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IEC61968的配电网管理系统信息集成消息设计与实现_李传健

基于IEC61968的配电网管理系统信息集成消息设计与实现_李传健

基于IEC61968的配电网管理系统信息集成消息设计与实现_李传健
基于IEC61968的配电网管理系统信息集成消息设计与实现_李传健

配电柜智能控制系统

文档版本: 文档编号:2014 050801 版权归于WNCT(厦门为那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产品应用方案 智能配电柜控制系统 厦门为那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五月

目录 一、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配电柜远程控制系统的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WCTU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什么是WCTU ...............................................错误!未定义书签。 WCTU工作过程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WCTU采集的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WCTU硬件/软件特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项目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系统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控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报警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保密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设备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

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它是实时的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体的系统。 1 配电网自动化的特点和要求 1.1 终端设备工作环境 对于输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终端设备,一般安装在变电站里,运行环境温度在0℃至55℃范围,但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有大量的终端设备是安装在室外的,满足设备运行性能指标要求的环境温度在-25℃至65℃范围,湿度要求为95%。此外,还要满足防风雨、散热、防雷电等技术要求。 1.2可靠性 对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进行远方控制非常频繁,因此对其可靠性要求很高。 1.3 组网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测控对象为进线变电站、配电变电所、10kV开闭所、分段开关、并联补偿电容器用户电能表和重要负荷等,因此站点一般会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之多。在这种条件下,不仅对系统的组织带来较大的困难,而且在配电网自动化中心的计算机上处理的信息量也十分庞大。 1.4配套 需要与配电网的改造配套进行,例如配电网环网化、配电线分段化等。没有配电网的科学拓扑结构,配电网自动化的系统、组织方式也难以确定。 2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2.1 基于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配电自动化阶段 主要设备为重合器和分段器等,不需要建设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故障时通过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实现故障隔离和健全区域恢复供电。这一阶段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局限在自动重合器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具体表现在:第一,仅在故障时起作用,正常运行时不能起监控作用,不能优化运行方式;第二,调整运行方式后,需要到现场修改定值;第三,恢复健全区域供电时,无法采取安全和最佳措施;第四,隔离故障时需要经过多次重合,对设备冲击很大。

智能配电网规划的方法和工具是什么

实现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关键在于研究开发适合其特点的方法与工具。文章基于第23届国际供电会议规划分会(CIRED2015-S5)中的相关议题,从负荷模拟和预测、网络模拟和表示、规划中广泛涉及的电气计算和分析3个方面介绍了与智能配电网规划有关的方法和工具,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开发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0引言 传统配电网规划一般仅考虑了最严重工况的情形(如最大负荷的预测值),而采用节点负荷的历史极大值对配电网荷载能力及电压分布进行校核计算,这样造成规划方案一般都会事先预留较大的容量裕度,且对配电设备一般不设置监控手段。在负荷增长率较快和无分布式电源(DG)接入的情况下,这种传统方式尚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负荷越来越主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越来越高,造成电网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确定性的规划方法,必然造成电网容量的利用率低、投资建设成本高、故障风险难于掌控等负面后果,而这些又都有可能成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障碍。 为了提高电网建设的经济性,未来的规划应该主要考虑大概率事件以及小概率大损失事件,这依赖于对长期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实时运行数据的监测管理,而这又依赖于量测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的发展。相应地,配电网规划方法和工具的研究重点也将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考虑不同的负荷量测方式和预测方式。由于可以利用从智能电表获得的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可实现基于每小时/每季度的电能计量数据构建较为精确的负荷模型,包括一年以上的预期负荷变化曲线以及描述这一预期变化曲线的正态分布函数。 2)考虑低压网络(LV)规划的需求。由于在低压系统中接入了大量可再生能源,出现了像电动汽车这样具有潜在高同时率的新型负载,并且要求更高的供电质量和用电效率,因此,配电网规划重点必然会逐渐从中压系统转向低压系统。 3)摒弃传统的确定性建模方法。由于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量测和控制手段变化以及规划模型的经济性,在对长期规划方案进行选择时,应采用负荷和DG出力的概率模型来模拟风险,通过合适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未来发电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应采用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在模型中用概率密度函数取代一个个确定性的数值,潮流计算结果则由期望值及其概率分布组成。 国际供电会议(CIRED)致力于展现和推广供电技术及管理方面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包括网络元件、电能质量、运行控制和保护、分布式能源、配电系统规划和DSO监管等6个研究分会。其中,配电系统规划分会(S5分会)包含以下4个议题: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网络发展、配电规划、方法及工具。本专题连载分别对应上述4个议题,推出了4篇系列文章:系列文章之一介绍了配电网消纳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的风险管控方法;系列文章之二和之三分别介绍了配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本文为系列文章之四,主要介绍能够支持配电网规划和投资的创新性方法、模型与工具;后续还将有3篇文章,主要介绍与智能配电网规划和运行有关的案例分析。

