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文学讲义:《哈姆雷特》与《夜宴》比较教案简略版

比较文学讲义:《哈姆雷特》与《夜宴》比较教案简略版

比较文学讲义:《哈姆雷特》与《夜宴》比较教案简略版
比较文学讲义:《哈姆雷特》与《夜宴》比较教案简略版

经典面具下的我行我素

——《哈姆雷特》与《夜宴》人物形象比较

石燕京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莎士比亚经典名著《哈姆雷特》在中国的传播;了解电影版《哈姆雷特》的改编历程;以人物形象为重点,比较分析所谓冯小刚式“中国版哈姆雷特”——《夜宴》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异同。

重点和难点:1、影像世界中的《哈姆雷特》

2、《夜宴》与《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求异比较

3、《夜宴》的后现代文化色彩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语:所谓冯小刚式“中国版哈姆雷特”——《夜宴》,其实与莎士比亚“原装哈姆

雷特”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夜宴》无论人物形象、情节元素、结构模式等诸多方面都有

克隆经典名著《哈姆雷特》之嫌。特别是细细比较了两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即哈姆雷

特与无鸾;乔特鲁德与婉儿;克劳狄斯与励帝,以及奥菲莉娅与青女之后,便会清楚地看到:《夜宴》编导弄潮地赋予了其戏中人很强的后现代文化色彩,使他们分别在不同程度上颠覆了莎剧中相对应的人物形象。对《夜宴》妄加责难和大肆吹捧都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夜宴》也就是冯小刚为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借用精英文化符号所作的一次大胆尝试而已,成败得失、见仁见智。

一、电影版《哈姆雷特》一览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已经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如

1948年劳伦斯·奥立弗(Lawrence Olivier)主演的黑白版——《王子复仇记》,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版本,曾荣获多项奥斯卡金像奖。

1964年理查德·伯顿主演的“简约版”。

1990年梅尔·吉卜森(Mel Gibson)担纲的“性感版”。

1994年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版”、1996年肯尼思·布莱纳(Kenneth Branagh)领衔的“超长版”。

2000年伊森·霍克主演的“现代版”等。

二、《夜宴》与《哈姆雷特》的雷同之处:

首先,在人物形象的设置上,《夜宴》中的人物几乎是《哈姆雷特》中的人物的克隆:无鸾与哈姆雷特;励帝与克劳狄斯;婉后与乔特鲁德;奥菲莉娅与青

女;莱欧提斯与殷隼;殷太常与波洛涅斯,甚至被害的冤魂都是一一对应的。

其次,在情节安排的表层结构上,《夜宴》对《哈姆雷特》仿佛也采取了全盘复制:国王暴毙——太子回宫——母后改嫁——双方试探——“戏中戏”——谋害与反谋害——伪装自我——毒计圈套——复仇行动——血溅皇宫。尤其是“戏中戏”,几乎是如法炮制。

其三,在“莎士比亚式”的情节元素的大量借用上,如谋杀、复仇、权术、暴力、情欲、阴谋、痴癫、毒酒、决斗(刀枪棍棒,械斗、剑斗)。

然而,当我们仔细比较、深入观照时会很容易地发现,二者之间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关于“戏中戏”(详见课件视频对照)

四、“深沉”的哈姆雷特与“无为”的无鸾

无鸾的确酷似哈姆雷特,无论其王子身份、复仇使命,以及血染王宫的悲剧结局都与哈姆雷特无二;但是细细品评,我们却发现无鸾很滑稽地将哈姆雷特彻底颠覆了。众所周知,哈姆雷特是以其思想的深刻性、性格的复杂性、形象的多义性很成其为经典的。他是一个痛苦的思想者,成天思索“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样的宏大难题;他是一个延宕的复仇者,时刻徘徊在what to do ?how to do?,以及why to do?之间;他是一个矛盾的人文主义者,在吟唱着“人性赞歌”的同时,又不屑地向它吐唾沫,如《哈姆雷特》第二幕二场他的那段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止!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

的灵长!可是,在我看来,这点泥土里提炼出来的玩意儿算得了什么呢?人类不能使我发

生兴趣;不,女人也不能使我发生兴趣,虽然从你现在的微笑之中,我可以看到你在这样想。”

他还是一个清醒的厌世者,对人世间的一切丑陋早已明了:

“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

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第一幕第二场)而无鸾却拒绝深刻,追求简单。一开始,为了逃避宫廷的倾轧与勾心斗角,他便飘然不群地躲到越地习歌练舞,不在意时代是否“脱节儿”了;不考虑“重

整乾坤”之类的劳心事儿;只想独自逍遥世外,借歌舞疗治心中爱的伤痛。他不像哈姆雷特那样为了复仇处心积虑,踌躇延宕;而是一味地逃遁,企图寻一方世外桃源。叔父篡位,他被王后招回,一路上被叔父派去的杀手追杀,但他却上天入地的像个武林高人,神兵天降般回到宫中。回宫后先是与婉后舞一段情意绵绵的太极,继而又躲进青女的爱巢里宣泄压抑的情欲。几个回合,冯小刚就将凝重、深邃的哈姆雷特消解得无骨无形,而代之一个金庸加琼瑶似的仙侠帅哥。

无鸾出场、无鸾与婉后对话……

婉后:不要用这种尖酸刻薄的语气,跟一个无助的女人说话,为了你们父子,她已经付出的太多了。

无鸾:请母后看着我的眼睛!

