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血不良反应试题

输血不良反应试题

输血不良反应试题
输血不良反应试题

血库输血不良反应试题

姓名: 科别:

一、单项选择题

1、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就是: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

E 细菌污染反应

2、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几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与过敏反应,其处理就是: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E 停止输血吸氧,改半坐卧位

3、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溶血反应

E 血液凝集反应

4、一患者,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6/12kpa,应考虑为: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疟疾感染

D 体温中枢受损

E 过敏反应

5、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就是:

A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 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 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 粘膜皮肤有出血点与瘀斑

E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6、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A 循环超负荷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溶血反应

7、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A 15 分钟~2 小时

B 30 分钟

C 2~3 小时

D 3~4 小时

E 5 小时

8、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

A 伤口渗血与低血压

B 腰背酸痛

C 胸闷、呼吸困难

D 寒战、高热

E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9、女性病人,35 岁,输血开始后1 小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40℃。过去有过输血史。临床诊断最可能就是: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就是

10、男性病人,70 岁,输血后30min 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

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 次/ min。临床诊断就是:

A 心功能衰竭

B 溶血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就是

二、填空题

1、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就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就是。

2、输血反应中,细菌污染反应常见的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

3、溶血反应的治疗措施包括、、、保护肾功能、处理急性肾功能衰竭,输入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者可行换血治疗。

4、输血不良反应中, 最常见,它就是指与输血相关但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体温升高1℃或1℃以上,发生率为2%-10%。

三、简答题

试述最常见的输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答案:选择题:ABDBB BAABA

填空题:1、发热反应、溶血反应2、大肠杆菌3、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防治DIC、4、发热反应

简答题:发热反应就是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原因:1、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的受血者,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 引起免疫反应2、致热源污染如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3、其她输血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如细菌污染或溶血。临床表现:寒战、高热、皮肤潮红、头痛等,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多在输血后15 分钟-2 小时内,持续0、5-2 小时后消退。治疗措施:减慢输血速度,严重的应停止输血,并可给予退热药物。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无致热原技术与消毒技术;2、已多次输血者,可在输血前肌注度冷丁或异丙嗪;或选用洗涤红细胞

输血不良反应考试题

输血不良反应考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A )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 E 细菌污染反应 2、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儿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其处理是:(B )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E 停止输血吸氧,改半坐卧位 3、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D )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溶血反应 E 血液凝集反应 4、一患者,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6/12kpa,应考虑为:(B )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疟疾感染 D 体温中枢受损 E 过敏反应 5、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B ) A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 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 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 粘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 E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6、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B ) A 循环超负荷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溶血反应 7、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A ) A 15 分钟~2 小时 B 30 分钟 C 2~3 小时 D 3~4 小时 E 5 小时 8、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A ) A 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B 腰背酸痛 C 胸闷、呼吸困难 D 寒战、高热 E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9、女性病人,35 岁,输血开始后1 小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40℃。过去有过输血史。临床诊断最可能是:(B )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10、男性病人,70 岁,输血后30min 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 次/ min。临床诊断是:(A ) A 心功能衰竭 B 溶血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输血知识培训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输血知识培训试题(每题2分,共100分)

21、红细胞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是多少时间() A、10天左右 B、60天 C、120天 D、80天 22、血小板在正常人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大约是多少天() A、3-4天 B、10天左右 C、24小时 D、7天 23、输用保存几天的血液可防止传播梅毒() A、1-2天 B、2天保存 C、3天以上的血液 D、无关 24、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有哪些() A、糖、脂肪、蛋白质 B、无机盐、白蛋白、球蛋白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D、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 25、手工法制备血小板1单位不保存者容量应为() A、25-30mL B、50-70mL C、15ml D、30-50ml 26、手工法制备血小板保存期为() A、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24小时 B、4±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24小时 C、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5天 D、22±2℃3天 27、机器单采血小板需要保存的应采集的容量及血小板含量为() A、250-300mL含血小板量×1011 B、125-200mL含血小板量×1011 C、125-200mL含血小板量×1010 D、150-300ml含血小板量×1011 28、特制血小板现分为几种() A、3种 B、4种 C、5种 29、CPDA保存液保存的全血在7-10天内,2、3-DPG值() A、基本正常 B、显着升高 C、显着降低

