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式加热炉理论习题

管式加热炉理论习题

管式加热炉理论习题
管式加热炉理论习题

管式反应器理论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根据流动模型类型,具有良好搅拌装置的反应器按反应器处理,而管径小、管子较长和流速较大的管式反应器按反应器处理。

2.管式加热炉一般由、、余热回收系统、燃烧器及通风系统五部分组成。3.一般来讲,全炉热负荷的是由辐射室担负的,它是全炉最重要的部位。

4.吸热量的比例越大,全炉的热效率越高。

5.通风系统分为和两种方式。

6.每台管式加热炉单位时间内向管内介质传递热量的能力称为。

7.通风系统的任务是将燃烧用空气导入燃烧器,并将废烟气引出炉子,它分为方式和方式两种。

8.辐射炉管每单位表面积、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称为炉管的,也称为辐射热通量或热流率。

9.是指烟气离开辐射室进入对流室时的温度,它表征炉膛内烟气温度的高低,是炉子操作中重要的控制指标,一般炉子把这个温度控制在850℃以下。

10.管式加热炉按外形大致上可分为、、。

11.按用途管式加热炉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

12.管式加热炉的有效热量也称。

13.、和是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14.在管式加热炉内,发生化学反应的管段称为。

15.按所用燃料的不同,燃烧器可分为燃烧器、燃烧器和

燃烧器三大类。

二、判断题

()1.管式加热炉辐射室内以辐射传热为主,同时也存在着对流传热。

()2.理想的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内物料的浓度和温度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3.理想的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内物料的浓度和温度不随时间和位置变化。

()4.套管式反应器由长径比很大的细长管和密封环通过连接件的紧固串联安装在机架上而组

成。

()5.理想流动模型是指平推流模型和全混流模型。

()6. 实际的工业反应器中的反应物料流动模型有2种,即平推流模型和全混流模型。()7. 从移走反应热来说,釜式反应器要难一些,而管式反应器容易一些。

()8. 返混专指不同时刻进入反应器的物料之间的混合,是逆向的混合。

()9. 返混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反应器进口处反应物高浓度区的消失或减低。

三、选择题

1.管式反应器由于没有搅拌一类的转动部件,故具有振动小、管理维护方便和()

A.密封可靠

B.焊缝小

C.泄漏多

D.紧固

2.一个反应过程在工业中采用什么反应器并无严格规定,但首先应满足()

A.工艺要求

B.减少能耗

C.操作简便

D.结构紧凑

3.平推流的特征是()

A.进入反应器的新鲜质点与存留在反应器中的质点能瞬间混合

B.出口浓度等于进口浓度

C.流体物料的浓度和温度在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处处相等,不随时间变化

D.物料一进入反应器,立即均匀的散发在整个反应器中

4.间歇反应器的出料组成与反应器内物料的最终组成()

A.不相同

B.可能相同

C.相同

D.可能不相同

5. 下列不是非理想流动产生的原因()

A.滞留区的存在

B.存在沟流与短路

C.循环流

D.温度变化

6.下列关于反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间歇反应器中存在返混

B.理想置换反应器存在返混

C.理想混合反应器返混达到极限状态

D.非理想流动反应器不存在返混

7.下列不适用于管式反应器的换热方式是()

A.套管或夹套传热

B.蛇管传热

C.短路电流加热

D.烟道气加热

四、简答题

1、管式反应器的特点有哪些?

答:

2.简述平推流模型的特点

答:

管式加热炉串级系统控制过控课设解析

学号1422060213 天津城建大学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串级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起止日期:2017 年7 月 3 日至2017 年7 月7 日 学生姓名侯亚东 班级14自动化2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2017年7月7日

天津城建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6 -2017学年第 2学期 控制与机械工程 学院 自动化专业 班级 14自动化2班 姓名 侯亚东 学号 1422060213 课程设计名称: 过程控制 设计题目: 串级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7 年 7 月 3 日至 2017 年 7 月 7 日共 1 周 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设计任务 管式加热炉系统,考虑将燃烧室温度作为副变量,烧成温度作为主变量,主、副对象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2017()81 s G s e s -=+,021()(101)(201)G s s s =++ 试采用串级控制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 进行控制方案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定,给出相应的闭环系统原理图; 2) 进行仿真实验,给出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 3)说明不同控制方案对系统的影响。 二、设计要求 采用MATLAB 仿真;需要做出以下结果: (1) 超调量 (2) 峰值时间 (3) 过渡过程时间 (4) 余差 (5) 第一个波峰值 (6) 第二个波峰值 (7) 衰减比 (8) 衰减率 (9) 振荡频率 (10)全部P 、I 、D 的参数 (11)PID 的模型 (12)设计思路 三、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要做到层次清晰,论述清楚,图表正确,书写工整;详见“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要求”。

管式加热炉系统单元操作手册

文档编号:TSS_FURN.DOC 管式加热炉单元仿真培训系统 操作说明书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十月 目录 一、工艺流程说明 (2) 1、工艺流程简述 (2)

2、本单元复杂控制方案说明 (3) 3、设备一览 (3) 二、本单元操作规程 (3) 1、开车操作规程 (3) 2、正常操作规程 (6) 3、停车操作规程 (7) 4、复杂控制系统和联锁系统 (8) 5、仪表一览表 (9) 三、事故设置一览 (12) 四、流程仿真界面 (15) 附:思考题 (17)