婉后:无鸾,你眼中的痛苦,让我的心都碎了,什么也不要问,什么也不要想了,好吗?

语言的不伦不类、不古不今,令这位太子一出场就给人一种强烈的滑稽感,冯小刚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耗费巨资、精心打造的“中国版“电影哈姆雷特,一不小心竟成了莎剧改编史上第一部《哈姆雷特》的国际“搞笑版”。

………………

但是有一点我们应看到,无论无鸾怎么变换,都脱离不了浓厚的东方色彩。我们知道,东方文化是一种内向性文化,中国人“贵柔、不争、善忍、重防、好谦、藏锋,其总的风格是内向、平和、深沉、宁静、安详,……。”冯小刚虽然给无鸾罩上了一个西方文化的经典——哈姆雷特的形象躯壳,但他的一言一行依然透露着东方文化品格的鲜明特色。通过对无鸾悲剧的滑稽演绎,对宫廷暴力血腥、人欲横流的渲染,冯导在无形之中,颠覆了中国传统中忠、孝、廉等儒家的道德规范;撕开了长期以来封建宫廷虚伪面纱下遮蔽了的历史真实,即那些真正推动了历史进步的真实。在这层意义上,《夜宴》编导重新诠释了封建王朝王子的宿命。

五、“脆弱”的乔特鲁德与“能耐”的婉儿

《夜宴》中的婉儿与《哈姆雷特》中的乔特鲁德也有着同样的身份,她们都是一女事二王的王后。但如果说莎剧中的王后只是一个陪衬的话;那么,冯剧中的婉后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中心人物。《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几乎都是中心人物的王子哈姆雷特的陪衬,乔特鲁德头脑简单到有点儿蠢;奥菲利娅则纯真痴情到有点儿傻。她们完全不像早期莎剧中那些女性那样聪明而美丽、智慧而勇敢,

如《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

哈姆雷特有一句著名的台词:“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似乎是王后乔特鲁德的真实写照。在第一幕里忧郁的王子哈姆雷特,除了对父王暴毙的疑惑与悲伤外,心中还隐藏中一种最难言之隐的痛——即对曾经是自己心目中完美女性的母后——乔特鲁德迅速改嫁的极度不满与愤怒: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我的父亲的弟弟,可是他一点不像我的父亲,正像我一点不像赫拉克勒斯一样。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那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可是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必须噤住我的嘴!”(第一幕第二场)

“啊,哈姆雷特!不要说下去了!你使我的眼睛看进了我自己灵魂的深处,看见我灵魂里那些洗拭不去的黑色的污点。”

在第三幕第四场,王后寝宫里,演绎了一出母子之间的高潮戏。哈姆雷特将自己父王被害之后的所有憋屈、郁闷、愤怒、痛苦、仇恨,妒忌……,劈头盖脸地泼洒在王后身上,无情地用一把把语言尖刀刺向自己又爱又恨的母后:“让我扭你的心”,“你的行为可以使贞洁蒙污,使美德得到伪善的名称;……”,你“让淫邪熏没了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他向母后揭露弑兄叔父的罪恶行径,并将其先王,即乔特鲁德的前夫作比较:一个“高雅优美”、“完善卓越”,像“天神”一般;一个却“像一株霉烂的禾穗”,猥琐丑陋,是“一个杀人犯、一个恶徒、一个不及你前夫二百分之一的庸奴、一个冒充国王的丑角、一个盗国窃位的扒手,……”。

哈姆雷特数落完乔特鲁德的有眼无珠、愚蠢糊涂,又开始挖苦她为了情欲而“丧心病狂”:

“羞啊!你不觉得惭愧吗?要是地狱中的孽火可以在一个中年妇人的骨髓里煽起了蠢动,那么在青春的烈焰中,让贞操像蜡一样融化吧。当无法阻遏的情欲大举进攻的时候,用不着喊什么羞耻了,因为霜雪都会自动燃烧,理智都会做情欲的奴隶呢。”

在哈姆雷特的责骂中,王后的尊严被彻底摧毁,内心撕伤得鲜血淋淋,就这

样,哈姆雷特把一个无地自容、羞愧难当、生不如死的乔特鲁德惨不忍睹地扔给了观众。至此,他也很好地完成了父亲教给自己对母后“伤其心而不能伤其体”的复仇使命。最后临走,他还不忘叮咛王后:

“向上天承认您的罪恶吧,忏悔过去,警戒未来;不要把肥料浇在莠草上,使他们格外蔓延起来。”“晚安!可是不要上我叔父的床;即使您已经失节,也得勉力学做一个贞洁妇人的样子。”

王后最后喝下毒酒身亡,很多人以为是为救哈姆雷特,这大概是受了“奥立佛版”电影的误导。如果你阅读原著,会发现怎么也看不出有王后事先知道那是毒酒提示,事实上误喝毒酒应该是一个意外,或者说是莎士比亚的刻意安排,因为这样一个内心罪孽深重的女人,唯一求得解脱的方式便是死于非命了。这一形象虽然单薄,但却传达了莎士比亚浓厚的宗教意识和男权中心主义思想,同时也反映出他在创作的悲剧时期对女性的认知困惑。哈姆雷特对女人情感忠诚表现出来的不信任、怀疑,恰恰也是莎士比亚内心世界的真实投射。

