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地质背景与特色农作物品质相关性研究进展_高琳

农业地质背景与特色农作物品质相关性研究进展_高琳

农业地质背景与特色农作物品质相关性研究进展_高琳
农业地质背景与特色农作物品质相关性研究进展_高琳

收稿日期:2010-05-05;修订日期:2010-06-17

作者简介:高琳(1986-),女,满族,辽宁鞍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环境生态与地质背景研究。E-mail:lyn19860203@https://www.doczj.com/doc/6810122532.html, *

通讯作者:E-mail:hylong@https://www.doczj.com/doc/6810122532.html,

农业地质背景与特色农作物品质相关性研究进展

高琳1,2,龙怀玉2*,刘鸣达1,雷秋良2,张认连2

(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沈阳11016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农作物的生长主要依赖于水土条件,而水土条件除受气候影响外,又直接受地层岩性、地球化学、水文特征等农业

地质背景的影响而衍生变化。所以农作物品质的优劣,又与其所处区域的农业地质背景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成土母岩、

地形地貌、地球化学背景值、水文地质等农业地质背景因子和农作物品质的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农业地质背景研究趋势的展望。关

键词:农业地质背景;成土母岩;地球化学背景;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农作物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4-3945(2011)

05-1263-05Vol.42,No.5Oct.,2011

土壤通报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第42卷第5期2011年10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品质的特色农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1]。但从近些年的情况

来看,由于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特色农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现象不断出现[2]。为此,农业部门开展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基地规划评价研究,并规划了35个优势作物产区[3]。但是这些工作主要是依据光照和降雨等水热条件、生产规模、产业化基础等因素进行的,却没有考虑农作物所在地域的农业地质背景条件与农产品特色品质和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因素。然而,随着对农学、土壤学及地质学的深入研究,在地学科技支农的过程中,国内学者发现许多优势农产品只限定于某一特定的区域内,这种特定的区域就是包括岩石类型、地球化学背景值、地形地貌等方面在内的农业地质背景条件的特定区域,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种地质背景对特色农业的存在及特色作物品质形成的决定性影响,而农业地质背景和农作物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土壤学家和地质学家的共同关注[4]。

农作物生产是一个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复合在一起的多因子复杂系统。自从农作物产生伊始,人类就一直试图通过人工干预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经过几千年,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积累,在农作物的品种选择、施肥、采收、栽培、灌溉、气候适宜性、土壤培肥以及作物营养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相关研究文献浩如烟海。而农业地质背景方面的研究文献显然要少的多,理论体系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因此,本文试图依据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较强的研究文献,对农业地质背景因子(成土母岩、地形地貌、地球化学背景值、水文地质等)和农作物品质

的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辨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农业地质背景研究趋势的展望。

1关于农业地质背景的概念

“农业地质”一词最早是19世纪中期欧洲地质学

家法鲁(F.A.Fellow )和李希霍芬(F.V.Richfhofen )等提出的[5~7],当时只在于解释土壤的形成,认为土壤的形成过程就是岩石矿物的风化过程和地质循环过程,并且在这些过程中,岩石矿物的溶解淋失会使土壤肥力不断丧失[8,9]。这一概念阐明了岩石与土壤之间的继承关系,为后来的农业地质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土壤肥力的解释还是相对比较片面的,而且这一概念也没有涉及到相关的农业问题。因此,李正积提出了农业地质的新概念,即为研究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的地质背景条件及相关因素的科学,具有边缘学科的特点[10,11],此概念包含了与地质相关的农业条件,并首次提出了“农业地质背景”一词,在后来的一些研究和论述中,他又进一步说明了农业地质背景的概念,认为农业地质背景是大农业与相关的地质体及地质营力的特殊综合,对大农业能起到制约作用[12],包括岩石体和第四纪地质体的作用、地质构造作用、地球化学条件制约作用、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等[10]。自李正积提出“农业地质背景”和编著《地质与农业》以来,农业地质背景作为地质与农业结合的新领域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3],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业地质背景的研究逐渐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广泛重视[14,15]。许多国内学者对农业地质背景的概念进行总结和归纳,但由于农业地质背景本身具有交叉和边缘学科的特点[16,17],所以涉及到的领域和内容很广泛,不同领域的

第42卷土壤通报

专家对其阐述较多,如周俊认为农业地质背景是指在一定区域对大农业生产和发展有着一定影响或作用的各种地质组成及有关地质作用的综合[18];又如张水根[19]认为农业地质背景主要是从地质构造、岩石地质、地球化学、水文、地貌等地质因素入手,结合地理、气候、土壤、植被、水利、环境等农业因素,综合研究农业地质背景条件等等。

总体来看,农业地质背景是地质科学、农业科学及土壤科学等交叉结合而形成的自然资源类的实证性运用科学,具有多学科知识效应、多因子组合、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因此,可以认为农业地质背景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同大农业生产(农、林、牧、副、渔)密切相关的地质体(岩石体或第四纪堆积层)与地质营力作用(内、外营力作用)的特殊结合,即与农业相关的地质体、地质作用、地貌等因素的综合体,常常与地理、气候及其他相关因子相结合。例如,土壤粘土矿物、成土母质、下垫岩石、地质构造、地层年代和地貌特征等都属于农业地质背景范畴。

2农业地质背景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主要依赖于水土条件,而水土条件除受气候影响外,又直接受岩石类型、地球化学、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的严格控制而衍生变化,这后者即是农业地质背景[20]。不同的农作物都要求适合自身生长的地质背景[21],农作物的品质优劣,也与其所处区域的农业地质背景条件密切相关[22,23]。根据现有的一些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即使在气候相似和人为条件也基本相同的地区,只有某些地区是优质高产的,或者显示出独特的品质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现象归之于土壤的差别,如果用地质学的观点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一优势作物总与一定的地质背景相关联[10,24]。此外,还有学者分别对山东金乡县大蒜[25]、小店西瓜[26]、广西沙田柚[27]、河北赞皇大枣[28]、福建省天宝香蕉[29]、寿光市蔬菜[30]等特色农业进行研究,发现这些作物所处区域的农业地质背景具有制约它们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作用,这些研究都充分证明了农业地质背景与农作物品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农业地质背景又是一个复杂的多因子组合,土壤的母岩、成土母质、地质构造、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表地质作用等都属于农业地质背景范畴[31,32]。下面本文主要针对成土母岩、地形地貌、地球化学背景值、水文地质四个方面内容作些具体探讨。

2.1成土母岩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成土母岩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如在成土母岩的概念及分类和成土母岩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成土母岩和土壤之间的关系方面。然而,成土母岩和农作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土母岩不同,所形成的土壤亦不同,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的品质。例如,陆景冈等[33]比较研究了浙江省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上所产茶叶的品质,其中花岗岩、石英砂岩和变质岩(片麻岩为主)上常产优质茶叶,而玄武岩、石灰岩和中新更世(Q2)红土上所产的茶叶品质较差。国外在波兰圣十字山脉三种地质背景系统的研究中,也发现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矿物学特性差异较大,而这些性质决定了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和生物指标的化学特征[34];还有研究表明巴西中央高原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中微量元素丰富,在矿物风化时,可以缓慢地释放营养元素[35]。

