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离子的检验-教案

氯离子的检验-教案

氯离子的检验-教案
氯离子的检验-教案

氯离子的检验教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基于建构注意理论的指导,本设计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其设计意图:一、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教科书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二、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而且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学生非常熟悉,认识上有一种亲切感,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氯离子的检验,在初中接触过,这里主要通过实验说明为什么还要滴加稀硝酸。同时,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氯离子属于无机离子,学完本节课,为以后学生学习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验中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本节课贴近生活实际,可增长学生知识,开拓视野。2.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学过盐酸、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对氯离子的检验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科能力: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知方式:由感性到理性为主。

(4)学生特点:高一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好奇心重、记忆力强,并且大多数的学生已具备一定观察、比较、分析和动手能力;初步具备了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少数同学基础落薄弱,缺乏对元素知识的方法、学习效率低;同时,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往往不够全面,往往会遗漏信息,分析小结和科学表达能力尚待提高。所以要基本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干扰离子的排除方法。

(2)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强求知主动性。

(2)通过课程与探究,学习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四.教学内容

本节课学习的是氯离子的检验,分4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通过自来水的净化引入课题。

第二部分:归纳探索,形成概念

(1)复习初中阶段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演示实验操作。

(2)进行碳酸钠和硝酸银的实验,说明CO32-也会与Ag+反应生成沉淀。

(3)通过对比试验,学会滴加稀硝酸的方法来排除干扰离子

CO32-的方法。

(4)总结检验方法。

第三部分:掌握方法,实验检验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并用蒸馏水做对照实验。

第四部分: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课堂内容总结。

重点:氯离子的检验

难点:干扰离子的排除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总体上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深入学习知识点,最后再回到生活的实际应用中。具体使用了一下教学策略:

(1)情境创设法:通过呈现自来水厂工艺流程图,说明自来水是用氯气杀菌消毒的,进而引入这节课的内容,检验生活中使用的自来水是否含有氯离子。引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来学习氯离子的检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社会责任感。

(2)问题引入法:通过“氯离子的检验原理——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如何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检验具体步骤”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检验水中的氯离子,通

过比较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入到比较枯燥的重难点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知识的可接受程度。

(3)实验演示法:

a 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

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B 给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调

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4)理论应用到实践:本次课主要内容是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而自来水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既要扎实的掌握学习的知

识,更要把学习的知识学会应用到生活中的,这样的学习才是成功的。

(5)新旧知识的联系:本次课是建立在初中阶段氯离子检验的学习基础上和学习了氯气溶于水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所以在课堂上会通过许多旧知识的回顾引出新的知识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记忆。例如一开始就回忆了初中阶段检验氯离子的原理,并做实验复习。

(6)多种感官协同记忆:本次课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到具体的实验,还有机会亲自完成实验,手脑并用,多重感官参与,获得的知识既鲜活又深刻,提高了记忆效率。同时,每完成一个实验都有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帮忙解决,这样学生的参与更主动,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六.教学准备:

1.图片资料的收集和整合,教学实物的选择。

2.实验的选择和实验仪器、药品的准备。

3.课件的制作。

七.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化学实验仪器

八.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图

2. 教学设计

九.教学设计反思

1.教学内容设计:内容的安排可以再加以修改。老师点评的时候提

到,在询问学生检验氯离子的原理时,学生的回答是直接加硝酸银检验,我表扬她“回答得很好”,但后面的教学内容却是对这个检验方法的修正,所以前后不搭。建议在内容上做以下改动:让学生回忆初中阶段学过的检验氯离子的原理后,直接问:“这样的方法是否完整呢?”,再从课本溶解性表以及实验现象说明。同时,在学习排除干扰离子的方法时,在酸的选择上也要加以说明,为什么不可以滴加盐酸或稀硫酸。

2.板书字写得不好看,以后要多练,而且有一些之前准备的板书,

到上课的时候由于紧张和时间紧,忘记写上去了,这个之后也要注意。

3.课堂的开放性不够。我觉得可以把整节课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把

干扰离子的存在和干扰离子的排除都交给学生去探究,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并提供试剂和探究活动记录单,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归纳,并动手实践,给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4.值得鼓励的地方:(1)内容选题不错,思路清晰,贴近生活,

