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1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

构造—热事件。因河北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2

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

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

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3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

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新疆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康定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4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

晶基底。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5晋宁运动

晋宁运动(Jinning movement,Tsinningmovement)由米

士(P.Misch)于1942年创名,是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

根据云南省中、东部晋宁、玉溪等地南华系澄江砂岩与下伏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之间的显著角度不整合确定。这次运动发生于距今8亿年左右。使昆阳群剧烈褶皱,而澄江组则为后造山磨拉石建造。此不整合在华南普遍存在。前澄江运动、皖南运动、休宁运动、雪峰运动等均与之相当。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块,晋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型板块-扬子板块。晋宁期相当于中元古代到新元古代的时间阶段,

1800-680Ma。6加里东运动

加里东运动是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泛指早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欧洲普遍用于早古生代变形的名词。以英国苏格兰的加里东山而命名,志留系及更早地层被强烈褶皱,与上覆泥盆系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形成从爱尔兰、苏格兰延伸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加里东造山带。

加里东运动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为加里东褶皱带。1888年

由休斯(E.Suess)创用,主要指欧洲西北部晚志留纪至泥

盆纪形成北东向山地的褶皱运动。这一时期的地壳运动,使延伸于北爱尔兰、苏格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东向格兰扁地槽、西伯利亚的萨彦岭地槽、中国东南部加里东地槽、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地槽及北阿帕拉契亚地槽(古大西洋)形成褶皱山地。加里东运动的完成标志着早古生代的结束。加里东运动在寒武纪时最主要的地壳变动为升降运动。自早寒武世开始海侵,中寒武世海侵达到最高峰,海水侵入阿拉伯陆台和印度陆台的北部;到晚寒武世时,由于有些地方陆地开始上升,故海水面积相对缩小,特别在西伯利亚陆台。寒武纪时,亚洲各大地槽带都沉积有砂岩和石灰岩等地层。志留纪时,在陆台区和中央哈萨克斯坦等大地槽区,有大规模的海侵。整个寒武纪和志留纪末期以前,亚洲陆台基本上是沉降时代和海水侵入时代,这是加里东运动的前半期。早古生代末古大西洋关闭,从而使北美板块与俄罗斯板块碰撞对接,形成“劳俄大陆”。中国西部柴达木板块与中朝板块拼合,古祁连海褶皱关闭。其他许多古海洋(如古鸟拉尔海洋、古北亚海洋、古太平洋、原特提斯洋等)都遭到加里东运动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各大陆板块边缘的陆壳增生。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古老地台更趋向于稳定。

志留纪末泥盆纪初,亚洲在很多地区发生了褶皱运动。在原来的许多大地槽中,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水后退,形成众多高山。这一阶段是加里东运动的后半期,亦即造山时期。贝加

尔湖沿岸诸山、东萨彦岭、西萨彦岭、叶尼塞山脉、库兹涅茨阿拉套山、阿尔泰山、唐努乌拉山、杭爱山以及我国华南的加里东褶皱带,都是这一阶段形成的。至此,亚洲原有的地槽缩小了,而陆台却扩大了。7海西运动

由德国海西山得名。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海西或华力西褶皱带。海西运动起初在德国用于不同时期褶皱、断裂作用造成的任何山地,后限指晚古生代造山运动。海西运动使西欧的海西地槽、北美东部的阿帕拉契亚地槽、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地槽、中亚哈萨克地槽及中国的天山、祁连山、南秦岭、大兴安岭等地槽褶皱回返,形成巨大山系。此时北半球各古地台之间的地槽带变为剥蚀山地。海西运动的完成,标志着古生代的结束。

海西构造期,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当加里东运动因褶皱造山而终结后,即转入整个地壳比较稳静的泥盆纪,这时没有褶皱运动,只有升降运动。因此在加里东造山带上,形成了许多陷落盆地群,如库兹涅茨盆地、米努辛斯克盆地。在这些盆地里,后来都沉积有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泥盆纪末期,海侵现象又为陆地上升所代替,但到早石炭世时,在大地槽和地台上,又有大规模的海侵,一直延到中石炭世,这一时期为海西运动的前半期。

中石炭世开始海退,接着在中石炭世和晚石炭世之间,就开始了海西褶皱运动。这个造山运动在二叠纪结束,从石炭纪

末到二叠纪,为海西运动的后半期。海西运动形成的山脉主要有乌拉尔山脉和哈萨克斯坦、蒙古、长白—兴安褶皱带、秦岭—昆仑褶皱带、祁连山、天山等。海西褶皱运动,将俄罗斯地块和西伯利亚地块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亚欧大陆的雏形。至此,亚洲大陆的面积又一次扩展,而地槽却又一次缩小了。

海西构造期形成的山脉和加里东构造期形成的山脉都可称

之为旧褶皱山,由于山脉硬化较早,久经侵蚀,地势已大为降低;而今日的地形,主要是阿尔卑斯期以后所隆起的山块。8印支运动

印支运动又称印支构造期,简称印支期,是晚二叠纪至三叠纪(257-205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印支运动。由印度支那半岛(中南半岛)得名。该时期形成的褶皱带称印支褶皱带。

