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区位与结构优势实证研究——以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的厦门市为例

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区位与结构优势实证研究——以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的厦门市为例

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区位与结构优势实证研究——以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的厦门市为例
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区位与结构优势实证研究——以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的厦门市为例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城市区位与城市空间结构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城市区位与城市空间结构武汉三镇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平原广阔 B.季风气候 C.河流交汇 D.矿产开发 2.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 )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增加 C.河运的兴衰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城市主要交通方式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格局 2017年10月沙特阿拉伯宣布一项投资5000亿美元的建城计划,这座命名为“NEOM”的工商业新城未来完全依靠新能源供电。读下图,完成3-4题。 3.沙特“NEOM”新城选址在图示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开阔 B.气候温暖湿润 C.资金力量雄厚 D.地理位置优越 4.为“NEOM”供电的新能源主要是( ) A.石油 B.太阳能 C.生物能 D.水能

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个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在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拥有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较多的省份。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5.导致清王朝时期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是( ) A.政治 B.宗教 C.交通 D.军事 6.使辽宁省成为拥有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较多的省份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资源开发 B.交通 C.气候 D.宗教 7.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B.军事因素的减弱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C.交通运输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D.人口迁移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长期以来,首尔一直是韩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21世纪初期,韩国近25%的人口聚集在仅占国土面积0.6%的首尔。2003年,韩国国会决定将总理办公室等国家机关迁往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世宗市形成行政首都,预计到2030年,世宗市人口将达到50万。读图,完成8-10题。 8.韩国将行政首都迁至世宗市的主要原因是首尔市( ) A.职能众多,城市负荷过重 B.历史悠久,资源消耗严重 C.面积狭小,不易扩大规模 D.位置偏僻,对内沟通不便 9.世宗市成为行政首都最有利的条件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土地资源丰富 C.文化底蕴深厚 D.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城市功能 一。城市功能演变 1.以老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 ①对外交通:两省交界的地理位置赋予城市独特的对外交通功能。 ②政治:政治功能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商贸:随着权力对经济社会资源配置能力的逐渐削弱和市场对资源配置能力的逐渐增强,经济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 ④文化:在历史上韩城为人才荟萃之地,士风醇茂之区,胜迹文史之乡,世人皆称韩城为“文史之乡” 。 总结:韩城城市上千年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以老城为载体的总体布局特征。因此老城的功能既是城市的主导功能,即老城是城市的对外交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以新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 ①对外交通:韩城至北京的直达列车的开通以及西禹高速公路在韩城新城区下县口的设置, 缩短了韩城与北京、西安的时空距离, 也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②居住:随着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以高层、小高层为主的房地产业迅速兴起,居住功能成为韩城市中心城区的主导功能。 ③行政办公:目前韩城市形成了自龙门大街到桢州大街之间,沿太史大街两侧长达 1800余米的公共服务设施带。 ④文化教育 ⑤能源工业:象山区目前分布有韩成矿区局的煤炭工业采掘点——象山矿。

总结:由于老城区的对外交通、行政、商业、文化教育等功能被大量置换到新城, 而新城地势较高,环境更为优越,使得老城与城市主导功能脱离。 二。城市功能存在的问题 1.旅游功能的忽略 ①老城并未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旅游发展动力不足。 ②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 *旅游形象不鲜明,忽略利用老城的文化旅游价值 *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 *旅游产品单一,参与性弱。 *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 *旅游经营方式僵化、参与性差。 *旅游也未能带动城市新兴产业及辅助产业。 ③大环境的影响 *交通因素:韩城的铁路客运发展滞后,车速过慢,与其他各城市通行时间过长, 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的旅游功能。 *技术因素:由于历年来古城研究成果数量少,导致城市特色不明显、旅游发展缓慢的现象。 总结:韩城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旅游功能。依托老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 以及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便捷的交通联系与技术服务支持是未来韩城城市发展的重点。 2.商业、娱乐功能滞后

