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真题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真题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真题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真题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高级中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采用WIFI技术上网的通信技术是()

A.WAP技术

B.红外技术

C.蓝牙技术

D.无线局域网技术

2.某图像文件的参数如图1所示,下列学术正确的是()

图1

A.图像颜色模式是CMYK

B.存储每个像素需要24字节

C.图像的尺寸为800?600

D.图像的分辨率为72?72像素

3.图2为用PowerPoint编辑自定义动画的界面,对此动画效果描述正确的是()

图2

A.椭圆与矩形同时相向运动

B.椭圆先向右移动,点击鼠标后矩形向左移动

C.椭圆先向右移动,然后矩形在椭圆运动结束后向左移动

D.矩形先向左移动,然后椭圆在矩形运动结束后向右移动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管理暂行规定》中的分类,我国目前存在的网络类型是:专业计算机信息网、企业计算机信息网和()

A.电信网

B.校园网

C.物联网

D.国际互联网

5.使用Flash软件编辑按钮元件界面如图3所示,若要在测试影片时,只要当鼠标经过按钮时才发出声音,应将声音素材放置的图层是()

图3

A.阴影

B.轮廓

C.填充

D.图标

6.图4所示是一张Access数据表的结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图4

A.数据表中共有5个字段表

B. 数据表中的数据类型有4种

C.数据表中的关键字为“书籍ID”

D.“B005、计算机英语、机械工业、¥50.00、卢伟、260”能作为其记录

7.钟老师对如图5所示的数据表进行分类汇总操作后,得到的结果是()

图5

A.各班成绩的平均得分

B.A、B、C、D、E五个分数段的学生数量

C.A、B、C、D、E学生成绩的平均分

D.各班A、B、C、D、E五个分数段学生的平均分

8.下列判断X是否在区间(a,b]上的VB逻辑表达式是()

A. a

B. a

C. a>X AND X<=b

D. a>=X AND X<=b

9.如图6所示,给一台计算机设置IP地址,它与网关在同一个局域网中并且连接到同一个交换机上,局域网中的IP地址采用C类IP地址,为了让这台计算机与网关能够通信,①②③应填写的数值为()

A.168,255,0

B.192,255,0

C.192,255,1

D.255,255,1

图6

10.如图7所示的流程图功能是将键盘输入的非0数进行累加,当输入的数为0时车输出它们的和,则图中虚线部分的内容是()

图7

A. B.

C.

D.

11.智能穿戴设备需要存取海量数据,其存储数据时主要采取的技术是()

A.云存储技术

B.光盘存储技术

C.磁带存储技术

D.磁盘存储技术

12.如图8所示,在使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图像时,在画布中没有看见“马”图层的图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图8

A. “马”图层被锁定

B. “马”图层为不可见

C. “马”图层内容未选定

D. “马”图层不透明度为0%

13.略。(是个码制转换题,具体是什么不记得了)

14.“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出自于()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15.为使计算机可以处理汉字,需要对汉字进行编码,其中可用于转换为通用交换码的是()

A.汉字内码

B.汉字输入码

C.汉字条形码

D.汉字地址码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包括哪些?

17.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18.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原则有哪些?

三、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9.案例

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在进行“VB课程设计”的教学时,关老师设计了一个判断“垃圾入桶”游戏的学习任务,游戏情境如下:

“在游戏时间内,从天空中不断下落纸片垃圾,操控者控制游戏底部的垃圾桶左右移动,接住垃圾,游戏程序根据接住的垃圾数量自动评分。”

这个游戏在技术上融合了VB可视化窗口的控件、属性时间等相关操作,以及if分支结构、键盘响应的知识点,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针对游戏的实验步骤,关老师的板书如图10所示

图10

问题:(1)关老师主要采用的教学策略师什么?(5分)有什么作用?(5分)(2)关老师的板书有哪些优点?(7分)你还有那些改善的意见?(3分)20.案例

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王老师在结束了必修教材第一章“信息的基本特征”的教学后,编制了本章的阶段性测试,其中,考察“信息的基本特征”的知识点时,王老师分别采用了选择题和简答题的方式,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基本特征的是()

