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内经真题总汇.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内经真题总汇.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内经真题总汇.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内经真题总汇.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内经真题总汇.

2008年

内经试题:共100分

一、原文填空(1分/空)

1、《内经》的成书年代()

2、风盛则动,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盛则(浮),湿盛则(濡泻)。

3、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4、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二、经文解释(10分/题)

1、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三、问答题(10分/题)

1.结合《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简述阳气的生理功能。

2.《内经》中脾主时令的论述有哪些?反映了什么学术内涵?

3.《素问·玉机真藏论》五实证和五虚证预后佳的前提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4.《内经》中因势利导治疗原则的体现有哪些?

四、论述题(15分/题)

1.《内经》中有关脏腑与神明关系有几种学说?你的看法是什么?

2.举出五个注解《内经》的注家著作,并说明其注本特点。

2011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考博试题

四、论述题

结合内经原文谈谈对脾胃的理解

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考博试题

一、名词解释

气交罴极之本中渎之府两感病五神脏

二、填空

1、木郁达之,火郁()之,土郁夺之,金郁()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

三、问答题

1、《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涵义是什么,后世医家存有哪些理解?

2、《至真要大论》关于五脏病机的认识。

3、结合原文,《内经》养生学思想与方法。

4、如何理解《示从容论》“年长者求之于府,年少者求之于经,年壮者求之于藏”的含义。

四、论述题

1、结合原文,论述《内经》中关于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生理性作用。

2、《内经》关于虚实产生的机理有哪些观点?结合原文加以阐释,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201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内经试题(专业基础课)

一、名词解释(2分*12)

1.异法方宜

2.祝由

3.治未病

4.五运

5.六气

6.法于阴阳

7.恬淡虚无

8.开鬼门

9.巨刺10.血实宜决之

11.肠覃12.病机

二、分析题(6分*5)

1.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2.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3.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

4.《邪客》篇中阴虚故目不瞑的病机

三、填空(1分*18)

1.夏三月,此谓(),秋三月,此谓()

2.补上治上治以(),补下治下制以(),()者气味(),()者气味()

3.春,脏真散于肝,夏脏真()于心,秋,脏真()于肺,长夏,脏真()于脾,冬,脏真()于肾

4.声在肝为呼,在脾为(),在肾为()

四、问答(14分*2)

1.内经多处论及标本治则先后,为何腹满、小大不利,不论其为标为本皆先治?

2.根据《咳论》论述咳与五脏六腑及季节的关系。

2015年试题

名词:封藏之本传化之府飱泄石瘕天符4分

填空: 1、阴者藏精而起。。。。。。。气立如故

2、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反常则灾害至矣

简答:10分

1.结合《素问太阴阳明论》论述“阳道实,阴道虚”含义?及临床意义

2."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如何理解,有何意义(含义及治

疗思路)?

3. 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明阴阳的分布规律,及在医学中有哪些应

用(指导意义)?

4.简述《素问举痛论》中疼痛的病因病机?

5.结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明四季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及临床意义?

论述:《内经》中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试论述之。20分

2016年试题

2017年试题

1.名解

司岁备物禁鼓慄神不使外内合邪

2.填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神明之府也。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胃为之市。

3.问答

如何理解“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如何理解“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

如何理解“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4.论述

试述“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及临床指导意义试述“魄门亦为五脏使”并举例

黄帝内经习题讲课教案

黄帝内经习题

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B)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针灸甲乙经 D史记 E脉经 2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E) A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B黄甫谧针灸甲乙经 C史记扁鹊传 D王叔和脉经 E七略 3最早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是(D) A黄帝素问直解 B读素问钞 C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太素 E素问吴注 4素问直解得作者是D A全元起 B张志聪 C王冰 D高世栻 E滑寿 5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B A李中梓 B马蒔 C高世宗 D张志聪 E张介宾 6灵枢集注的作者E A高士宗 B李中梓 C张介宾 D马蒔 E张志聪 7黄帝内经太素的作者D A吴坤 B王冰 C马蒔 D杨善上 E张介宾 8类经的作者D A王冰 B高志聪 C高士宗 D张介宾 E马蒔 9最早全面注释内经的古代医家E A李中梓 B张志聪 C张介宾 D王冰 E马蒔 10灵枢注证发微的作者A