能真正将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且危险性较小,适合学生观察与动手。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剖析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11化学班米丹丹学号05 一、基本介绍 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属于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干扰离子的排除方法。 (2)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强求知主动性。 (2)通过课程与探究,学习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三、教材分析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其设计意图:一、氯

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教科书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二、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而且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学生非常熟悉,认识上有一种亲切感,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氯离子的检验,在初中接触过,这里主要通过实验说明为什么还要滴加稀硝酸。同时,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氯离子属于无机离子,学完本节课,为以后学生学习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验中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本节课贴近生活实际,可增长学生知识,开拓视野。 四、教学对象的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学过盐酸、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对氯离子的检验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科能力: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知方式:由感性到理性为主。 (4)学生特点:高一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好奇心重、记忆力

高三一轮复习《氯及化合物》教学案

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 知识梳理 一、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呈色有气味,毒,密度比空气易液化,能溶于水的气体。 2.氯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 (1)与金属的反应(写出钠、铁、铜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室温下干躁Cl2与Fe不反应,所以液氯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2)与H2的反应 氯气能在氢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色火焰。氯气和氢气混合光照或点燃,能发生。化学方程式为 (3)与水的反应Cl + H2O ,离子方程式为。 【氯水】新制的氯水是黄绿色的液体,久置的氯水是无色。氯水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①写出氯水中存在的平衡 。 ②氯水中存在的粒子 .., 其中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以及能杀菌消毒的是,该粒子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③氯水的保存。 (4)与碱的反应Cl2 + NaOH =(常用与吸收多余的Cl2 )。 Cl2 + Ca(OH)2 =(工业制漂白精) 【思考题】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NaClO和Ca(ClO)2,它们能给水消毒的化学方程式为, 暴露在空气中变质也是如此。 (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Cl2 + FeCl2 = Cl2 + H2S (HBr HI) = Cl2 + Na2SO3 = Cl2 + FeBr2= (6)与有机物的反应Cl2 + CH4 → Cl2 + C2H4 → 3.氯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Cl2↑+2H2O。 离子方程式是: 【讨论】说出C、D、E、F四个装置各起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4.氯气工业制法(用方程式表示) 。 二、氯离子的检验 方法:向待测溶液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某溶液中含有SO42-和Cl-两种阴离子,试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这两种离子。 三、卤族元素 (一)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包括等元素。(二)相似性 1.最外层都是个电子,常见的负化合价为价。氯、溴、碘的正化合价为+1、+2、+3、+5、+7价。 2. 卤素都是活泼的,具有较强的性。与水、碱溶液反应时,除氟气外均可发生卤素的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卤化氢为气体,溶与水,在潮湿空气中形成,水溶液都是挥发性的酸。 4. 卤素单质都有颜色。卤化银见光分解。 (三)特性 1.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蒸气有毒。保存液溴采用水封法。 2.I2单质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AgI可用与人工降雨,碘盐可防止甲状腺肿。 3.HClO4是常见含氧酸中最强酸,而HClO是氯的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酸。 4.F2、HF均腐蚀玻璃。AgF易溶与水。 5.F2不能把氯、溴、碘从氢化物或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发生2F2 + 2H2O = 4HF + O2 常见考点 考点1 物质的化学性质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B.用10ml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 + H2C2O4 + H2SO4 = 2ClO2+ K2SO4 + 2 CO2+ 2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ClO2是氧化产物 C.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 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3.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 :5 B. 11:3 C. 3:1 D. 4:1 4、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RO3n- + 6I-+ 6H+=R-+3I2+3H2O (1)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考点2 离子反应 1.(09年广东化学·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 2.(09年江苏化学·9)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C.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 sp比AgI的K sp大

氯离子的检验

赤峰学院本科生论文 题目:生活用水中氯离子的检验 姓名:李久鹏 学号: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摘要:生活用水常用氯化物做除污剂,生活用水出厂时必须对氯离子浓度做检验,过高的氯离子浓度的生活用水会影响水质引发疾病。 关键词:氯离子;水质影响;检测方法。 1 概述 氯化物是水和废水中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几乎所有天然水中都有氯离子存在,它的含量范围变化很大。在河流、湖泊、沼泽地区,氯离子含量一般较低,而在海水、盐湖及某些地下水中,含量可高达数十克/L。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氯化物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及工业用途。正因为如此,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相当数量的氯离子。 若饮水中氯离子含量达到250mg/L,相应的阳离子为钠时,会感觉到咸味;水中氯化物含量高时,会损害金属管道和建筑物,并妨碍植物的生长。 附表1:氯离子水质标准 2 方法选择 测定氯化物的方法较多,其中:离子色谱法是目前国内外最通用的方法,简便快捷。硝酸银滴定法、硝酸汞滴定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

