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周围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

?四高一多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病理基础主要是动脉硬化——即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沉积,并伴随着纤维组织的形成与钙化等病变

心血管疾病——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WHO报道目前全球每年16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500万

?WHO预测,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目前我国每年约400万人死于此病占总死亡人数的3/5以上

?全世界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地区就在中国,中国以北方为高发病区

这令你震惊吗?

?现在全球有近1/4人口为心血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而且终身一生可能有1/3的人为心血管疾病阴影所笼罩,最后有1/5 人口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抗争不分区域、人种,已成为全人类的挑战之一

?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通常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前者是指防病于未然,后者是指防病已形成当然无论对病人还是医生的最高境界为防“未病”

?一级预防即心血管疾病的病前预防

根据心血管疾病病易患因素一级预防内容包括:

(1)控制血压

(2)合理饮食结构及热能摄入,避免超重。防治高脂血症,降低人群血脂水平(3)戒烟

(4)积极治疗糖尿病

(5)饮用硬水。软水地区需补充钙、镁

(6)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分激动

(7)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一级预防针对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饮食建议则是非常重要

?由于缺少关于现有饮食及其对健康益处的确切资料,产生了很多混乱

?许多年来,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低脂饮食: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5%,脂肪占30%,蛋白质占15%,胆固醇每天限制在<300mg/d

?这种强调低脂饮食的后果是无意中促进了碳水化合物的无限制摄入

?改善饮食既能讲究营养又能明显影响体重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由于肥胖的盛行,除了建议低脂饮食外,新出现了很多流行的饮食

?尽管某些饮食对健康有益,但其中也不乏损害心血管和全身健康者

?临床医生和营养师有必要充分了解这些饮食以便指导患者或食客

?本讲座的目的就是总结那些常见的心血管健康饮食疗法并对其现有的科学依据进行评价

肥胖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

?1991年以来美国肥胖病的患病率高达61% 估计每年有30万美国成年人死于肥胖相关的疾病

?中国肥胖人群达7000万是成年人总数的14.6%

?中国的超重者与肥胖者的比例为8比1

居世界第一接近肥胖边缘的体重很容易成为肥胖大军中的一员?专家估计未来中国发胖的潜力将是世界第一

而北京又将是全国第一

大家知道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

?研究表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吸烟是冠心病致病五大危险因素

?其中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又与饮食和营养密切相关

饮食组成与心血管疾病

(一)脂类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脂肪数量和质量

?饮食脂肪的质与量对血脂水平有显著影响

?研究表明饮食脂肪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正相关?饮食脂肪总量是影响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主要因素

?摄入脂肪占总能量40%以上的地区,居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升高

饮食脂肪质量

?脂肪的质比量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更加重要

?饱和脂肪酸有升高血脂和胆固醇作用

?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和茶油能降低血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 ?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同时降低血液甘油三酯TG含量,并且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

?将植物油氢化制成人造奶油的化学过程中可产生反式脂肪酸,可使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增加,同时引起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率

胆固醇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

?饮食胆固醇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

?植物固醇不易被吸收且有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的作用如谷固醇、豆固醇、麦角固醇等。

(二)糖类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糖类也可引起高脂血症

?肝脏能利用非酯化脂肪酸和糖类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故糖类摄入过多,同样使TG 水平增高

?糖类过多可致肥胖,而肥胖是高脂血症易发因素

?果糖对甘油三酯影响比蔗糖大,说明果糖更易合成脂肪,其次为葡萄糖,淀粉更次之

(三)蛋白质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供给动物蛋白质越多,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且病情越严重

?动物蛋白质升高胆固醇的作用比植物蛋白质明显得多

?植物蛋白,尤其大豆蛋白有降低血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用大豆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可使血胆固醇下降19%