A马蒔 B张志聪 C李中梓 D高士宗 E张介宾 11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著作C A黄帝内经素问 B黄帝素问直解 C类经 D素问吴注 E黄帝内经太素 12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名为E A类经 B黄帝内经太素 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素问E素问训解 13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水谷的摄入 B肾气的充盛 C三焦的气化 D天癸的形成 E五脏之气的充盛 14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此处主水是指E A主水液代谢 B生殖之精 C主藏精的功能 D主天癸 E主骨 15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六七面皆焦的原因是E A肾气虚 B阳明脉衰 C肾精亏 D血不足 E三阳脉衰于上 1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C A肾气虚 B肾精亏 C阳明脉衰 D血不足 E三阳脉衰于上 17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面始焦,发始堕的原因E A肾气虚 B血不足 C三阳脉衰于上 D肾精亏 E阳明脉衰 18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四七则A A筋骨坚 B筋骨隆盛 C肾气实 D肾气平均 E阳明脉衰 19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C

中药学试题(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试题(北京中医药大学)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是: A.730种 B.365种 C.840种 D.240余种 E.100余种 [答案]D [题解]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240余种。故应选D。 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本草拾遗》 B.《本草经集注》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证类本草》 [答案] C [题解]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公元二世纪。故应选C。 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证类本草》 E.《新修本草》 [答案] B [题解]《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故应选B。 4.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 A.《炮炙大法》 B.《本草拾遗》 C.《炮炙论》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 [答案] C [题解]南朝刘宋时雷敩所著的《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故应选C。 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拾遗》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答案]C [题解]《新修本草》是唐显庆四年经政府批准编修的,它是世界上公布的最早的药典,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故应选C。 6.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 A.《开宝本草》 B.《本草纲目》 C.《嘉祐本草》 D.《证类本草》 E.《本草衍义》 [答案] D [题解]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首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故应选D。 7.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 A.《图经本草》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品汇精要》 [答案] B [题解]《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故应选B。 8.首载太子参、鸦胆子、冬虫夏草的本草文献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 课程名称:中药学 学时:108(90/18) 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 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第四章药性理论(5学时)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学时)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尔雅选修课 走进《黄帝内经》 课后作业

尔雅选修课走进《黄帝内经》课后作业 《黄帝内经》概论(一) 1 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八十一难经》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10.0分 2 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汉书·艺文志》 D、《新唐书》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10.0分 3 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A、《伤寒杂病论》 B、《金匮要略》 C、《温病》 D、《脉经》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10.0分 4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 B、《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温病条辨》 C、《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金匮要略》 D、《难经》、《中藏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10.0分 5 《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 B、《脉经》 C、《汉书艺文志》 D、《七略》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10.0分 6 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A、该书中的官名 B、修辞用法

C、书中使用的历法方式 D、有真实的作者考证依据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10.0分 7 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8 《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9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10 《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二) 1 ()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A、刘向 B、班固 C、司马迁 D、班超 正确答案:A 2 ?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A、《旁篇》 B、《神农本草经》 C、《金匮》 D、《玉机》 正确答案:A 3 《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一共()卷。 A、53 B、54 C、55 D、56 正确答案:C 4 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A、224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专业习题

1. 上消化道是指 a) 口腔和咽 b) 口腔至食管的消化管 c) 口腔至胃的消化管 d) 口腔至十二指肠的消化管 e) 口腔至空肠的消化管 2. 下消化道 a) 是位于腹腔内的消化管 b) 表面全部被腹膜覆盖 c) 胃是下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d) 十二指肠悬肌以下的消化管道 e) 均由腹主动脉分支供血 3. The terminal (end) portion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s the: a) ileum b) cecum c) duodenum d) jejunum e) ascending colon 4. 大消化腺包括 a) 大唾液腺、肝、脾 b) 大唾液腺、肝、胆囊 c) 大唾液腺、肝、胰 d) 大唾液腺、胰、胆囊 e) 大唾液腺、脾、胰 5. 口腔 a) 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部 b) 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c) 上壁为硬腭 d) 下壁为舌 e) 向后与食管相续 6. The bulk of a tooth is composed of a) dentine