《夜宴》中的婉儿与乔特鲁德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在残酷的宫廷变故面前,她镇定冷静,不仅懂得自救,而且还能设法救人。与乔特鲁德不一样,她不是太子无鸾的亲身母亲,而是他青梅竹马的恋人。这样的改编大概有两个原因:…………

…………

通过婉后的形象刻画,冯小刚事实上也成功地解构了《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而代之以欲望为核心的崭新命题。正像《夜宴》编剧盛和煜和他在接受人们采访时都公开宣称的那样:《夜宴》的主题就是“欲望”。冯小刚说得更具体:“这是一部与‘欲望’有关的电影:每一个人都是因为欲望才参与到这个事情里的。欲望不是指他一开始就要做这件事,而是说他是在不断地膨胀和变化,是被这个欲望驱动着,一步步地走向深渊的。”为了把“欲望可以毁灭一切同时又能创造一切”的这种形而上的东西表达出来,冯小刚们大胆将世界经典名剧的人物、情节元素拿来重新洗了个牌。把由乔特鲁德脱胎而来的陪衬角色——婉后,魔术般洗成了一张王牌,打造成了《夜宴》真正的主角;把由哈姆雷特脱胎而来的太子无鸾喜剧似的变成了陪角。

六、“十恶不赦”的克劳狄斯与“暴君情圣”励帝

励帝与克劳狄斯似乎有太多的一致了,诸如毒计弑兄窃取王位、威逼利诱霸占兄嫂、追杀太子心狠手辣等等主要情节与人物基调,都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然而,励帝之死却让所有的观众瞠目结舌了,冯小刚竟然让这位暴君摇身一变成了为美人而弃江山舍性命的痴情男子,很突兀地端起了那杯毒酒,说了许多肉麻的诀别情话,然后一饮而尽……。如果说莎剧中克劳狄斯的形象作为一个“恶人”、反面角色,自始自终具有逻辑性、一贯性的话;那么,冯剧中的励帝性格则前后矛盾、令人费解。我们不妨看看励帝自杀前滑稽而肉麻的表演:

励帝:你放的毒?

婉后:是。

励帝:你要我死?

婉后:是。

在御林军与无鸾的打斗中,励帝端起那杯毒酒,缓缓地走到无鸾跟前幽幽地说道:知道你不死,朕就会有这一天,可你真的就没死。是复仇的欲望,帮你穿越了死亡之谷,还是你的忧郁,打动了女人,让她们的柔情维系着你的生命?或者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如果不是……哥哥,我把尊严还给你……(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走去趴在婉后膝上)

励帝:你敬的酒,我怎么能不喝?

婉后作悲痛状。

励帝:你要我死,可我还在暖着你的心。

婉后:它已经被你暖烫了。

励帝死,婉后爱抚着励帝的额头流泪悲恸,作痛苦万分状。

…………

六、“逆来顺受”的奥菲莉娅与“笃定自主”的青女

《夜宴》中的青女与《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娅有着一样的身份——都是当朝重臣的女儿;有着一样的爱——都爱应为父报仇的王子;有着一样的悲剧结局——为爱徇情。她们都美丽、善良、纯情、温柔,是剧中一抹亮色,然而都被自己所爱的人伤害,无辜而不幸。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认为青女就是奥菲莉娅的翻版,她们之间其实有着天壤之别。

…………。

“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的音乐一般的盟誓着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

总之,虽然《夜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个个都可以比照着经典名著《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对号入座,但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貌似雷同的下面,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解构了莎剧中人物的个性特质。也可以说,《夜宴》人物形象不过是编导借用精英文化符号来表达自己美学追求所作的一次冒险尝试,尽管戏中人都戴上了一个经典的面具,但却各自我行我素地演绎了一段东西文化色彩杂糅的爱恨情仇。

编导在影片中设置了一段关于“面具”与“表演境界”的台词对白,尽管在影片中由婉后与无鸾来讨论这么一个抽象的美学命题,有些滑稽感;但对于编导来说,这似乎并不重要,关键是借人物之口道出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牛”的表演理念。

婉后:为什么你表演的时候要戴着面具呢?

无鸾:因为戴面具的表演是最高境界的表演。不戴面具,喜、怒、哀、乐简单地写在演员的脸上。戴上面具,伟大的艺术家能够让人在没有生命的面具上感觉到最复杂、最隐秘的情感。

婉后:那你从我的脸上能看出什么来?

无鸾:六分得意、三分紧张,还有一分对先帝的愧疚。

婉后:你错了,是失望,对你的失望。我现在已不奢望靠你来实现我的梦想,只求上天垂怜让你我平平安安。

你连最笨拙的表演都不会,你将你的悲伤、仇恨、不甘、疑问和彷徨,统统写在你的脸上,你让杀身之祸入影相随。说什么戴着面具的表演是最高境界的表演,最高境界的表演是将自己的脸变成面具!

“最高境界的表演是将自己的脸变成面具”,这也许是《夜宴》编导认为最得意、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既然如此,我们至今疑惑:《夜宴》中人何以又是经典面具,又是道具面具的?编导究竟是追求戴面具的表演,还是把脸变成面具的

表演?

