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FE硅钢产品

JFE硅钢产品

JFE硅钢产品
JFE硅钢产品

硅钢产品介绍1

硅钢产品介绍 一、硅钢产品的预备知识 二、硅钢产品分类及主要性能 三、硅钢生产工艺及各工序主要功能 四、硅钢产品的主要用途 五、对热轧原料的要求

一、硅钢产品的基础知识 硅钢生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制造电机、变压器和镇流器铁芯以及各种电器元件用以节能的最重要的金属功能性材料之一。 硅钢产品,特别是取向硅钢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复杂、成分控制严格、制造工序长,而且影响性能的因素多,因此常把取向硅钢产品质量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并获得了冶金产品“工艺品”的美称。 1.硅钢产品的分类(见下表): 硅钢产品的分类 除表中所列的品种类别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硅钢产品,如用作中、高频电机和变压器以及脉冲变压器等的0.15和0.20mm厚3%Si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及0.025、0.05及0.10厚3%Si冷轧取向硅钢极薄带。用作继电器和电力开关的0.70mm厚3%Si冷轧无取向硅钢等。

2.对硅钢片性能的要求 一般要求电机、变压器和其它电器部件效率高、节能、体积小和重量轻,硅钢片主要是作为电机、变压器铁芯材料,通常是以铁芯损耗和磁感应强度作为产品磁性保证值。因此对硅钢产品的性能要求如下: 2.1铁芯损耗(P T)低 ●铁芯损耗是指铁芯在≥50H Z交变磁场下磁化时所消耗的无效电能,简称铁 损,也称交变损耗,单位为W/kg ●硅钢片的铁损(P T)包括磁滞损耗(P h)、涡流损耗(P e)和反常损耗(P a) 三部份。 1)磁滞损耗(P h) 磁滞损耗是磁性材料在磁化和反磁化过程中,由于材料中的夹杂物、晶体缺陷、内应力和晶体位向等因素阻碍畴壁移动,使磁通变化受阻,造成磁感应强度落后于磁场变化的磁滞现象而引起的能量损耗。 2)涡流损耗(P e): 涡流损耗是磁性材料在交变磁化过程中,在磁通改变方向时,按照法拉弟电磁感应法则,在磁通周围感生出局部电动势而引起涡电流所造成的能量损耗。 3)反常损耗(P a): 反常损耗是材料磁化时,由于磁畴结构不同而引起的能量损耗。一般来讲,实测的铁损P T大于上述P h +P e的计算值,两者之差即为反常损耗P a。

硅钢片性能及牌号对照

矽钢片的好坏取决于矽钢片的材质和加工工艺,EI型矽钢片的加工工艺最重要。它直接影响 变压器的质量,加工工艺中的冲压方法,退火方法最重要,同一材质的矽钢片冲压毛刺小的 与毛刺大的制作的变压器性能差7%,同一材质的矽钢片退后(氮气保护退火)与不退火的矽钢片制作的变压器性能相差7-10% 国内常用的H系列编号,是沿用70年代-90年代的日本新日铁的标号。而现在正规厂家都按照新的标号标示。 旧标号新标号性能相当材料我知道的批发价格{退火片要贵1000-2000米/吨} H12 50H270 50WW270 B50A270 21000元 H14 50H310 50WW310 B50A310 15800元 H18 50H470 50WW470,B50A470 14000元 H23 50H600 50WW600,B50A600 12600元 H30 50H700 50WW700,B50A700 11000元 H40 50H800 50WW800,B50A800 9600元 H50 50H1000 50WW1000, B50A1000 8500元 H60 50H1300 50WW1300,B50A1300 8000元 从工艺上说,Z系列均为冷轧有取向高含硅量,H系列一般是冷轧无取向中高含硅量, H型无取向性钢片也有0.35MM的薄片。但是产量很少,一般用于要求较高的场合。 无取向硅钢片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H50 H23 H18 H14 H12 比重 7.85 7.75 7.65 7.65 7.65 铁损P1.5/50HZ≤13 6.2 4.7 4.0 3.6 磁通密度B50≥ 1.69 1.66 1.64 1.61 1.6 按温升来说H18低于H23,H23低于H50 按空载电流则相反。 另外同一牌号有白片黑片之分,黑片{退火片}性能优于白片。另外同一牌号铁芯尺寸不同性能也不同。 有取向硅钢带常用的牌号有

(完整word版)硅钢片的介绍(普及知识)