c) cement d) dental pulp e) alveolar bone 7. 关于舌的描述,何者错误? a) 由舌肌外被以粘膜构成 b) 舌根与舌体以界沟为界 c) 舌根背面粘膜内有舌扁桃体 d) 舌体下面粘膜内有舌乳头 e) 一侧颏舌肌收缩使舌尖伸向对侧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considered part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a) pancreas b) spleen c) tongue d) cecum e) vermiform appendix 9. 关于口腔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大、小唾液腺两种 b) 大的有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c) 腮腺管开口于舌系带 d) 下颌下腺管开口于舌下阜 e) 舌下腺管开口于舌下阜和舌下襞 10. 咽 a) 为上窄下宽的肌性管道 b) 上通颅腔、下连食管 c) 可分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 d) 鼻咽与口咽以咽峡为界 e) 喉咽与口咽以喉口为界 11. 咽 a) 口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b) 上端附着颅底、下通食管和气管 c) 鼻咽后壁有咽鼓管咽口 d) 口咽侧壁有咽隐窝 e) 喉咽下端续气管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类型:医学类 学校性质:211大学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官方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 招生简章: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zhaosheng 学校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北京中医药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被誉为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同时,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92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和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中医药文化推广基地(北京)”。并且与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海军医学研究所、解放军302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辟和构建了军地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模式。 一、历史沿革 北京中医学院 1956年,学校于北京市海运仓成立,隶属于原卫生部。1960年9月,学校被确定为六十四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为五所全国重点医学院校之一。 1971年7月至1977年11月与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合并,保留学院名称和建制。 1978年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2000年与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直属教育部。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精品案例4页

医疗管理【案例最新资料,Word 版,可自由编辑!】 重庆市某医院自2002 年提出“无障碍医院”的构想后,从理念和实践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促进了医院的两个文明建设,得到了同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同,先后召开了省内、国内及国际三个层面的研讨会,积极探讨“无障碍医院”的建设问题。 “无障碍医院”是医院及员工以人性、人道的观念关注、关心、关爱服务对象,不断为其解决问题、排除障碍,使之感到安全、方便、温馨、满意的服务系统。该院将“流畅、规范、和谐”定为创建“无障碍医院”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在第一阶段无障碍医院的发展中,医院提出了通行无障碍、沟通无障碍、行为无障碍、心理无障碍、管理无障碍和观念无障碍6个具体目标。 按照扩展的人本管理理念,该院对医院的环境设施进行“人性化”再造。一是建筑功能科学化,形成了设置科学合理,出入通行方便,采光通风良好,利于提高工效的硬件设施;二是院区环境生态化,建起了欧式建筑错落有致,花木布局独具匠心,园艺小品别具一格的山水园林医院;三是医院设施人性化,标准间病房、室内分隔帘、防滑地面、走廊扶手、无障碍通道、中心调温、中心供氧、中心吸引、背景音乐等都传递着浓浓的人性化气息;四是设 备控制智能化,实现了医疗设备、监控手段、检测数据的集中(或异地)监视、控制与管理;五是病区布置艺术化,病区的色彩、画框、坐椅、植物都让人感受到和谐之美;六是服务流程简单化,门诊每层楼均设有导医咨询台、候诊椅、饮水设施、电话、电子触摸屏,并随时提供穿梭车和轮椅服务。 该院建立了院、处、科室、经管医生多个层级的沟通网络;形成了病员须知、公示栏、专家介绍栏、信息窗、触摸屏、电子银屏、电子信箱、宣传资料等多种沟通形式;完善了医患沟通制度,实行医患沟通双方签字,制定了投诉处理预案及纠纷防范预案。每月召开公休会征求意见并及时解决,开展了出院病人电话回访。每月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与就医者保持了真诚、平等、热情、耐心的交流。 该院成立了规范制度办公室,全面修订职责及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培训,做到依法执业;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强化三基三严考核,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建立了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确定专门班子承担 12 0急救工作,安排穿梭车从急诊到住院部转送病人,保证急诊科绿色通道畅通;定期召开科主任护士长例会,总结、分析、讨论医疗质量相关问题,并提出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为消除就医者的心理疑虑,满足就医者的心理需求,该院一是发展“微创”外科,解除就医者的畏惧心理;二是扩展无痛诊疗系列,消除就医者的惧怕心理;三是开展适用技术,让就医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人文关怀;四是提高诊疗透明度,消除病员的怀疑心理;五是开设心理门诊和提高医务人员对心理症状的应对能力,消除病员的焦虑心理和急躁心理;六是细化对诊疗方案、措施、费用的讲解,满足病员少花钱治好病的心理;七是强化对药品回扣的治理及宣传,消除病员在药品价格上的疑虑心理;八是加强对拒收“红包”的宣传,消除病员拿钱买放心、买安全的心理。通过这些措施为就医者解除了惧怕、怀疑、忧郁、焦虑的心理。 该院本着“一切为临床和病人服务”的思想,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职能部门