论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论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摘要:厦漳泉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厦漳泉区域经济发展对整个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厦漳泉三市各自为营的局面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在同城化的背景下加强产业结构协调利于实现合作共赢,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从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 被称为“闽南金三角”的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是福建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地位。厦漳泉三地在地理区位上相邻,但长期各自为营,产业关联不密切,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现象突出。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三市的互利共赢及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路径。为此,福建省提出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2011年8月福建省制定了《福建省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工作方案》,随着《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订,厦漳泉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协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厦漳泉产业结构的协调和合作成为同城化的重大议题。 一、厦漳泉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厦漳泉经济发展状况 厦漳泉三地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均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2000年到2011年,厦门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5.8%,高于福建省年均增长速度15%,而泉州为13.6%,漳州为12.6%。厦漳泉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在三市中,泉州经济实力最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70.8亿元,占三地总值的49.8%。其次是厦门,为2535.8亿元,漳州居于落后,为1768.2亿元。厦漳泉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和重要增长极。三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从2000年的2024.2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4304亿元,2000年以来占福建省总产值的比重最低达到47.7%(2010年),最高达到56.6%(2003年)。三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变化与福建省的变化态势比较一致,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显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三地的增长速度与福建省增长速度的相关系数值均达到0.74以上,因而厦漳泉是拉动和影响福建省经济的重要区域。 (二)厦漳泉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厦漳泉产业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梯度性。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服务业发展较好,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是厦门经济的核心。泉州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发展以轻型工业为主体,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产业集群明显,港口商贸发展繁荣。漳州农业资源丰厚,生态环境较为优越,虽工业比重最大,但农业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水平及效益比厦门和泉州低(详见表1)。 数据来源: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2008-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城市空间结构教案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2 .了解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3 .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4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图分析城市区位,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 2 .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 .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 .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教学重点:城市区位分析和城市的空间结构 教学难点:城市的区位分析和中心地理论 教学方法:案例分法 一、城市区位分析 根据学生生活体验,讨论城市在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组织学生讨论描述青岛市的区位,概括得出“区位”的含义和城市区位所包括的三大方面。活动 1教材第 27 页: 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各自然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通过“活动” 2: 分析经济地理要素对城市位置的影响。 探究活动p28 : 让学生分析深圳由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现代化城市的主要原因,总结出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小结,整理形成城市区位因素的知识结构。 完成“活动” 2 和“活动” 3 ,反馈学生对城市区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后读“我国城市分布图”,

由学生讨论、总结城镇空间布局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该特点的形成是以上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城市土地利用 读教材p30 插图“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说出城市土地的主要类型。 最后归纳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投影展示青岛市城市土地利用图,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首先明确城市的功能分区是由多个从事该种功能的实体在空间上呈 连片分布而形成的,在每一种功能区内,也会有其他功能穿插其中,只不过所占比 例较小而已。 2、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联系青岛实际讲清以下几点:第一,自然条件 如地形、河流等通过影响城市的形态进而影响功能区的分布。第二,城市的原有基 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分区现状,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三,在不同 的社会发展时期,城市的功能分区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其四,可利用青岛市城市商 业中心和工业区的分布特点,说明交通对城市功能分区有着重要影响。 3、“中心商务区”: 出示纽约的―曼哈顿的图片,使学生对中心商务区的特点有直观的认识。然后以教材第 32 页的阅读材料为例,分析中心商务区的区位特点及其对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影响。 4、通过阅读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条件、历史变革、经济因素和交通等因素 影响着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城市空间结构。四中心地理论 以教材第 34 页的“活动”为情境和切人点,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城镇等级、规模和职能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导人该理论,并结合“活动”的内容,讲解“中心地”、“服务范围”和“门槛”等概念。 读图 2 一 10 中心地理论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 1)城市等级与其数量的关系,为什么?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何特征? 3)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有何关系? 最后归纳出一定区域内的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探究活动: 第 35 页的“活动”熟悉该理论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是 20 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通过对它的学习,激发学生善于观察现实、发现问题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小区有规律地结合,便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小结:略 练习: 课后作业:新课堂 板书提纲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区位分析 1 .区位 2 .自然地理区位 3 .人文地理区位

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

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 (2015-2025年) 省交通运输厅 二Ο一五年五月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基础与要求 (2) (一)发展基础 (2) (二)发展要求 (3)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4) (一)指导思想 (4) (二)基本原则 (4) (三)发展目标 (5) 三、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 (6) (一)干线公路 (6) (二)铁路及城际轨道 (6) (三)港口 (6) (四)民航 (7) (五)运输枢纽 (7) (六)城际公交 (8) (七)综合交通信息化 (8) 四、主要任务 (8) (一)完善干线公路网 (8) (二)加快铁路及城际轨道网建设 (9)