硅钢(silicon steel) 含硅量0.5%~4.8%的铁硅合金。是电工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软磁材料。电工用硅钢常轧制成标准尺寸的大张板材或带材使用,俗称硅钢片,广泛用于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电磁机构、继电器电子器件及测量仪表中。 硅是钢的良好脱氧剂,它与氧结合,使氧转变为稳定的不为碳还原的SiO2,避免了因氧原子掺杂而使铁的晶格畸变。硅在α铁中成为固溶体后使电阻率增加,同时有助于将有害杂质碳分离出来。因此,一般含杂质的铁加入硅后能提高磁导率、降低矫顽力和铁损。但含硅量增加又会使材料变硬变脆,导热性和韧性下降,对散热和机械加工不利,故一般硅钢片的含硅量不超过4.5%。 硅钢片分冷轧、热轧两种,使用较多的是冷轧硅钢片。冷轧硅钢片沿轧制方向有优良的磁性能,不仅在强磁场中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和低铁损,而且在弱磁场中也有良好的磁性(初始磁导率大)。这是由于冷轧工艺过程使钢片中杂质含量降低,并在钢片中造成粗大晶粒,致使磁导率增大,磁滞损耗减小。 硅钢片的主要品质特性有铁损值、磁通密度、硬度、平坦度、厚度均匀性、涂膜种类及冲片性等。以下针对各项品质特性加以说明。 1.铁损值 硅钢片在某一特定频率的交流磁场下,磁化到特定的磁通密度时,每单位重量之硅钢片所损失的能量,称为铁损值。通常所用的交流磁场频率为50或60赫兹,而所达到的磁通密度通常为1.5或1.7特斯拉。常用的铁损值单位是每公斤或每磅硅钢片所损失的瓦特值,用Watt/kg或Watt/lb表示。硅钢片的铁损值来源包括磁滞损、涡电流损和异常涡电流损三部份。硅钢片在磁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磁滞的现象。磁滞损即为B-H磁滞曲线所包涵的面积。硅钢片的涡电流损起源于在交流变化的磁场,因法拉第定理的影响,硅钢片内部产生诱导电压,依照奥姆定律,电压在硅钢片内部引起诱导电流,进而造成硅钢片的焦耳热,这项能源损失称为涡电流损。根据古典电磁学理论,涡电流损和钢片的厚度、电阻系数、磁通密度和频率有关。而涡电流损和钢片厚度的平方成正比,和钢片的电阻系数成反比,因此,高级的硅钢片,其厚度倾向较薄,而为了提高钢片的电阻系数,则在硅钢片中添加硅、铝等元素。铁损值减去磁滞损和涡电流损后的能源损失,称为异常涡电流损。学者认为异常涡电流损是由于磁域移动和转动所引起的微观涡电流损失,因此,异常涡电流损和磁域大小有关。若硅钢片的磁域大,当磁化时,其旋转较快,微观涡电流损失增加。铁损值是硅钢片最重要的性质指标,也是各种工业标准对硅钢片分级的规格依据。铁损值愈低,表示品级愈高,其能源效率愈高。 2.磁通密度 磁通密度是硅钢片的另一项重要的电磁特性,它表示硅钢片被磁化的难易度。在某一特定频率之磁场强度下,单位面积所通过的磁通量,称为磁通密度。通常硅钢片的磁通密度是在频率50或60赫兹,外加磁场5000A/m的条件下测得,称为B50,其单位为特斯拉(Tesla)。磁通密度和硅钢片的集合组织、杂质、内部应力等因素有关。磁通密度直接影响到马达、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能源效率。磁通密度愈高,单位面积所通过的磁通量愈大,能源效率愈佳,因此,硅钢片的磁通密度愈高愈好,通常,规格只要求磁通密度的最低值。 3.硬度 硬度是硅钢片的品质特性之一,现代化的自动冲床进行冲片时,对硬度的要求更为严格,硬度太低时,不利于自动冲床的送料作业,同时容易产生过长的毛边,增加组装时的困难。为了满足上述需求,硅钢片的硬度必须高于某一硬度值,例如,50AI300硅钢片之硬度通常以不低于HR30T硬度值47为宜。硅钢片的硬度随着品级升高而增加,通常,高品级的硅钢片,其硅含量添加愈多,合金固溶强化的效果,使得硬度也愈高。 4.平坦度 平坦度是硅钢片的重要品质特性。良好的平坦度有利于冲片作业和组装工作。平坦度和轧延及退火技术有直接密切的关系,提升轧延退火技术和制程有利于平坦度,例如使用连续退火裂程,其平坦度优于批式退火制程者。 5.厚度均匀性 厚度均匀性是硅钢片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特性。如果的厚度均匀性不良,钢片中央与边缘的厚度差异太大,或钢片长度方向钢片厚度变异太大,都会影响到组装后的铁心厚度。不同的铁心厚度,其导磁特性变异也大,直接影响到马达、变压器的特性,因此,硅钢片的厚度变异愈小愈好。钢片的厚度均匀性和热轧、冷轧技术与制程有密切的开系,提升轧延技术能力才能降低钢片的厚度变异量。

中国取向硅钢资料2014

国取向硅钢生产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2014年01月20日15:51来源:钢之家 1 我国电工钢产能及产量情况 据统计,2012年我国电工钢产能已达到1009.5万t,较2011年减少25万t,降幅为2.41%。从生产情况来看,2012年电工钢(包括无取向电工钢、取向电工钢和热轧硅钢)产量为690万t,较2011年712万t减少了3.1%(见表1)。 2013年上半年我国冷轧电工钢生产量约340.9万t,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66%。其中取向硅钢42.96万t(HiB钢占总产量59.64%)、无取向硅钢297.94万t(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占总产量7.93%)(见表2)。 2 我国电工钢进出口情况 近三年来,我国冷轧取向硅钢出口量变化不大,进口量呈下降趋势(见图1),从进口国家来看,从日本进口的冷轧取向硅钢最多,2012年达到了12.85万t(见图2)。 2013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电工钢34.92万t,其中取向电工钢9.24万t、无取向电工钢25.62万t,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1.6%。但取向电工钢进口量下降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8.26%,预计全年电工钢进口数量与2012年持平或减少。 2013年上半年我国共出口电工钢12.51万t,同比减少了4.4%,其中无取向电工钢10.85万t,同比减少3.11%,取向电工钢1.66万t,同比减少11.86%。 3 国外电工钢生产技术近况 取向硅钢最先进的生产厂是日本新日铁,主要生产HiB取向电工钢,一个是广畑厂,另一个是八幡厂。广畑厂率先开发了以MnS+AIN为抑制剂的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一举确立了领先地位。广畑厂采用高温加热法生产取向电工钢,配备了电磁感应短时间快速加热装置;1996年八幡厂采用新的低温加热工艺生产HiB取向电工钢。其特点是以AIN作为抑制剂,铸坯加