法国地质学家Gromaget(1934)在研究越南的地层时,首次提出印支运动的概念。后经黄汲清的倡导,这一概念在中国也得到广泛使用。最初,印支运动只是指中南半岛和中国华南地区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所表现

的构造运动,但如今已经把从晚二叠世至三叠纪之间的构造运动都统称为印支运动。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许多地质学家对这一时期的地壳运动作过大量研究,并分别以“象山运动”、“艮口运动”、“淮阳运动”

等命名。对这期运动,有人认为属于晚期海西运动,有人认为属于早期燕山运动。1945年黄汲清将阿尔卑斯运动划分

为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3个旋回。印支运动对中国古地理环境的发展影响很大,它改变了三叠纪中期以前“南海北陆”

的局面。包括川西、甘肃和青海南部等地的“雪山海槽”全部

褶皱升起;海水退至新疆南部、西藏和滇西一带,仍属特提斯型海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部分已由浅海转为陆地。从此中国南北陆地连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环境。印支期对于中国地质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属于亲冈瓦纳构造域的思茅-印度支那板块、保山-中缅马苏地块均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使中国四分之三的陆地完成了拼合和统一。

具体过程是: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在中三叠世末期率先完成碰撞、拼合,形成华南板块,二者之间则形成绍兴—十万大山碰撞带。几乎与此同时,思茅-印度支那板块也与之碰撞拼合,之间形成金沙江碰撞带的南段。晚三叠世,保山—中缅马苏地块拼合到华南板块之上,之间形成澜沧江碰撞带的南段。最后,华南板块与在印支期之前已经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的中朝板块发生碰撞、拼合,之间形成秦岭—大别山碰撞带(其东段为南黄海嵌入构造所阻断)。由于印支期的构造

活动相当剧烈,在发生碰撞的各板块内部都发生了广泛的褶皱变形。据估计,上述四条碰撞带所形成的山脉都不太高,

估计海拔不超过3000米;而且由于当时中国大陆的纬度要比今天偏南10度左右,四条碰撞带均位于热带—亚热带区域,炎热潮湿的天气使这些山脉很快就被夷平。今天位于金沙江断层带和澜沧江带断层带附近的横断山脉,以及位于秦岭—大别山断层带上的秦岭,都是在印支期以后的构造运动中升高的。

印支运动在中国及其邻区大地构造发展中的意义十分重大。印支运动使亚洲东部三个不同陆块(扬子、中朝、西伯利亚)进一步叠接。当时,在西伯利亚与中朝之间(中亚—蒙古褶皱系)和中朝与扬子之间(秦岭褶皱系)都曾发生过强烈的褶皱、逆掩,使地壳进一步叠覆、缩短。在滨太平洋构造域,印支运动标志着西太平洋比尼奥夫带强烈运动的开始。它不仅使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的印支地槽褶皱,而且使中国东部大陆地壳开始活化,形成自西向东,即由大陆向海洋愈来愈强烈的基底和盖层的褶皱和逆掩,以及相应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自此以后,中国东部地区转化为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化带。印支运动是特提斯构造带第一次重要的构造活动。这一褶皱带向南经马来、印尼与滨太平洋印支褶皱带相连,向西经帕米尔、阿富汗一直延伸到高加索或更远。9燕山运动燕山运动(又称老阿尔卑斯阶段)是晚三叠世到白垩世时期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从2亿1千万年左右开始,到6500万年前结束,在地史上主要属于侏罗纪末到古近纪初

时期。在我国许多地区,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北京附近的燕山,是典型的代表。地质学家把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强烈的地壳运动,总的叫做燕山运动。

燕山运动是以北京附近的燕山为标准地区而得名。此后中国地质学家对燕山运动不断进行研究,并提出不同的分期意见。燕山运动对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和地貌轮廓的奠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江上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脉,也使长江开始逐渐形成。此时中国陆域又有扩大,古地中海继续后撤。由于构造背景不同,燕山运动的强度和表现形式有明显的东、西差异。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为相对稳定的一些大型内陆盆地所在,如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它们在中生代期间几乎连续地接受河、湖相沉积;盆地外围已固结了的古生代地槽带,普遍发生基底褶皱。上述一线以东,构造活动较强烈,造成许多北北东或北东向平行斜列的褶皱断裂山地和大量小型断陷盆地,并伴以岩浆活动,特别在东南沿海一带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的喷发尤为剧烈,显示了太平洋沿岸地带构造活动的加强。经过燕山运动,中国地貌的构造格局已清晰地显现出来。

这一时期,东亚构造体制也发生了重大转换,西伯利亚板块向南、太平洋板块向西、印度洋板块向北东同时向中朝板块汇聚,形成了以陆内俯冲和陆内多向造山为特征的“东亚汇聚”