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成土母岩对农作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36]。首先,成土母岩的矿物组成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状而影响作物品质,如辽宁盖县的优质国光苹果易生长在含有云母类、石英、斜长石的片岩、片麻岩和变质岩地区,因为此区域岩石风化破碎形成的砂质土壤,结构性良好,通气性强,酸碱度适当,可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并增强养分的吸取能力[37]。其次,成土母岩的化学成分通过地球化学元素影响土壤状况进而影响特色作物的品质,因为成土母岩的化学元素不同,其发育的土壤的化学元素含量差异也较为明显。如赵兵等[38]研究山东沂水县烤烟品质与农业地质背景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岩所衍生的土壤中,Si,Al,Ca,M g,K等化学元素含量较高,而这些元素都是有益于烟叶品质的元素。康桂玲等[39]研究显示由碳酸盐风化物和第四纪黄土母质的混合物质发育而成的褐土是山东肥城桃优势区的岩土条件,因为此区域衍生的土壤中富含Ca、M g、K、P、N和Fe等元素。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把土壤作为“生态桥”,来进一步研究成土母岩与各种农作物的关系,成土母岩不同,衍生的土壤理化性质、营养元素含量也千差万别,因此造成农作物的长势、产量和品质各异。

2.2地形地貌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

地形地貌条件的变化影响着区域小气候,进而影响到热量和水分的分布[2],水热条件不同又影响到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进而影响到各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优劣[40]。如在地表起伏、坡度和坡向方面,已有学者对其做过一些研究,如罗洪等[41]对江西不同坡度和坡位上杨梅的产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坡度小于10度,中坡时杨梅的产量最高,大于10度或

1264

5期高琳等:农业地质背景与特色农作物品质相关性研究进展

位于其他坡位的杨梅产量均较低。而在海拔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一些,如张永安等[42]在全国18个有代表性的烟叶产区定点取样,发现烟碱含量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呈现升高或降低的趋势,而蛋白质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李继新等[43]也通过试验和示范分析研究显示,随着海拔升高,烟碱含量逐渐降低,糖含量逐渐升高。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农作物生长地域因具体条件不同应有其最适宜的海拔高度范围,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农作物品质会有所下降[40]。如简永兴[44]在湘西北石门县和慈利县海拔200~1200m范围内,进行了烤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烤烟的评吸总分、香气量及石油醚提取物总量均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烤烟的外观品质及内在质量均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提高。胡元才等[45]经三年试验认为黔西南州以海拔1460~1700m地区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最佳。而穆彪等[46]的研究表明,随着海拔从700m上升到1300m,烟叶的外观品质、内在质量和评吸总分都略有下降;他们认为黔北大娄山烟区以海拔900~1100m范围内的烟叶品质较佳。如上所述可以得知,地形地貌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农作物不同,适宜的地貌条件不同。但是同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指标较少,仅限于海拔和坡度,缺少在宏观地理位置上的大尺度指标的研究等。

2.3地球化学背景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

农作物直接相关的地球化学背景是指在气候、岩土和生物等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表生地球化学环境,不同特征的环境中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存在状态、组合关系不同[47]。目前几乎所有从事农业地质背景方面研究的人员,都将地球化学元素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48],因为各大圈层最直接的联系就是地球化学的联系,地球化学元素在母岩-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运动特征,直接影响作物生长。

已有大量文献表明,岩石、土壤中化学元素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49,50]。比如在土壤缺锌的地方,果树易落花落果;在缺乏硼元素的地方,蔬菜易烂心等[51]。曾群望等[52]深入研究了滇东四县(陆良、路南、泸西、弥勒)烤烟生产与土壤地质背景的关系,发现稀土元素和K、M g、Ca、P、Al等矿质元素是影响烤烟内在品质的重要因子。路玉林等[53]研究表明岩石、土壤、成土母质中M o、Cu、B、Co、Ni、Zn、Cr等元素的丰度与宁国山核桃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少数元素的差异,如Fe、M n、Se等元素,可能对于山核桃长势及产量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或起决定性因素。栾文楼等[54]也分析河北行唐县大枣分布区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发现优质大枣分布区土壤的P、St、Na及稀土元素总量含量高。Carmine等[55]对意大利格兰德河谷进行岩石、河流沉积物和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阈值有差异,这些差异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存在相关性。因此,农作物生长往往与地球化学条件密切相关,某些地球化学元素的不足或过剩,会严重影响一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及品质。

2.4水文地质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

农业水文地质主要指区域内地貌和地质体的水文地质特征,包括地下水补给的地表水、土壤水及地下水的状况。戴炳仁[56]通过对日照市优质茶区的水文地质背景相关参数的对比研究,发现优质茶区地下水中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如K,Na,Cu,Zn等;而As,Hg,Pb,Cr6-等有害元素含量均很低。Bryant等[57]使用氯氟烃(CFC)追踪法调查威斯康星州中南部农业景观区基岩含水层剖面中N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水N和P的循环作用对地表水及土壤有影响。一般来说,在优势作物背景区,为了保证优质农作物的品质,并维持植物生理水的供需平衡,土壤水的储存和转移必须是稳定持续的[58,59]。因为水是地球化学物质运移的介质,从而对地球化学行为产生一定作用,也是影响地球化学元素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水文地质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条件对农业生产和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并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农业地质背景因子和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业地质背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果,但是总体来看,现有的研究还比较零星,缺乏必要的系统性,而且现有的农业地质背景数据指标少、不完整,研究的指标多限于土壤和海拔。在宏观地理位置上,对农业地质背景和农作物相关性的研究描述现象较多,理论性的阐述却比较少,缺乏足够的机理性和规律性研究。

笔者认为农业地质背景在以后的研究和应用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农业地质背景是指在一定区域对大农业生产和发展有影响和作用的全部地质条件及其相关因素,是一个多因子组合,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第二,农业地质背景空间性较强,空间尺度多变,应探讨不同空间尺度的地质背景数据的整合问题;第三,农业地质背景受相关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如气候、植被环境的农业因素的影响,常常

1265

第42卷土壤通报

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研究地质条件对作物的影响,才能得到可观可靠的结论,不能设想全国性的到处适用的农业地质背景条件;第四,农业地质背景的研究要着眼于地质知识在农业上的实际应用,以土壤作为地质背景与作物之间的中介体,研究地质背景与大农业生产的相关性。

4研究展望

农业地质背景是农作物特色品质形成的生态基础条件之一,在实际生产、科研中必须通过综合研究,获得足够的农业地质背景数据,系统地、完整地研究农作物特色品质与生态条件之间的关系,寻找起关键作用的地质背景因子,可以更准确地指导农业生产、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研究农业地质背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位置和作用,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农业地质背景研究中,应该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广泛开展农业地质背景调查,综合各种地质因素,研究特色农产品与农业地质背景因子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同农业地质背景产区作物品质差异的原因;其次,应该广泛开展农业地质背景调查的基础研究,对比分析优势农产区与一般农产区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土壤适宜性;最后,随着农业地质背景调查研究的深入,充分应用(GIS、GPS、RS)技术在农业地质背景调查研究中的作用,以避免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同时大大降低研究中数据的综合、提取难度及人为因素,并提高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因为农业地质背景空间性较强,不同地质背景因子的空间尺度相差较大,比如地貌这种尺度大的因子,可以根据遥感资料或地质图,通过GIS 空间分析和RS遥感解译来获取,以便为野外调查提供依据,快速地分析和确定地质背景因素与作物生长的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孙俊萍,韦开蕾.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J].农村经

济,2002,11:19-21.