智能配电系统方案

智能配电系统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智能配电系统 方 案 书 北京艾夫斯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公司简介 (5) 2.概述 (6) 3.设计依据和原则 (6) 3.1.设计依据 (6) 3.2.设计原则 (7) 4.项目需求 (7) 5.系统选型 (7) 6.系统方案及说明 (11) 6.1.系统软硬件要求 (11) 6.2.系统拓扑结构 (11) 6.3.报警方式 (12) 6.4.监控系统的实现与功能 (13) 6.4.1.供配电系统 (13) 6.4.2.漏水监控系统 (14) 6.4.3.温湿度监测系统 (15) 6.4.4.视频系统 (16) 6.4.5.发电机监控 (16) 6.4.6.其它系统监测 (17) 7.智能配电系统软硬件特点 (17) 7.1.智能配电系统软件平台功能 (17) 7.2.硬件特点 (20) 8.监控系统的安全性与实时性 (21) 8.1.安全性 (21) 3 2020年4月19日

8.2.实时性 (22) 4 2020年4月19日

1.公司简介 作为专业的监控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北京艾夫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电力系统研发的公司。艾夫斯能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如嵌入式、本地监控、远程监控、联网管理监控等多种模式的个性化机房监控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工控标准的“智能配电系统软件”,该软件平台经国家版权局备案登记。 公司依靠专业队伍及丰富行业经验,在配电设备数据采集和能源管理系统方面提供完善的设计咨询、工程实施、维护保养等整体、配套服务。 5 2020年4月19日

基于信息平台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信息平台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 要害词: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配电治理;网络Distribution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based on Arcinfo platform Abstract:To facilitate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plex and vast distribution network,the East District Power Distribution Division of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ranch,GPG established a distribution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Arcinfo platform of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techniqu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bjective,configuration,structure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the system,and presents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during its construction. Key word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Arcinfo;powe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network 随着广州市供电用户的增加和配电网络的日益进展,如何更好地对结构复杂、覆盖面积广的配电网络进行治理,成为治理层和基层生产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采纳传统的以纸图为主的治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治理和提高供电办事质量的要求,必需成立一个公司级的配电网治理信息系统。2001年我们成立了广州东区配营部配电网治理信息系统,采纳的是Arcinfo平台。下面就该系统的一些技术问题及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等进行探讨。 1、Arcinfo平台简介Arcinfo 平台由美国ESRI(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开发,是具有丰富功能的专业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包含了以下信息处理的各种高级功能:a)数据输入和编辑功能。可从数字化仪、图形扫描、图形转换中猎取数据,编辑图形和属性。 b)数据转换和集成。可以对标准数据格式进行转换,支持符合SQL标准的关系型数据库。 c)基本GIS功能。地图投影及投影变换、数据维护及治理、缓冲及叠加分析。 d)空间数据和属性查询,并进行相应图形显示,包罗栅格图像显示和治理。 e)地理数据治理。利用info数据库或ArcSDE可以对大型分布式数据库进行治理。 f)提供了界面设计工具和系统的二次开发工具。利用所提供的aml语言和MO组件库及支持工业标准的VC,VB等作为开发的主要工具。 g)数据的输出。提供数字地图制作、报表生成及制作高品质地图功能。 h)支持版本治理及长事物处理。最新公布的ArcGIS83,整合了以前版本中的workstation和desktop,强化了Arccatalog,Arcmap,Arctoolbox三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并对地理数据库geodabase增加了拓扑规则库和拓扑校验。 2、系统目标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本着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来进行,先成立一个静态的配电网GIS,即电力设施的AM/FM/GIS应用,包罗系统的功能开发、基本图形数据的录入工作和设备台帐数据的录入,实现图形及设备的查询、统计和图形输出等基本GIS功能; 再成立一个动态GIS,在静态中引入配电网自动化所提供的动态采集数据,可实现诸如停电治理、故障线路跟踪分析和处理等多种高级功能。为以后的配电网GIS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并积存项目实施经验。 3、系统配置 作为电力设施的AM/FM/GIS应用,配电网GIS的开发对GIS平台的要求较高。该平台应具备以下条件: a)建模能力强,有较强内建网络拓扑结构并具备强大的网络编辑和分析能力;

