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岁月流金,盛世丰年。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带来的希望中,我们告别了奋发有为、硕果累累的2012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积极进取的2013年。

当玛雅人的世界末日预言如期落空,西方在“震荡的十年”中惊魂未定,中国人却正以难以撼动的决心,导引一场持久深刻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这样一条新型发展道路,超越了对发展速度的顶礼膜拜,意味着对发展理念的全新诠释:解决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但是靠的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一家外国媒体这样评述:“好在有中国的绿色大跃进,给世界经济大衰退添上一抹亮色。”

在这条新型发展道路上,环境保护迎来了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的重大机遇。2012年注定是永载中国环境保护史册的一年。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时还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概念,反映了我们党的高瞻远瞩。这也昭示着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更加强化,指导思想更加明晰,重点任务更加突出,保障措施更加有力。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环保系统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要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扎实推进,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民生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成效显现,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得到切实强化。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线、主战场和大舞台上的地位明显提高、作用显著增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注重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环保工作的任务仍然艰巨;我们更应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环保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代表了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要有新提高,在运用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美丽中国、探索环保新道路上有新举措,在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环境问题上有新思路,在全面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上有新进展,在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上要有新成效。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基础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要实现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可以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准确把握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保部门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培育壮大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基本定位,是党和国家赋予环保事业的新使命、新领域、新内涵。这要求我们增强宏观意识,立足服务转型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需要,将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环保工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推动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继续坚持污染减排不放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坚持全防全控、重点攻坚、高效治理,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长期坚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实践。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是实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战略思想的根本路径,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探索环保新道路源于环保系统三十多年的生动实践,已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成为引领环保事业不断前进的鲜明旗帜。环保新道路的内涵是“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目标是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探索环保新道路是一个薪火相传、永不停滞的过程,需要建设一支作风硬、水平高的环保队伍,需要我们从现在起严格要求自己,改进工作作风,大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融入新理念、进行新实践、创造新办法,把环保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新的起点,新的命题,新的挑战。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蓝图,靠什么绘就?13亿人的美丽中国梦,靠什么实现?我们环保工作者应以什么样的精神延续环保新道路?时间将曾经的辉煌留给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带给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实践者,以优异的环保工作成绩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也是党的奋斗历程中又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这次大会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五年前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五年后的今天,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地位的"升格",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

这样的历史性跨越,来自于现实的严峻挑战,人民的强烈期盼。过去的十年,我国工业化突飞猛进,城镇化率突破50%,曾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土中国,在推土机、

生产线和办公楼的强力推移下,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记忆。然而,当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崛起于东方大地的时候,也日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困扰;当国人的钱包日益鼓起来以后,也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物质丰富并不是生活质量的全部,清新空气、干净的水、宜居环境、放心食品也是幸福的必备元素;让人民群众过"一手拎着钱袋子、一手提着药罐子"的日子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

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因此,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目标,提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才会引起如此强烈而广泛的共鸣。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应对能力,也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必须从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开始。虽然过去我们经济发展很快,但同时我们付出的代价也非常高。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友善地对待资源,友善地对待环境,再也不要走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近年来,邵阳市重工业在工业经济中的份额显著提升,重工业的高速发展对加快邵阳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增加了节能降耗的工作难度。我们必须整合现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能够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建筑与人口密集、道路狭窄与交通拥挤等矛盾,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地下人防工程拓展城市空间,缓解城市环境压力,"向地下要土地"、"向地下要空间",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有效地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经济发展吸纳更多的要素资源。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建设开放邵阳、数字邵阳、森林邵阳、幸福邵阳。

大力推进邵阳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能降耗意识,采取有力的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构建循环型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加强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加快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套建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高耗能行业中生产能力落后、工艺技术低端、破坏资源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突出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重点水域等生态体系和物种资源实施重点保护和恢复,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严格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征地规模。

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有力的臂膀。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助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彻底扭转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党的十八大已为中国未来展现出灿烂的前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再次凝聚起力量。我们应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开拓进取,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作者系邵阳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

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十六大以来,“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进入党的执政视野,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过去10年间,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德班,历届气候大会上,中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本届党中央执政理国最有富创新和特色的地方。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中国”,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聚焦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的绿色愿景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绿色发展”、“美丽中国”……随着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崭新的提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词语迅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新高度——

生态文明独立成篇,五位一体协调推进

“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专门用了二十分之一的篇幅,在第八个大问题中全面阐述了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非常非常多的新提法。美丽中国、珍爱自然,总书记在报告中把生态文明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作为一个来自基层的林业科技工作者,我心潮澎湃,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报告说出了担负着重要使命的林业战线的所有人的心声。”十八大代表、

宁夏林业研究所股份公司董事长李健说。

这个在沙窝窝里与荒漠搏斗了大半辈子不掉泪、不屈服的女强人,像所有林业人一样,为报告中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提法自豪、激动。