电工钢知识简介

电工钢基础知识普及 电工钢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电工钢包括Si<%电工钢和Si含量~%的硅钢两类,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变压器和镇流器铁芯,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电工钢在磁性材料中用量最大,也是一种节能的重要金属功能材料。 电工钢,特别是取向硅钢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复杂,成分控制严格,制造工序长,而且影响性能的因素多,因此常把取向硅钢产品质量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并获得特殊钢中“艺术产品”的美称。 1、电工钢的发展历史 ?热轧硅钢发展阶段(1882~1955年) 铁的磁导率比空气的磁导率高几千到几万倍,铁芯磁化时磁通密度高,可产生远比外加磁场更强的磁场。普通热轧低碳钢板是工业上最早应用的铁芯软磁材料。1886年美国Westinghouse电气公司首先用杂质含量约为%的热轧低碳钢板制成变压器叠片铁芯。1890年已广泛使用厚热轧低碳钢薄板制造电机和变压器铁芯。但由于低碳钢电阻率低,铁芯损耗大;碳和氮含量高,磁时效严重。1882年英国哈德菲尔特开始研究硅钢,1898年发表了%Si-Fe合金的磁性结果。1903年美国取得哈德菲尔特专利使用权。同一年美国和德国开始生产热轧硅钢板。1905年美国已大规模生产。在很短时间内全部代替了普通热轧低碳钢板制造电机和变压器,其铁损比普通低碳钢低一半以上。1906~1930年期间,是生产厂与用户对热轧硅钢板成本、力学性能和电机、变压器设计制造改革方面统一认识、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产量的阶段。 ?冷轧电工钢发展阶段(1930~1967年) 此阶段主要是冷轧普通取向硅钢(GO)板的发展阶段。1930年美国高斯采用冷轧和退火方法开始进行大量实验,摸索晶粒易磁化方向<001>平行于轧制方向排列的取向硅钢带卷制造工艺。1933年高斯采用两次冷轧和退火方法制成沿轧向磁性高的3%Si钢,1934年申请专利并公开发表。1935年Armco钢公司按高斯专利技术与Westinghouse电气公司合作进行生产。之后,Armco钢公司采用快速分析微量碳等技术和不断改进制造工艺及设备,使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直到1958年在掌握MnS抑制剂和板坯高温加热两个前工序制造工艺后,制造取向

包钢无取向硅钢生产线生产工艺解析

包钢无取向硅钢生产线生产工艺解析 硅钢是指含硅量在0. 5% ~ 4. 5% 左右的硅铁合金,是电力、电子和军事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被称为钢铁产品中的“艺术品”。 经过对包钢薄板厂20万t硅钢生产工艺的探索与总结,钢板清洗质量、退火炉退火温度、涂覆膜厚度等因素,是影响硅钢成品性能的关键因素.优化前清洗段的清洗质量是降低炉辊结瘤概率的有效手段.保证退火炉的退火温度在750~950℃是细化钢板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的核心工艺.涂覆膜均匀、厚度合理,保证在3.2~3.5 g/m2,是确保硅钢片免受各种腐蚀介质的侵蚀的重要措施。 1、硅钢生产工序 铁水预脱硫处理→转炉冶炼→RH 处理→薄板坯连铸连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涂层→卷取( 取样检验) →包装出厂 在硅钢生产末段,即退火、涂层段,是直接决定硅钢成品的性能好坏及成品等级的阶段,如何管控好相应的工艺变得尤为重要。 2、退火涂层工艺解析 2.1 前清洗段 硅钢生产线主要控制的是退火与涂层两部分。然而,在冷轧原料进入退火炉退火前,由于生产环境的不同,硅钢原料表面不可避免的包含一些污染物,这些污物主要包括:轧制过程中残留的乳化液、润滑油和铁粉,以及在冷硬卷存放过程中产生的锈和落上的尘土。因此,必须对板带进行清洗,否则将严重影响最终成品表面质量,从而影响成品等级。 硅钢生产线在退火炉前专门设置了前清洗段,并且针对不同性质的杂质,设计不同种类的清洗介质,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硅钢线前清洗段的清洗结构与清洗原因如下所述:前清洗段的布置结构依次为:碱浸洗段、碱刷洗段、电解清洗段、水刷洗段、水浸洗段、水漂洗段。各段针对不同性质的杂质,分类清洗,主要清洗原理是: (1) 乳化液、润滑油:利用清洗液中NaOH的皂化反应初步去除板面上植物性油脂,在利用活性剂成分初步去除板面上的矿物性油脂。结合刷洗和电解清洗深层次去除钢带表面的油脂。 (2) 铁粉:利用刷洗初步去除钢带外层的铁粉,利用电解清洗深层次去除钢带表面的铁粉。 (3) 锈:钢带表面的粘附的铁锈颗粒可以经刷洗去除。 (4) 尘土:可经脱脂清洗去除。 (5) 经过前清洗段对板带各种类型的冲洗,原板污物绝大多数已经清洗干净,能够满足后续生产工艺的要求。 2.2 连续退火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

冷轧无取向硅钢性能指标检测方法汇编(第一版)汇总

冷轧无取向硅钢性能指标检测方法及性能指标控制管理制度汇编

目录 第一部分冷轧无取向硅钢性能指标控制管理制度 1、冷轧无取向硅钢磁性能指标控制管理制度-----------------------------2 2、冷轧无取向硅钢叠装系数指标控制管理制度--------------------------10 3、冷轧无取向硅钢反复弯曲指标控制管理制度--------------------------12 4、冷轧无取向硅钢力学性能指标控制管理制度--------------------------15 5、冷轧无取向硅钢硬度指标控制管理制度------------------------------21 第二部分附录 1、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2、GB/T 235-1999 金属材料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或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3、GB/T 3655-2008 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 4、GB/T 13789-2008 用单片测试仪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 5、GB/T 19289-2003 电工钢片(带)的密度、电阻率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6、GB/T 230.1-2009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7、GB/T 231.1-2009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8、GB/T 4340-2009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冷轧无取向硅钢磁性能指标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 磁性是判定所有硅钢产品牌号以及订货和交货的依据。产品磁性应满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相应牌号及订货合同中规定的磁性水平。为了对硅钢片的磁性进行有效监控,现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磁性能的标准方法(用于实验料) 依据GB/T 3655-2008提供的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如下: 1、装置 25cm 爱泼斯坦方圈由四个线圈组成,它形成一个空载的变压器。爱泼斯坦方圈应包含一个用于空气磁通补偿的互感线圈。支撑线圈的绕组骨架由硬的绝缘材料制成,如酚醛树脂纸板。绕组骨架具有矩形横截面,其内部宽度为32mm ,推荐高度约为10mm 。 线圈安放在一个绝缘的无磁性的底板上,形成一个方框(见图1)。由样片的内缘形成的正方形边长为 图1 标准25cm 爱泼斯坦方圈 四个线圈中的每一个都应有2个绕组:初级绕组(外层,磁化绕组)、次级绕组(内层,感应电压绕组)。 。 mm 2201 0-

