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嵌岩桩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嵌岩桩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嵌岩桩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嵌岩桩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现以3#孔为例计算如下:

一、参数

1.桩径d=700mm,

2.桩截面面积A p =0.3848㎡

3.桩身周长u p =2.199m

二、土层参数

土层 厚度 侧阻力特征值 端阻力特征值 (米) (KPa ) (KPa ) ○

1杂填土 0 0 ○

2中 砂 2.04 25 ○

3粉质粘土 3.50 35 ○

4强风化泥岩 2.10 75 ⑤中风化泥岩 (未揭穿) 120 2600

三、计算

本工程最终施工后桩顶绝对标高为812.75,桩端持力层为⑤层中风化泥质砂岩(桩端嵌入该层不小于3.5米)。

1.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3.9

i sik sk l q u Q ∑= (5.3.9-2)

Q SK =2.199x(2.04x25+3.50x35+2.10x75+3.50x120) =1651.4Kn P rk r rk A f Q ζ= (5.3.9-3)

Q rk =1.57x2600x0.3848 =1570.8Kn

rk sk uk Q Q Q += (5.3.9-1)

Q uk =1651.4+1570.8=3222.2Kn

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计算D500

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构件编号: D500 二、依据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三、计算信息 1.桩类型: 桩身配筋率≥0.65%灌注桩 2.桩顶约束情况: 铰接、自由 3.截面类型: 圆形截面 4.桩身直径: d=500mm 5.材料信息: 1)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ft=1.27N/mm2Ec=2.80*104N/mm2 2)钢筋种类: HRB335 Es=2.0*105N/mm2 3)钢筋面积: As=1539mm2 4)净保护层厚度: c=50mm 6.其他信息: 1)桩入土深度: h=13.000m 2)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10.000MN/m4 3)桩顶容许水平位移: χoa=10mm 四、计算过程: 1.计算桩身配筋率ρg: ρg=As/(π*d*d/4) =1539.000/(π*500.000*500.000/4)=0.784% 2.计算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表面模量Wo: 扣除保护层的桩直径do=d-2*c=500-2*50=400mm 钢筋弹性模量Es与混凝土弹性模量Ec的比值 αE=Es/Ec=(2.0*105)/(2.80*104)=7.143 Wo=π*d/32*[d*d+2*(αE-1)*ρg*do*do] =π*0.500/32*[0.500*0.500+2*(7.143-1)*0.784%*0.400*0.400] =0.013m3 3.计算桩身抗弯刚度EI: 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Io=Wo*d/2=0.013*0.500/2=0.003m4 EI=0.85*Ec*Io=0.85*2.80*104*1000*0.003=78540.000kN*m2 4.确定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 对于圆形桩,当直径d≤1m时: bo=0.9*(1.5*d+0.5)=0.9*(1.5*0.500+0.5)=1.125m α=(m*bo/EI)(1/5)【5.7.5】 =(10000.000*1.125/78540.000)(1/5)=0.678 (1/m) 5.计算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 桩的换算埋深αh=0.678*13.000=8.814m 查桩基规范表5.7.2得: νX=2.441 6.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Rh: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老规范)

一、嵌岩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 采用嵌岩的钻(挖)孔桩基础,基础入持力层1~3倍桩径,但不宜小于1.00m,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4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P]=(c1A+c2Uh)Ra 公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 Ra—天然湿度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KPa),按表4.2 查取,粉砂质泥岩:Ra =14460KPa;砂岩:Ra =21200KPa h—桩嵌入持力层深度(m); U—桩嵌入持力层的横截面周长(m); A—桩底横截面面积(m2); 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挖孔桩取c1=0.5,c2=0.04;钻孔桩取c1=0.4,c2=0.03。 二、钻(挖)孔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 采用钻(挖)孔桩基础,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2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R p A Ul Pσ τ+ = 2 1 公式中,[P] —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 U —桩的周长(m); l—桩在局部冲刷线以下的有效长度(m); A —桩底横截面面积(m2),用设计直径(取1.2m)计算;

p τ— 桩壁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kPa),可按下式计算: ∑==n i i i p l l 11ττ n — 土层的层数; i l — 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个土层的厚度(m); i τ— 与i l 对应各土层与桩壁的极限摩阻力(kPa),按表 3.1查取; R σ— 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可按下式计算: {[]()}322200-+=h k m R γσλσ []0σ— 桩尖处土的容许承载力(kPa),按表3.1查取; h — 桩尖的埋置深度(m); 2k — 地面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据规范表 2.1.4取为0.0; 2γ— 桩尖以上土的容重(kN/m 3); λ— 修正系数,据规范表4.3.2-2,取为0.65; 0m — 清底系数,据规范表4.3.2-3,钻孔灌注桩取为 0.80,人工挖孔桩取为1.00。