适合于清洁水测定,但硝酸汞滴定法适用的汞盐剧毒,因此这里不做推荐。电位滴定法和电极流动法适合于测定带色或污染水样,在污染源监测中使用较多。同时把电极法改为流通池测量,可保证电极的持久使用,并能提高测量精度。 (一)离子色谱法 (1)方法原理 本法利用离子交换的原理,连续对多种阴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水样注入碳酸盐-碳酸氢盐溶液并流经系列的离子交换树脂,基于待测阴离子对低容量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分离柱)的相对亲和力不同而彼此分开。被分开的阴离子,在流经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抑制柱)室,被转换为高电导的酸型,碳酸盐-碳酸氢盐则转变成弱电导的碳酸(消除背景电导)。用电导检测器测量转变为相应酸型的阴离子,与标准进行比较,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一次金阳可连续测定六种无机阴离子(-F 、-Cl 、-2NO 、-3NO 、-24HPO 和-24SO ) (2)干扰及消除 当水的负峰干扰F -或Cl -的测定时,可用于100ml 水样中加入1ml 淋洗贮备液来消除负峰的干扰。 保留时间相近的两种离子,因浓度相差太大而影响低浓度阴离子的测定时,可用加标的方法测定低浓度阴离子。 不被色谱柱保留或弱保留的阴离子干扰F -或Cl -的测定。若这种共淋洗的现象显著,可改用弱淋洗液(L 742O B Na ) 进行洗脱。 (3)方法的适用范围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11化学班米丹丹学号05 一、基本介绍 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属于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的内容。 教学目标 二 、 1 知识与技能 、 (1)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干扰离子的排除方法。 (2)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强求知主动性。 (2)通过课程与探究,学习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三、教材分析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其设计意图:一、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教科书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二、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而且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学生非常熟悉,认识上有一种亲切感,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氯离子的检验,在初中接触过,这里主要通过实验说明为什么还要滴加稀硝酸。同时,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氯离子属于无机离子,学完本节课,为以后学生学习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验中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本节课贴近生活实际,可增长学生知识,开拓视野。 四、教学对象的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学过盐酸、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对氯离子的检验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科能力: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知方式:由感性到理性为主。 (4)学生特点:高一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好奇心重、记忆力强,并且大多数的学生已具备一定观察、比较、分析和动手能力;初步具备了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少数同学基础落薄弱,缺乏对元素知识的方法、学习效率低;同时,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往往不够全面,往往会遗漏信息,分析小结和科学表达能力尚待提高。所以要基本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五、确定教学媒体 1、实验用的仪器:5支试管、滴管、试管架 2、实验用的药品: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课题:《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 【授课科目】化学【所属专业】化学工艺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人数】30人 【授课课时】1课时(40分钟)【授课时间】2015-5-26 【授课类型】实验探究课 【授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通用类)》 1. 课程基本情况 1.1课程性质与地位 化学是化学工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化学课与专业课联系最为紧密,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构建了一个知识平台,对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1.2课程内容架构 从学科知识体系看,化学课程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其中一至四章为无机化学知识,《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选自第三章第三节。从教学实施体系看,本课题包含氯离子的检验、卤素离子的检验和硫酸根的离子检验三个项目内容,以任务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对接化工一线工作岗位实际需要。 1.3课程知识序列 《重要非金属离子的检验》放在学习重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之后学习,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复习,又是其知识的延伸,为以后学习第四章第三节《重要金属离子的检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题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干扰离子的排除方法。 ●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翻转课堂设计,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强求知主动性。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氯气的制备、氯离子的检验导学案

