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业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业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业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业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业

绪言

一、填空题

1. 1683年荷兰人安东·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观察到微生物。

2.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弯颈瓶试验证明“自然发生论”是荒谬的,他是微生物学、生理学与免疫学的主要奠基人。

3. 微生物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微生物的遗传学、免疫学和病毒学等。

二、简答题

1. 微生物有何特点?

微生物个体细小、肉眼看不见、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结构比较简单、繁殖迅速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极其广泛,其中绝大多数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而另一部分可引起人和动植物的不同疫病,成为病原微生物。

2. 微生物的种类有哪些?

微生物的种类有:

①光能自养:光合细菌,蓝细菌(水作为氢供体)紫硫细菌,绿硫细菌(H2S作为氢供体,严格厌氧)2H2S+CO2 [CH2O]+H2O+2S

②光能异养: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异丙醇,丙酮酸,和乳酸)为碳源

与氢供体营光合生长.阳光细菌利用丙酮酸与乳酸用为唯一碳源光合生长.

③化能自养: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硝化细菌,产甲烷菌(厌氧化能自养细菌)CO2+4H2

CH4+2H2O

④化能异养:寄生,腐生细菌.

⑤好氧细菌:硝化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

⑥厌氧细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⑦中间类型:红螺菌(光能自养,化能异养,厌氧[兼性光能营养型]),氢单胞菌(化能自养,化

能异养[兼性自养]),酵母菌(需氧,厌氧[兼性厌氧型])

⑧固氮细菌: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

3. 巴斯德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3)免疫学--预防接种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

(4)其他贡献

巴斯德消毒法:60~65摄氏度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4. 柯赫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微生物学基础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

a)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

土豆切面-营养明胶-营养琼脂

b)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c)流动蒸汽灭菌

d)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

发明了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和划线接种法

(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a)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b)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

c)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

第一章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一、填空题

1. 测定细菌大小的单位通常是微米(um)。

2. 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等三种基本类型。

3.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体、核糖体和内涵物等。

4.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等。

5. 真菌按形态分为单细胞、多细胞和酵母菌等。

6. 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

7. 螺旋体是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的一类微生物。

8. 测定病毒大小的单位通常是纳米(nm)。

9. 根据壳粒数目和排列不同,病毒衣壳主要有二十面立体对称的核衣壳和螺旋对称的核衣壳两种对称类型,少数为复合对称。

10. 病毒的化学组成包括三类物质同:核心、衣壳和囊膜,前两种是最主要的成分。

11. 病毒的核酸分两大类:DNA 或 RNA ,二者不能同时存在。

二、名词解释

1. 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属于原生生物界的原核生物。

2. 菌落-----由单个细菌繁殖起来的肉眼可见的细菌细胞堆集群体。

3. 原生质体-----指完全除去了细胞壁,只剩下胞浆膜包围的原生质的个体。这类细菌能生长,但不能繁殖(如G+菌失去细胞壁后易形成原生质体)。

4. 球状体-----球菌大多呈现有规则球形,有的略呈矛头状、肾状或扁豆状。

5. 细菌L型------某些细菌在遇到黏肽溶解酶或抑制黏肽合成的物质,大多数就会失去其细胞壁而死亡,也有一部分不会死亡而成为细胞壁缺陷型,仍保持一定的生命力,称为L型细菌。

6. 荚膜-----一部分细菌,在其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细胞壁的表面产生一种较厚的黏液性物质,包围整个菌体,称为荚膜。

7. 鞭毛-----大部分弧菌、螺菌,许多的杆菌和个别的球菌,在菌体上有或多或少的细长丝状物,称为鞭毛。

8. 菌毛-----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及少数革兰氏阳性菌,在电镜下可以见到一些比鞭毛更强、较短、直硬、数量比较多的毛状细丝,称为菌毛。

9. 芽胞-----一部分杆菌,个别球菌和弧菌、螺旋菌,在其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重新形成一个多层厚膜、折光性很强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称为芽孢。