一、工艺流程说明 1、工艺流程简述 本单元选择的是石油化工生产中最常用的管式加热炉。管式加热炉是一种直接受热式加热设备,主要用于加热液体或气体化工原料,所用燃料通常有燃料油和燃料气。管式加热炉的传热方式以辐射传热为主,管式加热炉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辐射室:通过火焰或高温烟气进行辐射传热的部分。这部分直接受火焰冲刷,温度很高(600-1600℃),是热交换的主要场所(约占热负荷的70-80%)。 对流室:靠辐射室出来的烟气进行以对流传热为主的换热部分。 燃烧器:是使燃料雾化并混合空气,使之燃烧的产热设备,燃烧器可分为燃料油燃烧器,燃料气燃烧器和油一气联合燃烧器。 通风系统:将燃烧用空气引入燃烧器,并将烟气引出炉子,可分为自然通风方式和强制通风方式。 1.1、工艺物料系统 某烃类化工原料在流量调节器FIC101的控制下先进入加热炉F-101的对流段,经对流的加热升温后,再进入F-101的辐射段,被加热至420℃后,送至下一工序,其炉出口温度由调节器TIC106通过调节燃料气流量或燃料油压力来控制。 采暖水在调节器FIC102控制下,经与F-101的烟气换热,回收余热后,返回采暖水系统。 2.2、燃料系统 燃料气管网的燃料气在调节器PIC101的控制下进入燃料气罐V-105,燃料气在V-105中脱油脱水后,分两路送入加热炉,一路在PCV01控制下送入常明线;一路在TV106调节阀控制下送入油—气联合

加热炉操作基础

加热炉操作基础 1、阻火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阻火器的作用:是防止明火或常明灯的明火进入燃料气系统,造成燃烧爆炸事故。 其工作原理是:当火焰通过狭小孔隙时,由于热损失突然增大,使燃烧不能继续而熄火。 2、加热炉为什么要设置防爆门? 答:在加热炉未点火之前,如果炉膛内充满易燃气体,一遇明火或静电即会爆炸,这时防爆门被顶开,使炉膛内的压力能迅速泄出,防止炉体被损坏。可见,加热炉设置防爆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加热炉爆炸时造成过大的损害。 3、风门的作用?烟道挡板的作用是什么? 答:风门的作用是通过风门调节入炉空气量来调节火焰燃烧情况。 烟道挡板的作用是调整进出加热炉空气量,以此调整炉内负压,达到调节火焰燃烧情况的目的。 4、加热炉的负压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在负压下操作? 答:由于烟囱内的烟气温度比外界空气高,气体密度相对较小,容易向上流动,这样就使烟囱入口存在抽力。在此抽力的作用下,使炉内产生负压。 负压大小对操作影响很大,负压过大,入炉空气量多,使烟气氧含量增加,降低了炉子的热效率,且炉管氧化加剧,负压过小,空气入炉量过小,导致燃烧不完全,也降低了炉子的热效率,因此要在适当的负压下操作。 5、加热炉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负压? 答:燃料需要有一定量的空气存在才能燃烧,只有保持一定的负压,炉内压力比炉外压力低一些,才能使炉外空气进入炉内,若炉内负压很小时,炉内吸入的空气量就很小,燃料燃烧不完全,炉热效率下降,烟囱冒黑烟,炉膛不明亮,甚至往外喷火,会打乱系统的操作。 6、负压值应该保持多少为合适? 答:一般炉膛负压应保持在-50~-100pa,烟道挡板开度增大还不能增加抽力,则应该减少燃料量和降低加热炉的负荷。

管式加热炉温度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设计解析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管式加热炉温度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 专业:自动化 班级: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2012年10

目录 前言 (1) 1 管式加热炉系统描述 (1) 1.1 管式加热炉的一般结构 (1) 1.2 管式加热炉传热方式 (2) 1.3 管式加热炉工艺流程 (2) 1.4 主要控制参数、操作参数及影响因素 (2) 2 方案设计 (3) 2.1 方案一 (3) 2.2 方案二 (4) 3 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4) 3.1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4) 3.2 过程响应分析 (6) 3.3 PID控制算法 (7) 3.4 PID 控制各参数的作用 (8) 4 MATLAB/Simulink仿真 (8) 4.1 用ITAE 方法设计控制器 (8) 4.2 用Ziegler-Nichols方法设计控制器 (10) 5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 (12) 5.1 前馈-反馈控制与单回路控制模型的比较 (12) 5.2 基于ITAE方法的仿真模型 (13) 5.2.1 ITAE的PI控制模型仿真 (13) 5.2.2 ITAE的PID控制模型仿真 (14) 5.3基于Ziegler-Nichols方法的仿真模型 (14) 5.3.1 Ziegler-Nichols的PI控制仿真模型 (14) 5.3.2 Ziegler-Nichols的PID控制仿真模型 (15) 6 报告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前言 管式加热炉是石油炼制、化纤工业、石油化工和化学行业主要的工艺设备之一,作用是将物料加热至工艺所要求的温度,具有操作方便, 自动化水平高, 加工成本低, 传热效率高等优点。 1967年4月,世界上第一台步进梁式加热炉由美国米兰德公司设计而成,之后,日本中外炉公司设计的世界上第二座步进梁式加热炉于1967年5月投产。70年代末,发达工业国家己经进入大型连续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的实用阶段,但控制策略还主要局限于燃烧控制。目前,加热炉的模型化及计算机最优控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并且己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发达工业国家利用这些成果已经实现了加热炉的模型化和计算机最优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获得了巨大的生产效益。 最近几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已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因此,通过国内加热技术在工业行业的应用情况的总结及对比分析,可以预见出国内加热炉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对于现在讲品种、讲效益的时代,一个加热炉的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和加热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该加热炉适应的生产行业。但是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用计算机来控制加热炉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加热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外已研究出多种加热炉控制模式,实际应用各有所长。我国加热炉微机自动控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迄今为止,国内加热炉的控制(常规仪表控制或计算机控制)大多还处于人工经验、单值设定值控制阶段。为此,鞍山市戴维冶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经过长期的现场实践,通过对加热炉加热过程分析,组成了一支由热工、计算机、自动控制工程师和专家为主体的攻关队伍,并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方面的教授、专家合作,开发出了“轧钢加热炉加热过程优化与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在鞍钢新轧线材厂、天钢高速线材厂和唐钢棒线材厂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应用,经过长期现场生产实践的检验与考核,通过企业的验收与鉴定,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受到有关企业领导,冶金炉热工、冶金自动化、计算机、轧钢专业专家及加热工人的好评。 国内各种形式的加热炉发展到现在,还不能讲那一种形式是最先进、最成熟的,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我们去探索,如各热工参数之间和设计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控制系统和调节系统的最优化,但计算机控制加热炉系统是一种发展方向。 1 管式加热炉系统描述 1.1管式加热炉的一般结构 管式加热炉包括5部分,分别是:对流室、辐射室、通风系统、燃烧系统及余热回收系统,结构中包括:钢结构、炉管、炉墙(内衬)、燃烧器、孔类配 件等。 通风系统:将燃烧用空气引入燃烧器,并将烟气引出炉子,可分为自然通风方式和强制通风方式。 对流室:对流室是由辐射室出来的烟气进行对流传热的部分,对流室热负荷

