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高考语文考前叮嘱

2017高考语文考前叮嘱

2017高考语文考前叮嘱
2017高考语文考前叮嘱

2017高考语文考前叮嘱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总则

1、相信自己、从容应考

研究表明,人取得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百分之二十,情商则占百分之八十。情商又称情绪智力,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高的人能感悟、洞察人生价值,面对顺镜、逆境宠辱不惊。当高考来临,重要的不是你还有多少知识没掌握,没掌握的东西未必考;最重要的是你要充分运用好你已经掌握的知识。考试前任何复习行为都是在脑海中激活你已经掌握的知识。因为只有这些能带给你成功。面对高考,大家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良好的情绪,让自己在考场发挥正常即可。因为高考的考点,我们已经在平时的训练中多次训练过了,只要能发挥正常,我们就能做好。如果你还能发挥超常,那就是锦上添花了!相信自己,从容应考,必定旗开得胜!

2、考前五分钟:

高考第一科是语文,同学们情绪不免激动,拿到试卷后会忍不住先看考什么作文,你一定是匆匆过眼,这常常会审不清题,当真正作文时也会走不出误区,还可能扰乱自己的思维,使得做题不专心。所以,最好不看。可以利用1-2分钟浏览一下全卷,再回头做前几题。当然,如果已经有自己的习惯并且行之有效的话,可以保持自己的做法。

3、随机应变,仔细审题:

语文题型相对固定,今年高考试题结构也不会有太大调整,万一变化,它也只是披了个面纱,换了个马甲,或者烫了头发,换换形式而已,再怎么变,也走不出考点和我们积累的能力圈子,无论怎么考,都要沉着应对。

4、先读要求:

每个同学做选择题时,一定要先审清是让选择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可一看题就在试题上圈出来),否则,不但选不出,费了心神,耽误了时间,还乱了方寸。拿不准的选择题,也要先选择,可在试卷上做好标识,有时间的话,回过头再做。

5、及时涂卡

一做完选择题,一秒钟都不迟疑就涂卡,千万不要等全部做完后去涂,以免忘记和没时间涂卡。

6、圈点读题:

做阅读题时要勾划关键词句,以使自己精力高度集中,引领全文基本思路。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均可用倒读法:先一分钟浏览全文,然后看所设问题,之后再精读做题,可更主动,更节省时间。

7、答题意识:

诗歌鉴赏与现代文大阅读,要分条答,分层答透,字数适中,可以根据答题卡上的空白,灵活选用答题方式。

8、每分必争

做任何一道题,无论难题或容易题,即使你不能答到满分,你也要告诉自己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得到尽可能多的分数。高考是采点给分的,任何一题你都不可放弃,再难的题目你都要硬着头皮去做,得一分算一分!人与人最大的差别不在能力,而在于心态。细流汇成江河,每分必争,才能脱颖而出。

9、相信自己、敢于判断

即便高考题目是“绝密”,任何一题我们都几乎不可能看到。但不同的是材料,我们平时的训练已经囊括了所有的知识点。对于你想到的要敢于下结论,没有把握的可以再稿纸或试卷上作标记,等在答题卡上组织答题的时候再根据情况进行取舍。

10、书写美观:

使用答题卡四面要留边,不能写在黑框上,答题位置一定要准确,万一错位,一命呜呼,画了置换箭头也不起作用。字迹可以幼稚不美,大小要适中,但切忌潦草张狂,尤其是作文,不能随意涂抹。

细则

答题铃声响前

请先将答题卡和试卷上的准考证号码、座位号码、A或B卷号码、姓名等按规定填好。并准备好笔、2B铅笔、小刀、橡皮擦和手表(一定要对准时间)等考试用具。无论如何不要因为这些考前就能做好的事情,占用答题时间。

一、论述类文章的阅读(9分)

考点精解

“论述类”文本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主要考查对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文中信息的筛选,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概括,评价或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试题选材侧重于新闻性、考据性、议论性的文章,以社会科学类文章为主。从理解信息含量特别高的关键词句、归纳重要语段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根据文章信息做出判断这4个点进行考查。

一、理解重要概念

联系上下文把握语境,弄清概念的含义

概念的内容叫做概念的内涵,它表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适用范围叫做概念的外延。概念最准确的表述就是下定义。定义的表述有形式和内容上的要求。

要会分析词语的适用范围、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以求准确把握其在文中的正确含义。如朱自清《论以文为诗》中的文、赋、笔、诗等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其位置一般在在文首、段首,或在文末、段末。如朱自清的《论“以文为诗”》的每段句首句。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谓“筛选”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次留主,

通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

所谓“整合”是指把筛选出来的有用的语言材料按题干要求进行分类,用准确的语言对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总结概述。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时,一定要弄清原文的语言逻辑,不能违背原文的句与句关系。

四、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论述文中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①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②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③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④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例如黄沙之上中沈祖棻的观点,竺可桢等大家的看法、依据。

关于阅读做题方法:

1.要注意通读并勾画

2.筛选信息要有目标意识

阅读的目标意识是指在读文章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答题的目标意识就是始终抓住题干,特别是分析选项时,不要忘记题干要求。例如筛选原因不能选结果等.