10. 菌丝-----在适宜的环境中,真菌的孢子生出嫩芽,称为芽管。芽管逐渐延长成细丝状,称为菌丝。

11. 孢子-----它是真菌的主要繁殖器官,具有不同的形状、体积与功能,形成的方式也不同。

12. 螺旋体----在生物学位置上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是一群细长、柔韧、呈波状或螺旋状弯曲、能活泼运动的单细胞微生物。无明显的细胞核、多行横分裂繁殖。

13. 霉形体------又称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它和病毒相似,能通过细菌过滤器,但又与细菌相似,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繁殖。

14. 立克次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其形态和繁殖方式近似细菌,但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需在活的细胞中生长,这与病毒相类似,但和一般病毒的生长要求略有不同,即在代谢机能衰弱的细胞中繁殖旺盛。

15. 衣原体-----它是一类形态相似,能通过细菌滤器,只能在易感动物体内或在培养细胞上生长的微生物。

16. 病毒-----是目前所知体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它是在活细胞内增殖、遗传和变异的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17. 核衣壳-----衣壳与其所包含的核酸,一起组成核衣壳。

18. 囊膜------是病毒成熟后,从宿主细胞排出时,由宿主细胞的胞浆膜包绕而成,所以具有宿主细胞脂类的特性,对一些脂溶剂如乙醚、氯仿和胆盐等敏感。

三、简答题

1. 绘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图。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图:

3)细菌的菌毛结构图

(4)细菌的芽孢结构图

2. 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差异。

答;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无分化结构,厚度20--80 nm,其主要成分是多肽聚糖,又称黏肽,一般占细胞壁物质的40—60%,多则达90%。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除了黏肽外,还含有大量的磷壁酸,占细胞壁的50%,是革兰氏阳性菌所特有的。有些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还含有多糖。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有多层结构,厚10--15 nm,它的化学成分zz 阳性菌复杂,不含磷壁酸,黏肽成分少,仅占细胞壁干重的10—20%。除了黏肽成分外,尚有脂蛋白、球蛋白及脂多糖3种多聚体,最外层是脂多糖,其内是脂蛋白,然后为球蛋白,最内一层是黏肽。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内含脂类较多,在革兰氏染色中易被酒精脱去,通透性加大,易脱去初色,用复红染色后为红色菌体。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脂类少,黏肽成分多,用洒精难以脱色,仍是蓝紫色。

3. 菌毛的本质、分类及功能如何?

答: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及少数革兰氏阳性菌,在电镜下可以见到一些比鞭毛更强、较短、直硬、数量比较多的毛状细丝,称为菌毛。它是一种空心的蛋白质管,由蛋白质亚单位组成。根据菌毛的形态特征和作用特点不同,可将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大类。一是普通菌毛有普遍柔毛的细菌能靠它们牢固地附着于动物、植物和真菌的细胞上以利于取得营养,也易于彼此黏着形成菌膜,这可能有利于表面生长,并能引起红细胞凝集现象。二是性菌毛:当菌株间进行接合作用时,这类细菌(可看做“雄性细菌”),可借助性菌毛吸附于不具有性菌毛的另一细菌细胞(可看做是“雌性菌毛”)的表面上,并将菌体内具有遗传特异性的质粒传递到不带性菌毛的雌性菌株中去,从而使雌性菌获得雄性菌的某些特性。

4. 叙述芽孢的结构、功能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

答: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出芽也只能生成一个菌体,因此芽孢的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细菌的休眠结构。根据芽孢在菌体内的位置,分为中央芽孢、近端芽孢、顶端芽孢。芽孢的生存力高,对热、干燥、化学药品与辅射均有强大的抵抗力,但各种细菌芽孢的抵抗力差别很大,有些细菌的芽孢加热至80—90℃,几分钟即被杀死。而有些细菌的芽孢则能耐受长时间的煮沸。

芽孢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的原因:一是芽孢具有多层厚而致密的包膜,特别是芽孢壳,渗透性低,阻止化学物质渗透,有保护作用。二是芽孢含水量低,约40%,同时这种水并不是游离水,不能溶解外部的溶质。由于水含量少,蛋白质凝固点提高,受热不易变性。三是芽孢形成时能合成一些特殊的酶类,这些酶较繁殖体中的酶有更大的耐热性,芽孢的代谢和酶的活性也低。四是芽孢核心和皮质层中吡啶二羧酸和钙的含量高,这种成分是芽孢特有的,占芽孢干重的5%—15%,与芽孢有较强耐热力有关。

5. 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有哪些?

