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_孙胜忠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_孙胜忠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_孙胜忠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_孙胜忠

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

孙胜忠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德国经典成长小说;美国成长小说;自主;社会化;差异

摘 要:从小说主题,主人公性格特征、人生遭际、行为方式和文本的结构等方面,辨析德国经典成长小说和美国成长小说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社会、文化、存在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学等视角分析成长小说变异和发展的成因。自主和社会化的矛盾构成了人的自由的宿命;思与行的脱节、洞见的消失和混沌、委琐感的弥漫,构成了成长小说的当下魅力。成长小说仍在成长中,它不会衰亡。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05)03-0319-0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 and its American counterpart

SU N Sheng-zho ng(College of Foreign L anguages,A N U,W uhu241000,China)

Key words:G 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American Bildungsroman;autonomy;socializatio n;differ ences

Abstract:T he paper ex plor 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 een G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 and its Amer ican coun terpart and closely differentiates one fr om the other fr om the themes of the genre,the personalities of the pro tag onists,their lot in life,their behav iors,and the tex tual structur e,and analyses the reaso ns for the ev olution of the genre fro m social,cultural,ex istential and psy cho-analyt ical perspectives.I t is argued that the contradict ion between autonomy and socialization predestinates the results o f human freedom,and that the disconnectedness of reflection and action and the alternat ion of insight w ith a sense of confusion and inconsequent iality in moder n Bil dungsroman appeal to the co ntemporary readers.It is predicted t hat Bildungsroman as a genre is still evolving, and w ill never come to its end.

成长小说 (Bildungsroman)这一术语同德国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的一批作家创作的小说紧密相连。[1](P92)它的故乡无疑在德国,而歌德的杰作 维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Wilhelm Meisters L ehrj ahr e,)被公认为是这一文学样式的经典之作,可以说它是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成长小说的一块试金石。后来,这种小说风靡欧洲,经英国传入美国,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成长小说的产生可追溯到德国18世纪70-80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该运动的形成受英法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启蒙思想家强调教育,但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主张依靠反抗来改变社会,其方式是通过抒发个人在社会中的主观感受来揭露社会,表达他们在社会中的体验、经历和感受。特定的社会环境部分地说明了成长小说的诞生和发展。在 维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于1795 1796年间首次出版之际,德国被分成了数以百计由统治王朝成员所控制的独立国家。统治阶级亲眼目睹了资产阶级的崛起,感受到了法国革命的威胁,认为维护和平和秩序是每个公民的首要职责。18世纪下半叶欧洲德语国家拥有一批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在他们看来,早期教育至关重要,孩子们必须接受有明确教育目的的培训: 他们必须要成为自律的公民和在开明统治

第33卷第3期Vol.33 .3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Anh ui N ormal Univ ersity(Hum.&Soc.Sci.)

2005年5月

M ay2005

收稿日期:2005-03-18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科研专项基金项目(2004xzx1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 十五 规划课题(2002EWY004)作者简介:孙胜忠(1964-),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者管理下的开明社会中的有用成员。 诚如乔斯特所言, 如果我们寻找例证,说明文学必然植根于社会这样的公理,那么我们也许会想起德国对教育的执著,特别是自18世纪后期以来,并[藉此]分析成长小说繁荣的原因。 [2(P101)这是成长小说在德国得以生长的土壤,也决定了它的主要特征。成长小说在美国的继承和发展有它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氛围:其一,美国人自认为是年轻的民族,因此,描述青年、处理青年主题在他们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二,美国人渴望 成熟 而不是 拯救 ,因此他们一心想着成长,痴迷于哈克 费恩、霍尔顿 考菲尔德这样的人物。他们把 他尚未失去新鲜感的洞见 、 他尚未耗尽的活力 、 他尚未腐化的天真 理想化了,无意识中他们拒绝原罪的教义。此外,他们把年青人视为美国自己的形象, 粗犷而不受管教 ,但蕴藏着成熟和负责的可能性;[3](Pvii-viii)其三,成长小说重视经验的教育效果迎合了美国人思想中经验式的 在做中学习 的倾向。[3](P2)这样,青少年的成长在美国文学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同为成长小说,经典成长小说和它在美国的孪生兄弟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诸多共同点。从总体上来说,二者都倾向于描写人物的内心生活,再现个人的成长,把人生看作是一个演变的过程,突出成长的方式和原因;小说呈现斑杂的人生和世界,凸显个人和环境的冲突,都对世界持批判的态度;主人公都努力了解这个世界,贪婪地追寻人生的意义,并受益于在这个世界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小说力图通过再现个别人的成长过程来表现带有普遍意义的大人生,等等。[4](P17-18)小说中固有的冲突就在于两个完全相反的理想:年青和成熟;自主和社会化。

但经典成长小说同美国成长小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如 维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和它的英国现代版 人性的枷锁 (Of H uman Bondage)之间的区别。歌德在前者中感叹: 幸福的青年时节!初次对爱充满希望的时节! 而一个多世纪之后,毛姆(Somerset Maugham)在后者中却带着他惯常的愤世嫉俗的口吻忧郁地反驳道: 青年是幸福的,这是一种幻觉,是那些失去青春的人的幻觉;可青年人知道他们是悲惨的,他们充满着灌输给他们的不可信的理想,每当他们接触现实时,他们都碰得鼻青眼肿、伤痕累累。 [5](Pv i i)这是成长小说的范本和它的早期现代版在语气上的巨大差异,而塞林格(J. D. Saling er)的美国现代经典 麦田里的守望者 (The Catcher in the Rye)给人们的只是对战后青年精神苦闷和心理困境的深刻体味,毫无幸福感可言。这也许正应验了弗莱(Northrop Frye)的断言: 对神话和文体的嘲弄和讽刺性运用将会主宰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的文学。 [6](P3)通过对传统模式的戏仿,甚至颠覆,现当代成长小说 获得了力量和时代意义。

研究成长小说面临的一个棘手但又必要的工作就是既要厘清经典成长小说和美国成长小说之间复杂的联系,又要指出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异。美国成长小说和经典成长小说之间具体有什么不同?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超越并更好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从主题上来看,自主和社会化这对张力在经典和美国成长小说中都存在,但其结果却不同:在前者中它得到了化解,而在后者中却依然存在。例如,德国和英国的成长小说都设法使个人和他周围的世界达成某种调和,而信奉个人的能力和完整的美国人当然不会相信被社会同化的观念。这种不同的结果表明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或者说这种小说的变化和发展。正如哈丁(James Hardin)所指出的: 大多数成长小说的定义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调和看作是这类小说的一个基本特征, 这些定义全然排除了现代小说,因为现代小说很少表现这种人为的结局,其 结局是开放的 、不明朗的、相对的。 [6](P6)这种变化代表和体现着历史和文化的两极 传统和现代性。如果说经典成长小说表现了前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那么现当代成长小说则反映了资本主义及后工业社会的现实。这一点我们可以从 工作 在 维廉 麦斯特 中的意象中看出: 所有的农民和手艺人都可望被提升为艺术家, 他们