3.整合信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信息即同语转换

判断信息是否同语转换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信息是一样的;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就是干扰项。

(2)把握句子的语意关系。

句子重组时,一定不能违背文本的语意逻辑。特别注意强加因果,因果倒置;不仅仅、甚至(或然不是必然)等例子:大师会影响同时代甚至整个人类

4.看清题干,是选恰当的一项还是不恰当的一项

是符合原文信息的一项还是符合题干中特殊信息的一项

论述文常见干扰点:1以偏概全2时态错用3复句关系错用(强加因果等)

4所答非所问5肯定否定误读6夸大或无中生有

二文学类文本

(一)关于小说的尝试常识

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

4、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二)、抓关键语句快速整体把握文本

①标题用语:明确对象,暗示或揭示中心;②概括语句:概括提起,纲举目张;

③过渡词句(段):理清思路层次;④主旨句:直接揭示中心;

⑤抒情议论句:把握情感意图;⑥比较对比句:归纳主题;

⑦悬念句:设置矛盾,提出问题,追根溯源。

提示:还须重视文章的开头、结尾。

(三)、文章要素的一般作用

1.题目①写作对象;②文章体裁;③其它重要内容。

2.开头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出下文;⑷烘托渲染

3.主体部分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

4.结尾⑴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

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

⑶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

(四)关于人称

第一人称: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

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

第三人称:以客观旁述口吻叙述,可使文章张驰自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五)、常见表现手法与技巧概览

①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

②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烘托、渲染、衬托、对比、象征、想像、联想……

③布局谋篇:线索选择、顺序选用、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卒章显志、详略剪裁

④语言辞格:a.描绘类: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生动形象

b.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强调突出

c.语气类:反问、设问——增强语气

特别注意:散文中的衬托(尤其是反衬)手法。

(六)小说鉴赏四个重要方面

第一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注意概括介绍)

⑵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常见题型

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第二赏析小说情节安排

1.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的基本手法

3. 常见题型最常见的是概括故事情节。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第三理解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1、分析环境对主题的暗示或作用。(《阿Q正传》《药》)

2、分析环境对故事气氛的渲染作用。(《药》)

3、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棋王》)

4、分析环境对小说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荷花淀》)

5、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第四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1、通过环境、背景了解小说的主题。(《药》)

2、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项链》)

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或作主观臆断。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作品阅读——高考人物传记阅读题应试策略

(一)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传记内容的考查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传记写法的考查

(1)分析传记语段的作用。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

3.探究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二)解题指津

1.如何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传记的重要事实包括:①传主及其作品陈述的事实;②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说明:要概括,首先得筛选信息,筛选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根据题干的要求,信息点要明确;二是要善于组织概括性的语言,要善于运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2.如何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①选材:详略得当

②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③引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增强传记的真实性。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④语言特色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3.如何分析语段的作用

从结构、内容、主旨三方面作答。

常见术语: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承上启下),衬托人物形象(心理),突出主旨(作者情感),吸引读者,使人物形象丰满等。

4.如何对传记鉴赏评价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后,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具体步骤:亮明观点——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分析——结合现实分析

说明:观点需要从人物的事迹、思想中概括;理由需要分条缕析,理由之后还要有简要的依据说明,以概括性的话语呈现。

注意:传记类的题型大家已经很熟了,主要问题在于答题要准确、全面、规范、清晰。

⑴对于概括性格、成功因素的题目,文中有多少就找多少,逐段逐事去归纳。(一般6分不会超过4个点,看分答题,如果题目中有“主要有哪些”这类限制,还要在答案中进行选择。)

⑵对于“作用题、好处题”,如引用的作用,细节的作用,这样写的好处等题型,除了有固定的模式可套外,还要有针对原文内容有具体的解读。

⑶表达要准确到位,如“引用传主原话”的作用①直接表现传主经历,真实可信;②直接展示传主的内心世界(精神和性格),真实、深刻、有感染力。“引用他人的话”的作用,能够全面客观的表现传主精神或性格(从侧面、多角度塑造传主形象)使读者对传主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⑷对于探究题,如给你哪些启示的题型,答得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往往要求联系文本或现实展开。8分的题3-4个即可,要节约时间。选点要准,抓住几个最主要的(文中重点写了、非常明显表现出来了的、反复体现了的)写即可。

※现代文答题,都要有分点答题的意识。

四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第一点:文言文翻译误点诊治

(一)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二)单音节词语没有转化为双音节词

(三)不懂语境推断导致误译(四)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五)以今义当古义(六)不明词类活用和句式导致误译

(七)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解决办法

1、实词字字落实,一译到底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者,皆为尽哀”翻译:到死的那一天,天下了解和不了解他的人,都替他竭尽哀思。

2、要体现文言句式的表达特点

文言句式和用法,大都放在句子理解和翻译中考查,有时也涉及句间关系判断。

文言句式主要是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还有各种复句,特别是假设句、选择句、因果句等,因此许多文言文读不懂或理解有误,常与把复句关系弄错有关,而高考中从复句关系的角度设题就成了热点之一。

3、要忠实原句的语气

原句是疑问语气、反问语气、无奈语气、推测语气等语气的,翻译后,要保持原语气。

4、要译出活用字词

例如: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让……投降 \所宝者异.也认为……不同

5、要区别古今异义词、通假字

多义词,古今异义,特殊含义,词类活用。诸如:“明日、妻子、地方、可以”等等,要注意区别,不要当成现代汉语词语理解。

6.注意修辞

第二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

第一步:整体阅读

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

1、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还有实词解释题和信息筛选题)