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嵌岩深度的探究

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嵌岩深度的探究 【摘要】嵌岩桩所处的土层岩层复杂、桩身混凝土质量的不稳定和施工工艺的多样,导致嵌岩桩承载性能复杂,因而也使得人们对嵌岩桩的破坏机理和承载性状的认识不能达成共识和统一。本文就简单从嵌岩桩的桩长、桩径、桩体模量、持力层性状、桩底沉渣、粗糙度等因素对嵌岩桩承载力进行分析,并对嵌岩深度做简单探究,以求对施工方面能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持作用。 【关键词】嵌岩桩承载力影响因素嵌岩深度 【Abstract 】Rock-socketed pile soil strata in the complex, pile body concrete quality stabi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diversity, cause rock-socketed pile bearing performance complex, making people of rock-socketed piles of failure mechanism and characters of bearing can be reached consensus know and unity. This paper from the simple rock-socketed pile pile length, pile diameter, the pile modulus, include the character, the pile bottom settlings, roughness and factors of rock-socketed pile bearing capacity is analyzed, and the depth of rock-socketed do simple explore and try to construction can play a certain role of theoretical support. 【Key Words 】rock-socketed, pile bearing capacity factors, rock-socketed depth 目前在施工方面存在以下误区,即一方面不管嵌岩桩长细比的大小、上覆土层的土性、沉渣厚度等,一律将嵌岩桩视为端承桩进行设计;另一方面盲目增加嵌岩深度不考虑基岩的力学性状而采用扩底,结果延长了工期、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由于嵌岩桩单桩承载力高,造价也较高,因此此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简单从嵌岩桩的桩长、桩径、桩体模量、持力层性状、桩底沉渣、粗糙度等因素对嵌岩桩承载力进行分析,并对嵌岩深度做简单探究,以求对施工方面能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持作用。 一、嵌岩桩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1、嵌岩桩的桩长和桩径对嵌岩桩受力性状的影响 从力学稳定性上来讲,嵌岩桩的桩长和桩径主要影响嵌岩桩的长细比,长细比越小,嵌岩桩的承载能力越强,嵌岩桩的整体稳定性越好,一般情况下通过增大桩径来提高嵌岩桩的承载力。 2、嵌岩桩的桩体模量对嵌岩桩受力性状的影响

桩基础作业(承载力计算)-附答案

1.某灌注桩,桩径0.8d m =,桩长20l m =。从桩顶往下土层分布为: 0~2m 填土,30sik a q kP =;2~12m 淤泥,15sik a q kP =;12~14m 黏土,50sik a q kP =;14m 以下为密实粗砂层,80sik a q kP =,2600pk a q kP =,该层厚度大,桩未穿透。试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解】 uk sk pk sik i pk p Q Q Q u q l q A =+=+∑ ()20.8302151050280426000.84 1583.41306.92890.3uk sk pk Q Q Q kN π π=+=???+?+?+?+??=+= 2.某钻孔灌注桩,桩径 1.0d m =,扩底直径 1.4D m =,扩底高度1.0m ,桩长 12.5l m =,桩端入中砂层持力层0.8m 。土层分布: 0~6m 黏土,40sik a q kP =;6~10.7m 粉土,44sik a q kP =; 10.7m 以下为中砂层,55sik a q kP =,1500pk a q kP =。试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解】 1.00.8d m m =>,属大直径桩。 大直径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为: p pk p i sik si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ψψ+=+=∑ (扩底桩斜面及变截面以上d 2长度范围不计侧阻力) 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为: 桩侧黏性土和粉土:() 1/5 1/5(0.8/)0.81.00.956si d ψ=== 桩侧砂土和碎石类土:()1/3 1/3(0.8/)0.81.00.928si d ψ=== 桩底为砂土:() 1/3 1/3(0.8/)0.81.40.830p D ψ=== ()2 1.00.9564060.956440.831500 1.410581505253.3564 uk Q kN ππ =????+??+???=+= 3.某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1.2m ,桩端进入中等风化岩1.0m ,中等风化岩岩体较完整,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1.5a MP ,桩顶以下土层参数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书

主楼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1、土层分布情况: 层号 土层名称 土层厚度(m ) 侧阻q sik (Kpa ) 端阻q pk (Kpa ) ○1 杂填土 2.0 0 / ○2 粉质粘土 1.0 50 / ○3 含碎石粉质粘土 7.5 90 / ○4 粉质粘土 4.5 85 / ○5 含碎石粉质粘土 13 100 2700 2、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长螺旋钻孔灌压桩直径取Ф600,试取ZKZ1桩长为16.0 米,ZKZ2桩长为28.0 米进入○ 5层含碎石粉质粘土层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范》(JGJ 94-2008):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 ∑+=i p p l u A q Q sik k uk q 式中:uk Q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 q pk ,q sik ---桩端端阻力,桩侧阻力标准值; A p ---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u---桩身周边长度; l i ---第i 层岩土层的厚度。 经计算:uk Q =0.2826×2700+1.884×(50×1.0+90×7.5+85×4.5+100× 3.0)=3400KN 。 ZKZ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1/2uk Q 取R a =1600KN