[2]温小亚,康桂玲,赵莎.浅论绿色农产品与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的

关系[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26(1):59-61.

[3]李瑞敏,侯春堂,王轶.农业地质研究进展及主要研究问题[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2:110-113.

[4]王萍,王涛,赖树钦.特色农业成土母质的元素特征及其对作

物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4):418-

421.

[5]吴春发.农业地质信息在农业地质研究与区划中的应用[J].江苏

地质,2004,28(4):214-217.

[6]张连昌,李英.国外“农业地质”研究进展[J].国外地质与勘探,

1993,(2):47-49.

[7]麻志周.地质学在农业上的拓展应用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26(3):91-94.

[8]童潜明,杨慧敏.农业地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向[J].湖南地质,

1989,8(3):75-78.

[9]王恒旭,王志坤,胡永华,等.农业地质概述及应用前景[J].安徽农

业科学,2006,34(5):958-959.

[10]李正积.试论农业地质背景系统的作用[J].山西地质,1991,6(4):

369-380.

[11]康自立,林银山.有关农业地质学的几个问题[J].华东地质学院学

报,1995,18(2):158-164.

[12]李正积.农业地质背景系统概念及其应用[J].四川地质学报,

1991,11(1):63-68.

[13]庄文明,陈绍前,黄友义.农业地质调查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

广东地质,2000,15(3):73-76.

[14]麻志周.农业地质学的应用与展望[J].河南国土资源,2005,(6):

38-39.

[15]李英,张连昌.农业地质学及其基本任务[J].西安地质学院学

报,1995,17(1):90-92.

[16]周俊,姚君泽.农业资源的地质背景及其开发利用[J].农业技术

经济,2000,(1):24-27.

[17]高亚峰.农业地质及其开发利用[J].北京地质,2002,14(1):37-41.

[18]周俊,邹德伟,朱江,等.关于农业地质背景及其开发利用[J].

黑龙江地质情报,2000,4:24-29.

[19]张水根,叶海燕,高和生.农业地质工作的研究方向及工作方法探

讨[J].江西农业科技,2003,(5).

[20]王数,东野光亮.地质学与地貌学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出版社,2004:269-282.

[21]毕坤,王尚彦,李跃荣,等.农业生态地质环境与贵州优质农产

品[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22]刘宁,邱红绪,张毅功.沧州金丝小枣主产区气候及农业地质背

景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112-13115.

[23]戴炳仁.日照绿茶与地质背景相关性浅析[J].山东地质,2003,19:

29-32.

[24]KARAIVAZOGLOUA N A,TSOTSOLIS N C,TSADILAS C D.In?

uence of liming and form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n nutrient uptake, growth,yield,and quality of Virginia(?ue-cured)tobacc[J].Field Crops Research.

[25]宋印胜,李家田,梁永臣.金乡县农业地质背景与大蒜品质关系初

探[J].山东地质,2000,16(4):50-54,59.

[26]冯群耀.广西沙田柚农业地质[J].广西地质,2001,14(1):47-50.

[27]张长敏.小店西瓜的农业地质背景[J].北京地质,2001,13(2):41-44.

[28]郝跃生,马友谊,王海莉.赞皇大枣农业地质背景研究[J].河北地

质矿产信息,2005,(4):2- 6.

[29]黄毓明.优质高产天宝蕉的农业地质环境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

地质,2007,(6):121-125.

[30]王俊兰,曲建民,付恩光,等.寿光市蔬菜品质与农业地质背景关

系[J].山东国土资源,2008,24(3):39-44.

[31]刘志才.农业地质学研究内容综述[J].宁夏地矿信息,2000,(2):1-4.

[32]DANIEL F.MERRIAM.Kansas energy,environment,and conservation:a

geological overview[J].Environ Geol,2009,56:1697-1706. [33]陆景冈.土壤地质环境与茶叶的内在品质[J].茶叶,2009,35(1):

19-21.

1266

5期Re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o-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Crop Quality

GAO Lin 1,2,LONG Huai-yu 2*,LIU M ing-da 1,LEI Qiu-liang 2,ZHANG Ren-lian 2

(1.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ollege of Land and Enviroment,Shenyang 110161,China;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

Abstract :

The growth of crops mainly depends on soil and water conditions,which are also directly affected by agro-geological background such as formation lithology,geochemistry and hydrology features,besides climate conditions.Therefore,the quality of crops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gro-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specified region.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ps quality and the agro-geological background factors such as parent rock,topography,geochemical background and hydrogeology;thereafter,the paper present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studies and the prospects of research tendency of agro-geological background.

Key words :

Agro-geological background;Parent rock;Geochemical background;Topography;Hydrogeology ;Crop [34]GALUSZKA A.The chemistry of soils,rocks and plant bioindicators

in three ecosystems ofthe HolyCross Mountains,Poland[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5,110:55-70.

[35]CURI N,FRANZM EIER D P.Effect of Parent Rocks on chemicaland

mineralogical properties of some oxisols in Brazil [J].Soil Sci.Soc.Am.J.51:153-158.[36]刘

宁,邱红绪,张毅功.沧州金丝小枣主产区气候及农业地质背景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112-13115.

[37]李凤玲.中国农业地质工作展望[J].生态环境,2006,15(5):1131-1132.[38]赵

兵,崔成修,刘光亮,等.沂水县农业地质背景与烟叶品质及生长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烟草,1996(4):15-18.

[39]康桂玲,杨秋荣,曹积飞,等.山东肥城桃优质高产与地质环境的

关系[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2):32-33.

[40]李洪勋.贵州地貌与烤烟生产[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525-528.[41]罗

洪.坡度和坡位对杨梅生长结果的影响[J].江西林业科技,2008,2:15-16.

[42]张永安,朱亚刚,陈佳波.生态因子与烤烟部分化学成分的关系研

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85-9286,9336.

[43]李继新.贵州典型生态区烟叶质量特点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

2009,30(1):62-67.

[44]简永兴.海拔高度对湘西北烤烟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6,

3:26-29.

[45]胡元才,周丕逊.海拔高度与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关系[J].贵州农业

科学,1995,5:36-39.[46]穆

彪,杨健松,李明海.黔北大娄山区海拔高度与烤烟烟叶香吃味的关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4):148-151.[47]杨忠耀.农业地质背景及其控制因素[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1,11(3):205-213.

[48]曾群望.农业地质背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云南地质科技情报,

1992,(1):22-25.

[49]曾昭华.四川省土壤元素含量和生态农业地质研究[J].四川地质

学报,2005,25(1):44-50.

[50]杨军华.福建沿海地区农业土壤全量养分丰缺评价[J].第四纪研

究,2005,25(3):340-346.

[51]朱济成.农业地质学及其运用[J].北京地质,1995,(1):29-32.[52]曾群望.云南东部烤烟农业地质背景相关性研究[J].云南地质,

1994,13(2):121-132.

[53]路玉林,戴圣潜,李运怀,等.安徽宁国市山核桃农业地质环境的

因子分析研究[J].土壤通报,2006,37(6):1203-1203.

