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摘要】《温病条辨》以温热、湿热为两大纲。因湿性氤氲粘滞,故湿热类温病缠绵难愈,病情复杂多变。通过对《温病条辨》中湿温病所用方剂进行研究,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上、中、下三焦证的治法。结论:湿热类温病治疗总以清热祛湿为法,但三焦用药有别,属上焦者,以宣肺达祛湿之功;属中焦者,以芳香化湿及利水渗湿为祛湿之法,用药多苦寒与辛温相配以除湿热;属下焦者,除祛湿外,尚以温补固涩为主。

【关键词】《温病条辨》治法三焦宣肺祛湿湿热(中医)

《温病条辨》是清·吴瑭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之心得著成。是书分为七卷,三焦篇论三焦由上及下,辨证方法与《伤寒论》形成一纵一横之妙。不仅如此,《温病条辨》中载有很多有效的方剂,一直指导着温病的临床实践。本文以湿温病为例,通过对其证治中应用的方剂进行分析,以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疗的特色。

1 一般资料

1.1 病种的选择《温病条辨》论及湿热类温病包括暑温、伏暑及湿温。依据证候表现,暑温当归属于温热类温病。但据《温病条辨》上焦篇被标为暑温之大纲的第22条自注所云:“……热极湿动,火生土也。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成矣。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前条温热例,不得混入暑也……”。可知吴氏所列暑温乃指暑挟湿而言。然所论暑温之证候及治疗方剂又有暑温及暑湿之别。因本研究只涉及湿热类温病治法,故只将其中用治暑湿之方纳入研究范畴。

1.2 方剂的选择为研究病证治法的需要,采用如下方法对方剂进行统计:如某方用于治疗不同病证,则该方须累计入统计范围;如在某种病证治疗中,一首方剂用于该病证不同病位的治疗,则该方须累计;而在某病证相同病位的治疗中重复记载的方剂,则该方仅记录一次。据统计,暑温、伏暑中及湿温中载治湿热方分别为18首及79首,方剂分布如表1。表1 湿热类温病用方统计病名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共计暑温、伏暑

1.3 方剂的用药种类97首湿热类方剂中含清热药的方剂56首,含利水药的方剂47首,含益气药的方剂45首,含解表药的方剂40首,含理气药的方剂35首,含化湿药及含化痰药的方剂各34首。可见,在《温病条辨》中,湿热类温病的治疗以祛湿清热为主,其次还配伍辛散药以调理气机。湿热类方剂用药种类统计见表2。2 湿温病治法分析表2 湿热类方剂用药种类统计病吴鞠通云:“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因湿温最具特色,故本文将其作为湿热类病证的代表进行研究。此类温病属上焦者用方8首,其中应用清热药的方剂7首,以下依次为含祛湿药、解表药、止咳药的方剂各为5首、3首及3首;病属中焦者用方48首,其中含祛湿药、清热药的方剂最多,各为27首,其次为含解表药、理气药及补气药的方剂;病属下焦者用方23首,其中祛湿药、温里药、益气药、补血药及收涩药在方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相关情况具体列表见表3。表3 湿温病三焦用药统计方中配伍某类药物前10位方剂(药物种类/方剂数目)上焦从表3可以看出,湿

温病属上焦之方剂中,多以清热药配伍祛湿药(本文中祛湿药包括利水渗湿药、芳香化湿药及祛风湿药,下同);中焦证以祛湿药配伍清热药为主,辅以解表药及理气药;湿温病属下焦,方剂以祛湿药配伍温里药为主,辅以补益药及收涩药。

2.1 湿温病上焦证治法分析鞠通指出:“湿温较诸温,病势虽缓而实重,上焦最少……”。由于湿温病上焦见证较少,故《温病条辨》中仅载8方。对于湿温治法,吴氏概括为“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认为清热与祛湿必须两相兼顾,纯与清热则热去湿存,常致湿邪冰伏难化;反之,仅以祛湿则湿虽去而热愈炽,亦于病无益。

从上焦方剂用药分析,多以清热与祛湿相配伍,符合吴氏治湿热之原则。而上焦治湿的主要方法为轻宣芳化,轻开上焦肺气。从药物归经来分析,上焦肺经用药较多,如用于治疗湿温病初起的三仁汤、银翘马勃散及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汤,均配伍杏仁或桔梗,取其轻开上焦肺气之效,以开肺化湿。再从药物性味来看,银翘马勃散、宣痹汤及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汤或辛凉微苦或苦辛通或辛淡,均以辛开为主。辛可轻开肺气,淡可渗利水湿,气机宣通则热去湿除。正如鞠通所云:“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矣。”

另外,鞠通对湿温上焦证治提出三点告诫,即慎用汗法、下法及补阴之法,否则易致神昏、洞泄及病深不解。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方就是很好的范例,以其治疗湿温邪入心包所致神昏肢逆时,去莲心是为防止其苦寒伤及心气从而令湿邪蒙蔽心包加重神昏,而去麦冬是考虑养阴药助湿易形成锢结不解之势。可见,鞠通用药可谓丝丝入扣,细致入微。

2.2 湿温病中焦证治法分析因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故湿热致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中焦临证亦最为多见。与之相应,《温病条辨》湿温中焦篇出方最多,计48首。遵循治疗湿温须清热与祛湿两相兼顾之原则,中焦方剂仍以祛湿药与清热药配伍为主体。

