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

最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

最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
最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

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指导阅读、整体感知

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

教师指

今天我乘汽车到达学校。上了一节计算机课并发了一个电子邮件。午饭时,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岳 麓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3、过程与方法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为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 难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阅读课文说一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2、讨论一下,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个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市场经济; 意义: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苏联的成立(板书) 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什么要成立苏联呢?这是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加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际主义政权性质所决定的。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参加的基础是平等、自愿。当时加盟的共和国有四个,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逐步增加,到1940年共有15个。(引导学生看课本P7《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1924年列宁逝世了,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永垂史册。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 2、工业化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的。苏联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由于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世界历史 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如何?(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战败,由英法美日中等组成的协约国集团战胜) 2.俄国原先是协约国成员,为什么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文) 3.教师指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所以说十月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十月革命如何取得胜利?它怎样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3.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4.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6.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新时代的曙光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A、运用课件展示“纲要信号”和教科书第4页“动脑筋”资料:一 战灾难→ 二 月 革 命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执行反人民政策) < 继续进行世界大战遭惨败 > 十 月 革 命 屠杀和平示威的反战民众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布尔什维克党) < 革命群众拥护列宁 列宁确定武装起义方针 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6、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什么不同?(果断退出世界大战,坚决维护民众的政治经济利益) 8、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练习巩固 1、完成第5页“练一练·选择题”: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公历(D ) A.2月 B. 3月 C. 10月 D. 11月 2、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45分) 1.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开战后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C.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D.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退 5.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6.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意大利参战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意大利投降 D.诺曼底登陆 10.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是()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③都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④战场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事件是() A.意大利投降,退出战争 B.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投降 C.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 D.德国宣布投降 12.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英美军队在法国海岸的诺曼底登陆 B.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 C.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灭 D.有力地配合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13.在下列战役中,美国没参加的军事行动是() ①阿拉曼战役②中途岛战役③诺曼底登陆④攻克柏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4.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最关键因素是() A.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B.美国原子弹对日本法西斯的震慑作用 C.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打击 D.反法西斯盟国的通力合作 15.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中,不包括() 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B.美国都参加了战争 C.中国都参加了战争 D.日本都是战败国 二、连线题(10分) 16.用线段将下列两侧相关联的内容连接起来。 莫斯科战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法西斯德国遭受的第一次惨重失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了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岳麓版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历史意义,思考俄国和中国的革命道路为什么不同?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学难点】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列宁的图片。教师引言:这位伟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当年我们中国的老大哥俄国的领头人,他在俄国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毛主席,那么列宁为什么会在俄国有如此的威望?他带领的十月革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十月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我们来学习《俄国的十月革命》。 二、讲授新课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 师: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枝。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底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在国内危机四伏。至1917年,俄国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 师:一站之前俄国的社会就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战期间俄国的半数劳动力被充军,所以一站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 多媒体展示一站中的俄国士兵以及一站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919年6月,巴黎和会上,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签署 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殖民地、军事和赔款等问题作 出了规定。《凡尔赛和约》满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严重损害了中 国的权益,引发中国的五四运动。《凡尔赛和约》和协约国的其它 和约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史称“凡 尔赛体系”。 2.1920年1月国际联盟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其宗旨是制裁侵略,维护和平。但实际被英法控制,成为列强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4.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1929—1933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 5.1934年,德国希特勒自封为“元首”,确立法西斯统治,世 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后,日本法西斯上台,制定侵略 中国和征服世办的计划,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7.二战:1938年9月德、意、英、法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 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慕尼黑签定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 区割给德国,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英法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 的侵略。 9.1942年1月1日,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国际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6月,美军在中途岛海 战中取得重大胜利,太平洋战场出现重大转机;同年11月,英军在 阿拉曼战役中获胜,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共同构成二战中的 '三大战略转折。 