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和应用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和应用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和应用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和应用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

(2017)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在主光轴上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2017)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2017)下列说确的是()

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

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

C.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

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2017)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

(2017)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

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017)近期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

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像距 B.增大取景围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2017)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

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

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C.三个方面都相同

D.三个方面都不同

(2017)某凸透镜焦距为15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5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实像

(2017)有一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和GPS导航功能备受人们的青睐.关于这款自行车,下列说确的是()

A.骑行者后背上所成的像是虚像

B.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的二倍

C.从骑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所成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D.GPS导航所用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17)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下引发火灾的是()

(2017)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20cm

B、15cm

C、10cm

D、5cm

(2017)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B.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C.放大镜的成像图 D.近视眼的成像图

(2017)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照了合影后,接着照一单身像。下列说确的是

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

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

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2017)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控的

C.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D.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0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2017,滨州)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下列说确的是()

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需要戴一副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来矫正

(20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所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2017)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丁D.丙与丁

(2017)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2017)某人只能看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确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2017)(多选)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的像。则下列说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

B.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C.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

D.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

(20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

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

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

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

(2017)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2017)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常用的工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在照相机构造中有一个关键的成像光学元件,它相当于一个()

A.反光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凸透镜(2017)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确的是()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17)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

1、f

2

的甲、乙两个凸透镜

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坐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B.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

C.f

1<f

2

D.f

1

>f

2

(20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先将蜡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才有可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3cm 处,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以推断该凸透镜焦距的围,该围的最大值小于cm.

(2017)近视眼看不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方(选项“前”或“后”),需要佩戴加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017)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可配戴透镜矫正.

(2017)如图所示,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A处时,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 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则两次所成的像都是立的,P 位于A的侧,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侧移动的,用刻度表示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20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

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将蜡烛远

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远离/靠近)透镜

方向移动。

(2017)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

果不改变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

晰的像,光屏应该(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变”)

(2017)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

像成在视网膜之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视眼,应佩戴透镜矫正.

(2017鸡西)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

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选

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2017)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预防近视”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如图的图,应该佩戴由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2017)22.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它能够在一定围自动调节和进入眼睛的光的强度.在适当的照明条件下,物体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实像.

(2017)小明由于经常玩手机,经检查眼睛有些近视,应利用透镜矫正;手机之间利用传递信息(选填“电磁波”或“声波”).

(2017)综合作图——光学黑箱:已知黑箱有一只凹透镜和一只平面镜。请在黑箱画出完整的光路,填上光学仪器,并标明凹透镜焦点F的位置。

(2017)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2017,滨州)20.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1)(2017)如题15—l图所示,请你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2017)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

(2017)(2)画出图乙从S点射出的两条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017)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

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填序号)

A.28cm B.18cm C.8cm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

将光屏向(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2)中未调整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清晰的像是

图丙中的(填序号)。

(2017)下列光学元件中,成像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放大镜 B.自制照相机 C.昆虫观察箱D.投影仪

(2017)如题17图所示,小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

(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直到

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偏离光屏中心。

(3)请你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

之处:①;②。

(2017)小红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只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实验后,好奇的小红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小红所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

(2017)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发现像高与焦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焦距f/cm 物距u/cm 像距v/cm 物高l/cm 像高h/cm

1 f

35 14 5 2

1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

5 A 5 B

5 5 30

6 5 1

6 15 7.5 5 2.5

7 10 10 5 5

8 6 30 5 25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为cm,表格中A处数据应为cm.

(1)焦距f

1

(2)物距u、相距v、物高l、像高h之间的具体关系为:= (用字母表示),表格中B处数据应为cm.

(2017鸡西)以下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的两组光学实验;

(1)图甲“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①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②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将光屏放在此处,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

③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乙、丙、丁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

②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如图丙所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

③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丁所示,为了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20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焦距f=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

乙所示.

若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移动(选填“上”或“下”);(3)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点时(选填“A”、“B”、“C”或“D”);在光

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2017)(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

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屏移至刻度线l0cm处,蜡烛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

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的实像.