30、血液的有效保存期如何制定的() A、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为70%以上时保存天数 B、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80%以上时保存天数 C、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90%以上时保存天数 D、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48小时存活率为70%以上时保存天数 31、全血保存液根据什么成分进行设计的() A、根据红细胞存活率进行设计 B、根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存活率进行设计 C、根据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存活率进行设计 D、红细胞、血小板 32、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 A、携带氧 B、抵御炎症感染 C、参与凝血机制 D、增加血粘度 33、与输新鲜血相关的有() A、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输血或换血的 B、需要长期或反复输血的患者 C、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 D、器官移植病人 34、新鲜冰冻血浆制品性质() A、制品内含有全部凝血因子成分 B、除血小板外、制品内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C、除血小板及Ⅷ因子外、制品内有全部凝血因子 D、不含纤维蛋白原 35、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期为() A、-20℃以下可保存1年 B、-10℃以下可保存1年 C、-20℃以下可保存2年 D、-20℃以下可保存5年 36、临床输血的原则() A、输新鲜血 B、同型输注,患者缺什么成分输什么成分,输成分血 C、全血比较全,输全血 37、冷沉淀应在什么条件下保存,效期为多少时间() A、-20℃以下,采血之日起效期1年 B、-30℃以下,采血之日起效期1年 C、-30℃以下采血之日起效期2年 D、-20℃以下采血之日起效期2年 38、400mL全血分离出的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其容量及Ⅷ因子含量为() A、50mL左右,Ⅷ因子含量大于120IU B、20-30mL,Ⅷ因子含量大于80IU C、50mL左右,Ⅷ因子含量大于80IU D、10-20mL,Ⅷ因子含量大于80IU 39、冷沉淀在37℃水浴中完全融化必须在多少时间内用于患者() A、8小时 B、10小时 C、4小时 D、24小时 40、冷沉淀含有几种主要成分()

输血不良反应试题33481

输血不良反应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 E 细菌污染反应 2、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儿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其处理是: ()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E停止输血吸氧,改半坐卧位 3、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溶血反应 E 血液凝集反应 4、一患者,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6/12kpa,应考虑为:()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疟疾感染 D 体温中枢受损 E 过敏反应 5、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 A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 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 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 粘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 E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6、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A 循环超负荷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溶血反应 7、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A 15 分钟~2 小时 B 30 分钟 C 2~3 小时 D 3~4 小时 E 5 小时 8、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 A 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B 腰背酸痛 C 胸闷、呼吸困难 D 寒战、高热 E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9、女性病人,35 岁,输血开始后1 小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出汗、 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40℃。过去有过输血史。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 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溶血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 E以上都不是 10、男性病人,70 岁,输血后30min 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 次/ min。临床诊断是:()A心功能衰竭 B溶血反应C过敏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 E以上都不是 二、填空题 1、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____,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____。 2、输血反应中,细菌污染反应常见的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___,有时 也可为革兰阳性球菌或(所谓的)非致病菌。 3、溶血反应的治疗措施包括____、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DIC、 保护肾功能、处理急性肾功能衰竭、输入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者可行换血治疗。 4、输血不良反应中,____最常见,它是指与输血相关但不能用其它原因

输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018年第2季度输血知识培训试题

21、红细胞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是多少时间?() A、10天左右 B、60天 C、120天 D、80天 22、血小板在正常人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大约是多少天?() A、3-4天 B、10天左右 C、24小时 D、7天 23、输用保存几天的血液可防止传播梅毒?() A、 1-2天 B、2天保存 C、3天以上的血液 D、无关 24、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有哪些?() A、糖、脂肪、蛋白质 B、无机盐、白蛋白、球蛋白 C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D、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 25、手工法制备血小板1单位不保存者容量应为() A、25-30 mL B、50-70mL C、 15ml D、30-50ml 26、手工法制备血小板保存期为() A、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24小时 B、4±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24小时 C、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5天

