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初创期的官吏培养制度

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初创期的官吏培养制度

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初创期的官吏培养制度
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初创期的官吏培养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73440168.html,

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初创期的官吏培养制度作者:向洁

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01期

摘; ; 要: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正式确立了律令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由此

起步,日本政府效仿唐朝,设置专门培养官吏的教育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制度。本文考察日本教育机构中学生的构成和考试两个方面,就中日古代律令体制下官吏培养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初创期的官吏培养,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律令制; ; 官吏培养; ; 大化改新; ; 大宝律令; ; 考试制度

公元645年,日本通过大化改新运动,正式确立了律令制度,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体制的国家。在这个时期里,以天皇为中心的贵族阶层作为统治阶级逐步掌握政治权力,首都于公元794年由奈良迁往东京,日本的社会环境逐步稳定下来,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为了巩固作为律令制基础的官僚体制,为了培养大量优秀官吏为之服务,日本政府把建立培养官吏的机构和完善一系列教育制度放在了首要位置。应律令制国家的发展要求,日本政府效仿唐朝于公元701年制定了“大宝律令”。

大化改新和大宝律令的制定是日本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使日本从一个有着浓烈的未开化氏族社会色彩的国家,过渡到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国家。大化改新和大宝律令都是学习唐文化的产物,其中有不少内容都是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政府开始致力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大宝律令第22条学令的规定,设置专门培养官吏的教育机构,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教育制度。

1.关于学生的构成

唐朝在中央设两馆六学。所谓两馆,即弘文馆和崇文馆,同时在国子监的基础上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等六学,地方上各州县乡均有学校。日本效仿这一设置,按照学令规定,在首都建立以培养官吏为目的的大学寮,在地方上设国学,即统一六学,在中央设立大学寮,在地方的每个国都设立相当于唐朝州学的国学。

唐朝的六学,学生根据身份地位的差异入读不同等级的学校。具体来说,国子学的学生必须是“文武官三品以上及国公”的子孙,以及“从二品以上”的曾孙;太学是“文武官五品以上及郡县公”的子孙,以及“从三品”的曾孙;四门学是“文武官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的子弟,以及平民子弟当中的笃学之士,即所谓的“俊士”。另外,律学以下三学的学生必须是“文武官八品以下及庶人”的子弟。由此可见,在唐朝,根据学生政治出身的不同,对于能不能入学,以及入读怎样的学校,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中国古代史常识: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常识:古代官吏选拔制度演变选拔官吏,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因此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我国古代选拔官吏制度大约开始于周朝。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霸图强,纷纷打破原来官爵世袭的制度,按照“选贤任能”“论功赏爵”原则来选拔官吏。汉代在选拔官吏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形成明确的选拔官吏制度,即“察举征召”制度。所谓“察举”,是丞相、列侯、刺史等推举的人才经过朝廷考核后,任以官职。所谓“征召”,就是朝廷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才,由皇帝召见,确有才能,即授予官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其办法是:州、郡、县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籍士人,评定出品级,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九品”,是根据德才和门第,将士人分成九个等级,从一品至九品。由于中正官全由士族控制,则形成评定士人品级重门第、不重视真才实学的情况,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出现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但此时,科举考试及格,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被授予官职,还要经过一定的考试和选拔。唐代选拔官吏是通过铨选制度来实现的。所谓“铨选”,就是通过朝廷主管部门的选拔,授予科举出身、勋官出身、胥吏出身等人担任官职。唐代铨选种类很多,有“吏部选”、“兵部选”、“小选”、“南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吏部选”。参加“吏部选”的应选人要接受“四才”和“三实”两方面的考察。所谓“四才”,即“身、言、书、判”。身,“取其体貌丰伟”;言,“取其宏词辩证”;书,“取其楷法遒美”;判,“取其文理优长”。所谓“三实”,即“德行、才用、劳效”。“德行”指道德和品行;“才用”指工作才能;“劳效”指在任职期间的考课等级。唐代以后,选拔官吏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的,也就是科举考试一旦通过,便可按名次授予官职。

中国古代史——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史——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选拔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 沿用(科举制) 1、秦朝以前 (1)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2)战国: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收养门客),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3)秦: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2、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 (1)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考试是察举制度的重要环 节: ①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 开“察举制”先河; ②文帝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 ③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尤其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2)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 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 3、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元年制定)

(1)在各郡、各州设置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 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2)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被评者的族 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 (3)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 4、隋唐滥觞的科举制 (1)隋朝:①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设“志 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②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 取士,所以名为“科举”。——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 才高下,从而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为以 后历代所沿用。 (2)唐朝: ①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 的关键人物。 ②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3)明朝: ①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②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四书集注》。