智能配电网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配电作为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环节中最贴近用户的环节,和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重要保证。 背景与挑战 近几年针对配电设施的盗窃行为时有发生,同时老旧设备用电过负荷易过热引发火灾,防盗、防火就成为了配电生产管理的重心。而综合辅助系统的投运,能够全方位感知配网运行环境,为可靠供电保驾护航。 现阶段综合辅助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综合监控少——辅助子系统有限,只有少量部署视频、烟感、门禁等,无法实现对运行环境的全方位综合监控; 业务融合少——“遥视”大多只实现视频复核、历史追溯的功能,视频监控系统依然独立于生产系统,并未真正融入到配电网管理流程中; 人为干预多——视频监控点的异常情况需要人为主动发现,多系统间的联动机制已逐步建立,但大多局限于开关量联动而非协议联动; 运维难度大——系统联网后,面对数量庞大的视频监控设备,运维工作量巨大且检测难度大,往往造成故障处理不及时,使得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解决方案 智能配电网综合辅助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电网公司各地市公司智能配电网综合辅助系统的建设及改造。 智能配电网综合辅助系统是集硬件、软件、网络于一体的大型联网监控系统,以能源行业平台软件为核心,实现多级联网及跨区域监控,在调控中心即可对终端系统集中监控、统一管理,为智能配网保驾护航。 系统拓扑图如下: 智能配电网综合辅助系统全面采用高清、智能、物联网、4G应用技术,在“标准化、一体化、智能化”设计原则的指引下,采用标准化行业产品,实现了以下功能: 多元图像应用:现场实时录像及回放,定时抓图和报警抓图,图片上传中心,在兼顾带宽和资费的情况下,中心也可调阅现场视频,全面提升监控质量和安防水平; 辅助系统融合:实现视频监控、动环监控报警(环境监测、安防报警、智能控制)、门禁管理等系统的集成,各系统根据预案进行联动;

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1、项目背景 (3) 二、选题理由 (4) 2.1、问题提出 (4) 2.2、确定课题项目 (4) 三、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4) 3.1目标设定 (4) 3.1.1 数据采集规范化,科学化 (5) 3.1.2实现远程控制,自动报警 (5) 3.1.3实现手动或者自动调整负荷平衡。 (5) 3.1.4 温度数据采集 (5) 3.1.5 实现数据和资源共享 (6) 3.1.6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6) 3.1.7提示用户服务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6) 3.2目标实现可行性分析 (6) 3.2.1配电监控终端 (6) 3.2.2综合剩余电流断路器 (7) 3.2.3遥控相位自动切换开关 (7) 3.2.4系统软件 (7) 四、提出方案 (7) 4.1方案的提出 (7) 4.1.1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7) 4.2方案的选择 (8) 4.2.1 方案 (8) 4.2.2最佳方案的确定 (8) 五、详细技术方案 (8) 5.1功能特点 (11) 5.2硬件配置: (11)

5.3软件平台: (13) 5.4软件模块功能 (14) 5.5详细解决方案 (16) 5.6软件配置 (17) 六、效益分析 (24) 6.1经济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降低台区低压线损率的经济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管理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社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总结 (24)

