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哥伦比亚商标介绍及办理须知

哥伦比亚商标介绍及办理须知

哥伦比亚商标介绍及办理须知
哥伦比亚商标介绍及办理须知

哥伦比亚商标介绍及办理须知

Trademark Fees and Documents in Colombia

一、概要

2000年12月1日,美洲安第斯条约国(该条约国包括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秘鲁等五国)签订了第486号被称为工业产权共同制度的法令。该法令允许成员国通过与他国签订双边条约或通过本国立法提供对工业产权的法律保护,但应将上述情况及时通知安第斯条约委员会。同时,成员国的国内立法不受上述法令的影响,对工业产权提供法律保护的政府收费标准也由各国自主确定。

1、法律构成:安第斯条约委员会第486号法令,该法令于2000年12月1日生效,以及2000年12月13日生效的第2591法令。

(1)有关说明:

关于禁令的实施方式,第486号法令规定了—些关于工业产权保护的特殊措施,至于该法令未规定的措施,则由1972年的哥伦比亚商业条例规定。不正当竞争方面的法规主要有1996年的哥伦比亚第256号法律规定,此外,1998年的第446号法律授权政府分管工商管理的高级行政人员负责解决不正当竞争冲突。(2)过渡性规定:

根据旧法获得的商标注册依然按照其原定的有效期维持法律效力,但该注册商标的使用、注册权的行使和维护、商标许可和续展等,均按照新法的规定办理。

2、根据上述哥伦比亚商标法律的规定,商标注册基于申请在先原则。

3、商标法保护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广告短语和彩色商标。

4、哥伦比亚采用1957年6月15口修改和更新的《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

5、哥伦比亚是1929年的《泛美条约》、安第斯集团《卡塔赫纳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并于1996年9月3日加巴黎公约。

国家英文缩写:CO。

二、商标单一费用及详细资料

申请费:8500元查询:1300元

申请人主体资格:任何自然人、法人均可申请注册商标。

申请所需文件:

1、申请人名称及地址

2、申请商品或服务项目

3、商标图样

4、委托书(公证及认证)

5、营业执照(公认证)

审查流程:商标局在15个工作日内就商标申请是否合乎法律的要求进行审查。对于合乎法律要求的商标商标局将予以刊登公告。对于不合乎要求的商标,商标局将通知申请人并要求其在60个天(包括一次30天的延期)内进行修改。若申请人不作修改,将被视为放弃申请。

官方回执时间:1-3月

注册时间:10-12个月

注册有效期:10年,自注册之日起计算。

商标的续展: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为10年。续展的申请可以在期满前6个月提出,也可在注册期满后的6个月宽展期提出。

办理途径分析:哥伦比亚属于马德里成员国,指定费用为387瑞士法郎。通过马德里申请官方费用为(653+387)*7=7280元,代理费用3000元,合计10280元,通过马德里办理哥伦比亚一个国家的费用比直接通过单一方式办理费用高。

其他:*商标异议期限:30天*连续不使用撤销时间:3年*官方语言:西班牙语

*该地区需提供公认证文件,公认证费:¥1380

HZTMR提供哥伦比亚商标介绍资料

南美洲简介

南美洲简介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巴西、玻利维亚、智利、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和地区(法属圭亚那)其中,智利,巴西,阿根廷,是南美洲3大国。 南美洲是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南部,东面是大西洋,西为太平洋。陆地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与南极洲相望。总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含附近岛屿),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按面积大小排是七大洲中的第四个。南美洲海岸线长28700公里。海岸较为平直,少岛屿和海湾。 南美洲大陆的地形可分为三个南北方向的纵列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脉,东部为波状起伏的高原,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低地。安第斯山脉长9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山脉,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东部为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积5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为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温暖湿润。 南美洲的自然资源丰富。石油、铁、铜等储量皆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积占到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草原面积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4%,渔业资源和水力资源也十分丰富。 地形 南美洲大陆地形可分为东西两个纵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脉,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面积的60%,海拔300米至海拔3000米之间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33%,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7%。全洲平均海拔600米。 安第斯山脉由几条平行山岭组成,山体最宽处达400千米,全长约9 000千米,大部分海拔3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也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之一。安第斯山脉有不少高峰海拔6 000米以上,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 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南美洲东部呈平原高原相间分布。由北至南,分别是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中亚马孙平原面积约5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地形坦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 地质