[54]栾文楼.河北行唐大枣品质与成土母岩类型关系的探讨[J].中国

地质,2007,34(5):935-940.

[55]CARMINE A,LUIGI M,ROSANNA D R,et al.Geochemical features

of rocks,stream sediments,and soilsof the Fiume Grande Valley (Calabria,Italy)[J].Environ Geol .2007,52:719-729.

[56]戴炳仁.日照绿茶与地质背景相关性浅析[J].山东地质,2003,19:

29-37.

[57]

BRYANT A.BROWNE,GEORGE J,et al.Collateral geochemical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nitrogen enrichment from 1963to 1985:a southern wiscons in ground water depth profile [J].Environ Qual.2008,37:1456-1467.

[58]马爱军,彭学军,曾钦旺.黔阳地区农业地质背景与农业优势区分

析[J].湖南地质,2002,21(2):154-159.

[59]INEZW ,PRZEMLYSAWS .Application offactor analysis toclassification

of engineering-geological environments [J].Mathematical Geology.1974,6(1).

[60]华南农科院.地质学基础[M].农业出版社,1979.

高琳等:农业地质背景与特色农作物品质相关性研究进展

1267

农业地质调查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工作要点 工作部署

农业地质调查技术和工作要点 1我国农业地质调查进展 农业地质调查是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地质调查工作,通过测定土壤、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湖底沉积物、海底沉积物、农作物等环境介质中元素等地球化学指标,研究元素从岩石—土壤—水—农作物(水产品)—人体的生态循环过程,实现对农业地质环境的评价。调查成果具有“多目标”、“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可为土壤环境治理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护、基础地质研究、地方病防治等领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前苏联于1927年就成立了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对生态地球化学进行了八十多年的系统研究。随后加拿大、美国、英国等作了大量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韦伯(J.S.Webb)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和思路引入到环境研究中。此后几十年里,有关环境地球化学、农业地球化学、地方病与环境地球化学的关系等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各国地球化学家的重视,先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化学元素与某种生物效应的相关性。在广泛深入的研究工作基础上,许多国家的地球化学家普遍认识到,全国(或区域)生态地球化学填图工作可以在解决日益迫切的人类生态环境问题中发挥巨大作用。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全国或区域性多目标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填图工作。 我国生态地球化学研究虽然起步稍晚,但成就比较显著。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目前已覆盖了600多万km2的国土面积,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随后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利用区域化探资料,开展了农业、环境、地方病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区域化探资料主要涉及山区和丘陵区,使其在农业、环境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受到限制。 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组织和部署下,1999年首先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湖北江汉平原、四川成都盆地开展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试点工作,其成果引起了中

汶川地质背景

第二章自然地理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 km,南北长105 km,总面积 8 820 km2,森林覆盖率达48%。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 325 m,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距省城成都146 km、州府马尔康 246 km,国道213、317线穿城而过。 汶川县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岩浆岩分布广,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非金属矿产品种较多。气候随东南向西北地势上升,呈比较完整的垂直,可分为8个不同的自然气候区,故有“十里不同天”之说。但南湿(漩口、映秀地区)北旱(威州、绵虒地区)趋势明显,光、热、水分布不均,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生产,为州内重要农区县之一。在是2 000 m以下地区,年均气温13.5℃(北部)~14.1℃(南部),无霜期247~269 d,雨量528.7~1 332.2 mm,日照1 693.9~1042.2 h,适宜各类动植物生长。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达4 000余种,其中高等植物2 002种;野生动物2 004种,珍稀品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等45种。 阿坝州汶川县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成都市仅70 km,素有阿坝州南大门之称。这里不仅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更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的故乡,还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该县境内水能资源蕴藏量达348万千瓦,是川西平原重要能源供给地。 汶川不仅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到2002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125 852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6 543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6 42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 678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了1 500亩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和500亩两个无农药污染IPM示范园区,注册和启用了“西羌牌”、“岷江牌”两个商标和五个蔬菜水果绿色标志,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列为无公害蔬菜、水干果生产建设基地。林业三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封山育林9 403.9公顷,飞播造林813.4公顷,人工造林3 723.1公顷;完成还生态林3.28万亩,还经济林0.42万亩;完成治沙面积14 605.54

水稻谷物品质分析报告

水稻谷物品质分析报告 段汝顺 七星农场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一、目的意义 品质分析是指利用科学分析手段,对农产品(主要是植物性农产品)的品质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国家指标,进行质量评估,进而选育出优良品种,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农产品。为了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特色品种,提高种植效益。2010年对研发中心新种植的23个水稻品种进行品质分析。 二、样品数量和栽培技术 (一)样品数量 试验品种空育131、龙粳20、龙粳27、龙粳29、龙粳21、绥粳10、绥粳13、龙粳26、垦稻17、垦稻19、龙粳28、龙粳25、垦稻20 、垦稻21、垦粳3号、空育163、绥粳4号、龙粳香1号、莎莎妮、稼禾红玉、稼禾丽稻、龙香稻2号、东农428等23个品种均采集于研发中心试验园区。 (一)样品采集 收割前在长势均匀的稻田随机选取3?,人工割晒,三天后脱粒;待水分稳定后参照“GB1350-2009米质测定方法”进行品质分析。 (二)样品前处理 在稻谷水分14%?1时,随机取2kg稻谷,采用四分法处理取回的样品,获得500g均匀稻谷。然后使用法国CHOPIN样品杂质清选分离机1min对500g稻谷清除杂质。再使用KETT砻谷机磨糙米磨制2次。最后使用山本有限公司生产的砻谷机VP-32型精米机加工精米磨制1min,过2mm筛孔得到整精米。 三、结果与分析

(一)加工品质 加工品质是指检测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白度等品质。根据 GB1350-200的标准:国家一等米要求出糙率?81%,整精米率?61%。使用KETT砻谷机磨糙米2次测糙米率。整精米率用山本有限公司生产的砻谷机VP-32型精米机加工1min测得。C-300白度计测白度。 表1稻米碾磨品质 品种(系) 糙米率(,) 精米率(,) 整精米率(,) 白度 空育131 84.4 72.7 68.5 35.1 垦稻20 84.9 70.7 66.3 41.3 垦稻19 84.0 72.0 66.8 41.6 垦稻17 83.3 72.1 68.2 36.4 垦稻21 85.4 72.7 68.0 40.2 绥粳13 83.1 72.0 68.3 39.5 绥粳10 82.4 69.9 68.4 38.4 龙粳29 84.8 73.0 71.1 40.4 龙粳28 84.3 72.2 69.4 36.1 龙粳25 85.3 73.8 70.8 35.8 垦粳3号 84.3 69.3 67.2 41.1 龙粳20 83.6 71.3 68.0 42.0 龙粳27 84.3 71.8 65.9 34.2 龙粳26 83.8 70.2 66.0 40.1 龙粳21 82.8 70.0 66.3 38.3 东农428 82.1 60.6 56.7 37.7 空育163 83.4 70.4 68.7 40.8

作物品质分析.