配电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樊涛

配电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樊涛 发表时间:2019-03-12T11:22:04.0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作者:樊涛[导读] 摘要:配电网自动化是对配电网上的所有设备进行实时远方监控以及协调的集成系统。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灌南县供电分公司江苏连云港灌南 223500)摘要:配电网自动化是对配电网上的所有设备进行实时远方监控以及协调的集成系统。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多种现代高科技在配电网自动化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等。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多个方面都有迅速的发展,比如高压网路、发电厂等等。然而在配电网上是相当落后的。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配电网供电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想要 提高配电网供电质量,必须要进一步推进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建设。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问题;解决措施 1概述配电网运行系统 1.1 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 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最顶层, 分别是配电网应用软件子系统DAS、配电SCADA主站系统以及配电故障诊断恢复等等。[1]想要更好的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投入运营之后, 能够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 应该对配电网应用软件子系统DAS和配电网故障诊断恢复做联调测试。配电主站系统中的AM/GIS是获得、保存和分析电力设备的属性资料, 从而建立的信息化数据库管理系统。 1.2 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系统 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系统是应用于中低压电网的每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 其关键功能是对开闭所、以及环网柜等进行有力的监控,从而实现FTU、TTU等各项功能、对故障的控制功能, 为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提供更好的配合基础, 也为子站实现配网运行中的工况检测以及配电网故障中的非故障区域的修复, 创造一些技术条件。 2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功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有效促进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 确保配电网能够朝着自动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自动化技术还能有效改善配电网的基本结构, 提高电网的基本供电能力。将自动化技术融入到电力系统配电网中, 能够对配电网进行全面监控,监控环节具有持续性与远程性, 能收集电网供配电环节中电流变化的数据, 还能促进数据信息之间的有效共享, 提高配电网基本监控成果。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工作要求, 对配电网的基本运行情况进行查看, 找寻主要的安全问题, 便于配电网稳定运行。 在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 要发挥出馈线自动化功能, 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提升。在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如果出现较多问题,通过检测系统能够发现问题, 然后根据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技术人员通过检测系统掌握问题的根源, 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降低各类故障威胁。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将电网运行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 提高数据应用的真实性, 便于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比如可以根据实际运行要求, 设定停电自动化管理系统, 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类, 对故障的产生位置进行精确化定位, 确定停电基本范围, 确保各项维修操作稳定开展, 提高检修效率, 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 3配电网自动化的现状分析 3.1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认识不够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对配电网自动化认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企业投资人员没有正确认识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性。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在电力行业并没有获得统一协调认知,人们对于配电网建设的主要追求目标依然是投资回报。很多人认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回报率不高,且对建设技术、建设方法等要求很高,最终会降低企业经济利润。这种认识与想法非常片面,没有正确对待计算自动化技术和配电网经济效益回报之间的长久正比例关系。此外,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形成统一的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体系与规章制度,经济市场中也没有规章制度可依,不利于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发展。 3.2配电网自动化功能设计不全面 很多城市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不仅是为了解决城市部分地区的用电需求,更重要的是合理调整与把控地区的电压。所以,城市大部分配电网建设中依然采取传统的配电建设模式,只有少数地区采用自动化建设模式。调查资料显示,很多城市电网系统的设计功能只有在大面积或者大范围停电时才会发挥其调控作用,部分停电或部分故障时无法充分发挥其调控与管理作用。虽然我国很多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电力系统和建设方法,但是配电网系统的功能却比较单一或相似,无法很好地体现配电网自动化的调控与管理作用。 4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4.1 DTS调度仿真防误系统 DTS调度仿真防误系统能够为配电网系统的调度工作发挥辅助作用, 可以避免调度操作的失误信息传达。操作系统的智能化使得主计算机的每一个命令以及具体操作过程都会在防误系统中呈现, 在传达信息存在错误的情况下, 防误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发出警告, 引起工作人员的关注。然后相关工作人员会对警告发出的具体原因进行调度检查, 切实解决问题。此外, 工作人员可以在结合配电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利用仿真系统的模拟操作进行调度, 在减轻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实现整体操作的便捷。 4.2馈线自动化技术 馈线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智能系统, 能够对数据进行智能化运算, 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系统的监控和检查, 还可以对电气设备的运转方式进行监察保护。在配电网系统中应用馈线自动化技术, 能够发现配电网工作中出现的故障问题, 节约维保人员的工作时间, 降低电气设备的维修成本。同时还具备地域定位能力, 可以精确的反映出发生故障的地域, 进而保证配电网系统故障的高效排除。馈线自动化技术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扰, 因此, 目前在配电网系统中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 4.3智能电网与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该过程中, 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 实际应用价值较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当前信息管理技术与电力系统之间的融合度逐步提升, 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 能够对电网运行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确保电网朝着智能化的方向稳定发展。目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有效研究主要是向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方向发展, 对技术应用能够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 不同等级的电网调度需要充分发挥出计算机的应用功能, 在电网调度系统中全面发挥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价值, 对电网系统实施监控, 采集多项数据, 分析数据, 提高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