哥伦比亚学派介绍说课讲解

哥伦比亚学派介绍

哥伦比亚学派介绍 【由来】 1937年,拉扎斯菲尔德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广播研究室主任。1940年,该研究室迁到哥伦比亚大学,同时更名为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是其鼎盛期,研究局项目的一般风格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共同体,从其调查对象的样本(或人口调查)中收集资料,这种以调查为主而后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风格沿袭了拉扎斯菲尔德的经验主义研究传统,并且就其形成定量的研究方法而言,它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研究机构。从此,该研究所关于传播方面的研究及理论被人称为哥伦比亚学派。 【代表人物】 一.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Paul Felix, 1901~ 1976),美国社会学家、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1生平 1901年1月2日生于奥地利,卒于1976年8月30 日。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在维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 位。二次大战期间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战后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课题”,出版《传播与劝服》丛书。 1924年获维也纳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次年在维也纳创办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曾任维也纳大学应用心理学讲师。后赴美国进修心理学并加入美国籍,任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大众传播、选举与选民心理、市场研究、民意测验、失业、教育心理、数理社会学等领域。他在

社会学上最有影响的成就首推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他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讲究严格的社会统计程序和操作化过程,强调精确的定量测量和定性的评价分析。他还是民意测验中采纳社会调查方法的首创者,主持了伊里调查。他的一系列应用研究,推进和提高了美国和欧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发展与质量。著有《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维》、《选民抉择》、《定性分析》和《应用社会学导论》等。 曾与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共事多年。他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后发展为“多级传播”学说),为传播效果、传播机制研究开辟了道路。他还提出了“既有政治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等很有影响的概念。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其代表作有《传播研究》和《个人的影响力:个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等。 ○2主要成就 1.将心理学控制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 2.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尤其是说服者和发出的信息两个因素,否定了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 3.他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电影、杂志和相当一部分书籍和报纸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的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品和鉴赏力下降了。这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 二.默顿,R.K.Robert King Merton (1910, 7, 4~2003, 2, 23)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哥伦比亚号失事原因的CFD分析