石油化工管式炉的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管式炉的基础知识 管式加热炉是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化学、化纤工业使用的。工业中使用的工艺加热炉,它具有其他工业炉所没有的若干特点。 1.工作原理 石油化工管式炉是直接见火的加热设备,燃料在管式炉的辐射室内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主要通过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传递给炉管,再经过传导传热和对流传热传热传递给管内的被加热介质,这就是管式炉的工作原理。 2.管式加热炉的特征是: (1)被加热物质的管内流动,故仅限于加热气体或液体。而且,这些气体或液体通常都是易燃的烃类物质,同锅炉加热水或蒸汽相比,危险性大,操作条件要苛刻得多。 (2)加热方式为直接受火式。 (3)只烧液体或气体燃料。

(4)长周期连续运转,不间断操作。 3.管式加热炉的分类 3.1 按功能分类;加热型管式炉和加热-反应型管式炉 3.2 按炉型分类:圆筒炉、立式炉和大型箱式炉 3.3 按工艺用途分类;加热炉和反应炉 反应炉:炉管类被加热的物料在压力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 4.管式加热炉结构 管式加热炉的一般结构:一般由辐射室、对流式、余热回流系统、燃烧器以及通风系统五部分组成。 4.1 辐射室 辐射室是通过火焰或高温烟气进行辐射传热的部分。这个部分直接受到火焰冲刷,温度最高,必须充分考虑说用材料的强度、耐热性能等。这个部分是热交换的主要场所,全

炉热负荷的70%-80%是由辐射室担负的,它是全炉最重要的部位。烃蒸汽转化炉、乙烯裂解炉等,其反应和裂解过程全部都用辐射室来完成。可以说,一个炉子是优是劣主要看它的辐射室性能如何。 4.2 对流室 对流室是靠由辐射室出来的烟气进行对流换热的部分,但实际上它也是有一部分辐射热交换,而且有时辐射换热还占有破大的比例。所谓对流室不过是指“对流传热起支配作用”的部位。 对流室内密布多排炉管,烟气比较大速度冲刷这些管子,进行有效的对流换热。对流室一般担负全炉热负荷的20%~30%。对流室吸热量的比例越大,全炉的热效率越高,但究竟占多少比例合适应根据管内流体同烟气的温度差和烟气通过对流管排的压力损失等,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比值。对流室一般都布置在辐射室之上,与辐射室分开,单独放在地面上也可以。为了尽量提高传热效果,多数炉子在对流室

蓄热式加热炉传热基本知识

蓄热式加热炉传热基础知识 一传热的基本方式 钢坯加热是通过炉内热交换过程进行的。只要有温度差存在 热量,热量总是由高温向低温传递,这种热量传递过程称为传热。传热是一种复杂的物理现象,根据其物理本质的不同,把传热过程分为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1传导传热 没有质点相对位移情况下,物体内部或直接接触的不同物体因为温度差,将热量由高温部分依次传递给低温部分的现象,称为传导传热。 传导传热快慢主要影响因素有: (1)材料的导热系数。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都由实验测定。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比较来看,气体的导热系统一般比较小(仅为 0.006—0.58W/(m·℃)),液体的导热系数一般比气体大(在 0.09—0.7W/(m?℃)之间),固体的导热系数一般比较大,其 中以金属的导热系数最大(在2.8--419W/(m?℃)之间,纯银的导热系数最高)。而且随着温度的变化,物体导热系数也随着变化。 (2)温度差。温度差越大,传导传热也越强烈,另外温差越大,传热不可逆损失越大。 2对流传热 依靠对流的各部分发生相对位移,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

现象,称为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主要因素不仅有物体的温度差,而且与下列因素有关:(1)流体流动的情况。 (2)流体流动的性质。 (3)流体的物理性质。 (4)工体表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3 辐射传热 依靠物体表面。对外界发蛇的电磁波(辐射能)来传递热量,当辐射能投射到另一物体时,能被另一物体吸收又变成热能。这种依靠电磁波来传递热能的过程叫辐射传热,辐射是一切物体固有的特征,辐射传热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或物体的直接接触,在真空中同样可以传播。 辐射传热主要影响因素: | (1)辐射传热量的大小与辐射体的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因此,提高炉温对加热速度有决定性意义。蓄热式加热炉燃烧温度比常温燃烧高许多,因此烟气的辐射传热效果远远好于常温燃烧。 (2)辐射传热量的大小与辐射体的黑度成正比,因此,提高加热炉内壁和火焰黑度对提高加热速度和节能降耗有重要意义。 二蓄热式加热炉炉内综合传热 在加热炉的炉膛内,热的交换过程是辐射、对流和传导同时存在,我们把这种传热方式叫做炉内综合传热。

加热炉标准操作.