智能配电管理系统

智能配电管理系统 *** (***) 摘要:从配电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开始,简要地叙述了我国的配电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现状及不足,然后给出了科学的配电管理系统应该具有的特点,并由此引出了智能配电管理系统。在我国智能电网的背景下,对智能配电管理系统、智能配电网和智能电网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然后对智能配电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了介绍。鉴于我国配电网的农网和城网、低压和高压的特性不同,又分别对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指出智能配电管理系统对我国经济和电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管理 Smart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 (***)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sufficiency, then the features of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have given, and thus leads to the power distribut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smart grid in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 smart grid of the three reviews, and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view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of our country rural and urban network, the low and high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is different, it also introduces and analysis on them, then it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smart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on China's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industry. Key words: smart grid,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smart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0引言 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DMS)是将配电系统中的负荷管理、配电管理、配网调度等统一起来,利用电力技术、通信技术、过程控制和信号处理等技术,对供/配电进行监控和综合管理,其目的是使配电网以较小的损耗,最大限度地向用户提供标准的电力。配电管理系统的内容包括配电网数据采集和监控、网络分析和优化、工作管理系统、负荷监控和远方抄表及计费智能化等几个部分[1]。 智能配电管理系统是针对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研制成的新一代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拥有开放的通讯协议,可采集低层设备的各种数据信息并为电力管理提供最有效的基础数据[2]。在线条件下,智能配电管理系统可以进行运行监控、运行管理、维修管理、用电管理并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离线条件下,智能配电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离线数据的分析,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做出相应的指令,使配电网的运行做到统一、协调。 1配电管理系统发展概述 1.1 配电网的发展历史 早期配电管理系统是由配电网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系统功能引申出来的。1988年IEEE出版的刊物中,比较正式地提出了配电自动化的概念,标志着具有现代化意义的配电自动化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称为监控自动化阶段。20 世纪末期,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配电网SCADA基础上,开始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配电管理,实现了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功能,并且完成了离线的配电工作管理与在线的实时系统的数据集成,基本具备了现代配电管理系统(DMS)特征,配电管理系统进入了运行监控结合设备及需求管理的综合性自动化发展

智能配电系统

智能配电系统
智能配电系统是按用户的需求,遵循配电系统的标准规范而二次开发的一套具有专业性 强、自动化程度高、易使用、高性能、高可靠等特点的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管理系统。 通过遥测和遥控可以合理调配负荷,实现优化运行,有效节约电能,并有高峰与低谷用电记 录,从而为能源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对电能按照明插座用电、动力用电、空调用电、 特殊用电进行分项计量,为企、事业单位电能节能审计提供依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紧张、环境恶化已受到全球的密切关注,能源是发展国民经 济的重要基础,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节能降耗是首要任务。其中,电 能在所有能源中消耗量比较大,对电能的统一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对电能进行准确可靠 的计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节约电能。
下面以上海安科瑞电气 Acrel-3000 系列电能管理系统为例,介绍电能管理系统的功能 及应用。
系统结构
Acrel-3000 型电能管理系统可对低压设备消耗的电能进行分项计量。其软件运行于 windows 操作系统,包括 windows2000、windows NT、windowsXP 等 windows 系列操作系

统。系统除了与上海安科瑞公司自主研发的仪表良好兼容外,还支持数百种各种硬件设备, 包括目前流行的各种板卡、仪表、PLC 等。支持各种常用电力通信规约,如部颁 CDT 规约、 POLLING、1801、101、DNP 等电力规约。
按照国家对电能计量的相关要求,本系统对耗电量进行分项计量,包括: (1)照明插座用电:为建筑物主要功能区域的照明、插座等室内设备用电。主要包括照明 和插座用电、走廊和应急照明用电、室外景观照明用电。 (2)空调用电:主要包括冷热站用电、空调末端用电。 (3)动力用电:主要包括电梯用电、水泵用电、通风机用电。 (4)特殊用电:主要包括信息中心、洗衣房、厨房餐厅、游泳池、健身房或者其他特殊用 电。
功能介绍
Acrel-3000 电能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有:
? 前台人机交互界面
设计适合客户要求的交互界面;标准图元库,方便调用组合;实时数据采集和显示;数 据信息的自动逻辑计算和处理;设备参数远程更改设定;合、分闸状态显示和强制操作。
? 信息处理
利用采集信息及特定方法进行计算;统计总功率、最大需量、开关次数;采集功率因数、 设定上下限;记录负荷状况分析电能质量;温湿度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显示(该功能须配备温 湿度控制器)。
? 报警/异常/事件存储
断相报警实时显示;通讯异常记录存储;合、分闸操作记录;当日报警事件的实时显示; 历史事件的查询、打印。
? 曲线及报表管理设置功能
客户要求的电参量的趋势曲线;正/反向有/无功电度的历史趋势;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 各种报表;自动生成电能计量的日、月、年报表;可根据常用的MS Excel设置模板并生成相 应报表,使用户轻松使用;查询任意时刻报表、显示并打印。
? 后台数据库管理
应用广泛的数据库软件如Access、MSSQL;建立开放式、网络化数据库;存储指定年限 或所有的数据信息;软件系统实现的动态链接库;实时数据信息更新安全可靠;支持C/S、 B/S方式,实现数据远传。