(三)加快推进都市区港口群发展 (10) (四)加快民航基础设施建设 (10) (五)培育发展综合运输枢纽 (10) (六)优先发展城际公共交通 (11) (七)积极打造都市区智慧交通 (11) 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2) (一)着力强化协调 (12) (二)强化主体责任 (12) (三)突出项目带动 (12) (四)拓宽投资渠道 (12) (五)积极争取支持 (13) 附件: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表(动态管理) (14)

前言 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省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批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决策,是顺应闽南“金三角”发展趋势、提升闽东南区域竞争力的重大部署。 2010年7月,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做出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决定。2011年12月,国务院批复《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纳入方案。2015年3月,国家出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支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要求沿海地区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并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因此,厦漳泉大都市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全国六大经济区之一、对接、、澳门及东南亚等的核心区域,必须加快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努力使之成为亚太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之一。 按照省政府印发的《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工作方案》总体要求,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制了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在《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系统研究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体系总体规划布局,加强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优化,明确综合交通一体

【暑假去哪里】闽南地区(厦漳泉)旅游攻略

闽南茶话

赶在台风季来临之前,携父母飞抵鹭城厦门,再探漳州南靖云水謠,最后是此行得重头戏,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宋元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商埠——泉州。这次的亲老游选在闽南,源自好友醉翁在微薄上细水长流般的泉州乡土文化展示, 细到拿石敢当这样的物件来诱惑,让我这做建筑的怎能不动心。 说到厦门宜居,亲身体验让我心服口服。雨时海风习习,清爽宜人;晴时空气清透,阳光更是坦诚热烈。从鼓浪屿和增厝垵的应景开发可以看出厦门要将自己打造成优质旅游城市是下了功夫的,引来如织人潮也算是成功的。不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我倒觉得更加值得赞赏的还是它不间断的滨海环岛步道,能将自然的湿地、沙滩、石滩以及人为的公共空间无缝连接形成回路是极有魄力和人性化的举措。毫无疑问,在厦门跑马拉松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再一值得庆幸的是选在了塔头村的择木小站落脚,而非喧闹的中山路。难得还有塔头这样的都市里的村庄留下,闪现出老厦门的影子,在开满玉兰花的民宿小院里品 一盏茶,习一幅字,听一席话都是安宁的,惬意的。尽管厦门是个如此舒适的海岛城市,若是探访闽南文化,只到厦门不过瘾,于是从厦门乘上动车, 半小时便到南靖,接下来还有六十多公里的山路才能深入到云水謠景区——也就是那部伤感文艺片之前的官洋镇。一圆一方,怀远和和贵两座有名的土楼近在上下一公里。在原来的榕树下客栈住下。云水謠山美水美楼美,趁着傍晚的天光和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果然是如入画境的水乡味道。不过,我更好奇原来的官洋是什么样子,一部电影又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一方乡土。一问之下,原来不但这里的人就此上了旅游脱贫致富的道儿,连原来挂满毛毛虫的千年老榕树沾了人气,都重现生机。虫治过一次,来年就再也没生,枝繁叶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高中地理 2.1 城市空间结构教案

城市空间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了解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城市区位,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 .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城市区位分析和城市的空间结构 [教学难点] 城市的区位分析和中心地理论 [教学媒体与教具] 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 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板书】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区位分析 【阅读分析】问题:城市在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何特点? 【点拨】 【承转】组织学生讨论描述长沙市的区位,概括得出“区位”的含义和城市区位所包括的三大方面。 【活动】教材活动,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各自然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活动】通过活动,分析经济地理要素对城市位置的影响。 【探究活动】活动:让学生分析深圳由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现代化城市的主要原因,总结出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小结】城市区位因素 【思考】读“我国城市分布图”,讨论、总结城镇空间布局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该特点的形成是以上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提要)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现代城市设计也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城市空间的设计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空间,实-虚, “空间”—“形体”,图形—背景,视觉秩序,空间序列,”线”—“面”.. 一.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 1. 道路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在城市大街,小巷车行或步行过程中使用和体验城市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类城市空间. (1)城市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的交通要道,行车速度快.因此两侧建筑高度与主干道空间宽度之比,一般在1/2~1/4之间;建筑宽度与主干道宽度之比,一般在1~2之间.因为车辆在高速行进中,如果多数建筑较短,空隙也较短,从速度较高的车辆中往外看,变化太快,不仅凌乱,而且造成视觉上的闪跃感,令人感觉眩晕.所以主干道两侧一板式建筑为主时(包括塔式建筑的较高群房),建筑物较长,空隙则宜较小,视线稳定在建筑上,以减小虚实的频繁变化造成的闪跃感;反之,如塔式建筑较多时,因其面宽不大,宜加大空隙,让视觉稳定在空隙的绿化或天空上,以减少闪跃感.这往往也符合日照间距的要求.

