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

1. 总则

1.1为了防治公司“三废”污染环境,保障公司员工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

1.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原料采购、生产、储存、销售过程中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防治。

2.组织机构

2.1公司设立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下设环境污染防治办公室和相关部门环境污染防治小组。

2.2、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环境污染防治办公室、部门环境污染防治小组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2.3环境污染防治办公室由双川公司牵头,质检部、安全生产管理部协助履行相关职责。

3.职责

3.1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

3.1.1制定公司环境污染防治的战略目标和阶段环境污染防治计划;

3.1.2保证公司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三同时”的落实;

3.1.3组织公司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攻关或技术引进工作,促进公司污染治理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

3.1.4保障公司环境污染治理科研经费,环境污染治理装置、设施、设备经费的合理投入;

3.1.5定期组织环境污染治理检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隐患,组织实施环境污染隐患整改并做到“定人、定措施、定时限”,保证整改及时、有效。

3.1.6定期组织对公司员工进行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公司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操作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环保意识与环境污染治理能力;

3.1.7组织编制和修订公司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1.8负责组织公司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应急和善后处置工作。

3.2环境污染治理办公室

3.2.1负责收集与本公司相适应的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并实时保持更新,存档;

3.2.2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对公司“三废”进行分类编录,分清其污染物种类、产生量、处置量,并按规定向地方环保部门进行申报登记;

3.2.3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和公司实际提出公司环境污染治理有关规章制度编制的建议,并根据公司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的授权进行编写,经公司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批准实施;

3.2.4按照公司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要求组织编写和修订公司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2.5根据公司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要求,参与公司环境污染治理“三同时”相关工作;

3.2.6建立公司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设备台帐,并按相关标准进行标示;

3.2.7规范公司固体废弃物管理,完善其产生、存放、运输和处置过程管理,做到分类存放、按规转移、按规处置,台帐完善、记录清楚;

3.2.8负责公司环境污染治理日常检查工作,发现环境污染隐患,制定隐患整改计划,落实隐患整改到位,完善记录台帐;

3.2.9负责工业循环水、排放口水质的定期检测,发现不合格,和生产车间一道,及时查出原因,及时整改合格;

3.2.10负责落实上级公司和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查出的公司环境污染隐患的整改;

3.2.11参与公司内部相关人员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污染治理专业知识的培训;

3.2.12参加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和凝似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清消工作。

3.3.人力资源部

3.3.1负责公司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设备的运行所需人员的合理配置;

3.3.2负责组织公司相关人员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污染治理专业知识的培训。

3.4.财务部

3.4.1负责公司环境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的筹措;

3.4.2负责对公司内部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使用情况的审核审计、拨付和建账。

3.5办公司

3.5.1负责上级公司和地方环保部门莅临公司的接待工作;

3.5.2负责公司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凝似环境污染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内外协调工作。

3.6生产车间

3.6.1负责车间内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维修,做好运行和维护维修记录;

3.6.2定期进行车间内部的环境污染隐患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3.6.3根据车间查出的环境污染隐患,制定隐患整改计划;对车间能够整改的立即落实整改并做好整改记录;对车间不能实施整改的隐患,书面报环境污染治理办公室组织整改;

3.6.4根据车间生产实际,提出环境污染治理装置、设施、设备的增设计划,报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批准实施;

3.6.5依据本制度制定车间内部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3.6.6负责对车间内部的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储存、转移、处置的管理,建立健全各个过程台帐;

3.7采购供应部

3.7.1负责与供应商协调,尽量对液体原材料采用罐车运输,减少包装桶;

3.7.2负责与供应商协调,对不得不使用的液体原料包装桶,由供应商回收循环使用。

4.固体废物的管理

4.1固体废物的产生

4.1.1黄血盐钠脚渣,是黄血盐钠反应液经板框压滤、洗涤后的少量残留物。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铁、水分,含3%以内黄血盐钠;

4.1.2苯胺基乙腈母液蒸馏残渣,是苯胺基乙腈产品离心母液经反复蒸馏浓缩回收产品后的少量半流体状物质,主要成分为水,羟基乙腈聚合体,含微量苯胺和苯胺基乙腈。

4.2固体废物的收集储存

4.2.1黄血盐钠脚渣由一车间压滤岗位负责收集,每次收集应估算重量,作好台帐记录;

4.2.2黄血盐钠存放于脚渣专用屋,保持通风,尽量自然蒸发部分水分;