2020年整理走进《黄帝内经》 于铁成 章节测验答案.doc

《黄帝内经》概论(一)待做 1 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 A ? B ? C ? D 2 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 A ? B ? C ? D 3 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 A ? B ? C ? D 4 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 ? 5 《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 ? 6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 A ? B ? C ? D 7 《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 A ? B ? C ? D 8 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 A

? B ? C ? D 9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 ? 10 《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 ? 《黄帝内经》概论(二)待做 1 ()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 A ? B ? C ? D 2

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 A ? B ? C ? D 3 《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一共()卷。 ? A ? B ? C ? D 4 第一次发现《黄帝内经》是在班固编著《汉书》时期。() ? ? 5 刘向父子编著《七略》之前,没有发现《黄帝内经》的存在。() ? ? 6

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 A ? B ? C ? D 7 下列选项中,包括在《汉书·艺文志》“七经”之列的是()。 ? A ? B ? C ? D 8 《黄帝内经》一书主要总结了()时期的医学成就。() ? A ? B ? C ? D 9 《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真题-701

中药学(60 分) 一、单选(20 道) 1、首创自然属性分类的是:本草经集注 2、血瘀气滞痛,常以延胡索配——香附川楝子(答案川楝子) 3、半夏的功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燥湿化痰) 4、芒硝的性味:苦咸寒 5、防己的功效:祛风湿水 6、利尿通淋止痛的是海金沙 7、治寒凝气滞型脘腹痛的,可用香附配伍吴茱萸,还有炮姜,高良姜(答案是高良姜) 8、鸡内金的功效消食健脾,涩精止遗,通淋化石(选项还给了遗尿) 9、地榆的功效 10、桃仁的功效 11、桔梗的功能主治 12、厚朴:实满湿滞 13、清热燥湿,泻肝胆火:龙胆 14、古云有“冲墙倒壁之功”的药:枳实 15、肉桂研末服成人用量 16、给的功用(怒火胁痛,还有心慌),选入什么经的药:肝经。治疗胸胁疼痛的药归什么经 17、能燥能泄的药是答案好像是苦味药,记不清楚选项是什么了,只有苦味的印象 18、 二、多选(10 道) 1、薏苡仁功效都有 2、治疗肺痈的:芦根、鱼腥草、瓜蒌、桔梗、桃仁 3、桑寄生的功效:(不选利水) 4、生荆芥的作用(不止血) 5、能凉血止血,散瘀的药:赤芍、茜草、丹皮 6、反藜芦的药:诸参辛药 7、干姜的功效 8、山药的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9、五味中属阳的 10、属于川药的是:黄连,川乌,附子,川芎,川贝 三、名词解释(5 道) 1、道地药材 2、相须 3、中药药性 4、活血化瘀药 5、六陈药:中药六陈指陈皮、半夏、枳壳、麻黄、狼毒、吴茱萸六种陈放使用效果更好的中药。 四、简答(4 道) 1、桑叶与菊花的比较 2、附子性味功效主治用药注意 3、人参性味功效主治用药注意 4、甘味药的作用,以及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公共事业管理——药事管理(新版)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公共事业管理——药事管理(新版)作业A型题: 1.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有证据可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及其有关材料,可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是: A.查封、扣押 B.吊销批准文号 C.停止销售 D.停止生产 E.停止使用 2. 我国历史上最早颁行的,也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新中国) B.《中华药典》(民国) C.《新修本草》(唐朝) D.《本草纲目》(明) E.《本草纲目拾遗》(清) 3. 依据《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是为了:错误:正确答案为:B A.保护发明者的权益 B.保护生产者的权益 C.保护研究开发机构的权益 D.保护消费 者的权益 E.保护新药的专利权 4. 医药行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也是错误:正确答案为:B A.高技术、高风险、高收益、高竞争的行业 B.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C. 高优惠、高风险、高收益、高竞争的行业 D.高发展、高优惠、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 E.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发展的行业 5. 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医药界专业人士关注的问题是:错误:正确答案为:D A.药品的安全,有效 B.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 C.药品经营的质量 D.正确合理用药 E.使用药品的方便,快捷 6. 在中成药工业生产中所用原料严格地讲应是:错误:正确答案为:C A.中药材提取物 B.中药材 C.中药饮片 D.地道药材 E.天然植物提取物