无取向硅钢简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6979711.html, 无取向硅钢简介 作者:苏晓瞳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3期 摘要:无取向硅钢是电力、电器工业上重要的软磁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各类电动机、发动机等设备的铁芯。 关键词:电工钢;磁极化;多功能材料 1.电工钢简介 硅钢也称电磁钢或电工钢,是指含硅为0.5~4.5%,成品含碳量低于0.03%的硅合金钢。因其具有特殊的性能,即导磁率高、矫顽力低、电阻系数大、磁滞损失小,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发电机、电动机的铁芯、变压器、继电器以及各种电工仪表等,是国家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也是产量最大的金属功能材料,对电力工业发展、电器产品制造、科研、国防建设、能源节约等有着重要意义。 硅钢的生产集冶金工艺、金属物理、磁学、化学、检测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特别是取向硅钢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复杂,成分控制严格,制造工序长,影响性能的因素多,而且生产工艺保密性强,因此常把取向硅钢的产品质量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并称取向硅钢为特殊钢中“艺术品”。 电工钢板按硅含量不同可分为低硅和高硅两种。低硅片含硅2.8%以下,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主要用于制造电机,俗称电机硅钢片;高硅片含硅量为2.8%~4.8%,它磁性好,但较脆,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俗称变压器硅钢片,两者在实际使用中并无严格界限,常用高硅片制造大型电机;按生产加工工艺,电工钢可分热轧和冷轧两种,热轧硅钢能耗大,产品质量差,国家己规定限时淘汰。冷轧电工钢板又可分无取向和取向两种,如表1.1所示。其中无取向硅钢主要被用作旋转电机如马达和发电机的铁芯,取向硅钢主要用于中、高频电机和变压器及脉冲变压器[1]。 太原钢铁公司于1954年正式生产硅含量为1~2%的热轧低硅钢板,同时又试制出硅含量为3~4%用于变压器铁芯的高硅钢板。随后在鞍钢第二薄板厂也生产出用于电机、变压器铁芯的热轧硅钢片。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电工钢板,如0.15mm和0.20mm厚3%Si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和0.025、0.05及0.1mm厚3%Si冷轧取向硅钢薄带,用作中、高频电机和变压器以及脉冲变压器等;继电器和电力开关用的0.7mm厚3%Si高强度冷轧无取向硅钢板;新型高转速电机转子用高强度冷轧电工钢板;医用核磁共振断层扫捞仪等磁屏蔽和高能加速器电磁铁用的低碳电工钢热轧厚板和冷轧板;高频电机和变压器以及磁屏蔽用的4.5%~6.5%Si高硅钢板等。

硅钢片基本知识

五金知识:矽钢片 -------------------------------------------------------------------------------- 来源: 发布日期: 电工用硅钢薄板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顾名思义,它是含硅高达0.8%-4.8%的电工硅钢,经热、冷轧制成。一般厚度在1mm以下,故称薄板。硅钢片广义讲属板材类,由于它的特殊用途而独立一分支。 电工用硅钢薄板具有优良的电磁性能,是电力、电讯和仪表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磁性材料。 (1)硅钢片的分类 A、硅钢片按其含硅量不同可分为低硅和高硅两种。低硅片含硅2.8%以下,它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主要用于制造电机,俗称电机硅钢片;高硅片含硅量为 2.8%-4.8%,它具有磁性好,但较脆,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俗称变压器硅钢片。两者在实际使用中并无严格界限,常用高硅片制造大型电机。 B、按生产加工工艺可分热轧和冷轧两种,冷轧又可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冷轧片厚度均匀、表面质量好、磁性较高,因此,随着工业发展,热轧片有被冷轧片取代之趋势(我国已经明确要求停止使用热轧硅钢片,也就是前期所说的"以冷代热")。 (2)硅钢片性能指标 A、铁损低。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以铁损值划分牌号,铁损越低,牌号越高,质量也高。 B、磁感应强度高。在相同磁场下能获得较高磁感的硅钢片,用它制造的电机或变压器铁芯的体积和重量较小,相对而言可节省硅钢片、铜线和绝缘材料等。 C、叠装系数高。硅钢片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制造铁芯的叠装系数提高。 D、冲片性好。对制造小型、微型电机铁芯,这点更重要。 E、表面对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 F、磁时效 G、硅钢片须经退火和酸洗后交货。 (一)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GB5212-85) 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以含碳损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作材质,经热轧成厚度小于1mm的薄板。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也称热轧硅钢片。 热轧硅钢片按其合硅量可分为低硅(Si≤2.8%)和高硅(Si≤4.8%)两种钢片。 (二)电工用冷轧硅钢薄板(GB2521-88)

硅钢工艺流程及流程说明

硅钢工艺流程 开卷机 双层剪 焊机 碱喷洗槽 入口活套 碱刷洗槽 1#热风干燥 热水喷洗槽 水刷洗槽 电解清洗槽 水喷淋冷却器 退火炉段 涂层干燥炉 涂层机 2#热风干燥 空气喷射冷却炉 出口活涂层烧结炉 在线检查镜 出口剪 卷取机