D、22±2℃ 3天 27、机器单采血小板需要保存的应采集的容量及血小板含量为() A、250-300mL含血小板量2.5×1011 B、125-200mL含血小板量2.5×1011 C、125-200mL含血小板量2.5×1010 D、150-300ml含血小板量2.5×1011 28、特制血小板现分为几种?( ) A、3种 B、4种 C、5种 29、CPDA保存液保存的全血在7-10天内,2、3-DPG值() A、基本正常 B、显著升高 C、显著降低 30、血液的有效保存期如何制定的?( ) A、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为70%以上时保存天数 B、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80%以上时保存天数 C、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90%以上时保存天数 D、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48小时存活率为70%以上时保存天数 31、全血保存液根据什么成分进行设计的?() A、根据红细胞存活率进行设计 B、根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存活率进行设计 C、根据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存活 率进行设计 D、红细胞、血小板 32、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 A、携带氧 B、抵御炎症感染 C、参与凝血机制 D、增 加血粘度 33、与输新鲜血相关的有() A、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输血或换血的

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无法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输血不良反应广义上包括输血过程中和输血后因输血操作、血液成分本身、血液质量、外来物质和微生物传播引起的副作用和疾病;输血不良反应下以上不包括血源性传染疾病传播。此外,输血不良反应的判定应通过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方法证实不良反应与输血有关。 一般情况下,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开始出现症状、体征和临床表现的时间,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即发型反应(acute transfusion reaction)和迟发型反应(delayed transfusion reaction)。即发型反应指输血当时和输血后24小时发生的反应;迟发型反应指输血后几天、十几天或几十天发生的反应。 按输血反应的机制分为免疫介导(immune mediated)和非免疫介导(nonimmune mediated)两大类。这两者皆有急性和慢性的分类,且皆有非感染性的和感染性的并发症。引起免疫性输血反应(immune transfusion reaction)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为免疫介导的非感染性输血反应,大部分与血型抗原相关。人类血型众多复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等血液成分都具有相应的血型相关抗原。仅红细胞而言,2002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血型命名委员会已确认的红细胞血型有29个系统,200多个抗原。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子外,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体;因此,不同个体输血时所导致的免疫输血反应是困扰输血安全的一大难题。非免疫介

导的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与血液质量反映安全、成分血液输注不当有关。 输血反应也可以按照临床表现及造成的并发症进行分类,如果过敏反应、输血后紫癜、肺水肿、枸橼酸盐中毒、空气栓塞和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败血症等。其中红细胞输血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严重,死亡率最高;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与过敏性反应最为多见。 输血反应还可以按照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血液成分进行划分。 以上4种分类方法为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分类方法,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例如,溶血反应根据病发缓急可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根据免疫介导因素可分为免疫性溶血反应和非免疫性溶血反应。输血反应可能出现一种或多种输血反应,当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输血反应时,其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要进行综合判断。 输血不良反应的划分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很大差别。原因在于:1.普通药物成分稳定,而血液制品随着储存时间的不同,其功能剂量有很大差别。2.一般药物质量安全的可控程度强,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病原微生物灭活,而血液制品要考虑到血液成分的活性与功能,其病原微生物灭活问题一直亟待解决的难题。3.药物不良反应仅涉及药物本身性质,输血不良反应涉及输血全过程,既包括客观因素,也包括输血操作等主观因素。 因此,根据输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输血成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输