氯气的制备、氯离子的检验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能说出漂白粉、漂白液、漂粉精、84消毒液、洁厕剂成分及漂白失效原理。 2.学生通过学习课本中漂白粉制备原理,能正确书写制备及酸性条件下归中反应的方程式。 3.学生通过对实验4-6以及课本内容的学习,能规范的叙述检验Cl-的操作步骤。 4.学生通过阅读课本85页,能总结自来水、游泳池常用的消毒剂的种类。 【重点难点】 重点: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制备、漂白、失效原理;氯气的制备 难点: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制备、漂白、失效原理 【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1.氯气、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次氯酸的成分是什么?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有哪些?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2.能否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 二、基础感知(阅读课本84-85页,完成以下思考) (一)碱性条件下的歧化反应 (1)氯气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1molCl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____。 (2)写出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酸性条件下的归中反应 (1)Cl-与ClO-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归中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Cl2与K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氧化产物是KClO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 漂白粉制备及其成分(结合课本87页第9题完成以下内容) (1)熟记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并写出有效成分。课本上勾划不直接用氯水做漂白剂的原因? 名称漂白粉漂粉精漂白液84消毒液洁厕剂 主要成分CaCl2和Ca(ClO)2Ca(ClO)2NaCl、NaClO NaClO HCl 有效成分 已知酸性H2CO3>HClO,分别写出漂白粉起效、失效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1)漂白粉、洁厕灵不能混用的原因是什么?(2)漂白粉需如何保存? (四)氯气制备(制备流程:发生装置-→ 除杂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 处理装置) 【思考】现有试剂:浓H2SO4、MnO2、浓 HCl、饱和NaCl溶液、NaOH溶液,在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试剂。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精彩试题

《环境监测》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环境监测 2.空白试验 3.细菌总数 4.指示生物 5.噪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___ ,当水深______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将含量低、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监测的含量及形态;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组分 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 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_______; 7.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 ___ ;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f>20000Hz C、f<200Hz 或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b)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按照水质分析的要求,当采集水样测定金属和无机物时,应该选择a容器。 A、聚乙烯瓶 B、普通玻璃瓶 C、棕色玻璃瓶 D、不锈钢瓶 6.大气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是(c) A.不大于45o B.45o C.不大于30o D. 30o 7.底质中含有大量水分,必须用适当的方法除去,下列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哪一种(d) A.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 B.离心分离 C.真空冷冻干燥 D.高温烘干 8.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状态有极大的关系,(c)铬具有强烈的毒性。 A.二价 B.三价 C.六价 D.零价 9 .释水的BOD5不应超过(c)mg/L. A.1 B.2 C.0.2 D.0.5 10.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时,不必加定量校正因子的方法是( d)。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化学必修教学设计: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苏教版

第2单元课时2 常见物质的检验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 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行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提出具体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 [导入] 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如为保证公平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行兴奋剂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 分。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 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各个 次观察到 什么现 象?出现 这些现象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NH4+、Cl—、SO42—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用的试剂和方法等: NH4+: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l—:滴加硝酸银溶 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讨论]在完成相关实验时,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请结合实验过程及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分析 下列问题: 实验1:试纸为何要润湿?实验2:为何要加稀硝酸?实验3:为什么要加稀盐酸? [补充实验] 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与硝酸银、氯化钡溶液反应,并分别滴加酸溶液。 结论:氨气溶于水才能电离出OH—; 检验Cl—加入稀硝酸是为了避免CO32—的干扰; 检验SO42—加入稀盐酸是为了排除CO32—的干扰。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⒈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了解原子、分子、离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⒉知道原子的构成,能看懂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⒊知道元素及其分类、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 【课前预习】教材第三单元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比较 分子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和质量都、都在不断;之间都有 联系 分子是由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 知识点2 原子的构成 ⒈原子的构成: ⒉关系 ②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三个决定 注意?①不同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不同. ?②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③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④在原子中:质子和电子数目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带电.知识点3 相对原子质量 ⒈概念:以一种 (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 (约为×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⒉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无“克或千克”这样的单位。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不是所有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 子,化学性质就相似.如He与Mg) 决定原子质量的是

