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融合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

融合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

融合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
融合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

得分:_______

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2011 ~2012 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号:PD00005

课程名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论文题目:融合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

学科专业:风景园林硕士

学号:8116335

姓名:郑丽娜

任课教师:李晓颖

二○一二年五月

融合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

——苏州博物馆为例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文化领域出现日益趋同的现象,区域特色文化变得越发不明显。在景观设计领域中,则表现为各地规划设计中西结合、古今混搭风明显,结果导致城市景观、建筑设计的雷同、地域性特色的流逝、城市文化没落、城市历史文脉断裂。本文以苏州博物馆为例,对融合地域特征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希望对以后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地域特征,地域文化,景观建筑,景观环境

在景观规划设计既定的背景中,自然、文化和审美要素都具有特定的历史环境,设计者必须充分认识他们,然后才能以此为基础设计。真正的具有文化特色、有生命力的作品,除了功能合理之外,应充分体现该地区地域、文化和时代的特点。只有具有文化地域特色的景观规划设计才是“活”的设计。

本文以苏州博物馆为例,从建筑、景观等方面研究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规划设计,苏州博物馆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律铭。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

1.相关基础概念

1.1地域特征

所谓地域特征是指这一地区区别与其他地域的特征,是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特定的地域文化。

融和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既指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融入该地区原有的特色自然环境、特色文化的设计元素,使设计成果能体现该地区的特定的、独有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使设计成果是区别于其他地域,体现该地域特色。

2.设计构思

2.1地域文化的提取

地域文化: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从而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一定阶段又具有稳定性。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主要体现在悠久的城市格局;

——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

——成就辉煌的文艺荟萃。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苏州丰腴着吴文化。景观组织要做到以最小工程量取得

最佳景观效果必然要以文化元素作为永恒的主题,其立意、布局、小品、地形、植物、水系,以及各建筑的功能布局,无处不包含文化的信息。

图一吴风格建筑图二吴文化牌楼

2.2场所精神的体现

在诺伯特·舒尔兹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设计或建筑是否具有意味,即是否具有场所性,本质在于是否显现场所的精神。通过对场所的认同与定位,更能使人了解环境的意义、感知场所的精神,这也是实现场所人性化的途径之一。

如中国传统的山水风景园林便十分重视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体现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人对空间、场所的内在感受,强调提升环境的认同感与可识别性,从而使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正与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对人们的交往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相对应。因此,要创造人性化的城市景观就应注重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营造。

苏州博物馆着重考虑到游人空间感受。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图三庭院场所布局图四庭院空间

3.景观建筑构筑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主要通过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艺术装饰等来展示丰富而深邃的地域文化。

苏州博物馆建筑布局上,主体建筑他严格控制在6米之内,贝律铭追求保持中国传统的真是院落和庭院。材料上,新馆庭院设计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写仿苏州传统园林意境。贝律铭希望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水院中八角茶亭采用钢结构取代传统木结构。玻璃屋面取代传统小青瓦屋面,给人晶莹剔透与轻盈的形象。传统园林中亭则通过屋顶的起翘给人以轻巧的形象。新馆由于主体建筑采用钢结构体系,屋顶得以进行自由组合。

建筑外型上,通过对几何形体和四坡屋顶高低错落的组织,形成丰富的屋顶形象,这是对传统园林建筑屋顶错落有致效果的新解读。建筑色彩则是沿袭苏州传统建筑色彩。屋面采用“中国黑”菱形片石干挂在坡顶之上,墙身采用水泥灰浆和花岗石装饰,形成粉墙黛瓦的景观形象。

建筑艺术装饰方面,庭院铺装亦采用花岗石。利用现代工艺对传统工艺进行模仿。灯具等小品造型简洁、色彩淡雅,与整个庭院氛围相融。新馆庭院设计既有现代气息,又不失传统苏州园林灰、淡、雅的意境。

图五粉墙黛瓦建筑轮廓图六现代建筑材料

4.景观环境设计

4.1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在对地块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情况下,结合地域文化与场所特征及论坛的特殊性,强调以建筑为轴线,周边分别以两个景观意境。为核心,散布多个景观节点,将整个地块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苏州博物馆轴线——新馆建筑总面积:15391m2,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新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大堂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展厅;东部是行政办公区、教育区和饭店。这种类似三条轴线的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

院落布局基于传统规划思想之上的建筑单体的组合以及浓于伦理的道德传

统,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庭院文化应运而生。贯穿新馆设计之中的东、西两侧的院落式组合和周边的传统合院式住宅相互呼应、协调统一。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这种传统的庭院组合设计不仅满足现代建筑对于功能、景观的要求,同时赋予现代建筑以传统文化内涵。

图七博物馆平面图图八博物馆鸟瞰图

4.2细部刻画

“传统的符号,现代的精神”将传统园林、建筑、艺术中的各种特征性构件、造型、色彩等提炼出来,进行简化或抽象后,作为一种符号插入到现代设计中,使其成为特色装饰。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痕迹”。

以主庭院为例,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1/5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图九漏窗与小品图十北岸“层峦山水图”

4.3植物特色

充分挖掘乡土植物资源,突出园林地域特色。在南方种植效果好的树种不一定适宜北方,盲目引种只会适得其反。乡土植物能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有利于维持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所以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还应以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应用于城市园林中,不仅能展示地域性特点。也可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

在苏州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中,竹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它能充分体现出苏州的地域特色。要克服现有园林绿地中物种多样性严重不足的劣势,同时为了降低栽培管理费用,选择合适的乡土树木加入园林植物造景是当务之急。

图十一植物景观

5结束语

全球文化趋同之势日渐增强,如何维持具有地域特征文化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的提出是景观设计应具有地域性的充分肯定。希望本文对以后相关设计会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擎,李晓娟.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主义[J],价值工程,2004,29(23):89-90.