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及应急措施再培训试卷

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及应急措施再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输血不良反应按免疫状态可分为和。 2.一袋红细胞或全血最长输注时间不能超过小时。 3.输注血小板后,其数量的增加值明显低于预期值的状态被称为。 4.血小板耐受最常见免疫因素是产生。 5.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时间分为两种,输血期间和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的称为 ;输血24小时后,甚至十几天后发生的称为。 6.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主要的致热原是、。 7.导致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常见免疫因素有、、 。 8.、和是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的 高危人群。 9.大量输血常见并发症有、、、 、。 二、选择题-------(1-10单选题,每题4分;11-12多选题,每题10分) 1. 血液成分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最高的是()。 A.红细胞 B.血浆 C.白细胞 D.血小板 E. 冷沉淀凝血因子 2. 对血浆蛋白过敏的患者,在输血时选择的红细胞制品为()。 A.少白细胞红细胞 B. 悬浮红细胞 C. 洗涤红细胞 D. 辐照红细胞 E. 浓缩红细胞 3. 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 A.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 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 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 黏膜皮肤有出血点和淤斑 E.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4. 输血后非溶血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A.15-20分钟 B.30分钟 C.2-3小时 D.3-4小时 E.5小时

5. 输注保存几天的血液可以防止传播梅毒() A. 1-2天 B. 3天以上 C. 2周 D. 18天 E. 21天 6. 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 A. 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B. 腰背酸痛 C. 胸闷、呼吸困难 D. 寒战、高热 E.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7. 女性病人,35 岁,输血开始后 1 小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40℃。过去有过输血史。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8. 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溶血反应 E. 血液凝集反应 9. 一卵巢癌患者,输血20毫升后,疑发生过敏反应,其处理是:()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停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E. 停止输血吸氧,改半坐卧位 10. 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A. 循环超负荷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溶血反应 11. 冷沉淀输注的适应症包括() A. 血友病甲 B. 血管性血友病 C. 手术后出血 D. DIC E. 凝血因子Ⅷ缺乏症 12. 白细胞所致的输血不良反应包括()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HLA同种免疫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C.白细胞相关病毒感染 D.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E.TA-GVHD 答案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试题(答案)讲解学习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试 题(答案)

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试 题 一、填空题(20分) 1、血液是由( 血浆 )、( 血细胞 )组成的。 2、( 血小板 )形成止血栓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过程。 3、《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由第( 八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于 ( 1998 )年起施行。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 (无偿)献血。 4、《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公民临床用血时只需交付用于血液 的( 采集 )、( 储存 ) ( 分离 )、( 检验 )等费用。 5、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 1年 )后方可献血。 6、血液制剂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 30分钟),取回的血液应按照相关要求尽快输用,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为( 4小 时)。 7、献血者体检及化验( 14 )天内有效。 8、到1995年,全世界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输血关系最大的是( ABO血型)。 9、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二、判断题(30分) 1. 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可以献血错 2. 至少献过三次血,并且保持每年献血一次的献血者是定期无偿献

血者对 3. 全血中的白细胞是血源性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对 4. 急性大出血只能输全血错 5. 科学献血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 6. 献血对眼科疾病也有要求对 7. 献血前为了防止献血后身体缺乏水分,所以献血前要大量饮水错 8. 感冒初愈可以立即献血?错 9. 献血者以前得过甲肝现在可以献血对 10.在补充血容量、止血和输血这三项主要抢救措施中,补充血容量最紧迫对 11.健康者接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不影响献血 对 12.餐后献血会大大减少献血反应对 13.输血是治疗贫血最有效的方法错 14.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对 15.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对 三、选择题(50分) 1. 人体血液含量约占体重的___D___ A、20% B、10% C、15% D、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符合献血条件的公民一次献全血量为 __D____毫升。 A、200 B、400 C、450 D、200或400 3.无偿献血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不包括以下___C___项。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流程