中焦祛湿以苦辛通降为主。在中焦篇明确注明性味的方剂共42首,其中以苦辛为法的方剂计29首。辛以宣散,苦以降浊,有升有降。苦辛法可通降气机,可使中焦气机归于常态。苦辛法中苦辛寒法应用最多,如三加减正气散、三香汤、人参泻心汤及草果知母汤等12方均采用苦辛寒法。其中,苦寒配辛温燥湿泻热,或配芳香之品醒脾除湿,或配甘味组成苦辛寒兼甘法以治湿热直入心包所致神识如蒙,或兼酸敛泻肝以治疗疟邪入里,热结阳陷证。对于湿重热轻,又以苦辛温燥湿温运脾阳,除浊化痰,或复以咸寒清热潜阳,四加减正气散、加减人参泻心汤等11方均属此类。此外,苦辛咸寒法、苦辛淡法、苦辛通及苦辛甘热等苦辛性味配伍法在中焦方中亦有应用。总之,中焦证治中广泛使用苦辛通降法之目的是为了祛除湿邪,通降气机。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升胃降,才能使中焦的气机升降有序。湿热入侵中焦,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此时借其苦寒沉降之性,与辛温配合,苦辛通降,使脾胃气机归于正常。

从用药分析,芳香化湿药及利水渗湿药是中焦证治湿之常用药。于中焦48方中23首配伍利水渗湿药,19方配伍芳香化湿药,其中15方为两法结合治湿。利水药多用茯苓,茯苓既可利水,又可健脾,尤适宜湿阻中焦,运化失常之证。其次,通草、猪苓、薏苡仁及滑石也多有配伍。在应用芳香化湿药的19方中,13方均选择厚朴,因其药性苦辛温,其作用正如一加减正气散和草果知母汤方下所言,该药既可“泻湿”,又可“除胀满”,故对于湿阻中焦,

脾胃气机受阻之脘腹胀满尤为适宜。其次,苍术、藿香、草果亦为常用化湿之品。此外,对于湿聚热蒸,蕴于经络而致痹证,祛风湿药木防己或晚蚕砂亦配入方中以祛湿除痹。

除祛湿药外,清热药及解表药亦广泛应用于中焦证的治疗中。中焦方中27首均配伍清热药,其中15首方剂中单用或合用黄芩、黄连,5方配伍栀子,4方配伍连翘。而在配伍解表药的24方中,生姜以其辛温宣通之性应用于15首方剂。由此可见,苦寒清热与辛温之品相配合确为湿温病中焦证治的主要策略。虽然上焦证亦有很多方剂配伍清热药,但很少涉及苦寒清热。原因在于,上焦证邪势尚浅,治疗“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而苦寒沉降下趋,影响轻宣透泄。于中焦证,苦寒则不受此限。湿在中焦,鞠通还多用理气药,中焦方中用理气药的方剂占50%。理气药可使中焦气机宣畅,郁开湿去,气行则一身津液顺矣,湿去热散。

2.3 湿温病下焦证治法分析湿温病下焦证用方23首。下焦方中,祛湿药仍为方剂的主体结构,这是湿温病三焦用药相同之处。不同的是,清热药在下焦方中的应用明显减少。相反,温热药已被大量地用于湿温病的治疗中。

湿热阻于下焦,脾肾之阳被湿浊困结而现脾肾阳虚,故鞠通在下焦证治中广泛采用温补法。另外,与湿温病上中二焦不同,下焦证治较多使用涩法,如在治疗下焦痢证的15方中11方均配伍收涩药。虽古人有“痢无止法”之说,但指的是痢疾初期,余邪未尽,为防闭门留寇,忌早投收涩。但当下痢日久,脂膏尽失,脾肾阳衰,下焦不能固摄之时,非涩法未可奏功。药物多用赤石脂、禹余粮、肉豆蔻、补骨脂等,因其既收涩,又具温热之性,对于阳虚失摄之证尤为适宜。此外,由于下焦证湿热化燥易耗伤阴血,在方中亦配伍养血药。如参芍汤、人参乌梅汤等。

综上所述,鞠通治疗以湿温病为代表的湿热类温病,三焦证治均以祛湿清热两相兼顾。不同的是,上焦治以宣肺,中焦则苦辛通降,宣畅气机,多用芳香化湿及利水渗湿以祛湿,下焦则以温补固涩为主。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 一、重点背诵原文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8) [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二、名词 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8、益胃:益胃是叶天上《温热论》中提出温邪始终流连气分的治疗大法,该法以轻清之品,清气生津。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以振奋正气,经过战汗,使气机宣通,腠理开泄,邪气随汗外透。 三、如何理解叶氏“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叶氏提出“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是指其发展传变均具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伤寒虽以六经分证,亦影响到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故言“同”,但是,此“同”并非完全相同。 2、“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与温病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病,温病初起邪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若有湿浊兼夹,邪在少阳时多见少阳三焦病变,治以分消上下,温病里结阳明时,多见湿热积滞交结胃肠,治以轻法频下;病程中易伤津液,重视养阴生津;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常要滋养肺胃或肝肾之阴。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里结阳明时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四、试述温邪在卫的治法与失治后的表现 1、温邪在卫的治法

中医古籍大全:(眼科奇书)