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虽然十七大报告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在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独立成篇,作为单独的一个部分,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这是一个亮点。这个亮点就体现在,它完整、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什么、方针是什么、途径是什么、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十八大代表、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侯勇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好,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管理学院院长霍国庆则在新浪实名认证微博上表示:“未来中国五位一体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网友“河水上山来”说:“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原上海投资编辑部主编王耕也在微博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新的概念,相当正确。我们的发展,不但要考虑当代人的生活水平,而且更应该考虑中华民族子子孙孙的生存问题。这是有战略远见的提法。”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十八大代表、浙江省政协代秘书长孙文友说,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理应成为大家的责任和共识。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作为一名林业人,我在这里表个态,十八大结束后将在龙江森工系统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切实肩负起历史责任,履行好神圣使命,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毫不动摇地加快森工发展,为祖国山河披上美丽绿装,为科学发展提供生态屏障。”十八大

代表、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告诉记者。

新概念——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什么是生态产品?单就提法本身,许多人就会觉得很新颖。对于生态产品的内涵、定义,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没有人会否认,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这些都是生态产品。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一表述新意十足,内涵丰富,引起会场内外广泛关注。

“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杨伟民说,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们国家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提高,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在减弱。“过去我们定义产品,都是从生产角度定义。把树砍了,是一种劳动,树变成了产品。但把树砍了以后,它提供清新空气的重要功能损失了,清新空气这种生态产品就没有了。”

“生态产品”的概念让十八大代表、招商银行青岛分行营业部储蓄主管刘娟眼前一亮。“以前没有看到过这种表述,这一新提法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绿色食品,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会在周末赶到郊区农村呼吸清新的空气。”

“一些重点水域出现水污染,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敲响了保护自然的警钟,需要我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十八大代表、长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丽娟说。

十八大代表、广西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形式的文明,要想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就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破解地方发展难题的出路所在。

十八大代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有德一辈子在做的事情就是治理沙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王友德说,现在国家对自然保护区越来越重视,实行了封山禁牧政策,对草原、植被进行恢复,并进行了大量的植树造林工作。现在在宁夏,风速明显降低了,水分蒸发量明显提高了,沙尘暴明显减少了,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这些就是我们多年来坚持植树造林、治理荒漠所产生的生态产品。

“生态文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可持续发展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绿色发展是增加更多绿色投资,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当然,这些生态资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满足现代人生存需求、留给子孙后代的生态产品。

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通过大力植树造林、荒漠化治理以及湿地保护,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16.55%增加到现在的20.36%,森林面积达到1.96亿公顷,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生态差距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作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我国林业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肩负重要使命而又充满巨大挑战。

新目标——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真是个好决策,太有必要了!”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党支部书记毕世华代表难掩内心的激动,在这个彝族汉子心里,天蓝、地绿、水净,勾画的就是他家乡的未来。

毕世华的家乡正在大力提倡种植经济作物,“要绿色的,比如核桃、金果、咖啡等,而且坚持退耕还林,效果很明显。只要下定决心,努力想合适的办法,就可以让山更绿、天更蓝、景更美。”毕世华说。

激动的不仅是毕世华,“美丽中国”,这个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上的新名词,这个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新目标,让大家津津乐道、兴奋不已。许多代表、专家认为,美丽中国将是构成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其实,从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到2009年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四个新的历史定位,再到今年参加义务植树时,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林业建设要为祖国山河披上美丽绿装,为科学发展提供生态屏障,在这些对现代林业发展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的论断论述中,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为一个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而谋划。同样在这些论断中,林业的使命越来越清晰,方向也越来越明确:向着建设美丽中国前进。

延安是我国第一个实行退耕还林措施的地区,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代表自豪地说:“从1999年到今天,绿色已向北部沙漠地区推进了400公里,形成了一道绿色走廊。正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延安市正在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老区的贡献。”

十八大代表、黑龙江省鸡西市委书记许兆君曾在“林都”伊春工作,至今他仍然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林业人。许兆君说,科学发展就要绿色发展,就是保护性发展,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要关注生态建设。只有生态建设做好了,树绿了,山青了,才能建设美丽中国。

来自邓小平故里的十八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掩饰不住参加这次盛会的兴奋之情,他说,广安是四川的农林大市,目前已锁定林业产业发展新目标,到2020年,全市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40万亩,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0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2500元,努力把广安建设成为四川林业产业强市,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

要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十八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说,“报告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坚定了我们走绿水青山、民富市强道路的决心,我们要争取早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市,努力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绿色发展范式。”

“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让我们感到无比振奋。”十八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委书记李静说,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更是每一位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

安徽省绿学会副会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潘国泰认为,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被写进十八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丽中国,每一个中国人无比向往、充满期待,每一个林业人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用一个用网友“长白寿水”在微博中的话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并行不悖的,应同步进行。可持续发展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努力建成环境友好的美丽家园。国人期待,世人瞩目,目标既定,中国加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