沙坪坝区某医院输血不良反应预案及流程 通过输血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建立,加强医务人员对不良反应的识别及预防、处置,有效的预防及降低临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 2 适用范围 适用全院各科室。 3制度内容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如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护理人员应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主管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应及时上报上级医师、科主任、血库及质控办。 血库处理流程 血库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上报科主任,并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或细菌污染输血反应。查证流程如下: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于24小时内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血库保存。血库应在收到《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24小时内上报质控办。质控办和血库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馈率应达100%,必要时质控办应召开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会议进行讨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4相关文件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 沙坪坝区某医院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识别及处理原则 一、过敏反应 包括单纯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更严重的呼吸障碍.过敏性休克等临床表现。 (一)临床特点: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 1.症状和体征 (1)轻度:全身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面部)和关节痛。

2016年输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A卷

临床输血知识考试试题(A卷) 科室: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10分) 1、贮存式自体输血 2、输血不良反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计25分) 1、国家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规定 B、倡导 C、提倡 D、要求 2、输血前医务人员应严格核对哪些内容? A、血型 B、配血单和血袋标签中的各项内容 C、配血单有无空项 D、血袋包装 3、亲属为患者输血时,应由下列哪项来完成? A、找熟人完成 B、由治疗医院完成 C、病人亲属自己找医院完成 D、由正规采血机构完成 4、《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表》应在每次输血治疗后小时内填写。 A、6 B、12 C、24 D、48 5、突发事件时,边远地区,无正式血站或中心血库,当地医疗机构应急采血抢救后几日内报告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A 当时 B 3日内 C 7日内 D 10日内 6、全血、红细胞、血浆冷藏温度应控制在以下哪项? A、4-6℃ B、2-6℃ C、-2- -6℃ D、20-24℃ 7、违反用血管理办法的医疗机构应负什么责任? A 、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

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批评教育 C 、办学习班提高认识 D 、下不为例 8、医院输血科职责: A、负责储血、配血、发血 B、负责临床输血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的重大问题 C、申报用血计划 D 、推广成分输血 9、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遵循的原则 A 、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B、沿用传统输血、病人失多少血,补多少的输血原则 C 、随时与血站联系,急用急取的原则 D 、根据临床需要,随用随取的原则 10、血小板储存温度下列哪项最正确? A、20-22℃ B、22-24℃ C、20-24℃ D、24-26℃ 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计45分) 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最多不得超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 2、临床输血治疗的目的:和。 3、输血前五项检查包、、、 、。 4、病历保存的主要输血文书有:输血前五项检查检验报告单、、及交叉配血报告单;输血科保存的输血文书有:临床输血申请单和。 5、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毫升的,由具有 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2)

2016年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急性失血输血合理的是() A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20%,输浓缩红细胞及全血 B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35%,只输浓缩红细胞 C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15%,输浓缩红细胞 D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的20%可考虑不输血 2、在输血过程中错误的是() A新生儿输血时要注意预热 B可以在血中加入抗菌素 C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D输血后血袋要保留2小时 3、自身输血的术中失血回输一般不超过() A 2000ml B 3000ml C 4000ml D 2500ml 4、大量出血出现HCT下降时,失血量超过() A 20% B 15% C 30% D 25% 5、原则上,不输全血时,失血量低于全身血量的() C 30% D 25%

A 20% B 15% C 30% D 25%

6、从200ml全血分离的1单位浓缩红细胞可提高70kg成年人的HCT () A 2% ?3% B 1% ?2% C 3% ?4% D 4% ?5% 7、血液保存时间如用CPD和ACD抗凝为() A 21天 B 35天 C 60天 D 28天 8下列溶液中不是血浆增量剂的是() A 6%右旋糖苷等渗盐溶液B中分子右旋糖苷 C羟乙基淀粉D林格氏液 9、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 ( ) ( A溶血反应B发热反应 C过敏反应D循环超负荷 10、输血速度老年人一般为() A 1ml/分 B 5ml/ 分 C 10滴/分 D 20滴/分 11、小儿输血速度一般为() A 1ml/分 B 5ml/ 分 C 10滴/分 D 20滴/分 12、健康人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多少毫升可不输血() 17、此时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是()