320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3卷

本文所使用的 现代成长小说 概念是与德国经典成长小说相对而言的,指的是1955以前的美国成长小说,而 当代成长小说 是指此后出版的美国成长小说。

生产 和谐的产品 :回归其创造者的产品,因而容许人们对自己活动的全面再占有。 而商人生产商品: 只有在市场交换中才有价值的产品,它们永远脱离了其生产者。 非资本主义的工作,作为一个 封闭的循环 , 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社会黏合工具,不生产商品,只生产 和谐产品 、 联系 。它给个人以家园,强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联系。这种工作总是具体的,它不要求一个 普遍的 、 抽象的 、失去天然情趣的生产者,而针对具体的个人,达到强调个人特性的目的 。[7](P29)这种以 和谐 为特征的工作似乎必然会导致 个人的成长 。相比之下, 严格遵守经济规律,必然漠视个体工人的主观愿望的 资本主义工作将会产生抽象、失去天然情趣和异化的个体。经典 成长小说中的工作使外部和内部、心灵中 最佳和最隐秘 的部分和生活中 共有的 的一面之间具有连续性 。[7](P30)因此, 工作可能表现出两种相反的形式。第一种 资本主义的工作 使人性退化。它不是服务于人,而是服务于 利润 之神;如此,它背叛的正是工作的本质 。[第二种是]美丽的、使人精神升华的、有助于成长的[工作]。 [7](P31)由此看来, 审美的和人性化的工作 同 工具性的和异化了的工作 之间的关系表明 国家的财富 和 人的审美教育 之间呈反比例关系 。[7](P31)对个人潜能的片面挖掘可能会培育非凡之才,而为了人类的共同目标把所有个人的才能聚焦于一点,则可能会使人如虎添翼,人为地使人超越大自然所赋予的极限,从而使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受益,但遭殃的却是个人,因为这样的人不可能是一个 完整而幸福的人 。经典成长小说无意于非凡之才,其目的在于刻画经过 锻造过的 完整而幸福的人。而弥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对个人才能的透支和片面开发以及对普遍目标的追求,必将使个体惨遭其祸,使之分裂、异化。这就是现代成长小说创作主体有意或无意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它的启示意义和审美价值也体现在这里。席勒指出: 只有美能赋予人以社会性格。只有审美能给社会带来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确立了和谐。 [7](P32)

二者的另一共同点是都隐含着一种自我牺牲精神,但旨趣不同:对经典成长小说来说,牺牲的是自我和个性,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化的需要,维持社会稳定和帮助主人公融入社会;而对现代成长小说而言,它意味着个人幸福的牺牲,目的是为了改变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维护个人的自主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们却带来了别样的艺术和社会效果:经典成长小说 鼓励读者远离物质和历史的世界而进入艺术的世界 , 使自己越来越脱离现实主义,其结尾越来越带有强烈的幻想和童话的色彩, 而现代成长小说再现的是 从艺术到历史,从文学到生活的走向 , 让读者回归可能会发生真正政治变化的历史现实中 。[8](P147-148)如果说前者的主人公是幸福的,那么这种 幸福是自由的对立面,是变化的终结。它的出现标志着个人和社会之间所有冲突的终结;一切进一步变化的欲望都熄灭了 。[7](P23)它是对束缚的愉快接受。 事实上,只有在故事(历史)和思想(理想)的交叉点上成长小说才会产生具有自身特色的含义,其意义是经由艺术的操纵而又往往得不到解决的张力衍生而来。 [9](P94)美国成长小说体现的就是这种意义。

成长小说都坚持认识论和反映论,既反映客观现实,又反映人的内在本质。但经典成长小说侧重于前者,即更强调反映客观现实,并探讨人和社会如何达到统一,现实主义成分更浓; 而美国成长小说侧重于后者,它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重墨描写的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痛苦和绝望。如果把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比作是一个旅程的话,那么,前者从总体上来说走过的是一个愉快的旅程,尽管主人公也会遭遇各种挫折,但这种曲折同最后的喜剧性结局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而美国成长小说主人公经历的则是一次痛苦的旅程,虽然主人公也会有愉快的经历,甚至有被社会接纳的可能性,但主人公们的精神是痛苦的,他们拒绝被社会同化,要么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要么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不确定性是其特征,因此美国成长小说具有现代主义的性质,甚至包含着后现代性。

在处理个人同社会的矛盾方面,经典成长小说代表着传统理性主义,在表现个人意识时多倾向于同社会、大众的融合性;而现代成长小说则

321

第3期 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 这是从创作主体的主观愿望上来说的,但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以反传统理性主义为特征,更注重表现个人同社会、大众的背逆性。对自我的执著是个性觉醒的表现,但过度地张扬自我必然与现实脱节,产生异化感、流浪感,带来精神痛苦。人只有抛弃极端的自我,适当地抑制个性,才能融入社会,因为个体的人毕竟要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中。

经典和美国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在性格特点、人生际遇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前者的主人公渴望了解自己,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后者的主人公要表现自我,视自我实现为个人幸福的条件。 最显著的差异之一就在于主体同周围社会之间的关系。经典成长小说赞美通过个人内在的独特自我和整个社会中外在的共同自我之间的不断交互作用而获得完整自我。经典成长小说中这种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双重关系,但由于经典成长小说是前进式的,目的在于消解差异,所以这种关系通常是以辩证的方式构建的。 其典型的主题是妥协。 这种妥协也可以被视为尚未同化和流放的终结 ,是回归家庭和社会。它标志着分裂主体的结束。[8](P29)最后他们从虚幻的理想中解放出来;而美国崇尚个人奋斗, 个人英雄主义 至上,人们按照自己的自然天性行事,竭力表现出个人与众不同,因此,美国成长小说中的主体无法将融入社会作为成熟的最终奖赏。 成为你自己 几乎成了他们不懈追求理想的口号。

与此相关的是,美国成长小说的主人公明确地感受到来自社会、机构和心理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影响着他们对自我实现的追求,而这种压力在经典成长小说中却鲜有描述,主人公成长的阻力往往来自他们自身的缺陷。在人生际遇上,经典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通常能够享受到处于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家庭所提供的教育,并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去从事父辈的职业,如维廉的父亲要求他继承父业从商,尽管维廉着眼于更宽广的世界,而不仅仅是商业,亦即全面探究人生的意义。而美国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往往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要么被家庭抛弃(如哈克,他根本就是个弃儿,这似乎继承了英国成长小说的传统),要么父母忽视了他们教育子女的义务(如霍尔顿,他除了不断得到父亲要惩罚他的威胁之外,小说中找不到任何父母对其进行人生教育的线索)。这是他们感到苦恼和在生活中失败的原因之一。

思 和 行 在成长小说中是一对相互关联的概念,是对智慧的全面概括。通过 思 来检讨 行 ,反之亦然。人们只有通过行动才能了解自己。 你是谁 不在于你想到了些什么,更多地要看你做了些什么。成长小说就是 当主人公成长到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社会为中心,从而开始形成真正自我时的故事 。[10](P118)人文主义是这类小说的基本态度,它 要求行与思、改变世界的愿望和完全被社会所接纳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11](P114)这种思和行的平衡更多地体现的是经典成长小说的特征,而在20世纪的美国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的思往往多于行,他们似乎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在小说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经典成长小说比美国成长小说更忠实于情节、现实,主人公的成长呈明晰的线性发展轨迹,[9](P98)小说的最后一页是一个开端,因为主人公表明自己已为生活作好了准备。正因为如此,许多经典成长小说都有续集,如歌德的 学习时代 之后有 漫游时代 。现代成长小说淡化情节,对人类挚爱的预设提出批评。成长的意义在于过程本身,它为探索的旅程而写,而不是为了旅程所指向的幸福结局,因此它关注经验,而排斥任何结论。例如,在 哈克贝里 费恩历险记 的结尾部分,汤姆和哈克费尽周折要释放吉姆,结果读者发现他们要解放的原来是一个已经获得了人身自由的人,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 借此过过冒险的瘾, 至少对汤姆来说是这样(第42章)。