7. 药事管理学科是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知识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错误:正确答案为:C A.自然科学的性质 B.基础科学的性质 C.社会科学的性质 D.技术科学的性质 E.经济学的性质 8. “十五”医药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中明确着力培育10个左右大型医药企业集团,要求每个企业集团的年销售额是(人民币) A.10亿元 B.20亿元 C.30亿元 D.40亿元 E.50亿元以上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是错误:正确答案为:C A.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戒毒药品、放射性药品 B.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戒毒药 品 C.毒性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 D.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依赖性药 品 E.戒毒药品、毒性药品、麻醉药品、依赖性药品 10. 中国医药行业在新世纪发展中摆脱长期被动局面的关键在于: A.加大仿制药品生产 B.加快创制新药 C.购置外国专利药品 D.开发常用药品 E.发展天然药物 11. 药品生产企业申请仿制药品必须取得:错误:正确答案为:D A.药品生产许可证 B.药品仿制批准文号 C.拟仿制药品申报表 D.药品GMP证书 E.药品注册文号 12. 根据我国人民用药实际情况《药品管理法》确定的药品总方针是国家发展错误:正确答案为:C A.传统医药 B.现代医药 C.现代药和传统药 D.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E.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定义说明,药品是有目的地用于:

内经(中医骨伤中级考试学习题集)

A.君主之官 B.相傅之官 C.中正之官 D.仓禀之官 E.决断之官 ★标准答案:B 2. 《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根据《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无“补益五脏”之论,故选D。 3. 《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关系最密切的 A.心肺 B.肺肾 C.肺脾 D.肺胃 E.肺大肠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4. 《灵枢·本神》肾气实的证候是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灵枢·本神》“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故选B。A项为脾气实,其余选项与《本神》五脏虚实病证无关。 5. 《痹论》肠痹“中气喘争”是指 A.呼吸喘促 B.肠鸣腹泻 C.肾不纳气 D.腹中攻冲雷鸣 E.以上均不是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痹论》“肠痹者,数饮而不得出,中气喘争,时发飧泄”,“中”指腹 部,“喘”“争”指气向上冲逆,“中气喘争”即腹部气逆,向上攻冲,选D。 6.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经文,属于“上”的病机是

7. 《太阴阳明论》“脾不主时”的涵义是 A.独主长夏 B.独主春季 C.独主秋季 D.分主四季之末 E.不定时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不独主一时,而是分主四季之末各十八日。 8. 据现考证,《灵枢》最早称谓: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总汇.