硅钢工艺说明 钢卷从钢卷库通过吊车吊运到入口钢卷存放鞍座,钢卷小车将钢卷送到1号或2号开卷机上。入口侧钢卷输送系统设有钢卷高度对中及宽度对中系统,使钢卷能自动并顺利地插入开卷机芯轴,并保证钢卷中心线始终处于机组中心线位置。 开卷机头部设有转向夹送辊,通过开卷器将钢带引入转向夹送装置中,对带钢头部进行夹送及转向。带钢进入双层剪切机由人工设定剪切长度和剪切次数后自动剪切。切下的钢板通过入口切头输出装置送往废料箱。剪切后的钢带经过3号转向夹送辊到达焊机,由焊机把两卷带钢头尾焊接起来。为提高机组生产效率和缩短入口活套长度,焊机采用有限搭接焊机。 经过焊接后的带钢通过1号张力辊和1号纠偏辊送至入口活套。入口活套用于贮存带钢,以保证当入口段上卷及焊接停机时工艺段连续运行。在正常生产时入口活套通常处于满套状态,活套贮量为420米,确保机组能稳定高速地运行。 带钢从入口活套出来后,经过2号张力辊后,进入碱喷淋装置、碱刷洗装置、电解清洗装置、水刷洗装置、热水喷淋装置,将带钢表面的轧制油及杂物清洗干净。经1号热风干燥器烘干后,通过5#纠偏辊纠偏,运行到钢结构平台上部,穿过 3号和4号张力辊及1号张力计辊,便进入退火炉内进行退火。 退火炉主要由下列部分的炉段组成:入口密封室、预热炉、无氧化加热炉、1号炉喉、辐射管加热炉、2号炉喉、均热炉、3号炉喉、循环气体喷射控冷段、4号炉喉、循环气体喷射快冷段、出口密封室。在上述炉段预热、加热、均热、冷却,完成对带钢脱碳退火、晶粒长大、提高磁性及清除应力的工艺处理。经过热处理之后的带钢经水喷淋冷却器调整板温,并经挤干辊挤压表面残余水份,经2号热风干燥器烘干后带钢进入6号纠偏夹送辊并输入到钢结构平台下部运行。 平台下部设6号转向辊及5号张力辊。为了给带钢表面涂覆绝缘涂层,机组上设置了二台涂层机,并配置了绝缘涂层液供给系统及涂层液配制系统。与此相配套设置了涂层烘干炉、涂层烧结炉及空气喷射冷却器,用以生产出合格的绝缘涂层产品。经过涂层后的带钢通过7号纠偏辊(3号张力计辊)及6号张力辊进入出口活套,在活套的出口处设有2号焊缝检测仪、测厚仪及连续铁损测量仪,用以测定钢板的铁损值(并将测量值送到剪切机组)。带钢再经过10、11号转向辊到

退火工艺对取向硅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磁场退火生产取向硅钢 近年来,各种物理外场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金属的凝固和热处理中,其中磁场退火在调控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上的潜力便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在金属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引入磁场热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再结晶织构。 目前,磁场已经应用于硅钢的研究中,磁场退火可以使取向硅钢织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沙玉辉等沿轧向施加磁场,对取向硅钢薄带进行退火处理发现,磁场退火能显著增加对称轧制薄带的再结晶Goss织构组分,减少非对称轧制薄带的Goss织构组分。 Masahashi N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磁场退火可以强化冷轧Fe-3.25%Si中(0 0 1)晶向沿外磁场方向的分布,但对平均晶粒尺寸没有明显影响。 目前,对于磁场对取向硅钢织构的影响机理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分析: ( 1 ) 由于磁晶各向异性,取向硅钢(0 0 1)方向具有最大磁导率,故其磁晶各向异性能最低,即磁场导致的自由能增加最小,促进(0 0 1)晶向平行磁场方向的晶粒长大,从而得到较大的晶粒尺寸。 ( 2 ) 磁场诱发产生的磁有序会阻碍原子扩散,进而降低了晶界的可动性,晶界可动性的降低将导致再结晶进程延迟,使原本不利的取向( 即非Goss组分) 获得较多的发展时间。 因此,磁场一方面通过磁晶各向异性能促进织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晶界可动性促进非Goss织构发展。目前磁场对取向硅钢影响的研究尚待进一步开展,对磁场退火影响其再结晶机理的研究也有待于深入。 取向硅钢的退火技术根据取向硅钢的生产需要大致分为两种 普通取向硅钢带是指CGO 。CGO是1935年美国Armca 公司根据Goss专利技术开始组织生产的。该专利利用两阶段冷轧及高温退火,形成( 1 l 0 ) < 0 0 1 > 晶粒取向( 即Goss织构) 的硅钢片。 CGO的退火技术结合其生产分成4个独立阶段:第一阶段为一次冷轧后的中间退火。主要功能是消除应力、形成一次再结晶晶粒;第二阶段为二次冷轧后的脱碳退火。主要目的是脱碳;第三次退火为高温退火,进行二次再结晶、净化钢质和形成烧结硅酸镁底层;最后进行的热拉伸退火。完成烧结绝缘涂层、热拉伸平整,同时具有一定的消除应力、降低铁损的功能。 高磁感取向硅钢即Hi -B 。Hi -B是新日铁专利。于1968年正式生产后就开始陆续卖给世界各地。该专利的核心为A 1 N + M n S抑制剂和一次大压下率冷轧法。Hi -B的晶相结构比CGO具有更加完善的Goss织构。相比较CGO而言,其磁感应强度提高了1000高斯以上,导磁率约为3.5倍,磁致伸缩则小得多,约为1/2;另外,H i-B对应力的敏感性也大大降低。 H i-B的退火技术也分为四个独立阶段:第一阶段为常化退火,促进有利夹杂AlN的固溶析出;第二阶段为冷轧后连续退火,主要完成两个功能,其一为脱碳,另一个是完成初次再结晶,形成均匀细小的初次晶粒及少量的二次晶核;第三、四阶段分别为高温退火、热拉伸退火,其目的与CGO一致。

硅钢最新知识

30XQ120及30Q130适用于S9 ,S10,S11A,S11B(必要结构调整),适用种类为干式变压器,油浸变压器。同板差是指在一块钢板上厚度的偏差,是指测厚仪测量一块钢板的实际厚度值与实际厚度平均值的差,英文简称In bar。 同板差是指在一块钢板上厚度的偏差,指在同一张钢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厚度差的最大值。同板差就是根据纵向厚度和横向厚度两种检验结果确定的。它是检验同一张钢板上厚度差是否符合公差标准要求的一项指标。 在生产中板带钢的厚度是根据其中心点处的厚度波动加以控制的,出厂时也只作纵向厚度检验。对于轧后还要进行焊接或继续加工的钢板,如造船、锅炉、桥梁及冲压用钢板等,除了作纵向厚度检验外,还要作横向厚度检验。 1同一张钢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厚度差的最大值 使用测厚仪测几个点后(点的数量越多当然越精确),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出的差值 1.》硅钢基础知识(含义、分类、牌号表示方法、涂层) 硅钢 silicon steel 含硅量0.5%~4.8%的铁硅合金。是电工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软磁材料。电工用硅钢常轧制成标准尺寸的大张板材或带材使用,俗称硅钢片,广泛用于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电磁机构、继电器电子器件及测量仪表中。 硅是钢的良好脱氧剂,它与氧结合,使氧转变为稳定的不为碳还原的SiO2,避免了因氧原子掺杂而使铁的晶格畸变。硅在α铁中成为固溶体后使电阻率增加,同时有助于将有害杂质碳分离出来。因此,一般含杂质的铁加入硅后能提高磁导率、降低矫顽力和铁损。但含硅量增加又会使材料变硬变脆,导热性和韧性下降,对散热和机械加工不利,故一般硅钢片的含硅量不超过4.5%。