经计算:uk Q =0.2826×2700+1.884×(50×1.0+90×7.5+85×4.5+100× 15.0)=5675KN 。 ZKZ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1/2uk Q 取R a =2850KN 3、 桩身混凝土强度(即抗压验算): 本基础桩基砼拟选用混凝土为C30。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8.2条公式: s P c c A f N ψ≤+0.9f y As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8.2条公式: s P c c A f N ψ≤ 式中: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取值,该工程选用C30砼,f c =14.3N/m 2; 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 A ps --桩身横截面积,该式A ps =0.2826m 2; ψc ---基桩成桩工艺系数,本工程为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取0.8。 带入相关数据: 对于ZKZ2: A ps f c Ψc =0.2826×106×14.3×0.8=3232KN 3232KN/1.35=2395KN>R a 对于ZKZ1: A ps f c Ψc +0.9f y As =0.2826×106×14.3×0.8+0.9×360×924= 3532KN 3232KN/1.35=2395KN>R a 4、 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计算书

塔吊基础计算书 一、计算参数如下: 非工作状态工作状态 基础所受的水平力H:66.2KN 22.5KN 基础所受的竖向力P:434KN 513KN 基础所受的倾覆力矩M:1683KN.m 1211KN.m 基础所受的扭矩Mk:0 67KN.m 取塔吊基础的最大荷载进行计算,即 F =513KN M =1683KN.m 二、钻孔灌注桩单桩承受荷载: 根据公式: (注:n为桩根数,a为塔身宽) 带入数据得 单桩最大压力: Qik压=872.04KN 单桩最大拔力:Qik拔=-615.54KN 三、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计算 1、土层分布情况: 层号 土层名称 土层厚度(m) 侧阻qsia(Kpa) 端阻qpa(Kpa) 抗拔系数λi 4 粉质粘土 0.95 22 / 0.75 5 粉质粘土 4.6 13 / 0.75 7 粉质粘土 5.6 16 /

0.75 8-1 砾砂 7.3 38 1000 0.6 8-2 粉质粘土 8.9 25 500 0.75 8-3 粗砂 4.68 30 600 0.6 8-4a 粉质粘土 4.05 32 750 0.75 桩顶标高取至基坑底标高,取至场地下10m处,从4号土层开始。 2、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钻孔灌注桩直径取Ф800,试取桩长为30.0 米,进入8-3层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5.5条: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 式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pa,qsia---桩端端阻力,桩侧阻力特征值; Ap---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up---桩身周边长度; li---第i层岩土层的厚度。 经计算:Ra=0.5024×600+2.512×(22×0.95+13×4.6+16×5.6+38×7.3+25×8.9+30×2.65)=2184.69KN>872.04KN满足要求。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 式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λi---桩周i层土抗拔承载力系数; Gpk ---单桩自重标准值(扣除地下水浮力) 经计算:Ra,=2.512×(22×0.95×0.75+13×4.6×0.75+16×5.6×0.75+38×7.3×0.6+25