答:有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

6. 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有何意义?其染色机制如何?

答:(1)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是丹麦医生革兰(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发明的对细菌染色的方法。初染,媒染剂,脱色,复染。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溶解,所以染色的前二步结果是一样的,但在G+细胞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保持着紫色。在G—细胞中,乙醇处理不但破坏了胞壁外膜,还可能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于是被乙醇溶解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衬托的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红色显示不出来。(2)革兰氏染色的意义:A.鉴别细菌B.选择药物 C.与致病性有关: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内毒素,两者的致病作用不同。(3)革兰氏染色机制:目前一般认为,革兰氏染色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特殊化学组分基础上的一种

物理原因。通过初染和媒染操作后,在细菌细胞的膜或原生质体上染上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且分子交联度紧密,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在加上它基本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仍牢牢阻留在其细胞壁内使其呈现紫色。反之,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度松散,故遇乙醇后肽聚糖网孔不易收缩,加上它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乙醇把只类溶解后,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缝隙,这样,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就极易被溶出细胞壁,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时即呈现红色。

7. 什么叫真菌?其主要特性是什么?

答:真菌是一类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按有性或无性方式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和细菌一样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生物界中除了昆虫之外,真菌恐怕是最大的“家族”了。它能分解或合成一些复杂的有机物质,在发酵工业中广为应用。

8. 试述病毒的基本特征。

答:一是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而其他微生物则同时具有两种核酸。二是病毒依靠核酸复制,而其他微生物,则是核酸和其他成分一起参与繁殖过程,并以横二分裂方式增殖。三是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能单独进行物质代谢,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上生长,必须寄居于一定种类的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

9. 简述病毒颗粒的基本结构,画出模式图。

一个结构、功能完整的病毒粒子,称为病毒子或病毒颗粒。成熟的病毒子是由蛋白质衣壳包裹着单分子的核酸结构成的,衣壳与其所包含的核酸,一起组成核衣壳,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还有囊膜。此外还有结构更为复杂的病毒。

10. 如何确定病毒是否有囊膜?其依据何在?

答:囊膜是病毒成熟后,从宿主细胞排出时,由宿主细胞的胞浆膜包绕而成,且现病毒的致病力有关。有些病毒囊膜表面还有刺状突起。有些病毒虽然没有囊膜,但可有其他一些特殊结构。具有凝集和毒草=害敏感细胞的作用。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理

一、填空题

1. 细菌以横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3. 根据生长曲线,细菌生长繁殖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平衡期和衰老期等四个时期。

4. 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主要有: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渗透压和气体等。

5. 根据细菌对氧的需要,可将细菌分为有氧菌、厌氧菌和无氧菌等。

6. 根据细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可将细菌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和嗜热菌等。

7. 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等步骤。

8. 病毒培养和增殖的方法主要有鸡胚法、细胞培养法和实验动物法等。

二、名词解释

1. 细菌生长曲线------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到合适的液体培养基中,其生长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生长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一条曲线,称为细菌生长曲线。

2. 培养基------是按照细菌的营养需要配制的人工养料,根据细菌的种类和培养目的不同,可制成不同种类的培养基。

3. 厌氧培养基-----厌氧菌必须在无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凡适用于厌氧菌生长的培养基称为厌氧培养基。.特殊培养基:包括厌氧培养基和细菌L型培养基等。如肝片肉汤、疱肉培养基等应用时应覆盖液体或固体石蜡。用葡萄糖肝琼脂培养厌氧菌需用厌氧培养法,造成厌氧的方法较多,如焦性没食子酸法、共栖培养法和抽气法。

4. 细胞病变(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并对细胞产生毒害,引起细胞变形、坏死、碎裂等,进而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称CPE。

5. 包涵体-----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感染细胞内有数个致密的团块,称为包涵体。

6. 空斑形成单位(PFU) -----这是一种测定病毒感染性比较准确的方法。将适当浓度的病毒悬液接种到生长单层细胞的玻璃平皿或扁瓶中,当病毒吸附于细胞上后,再在其上覆盖一层溶化的半固体营养琼脂层,待凝固后,孵育培养。