构造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晚侏罗世大陆汇聚导致岩石圈急剧增厚,随之引发早白垩世岩石圈垮塌和大规模岩浆火山作用,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向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发生更替,成为中国大陆和东亚重大构造变革事件,这是燕山运动的基本内涵。10喜山运动

喜山运动,泛指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发生于第三纪的喜山运动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有三个主要造山幕:第一幕发生在始新世末期到渐新世初期,海水从青藏高原全部退出,并伴随有强烈的褶皱、断裂及中性岩浆岩的侵入;第二幕,发生于中新世初期,有强烈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形成大规模的逆冲断裂和推覆构造,导致地壳大幅度隆起和岩浆侵入;第三幕从更新世至现在,主要表现为高原的急剧隆起,周围盆地的大幅度沉降,以及老断裂的继续活动,部分地区有第四纪火山喷发活动。

喜山运动不仅限于喜山地区,也影响到中国台湾省及地中海、高加索、缅甸西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和堪察加等广大地带。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脉都是这一期形成的,为地壳上最新的褶皱山系。直到现在它的活动仍很强烈,喜山运动后,进入了第四纪。

喜马拉雅运动是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发生的又一次剧烈的

构造运动。在喜马拉雅期间,印度板块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撞上了欧亚板块,使整个欧亚板块东部再次受到了近南

北向的挤压作用,而中国西部受到的影响最大。

在剧烈的挤压作用下,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被迅速抬升,随之形成了大型滑脱构造,在滑脱面之上发育了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逆掩断层,其中较大的自南向北依次是喜马拉雅主前缘断层带、喜马拉雅山主边界断层带、喜马拉雅山主中央断层带、定日—洛扎断层带、雅鲁藏布江断层带、噶尔—纳木错断层带、班公错—怒江断层带、空喀拉—唐古拉温泉断层带和金沙江断层带等。这些逆掩断层之间形成巨大的褶皱断块山系,自南向北依次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可可西里山脉等;断层带本身则表现为山脉间和高原上的低地。

在青藏高原以北,同样出现了一系列的逆掩断层。与青藏高原不同的是,这些逆掩断层的倾向并不相同,因此并未形成像青藏高原那样的叠瓦构造,而是使两条倾向相对的断层之间的地块相对上升,两条倾向相背的断层之间的地块相对下降,从而形成盆岭相间的构造。如康西瓦—昆仑山断层带和塔里木南缘断层带之间的昆仑山地上升,塔里木南缘断层带和库尔勒—乌恰断层带之间的塔里木盆地下降,库尔勒—乌恰断层带和伊林哈别尔尕—亚干断层带之间的天山山地上升,伊林哈别尔尕—亚干断层带和德尔布干—克拉麦里断层带之间的准噶尔盆地下降,柴达木南缘断层带和宗务隆山—青海湖南缘断层带之间的柴达木盆地下降,宗务隆山—青海

湖南缘断层带和北祁连北缘断层带之间的祁连山地上升,等等。

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在东西向的张裂作用下,原有的近南北向的断层如闽粤沿海断层带、郯城—庐江断层带、大兴安岭东侧断层带、太行山东侧断层带、武陵山—大明山断层带等均转变为张裂性的正断层,沿其中某些断层还有花岗岩侵入。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张裂断层,如汾渭断层带、大雪山东缘断层带等。

南海、东海、日本海也均在这一时期受东西向的张裂作用而大幅张开,成为西太平洋的边缘海。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也是由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堑带积水而成的。

喜马拉雅运动过后,现代的中国地貌基本形成。在中国西部,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迅速抬升,使后者成为“世界屋脊”,并导致昆仑山、天山、阿尔金山、祁

连山和阿尔泰山的抬升(“活化”),以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的相对下降,新疆地区的“三山夹两盆”地

貌就此形成。在中国东部,近东西向的张裂作用则使李四光提出的新华夏构造体系中的三大隆起带和三大沉降带之间

的相对高差加大,其中第三隆起带东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雪峰山一线成为中国地貌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

分界线,而第三沉降带南段(即四川盆地)以西的横断山则连同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起成为中国地貌第一级阶

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这种三级台阶的地貌使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最终得以全面形成。TOP榜

点击下文直接查阅

都说了,别和搞地质的一起出去旅游……石油工业动画,堪称「好莱坞大片」物探版《小苹果》,一曲唱尽物探甜酸,

桔灯激情演绎地质人的苦难与幸福世界石油之最,最全总结,吐血整理!构造地质演示动画,史上最全版,必藏!壮观| 地质学家拍摄的地质美景你所不知道的“页岩气革命”!(知识量巨大、烧脑、慎入!)『中国地质图』最全汇总地质之美-构造地质学科普系列图片

精选TOP20

2014年甲级测绘资质单位名录世界上最贵的石头,惊艳啊!打开中国地图的正确方式中国地质大学为什么有两个?——谈中国的“八大学院”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识别大

全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这是目前为止最清晰解释!水力压裂技术,动画讲解(带中文字幕),涨姿势了给力的国外地

质科学网站(更新),超实用!历数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共33处,最全整理)绝美的石头开花大自然巨献!