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 ?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所谓“古代人才选拔”,实则指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而非今天所言的各种专业人才的选拔。由官府主持的人才选拔制度用五个字概括,便是“学而优则仕”。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1、世卿世禄 ?在中国的夏商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

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孙世代为官,占据统治地位。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2、商周时代——访贤任能?伊尹 ?傅说 ?姜尚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3、战国时期——养士、奖励和“客卿制” ?养士:是贵族以其威势蓄养各方人才,以便为其效力的方法。?战国“养士四公子”——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

?秦代的吕不韦。 ?奖励(军功、耕织): ?以功得禄,以功授爵,这种方法以秦国的影响最为深远。?二、汉代的选拔制度 ?纳赀 ?任子 ?察举 ?征辟 ?任子 官僚子弟不按才学、能力、仅凭门弟和父兄职位跻身于 政治舞台。汉代颁布“任子令”:“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 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为以

德选”。 ?纳赀 纳,捐纳;赀,赀选。即纳钱财换取官职的一种做官制度——卖官鬻爵。 ?察举征辟制 ?察举: ?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有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将士人或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授予一定官职或予以提升。 ?察举的科目主要有四种:?(一)贤良方正。贤良方正常与能直言极谏者。 ?(二)孝廉。颜师古注云:“孝

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孝子廉吏。?(三)秀才(茂才)学识卓著者。?(四)明经:通晓经义者。 ?征辟制 ?(一)征召 ?征召是皇帝对社会上个别名流、贤达采用的临时选官方法,因此在方法、程序 及授职等方面都无一定常规。①被征召 者大都为社会有名望的品学兼优之士。 ②被征召者礼遇隆重——“安车蒲轮”。?(二)辟除。 ?辟除,亦称辟举、辟召,是中央和地方长官自行任用属员的一种作官制度。汉 制规定,公府上自丞相(或司徒)、御 史大夫(或司空)、太尉(或司马)、九卿及州郡长官等,都可自行聘用其属 员。 ?征辟与察举的不同点在于:察举是举主对举者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2013高考历史抢分专项突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一、备考导航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 相互作用。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 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从而为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提供经验与教训, 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封建社会专制统治有利有弊, 展望今后命题, 很有可能出现一些与当今干部人事制度、机构改革、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等热点相关联的古代政治制度的新题型。早期政治制度对社会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可联系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 认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的意义。 二、专题知识归纳 1、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萌芽于战国 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 度。 (2建立于秦朝 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

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 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 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 与通判互相牵制。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 管理地方财政。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 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 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影响