中医瑰宝苑 眼科奇书 -------------------------------------------------------------------------------- 前言 《眼科奇书》系清代渝州(今重庆市)李氏家藏秘本,著者不详。李氏对此书珍若拱壁,私不轻以示人。蜀东长寿县有孙奉铭者,与李氏相契十余年,始得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暂借—观,遂命其子、侄分而抄之。后则按书立方,治眼无不奏效。据孙侄本端氏云,此书抄得后久未付梓,直至1923年,忠州(今四川省忠县)周松荣见此书而称赞之,并捐资在渝州印送一千六百本;次年,又由张小林捐资印送一千本,李学林捐资印送一千五百本,本书始得流传。曾有述古老人,恐《眼科奇书》之名涉于奇异而不纯正,因更名为《眼科宜书》,但因本书效奇方奇,后世仍多沿用其本名。1934年,蜀东长寿人安仁又在渝州复印二千本,厥后再未付梓。 《眼科奇书》的内容,一是论奇:认为外障是寒、内障是气,与世俗目不因火则不病、内障多肝肾不足之论相悖。二是方奇:治外障用四味、八味大发散等辛温峻剂,治内障则主以枳壳、摈榔、郁金、香附等破气之药,与世俗寒凉攻补之方迥异。三是量重:麻黄、细辛、蔓荆子、藁本均用至一两,生姜、黄芪曾用至一斤,闻之令人膛目。四是效奇:孙奉铭曾谓按书立方,屡试屡验。现代试用于临床,本书方药确有奇效。至于方多温热,可能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地理等特殊条件有关,虽立论偏颇,却纠正了目不因火则不病等偏见。通观全书,对眼科的理论与临床确有价值。对其药量之畸重,宜临近斟酌,减量用之即可。 由于时过境迁,旧刊原本几不复存,今人欲读此书而不可得,诚为憾事。为使本书能够广泛流传,我们特将河南省图书馆珍藏的武昌广雅书局1924年石印本,参考国内流传的数种手秒本、油印本,予以点校刊出,供同道参阅,并藉以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工作中,为振兴中医眼科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我们的点校方法是: 一、以广雅书局石印本为底本,参考河南中医学院馆藏手纱本、衡阳市中医院李熊飞等校勘的油印本(以下简称李勘本)、河南中医学院刘振武氏手抄的《限科宜书》本(以下简称刘抄本)、以及荆小俦(音仇)整理的《眼科奇书》(以下简称荆整本),进行点校。 二、书中夺字、错字及少数难懂的字、词、句,均一一加以校注。凡需校注之处,均在其右上方附以角码,按角码顺序注于该页之末。 三、1934年安仁重印《眼科奇书》时,书前有广传眼科奇书弁(音遍,序文)言一篇,是研究本书历史及学术价值的重要文献,特据李勘本补入。 四、原本无眼科奇书说明一节,今据李勘本补入。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薛生白湿热病篇》必读 《薛生白湿热病篇》据传为清代著名医学家薛雪(字生白,号一瓢)所著,曾被收入多部医书中。本书原文选自王士雄编著的《温热经纬》,共分46条,是专论湿热病的重要文献,本书选录其中7条。 【原文】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证初起的临床表现。按薛生白的自注所云,本条是湿热证的提纲。关于湿热证的发病原因,按薛氏自注所云,是:“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也就是说,素有脾湿内蕴之人,再外感湿热邪气,内外相引,最易发生湿热证。可见,湿热证往往初起就以脾胃为中心。其初起以恶寒为主症,是因为湿邪阻遏气机,卫阳之气被郁,不达于表,肌表失于温煦所致。但湿为阴邪,重浊粘腻,故湿热证初起除见恶寒外,还当并见四肢倦怠困重,肌肉重痛。其特点是恶寒而肢体重痛,突出的症状是沉重感,与伤寒初起之恶寒体痛有所不同,临床当重点鉴别。随着病情的发展,湿热郁蒸,则热势渐增而恶寒消失,呈现“但热不寒”,甚至反恶热。热蒸湿动则“汗出”,但其特点是汗少而粘。由于湿邪阻遏气机,故“胸痞”为必见之症。因湿热证初起,热蕴湿中,热郁于里而不得发越,故多见舌苔白腻。若进一步发展,湿热交蒸,热邪发越,则可转为黄腻苔。湿阻气机,气化不利,津不上承,则“口渴”,但因其津液未伤且湿邪内停,故口虽渴而不欲饮水。 【原文】 ★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2) 【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表证中湿重于热的证治。薛氏在本条自注中云:“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头痛,必夹风邪,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可见,本条是论述湿热证初起湿邪遏阻卫阳之表证的证治。湿阻气机,卫阳被郁,表气不畅,腠理不通,故“恶寒,无汗”。湿邪重浊,其袭表则“身重”,即周身困重。湿邪夹风上攻,头部气血逆乱,故头痛。湿邪在表,宜用辛温芳香药物,辛温宣透,芳香化湿,以祛除表湿,如: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因其头痛乃湿邪夹风邪上攻所致,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如果无头痛症状,说明未夹风邪,可以去羌活。本条之湿热证,从临床表现上看,是以湿邪为主,湿重于热,热象不显。因湿为阴邪,故薛氏在自注中称其为“阴湿伤表之候”。 【原文】 ★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3) 【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表证中湿热并重的证治。薛氏在本条自注中云:“此条外候与上条同,惟汗出独异,更加关节疼痛,乃湿邪初犯阳明之表。而即清胃脘之热者,不欲湿邪之郁热上蒸,而欲湿邪之淡渗下走耳。此乃阳湿伤表之候”。由薛氏之自注可以看出,本条与上条均属湿热表证,故恶寒,发热,身重等“外候与上条同”。但与上条不同者,是本条有汗出,且其虽有汗出而肌肉关节疼痛不为汗解。这说明是湿热郁蒸,阻滞气机,虽有热蒸湿动而汗出,但湿邪并不能从汗而驱,故肌肉关节疼痛不得解。本证为湿困肌肉,因胃主肌肉,故薛氏称之为“湿邪初犯阳明之表”。所谓“阳湿”,是指本证与上条有所区别,上条是湿邪重,属