?动物食品含较高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大豆蛋白既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又有较高植物固醇,有利于胆酸排出,减少胆固醇合成,且大豆磷脂酰胆碱对胆固醇转运有帮助——因此大豆蛋白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 2015-02-10 16:04来源:中华内科杂志作者:常翠青 字体大小 -|+ 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从膳食中摄入的能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过多以及蔬菜水果摄人不足等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而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包括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 医学营养治疗和/或生活方式治疗可减少LDL-C 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措施之一,能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且经济、简单、有效、无副作用。因此,我国与许多国家的医学专业学会或协会都膳食干预和/或生活方式治疗纳入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和康复的内容。 一、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许多膳食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鱼和鱼油[富含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蔬菜和水果(包括浆果)、富含亚油酸和钾的食物、植物甾醇,以及规律的身体活动与减少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饱和脂肪酸(豆蔻酸和棕榈酸)、反式脂肪酸、高钠摄人、大量饮酒、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维生素(Vit)E 补充剂与心血管疾病无关联。 α- 亚麻酸、油酸、膳食纤维(非淀粉多糖)、全粒类谷物、无盐坚果、叶酸很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膳食胆固醇和未过滤的熟咖啡很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硬脂酸与心血管疾病没有关系。摄人类黄酮和大豆制品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富含月桂酸的脂肪、 B- 胡萝卜素补充剂和胎儿营养不良可能增加其风险。膳食营养因素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证据水平见表1。

心血管疾病营养治疗原则(内容充实)

心血管疾病营养治疗原则 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是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营养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脂、血压、血糖和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同时,增加保护因素。鼓励内科医生自己开营养处方,或推荐病人去咨询临床营养师。对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营养师作为多学科小组(包括医师、心理医师、护士和药剂师)的成员,通过提供医学营养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减少再入院和住院天数、提高对限制钠及液体摄入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等心衰患者的治疗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营养治疗和咨询包括客观地营养评估、准确地营养诊断、科学地营养干预(包括营养教育)、全面地营养监测。推荐首次门诊的时间为 45- 90 min,第 2-6 次的随访时间为 30-60 min,建议每次都有临床营养师参与。从药物治疗开始前,就应进行饮食营养干预措施,并在整个药物治疗期间均持续进行膳食营养干预,以便提高疗效。 医学营养治疗计划需要 3-6 个月的时间。首先是行为干预,主要是降低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即减少肉类食品、油炸油煎食品和糕点摄入;减少膳食钠的摄入量,清淡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其次是给予个体化的营养治疗膳食 6 周。在第 2 次随访时,需要对血脂、血压和血糖的变化进行评估,如有必要,可加强治疗。 第 2 次随访时可指导患者学习有关辅助降脂膳食成分(如植物甾醇和膳食纤维)知识,增加膳食中的钾、镁、钙的摄入量,此阶段需对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进行监控。在第 3 次随访时,如果血脂或血压没有达到目标水平,则开始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当血脂已经大幅度下降时,应对代谢综合征或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管理。 校正多种危险因素的关键是增加运动,减少能量摄入和减轻体重。通过健康教育和营养咨询,帮助患者学会按膳食营养处方计划合理饮食、阅读食品营养标签、修改食谱、准备或采购健康的食物,以及外出就餐时合理饮食。 极低脂肪膳食有助于达到降脂目标。在二级预防中,这类膳食也可以辅助药物治疗。这类饮食含有最低限度的动物食品,饱和脂肪酸 (<30/0)、胆固醇(<5 mg/d) 以及总脂肪(<10%) 的摄入量均非常低,该类膳食主要食用低脂肪的谷物、豆类、蔬菜、水果、蛋清和脱脂乳制品,通常称之为奶蛋素食疗法。对于有他汀类药物禁忌证的患者可以选择极低脂肪膳食进行治疗,或由临床医师根据病情选择。 (一)总原则 1.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平衡膳食。 2.总能量摄入与身体活动要平衡:保持健康体重,BMI 在 18.5-<24.0 kg/m2。 3.低脂肪、低饱和脂肪膳食: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 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 10%,尽量减少摄入肥肉、肉类食品和奶油,尽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榈油。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 20 -30 g。

心血管疾病营养治疗原则——营养处方(二)总原则

心血管疾病营养治疗原则——营养处方(二)总原则 1、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平衡膳食。参见附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2、总能量摄入与身体活动要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体重指数(BMI)在18.5-24(kg/m2)。 3、低脂肪、低饱和脂肪膳食。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10%,尽量减少摄入肥肉、肉类食品和奶油,尽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榈油。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0-30g。 4、尽可能的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控制在不超过1%总能量。少吃含有人造黄油的糕点、含有起酥油的饼干和油炸油煎食品。 5、摄入充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6%-10%总能量),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适宜(5%-8%/1%-2%),即n-6/n-3比例达到(4-5):1。适量使用植物油(25g/人/天),每周食用1-2次鱼类,相当于200-500mgEPA和DHA。素食者可以通过摄入亚麻籽油和坚果