硅钢片分冷轧、热轧两种,使用较多的是冷轧硅钢片。冷轧硅钢片沿轧制方向有优良的磁性能,不仅在强磁场中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和低铁损,而且在弱磁场中也有良好的磁性(初始磁导率大)。这是由于冷轧工艺过程使钢片中杂质含量降低,并在钢片中造成粗大晶粒,致使磁导率增大,磁滞损耗减小。 硅钢分类: 热轧硅钢片: 热轧硅钢片是将Fe-Si合金用平炉或电炉熔融,进行反复热轧成薄板,最后在800-850℃退火后制成。热轧硅钢片主要用于发电机的制造,故又称热轧电机硅钢片,但其可利用率低,能量损耗大,近年相关部门已强冷要求淘汰。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冷轧无取向硅钢片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发电机制造,故又称冷轧电机硅钢。其含硅量0.5%-3.0%,经冷轧至成品厚度,供应态多为0.35mm和0.5mm厚的钢带。冷轧无取向硅钢的Bs高于取向硅钢;与热轧硅钢相比,其厚度均匀,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滑平整,从而提高了填充系数和材料的磁性能。冷轧取向硅钢片:冷轧取向硅钢带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变压器制造,所以又称冷轧变压器硅钢。与冷轧无取向硅钢相比,取向硅钢的磁性具有强烈的方向性;在易磁化的轧制方向上具有优越的高磁导率与低损耗特性。取向钢带在轧制方向的铁损仅为横向的1/3,磁导率之比为6:1,其铁损约为热轧带的1/2,磁导率为后者的2.5倍。硅钢片牌号表示方法: DR510-50表示铁损值...由公称厚度(扩大100倍的值)+代号A+铁损保证值(将频率50HZ,最大磁通密度为1.5T时的铁损值扩大100倍后的值) DR510-50表示铁损值为5.1,厚度为0.5mm的热轧硅...特点:铝的密度小,比重为2.7,约为铜的1/3;导电性,导热性,塑性,冷韧性都好冷轧无取向硅钢带(片)表示方法:DW+铁损值(在频率为50HZ,波形为正弦的磁感峰值为1.5T 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 如DW470-50 表示铁损值为4.7w/kg,厚度为0.5mm的冷轧无取向硅钢,现新型号表示为50W470。 (2)冷轧取向硅钢带(片) 表示方法:DQ+铁损值(在频率为50HZ,波形为正弦的磁感峰值为1.7T 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有时铁损值后加G表示高磁感。如DQ133-30表示铁损值为1.33,厚度为0.3mm的冷轧取向硅钢带(片),现新型号表示为30Q133。 (3)热轧硅钢板 热轧硅钢板用DR表示,按硅含量的多少分成低硅钢(含硅量≤2.8%)、高硅钢(含硅量>2.8%)。 表示方法:DR+铁损值(用50HZ反复磁化和按正弦形变化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5T时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如DR510-50表示铁损值为5.1,厚度为0.5mm的热轧硅钢板。家用电器用热轧硅钢薄板的牌号用JDR+铁损值+厚度值来表示,如JDR540-50。 2、日本牌号表示方法: (1)冷轧无取向硅钢带

硅钢思路方案

无取向硅钢 硅钢号称钢铁产品的“工艺品”,该钢种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为数不多的还没有广泛生产、开发的产品之一,并且该钢种是去年盈利水平最高的钢种之一,国内仅武钢、宝钢、太钢、鞍钢等大型企业生产,生产难度较大,鞍钢的ASP1700和济钢的热连轧生产线工艺装备条件非常接近,因此,通过考察其无取向硅钢、双相钢等的生产情况,对济钢开发此类钢种具有借鉴作用。 1.鞍钢二炼钢的生产工艺、产品概况 鞍钢硅钢产品主要在其二炼钢生产,二炼钢主要有100吨转炉3座,年产量360万吨,坯料主要供ASP1700线,供中板40-50万吨,部分供180吨转炉3座,年产量460万吨,主要供传统热连轧1780mm生产线。 1.1 ASP1700 生产线 鞍钢ASP1700生产线是鞍钢最早的热轧钢带生产线,其主要工艺流程为:铁水预处理-RH精炼-LF精炼-中薄板坯连铸机连铸-加热炉加热-二辊粗轧机-四辊粗轧机-保温罩-热卷箱-六机架精轧机-层流冷却-卷取-喷号、称重-入库。其主要设备有100吨转炉3座,LF炉2座,1台双工位RH,2台135mm的中薄板坯连铸机,可在线调宽,调宽范围可达到300mm,两座步进式加热炉,带大立辊的二辊粗轧机,可调宽80mm,带立辊的四辊粗轧机,保温罩,热卷箱,六机架精轧机,两台卷取机等。 ASP 1700线2010年产量252万吨,冷轧基料约占70—80%,无取向硅钢22万吨,其余为部分花纹板、普碳等,其中≤3mm的80万吨,约占31.8%,最薄可以生产到2.0mm,2.3mm的可实现批量生产。