温病湿热证

温病湿热证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既指正常“六气”中的“二气”,又指反常情况下致病邪气—“六淫”中的“二淫”。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将湿热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此可知,湿热在中医理论中既为病因又为病症。 温病湿热症的病因病机 薛生白《湿热病篇》中云:“太阳内伤,湿饮内停,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初步描述了湿热为病的病因病机。吴鞠通认为湿热“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外邪入里,里湿为合”。脾胃失调,内湿停聚,复感受外来之湿热病邪,邪气趁机乘虚而入,与内湿相引,同类相召,发为湿热证。叶天士将湿热证的病因分为内湿和外湿两个方面,认为两者对温病湿热证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外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外湿的产生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如“吾昊湿邪害人最广”,认为内湿的产生于体质,脾胃功能以及饮食关系密切。 综合以上诸家,湿热证的致病原因与内因和外因有直接关系。外因多为外感湿热病邪。湿热病邪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饮食习俗等因素的有关,如南方多潮湿多湿热证。并且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嗜酒以及过量输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均能伤脾败胃造成湿浊中阻或郁而化热。外因为温病湿热证发病的关键因素。湿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肌表而入,但从口鼻而入者更多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薛雪曾云:“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除了外感因素外,温病湿热证的发病也受到某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和内湿的有无等等,即所谓“内外相引,故病湿热。”这些内在因素不但可以影响到湿热病的形成与发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发病后的证候类型,病情的轻重虚实和疾病的演变转归。叶天士《温热论》中举“酒客里湿素盛”为例说明凡恣食生冷、过食肥甘而损伤脾胃,或素体肥胖、痰湿热盛者,影响脾胃健运,多有湿邪蕴结于里,成为湿热类温病的致病因素,阐述了内湿是湿热类温病发生的中药内在因素。 温病湿热证的传变 湿热之邪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疾病虽不尽相同,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病机传变则不外“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的范围。温病湿热证湿热之邪由口鼻肌表直入中道,内外相引,发为

中医名著99本

中医学的教科书能让你成为一个医生,但很难让你成为一个高明医生。因为教科书的内容只是概括了中医学的起码知识,在临床最安全的范围内去运用辩证论治,包罗的也只是非常有限的信息量。千变万化的临证状态,数千种中药作用目标的不确定性,数万首成方配伍组方的千差万别,如何准确的体会、把握、得心应手的运用?只有你在多读书、勤积累的不懈努力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举一反三,升华你的医术, 在临床运用自如,成为一代名医。 下面推荐99种中医名著,供同道中人参考,每种书根据其成就与价值以星号表示其必读的程度(☆~☆☆ ☆☆☆) 1.☆☆☆☆☆黄帝内经 2.☆☆☆☆类经明·张介宾 3.☆☆内经知要明·李中梓 4.☆☆☆☆☆濒湖脉学明·李时珍 5.☆☆☆☆☆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清·吴谦 6.☆☆☆三指禅清·周学霆 7.☆☆四诊抉微清·林之翰 8.☆☆望诊遵经清·汪宏 9.☆☆辨舌指南曹炳章 10.☆☆☆☆☆珍珠囊药性赋4卷金·李杲 11.☆☆☆☆本草备要清·汪昂 12.☆☆☆☆药征三卷日·吉益东洞附二卷 13.☆☆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14.☆☆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 15.☆☆☆☆☆医方汤头歌诀清·汪昂 16.☆☆☆☆☆删补名医方论8V 清·吴谦 17.☆☆☆医方考6卷明·吴崑 18.☆☆☆医方论清·费伯雄 19.☆☆局方发挥元·朱震亨 20.☆验方新编清·鲍相璈 21.☆☆☆☆☆伤寒论汉·张仲景 22.☆☆☆☆☆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吴谦 23.☆☆☆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吴谦 24.☆☆☆伤寒来苏集八卷清·柯韵伯 25.☆☆☆☆伤寒类证活人书宋·朱肱 26.☆☆☆☆☆金匮要略方论汉·张仲景 27.☆☆☆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吴谦 28.☆☆☆☆金匱要略心典清·尤在泾 29.☆☆☆☆☆瘟疫论明·吴有性 30.☆☆☆☆温热论清·叶桂 31.☆☆☆☆温热经纬清·王孟英 32.☆☆☆☆温病条辨清·吴瑭 33.☆☆☆湿热条辩清·薛雪 34.☆☆☆时病论清·雷丰 35.☆☆☆☆☆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清·吴谦 36.☆☆☆☆☆杂病证治准绳8卷明·王肯堂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 温病的主要治法,是指各种温病所出觋的各种主要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十类。1.解表法解表法,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宣通腠理,:疏通气机,使邪气 外达的作用,笼统地说,解表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但是温病的解表与伤寒不同,治疗伤寒病用辛温解表法发汗散寒,当然属于汗法.而温病的解表法并不都是指发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邪气导致的病种不同,采用的解表法也不一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疏风透热法疏风透热法,是用轻扬宣透的药物组成辛 凉解表之剂,就是叶天士所说的“辛凉轻剂”这种方剂具有味辛、性凉,质地轻的特性,能够疏散风热,使风热邪气向外透而解除表邪,适用于风温病初起,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卫外失司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代表方剂如银翘散。(2)解表清暑法解表清暑法,是用解表散寒、清暑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外散表寒,内祛暑湿的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寒邪,但体内又蕴有暑湿而致的寒邪束表,暑湿内蕴,表里同病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3)宣表化湿法宣表化湿法, 是用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宣透在表之湿邪的治法,所以又称为辛宣芳化法,适用于外感湿热邪气,初起以湿邪为主,热蕴湿中,热象不显的,证候。临床表现是:恶寒,无汗或少汗,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潘缓等。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4)疏表润燥法疏表润燥法,是用辛凉清润的药物组成方剂以疏散表邪,濡润肺燥的治法,适用于肺卫燥热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代表方剂如桑杏汤。使用解表法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不是寒邪,所以鲍不能用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是绝对禁忌。第二,表证解除之后药物就要停止使用,中病即止,防止过度用药而损伤正气。2.清气法清气法,是清解气分热邪的治疗方法,属于八法中的清法,适用于温病中的气分证。所谓气分证,是热邪入里的证候,凡热邪不在表,又没有深入血脉者,都属于气分证,所以气分证的范围很广。在气分阶段,邪气盛,正气不衰,正邪相争激烈,所以这个阶段是温病的极期,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特点。气分阶段决定着病变的发展趋势与预后,因为这个阶段,邪气所盛但正气不衰,如果治疗及时,采取的措施得法,邪气就会解除;如治疗不及时、不得法、就深入发展,或者向气分的虚证发展而导致虚脱亡阳;或者向营分、血分深入。气分证无论向哪一方向发展,都是危重症。所以说,在温病的治疗中清气法是关键。由于证候类型不同,清气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清解宣气法是指用轻清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透泄热邪,宣畅气机的治法,适用于气分证初起,邪气不盛。热郁胸膈的证候。临床表现是:身热不甚,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舌