北中医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汇总(2008-2017)2008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 内科学试题:100分 一、名词解释(3分/题) 呕吐、泻南补北、培土生金、癫狂痫、跨瘵 二、简答题(5分/题) 1、何谓瘟疫? 2、一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今晨起床后,感觉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车船,视一为二。请你作出中医诊断,并对其作出具体诊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脱痛的鉴别。 4、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见? 三、论述题(10分/题) 1、关于水月中的治疗,请你结合古代文献作出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剂,及其临床如何应用。 3、结合临床请你谈谈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的优势所在。 4、肺、脾、肾气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结合临床应用分析。 五、病例分析题25分 患者女,73岁,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心病5年。近三日出现感冒,发 热,咳嗽,咯痰清稀易咯出,胸部膨满,喘息,喉中痰鸣有声。近一日出现咯痰色黄不易咯出,胸闷,渐出现意识模糊……舌淡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滑。 肺胀,(外感引动,痰热瘀阻,蒙闭心神) 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 一、名词解释 痿蹙着痹怔忡霍乱里陕 二、简答 1、试举例说明温肺化饮治法的代表方剂、药物组成、临床适应病症。 2、试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比较阴黄、虚黄的异同。 三、论述 1、结合古籍和临床阐述瘀血与消渴的关系,并举出三种常见并发症的病机特点和治法。 2、请结合临床比较分析眩晕、中风、厥证的基本病机、临床特点、治疗法则及转轨预后。 四、病例分析 1、患者,男,76岁,反复发作鼻腔出血5年,每年发作3-4次,近1年来鼻出血次数频繁,且血量多,经治疗可以控制,但经常头晕目眩。3天前因大怒,鼻腔出血复发,并头晕目眩加重,活动后尤甚,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鼻中出血量多,色鲜红,头晕目眩,活动后加重,心悸神疲,气短乏力,夜难成寐,大便干燥。检查:面色苍白,鼻中隔粘膜溃烂,出血量多,舌红苔薄黄,脉数。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精品课程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entry/uqjedAc4/ 北大医学部视频资源http://202.112.190.68/shipin.htm 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 北大医学部视频资源http://202.112.190.68/shipin.htm 上海中医药大学网络教学资料 方剂学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j/fjx/shikuang.htm 方剂学网络课件: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j/fjx/index.htm 实验中医学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j/syzyx/shikuang.htm 中医内科学课件: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j/zynk/cai/ctm.rar 安装须知: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j/zynk/cai/setup.rtf 内科学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j/zynk/shikuang.htm 针灸学网络课程http://61.129.75.54/zhenjiu/zj_demo/index.htm 辽宁中医学精品课程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c/article_index.asp 天津中医学院-实验针灸学网络教学 http://202.113.168.14/zhenjiu/101/ 帐号:test/密码:test http://202.113.168.14/zhenjiu/101/50.htm里面的视频都可以下载! 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 http://210.38.96.15/index.htm http://210.38.96.15/zjtn/index.htm http://210.38.96.15/zynkx/CONTENT/SHIPIN.HTM http://210.38.96.15/shl/index.htm 福建中医学院精品课程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C/JPKC.HTM 暨南大学精品课程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胚教研室精品课程 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xlx/jxlx.htm 海南医学院精品课程http://210.37.79.3/jingpin/index.htm 四川大学精品课程---医学部分 诊断学http://219.221.200.61/2003/58/classonline.htm 药物化学http://219.221.200.61/2003/show.asp?id=63 病理学http://219.221.200.61/g2003/show.asp?id=57 护理学基础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47 生理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33 生物化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45 口腔修复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52 河北省精品课程网站http://218.11.76.26/ 河北医科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c/jpkt.htm 中国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curriculum/ 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医学部分 武汉大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 人体解剖学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c/rtjp/ 病理生理学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c/blslx/asp/ 药理学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c/ylx/index.htm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shenbao/lcyx/lcyx01.htm 牙体牙髓学https://www.doczj.com/doc/674905664.html,/jpkc/ytysbx/index.html

北京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管理办法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管理办法 京中教字[2006]111号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近年来,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逐步完善了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与设计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加强我校实践教学建设,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对实践教学环节相应的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本办法只对实习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论文与设计等环节近年来已作了相应修订,具体内容另见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实习教学是本科阶段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学生应学会运用基础理论和临床专业知识,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熟练掌握各临床专业学科的操作技能。 第二条实习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临床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技能,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独立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并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第三条本办法实习的形式包括:课间见习、集中见习、临床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 第二章实习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实习教学采用学校、院系(医院)二级管理的模式,并要求各单位之间加强分工与协作。 第五条学校宏观层面的实习管理由教学管理处负责,包括对实习教学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宏观协调;制订实习管理办法和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规划;对院系实习教学及管理进行检查评估,组织全校实习教学的经验交流和总结等。

第六条院系(医院)负责执行学校实习教学的规定和实习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1.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指导教师,组织编写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做好实习动员,讲明实习目的及要求,并进行安全教育。 2.在实习过程中加强指导、检查和监督等。 3.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加强实习出科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毕业考核,对学生在实习中的各个方面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4.开展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和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第三章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职责 第七条实习指导教师应由临床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住院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第八条实习指导教师应履行以下职责: 1.熟悉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要求,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拟订科室实习计划,并认真贯彻执行。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格按实习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的实习工作,精心传授业务知识,认真完成带教任务,保证教学质量。 3.业务技术全面,医疗操作规范,基础理论扎实,重视学生“三基”训练,注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对学生既严格要求、认真把关,又做到放手不放眼,认真批改学生门诊试诊单、病历、实习日志等。 4.认真做好学生出科考试,实事求是地填写学生出科考评表。 5.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违纪行为,要及时认真批评教育,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第四章对学生实习的要求 第九条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应接受医院的领导和管理,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统一安排,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业务课辅导及其它有意活动。 第十条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加门诊,分管病床,认真做好医疗文件的书写,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各种事故发生。 第十一条按照实习计划要求,按时完成实习任务,不无故旷课,因故未能完成实习计划,要主动及时补习,并认真遵守有关实习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试题