地质构造类型及其说明介绍

第三节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质体(geologic body)或地壳中的岩块受到应力作用造成永久变形的产物。地质体泛指天然的岩石块体,而不论其规模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和成因。地质体在地面上直接露出部分称为露头(outcrop)。露头上往往赋存有地质构造的一些信息,因而成为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应力作用下,地质体有的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变位),如平移和平稳的升降;有的出现形体改变(形变和体变)和方位扭转。这些变化后的产物统称为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水平构造(horizontal structure)、倾斜构造(dipping structure)、褶皱(fold)、断裂(fracture)以及岩浆岩作用产生的构造等。 一、地质构造空间位置的测定 为了研究地质构造,首先要确定它的空间位置,也就是确定地质构造的产状。 组成地壳的岩石从总体上看,岩浆岩占绝大部分,其次是变质岩,沉积岩仅占地壳岩石总量的5%左右。但从地壳表层(0-3km)的岩石看,具层状构造的沉积岩和火山岩超过岩石总量的80%。地质构造的各种类型在层状岩石中发育最好,表现得最清楚。下面着重介绍岩层产状的测定方法。 (一)岩层的产状(attitude of stratum) 岩层的产状即岩层在空间的位置,以其层面在三维空间中的延伸方向和与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交角关系来确定,即用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变量来度量。这三个变量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图12-4)。 1.走向(strike)层面与水平面相交所得的直线称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指示的方向即是岩层的走向。它有两个方向(二者相差180°)。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延长方向。 2.倾向(dip)在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为真倾斜线,此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为真倾向线,真倾向线指示的方向是岩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倾向只有一个,表示岩层向下倾斜的方位。层面上与走向斜交的直线均为视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视倾向线,其方向均为视倾向。 3.倾角(dip angle)层面上真倾斜线与真倾向线的夹角为岩层的真倾角,简称倾角。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夹角为视倾角。所有的视倾角均小于真倾角。 岩层层面的产状须在野外的岩石露头上用地质罗盘直接测量。所测量的层面应具有代表性,

第四章 地壳运动及变化(2017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

E单元地壳运动及变化 E1地壳物质循环 5.E1 6.E1 [2017·江苏卷]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5.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甲。所以B正确。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6.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甲、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次褶皱,所以B正确。 E1[2017·天津卷] 读图3,回答第3题。 图3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3.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 3.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的判断。地表裸露的岩石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的搬运、沉积,最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该地区岩层受内力作用影响,发生弯曲且并未丧失连续性,因此该地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褶皱。所以B正确。

国际旅游景点攻略:巧夺天工的世界十大地质奇迹

国际旅游景点攻略:巧夺天工的世界十大地 质奇迹 以下是关于国际旅游景点攻略:巧夺天工的世界十大地质奇迹,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大自然的很多景物都是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近日国外一家媒体盘点了世界十大地质奇迹。 一、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位于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是由1.9亿年前的沙丘演变而成。在不到200平方米的山间缝隙中,血红的砂岩如海浪翻腾,刚和柔的奇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顺着砂岩的纹路触摸着精致的波浪痕迹,仿佛还可以感受到亿万年前沙暴的精心设计和雕刻。 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 二、亚利桑那州的羚羊峡谷羚羊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最北部,距离小城佩奇大约三十公里,是北美印地安人最大部落纳瓦霍人的属地。这里过去是野羚羊的栖息处,因峡谷里常有野羚羊出没而得名。峡谷总长约400多米,谷顶两侧的距离很窄,但由谷顶到谷底的垂直距离却高达十数米。狭缝型峡谷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也就是上,下羚羊峡谷。上羚羊峡谷亦称“裂纹”而下羚羊峡谷则称作“螺旋”。光线完全是 ·

自然光通过不同深度的红色岩层缝隙的折射射入洞内的,因此光线时刻在变化,一年四季,甚至每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同,置身其中,真似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魔幻世界,令人终身难忘。 三、洪都拉斯蓝洞距洪都拉斯伯利兹市60英里的海域有一处叫做“蓝洞”的水下坑洞,这个大洞直径为1000多英尺,洞内水深480英尺,是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石坑洞。 四、墨西哥巨人水晶洞该洞位于墨西哥奇瓦瓦沙漠地下深处,洞深达1000英尺,洞内到处都是壮观的发光巨型石柱,有松树那么高,全部为半透明的金色和银色。晶体的形状令人惊叹叫绝。晶体形成于含有硫酸钙的地下水。由于地下一英里处是岩浆,在岩浆的不断加热下,含有硫酸钙的地下水从数百万年前就开始渗透整个洞穴,从而形成水晶洞。 五、毛里塔尼亚的撒哈拉眼在撒哈拉大沙漠西南部毛里塔尼亚境内有个十分壮观的圆形地貌,直径为30英里,这就是有名的“撒哈拉眼”。最初人们以为是陨石落下地面形成的,但后来地质学家认为这是地面隆起并受到侵蚀的产物,至于圆形的成因仍然是个谜。 六、巴西蓝湖洞巴西马托格罗索地区拥有很多神奇的地下湖泊。世界著名的“蓝湖洞”就是其中之一。其内部的钟乳石、石笋数不胜数,更有美不胜收的辽阔无边的蓝湖令人赞叹 ·