温病学总结

温病学 第一单元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三、分类: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 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 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四、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性 (1)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 (3)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4)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液干燥的表现 (5)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6)温毒病邪:具火热之性,致病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的特点;攻窜流走,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注宗筋、阴器;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为强,众人触之即病;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为病严重,病情凶险;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二、发病类型 1、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

四大经典之温病

《温病学名著选》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1.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伤寒与温病由表入里传变的区别及温病表证初起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3.风邪、湿邪与温热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证候与治法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热入于营,舌色必绛。风热无湿者,舌无苔,或有苔亦薄也。热兼湿者,必有浊苔而多痰也。然湿在表分者,亦无苔。 5.斑出而热不解的病机与治法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

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战汗的病机与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7.湿热邪气留滞三焦气分的治法及与伤寒少阳病治法的区别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矣。 9.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则余医案中,凡先治血分,后治气分者,皆伏气病也,虽未点明,读者当自得之。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湿热类温病考点练习解析

温病学第二单元湿热类温病 一、A1 1、下列属于湿温病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表现特点的是 A、清醒时也表情淡漠 B、神识似清似昧 C、严重时谵语胡言 D、反应迟钝 E、以上都是 2、暑湿郁阻少阳,若心烦重,为热邪扰心,加 A、半夏、黄连 B、猪苓、茯苓 C、山栀、黄连 D、栀子、淡豆豉 E、黄连、苏叶、生姜 3、证见身热汗出口渴,面赤耳聋,眩晕,胸闷喘咳,痰中带血,脘痞腹胀,下利稀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滑,脉滑数,为 A、湿热中阻 B、湿热蕴毒 C、暑湿郁阻少阳 D、暑湿弥漫三焦 E、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4、下列属于湿温病湿遏卫气证候表现的是 A、身热不扬

B、头重如裹 C、身重肢倦 D、胸闷脘痞 E、以上都是 5、湿温病湿重热轻,困阻中焦选用的治法为 A、芳香宣化,燥湿运脾 B、气营两清,解毒救阴 C、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D、清暑化湿,宣通三焦 E、清泄少阳,分消湿热 6、治疗湿温病湿热中阻证中湿热并重首选 A、三仁汤 B、王氏连朴饮 C、菖蒲郁金汤 D、甘露消毒丹 E、藿朴夏苓汤 7、被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称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的是 A、三仁汤 B、王氏连朴饮 C、菖蒲郁金汤 D、甘露消毒丹 E、藿朴夏苓汤

8、以下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风温 B、春温 C、伏暑 D、暑温 E、秋燥 9、湿温病常发生的季节是 A、春夏 B、春秋 C、夏秋 D、冬春 E、冬夏 10、湿温病的病变中心为 A、肝胆 B、脾胃 C、心肾 D、肺脾 E、肺肾 11、下列属湿温病湿从热化表现的是 A、伤阴 B、闭窍 C、动风 D、动血

E、以上都是 二、B 1、A.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B.气营两清,解毒救阴 C.轻清芳化,清涤余湿 D.清暑化湿,宣通三焦 E.清泄少阳,分消湿热 <1>、治疗湿温病后期,余湿留恋证选用的治法为 A B C D E <2>、治疗暑湿弥漫三焦选用的治法为 A B C D E 2、A.湿温病初起,卫气同病,外内合邪 B.湿邪阻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C.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气机 D.湿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E.湿热交蒸,充斥气分,酿成热毒 <1>、湿温病湿困中焦证的病机是 A B C D E <2>、湿温病湿阻膜原证的病机是 A B C D E

湿热病

甘露消毒丹化裁治疗痤疮、酒渣鼻、湿疹等面部皮肤病 (2013-06-26 10:44:34) 转载▼ 标 分类:皮肤病 签: 健 康 皮 肤 病 甘露消毒丹化裁治疗痤疮、酒渣鼻、湿疹等面部皮肤 病 (附验案4则) 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其立法为祛湿,清热,解毒。主治湿热并重,毒邪为患之病症。治湿宜给以出路,治热宜宣散清泄,治毒宜泻火解毒。择甘露消毒丹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效,治疗皮肤病,尤其面部皮肤病证属湿热、毒邪为患者,疗效满意。 1.痤疮 辨证:肺经风热,湿毒蕴结。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柴某,男,26岁。2010年5月19日初诊。主诉及现病史:1年前,面部散在出现粉刺,能挤出白色分泌物,未引起重视,不久,丘疹演变成脓疱、囊肿,用多种中医药物,疗效不显著,非常苦恼,现来我中医门

诊求治。现症:前额、双颊、颈部均可见丘疹、脓疱、渗出、囊肿,下颌部尤重,口渴,胸闷腹胀,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厚腻,脉濡数。西医诊断:痤疮。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辨证:肺经风热,湿毒蕴结。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药用:滑石15g(包煎),黄芩10g,桑白皮10g,茵陈10g,川贝母5g(研末服),石菖蒲10g,藿香5g,白蔻仁5g,连翘10g,射干5g,生甘草5g。水煎服,200ml,2次/d。第3遍煎液局部湿敷,2次/d。 二诊(2010年5月26日):上方用7剂,渴止,脓疱消退,二便通畅。上方去滑石、射干,继续口服。 三诊(2010年6月9日):上方又用14剂,面部丘疹大部分消失,囊肿明显回缩,胸闷腹胀除,二便通畅。上方去藿香,继续口服。 四诊(2010年6月23日):上方又服14剂,除面部留有瘢痕外,他症悉除。又拟消痕汤:白芷10g,丹参10g,蒲公英20g,丝瓜络10g,夏枯草10g,猫爪草10g,当归10g,炙甘草5g。水煎服及局部湿敷一个月,瘢痕基本消失。 按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复感湿邪,湿热蕴而化毒,上蒸于面。治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中滑石利尿通淋,清热,收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茵陈煽情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又有解毒疗疮之功;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结节消肿;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藿香芳香化浊;白蔻仁化湿行气,温中;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温病简答题集