aerospace 16 Fluent News fall 2004 Understanding Columbia’s Reentry Problems By Thomas Paul, Lockheed Martin Space Operations, Houston, TX S oon after the Space Shuttle Columbia accident occurred last year, a group of CFD analysts from NASA centers and private industry was organized to help determine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This group wa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Applied Aeroscience and CFD Branch of the Aeroscience and Flight Mechanics Division at the Johnson Space Center.For external flow simulations, non-commercial CFD codes that specialize in hypersonic or high Mach number flow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heating rates,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for a large number of vehicle damage scenarios. Lockheed Martin Space Operations was called upon to provide CFD support in the area of internal flows within the shuttle wing cavity,and for these simulations, FLUENT 6.1 was chosen. Two large-scale, simpli-fied models were run to understand the flow patterns once a breach of the internal wing cavity was initiated. The results were primarily used to visu-alize flow patterns within the wing cavity. The first CFD model included the entire left wing without the wheel well cavity. The purpose of the first model, which did not include the rein-forced carbon-carbon (RCC) cavity along the wing leading edge, was to visualize the flow field within the wing cavity immediately after the leading edge spar breach. This model assumed that the flow coming into the wing cavity was normal to the spar. It included all of the primary vents that allow for flow between the main cavities of the wing. A six-inch diameter hole was modeled in the spar at the approximate location where the spar breach was judged to have occurred, which was between RCC panels 8and 9.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ing showed that at this location, the high temperature, high velocity gas stream entering the wing cavity impinged on the outboard wheel well cavity. Instrumentation in the shuttle wheel well cavity registered abnormal temperatures during reentry, so the FLUENT results helped support the conclusion of the accident investigation team that the spar breach was in the RCC panel 8-9 area, and that the ini-tial spar breach was likely entering the wing cavity normal to the spar. This model also showed that the flow entering the wing cavity tended to swirl within the cavity just outboard of the wheel well, and did not initially pen-etrate further into the rear cavities of the wing. The second CFD model was a 2-D simulation of the left wing cavity and the RCC cavity. It was used to visualize the flow through the RCC breach,through the wing spar breach, and into the wing cavity directly outboard of the wheel well. The purpose of this model was to verify whether or not it was possible for the flow to come into the wing cavity normal to the leading edge spar. The results from this 2-D model showed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behind the RCC panels probably deflected the flow entering the RCC cavity so that it impinged normal to the spar. As in the 3-D model,this deflected flow stream was found to impinge on the wheel well outer wall. This model again supported the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location of the spar breach and how the flow behaved inside the wing cavity. reference: Columbia Accident Investigation Board Final Report, Volume 5, Book 3, part 13, section 5.3.6.3, CFD of Simplified Internal Wing Geometry , p.467-480, 2003. Pathlines inside the wing cavity,showing impingement on the wheel well wall at left by the jet entering through a breach in the wing Temperature contours show the heating caused on the wheel well wall (left) by the hot, high speed jet entering through the wing breach 2D simulation showing the path of the jet entering through the RCC breach on the outside of the vehicle, then through the spar breach, and into the wing cavity, ultimately hitting the wheel well wall NL 530 Copyright ? 2004 Fluent Inc.

【重要】哥伦比亚学派介绍

哥伦比亚学派介绍 【由来】 1937年,拉扎斯菲尔德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广播研究室主任。1940年,该研究室迁到哥伦比亚大学,同时更名为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是其鼎盛期,研究局项目的一般风格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共同体,从其调查对象的样本(或人口调查)中收集资料,这种以调查为主而后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风格沿袭了拉扎斯菲尔德的经验主义研究传统,并且就其形成定量的研究方法而言,它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研究机构。从此,该研究所关于传播方面的研究及理论被人称为哥伦比亚学派。 【代表人物】 一.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Paul Felix,1901~1976), 美国社会学家、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1生平 1901年1月2日生于奥地利,卒于1976年8月30 日。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在维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 位。二次大战期间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 战后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课题”,出版 《传播与劝服》丛书。 1924年获维也纳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次年在维 也纳创办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曾任维也纳大学应用心理学讲师。后赴美国进修心理学并加入美国籍,任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大众传播、选举与选民心理、市场研究、民意测验、失业、教育心理、数理社会学等领域。他在社会学上最有影响的成就首推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他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讲究严格的社会统计程序和操作化过程,强调精确的定量测量和定性的评价分析。他还是民意测验中采纳社会调查方法的首创者,主持了伊里调查。他的一系列应用研究,推进和提高了美国和欧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发展与质量。著有《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维》、《选民抉择》、《定性分析》和《应用社会学导论》等。 曾与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共事多年。他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后发展为“多级传播”学说),为传播效果、传播机制研究开辟了道路。他还提出了“既有政治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等很有影响的概念。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其代表作有《传播研究》和《个人的影响力:个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等。 ○2主要成就 1.将心理学控制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 2.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尤其是说服者和发出的信息两个因素,否定了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 3.他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电影、杂志和相当一部分书籍和报纸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的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品和鉴赏力下降了。

哥伦比亚大学详细介绍

哥伦比亚大学详细介绍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通称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是一所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成员之一。她坐落于纽约上曼哈顿地区(Upper Manhattan)的晨边高地(Morningside Heights)。她是纽约州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美国历史上第五所成立的大学,也是九所美国革命前成立的殖民地学院(Colonial College)之一。 一、基本数据 联系方式 Columbia University 2960 Broadway New York, NY 10027