A.时效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安全性

2.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是一种资源,使用后悔产生损耗

B.两个人聊天,也是在相互传递信息

C.传递信息的途径只有一种,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多种

D.信息被一个人使用时,其他人不能使用

二、简单题,请说出信息的概念

在随后的阅卷过程中,几乎所有同学都能正确选择,并能把信息的概念清晰表达,这两道题的优秀率都在90%以上。但是,王老师发现有位同学根本就没有回答这些题目,王老师纳闷,他想,高中的课才刚刚开始,这位同学就准备放弃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不是可能还有什么其他原因,他在试卷上写了一句评语“一切从零开始,希望你能在信息技术课上获得智慧与乐趣。”

课后,王老师找到了这位同学了解情况,在发现了这位同学不答题的“秘密”

后,王老师给予他真诚的鼓励。后来,这位同学在王老师课上,学习态度特别认真,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问题:(1)结合王老师的考题设计,说明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分别适合考查什么样的学习目标?(10分)

(2)王老师课后做法有什么可取之处?(5分)评语有什么用?(5分)

四、教学设计题(共1题,35分)

21.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通过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用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视频信息的加工是“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将以“会声会影”软件制作MTV为例,学习视频信息的加工方法,编辑过程就是将素材加载到素材库中,然后,按照表达主题的需要,从素材库中将视频或照片等素材依次放到视频轨道上,并进行素材位置调整、裁切、添加效果和字幕,在音频轨道添加背景音乐,编辑完成后选择保存方式或刻录光盘。

材料二

假如你是本市高一年级新任信息技术老师,该校学生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且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据调查,你所任教班级的大多数学生接触过数码相机,且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数码照片,一般存放在电脑中,很少会将它制作成精美的MTV并刻录成VCD或DVD与亲朋好友共享。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每组将课前准备的数码照片拷贝到“素材”文件夹中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了会声会影软件的学生机,广播软件

教学用时:1课时(45分)

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本节课教学目标(10分)

(2)选择适应的教学方法,并说明理由(15分)

(3)结合(2)中选择的教学方法,设计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15分)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开展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 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1.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 (1)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一般知识。 (2)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法。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课题分析报告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分析 ———以《DNA分子的结构》一课为例 ◆于佳洋 ( 大庆实验中学) 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应该包括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对科技技术的认知与实践和对社会 的责任与担当,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帮助高中生建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世界观,是高中生物学 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以《DNA 分子的结构》一课为例,尝试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并针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 生物学科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其实就是三维目标中的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个集合。在这个集合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就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此外,学生们还需要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指向。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分为四种:生命观念( 素养一)、理性思维(素养二)、科学研究(素养三)以及社会责任(素养四)。生物学科学习的基础在于对生命的思考以及正确的理性思维,此外还需要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能力和态度, 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意识。因此,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以生物核心素养为指向,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认知差异,通过课堂中的各种教与学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生物知识体系,以此理解相关的生命现象和本质。将生物学的自然现象以及问题作为引导,通过设计相关实践活动来提高高中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且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所以,在做教学设计时,毫无疑问的要将学习指向生物核心素养,把生物核心素养置于教学设计的灵魂地位。 二、指向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指向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内容的核心在于生物 学科的资源利用、学生自主预习以及课堂学习过程。本文将以课堂学习过程为重点进行粗浅论述。 对于生物课堂活动来说,常见的形式有:结合视频、图片、数据进行问题讨论;根据现象自主探究;教师演示等。重点在于,高中生物学习课堂需要有一定的目标和 指向性,因此无论教师选择何种教学形式都应该注重目的性教学,将核心内容贯彻到教学过程中。下表为以 “DNA 分子的结构”为教学内容所进行的课堂互动环节,并且对教学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核心素养指向点进行分析和展示。 ( 下转第157 页)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会考知识点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会考知识点 一、常见文件类型及格式: 扩展名说明打开该类型文件的常用软件 文本文件TXT 纯文本文件记事本 DOC Word文档Word WPS WPS文档金山WPS软件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文档FrontPage、记事本、Dreamweave、PDF 电子图书文档Adobe Acrobat Reader 图形文件BMP 位图图像(无压缩)画图程序、Photoshop JPG 是按JPEG标准压缩的文件ACDSee、PhotoShop、Flash发布 GIF 即可存储静态图像,也可存储动 态图像,常被用于网页制作 ACDSee、PhotoShop、Flash发布 PSD 以层的格式生成图像PhotoShop 声音文件WAV 声波文件格式(无压缩) 录音机程序 MID 记录的MIDI信息,记录演奏乐 器的各种信息或指令 Windows Media Player MP3 一种音频压缩技术Windows Media Player 动画文件FLC 用3DSMAX动画制作软件创建的 三维动画文件 3DSMAX GIF 目前网页中普遍使用的二维动画 文件格式 ACDSee、PhotoShop FLA 矢量动画格式,FLASH源文件Flash SWF fla文件在Flash中编辑完成后 输出的成品文件 Flash、Flash发布 视频文件AVI 音频视频交错格式。Windows标 准视频格式 Windows Media Player、Flash 导出 MPG 是按MPEG标准压缩的视频文件Windows Media Player 其它文件XLS Excel工作表Excel PPT PowerPoint演示文稿PowerPoint MDB Access数据库Access WMF Office的剪贴画,矢量图形Word、Excel、PowerPoint记RAR、ZIP 无损压缩后的文件RAR压缩软件、ZIP压缩软件 11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计算机应用中,CA1是指()。 A.计算机辅助制造 B.计算机辅助设计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计算机辅助决策 2、手机上广泛使用的手写输入技术,主要用到了()。 A.字符识别技术 B.数据库技术 C.网格技术 D.通信技术 3、一幅未经压缩的800×600像素的256色BMP图像,其文件存储容量大小约为()。A.156KB B.469KB C.469MB D.236KB 4、某算法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当输人a、b的值分别为7、9,该算法的输出结果为()。 A.16 B.9 C.7 D.2 5、在保持纵横比的情况下,将一幅1024×768像素的图像宽度调整为50%,则调整后图像的宽度、高度的像素值分别为()。 A.512、768 B.1024、384 C.512、384 D.384、512 6、小张在制作一个Photoshop作品时图层面板如下图所示,他发现“文字图层”中的文字