加热炉标准操作 、加热炉概述 1、概述在一个有衬里的密闭体内设置有大量的相互连接的优质或合金无缝钢管,被加热介质在一连串的无缝钢管内以高流速通过,燃料在密闭体内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把热量传给被加热介质,把被加热介质加热到生产工艺规定的温度或完成一定的化学反应深度;这类设备称为加热炉。 2、本车间所有加热炉 本车间共有加热炉7 台,一套制氢原料气预热炉、一套制氢转化炉、一套加氢反应炉、一套加氢分馏炉、二套制氢原料气预热炉、二套制氢转化炉、二套加氢反应炉。其中一套制氢转化炉和二套制氢转化炉为顶烧炉。 二、烘炉操作 1 烘炉目的 新建加热炉内部衬里等耐火材料含有较多的自然水和结晶水,不经过烘炉而直接使用,温升较快,容易导致衬内及耐火材料开裂和脱落。通过烘炉,脱除衬里中自然水和结晶水,以增加加热炉炉墙强度和使用寿命。 2 烘炉应具备的条件 2.1 加热炉各部分施工验收合格 2.2 耐火烧注料均按规定进行了养生 2.3炉墙在环境温度下(25?40C)自然干燥72小时以上 2.4 加热炉经水压试验,各相关系统已经吹扫、置换完毕 2.5 鼓风机、引风机经验收及单机试运合格 2.6 经有关人员联合检查,确认具备烘炉条件 3 烘炉前检查及准备

3.1检查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主要受力件的焊接是否符合要求。清除炉膛杂物, 封好人孔3.2检查加热炉设备是否齐全好用,烟囱、烟道挡板、各烟道风门挡板是否灵活。 3.3检查燃料气、点火瓦斯(常明灯)、蒸汽管线连接是否合适、有无泄漏。 3.4拆除燃烧器上的喷头(或取下喷枪)对燃料气、蒸汽管线进行吹扫,除去施工中的残留物(如铁锈、砂粒等杂物),保证燃烧器的正常燃烧,可用空气、氮气吹扫,但从安全上考虑,对燃料气管线用空气吹扫后应进行氮气置换。 3.5炉膛灭火蒸汽管线排凝设施是否合理,管线内应无液滴存在。 3.6检查燃烧器喷枪是否对准中心线,燃料气喷孔是否向心安装。 3.7点火孔位置安装是否合适,常明灯安装是否妥当并作好点火试验。 3.8在炉前放空阀放空瓦斯,将燃料气压力调整在0.05MPa以上。 3.9点火前在炉前采样分析,分析其中的02含量,控制02%<0.5%(V方能使用。 3.10烘炉前画出理论升温曲线。

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与分析

管式加热炉温度-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1设计意义及要求 1.1设计意义 管式加热炉是石油工业中重要装置之一,加热炉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工艺介质最终温度达到并维持在工艺要求范围内,由于其具有强耦合、大滞后等特性,控制起来非常复杂。同时,近年来能源的节约、回收和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关注。加热炉是冶金、炼油等生产部门的典型热工设备,能耗很大。因此,在设计加热炉控制系统时,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节能也是一个重要质量指标,要保证加热炉的热效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大。另外,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在设计加热炉控制系统时,还要保证燃料充分燃烧,使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最少,达到减排的目的。 1.2设计要求 1)本课程设计题目为加热炉温度-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学生对选定的设计题目所涉及的生产工艺和控制原理进行介绍,针对具体设计选择相应的控制参数、被控参数以及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并画出控制流程图及控制系统方框图。 2)课程设计说明书按学校“课程设计工作规范”中的“统一书写格式”撰写,具体包括: ① 目录; ② 摘要; ③ 生产工艺和控制原理介绍; ④ 控制参数和被控参数选择; ⑤ 控制仪表及技术参数; ⑥ 控制流程图及控制系统方框图; ⑦ 总结与展望;(设计过程的总结,还有没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⑧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至少500字); ⑨ 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⑩ 其它必要内容等。 2方案论证 2.1方案选择 管式加热炉加热炉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要加热的冷物料从左端的管口流入管式加热炉,而燃料从右端的管口流入管式加热炉的燃烧部分,以供热。经加热的物料从右上端的管口流出,物料出口温度1()t θ为被控参数。 图1 管式加热炉工作原理图 分析管式加热炉的工作过程可知,物料出口温度1()t θ受进入管式加热炉的物料初始温度,物料进入的流量(即物料入口的压强),进入管式加热炉的燃料的流量(也即燃料入口压强),燃料的燃烧值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物料进入的流量(即物料入口的压强)和进入管式加热炉的燃料的流量(也即燃料入口压强)是影响物料出口温度1()t θ的主要因素。如果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根据操作量的选取原则,我们可以在物料入口处装上一个调节阀,以控制物料进入的流量;对于进入管式加热炉的燃料的流量,可以使它保持某一恒定值。或在燃料的入口处安装一个调节阀,以控制进入管式加热炉的燃料的流量;对于进入管式加热炉的物料的流量,则可以使它保持某一恒定值。而调节阀的开度大小由安装在物料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输出的大小间接控制。它虽然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但不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因为如果将物料的进入流量进行限定后,则日生产总量也被限定。这显然不符合实际的工业生产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点改进——不对另一个量进行限制。基于对燃料进入量进行控制的管式加热炉单回路温度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2 所示。 图2 管式加热炉单回路温度控制系统原理图 如图2所示的单回路温度控制系统初看起来是可行的。而且它的结构简单,所需的器材少,投入小。也符合工业设 物料出口温度1 ()t θ 1T C 物料入口 燃料 物料出口温度1()t θ