1.2 1780生产线 1780传统热连轧生产线2010年产量450万吨,其产品主要有4大类,分别是汽车用钢100万吨以上、硅钢80万吨,主要是无取向硅钢,管线主要是X70以下50万吨,集装箱60万吨,其余主要是冷轧基料、汽车大梁、机车车辆钢、高强钢等,其中机车车辆钢Q450NQR1约20-30万吨。为了生产硅钢其1780mm生产线上了专门的硅钢加热炉和边部加热器等,以及后道工序的专门的硅钢生产线。 1.3冷轧情况 其共有5条冷轧生产线,一冷180万吨,二冷150万吨,都是酸轧联合机组+罩退工艺,三冷200万吨,四冷120万吨,是酸轧联合机组+连退工艺,五冷是硅钢生产线,是酸轧联合机组+连退工艺。主要产品定位汽车板、家电板、硅钢。 鞍钢冷轧硅钢线是经国家批准的鞍钢“十五”规划的重点技改项目,该工程于2003年6月开工,2005年全线投产。主要装备包括有1条酸洗轧机组联合机组(六辊),4条电工钢连续退火涂层机组,4条切边重卷机组,2条包装机组等,设计年生产量为100万吨,其中80万吨为中、底牌号无取向硅钢,20万吨冷硬卷。酸轧联合机组可生产0.18-2mm厚、700-1380mm 宽的电工钢板和冷轧板,连续退火涂层机组可生产0.35-0.65mm厚、700-1280mm规格板。 2.硅钢生产情况 2.1 2010年硅钢生产概况 2010年鞍钢硅钢产量约100万吨,以无取向硅钢为主,取向硅钢在10年10月份才形成批量,但合格率较低,低于40%,合格率低主要在冷

硅钢片基本知识

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NdFeB)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1)烧结钕铁硼(Sintered NdFeB)——(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经过气流磨制粉后冶炼而成,矫顽力值很高,且拥有极高的磁性能,其最大磁能积(BHmax)高过铁氧体(Ferrite)10倍以上。其本身的机械性能亦相当之好,可以切割加工不同的形状和钻孔。高性能产品的最高工作温度可达200摄氏度。由於它的物质含量容易导致锈蚀,所以根据不同要求必须对表面进行不同的凃层处理。(如镀Zn,Ni,Au,Epox y等)。非常坚硬和脆、有高抗退磁性、高成本/性能比例、不适用于高工作温度)。 (2)粘结钕铁硼(Bonded NdFeB)——粘结钕铁硼是将钕铁硼粉末与树脂、塑胶或低熔点金属等粘结剂均匀混合,然后用压缩、挤压或注射成型等方法制成的复合型钕铁硼永磁体。产品一次成形,无需二次加工、可直接做成各种复杂的形状。粘结钕铁硼的各个方向都有磁性,可以加工成钕铁硼压缩模具和注塑模具。精密度高、磁性能极佳、耐腐蚀性好、温度稳定性好。 (3)注塑钕铁硼(Zhusu NdFeB)——有极高之精确度、容易制成各向异性形状复杂的薄壁环或薄磁体。 磁屏蔽要采用高磁导率的软磁材料。 钕铁硼、橡胶磁是永磁材料,不能用作磁屏蔽罩;永磁铁氧体也不能作磁屏蔽罩。 运动磁场是指动态磁场的话,就需要电阻较大的材料,频率较低的话,采用硅钢片效果不错,频率高的话,就用软磁铁氧体好了。 三种充磁方式1、不饱和充磁是指是指在磁化时,能量达不到饱和充磁的95%以上,这种充磁是可逆的,即随着时间和外力磁场的变化,磁石的剩磁会逐步下降,这种充磁方式只在一般工作场合使用。2、饱和充磁:是指充磁能量达到磁性材料,磁化特性拐点所需的能量,一般为磁性材料内禀矫顽力(或剩磁)的1.5倍(临界拉量)-2倍,通常取2倍,此种方式可以使磁石饱和充磁,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退磁现象。3、过饱和充磁是指充磁能量超过磁性材料磁化特性拐点所需的能量,一般力磁性材料内禀矫顽力的3倍,由于磁性材料特性,磁石的表面磁场在达到饱和后,随外加磁化能量的提高,只有微量变化。所以在对磁能要求的较高的环境中,都采用这种方式。(如::精密手机扬声器、高档汽车扬声器、高档耳机等 退磁是将工件置于交变磁场中,产生磁滞回线,当交变磁场的幅值逐渐递减时,磁滞回线的轨迹也越来越小,当磁场强度降为零时,使工件中残留的剩磁Br接近于零。退磁时电流与磁场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必须“换向衰减同时进行”。 交流退磁 A 交流电退磁通过法 对于中小型工件的批量退磁,最好把工件放在装有轨道和拖板的退磁机上退磁,退磁时,将工件放在拖

硅钢基础知识

硅钢带的生产 1903年美国和德国首先生产了热轧硅钢。美国阿姆柯钢公司于1935年开始生产冷轧 取向硅钢,20世纪40年代初生产无取向硅钢。50年代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陆续引进阿姆柯技术专利。70年代前,世界约80%取向硅钢都按此专利生产。1968年日本新日铁正式生 产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从1971年开始,美国等6个国家引进了日本Hi—B钢专利。从1968年开始,日本在冷轧电工钢产品质量、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科研和测试技术各方面都远超过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太原钢铁(集团)公司于1954年首先生产热轧硅钢。1957年钢铁研究总院研制成功 冷轧取向硅钢,到1973年已掌握阿姆柯技术专利要点。1974年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从日本新日铁引进冷轧硅钢制造装备和专利,1979年正式生产11个牌号的冷轧取向及无取向硅钢。 4.1 电工钢的分类及性能 4.1.1 电工钢的分类 电工钢按其成分分为低碳低硅(碳含量很低,硅的质量分数小于0.5%)电工钢和硅钢 两类;按最终加工成形的方法分为热轧硅钢和冷轧硅钢两大类;按其磁各向异性分为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 热轧硅钢板均系无取向硅钢,硅钢的磁各向异性是在冷轧后通过二次再结晶过程发展 而成的,因此只有冷轧电工钢才有取向与无取向之分。由于产品的用途不同对磁各向异性的要求不同。在旋转状态下工作的电机要求电工钢磁各向同性,用无取向电工钢制造;变压器在静止状态下工作,要求沿一个方向磁化(轧制方向),用冷轧取向硅钢制造,因此取向硅钢又称变压器钢。 我国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的国家标准号为GB5212—85;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主要 工业发达国家陆续停止了热轧硅钢板的生产。 我国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的国家标准号为GB2521—1996。 标准中的牌号表示方法为:以字母W表示无取向钢带(片);以字母Q表示取向钢带(片);以字母G表示取向钢中的高磁感材料。 在一些资料、书籍中,称普通取向硅钢为GO钢,高磁感取向硅钢为Hi-B钢, 电工钢分类见表3—1。 4.1.2 电工钢的性能要求 4.1.2.1 磁性能 电工钢是以其铁损和磁感应强度作为产品磁性保证值的。用户对电工钢的磁性能要求 如下: (1) 低的铁损。铁损(尸t)是由磁滞损耗(Ph)、涡流损耗(Pe)和反常损耗(Pa)三部分组成的。铁损低可节省大量电力、延长电机和变压器工作时间并简化冷却装置。因电工钢的铁损造成的电量损失占一个国家年发电量的2.5%一4.5%,其中变压器约占50%,小电机占30%,镇流器占15%。因此,各国生产电工钢板总是千方百计地降低铁损,并以铁损作为考核产品磁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按铁损值作为划分牌号的依据。 (2) 高的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高,铁芯激磁电流(空载电流)降低,导线电阻引起的 铜损和铁芯铁损降低,可节省电能。当电机或变压器容量不变时,磁感应强度高可使铁芯体积缩小和质量减轻,节省电工钢板、导线等的用量,并使铁芯铁损和制造成本降低,有利于