获取——亚麻酸。提倡从自然食物中摄取n-3脂肪酸,不主张盲目补充鱼油制剂。 6、适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10%左右。适量选择富含油酸的橄榄油、茶油、米糠油等烹调用油。 7、低胆固醇。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d。限制富含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籽、鱿鱼、墨鱼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同时也富含饱和脂肪,选择食物时应一并加以考虑。 8、限盐。每天食盐不超过6g,包括味精、防腐剂、酱菜、调味品中的食盐,提倡食用高钾低钠盐(肾功不全者慎用)。 9、适当增加钾,使钾/钠等于1,即每天钾摄入量为70-80mmol。每天摄入大量蔬菜水果获得钾盐。 10、足量摄入膳食纤维,每天摄入25-30g,从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中获取。

心血管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全面认识高血压 ——主讲人: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副教授周桃元 【主持人】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你的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就在我们身边。我国高血压已突破3.3亿,其中1.38亿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所以我们一起来全面认识高血压。今天我们请到了权威专家,来自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的副教授周桃元主任,周主任您好。 [周桃元简介] 周桃元,男,1965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科副主任医师,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祁阳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省中医心血管科学会委员及永州心血管科学会委员。曾在湘雅医院进修心血管科一年,每年都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会议2-3次,毕业后一直从事科临床工作,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诊治各种心血管科疾病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十七篇。 [周主任] 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周主任,心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波及全球,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是哪种疾病? [周主任] 是高血压病。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跟高血压有关的疾病。 ?每100个脑出血病人中有93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脑梗塞病人中有86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冠心病人中有50~70人患高血压。 【主持人】高血压总是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健康,早期患者并

无明显的不适感,因此高血压患者并不重视,我国的高血压现状怎样? [周主任] 我国高血压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三误区。 三高:患病率高(11.26%);死亡率高(41%);致残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35.6%);治疗率低(17.1%);控制率(4.1%)。 三个误区: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服药。 【主持人】什么是血压? [周主任]血液要想在全身流动就需要有压力,血压就是指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主持人】高血压表现多样化,有的毫无症状,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无症状。怎样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周主任] 诊断高血压时要确诊血压值,通常是用三次非同日同时的平均血压,也就是说测三天不同时辰的三个血压值,取其平均值。量血压时要注意在安静状态下,室温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在20C。左右,要以右手为准,取坐位,当然必要时可以测立位,甚至下肢血压。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有头痛、头昏、心悸、耳鸣等症状,少数患者则在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压≥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5/75mmHg. 血压高低与症状不成正比,有无症状都要常规测血压。 【主持人】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周主任]有以下情况的人,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大:吸烟、饮酒过量、焦虑、不经常活动、肥胖、摄入盐和脂肪过多,胆固醇高,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周围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 ?四高一多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病理基础主要是动脉硬化——即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沉积,并伴随着纤维组织的形成与钙化等病变 心血管疾病——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WHO报道目前全球每年16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500万 ?WHO预测,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目前我国每年约400万人死于此病占总死亡人数的3/5以上 ?全世界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地区就在中国,中国以北方为高发病区 这令你震惊吗? ?现在全球有近1/4人口为心血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而且终身一生可能有1/3的人为心血管疾病阴影所笼罩,最后有1/5 人口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抗争不分区域、人种,已成为全人类的挑战之一 ?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通常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前者是指防病于未然,后者是指防病已形成当然无论对病人还是医生的最高境界为防“未病” ?一级预防即心血管疾病的病前预防 根据心血管疾病病易患因素一级预防内容包括: (1)控制血压 (2)合理饮食结构及热能摄入,避免超重。防治高脂血症,降低人群血脂水平(3)戒烟 (4)积极治疗糖尿病 (5)饮用硬水。软水地区需补充钙、镁 (6)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分激动 (7)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一级预防针对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饮食建议则是非常重要 ?由于缺少关于现有饮食及其对健康益处的确切资料,产生了很多混乱 ?许多年来,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低脂饮食: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5%,脂肪占30%,蛋白质占15%,胆固醇每天限制在<300mg/d ?这种强调低脂饮食的后果是无意中促进了碳水化合物的无限制摄入 ?改善饮食既能讲究营养又能明显影响体重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由于肥胖的盛行,除了建议低脂饮食外,新出现了很多流行的饮食 ?尽管某些饮食对健康有益,但其中也不乏损害心血管和全身健康者 ?临床医生和营养师有必要充分了解这些饮食以便指导患者或食客 ?本讲座的目的就是总结那些常见的心血管健康饮食疗法并对其现有的科学依据进行评价 肥胖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 ?1991年以来美国肥胖病的患病率高达61% 估计每年有30万美国成年人死于肥胖相关的疾病 ?中国肥胖人群达7000万是成年人总数的14.6%