一、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为政之本。在我国通过一定形式选拔、考核并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做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成为推举首领的主要方式在氏族社会曾长期存在。“能者”,是指有某项发明或专长者;“贤者”是指用氏族的传习衡量,品德高尚者。原始社会末期,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的接班人,除了才能出众,其道德高尚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由诞生到发展直至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征辟制”。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官的考察、推荐,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所谓征辟制,就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人才为官和政府行政长官自行“辟除”(聘任)属员制度。征辟者无需考核即被授予高官。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加上有荐举权的官吏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以至于出现了“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常以穷退见遗”[①]的现象。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这首古谚谣深刻揭露和无情嘲讽了荐举制的弊端。这种现象到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时发展到了极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损益的基础上创设的,但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选举大权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高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就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依靠门资选士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局面。于是,时代呼唤一种新的、相对合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从隋唐到明清,我国推行科举考试制度约1300年。正如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所说:“取士之法,自汉至隋为一类,自唐到明为一类……汉魏到隋,选举为主,而亦间用考试……;唐宋到明,考试为主,而亦参用选举。”[②]科举考试制度的创造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考试制度表明了中国封建时代以知识选拔官员标准的确立,这在一千多年前的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创举。在此之前,从察举制重长官意志和重知识的结合,征辟制度重声名,至赀选制重金钱,九品中正制重血统、重家世,古人经历了数以千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种新制度。它排除了察举制度中长官意志起决定作用的成分,保留了其中重知识的标准,终于通行了千年之久,体现了它长久的生命力。其二,考试制度体现了选拔官过程中的公正,平等的原则。当然,在阶级社会中,平民子弟不可能“公正”地受到教育,自然不可能公正地受到选拔和任用。这里所说的公正,是指在统一的知识标准下,科举制毕竟为庶民子弟的入仕提供了可能。据潘光旦、费孝通对近世900名进士的研究,明清时代的一半进士来自农村,科举考试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平等竞争的选官制度。其三、各王朝所建立的具有一套完备的考试方法和惩戒舞弊的规定,如锁院制、糊名制、回避制、复试制、殿试制、校验制等,科举考试由礼部(有时也为吏部)主持,但有检察机构进行监督。考官因徇私舞弊、违犯考试规条,轻则流放、革职,重则斩首。这都是对封建官僚特权的严格约束,体现了公正的原则。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整理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基本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③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④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⑤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封其后代为士;⑥士以下不再分封。 3、作用:积极作用:加强了周朝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展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局限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①受封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②生产力发展,一些诸侯国势力壮大;③西周后期受破坏; ④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⑤春秋战国诸侯争战,天子管不了; ⑥战国末期,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周王室全失分封大权。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宗法制 1、基本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3、与分封制的关系: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4、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③与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③以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突破练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题点1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1.如果你是西周的一个诸侯,下列你不应该做的事情是() A.对周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B.按一定的礼乐仪节招待每一个来访的士以上的贵族 C.带兵随周天子征伐其他诸侯 D.临终前将权力传给自己喜爱的小儿子 2.2011年9月20日,《北京晨报》:中国传统思维中,一向有一个祖先、一个政权、一个核心的习惯。五千年文明需有一个源头,从制度方面寻找是() A.井田制影响B.宗法制、分封制影响 C.八股取士影响D.禅让制影响 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主要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血缘关系、家族训戒,还记载历史家族重大事件、科举出仕、义行节烈人物等。由此可见修族谱的动机是 () A.溯渊源,分疏亲,序尊卑,扬声名 B.化弱小为强大,众志成城 C.褒扬贞妇烈女 D.让族人同享功成名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之光 题点2君权与相权之争,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 4.2012年5月,《组织人事信息网》:历史上秦始皇、隋文帝当皇帝最辛苦。对此唐太宗认为是秦始皇过于贪权,隋文帝不肯信任臣下,导致政务审批机制不完善的产物。 唐太宗解决此问题的主要举措是() A.在全国推广郡县制B.完善科举制 C.完善三省六部制D.实行内阁首辅负责政务 5.2011年7月在建党90周年庆典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 C.统一度量衡标准D.首创郡县制度 6.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D.郡县制 7.有网友在总结古代皇权沿革的文章中写道:“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的降。”下列史实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西汉设立中朝B.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C.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D.北宋设立枢密院 8.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穿越到2012年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 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A.都符合史实 B.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都与史实不符 9.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 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宰相权力的大小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篇一:东汉官制简表 东汉官制简表 州 刺史(牧) 县 县令(县令) 乡 乡佐游徼三老有秩 亭 亭长 里 里魁 篇二: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在大规模农民起义之后建立的西汉王朝,最高统治阶层注意总结前人尤其是秦朝用人经 验和教训;根据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形,建立和推行了一套新的选官用人制度。 一、惩秦之弊,信用士人 “士人”、“士子”、“儒(生)”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俗称。西汉创建者刘邦,由秦的泗水亭 长起家,曾经对“儒”等有识之士颇为轻视。《史记》郦食其传载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 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称帝后,著名辨士陆贾劝导他,在马上打天下,不能在马上 治天下,应该依靠武力夺取政权,而以知识治理天下国家,“长久之术”在于“文武并用”。刘邦 从此开始改变对士人的态度。 在倒秦战争中, 刘邦又亲眼目睹了秦王朝短命而亡的情景。 因此, 当西汉王朝一建立,刘邦便比较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吸取了秦朝排斥士人参政暴 虐而亡的教训,开始信用士人。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百端待举。原秦博士、投奔刘邦的大儒叔孙通提出建议:制定朝 纲国典、礼仪制度。刘邦采纳了,征集原鲁国地区的儒生 30 人,研究和制定国家礼仪,以明 君臣、上下的尊卑秩序。刘氏朝廷因之威风肃凛,等级森严。刘邦情不自禁地说: “吾今日乃 知为皇帝之贵也。”他懂得了信用士人作用何在。此后,西汉王朝政府对知识分子是比较信用 的。 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后,儒家思想定于一尊,此 后长期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指导思想。董仲舒做了一件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很不利的事 情。但由于对汉王朝专制统治益处很大,所以备受重用。从此汉朝君主已经不再存在信用士人 与否的问题,而是要更重用代圣立言的儒士。汉昭帝死后一度掌管朝政的霍光,也曾深有体会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其贡献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其贡献 安徽师范大学房列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批准号为98BZS008),其最终成果为系列论文。课题组成员:裘士京、庄华峰、李琳琦、谭文凤、刘灿华、沈世培、陈孔祥。 一、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为政之本。在我国通过一定形式选拔、考核并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做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成为推举首领的主要方式在氏族社会曾长期存在。“能者”,是指有某项发明或专长者;“贤者”是指用氏族的传习衡量,品德高尚者。原始社会末期,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的接班人,除了才能出众,其道德高尚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由诞生到发展直至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征辟制”。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官的考察、推荐,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所谓征辟制,就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人才为官和政府行政长官自行“辟除”(聘任)属员制度。征辟者无需考核即被授予高官。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加上有荐举权的官吏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以至于出现了“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常以穷退见遗”[①]的现象。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这首古谚谣深刻揭露和无情嘲讽了荐举制的弊端。这种现象到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时发展到了极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损益的基础上创设的,但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选举大权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高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就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依靠门资选士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局面。于是,时代呼唤一种新的、相对合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会考复习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秦的统一;了解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知道汉朝州刺史的设置;知道唐朝三省六部制;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知道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分析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影响;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根据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提取出来的有效信息,对某些观点的立场、态度、倾向作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的意义分析令学生明白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明清专制主义的危害。 重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的主要史实。 难点:史论结合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导入:(投影标题及会考条目,解释标题) 师:“古代中国”是指:夏商周至1840年。“政治制度”有哪些? 生: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 这些制度可分为两类: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 一、中央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师:秦朝确立了哪些中央政治制度? 生: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师:皇帝制度是由谁首先创立的? 生:秦始皇嬴政。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页学习思考第一段,说出皇帝制度的特点。 生(阅读后作答):皇权至高无上。 师:皇帝确立起天下独尊的地位,并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从而确立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政体。这一政体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才被推翻。 皇帝集中各种权力于一身以后,每日要处理的政事繁多,于是设丞相制度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秦朝的丞相权力极大,威胁皇权,那怎么办? 生:削弱相权。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一、先秦:世卿世禄制为主 1、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2、客卿、食客等制度 3、军功授爵制 二、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 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察举的主要科目: (1)孝廉:孝敬廉洁者(郡推举) (2)秀才:才能优秀者,汉光武帝为避讳改为茂才(州推举) (3)明经:通晓经义者 (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三、魏晋: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道德﹑才能。 四、隋唐:科举制 隋朝:起源 唐朝: 1常科:每年分期举行 1、进士: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宰相大多进士科出身 2、明经:时务策与经义 3、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4、明法、明算、明字 5、俊士:不经常举行 6、……(共50多种) 考生生徒(学馆出身)、乡贡(经经州县考试)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 武则天时期,出现殿试、糊名、武举(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新郎官:最早出现于唐代,是称呼考试登科及第的学子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古今中外人们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古今中外人们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从孔子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至孟子的“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再到诸葛亮的“示其危,示其勇,示其利,观其志。”后到19世纪、20世纪形成的近代企业人事管理制和政府公务员制度,大致体现了对人才选拔工作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过程。 察举制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经,秦统一之前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等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九品中正制 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乡里组织遭到破坏,“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三国时的曹魏御史大夫陈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科举制 古代均田制实行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在选官上实行了科举制。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制举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科举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但到了明清时期,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西方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的科举制度被介绍到了西方。科举制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原则备受推崇,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世纪欧洲各国政府实行赐官制,文职官员的录用不进行任何考试。因此,像大哲学家培根这样有才华的人,为了求得一管半职,只好去巴结宫廷权贵。赐官制必然导致吏治腐败,“朝有南郭,野有遗贤”的现象相当普遍。 新航路开辟以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潜心研究中国的典章制度,不断向欧洲传递东方的信息。16世纪中期来华的传教士克鲁兹,发现科举制与西方人事制度迥然不同,实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随后在游记中把中国科举制介绍到欧洲。这个世纪末,欧洲就有了关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详细报道。18世纪介绍中国最有影响著作是阿尔德的《中国概况》,其中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至1810年,《大清律例》被译成英文,也有关于科举的法律条文。 16世纪的门多萨认为,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一个,他把原因归于中国竞争性的科举制度,说中国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着”,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世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通过科举考试,向平民百姓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调研2某学者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聆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怀疑、选择 B.排斥、抵制 C.独立、自强 D.顺应、理性 关键信息:经济全球化穷国善于聆听和善于观察选择更好的手段 解题突破:首先,审题干,题干材料主要是说穷国应当如何面对全球化;其次,明确设问方向,本题要求选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最后,结合选项和题干参照法对本题进行分析。观察四个备选项可以发现,A和B属于同一种类型,C和D属于同一种类型,只要能在这两组之间确定一个错误选项,就可轻松推断出答案。根据材料“努力……选择更好的手段”可知,该学者认为穷国不应该排斥全球化,故排除A、B;而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为最佳选项。 能力提升有关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关键句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新科技革命——物质条件、根本原因,市场经济——市场条件,国际金融——催化剂,跨国公司——主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元知识结构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 自秦开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王位世袭制 2、分封制 3、宗法制 4、礼乐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选官、用官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建立 从汉至清的 演变 中央 地方:郡县制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君主专制逐渐加强 (皇权PK 相权) 中央 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中央PK 地方) 地方 秦: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于一身,位高权重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宰相权力一分为二(中朝与外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决策、审议、 执行) 宋:二府三司制,宰相权力一分为三(行政、军事、财) 元:一省代三省,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明:废宰相,设内阁 清: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秦:郡县制 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制(郡国制) 封国导致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中期:设节度使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北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具体措施需要掌握,祥见课本P13) 元:行省制度(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国省制的开端。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朝:察举制 (评价标准为人的品行,东汉中期以后,察举制为地方豪强控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主要看门第出身) 科举制:隋炀帝时形成。1905年,清末新政中废除。