(2)次干道和支路前者是沟通主干道和支路的联系,后者是出入地块和小区等地段必经之途.一方面次干道和支路吸引的交通比主干道少,行车速度慢;另一方面,有些段落也有商业建筑,甚至店铺密集,因而人们不仅是路过,有时也可能是目的地.所以两侧建筑与道路空间密度的关系宜选在强场范围内.为达到良好的建筑尺度感,可以将建筑里面分割.在商业密集地段,建筑宽度(长度)延续不断也关系不大,因为这种地段,人们更关心的是店铺和商品,而不是建筑体量和轮廓线. (3)步行街顾名思义是不准车辆通行,只供行人自由漫步的.步行街有两种,一种是步行商业街,一种是步行游览街.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与街道空间宽度的关系应该选择在强场范围之内,一般可在10~30m之间.局部街段有休息和休闲的地方可以部分放宽.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高度和街道宽度之比一般可在1左右,有利形成热闹兴旺的氛围.由于步行商业街较狭窄,建筑高度和道路空间宽度之比较大,所以街道走向最好以南北向为主,既可以在冬季保证有温暖的日照,避免阴暗寒冷;又可在夏季提供凉爽的遮荫,躲开阳光炎热.北端最好有较高大的建筑,即可阻挡冬季寒风,又可有良好的对景构成景观的高潮.步行游览街,大都选在自然风景宜人,或是文化设施集中的地方,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漫步,在开阔幽雅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休息和回味.即步行游览街空间宽度应大于60m;两侧建筑高度和空间宽度之比一般宜小于1/2,建筑宽度和道路空间宽度之比宜小于1;建筑之间的空隙要大于建筑长度;使步行游览街处于开放空间状态,任人精神放松,自由遨游. 2.边沿 是指两个不同区之间形成的一条通边,它不一定是一条道路的立面.边沿的典型例子是城市天际线.例如人们在杭州西湖中泛舟,可以观看到城市呈现为边的形态.有是从城市外围的某一风景点,头国郊区的田野观看城市,也能看到这种边沿. 城市天际线是研究城市空间体系中极重要的方面.外来者往往从城市以外很远就可以看见它,获得关于城市的第一印象.天际线有实虚双重效果:由建筑实体轮廓形成的是实在的天际线;由建筑实体跨越空隙连线组成的是虚拟天际线.天际线设计要适当考虑原有城市文脉;或平坦缓和,或急剧欺负,或旧区平缓新区高耸等.因地制宜,形成韵律,烘托高潮. 3.结点 指城市广场或道路交叉口,或河道方向转变处等非线形空间在城市的出入口

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区位分析.

第2讲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区位分析 城市布局与发展 【诊断案例】 (2013年福建卷第37题)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2013年广东卷第11题)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答案】 C 【知能瓶颈】 [知识短板] 城市区位因素及空间分布状态;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城市化及其影响。 [技能短板] 具体城市规划实践能力弱。

农业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区位分析 【诊断案例】 (2013年江苏卷第21~22题)右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 (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答案】(1)BC (2)CD (2013年山东卷第26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第2-3讲城市区位与城市空间结构