思考题:

1、试以比较文学的理论阐释《夜宴》改编《哈姆雷特》的意义。

2、从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看经典在中西文化融通中的价值。

哈姆雷特经典语录

在一种悲喜交集的情绪之下,让幸福和忧郁分据了我的两眼,殡葬的挽歌和结婚的笙乐同时并奏,用盛大的喜乐抵消沉重的不幸(克劳狄斯) 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化成一片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不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哈姆雷特独白之一)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独白之一) 他有这样高的地位,他的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因为他自己也要被他的血统所支配;他不能像一般庶民一样为自己选择,因为他的决定足以影响整个国本的安危,他是全身的首脑,他的选择必须得到各部分肢体的同意(雷欧提斯) 一个自爱的女郎不应该向月亮显露她的美貌;圣贤也不能逃避馋口的中伤;春天的草木往往还没有吐放它们的蓓蕾,就被蛀虫蠹蚀;朝露一样晶莹的青春,常常会受到罡风的吹打。所以留心吧,戒惧是最安全的方策;即使没有旁人的诱惑,少年的血气也要向他自己叛变。(雷欧提斯) 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对人要和气,可以不要过分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留心避免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自己的看法;接纳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尽你的财力购制贵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异,必须富丽而不浮艳,因为服装往往可以可以表现人格……不要向人告贷,也不要借钱给人,因为贷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丢了本钱,而且还失去了朋友;向人告贷的结果,是容易养成因循懒惰的习惯。有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波洛涅斯) 在热情燃烧的时候,一个人无论什么盟誓都会说出口来……不要相信他的盟誓,因为它们都是诱人堕落的淫谋,用庄严神圣的的辞令,掩饰淫邪险恶的居心。(波洛涅斯) 在个人方面也常常是这样,有些人因为身体上长了丑陋的的黑痣——这本来是天生的缺陷,不是他们自己的过失——或者生就一种令人侧目的怪僻,虽然特每年此外还有很多纯洁优美的品性,可是为了这一个缺点,往往会受到世人的歧视。一点点恶癖往往遮盖了高贵的品性,败坏了一个人的声誉。(哈姆雷特) 最轻微的一句话,都可以使你魂飞魄散,使你年轻的血液凝冻成冰,使你的双眼像脱了轨道的星球一样向前突出,使你的纠结的鬈发根根分开,像愤怒的豪猪身上的刺毛一样森然耸立;可是这一种永恒的神秘,是不能向血肉的凡耳宣示的。(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 可是正像一个贞洁的女子,虽然淫欲罩上神圣的外表也不能把她煽动一样,一个淫妇虽然和光明的天使为偶,也会有一天厌倦于天上的唱随之乐,而宁愿搂抱人间的朽骨。(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 是的,我要从我的记忆的碑版上拭去一切琐碎愚蠢的记录、一切书本上的格言、一切陈言套语、一切过去的印象、我的少年的阅历所留下的痕迹,只让你的命令留在我的脑筋的书卷里,不搀杂一点下贱的废料;是的,上天为我作证!(哈姆雷特独白之二)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波洛涅斯) “给那天仙化人的、我的灵魂的偶像,最美丽的奥菲利娅——”(波洛涅斯读哈姆雷特给奥菲利娅的信)“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

哈姆雷特教案

《哈姆莱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莎士比亚及其剧作的有关知识。了解《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归纳哈姆 莱特的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把握紧张、激烈的情节,分析人物性格。讨论、总结品读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吸收人文主义思想中的精华。 教学重点: 1.把握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初步分析人物性格的某些侧面,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了解《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 2.体味“比剑”中主要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教学难点:哈姆莱特复杂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以问题引入法带动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展开讨论,学生总结, 教师点拨。以查找法搜索有效而经典的台词,用语言评析法深入分析人物语言,多角度、多层 面分析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PPT课件、《哈姆雷特》视屏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莎士比亚全集》),对,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而这个艺术之神的创造者,马克思称其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他是谁?莎士比亚!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莎士比亚! 二、走近莎士比亚【参见《语文》(必修4)第96页《莎士比亚戏剧》】 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 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 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他创作 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 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此外还有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奥》:威尼斯大将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旗官伊 交加,拔剑自刎。 《李》: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最终遭 《麦》 惚。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最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白兵败而死。 文学的长流里,莎士比亚是一个永恒。不例外地,他的戏剧创作也经历了从浪漫到现实, 从喜剧到悲剧的过程;卓异的是,在这个流程中,他篇篇锦绣,字字珠玑。《罗密欧与朱丽叶》 坚贞的爱情,《威尼斯商人》的可气,还有麦克白密室中的煎熬,李尔王旷野中的呼唤,奥赛罗

哈姆雷特的人物分析

哈姆雷特的人物分析

哈姆雷特的人物分析 关键词:哈姆雷特复仇悲剧疯癫颠倒混乱的时代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哈姆雷特遭受了一连串打击致使他对亲情、友情和爱情失望,从而改变了其原有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在那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他的悲剧的必然性。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著名的一出戏剧,同时也是莎士比亚创作生涯的高峰。《哈姆雷特》讲述了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故事。说复杂是因为其情节十分的曲折,人物关系也错综复杂。说简单是因为它的主线可以用一句话概况——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最终与仇人同归于尽。在这出著名的悲剧中,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这两个悲剧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两个人同为疯子,只不过一个是装疯而一个是真疯。 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在老国王未死之前,他就读于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互爱,相信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依靠人的理性和力量能够创造美好的人生和理想的社会。哈姆雷特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的同事也对一切丑恶的事物表现出了憎恶。这样一位生机勃勃,抱有远大理想的王子本应该继承