1、温病学发展的萌芽成长形成时期各自特点 答:萌芽时期论述简单,理论朴实,温病概念隶属于伤寒;成长时期温病学理法方药和临床实践都有很大提高,并逐渐从伤寒体系中脱离出来,形成时期温病理法方药和临床得以完善,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广泛有效的指导临床。 2、温病的特点 答:病因有特异性,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病机演变有规律性。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3、新感温病和伏气温有何不同 答: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病机由表及里,由轻到重,逐步发展,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治则以解表透邪为主;伏气温病感受邪气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病机既可外达,亦可内陷,病情重,病程长,难于速己,治疗以清里热为主。 4、试述卫气营血分证的辨证要点。 答:卫分证:发热与恶寒见,口微渴; 气分证: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营分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舌红绛; 血分证:身灼热,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 5、温邪的特点 答:性质属热,从外感受,致病与时令季节有关,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不同温邪入侵部位有别。 6、风热病邪有何致病特点 答:先犯上焦肺卫,传变迅速,易逆传心包,易化燥伤阴,后期见肺胃阴虚。 7、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病邪有何致病特点 答:风热见上;暑热:径犯阳明气分或直入心营,伤津耗气易致津气两伤,易兼夹湿邪为患; 湿热:致病以中焦脾胃为中心,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长; 燥热:病变以肺为中心,易致津液干燥,易化火上炎,干犯清窍; 温毒: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8、热极动风和虚风内动症治有何异同 答:热极生风是因为阳热亢盛,燔灼肝经,以致筋膜挛急,表现为四肢抽搐,频繁有力,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甚至角弓反张。伴高热,治以清热凉肝息风,方用羚角钩藤汤。虚风内动是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经脉失养而拘挛,表现为手足蠕动,甚则瘈疭,口角颤动,心中憺憺大动,伴阴虚,治以滋阴息风,方用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 9、痰蒙心包和热闭心包症治有何不同 答:痰蒙心包是因湿热蕴蒸,生痰浊蒙蔽心窍,其神志表现为神志昏糊,意识朦胧,时清时昧,似醒非醒,似睡非睡,间或谵语,伴湿热,治以豁痰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 热闭心包是因邪热亢盛,炼津成痰,痰热堵闭清窍,其神志表现为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或昏睡不语,舌蹇肢厥,舌红绛伴高热,治以清心开窍,方用清宫汤送服“三宝”。 10何为湿温“三禁”误治后有何后果 答:湿温三禁指湿温初起三种治法禁忌,即汗下润。吴鞠通说:“汗之则神昏耳

温病学名词解释+简答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指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是温病的致病因素。 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 传染:指通过直接接触 瘟疫: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逆传:温邪由上焦手太阴肺不传于胃而直接传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过程,是温病的传变形式之一。 心中憺憺大动:心跳迅速而有空虚感。 文库瘛瘲:瘛,屈曲;瘲,弛张;指四肢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的证候表现。 透热转气:是指温邪入于营分时,不可一味地清营养阴,而应在其中辅以清气之品,使热邪从营分转出气分而解. 白?:指在湿热类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 日脯潮热:指热势于下午益甚。日脯,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5点。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熱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热,久扪时感体温升高。 战汗:指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

伦次。神昏谵语往往并见,故昏谵并称。 昏聩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着。神志如狂:指昏谵躁扰,狂乱不安。 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或时有谵语,呼之能应。 痉厥:痉,指肢体拘挛强直或手足抽搐之证,厥,一般包括昏厥和肢厥,昏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肢厥指四肢逆冷或不温,,轻者到踝腕,重者逆冷可过肘膝。 燥干清窍:是气分的一个特殊病证。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引起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的病证,俗称上火。 内闭外脱:邪气内闭,气机不通,阴阳气不相顺接,则可出现正气外脱。 暑瘵:是暑热毒邪入血分,壅积于肺,损伤肺络,引起骤然咳嗽,咯血的病证,状如痨瘵,属暑温类证。 风温:指感受风热病邪,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的急性外感热病。 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一种表现,由于燥尿与邪热搏结与肠道,肠道液体从燥屎孔隙中渗下流出,表现为纯利恶臭稀水。 逆传心包:逆传是相对顺传而言,一般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不从外解,可顺传阳明气分,若失治误治或心气素虚,或病邪过烈致邪热内陷心包,出现神昏谵语,舌蹇肢厥等症候。 春温:感受春季温热病邪引起的,初起即见里热炽盛证候的一-类急性