内经试题:共100分 一、原文填空(1分/空) 1、《内经》的成书年代() 2、风盛则动,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盛则(浮),湿盛则(濡泻)。 3、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4、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二、经文解释(10分/题) 1、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三、问答题(10分/题) 1.结合《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简述阳气的生理功能。 2.《内经》中脾主时令的论述有哪些?反映了什么学术内涵? 3.《素问·玉机真藏论》五实证和五虚证预后佳的前提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4.《内经》中因势利导治疗原则的体现有哪些? 四、论述题(15分/题) 1.《内经》中有关脏腑与神明关系有几种学说?你的看法是什么? 2.举出五个注解《内经》的注家著作,并说明其注本特点。 内科学试题:100分 一、名词解释(3分/题) 呕吐、泻南补北、培土生金、癫狂痫、痨瘵 二、简答题(5分/题) 1、何谓瘟疫? 2、一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今晨起床后,感觉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车船,视一为二。请你作出中医诊断,并对其作出具体诊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脘痛的鉴别。 4、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见? 三、论述题(10分/题)

1、关于水肿的治疗,请你结合古代文献作出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剂,及其临床如何应用。 3、结合临床请你谈谈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的优势所在。 4、肺、脾、肾气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结合临床应用分析。 五、病例分析题25分 患者女,73岁,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心病5年。近三日出现感冒,发热,咳嗽,咯痰清稀易咯出,胸部膨满,喘息,喉中痰鸣有声。近一日出现咯痰色黄不易咯出,胸闷,渐出现意识模糊……舌淡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滑。 肺胀,(外感引动,痰热瘀阻,蒙闭心神) 内科部分(北京) 一、选择题(10分) 二、名词解释 1、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2、无痰不作眩 3、治痿独取阳明 三、简答题 1、噎膈、呕吐、呃逆的病机异同点。 2、胸痹的治法有哪些? 3、 4、消渴的病机要点是什么? 5、蠲痹汤的适应症是什么? 四、论述题 1、从痰治喘的五个方剂,证候特点。 2、气不摄血所致的血证有哪些?有何证候特点? 3、水肿所致瘀血的四种证候及证候特点,病机机转。 五、病案 郁证

2020年春季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B》平时作业3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B》平时作业3 共100道题总分:100分 1、既能祛痰利咽,又能泻下冷积的药是: A 牵牛子 B 巴豆 C 桔梗 D 蝉蜕 E 射干 答案:B 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玄参的适应证? A 温热病热入营分 B 温病血热发斑 C 瘰疬痰核 D 咽喉肿痛 E 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 答案:E 3、大黄治疗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谵语发狂,常与下列何药相

须为用? A 大戟 B 甘遂 C 牵牛子 D 巴豆 E 芒硝 答案:E 4、炒用药性较缓的药物是: A 芫花 B 牵牛子 C 甘遂 D 大戟 E 巴豆 答案:B 5、治疗热毒泻痢,宜选用: A 金银花 B 连翘 C 紫花地丁

D 蒲公英 E 败酱草 答案:A 6、既能泻下通便,又能清肝泻火的药是: A 车前子 B 番泻叶 C 大黄 D 芦荟 E 龙胆草 答案:D 7、既能清热生津,又能清肺润燥的药物是: A 芦根 B 白芷 C 蒲公英 D 天花粉 E 葛根 答案:D

8、治疗肠胃湿热积滞,大便秘结的药物是: A 甘遂 B 牵牛子 C 大戟 D 芫花 E 巴豆 答案:B 9、功能清热解毒、利湿的药物是: A 金银花 B 连翘 C 蒲公英 D 紫花地丁 E 大青叶 答案:C 10、性热,主治寒积便秘的药物是: A 大黄 B 芒硝 C 牵牛子

D 芫花 E 巴豆 答案:E 11、芒硝用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主要是取其: A 峻下冷积 B 泻下逐水 C 软坚泻下 D 润肠通便 E 泻下导滞 答案:C 12、治疗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宜选用: A 黄连、干姜 B 黄连、半夏 C 黄连、吴茱萸 D 黄连、芦根 E 黄连、旋覆花 答案:C