作物品质分析是介绍作物产品的品质性状指标及其分析测定技术和方法的一门应用性课程。作物品质分析就是运用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等检测技术,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粮食、油料等农作物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测定。 作物品质概念是指人类所需要农作物目标产品的质量优劣 优质农产品——能够在质量上最大限度满足人类要求的各种农产品 作物的物理品质指作物产品物理性状的好坏 作物的化学品质指作物产品的的化学特点,包括营养物质的含量、成分及其平衡状态。作物营养品质主要是指目标器官营养成分的含量、成分结构及其对人畜的营养价值作物营养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粮食作物子粒中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含量 2、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 3、蔬菜、果品的糖分及维生素含量 4、饲料作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利用率等作物的蒸煮品质表示米、面等制作各种主食品的适宜性和其质量的好坏。作物的蒸煮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米、小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出饭率、糊化温度等 2、小麦粉蒸馒头、制面条、包饺子等的品质 作物品质的主要指标 : 外观形态、水分、灰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脂肪及脂肪酸、维生素、有害物质 水分的测定方法:常压干燥法、真空干燥法、红外线干燥法、蒸馏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快速水分分析法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自动定氮仪测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氨基酸的测定方法:总量测定(指示剂甲醛滴定法、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测定(氨基酸的层析、色谱仪测定氨基酸)脂肪的测定方法:索氏提取法、碱性乙醚法、酸水解法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淀粉的测定方法:酸水解法、氯化钙—醋酸浸提—旋光法、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碘蓝比色法) 纤维素(粗纤维)的测定方法:质量法、容量法、中性洗涤纤维素法、酸性洗涤纤维素法维生素的测定方法:维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稻米品质:指水稻稻米的质量表现,包括多种品质指标 : 加工品质(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商业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等 稻米加工(碾米)品质:指将稻谷加工后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的高低稻米加工(碾米)品质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三个指标 稻米糙米率指糙米占供试稻谷重量的百分率(取决于供试样品的谷壳厚度和谷粒充实度)糙米率( %) =(整粒糙米重 +1/2 碎粒糙米重) /样品重 *100% 稻米精米率:指将糙米经精白碾磨除去米糠及胚、或直接将稻谷经精米机加工得到的精米占供试稻谷重量的百分率 稻米精米率取决于糠层厚度、胚的大小及其脱落难易程度、米粒的易碎性以及纵沟深度等方面 精米率( %)= 精米重 / 稻谷样品重 *100% 稻米整精米率:指整精米(包括长度》完整精米4/5的非完整精米)在精米中所占比率 整精米率( %) = 整精米重 / 稻谷样品重 *100% 我国稻米的糙米率一般为 78%~82%,精米率为 60~70,整精米率变幅较大稻米外观品质(商业品质):是指米粒外表的物理特性,如籽粒大小、形状、色泽、垩白、透明度和裂纹等 外观品质是当前我国商品米定级的主要依据 稻米外观品质(商业品质)包括透明度和光泽、粒型(长/ 宽比)、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裂纹

国外谷物品质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

国外谷物品质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 武汉食品工业学院(430022) 王明伟 摘 要 将德国布拉班德公司最新推出的E型粉质仪及快速粘度—糊化仪分别与老式粉质仪、粘度仪及糊化仪就其结构与操作、结果与分析、软件与硬件等方面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新仪器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测定时间短及样品用量少等优点。 关键词 谷物品质 分析技术 E型粉质仪 快速粘度-糊化仪 中图分类号 T S210.7 Up-to-date Development of Cereal Quality Analysis Technology Abroad ABSTRACT A compar ativ e analy sis w as made between farino gr aph E and visco-amy lo-g raph-R recently pr e-sented by Br abender G ro up and fo rmer farino gr aph,visco gr aph and amy log raph in r espect of constr uction and oper a-tio n,r esult and analysis,so ftw are and hardwa re.T he result sho wed that far ino yr oph E and v isco-am ylo-g r aph-R have many advantag es such as simple co nstr uct ion,high aut omat ion,quick measurement,small sample w eig ht and low cost. KEYWORDS cer eal quality analy sis t echnolo gy farino gr aph E visco-amylo-gr aph-R 1 前言 世界性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谷物品质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谷物品质分析方法与检测仪器不断涌现。在1997年北京国际粮油功能食品研讨会上,德国布拉班德公司推出的E型粉质仪及快速粘度—糊化仪以其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测定时间短及样品用量少等优点而倍受国内外本学科的专家及学者的高度评价。 现将E型粉质仪及快速粘度—糊化仪分别与老式粉质仪、粘度仪及糊化仪就其结构与操作、结果与分析以及软件与硬件等方面相比较,并进行对照分析。 1 E型粉质仪 1.1 结构与操作 1.1.1 结构 E型粉质仪与老式粉质仪相比较,具有更简单的结构。该仪器的测量系统全部采用电子元体,用一个灵敏的电子传感器和计算机来代替机械的自由动力计、杠杆系统和记录器来测量面团揉合时的阻力(扭矩),然后将此数据通过串联接口输送到计算机内进行评价,最后通过打印机将粉质图谱与评价结果一同打印出来。计算机的显示屏随时可显示测定样品的粉质图谱。 1.1.2 操作 与老式粉质仪相比较,E型粉质仪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系统可自动调零。因此,在计算机上通过选择所用的揉面钵型号等可自动地调节测量范围。E型粉质仪除适合与老式粉质仪相同的揉面钵测定外,也可适用于微型粉质仪揉面钵的测定(样品用量10g),因而E型粉质仪也可在样品量较少时进行测定。 1.2 结果与分析 1.2.1 结果 老式粉质图谱采用弓形纵坐标,而新式粉质图谱采用直角坐标,因而新式粉质图谱与老式粉质图谱稍微有些不同,但因E型粉质仪的揉面钵与老式粉质仪相同,因此,二者评价结果相同。 表1 E型粉质仪粉质试验参数及评价结果 样品名称ABC号饼干粉 测定日期1997.8.10测定方法IC C 操作者M iller 揉面钵型号300g 面粉水分/%13.0 稠度/FU516(吸水率为56.7%) 吸水率/%57.1(校正到500FU) 吸水率/%55.9(校正到14%) 形成时间/min 2.0 稳定时间/min 2.3 弱化值/FU114 弱化值/FU(ICC)137 粉质仪品质数值30 备注米尔顿糕点公司 1.2.2 结果分析 与老式粉质仪相比较,E型粉质仪具有自动分析粉质图谱及将分析结果与粉质图谱、试验参数一同打印出来的功能,因而消除了老式粉质仪人工分析粉质图谱所带来的误差。同时,这也是自动化程度 43 第8期 1998年 粮食与饲料工业

《作物栽培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作物产量中常说的经济系数是指 1.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之比 2.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 3.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百分比 4.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百分比 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中,下述属于形态指标的是 1.蛋白质 2.氨基酸 3.脂肪 4.颜色 3、作物生长的“营养三要素”是指 1. C、H、O 2. N、P、K 3. S、N、P 4. N、P、S 4、下列哪种根属于产品器官 1.气生根 2.须根 3.块根

4.不定根 5、下列属于喜钾作物的是 1.水稻 2.玉米 3.马铃薯 4.小麦 多项选择题 6、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 1.热量 2.水分 3.地力与肥料 4.劳畜力与机械化等 7、下列哪些作物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大麦 2.小麦 3.黑麦 4.油菜 8、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 1.插播