2020年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04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含解析)

重难点04 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 〖重难点解读〗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对地理环境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 从历年高考题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很高。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地表形态形 成的过程和作用力,尤其是从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地貌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命题的 重点。此外,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命题点,难度一般。命题形式上常采用地貌景观图、 剖面图、地质构造图作为命题素材,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内外力作用的过程。 〖典例探究〗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 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 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 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以里海的演化过程为背景材料,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包括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气候与湖泊盐分的关系、板块边界问题等内容。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一、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热事件。因XX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XX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二、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三、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

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XX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XX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 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 四、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凤阳运动()和中岳运动(XX 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XX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 1.岩层产状是指()。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2.岩层的倾角表示()。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P30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P32 A.5°B.145°C.35°D.175° 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E∠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P31 A.N45°E B.S45°E C.S45°W D.N45°W 6.褶曲存在的地层标志是()。P34 A.地层对称重复B.地层不对称重复 C.地层不对称缺失D.地层对称缺失 7.褶曲按横剖面形态分类,主要依据褶曲()的相互关系分类。P33 A.枢纽和轴面产状B.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 C.轴面产状和轴线产状D.枢纽和两翼岩层产状 8.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9.轴面倾斜,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同,其中一翼为倒转岩层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10.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P32 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11.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延伸方向一致时,叫做()。P36 A.倾向节理B.斜交节理C.走向节理D.横向节理12.节理按成因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P35 A.冷缩节理B.张节理C.成岩节理D.次生节理 13.正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7 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4.逆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8 A.下盘相对向上运动B.下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上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5.构造角砾岩是断层存在的()。 A.唯一标志B.重要标志C.必要条件D.充分条件16.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时,则有()存在。 A.向斜B.背斜C.断层D.角度不整合接触 17.当岩层走向与断层倾向一致时,叫做()。P39 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交断层D.横断层 18.泥裂开口所指的方向一定是()。P26 A.岩层的底面B.岩层的顶面C.地表的表面D.河床的底面

鬼斧神工令人感叹的地质奇迹

鬼斧神工令人感叹的地质奇迹 世界十大地质奇迹 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约46亿年的演化过程,进行过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同时还受天文变化的影响,所以各个层圈均在不断演变。大自然的很多景物都是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请跟随本组图片探秘世界十大地质奇迹,它们美轮美奂,它们气势磅礴,它们神秘莫测……

一、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 位于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是由1.9亿年前的沙丘演变而成。在不到200平方米的山间缝隙中,血红的砂岩如海浪翻腾,刚和柔的奇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顺着砂岩的纹路触摸着精致的波浪痕迹,仿佛还可以感受到亿万年前沙暴

的精心设计和雕刻。 二、美国亚利桑那州羚羊峡谷 羚羊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最北部,距离小城佩奇大约三十公里,是北美印地安人最大部落纳瓦霍人的属地。这里过去是野羚羊的栖息处,因峡谷里常有野羚羊出没而得名。峡谷总长约400多米,谷顶两侧的距离很窄,但由谷顶到谷底的垂直距离却高达十数米。狭缝型峡谷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也就是上,下

羚羊峡谷。上羚羊峡谷亦称“裂纹”而下羚羊峡谷则称作“螺旋”。光线完全是自然光通过不同深度的红色岩层缝隙的折射射入洞内的,因此光线时刻在变化,一年四季,甚至每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同,臵身其中,真似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魔幻世界,令人终身难忘。

三、洪都拉斯蓝洞 距洪都拉斯伯利兹市60英里的海域有一处叫做“蓝洞”的水下坑洞,这个大洞直径为1000多英尺,洞内水深480英尺,是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石坑洞。蓝洞近137米的深度及洞内的钟乳石群显然不适合于一般潜水者探访,而且这里的鲨鱼品种繁多,虽说名声友好,但身处神秘森幽的海下洞穴,又有神出鬼没的鲨鱼环伺在侧,恐怕没谁能感觉安全吧。但也正因如此,才犹如充满魔力的磁场一般,强烈地吸引着全世界勇敢的潜水爱好者们前来亲身体验一探究竟,使其成为全球最负盛名的潜水圣地之一。