[2] 梅青,薛求理,贾巍.纯净的完型[J],新建筑,2010,5(23):106-107.

[3] 董丽,张云路.地域文化与旅游景观中的城市展园设计——以2010年台湾花博会西安园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2010, (18):29-30.

[4] 张峻,结合苏州博物馆新馆庭院设计谈景观设计中的乡土倾向[J],华中建筑,2008,26(1):127-128.

[5] 谢斌峰,试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挖掘及设计要点[J],城市建设,2010,(30):215-216.

[6] 汪峰.新地域主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7,(17).

现代化城市建设风景园林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现代化城市建设风景园林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03-25T02:38:32.953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0期作者:王松[导读] 介绍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以及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建议。王松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10008 摘要:介绍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以及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建设项目,风景园林设计关系到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也关系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必须要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地实现城市更美好的愿望。地域特征,是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上其所具有的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征、标志等,设计师们通常根据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入手进行园林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是建设现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化的风景园林规划,必须要以地域特征为重,将人文、艺术和自然生态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方位提高市民的生活、工作质量。 1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 1.1 自然特征 地域特征中的自然特征,主要指的是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物类型等自然因素。各类自然特征因子都不是以个体的形式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和影响。其中的气候因素和地质因素是影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最主要的地域特征,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地区不同条件的差异性,综合各个自然特征因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相互作用,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2 人文特征 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必须尊重当地的人文历史,并且通过巧妙的设计使这种特征在该城市得以延续与发展是尤为重要的。人文特征是当地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综合反映,每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特点。例如,在西安、苏州等地进行园林设计时,较浓厚的城市历史和文化底蕴是设计的基础,而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就需要突出其时代感和科技感。城市的人文特征是在长期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直接影响着当地的风景园林设计。因此,在设计时,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特征,将人文地域与园林设计相结合,以展示城市的文化与内涵。 1.3 应用性特征 对于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而言,其面貌和风格都较传统的园林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究其原因,在于现代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型特征。不同城市对于该地的园林设计有着不同的功能使用需要,有的园林设计以提高城市整体生态环境为目的,有的园林设计则以开放式的自由活动大空间为主。这种需求的不同,也会导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和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2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作用 风景园林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基于城市自身地域特点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起到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和风貌,对于城市环境资源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生态化的风景园林能够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程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对于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风景园林设计还有着服务大众的职能,良好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公众对于风景园林的需求,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现代化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设计者存在专业素养和水平上的局限性,导致设计缺乏创意和科学性、艺术性;对风景园林中的传统、现代认识也不到位,艺术手法和设计理念混乱,导致有些风景园林设计不土不洋。其次,在风景园林设计上,有些设计者忽略了要尊重城市自身的地域特点的原则,其设计的作品不能够很好的展示园林的作用和持续性,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许多的负面影响。另外,一些大型的风景园林工程通常由政府和机关部门主导,在设计和施工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以上问题的存在,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着风景园林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发挥。 4 基于地域特征的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要点学习参考资料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要点 ·单体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 单体建筑外部环境景观是指建筑周围的专属场地,主要分布在建筑入口的一侧或两侧、建筑楼体的转角处及附属在主体建筑四周的小面积独立区域,通过围合或占领形成开放型的外部空间环境。这类环境既是建筑的专用空间,与建筑的使用者产生必要的行为联系,它联系着建筑室内环境与城市公共环境,是人们由室外到室内的过渡空间,对单体建筑环境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城市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城市自然空间相融合,形成和谐的对外开放空间体系,使建筑外部环境景观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连续部分。 一、单体建筑外部环境景观的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单体建筑外部空间中人流、车流等流线的安排与组织关系的处理上。在单体建筑外部环境中,人流量大,进出时间相对集中,这就需要恰当的流线安排,以分散、引导人流。同时在有些外部环境中还应考虑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供临时停放各类车辆,此外,还要考虑消防车道的设置等。 单体建筑物的外部空间一般处于整体环境的边缘地带,为了提高其安全性,需重视空间边缘的设计,在保证环境的延续性、功能性的同时,提高角落空间的安全性。 (2)可识别性原则。 可识别性原则要求单体建筑外部环境应具有易于识别性、空间形象的整体性和室外空间景观的个体性。单体建筑外部环境中的空间设计应依据建筑的类型适当设置明显的标志性构筑物,以增强主要建筑在这一地区的可识别性。同时,空间景观要与建筑形式协调统一,形成统一完整的空间环境景观形象,并在设计与环境设施配置中注重表达地域的历史与文化特征,结合现有的地貌、植被等,形成鲜明的空间个性。 (3)多功能性原则。 单体建筑外部环境空间因建筑性质和所处地段不同,其功能性质也不尽相同,但作为外部活动空间,往往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的活动场所。如大型公共娱乐建筑周围的空间既有缓解、疏散人流的作用,也有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如散步、聊天等交往的需要。纪念性建筑周围的空间既要满足外来观赏者对大环境的欣赏要求,又要满足周围居民平常的休闲娱乐要求。 (4)适用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要求单体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除了考虑主体建筑的功能性质和使用要求外,这里还要强调室外空间的舒适性,如室外空间环境的夏季有遮阳,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园林景观是尊重自然并将自然小型化、艺术化、再现化的产物。是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需求,也是现在城市中公园、绿地、民宿等休闲娱乐场所增加的原因。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园林景观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工程具有美学价值,会影响城市面貌,美化城市环境,能够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氛围,对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园林景观设计兼具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要素,在展现出独特艺术审美的同时,还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元素,展现出当地的人文特色,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联性 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园林空间中合理搭配各类要素,形成与主流审美相符合的景观,使之在外观(色彩、形态等)体现出美学特征,在内涵上彰显地域文化。从具体过程来看,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系统化的项目,既要考虑到各个要素的美观性,又要考虑到各个要素组合在一起的协调性。同时,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地域性的特征,需要以景观所在地的地理结构为基础,合理设计景观构型,合理应用当地的植物,整体展现出地域性的人文元素。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空间、时间领域中由于社会活动而形成的文化体系。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且