4.2.3脚渣存放屋按GB18597-2001进行标示。

4.2.4苯胺基乙腈母液蒸馏残渣由一车间根据蒸馏设备状况,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收集。收集采用桶装,每次收集应做好台账记录;

4.2.5苯胺基乙腈母液蒸馏残渣存放于残液专用屋;

4.2.6残液包装桶和存放屋按GB18597-2001进行标示。

4.2.7公司环境污染治理办公室和一车间要把脚渣和残液储存纳入检查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包装桶泄漏要立即进行跟换,发现存放屋防雨隐患要立即整改。

4.3处置与转移

4.3.1黄血盐钠脚渣由动力车间使用4吨燃煤锅炉进行处理,处理黄血盐钠脚渣所用锅炉按GB18597-2001进行标示;

4.3.2一车间黄血盐钠脚渣转运到动力车间,必须由地磅进行过磅计量,出具过磅单,一车间和动力车间要凭过磅单分别作好出入库台帐记录;

4.3.3动力车间负责黄血盐钠脚渣处理,每班作好处理台帐记录;

4.3.4动力车间负责存放在现场的未处理黄血盐钠脚渣的防护与标示;标示GB18597-2001执行;

4.3.5处理黄血盐钠脚渣所产生的煤渣由由环境污染治理办公室定期进行监督检测分析或送地方环保部门进行分析,出具分析报告,作好台帐记录。

4.3.6苯胺基乙腈母液蒸馏残渣由环境污染治理办公室负责联系有处理资质的环境污染治理公司处理。严格审核对方资质,签定处理合同、办理和受存转移联单、作好台帐记录。

5.罚则

5.1有关部门不严格执行本制度,台帐记录不齐,每次予以100元以上,300元以下处罚;

5.2有关部门不严格执行本质度,造成一般环保事故的,给予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处罚,或予以地方环保执法行政处罚额的50%处罚;

5.3有关部门不履行本制度职责,造成重大以上环保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6.附则

6.1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有关制度与本制度不相符合的,以本制度为准;

6.2本制度由环境污染治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

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的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制定 了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本文将探讨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的重要 性以及如何有效实施。 一、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至关重要。首先,它 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法律和政策的支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 了环境污染的责任和义务,并设立了监管机构来监督执行情况。其次,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环境 评估、监测和数据收集,可以科学地分析和评估环境污染的状况,有 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最后,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通过促进各方 合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政府、企业和公众都能够 在制度的框架下参与环境治理,形成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的格局。 二、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要确保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法律法规的健全与执行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实施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的基础。各国需要通 过立法程序,确立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架构,并明确责任主体和违法

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要注重对法律的执行力度,加强执法力量和 监督机制,确保环境法规的有效执行。 2.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和能力提升 监管机构是环境污染治理管理的执行主体,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和 强大的监管能力。各国需要加强对监管机构的建设和培养,提高其监测、评估、执法和处罚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同时,注重监管机构与企业、公众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联动的效应。 3.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各国应加大对环境科技 创新的投入,研发出高效、低耗的环境治理技术和产品。同时,推动 绿色发展,提倡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4.加强公众参与和意识提升 公众的参与和意识提升是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其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行动。同时,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媒体的监督作用,推动环境信息的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广泛开展。 结论 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具 有重要意义。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治理经验,共同努力改善环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精选4篇)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精选4篇)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篇1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止责任制度》。 一、遵循环境保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做到生产建设和保护环境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公司总经理是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止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全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领导其稳步向前发展。 三、公司设立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止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决策、监督和协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污水站全体工作人员、谢伦标、马苏红 四、污水处理站负责全公司的环境污染防止工作,并在组长的领导 下,落实各项环境污染防止与保护工作。 五、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1、禁止向环境中倾倒、堆放危险废物。 2、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转移或处置。 3、危险废物的收集容器、转移工具等要有明显的标示。 六、公司制定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定期进行事故演练。 七、建立健全公司的环境保护网,专人负责各项环境保护的统计工作。 ××××××有限公司 ××××年××月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篇2