温病整理

【如何认识新感和伏邪理论,区别二者有何临床意义?】①感邪发病的方式不同。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伏气温病,感受外邪,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②初起临床表现不同。新感温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等肺卫表热证为主;伏邪温病,初起即见高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或昏谵,舌绛无苔等气、营分里热证为主。③治疗不同。新感温病,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伏邪温病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④其他:病程,病情,预后亦不同。新感温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伏邪透尽方愈。意义在于阐明温病不同发病类型的机制,揭示其病机传变规律,使其更有效的知道临床辩治温病【讲述卫气营血辩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及意义?】卫气营血病变与三焦所属脏腑病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都可以分析温病病理变化,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掌握病程阶段和传变规律,从而确立治法,指导温病的治疗。区别:两种辨证方法各有侧重,互有短长。一般而言,卫气营血辩证长于辨析病变的阶段,浅深、轻重,三焦辩证长于辨别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证候类型,故在临床上,多以卫气营血辩证确定病变的浅深层次和发展趋势,再用三焦辩证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应当将两种辩证方法相辅运用,经纬交错,才能更全面地指导温病辨证论治。综上,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类型不同,但其意义在于归纳温病的证候类型,分析温病的兵力变化,明确温病病变不为及病势轻重,掌握温病病机传遍,为确立治疗大法提供可靠依据.【温病中斑、疹、白 是如何形成的?】斑疹的发生与邪热内郁,波及营血有关,但二者成因不同。斑多为热郁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营血,从肌肉血络外渍而成,形态呈点大成片不高出于皮肤,压制不退色。疹为邪热郁肺。内串营分,从肌肤血络外发,形态呈琐碎小粒大小,高出皮肤,压之褪色,二者在形成上有肺胃及营血的脏腑所偏和病位深浅之别,在表现上有肌肤和肌肉之深浅不同。白培则为湿热之邪流连郁阻气分,欲蕴蒸于肌肤致皮肤上,出现的内含透明浆液的白色疱疹,每随发热汗出而透发,多分布于颈胸腹等处。虽亦为疹,表现在皮肤上,但与斑疹之病因、病机、病位截然有别,为湿热在气分的特殊征象。【湿热类温病与温热类温病如何鉴别?】二类温病从病因上来看,前者感受温热病邪,后者感受湿热病邪;在病势上,前者起病急,传变快,后者起病缓,病程长,传变慢;症候上,前者纯热无湿,热重阴伤为主,后者有湿有热,阻遏气机为主;病变中,前者多位壮热,灼热,内闭动风,动血或阴竭阳脱,后者多身热不扬,以中焦或三焦并见,以发白培或蒙蔽心包。【赤芍与白芍在犀角地黄汤中的如何区别使用?】犀角地黄汤是治疗热盛动血之常用方,方中有犀角、生地、丹皮、芍药四味药,芍药应据病机酌选白芍或赤芍,若身灼热,谵妄,斑疹紫黑密布,脉数疾,证候属血中毒热较甚,用赤芍为宜,因赤芍苦寒,清热凉血活血。若证兼口咽干,午后夜间热更甚,脉数而细,舌干绛,证候属血热阴伤,当宜白芍,因白芍寒酸甘化阴,可滋养阴血。即二者之区别使用以血热炽盛及血热阴伤为辨。

温病-温病学考试复习

温病-温病学考试复习

表证证治叶天士吴鞠通的原文 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在卫汗之可也”的温病表证治疗原则,并进一步提

3.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弥漫全身:内外湿合(湿热病邪+饮食内伤),往往阻碍了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临床多见脘痞胸闷、呕恶不食,便溏或秘。湿邪弥漫,湿热合邪,上下表里同时受邪,在上—-首如裹。在下---小便不利,大便溏或秘。在表---周身重痛,白pei出现。在里---脾胃运化失调的症状。 4.病程中多见矛盾性症状:湿温病初起以湿为主,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因此临床常见矛盾性症状。身热不扬:发热初按皮肤不灼手。发热:脉反濡缓,面色不红反淡黄。口干:不欲饮。神志不烦躁:反呆痴淡漠。大便秘:下之大便反而不燥结。 养阴法的分类、治法(《温病条辨》) 1.甘寒生津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温病初、中期,邪在上、中焦阶段,肺胃津液耗伤之证。常用药物如沙参、麦门冬、生地黄、梨汁等甘寒之品,代表方如沙参麦冬汤、五汁饮、益胃汤等。此类方药,清养肺胃之阴,但又不碍胃,从而获得热减阴复的效果。 2.咸寒甘润法 邪热深入肝肾,真阴亏耗,需用咸寒滋填之品,如玄参、阿胶、熟地黄、龟甲等,代表方如加减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入阴搜邪,透热外达,治疗温病后期热伏阴分,故宜于此方,临床上治虚热广为应用。 3.酸甘化阴法 以酸敛药物,收敛肺气,起到保阴作用。常用于温病特别是暑温津气耗伤之证。主要方剂是生脉散。如连梅汤,此方为酸甘化阴兼酸苦泄热法,用于暑邪深入厥、少二阴,水亏火旺之证。 4.苦甘合化法 将苦寒药与甘寒之品配合运用,取苦甘之性以化阴气,苦寒又能邪热。冬地三黄汤为代表方。热病小便不利,阴气又伤,此方确为对证之治,又春温内陷下痢,阴精欲脱,立法以救阴为主。育阴坚阴为救阴之两大法门,故吴氏化裁仲景之黄连阿胶汤而成加减黄连阿胶汤,以黄连、黄芩苦寒坚阴泄热;阿胶、生地黄、白芍甘寒育阴,而救厥脱。 湿困中焦的治法,代表方 一、治法:

中草药功效大全 药学典籍

中国药学典籍

?中草药功效大全?? 收集整理/陈智健(1980年出生于江西玉山,中国医科大学中医理论博士,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于法国尼斯Centre Antoine-Lacassagne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生,参加“面向21世纪病理学教学建设成果及应用”教学课题的工作,承担和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病理诊断专业特长:西医结合治疗脾胃、心系,肿瘤等疾病) ) A字头 【艾叶】理气血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除湿杀虫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主治阴虚心烦失眠, B字头 【巴戟(ji)天】补肾阳,壮筋骨,去风湿,主治子宫虚冷,风寒, 腰膝酸痛? 【巴豆】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水肿,外用治疗喉风 【八角】健胃,行气,促进消化,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百部】润肺止咳,杀虱杀虫 【百合】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 【柏子仁】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注意事项: 便溏及痰多者慎服. 【板蓝根】(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细菌性感染,败血症,肺炎、肠炎、血痢、咽炎等 【白芍】扩张动脉,降血压,护肝,阴虚发热,养血,盗汗? 【白术】健脾益气,止汗,脾胃虚弱 【白前】主冶肺气壅实之咳嗽痰多;气逆喘促;胃脘疼痛;儿疳积;跌打损伤 【白果】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 【白芷】去风,燥湿,消肿,止痛,解热,降压,平肝 【白笈】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主治矽肺,肺结核,气管炎,百日咳 【白茅根】补中益气,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肺热喘急,胃热哕(yue)逆 【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半边莲】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泻泄,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xuan)疾,跌打损伤肿痛,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 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斑蝥】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北沙参】肺燥干咳,虚劳嗽血,胃级不足,津伤口干,风寒作嗽肺胃虚寒者忌服。