2014年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中国专家共识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征集意见版本)前言 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从膳食中摄入的能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过多,以及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而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包括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医学营养治疗和/或生活方式治疗可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措施之一,能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且经济、简单、有效、无副作用。因此,我国与许多国家的医学专业学会或协会都将膳食干预和/或生活方式治疗纳入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和康复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将心血管疾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或生活方式治疗的理论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共同起草此共识。本共识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证据,对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病防治等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总结,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膳食现状和特点,规范心血管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原则和步骤,以便临床医师、临床营养师、护士等医疗保健人员掌握和使用,更好地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服务。 一、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许多膳

食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鱼和鱼油(富含二十碳五烯酸即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蔬菜和水果(包括浆果)、富含亚油酸、钾的食物、以及规律的身体活动与减少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饱和脂肪酸(豆蔻酸和棕榈酸)、反式脂肪酸、高钠摄入、大量饮酒、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维生素E补充剂与心血管疾病似乎没有明确的关系。-亚麻酸、油酸、非淀粉多糖(膳食纤维)、全粒类谷物、无盐坚果、叶酸和植物甾醇很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膳食胆固醇和未过滤的熟咖啡很可能增加风险,与硬脂酸没有关系。摄入类黄酮和大豆制品可能减少风险,而富含月桂酸的脂肪、-胡萝卜素补充剂和胎儿营养不良可能增加风险。膳食营养因素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证据水平见表1。 (一)膳食脂肪酸和胆固醇 1.饱和脂肪酸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中国专家共识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征集意见版本) 前言 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从膳食中摄入的能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过多,以及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而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包括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医学营养治疗和/或生活方式治疗可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措施之一,能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且经济、简单、有效、无副作用。因此,我国与许多国家的医学专业学会或协会都将膳食干预和/或生活方式治疗纳入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和康复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将心血管疾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或生活方式治疗的理论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共同起草此共识。本共识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证据,对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病防治等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总结,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膳食现状和特点,规范心血管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原则和步骤,以便临床医师、临床营养师、护士等医疗保健人员掌握和使用,更好地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服务。 一、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许多膳食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鱼和鱼油(富含二十碳五烯酸即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蔬菜和水果(包括浆果)、富含亚油酸、钾的食物、以及规律的身体活动与减少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饱和脂肪酸(豆蔻酸和棕榈酸)、反式脂肪酸、高钠摄入、大量饮酒、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维生素E补充剂与心血管疾病似乎没有明确的关系。-亚麻酸、油酸、非淀粉多糖(膳食纤维)、全粒类谷物、无盐坚果、叶酸和植物甾醇很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膳食胆固醇和未过滤的熟咖啡很可能增加风险,与硬脂酸没有关系。摄入类黄酮和大豆制品可能减少风险,而富含月桂酸的脂肪、-胡萝卜素补充剂和胎儿营养不良可能增加风险。膳食营养因素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证据水平见表1。