内容不能显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文字图层”未被选定 B.“文字图层”被隐藏 C.“文字图层”被锁定 D.“文字图层”被“图层1”挡住 7、小明用GoldWave软件截取一段背景音乐如下图所示,当前选定部分的音频长度为()。 A.1:29.816 B.29.656 C.3:37.339 D.1:59.473 8、下图是小明用Word制作的电子报刊中的一页.他插入的背景图片所采用的版式是()。

A.四周型 B.嵌入型 C.衬于文字下方 D.浮于文字上方 9、图像文件“校园.bmp”的属性窗Vl如图所示: 该图像的存储容量约为()。 A.10MB B.4.5MB C.18MB D.2.25iMB 10、有一个用Access软件创建的数据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P2 2.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P3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P3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P3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P3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P3 5.信息具有时效性。P3 1.2 信息的编码 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诺依曼经典性建议: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1B=8b;1KB=1024Be;1MB=1024KB;1GB=1024MB。 6..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7.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8.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1101)2 1.2.2字符编码: 1.计算机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2.具体请见书本P6页。其中控制字符有34个,编码0-32和127;图形字符包括26个大写英文字母65-90、26个小写字母97-122、10个数字符号、32个标点及其他常用符号。 3.如(1)已知“A”的ASCII值为65,问“C”的ASCII值为多少? 答:“C”的ASCII值为65+2=67。 1.2.3汉字编码 1.汉字编码: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2.汉字输入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码。 3.常用的输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形音码。 4.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能提供216=65536个代码。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 5.汉字的编码按照GB2312-80标准,使用2字节编码。 6.会观察码:如用16进制显示了“PC个人电脑”这几个字的码:50 43 B8 F6 C8 CB B5 E7 C4 D4,问“个”字码是什么? 答:因为英文占1字节,中文占2字节,所以“PC个人电脑”占10字节,1字节=8位,所以总共80位,每4位二进制转换成1位十六进制,所以对应的“个”字码是:B8F6 1.2.4多媒体信息编码 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这个过程称“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转换任务的电路或芯片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C。 2.数模转换(D/A转换):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如CD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即每秒钟要采样44100次。 4.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5.像素(pixel):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像看成由许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开展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 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吴江市盛泽中学信息技术备课组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教师招聘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基础知识点大纲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大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 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P2 5. 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5.信息具有时效性。 1.2 信息的编码 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 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 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 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6. n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7. 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8. 二进制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9. 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反之相同。 如7F H=0111 1111 B。其中H和B是进制标识符。 10. 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11. 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 11010 )2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提纲.doc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归纳 主题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定义: 信息论奠基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物质、能量是当今社会的三大资源) 我国学者钟义信: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传递性、真伪性 普遍性: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信息存在。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不是信息,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共享性: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价值性:信息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其价值因人而异,同物质和能量的价值有要质的区别。 时效性: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因此反映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信息也应随之而变化。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2、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徵电于找术为基础,以甘算机找术为核心,以通 信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皐技术叙 ....... ?? ?? ?????? 3、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信息在人脑屮存储和加工,利用声波进行传递,是猿到人的标志) 第二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首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第三次:造纸术(蔡伦)和印刷术(毕升)的发明和应用(使信息可以大量生产,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圉) 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等的发明和应用(信息传递效率一次发生了质的E跃) 第五次: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信息的处理速度、传递速度惊人提高) 4、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屮的应用 应用:日常生活、办公、教育、科学研究、医疗保健、企业、军事等方面。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信息与信息技术-1 课程内容:教科版第1.1节和1.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2.结合具体例子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价值性、时效性、可伪性、共享性、依附性等。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描述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4.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课标条目: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基础要求:能举例说明信息的特征,能结合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条件要求:计算机教室、教室 1.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答案:C 2.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通过载体来呈现,这说明信息具有( ) A.载体依附性 B.传递性 C.时效性 D.真伪性 答案:A 3. 到目前为止,人类一共经历了( )信息技术革命,其中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答案:C 4.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向( )方向进一步发展。 A.商业化 B.大众化 C.人性化 D.人性化和大众化 答案:D 5.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既有积极的一面,还有消极的一面 B.青少年不用学习信息技术,只要一心读书就行 C.青少年不能过度崇拜信息技术,也不能盲目排斥信息技术 D.青少年学生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答案:B 网络信息检索-3 课程内容:教科版的2.2和2.4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2.描述“全文搜索”、“目录索引搜索”和“在线数据库检索”的区别。 3.知道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的功能区别。 4.能够下载网页上的文字、图片、动画等信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关键字搜索需要的信息,并且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 课标条目: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基础要求:能够熟练使用浏览器,对于信息有一定的基础认识,知道如何从要搜素的信息