嵌岩桩设计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嵌岩桩设计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肇庆市肇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阎海鸿 摘要:针对现有桥梁规范中计算嵌岩桩的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的公式提出几个问题,同时提出了在不同条件下嵌岩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更合理的计算方法,论述了建议方法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嵌岩桩侧阻力端阻力单轴极限抗压强度长径比 随着现代成桩工艺、桩体结构的检测技术与桩的承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提高,桩与桩基础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桥梁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适合作为持力层的岩层又埋藏较深或虽然可作为持力层的土层埋藏不深但其下又存在软弱下卧层,用天然浅基础不能满足结构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时,嵌岩桩作为桩基础的一种形式往往是常用的一种基础。 现行桥梁规范对嵌岩桩垂直承载力的计算,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由于山区公路桥梁中所采用的嵌岩桩数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从这些嵌岩桩的试桩实验中得知,嵌岩桩的实际垂直极限承载力P j常常远大于规范中的计算值。 1 规范对嵌岩桩计算的规定 支承在基岩上或岩层中的单桩,其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取决于桩底处岩石的强度和嵌入基岩的深度,可按下式计算:〔p〕=(C1A+C2Uh)R a〔1〕(1)式中: R a——天然湿度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kPa),试件直径为7~10 cm,试件高度与试件直径相等; h——桩嵌入基岩深度(m),不包括风化层; U——桩嵌入基岩部分的横截面周长(m),按设计直径计算; A——桩底截面面积(m2); 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按表1采用; 良好的0.60.05 一般的0.50.04 较差的0.40.03 注:①当h≤0.5 m时,C1采用表列数值的0.75倍,C2=0; ②对于钻孔桩,C1、C2值取表值的0.8倍。 1.1 《规范》提出的公式(1)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1.1.1 公式(1)中未考虑新鲜基岩以上覆盖层的侧阻力 显然,这对于埋置较深的桩基是不经济的。在清孔绝对干净,桩底处于理想支撑,桩底岩石完整且强度很高时,桩的竖向位移很微小,公式(1)合理的、适用的,但近年来大量的实践资料表明,当桩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资料 ⑴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十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上部结构传至柱底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如下︰ 竖向力:4800 kN , 弯距:70 kN·m, 水平力:40 kN 拟采用预制桩基础,预制桩截面尺寸为 350mm * 350mm。 ⑵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地区,不考虑地震影响.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 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表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 1. 选择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⑴.选择桩型 由资料给出,拟采用预制桩基础。 还根据资料知,建筑物拟建场地位于市区内,为避免对周围产生噪声污染和扰动地层,宜采用静压法沉桩,这样不仅可以不影响周围环境,还能较好地保证桩身质量和沉桩精度。 ⑵.确定桩的长度、埋深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3层是粘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中等,且比较厚,而第4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不仅压缩性低,承载力也高,所以第4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h=1.5+8.3+12+1=22.8m 。 由于第1层厚1.5m ,地下水位离地表2.1m ,为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2层土0.3m ,即承台埋深为1.8m 。 桩基的有效桩长即为22.8-1.8=21m 。 桩截面尺寸由资料已给出,取350mm ×350mm ,预制桩在工厂制作,桩分两节,每节长11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m ,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起伏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图如图1。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公式为: uk sk pk sik i pk p Q Q Q u q l q A =+=+∑ 按照土层物理指标,查桩基规范JGJ94-2008表5.3.5-1和表5.3.5-2估算的极限桩侧,桩端阻力特征值列于下表:

嵌岩桩的最小桩长问题

嵌岩桩的最小桩长问题 ——答《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规范计算方法的讨论》读者问 博主按:近日接到拙文读者的电邮,就嵌岩桩的最小桩长问题进行探讨,特将该读者的电邮和本人的答复帖上,以期抛砖引玉,使这个问题越辩越明。 mr6847的电邮(2011/11/17): 有幸拜读了您二位发表在《建筑结构·技术通讯》上的“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规范计算方法的讨论”,感觉所涉范围全面,分析深刻有独立见解,使我受益良多。现有一事在我们这里还存在异议,即嵌岩桩的桩长,一方认为只要桩嵌入完整岩层内1d以上既是桩,而不必考虑总桩长是否够6d或6m(依据为规范承载力计算公式及一些嵌岩桩实验背景资料);令一方则认为总桩长必须够6d或6m,否则就不是桩,承载力就要折减(依据来自于传统上对桩的认识)。请不吝赐教,谢谢。 此致敬礼 Kingckong的答复(2011/11/22):

1、首先感谢您对拙文的关注,也很好奇想了解您是来自什么地区的。因为有些地区是不可能采用嵌岩桩的(如上海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里面就没有嵌岩桩承载力计算的内容)。 2、您提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嵌岩桩究竟要符合哪些基本条件才能体现出桩的工作特征,可以按嵌岩桩的规范公式估算承载力,而不满足的话就只能按浅基础的模型计算地基承载力。 3、由于桩与浅基础的承载和破坏机理不同,因而承载力的计算模式也不一样,计算结果自然就有很大的差别了。您提的问题,迄今为止前人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因此应该说是没有唯一的答案,因为它涉及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所采用的嵌岩桩承载力规范公式的类型、基岩的性质(软岩还是硬岩、完整程度如何等)、上覆土层的情况、桩身强度(受桩身材料强度和施工质量控制)等。不信的话,不妨在baidu或google输入“最小桩长”、“嵌岩桩最小桩长”等关键字进行搜索,您就会发现对此问题是众说纷纭。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对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事物更是如此。

单桩承载力如何计算

单桩承载力如何计算 一、设计资料 1. 基桩设计参数成桩工艺:混 凝土预制桩 承载力设计参数取值:根据建筑桩基规范查表 孔口标高0.00m 桩顶标高0.50m 桩身设计直 径:d=0.80m 桩身长度:l=18.00m 2. 岩土设计参数层号土层名称层厚 (m)层底埋深(m)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极限侧阻力 3. qsik(kPa)极限端阻力 qpk(kPa) 层号土层名称层厚层底埋深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 1 填土 3.003.00N=5.0017- 2 红粘土 3.006.00 a w=0.70 , IL=0.5026- 3 红粘土 3.009.00 a w=0.70 , IL=0.5029- 4 红粘土 3.0012.00 a w=0.70 , 5 红粘土 3.0015.00 a w=0.70 , 6 红粘土 3.0018.00 a w=0.70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以下简称桩基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以下简称基础规范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估算 1. 计算参数表 土层计算厚度li(m)极限侧阻力qsik(kPa)极限端阻力qpk(kPa) 13.00 仃0 -------------------------------------------------------------------------------- 23.00260 33.00290 43.00320 53.00330 62.50342700 2. 桩身周长u 、桩端面积Ap 计算 u=x 0.80=2.51m Ap=x 0.802/4=0.50m23.单桩竖向抗压承 载力估算 根据桩基规范5.2.8按下式计算 Quk=Qsk+Qpk 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 值为: IL=0.5032- IL=0.5033- IL=0.50342700 7 红粘土 3.0021.00 8 红粘土 3.0024.00 4. 设计依据 a w=0.70, IL=0.5032- a w=0.70, IL=0.5032-