第三讲-十大地质奇观Word版

第三讲世界地质奇观 1、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 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的波纹状的岩石带,是一片经过19亿年地质作用,由沙丘演变成的岩石结构。如果前往需要徒步穿越4.8公里崎岖不平的山地,翻越高达350米的岩石地带。当你攀登过一座岩石顶部,会看到一组新的岩石波纹,颜色较前者更深,结构更为宏大。 波纹岩是由花岗岩石构成的,其经过亿万年大自然的洗礼,将波浪岩表面刻画成凹陷的形状。波浪岩表面的线条是由于含有炭和氢的雨水冲刷,带走表面的化学物质,同时产生化学作用,在波浪岩表面形成黑色,灰色,红色,咖啡色和土黄色的条纹。波纹岩的附近还有原住民遗留下来的史前壁画,画中似鸟似兽的生物代表原住民传说里的人物还有守护神。 2、亚利桑那州的羚羊峡谷 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北方,属于纳瓦荷原住民保护区。峡谷总长约400多米,谷顶两侧的距离很窄,但由谷顶到谷底的垂直距离却高达十数米。羚羊峡谷在地形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份,称为上羚羊峡谷与下羚羊峡谷。上羚羊峡谷亦称“裂纹”而下羚羊峡谷则称作“螺旋”据纳瓦荷族的历史传述,该地过去是叉角羚羊栖息处,峡谷里也常有羚羊漫步,故而取名为羚羊峡谷。老一辈的纳瓦荷族曾将此地视为静思与神灵沟通的栖息地。 羚羊峡谷如同其它狭缝型峡谷般,是柔软的砂岩经过百万年的各种侵蚀力形成的。主要是暴洪的侵蚀,其次则是风蚀。该地在季风季节里常出现暴洪流入峡谷中,由于突然暴增的雨量,造成暴洪的流速相当快,加上狭窄通道将河道缩小,因此垂直侵蚀力也相对变大,形成了羚羊峡谷底部的走廊,以及谷壁上坚硬光滑、如同流水般的边缘。 光线完全是自然光通过不同深度的红色岩层缝隙的折射射入洞内的,因此光线时刻在变化,一年四季,甚至每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同,置身其中,真似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魔幻世界,令人终身难忘。 3、洪都拉斯蓝洞 洪都拉斯蓝洞,为世界十大地质奇迹之一。又叫伯利兹大蓝洞。冰河时期是个干涸的大洞,冰川融化,海平面的升高让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是灯塔礁的一部分,位于伯利兹城陆地大约100公里之遥,直径为0.4公里,洞深145米。由于深洞很深,因此呈现出深蓝色的景象,这一结构在世界上被称为“蓝洞”。 洪都拉斯蓝洞是在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石坑洞。位于大巴哈马浅滩的海底高原边缘的灯塔暗礁,完美的圆形洞口四周由两条珊瑚暗礁环抱着。 巴哈马群岛属石灰质平台,成形于一亿三千万年前。在二百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寒冷的气候将水冻结在地球的冰冠和冰川中,导致海平面大幅下降。因为淡水和海水的交相侵蚀,这一片石灰质地带形成了许多岩溶空洞。蓝洞所在位置也曾是一个巨大岩洞,多孔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因重力及地震等原因而很巧合地坍塌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形开口,成为敞开的竖井。当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后,海水便倒灌入竖井,形成海中嵌湖的奇特蓝洞现象。蓝洞近137米的深度及洞内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壳运动:指由于地球内动力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 包括:升降运动:指垂直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水平运动:指平行于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或沿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导致地壳岩石产生变形和变位,并形成各种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第一节 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一、概念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即产状)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地壳运动(垂直抬升)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岩层形成时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原有的水平状态,使岩层面向同一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交角,便形成了单斜构造。常常是组成其它构造(褶曲一翼,断层一盘等)的一部分。 二、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常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在野外产状要素直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 第二章 褶皱构造 褶皱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岩层的连续性整性末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 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 一、褶曲: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 二、褶曲的类型 1、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产状要素 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走向线 两端所指的方向称走向 倾向 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方向,称为倾向 倾角 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褶曲 的要素 核: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 翼: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 轴线: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枢纽:轴面与层面的交线 枢纽在空间上的产出状态:枢纽水平、枢纽倾斜 轴面:指大致平分褶皱的一个假想面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精选)

构造地质学读图题精选 1、褶皱描述 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2、断层的描述 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 “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别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掩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距约800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基本上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等相同。即晚三叠世(T3)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三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分析望洋岗地形地质图

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

运动类 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 动方向 冬=~挤压 匚―f _张裂 盆地广/\ 对地形 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我国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 系 ① 它们相伴发生 ② 在不冋时期和不冋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 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3)(2013天津文综)下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 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这些沙滩形成于搬 运作用。( )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和3日10时43分,图示区域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 震级分别为里氏8.2级和里氏7.8级。据此回答2?3题。 2 .图中山脉的成因主要是 ( ) A. 地壳水平运动 B. 地壳垂直运动 C. 地震活动频繁 D. 大规模火山喷发 3 .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主要是 ( ) ① 地壳厚度很薄 ②地壳张裂地带 ③地壳碰撞挤压 ④地壳运动活跃 A. ①③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力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 侵蚀 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地貌) 太半洋础瑚礁i 岛)分布示盘图 /!仝