化工总控工(高级工)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培训教程中技能训练的思考题(高级工) 精馏单元 1、精馏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塔顶再沸器原料回流罐、回流泵等。 2、在本单元中,如果塔顶温度、压力都超过标准,可以有几种方法将系统调节稳定? 减小加热蒸汽量、增加回流量、加大塔顶冷凝器冷水量。 3、若精馏塔灵敏板温度过高或过低,则意味着分离效果如何?应通过改变哪些变量来调节至正常? 灵敏板温度高,塔顶重组分含量升高;灵敏板温度低,塔釜轻组分含量升高.调整回流比和再沸器蒸汽量。 4、请分析本流程中如何通过分程控制来调节精馏塔正常操作压力的。 塔顶压力PC102采用分程控制:在正常的压力波动下,通过调节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量来调节压力,当压力超高时, PC102调节塔顶至回流罐的排气量来控制塔顶压力调节气相出料。操作压力4.25atm (表压),高压控制器PC101将调节回流罐的气相排放量,来控制塔内压力稳定。 (详解:分程控制:就是由一只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控制两只或更多的调节阀,每只调节阀在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的某段范围中工作。 PC102为一分程控制器,分别控制PV102A和PV102B,当PC102.OP从0到100逐渐开大时,PV102A从0逐渐开大到100,冷却水量加大,压力降低;当

PC102.OP从0到50逐渐开大时,而PV102B从100逐渐关小至0,经冷却器蒸汽减少,压力升高。) 吸收解吸单元 1、吸收岗位的操作是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进行的,为什麽说这样的操作条件对吸收过程的进行有利? 由气液相平衡关系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气相分压下,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加大;同一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随着气体分压的提高,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加大。加压降温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度,对吸收操作有利。 2.什么是吸收油冷循环和热循环? 开车中解吸塔再沸器未加热时,吸收剂在吸收塔和解吸塔建立的循环,称为吸收油冷循环;解吸塔再沸器加热吸收剂后,吸收剂在吸收塔和解吸塔的循环称为热循环。 3、操作时若发现富油无法进入解吸塔,会有哪些原因导致?应如何调整? 解吸塔压力高,增大塔顶冷却器的冷水量,增大回流罐的放空量来降低解吸塔压力; 吸收塔压力低,减小气液分离罐的放空量来提高吸收塔的压力。 4、假如本单元的操作已经平稳,这时吸收塔的进料富气温度突然升高,分析会导致什麽现象?如果造成系统不稳定,吸收塔的塔顶压力上升(塔顶C4增加),有几种手段将系统调节正常? 吸收效果差,吸收塔温度提高,压力上升。 手段:增加吸收剂的用量;增加冷却器E-102盐水量来降低吸收剂的温度。 5、C6油贮罐进料阀为一手操阀,有没有必要在此设一个调节阀,使进料操作自动化,为什么? 没有必要。因为吸收剂循环使用,损耗小。所以随着生产的进行,定期观察C6油贮罐D-101的液位,补充新鲜C6油即可。 流化床单元 1、在开车及运行过程中,为什么一直要保持氮封? 为使氢气、乙烯和丙烯等可燃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氮封,使之与外

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新编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用电加热金属材料,由于加热温度控制准确,劳动条件好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常用的电加热方式有感应加热,接触电加热和电阻式加热。 感应电加热和接触电加热其实都是使用一种加热器,感应器式样由被加热坯料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接触电加热对被加热坯料的表面糙度和形状尺寸更有严格的要求,相比之下,由于电阻式加热炉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 电阻式加热炉也有多种型式,锻压车间常用的是箱式电阻炉。坯料从炉口装入炉膛,关闭炉门后即可送电加热。电热体(电阻丝)以辐射方式把热量传给坯料,使其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炉门的升降是用脚踏传动装置来操纵的。 操作电加热炉应注意以下事项:

1、使用前必须对炉子的安全接地线、炉壁、炉底和加热元件(指电阻丝或硅碳棒、硅钼体)等进行全面检查,并注意炉膛内有无异物、脏物,是否清洁。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2、操作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在勾料铲火时,应使用套有绝缘胶管手柄的工具,站立在胶皮垫子上,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3、操作时注意防止工具、坯料碰坏耐火砖和电热体,装料和取料(锻造操作中钩料除外)时必须关闭电门,坯料与发热元件应保持一定距离。 4、控温仪表及控制盘应经常检查,以免因“跑温”而烧坏电热体,不允许超过炉子所规定的极限温度。当电炉的控制仪表和电偶发生故障或炉温、功率不符合要求时,应与有关人员联系,不得擅自进行调整和修理。 5、装料或捞料时必须关闭电门,切断电源(锻造操作中勾料时不关电门)。要小心不使锻件和工具碰到电偶、加热元件和炉膛。 6、装料时要注意放到炉膛的温度合格区,保温(均热)时间不足,不允许开锻。