因为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

第三步:重读全文

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答题技巧

1、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如“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退缩,收缩。攴:象形,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佥:从亼、从吅、从从。亼( jí),集合。吅( xuān)、从,都表示人多。

2、语境推断法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

3、课文迁移法如“则相与笑之曰:鄙.”同《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浅薄

4、成语印证法如“屋比.延烧,不足忧也”同“鳞次栉比.”中“比”是并排的意思

5、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如“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

6、语法分析推断法如“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是“做生意”的意思

(二)古诗词阅读(11分)

首先要相信高考的诗歌肯定是你能看懂的。

先大致判断它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诗歌

山水田园诗歌——往往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羁旅行役诗歌——表达漂泊之感、孤独寂寞之情、思乡之苦;咏物诗——往往是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高洁、坚贞;

怀古咏史诗——或借古讽今,或借古咏怀,或昔盛今衰;

送别诗——离别的痛苦、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豁达豪迈慰勉;

边塞诗歌——抒发建功立业报国的豪迈之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同情、戍边将士的艰辛及思乡之情、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情感……)

诗歌鉴赏分为两个层次,即“初步了解”和“深层理解”。

1、初步了解。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关注诗歌的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能够提示诗歌的大致内容、情感、价值取向,如题目中有“咏”说明是“咏物诗”,“怀古”说明是“怀古诗”,还有题目中出现“悲”就知道作者的感情,出现“送”可以界定为送别的主题等。

第二步是关注诗人和时代。关注诗人可以了解诗歌的大致风格和内容,如陶渊明的风格是“隐逸之志”;关注时代可以对这首诗的氛围背景有所了解。

第三步是关注诗后的注解文字,这些文字能帮助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产生的原因。2、深层理解。分为七步:

第一步是关注诗歌的类型。因为不同的类型,很多方面的内容是不同的,同时确定一类的诗歌,有很多是相同的。比如“怀古诗”,从手法上主要是“对比、虚实结合”;情感基本是“借古讽今、借古喻今”等,内容大多是写古人、古事和今人、今事。同样的其他类型的诗歌也有自身的特征,关注这点就等于划定了一个范围,有了一把钥匙。

第二步是关注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可以说这是所有诗歌的关键,一般来说诗歌都有意象和意境,了解意象可以有助于较快切准诗歌的脉搏,把握诗歌大致的情感倾向,比如看到“送别诗”,就自然会关注诗歌中有关送别的意象,像“杨柳、长亭、寒蝉”等,而意境是一首诗的生命,相当于诗歌的主旨,但是诗歌的意境大多是借助具体形象的事件、人物、事物甚至关系来体现,关注这些就可以按图索骥。

第三步是关注诗歌的直接抒情的句子。因为诗歌要么言志,要么抒情,要么道理,要么说趣,所以找到这些直接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等于情感与作者在一起了,这样的句子很容易判断,当然中国古代诗歌一般不是直接抒情的,只是关注直接抒情的句子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或者说主要是关注间接抒情的内容。

第四步是关注诗歌的相关语。这些相关语包括“点睛语、诗眼、炼字处、味情语”等,这些句子是具体细致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的主要手段,可以说没有这一步是无法进入诗歌真正的深处,也可以说对高考诗歌题目无能为力。高考中有的就是围绕这个方面来出题的,所以必须非常仔细把握

这一步,对每一种相关语要分清他们的形式,了解他们的作用和出题的类型。

第五步关注诗歌中的典型动作。在很多诗歌中都体现很强的叙事性,因此要关注这些细节,特别是典型动作的词,如《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游园不值》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等,关注这些可以体会作者的心态、情感、心理等,而且这些词使诗歌主旨的表述更具体,可以把这类诗歌还原成故事细节和片段,这样就更容易把握。

第六步是关注诗歌中的有关典故。古诗用典是很常见的方式,典故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简洁,更富有韵味,但是也增加了诗歌理解的难度,特别是有些诗人喜欢运用典故,如李商隐、辛弃疾、李贺都是用典的高手,要进一步加深诗歌情感的把握就要关注它。

第七步是关注诗歌的相关的手法。这些手法包括语言特色、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如果说从前几步是关注诗歌“写了什么”“为什么写”,那么这点是关注“怎么写”,当然这一步涉及的内容很多,特别是要区分手法中相关的内容。

除此之外,还要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就诗论诗,不枝不蔓。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题时一般无需引经据典,泛泛而谈。

组织答案,因题而异。①对“问答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②对“综述题”,一般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③对“对比题”,应该做到:通过研读,比照它们的异同;根据题目的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

④回答“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试题,应指出诗歌表现(或突出)的思想倾向、情感特征,并具体剖析它是通过运用何种艺术手段和诗歌意象来表达其思想和情感的。答案的组织,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规则和套路。

答题要做到准确、规范。具体来说,就是要:①紧扣要求,②吃透提示,③表述准确,④要点齐全,⑤分析具体,⑥组织有序,⑦语言流畅。

(三)名句名篇填空

1、注意对仗句,这对答题很有帮助。

2、规范书写,做到“三清”“二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二不”就是不写繁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

五语言表达运用

(一)成语与成语试题

结合近年高考试题,把成语的误用情况归纳为"九戒"。

1.戒望文生义。熟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其意义往往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字面意义的引申和比喻。其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还使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赋予它以新的整体意义,不少成语来源于典故,有些成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的古义,考生很容易以今释古或肢解成语而曲解词义