湿热温病

1 论病因,内湿外湿互引 叶氏论湿热温病的产生原因,强调内湿、外湿互引。外湿的形成,与季节、气候条件、居住环境等密切相关,并指出“长夏湿热交迫”、“长夏湿热令行”、“长夏阴雨潮湿”等,说明长夏季节雨多湿重的气交变化,易生湿热病邪;又云“吾吴湿邪害人最广”、“粤地潮湿,长夏涉水,外受之湿下起”等,指出江南及沿海地区,地势低下,气候潮湿,更或兼起居不慎、淋雨涉水等因素,湿热之邪每易为患。内湿是湿温病形成的内在因素,其产生,叶氏强调“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酒客湿胜”、“酒客中虚”、“酒肉之湿助热,内蒸酿痰”等,可见脾不健运,或过食肥甘、醇酒厚味,则易形成内湿。湿热温病的病因与发病,叶氏更强调内湿、外湿互引,指出“外邪入里,里湿为合”、“长夏外受暑湿,与水谷之气相并”。 2 论病理,重浊氤氲阻气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与热相合,氤氲粘腻,难分难解,侵犯人体,最易郁阻气机,困遏阳气。叶氏指出:湿热之性“氤氲蒙昧”、“湿邪凝遏阳气”、“湿属阴邪,阳不易复”;湿热侵犯人体,易伤气分,病理变化易阻气机,指出“湿阻气分,郁而为热”、“气

阻,热从湿下蒸逼”、“湿复阻气,郁而成病”、“湿郁脾胃之阳,致气滞里急”、“暑必夹湿,二者皆伤气分”、“暑湿伤气”等。说明湿热之性氤氲粘腻,故起病缓、传变慢、难速愈,正如吴鞠通所云:“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也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可解,温热之一凉则退,故难速已。”郁阻气机之病理,即为湿热温病之治疗强调理气化湿、宣畅气机之理论依据。 3 论病位,重心中焦脾胃 湿热侵犯人体,叶氏强调病变重心在中焦脾胃。指出“湿伤脾胃”、“湿郁脾胃之阳”、“湿久脾阳消乏”、“时令潮诊气蒸,内应脾胃”等。湿热侵犯人体发病后的基本证候与病机转归,亦以中焦脾胃的阴阳偏盛作为基础,指出“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阳旺之躯,胃热偏盛,邪易热化;阴盛之体,脾湿偏盛,邪易湿化。因而基本证型表现有热重于湿与湿重于热之不同,病机转归有燥化热化伤阴与湿化寒化伤阳之别。 4 论诊断,当辨上中下焦 湿热为患,证情表现复杂,对湿热温病的诊断,叶氏除据季节、气候、居处环境、饮食嗜好等因素外,

温病学(13.4)--薛生白《湿热病篇》习题答案

薛生白《湿热病篇》答案 一、填空题 1.但热不寒 汗出胸痞 舌白 口渴不引饮。 2.阳明 太阴 3.中气实 中气虚 4.藿香 香薷 羌活 苍术皮 薄荷 牛蒡子 5.恶寒无汗 身重头痛 湿在表分 6.恶寒发热 身重关节疼痛 湿在肌肉 不为汗解 7.滑石 大豆黄卷 茯苓皮 苍术皮 藿香叶 鲜荷叶 白通草 桔梗 8.柴胡 厚朴 槟榔 草果 藿香 苍术 半夏 干菖蒲六一散 9.寒热如疟 湿热阻遏膜原 10.发热 汗出胸痞 口渴舌白 湿伏中焦 11.藿梗 寇仁 杏仁 枳壳 桔梗 郁金 苍术 厚朴 草果 半夏 干菖蒲 佩兰叶 六一散 12.舌根白 舌尖红 湿渐化热 余湿犹滞 13.辛泄佐清热 14.脘中微闷 知饥不食 湿邪蒙绕三焦 15.藿香叶 薄荷叶 鲜荷叶 枇杷叶 佩兰叶 芦尖 冬瓜仁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6.E。答案分析:《湿热病篇》第21条说:“湿热证,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者,腠理暑邪内闭。宜六一散一两,薄荷叶三、四分,泡汤调下即汗解” 六一散加薄荷叶即为鸡苏散。六一散加青黛则为碧玉散,六一散加朱砂、灯芯草则为益元散。 17.E。答案分析:章虚谷认为“湿热在里,必当清热利湿,今以暑湿闭于腠理,故以滑石利毛窍”。 18.A。答案分析:阳湿伤表的表现有“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说明有出汗表现。阴湿伤表的表现为“恶寒无汗,身重头痛”腠理暑邪内闭的表现为“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风寒表实证,风寒郁表也无汗出。 19.B。答案分析:本条乃邪在中焦,热重湿轻证,故用白虎加苍术汤治疗。薛生白云:“白虎汤仲景用以清阳明无形之燥热也,胃汁枯涸者,加人参以生津,名曰白虎加人参汤;身中素有痹气者,加桂枝以通络;热渴、汗泄、肢节烦疼者,亦用白虎加桂枝汤;胸痞身重兼见,则于白虎汤加入苍术以理太阴之湿;寒热往来兼集,则于白虎汤加入苍术以理太阴之湿;寒热往来兼集,则于白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