教师招聘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基础知识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大纲 第一章信息和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 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P2 5. 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5.信息具有时效性。 1.2 信息的编码 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 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 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 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6. n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7. 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8. 二进制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9. 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反之相同。 如7F H=0111 1111 B。其中H和B是进制标识符。 10. 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11. 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 11010 )2 1.2.2字符编码: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 左用“0填充”,可以表27=128种编码。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汇总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 2、信息的基本特征 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 如:3D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试验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 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 放出来的技术。 智能代理技术 主动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 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硬盘、内存、显示器

(完整版)高中教资详细整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1、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客观性、时效性、依附性、可传递性、可共享、可存储、可加工处理。 2、信息技术概念? 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是能扩展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是能代替和延伸人的感官及大脑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3、信息安全概念? 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来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4、信息安全三要素? 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5、获取信息的途径? (1)利用人力直接获取信息; (2)利用设备来获取信息; (3)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获取信息; (4)通过阅读书籍资料获取信息; (5)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获取信息; (6)通过光盘等电子出版物获取信息; (7)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 (8)通过遥感遥测获取信息。 6、信息获取的过程? (1)定位信息需要;(2)选择信息来源(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4)保存信息 7、信息获取的工具? 扫描仪、照相机、录音设备、摄像机、计算机 8、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国际互联网)概念?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实现信息的国际交流,同外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相联接。 第二章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9、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 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 10、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 (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3)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11、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三个特点?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课程目标;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 (3)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1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选修、必修)?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具体要求

20210308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具体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教学设计理念 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数学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②充分理解数学课程“科学性、系统性、思维性和应用性融合统一”的课程特点,实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教学”的观念。 ③关注主题意义,制定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单元设计内容 参评教学设计以章为整体,有机整合课程内容,避免脱离主题意义或碎片化的呈现方式,经得起教学实践检验且形成教学反思。 3.章设计原则 ①整体性 设计者要有整体的章意识,要结合章教学要求,对照“课程标准”设置章整体教学目标:每个课时目标的设定都为达成章整体目标服务;以此确保教学目标可达成,可操作,可检测;教学设计要为学生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 ②合理性 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要切实符合学情;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逻辑连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教学评价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学习活动的设计有情景,有层次,有实效。 ③实效性 教学设计要应体现现代教学技术对教与学的加持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支持和激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开展主动、个性化的探究活动,实现深度学习,从而取得实际效果。 ④一致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学设计应通过数学活动实施各种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形成性特征,充分发挥诊断性评价的功能,真正确保教、学、评一致性。