如果经典和现代成长小说之间主要的主题差异之一在于个人和他或她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上,那么文本的构建就提供了主要的结构差异。 [8](P29)同经典成长小说线性的时间结构形成对照的是,现代成长小说呈现出 循环结构 (a circular structure), 它通过对隐含在经典成长小说中的起因论和目的论的质疑从两端把结构打开。 这种结构设计还给主体增加了第二重或双重视角,使主体沉溺于对话或双重状态。这种结构差异进一步突出了经典和现代成长小说之间的另一个主要差异,其主体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中的行事者这样的双重主体。 [8](P29-30)与此相关的是叙事视角。经典成长小说的第三人称叙述者 不仅停留在他 所叙述的事件的外部,而且在事件的顶部。视点来自上部。 [8](P31)现代成长小说多用第一人称叙事, 排除的正是

322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3卷

这样一种话语观念,即它对其讨论的主体既能保持客观又能置身于外, 以便叙述者和主人公能呈现自己的体验,这样就能再现 他们所谴责的事物。 [8](P30)这种叙述视角能使读者感同身受,深刻体味到主人公的精神苦闷。

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来看,人应该享受充分的自由,体现自身的价值,张扬个性,其尊严应该得到维护。但像许多事物一样,人的际遇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是自主的、特里独行的个体存在,具有自由创造价值的无限可能性;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面对他人、社会对自己的束缚、压抑及其所带来的自由异化,这就是人的自由的宿命。而成长小说中带有宗教色彩的悖论是普遍存在的,主人公往往通过 失 而有所 得 ;从堕落中得到净化;向这个世界 诀别 而后获得重生;要长大成人必再做一回孩童。[12](P146)在现代成长小说中,人的自由和个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抑制,弗洛伊德式的 自我 坍塌了。有人指出: 我们对青少年时期还没有可靠的弗洛伊德式的分析:因为精神分析存在的理由在于把心灵分解成相对的 力量 而青少年时期和小说却有着相反的任务,即把个人性格相冲突的特征融合、至少是聚合在一起。换言之,因为心理分析总是把目光投射到自我之外 而成长小说则试图构建自我,并且使之成为它本身结构无可争辩的中心。 [7](P10-11)这种观点对于分析经典成长小说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它考察的视野显然没有覆及当代成长小说,也没有投射到成长小说在美国的演变 美国成长小说。经典成长小说中的 自我 诚然发挥着它自身独特的重要作用 调节和制约本我和超我,把二者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使主人公走向妥协,融入社会,最终成为一个 完整的人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成长小说实现了它对 自我 的构建。但美国成长小说则不然,其主人公在本我的驱动下,按照 快乐原则 行事,不断地追求自由和一些自身难以企及的目标。同时,他又受到超我的左右,实际上是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以 道德原则 为准绳,本我时时受到遏制。在现当代社会中,这两股暗流势均力敌,来势异常凶猛,不断地冲撞着自我,使之不堪其负,最终导致自我的崩溃,丧失了它原有的调节功能,使 现实原则 无法得到贯彻。自我的这种分裂状态导致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坍塌,因此美国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无法和现实达成妥协,更不用说融入社会了。他们往往最终选择逃避,走向不可知的未来。这也就是美国成长小说在结构上常常表现为开放性的结局的原因之一。

自我中心位置的确立是同社会化的主题相关联的,而社会化的前提就是要按照弗洛伊德的 现实原则 行事,和社会达成某种妥协。正是这特别有效的妥协才使自我发挥着它特有的功能。经典成长小说中所描摹的这种 现实 被称之为 常态 (normality)。而 常态并不是被看作一个有意义的实体,而是被视为一个无标记的实体(unmarked entity) 。它在自我否定中获得意义,即它的意义不在自身,而在自身之外。[7](P11)经典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是通过否定自我、扼杀个性,成为 无标记 的 正常人 从而获得 幸福 。这同美国成长小说不同。美国人向来标榜个人主义至上,信奉个人的权力和完整,因此,同社会化或被社会所同化的理念是不相容的。这种排斥性构成了成长小说的当下魅力。 学习和成长过程的难以表述、以混乱和委琐感代替洞见,知和行、教育圈和其范围之外社会经验的普适性之间的关系等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些都是拨动着当代学子心弦的主要问题。 [6](P4)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纠葛、成长过程中洞见的消逝和混沌、委琐感的弥漫是社会现实和人的精神状态在现代成长小说中的反映,这些已构成了当下文化上的一个独特景观,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文化是一种责任,其理想的目标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只有永恒的追求。因为停顿就意味着倒退。文化是一种永远向前的发展,是对知识和完美的追寻,对那些勤奋努力的人来说,它像生活本身一样永无止尽。 [4](P26-27)这种永无止尽的追求迎合了美国人的文化心态,是现代成长小说在美国深入人心的精神土壤。

文学同文化及社会环境是无法隔离开来的。后者不仅是一种文学样式得以产生的基础,而且决定着它的发展方向。 19世纪成长小说主人公的视角明白无误地由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这一变化至少在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在主题上,逐渐退隐到人的少年时代;在结构上,转向采用记忆的心理时间记录的形式 ;在人物的形象

323

第3期 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

上,由流浪汉变成忏悔者。 [13](P127)这一变化的产生至少有两个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原因。首先,它同19世纪逐渐增长的异化感有关;其次是 心理人 的出现,其日益增长的内心和自我意识的负担同社会、经济因素一道促使他同周围环境疏离。19世纪这种将现实逐渐内化或心理化的倾向几乎可以追溯到整个思想领域。在哲学上以黑格尔到尼采的发展为标志;在神学上,从施莱艾尔马赫的基督教新教神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上帝逐渐被剥去神秘的面纱;在小说中,随着上帝般的叙述者的 死亡 ,代之而起的是患有神经质的艺术家,他们把自己的病态心理投射到书中。在这种背景下,小说家为了忠实地记录现实的日益内化秩序,他们不得不相应地塑造那些敏感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物。迈尔斯曾对20世纪的成长小说作过这样的描述: 呈现在现代作家面前的实际上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迈出最后一步,进入完全崩溃、精神错乱的世界, 在那里一切现实都有问题;要么迈出不太激进的一步,把整个小说带到自嘲这个可以拯救的平台 换言之,去创作反成长小说,戏仿这类小说的两个分支,流浪汉小说和忏悔小说。第二种途径在20世纪成长小说中最常见。 [13](P127)在现代成长小说或 反成长小说 中,主人公并没有得到 幸福 ,也没有为未来作好切实的准备。福克纳 熊 中的艾萨克放弃了罪恶的祖传家业,但他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只是逃避;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中的霍尔顿最后躺在精神病院里,对未来毫无打算,至于未来要做些什么,他认为这是个可笑的问题。同经典成长小说中那些已成为 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比,他们仍是孩子,并没有长大成人。

同那些仍未长大的孩子一样,成长小说也在成长过程中。只要人们仍关注成长这一主题,它就只会变化,甚至变异,但永远也不会老,更不会消亡。

参考文献:

[1] M ullane,Janet,et al.ed.N ineteenth-Century

Liter ature Cr iticism(Vol.20)[C].Detr oit:Gale

Research I nc.,1989.

[2] Jost,F rancois. V ariations of a Species:T he Bil

dungsroman [A].Janet M ullane,et al.

N ineteenth-Centur y L iter atur e Criticism(V ol.

20)[C].Detro it:Gale Research Inc.,1989. [3] Coyle,William.T he Young M an in the A mer ican

Liter ature:T he I nitiation T heme[M].N ew Yor k:

T he Odyssey Pr ess,1969.