基于GIS的配电网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基于GIS的配电网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7-01-19T16:38:16.3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作者:刘迎春 [导读] 配电网高级应用继续完善,涉及到与现有资源、第三方系统的交互。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配电网高级应用继续完善,涉及到与现有资源、第三方系统的交互。本文针对电网GIS系统交互式应用开展研究,设计集成流程,通过风控恢复高级应用的实践验证,证明其先进性和可靠性,帮助供电企业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内容准确率,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GIS;配电网;管理系统;建设;应用 1前言 GIS是一种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主要作用就是采集、处理并分析空间数据信息,由于该系统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GIS的配网生产管理系统设计及其实现,首先阐述电力行业中GIS技术的应用及其特征,然后详细分析了GIS的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具体体系结构以及各方面功能的实现。 2 GIS在配电网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特点 最近几年来,地理信息系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GIS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商用GIS平台,且都非常成熟。 地理信息系统(GIS)涉及到的技术主要有计算机图形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通过将上述两项技术的融合,实现对空间数据信息的存储以及处理,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该系统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及其相关属性,通过按照用户的真实需求把客户需要的空间信息以及对应的属性信息生动形象且真实准确地展现给用户。在电力行业中引入GIS系统可以将电力企业的输变电设备,如变电站、输配电网络等,以及生产管理等关键业务进行综合,并构建电力生产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信息化。利用GIS能够快速方便的实现有关数据信息、技术资料以及地图等的查询。 通过电力GIS能够达到配电网数字化描述的目的,从而实现配电网相关数据信息的快速便捷查询,进而有效掌握配电网的具体运作状态,一旦出现故障能够进行快速诊断,使得系统处理事故的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确保整个配电网络的运行质量。GIS可以实现对可执行图形、图形数据以及属性数据等的嵌套操作以及映射查询关系实施运算;综合电力系统多提供配电设施数据信息、属性及其地理位置、线路以往以及现阶段的档案信息、反映附近环境的数据信息,从而为线路设计以及施工方案、具体停电以及抢修措施提供判断和决策依据。电力GIS有着众多优点,具体而言如下:对储存空间大小、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传输速度快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该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均很强,完善能够符合电网的多属性数据需求;具备拓扑分析及其转换功能;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确保数据信息资源的安全等。 3 GIS的配网生产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DJM)建立在Small World平台基础上,对于配电地理信息系统而言,DJM使其非常关键的支撑系统。为确保客户机能够更加方面的进行配置、使用与维护,DJM通常都是采取三层结构,通过服务器端来提供实时系统数据以及GIS信息等。 从业务功能层面可以将整个系统划分成九个功能子系统。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具备可靠、安全且结构严谨等诸多特点,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间可以进行数据共享,这样便可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和唯一性。 (1)配电设备管理牵涉到的内容主要有设备生产厂家及其具体技术规格和参数、投运时间等。其主要功能就是对设备进行归类登记并查询统计,针对那些正在工作的配电设备能够在实时地理图形上对其实施定位并显示,还能够对其进行精准查询。涵括的设备种类也很多,如:开关、线路、母线、配电房、高压配电用户、互感器、变压器、电杆、架空线路以及电缆等。所有的设备信息数据全部都是GIS里输入具体设施信息。在GIS系统中还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信息数据同步,但是考虑数据同步相关要求,只可以在GIS中实现添加或者去除设备数据信息。 (2)操作票以及工作票的管理包括了全部操作票和工作票的开具、许可、签发以及存档等所有环节的相关流程。 (3)缺陷管理主要针对线路或者设备的出现的缺陷进行管理,整个缺陷的处理过程包括很多环节,如发现、送审、处理以及验收等等。另外,该模块还具有查询功能,能够针对各种缺陷信息数据进行快速查询,同时还可以对对应的处理模块直接调用。 (4)检修管理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主要涵括下面几点:检修计划的编写,管理检修项目,操作票与工作票的开具,电力设施检修率和完好率统计,设备大修以及检修周期、巡查周期管理,制定最优停电计划以及选择最合适工作时间,及时更新有关电力设施档案。(5)运行管理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做好设备巡查安排,统计各项运行指标,如果出现网络故障或者停电需要制定最合适的恢复供电计划,管理好运行管理簿册。 (6)工程管理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具体情况,对于新增加的工程项目而言,需要向系统中输入相关工程具体信息,比如工程名称、编号以及种类等。如果需要针对某工程相关信息进行修改,也是被允许的。除此之外,还有工程设计、施工、概预算以及完工管理等。 4 GIS的配网生产管理系统的实现 4.1数据建模 GIS的先进指出主要在于其数据建模模块。通常情况下数据建模都是面向对象的,这样方便继承以及重用,与系统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相对较为独立,基本不受系统应用变化的影响。电力GIS平台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比如基础构件层、数据库联接层、系统环境层、系统应用层以及数据与图形接口工具层等。 (1)创建对象。对于整个配电生产管理系统而言,包括的对象有很多,具体如下:电力线路,变电站及变压器,各种开关,架空线路,位于地下的电力管线,地面高程,房屋,铁路,道桥,湖泊河流等。 (2)创建对象之间的连接关系。GIS的配网生产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几种关系有:电力线路与个变电站之间的关系、变电站与变电站