2.戒用错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场合,用于青少年的(如"头角峥嵘")就不能用于中老年(如"老当益壮")等等。

3.戒褒贬不分。成语既有有褒义(如"不负众望")、中性和贬义(如"不孚众望")之分,也有口头语(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书面语(如"一叶障目")之分。如把握不准确,就可能误用。

4.戒谦敬错位。某些成语烙下了古代文化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词),如"信笔涂鸦、敬谢不敏、狗尾续貂、一孔之见"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或他人(敬称),如"高抬贵手、如坐春风、卓

尔不群、惠然肯来、鼎力相助"等

5.戒不知轻重。有些成语意思相近,但在词义轻重上仍有细微区别。我们要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以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6.戒重复罗嗦:有些成语,本身已经暗含了某种结构或包含了某个意思,而句子中的其它文字却包含这这种结构或意思,就会出现重复罗嗦的毛病。

7.戒违情悖理:有些成语包含集体(如"莘莘学子")或个体(如"一介书生")等。

8.戒搭配不当:不少成语有着固定的搭配习惯,若脱离这种习惯,读起来就很别扭。

9.戒一知半解: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后起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而不知其本义或先前不太常用的那个意义,则易造成误判。

(二)高考病句题16种规律总结

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2.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

3.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4.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

5.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

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7.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8.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9.出现了疑问旬、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

11.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

12.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

13.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

14.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

15.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

16.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可能是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

(三)虚词填空需要注意:

1.辨明句间关系,正确选择填空;

2.对应已知,把握结构;

3.着眼特征,把握修辞;

4.品味语言,把握风格。

(四)补写句子

1.通读全文,确定文段性质和中心(对象)。

2.逐句分析句内意思、句与句之间逻辑。

3.关注标点、关联词、句式、论据论点、逻辑关系、篇章结构。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况答案。

特别提醒:

1.答案源自文本材料;

2.补写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3.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呼应。

图文转换往往是综合性题目,往往同时考查生动、形象。

①描写画面或某一形象的题目,首先要明确描写或介绍对象

②形象、生动难以体现出来,很多同学试图用抒情式的排比以及议论来替代形象、生动的描写

这是错误的。

③形象、生动怎么表现出来?

▲在动作、神态、形态、色彩上

▲雕琢传神的动词、形容词

▲用比喻、比拟、借代、叠词等手法(当然,如果题目对手法有特定的要求,那必须遵从题目要求,比喻、比拟要优美。

④对漫画写一段解说性文字,说明画面内容,介绍或描写画面,要用说明或叙述性语言,不要用议论性语言。要注意方位顺序,不能漏掉画面内容,包括文字。

⑤画面没有的东西,不要随意添加(除非是要求你扣画面寓意展开的)。

⑥揭示漫画寓意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一般用议论句,注意用一些专门词语(揭露、讽刺、批判……),寓意揭示要简洁,一两个句子即可。

六作文(60分)

1、考场上,如碰到熟悉的有所准备的作文题,也要认真构思,发挥创意;不要大喜过望,马

上把原来准备的往上抄。每年高考阅卷占相当比重的就是所谓“宿构作文”,题材构思彼此相似,有固定的套路。判卷的老师见得多了,会很厌烦“宿构”,难免就扣分。所以即使很熟悉

的题目也要重新去构思。

2、如碰到出乎意料毫无准备的题目,则要沉着应对,想到肯定不只是自己感到难,很可能

大多数考生都难,这就“扯平”了,能让自己静下心来;不要碰到难题就懵了,乱了阵脚。每年

高考作文题都可能“别出心裁”,有时甚至有点“怪”,那也别被“吓住”了。考场上心理因

素很重要,有信心,不着急,能自我调节,才能发挥得好。

3、一定要先审题,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指向,思考一下这题目可能有几种写法,哪种写法

容易落于俗套,哪种写法更有创意、自己又能更好发挥得好;不要似前相识,就不再审题,这样

往往容易跑题。而反复推敲自己的设计有无“跑题”,是开写的前提。

4作文用10分钟审题、构思很重要,因为,一旦写到一定字数发现思路不好,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来不及了。相信高考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一定要审,之后再构思基本框架,一定要在稿纸上拟个提纲,还根据自己的习惯,可先在草稿之上写个开头。

5.一定经营好自己的题目、开头、结尾。这些地方不能有错别字和病句。一定要使阅卷老师读得明白、顺畅。

6.入题要快,五行之内,你的观点要出来。

7.议论文拟分论点的话,分论点尽量要把你的题目(话题)的每一个要点都包容进去,如“无限风光在险峰”一题,如果分论点这样拟:要攀爬险峰,需要勇气。这样拟非常危险,很容易在论述过程中漏掉“无限风光”四个字。如果改为这样:只有勇敢地攀爬险峰,挑战新的高度,才能领略到更广阔、更美丽的风光。这样思路就不会偏离。

分论点尽量拟得全面、深刻,有文采。不能有错别字和病句。

8.举例尽量用自己熟悉的材料,考前把自己喜欢的或觉得好用的人物事迹等材料整理一下并背熟(如你的偶像,崇拜的人物,他可以是球星、歌星、文学家,也可以是社会热点人物,甚至是普通百姓,还有就是各个学科的名人-——牛顿,门捷列夫,童第周等,这些人物尽量涉及到古今中外,不同职业,这样才更有代表性);特别是要非常熟悉20个以上的人物,对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要非常熟悉,熟悉到能随心所欲地应用的程度。