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制度 一、项目经理 1、负责组织本施工队关于扬尘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组织宣传扬尘污染防治知识,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水平。 2、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向各部门下达扬尘污染防治任务,对完成各项防尘污染防治任务负责。 3、负责组织本施工队执行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工作的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肯定成绩,激励先进,发现问题,落实措施,不断巩固、提高本单位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水平。 4、组织技术攻关,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水平,提高扬尘污染控制的效率。 二、扬尘污染专项管理员 1、具体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具体管理工作。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监督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协调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扬尘污染控制工作进行。 2、结合本工地具体情况,提出扬尘污染防治的建议意见,并组织落实。 三、班组长 1、各班组长要向班组人员经常宣传扬尘污染防治知识,提高组员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水平。 2、各班组长负责督促根据本工程中的特点,做好各工序落手清工作。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篇3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特制定《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一、遵循环境保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和“三同时”规定,做到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 一、背景与目的 为了规范企业对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保护环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掌控和整治,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订立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职能部门负责的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监督工作。 三、管理标准 3.1 污染防治设施建设 1.企业职能部门负责订立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方案,并依照相关环境保 护法规、标准和要求进行设备配置和工程建设。 2.职能部门要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和 运行调试工作。 3.设施建设过程中应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确保设施实现预定的排 放标准。 3.2 污染防治设施使用与维护 1.污染防治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应依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施的正 常运行。 2.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管理由设施使用单位负责,职能部门进行监督检 查。 3.职能部门应定期组织对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 保设施稳定运行。 4.设施故障应及时处理,维护和修理记录应详实准确,确保设施的可用 性。 5.职能部门要定期进行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 3.3 污染防治设施改造与升级 1.当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动时,职能部门应及时 评估现有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2.如设施不符合要求,职能部门应立刻订立改造方案,并在合理时间内 予以改造。

3.设施改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要求,确保改造后的 设施符合新要求。 四、考核标准 4.1 相关指标 1.设施建设:考核设施的建设方案是否符合要求、施工质量是否达标。 2.设施使用与维护:考核设施的运行情况是否稳定,维护保养是否到位。 3.设施改造与升级:考核对设施改造的及时性和改造后的符合程度。 4.2 考核方法 1.定期召开设施管理评审会议,对各项指标进行审核和评估。 2.组织现场检查,抽查设施的运行情况和维护保养记录。 3.职能部门依据考核情况,对设施管理进行评分,并予以奖惩措施。 五、违规处理与奖惩措施 1.发现设施管理不规范、运行异常或故障未及时处理等情况,将视情节 轻重予以警告、罚款等纪律处分。 2.在设施管理中取得突出业绩的个人或部门,将依据评估结果予以嘉奖 和表扬。 六、其他 1.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职能部门全部,如需修订,应经相关部门 审批。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发生争议,依据《公司制度》进行解决。 以上为《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请各职能部门严格遵守执行, 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和推动。如有问题和建议,请乐观反馈。感谢合作! 日期: [制度发布日期] 制度订立单位: [企业名称]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热议的问题。为了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各国纷纷提出并实施环境污染防治的相关措施。而环境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概述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也被称为环保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环境、有效防治污染,设立的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完善的行政审批、监管和监测制度。其目的是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人类能够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三、内容 1.法律法规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法律法规。各国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等,以此保障生态环境和公众利益。在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是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利用税收、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通过行政手段,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此外,政策措施还包括国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环节,以确保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可持续性。 3.行政审批 行政审批是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行政审批,可以获得法律法规规定的污染排放许可证,这也是企业合法污染排放的前提。在审批过程中,政府可能会要求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技术,对企业实行更加严格的检查和监管,以此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监管和监测 监管和监测是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企业的污染排放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监管,确保企业在污染排放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政府也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发现污染问题及时打击和处理,保障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 四、总结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行政审批和监管、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可以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保障公民的生存环境。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模板(四篇)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模板 危险废物防治责任制度 一、危险废物专用场地管理制度 1、目的:确保危险废物的合理、规范有效的管理。 2、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危险废物,必须送至危险废物专用贮存点。并由专人管理危险废物的入、出库登记。危险废物管理人员:万迎春、曾玉华 3、危险废物贮存点不得放置其它物品,应配备相关的消防器材及危险废物标示。 4、应保持贮存点场地的清洁,危险废物堆放整洁。 二、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制度 1、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的依据 《固体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生产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2、建立台账的意义和目的 建立危险废物台账,如实记载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利用、贮存、处置、流向等信息,是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定的基础性内容,是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的基础,是生产单位管理危险废物的重要依据。

