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简称“两区”)建设既事关中央和省上决策部署在我市的落地落实,也事关农民群众根本利益,检验着我们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而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划定工作要坚持高质量,从一开始就坚持标准、层层分解任务,明确时序进度、及时考核验收,实施精细管理、强化成果运用。

第一,务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划定“两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农业农村工作,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粮食多了是库存压力、财政压力,少了是社会压力、大局压力。越是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时,越要居安思危,做好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在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上又专门强调要抓好“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农业部、省政府和省农业厅对这项工作极为重视。据了解,农业部为“两区”划定至少举办两期培训班,省政府两次召开现场推进会进行专题部署,省农业厅开展了“两区”划定“百日行动”。“两区”工作任务量大、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但通过“两区”的划定和建设,有利于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升,有利于高标准农田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精准调度、监测、施策和评价,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此,划

定“两区”工作既是需要坚决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需要强力攻坚的民生任务。我们要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来川视察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标尺,把做好“两区”划定工作提高到践行“四个意识”的重要性、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提升农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站位高度来衡量,坚决贯彻落实建立“两区”的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第二,务必牢牢把握核心要求,找准做好“两区”工作的关键节点来集中精力推进。今年,国务院将“两区”划定工作纳入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省上也要对市州开展考核。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两区”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出台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在去年##月印发了广府发〔2017〕##号文件,对建立“两区”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强调这项工作既是新时代保障粮食安全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确保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各县区、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敲定时间表,落实关键点,加快工作节奏,确保今年#月##日前完成再动员、再部署,#月##日前将划定任务落实到乡镇、村组和农户,落实到田间地块。要在统筹抓好划的情况下,突出抓好“建、管、护”等关键环节。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在推进“两区”建设上,要把“两区”作为国家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安排的重点领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骨干水利工程等大中型工程建设,配套完善田间工程、节水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央财政支持政

策上,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两区”所属

县(市、区)的人均财力保障水平,率先在“两区”范围内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优先在“两区”范围内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在“两区”范围内优先探索开展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险试点,推动“两区”农业生产灾害保险全覆盖。这对于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是个重大机遇、释放了重大利好。需要我们谋划和推动四件事来务实建设“两区”、严格管控“两区”。一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两区”建设成规模经营创新发展的示范区。二是强化农业综合服务。着力深化“两区”范围内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大力培育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突出产前、产中、产后社会服务载体建设,抓紧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保护优质生态环境。加快“两区”粮油结构调整,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快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普及应用,提升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系列专项治理行动,推动资源化循环利用。四是逗硬落实管护责任。强化依法保护,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保护”原则,将“两区”

农业基础设施管护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要运用遥感

-3-

等先进技术手段,实行精准化监测和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不遗漏,确保土地用途稳定、符合要求。

第三,务必压紧压实责任,确保重视到位、部署到位、调度到位、督导到位。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作为“两区”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两区”工作负总责。要参照市上规格成立“两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省政府要求,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借鉴都江堰灌区和剑阁县“两区”划定的经验做法,立足自身实际,以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划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等成果资料为范围基数,做到“应划尽划”、划足、划优、图地挂钩,形成全市“两区”布局“一张图”。二是要形成工作合力。坚持“科学划定、统筹兼顾、持续发展、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完善机制、建管并重”的原则,在明确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协作、各司其职。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做好统筹协调,特别是农业项目的统筹协调,适时组织开展对“两区”工作的第三方评估;财政部门牵头加强财政资金的统筹与整合,优化使用方向、优先保障“两区”工作经费的投入;农业、国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各县区“两区”划定任务,制定好相关划定、验收、评价考核规程和管理办法,做好上图入库工作;金融部门要创新和完善对“两区”建设工作的支持政策。通过下一阶段的“两区”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粮食生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夯实

我市粮食安全、稳定重要农产品生产支撑。三是要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市上将成立督导组,跟踪督促相关工作,形成“两区”工作情况月报和季度报告制度,市上将定期进行通报,对开展划定工作质量高、进度快的县区进行表扬,对开展划定工作质量差、进度慢的县区要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