着又对友情失去了信心。哈姆雷特不再相信友情,他更加的孤独了。 命运却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他仅剩的爱情也岌岌可危,奥菲利亚确实是个好女人,她美丽善良又单纯,但她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软弱并且没有主见,她过于听她父亲的话,就是这一缺陷葬送了他们的爱情。在哈姆雷特装疯期间,叔父克劳狄斯想要验证其真假,于是奥菲利亚的父亲便出主意让自己的女儿去验证一番,他们相信在恋人面前哈姆雷特会说真话或至少会露出马脚。于是奥菲利亚这个傻姑娘便真的去了。恋人的试探无疑是在哈姆雷特那血淋淋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将他往绝望的深渊又推进了一步,也让他对女人彻底失望,不再相信爱情。 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变突然发生,打破了哈姆雷特关于人生,世界,爱情,友谊,前途等的幻想。人类,并不美好,下贱的克劳狄斯一旦爬上王位,很多变开始对他阿谀奉承,为了利益而去巴结他;而为了篡位,弟弟居然暗杀自己的哥哥,人类不过是泥土捏成的生命,有着丑陋的心。爱情,也不坚贞,父王死去不到两个月,母亲变改嫁叔父。友谊,也不可靠,为了一己私利,好友接连背叛自己。纵目四望,奸王邪恶,群臣昏聩,朝廷腐败,上层堕落,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朱维之,1982)本来美好的世界现在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

比较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教学内容

比较文学试题 梁锋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比较文学”一语中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实际上只是()的意思。 A. 文学作品 B. 文学创作 C.文学研究 2、“诗学”概念起源于() A.古罗马 B.古希腊 C.古埃及 3、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 A.屈原 B.李白 C.苏轼 4、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外来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5、《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A.刘勰 B.钟嵘 C.司空图 6、“五四”时期,我国的文学翻译把哪国文学放在第一位?()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7、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 A.倭寇 B.小日本 C.鹰钩鼻 8、杨贵妃和“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两个文学形象可作()研究 A.阐发 B.接受 C.平行 9、古希腊的悲剧大多属于()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形而上悲剧 10、《管锥编》的作者是()。 A、钱仲书 B、鲁迅 C、郭沫若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既从事文学创作,又对佛学有精湛研究的代表性文人包括() A.王维 B.谢灵运 C.李白 D.杜甫 E.白居易 12、古代中国涉及文学分类的著作有() A.《典论?论文》 B.《昭明文选》 C.《文章辨体序说》 D.《文体明辨序说》 E.《文章流别论》 13、“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这句话提到的两位词人是() A.辛弃疾 B.柳永 C.李清照 D.苏轼 E.陆游 14、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有() A、开放性 B、综合性 C、跨越性 D、讽刺性 E、赞扬性 15、西方悲剧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社会悲剧 D.形而上悲剧 E.悲喜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6、形象学17、平行研究18、母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20、简述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五、论述题(30分) 21、怎样对待“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_经典台词优秀版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一):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最经典对白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to sleep;no more; andby a sleep to say we end 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natural shocks that flesh is heir to。 'tis a consummation devoutly to be wish'd。 To die: to sleep; 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ay, there's the rub: for in that sleep of death what dreams may e when we have shuffled off this mortal coil, must give us pause: there's the respect that makes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 the oppressor's wrong, the proud man's contumely, the pangs of despis'd love, the law's delay, 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 that patient merit of the unworthy takes,when he himself might his quietus make with a bare bodkin? Who would fardels bear, to grunt and sweat under a weary life, but that the dread of something after death, the undiscover'd country, from whose bourn no traveller returns, puzzles the will and makes us rather bear those ills we have than fly to others that we know not of? 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 And thus the native hue of resolution is sicklied o'er with the pale cast of thought, and enterprises of great pith and moment with this regard their currents turn awry, 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 译文: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 世无涯的苦难,透过斗争把他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死了,睡着了,什么都 完了。倘若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能够从此消失,这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 阻碍就在这: 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 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 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感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 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用一柄小小的刀字,就能够清算他自 我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若不是因为惧怕不可 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 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明白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炽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思考下,也会 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好处。 (出自《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二):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5分×3、填空2分×12、简答7分×3、材料分析10分×1、论述15分×2 1.真正最早使Comparative Literature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 1886,他以此为书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p5) 2.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p10) 3.教堂山会议:1958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第二届年会,(会上韦勒克宣读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以韦勒克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学者对法国学派的“定义”发起了大胆的挑战。韦勒克指出“‘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之间的人为界限应当废除,‘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确认的术语,指的是超越国别文学局限的文学研究。”(p12) 4.有人认为,是美国学派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比较”——平行研究。(p10) 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色是跨文明研究。(p20) 6.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提出了历史类型学的观点与方法。(p27) 7.中国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p27) 8.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 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p30)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p31-p32) (一)同源性,在法国学派的理论体系里,影响研究的对象是存在着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其理论支柱是媒介学、流传学和渊源学。它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清理“影响”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寻找两种或多种文学间的同源性关系,同源性成为法国学派学科理论体系可比性的基础。在线路的清理中,其源头是相同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就是同源性。 (二)变异性,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鱼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了“他国化” 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变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三)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