11.1943年,美、英、苏三国召开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 消灭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 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2.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1945年 2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1)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2)战后成立 联合国;3)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雅尔塔会议 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二战的意义: 13.1943年9月意大利向同盟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蒸汽时代”的到来 1.根本原因: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动力)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4.参与国家:英、法、美、德、俄、日。(最早发生的英国) 5.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尼纺纱机 6.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煤炭这一新能源开发 和利用) 7.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某次国际会议补充了和部分地改变了巴黎诸条约的部分条款,调整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次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新秩序”指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多极化 C、华盛顿体系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战争的灾难之中。这是历史无情地嘲笑20年前召开的( )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我准备为我们千疮百孔的国家,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随后,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其中心措施是( ) A、大力整顿银行 B、对工业的调整 C、兴建公共工程 D、对农业的调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统治秩序( ) A、欧洲和西亚 B、欧洲和非洲 C、西亚和非洲 D、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19年参与巴黎和会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会后说:“……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所得报复的手段。”劳合?乔治担心德国会对这次会议签订的哪^一条约进行报复( ) A、《四国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五国海军条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 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二月革命:⒈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 ⒉地点:俄国首都彼得格勒。⒊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⒋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二、十月革命的胜利:⒈概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随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⒉意义: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它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⑴目的:为了平定国内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⑵时间:1918年开始。⑶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②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⑷作用: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⒉新经济政策的实行:⑴背景: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改变经济政策。 ⑵时间:1921年开始。⑶内容: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②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③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⑷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现了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⒊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一些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⒈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8年开始,苏联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⒉工业国的建成: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⒊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实行: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经过几年努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严重弊端:①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②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国家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⒈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讨论对战败国(最主要是德国)的处置问题---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分赃会议) ⒉《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协约国集团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有:①领土方面: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②殖民地方面: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分赃会议”);③军事方面: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④赔款: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⒊凡尔赛体系的建立①构成:《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②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⒈召开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 ⒉召开时间:1921—1922年操纵国:主要是美国(受惠最大) ⒊《九国公约》:⑴内容: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⑵影响:《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但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岳麓版练习题第三十三篇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岳麓版练习题第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与材料中的观点相符的是( ) ①1799—1814年的法国②1933—1945年的德国③1933—1945年的美国④1936—1945年的日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近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王毅回应有人将现在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时指出“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1970年二战后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曾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神色凌重的下跪忏悔,表明二战后的德国为日本树立了什么榜样( ) A、实行非军事化 B、奉行和平外交 C、深刻反省历史 D、奉行殖民扩张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A、延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B、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教案 岳麓版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古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古巴比伦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城邦的出现和奴隶制小国的建立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①指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②指导学生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③组织学生探讨“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阅读、问题探讨,使学生了解亚非文明古国的有关历史。 ②通过看文字、图片、录像资料,使学生感知亚非古国灿烂神奇的文明。 ③通过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金字塔的建造之谜”,指导他们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讨“金字塔的建造之谜”,使学生认识到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通过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使学生认识到法典保护奴隶主利益的实质,也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 ③通过学习“印度的种姓制度”,使学生认识到它是为巩固奴隶主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统治服务的,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 教学重点:三个文明古国的概况《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教学难点:种姓制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导入新课 提示学生注意以下问题: ①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②为什么古代文明多产生于大河流域?各个文明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得出结论,即都在北纬30度左右的大河流域。 第二个问题要一下解决有困难,提示学生们带着问题来学习,学完之后再来总结,以突出教学目标。 教学新内容 一、古代埃及 1.尼罗河流域文明的产生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提问:尼罗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将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怎样?