United States (212) 854-1754 基本信息 建校时间:1754 男女同校:是 学校性质:私立非营利 所在城市规模:大型城市 学术校历表:Semester 基本宗教信仰:- 特殊宗教信仰:- 费用数据 州内学费:$47,246州外学费:$47,246房租及伙食费:$11,396书费:$1,040学生组成数据 全日制本科生:7,111在职本科生:1,016

男性本科生:4,151 女性本科生:3,976 研究生总人数:17,923 全日制研究生:14,682 在职研究生:3,241 二、助学金统计数据 基本信息 助学金申请表提交截止日期:March 1学费担保计划:不提供预付学费计划:提供 学费分期付款计划:提供 州内学费:$47,246州外学费:$47,246助学金联系方式 电话:(212) 854-3711 电子邮箱:ugrad-finaid@https://www.doczj.com/doc/669629704.html, 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669629704.html,/finaid

哥伦比亚号的最后飞行(2)

哥伦比亚号的最后飞行(2) 不到一小时以后,东部时间早上10点整。退役的海军四星上将哈尔格曼在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市的一个律师事务所与他的兄弟会面了。六十岁的格曼又高又瘦,他一头银发,有着一张没有皱纹的脸和一对温和的眼睛。他身穿普通的服装,站的笔杆条直,却不显得死板,与他所拥有的的高阶军衔和的权力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很平易近人、谦虚。作为一个并不出色的工程学学生在宾夕法尼亚州海军后备军官训练队毕业后(“班里前四分之五,”他喜欢这么说),他在越南战争中成为一名巡逻船船长,之后成为了经验丰富的船长,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指挥官,海军副总司令,最终成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大西洋区域指挥官以及美国联合部队总司令。在2000年退役的时候,他很轻松地从美国军队中第六高的职位卸任了。海军生涯一帆风顺的他现在也很享受普通公民的生活。他是很少见的一类人——诚实的外表下有着惊人的聪明才智,自己感到很满足,也很平静。他的家在诺福克,最近刚刚翻新过过;他爱自己的妻子、未成年的孩子、他的父母以及所有的兄弟姐妹。他有一辆老旧的蓝绿色大众敞篷车,是从另一位上将那里买的。他喜欢乘着一艘三十四英尺的小帆船在切萨皮克航行,虽然它的帆已经磨破了。他还想把它的小冰柜换成一个12瓦的小冰箱。他是一位爱国者,但并不情绪激烈。他认为自己是财政上的保守派,社交上的温和派。他描述自己的生活为习惯的结果。但它也有着明显的个人色彩。他不和任何与国防部做生意的公司打交道。他喜欢权力,但明白权力的局限性。他不在乎是不是有名或有钱。他代表着最优秀的一类美国人。在威廉斯堡的律师事务所里,他的哥哥告诉他哥伦比亚号失事的消息。他开车来这家事务所的路上关闭了收音机,所以并未得知这个消息。他询问了几个问题,平静地得到了一些信息。像大多数美国人一样,他不关注太空计划,也不知道这个(太空)任务已经开展了。他花了一小时与律师讨论家庭琐事。结束的时候他看见手机上的未读信息,但因为信号很差,他当时没能打开它们;直到后来在州际公路上开车回家的时候他才最终打开了这些信息。令他惊讶的是,在众多普通信息中他找到了一封急件:要求他立刻打给一位他从未听说过的NASA 副局长,弗莱德?格雷格里。就像一个好美国公民一样,格曼在高速上飞奔的时候就拨下了号码。这位前太空飞船指挥官格雷格里说,“你得到消息了吗?” 格曼说,“二手的。” 格雷格里将已知的一小部分信息告诉了格曼,并且向他解释了1986年挑战者号失事后建立的意外事件应对措施:让已有的跨部门调查委员会展开行动,查明真相。按照最初的设想,调查委员会包括按照工作性质选出的七名民间和军队官员。委员会的成员的名字现在已经确