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就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无法解释的、新的症状与体征。输血不良反应广义上包括输血过程中与输血后因输血操作、血液成分本身、血液质量、外来物质与微生物传播引起的副作用与疾病;输血不良反应下以上不包括血源性传染疾病传播。此外,输血不良反应的判定应通过实验室检查或其她方法证实不良反应与输血有关。 一般情况下,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开始出现症状、体征与临床表现的时间,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即发型反应(acute transfusion reaction)与迟发型反应(delayed transfusion reaction)。即发型反应指输血当时与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的反应;迟发型反应指输血后几天、十几天或几十天发生的反应。 按输血反应的机制分为免疫介导(immune mediated)与非免疫介 导(nonimmune mediated)两大类。这两者皆有急性与慢性的分类,且皆有非感染性的与感染性的并发症。引起免疫性输血反应(immune transfusion reaction)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 为免疫介导的非感染性输血反应,大部分与血型抗原相关。人类血型众多复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等血液成分都具有相应的血型相关抗原。仅红细胞而言,2002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血型命名委员会已确认的红细胞血型有29个系统,200多个抗原。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子外,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体;因此,不同个体输血时所导致的免疫输血反应就是困扰输血安全的一大难题。非免疫介导的输

血不良反应主要与血液质量反映安全、成分血液输注不当有关。 输血反应也可以按照临床表现及造成的并发症进行分类,如果过敏反应、输血后紫癜、肺水肿、枸橼酸盐中毒、空气栓塞与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败血症等。其中红细胞输血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严重,死亡率最高;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与过敏性反应最为多见。 输血反应还可以按照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血液成分进行划分。 以上4种分类方法为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分类方法,她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例如,溶血反应根据病发缓急可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与迟发性溶血反应,根据免疫介导因素可分为免疫性溶血反应与非免疫性溶血反应。输血反应可能出现一种或多种输血反应,当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输血反应时,其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要进行综合判断。 输血不良反应的划分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很大差别。原因在于:1、普通药物成分稳定,而血液制品随着储存时间的不同,其功能剂量有很大差别。2、一般药物质量安全的可控程度强,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病原微生物灭活,而血液制品要考虑到血液成分的活性与功能,其病原微生物灭活问题一直亟待解决的难题。3、药物不良反应仅涉及药物本身性质,输血不良反应涉及输血全过程,既包括客观因素,也包括输血操作等主观因素。 因此,根据输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输血成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输血后紫癜等;第二类:血液质量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如AIDS、肝炎、梅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