智能配电网专项规划

智能配电网专项规划 配电自动化规划 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供电企业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可以减少停电范围,缩短停电时间,改进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能力,降低配电网损。配电自动化系统是配网调度人员实施配电网监控、事故处理、可靠性分析、运行统计和业务培训的有效工具和重要手段,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达到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随着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日益成熟,通过对十多年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供电企业对配电自动化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归纳出了五种建设模式:简易型、实用型、标准型、集成型、智能型,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近年来分别推出了一系列的配电自动化相关标准和规范,IEC 61970/61968等国际标准在我国的应用也逐步深入。2009年开始国内在智能电网发展趋势的推动下又开展了新一轮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试点,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国内的县级电网都属于配电网范畴,县级供电企业一般承担了110kV /35kV高压配电网的调度管理,同时承担城镇10kV中压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县级中压配电网特点:城镇人口密集负荷高的区域以环型供电方式为主,城郊和乡村采用辐射型供电方式为主,馈线自动化实现的方式可以综合电流型和电压型两种模式。 基本思路 配电自动化方案制定的基本思路: (1)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应在电网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供电条件、供电水平、电网结构和用户性质,因地制宜的选择方案及设备类型。 (2)重要用户多,负荷密度高,线路走廊资源紧张,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较

低压智能配电及信息管理系统

低压智能配电及信息管理系统 发表时间:2019-03-06T13:05:00.8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作者:郝天行 [导读] 低压智能配电系统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如主站以及通讯系统等,其整体系统的应用作用发挥比较突出,这也是未来低压配电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对理论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智能化系统的发展。 郝天行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省郑州市 450052 摘要:低压智能配电系统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如主站以及通讯系统等,其整体系统的应用作用发挥比较突出,这也是未来低压配电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对理论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智能化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低压智能配电;信息管理;系统 引言 随着工业产品数字化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概念的倡导和推广,低压智能配电及控制产品的技术和运用已经在国内各行业得到了发展。目前,多数有色企业采用智能MCC柜和马达保护器来实现用电设备的配电和控制,但大多数仅局限于利用马达保护器的保护功能,并没有充分地利用马达保护器的通讯功能和数据采集功能为生产服务。 1低压智能配电系统特征 要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质量,则需要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低压智能配电系统自身的特征比较突出,其中最为鲜明的就是功能多样化,对于装置测量以及保护上功能的开发比较多样,能大大提高应用优势,对提高整体配电系统的质量有着一定的保障。低压智能配电系统的特征还体现在数字化处理方面,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下,使得数字化处理的效率水平和供电安全及供电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这也是电能节约以及维修成本降低的重要保障技术。