哥伦比亚学派介绍之令狐文艳创作

哥伦比亚学派介绍 令狐文艳 【由来】 1937年,拉扎斯菲尔德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广播研究室主任。1940年,该研究室迁到哥伦比亚大学,同时更名为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是其鼎盛期,研究局项目的一般风格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共同体,从其调查对象的样本(或人口调查)中收集资料,这种以调查为主而后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风格沿袭了拉扎斯菲尔德的经验主义研究传统,并且就其形成定量的研究方法而言,它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研究机构。从此,该研究所关于传播方面的研究及理论被人称为哥伦比亚学派。【代表人物】 一.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Paul Felix,1901~1976),美国社会学家、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1生平 1901年1月2日生于奥地利,卒于 1976年8月30日。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在维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二次大战期间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战后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课题”,出版《传播与劝服》丛书。

1924年获维也纳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次年在维也纳创办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曾任维也纳大学应用心理学讲师。后赴美国进修心理学并加入美国籍,任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大众传播、选举与选民心理、市场研究、民意测验、失业、教育心理、数理社会学等领域。他在社会学上最有影响的成就首推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他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讲究严格的社会统计程序和操作化过程,强调精确的定量测量和定性的评价分析。他还是民意测验中采纳社会调查方法的首创者,主持了伊里调查。他的一系列应用研究,推进和提高了美国和欧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发展与质量。著有《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维》、《选民抉择》、《定性分析》和《应用社会学导论》等。 曾与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共事多年。他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后发展为“多级传播”学说),为传播效果、传播机制研究开辟了道路。他还提出了“既有政治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等很有影响的概念。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其代表作有《传播研究》和《个人的影响力:个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等。 ○2主要成就 1.将心理学控制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

班杜拉个人简介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代独树一帜,影响波及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称他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社会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或社会学习理论的巨匠。 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25年出生在加拿大的艾伯特省的蒙达,他在加拿大一个小的农业社区成长,父亲是波兰的小麦农场主。像斯金纳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1949年班杜拉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51 年在美国衣荷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从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爱荷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那时,他认为心理学家应当“把临床现象用经过实验验证的方式加以概念化”。班杜拉认为,心理学研究应当在实验中进行,以控制决定行为的因素。1953年,他到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斯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这期间,受赫尔派学习理论家米勒(N.Miller)、多拉德(J.Dollard)和西尔斯(R.R.Sears)的影响,把学习理论运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中。由于他的奠基性研究,导致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诞生,从而也使他在西方心理学界获得较高的声望;此后,除了1969华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年外,一直在该校任教。其中,1976年至1977年间出任心理学系系主任. 班杜拉关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依赖于两个领域的经验研究的支持,其一为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其二为偏差行为的心理治疗实践。当他设计出“宝宝玩偶实验”之后,他敏锐的感觉到,这种实验技术可以改造成一种行为治疗情境,用以矫正患者的偏差行为。这就是后来发展的“示范疗法”,其要旨初述于1963年与沃尔特斯合著的《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后进一步阐释于1969年发表的《行为矫正原理》一书。 要建构社会学习理论,摆在班杜拉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必须对历史上的各种学习理论体系进行全面的审查,从根本上动摇传统学习理论的基础,并重新针对一向为传统行为者所舍弃的意识问题,进行了一种与学习理论模型相一致的理论建构。为此,班杜拉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和理论阐释,以说明认知因素以及认知为基础的其他主体因素和自我调节能力等对学习的必要性,从而形成社会学习理论的一般学习理论观点,并集中体现在1977年发表的《社会学习理论》一书,该书的发表,标志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诞生。自《社会学习理论》一书发表后,班杜拉继续在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专业全面介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专业全面介绍 哥伦比亚大学是唯一拥有新闻学院的常春藤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新闻学院。今天慧德留学就给大家全面介绍一下哥大新闻学专业。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简介: 1. 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培养目标 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号称在美国所有新闻学院中排名第一,也就是世界第一。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建于1912年9月,是由当时的报业巨人普利策立遗嘱捐资200万美元创办的。早在1902年,普利策就在他的备忘录中记载下他的新闻教育观。他写道:“我的想法是将新闻作为一种崇高的知识分子的职业,用实践的方法鼓励、教育现在、将来的从业人员。”他的梦想在1912年9月25日得以实现,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成为美国培养新闻从业人员、探讨新闻现在和将来的最好学校。 “普利策奖”是由美国报坛名人、亦为哥大的新闻学院创办人——普利策设立的。哥大新闻学院也就名正言顺的担负了评审、颁发此奖项的责任。这对该校新闻学院的地位提升不少。 哥大新闻学院的目标:提供最佳机会使学生能理解并精通新闻技巧。学生在此将接受的是独一无二的自我引导形式的教育。因此,学院强调学生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努力、动机