二、重要概念与重要问题补充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集权制度: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央和地方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 2、形成条件 (1)经济条件: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加以保护。 (2)政治条件: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王朝。 (3)思想条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 3、作用影响(先辩证,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来思考) 积极: (1)政治上,有利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2)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如兴修水利工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3)文化上,一方面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促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范围内传播。 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1)政治上,长期人治,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2)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社会的落后。 (3)思想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导致国民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二)比较明清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的不同之处(从产生的背景、内容、影响三方面思考;还记得比较两个历史事物的方法吗?从背景、内容、影响、性质、目的五方面考虑) 1、背景 明清内阁:封建经济发展(经济),君主专制制度加强(政治) 近代西方内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完成(政治) 2、内容(权力、地位) 明清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也不是宰相的重设,其职权与地位的变化完全取决于皇帝。 近代西方内阁: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英国的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建,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内阁首相实际上控制行政权、立法权等大权;总统制下的内阁(如美国)由总统组建,不对议会负责,与议会相独立,相制约。 3、影响 明清内阁: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的标志,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近代西方内阁:巩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 1、推行于西周,春秋走向瓦解的分封制; 2、春秋战国至元建立前,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演示教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 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 选举意义重大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举发展 周代:家族血缘关系与国家组织合为一体的世卿世禄制。 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 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专断任意,无一定之规) 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汉文帝时,首次实行与察举相匹配的“策问”考试方式。 汉武帝以后,除了贤良文学外,察举又增加了孝廉、秀才、明经、明法等。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进士科。 隋唐科举制。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古代中国政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案