具有一定的地理环境的阻隔性,在不同的区域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众多因素相关,是在人类长的期活动中形成的。这些文化理念根深蒂固,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与历史色彩。园林景观是以人文艺术和自然环境为基础设计的,不管是在文化方面,还是在自然要素方面,这些都与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联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地域文化能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个性化素材,设计师可以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一些独具特色的元素,创作出蕴含当地特色的设计方案;2)园林景观设计是展现地域文化的媒介。一个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能够展现出当地的人文特色,不仅契合当地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能够体现出当地的人文精神,让本地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外地游客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 1.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把握历史文脉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以历史文化传承这一要素为核心,将之巧妙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赋予其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是我国享誉中外的园林景观,而在其设计中,就充分体现了文化要素的协调性。比如在宋朝,抒情、写意的文化盛行,苏州园林由自然景观为主

地域性景观设计案例

从侧面反映出对自然改造的程度以及自然的可承受能力,以此为基础设计的景观类型才能经得住自然力和时间的考验。最后,自然机理的指导作用要求地域性景观设计不仅仅关注最初的设计过程,还要对后续的管理和维护有所考虑,要保持并延续景观的生命力与活力。 领土历史发展的引导作用历史发展的过程体现了领土景观的过去,某种规律性也对未来的发展有暗示的作用。领土景观的历史发展过程的把握,是要求地域性景观设计不仅仅关注历史的某一个阶段,某一个事件或某一片区域,而是深入的理解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从而使地域性景观设计不至限于历史符号的泥沼而变成历史阶段的再现。 地域性景观设计不是矫情地再现历史,追思过去,而是利用历史的文脉来塑造人们可感知的空间形态,目的是构建符合人们使用的景观空间,将自然的属性与社会的属性结合于景观之中。 相关案例分析之一在地域性景观设计中,植物是自然机理表现最明显的要素。地域性景观设计更多的关注植物的时效性,也就是植物固有的演变规律。植物的生长随四季更替,随时间演变,它们是造成景观瞬息万变的基本要素。地域性景观设计中不仅仅关注某一点、某一处的植物状况,更多的分析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影响以及植物与时间的紧密关系。巴黎东部塞纳一圣丹尼(Saint-Denis)省的苏塞公园(Parc de Sausset )即是这样一个利用植物要素塑造整体空间,从领土景观的机理出发,整治领土景观的典型案例。 苏塞公园的设计师米歇尔·高哈汝利用30几年的时间等待小树苗长成如今的大树林,公园的景观在符合这一地域的演变规律之中成长变化。苏塞公园面积大约 200hmz,是20世纪80年代,米歇尔·高哈汝事务所在国际招标中获得的项目,要求在城市边缘的农田上兴建一处大型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以植物群落为主的自然游憩环境。园址位于城市近郊的平原上,地形平坦,一览无余,周边环境以大片的耕地和水面等自然景观为主。 水系包括萨维涅湖(lac de savigny)以及两条小溪苏塞(lasausset)和卢瓦都(1e roideau)。己有的基础设施包括数条高压电线、水塔、高速公路、铁路线和一个郊区快速列车站。由于该方案竞赛涉及的是在巴黎近郊兴建的大型公园,其面积也是巴黎从19世纪后期以来所绝无仅有的,因此成为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高哈汝谈到苏塞公园时曾说到:“在这样大规模的场地上,我不可能像前面的公园设计一样,到处堆叠一些小土丘。相反,我被迫关注场地本身能给我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我能从场地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我希望从场地本身获得设计灵感,得到场地的支持。