与创造力来解决记者们经常面临的问题。学院鼓励学生报道社区的各个方面,因此,几乎从一入学起学生就要有发现与报道新闻的准备。 哥大新闻学院还用比较严格甚至眼严厉的相关制度。如保留对表现不良或其行为不合职业道德的学生拒授学位的权力、教授及其助手拥有核实你的新闻源及原始资料的权力等。 2. 专业介绍 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只招收研究生,这就是为什么学院会叫做“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研究生新闻学院)。学院共设四个专业方向: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新媒介。而主要开设的学位包括:新闻学硕士和传播学博士学位,另外该研究生院还开设新闻与商业或新闻与法律等双学位课程。 3. 主要师资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拥有全美国最杰出的教师团体,这些教师都有深厚的新闻从业背景,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学院目前有25名全职教师,其中14名教授,10名副教授,1名讲师。另外还有9名访问学者,12名荣誉教授。学院还从纽约地区的新闻业中聘请了许多客座专家,这些专家会定期或不定期就自己的从业领域或研究领域来为学生做专题讲座。由于哥大的名气和新闻学院的地位,这样的客座专家目前一共有121位,在美国新闻院校中非常少见。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美国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开发初期原本是被作为高拟真结构测试体(high-fidelity Structural Test Article,因此初期机身代号为STA-099),但在挑战者号完成初期测试任务后,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载具(Orbiter Vehicle,因此代号改为OV-099),并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任务首航。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代号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务时,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面的一个O形环失效,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并且在升空后73秒时,爆炸解体坠毁。机上的7名宇航员都在该次意外中丧生。 命名来源 美国的航天飞机都是以早期的研究船名作为命名,因此挑战者号的命名由来也不例外,自1870年代航行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英国海军研究船挑战者号(HMS Challenger),除此之外,“挑战者”这名字,也曾经被拿来命名阿波罗17号(Apollo 17)的登月模组。 建造历程 STA-099 1972年7月26日- 签约 1975年11月21日- 开始乘客舱模组的结构组装 1976年6月14日- 开始后段机身的结构组装 1977年3月16日- 机翼自格鲁曼(Grumman)公司送抵位于加州棕榈谷(Palmdale, CA)的洛克威尔工厂 1977年9月30日- 开始最后组装 1978年2月10日- 完成最后组装 1978年2月14日- 在棕榈谷驶出棚厂,正式亮相 OV-099 1979年1月5日- 签约 1979年1月28日- 开始乘客舱模组的结构组装 1980年11月3日- 开始最后组装 1981年10月23日- 完成最后组装 1982年6月30日- 在棕榈谷驶出棚厂,正式亮相 1982年7月1日- 以陆运方式将航天飞机自棕榈谷送至爱得华 1982年7月5日- 空运至肯尼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KSC) 1982年12月19日- 进行飞行准备点火 1983年4月4日- 首次飞行(STS-6) 研究工程 航天飞机本身虽然是一种需要承受极大外力的飞行工具,但它同时也需要尽可能的减轻本身重量,因此几乎整架机身的每一部分,都负担了非常大的结构应力。但考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95年,在《原强》一文中首先介绍了斯宾塞及其社会学的学者是( ) A.康有为 B.严复 C.章太炎 D.谭嗣同 2.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指的是社会学的( B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3.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 A.介入性研究 B.问卷调查 C.社会实验方法 D.实地研究(非介入性研究) 4.初级社会关系是次级社会关系的基础,但社会关系大量表现为( C ) A.初级社会关系 B.血缘关系 C.次级社会关系 D.结合关系 5.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 A ) A.社会属性 B.群体属性 C.资源属性 D.价值属性 6.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天然气属于( A ) A.矿产资源 B.环境资源 C.生物资源 D.替代资源 7.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D ) A.文化模式 B.文化集丛 C.文化特性 D.文化特质 8.在文化的功能中,表现为提供知识和积累成果两方面的是( ) A.反功能 B.价值功能 浙00034# 社会学概论试卷第1页(共7页)