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后(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异议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考试试卷 姓名:科室: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临床输血一次用血或备血量超过1600毫升时如何申请(A ) A、履行报批手续,经输血科会诊,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紧急用血除外) B、需经院长签字 C、只要输血科主任签字 D、只要医务科同意签字 2、临床输血的原则(B ) A、输新鲜血 B、同型输注,患者缺什么成分输什么成分,输成分血 C、全血比较全,输全血 3、全血/红细胞离开冰箱后(C )分钟以内开始输注。 A 、10 B、 20 C、30 D、40 4、全血/红细胞离开冰箱后(D )小时以内输注结束。 A 、1 B、 2 C、3 D、4 5、新鲜冰冻血浆离开冰箱后( C)分钟以内开始输注 A 、10 B、 20 C、30 D、40 6、新鲜冰冻血浆离开冰箱后(B )分钟以内输注结束。 A 、10 B、 20 C、30 D、40 7、临床用血机构应向采供血单位提供什么备案资料(A ) A、应提供医疗机构许可证、临床用血证、取血人员身份及资质材料、送检人员资质材料 B、只提供临床用血证 C、只提供医疗机构许可证 D、只要检验人员的资质 8、红细胞血型包括(A ) A、ABO血型和RhD血型 B、ABO血型 C、RhD血型 D、BO血型 9、何时采集受血者用于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A ) A、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B、必须是输血前7天之内的 C、输血前半月之内的 D、输血前24小时之内 E、以上都是 10、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必须核查的主要内容(B ) A、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标签填写 B、包括: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 血液成分制备日期及时间 C、主要是物理现状和包装 11.二级以上医院成立输血领导小组还是输血管理委员会(A ) A输血管理委员会 B输血领导小组 12、输血发热反应主要是( A )引起的 A、致热源 B、红细胞 C、抗凝剂 D、生理盐水 13分管医生如何办理输血申请( A ) A分管医生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上级医师核准,采受血者血样预订输血日期,送交输血科或血库 B医生下医嘱,护士办理输血申请 C医生下医嘱,护士执行,病房人工送输血科 D医生让病人家属办理 14、输血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将输血记录记入病历,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单,并与血袋于( D )小时内一并送回输血科。 A 、1 B、6 C、12 D、24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上报流程指引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上报流程指引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上报流程指引(护理) 流程要点说明 1、发热反应: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出现畏寒、寒战、发热。 2、过敏反应:皮肤搔痒、荨麻疹、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3、溶血反应:输血10-20ml后(约5min)发生:头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痛、黄疸、血红蛋白尿、伴寒战、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体克症状、出血倾向、急性肾功能衰竭。 4、急性肺水肿、枸缘酸钠中毒反应等 发生疑似或输血反应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道。 2、以0.9%氯化钠溶液维持静脉通道,测量生命体征。 3、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处理,配合抢救。 4、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抢救记录 5、核对领血单、配发血报告单、病人资料、血袋标签、受血者与献血者ABO 血型、RhD血型等资料。 5、 6、 7、 停止输血,报告医生,遵医嘱处理。核对资料 病情稳定后立即实施以下措施: 1、医护及时与家属沟通。

2、发生输血反应时医患双方当场用无菌巾包裹使用过的剩余血袋、输血管、冲管的生理盐水等实物;用医务科专用封条封口,医、患双方签名确认。 3、怀疑细菌污染,采集剩余血袋血及患者血(厌氧及需氧菌培养基)由医生开医嘱, ;患者血标本贴病人资料的条码,;血袋血需注明血袋编号,送细菌室行细菌培养。(取同一批号的生理盐水、输血管、针头科室保存,以备通知要检测时送检) 4、怀疑溶血反应时,立即抽取患者血样检测血清胆红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浆结合珠蛋白,直接抗人球试验送检验科检验。 正确保留样本送检 家属无争议 1、密封好的剩余血送输血科重新检测ABO血型、RhD血型、交叉配血、受血者抗体筛查等项目,并放输血科暂代保存。 引发医疗争议或纠纷 2、医患协商将封存样本送至委托司法部门认可其结果的有关单位做相关检验, 。 3、医患双方共同送检,在检测部门拆封。 1、立即口头上报护理组长、科室护长、护理部、输血科等相关部门。有纠纷时同时报科主任。 2、当班护士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表一式两份,一份呈送输血科,一份送护理部。 4、科室护长跟踪检测结果,组织讨论,7天内向护理部上报讨论意见。 上报处理

13-2018年输血知识培训考核题

2018 年度临床输血知识考试题( 一) 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20 小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何时公布何时施行()A、1997 年 12 月 29 日公布, 1998 年 10 月 1 日施行B、1997 年 12 月 30 日公布, 1998 年 1 月 1 日施行C、1996 年 12 月 30 日公布, 1997 年 1 月 1 日施行D、1998 年 12 月 30 日公布, 1999 年 1 月 1 日施行E、1999 年 12 月 30 日公布, 2000 年 1 月 1 日施 行 2、我国实行何种献血制() A、无偿献血制 B 、无偿献血和互助献血 C、无偿献血和有偿献血 D、自愿献血 E、以上都是 3、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由哪个部门提供() A、县级医院 B、县级医疗输血科 C、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 D、市中心血站 E、以上都行 4、如何进行临床输血申请() A、经治疗医师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B、经治医师直接向输血科申请 C、经治医师直接向血库申请 D、病人向经治医师申请 E、病人向输血科申请 5、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目的是() A、告知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B、预防输血反应 C、防范输血纠纷 D、履行告知义务,预防纠纷 E、履行手续而已 6、临床输血一次用血或备血量超过2000 毫升时如何申请() A、履行报批手续,经输血科会诊,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紧急用 血除外) B、需经院长签字 C、只要输血科主任签字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 四、处置程序: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过敏反应: 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 (4)异丙嗪25MG肌注。 (5)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 (6)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 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 (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