地域性景观设计与道教文化

地域性景观设计与道教文化 摘要:从整个设计历史的发展来看,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讲求文脉、历史、地域、差异、象征的后现代思潮风起云涌,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设计因其欠缺人情味被大家所放弃。地域性作为一种设计的人文关怀成为当今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要求既是地理条件的制约,也是人文文化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道教思想更加符合现有的景观设计理念,它完全可以借助于具体的景观设计体现出其思想的真髓,在环境保护实践工作中发挥其作。 关键词:地域性;地域性景观设计;道教文化 1地域性景观设计 1.1 地域性 地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也叫区域。是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一般具有区域性,人文性和系统性三个特征。地域性是一个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环境、人文传统、社会经济等要素的总称。地域性并不是说多样性,准确的说,地域性体现在每一个区域内,它包括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文化、风俗、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物质载体等各种因素的相关类似性。地域性本身并不代表着差异性,是由于地域本身之间的差异才造成了地域性之间的差异,即地域的个性。 1.2 地域性的景观设计 地域性景观设计是研究景观设计在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过程中地域性特征的延续性,它的既满足了现代生活中的一些显见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又把设计对象的重点放在包括人和社会关系在内的空间环境上,并通过把握和运用以往景观设计过程中所忽视的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贯彻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准则,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理想人居环境。 1.3 当前地域性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我国地大物博,地域跨度很大,东西南北,无论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还是人文景观差异都很大。 但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千篇一律的景观建设。这里面的原因有下面几种:首先,在景观设计项目中存在盲目模仿甚至抄袭国外方案,而忽视了

环境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环境景观设计现状分析对中国来说,虽然人类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有 目的的设计改造古来有之,但是把景观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来研究并设立相关专 业的时间并不长。景观设计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学科关系紧密。这其中环境景观设计是与艺术设计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是以艺术设计学科的设计方法为基础,对景观设计进行研究。环境景观设计涉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环境景观设计虽然属于艺术设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内容囊括地理学、建筑学、史学、考古学、设计美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宗教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它们在各自专业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侧 重的发展方向。然而这些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平行的,它们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艺术设计学背景下的环境景观设计就是运用设计学规律和方法进行设计的。 强调的是艺术设计理念及方法在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环境设计中的充分应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 生物等要素在内的综合产物。由于自然景观具有独特性,因而要了解这些自然 景观的特性,必然要对它们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山石景观自然景观是在特定的区域地质背景下,经过地球地质长期运动形 成的。山地、平原、丘陵等形态决定了构成地质的总骨架。而在地壳运动中, 岩石的褶皱、断裂,和岩石自身的差异,再加上水流侵蚀、重力崩塌、风化剥 蚀等作用,产生了很多妙趣横生的奇峰异石和浑然天成的山石景观。而火山作用、海水冲蚀、冰川和风的作用同样都会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观。 水景观地球表面约70%被水覆盖着。海洋、江河、湖泊、瀑布、泉水、溪 水等,浩瀚的水资源也带来了形态万千的水景观。水与物的交相辉映由于光线 反射、光线折射和光线散射而显得更加多姿多彩、魅力无穷。因水流动而产生 的声响,更为人们带来了听觉美的享受。 气象景观气候特色也会成为影响自然景观的成因,例如雨水景观、云雾景观、冰雪景观、日出日落与云霞景观等都是引人入胜的气象景观。 动植物景观植物景观和动物景观也是自然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自然景观才会这么别具魅力。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 陈桂元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陈桂元 发表时间:2018-07-16T14:39:03.5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陈桂元 [导读] 摘要:针对园林景观当前的设计工作分析,伴随着当前人们需求的快速提升,相对的设计难度也有所提升,这就要求强化合理使用多种要素,在园林景观里充分参照地域文化,完成布置已经变成了一种经常会使用到的设计手段,其自身的价值非常理想。 天津市柏森园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摘要:针对园林景观当前的设计工作分析,伴随着当前人们需求的快速提升,相对的设计难度也有所提升,这就要求强化合理使用多种要素,在园林景观里充分参照地域文化,完成布置已经变成了一种经常会使用到的设计手段,其自身的价值非常理想。本文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文化;应用 1 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园林景观的设计是设计师们的一种思想表现,他们需要通过多方考虑,特别是需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认真思考。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既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又应该满足人们追求的高质量生活状态,满足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活发展现状,为人民的精神生活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养料,这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1 园林景观设计的创作来源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重视人文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基础条件,设计师们的设计思想会随着地域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为设计师们的创作过程提供了特色素材,给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赋予了不同的色彩,呈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建筑。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创作时,需要对原有的地域文化进行实际的考察与挖掘,充分的考虑当地具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地域文化的现实魅力,创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从组成的区域文化上针对每一个部分进行寻找设计的灵感,通过区域自然地理的现象发掘设计的素材,保证能够及时的体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内涵,完整的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基础的园林景观建筑。 1.2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媒介 园林景观的设计能够体现出张力,展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属性及生产生活方式,将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表达出人们的文化思想与内涵。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设计师们需要通过深入的挖掘与理解,来赋予园林景观地域特色,通过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意义,在吸收传统地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将区域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的结合,设计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园林景观,吸收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使他们在园林景观赏析中体会历史的发展轨迹与前人的智慧精髓。 2 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 3.1对当地传统文化予以保护 设计者要尊重当地的历史传统,在实际设计中要保留特色化的设计理念,可以有一些细碎的删略削减和留取突现精粹和形态特点。设计者要做好相关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保存较为完好的园林景观的保护工作。不能进行暴力摧毁,要利用自己的设计对这些园林景观加以利用,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2 视觉元素的应用 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视觉元素主要包括光线、色彩、材料、尺度定位等方面。视觉元素是构建美学规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元素能够给予人们最猛烈、最直接以及最有效的视觉体验,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者必须注重视觉元素的重要性,通过充分运用视觉元素,进而达到刺激的效果,勾勒起人们的兴趣与喜爱,使人们真正感受到视觉元素的无限震撼力。然而,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也不是单一和一成不变的,其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出人性化的园林作品。 3.3 将地域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更是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对其精神境界的修养和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具有严格的设计原则,即地域文化中传统特征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与时俱进才能碰撞出灿烂的火花,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独特魅力。 3.4重视将地域文化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源泉 园林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区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特点,因此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所面对的对象与采取的方法均应因地制宜,在设计中应该将地域文化作为园林景观的素材来源和文化根基。具体来讲,设计者在构思作品的时候应着重梳理当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可以在当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资源里提取出所需的线索来发现设计灵感,而不少地区都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元素,不但包括地质水文特点、动植物特点、气候特色等自然方面的地域元素,更包括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人文元素。 3.5乡土自然景观的应用 自然景观是一种富有文化底蕴的自然景色,其主要包含着水、土、动物与植物等。把这些自然景观元素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能提高园林设计质量,而且能提升园林工程的品味。在当前的园林景观建设中,要遵循尊重自然地形条件,尽量减少地形改造的大前提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据调查研究发现,人们普遍喜欢富有亲切感且相对较为安定的地形,因此,对地形的改造不能违背原有地形,可进行适当的调节整改,构造微地形;或者通过培土堆高的形式,抑或种植高大的树木,以达到增强突起的良好效果。另外,在相对平坦的土地上,可通过种植低矮的树种或者种植草坪增添柔和效果。此外,在园林景观构造建设中,要时刻注意保持水循环,以此增添水循环的功能价值,进而达到园林自然景观良性循环的最终效果;植被种植需要合理配置,保证植物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创建富有特色又不因循守旧的园林景色。 3.6将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 园林景观作品自身的承载物如果选取极具地方特色的载体,将更加容易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精华。然而一味地强求传统元素而忽视了现代风格的运用,也并不客观。因此设计者应该在充分吸收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起来,从而使观者在体会到作品现代性的同时也了解作品所体现的历史积淀。这就对“载体”的选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笔者的设计经验,较为理想的载体形式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是以“形”作为载体;二是以“神”作为载体;三是形神兼备。以“形”作为载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设计方法,很容易将地域文