[4] Shaffner,R andolph P.T he A p p renticeship Novel:

A Study of the Bildung sroman as a Regulativ e

T yp e in W ester n L iter atur e w ith a Focus on T hr ee

Classic Rep r esentatives by Goethe,M augham,and

M ann[M].N ew York:Peter L ang Publi shing

Inc.,1984.

[5] Buckley,Jerome Hamilton.Season of Youth:T he

Bildungsr oman f r om Dickens to Golding[M].

Cambridge:Harvard U niversity Press,1974.

[6] Vanderwerken,David L.Faulkner s Liter ary

Childr en:Patter ns of Develop ment[M].N ew

York:Peter L ang Publishing,Inc.,1997.

[7] M oretti,F ranco.T he W ay of the W orld:T he

Bildungsr oman in Eur op ean Culture[M].T het

ford:T he T hetford Press,1987.

[8] Kester,Gunilla T heander.W riting the Subj ect:

Bildung and the Af r ican A mer ican T ex t[M].

New Y 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1995.

[9] Swales,M ar tin. T he Bildung sroman as a Genre

[A].Janet M ullane,at al.N ineteenth-Century

Liter ature Cr iticism(Vol.20)[C].Detro it:Gale

Research I nc.,1989.

[10] Pascal,Roy.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W il

helm M eister [A].Janet M ullane,et al.

N ineteenth-Century L iter atur e Cr iticism(V ol.

20)[C].Detro it:Gale Research I nc.,1989.

[11] Luk cs,Georg. Wilhelm M eister s Y ears of

A ppr enticeship as an Attempted Synthesis [A].

Janet Mullane,et al.N ineteenth-Century

L iter atur e Cr iticis m(Vol.20)[C].Detroit:Gale

Research Inc.,1989.

[12] T ennyson,G. B. T he Bildungsr oman in N ine

teenth-Century Eng lish Literatur e [A].Janet

M ullane,at al.N ineteenth-Century L iter atur e

Cr iticism(V ol.20)[C].Detroit:Gale Research

Inc.,1989.

[13] M iles,David H. T he Picaro s Journey to the

Confessional:T he Changing Image of the Hero in

the German Bildungsroman [A].Janet M ul

lane,et al.N ineteenth-Centur y L iter atur e

Cr iticis m(Vol.20)[C].Detroit:G ale Research

Inc.,1989.

责任编辑:李燕燕

324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3卷

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_传承与变革_李琳

MOUNTAIN FLOWERS 化”:个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后,与社会“妥协”,融入社会,完成自我的“社会化”历程,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的主题特点则不尽然,“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至上,人们按照自己的自然天性行事,竭力表现出个人与众不同,因此,美国成长小说中的主体无法将融入社会作为成熟的最终奖赏”(孙胜忠,2005:322),也不崇尚“妥协”和“社会化”。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是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反映的主题之一,而这种困惑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因而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反映出从世纪初的“迷惘”到战后的“垮掉”到八十年代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1919),通过乔治的成长反映出美国旧式文化的逐步瓦解,包括清教思想在现代的扭曲和传统男女关系的破裂。费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中年青主人公阿莫瑞(Amory)的成长困惑代表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个一代人的“迷惘”。美国经典成长小说《麦田守望者》则反映出战后“垮掉的一代”的成长困惑。在多元文化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少数族裔文学中的成长小说,在主题上侧重于主人公身份的寻求与确定,探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例如:非裔文学中的《看不见的人》、华裔文学中的《女勇士》等。二十世纪的美国女性成长小说力图呈现女性在现代社会遭受的多型态的压迫,以及女性在现代社会追寻解放与自我定位的主题,例如:《棕色姑娘、棕色砖房》、《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秀拉》等。 在小说结局的处理上,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在传统的欧洲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的、对自我的认识,在小说结尾处,主人公成长为主流社会的模范或代表,小说一般以主人公与家人团聚、与恋人喜结连理等幸福圆满的结局收尾。但是从对大量的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文本的分析来看,美国成长小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结局:主人公对社会、对人生的、对自我的这种认识也可能是不符合社会所约定俗成的那种所谓正确的理念,或者主人公最终并没有获得所谓的成长,他或她仍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彷徨、犹豫,或是拒绝成长,走向“反成长”,甚至死亡的道路。《麦田守望者》中的霍尔顿最后躺在精神病院里,对未来毫无打算,至于未来要做些什么,他认为这是个可笑的问题。 四 二十世纪的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化也反映在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别,成长小说不再拘泥于一种传统的模式,或者我们将这种变革称为“文类逾越”(Gen-erictransgression)。正如冯品佳(FengPin-chia)所说:“这种对传统文类的演绎、变奏并不宣示着文类的灭绝;相反地,这种‘文类逾越’又再赋予旧有文类新的契机”(1998:19)。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M].廖鸿钧,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165-195. [2]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3]托妮?莫瑞森.最蓝的眼睛[M].陈苏东,胡允桓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4]Coyle,William,ed.The young men in the American Litera-ture:The Initiation Theme.New York:The Odyssey Press,1969. [5]Feng Pin-chia.The Female Bildungsroman by Toni Morrison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A postmodern Reading[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1998. [6]Hardin,James,ed.Reflection and Action:Essaysonthe Bil-dungsroman.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1. [7]Howe,Susanne.Wilhelm Meister and His English Kinsmen [M].New York:AMS Press,1996. [8]Mullane,Janet,et al.,ed.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李琳,(1978—),女,河南安阳市人,英语语言文 学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 究英美文学。 作者简介: 家园,作为风雨、寒冷、恐惧和寂寞的庇护所与食物、关心、友好和爱情的保存地,自人类诞生起一直以来是历代人们的奋斗梦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梦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男人和女人战胜各种苦难和克服无数挫折。文学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所以追求理想家园这一主题也是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热衷于探讨和求索的话题。 英国女性小说产生于十七世纪末期,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始繁荣起来。十九世纪是英国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的女性作家尤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活跃,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作家,这一时期的女性小说也因此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蓬勃发展。女人的自然天性使其对家园和爱情的感触总是要比男人厚重得多,十九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及其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更是如此,寻求理想家园成为她们彼此之间的共享话题。不少英国女性作家以女性独有的敏感和细腻,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婚姻问题为基点,再次对寻求理想家园这一普遍、永恒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为广大读者创造出了一系列鲜活的艺术形象,比如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本内特、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恩肖和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中的玛丽?巴顿。 一、西方文学中家园情结的由来与发展 据《圣经?创世记》记载,上帝创造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曾经纯真快乐地生活在天堂的伊甸园中,对世事一无所知。后来,夏娃禁不住化身为蛇的魔鬼撒旦的诱惑而偷尝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还给亚当也吃了一个,他们就此变得心明眼亮,能辨善恶美丑。于是,亚当和夏娃违背了上帝的旨意,犯下了原罪而被愤怒的上帝逐出天堂。从此,亚当和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代就永远失去了水草丰沃的美好乐园,不得不在茫茫大地上为自身的家园而奋斗。 数千年以来,无论是在耶稣诞生之前的未开化时期还是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文明教化时代,西方人对理想家园的向往和追求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而这一切必然会反映在作为生活写照而存在的文学之中。由此,寻找家园成为西方文学中的一个典型主题,许多作家以不同的文学形式不遗余力地讨论和研究它。例如:《旧约?出埃及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家园情结分析 万永坤 Detroit:Gale Research Inc.,1989. 154 154