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是一个有人文主义理想的王子,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打破了的理想。他要父报仇,可是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但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因此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关键词:哈姆莱特;扭转乾坤;忧郁;延宕 一、哈姆莱特的身份背景 (一)、成长中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哈姆莱特的出身是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用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报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这时的他年青而乐观,对人对事充满幻想。可见,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拥有地位、名份、权利和爱情……是父母的骄傲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鲜花着锦的前程和命运。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被破坏。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 (二)老国王之死,标志着哈姆莱特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逆转。父亲的死,使他陷入悲痛之中,失去了早先的欢乐。紧接着是母亲的迅速改嫁,自己的叔父转眼成了继父,王位被剥夺等一系列的变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他用一身“墨黑的外套”抵抗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现实,也包裹着他此刻痛苦而流离失所的内心。作为儿子,哈姆莱特丧失了原有的人伦秩序,家的存在随着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改嫁而瓦解。他的母亲不仅无法帮助他进行自我身份的认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讲比较文学的定义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 三、中国学者的定义 第二讲比较文学的历史 一、比较文学的欧洲阶段 二、比较文学的美洲阶段 三、比较文学的亚洲阶段 第三讲比较文学的特点与方法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二、比较文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文学的国际关系与相互影响 第二讲流传学 一、流传学 (一)流传学的定义与特征 (二)流传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三)流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文学流传的五种形态 第二讲渊源学与媒介学 一、渊源学 (一)渊源学的定义与特征 (二)渊源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三)渊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渊源学研究的四种对象

(五)渊源学研究的三种类型 二、媒介学 (一)媒介学的定义、特征与历史发展(二)媒介的四种类型 (三)文学媒介展开的三种方式 (四)媒介学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三讲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一、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翻译 (一)早期比较文学研究视野中的翻译(二)东方比较文学的崛起与翻译地位的上升(三)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 二、创造性叛逆与翻译 (一)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二)创造性叛逆的类型 (三)创造性叛逆与文学经典的形成 三、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 (一)中外文学和文化中的文化意象 (二)翻译与文化意象的失落、扭曲、变异(三)文化意象的跨民族传递 四、翻译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新视角(一)文学的跨国传播及其身份认同 (二)翻译文学概念及其国籍归属 (三)文学翻译史与翻译文学史 第四讲变异学 (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二)跨国变异研究 (三)跨语际变异研究 (四)跨文化变异研究 (五)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哈姆雷特经典原文翻译

出自《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 此段的全文如下: HAMLET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to sleep; No more; and by a sleep to say we end 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natural shocks That flesh is heir to, 'tis a consummation Devoutly to be wished. To die, to sleep. 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ay, there's the rub; For in that sleep of death what dreams may come When we have shuffled off this mortal coil, Must give us pause. There's the respect That makes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 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 Th' oppressor's wrong, the proud man's contumely, The pangs of despised love, the law's delay, 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 That patient merit of th'unworthy takes, When he himself might his quietus make With a bare bodkin? Who would fardels bear, To grunt and sweat under a weary life, But that the dread of something after death, The undiscovered country from whose bourn No traveller returns, puzzles the will, And makes us rather bear those ills we have Than fly to others that we know not of? 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 And thus the native hue of resolution Is sicklied o'er with the pale cast of thought, And enterprises of great pitch and moment With this regard their currents turn awry 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 编辑本段译文

比较文学资料整理

比较文学资料整理: 1.比较文学的兴起与代表人物: 1816年在法国首次出现比较文学一词,1827-1830年法国学者维尔曼 (A.Villeman)在巴黎大学开设第一个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后出版《比较文学研究》一书。被尊为“比较文学之父”。 19世纪30年代安贝尔、基内等人在巴黎大学、里昂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讲座。60年代作为术语被广泛接受。 学科正式确立的标志: 第一本理论专著出现,186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比较文学》; 第一份学术杂志出现,187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 第一个常设讲座(体制化)出现,1897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比较文学杰出著作,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六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于1872至1890年出版。 2.中国的比较文学: 中国的比较文学:1917年,吴宓留学哈佛,获比较文学硕士,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1921年回国被聘东南大学,1924年开设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中西诗之比较”,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3.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一词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根据法语仿造。 定义: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杨乃乔 两种(或多种)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之间的交互客体或平行客体,或阐发关系,研究视域与语境的双向度与二元性,没有总体文学共时性的限定。 五个学科概念的区分(首师大杨乃乔): 民族文学:研究客体、视域与语境的单向度一元性 国别文学:同上 总体文学(一般文学):波及多民族多国家的思潮流派等共时性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两种(或多种)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之间的交互客体或平行客体,或阐发关系,研究视域与语境的双向度与二元性,没有总体文学共时性的限定世界文学:总量上的,或欧洲中心的(如我们的外国文学史),或作为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或歌德的理想的共融的世界文学(关于后三者的关系众说纷纭,交叉关系为主). 美国学派代表亨利·雷马克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例如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质言之,比较文学史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夜宴》跨文化分析