文献综述 浅析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地域性

浅析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地域性 摘要: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景观作为人生活中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一体。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因而,景观是紧紧依存于场地的。它在放飞设计师的思想自由驰骋之前,要求设计师提出妥善合理的解决场地问题的途径。在各种设计思想中,批判的地域主义因其独特的批判精神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以场地为本,挖掘场地的地域性,不仅能让设计个性鲜明,而且更能协调人与自然。 关键词:景观设计;场地;地域性;批判的地域主义;人与自然 1.引言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十年来的发展尤其迅猛。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景观愈加重视。各类城市的景观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景观建设也逐渐覆盖城市公共空间的方方面面。各种城市绿地的的确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为城市注入了新鲜活力,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些绿地的设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场地的设计照搬照套,生硬复制,造成的结果是有些绿地给人的感觉是“千人一面”,或者说由于过于雷同、毫无特点只能使人觉得“面目模糊”。 正如哲学所言:“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块场地都是与众不同的。身处客观物质性的世界中,每块场地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历史上都有自己的沉淀积累,也就是说它们的场地条件是不同的,或者说每块场地的条件都是唯一的。而设计应属于地块,脱离了场地的设计犹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头脑中的空想。设计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与实践密不可分,一开始需要进行实地勘测、调查、分析,中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对场地的现实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成果是将图纸上的蓝图变为现实,因此设计自然而然地必须考虑场地的条件,因地制宜。 将场地的条件深深地融入到每一步设计之中,这样的设计就一定会有独特的个性,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而这种个性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扭曲怪诞、异想天开的标新立异,它应能反映出场地的特征,能与场地很好地结合,能让人置身其间时充分感受到这块场地的特色,于点点滴滴处触摸这块场地在时光雕凿下的面庞。 探索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场地的地域性,对于避免千篇一律的景观复制,对于挖掘一