美国文学复习大纲

美国文学部分(American Literature) 一.殖民时期文学(The Literature of the Colonial Period) 1.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早期殖民地时期的文学的特点 2) 十八世纪美国文学的特点(重点是独立革命前后时期文学) 3) 主要的作家、其概况及其代表作品 4) 术语:the colonial period, American Puritanism, Puritans, Enlightenment in American, the Great A wakening 2.主要作家作品 John Smith第一个美国作家 A True Relation of Virginia and General History of Virginia. Anne Bradstreet 殖民地时期女诗人 The Tenth Muse Lately Sprung up in America (1650) Jonathan Edwards十八世纪上半叶大觉醒时代的代表人物 “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 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散文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曾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十八世纪美国启蒙思想代言人。 《穷查理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收录格言警句) 《致富之道》The Way to Wealth 《自传》The Autobiography (富兰克林原意为写给儿子的家书) Thomas Paine 托马斯·潘恩,散文家、政治家、报刊撰稿人。 《常识》Common Sense ( Paine 最知名的政论文:It was inspired by the first battle of the Revolutionary War—the Battle of Lexington in Concord.) 《美国危机》American Crisis 《人的权利》Rights of Man 《专制体制的崩溃》Downfall of Despotism 《理性时代》The Age of Reason Philip Freneau 菲利普·弗伦诺,著名的“革命诗人”。 《蒸蒸日上的美洲》“The Rising Glo ry of America” 《英国囚船》“The British Prison Ship”(诗人自己被俘,关押于英国囚船的经历)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_

绪论 一概念厘定和要素分析 ㈠成长小说的概念厘定 “成长小说”这一小说类型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成长作为每一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都会遭遇的原发性问题,应是文学想像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文学史上,涉及了人的成长,并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出现的“成长小说”,最初肇始于西方启蒙时期,卢梭的《新爱洛绮丝》、葛利梅豪生的《痴儿西木传》算得上最早的成长小说。到18、19世纪的德语文学,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凯勒的《绿衣亨利》等作品使成长小说在主题内涵、叙事模式上基本成熟定型。相比之下,中国古典文学由于文化语境的制约和叙事传统的拘囿,始终未能产生出严格意义上的“成长小说”。直到现代以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起云涌,个人主义启蒙话语全面开启了新的文学想像,成长小说在现代中国才得以初步开端。 成长小说从上个世纪初期被介绍和引入现代中国,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理论命名上的统一。研究者和翻译家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成长小说自我发挥为“发展小说”、“教育小说”、“修养小说”等等,直到近几年,仍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只有“类成长小说”而没有成长小说。[1]在中国,最早对成长小说进行概念分析和定位的是几位翻译家。1943年,冯至翻译《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时将成长小说译为“修养小说”、“发展小说”(Entuicklungsroman),他特别指出这类小说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修养,自然是与这个字广泛的意义:即是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外边的社会怎样阻碍了或助长了个人的发展,在社会偶然与必然、命运与规律织成错综复杂的网,个人在这里边有时把握住自己生活的计划,运转自如,有时却完全变成被动的,失却独立。经过无数不能避免的奋斗、反抗、诱惑、服从、迷途……最后回顾过去的生命,有的是完成了,有的却只是无数破裂的断片。”[2] 1979年,刘半九在翻译《绿衣亨利》时将成长小说译为“教育小说”,他认为:“‘教育小说’,顾名思义,首先来源于作者的这样一个基本观念:人决不是所谓‘命运’的玩具,人是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来创造自己的生活,来充分发挥自然所赋予他的潜能。因此,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教育问题便成为这类作品内容的重

(完整版)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 成长小说作为一个小说类型,肇始于西方启蒙主义时期。20世纪的现代中国也产生和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成长小说。本文采用发生学、文化学和叙事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从五四到解放30年时段 的中国现代成长小说进行初步的整体勘探。本文共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绪论首先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 果界定了成长小说的概念内涵,并为厘定筛选文本而进一步对中国现 代成长小说进行了要素分析,避免遗漏和误选。其次,通过对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的探讨,意在指出目前的研究缺憾, 国内学者对20世纪中国成长小说的研究集中在当代这一时段,而对 现代成长小说的整体把握和个案分析都明显欠缺。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和认真梳理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已经势在必行。再者,提出本文具体的 研究方法和研究任务。由于论题本身的性质,自然会涉及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而研究的体例和框架又决定了论 文还会涉及发生学、叙事学、主题学、文化研究等学科,这就更需要 利用各学科所长而避其所短的综合研究视角才能有效地驾驭论题。第一章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发生。这一章主要采取探源和发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探讨现代性语境下成长问题的提出,又以此为切入探讨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发生的历史原因和个人动机。第一节考察了成长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历史性缺席,并对成长小说在中国叙事文 学传统中的匮乏进行深度溯源。第二节以西方成长小说为参照系,论 证了现代性语境下成长问题的提出,指出五四个人主义话语作为现代

成长小说发生的价值原点。第三节从“新人”的公共形塑考察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方向和规约。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选取各时代的重要期刊杂志或报纸考察论证了五四新人、革命新人、民族新人和翻身新人的理论塑形,指出这四种新人集中代表社会理性所期待的理想人格,并直接影响和开启现代成长小说对“新人”的想像。第四节集中论证了作家的主体意图,从小说家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和虚构(或纪实)他人的成长故事两方面考察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发生的个人动机。第二章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嬗变轨迹和叙事类型。这一章主要以史学和叙事学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理论视角梳理分析了中国现代成长小说30年来的嬗变轨迹和叙事类型。第一节将从五四到解放30年时段的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划分为开端、爆发和收获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和主题内涵。由于五四作家集中于对传统人格的剖析和反思,更多的人物形象是因袭着传统文化积弊的病态的老中国儿女,“新人”的成长想像还是一个奢侈的话题,所以五四开端期的现代成长小说在叙事上尚显稚嫩,数量上也不够丰富,但已基本具 备成长小说的主题内涵和叙事特征。左翼革命爆发期的现代成长小说在数量上明显增多,并呈现出“民族寓言”式的写作趋势,主要表现为:个人成长与外在重大社会事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长主人公逐渐大龄化、生理意义上的成长被忽略,精神发育成为这一阶段成长小说的重心;叙事结构和模式逐渐趋同化、固定化。由于个人的成长越来越被视作民族国家历史本质的象征,成长的方向也越来越合历史目的性,因而这一阶段的成长小说已经开始被规约为“教育叙事”。抗战收获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_孙胜忠