9.边写边验证。验证分论点是否扣题,所举例子是否扣题,例子之后的议论是否扣题。记住:千万不要等到写完了再看题目,一定要边写边看题。

10.举例要用简要叙述的方式,也可以夹叙夹议。不要用描述性语言(如对话),所举例子要能直接体现观点。

11.名言的引用,典故的运用不是越多越好,要用得恰到好处。(引入处、扣题处、升华处是好用之处。)

12.要有点题意识,每一层在恰当的地方都要直接或艺术性地点一下题目。

考场作文是急就章,不允许像平时作文那样精雕细琢。但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如审题、构思等,不宜求快,否则,欲速不达。在写作的运筹谋划中,要正确运用快慢术

13.、字数

应试作文一定要看清字数的要求,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限最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

14.书写与卷面

书写要认真,卷面要整洁。不写繁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特别是民间流传的简化字,可以算作错别字,要扣分的。尽量写楷体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要写草字。标点符号,占一个格子,不能顶格。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字体工整”是一项重要的评分细则。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总之,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至关重要!

最后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金榜题名!

2017-2018北京市丰台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丰台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2018.01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从20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城市问题日益加剧,包括环境污染、资源匱乏、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等;全球化更加剧了城市间的资本、资源和创造力的竞争,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命题。 2008年,IBM公司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的主题报告中,首先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希冀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人们所面对的各行各业中,2010年IBM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六个核心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智能互联时代;利用遍布全市的各类硬件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随时随地实现对城市全面感知和监测,通过传感设备智能识别及立体感知城市的位置、人口、环境、状态等信息的变化,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数据提取、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交通、医疗、安全等具体的业务流程进行智能化集成,从而能及时主动作出响应,保诬城市各个关键系统高效地运行。所以,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此后这一理念被世界各国接纳,并作为应对金融海啸刺激经济增长的策略。 1.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属于智慧城市建设条件的一项是(2分) A.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问题 B.城市间竞争日益加剧 C.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D.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智慧城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慧城市是由六个核心系统构成,并智能互联、相互协作的宏观系统。 B.通过智能手段随时随地对城市进行感测,并识别感知关键信息的变化。 C.将智能互联感测的数据整合、处理,并能智能化集成为具体业务流程。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 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我看2018年北京高考微写作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 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从北京今年的微写作高考题来看,高中只是背诵一些论语的经典句子是不够的。北京高考题给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启示是: 1.需要通读的融会贯通; 2.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深度理解; 3.需要有自己的观点。给我们高中语文课程的启示是:打通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任务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学习;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有理解。 回顾高考阅读书目: 北京2016在保持原有“古诗文背诵篇目”不变的同时,增加“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包括古今中外12部文学和文化经典,分别是:《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 2017年北京高考生来说,语文科目较大的变化是《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6部经典阅读篇目纳入必答的范围。 北京题 24.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 ...的

考前班主任叮嘱

有一位教授说了一句话:“高考,四分考实力,六分考心理。”就是说一个人心理调节成功与否,将会极大的影响到他的高考成绩。在剩下的几天的时间里,重要的不再是知识掌握的多少,要弥补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大家的心态调节,能否把掌握的水平充分地临场发挥出来。高考考前同学们的心理调节是我们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关注!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两天,这是一个特殊阶段,许多同学开始惶惶不安,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才好,甚至睡不好、吃不香。其实只有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这几天的时间,才能有助于发挥正常应考水平。 一、考试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状态是应考的理想状态呢?即平常状态。 2、考前心理调节要注意十六个字:增强信心、调节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 (1)增强信心:许多同学在这个时候,会出现焦虑不安、担心考不好等心理负担过重现象。如何调整好考前的心理状态呢?一是要增强自信心。不要总是想着考不好,因为越是担心考不好,造成心理紧张就越是考不好。此时要相信自己,尽力就好,至于考试结果则不必再去多想。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对自己太苛求。 (2)调节情绪:高考前的各项活动,要安排的充实有序,既紧张又愉悦,劳逸结合。把每天活动安排合理,防止忙忙乱乱,使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增强。 (3)进入状态:这两天不能过分放松自己,还要适度地进行学习,当然也不能做偏难怪的题,不能大量地做题。 (4)考试中应做到信心专心细心恒心——这是高考成功的保证。同学们,竞赛的胜负不仅是技术水平的较量,而且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竞技水平的发挥。考试也是如此,要在考试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要具备“四心”: 信心:有它不一定能赢,没它一定会输。信心是成功的精神支柱,有信心的人有以下表现:充满自信,做到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学习生活有规律。信心在考场中的表现,是遇到难题,镇静自若,沉着应考。二是多跟家长和同学交流谈心,从他们那里你会获得鼓励和帮助;三是可以跑跑步、做做操,进行体育锻炼,这也是

2017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考试卷(附详细问题详解)

2017年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24分. 1.(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涵,发挥其作用

2017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自助科技创新催生“蛟龙”入水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深海潜水家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司特I”号。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深浅器未得到进一步发展。真正开创了人类检测海洋资源历史的是美国1964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80年代的产品。 “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09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1000米级深潜实验。2010年已能下潜到3750年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2011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5000米级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仅仅过了一年,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000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7062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发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2013年,“蛟龙”号转入实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缺德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2014-2015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2016年5月,“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并开展了超过1公里远的近底航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充分体现了美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追求。它与美国最新的6500米级“新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极限相同,能够携带的科学有效负载也相同,操纵性能和悬停作业能力相近,但在下潜深度方面它要审500米。“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