流水侵蚀侵蚀 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V型谷;使坡面破 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红 色沙漠” “石漠化”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 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 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咯斯特地 貌,般地表崎岖,地表水勿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 (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 仙境) 冰川侵 蚀 形成冰斗、角峰、“ 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 洼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例:挪威峡湾) 海水 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 冰川堆积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沉积,形 成冰磧地貌 颗粒大、密度大 的先沉积,颗粒 小、密度小的后 沉积(具有明显 的分选性) 在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 (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如黄河三角 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堆积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其邻近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水 堆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 (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 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 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回答第1 题。 3b

常见地质构造图片及描述

一、板劈理: 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 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 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

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

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

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 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 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 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 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W型对称褶皱:

世界十大地质奇迹排名

世界十大地质奇迹排名 一、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 位于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是由1.9亿年前的沙丘演变而成。在不到200平方米的山间缝隙中,血红的砂岩如海浪翻腾,刚和柔的奇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顺着砂岩的纹路触摸着精致的波浪痕迹,仿佛还可以感受到亿万年前沙暴的精心设计和雕刻。 二、亚利桑那州的羚羊峡谷

羚羊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最北部,距离小城佩奇大约三十公里,是北美印地安人最大部落纳瓦霍人的属地。这里过去是野羚羊的栖息处,因峡谷里常有野羚羊出没而得名。峡谷总长约400多米,谷顶两侧的距离很窄,但由谷顶到谷底的垂直距离却高达十数米。狭缝型峡谷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也就是上,下羚羊峡谷。上羚羊峡谷亦称“裂纹” 而下羚羊峡谷则称作“螺旋” 。光线完全是自然光通过不同深度的红色岩层缝隙的折射射入洞内的,因此光线时刻在变化,一年四季,甚至每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同,置身其中,真似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魔幻世界,令人终身难忘。

三、洪都拉斯蓝洞 距洪都拉斯伯利兹市60英里的海域有一处叫做“蓝洞”的水下坑洞,这个大洞直径为1000多英尺,洞内水深480英尺,是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石坑洞。

四、墨西哥巨人水晶洞 该洞位于墨西哥奇瓦瓦沙漠地下深处,洞深达1000英尺,洞 内到处都是壮观的发光巨型石柱,有松树那么高,全部为半透明的 金色和银色。晶体的形状令人惊叹叫绝。晶体形成于含有硫酸钙的 地下水。由于地下一英里处是岩浆,在岩浆的不断加热下,含有硫 酸钙的地下水从数百万年前就开始渗透整个洞穴,从而形成水晶洞。 五、毛里塔尼亚的撒哈拉眼 在撒哈拉大沙漠西南部毛里塔尼亚境内有个十分壮观的圆形地貌,直径为30英里,这就是有名的“撒哈拉眼”。最初人们以为是陨

中国八大构造运动

阜平运动是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 阜平期阜平期的时限为2900(+-)——260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或铁堡运动(Tiebu orogeny)。 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其时限距今约26亿年。 2划分依据 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因而主张将其放在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其时限置于26亿年。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3分布 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铁堡运动”。 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 吕梁运动 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晋宁运动 晋宁运动(Jinning movement,Tsinning movement)由米士(P.Misch)于1942年创名,是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 系据云南中、东部晋宁、玉溪等地南华系澄江砂岩与下伏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之间的显著角度不整合确定。这次运动发生于距今8亿年左右。使昆阳群剧烈褶皱,而澄江组则为后造山磨拉石建造。此不整合在华南普遍存在。前澄江运动、皖南运动、休宁运动、雪峰运动等均与之相当。 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块,晋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型板块-扬子板块。

十大天文奇迹

十大天文奇迹 1.土星光影完美结合这张照片是美宇航局"卡西尼"号飞船在经过土星上空时拍摄的,照片上显示的是整个土星,虽然细节很少,但清晰度极高。照片中央部分的黑点是地球。拍摄这幅照片时,"卡西尼"号飞船正在距地球上空近十亿英里的地方,围绕着这颗气态行星旋转。从如此远的距离看去,整个地球仅仅化为一个亮点。而土星本身留下的阴影就令人叹为观止,光环则提供了一个对称的几何形,看上去同样非常具有吸引力。

2.火星液态水存在证据这张照片可能是火星上有史以来最大发现的直接证据:火星表面最近有液态水活动!我们知道,火星上确实有水,但只是冰冻水。另外,我们也见过数十亿年前液态水从火星表面流过的证据:有溪谷,有河床以及腐蚀的流型。科学家此前估计,即便火星表面附近有水存在的痕迹,那也只是隐藏在下面的冰冻水。但美宇航局"火星环球探测者"号飞船最新拍摄到的照片表明火星表面确实存在液态水,尽管持续时间不长,水量也不多。左侧的照片是1999年拍摄的,右侧照片则是2006年9月拍摄的,两张照片区别明显:前一张照片有一个沟壑,上面有快速流动的液态水沿坑壁向下流的痕迹。