甲乙

(2017)某兴趣小组在“自制水膜透镜”活动中,如图所示,将径4mm的细铁丝圆环在清水

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实验过程中,小和小华发现该透镜的观察围太小,想制作更大的水膜透镜,但又易破裂.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制作圆环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选用细铁丝、细塑料片、细铝条制成圆环,改变圆环直径后,分别浸入水中获取液膜,测量出液膜即将破裂时的最大直径.实验前,他应该控制三种材料横截面的和相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找来比水粘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胶水,将细铁丝圆环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液体色拉油胶水

圆环的最大直径/mm 9 10

于是小就得出结论:液体越粘稠,液膜的最大直径越大.

针对小的实验过程,请指出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①;②.

(3)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

(2017)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见表:

实验序号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60 1

2 倒立缩小实像

2 30 15

3 15 倒立放大实像

4 20 20 倒立等大实像

(1)该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 cm

(2)上表中空白处,像的性质是,像距v= cm

(3)当u与f的大小关系满足u f时,光屏上接收不到像.

(2017宿迁)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在图示位置,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物距是cm.

(2)光屏上成的是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小明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

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

(2017)在焦距为5cm、9cm和15cm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将蜡烛、

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若

将蜡烛放置在A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cm的透镜所称的像

最大,若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cm.

(2017鄂尔多斯)小雯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焦距变小,抽水时焦距

变大)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凸透镜,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

光斑,则此水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小雯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调整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

此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小雯接着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

透镜移至光具座cm刻度处,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像.然后,小雯利用注射器从水凸

透镜中向外抽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小雯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水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017)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时,通过调节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30cm 刻线处,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一个合适的 眼镜,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

(20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柯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移动光屏寻找蜡烛的像,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cm )

像的特点

1 20.0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6.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2.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0

? (1)第4次实验中,小柯移动光屏只观察到模糊的圆形光斑.若要观察到此时所成的像,正确的操作是 ;

(2)小柯在第1次实验的基础上,换用另一个凸透镜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把光屏慢慢地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若第1次实验模拟的是正常眼球的成像情况,则换用透镜后的实验是在模拟 的成像情况.

(2017)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和光屏.

(2)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cm.

(3)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小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向调整蜡烛.(选填“上”或“下”).

(201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玻璃板应(5)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物体需放在(6)位置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如图10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

A点处,蜡烛、(7)应置于凸透镜的两侧,若蜡烛置于B点处,得到缩小的实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8) 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1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研究光现象时,将一束光看成一条光线,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若烛焰的像出现在了光屏的上半部,可能是由于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未调

过程结论

①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 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 与A 的像完全重合,记下A 与B 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 ,重做实验. ②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

③移去蜡烛B ,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蜡烛A 的像.

方法 用外形相同的蜡烛B 来确定蜡烛A 成像的位置,运用了 法.

问题讨论

若把上述实验中的玻璃板换成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蜡烛A 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移动光屏可承接倒立、 的实像.

(2017呼和浩特)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凸透镜的光心、烛焰、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蜡烛、凸透镜位置如图所示,当光屏移至刻度尺80cm 处时,在光屏上观测到等大倒立的实像.则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在题干中成像的情况下,把蜡烛向左移动5cm ,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可成清晰的像;

(3)在题干中成像的情况下,把蜡烛向右移动5cm ,然后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特点与实际生活中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或“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7-- 力、重力、弹力

(2017?潍坊)(1)在图甲中画出重为G的小球所受咒骂那个里的示意图。 15.(2017?聊城)如同所示为某中学足球赛的精彩画而,脚把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同时脚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 运动状态相互 16.(2017?德州)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22日与“天空二号”太空舱顺利对接.如图所示,对接过程中,“天舟一号”多处向外“喷气”,调节运行姿态,此过程利用的力学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6I: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解答】解:对接过程中,“天舟一号”多处向外“喷气”,飞船受到推力的作用,调节运行姿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或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https://www.doczj.com/doc/669257843.html,

28.(2017?泰安)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考点】7B:重力示意图. 【分析】过物体的重心,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注意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解答】解:从木块的重心开始,向竖直向下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如图所示: (1)(1分)(2017?临沂)图甲中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专题:重力 解析: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 7.(2017?杭州)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https://www.doczj.com/doc/669257843.html,

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 第I卷(本卷满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 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 1. 下列做法中,文明的是: A.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照明 B.用手电筒照同学的眼睛 C.汽车在高速路上超速行驶 D.夏天空调温度调得很低 【答案】A 考点:物理常识. 2. 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安培 C.牛顿 D.奥斯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电流磁效应即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是1820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 A、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即电磁感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安培研究了电流的磁场的判断方法:安培定则,故B不符合题意; C、牛顿建立了三大力学定律和发现了万有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3. 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