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 孙胜忠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德国经典成长小说;美国成长小说;自主;社会化;差异 摘 要:从小说主题,主人公性格特征、人生遭际、行为方式和文本的结构等方面,辨析德国经典成长小说和美国成长小说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社会、文化、存在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学等视角分析成长小说变异和发展的成因。自主和社会化的矛盾构成了人的自由的宿命;思与行的脱节、洞见的消失和混沌、委琐感的弥漫,构成了成长小说的当下魅力。成长小说仍在成长中,它不会衰亡。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05)03-0319-0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 and its American counterpart SU N Sheng-zho ng(College of Foreign L anguages,A N U,W uhu241000,China) Key words:G 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American Bildungsroman;autonomy;socializatio n;differ ences Abstract:T he paper ex plor 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 een G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 and its Amer ican coun terpart and closely differentiates one fr om the other fr om the themes of the genre,the personalities of the pro tag onists,their lot in life,their behav iors,and the tex tual structur e,and analyses the reaso ns for the ev olution of the genre fro m social,cultural,ex istential and psy cho-analyt ical perspectives.I t is argued that the contradict ion between autonomy and socialization predestinates the results o f human freedom,and that the disconnectedness of reflection and action and the alternat ion of insight w ith a sense of confusion and inconsequent iality in moder n Bil dungsroman appeal to the co ntemporary readers.It is predicted t hat Bildungsroman as a genre is still evolving, and w ill never come to its end. 成长小说 (Bildungsroman)这一术语同德国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的一批作家创作的小说紧密相连。[1](P92)它的故乡无疑在德国,而歌德的杰作 维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Wilhelm Meisters L ehrj ahr e,)被公认为是这一文学样式的经典之作,可以说它是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成长小说的一块试金石。后来,这种小说风靡欧洲,经英国传入美国,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一 成长小说的产生可追溯到德国18世纪70-80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该运动的形成受英法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启蒙思想家强调教育,但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主张依靠反抗来改变社会,其方式是通过抒发个人在社会中的主观感受来揭露社会,表达他们在社会中的体验、经历和感受。特定的社会环境部分地说明了成长小说的诞生和发展。在 维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于1795 1796年间首次出版之际,德国被分成了数以百计由统治王朝成员所控制的独立国家。统治阶级亲眼目睹了资产阶级的崛起,感受到了法国革命的威胁,认为维护和平和秩序是每个公民的首要职责。18世纪下半叶欧洲德语国家拥有一批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在他们看来,早期教育至关重要,孩子们必须接受有明确教育目的的培训: 他们必须要成为自律的公民和在开明统治 第33卷第3期Vol.33 .3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Anh ui N ormal Univ ersity(Hum.&Soc.Sci.) 2005年5月 M ay2005 收稿日期:2005-03-18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科研专项基金项目(2004xzx1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 十五 规划课题(2002EWY004)作者简介:孙胜忠(1964-),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华盛顿·欧文出版的《见闻札记》标志着美国文学的开端,惠特曼的《草叶集》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压卷之作。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美国社会的发展哺育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学"。年轻的美国没有历史的沉重包袱,很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西部扩张时期,到1860年领土已开拓到太平洋西岸。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已由原来的十三个州扩大到二十一个州,人口从1790年的四百万增至1860年的三千万。在经济上,年轻的美国经历向工业的转化,影响所及不仅仅是城市,而且也包括农村。蒸汽动力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运用、工厂的建立、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科技上的发明创造使经济生活得到了重组。另外,大量移民促进了工业更加蓬勃的发展。政治上,民主与平等成为这个年轻国家的理想,产生了两党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生活。随着独立的美国政府的成立,美国人民已感到需要有美国文学,表达美国人民所特有的经历:早期清教徒的殖民,与印第安人的遭遇,边疆开发者的生活以及西部荒原等。这个年轻国家的文学富有想象,已产生了一种文学环境。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读者,形成了十九世纪上半叶蓬勃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外国的,尤其是英国的文学大师对美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作家由于秉承了与英国一样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同英国一样的浪漫主义风格。欧文(Irving)、库柏(Cooper),坡(Poe),弗伦诺(Freneau)和布雷恩特(Bryant)一一反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样式和文学思潮,开创了较新的小说和诗歌形式。这一时期大多数美国文学作品中,普遍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注重生动的描写、异国情调的表达、感官的体会和对超自然力的描述。美国作家特别注意感情的自由表达和人物的心理描写。作品中的主人公富有敏感激动的特质。注重表现个人和普通人是这一时期作品的强烈倾向,几乎成了美国的信仰。富雷诺、布雷思特和库柏等人的作品对客观自然的描写有强烈的兴趣。富雷诺在"帝国的废墟"主题中对过去情景的描写绘声绘色,布雷恩特对北美五大湖区的史前印第安人描述引人入胜,欧文对哈德逊河传说的巧加利用炉火纯青,库柏的长篇历史小说深入细致。总的来说,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上接英国文学传统,下开美国文学之风。 虽然美国文学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但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表现的却是富有美国色彩的浪漫主义思想。"西部开拓"就是一个说明美国作家表现自己国家的恰好的例子。他们大量描述了美国本土的自然风光:原始的森林、广袤的平原、无际的草原、沧茫的大海、不一而足。这些自然景物成为人们品格的象征,形成了美国文学中离开尘世,心向自然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库柏的《皮袜子的故事》(Leather Stocking Tales〉、梭罗的《沃尔顿》(Walden)以及后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都得到了明显的表现。随着美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在小说、诗歌中美国人物都越来越明显地操本地方言,作品多表现农民、穷人、儿童以及没有文化的人,还有那些虽然没文化但心地高尚的红种人和白种人。美国清教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美国文学中也留下了明显的印迹。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比起欧洲文学,美国文学的道德倾向十分浓厚。在霍桑(Hawthorne)、梅尔维尔(Melville)以及其他一些小作家的作品中加尔文主义的原罪思想和罪恶的神秘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足能标炳的是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运动。该运动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的先验主义俱乐部。本来,这个超验主义只是对新英格兰人提出来的。它是针对波士顿的唯一神教派的冷淡古板的理性主义而提的。而后来逐渐影响到全国,特别是在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学界人士当中影响颇大。超验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是爱默生(Emerson)和梭罗(Henry Davd Thoreau),他们的作品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超验主义"承认人类具有本能了解或认识真理的能力,能够超过感官获取知识"。爱默生曾说:"只有人心灵的尊严才是最神圣的。"超验主义还认为自然是高尚的,个人是神圣的,因此人必须自助。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作家,著名的有富雷诺(Philip Freneau〉、布雷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郎费罗(Henry Words worth longfellow)、娄威尔(James Rassel Lowell)、惠特(John Greenleaf whitter〉、爱伦·坡(Edgar Ellen Poe)、以及惠特曼(Walt Whitman)。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诗歌。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富有独创性、多样性,有华盛顿·欧文的喜剧性寓言体小说,有爱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成长小说研究_王国琼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成长小说研究 王国琼 一、引言 在璀璨的美国文学史上,反映青少年成长主题的小说即成长小说,一直以来就有着特殊地位,不仅作品数量众多,而且完全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或者类型。所谓成长小说,就是以探讨人物成长过程或成长经历为主题的小说,通常是通过对一个或几个青少年成长历程的叙述,揭示其心理变化和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励志性质,其核心界定在于指出主人公从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状态逐渐进入有知状态。美国成长小说的繁荣是与美国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的。作为一个较为年轻的国度,美国一直崇尚青年文化,把青少年视为国家的未来,对其成长问题极为重视,因此诞生了以赫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为首的成长小说作家以及他们脍炙人口的作品《白鲸》(Moby Dick,1851)、《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1876)等。在这些前辈的引领下,伴随着民权运动爆发带来的族裔地位提升,族裔成长小说也快速发展起来。在族裔成长小说创作中,又以黑人文学的成就最为突出,这也是美国多元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主要采取历史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成长小说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兴起、繁盛进行梳理式研究。 二、成长小说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兴起 美国黑人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实际上是美国黑人争取权利和自我拯救意识觉醒的结果,因此可以说,黑人文学的出现是黑人群体不断成长的一个意识形态反映。美国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Du Bois,1868—1963)早在1903年就通过作品《黑人的灵魂》(The Souls of Black Folk)说:“美国黑人的历史是抗争的历史。”总的来说,美国黑人渴望获得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地位,渴望把他双重的自我融入更好更真的自我,不愿失去真正的自我。在“白色至上主义”的洪流之中,他们不想漂白他们的皮肤和灵魂,希望既是一个黑人,同时又是一个美国人。这种类似的言论激发了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尤其是开始关注黑人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终于爆发了影响深远的“哈勒姆文艺复兴运动”:美国黑人开始用手中的笔抒写自己的成长经历与生活体验。从此世人开始领略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琼·图默、佐拉·尼尔·赫斯顿等人的诗歌与小说,从而聆听了黑人文学关于成长问题的最初声音。但是这种出现在政治性更强的运动中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直到1940年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出版了小说《土生子》(Native Son),黑人文学作品才产生了冲击性影响,因为它不仅给黑人敲响了警钟,而且震撼了平静的白人世界。小说通过讲述年轻强壮有力的主人公比格的故事,一方面,突出了黑人的暴力抗争,并为其提供了支撑和辩护;另一方面,使黑人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争取自由和权利还有其他更好的途径,因而该小说对于广大黑人青年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正是赖特《土生子》的出现,美国黑人文学才从真正意义上诞生了,同时美国黑人成长小说才真正出现了。 如果说赖特是以“抗议”的形式创作成长小说的,那么后来的以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24—1987)和拉尔夫·沃尔多·埃里森(Ralph Wal-do Ellison,1913—1994)为代表的黑人作家则以更温情的形式创作,把对青年成长主题的抒写放置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下。比如鲍德温的小说就从家庭关系、朋友相处与宗教感化的角度刻画青年的成长经历。在其代表作《向苍天呼吁》(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1953)中,作者通过对约翰成长故事的描述,传递了黑人青年在困境中如何依靠家庭关爱和朋友支持的主题。另一部小说《假如比尔街会说话》(If Beale Street Could Speak,1974)则通过一个女孩蒂什的故事表达了在成长过程中不管经历何种坎坷,爱才是战胜一切的精神支柱,启迪了许多黑人青年。20世纪50年代最著名的黑人成长小说莫过于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1952),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辗转美国大地中经历了从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到自我清醒以及从受人使唤到自我独立的成长过程,这对于处在困惑中的黑人青年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以上作家的出现以及相关作品的流行尽管受到时空限制,传播范围不是很广,也没有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 2013%短篇小说