地域文化下的景观设计

地域文化下的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商业步行街建设在我国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在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以方便人们安全、舒适、愉悦购物为目的,通过限制车辆运行,在特定街区内创造出的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的活动。商业步行街景观同城市其他空间一起记载着人类文明和发展的历程,是不同时代街道文化的综合产物。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文化品味,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1】 一、国内外商业步行街现状分析 1.国内外商业步行街现状 商业步行街是有众多的商店、餐饮店及其他以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商店按照一定数量及规模集中布置于一定的街区内, 这样的街区称之为商业步行街。现在已知的最早的商业步行街是建于1926 年的德国埃森市的/ 林贝克0大街。而我国商业步行街是于20世纪80 年代中期由西方引入的,先后经历了引入阶段、大量建设阶段、过热阶段和现在正在经历的总结建设阶段。虽然国内外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有前后, 但是就整个过程而言, 我们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商业步行街单一的形式和功能、杂乱的环境以及盲目的大量建设之间的矛盾。以美国为例, 20 世纪60~ 70 年代期间美国一共建设有约200 条完全步行商业街, 但由于惨淡经营, 其中一半以上的商业街都以不同方式引入了过境交通, 随后这种以人们在其中可以自由步行为其最主要特点的商业步行街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2】 2.国内商业步行街现状 由于每个城市发展变迁的不同,也就注定了商业步行街应该是各具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创建具有特色的商业步行街景观不仅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城市的环境以及城市文化也有着现实意义,鉴于国内的商业步行街,均是基于消除商业街先前就具备的交通功能,从而形成的商业步行街。原有的传统商业街通常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它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因此在城市当中有着古老性。然而,现代步行商街虽然给城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也会让人感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现代步行商业街都是同一的招牌以及底层架空的连廊等一些单调、枯燥的实物建筑,这就使得不同地域的街道失去了其应有的特殊性,或者深层次上的文化底蕴。这些年来,尽管有些城市逐渐地改善了商业街的购物环境,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 ( 1) 形式、功能单一。建筑形式主要为两个流派, 国际式、仿古式。 ( 2) 大规模盲目建设。鉴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市化的步伐也明显增长, 然而与之相矛盾的是城市更新的速度。 ( 3) 环境嘈杂、缺乏管理。我国商业步行街普遍存在各为其政、混乱经营的现象, 例如经营商品种类的随意分布、商品占道经营等诸多问题。 二、国内外一些景观机构对步行街的研究 步行商业街环境实体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购物中心 (1)刘川(1991年)、卢峰(2000年)、陈芳(2000年)等人则研究了商业建筑的环境建构和设计方法。 (2)对于街道环境,虽然关于绿化、座椅、标识、公厕、废物箱等问题己引起专家和公众的广泛关心,但专门研究得较少,分散于各类关于景观、环境设施与小品设计的书籍和文章中。 (3)多从功能、美观和工艺上考虑,较少体现对使用者的真正关怀(如外部空间中不同年龄人的活动、消费者的活动和休憩空间的设置、无障碍设施配置等整体设计),也没有与地域文化统一联系考虑,张迎星(1997年)、刘文军(1999年)等人对我国目前步行商业街中存

文化广场设计总说明

说明书 一、概述 本项目位于来县西部的北博农场内。北博农场现有土地总面积2500公顷,总人口1.5万人。农场以剑麻、水果为主导产业。北博农场属贫困农场,2007年以来农场积极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开发种植具有农垦特色的剑麻主导产业,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大对农场各项基础设施投入,道路、教育、小城镇、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农场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期。本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北博农场一个重要的公共设施,为北博农场人民群众的休闲、锻炼提供一个室外公共场所,对建设和谐社会起重要积极作用。 受北博农场东湖居委会的委托,揭阳市电力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编制完成本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内容 包括:文化广场平面布置及地埕结构设计;公共设施(包含厕所及排污)设计;文化广场绿化设计;文化广场照明设计;公共文体设施设计;其它工程(填土方)等。 三、设计依据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版)》;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014-2006)2011 版;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城市绿化条例》(CJJ37-9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 建设方提供的规划图等。 四.施工设计说明: 1、本文化广场主要面层材料为混凝土、花岗岩和水泥填缝卵石。其面层结构和各层厚度以大样图为准。 2、花岗岩表面拼接未注明处均为平缝对接,施工时可现场适当调整花岗岩石板的拼接形式,要求达到图形平顺、规则。 3、本广场中所有材料的拼接均要求色泽均匀、表面平整、拼缝整齐、圆面光滑、阳角挺拔、阴角简明,灌浆密实无空鼓、地面平展无起伏。 4、本广场设计铺装形式较多。施工时应严格对位,头尾相接,左右相齐。 5、地面土方施工前应进行挖除草根,清除表土。土方填筑按30cm每层控制,逐层压实并填至设计标高,压实度应达95%方能进行垫层和面层施工。 6、本项目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M10水泥砂浆采用强度等级32.5Mpa 水泥,C20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水泥。 7、建筑物混凝土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保护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保湿养护,防止收缩干裂,影响外观和质量。 8、苗木要求:发育正常,苗包等包装牢固。树冠要捆扎好,防止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 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3.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二、教学重点: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三、教学难点:地域文化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一、城镇化 1.概念 2.标志 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4.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系 5.城镇化的意义 (1)促进区城经济增长(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1、时间差异 2、空间差异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4.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1)初级阶段(2)中期阶段(3)后期阶段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环境问题 2. 社会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城市管理 2.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提问] 1.城镇化的意义 2.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3.城镇化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 [新课导入]: 出示“智利瓦尔帕莱索城市景观”图,导入。 [新课教学]: 一、地域文化 1.文化具有地域性 文化如同空气,我们置身其中,须臾不能脱离。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我们每天从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它们可能与我们身边熟悉的文化有许多不同,这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俗语所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 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3.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的文化。 4. 地域景观的类型 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人手。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分。 (1)自然景观 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 5. 城乡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 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我们可以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 [出示图片]: 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及剖面示意图。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 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顺应自然、趋利避害 图2.33展示了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而地域文化就蕴含在其中。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2. 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回格局----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上,而农田则分