A.玩手影游戏,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B.足球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 C.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B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分子的运动. 4.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可以超过它的量程 B.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左盘 C.使用电流表时,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D.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后应马上读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故A错误; B、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B错误; C、使用电流表时,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遵循“正进负出”的原则,故C正确; D、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天平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电流表的使用.5.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7的绝对值是() A.2017 B.﹣2017 C. 1 2017 D.﹣ 1 2017 【答案】A. 2.一组数据1,3,4,2,2的众数是() A.1 B.2 C.3 D.4 【答案】B. 3.单项式3 2xy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答案】D. 4.如图,已知直线a∥b,c∥b,∠1=60°,则∠2的度数是() A.30°B.60°C.120°D.61° 【答案】B. 5.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总长约670000米,将数67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6.7×104B.6.7×105C.6.7×106D.67×104 【答案】B. 6.如图,△ABC沿着BC方向平移得到△A′B′C′,点P是直线AA′上任意一点,若△ABC,△PB′C′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S1>S2B.S1<S2C.S1=S2D.S1=2S2【答案】C. 7.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44°,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8 B.9 C.10 D.11 【答案】C. 8.把不等式组 231 345 x x x +> ? ? +≥ ?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图,正确的是() A.B. C.D.【答案】B. 9.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 k y x =上,AC⊥x轴,垂足为点C,且△AOC的面积为4,则此反比例函数 的表达式为() A. 4 y x =B. 2 y x =C. 8 y x =D. 8 y x =- 【答案】C. 10.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式子: 4×12﹣12① 4×22﹣32② 4×32﹣52③ … 根据上述规律,则第2017个式子的值是() A.8064 B.8065 C.8066 D.8067 【答案】D.

2017中考物理分类汇编:质量和密度(含答案)

2017中考物理分类汇编:质量和密度 一、选择题 1.(2017?)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中学生的鞋长约为42cm 【答案】C 2.(2017?)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馆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A. 9t B. 9kg C. 9g D. 9mg 【答案】B 3.(2017?)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物体长度为1.45cm B. 物体质量为6.6g C.温度计示数为16℃ D.电流表示数为0.32A 【答案】A 4.(2017?龙东)(选)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A.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答案】CD 5.(2017?)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 【答案】B

6.(2017?)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 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④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故应选C。 7、(2017?)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答案】C 8. (2017?)图6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确的是()

2013年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二○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Array(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叶子姐姐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1.卷(I)的答案需要涂在答题卡上,卷(II)的答案需要写在本试卷上。 2.请务必在本试卷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指定位置填写座号! 卷(I)现象·实验·结构·方法(本卷满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 1.下列现象中,文明的是: A.开车不系安全带B.用铁丝代替保险丝 C.大雪后在路面上撒沙子D.半夜看球赛时电视音量很大 2.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奥斯特B.安培C.法拉第D.焦耳 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4.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节天平横梁时,要将游码拨到标尺最右端 B.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向平 C.连接电路时,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阻值最小处 D.使用电流表时,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6.下列作图中,有错误的是:

A.光的反射B.平面镜成像C.磁感线和小磁针D.通电螺旋管的极性 7.甲、乙两用电器功率之比为1:2,通电时间之比为3:4,则消耗的电能之比为:A.1:2 B.3:8 C.3:4 D.2:3 8.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属于“缺点利用法”的是: A.将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分为二发现不再平衡,说明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B.将材料按照导电性能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C.用“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模型演示分子间作用力 D.噪音对人体有危害,但可以利用噪音除草 9.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可能会出现: A.两船并行,造成相吸相撞B.室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 C.台风刮过,压塌屋顶D.汽车驶过,路边的树叶被卷入车底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C.一切物质都有内能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11.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12.右图是“探究某种物质融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13. 根据下表提供的“一些物质的密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满氧气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 B.将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匀速提高相同