提高危险废物管理水平以及危险废物申报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3、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的要求 跟踪记录危险废物在生产单位内部运转的整个流程。与生产记录相结合,建立危险废物台账。 三、发生危险废物事故报告制度 1、为及时掌握环保事故,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环保事故分为速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二类。速报从发现环保事故,一小时以内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故处理完后立即上报。 3、速报可通过电话、传真、派人直接报告等形式报告市环保局。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 4、速报的内容包括:环保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经济损失数额、人员受害情况等初步情况。 5、处理结果报告在速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处理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 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四、环境保护岗位责任制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一直以来,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目标是加强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平衡。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的制度及其效果。 首先,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立足于法律法规。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 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以及环境保护产业政策文件,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规范了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此外,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环境保护需求。 第二,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重视行政管理。政府通过各级环保部门实 施行政管理,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行为,确保其合法合规。环境评估、环境监测和环保审核等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效监控和追踪环境污染源以及环保工程的运行情况。行政处罚和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知情度和参与度。 第三,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注重市场机制的引导。政府鼓励和支持环 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同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严格核准,并根据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等指标,确定相应的排污费用,激励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建立了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对环境事故进行赔偿,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第四,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强调社会参与。政府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 境决策的过程,在环境政策的制定、环境规划的编制和环境项目的评估中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环境宣传教育和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提高公众的

2024年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5篇)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5篇)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通用5篇)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篇1 为加强环境污染防治设施(以下简称防治设施)的管理,保证防治设施有效地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本办法所称防治设施,是指为防治环境污染而建设的各种处理、净化、控制和综合利用污染物及防治其他公害的设施。 2、公司拥有防治设施的单位,应制定考核指标,将防治设施的管理纳入本单位的`管理体系。 3、拥有防治设施的单位应做到: (1)、经防治设施处理后的排放物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防治设施的实际处理能力和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达到防治设施的设检要求。 (2)防治设施与产生污染物的相应设施同时运转,同时维护; (3)有专门操作防治设施的人员和管理人员,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操作规程、监视监测等制度; (4)建立防治设施日常运行情况记录台帐,并按规定定期向公司主管部门填报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表。

4、需暂停、拆除、闲置、改造或更新的防治设施,应经设备部审核后报安全环保部审批。 5、防治设施因事故停止运转,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情况,防治设施停运可能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应立即停止排放污染物。 6、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责令其限期改正外,对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并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并处100—200元罚款。 (1)拒报、谎报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2)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同意,擅自停用防治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 (3)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污染事故的。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篇2 1目的 为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充分发挥起作用,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环境保护责任和监督管理机制的制度。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的内容、目的和实施情况。 一、责任主体 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的主要责任主体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1. 政府责任: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主体,负责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法律 法规,组织实施环境监测、执法和处罚等工作,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 企事业单位责任:企事业单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应承担主体责任。企 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生产。 3. 个人责任:个人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单位,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 律法规,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制度要求 1. 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明确责任分工和目标 任务,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 环境监测与评估:政府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布环境状况信息,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执法与监督:政府应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维 护环境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环境监督机制,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环境保护行为进行监督,确保责任的履行。

4. 环境保护技术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鼓 励企事业单位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染物治理效率。 5. 环境信息公开:政府应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同时,企事业单位也应主动公开自身的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三、实施情况 1. 政府层面:政府在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级政府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大了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 2. 企事业单位层面:企事业单位在环境保护责任方面也有所行动。一些大型企 业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引进了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但是,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对环境保护责任的认识还不足,存在一定的违法违规行为。 3. 个人层面:个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取积极的 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机动车使用等。但是,个人的环保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一些地区,个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仍然较低。 总体来说,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各级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监督力度,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同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应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污染物管理制度6篇

污染物管理制度6篇 1【第1篇】文明施工污染物控制管理规范 一、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一)、妥善处理泥砂浆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 (二)、除设置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现场熔融沥青或者焚烧油毡、油漆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三)、使用密目式的圈筒管道或者采取其它措施,处理高处废弃物严禁由高处向下抛撒。 (四)、采取覆盖和封闭等有效措施(搅拌机棚、砂、石堆)控制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 (五)、施工现场(工作场所)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做妥善处理,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做土方回填。 (六)、对产生噪音、振动的施工机械应当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轻噪音扰民、和职业危害。 (七)、运输散体、流体建筑材料或清运垃圾等,载体要严密,装运要适量,为防止运输中撒漏飞扬,污染市容,要妥善覆盖建筑垃圾要清运到当地规定的地点卸放。 (八)、施工现场道路指定专人适量洒水,减少扬尘。出场的车辆派专人用水清洗轮胎。 (九)、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对环境的污染不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