抗拔桩承载力计算书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单桩设计参数 桩类型编号1 桩型及成桩工艺:泥浆护壁灌注桩 桩身直径d = 0.500m 桩身长度l = 13.00m 桩顶标高81.00m 2.土层性能 层号岩土名称 抗拔系数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 sik(kPa)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 pk(kPa) 6粉质粘土60 7淤泥质土38 8粗砂65 9粉质粘土68 3.勘探孔 天然地面标高96.00m 地下水位标高92.00m 层号岩土名称层厚(m)层底标高(m)层底埋深(m) 6粉质粘土 7淤泥质土 8粗砂 9粉质粘土 注:标高均指绝对标高。 4.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二、竖向抗压承载力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 u q sik l i + q pk A p = × (60 × + 38 × + 65 × + 0 × = 1138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 Q uk / 2 = 569kN 三、竖向抗拔承载力 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 uk = i q sik u i l i = × 60 × × + × 38 × × + × 65 × × = 714kN 四、基桩抗拔力特征值 R tu=T uk/2+G p=714/2+

桩身强度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基本设计参数 桩身受力形式:轴心抗拔桩 轴向拉力设计值:N' = KN 轴向力准永久值:N q = KN 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 主筋:HRB400 f y = 360 N/mm 2 E s = ×105 N/mm 2 箍筋:HRB400 钢筋类别:带肋钢筋 桩身截面直径:D = 500.00 mm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 s = 35.00 mm 混凝土:C30 f tk = N/mm 2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lim = 0.3000 mm 2.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二、计算结果 1.计算主筋截面面积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式(6.2.22) N' ≤ f y A s + f py A py 因为不考虑预应力,所以式中f py 及A py 均为0 A s = 错误! 2.主筋配置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4.1.1条第1款 取最小配筋率 min = % 验算配筋率时,取 = 错误!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3.1条第1款 取最大配筋率 max = % 因为 min ≤ ≤ max 所以,主筋配筋率满足要求 实配主筋:1220,A s = 3769.91 mm 2 3.箍筋配置 按构造配置箍筋 实配箍筋:8@300, A sv s = mm 2 /mm 4.计算te A ts = A s = 3769.91 mm 2 A te = pD 24 = p×4 =196349.54 mm 2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式(7.1.2-4)

抗拔桩承载力计算书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设计资料 1. 单桩设计参数 桩类型编号1 桩型及成桩工艺:泥浆护壁灌注桩 桩身直径d = 0.500m 桩身长度I = 13.00m 桩顶标高81.00m 2?土层性能 3.勘探孔 天然地面标高96.00m 地下水位标高92.00m 注:标高均指绝对标高。 4.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二、竖向抗压承载力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 u」q sik|i + q pk A p =1.57 x(60 X2.50 + 38 X4.00 + 65 X6.50) + 0 X0.20

=1138kN 三、竖向抗拔承载力 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 uk = :Fq sik U i l i =0.75 X60 X1.57 X2.50 + 0.72 X38 X1.57 X4.00 + 0.55 X65 X1.57 X6.50 =714kN 四、基桩抗拔力特征值 R tu=T uk/2+G p=714/2+0.5x0.5x3.14x13x25x1.35=612Kn

桩身强度计算书 、设计资料 1. 基本设计参数 桩身受力形式:轴心抗拔桩 轴向拉力设计值:N' = 750.00 KN 轴向力准永久值:N q = 560.00 KN 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 主筋:HRB400 f y = 360 N/mm 2E s = 2.0 X105 N/mm 2 箍筋:HRB400 钢筋类别:带肋钢筋 桩身截面直径:D = 500.00 mm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 s = 35.00 mm 混凝土: C30 f tk = 2.01 N/mm 2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iim = 0.3000 mm 2. 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计算结果 1. 计算主筋截面面积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式( 6.2.22 ) N' W f y A s + f py A py 因为不考虑预应力,所以式中f py及A py均为0 N' 750.000 X103 A s = ' = = 2083.33 mm 2 f y 360 2. 主筋配置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 4.1.1条第1款 取最小配筋率-min = 0.597%