2.条播 3.点播 4.重播 9、下面哪些材料可用于繁殖下一代 1.颖果 2.块茎 3.块根 4.鳞茎 10、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土壤区分为下列几大类 1.砂土类 2.黑土类 3.壤土类 4.黏土类 11、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哪些作物属于C3作物 1.小麦 2.大豆 3.玉米 4.棉花 12、间作与套作不相同点在于 1.共生期长短不一样 2.熟制不一样 3.复种指数不一样

4.前者是成行种植,后者是成带种植 13、关于土壤质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沙质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 2.壤质土耐旱耐涝,适耕期长。 3.黏质土吸附作用强,保肥性好。 4.沙质土壤保水不保肥。 14、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1.小麦 2.烟草 3.大麦 4.油菜 15、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 1.光照 2.温度 3.水分 4.氧气 16、从引种角度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生育期缩短 2.生育期延长 3.生育期不变 4.营养生长期缩短 17、按照作物“S”生长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广元农业地质调查概况

科技信息2012年第35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农业地质是一门是地质科学向农业科学拓展并融汇的衍生科学。 广义上它研究的是岩石一土壤一动植物的元素迁移聚积循环和大气 降水一岩石,土壤水一动植物的水份供需平衡。狭义上是指由于地质 营力或地质构造形成不同的土壤及其底质岩体物化性质,造就不同的 农业生产环境,人们结合这些地质、地貌、地形、土壤、水资源、气候背 景,利用地球化学、生物化学、遥感技术等分析掌握其与农作物生长的 关系,科学的进行农、林、渔、副、牧的种植养殖区域规划,提高农业经 济效益,并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上个 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质科学工作者在农业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在指导农业生产中获得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本文就四川省广元市典型区域的农业地质调查情况作分区概 述。 广元市四川省北位于部边缘,山地向盆地过渡的地带,毗邻川陕 甘三省,是龙门山、米苍山、盆北低山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汇区,由利州、 元坝、朝天三个区和苍溪、旺苍、剑阁、青川四个县组成,境内主流域为 嘉陵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年降雨量 800-1000毫米,日照数1300-1400小时,无霜期220-260d 。因地处秦 岭南麓,兼具南方降水充沛,空气湿润和北方日照充足,艳阳高照的气 候特征。以下就广元典型区域的农业地质调查情况作分区概述。1以溪猕猴桃为例四川盆周山区是中国猕猴桃的主产区和原产地,位于盆周北缘的苍溪县更是享有“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的美誉。苍溪县地跨北纬31°37′-32°10′,东经105°43′-106°28′,海拔400-1000m,位于嘉陵江中游,年平均气温16.9℃,年均降雨量1030mm ,无霜期长达293d ,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发育。其猕猴桃主要品种为红阳。红阳又名红心果,实皮薄汁多,果味浓郁香甜,果心呈放射状红色 条纹,且这一特殊性状非常稳定。而国内其他地方和新西兰培育出的猕猴桃则果肉颜色不稳定,红色变异较大。 由于苍溪境内山地存在纬度越高、海拔越高,海拔垂直差超过 600m 的地理特征,并且纬度与日照有效辐射成反相关,湿润季风入境 后受到高山重重阻隔,形成地方气候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的分异特征,从而形成猕猴桃资源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特 征。即不同海拔山区气温、降雨量、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存在差异。研 究发现,在苍溪县,不同海拔山地栽培的红阳猕猴桃风味品质存在明 显差异,其中,以中海拔(500~750m )区域种植的红阳综合品质最高。 高海拔山区种植的红阳冬季容易受冻害并感染溃疡病,进而导致严重 损失;低海拔区域(400~450m )种植的红阳着色明显变浅,该品种的主要优势丧失。因此,红阳猕猴桃应布局在500~750m 的最佳种植区域内,在其他海拔的山区应尽量少发展,可选择适应性更强的其他特色品种栽植。同时,红阳猕猴桃具有不耐强光的特点,因此,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应在阳坡选址,而海拔较低时应在阴坡选址,但应避免布局在过度遮阴坡地[1]。同时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对猕猴桃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表1,表2[2]。苍溪县猕猴桃栽培面积达8万亩,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用地过度,养地不足,耕地质量下降,树势早衰,产量不稳的问题依然存在。加上盆周地区为水土流失强度侵蚀区,土壤中猕猴桃生长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含量较低。所以应避免盲目施用化肥肥,增加有机肥的投入,科学有效施用微肥,因地制宜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才能实现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地方经济。2以旺苍茶叶为例旺苍县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主要土壤类型为砂土,黄壤,酸性紫色土,土壤酸碱度为5.0-6.5。有机质丰富,尤其富含硒元素,平均值为11.5mg ·kg -1,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茶叶产业是旺苍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县宜茶面积达20万亩以上,有着悠久的种茶史。其出产的富硒茶对人体有多种保健作用。Se 是人体 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由于茶叶中的硒80%为有机硒,所以茶叶是人体理想的天然硒源。 茶园土壤的无机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平衡性直接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要注意适当增施土壤中相对缺乏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避免过量施用化肥或有机肥,造成Ni ,Zn,Cd,As 等重金属元素累积,污染茶区土壤。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对土壤环境的破坏,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 旺苍县特产米仓山茶。米仓山茶园分布在旺苍县境内的米仓山群山之中,其间空气清新湿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其所产茶 叶外形似剑,色泽如玉,黄绿细嫩,沁香幽雅,被誉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由于旺苍县地处川陕甘交结处,与其毗邻的宁夏等西北地区不产茶叶却有饮茶习俗,使得旺苍茶叶有了开辟西 北广阔市场的机会。 3以青川县油橄榄为例 青川县地处E104°36′-105°38′,N32°12′-32°56′,是广元市最大的油橄榄产业基地,种植面积达5333.33hm 2,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其境内主要是低中山地貌。研究表明,油橄榄属耐旱植物,适宜生长于夏季高温,阳光充足,冬季温和,有效积温达3500~3800℃,年降水量600~800m 的气候。广元市夏季炎热,无高温,冬季温暖无严寒,不干燥,积温和年降雨量均接近油橄榄的生长条件。土壤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直接决定油橄榄的长势和结实情况,油橄榄建园选址必须科学合理。青川境内土壤多为中性至微酸性的紫色土,适合于油橄榄树生长的土壤主要为普通土壤质地和砂质土壤,其渗透性和透气性较强。(下转第208页) 广元农业地质调查概况 董考丽1王永光1密文天2(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2.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在现代农业领域中,农业地质研究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本文就四川省广元市不同区域典型地质地貌背景下特色作物种植的调查作出概述,旨在阐明农业地质在农业布局规划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广元;农业地质;土壤;气候 The Investigation of Agro-geology in Guangyuan D ONG K ao -li 1W ANG Y ong -guang 1M I W en -tian 2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onology,Chengdu Sichuan,610059; 2.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onology,Hohhot Inner Mongolia,010051) 【Abstract 】In modern agriculture field,the study of agro-geology has a wid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growth of feature plant under the typical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the artical aims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agro-geology in scientific layout of agricultural district distribution. 【Key words 】Guagnyuan;Agro-geology;Soil;Climate 表1猕猴桃主产区四川省苍溪县耕地土壤大量元素含量状况 表2 猕猴桃主产区四川省苍溪县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状况有效铜/(mg/kg)有效锌/(mg/kg)有效铁/(mg/kg)有效锰/(mg/kg)有效硼/(mg/kg)有效钼/(mg/kg)2.130.95111.8624.550.170.12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缓效钾/(mg/kg)有机质%pH 0.1390.065 1.68160.26 6.16986.118 418.77 2.2237.01○高校讲坛○183