高考语文考试注意事项【考前叮嘱】

高考语文考试注意事项【考前叮嘱】 1、选择题: 一定要申请题干,不要急不要慌,记住一点,所有题目都是我们练过的,只是换了一个例子而已。选择题偏向灵活,所以大家一定 要谨慎。成语题要活用排除法,诗文对仗题要分析词性、结构、内容,病句题要认真分析主干,特别要关注介词、关联词,多个动词 和名词的搭配、残缺等。漫画题要看清题干,重点注意画面主体和 细节。 2、文言文:译准“得分点” 实词、虚词选择题,用代入法和语境分析法认真检验,不能靠经验主义。 文言翻译是近几年考生失分最多的题之一,主要原因是译不准“得分点”。译不准的原因,除了能力不足之外,对“得分点”认 识不清、重视不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试题,要求翻译:“马病肥死, 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该句 的“采分点”是“病肥”、“丧之”、“棺椁大夫礼”、“争”、“以为”(5个点共5分);而像“马”“死”“葬”等人人都会的知 识一般不作“采分点”。翻译时,对这些“得分点”必须高度重视,集中全力译得准确通顺,千万不可模糊或出错。 参考答案:马患肥胖病而死,(楚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3、古诗词鉴赏:试用“三问解答法” 对于古诗词鉴赏题,可以采用“三问解答法”——这首诗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写的,写的怎样(表达效果)。多年的阅卷经验证明,只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运用这个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的诗歌鉴赏题,李华的《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 鸟空啼。”问题1、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 说明。问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诗。 下面我们运用“三问解答法”来分析一下。 写的什么?萋萋的草、东流复西的涧水、无人欣赏的芳树、自开 自落的花、春山、空自啼叫的鸟等。 用什么手法写的?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对仗的修辞手法。 写的怎样?借写景表现了山中的宁静,流露出伤春、凄凉之情。 4、名句默写:写准确,做最有把握的题 关于名句默写,最重要的是书写准确,不要写错别字。既要节约时间,又要最大限度地保证不失分。再次是书写要工整、笔画清楚; 否则,可能被视为书写错误而扣分。 5、阅读理解:整体把握,圈点勾画,多答一些 做好阅读理解题当然主要靠长期形成的阅读能力,但是改进方法也有明显的效果。有两种做法是应该避免的:读不完文章就做题和 阅读时不会圈点勾画。前者的问题是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答题可能不准确不全面;后者可能会遗漏文章中有助于答题的关键词 和关键句。因此,一定要通读全文,边读边圈点勾画,整体把握文 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然后再做题。另外,根据高考阅读题的 评分标准,评分主要看要点,要点齐全就可以得满分,但多答的内 容不扣分,因此,答题没有把握时宁可多答一些(当然不要超出答题 的范围),这样可以尽量避免遗漏得分要点。 6、写作:中心集中,文体鲜明,语言晓畅,书写清楚 写作是语文试卷的重头戏,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允许出现任何闪失。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应试作文不同于平时写文章或文 学创作,考试性质和形式以及阅卷的方式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因此,

2018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精华版】

2018 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23 分. 1.(23.0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 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木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 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 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 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 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

2017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海淀区2017届高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一8题。 材料一 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②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取材于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B. 藩篱:比喻界限或屏障。 C.和声:“和”字读音为“hè”。 D. 磅礴:可用“恢弘”替换。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美之所在”,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有独特悠久的文化传统 B. 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 C.中国梦的步伐又快又稳 D. 善讲精彩生动的故事 3.根据“材料一”,在①②处分别为三、四段拟写一个中心句,每句不超过8个字。(3分)

(完整版)2017年高考北京语文卷微作文导写

让名著阅读点亮语文 ——2017年高考北京语文卷微作文导写 微作文题目: 1、《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的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做简要点评。 让名著阅读点亮语文——2017年高考北京语文卷微作文导写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2、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能需要通过这样的比喻的理由。 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3、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导写 “微写作”发端于“微博”,旨在一滴水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精准审题,以小见大,在180字内展现文字精雕细刻之美,是微写作的命题初衷。经过多次训练,考生对这一写作形式大多熟悉,但也容易形成“套路”写作。这就要求在审题和选材上下功夫。“微”中显个性,“微”中抒性灵,短小篇幅,窥得写作一斑,因此审题乃微写作斩获高分的第一要务。读题中圈定题干关键信息、核心话题、指定意象,审清题干中的写作要求,起笔直击题干中心,不在细枝末节上消磨耽误。 微写作和名著阅读的结合已经是一个被广泛练习过的考查形式了。同时,本次微写作将六本必读名著分散到三个小题中由学生任选,可以说也是在为学生降低难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刻的名著与人物来进行写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与名著阅读的考点结合,今年的微写作在文体要求上显得比较模糊。学生更应该有意识地明确每个题目的写作任务:“简述情节并简要评论”的介绍性文段应当以清晰明确为佳,“以花喻人并陈述理由”的议论性文段应当以分析说理为主,“描述雕像及其意图”的抒情性文段,应致力于优美动人。 第一篇 要求选取“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的情节,进行叙述和点评;这就要求学生