以跨文化的视角试比较分析《夜宴》与《哈姆雷特》 最近,我把老电影翻出来看。看到《夜宴》时,恍然道:这不是莎剧《哈姆雷特》吗?因为之前没有看过,我完全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虽然对于这样一部说烂了的老片子来说,我这样的说辞显得有些不真实。因而这样一部电影,来给“跨文化”作注脚,我想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首先这得从导演的创作出发点说起。 《天下无贼》之后,《夜宴》诞生。风格上沿袭了自李安《卧虎藏龙》以来,与张导《英雄》、陈导《十面埋伏》《无极》一致的大排场华丽丽古装宫殿风。这是冯氏电影的一个巨大转变,冯小刚说:“《天下无贼》试着稍微脱离一点过去的风格,当然还是藕断丝连,骨头连着筋的,但是确实有一些变化,也想看看观众是否接受这种变化。没想到反而成为了我的作品里面观众人次最多的一部影片。这就燃起了我的一个愿望,就是变化得更大一点。” “正好这时候中军、中磊就给我看了邱刚建写的本子,原来叫《宝剑太子》,实际上是做了一个中国版的《哈姆雷特》。我觉得这想法倒行,但是他贴得太紧了,与《哈姆雷特》如影随形,我觉得那么拍意思不大,应该在有这样一个人物关系的情况下,重新结构一个故事。” “当媒体问我这是不是中国版的《哈姆雷特》时,我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它确实与复仇有关系,但正如后来我和盛和煜商量的那样——复仇太简单了,那只是哈姆雷特个人的生存与毁灭的选择,我们的故事应该是写每一个人的问题。冯小刚坦言自己并不欣赏《哈姆雷特》,他说:“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原著还是改编的黑白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都是不好的,因为它的西方哲学思想不太适合中国人理解,总觉得矫情。” 影片的叙事确实存在缺陷,广遭诟病,且与莎翁《哈姆雷特》的美学境界相去甚远(这点从冯小刚的陈述中就可看出,其实他也无意去演绎《哈姆雷特》)。但在我基于跨文化视角的分析中完全可以避开这些,因为根据导演的创作自述,我们完全可以把《夜宴》理解成冯小刚的一次对经典莎剧故事情节改编的尝试——如果与《哈姆雷特》有相似之处,仅限于故事情节,而与思想立意、美学价值等毫无关系。 在西方,真正的悲剧从古希腊开始。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特别震撼人心。俄狄浦斯在完全无知的状态下,犯下滔天罪行,杀父娶母。俄狄浦斯既没有特别去做好事,也没有故意做坏事,却有不可避免的悲惨的结果。这完全不是因为俄狄浦斯有什么不好的性格造成的,完全不是因为俄狄浦斯本人有什么缺点。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命运。古希腊悲剧表达出命运这种东西对人的操纵。每个人都在与命运(而不是与其他人)作战。 到了十六、十七世纪,理性主义流行于西方世界,命运不再是悲剧的中心。莎士比亚的出现可以称得上“时代的产儿”,他敏锐地把时代精神赋予自己的悲剧人物之中。取命运而代之的,是人的各种欲望,是嫉妒、贪婪、猜疑,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是这些酿成最终的悲剧,这样才使人反省理性的重要。《哈姆雷特》的伟大之处在于王子把看似简单的复仇行动,变为复杂的思考,其中的延宕、冲突值得后人用百年来品味,它宣扬的是理性之光、人性之美。 《夜宴》对莎剧的故事情节有所改编,人物关系更加复杂(不只以王子一个人为重心,而是让其他人也更饱满),并且突出了“欲望”的主题。编剧公开宣称主题是“欲望”,冯小刚进一步阐释:“这是一部与欲望有关的电影:每一个人都是因为欲望才参与到这个事情里的。欲望不是指他一开始就要做这件事,而是说他是在不断地膨胀和变化,是被这个欲望驱动着,一步步地走向深渊的。”事实上,欲望也是当今现代人类的主题,人们大多急功近利。 两部作品时代不同,因而显然不能像某些学者批评的从历史价值上评判高下。 袁和平的动作、谭盾的音乐、叶锦添的服装,金牌三人组让文化从视觉上来说跨越大洋彼岸,成功过渡。然而我标题中所指的“跨文化”是从人物分析为切入点来言说的,下面我