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因素

首钢工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取向硅钢磁性能影响因素 系别:建筑与环保工程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绪论 (3) 1 取向硅钢 (4) 1.1 取向硅钢发展概况 (4) 1.1.1国外取向硅钢发展状况 (4) 1.1.2国内取向硅钢发展状况 (5) 1.2 取向硅钢生产工艺 (7) 1.3 取向硅钢的性能 (7) 1.3.1取向硅钢产品特点 (7) 1.3.2取向硅钢磁性能 (9) 1.4取向硅钢的磁性能的应用 (10) 1.5 取向硅钢的发展展望 (10) 2 磁性能的影响因素 (11) 2.1某些元素对硅钢磁性能的影响 (11) 2.1.1基本合金元素的作用 (12) 2.1.2杂质元素的影响 (14) 2.1.3特殊用途的合金元素 (15) 2.2取向度对磁性能的影响 (16) 2.3铁损对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 (16) 2.3.1铁损 (17) 2.3.2影响取向硅钢铁损(PT)的因素 (17) 3 取向硅钢磁性能的改善 (25) 3.1添加抑制剂 (25) 3.1.1硫化锰(MnS) (25) 3.1.2氮化铝( AlN) (25) 3.1.3其它抑制剂 (26) 3.2细化磁畴 (26) 3.2.1磁畴细化的机理 (26) 3.2.2细化磁畴技术 (27) 3.3薄带生产技术 (27) 3.4其它改善取向硅钢磁性能的方法 (28) 结束 (29) 参考文献 (31) 致谢 (33)

摘要 本论文以影响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因素为课题,探究了影响磁性能的因素。本课题以内部组织结构及铁损损失为根源,逐步探究影响磁性能的因素。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取向硅钢的一些简单知识及磁性能的一些知识;第二部分研究了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些改善磁性能的技术和方法。通过研究得出影响磁性能的因素主要为:一些化学元素、板坯厚度、晶粒度及杂质等。 关键词:取向硅钢,化学元素,铁损损失,磁性能

无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及性能

无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及性能 摘要:无取向硅钢俗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或缺的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 合金,它属于铁磁性物质。本文介绍了无取向硅钢在我国近些年的发展现状并对 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介绍了无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无取向硅钢的 性能要求,同时分析了影响无取向硅钢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性能 1无取向硅钢简介 硅钢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或缺的含碳极低的 硅铁软磁合金,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无取向硅钢是含碳 很低的硅铁合金。在形变和退火后的钢板中其晶粒呈无规则取向分布。 2 生产工艺 冷轧无取向硅钢制造工艺流程[1]为:冶炼→真空处理→连铸→热轧→常化→ 冷轧→退火→绝缘涂层 2.1 冶炼 在冶炼过程中,随着硅含量提高,钢水温度升高,出钢温度约降低10℃,因 为真空处理后加入硅铁量多,钢水温度升高。连铸法浇筑时间长,出钢温度比铸 模法约高20℃。 2.2 真空处理 沸腾钢水经真空处理,通过碳和氧的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脱碳和脱氧,使碳降 到0.005%以下,氧降到0.005%以下。 2.3 连铸 硅钢的连铸采用连铸+电磁搅拌技术,经电磁搅拌后等轴晶占55%~70%,这 样能有效的减轻了表面缺陷。 2.4 热轧 铸坯装炉前在大于150℃进行表面清理,然后放在保温坑中保温和缓冷。铸 坯在加热炉中要缓慢加热,特别是在700~800℃以下更是如此。 2.5 常化 大于2%Si钢采用一次冷轧工艺时,热轧板必须常化,主要目的是使热轧板组 织更均匀,使再结晶晶粒增多,防止瓦状缺陷。同时使晶粒和析出物粗化,磁性 明显提高。 2.6 退火 退火是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再缓慢冷却的工艺操作。冷轧中 间退火的目的主要是使受到高度冷加工硬化的金属重新软化。二次冷轧法的中间 退火温度一般为830~870℃。随Si+Al量增高,温度增高。最终退火制度为 850~860℃。最好采用干燥气氛退火,以防形成内氧化层和内氮化层。 2.8 绝缘涂层 绝缘涂层主要采用半有机涂层。无机涂层的层间电阻高,叠片系数也较高, 耐热性和焊接性好,而冲片性较差。半有机涂层冲片性好,绝缘性、耐热性和焊 接性则较低。 3.性能要求 3.1铁芯损耗低 电工钢铁损低,既可以节省大量电能,又可以延长电机寿命,简化冷却装置。 3.1.2磁感应强度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