遮光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2019年2月Feb.2019 第43卷第1期 V ol.43, No.1热 带 农 业 工 程 TROP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 19 -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1],以南方居多。水稻喜温喜光,在积温高、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前人对遮光条件下水稻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不同研究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连粳15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遮光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水稻栽培技术发展,提高我国粮食生产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以连粳15号水稻为材料开展遮光试验[2]。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8年进行。4月11日将连粳15号水稻用凉水浸泡处理。4月18日播种,播种量为 遮光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①徐?波1)②?王宝祥1)?邢运高1)?孙志广1)?杨?波1)?刘?艳1)?卢百关1)?徐大勇2)③(1?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01; 2?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1) 摘?要?植物的正常生长都离不开光照。光照强度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本文以连粳15号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水稻的株高、产量及品质等指标,探讨了遮光处理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遮光处理之后的水稻,株高、叶片数、产量均明显下降,稻米的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均较差。 关键词?遮光;水稻;生长发育;稻米品质 中图分类号?S511 Effects of Shading on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Rice Quality XU Bo1) WANG Baoxiang1) XING Yungao1) SUN Zhiguang1) YANG Bo1) LIU Yan1) LU Baiguan1) XU Dayong2) (1 Lianyung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uhuai Region,Jiangsu Province,Lianyungang,Jiangsu 222001; 2 Jiangsu Modern Crop Production Co-innovation Center,Lianyungang,Jiangsu 222001) Abstract The normal growth of any plant depends on the light.The light intensit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ice. The pot experimen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lant height,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 The effects of shading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ice and its quality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 height,number of leaves and yield of rice after shading treatment decreased obviously,an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taste quality of rice were poor. Key words shading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ice quality ①基金项目:连云港市财政专项支持(No.QNJJ1912);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高产优质多抗耐盐(碱)水稻新种质创 制(No.BE2016370-3);清香软粳的水稻基因发掘、育种材料创制(No.BE2017323)。 收稿日期:2018-12-28;责任编辑:王云云;E-mail:rdnygcbjb@https://www.doczj.com/doc/6810122532.html,。 ②徐波(1989~),男,江苏赣榆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工作。 ③通信作者。

影响作物高产因素

一)遗传因素作物的主要经济性状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的含量的食味等品质都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因此,作物的产品品质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作物之间和品种之间都存在品质的差异。另一方面,作物的品质性状在遗传上一般都是数量性状,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培育选用品质优良的品种是提高产品品质最根本的途径。 (二)环境因素 1.地理因素。同一作物产品品质的优劣,因种植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异,如小麦从北向南,籽粒变大、皮厚、灰分多,而籽粒的硬度、蛋白质和出粉率降低,品质下降。这样就形成了一些优质种植区。如新疆的棉花、吐鲁番的葡萄、中牟的大蒜和西瓜等。调整作物布局是改善作物品质的重要途径。把作物调整到它最适宜生长的地区,可有效提高品质。 2.光照由于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础,因此光照不足会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例如,南方麦区的小麦品质差,其原因之一就是春季多阴雨,光照不足引起的籽粒不饱满,籽粒容重低。 3.温度对禾谷类作物来说,灌浆结实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粒重,影响品质。例如,水稻遇到15C以下的低温,会降低籽粒灌浆速度;超过35C的高温,又会造成高温逼熟,影响品质。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日平均气温在30C以下,随着温度升高,面团强度随之增强,面包烘烤品质得到改良。气候冷凉和温差较大的地区有利于大豆油分的积累;亚麻和油菜籽的含油量则在较低温度(10C)时最高(分别为46.6%和51.8%),并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向日葵和蓖麻对温度呈曲线反应,在21C含泊量最高(40.4%和51.2%),而在较高和较低温度下的含油量较低。 4.水分作物品质的形成期大多处于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期,因此需水量大、耗水量多。如果此时遭遇水分胁迫,一般都会明显降低品质。我国北方小麦灌浆后期常遇干热风天气,如果供水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粒重。相反,水分过多,则会抑制根系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物质积累和代谢,降低品质。 5.土壤通常肥力高的土壤和有利于作物吸收矿质营养的土壤,常能使作物形成优良的品质。如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改土,可起到明显提高作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营养元素中,硝态氮和硫酸钾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良好作用,铵态氮和氯化钾有提高烟叶中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燃烧性的不利影响。土壤的盐碱含量不但会影响作物产量,而且还会影响作物的品质。 6.大气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污染不仅会对作物产量造成巨大损失,对作物品质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臭氧和二氧化碳会降低大豆种子中油酸的含量,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则会增加油酸的含量;种子蛋白质含量不受臭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三)栽培措施 1.种植密度和播种期对于大多数作物而言,适当稀植可以改善个体营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品质。在禾谷类作物制种时,一般种植密度较高产田稀一些,以提高粒重、改善外观品质。当前,生产上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种植密度过大、群体过于繁茂,引起后期倒伏,导致品质严重下降。但是,对于收获韧皮部纤维的麻类作物而言,在不造成倒伏的前提下,适当密植可以抑制分枝生长、促进主茎伸长,从而起到改善品质的效果。播种期不同,植株生育和物质形成所遇到的温、光、水等条件也不同,这些条件的变化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2.施肥一般认为施用较多有机肥时,作物品质较好,过量施用化肥作物品质较差,而且会因化肥中有毒物质的残留影响人们的健康。 从肥料种类来看,适量施用有机肥或化肥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作物品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作物高产优质。实践证明,大豆单施有机肥可使籽粒的含油量下降,而在施有

关于我国农业地质发展战略的思考(doc 11页)

关于我国农业地质发展战略的思考(doc 11页)

我国农业地质发展战略思考 姚华军颜世强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现时期的战略目标和新的任务。今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第一年,“强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是《决定》赋予新时期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全面推进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这些均与农业地质工作密切相关,尤其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更是对农业地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地质必将在改善农业土壤和水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精细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新农村建设选址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业地质是现代地质工作主动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创新之举,也是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成功尝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对农业地质工作将提出更高的需求。

一、农业地质发展现状 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地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地质大调查项目实施以来,我国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调查工作更是取得重要进展与突破,农业地质工作得到迅猛的发展,到2005年年底,农业地质调查面积覆盖了105万平方公里。 1、农业地质的概念及服务领域 “农业地质”一词是十九世纪中期提出来的,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近年来“农业地质”的概念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现在的概念:研究农业生长地质背景\农业土壤地质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农用矿物岩石应用的科学,但是当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农业地质工作的概念又有所扩大,它广泛地涉及到农村、农业发展的多个领域。 农业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矿物岩石应用及土壤地质4个方面。目前农业地质调查主要是以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水体中元素为调查对象,以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农林牧等广义农业地质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 农业地质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测定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水体中元素并查明其分布,研究元素从岩石→土壤→水→农作物(养殖物)→人体的生态循环过程以及相互作用,提出应对农业环境变化的对策和评价建议,建立我国重要农业区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体系,为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优质安全农业体系、政府宏观决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生产人类赖以生存的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和建设良好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护农业地质环境、保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应该用多学科综合的手段,服务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工作,还要服务于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要服务的农业也是广义的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农业环境、农民生产生活及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农业地质学是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土壤学、工程地质学、农学、环境学、第四纪地质学等多个学科及与其相关学科的一门综合学科。 2、国际农业地质发展现状 国际农业地质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逐渐由过去只注意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地重视地质环境和地质生态工作。着重研究地球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问题。 随着地球化学填图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国际地科联(IUGS)全球地球化学工作组承担了全球地球化学基准计划,欧洲26国正在执行这一计划。2004年4月国际水文学与挪威地质调查局在奥斯陆的会议上提出了全球大流域地