高考语文考前再提醒

高考语文考前再提醒 一、高考语文必须强化规范意识,特别是到了最后,尤其是作文的书写,一 定要认真、工整,可以说字写得好就是分数,让学生牢记规范。 二、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识记,语音、汉字、成语、文言实虚词、名言名句等 要认真回顾落实。 三、语言文字应用特别要注意审题,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不是不 会,而是不注意审题,马马虎虎就下笔答题。 四、很多情况下,语文的一卷关乎语文的成败,对于选择题,到了最后一定 要多练几套,让学生找到做选择题的感觉。 五、对于作文,要强化审题、语言、结构,要关注议论文的写作模式。 考前十天怎样安排? 二轮考试结束后,距离高考的时间很近,只有十几天。在这仅有的十几天里,不宜再做难题偏题怪题,应该以调整心理状态、回顾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为主。 高考试题的分布有一定的层次性,容易题、中等难度题与难题各占一定的比例。其中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容易题与中等难度题要占到80%左右,真正的难题只占到20%左右。高考能不能考出理想成绩,关键是基础题做得怎么样;绝大部分的学生不会做那20%左右的难题,或者做了得不了几分,所以学生的自主复习和引领复习应该以基础题目为主。 第一、树立信心,调整心态,正确对待高考。 高考成绩的好坏与情绪稳定的关系很大,而考生难免会在考试前十天有不同程度的 焦虑。保持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难度。努力地稳定情绪、修炼镇静,把自己的紧张、疲劳、焦虑冲刷掉。既不过分放松也不过分紧张,要避免和他人进行无谓的辩论和争吵,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态。信心是成功的前提,要相信,带进高考考场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能力和智慧。 第二、调整生物钟,复习内容与高考的时间安排一致,不宜熬夜。 这段时间要很好地调节生物钟,要注意把学习与休息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精力充沛,有利于复习效果的提升。挑灯夜战的方法并不足取,只有精力充沛,才

高考前特别叮嘱的10句话

肥城一中 高考前特别叮嘱学生的10段话 亲爱的同学们: 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还有十来天就高考了,在这里,叮嘱大家几段话,供您参考。 1、你觉得累,别人比你还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能受天磨真铁汉,经受了多大磨难,你才配得上有多大的成功。记着,你可以失望,但是不能绝望。累的时候就走的慢一点,千万不能后退。你还没有拼尽全力,怎么知道没有奇迹。 2、实事求是的想,实事求是的谋,实事求是的做,有多大本事使多大本事。高考最有真事,最公平,大家不要有任何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想法,否则,得不偿失。 3、老师不是圣人神人,但老师是过来人、明白人,要相信老师,跟上老师的节奏,契合老师的思路。现在有人过多找人

补弱,有恶补硬学倾向,吸收思考的少,其效果可想而知;也有人相信别人兜售的所谓高考密卷真题,这些统统都是骗人的,学生不要信,家长也不要上当受骗,学生也根本没有时间做那些东西。 4、不论处在哪个层次的考生,在高考中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和劣势,别依赖优势,要踏踏实实,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态度。有的同学现在成绩可能不理想,甚至连续成绩不理想,屡战屡败,不要慌,一则,高考考的是你十几年的知识能力积累,不仅是这近期内容,你学习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闪光点,都能在高考考场上再现灵光;二则,所有仿真模拟,其难度是要超过高考的,否则,我们就不能在高考考场居高临下,得心应手。 5、再次强调“六放”原则:“放稳脚步,放慢节奏,放松心情,放远眼光,放平心态,放手一搏”,越到最后,越要平和、安静、从容、舒缓的学习迎考,拒绝

“忙乱快急躁”,拒绝紧张气氛。有序学习,学习有数,沉潜专注,舒缓生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放慢心态,用慢的“扎实”去中和快的“不稳定”。 6、再次强调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今年高考的总体倾向是“降难度,拓宽度”,新高考内容难度值比例是5:3:2,高考有60——70%基础题中档题,一切以教材和大纲为准:是基础性、通用性知识,绝大多数教材上有明确体现。因此,教材例题、练习题要熟练解答。高考的每一道题,无论大小,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对应;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必须能够在教材上找到援引。高考前夕,可适当提升做题难度,但宜以中低档题为主,忌做偏难怪异题目,回归教材,回归基础,甚至找教材经典题做一做,比一比,找找感觉。成绩特别优秀的同学,要适当向难处练,“人无我有,人有我奇,人奇我绝”,无弱项,无缺项,完美无缺,出奇制胜。

2017北京市高考试题语文试卷答案含解析

2017北京市高考试题语文试卷(答案含解析)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七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 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泳)起来锒锒 ..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 ..上口,齿颊 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 ...的是(2分) A.秋稔.(rěn)冬祥意蕴. B.楹.(yíng)联齿颊 ..留香 C.言简意赅.(gāi)撰.写 D.镌.刻锒锒 ..上口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万户杨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题写内涵吟咏B.题签内涵涵泳 C.题写蕴涵涵泳D.题签蕴涵吟咏 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 .......,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

2017年高考真题(北京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甫一开始:“甫”读作pǔ意思是“刚刚” B.告罄:“罄”读作qìng 意思是“尽” C.乏人问津:“津”读作jīn意思是“路”