管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管理(P2)就是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 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有效地完成组织所既定的目标的过程。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P6) 管理者(P7) 管理者的类型(P8)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P11) 管理者的技能(P13) 案例分析(P20) 第二章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重点研究的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P33) 科学管理的原则(P34) 人际关系学说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由梅奥创立(P42) 法约尔是“经营管理之父”(“一般管理之父”)P36 法约尔认为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都可以归纳为6项职能(P36)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P39) 人际关系学说的三条基本原理(假设)(P42) 第三章 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P57) 五因素模型(五种竞争力分析)(P65) SWOT分析(P69)

案例分析(P71) 第四章 决策的类型(P77) 群体决策个人决策的优点(P78) 有限理性模型(P81) 决策程序(P82) 头脑风暴法的基本流程和实施原则(P86) 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P87)定量决策方法分类(P89) 确定型决策概念(P89) 量本利分析,例4-1(P90) 风险型决策概念,及例4-2(P92) 不确定型决策概念及方法(P93) 第五章 常见的计划包括5W2H(P97) 计划的作用(P98) 对计划的理解误区(P98) 计划的类型(P99) 滚动计划法概念及优点(P106) 网络计划法特点(P107) 目标管理(P113)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P114)

组织变革的阻力(P154) 第六章 组织结构设计的要素(P120)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P123) 管理跨度(P123) 确定管理跨度考虑的因素(P123) 组织结构类型(P125) 直线职能制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P126) 事业部制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P126) 矩阵制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P126) 当供给大于需求或供给小于需求适可采取的措施(P135)招聘渠道(P136) 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优缺点(P137) 绩效管理的过程(P142) 绩效考核(P143) 减少组织变革的方法(P154) 第七章 情境领导理论(P170) 激励理论的类型(P179) 需要层次理论(P179) 双因素理论(P180) 期望理论(P183)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作者:————————————————————————————————日期: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本草Top 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 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征要 本草易读本草新编本草备要本经逢原 本草经解本草从新 神农本草经百种 录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崇原本草求真神农本草经读本草述钩元 食鉴本草本草思辨录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便读 本草撮要本草问答神农本草经赞本草择要纲目 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 ●方药Top 雷公炮炙论炮炙全书炮炙大法雷公炮制药性解濒湖炮炙法要药分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药鉴 药征五十二病方名医别录 千金翼方孙真人海上方外台秘要医心方 太平圣惠方苏沈良方博济方史载之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鸡峰普济方洪氏集验方 杨氏家藏方千金宝要卫生易简方全生指迷方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 遗) 瑞竹堂经验方世医得效方奇效良方医方集宜医方考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普济方 肘后备急方普济本事方严氏济生方药征续编 仁术便览祖剂古今名医方论种福堂公选良方汤头歌诀急救便方奇方类编 医方集解 绛雪园古方选 注 医方论串雅内外编 成方切用时方妙用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 医方证治汇编 歌诀 验方新编十剂表 经验丹方汇编药性切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华佗神方集验方大小诸证方论奇效简便良方神仙济世良方是斋百一选方小品方惠直堂经验方

绛囊撮要经验奇方古方汇精外治寿世方 文堂集验方回生集本草简要方增订医方歌诀 济世神验良方医方歌括医方简义 ●经论Top 八十一难经内经博议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医经读 医经原旨素问玄机原病式类经类经图翼 内经知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因条辨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黄帝素问直解素问经注节解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校义黄帝内经太素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内经评文内经药瀹医效秘传读素问钞 灵素节注类编古本难经阐注难经正义素问识 灵枢识难经经释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要旨论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难经集注难经古义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伤寒论伤寒捷诀伤寒总病论类证活人书 注解伤寒论伤寒九十论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 伤寒明理论仲景伤寒补亡论伤寒寻源伤寒直格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六书伤寒论条辨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证治准绳伤寒论注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溯源集 伤寒括要伤寒缵论伤寒贯珠集伤寒法祖 伤寒大白伤寒悬解伤寒论类方伤寒论辩证广注伤寒论辑义伤寒医诀串解伤寒审证表伤寒补例 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舌鉴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伤寒论翼 伤寒附翼伤寒指掌中寒论辩证广注河间伤寒心要 刘河间伤寒医鉴金匮要略浅注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