能点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学习,掌握商品归类总规则。 知识目标: 商品归类六大规则 技能目标: 掌握商品归类方法,学会进行商品归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商品归类规则一、二、三教学难点: 商品归类规则一、二、三 思考与训练1、如何对商品进行归类。 2、商品编码是怎么一回事? 下一单元预习内容要求预习: 对外贸易管制制度 注:两小节课为一次课

第四次课授课内容与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授课方法时间分配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课学习,掌握商品归类总规则。 ●知识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 商品归类六大规则 ●技能点: 掌握商品归类方法,学会进行商品归类 一、《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介 二、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 三、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 四、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 规则一(原文):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解释规则一: 规则一有三层含义: 1、指出“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例如说,第一类,活动物;动物产品,按标题,它应该包括,所有的活动物和动物产品,但第一类中,根据章注,就可以知道,流动马戏团、动物园或其他类似巡回展出用的活动物,不包括在第一类里面。所以说“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2、“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项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在第一章章注中有规定,本章不包括品目95.08的动物,不包括品目30.02的培养微生物及其他产品。那么95.08的动物、30.02的培养微生物,就不能归入本章。所以说,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项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3、“如项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在对商品进行归类的时候,税目条文、及相关的章注、类注是最重要的。如果按税目条文、及相关的章注、类注还无法确定归类的,才能够按规则二、规则三、规则四、五、六来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报关实务教学改革设计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报关实务教学改革设计 为倡导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进行报关实务的教学改革,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激发学生们学习报关实务的兴趣和激情,促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将报关实务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得报关实务教学的效率不断提升,进而培养出更多报关人才。 标签:应用型人才;培养;报关实务;教学改革;设计;研究 1 分析报关实务教学改革现状 目前,报关实务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制约了学生对于报关实务教学的深入学习和掌握,也制约了学生报关等相关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一系列的报关实务教学改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下面对报关实务教学改革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 1.1 报关实务教学课时设置的不多 报关实务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中的教学内容之一。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教学内容比较繁多,但是在报关实务教学课时设置上,时间安排得非常少,这使得报关实务教学的老师不得不挑一些重点的报关实务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使得学生掌握的报关实务教学内容就相对少了一些,也不全面,这不利于学生对报关实务的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1.2 教学硬件设施不足 报关实务教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操报关软件来强化对报关实务教学内容的认知和掌握,但是很多学校由于教学硬件设施有限,很少有学校将报关软件应用于报关实务的教学当中。这使得学生不容易掌握电子报关的内容,缺少实践性。 1.3 缺少实践环节 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很强,但是老师过分重视报关实务的理论性教学,忽视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再加上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比较少,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参加社会实践,因而导致学生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报关实务的内容,也不能够在具体实践中提升报关的能力。 2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报关实务教学改革设计的意义 现如今,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是求贤若渴,国家和社会最为缺乏的就是应用型人才。而报关行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的报关实务教学改革射设计能够不断促进学生将报关实务的理论教学与具体实践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一、适用对象 本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高职高专教育(即普通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专科教育)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生入学时一般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英语单词1000个(较低要求)-1600个(标准要求),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 二、教学目的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三、教学要求 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随着入学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均应达到A级要求。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要求: 1.词汇 A级: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学生还应结合专业 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 B级: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听力 A级: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述,理解基本正确。 B级: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1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述,理解基本正确。 4.口语 A级: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B级: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5.阅读 A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 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 B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

高职高专音乐教育课程革新

高职高专音乐教育课程革新 新世纪以来为增强世界文化软实力竞争,我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得到迅猛发展,但目前其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却不尽合理,为实现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根本和前提,本文根据当前高职高专音乐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从专业基础课程的民族化、专业技能课程的师范化,以及职业课程的能力化三个方面探讨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一、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基础课程的严重西化 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中外音乐史及欣赏》、《音乐作品分析与儿童歌曲创编》等,现在《基本乐理》课程中,学生首先学习的是五线谱、简谱,而我国流传几千年的乐谱,如俗字谱、工尺谱等却没有纳入课程之中;同样西方的七声音阶大小调首先进入学生的乐理知识体系,而我国的民族五声音阶、民族调式则因西洋大小调的先入为主,常常被学生所忽略;目前《中外音乐史及欣赏》课程是将中国音乐史及欣赏与西方音乐史及欣赏二者合并,这样虽然有益于知识的综合贯通,但因受音乐教育西化的影响,很多老师授课中习惯安排大量的西方音乐史及欣

赏内容,然而尽管我国民歌、戏曲、曲艺,民族器乐等民族民间音乐中有很多精品,却很少被介绍到课堂来。另外,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没有进入课程;同样《基础和声》课程因长期受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内容上以西洋传统和声学为主,关注和声理论,重视四部和声连接等,由于和声课程内容难度较大且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和声课程的兴趣锐减,最终导致最简单的和声连接学生都掌握不了,进而影响了其即兴伴奏能力的形成。另外,新世纪伊始基础音乐教育已将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纳入课程之中,而目前高职高专音乐课程体系在这一领域却是空白,因此专业基础课程急需改革。 (二)专业技能课程缺乏师范性 多年来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一直套用音乐学院的课程体系,在技能课程方面向音乐学院表演系看齐,只重视技能课的训练而忽略了师范性。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有《钢琴与即兴伴奏》、《声乐》、《舞蹈》、《合唱与指挥》等,从专业技能课程的结构上看,目前高职高专音乐教育长期将钢琴作为唯一的必修乐器,我国民族乐器在高师课程体系中是缺失的,无疑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另外在课程教学上很多学校的钢琴老师在教学上依然延续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上偏重于技能,关注大量练习曲、乐曲的训练,追求弹奏大型的乐曲或难度较高的练习曲,学生的钢琴技巧规范而娴熟,但简单的儿歌即兴伴奏能力却相当薄弱。从技能课程的内容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