心血管系统疾病与饮食营养题库1-1-8

心血管系统疾病与饮食营养题库1-1-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极低密度脂蛋白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肝脏合成,含甘油三酯丰富 B.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高,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多 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 D.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常常伴有高水平的极低密度脂蛋白 E.来源于肝脏、小肠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饮食营养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胆固醇摄入,不必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B.蛋白质对胆固醇转运无益 C.维持理想的体重 D.维生素B有促进能量利用的功能,所以应该限制 E.烟酸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对动脉粥样硬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动脉发生非炎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 B.是一个缓慢过程,从青少年即开始 C.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是脂肪沉积 D.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原因 E.是血管老化或衰老的结果 (和平精英 https://www.doczj.com/doc/6713425062.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动脉粥样硬化与矿物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补充铬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 B.铅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C.锌过多可增加血清胆固醇含量 D.铜过多可增加血清胆固醇含量 E.镉对心血管疾病发生有促进作用 考查动脉粥样硬化与矿物质的关系。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中密度脂蛋白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因素 B.正常血液中很低 C.极低密度脂蛋白向低密度脂蛋白转化过程的中间脂蛋白 D.低密度脂蛋白向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化过程的中间脂蛋白 E.来源于肝脏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 ——营养与健康论文谈起心血管疾病,每个人都会心存恐惧。因为这种病现在已经是影响我们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影响我们健康的疾病中,心血管疾病是第一位的。据2000年的初步统计,全世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为153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最大的疾病。我国卫生部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有1.6亿的人有高血脂,1.6亿的人有高血压。我国每年有1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在死亡人数中占了1/3,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啊!在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中,种族、遗传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不去考虑也无法考虑。但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排除了这些因素的作用之外,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是否会发生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1913年俄国人用大量胆固醇饲养家兔使其动脉管发生类似粥样硬化的变化,但未能引起人们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挪威与荷兰被德军占领,居民饮食不足,冠心病明显减少。研究他们的饮食,发现他们吃脂类少,特别是吃饱和脂肪酸少。后来发现亚非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饮食中脂肪少,而且用的是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多。他们患冠心病远比欧美人少。这说明少吃动物脂肪多用植物油,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对人类健康大有好处。冠心病病人血胆固醇比正常人高。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又能使血胆固醇增加。于是得出结论:血胆固醇升高能损害动脉,故与冠心病有直接关系。 最近的研究表明,植物油中的亚油酸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但它对甘油三酯的影响很小;而鱼类脂肪中的亚麻酸则对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效果比亚油酸高出2-5倍。此外,亚麻酸和其它ω-3型多烯酸还有减少冠心病另一种风险因素的功效,即它能降低血小板凝聚和血液凝固的作用,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当然,影响血胆固醇含量的还有其它因素;①食物中胆固醇含量高能使血胆固醇升高,但其作用并不太大。因为胆固醇吸收不一定多,而且从食物中来的胆固醇能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然而,平时还是少吃高胆固醇食物为宜。②蔗糖吃多了使血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加,这种作用远比葡萄糖或淀粉大。因为果糖在肝内很快变成丙酮酸,再转化成甘油三酯或胆固醇,由低密度脂蛋白运载进入血液循环中。 ③粗纤维在消化道中能与胆汁酸盐结合,使得更多的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盐排出体外,引起血胆固醇下降。④酸奶因子或牛奶因子能降低血胆固醇。⑤在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时有维生素C参加,维生素C有降低血胆固醇的效应。⑥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多时,大便中排出的胆盐和胆固醇也多。对危害人们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来说,其发生、发展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据大规模的人群调查表明:不合理的膳食调配以及继发性载脂蛋白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某些学