3.太阳冲击波2006年12月6日,太阳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爆炸释放的能量呼啸着向太阳表面外面快速扩展,呈现出一个圆圈。太阳观测站(NSO)的天文学家们捕捉到了这一奇特的景观:模糊的白色光环是不断向外扩展的太阳冲击波,此时,太阳的直径达到170万公里,因而这一光环的直径也会达到数十万公里,远远比地球宽广。

4.暗物质的直接证据数十年来,天文学家一直认为,宇宙主体由一种不可见的暗物质和另一种未知的暗能量构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对星系旋转方式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星系团的活动方式。尽管如此,暗物质并没有被发现。不过今年天文学家通过观测两个星系团的碰撞、融合,发现暗物质确实存在。观测显示,这两个星系团高速相向运动,碰撞时,构成星系团物质主体的炽热气体相互排斥,形成了外形像子弹头一般的气团。但两大星系团的暗物质却不为所动,继续保持原有的运动速度。于是,炽热气体和暗物质在这种极其罕见的情况下被区分开来。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1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 构造—热事件。因河北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2 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 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 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3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

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新疆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康定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4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教案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教案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的证据 (一)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1.地表的形态变化 前面我们所学的河流阶地及海蚀阶地等地质现象的形成和位置的变化就是地壳运动真实的记录。(说明地壳在缓慢上升。) 例1.广州七星岗海能崖,现在距离海岸线数十公里。 例2.辽宁盖县望儿山海蚀崖,距海岸线十公里,高出海面约60m。2.大地测量的证据 根据大地测量发现许多地区的大地现有平方向的位移又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降。 例1.河北邢台的形家湾自1920年至1955年35年中上升了140mm,平均每年上升4mm,而耿庄桥却下降32.1mm。前面说过的印度古大陆2cm/年向北推移。 例2.美国西部圣安德利斯大断裂西侧的地块,自2千多万年前以来,每年以几毫米至几厘米的速度,作顺时针方向的水平错动。 (二)老构造运动的证据 1.沉积地层的厚度 我们前面已学过,浅海环境下,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但是我们却能见到上千米甚至上万米厚的浅海相沉积岩。如:喜玛拉雅山原来是古

地中海的浅海区,沉积地层的厚度达到3万米。这就说明该地区的地壳一边下降、一边接受沉积。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却见不到该时期的沉积岩,说明那些地区此时地壳正在上升,因而缺少这一时期的地层。 2.岩相变化 岩相——就是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特征。是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 一般分为: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三角洲相、滨海沼泽相) 河流相 湖泊相 滨海相 沼泽相 这种岩相的变化,说明了当时海陆的变迁,也说明了地壳当时处于上升还是下降的地质环境。 3.构造变形 我们在野外常常可以看到倾斜的岩层或波状起伏、弯曲的岩层,以及错、断开的岩层,说明地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 第一节构造运动的特征 一、构造运动的概念 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变动——指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性变形。如褶皱变动、断裂变动。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称,只不过构造运动包括整个岩石圈,但从研究意义上说,我们现今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也只是在地壳的深度范围内。

四川省广元市2019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四川省广元市2019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40分) 1. (2分)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A . 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 B . 有寒流经过 C . 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D . 盛行上升补偿流 2. (2分)不属于全球变暖引起的现象是: A . 我国的热带将向北移 B . 各地区降水发生变化 C . 加快物种灭绝的速度 D . 酸雨酸雾增多 3. (4分) (2019高一上·兰州期中)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为短波辐射,b为长波辐射 B . 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a较小有关 C .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d

D . b的全年总量我国最大值出现在海南岛 (2)烟熏是农作物预防冻害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导致图中的() A . a增强 B . b增强 C . d增强 D . e增强 4. (4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月考)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区域略图,表格数据为图示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区位置及气候是() A .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B .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 . 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 D . 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2) 关于图示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 . 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C . 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D . 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5. (2分) (2016高三上·盐城期中) 2015年8月10日~11日,台风“苏迪罗”给盐城带来强降雨。读台风 路径示意图,为及时快速了解灾情,可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A . GPS B . RS C . GIS D . 数字地球 6. (4分) (2018高一下·宜昌期末) 洪都拉斯蓝洞,为世界十大地质奇迹之一。又叫伯利兹大蓝洞,位于伯利兹境内。完美的圆形洞口四周由两条珊瑚暗礁环抱着,是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石坑洞,冰川融化,海平面的升高让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由于深洞很深,因此呈现出深蓝色的景象,这一结构在世界上被称为“蓝洞”。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下面小题。 (1)组成洪都拉斯蓝洞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图中的() A . 甲 B . 乙

地质构造常识

一、节理 (一)基本概念 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一群节理叫节理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二)节理分类 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 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 (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发育深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风、水、生物等)产生的,如由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地下水的活动及工程建设有较大的影响。 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 (1)张节理: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张节理大多发育在脆性岩石中,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 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 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 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 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或弯曲; 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2)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在与最大主应力呈45°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出现,呈X状交叉,构成X型剪节理。它具有以下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