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各数中比1大的数是() A.2 B.0 C.﹣1 D.﹣3 2.(3分)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数据“74.4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A.74.4×1012B.7.44×1013C.74.4×1013D.7.44×1015 3.(3分)某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A.B.C.D. 4.(3分)解分式方程﹣2=,去分母得() A.1﹣2(x﹣1)=﹣3 B.1﹣2(x﹣1)=3 C.1﹣2x﹣2=﹣3 D.1﹣2x+2=3 5.(3分)八年级某同学6次数学小测验的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5分,95分,95分,100分,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95分,95分B.95分,90分C.90分,95分D.95分,85分6.(3分)一元二次方程2x2﹣5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7.(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是菱形的只有() A.AC⊥BD B.AB=BC C.AC=BD D.∠1=∠2

8.(3分)如图是一次数学活动课制作的一个转盘,盘面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有数字﹣1,0,1,2.若转动转盘两次,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当指针价好指在分界线上时,不记,重转),则记录的两个数字都是正数的概率为() A.B.C.D. 9.(3分)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固定点A,B,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D′处,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1)B.(2,1) C.(1,)D.(2,) 10.(3分)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O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点O,B的对应点分别为O′,B′,连接B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2﹣C.2﹣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计算:23﹣=.

13.物质的分类(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

8(2017·北京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糖水 C.食醋 D.大理石 2(2017·天水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金刚石B.空气 C.熟石灰D.二氧化锰 2(2017·兰州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干冰 B.火碱 C.白磷D.料酒 4(2017·庆阳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银B.生铁C.干冰D.液氮 4(2017·东营中考)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研究物质的便捷途径,现有以下物质:①塑料保鲜膜;②纯碱;③硝酸钾;④铝制易拉罐;⑤高铁的铁轨;⑥我国自主生产的圆珠笔头的圆珠; ⑦PET制的矿泉水瓶;⑧磷酸二铵;⑨烧碱.对上述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属于复合肥的有③⑧B.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有①⑦ C.属于金属材料的有④⑤⑥D.属于碱的有②⑨ 【解答】解:A.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与氮元素,磷酸二铵含有氮元素与磷元素,均属于复合肥,故正确; B.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所以塑料保鲜膜和PET制的矿泉水瓶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故正确;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所以铝制易拉罐、高铁的铁轨、我国自主生产的圆珠笔头的圆珠均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故正确; D.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而纯碱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故选D. 5(2017·沈阳中考)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 Fe B.CH4 C. SO2 D. Na2CO3 5(2017·齐齐哈尔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石灰石 B.生石灰 C.烧碱 D.纯碱 4(2017·上海中考)属于氧化物的是() A.O3B.H2O C.Cu(OH)2D.H2CO3 2(2017·江西中考)氮气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A.单质B.化合物 C.氧化物D.混合物 2(2017·海南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生铁 C. 蒸馏水 D. 浓盐酸 4(2017·海南中考)葡萄糖(C6H12O6)属于() A.有机物B.氧化物C.酸D.碱

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的世界充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 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音调高 C. “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响度来辨别的 D. 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 2.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池水映明月”,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 “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 “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 “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 B. 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C. 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 D. 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内能比病人的小 4.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5.下列用电器,利用电流磁效应工作的是() A. 电铃 B. 手摇发电机 C. 电动玩具车 D. 电熨斗 6.甲、乙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5:4,通电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之比为5:1,则通过甲、乙的电流之比为() A. 4:1 B. 1:4 C. 2:1 D. 1:2

201718年各地中考真题汇编声音专题(含解析)

专题1 声现象 一、选择题 1.【2017?泰安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答案】B 【解析】 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A错误;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B正确;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D错误;故应选B。 【考点定位】声音的综合利用 2、【2017?自贡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答案】D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3.【2017?长沙卷】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答案】C 【解析】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各种介质”中,A错误;

B.物体振动一定产生了声音,并不代表一定听到了声音,人听到声音,还需要传播到人的耳朵里,B错误;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正确; D.真空中不能传声,D错误;故选C 考点:声速声音的产生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声。 4. 【2017?菏泽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传播的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A错误。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光传播的较快,故B错误。 C.喇叭播放的歌曲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也是噪声,故C错误。 D.振动发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为答案。 考点:声现象 5.【2017?枣庄卷】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 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答案】C 【解析】 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B 错误; C、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 D、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2017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复习------超级全面

2017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复习 专题一:常用估算量 1.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 2.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 3.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 4.密度:人1×10 3 k g / m 3 空气 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 >ρ水 >ρ油 5.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7.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 8.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 10.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 练习:1.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B.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 D.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瓶500ml的饮料的质量约为0.5kg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mg C.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mm D.6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18dm 专题二初中物理公式

t s v = ---物理公式 1、速度公式: 公式变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合力计算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合力计算