膳食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膳食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目前认为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为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而这几种疾病与膳食结构和营养素的摄取有着密切的关系。 1 膳食结构与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最严重的疾病。据我国卫生部2001年的卫生统计资料,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ll1.0l/10万,占总死亡的20.42%;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为95.77/10万,占总死亡的l7.62 ,两者合计为38.04,占我国死因的第一位。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流行病学资料预测世界到2020年冠心病和脑卒中仍将是人类死因的首位和第二位。到2020年,估算冠心病死亡数将从l990年的630万增至l100万,脑卒中自440万增至770万,死于循环系统疾病的人数将自l430万增至2300万,所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对保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2]。 根据多数报道,膳食结构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一个国家的膳食结构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 和农业资源、人民消费能力、人体营养需要,以及民族传统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基本上属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发展中国家膳食式.但自上世纪末有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省份,动物性食物成倍增长,而主食粮食的消费量逐渐下降。据王惠君等报道,l989~2000年8省居民平均食物消费量,谷类、根茎类的消费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谷类食物下降l25g/d;根茎类下降了60g/d;豆类及豆制品则由78 g/d提高到96 g/d;蔬菜、水果的消费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300 g/d和10 g/d。而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畜肉类和蛋类分别增长了25.6 g/d和l4.5 g/d.其增长幅度分别为45.9%和l29.2%;水产类和禽肉类分别增长了8 g/d和5 g/d, 到2000年禽肉类和水产类平均消费量分别为l4.9 g/d和24.6 g/d。奶类的消费量近年有较大的增长,人均达到l5kg/年,这个数字虽然还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比过去确有较大的变化,况且目前还在不断提高牛奶的生产量,城市居民对饮奶的认识已有很大提高,但农村饮奶者尚属少数。 随着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提高,人民的营养状况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亦随之增加,如我国大城市及郊区和富裕省份的农村膳食中脂肪的供能比已超过30 ,日均胆固醇的摄入量已超过300mg。有研究证明。中国膳食中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keys脂质分值对升高血清胆固醇作用的力度并不低于西方膳食,由此导致血清胆固醇的水平上升。20世纪90年代末高血胆固醇血症(≥5.17mol/L)的检出率已达到中年人群的l/3,而中国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型脑卒中)的发病约l0%归因于血清总胆固醇的升高,其结果是近l0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步步上升这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值得注意的问题。 2 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 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营养因素很多,首先是脂肪,摄入脂肪的量和质,尤其是其脂肪酸的构成影响甚大。每日每人膳食中脂肪供给的能量如超过一日总能量的30,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则明显增高。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则呈正相关。 20世纪60年代keys和Hegsted通过人体试验,对膳食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与血清胆固醇的关系作出了量的估计,提出了评价的预测方程式[1]: Keys:△TC-2.76△S+0.05△M-1.35P-1.68 Hegsted:△TC-2.32△S+0.32△M-1.46AP+1.56△C+0.83 式中:△TC血清胆固醇 △S为饱和脂肪酸能量百分比变化 △M 为单不饱和脂肪酸能量百分比变化 △P为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量百分比变化 △C为膳食胆固醇的变化 由上式可见,膳食饱和脂肪酸可升高血清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清胆固醇,而单不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防治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防治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它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其中有些疾病。如高血压病和低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与营养因素关系密切,合理的膳食已成为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高血压 (一) 高血压形成的原因及营养防治 高血压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1. 神经精神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主要是指压力太大。当我们的身体承受很大的压力,并且这个压力持续存在的时候,血液中钠和水分的保存就会越多,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就越大,所以长期积压没有发泄的情绪是产生高血压的一个原因。在心理治疗时,情绪一旦得到发泄,血压便会较低。因此,如果高血压在药物治疗和食疗效果不好时,则应让病人作心理治疗。 2. 肾脏受损 肾脏受损会造成肾脏组织的氧气供应不足。为了迫使血流更容易通过肾脏以提供更多的氧气来源,肾脏会分泌一种类似激素的压缩素来升高血压。所以肾脏一旦受损,氧气供应不足,会引起压缩素分泌过多而产生的高血压,而维生素E可以减低人体细胞对氧的需求,故对高血压患者特别重要。另外,人体若缺乏少许维生素B6时,尖锐的草酸晶体便会损伤肾脏,而引起高血压,孕妇常会发生此种情况,补充维生素B6便可以改善。 3. 钠和钾的影响 钠和钾的量在人体血液中的比例,就像是一块跷跷板,当一边的量过多,另一边的就随尿液流失。所以人体内缺钾或吃太多的盐,都会使钾随尿液流失而产生钾不足的现象,并产生高血压。另外,摄入的盐过多的时候,钠就多,钠多血液中的水分就多,水一多血压就会升高。然而,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会增加盐自尿中排出。多补充胆碱、泛酸、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每餐吃1克或2克的氯化钾,也可以减少或预防盐过高引起的高血压,这些都是值得尝试的。 4. 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不好,长期吃垃圾食物、食物的种类太过单调、经常吃高脂肪低纤维的食物等。这些食物都会造成人体的热量摄取过度,脂肪的分解利用太少,使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长期偏高。如果血液中的胆固醇长期偏高,会造成动脉硬化而引起血管弹性变差,从而产生高血压。血脂长期偏高会使身体很容易产生血栓而爆发心脏病和脑中风。健康的血管是非常有弹性的,血压太高时,它可以扩张把血压降低。血压太低时,它可以收缩把血压升高。如果饮食习惯不好,常年食用大量的垃圾食品,垃圾食品里面充沛的热量没有被身体迅速代谢的时候,这些热量就会迅速地转变成血脂、胆固醇,大量的血脂、胆固醇吸附在血管壁上,血管管径由大变成小,让我们原来健康的、很有弹性的血管逐渐变得失去弹性而失去了调节血血压的功能。身体所有的细胞都要靠血管来输送养分和氧气,当血管的通路变窄血液的流量减低的时候,身体没有办法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二氧化碳的堆积也会增加,当二氧化碳堆积一增加,它会刺激我们的脑下垂体分泌激素来加速我们的心率,心率加速强迫血流往前冲,让血流用很快的速度在血管中循环,由此导致血压升高。正常的血管会配合心脏来调控血压,在血压太高时会扩张把血压将下来,但血管壁里面塞满了血脂、胆固醇,血管就根本没有办法扩张。 如果胆固醇和血脂长期偏高,动脉血管就会硬化,容易产生凝血块。如果凝血块产生部位前端血管管径大,它或许还可以顺着血流移动,一直往前走。当管径越来越小,凝血块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