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的引入思考

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的引入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两方面来详细的介绍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一方面解释了地域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介绍了在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园林事业不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园林景观;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人文景观设计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同时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进一步造成了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呈现出不断进步的情况。但是,这样飞速发展的状况却往往导致园林景观设计忽视了地域性人文景观的特征,丧失了当地的独特自然环境与人文特点,从而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工业化设计样品。基于这些原因,当前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的理念,充分地利用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以及自身景观特点来进行园林设计,从而创造出有特点、创意的自然资源,进一步营造出能够体现出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的园林设计。 1 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概念 1.1 地域性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地域性,即在一定的范围区域内,既包含空间特点,也包含时间特点。通过在长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自然特征以及人文特征。可以说,地域性既包括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水文环境、植被以及土壤等自然因素,也包含着当地的社会形态、人群分布、文化以及教育程度等人文因素。通过这些不同的自然条件以及人文条件所共同影响的当地生态环境就构成了园林设计的基本要素,也是园林设计的主体。 地域性的人文景观设计内涵就是在当地人们通过对自然进行利用以及改造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不断的发展与改革。同时,在不断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渐渐积累、沉淀出属于当地特有的文化生活以及精神成果,进一步升华了当地人文景观以及文化内涵,从而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稳定并且不断保存。同时对于当地的工艺、建筑、农业等其他产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2 风景园林地域性的概念 风景园林的地域性特征在于,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当地的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人文环境所共同关联而表现出来的景观环境。也就是说,园林景观能够进一步突出当地的自然领土特征以及场地自身的景观特征,能够通过对于当地自然环境进行正确的合理安排,从而进一步增强园林景观的整体性、生态性以及艺术性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风景园林地域性能够对当地自然环境特点以及生态特点的进行全面覆盖,而且还能够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对当地的土地环境进行整治,从而使得园林景观能够协调地发展。 2 园林景观设计凸显地域文化的艺术原则 2.1 整体性 整体性也是基于地域生态系统而言,园林景观设计时,地域生态是优于社会人文要素存在的,是园林存在发展的基础。设计时充分遵循地域环境的生态规律,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做整体性的统筹设计,保证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整体一致协调。 2.2 独特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在整体性的指导下,着力彰显地域的独特性。在设计中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对特有的建筑风格、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加以挖掘,丰富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展现出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在不拘一格,独具匠心中释放景区魅力。 2.3 科学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对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人文景观的开发设计应体现出科学性,谋求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当地遗留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在保持风貌的前提下,合理科学开发;另一方面园林建设使用的材质等,要保证绿色环保,以达到可持续利用。 3. 地域性人文景观设计的讨论 地域性人文景观的设计主要包含自然特征以及人文特征两方面的要求,并且能够根据当

环境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环境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环境景观设计虽然属于艺术设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内容囊括地理学、建筑学、史学、考古学、设计美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宗教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它们在各自专业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侧重的发展方向。然而这些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平行的,它们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 艺术设计学背景下的环境景观设计就是运用设计学规律和方法进行设计的。强调的是艺术设计理念及方法在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环境设计中的充分应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在内的综合产物。由于自然景观具有独特性,因而要了解这些自然景观的特性,必然要对它们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山石景观自然景观是在特定的区域地质背景下,经过地球地质长期运动形成的。山地、平原、丘陵等形态决定了构成地质的总骨架。而在地壳运动中,岩石的褶皱、断裂,和岩石自身的差异,再加上水流侵蚀、重力崩塌、风化剥蚀等作用,产生了很多妙趣横生的奇峰异石和浑然天成的山石景观。而火山作用、海水冲蚀、冰川和风的作用同样都会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观。 水景观地球表面约70%被水覆盖着。海洋、江河、湖泊、瀑布、泉水、溪水等,浩瀚的水资源也带来了形态万千的水景观。水与物的交相辉映由于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和光线散射而显得更