C.社会导向功能 D.整合功能 9.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 B ) A.哥伦比亚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哈佛学派 D.牛津学派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理论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包括吉登斯的( D ) A.社会批判理论 B.现象学社会学理论 C.沟通理论(哈贝马斯) D.结构化理论 11.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被称为( A ) A.价值观念社会化 B.思维社会化 C.思想社会化 D.文化社会化 12.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强调人的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思想,他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 ) A.五个阶段 B.六个阶段 C.七个阶段 D.八个阶段 13.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被称为( B ) A.语言 B.符号 C.词汇 D.语法 14.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可以把群体分为( ) A.内群体和外群体(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群体的关系结构) C.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以群体成员的归属标准) 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5.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属于( A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 C.联合家庭(多代多偶家庭) D.完全家庭 16.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需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这种观点来自于( A ) A.科学管理理论 B.人际关系理论 C.组织行为理论(从人际关系演变而来) D.权变理论(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 17.根据韦伯对合法统治的分类,世袭制属于( B ) A.魅力型(先知、圣徒和宗教) B.传统型 C.法理型(科层制) D.法治型 浙00034# 社会学概论试卷第2页(共7页)

论述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争论

论述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争论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因为,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学的萌芽,但心理学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心理学在独立后的一百多年中,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心理学因此被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Structuralism)。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这一学派强调内省方法,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也就是内省。到20世纪20年代,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逐渐衰落。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Functionalism)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JohnDeway,1859~1962)等人。机能主义心理学主要活跃于1890年到20世纪30年代,与构造主义心理学展开了激烈的学派之争,两者都主张研究意识,争论的焦点是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结构,还是研究意识的功能。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因此,他的心理学思想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斯认为意识是像水流一样的,他称之为"意识流"。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为此,后来他的一些追随者们走向了心理测量、儿童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性等各种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基于唯心主义的思想基础,上述两个学派都未能很好地解决方法学问题。相持了几十年后,当另一个新的学派--行为主义出现后,这两个学派都日渐衰落下去。 机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等方面都有自己明确的主张,是自觉地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学派。与之差不多同时或稍晚,在美国还有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些心理学家,早期的有卡特尔,后来有桑代克和武德沃斯等人,都是美国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总倾向的代表,不过他们并没有明确打出机能主义的旗号,其中像武德沃斯还不承认自己属于任何派别。他们的心理学主张和学术研究气氛比较自由而广泛,但也有美国机能主义的一些共同特点,因而可以归属于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一般称为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这个学派有如下共同特点: 从研究心理的共同规律问题转向个别差异问题,它着重对个体的智力和能力进行研究,心理测验是主要的方法;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2010-03-25 我们都知道美国和俄罗斯是两个航天大国,初了火箭之外还有航天飞机。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企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1977年2月15日,进行了3次滑行测试飞行。1977年2月18日到1977年3月2日,进行了5次机载背负飞行测试,载机为波音747。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随后又进行了8次载人飞行测试,1977年10月26日,载人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企业号”实际上它是一个纯粹的测试平台,没有发动机,没有设备,没有执行太空任务的功能。本来“企业号”是准备作为“哥伦比亚号”之后的第二架航天飞机的,但是后来NASA发觉改装测试平台STA-099更划算,而后来“奋进号”又被建造出来,“企业号”就再也没有上天的机会了。1977年,美国又建造了“开路者号”航天飞机,后运往肯尼迪航天中心用作地面测试之用,实际上不具备飞行能力。由于开路者号与真正的航天飞机具有相似的重量、形状和尺寸,一些测试可以在其身上进行,而不必使用更加精密且昂贵的“企业号”航天飞机。 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