历史:第1课 《史前的人类》教案(岳麓版九年级上)

第1课史前时期人类 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执行教师课时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 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过程与方法思考探究观察分析人类怎样形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什么? 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怎样解体?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人类是神(或上帝)造的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国家与氏 族组织有哪些不同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图文 人类的出现 1 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进化阶段主要代表 猿人早期非洲人 晚期中国山顶洞人 2 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 3 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4 怎样批驳种族优劣论?(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人种属于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氏族社会 1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 2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②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一次大战的后果是什么? (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板书课题) 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

1.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没实现的原因刚才同学已经回答了,这就是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1917年4月16日,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首都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和革命群众争先恐后地奔赴车站,欢迎自己爱戴的领袖。请大家看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从这张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们把同学们说的概括为三点。第一,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第二,人民群众手中掌握着武装;第三,列宁号召人民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布尔什维克党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在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列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学生回答略)列宁所起的作用还表现在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板书) 现在来想一个问题,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从11月6日晚发动到11月7日晚取胜,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这短时间取胜的原因在哪里呢?(学生回答从略)我们把大家所说的原因概括一下:第一,由于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第二,由于人民群众掌握着武装;第三,由于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 在首都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九年级历史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第13课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6世纪最强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英、荷、法的殖民扩张三角贸易的航程奴隶贸易的影响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殖民掠夺的影响 ①通过整理西方殖民者在16—18世纪扩张的史实,了解西方殖民扩张第一个时期的概况,培养学生梳理、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解答课中题“设计一幅简单明了的三角贸易示意图”和课后自己动手题,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 ③通过对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影响的分析,以及对课后马克思那段话的理解,培养学生 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法制渗透: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条款,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课文图片、文字资料及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感知奴隶贸易、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血 腥和残酷,以及殖民地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从而认识到无论殖民扩张给世界历史的发展 带来怎样的进步,但对广大殖民地人民而言都只是灾难,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其反抗斗争的正 义性。 ②通过对对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通过对本课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奴隶贸易、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血腥和残酷,树立同情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反抗 侵略与剥削的正义感。 ②通过了解殖民扩张使殖民国家获得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学生树立鲜明的是非观念,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制度进步性与贪婪性共存的本质。 ③通过讨论“为什么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无法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培养学生建设一个 独立、富强、进步的中国的历史背景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殖民罪恶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奴隶贸易、抢劫、掠夺这些血腥的手段所具有的客观上的进步性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展示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图片资料,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根据各图展 示的内容提问,由此导入新课。

2020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了解苏联的几次改革造成的影响;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了解苏联解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1: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 导语2: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改革“新思维”,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2010年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常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许,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邓小平”! 导语3: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为什么苏联自身的改革反而使苏联走向解体?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加赞许?为什么普京说“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社会主义阵营的构建,说说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概况。 归纳总结:(1)经互会的建立。(2)全方位内部改造。(3)中苏互助。 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正确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归纳总结:(1)赫鲁晓夫改革措施 ①政治: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②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3)赫鲁晓夫改革评价:取得过一些成效,但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阅读教材,对比赫鲁晓夫改革举措,说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改革有何影响?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 荔城中学:侯春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和网络等途 径了解考古动态,关心有关的研究进展,锻炼收 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 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 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 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具: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可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以及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人类的起源 1、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神话。你知道有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 神话故事呢? 2、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非洲的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与人类有哪些主要差别?那么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或者说人脱离动物界、走向独立发展的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和工具的制造。 3、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4、三大人种的形成 给出三大人种图片,说一说 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人种?你是怎么样分辨出来的? 人种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各人种毛发、肤色等体貌特征的差异,就是他们适应各自环境演化的结果。 强调:各人种只有外表上的差异,决无智商高低、种族优劣之区分,各种族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是后天因素决定的,种族歧视是决无道理的反文明行为。 二、母系氏族社会 1、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石器(复习新、旧石器时代) 2、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氏族(介绍氏族,河姆渡和半坡遗址) 3、人类社会先经历母系氏族,后经历父系氏族。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单选题:俄国十月革命

单选题:俄国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对此理解准确的一组是()①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②沙皇专制与人民大众③大俄罗斯民族与少数民族④俄帝国主义与西方帝国主义⑤俄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⑥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 A.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严重地保留着封建农奴制残余 D.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3.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二月革命造成了两政权并存的局面 D.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所产生的工兵代表在苏维埃中占有多数席位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列宁《四月提纲》,内容的是() A.要摆脱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B.全部政权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 D.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5.俄国十月革命中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反映的实质是() A.协约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政策 B.俄国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C.俄国无产阶级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D.国际资产阶级和国际无产阶级的矛盾

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 A.将工业全部收归国有 B.将农民的全部粮食收集到国家手中 C.取消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 D.日用生活用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 7.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C.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 D.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取得完全巩固 8.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A.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它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奠定了基础 C.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D.极大地推动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强大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10.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盟 B.它的实施表明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C.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D.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1.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精品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精品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认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历史原因。 2.对比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异同,理解二者结果不同的根源。 3.了解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在反抗殖民统治斗争中的主要事迹及杰出作用,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讲述法、问题创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导入新课: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 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3.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4.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5.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6.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背景: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对外扩张最早,所以在当时的美洲新大陆地区,这两个国家的殖民地最多,以至于后来有了?拉丁美洲?这个地理名称。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反抗外来殖民的斗争。影响:①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美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探究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影响。 结果: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英国的残酷镇压下失败。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相似之处? 从起因上看,都是由于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引起的;从影响来看,都打击了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沉重打击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反抗斗争中,都出现了英雄人物:拉丁美洲有玻利瓦尔、圣马丁;印度有章西女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