总 有用W W = η ∵p 1=p 2 ∴221 1S F S F =或21 21S S F F = 9F 1L 1=F 2L 2 或写成:1 2 2 1L L F F =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 13、机械效率: ×100% 14、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 1、L 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2018年青岛初中物理中考题目

青岛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说明: 1. 本试题分两卷。第 I 卷选择题,共两道大题;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六个专题。 2.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I 卷 (共 3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 18 分,共 9 小题,每小题 2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总结概括出这一重要规律的科学家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伽利略 C .牛顿 D .托里拆利 2.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 A .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 B .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 C .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 D .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 3.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在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B .图乙,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 C .图丙,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D .图丁,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4.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A B .挂在天花板 C .静止在斜面 D .被细线拉住 上的木块 上的小球 上的木块 的氢气球

5. 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 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 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 A.1080m B.108m C.18km D.0.3km 6. 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与磁的联系,实现了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化 B.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C.感应电流方向只与磁场方向有关 D.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发电机 7. 研究力的作用时,两个小孩共同提起一桶水,与一个成年人提起同一桶水的效果相同。下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 研究磁场性质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 B. 研究物体对光的反射时,将其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C. 研究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D.研究并联电阻特点时,用两个 15Ω的电阻并联替代一个 7.5Ω的电阻 8.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将加有砝码的小桌放在海绵上,小桌腿陷入海绵中 B.图乙,将硬纸片盖在装满水的试管口,倒置后水不会流出 C.图丙,将连通器中装入水,当水不流动时,两边的液面相平 D.图丁,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U 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 9、我国最新研制的“复兴号”列车,实验的最高时速超过 400km/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和普通列车相比,动能一定大 B. 路旁的树相对于高速行驶的列车是运动的 C. 列车高速驶过时,飘落在车旁的树叶被卷入车底 D. 列车匀速行驶时,同车厢的乘客看到竖直向上跳起的人落回原处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拼音)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拼音 刘邦勇 1.(2017?安徽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3分) 这里的石林斗姿百态,美不胜收。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走兽憨态可ju(),或如猛qin()展翅欲飞,或如仙女亭亭玉立,或如农夫默默耕耘。在花海的印衬之下,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憨态可ju( ) 猛qin()展翅婀( )娜多姿 【答案】掬禽ě 2.(2017?北京市)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颁.发(bān)绮.丽(qí)不屈不挠.(náo) B.哺.育(bǔ)粗狂.(guǎng)刚正不阿.(ē) C.猝.然(cù)侥.幸(jiǎo)称.心如意(chèng) D.干涸.(kū)参.差(cēn)杳.无音信(yǎo) 【答案】B 3.(2017?福建省龙岩市)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葱yù()晾.( )干 【答案】郁liàng 4.(2017?福建省福州市)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 重荷(hé) 苦心孤诣(yì) B.绯(fēi)红阔绰(chuò) 惟妙惟肖(xiāo) C.丰硕(shuò) 馈(kuì)赠根深蒂(dì)固 D.芳馨(xīn) 鞭挞(dá) 叱咤(zhà)风云 【答案】C 5.(2017?福建省南平市)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宽恕(shù)归省(shěng)镂(lòu)空纤(xiān)细 B.两栖(qī)静谧(mì)栅(zhà)栏诘(jié)问 C.脸颊(xiá)鞭挞(tà)朔(shuò)方绯(fēi)红 D.桑梓(zǐ)别墅(shù)蓦(mù)然雏(chú)形 【答案】B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内能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内能 (2017泰州)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A.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间有空隙 (2017烟台)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2017烟台)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2017镇江)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2017北京)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2017常州)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min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宁夏2017年中考数学试题 及答案

x x x x y y y y O O O O 天 价格/元每斤售价 每斤进价 1 2345O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数 学 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 A .(-3,2) B .(-3,-2) C .(3,- 2) D .(3, 2) 3.学校国旗护卫队成员的身高分布如下表: 身高/cm 159 160 161 162 人数(频数) 7 10 9 9 则学校国旗护卫队成员的身高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160和160 B. 160和160.5 C . 160和161 D.161和161 4.某商品四天内每天每斤的进价与售价信息如图所示,则售出这种商品每斤利润 最大的是 A.第一天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四天 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已知点A (-1,1),B (1,1),C (2,4)在同一个函数图像上,这个函数图像可能是 A B C D