另外,智能化的低压配电系统的特征还体现在网络连通上,不需工作人员看护监察,大大提高了网络连通和系统微处理以及数模转换器芯片处理方面的质量。 2低压智能配电及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本文拟推一种全新的配电和控制的全网络架构,即低压智能配电及信息管控系统(intelligent Power Control Center,以下简称“iPCC”)。它是集企业的配电、设备运行控制及监测、通讯网络、能源管理、数据分析、生产决策的整体解决方案,将网络技术完全融入设备控制当中,简化施工安装、调试的过程,降低运行维护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1硬件 iPCC的硬件由柜体+现场操作箱+数据处理平台组成。其中,柜体内的主要元件为马达保护器和I/O信息采集模块;现场操作箱内主要元件为现场操作显示单元和常规的按钮指示灯;数据处理平台为人机界面。 目前,国内配电柜的类型纷繁复杂,归纳起来主要为固定柜、抽屉柜2种。这2种柜型各有优缺点:抽屉柜便于维护和检修,但故障率较高,特别是网络插接件的可靠性不理想;固定柜简单方便、可靠性高、造价较低,但无单元备用的灵活性。市场上两种柜型均有采用,也有采用混合柜体的结构,既有备用单元的灵活性,也具备了网络插接件的可靠性。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可对iPCC的柜体结构进行不同的配置。 iPCC的柜体采用了控制小母线的结构形式,设置了UPS,在柜顶增加了控制母线,为马达保护器和I/O信息采集模块、智能表计提供操作电源。即使在停电状态下,数据处理平台也能从马达保护器获得关键数据,进行备份、保存。电动机的主要保护和控制元件以马达保护器为基础,iPCC保留了其固有的保护功能,加强了数据采集功能的应用,以及通讯功能的开发,充分利用马达保护器支持多通讯接口的网络通讯功能,衍生开发了可与马达保护器通讯的现场元件,研发数据处理的后台系统,使低压配电和控制系统全部网络化。 企业的配电系统中除了电动机的控制回路以外,还有大量单纯的馈线回路。这部分回路的开关量信息和电能计量一般情况下没有进入PLC/DCS的控制系统,这就造成了配电系统信息的缺失,各回路的运行状态除了巡检以外,不能全面掌握。要获得这些开关的信息,虽然可以将开关配置成带通讯接口的开关,再利用网络通讯将开关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但这样元件的成本较高,性价比较低,企业一般不会实施。iPCC通过各单元的I/O信息采集模块,将各回路参数汇集并通讯至数据处理中心,使得整个配电系统的数据丰富而完整。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使得开关信号的传送变为柜内接线,在盘柜制造时就完成信息的采集接线,现场只要连接通讯电缆即可,施工快捷、方便。 很多企业虽然采用了智能MCC,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不是没有进行系统的数据采集,就是将数据一起送到了PLC/DCS的控制系统中。PLC/DCS并不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或者说数据分析的能力较弱,而且大量的电力数据送往控制系统,会使PLC/DCS的CPU处理负担加重,影响控制系统的实时响应。iPCC将数据进行分向传输,1个通讯口将与控制有关的数据传输至PLC/DCS,1个通讯口将电力信息送至数据处理平台,互不影响,通讯协议也可不同。数据处理平台主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通讯的实时性要求不高。iPCC的数据处理平台由服务器和人机界面组成,完成数据的存储和人机对话,并具备远程终端的连接方式,可实现远程诊断和维护的功能。 综上所述,iPCC从结构配置上实现了现场控制与配电柜的网络通讯,省去了现场控制电缆,且现场控制与DCS/PLC上位机均可独立控制用电设备,互不干涉,又互为补充,这是与市场上产品的最大不同;将电动机回路的控制指令和参数信息通过通讯的方式与DCS/PLC 上位机互联,省去了控制电缆;产品的数据处理系统弥补了现有市场上相关软件的不足,将全厂生产用电设备的信息和全部配电控制设备的信息均采集在后台服务器中,运用数据库处理技术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对生产和设备维护有益的诊断报告。总之,iPCC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顺应“互联网+”的信息化科技潮流,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是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2.2软件 随着智能制造理念的推广和实施,数据的运用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关键。一个企业的低压供配电系统的信息包含了变配电站(所)在总平面中的布置、站(所)内设备的布置、设备的型号、数量、控制原理,配电元件的参数、动作信息和参数设置,以及用电设备的各类信息参数、企业用电的信息参数等。但目前这些工程信息或以图纸的形式存在于档案室,或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于技术部门。在企业日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