哈姆雷特中若干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中若干人物形象分析 莎士比亚地经典悲剧《哈姆雷特》塑造了众多活灵活现地人物,他们之中既有善良地, 懦弱地,又有狡猾地,阴险地.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和他同时代地人文主义者一样,对“人”总抱有美好地看法.因而在塑造人物性格地时候,莎士比亚将哈姆雷特地复仇变为了一种哲理性地思考.在实施复仇地过程中,他反复想着“生存还是毁灭”这样地问题,总是耽于沉思冥想,步履为艰,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去复仇,却又迟迟不肯行动.如在第三幕第三场中,哈姆雷特放过了正在独自做祷告地克劳狄斯,在他看来,“现在他正在洗涤他地灵魂,要是我在这个时候结束了他地性命,那么天国地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收起来,我地剑,等候一个更惨酷地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荒淫纵欲地时候,在赌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地行为地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地灵魂永堕地狱”.于是,好好地一次刺杀地机会就这样失去了,这其中地一部分原因在于哈姆雷特有着很强地宗教观念,而另一部分也在于他性格中地迟疑和懦弱.一方面他害怕自己杀人地末日审判,而另一方面他要掩盖自己地这种懦弱,为他不复仇地行为寻找道义上地借口. 每当遇到切实地问题地时候,哈姆雷特总会成为“思想地巨人,行动地矮人”,只会坐思右想,发表评论,在行动上显得极其迟缓和软弱.在哈姆雷特地性格中,另外突出地一点是喜欢把个别现象一般化,从一个小点就扩充到一个面,打击一大片人,最后更是伤害了他自己,甚至让他身边地人们都或主动或不自觉得离开了他.比如他与奥菲利娅地一段对话中 态度就很能说明问题———— 哈姆雷特:哈哈!你贞洁吗? 奥菲利娅:殿下! 哈姆雷特:你美丽吗? 奥菲利娅:殿下是什么意思? 哈姆雷特: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顶好不要让你地贞洁跟你地美丽来往. 奥菲利娅:殿下美丽跟贞洁相交,那不是再好没有吗? 哈姆雷特:嗯,真地,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他自己地感化; 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地时世已经把它证实了.我地确曾经爱过你. 奥菲利娅:真地,殿下,您曾经使我相信您爱我. 哈姆雷特: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地本性.我没有爱过你. 奥菲利娅:那么我真是受了骗了. 哈姆雷特: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养一群罪人出来呢?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地人, 可是我可以指出我地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地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地好.我很骄傲、使气、不安分,还有那么多地罪恶,连我地思想里也容纳不下,我地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相,甚至于我没有充分地时间把他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地家伙,匍匐于 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地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进尼姑

比较文学讲义:《哈姆雷特》与《夜宴》比较教案简略版

经典面具下的我行我素 ——《哈姆雷特》与《夜宴》人物形象比较 石燕京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莎士比亚经典名著《哈姆雷特》在中国的传播;了解电影版《哈姆雷特》的改编历程;以人物形象为重点,比较分析所谓冯小刚式“中国版哈姆雷特”——《夜宴》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异同。 重点和难点:1、影像世界中的《哈姆雷特》 2、《夜宴》与《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求异比较 3、《夜宴》的后现代文化色彩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语:所谓冯小刚式“中国版哈姆雷特”——《夜宴》,其实与莎士比亚“原装哈姆雷特”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夜宴》无论人物形象、情节元素、结构模式等诸多方面都有克隆经典名著《哈姆雷特》之嫌。特别是细细比较了两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即哈姆雷特与无鸾;乔特鲁德与婉儿;克劳狄斯与励帝,以及奥菲莉娅与青女之后,便会清楚地看到:《夜宴》编导弄潮地赋予了其戏中人很强的后现代文化色彩,使他们分别在不同程度上颠覆了莎剧中相对应的人物形象。对《夜宴》妄加责难和大肆吹捧都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夜宴》也就是冯小刚为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借用精英文化符号所作的一次大胆尝试而已,成败得失、见仁见智。 一、电影版《哈姆雷特》一览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已经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如 1948年劳伦斯·奥立弗(Lawrence Olivier)主演的黑白版——《王子复仇记》,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版本,曾荣获多项奥斯卡金像奖。 1964年理查德·伯顿主演的“简约版”。 1990年梅尔·吉卜森(Mel Gibson)担纲的“性感版”。 1994年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版”、1996年肯尼思·布莱纳(Kenneth Branagh)领衔的“超长版”。 2000年伊森·霍克主演的“现代版”等。 二、《夜宴》与《哈姆雷特》的雷同之处: 首先,在人物形象的设置上,《夜宴》中的人物几乎是《哈姆雷特》中的人物的克隆:无鸾与哈姆雷特;励帝与克劳狄斯;婉后与乔特鲁德;奥菲莉娅与青女;莱欧提斯与殷隼;殷太常与波洛涅斯,甚至被害的冤魂都是一一对应的。 其次,在情节安排的表层结构上,《夜宴》对《哈姆雷特》仿佛也采取了全盘复制:国王暴毙——太子回宫——母后改嫁——双方试探——“戏中戏”——谋害与反谋害——伪装自我——毒计圈套——复仇

最新《哈姆雷特》经典片段赏析名师资料汇编

《哈姆雷特》经典片段赏析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学刘士友 1、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 赏析:这是哈姆雷特想到自己的母亲在父亲去世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嫁给叔叔时所产生的感慨。哈姆雷特的这句感慨其实对女人是不太公平的。当时十六七世纪的英国其实还处在封建阶级的统治下,一个女人在那样的社会现实下是没有自己的选择和独立思考的。她们都恪守封建礼教,听从父兄的安排,可以说完全是身不由己。剧中的乔特鲁德和奥菲利亚两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女子形象,都是在男人的阴谋或安排下而失去了自己的思想甚至是生命。 2、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秀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赏析:这句话蕴含着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的肯定,表达了对人的赞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遍及欧洲十分强烈。人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脱离了神权的束缚,开始发现了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自身。这是一个巨人层出的时代。正如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产生了像但丁、拉伯雷等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像拉斐尔、达?芬奇等杰出的艺术家,像哥白尼、伽利略等伟大的科学家,像培根等卓越的哲学家。 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间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已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赏析:哈姆雷特的这一长段内心独白成了著名的经典台词。生存和毁灭的确是困扰着每一个人的问题,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终极思考。人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