[温馨提示]①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 知识点4 元素 ⒈定义:具有相同(即核内)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温馨提示] ?①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 ?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如O2与O3的混合物),不可能是 ⒉元素符号 ⑴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元素名称氢锂碳氮氖 元素符号He Be B O F 元素名称钠镁磷钾钙 元素符号Al Si S Cl Ar 元素符号K Ca Na Mg Al Zn Sn Pb H Hg Pt 元素名称钾钙钠镁铝铁铜银金元素名称钡锰碘*钴*镉*铬 元素符号Br W 意义实例(以N为例) 表示某种元素 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温馨提示] ?②当元素符号前的化学计量数为不是“1”的其他数字时,只有,没有,如3H:表示 ⑶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⒊离子 ⑴概念:带电的或叫离子。 ⑵分类:带正电的离子叫;带负电的离子叫。 ⑶离子符号想一想: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生物体内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种海水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11化学班米丹丹学号05 一、基本介绍 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属于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干扰离子的排除方法。 (2)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强求知主动性。 (2)通过课程与探究,学习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三、教材分析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其设计意图:一、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教科书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二、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而且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学生非常熟悉,认识上有一种亲切感,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氯离子的检验,在初中接触过,这里主要通过实验说明为什么还要滴加稀硝酸。同时,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氯离子属于无机离子,学完本节课,为以后学生学习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验中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本节课贴近生活实际,可增长学生知识,开拓视野。 四、教学对象的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学过盐酸、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对氯离子的检验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科能力: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知方式:由感性到理性为主。 (4)学生特点:高一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好奇心重、记忆力强,并且大多数的学生已具备一定观察、比较、分析和动手能力;初步具备了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少数同学基础落薄弱,缺乏对元素知识的方法、学习效率低;同时,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往往不够全面,往往会遗漏信息,分析小结和科学表达能力尚待提高。所以要基本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五、确定教学媒体 1、实验用的仪器: 5 支试管、滴管、试管架

高三一轮复习《氯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掌握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学习目的 1、掌握氯气、氯水和次氯酸的重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氯气的制法及氯气的除杂。 3、氯离子的检验。 4、了解卤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学习重点 1、氯气、氯水、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2、氯气的制法。 3、氯离子的检验。 学习难点 知识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一、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呈色有气味,毒,密度比空气易液化,能溶于水的气体。 2.氯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 (1)与金属的反应(写出钠、铁、铜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室温下干躁Cl2与Fe不反应,所以液氯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2)与H2的反应 氯气能在氢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色火焰。氯气和氢气混合光照或点燃,能发生。化学方程式为 + H2O ,离子方程式为。 (3)与水的反应Cl 【氯水】新制的氯水是黄绿色的液体,久置的氯水是无色。氯水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①写出氯水中存在的平衡 。 ②氯水中存在的粒子 .., 其中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以及能杀菌消毒的是,该粒子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③氯水的保存。

(4)与碱的反应Cl2 + NaOH =(常用与吸收多余的Cl2 )。 Cl2 + Ca(OH)2 =(工业制漂白精) 【思考题】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NaClO和Ca(ClO)2,它们能给水消毒的化学方程式为, 暴露在空气中变质也是如此。 (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Cl2 + FeCl2 = Cl2 + H2S (HBr HI) = Cl2 + Na2SO3 = Cl2 + FeBr2= (6)与有机物的反应Cl2 + CH4 → Cl2 + C2H4 → 3.氯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Cl2↑+2H2O。 离子方程式是: 【讨论】说出C、D、E、F四个装置各起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4.氯气工业制法(用方程式表示) 。 二、氯离子的检验 方法:向待测溶液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某溶液中含有SO42-和Cl-两种阴离子,试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这两种离子。

氯离子的检验教案

氯离子的检验教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 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 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 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 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问题学习”是 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基于建构注意理论的 指导,本设计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 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 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 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创 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其设计意图:一、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教科书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二、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而且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学生非常熟悉,认识上有一种亲切感,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氯离子的检验,在初中接触过,这里主要通过实验说明为什么还要滴加稀硝酸。同时,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氯离子属于无机离子,学完本节课,为以后学生学习选修六第三单元物质的检验中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本节课贴近生活实际,可增长学生知识,开拓视野。2.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学过盐酸、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对氯离子的检验有了一定的了解。(2)学科能力: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知方式:由感性到理性为主。 (4)学生特点:高一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好奇心重、记忆力强,并且大多数的学生已具备一定观察、比较、分析和动手 能力;初步具备了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少 数同学基础落薄弱,缺乏对元素知识的方法、学习效率低; 同时,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往往不够全面,往往会遗漏信 息,分析小结和科学表达能力尚待提高。所以要基本了解学 生的学习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进一步观察、分 析、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常见离子的检验和鉴别》教案