单位,事先报请人民政府的建设局或行政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批准。 二、建筑施工噪音污染防治 (一)、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音,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环境噪音排放标准。 (二)、对可能产生环境噪音污染的城市建筑施工项目,必须在开工十五日内向当地环保部门领取(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排放申报登记)并如实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三)、施工项目必须取得环保部门颁发的《建筑施工噪声排放许可证》,并严格按排放许可证规定的要求施工。 (四)、在高考期间禁止夜间(晚22:00至次日早6:00)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因特殊作业需要连续作业的施工单位必须办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证明,提前五日向当地环保部门审批夜间施工许可证,批准后,夜间作业还必须公告附近市民。 (五)、严格执行《河北省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规程》的规定: 1、合理摆放施工机械,把噪声降低到最低点。 2、严格按规定时间施工,早6:00至晚22:00。 3、夜间施工必须经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周围居民。 4、施工现场不得产生与施工无关的噪声。 5、在居民区施工,起床时不得吹哨、敲钟、大声喧哗。 6、施工现场不得焚烧任何废弃物。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1. 介绍 环境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 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各国 普遍建立了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本文将介绍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 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2. 污染源控制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管理制度通常包括对污染源的严格控制。各行 业必须依法申请和获得环保许可证,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排放 控制。针对不同行业污染物特征,管理制度将制定不同的排放限值, 确保污染物排放在可接受范围内。 3. 排放监测与数据报告 为了保证污染源排放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制度要求各企业进行排放 监测并定期上报监测数据。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环境管理 机构的决策和评估至关重要。因此,管理制度会明确监测方法和频率,并规定了数据报告的要求。 4. 环境评估与管制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强调了环境评估的重要性。在新建、扩建或 改建项目之前,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可能产生

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果评估结果表明环境影响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方可批准项目的实施。 5. 处罚与奖励 为了保持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管理制度应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违规企业将面临罚款、停产整改等行政处罚,以确保其遵守环境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为了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也应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对环保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或荣誉称号。 6. 合作与社会参与 环境污染防治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因此,管理制度强调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政府与企业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以便及时解决环境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7. 教育与培训 为了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和专业技能,管理制度鼓励开展环境教育和培训活动。从小学生到职业人士,都应该加强对环境问题的学习和理解,并培养环境意识和环境友好行为。同时,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管理能力。 8. 治理与监督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治理与监督机制的完善。政府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工程项目的日常监督,建立违法行为的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 问题。为了有效地防治污染,各国纷纷建立了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以规范和管理各种污染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本文将从污染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出发,探讨污染防治管理制 度的建立与实施,以及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二、污染的概念、分类和影响 1. 污染的概念 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有害物质,对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或破坏的现象。污染 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噪音污染等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污染源头可以 是工业排放、农业活动、交通运输或生活废物等。 2. 污染的分类 污染可以根据来源和影响进行分类。根据来源,污染可以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点 源污染是指来自特定点的排放,如工厂、化工厂、炼油厂、火力发电厂等;非点源污染是 指来自多个点的散发排放,如农田、道路、城市排水系统等。根据影响,污染可以分为水 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3. 污染的影响 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首先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如大气污染会导 致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水污染会导致肠道疾病、慢性中毒等。其次是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如土壤污染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土壤中毒等。 三、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1. 立法法规 为了有效地防治污染,各国都设立了相关的立法法规,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 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头都有相应的限制和规范,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 管理机构 在各国,政府都成立了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各种污染源头的排放情况。同时, 一些行业也建立了自己的环保部门,负责公司内部的环保管理和监督。 3. 监测与评估

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

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 一、编写规章制度的目的和范围 1. 目的: 1.1 确保企业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安全、有效运行; 1.2 督促各部门对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1.3 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在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1.4 提高员工、供应商和客户的环保意识,全面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 2. 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规范管理,包括生产装置、处理设备、废弃物处理设施、储油罐、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设施等。 二、制度制定程序 (1)明确制定责任人 确定制定责任人、组织合法途径通过公司内部网站、部门联络方式等手段收集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公司内部政策等资料。

(2)召开制度制定会议 制定会议由制定责任人召集,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环保管理人员参加,审议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等内容。 (3)起草制度 起草制度的责任人将收集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公司内部政策整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起草制度并征求参与会议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环保管理人员的意见。 (4)审批并颁布制度 起草责任人将起草的制度提交给公司领导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公司领导进行最终审批并颁布制度。制度执行时间从颁布之日开始执行。 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的收集和整理 3.1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