单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 城南路(高浪路~吴都路)工程水中钢管桩承载力计算本工程桩机平台及现浇箱梁水中部分的基础均采用Φ377的钢管桩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上铺14#、20#方钢作为纵横梁与下部的钢管桩有效连接,形成整个基础受力体系。实测水位1.74m,河床-1.00m,钢管桩总长7m,出水1m(桩顶标高2.74m),入土深度3.26m(桩底标高-4.26) 考虑到钢管桩为开口式打入,承载力计算时主要以摩擦力为主。参考本工程水中范围内的地质报告,我部钢管桩主要进入的地质层为③2层及④层,分别为粉质粘土夹粉土和粉土层。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侧壁摩擦阻力分别为: ③2粉质粘土夹粉土:τi=49.2kPa,бR=140kPa,土层范围(-0.69~-3.29) ④粉土:τi=66.1kPa,бR=160kPa,土层范围(-3.29~-9.39)单桩容许承载力[P]=1[桩侧极限摩阻力Psu+桩底极限阻力Ppu] 安全系数K (1)打入桩容许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1[P][U ili i A R] 2 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 U-桩周长m li-桩在承台底面或最大冲刷线一下的第i层土层中的长度m i-于li相对应的各土层与桩侧的极限摩擦阻力kPa A-桩底面积㎡ R-桩底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 i -分别为振动下沉对各土层桩侧摩阻力和桩底抵抗力的影响系数,打入桩其值均为1 单根容许承载力: [P]=0.5×(αAбR +U∑αiLiτi) =0.5*(1*0.377*3.14*0.2*140+3.14*0.377*(2.29*49.2+0.97*66.1)) =121.2KN=12.12T ㎡ ㎡ 断面范围内为水中满堂支架施工,长度L=10.4m,该段混凝土方量为:

500管桩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书

管桩单桩水平承载力(地震)特征值计算书 一 ?基本资料 桩类型:PHC500-125A 桩顶约束情况:铰接,半固接 混凝土强度等级:C80 二?系数取值 1?桩入土深度h = ~ 2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 5MN /m 4 5000KN /m 4 (松散或 稍密填土)m 2.5MN /m 4 2500KN/m 4 (淤泥或淤泥质土) 3. 桩顶容许水平位移x °a = 10mm 4. 砼弹性模量 E C = 38000N/mm 2=3.8 l07 KN/m 2 三. 执行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2008)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DBJ13- 86-2007) 四. 计算内容 1. 管桩截面惯性矩: D ——管桩外径,d ——管桩内径 2. 管桩截面抗弯刚度: 叮4 4) 4 4 卫14 O'5 (1 °.50)=2.87 说口。 64 d 250 其中,a - 0.500 D 500

EI =0.85E C I 0.85 3.8 107 2.87 10 3 92701KN ?m2 3.管桩桩身计算宽度:

I 5000「125 =0.571(1/m) 92701 5. 管桩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桩的换算深度al > 查表得:V x 2.441 6. 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 7.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R Ha R H / 70.701/1.35 52.37 53KN 五. 结论: 根据《福建省结构设计暂行规定》第 4条规定: (1)单桩和两桩承台基础中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 R Ha 53 KN (2)三桩及三桩以上承台基础(非单排布置)中的单桩水平承载力 特征值取值为:R Ha ' 1.46 53KN 77.4 KN 注:桩顶约束为固接时, V 0.940,故,桩顶约束介于铰接与固接之间 假定桩顶水平位移系数为线性变化(供参考): (3)当地基土为淤泥或淤泥质土(m 2.5MN /m 4 2500KN /m 4)时, 34.5 KN , R Ha ' 50.3KN 4?管桩水平变形系数: 5 mb o 3E c I X °a 3 0.571 92701 2.441 0.01 70.701KN V x ' 2.441 0.940 2 1.675, R Ha ' ~~ R Ha V x' 77.24KN 1.675