《古代中国政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案 授课时间:周次 星期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教学重点: (1)西周宗法制、分封制; (2)秦中央集权制度 (3)汉、唐、宋、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3、教学难点: (1)先秦政治制度与井田制的关系; (2)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对矛盾及其演变; (3)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期及其阶段特征。 板书设计: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封建社会的 中央集权制度 的确立 中央集权与地方 分权的斗争 专制皇权 不断加强 秦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分封制 商:内外服联盟 宗法制 周 三省六部制的演变:隋唐;宋;元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汉 建中朝 设刺史 宋 收精兵 削实权 推恩王侯子弟 制钱谷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含义: 内容周王 分封对象 分封内容 义务 主要封国 作用积极 局限 2、宗法制目的: 含义: 内容: 核心及特点: 作用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二)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2、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3、内容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4、本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专制统治。 5、内部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6、发展演变:萌芽于;确立于;巩固于;完善于; 发展于;强化于。 7、作用: 积极:①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统一,抵御外来侵略;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府有效组织人力、 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 ③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融合,巩固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 ④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先进生 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①衍生出来的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容易出现政 治腐败现象,必然加重劳动人民的负担;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本课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第4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本课通过三个子目(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讲述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并进行辩证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认识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日益严密化、制度化,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解读古代中国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发生变化的特点与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过程中统治者的设计初衷,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于世界的影响。 1.重点:秦汉至明清的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内容 2.难点:秦汉至明清的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东汉举孝廉图,右图是进士题名碑。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各反映了什么制度?对!察举制和科举制。那么,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3、两汉: (1)察举制: A.形成:汉武帝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标志着察举制形成。 B.内容和程序:先考察而后推举,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特科, 常科为岁举,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C.作用: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2)九品中正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