第2~3讲城市区位与城市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上海市连续四周(2011年7月28日~2011年8月24日)住宅环间均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回答1~2题。 内环以内内外环间外环以外日期7.28~8.3 8.4~8.10 7.28~8.3 8.4~8.10 7.28~8.3 8.4~8.10 住宅均价32 569 32 521 14 710 14 715 6 873 6 896 日期 8.11~ 8.17 8.18~ 8.24 8.11~ 8.17 8.18~ 8.24 8.11~ 8.17 8.18~ 8.24 住宅均价32 521 32 386 14 700 14 688 6 904 6 439 A.住宅区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下列关于上海市从中心区到外环以外房价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逐渐降低——交通因素 B.逐渐升高——地租 C.逐渐升高——人口密度 D.逐渐降低——地租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正圆形,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B.交通通达度C.人口分布D.行政干预

4.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左图)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右图),回答5~7题。 5.左上图中所示地区( )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6.关于左上图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d 7.右上图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 ) A.a以内的区域 B.ab间的区域 C.bc间的区域 D.c以外的区域 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简图”,回答8~9题。 8.下列因素对a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最小的是( ) A.政治 B.宗教 C.地形 D.矿产资源 9.b湖泊的水位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增加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湖床抬升 C.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大 D.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下图为“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城市区位+空间结构练习题含答案

C.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 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6 .关于左上图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ad 7 .右上图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 ( ) A. a 以内的区域 B . a b 间的区域 城市区位+空间结构复习课限时练 一、选择题 读“上海市连续四周(2011年7月28日?2011年8月24日)住宅环间均价表(单位:元/ 平方米)”,回答1?2题。 内环以内 内外环间 外环以外 日期 7.28 ?8.3 8.4 ?8.10 7.28 ?8.3 8.4 ?8.10 7.28 ?8.3 8.4 ?8.10 住宅均价 32 569 32 521 14 710 14 715 6 873 6 896 8.11 ? 8.18 ? 8.11 ? 8.18 ? 8.11 ? 8.18 ? 日期 8.17 8.24 8.17 8.24 8.17 8.24 住宅均价 32 521 32 386 14 700 14 688 6 904 6 439 1.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住宅区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B. 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C. 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 D. 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下列关于上海市从中心区到外环以外房价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 A. 逐渐降低一一交通因素 B. 逐渐升高一一地租 C. 逐渐升高一一人口密度 D. 逐渐降低一一地租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 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 回答3?4题。 3 ?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正圆形,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 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通达度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4 .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 ) A.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 图” 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 (右图),回答5?7题。 甲 表示城市规樓) O 城市(列圈大/ 二-铁路?公路X 桥聲三河说 5 .左上图中所示地区 ( )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左图)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 钊 0()0 20 000- A n (LCS:00 单位从 20 000- 单位/人 曲 000] ③用:00 单位从 辑 OOOT n 20 ooo- d 进人木区的客运it 匚I 翕开木低的峯运竜

浅析厦漳泉地区知识溢出效应

浅析厦漳泉地区知识溢出效应 摘要:本文先将专利数作为研究厦漳泉三地的知识溢出的指标,得出目前厦漳泉三地间的知识溢出的情况。然后借用C.J.Caniels 和Max Keilbach的模型来讨论厦漳泉知识溢出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从经济距离的绝对值上看,厦门与泉州和漳州的经济距离小,漳州和泉州的经济距离比较大;从知识存量的差距上看,除了厦门和泉州之间的绝对知识存量差距较大外,其余的都很小。 关键词:知识溢出;厦漳泉地区;因子分析 一、引言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一极。随后,福建省相继提出了构建福州大都市和厦漳泉大都市的构想。厦漳泉三地因先天的语言、宗教、民俗等历史文化渊源,以及共同毗邻于海峡西岸的区位优势,其同城化建设被广泛看好。因此,近年来,诸多的学者对厦漳泉地区进行的相关研究。从大部分文献来看主要分析了厦漳泉三地的经济发展的状况,并且绝大部分是通过经济指标GDP,财政收入总量变化进行衡量的。但是,区域差异更多是通过产业发展差异表现出来的,产业的发展导致产业的集聚与扩散,而集聚与扩散受到知识溢出效益影响。知识溢出正向作用增大就会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更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分享溢出的成果,降低成本。反之,当知识溢出的溢出方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就会选择远离该区域,此时就会出现产业扩散现象。因此,研究厦漳泉三地知识溢出很有必要。 二、厦漳泉地区知识溢出效应的计量分析 借鉴Rachelle boone 和Mohanmed Rafiquzzaman在《Spatial Differences in Innovation Clusters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 in Canadian Metropolitan Regions》中的模型,我们建立回归模型: ■(式1) 注:■为地区xx的专利数的自然对数值,■为与地区xx相隔若干个省(市)专利数的自然对数值,通过将地区xx的省会城市与其他地区的省会城市连线所跨过的省(市)数来确定的。因为泉州、厦门、漳州在地理位置上是按顺序一字排开的,所以,最后的回归只能用到■,■和■。 利用各地区2001-2010年10年的专利数据,进行回归: 1、以厦门为目标,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 ■(式2)