关于嵌岩桩承载力的探讨

关于嵌岩桩承载力的探讨 2008年03月04日星期二 09:54 P.M. 福州市建委陈依木 摘要分析了嵌岩桩的承载性状及计算模式;指出在不同工程地质、桩几何尺寸和成桩工艺等条件下嵌岩桩表现为端承和摩擦两种不同的承载性状。 关键词嵌岩桩单桩承载力桩侧阻力桩端阻力沉降 1.概述 建筑基桩穿过覆盖层嵌入基岩中(嵌固于未风化岩中不小于0.5m)称为嵌岩桩。由于基岩强度较高,压缩性极小,嵌岩桩能提供很高的承载力。同时嵌岩桩沉降也很小,建筑物沉降在施工过程中便可完成。由于嵌岩桩具有这些优点,因而在工程设计,尤其是高层建筑及大型构筑物中被广泛采用。 在工程实践中,有些设计者认为嵌岩桩均为端承桩,只具有端阻力,不考虑土层侧阻力。这种计算模式与许多工程实际不符。其实,对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桩的几何尺寸及成桩工艺,嵌岩桩表现出不同的承载性状。对于桩端为基岩,桩周土层为不太弱的情况且长径比L/ D>35的嵌岩桩,桩侧阻力是不容忽视的,这一点已为大量现场试验结果所证明。 2.嵌岩桩的承载性状 由于嵌岩桩的荷载--沉降性状受多种因素影响,很难作出准确的预计。因而我们只能对嵌岩桩的承载性状进行基本分析。嵌岩桩的桩顶沉降主要由二部分组成:①桩身混凝土的弹性压缩;②桩底基岩的应变。这二种分量的相互关系受荷载传递机理的支配。施加在桩顶的荷载通过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传递给桩周的土体和桩底的基岩,(其中桩侧阻力包括桩周土体侧阻力和嵌岩段侧阻力)桩底基岩和桩周土体应变的相对大小,决定着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的发挥程度。各位移分量的大小取决于桩的几何形状、荷载大小、成桩工艺及桩底基岩桩周土体和桩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对于嵌入软质基岩,桩周为均匀硬土层且长径比L/D较大的嵌岩桩。桩侧阻和端阻充分发挥所需的极限相对位移同桩周土体和桩底基岩的强度有关,强度越高所需的极限位移越小,强度越低则所需的极限位移越大。当桩底基岩较软,长径比较大时,桩顶荷载作用下,桩身位移相对较大,桩周土体强度较高时,其发挥极限侧阻所需位移相对较小,故桩侧阻力首先达到极限值。此时桩端阻力尚未达到极限值。这种嵌岩桩,其端阻只占桩总承载能力的一部分。可称为端承摩擦桩(侧阻占大部分)或摩擦端承桩(端阻占大部分)。 对于穿过均匀软土层嵌入硬质基岩中的嵌岩桩,由于桩底基岩强度很高,桩底位移很小,桩身位移也不大,此时,桩周土体发挥极限侧阻所需相对位移尚未达到,桩侧阻力无法充分发挥。而硬质基岩所需极限位移能够达到,

夯扩桩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夯扩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书执行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本文简称《桩基规范》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JGJ/T 135-2001, 本文简称《夯扩桩规程》1. 设计资料 1.1 桩土关系简图

1.2 已知条件 (1) 桩参数 承载力性状端承摩擦桩 桩身材料与施工工艺干作业挖孔桩 截面形状圆形 砼强度等级 C30 桩身纵筋级别 HRB400 直径(mm) 400 桩长(m) 17.000 是否清底干净√ 端头形状扩底 扩底端直径D(mm) 600 (2) 计算内容参数 竖向承载力√ 考虑负摩阻√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抗震设防烈度 6度设防(0.05g) (3) 土层参数 (m)高(m)(kN/m3)(kN/m3)(kPa)(kPa)力系数(MN/m4) 1.3 计算内容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2.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夯扩桩规程》4.2.2 (1)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侧阻计算 序号地层名称地层厚度极限侧阻力特征值本层侧阻 (m) qsik(kPa) (kN) ======================================================= 1 填土 11.20 -5.00 2 粉质黏土 5 26.00 侧阻: Qsk=92.9 (kN) 端阻计算 Ra= q pk×A p=(160+1x18x12)×1.6=601.6(kN) 最后端阻Qpk=601.6(kN) Ra= Qsk+q pk×A=92.4+601.6=694(kN) 为保证安全度取最不利土层条件以及地质情况的不确定性最终取600KN作为本项目的单桩承载 力特征值Ra=600(kN)

500管桩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书

管桩单桩水平承载力(地震)特征值计算书 一.基本资料 桩类型:125A -PHC500 桩顶约束情况:铰接,半固接 混凝土强度等级: C80 二.系数取值 1.桩入土深度 h = 15.000~25.000m 2 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44/5000/5m KN m MN m ==(松散或稍密填土)44/2500/5.2m KN m MN m ==(淤泥或淤泥质土) 3.桩顶容许水平位移a X 0= 10mm 4.砼弹性模量C E = 38000N/mm 2=7108.3?KN/m 2 三.执行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13-86-2007) 四.计算内容 1.管桩截面惯性矩: 64)1(44απ-=D I =64 ) 50.01(5.014.344-?=31087.2-?m 4 其中,α= =D d 500.0500250= D ——管桩外径,d ——管桩内径 2.管桩截面抗弯刚度: EI =237927011087.2108.385.085.0m KN I E C ?=????=- 3.管桩桩身计算宽度:

m 125.10.5)0.9(1.5D b0=+= 4.管桩水平变形系数: 5 0I E mb c =α=5 92701125.15000?=)/1(571.0m 5.管桩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桩的换算深度al >4.0 查表得:441.2=x V 6.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 a x C H X V I E R 03α==KN 701.7001.0441 .292701571.03=?? 7.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KN R R H H a 5337.5235.1/701.70/≈===γ 五.结论: 根据《福建省结构设计暂行规定》第4条规定: (1) 单桩和两桩承台基础中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 KN R Ha 53= (2) 三桩及三桩以上承台基础(非单排布置)中的单桩水平承载力 特征值取值为:KN KN R H a 4.775346.1'=?= 注:桩顶约束为固接时,940.0=x V ,故,桩顶约束介于铰接与固接之间 假定桩顶水平位移系数为线性变化(供参考): 675.12940.0441.2'=+=x V ,KN R V V R Ha x x Ha 24.7753675 .1441.2''=?=?= (3) 当地基土为淤泥或淤泥质土(44/2500/5.2m KN m MN m ==)时, KN R H a 5.34=,KN R H a 3.50'=

CFG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CFG桩计算书 工程名称:长动还建楼住宅小区 设计依据:《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 1、计算CFG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第、条) 计算公式:Ra=Up*Σqsai*li+α*qp*Ap CFG桩桩身直径D=500m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深度hr≥;有效桩长 L≥米。 Up=*=(m);Ap=**4=(m2) 取qsa1=30kPa,L1=;qsa2=50kPa,L2=;qsa3=80kPa,L2= 桩端土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α=,qp=800kPa Ra==380+=(kN) 取Ra=530kN 2、计算CFG桩桩体强度(第、条) 计算公式:Ra=η*fcu*Ap;fcu=Ra/(η* Ap) 桩体强度折减系数η= fcu=530/(*)=8194(kPa)= 取fcu=20MPa 3、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第、条)

计算公式:fspk=βp*m*Ra/Ap+βs*(1-m)*fsk βp=,βs= Ra=530kN,fsk=fak=220kPa D=,S=3*=(m),De=*=(m) m=D*D/(De*De)= fspk=**530/+*()*220=+=(kPa) 取fspk=370kPa CFG桩计算书 工程名称:长动还建楼住宅小区 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1、计算CFG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第、条) 计算公式:Ra=Up*Σqsai*li+α*qp*Ap CFG桩桩身直径D=500m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泥岩,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深度hr深度hr≥;有效桩长 L≥米。 Up=*=(m);Ap=**4=(m2) 取qsa1=35kPa,L1=;qsa2=50kPa,L2= 桩端土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α=,qp=700kPa Ra=*(40*+60*)+*700*=+=(kN) 取Ra=540kN

灌注桩计算书

1.按桩身受压承载力计算:《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8.2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N≤ψc f c A ps+0.9f y A s Ψc:成桩工艺系数,取0.75 A ps=0.32×π=0.283m2;A s=1539mm2(10 14); N≤ψc f c A ps+0.9f y A s=0.75×16.7×0.28×106+0.9×360×1539=4043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N/1.35=4043÷1.35=2995KN 2.按中风化灰岩端阻力计算:《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 3.9 Q t=Q s+Q r; Q s=μ∑q si l i ; Q r=ζr f r A p;l i=0.6π=1.885m 根据勘察报告,f r=32.73Mpa,崁岩深度为 1.0m,极限端阻力值和极限侧阻力分别为: Q s=μ∑q si l i=(2.08×10+9.01×22+10.37×30)×1.885=999KN Q r=ζr f r A p=1×1.5×0.502×106=753KN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 a=Q s+ Q r=999+??=??KN 综上:直径为600mm的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3000KN

1按桩身受压承载力计算:《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8.2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N≤ψc f c A ps+0.9f y A s ψc:成桩工艺系数,取0.75 A ps=0.32×π=0.283m2;A s=1539mm2(10 14); N≤ψc f c A ps+0.9f y A s=0.75×16.7×0.28×106+0.9×360×1539=4043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N/1.35=4043÷1.35=2995KN 2.按中风化灰岩端阻力计算:《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 3.9 Q uk=Q sk+Q rk; Q sk=μ∑q sik l i ; Q rk=ζr f rk A p;μ=0.6π=1.885m 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sk: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 rk:土的嵌岩段总极限阻力标准值 μ:桩身周长 q sik:桩周土与岩石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f rk:岩石饱和抗压强度 l i:桩周第i层土厚度 ζr: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表5.3.9 A p:桩端面积 根据勘察报告,f r=33Mpa,崁岩深度为1.0m,极限端阻力值和极限侧阻力分别为:Q sk=μ∑q si l i=(5.7×30+6.1×50+8.7×200)×1.885=3756KN Q rk=ζr f r A p=0.86×33×2.83×105=8031KN Q uk=Q sk+Q rk=3756+8031=11787KN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 a=Q uk/K=11787/2=5893KN 综上:直径为600mm的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3000K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