a a b b 7.如图,从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将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右边的矩形.根据图形的变化过程写出的一个正确的等式是 (第7题图) (第8题图) A B. C. D. 8. 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r=3,高h=4,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A . 12π B . 15π C .24π D .30π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 9.分解因式 . 10.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11.如图所示的圆形纸板被等分成10个扇形挂在墙上,玩飞镖游戏(每次飞镖均落在纸板上),则飞镖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是 . (第11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2. 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80元,标价为12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将此商 品打7折销售,则该商品每件销售利润为 元. 13.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处.若∠1=∠2=500,则∠A ’为 . 14.在△ABC 中,AB=6,点D 是AB 的中点,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点M 在DE 上,且ME=DM,当AM ⊥BM 时,则BC 的长为 . 2 1 G A C D 1 a h r E D B C M

2017年中考真题汇编——内能

2017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7·常州)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如图1所示,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B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2.(2017·泰安)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C) 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3.(2017·昆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二手烟”危害他人健康,是由于吸烟产生的有害分子不停地运动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4.(2017·泰州)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2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D) 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 5.(2017·桂林)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分子之间没有空隙B.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 6.(2017·随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扩散现象主要原因是分子引力 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如图丙,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7.(2017·淮安)如图3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A)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空隙8.(2017·湘潭)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 A.灰尘四起B.花香满园C.雪花飘飘D.黄沙扑面 9.(2017·贺州)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温度在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停止B.南方的春天,室内的墙壁上会“流汗”,是熔化现象C.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凉爽,是酒精汽化放热 D.夏天,从冰箱取出冰冻的饮料,放置一会表面会湿,是液化现象 10.(2017·营口)小明放学回家,一开门就闻到从厨房飘来的香味,他来到厨房想看看是什么好吃的,打开锅盖,他戴的眼镜上立刻蒙上一层“雾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A) A.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眼镜上的“雾气”是水蒸气 C.“雾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D.“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1.(2017·徐州)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D)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运动和力(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运动和力 (2017德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2017福建)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为了减少摩擦的设计是() A.车上安装有刹车闸B.轮胎上刻有花纹 C.脚踏板做得扁面平D.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2017福建)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2017福建)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B.老虎加速过程惯性增大 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 (2017深圳)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涉及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A、B两人在小车上静止,A推B,两人都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乙:乒乓球能被球拍击回是因为乒乓球太轻,没有惯性 C.丙:如图的过程中,摩擦力会变大 D.丁:推箱子不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2017成都)如图,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秦骑行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0m/s B.小秦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小秦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建筑物是运动的 D.小秦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

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

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世界充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音调高 C.“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响度来辨别的 D.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 2.(2分)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池水映明月”,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3.(2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C.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 D.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内能比病人的小4.(2分)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5.(2分)下列用电器,利用电流磁效应工作的是()A.电铃B.手摇发电机C.电动玩具车D.电熨斗6.(2分)甲、乙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5:4,通电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之比为5:1,则通过甲、乙的电流之比为() A.4:1B.1:4C.2:1D.1:2 7.(2分)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A.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8.(2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全国各省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语法

9--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语法 1.【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博”“多彩”“唱响”(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 驴友们半夜就登上了雷公山顶,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能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没有语病) D. 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分析:应删去“不足、不当”。) 【答案】C 【解析】C项(没有语病)表述错误:“目的是为了”犯了句式杂糅和语义重复的毛病,应改为“目的是”或“是为了”。 在一线教师普遍轻视语法教学的情况下,贵州省黔东南州于今年中考能出道语法题,真是难能可贵,而且一道题综合考查了词性、短语、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给出题者点赞! 2.【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 ..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 ..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 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一带一路”“人物描写”“精力充沛”“吃了三碗”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诸位短语、动宾短语。 C.“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心如同鸿雁”。 D.“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因果关系。 【答案】D 【解析】D项“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因果关系”分析错误,应为“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转折关系”,第二重才是因果关系。黄冈市能把考点出到二重复句,是他们对语文语法教学矢志不渝的坚守,要知道,二重复句对现在的很多学生来说简直是传说啊!湖北省黄冈市的品牌黄冈中学不愧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3.【2017年湖北省咸宁市】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 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整个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