城市空间结构 教案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课标要求】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区位这个概念,了解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区位对城市的影响;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2·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市政服务用地分布特点。 3·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城市区位,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 2·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地理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4·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 【教学重点】 1·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的功能分区

4·中心地理论 【教学难点】 1·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2·影响城市的功能分区的因素。 3·中心地理论。 【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在必修一学过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而聚落又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种类型。那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呢? [阅读] 课本26页的“阅读”部分,了解“城市、镇和乡村”。 那么城市的概念是什么,与乡村相比,城市有什么特点?(阅读课本26页第一段) 我们导学案把城市的概念及特点进行解析,同学们可以对照参考。 [过度] 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而有的地方城市少?为什么在有的地方能形成大城市,而有的地方不能形成城市呢?下面我们来探究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城市区 位。 [讲述]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区位,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某事物的位置;二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城市区位一是指城市在哪里,二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 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城市的位置 城市区位 城市的分布 城市的位置是从微观上讲城市区位,指的是每个城市的具体定位(即城市在哪里);而城市的分布是从宏观上来谈城市区位,指的是城市的总体分布(即城市哪儿多,哪儿少)。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即一个城市形成和发展受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在不同的阶段,有其主导的因素。 城市区位可分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等。 在我们导学案中,有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的对比分析表,我们一起来理解自然、经济地理区位的具体影响因素、特点以及理想区位的分布。 [承转] 我们先来分析自然地理因素是如何影响城市的区位。 同学们对比北斗地图封面的中国地形图和导学案第一页右边的“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城市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1·地形与城市 城市区位区位优势举例 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能为城市提供农副产世界和我国的多

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泉州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08级班学生姓名黄文炳学号 080906005 指导教师杨诗源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 2012年3月 教务处

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资环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 080906005 黄文炳 指导老师杨诗源讲师 摘要:厦门、漳州、泉州(简称厦漳泉)三大都市地域临近、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是福建地区的金三角地带,担任着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对接、进一步推进两岸人民合作交流的使命和任务[1]。文章首先阐述了厦漳泉同城化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的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厦漳泉同城化的区域协调发展对策,以期能为促进厦漳泉同城化的实施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厦漳泉同城化;区域协调发展;机遇;挑战;对策措施 1国内外同城化发展研究概述 1.1国外同城化研究进展及实践 巴黎和东京这两个国外大都市经济圈为同城化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同城化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中国正在进行或者将要进行同城化的城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1.1巴黎大都市圈 巴黎大都市区分别由八个省市组成,分别是上塞纳省、埃松省、马恩省、圣德尼省、瓦尔德马恩省、瓦尔德兹省、伊夫林省和巴黎市[2]。整个巴黎大都市圈人口占法国人口总数的18.8%,面积占法国面积总数的2.2%。20世纪三十年代法国就完成了对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的整个巴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1950年为了降低中心城区的产业密度,基础工业搬出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主要发展高级服务业,郊区则以居住为重点,这就是巴黎政府提出的均衡发展观点。1960年巴黎政府规划建设卫星城区。1965年巴黎在其塞纳河两侧建设了五座卫星城区。中心城区和卫星城区在基础设施配套上相互完善,在经济上优势互补,两城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大都市圈带来的发展成果。巴黎中心城区汇聚了许多国际名企和著名研究机构,因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使巴黎成为集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时尚大都市。郊区的开发建设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其周边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为巴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3]。基础工作和人口的迁徙则大大降低了中心城区交通和人口居住的压力。东部以化工和制药产业为主,西郊以民营企业为主,产业的合理布局大大提升了巴黎的整体经济实力。巴黎大都市圈的同城化为世界各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等带来了积极的实践经验,大大提升了巴黎大都市圈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 1.1.2东京大都市圈 东京大都市圈由太平洋沿岸和日本东岸城市带组成,其中主要包括长崎、东京、大阪等[4]。东京大都市圈的人口比例占日本人口总数的61%,面积占日本面积总数的26.5%。东京大都市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日本在二战后集中精力恢复元气,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特别是太平洋沿岸聚集了日本大部分的人口和经济,促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东京的中心。1956年,日本出台《首都圈整备法》,明确强调了东京大都市圈(即首都圈)的地域范围[5],确定了大都市圈的整体规划建设体系,提出了卫星城区的概念,并提出了加快建设交通及其他方面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促进东京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有利方。日本政府在一定的时间内还会根据东京大都市圈的整体发展情况对以前制定的各项发展政策做适当的改革和调整,逐步完善。东京大都市圈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集约型产业为其发展模式,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2.1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学案(人教版选修4)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和类型。2.了解城市形态特点,掌握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因素。3.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规律。4.理解如何通过调控城市空间形态来缓解城市问题。5.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6.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调查自己所在的城市属于何种空间形态,了解其变化趋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本区域城镇的合理布局提出建议。 一、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形成 1.概念:城市一经产生,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一定的①________________。 2.城市空间形态类型??????? ② 型 带型 ③ 型 组团型 ④ 型散点型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及其调控 1.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1)演变规律:⑤________________。 (2)演变过程:最初的居民点→呈⑥______________→更大的块状→更复杂的形态。 2.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方法 (1)合理地规划和控制⑦__________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 (2)保持强大的⑧________________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⑨______________形态。 (3)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色环带外圈,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⑩____________。 3.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城市空间形态的差异