管式炉加热系数

管式加热炉节能 宁波市方圆工业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李飞 目录 一. 管式加热炉的回顾 1 二. 管式炉热力计算的理论基础: 1 1. 辐射-对流-热传导基本理论 1 2. LOBO-EVANS法 2 三. 加热炉的节能 3 1. 工艺节能 3 2. 优化加热炉的设计方案,设计节能 3 2.1. 加热炉系统的总体布局 3 2.2. 余热回收利用方案: 5 2.3. 炉型的差别对能量利用的影响 6 3. 应用成熟可靠的设备,设备节能 10 3.1. 炉衬材料对加热炉热效率的影响 10 3.2. 金属表面温度对加热炉效率的影响 10 3.3. 总结 14 4. 加热炉在操作中的节能 14 5. 其它的几种节能手段: 17 5.1. 利用工艺废气做为加热炉的燃料 17 5.2. 利用工艺废热: 17 5.3. 不完全再生催化装置中的CO焚烧炉的节能 18 5.4. 降低其它消耗节能 20 5.5. 挖掘现有加热炉的操作潜力节能 21 5.6. 装置扩能加热炉规划 23 四. 如何使用好热管 25 1. 工业上应用的热管的优点 25 2. 工业上应用的热管的缺点 25 3. 安全地使用热管,提高热管寿命 27 3.1. 高温段的防护 27 3.2. 对热管进行低温防护 27 4. 提高在线运行热管的使用效果 28 5. 燃油加热炉的热管预热器的问题 30 五. 燃气轮机—加热炉联合系统方案 31 1. 基础资料 31

2. 联合系统的组成 32 3. 燃烧及排气计算结果 33 4. 联合系统中加热炉的操作参数及与单独加热炉的比较 33 5. 联合系统投资估算 34 6. 经济评价 34 7. 联合系统技术分析 35 8. 联合系统的技术分析 35 9. 经济分析 36 10. 结论 36 六. 我国管式炉的现状及对策 36 1. 设计规范不完善 36 2. 管式炉的制造以现场为主 37 3. 方案对比不充分 37 4. 炉膛温度800℃的限制 37 5. 新技术的应用 37 6. 加热炉的配件供应商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37 七. 思考题: 37 一. 管式加热炉的回顾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形式,带动了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等整个石化行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石化行业都已经世界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 在这些行业中,目前主要使用的工艺介质加热炉是管式炉,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λ由于在管内流动,故被加热介质仅限于气体和液体.通常这些气体或液体通常都是易燃易爆的烃类物质,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操作条件比较苛刻。 λ加热方式主要为直接式. 燃料为液体或气体.λ λ运转周期长,连续不间断操作. 石化行业最初的介质加热设备是具有相当不安全隐患的间歇式操作的“釜式蒸锅”,管式加热炉的出现,开创了“连续安全管式蒸馏”的新时代,这也使得大规模、超大规模石化企业的出现成为可能,因此可以说,管式加热炉具有化时代的意义。 炼油工业采用管式加热炉始于上一世纪初,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λ堆形炉 它参考釜式蒸锅的原理。吸热面为一组管束,管子间的联接弯头也置于炉中,由于燃烧器直接装在管束下方,因此炉子各排管子的受热强度不均匀,当最底一排管受热强度高达50000-70000kcal/m2.h,最顶排管子却不到800-1000cal/m2.h,因此底排管常常烧穿,管间联接弯头也易松漏引起火灾。 λ纯对流炉,

炼铁炉前操作基础知识

炼铁厂炉前操作基础知识 一、作业过程内容概述 通过使用开堵口设备、渣铁分离设备、起重设备,按规定时间将炉内高温液态生铁、炉渣排放到铁罐和渣处理系统。 二、本岗位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和高风险作业 A、高温铁水 B、煤气中毒 C、机械伤害 D、粉尘 E、高空落物 F、爆炸 G、窒息 H、触电 I、火灾 J、高压气体 K、高空作业 L、交叉作业P、起重作业Q、出铁作业 三、进入工作岗位前 1、工作时正确穿戴劳保防护用品,严禁穿化纤衣物,严禁班前、班中酒后上岗。 2、必须熟悉炉前设备状况及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事故应急预案。 3、会辨识本岗位危险源点及熟悉自我防范措施。 四、安全注意事项 (一)炉前工安全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炼铁厂安全、技术、设备各项管理制度、规程、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及要求; 2、炉前严格执行炉前出铁确认制,杜绝“三违”作业。 3、启动操作设备时,必须打铃警示,认真观察周围有无人员和障碍物。 4、作业过程中,确认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上下楼梯时应扶好扶手,确保安全。。 5、清扫卫生时必须两人以上协同清扫, 互相监护;严禁在运转部位清扫加油,清扫卫生、 点检设备时,要离运转的部位至少300㎜的距离,注意防止衣袖被运转的机械设备咬住。 6、地面上的散料、杂物、积水要及时清理,防止作业时滑倒摔伤。 7、电线接头裸露,绝缘老化,灭火器材不齐全、失效,必须及时汇报处理。 8、要认真检查本岗位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附件、照明设施是否完好,发现损坏要及时 汇报联系处理。保持现场安全通道畅通。 9、更换岗位照明灯泡时,必须断电、挂检修牌,使用安全登高工具应系好安全带,两人 以上更换(一人更换,一人在下面扶好梯子,做好监护),照明损坏要立即通知电工维修,严禁岗位工更换爆裂的照明灯泡。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解答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 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和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或(降低热损耗的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1. 在氧弹里加10mL 蒸馏水起什么作用 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 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dm -3 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 mol ·dm -3 NaOH 溶液相当于 J(放热)。2. 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为什么内筒水温要比外筒的低低多少合适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点火后,系统燃烧放热,内筒水温度升高-2℃,如果点火前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1℃,样品燃烧放热最终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高1℃,整个燃烧过程的平均温度和外筒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内筒水温要比外筒水温低-1℃较合适。 实验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1. 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根据公式*f f f f B T T T K m ?=-=和310B B f f A W M K T W -=??g 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 ?T f 偏大,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 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的这个实验现象,会导致实验失败,另一方面会使实验的整个时间延长,不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而寒剂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过冷太甚,影响萘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具体见思考题1答案。 3. 加入溶剂中的溶质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何影响答: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是稀溶液这个前提。如果加入量过多,一方面会导致凝固点下降过多,不利于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另一方面有可能超出了稀溶液的范围而不具有依数性。过少则会使凝固点下降不明显,也不易测定并且实验误差增大。 4. 估算实验测定结果的误差,说明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答: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控制过冷的程度和搅拌速度、寒剂的温度等。本实验测定凝固点需要过冷出现,过冷太甚会造成凝固点测定结果偏低,因此需要控制过冷