华裔美国小说的成长主题分析

民营科技98MYKJ 文化教育 华裔美国小说的成长主题分析 于陆一 (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小说文类一直是华裔美国文学艺术表现的中心。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华裔美国作家,如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赵建秀(Frank Chin)、谭恩美(Amy Tan)、任碧莲(Gish Jin)等,无不以小说盛名。可以说,几乎在任何一本综合性的亚裔美国文学评论集里,华裔美国小说都无法缺席,国内外诸多相关批评性杂志和期刊中,相比之于戏剧、诗歌等其他文类,关于华裔美国小说的评述和研究总是备受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这一文类支撑和见证了整个亚裔/华裔文学史的发展和变迁。1文化身份与认同问题 在多种文化交织造成的文化错位和话语权缺失的状态下生存的华裔美国人,其身份既与种族、阶级、性别、性和民族密切相关,也因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异。在创作方面,文化身份和认同成为此类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围绕其创作是亚裔族群探索成长中自身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所以它也成为亚裔学者小说批评中密切关注的焦点。关于文化身份主题的书写和讨论在华裔美国小说中逐渐形成了两种认同视角:本土视角和全球视角/离散视角。 探讨华裔文化身份的最早重要研究成果之一,要数斯坦利·苏和德拉德·苏(Stanley Sue,Derald W.Sue)1971年发表的论文《华裔美国人的性格和精神健康》(Chinese-American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1971)。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作者们认为理想的华裔美国人应建立自己的“自豪感”,理想的认同是“建立在抛弃中华文化的前提下形成的文化和族群认同”。斯坦利·苏和德拉德·苏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华裔美国人的身份问题,拉开了身份探讨的序幕,但是他们的观点存在很多问题,如研究对象的局限、研究方法的狭隘,导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整一化的趋势。随着文化民族主义关怀的退热和亚洲人与亚裔美国人身份的互渗,亚裔美国文化批评的视角也从本土向离散转移。例如,黄秀玲(Sau-ling Cynthia Wong)在《“去国家化”在思考》(Denationalization Re-considered:Asian American Cultural Criticism at a Theoretical Cross-roads,1995)中将研究重点放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去国家化”趋势下对亚裔美国文化批评的宏观思考。黄秀玲看到亚裔美国这个概念在离散的视野下越显局限,呼吁拓展亚裔美国文学的领域到囊括书写亚洲和亚裔美国历史经验和文化表达的移民文学,她认为对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全球化过程”应进行历史化和语境化分析。 2美国化/同化 同化原为生理学概念,指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社会学借用此概念,指不同文化单位融合成一个同质文化单位的渐进或缓慢的过程,主要指“语言或文化的同化或融合”即归化。美国化就是与美国主流文化同化的趋势,就是“移民来到美国后成为‘美国人’的过程”,目的是“为进入主流文化而奋斗,以及谋求在美国社会中的立足之地”。对于华裔美国人来说,同化与美国化是同义词,因为同质文化单位即为美国主流文化。长期以来,美国主流总认为华人移民是“不可同化”者,“来自彼岸的陌生人”。他们总被认为是暂居美国,等待赚足美国的钱后衣锦还乡,颐养天年。除此不良经济动机之外,文化传统、信仰与美国主流的隔阂也使华人被排除在可同化者之外。学者们就同化的可能性、同化的代价和意义以及不同性别主体的同化差异提出看法。 同化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对立遭到亚裔美国批评家丽莎·刘(Lisa Lowe)的瓦解,同化的诸多可能性被逐渐认识。她在提倡策略性本质主义的前提下,通过探讨法国后殖民主义批评家法农(Frantz Fanon)的著作《大地上的受苦者》(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1961)中的身份政治,指出法农认为资产阶级同化论和民族主义都服从同一种逻辑,都是对殖民主义的回应,他们都复制了统治阶级的相同结构,所以同化主义与民族主义并非对立,而同是对旧制度的照搬。这就瓦解了以赵建秀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批评者批判汤亭亭“同化主义作品”的汤赵之争。同时,丽莎·刘又指出同化主义与民族主义又存在于亚裔美国文学之中,深刻地表现在叙事作品的代际冲突之中,凸显出成长中社会化的多重而复杂的影响因素。 3性别/性 性别与族裔问题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在亚裔美国文学中,关于性别问题的讨论,众多著名亚裔学者皆有相似论点:“从一开始,种族与性别就与亚裔美国历史和文学交织在一起。”“任何性别/性主题的出现和变迁及持久性总是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相连。”“族裔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身就是性别化的,性别总是族裔化的。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劳动力本身就是性别化的,性种族化,种族也与阶级紧密相连。”汤亭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出版的作品《女勇士》被认为是战后里程碑式的作品而被纳入经典:“该书有意识地将亚裔美国女性主义的异见视角注入了以男性为主导的亚裔美国文学话语”。 结语 华/亚裔美国文学中主人公在建构文化、族裔、性别自我的同时,对于生命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生命意识体悟。除了对社会、文化具有深刻思考之外,还夹杂了对精神价值、情感、人性等思考,以追求本真生存。所以,真正探讨和挖掘华裔美国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就必须注重作品的文学性,而关注文学中的成长主题在华裔美国文学中如何作为一个美学呈现,有何特殊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意义,与族裔经验有何联系,对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学特点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褚孝泉.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单德兴.“开疆”与“辟土”—— —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作家访谈录与研究论文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4]胡勇.文化的乡愁:论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M].北京:中国戏剧出 版社,2003. [5]黄秀玲.从必须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M].詹乔等,译.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摘要:成长是人类社会和文学发展的永恒话题。从华裔美国文学肇始以来,成长主题就贯穿其发展的始终。在此研究华裔美国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参照成长小说理论,将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置于20世纪和21世纪初世界离散文化语境中,探讨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少数族裔主人公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如何建构独立自我、确立自我身份的成长过程。 关键词: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社会化成长;族裔化成长; 个体化成长