2018高考语文考前

2018高考语文考前《实战自评表》 ★实战自评:高考考场,不是坐而论道的地方,而是实战的地方。这份《实战自评表》,请同学们认真完 成。一共50项,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请打“×”。 ★自评标准: “√”20项以下,高考备考有严重失误,亟待改正; “√”21-30项备考不够完善; “√”31-40项备考大体完善; “√”41-46项备考完善; “√”47-50项备考十分完善。 一、语文考前15分钟 1.虽然语文是高考第一科,但是我能在5分钟内消除紧张感,投入到认真做题中。() 2. 拿到试卷,我会花1分钟浏览全卷,尤其是关注作文材料。() 3. 看完试卷后,我会告诉自己的内心,卷子挺简单:很多题都是复习过的,作文材料和前面阅读有联系,必要时可以参考前面阅读文章。() 4. 开考前10分钟之内,我能用眼光搞定默写题、成语。() 二、现代文阅读 5.论述类文本阅读我习惯放在最后做(10-15分钟做完),这样能提升做题效率。() 6.我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项很敏感,凡是过于绝对的话语,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进行大概括的词语,我会特别敏感并表示怀疑。() 7. 对于论述类第二题的论证方式题目,我会从整体方面把握,并进行恰当切片对比。() 8. 我知道2018年主要考非连续性文本,对于它的信息筛选一类的题目,我先用自己的话概括再举例分析,不会全部照抄摘录原文。() 9. 对于实用类文本简要分析传主人物形象的题,如传主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精神品质等,我能区分开来并且先概括后举例分析。() 10. 对于实用类文本“观点题”,如“你怎么看”一类的题目,我会先表明观点,再结合文本从背景、原因、形象、主旨等方面具体分析。() 11. 我知道2018主要考哲理性散文,我会准确找到散文的线索和把握住散文的情感内涵。() 12. 对于小说的“内涵题”,如问题目或者划线句子的含义这一类的题目,我习惯从表面义和深层义去分点作答。() 13. 对于小说的“作用题”,如问“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收到什么效果”这样处理好不好”一类的题目,我会优先从“情节”“人物”和“主旨”这三方面组织答案。() 14. 我知道“线索题”(包括明线和暗线)该怎么回答。() 15. 对于小说的“反复描写题”,如多次描写了某景、某物、某动作、某神态、某语言等,我习惯逐一分析再整体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 16.文言文阅读我习惯先看选择题的文意理解题,再看文章。() 17.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重点看人名,但是对于地名、官职名等,我会跳过,这样能快速阅读。()18.我掌握了断句的方法,特别关注对称结构,和固定搭配。() 19.古文化常识题,对于那些超级陌生的概念,我会先默认它“无误”,优先从那些看似熟悉的选项中找错误类,看是否存在“混淆”的情况。()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掲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

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甫.一开始:“甫”读作pǔ意思是“刚刚” B.告罄.:“罄”读作qìng 意思是“尽” C.乏人问津.:“津”读作jīn意思是“路”

2017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

2018年度高考-语文常见普通敬辞谦辞全整理

2018届高考语文常见常用敬辞谦辞全整理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外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敬辞用语,用于对方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请求对方赠送(财物等)。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考作文临考前叮嘱的“六言七句”

“六言” 1、写“听话”文 所谓听话,就是要按要求写。命题、话题、材料不同题型要清楚,不要混淆。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字数要求等都得“照章办事”,不然就会吃苦头。 花50分钟时间写作文是比较适当的,用8-10分钟构思很重要。因为,一旦写到一定字数发现思路不好,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来不及了。相信高考(论坛)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一定要审,之后再构思基本框架,根据自己的习惯,打一半,或三分之一草稿,一定经营好自己的题目和开头。一定要仔细研究题目,审题不慎,满盘皆输。然后设定文章的框架,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审题一定要看清题意,包括卷面上的所有文字提示,都要认真思考,严格遵循。不能随意置标题或话题于不顾另起炉灶。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提供材料型作文,要求阅读所给材料,自拟题目写作,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拟题的重要性。题目忌宽泛、不明确、太大众化,如“论人文奥运”等。考场话题作文的拟题原则为:确切、精练、生动、新颖、有意蕴。当然,如果是命题作文,就不必为此烦神了。 应试作文一定要看清字数的要求,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限最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 书写要认真,卷面要整洁。不写繁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特别是民间流传的简化字,可以算作错别字,要扣分的。尽量写楷体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要写草字。标点符号,占一个格子,不能顶格。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字体工整”是一项重要的评分细则。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总之,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至关重要! 2、写联想文 多数文题带有比喻义,如江苏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凤头、猪肚、豹尾”,山东的“春来草自青”,安徽的“提篮春光看妈妈”等含有比喻义,我们要由此及彼、由自然到人生地展开联想,方能打开作文思路。即使不是比喻类的作文,我们在首尾的抒情议论上、在中间素材的选择上,仍然需要丰富的联想,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作文。 3、写规范文 高考作文通常是“文体不限”,但不代表没有文体,用什么文体写作,就要符合该文体的要求。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我提倡大家写“散文化的议论文”或者“小说化的记叙文”。“小说化的记叙文”,即写记叙文,叙事务必清楚,情节设置或曲折或感人,不能是演绎中心的流水账;注意运用景物渲染和细节刻画、首尾呼应、伏笔过渡等写作技法,文笔小说化。“散文化的议论文”,即议论文的路子,散文化的笔调,中心要突出,观点要鲜明;文章思路要清晰:或并列,或正反对照,或递进;论据要充分,表达要简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