红外线加热炉解析

★红外线加热炉(烘干线) 大部分宣传词条遵循以下编辑原则: 地域(很多时候不用添加)+主语(主要是工件、涂料等)+主技术词(比如红外线等类似词汇,目前主技术词有十几个)+主词(如烘房、喷涂设备等,目前有近百个) 主词和主技术词一定要有,主语和地域根据情况添加。1红外线烘干炉(搜不到) 传统宣传标题 山东红外线烘干炉 河南红外线烘干炉 广东红外线烘干炉 氟碳漆远红外线烘干炉 电机转子红外线烘干炉 电镀红外线烘干炉 蜂窝陶瓷红外线烘干炉 瓦楞纸红外线烘干炉 建材红外线烘干炉 东营4回路红外线烘干炉,用于直径2.5米不锈钢罐体特种涂层烘干 红外线烘干炉---涂装生产线的重要节能设备,高能耗占总线的一半 红外线烘干炉非领导品牌---新远,技术特点—节能,三十年技术积累 红外线烘干炉比热风炉节能20-30%,5-10分钟内完成干燥 订购红外线烘干炉,首选锦州新远,省内批发,省外免安装费。 涿州仿进口红外线烘干炉,铝箔涂层2秒快速烘干,一次试车成功。 新远涂装公司是国内红外线加热技术的开创者,30年红外线烘干炉设计制作经验,为客户提供了数百台套的红外线烘干炉设备,技术领先,用高红外技术设计的隧道炉更是独步国内。 铝轮毂面漆烘干红外线烘干炉实例: 烘干系统构成 由红外线加热器、反射板、引出线、加热器支架、绝缘支架、铜排、炉外桥架、接线箱、plc控制柜等组成。 加热器和分组:加热功率***KW,由***支红外线加热器组成,分为双侧12组,分2区。 反射板:不锈钢板制做,模具加工,点焊固定。三种规格。 引出线:镀镍耐高温线,可耐500℃。 plc控制柜:2回路控制,精度2度,80-100度。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解答

思考题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 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 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 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 实验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1. 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 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根据公式*f f f f B T T T K m ?=-=和310B B f f A W M K T W -=?? 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 ?T f 偏大, 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 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 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的这个实验现象,会导致实验失败,另一方面会使实验的整个时间延长,不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而寒剂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过冷太甚,影响萘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具体见思考题1答案。 3. 加入溶剂中的溶质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何影响?

加热炉基础知识

加热炉基础知识 加热炉的分类: 1.有纯加热炉,如常压炉、减压炉等;有加热炉反应炉,如裂解炉、焦化炉等。 2.按传热方式分类:有纯对流式炉、辐射对流式炉和辐射式炉。 3.按炉型结构分类:有箱式炉、立式炉等。 4.按燃烧形式分类:底烧式炉、侧烧式炉。 5.按供风形式分类:强制供风炉、自然供风 一、气体燃料的燃烧 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实质上是化学反应,传热与传质,气体运动等基本现象构成的一个综合的物理化学过程。气体燃料的燃烧是气体燃料中的可燃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和氧气进行的激烈的化学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并伴有发光现象。工业就是利用燃料燃烧的放热和发光的性质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利用。 无论那种气体燃料,在燃烧本质上都包含以下三个过程。 1、燃料气和空气的混合; 2、混合后的可燃气体的加热和着火; 3、完成燃烧化学反应。 第一个过程:燃料气和空气的混合; 工程上一般燃烧所需空气都是从空气中获得,气体燃料的燃烧需要的提供燃烧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的氧气。各种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

空气量是不同的(又称燃料完全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气体燃料的燃烧不仅要提供所需要的空气,而且燃料气可空气的均匀混合也是气体燃料燃烧进行的重要条件。 气体燃烧器(俗称火嘴,烧嘴)的设计和操作应对气体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给予重视。影响混合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燃料气与空气的流动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种,燃料气喷射到静止的空气中;燃料气和空气平行流动;燃料气和空气流动时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夹角;燃料气和空气呈旋流运动。这四种混合方式在各种不同的燃烧器中都有应用。 2、燃料气的流动速度燃料气的流动速度与火焰的长短有密切关系,在外混式燃烧器中,燃料气流速过大,会引起脱火;在半预混燃烧器中,燃料气流速过小会引起回火。 3、燃料气,空气的相对速度二者之间的相对速度也对混合有极大的影响,速度差越大,混合就越快。从加速混合的角度来说,希望燃料气和空气混合时的速度差大一些比较好。 4、燃料气流直径的影响气流直径越大,完全混合的时间越长。为了加速混合,可以将大股气流分成若干小股气流。这就是一些大功率的燃烧器有多个燃料气喷嘴的原因。 5、燃料气的发热值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燃料气的发热量越大,燃烧需要的空气量就越多,其混合时间也就越长。当炉子的燃料由热值低的燃料改为高热值燃料时,为了保证其完全燃烧,燃烧器在设计时需要注意改善燃料气与空气的混合条件。这个也是一个燃烧只能适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