二、设计模板: 各参评小组按照设计模板的栏目进行设计,所有正文均为小4号宋体。A4纸张打印。行距为固定值16。

三、任务分工: 本次评选既是一次评比活动,更是资源建设活动。在课题上为避免重复进行分工,请大家按照分工表进行设计,各县区在分配学校课题时也不要重复。注意:章教学设计的1(章解读)~5(章整体教学思路)条需要承担学校的所有参评小组共同完成,且只排在每一章的第1课时教学设计之前。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注:以下所有考点,要求理解+背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 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中国古代信息传播方式有:信鸽传书、烽火告急、结绳记事等。 二、信息定义的不同观点: 1、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3、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三、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源)(信息传递)(信宿) 四、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 2、共享性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4、价值相对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五、什么是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3、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六、信息技术包括的四大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七、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第二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五次: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 八、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九、信息技术对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3、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十、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1、信息泛滥 2、信息犯罪 3、信息污染 4、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十一、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一、获取信息需要经历的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二、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笔等 三、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四、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类搜索引擎的应用(观看提供的Flash动画) 五、搜索时怎样用好关键词? 1、提炼关键词:提炼最具有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 2、细化搜索条件:添加关键词 3、用好逻辑符号:“AND” 、“OR”、“NOT”、“+”、“-”、“&” 、“^” 4、强制搜索:添加英文双引号“” 五、常见下载文件的类型: 1、音频(.mp3) 2、视频(.avi)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统考《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答案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统考《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答案 1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广泛使用和十分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依法应用与采用实名制注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限制了言语自由和使用权限 B: 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C: 提高了网络的传输速率和信噪比 D: 降低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分值: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B。考点:对实名制的认识。首先,我国网络实名制原则是“前台自愿,后台实名”,公民的信息都将保存在公安部的第三方平台中,从技术上和制度上都提升了安全等级。其次,网络实名制并不影响表达自由的权限。最后,网络实名制将促进网络诚信制度建设,维护网络清朗空间。 2 删除一条网贴,收费400至800元,短短4个月牟利28万余元。南京首例“黑客”有偿删帖案,2014年10月24日在玄武区法院宣判,杭州一家电子公司技术总监周某获刑五年三个月,另一名参与者在校大学生谭某获刑五年。下列关于在校大学生谭某参与删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违法行为,应该予以惩处 B: 属于个人兴趣爱好,并不违法 C: 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并不违法 D: 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并不违法 (分值: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A。考点:网络犯罪。有偿删帖是指某些公关公司主动出击搜寻政府、企业负面信息后,再通过相关网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删帖,并支付一定费用。任何声称可收费删帖的行为均涉嫌违法欺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5年1月21日宣布,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启动一项针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力度空前的专项整治行动。 3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要查看系统中的隐藏文件,应在图2所示的“文件夹选项”对话框中选择()。

2019年上半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资格教案汇总

2019年上半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资格面试题目汇总 一、考题回顾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Excel窗口》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做好的课程表,提出问题“运用我们之前所学的记事本或写字板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吗?”学生给出的回答是“能”,使用word中的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次出示“某公司的财务表,图表等”,提问“这些还可以制作吗?”学生会给出答案“好像不能”。 教师:“那么今天老师在给大家介绍一位数据处理的大师——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引入新课——认识Excel窗口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启动Excel 教师先介绍有关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的有关知识。并且进行提问“如何启动Excel呢?” 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启动“Word”的方法,进行自主的探究。并请学生演示他们的方法,根据多个同学的演示操作,教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结启动Excel的三种方法: 1.双击桌面上Excel的快捷图标。 2.单击【开始】→【菜单】→【程序】→【Microsoft Office】→【Excel】 3.在桌面空白处右击鼠标选择【新建】→【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然后单击,单击Excel图标,同样可以启动Excel。Excel已经打开了,那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任务二:认识界面 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和已经打开的软件两人一小组,自主的认识Excel界面,之后教师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用鼠标指,学生说出其部分名称。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名菜单的名称,但是对于菜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