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的发射,首次执行STS-1任务,开启了NASA的太空运输系统计划(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gram,STS)之序章,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 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哥伦比亚号”的命名由来,是纪念第一艘环绕世界一周航行的美国籍船只。然而很不幸的,“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2月1日,在STS-107的第28次任务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并且在不久后被发现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数罹难。 航天飞机总长34.24米,翼展约23.79米,该系统总高56.14米,起飞重量约2,046吨,起飞总推力达3,076吨。美国一共设计制造了5架航天飞机,分别为“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奋进号”。“挑战者号”是NASA旗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开发初期原本是被作为高拟真结构 测试体(high-fidelity Structural Test Article,因此初期机身代号为STA-099),但在“挑战者号”完成初期测试任务后,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载具(Orbiter Vehicle,因此代号改为OV-099),并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任务首航。美国的航天飞机都是以早期的船名而命名的,因此“挑战者号”的命名由来也不例外,是承袭自1870年代航行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英国海军研究船“挑战者号”(HMS Challenger)。然而很不幸,“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当地时间早上11 时38进行代号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务时,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一个O形环失效,导致一连串连锁反应,在升空后73秒爆炸解体坠毁。当时机上的7名航天员,全在该次意外中丧生。

哥伦比亚大学中文介绍

名校档案 所在城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所在城市:纽约州,纽约市(NY,New York,New York) 学校排名:U.S.News 2013——TOP 4 办学性质:私立 优势专业:英语,历史,政治科学,经济,生物,音乐,戏剧,机械工程等男女比例:51:49 本科学生总数:5766人 亚裔学生比例:17% 国际学生比例:11% 学校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669629704.html,/ 招生处信息:电话(212)854-2522,传真(212)854-1209 录取要求:

费用参考:

学校简介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The 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建校于1754年,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濒临哈德逊河,在中央公园北面。它属于私立的常春藤盟校,并在2012年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综合大学排名中夺得第四位,同时也是美国《新闻周刊》世界100强大学排名第10位的学校。 1754年,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印证了哥大的创立,在当时命名为国王学院。它是每周大陆最古老的学员之一,达特茅斯学院和威廉玛丽学院与它同属皇家宪章。

因为经济问题,1857年,哥伦比亚大学(哥大)校区由曼哈顿下城迁至中城,在此后的四十年间,学校增设了医药、法律、工程、政治、建筑、哲学和理论科学等系所。于1879年,哥伦比亚大学(哥大)再迁至目前的校区,而至1912年,图书馆学系、口腔外科、新闻学院、教育学院…等先後加入哥伦比亚大学之阵容,哥伦比亚大学(哥大)正式成为一所综合大学。 学院在成立之初,创校者便提出了与近代教育思潮迥然不同的观点。在整合人道主义理念与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创校者认为成功的教学除倚赖专业教师在教材教法与专业知识的精通外,还需要专业教师了解学生在何种情况下能进行最为有效的学习。正是基于此种教育理念,学院在1890年初便推出了融合心理学、社会学的教育课程项目,成为全美第一所将教育活动推及社会关怀的学校。随后学院又开设了教育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