第一章加热炉煤气操作说明 1 .高炉煤气送气说明 1.1 送气前的检查 ●送高炉煤气前检查10只点火烧嘴的燃烧状况或炉内温度(应高于800℃)。 ●检查鼓风机(开)、引风机(开)的运转状况。 ●高炉煤气总管盲板阀关,金属硬密封蝶阀关,快速切断阀开。 ●各煤气两位四通换向阀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各煤气蓄热式烧嘴前的手动蝶阀是否关死。 1.2 高炉煤气管道的分段吹扫 ●将三段煤气调节阀关至最小,然后将煤气侧的三段烟气调节阀关至最小。 ●检查换向阀,将3段煤气调节阀重新开至最大。 ●打开高炉煤气管各段末端放散阀,并检测其下面的取样口是否关闭。 ●手工打开高炉煤气吹扫阀,接入氮气进行吹扫约30分钟。(在此之前应进 行煤气总管金属硬密封蝶阀之前的管路吹扫和放散,同时高炉煤气应送达该处。) ●密切注意接点处煤气总管道内的压力,绝对不允许超过10kPa,若超过此压 力就有可能损坏煤气管道上安装的压力变送器。 ●吹扫气源切断。 1.3 送高炉煤气 ●将三段煤气侧烟气调节阀开大,将炉膛压力降为负压(约-10~0Pa),但应 注意尽量不要影响炉温。 ●将三段煤气调节阀和二段空气调节阀关至最小(均热段除外,因为均热段 风机供给的风同时也供给点火烧嘴,点火烧嘴的煤气单独有一路供给)。 ●确认换向2~3次后,将换向方式设为定时方式。 ●打开均热段最靠近烘炉烧嘴的上部及下部各一对煤气蓄热式烧嘴及空气蓄 热式烧嘴的手动阀,即MD和K1以及MD和K2,共4个,送气入炉,注意炉两侧对称操作。 ●逐渐开大均热段煤气调节阀,观察燃着后即逐渐开大均热段空气调节阀。

●照以上方法点燃其后的烧嘴及第二加热段、第一加热段烧嘴。 ●确认高炉煤气点燃后打开均热段的空气调节阀,调整空煤气比例为0.75﹕1。 ●在炉温升至840℃以上时,将换向方式设为自动定时换向。同时炉内有明火、 高炉煤气稳定燃烧,可以关闭烘炉烧嘴。 3 . 烘炉用高炉煤气切断说明 ●关闭所有烘炉烧嘴,空气蝶阀微微打开保护烧嘴直至炉温降至常温。 ●关闭烘炉用高炉煤气总管金属硬密封蝶阀。 ●关闭烘炉用高炉煤气总管盲板阀。 ●若决定不再使用烘炉用高炉煤气,则打开放散阀,接入氮气吹扫约20分钟。 4 . 高炉煤气切断说明 4.1正常停高炉煤气 ●关闭所有烧嘴前手动煤气阀门。 ●关闭高炉煤气总管金属硬密封蝶阀。 ●若长时间不用高炉煤气,则应关闭高炉煤气总管盲板阀,打开各段放散阀, 接入氮气吹扫约20分钟。 ●其余操作参见第三章加热炉正常停炉说明。 4.2 非正常停高炉煤气 ●参见第四章加热炉紧急停炉说明。

管式加热炉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解析

过程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 题目:管式加热炉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也向更高的档次发展,制造产品的工艺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满足优质、高产、低消耗,以及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要求,做为工业自动化重要分支的过程控制的任务也愈来愈繁重,无论是在大规模的结构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传统工业过程改造中,过程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省能源等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将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初步尝试应用于实践,本次设计将采用过程控制系统原理来实现工业生产控制问题的解决,通过设计一个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管式炉加热原料油的温度控制。 管式加热炉是石油工业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把原油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以保证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加热炉的工艺过程为:燃料油经雾化后在炉膛中燃烧,被加热油料流过炉膛四周的排管后,就被加热到出口温度。本此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设计,系统原理阐述,系统框图与结构的搭建,变量检测环节,变量变送环节,控制器,调节阀,联锁保护等环节的具体选择与设计,最终形成一个可行可靠的完整串级过程控制系统方案,力图通过具体应用获得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提升,并为工业生产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字:流量温度串级控制

目录 1.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意义 (1) 1.1管式加热炉简介 (1) 1.2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意义 (1) 2.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2) 3.总体方案设计 (3) 3.1传统简单控制系统 (3) 3.2串级控制系统 (4) 3.3管式加热炉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原理及调节过程 (5) 4.系统的设计与参数整定 (7) 4.1主回路设计 (7) 4.2副回路设计 (7) 4.3主副调节器调节规律的选择 (7) 4.4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 (8) 4.5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8) 5.所需检测元件、执行元件及调节仪表技术参数 (9) 5.1温度变送器 (9) 5.2温度检测元件 (10) 5.3流量检测及变送 (10) 5.4调节阀 (11) 5.5联锁保护 (11) 6.组态软件设计 (12) 6.1 新建工程 (12) 6.2 连接设备及设备测试 (13) 6.3 数据词典 (13) 6.4 建立画面 (14) 6.5 调试执行 (14) 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