九年级化学科《常见离子的检验和鉴别》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新兴县田家炳中学练少华 2017年3月30日 一、中考复习要求 初步学会根据某些离子的特点去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实验技能)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2、学会运用酸、碱、盐的性质进行常见离子的检验与鉴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离子检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价值观。 重点:掌握离子鉴别的一般方法 难点:了解混合物中离子鉴别的一般方法 教具:多媒体 学具:实验器材 四、命题预测 离子的检验与鉴别是经久不衰的考查热点,其考查形式在不断变化,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离子的检验与鉴别。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师生活动) 利用刑警在破案时利用AgNO 3溶液显影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方法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教师简单概述近五年中考该知识点所出现的题型及分值,让学生了解考纲的要求。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该知识点在中考的重要性。 (三)、知识点梳理、考点训练,方法归纳 (学生活动) 1、【自主学习】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8分钟) 注意:当Cl -和SO 42-同时存在时,应先鉴别SO 42-,后鉴别Cl -。 (学生活动)2、【考点例题】 (做题、分析、小结共6分钟) 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用化学方(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步骤。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离子鉴别的题目有初步的认识;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总结出离子鉴别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板书】 方法:

氯离子的检验

氯离子的检验

————————————————————————————————作者: ————————————————————————————————日期: ?

赤峰学院本科生论文 题目:生活用水中氯离子的检验 姓名: 李久鹏 学号: 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摘要:生活用水常用氯化物做除污剂,生活用水出厂时必须对氯离子浓度做检验,过高的氯离子浓度的生活用水会影响水质引发疾病。 关键词:氯离子;水质影响;检测方法。 1概述 氯化物是水和废水中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几乎所有天然水中都有氯离子存在,它的含量范围变化很大。在河流、湖泊、沼泽地区,氯离子含量一般较低,而在海水、盐湖及某些地下水中,含量可高达数十克/L。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氯化物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及工业用途。正因为如此,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相当数量的氯离子。 若饮水中氯离子含量达到250mg/L,相应的阳离子为钠时,会感觉到咸味;水中氯化物含量高时,会损害金属管道和建筑物,并妨碍植物的生长。 附表1:氯离子水质标准 标准名称限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5 0.0mg/L 地下水质量标准(G3838-200 <250.0mg/L 2) 2 方法选择 测定氯化物的方法较多,其中:离子色谱法是目前国内外最通用

的方法,简便快捷。硝酸银滴定法、硝酸汞滴定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适合于清洁水测定,但硝酸汞滴定法适用的汞盐剧毒,因此这里不做推荐。电位滴定法和电极流动法适合于测定带色或污染水样,在污染源监测中使用较多。同时把电极法改为流通池测量,可保证电极的持久使用,并能提高测量精度。 (一)离子色谱法 (1)方法原理 本法利用离子交换的原理,连续对多种阴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水样注入碳酸盐-碳酸氢盐溶液并流经系列的离子交换树脂,基于待测阴离子对低容量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分离柱)的相对亲和力不同而彼此分开。被分开的阴离子,在流经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抑制柱)室,被转换为高电导的酸型,碳酸盐-碳酸氢盐则转变成弱电导的碳酸(消除背景电导)。用电导检测器测量转变为相应酸型的阴离子,与标准进行比较,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一次金阳可连续测定六种无机阴离子(-F 、-Cl 、-2NO 、-3NO 、-24HPO 和-24SO ) (2)干扰及消除 当水的负峰干扰F-或Cl -的测定时,可用于100ml 水样中加入1ml 淋洗贮备液来消除负峰的干扰。 保留时间相近的两种离子,因浓度相差太大而影响低浓度阴离子的测定时,可用加标的方法测定低浓度阴离子。 不被色谱柱保留或弱保留的阴离子干扰F -或C l-的测定。若这种共淋洗的现象显著,可改用弱淋洗液(0.005m ol /L 742O B Na )