2014年输血不良反应培训考核题(答案)

2014年输血不良反应培训考核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B) A.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黏膜皮肤有出血点和淤斑 E.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2、输血后非溶血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A) A.15-20分钟 B.30分钟 C.2-3小时 D.3-4小时 E.5小时 3、输注保存几天的血液可以防止传播梅毒(B) A.1-2天 B. 3天以上 C.2周 D.18天 E.21天 4、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是( B) A.寒战、高热 B.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C.皮肤瘙痒、荨麻疹、眼睑水肿 D.寒战、高热、头部胀痛 E.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5、临床输血的原则是(B) A.输新鲜血 B.同型输注,患者缺什么输什么成分,输成分血 C.全血比较全,输全血 D.依患者的要求 E.输红细胞 二、多选题 1、冷沉淀输注的适应症包括(ABCDE) A.血友病甲 B.血管性血友病 C.手术后出血 D.DIC E.凝血因子Ⅷ缺乏症 2、白细胞所致的输血不良反应包括(ABCDE)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HLA同种免疫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C.白细胞相关病毒感染 D.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E.TA-GVHD 一、填空题 1、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2、目前预防发热反应的主要途径是尽量去除白细胞。 3、ABO血型不合主要是血管内溶血,抗体为 IgM 类抗体,即发型输血反应,是临床上最危险的输血反应。Rh血型不合主要是血管外溶血,抗体为 IgG 类抗体,迟发性溶血反应。 4、发生急性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但要保留静脉输液通畅。关键是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重点是:抗休克、防治DIC 、防治急性肾衰竭。 5、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记录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二、问答题 1、什么是输血不良反应? 答: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 2、新鲜冰冻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有什么区别?输血前要检查哪些指标? 答:新鲜冰冻血浆每袋含有全部凝血因子。普通冰冻血浆除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Ⅴ和Ⅷ外,其余成分同新鲜冰冻血浆。输血前要检查HbsAg、抗-HCV、 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ALT等指标。

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范文

2016年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试题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急性失血输血合理的是() A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20%,输浓缩红细胞及全血 B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35%,只输浓缩红细胞 C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15%,输浓缩红细胞 D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的20% 可考虑不输血 2、在输血过程中错误的是() A新生儿输血时要注意预热 B可以在血中加入抗菌素 C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D输血后血袋要保留2小时 3、自身输血的术中失血回输一般不超过() A 2000ml B 3000ml C 4000ml D 2500ml 4、大量出血出现HCT下降时,失血量超过() A 20% B 15% C 30% D 25% 5、原则上,不输全血时,失血量低于全身血量的() A 20% B 15%

C 30% D 25% 6、从200ml全血分离的1单位浓缩红细胞可提高70kg成年人的HCT () A 2%~3% B 1%~2% C 3%~4% D 4%~5% 7、血液保存时间如用CPD和ACD抗凝为() A 21天 B 35天 C 60天 D 28天 8、下列溶液中不是血浆增量剂的是() A 6%右旋糖苷等渗盐溶液 B 中分子右旋糖苷 C 羟乙基淀粉 D 林格氏液 9、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 10、输血速度老年人一般为() A 1ml/分 B 5ml/分 C 10滴/分 D 20滴/分 11、小儿输血速度一般为() A 1ml/分 B 5ml/分 C 10滴/分 D 20滴/分 12、健康人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多少毫升可不输血() A 500ml B 800ml C 1000ml D 1200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