者有其形成的共同因素——地形、河流、交通,具有共同的特征,即都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多个生产生活组合,但其形态上辨认比较容易,组团型的几片生产和生活组合区之间不相连且有一定距离,而带型和放射型虽然几片生产和生活组合区间有一定距离,但各片之间是相连的,因此抓住各自形态即能容易区分。 典例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A 城市示意图 (1)图A 城市为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A 城市的空间形态为________,形成这种形态的因素是________。 (3)该城市在今后发展中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 (1)重庆 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 (2)组团型 地理环境 (3)优点:城市接近大自然,可相对减少市内的绿地建设用地,且较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 缺点:由于各部分城区需采用统一的道路、供水、供电系统,将大大增加各种管线和道路长度,从而增加城市的建设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 解析 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山区,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的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城市用地被分割为几个有一定规模的部分,各部分有相互独立的活动中心和道路系统,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但由较便捷的通道组合成一个整体。 【变式训练1】 读“我国某城市空间形态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知识点及练习

一.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自然:地形,气候;河流 社会经济:资源,交通,科技,经济基础,政治,军事,宗教 二.中心商务区的特点: 1、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2、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3、建筑物高大稠密。 4、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三.城市功能分区 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1)历史原因:原有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区现状。 (2)经济因素: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如右图 2、交通的通达性:市中心通达度最高,租金最贵。从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与城市环线交会处通达度相对较高,租金较贵。作为外围商业用地、仓储地、批发地等。如图所示: (3)社会原因:收入差异、知名度、种族与宗教。 (4)行政因素:政府引导或划分不同的功能区。 (5)自然因素:土地的面积与形状、地形起伏程度与坡度 大小、水文与气象条件等。 2、城市三大功能区比较: 城市地域 功能分区 形态特征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 小,呈点状 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 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中心商务区特征) 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 两侧或街角路口 (条件:交通便捷,人流量 大。) 工业区占城市土 地面积较 大部分,呈 环状或带 状 不断向市区外缘 移动,并趋向于沿主 要交通干线分布,集 聚性强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条件:1、低价低2、交通 便利3、靠近原料地4、保护 城市环境) 住宅区城市中最 为广泛的 土地利用 方式,占地 面积广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 住宅区与低级住宅 区;位置上二者背向 发展 高级住宅 区 城市的外缘,与 高坡、文化区相 联系 低级住宅 区 内城、工业区附 近,与低地、工业 区联系 二.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