离子检验——教案-

13.1 离子的检验(第一课时) 上海市实验学校胡玲燕 上课时间:2013.12.17 下午:13:00-13:40 一、学情分析 本章是物质检验的实验专章,也是高中化学基础型课程的最后一章,由于会考的需要,把这一章提前到高二上学期,由于学生已刚刚学完高二第10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定量的认知物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章再继续学习物质的检验,定性的认知物质。让学生对化学科学的探究本质有更深的认识,对化学的科学价值有更新的感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根据预估的学生状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13.1离子检验的第一课时,通过讨论5种阳离子和3种阴离子的检验方法,来形成离子检验的一般方法,再通过应用这些方法对单一物质进行鉴定,从而熟练的掌握物质鉴定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二、设计意图 本课是一节以实验贯穿于始终的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单一离子检验的方法和单一物质鉴定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检验在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所以本课一开始用情景“如何检验出市售治疗贫血的药品——补铁剂中的铁元素”引入新课,采用问题导引的探究教学模式,设计系列活动,让学生把几种常见的阴阳离子的特征按沉淀、气体、显色三个方面进行分类,从而总结出检验的方法有沉淀法、气体法、显色法。在突破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检验的难点上通过实验抛出疑问,进而讨论出排除干扰离子的技巧,从而总结出两个最佳搭档分别是硝酸银/稀硝酸、氯化钡/稀盐酸,接着由学生自己形成离子检验的一般方法,为今后的其他离子的检验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应用这些方法来解决某化肥成分的鉴定,掌握和总结单一物质鉴定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最后通过兴趣实验,完成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测定来拓展思维,与课前提出的问题形成呼应,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化学检验的意义和价值,也为后面学习多种物质的鉴别方法做好铺垫。 最后通过了解现代化检验仪器和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检验,让学生拓展视野,充分了解化学学科的魅力,感悟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

氯离子检测方法

氯离子测定方法小结 1、摩尔法 测定范围 适用于天然石、循环冷却水、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测定原理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pH为5~的范围内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硝酸银与氯化物作用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当有过量硝酸银存在时则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表示反应达到终点。 方法来源 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摩尔法 注意事项 测定终点因人而异误差较大。 2、电位滴定法 测定范围 适用于天然石、循环冷却水、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测定原理 以双液型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出现电位突跃点即理论终点即可从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算出氯离子含量。 方法来源 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注意事项 需要额外配备电磁搅拌器、电位滴定计、双液型饱和甘汞电极、银电极。溴、碘、硫等离子存在干扰。 3、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 测定范围 适用于除盐水、锅炉给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μg/L~100μg/L。 测定原理 基于磷酸铅沉淀做载体共沉淀富集痕量氯化物经高速离心机分离后以硝酸铁-高氯酸溶液完全溶解沉淀加硫氰酸汞-甲醇溶液显色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水中痕量氯化物。 方法来源 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 注意事项 需要额外配备分光光度计460nm波长、30mm吸收池、高速离心机转速5000r/min配有250mL聚乙烯离心管。 4、汞盐滴定法 测定范围 适用于天然水、锅炉水、冷却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mg/L~100mg/L超过100mg/L时可适当地减少取样体积稀释至100mL后测定。 测定原理 在~的水溶液中氯离子与汞离子反应生成微解离的氯化汞。过量的汞离子与二苯卡巴腙二苯偶氯碳酰

氯离子的检验卤素

氯离子的检验卤素 一、选择题 1.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正确的操作是()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后,沉淀不消失 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能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是() A.氯水 B.氯酸钾 C.次氯酸钠D.四氯化碳 3.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Cl2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4.自来水是用Cl2杀菌消毒的,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真伪,可用 下列哪一种试剂鉴别() A.金属钠B.FeCl3溶液 C.AgNO3溶液D.NaOH溶液 5.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如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 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①②③④ A 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 B 无色橙色紫色白色 C 黄绿色橙色蓝色无色 D 黄绿色无色紫色白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和Cl2都有毒 B.将AgNO3溶液滴入甲溶液中,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甲溶液中含有Cl- C.将NaCl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或将Cl2通入AgNO3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 D.含Cl-的溶液和氯水一样均呈浅黄绿色 7.(2011· 福州模拟)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各选项所述的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 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初中化学_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难点:设计简单的常见物质检验的探究实验。 二、设计思路 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行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提出具体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 [导入] 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如为保证公平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行兴奋剂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离子试剂现象 实验1 NH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