“80后”成长小说的得与失

“80后”成长小说的得与失 “80后”的成长小说以它特有的风姿闯进当代文坛,引发褒贬不一的反响。从我国成长小说的创作实践来看,“80后”的成长写作与其它成长小说确有不同之处。 首先,以往的成长小说大多用成人视角来回忆或者看取一个人的成长历史,“80后”的成长小说是成长者写正在成长中的人物和故事。如果说前者是一种过去时写作,那么“80后”的写作则是一种现在进行时写作。过去时写作使得小说人物的主导性格的形成、成长方向的演进和小说的叙述轨迹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行进。现在进行时写作则更多带有及时感发的意味,对人物未来的发展路径未必有清楚明晰的先见之明,对过去发生的人和事除了抒发真诚的怀旧和自省外,

很少有方向感的规约,因而整个写作多是呈现状态的直观,具有很强的情景化色彩和生命现场感。 这也决定了“80后”成长小说自己独特的叙事语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引导类型上的伙伴情谊。作为中国前所未有的独生一代,又生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语境之中,他们既不可能按照传统的方式被引导成长(像十七年小说中普遍存在精神父亲),又不能获得足够的力量自我引导(像新生代从西方现代物质和思想获得力量来激活自我引导),他们只能凭依同龄人的伙伴情意在彼此安慰彼此同情中摸索。对此,我们不妨称为同伴引导型。在“80后”写手笔下,小说主人公普遍没有了长辈和兄长角色,或者说大人角色很是模糊,代之以小姐妹和同伴。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以主人公林岚为圆心,建构了一个兄弟姐妹的团体――文婧、白

松、顾小北、微微、火柴和陆叙;张悦然的《逃之夭夭》中的小沐和杜宛宛是一对心灵天然相通的姐妹;小俏和可可形影不离(周嘉宁的《夏天在倒塌》),小午是“我”最忠实的听话者(张悦然《这些,那些》);王海燕和吉吉是同桌好友(许佳《我爱阳光》)“我”和老枪则是“死党”(韩寒《像少年啦飞驰》)。他们有心事、遇到烦恼、发泄不快、解决麻烦、谋划行动,总是彼此交流,想点子,出主意。他们可以为对方做任何一切。他们爱过、怨过,却不曾恨过,彼此有过失、有误解,但更多的是宽容和谅解。维持这份弥足珍贵的人际关系的纽带不是传统的泛道德主义,也不是利益与利益的交换,也没有正义和理性之类的准则,而是靠感觉,靠情绪,甚至是靠对对方的崇拜来支撑。 同伴引导类型的精神肌理在于一种特殊的“单向情感消费”。所谓“单向情感消费”是避免人与人之间平

美国文学经典:《丧钟为谁而鸣》

美国文学经典:《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人能自全,没有人是孤岛,每人都是大陆的一片,要为本土应卯……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与生灵共老。丧钟在为谁敲,我本茫然不晓,不为幽明永隔,它正为你哀悼。” 《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流传最广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以1936年初秋到1939年春的西班牙内战为写作题材,讲述了一个美国青年参加志愿军并为西班牙人民献出年轻生命的感人故事。这部精彩的小说凭借其深沉的人道主义力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被无数读者推崇和喜爱。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著名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海明威凭借其在文学上的杰出造诣获得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 《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篇幅最大的一部小说,但故事情节极为紧凑,全部发生于三天之内。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原本是大学里的西班牙语教师,对西班牙有着深厚的感情。西班牙内战爆发后,罗伯特·乔丹志愿参加西班牙政府军,负责在敌后搞爆破活动。在一次反攻炸桥任务中,他与地方游击队取得联系。在战火纷飞的三天时间里,罗伯特·乔丹陷入了爱河,经历了爱情与职责的冲突,经历了生

与死的考验,最终在炸桥的撤退途中,为了掩护战友而独自留下阻击敌人,为西班牙人民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丧钟为谁而鸣》以独特的叙事手法、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丰富多彩的对白,将故事娓娓道来,一气呵成。在此同时,海明威在作品中插入了大段的内心独白及回忆,让罗伯特·乔丹这个主人公形象变得生动丰满而栩栩如生。 在那战火纷飞的短短的三天时间里,《丧钟为谁而鸣》细腻地呈现了罗伯特·乔丹这个思想复杂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灵轨迹。面对生与死的矛盾、爱情与职责的矛盾、道德伦理与严酷现实的矛盾,罗伯特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呢?这只有进入到书中的世界里去才能找到答案了。 “没有人是独自存在的岛屿,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都让我蒙受损失,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钟声为谁而鸣,它为你鸣……” 杨绛生活回忆录:《我们仨》 2013年3月13日zhy发表评论8208人阅读《我们仨》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钱钟书的夫人、中国著名作家杨绛女士撰写的一部家庭生活回忆录。我们仨指的是钱钟书先生、杨绛女士和他们唯一的女儿钱媛。作品记述了他们家庭三口63年来的风雨历程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1997年,杨绛唯一的女儿钱媛离她而去;1998年,一生的伴侣丈

初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成长小说——杨沫《青春之歌》全国通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成长小说——杨沫《青春之歌》 杨沫(女)(1914-1995)原名杨成业。曾用名杨君默、杨默、杨慧梅等,笔名鲁佳、小观等。原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一个大学校长兼大地主的家庭里。1928年入北京温泉女子中学读书,在中学接触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作了准备。为了逃脱封建家庭包办的婚姻,她离家独自谋生,在河北省香河县做过小学教师,此外还做过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等,在奔波迷惘之中,她找到了党。这些经历,给她后来写作《青春之歌》打下了生活基础。1934年在《黑白》上发表处女作。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边区做妇女工作和报刊编辑工作。杭战爆发后,她参加了冀中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做过妇女工作。后又到《黎明报》、《晋察冀日报》作编辑,主编过文艺副刊。解放后,她先是作《人民日报》编辑,后转北京市妇联任宣传部长。不久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说创作上。主要作品有《青春之歌》、《苇塘纪事》、《芳菲之歌》、《英华之歌》(《青春之歌》续集)、《自白――我的日记》、《不是日记的日记》等。 《青春之歌》的创作,开始一九五○年,初稿完成后。一九五二至五六年间进行了几次重大的修改,至一九五七年七月脱稿、一九五八年一月问世。由于小说题材新颖,比较深刻地再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展示出革命青年的前进道路,有重大的认识和教育作用,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在一些国家翻译出版,是新中国文学在国外流行很广的一部小说。一九五九年《中国青年》、《文艺报》曾就这部作品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同年十月,作者对作品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增加了描写林道静在农村从事革命活动和北大学生运动的章节。修改本于一九六○年三月出版。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中较早出现的正面描写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一部成功作品。它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林道静这个从个人反抗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艺术典型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激烈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表现了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的成长、歌颂了革命的青春。 林道静形象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 林道静性格特征反抗性格;林道静的反抗经历了三个阶段,出走——觉醒——成长,终于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 反抗第一个阶段:出走 小说刚开始,林道静是一个逃出封建家庭,寻找个人出路的失业青年。她生长在官僚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