(发展战略)我国农业地质发展战略思想最全版

(发展战略)我国农业地质发展战略思想

我国农业地质发展战略思考 姚华军颜世强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今年是“十壹五”规划实施的第壹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壹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现时期的战略目标和新的任务。今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第壹年,“强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是《决定》赋予新时期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壹,“全面推进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是其中壹个重要方面,“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这些均和农业地质工作密切相关,尤其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更是对农业地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地质必将在改善农业土壤和水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精细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新农村建设选址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业地质是现代地质工作主动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创新之举,也是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成功尝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对农业地质工作将提出更高的需求。 壹、农业地质发展现状 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地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地质大调查项目实施以来,我国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调查工作更是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农业地质工作得到迅猛的发展,到2005年年底,农业地质调查面积覆盖了105万平方公里。 1、农业地质的概念及服务领域 “农业地质”壹词是十九世纪中期提出来的,经过壹个世纪的发展,近年来“农业地质”的概念逐渐成熟,且形成了当下的概念:研究农业生长地质背景\农业土壤地质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农用矿物岩石应用的科学,可是当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农业地质工作的概念又有所扩大,它广泛地涉及到农村、农业发展的多个领域。 农业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矿物岩石应用及土壤地质4个方面。目前农业地质调查主要是以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水体中元素为调查对象,以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农林牧等广义农业地质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地质调查和评价工作。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其提高品质的的途径

河西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作物栽培学 考试方式: 课程论文 系别: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08级1班 姓名:陈银辉 学号:0815102 得分: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其提高品质的途径 陈银辉 指导老师:肖占文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08(1)班张掖 734000 摘要:本文对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其提高品质的的途径做了详细分析与讨论。作物的品质的内因是遗传因素;外因主要有:地理条件、季节条件、温光条件、水分条件、营养条件。提高作物品质的途径有:一、通过育种手段改善品质形成的遗传因素,培育优良新品种;二、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为优质产品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作物品质的影响,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与之相应对措施,以保证作物的品质。 关键词:影响、品质、因素、提高、途径 作物品质(crop quality)是指收获目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作物品质的评价标准,即所要求的品质内容因产品用途而异。作为食用的产品,其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更重要,作为衣着原料的产品,其纤维品质是人们所重视的。评价作物产品品质,一般采用两种指标,一是化学成分,以及有害物质如化学农药、有毒金属元素的含量等;二是物理指标,如产品的形状、大小、滋味、香气、色泽、种皮厚薄、整齐度、纤维长度和强度等。作物品质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产品的经济价值高低,而且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因此,分析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其提高品质的途径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 1.1遗传因素 作物产品品质性状,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食味和蒸煮品质等,一般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例如稻米香味(受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籽粒长度、垩白率等性状,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淀粉及支链淀粉含量受主效基因和多基因的控制,正因为如此,作物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产品品质的差异;另一方面作物品种性状在遗传上一般都是数量性状,就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了。 1.2环境因素 1.2.1地理条件 禾谷类作物籽粒(小麦、水稻、玉米、大麦、黑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提高;而大豆是南高北低;同时小麦的

百校联盟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全国卷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百校联盟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全国卷(新高考)地理 注盘爭项: 1.木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l卷(非选抒题 > 两部分? 2.答題浒?考生务必将门LI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的郴应位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木试卷満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5.垮试范悄:岛考必修全部内容。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0年5 /J 27 ? Il时,8名殊堆离程测童金山队从员成功登顶珠耳(28o N, 870E).开展冬项测量工作.2020年5月27日13时22分,缘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顼测童工作定成?据此完成1?2总? 1.此次珠峰高程测績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时(〉 A?富上山上总光初紺B?安人略湖烈日当空C?几內业湾9阳西卜D?柬茵河岸子夜繁星 2.与山蒐相比.珠蜂稣顶< ) A?日出时刻较晚 B?H转线速度略大C?日落时刻较早 D?白转角速度略小 科学表明.哽环境变化彭响,L洋流(图1)可能-fSΛ?iV,届时总个西欧地区的天候将发生翻人覆地的变化?据此完成3?5遊? Sl 3?形成L洋流的盛行风为() 2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因D?酋北风 4. L洋流可能"销声88迹”的主嬰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暧B?海洋污染C?祚底火山喷发 D.哩风烦繁 5. 若L洋渝??销卅匿迹二西欧气低将趋于() A.暧湿 B.贱干 C.冷湿D?冷干 卡卡牡国家公园(≡2)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厚年在干浸两李的交桥中接仝看洗札,更换着自己的“容族二据此??6?7逊?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摘要系统分析了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包括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建设、健全农技队伍、继续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等,从而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粮食生产能力。 关键词水稻;产量;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随着水稻高产新品种(杂交新组合)的育成推广和栽培新技术的实施,水稻单产有了新的突破,改变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就杭嘉湖地区晚稻产量而言,20世纪90年代单产6 750~7 500kg/hm2,21世纪以来的7a,单产水平已跃升7 875~9 000kg/hm2。但在新品种的推广中,同区域、同品种,因种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单产差异往往十分明显。 1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 1.1自然因素 土、水、光、温、气是水稻生长中基本的生态环境因素。发生灾害性气候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范围上是区域性和阶段性的。例如:水稻生长期间三个生育敏感阶段受灾后的症状及危害性表现:①播种至育秧阶段的暴雨、低温、干旱,会发生烂种烂芽、青稞死苗,影响种植计划;如果补播又延误生产季节,导致晚稻营养生长量不足,造成产量基础差。②孕穗至扬花阶段的低温阴雨、高温,造成空壳率增加,产量水平下降。③灌浆至成熟阶段的暴风雨、秋旱和寒潮秋霜,有可能发生倒伏、青枯卷叶、灌浆不足,品质下降某阶段的突发性病虫害,有可能造成减产或绝收。 1.2人为因素 种子选用、肥料配比、播种时间、移栽密度和对自然因素中土、水、光、温、气的科学调节以及病虫灾害发生的防治,均由人为控制,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如2005年10月上中旬江、浙、沪稻区,晚稻五代褐稻虱大暴发造成了大面积减产,幅度至少在10%以上,还出现了部分绝收的田块。在这些绝收的田块中,又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征状:一种是防治不力造成虫灾后的绝收;另一种是防治过程用药过量造成药害后的绝收。究其原因:客观上受前期连续2次台风的影响,主观上因思想麻痹大意,对稻虱的危害缺乏正确的估计和科学的防治策略。就本县当年晚稻生产结果调查:在干窑镇新星村,一种粮户承包种植3hm2晚稻品种秀水09因褐稻虱的危害而绝收,血本无归;而隔河相望、相隔不到2km的西塘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