加多姿多彩、魅力无穷。因水流动而产生的声响,更为人们带来了听觉美的享受。气象景观气候特色也会成为影响自然景观的成因,例如雨水景观、云雾景观、冰雪景观、日出日落与云霞景观等都是引人入胜的气象景观。 动植物景观植物景观和动物景观也是自然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自然景观才会这么别具魅力。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科学、艺术、历史的总结与概括。’人文景观具有以下特性:时代性人文景观是时代不断发展衍生的产物。历史遗迹、艺术遗产,是人类文明最客观的载体。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工艺、材料等历史条件的影响,人文景观被深刻烙以历史痕迹,因此它具有时代特性。它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艺术文化发展的反映,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最好见证。 差异性由于地域的不同,人文景观具有差异性,这些差异表现在地域差异与民族差异等方面。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当地居民会以最为适宜本地环境的方式,进行屋顶构建、院落布局来实现生活所需。此外,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景观的风格、造型、色彩等方面,均具有民族特色。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67384949.html,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 作者:谢二兰 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9期 摘要: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地域文化浓郁的城市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星星。中国的众多古城位列其中,如苏州、北京等地,这些城市的共同点便是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了城市中的园林景观中,为城市建设增加了最显著的标签。本文从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着手,探讨了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方法,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地域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关键词:地域文化;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1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1.1整体和谐性原则 地域文化在地域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由于地域环境具有整体性特点,即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所以地域文化与地域环境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充分了解和把握地域环境要素。二是不要盲目设计,应遵守地域环境中蕴藏的客观规律。三是统一设计,如果设计分散、凌乱,那么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也是混乱不堪。统一设计的好处是使各种景观互相融合,从而达到和谐、统一。例如,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设计的园林元素包括了当地的本土文化、生态特征等,同时还具有现代园林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墨西哥传统文化中的鲜明色彩和奇特幻想装饰。 1.2个性化原则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积淀和人民的共同创造。园林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首先,应树立一种尊重当地地域文化的意识,并持有正确的态度,只有这样,设计的园林作品才能打动人心。其次,应遵守个性化原则,使设计风格不落俗套,从而在人们心目中落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方法 2.1删减繁琐,适度留取地域传统 在我国的传统园林中,有许多历史价值高、保存相对完整的传统园林建筑。对于这一部分建筑,不应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全部拆掉重建,而是保留其传统,删减繁琐、留取精华使其特征更为鲜明。在众多的设计手法中,保留是一种简便、易上手的设计手法,具有诸多的优势如协调主题风格、使其成为统一整体,对整体环境的破坏力度小等。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应适度留取地域传统,使古老的历史景点仍然散发出生命活力。

环境景观设计内容

第四条设计成果、阶段及设计周期 5.1 概念设计阶段 5.1.1 提交概念设计构思说明,景观分析图(如概念分析、场地分析、空间流线分析 图、景观价值分析、功能分析等),平面布置图(表达景观设计概念的功能分区及大体的空间分割),概念透视草图,其他主要空间的意向图片; 5.1.2 设计成果提供份数3份; 5.2 方案设计阶段 5.2.1 提交设计说明,景观分析图(如概念分析、场地分析、空间流线分析图、景观 价值分析、功能分析等),彩色平面布置图,平面功能分析图,道路系统及分析图,重要部位景观设计图,重点部位彩色透视图,植栽、灯具、雕塑、景观小品、指示牌等的意向参考图片; 5.2.2 设计成果提供份数3份; 5.3 扩初设计阶段 5.3.1 进一步深化方案设计的内容,提交设计说明;景观总平面(包括分区图、索引 图、总平面、定位图、竖向图、微地形、物料图等);主要景观节点平、立、剖面等图;局部平面放大图;植物配置图;苗木表(提供规格和品种);主要景观小品;水景及景墙放大设计;户外灯具及家具平面布置图;铺装;景观桥平、立面图;景观构筑物、亭廊、水系、水景等扩初设计;灯具、户外家具、成品型号参考图;村料选择参考等。尺寸标注明确,反映完整。 5.3.2 设计成果提供份数3份;

5.4 施工图设计阶段 5.4.1 在扩初成果的基础上对细部构造及尺寸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成为能正确指导现 场施工的文件,并达到中国国家相应设计规范。提交设计说明;景观总平面(包 括分区图、索引图、总平面、定位图、竖向图、微地形、物料图等);各景观 分区放大平、立、剖及详图;各景观小品设计平、立、剖及详图;水景设计平、立、剖及详图;铺装设计详图;植物配置图;苗木表;灯具布置图、灯具型号 选详图;景观灯具详图;各种户外家俱、饰物、成品的型号选择详考图;其它 细部设计详图(包括台阶、栏杆、花池等);公共景观构筑物、景观亭廊等施 工设计图。 5.4.2 设计成果提供份数3份; 5.5 施工服务阶段:此阶段工作内容包括 5.5.1 配合甲方完成招标答疑,技术交底; 5.5.2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艺不正确的,向施工方提出整改意见,并知会甲方; 5.5.3 对现场与图纸不符的地方做出设计变更; 5.5.4 工程完成后配合甲方做竣工验收。 第六条设计费及支付办法 6.1总设计费:本工程约万㎡(以实际面积结算)按景观面积取费,设计费单价为人民币元/㎡,设计费用总价为人民币约万元整(¥3900000.00元)。 6.2 设计费支付进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