三、简答题

1. 试述主要的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及用途。

答: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亦不一致,因而其代谢产物有别,可以利用生化方法来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常见的有糖发酵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等。

2. 试绘制细菌的生长曲线图,并说明各时期的特点。

细菌的生长曲线图反应了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性,其生长繁殖过程可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平衡期、衰老期等4个时期。(1)迟缓期:将少量细菌接种到新鲜培养基后,细菌并不立即分裂繁殖,而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因此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细菌数几乎不增加,甚至会稍有减少,这段时间称为迟缓期。(2)对数生长期:迟缓期后,细菌细胞代谢活动最旺盛,组成新细胞物质最快,细胞分裂一镒间隔时间最短,细菌数目的对数与培养时间直线关系。对数生长期的菌体形态最典型、生化特征最明显、抵抗力最强,灭菌效果不如迟缓期。(3)平衡期:在对数生长期,由于细菌高速率生长,引起培养基内毒性代谢产物的积累、营养物质的消耗以及其他环境条件的改变,细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部分细菌开始死亡,且繁殖数贞死亡数大致相等,细菌总数在增加,活菌数达到最高水平不再增加了,且保持相对稳定。如要得到大量菌体,应在此期开始收获,平衡期的细菌形态,生理特性可出现变异,平衡期的持续时间长短决定于菌种与环境条件。(4)衰老期:平衡期后,细菌死亡率超过生长率,细菌总数不再增加,活菌数明显下降。在某些情况下,死亡细菌发生自溶,细菌总数也明显下降,衰老期可持续几天或几周,甚至长达1年。

3. 根据营养、状态和功能的差异,可将培养基分为哪些种类?各有何用途?

答: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组成成分可分为非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按作用可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等。液体培养基含有一般细菌需要的最基本成分,如蛋白胨、牛肉浸汁、氧化钠等,溶解于水。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3%的琼脂(凝固剂)。营养培养基是若在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等。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某些细菌代谢产物发生反应,则能鉴别细菌。

4. 病原菌对氧气和温度的需求有何特点?

答:对氧气要求: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多数专性厌氧菌...杀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微生物的方法. 不存在活菌(微生物)的。不同菌种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特征也各不相同,同一种细菌常因生活条件,如培养基成分、表面湿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等不同,其菌落形态也有变化,。同一种细菌在同一种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一般表现为相同的菌落特征,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专一性,所以菌落特征是观察菌种的纯度和鉴定菌种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的细菌适应的温度范围不同,细菌有各自的可适温度范围及最适温度,根据细菌适应的温度范围可将细菌分为3类:1、嗜冷菌范围5-30度,最适10-20度 2、嗜温菌范围10-45度,最适20-40度 3、嗜热菌范围25-95度,最适50-60度。病原菌均为嗜温菌为37度。

5. 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答:真菌生长繁殖需要有营养物质、温度、湿度、酸碱度和气体等适合条件

6. 霉菌有哪几种繁殖方式?产生哪些孢子?

答:霉菌以产生各种无性或有性孢子来繁殖。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为无性孢子,如芽孢子、节孢子、厚膜孢子、孢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等。有性孢子有4种类型: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

7. 解释血凝、血凝抑制作用及血吸附的机理。

答:血凝抑制(HI)试验:(1)4单位抗原(病毒)的配制如上述血凝试验表中病毒的血凝价为第八孔(256,即1:256倍稀释),4个单位的病毒则除以4,即64倍(64)稀释即可。但实验室一般实际使用的抗原浓度不尽相同,新城疫用8~10单位,禽流感病毒用4单位,支原体用2~4单位。(2)取洁净的96孔微量反应板,编号后按血凝试验方法给1~11

孔各加25微升稀释液,第十二孔加50微升稀释液。(3)取被检血清或已知阳性血清25微升加入第一孔中,混合均匀,从第一孔吸出25微升加入第二孔,如此作倍比稀释到第十孔,从第十孔吸出25微升弃去,第十一孔不加血清,作为抗原对照,第十二孔不加血清和抗原作为红细胞对照。(4)给1~11孔各加25微升4单位抗原,振荡混匀,置37℃温箱或室温作用20~30分钟。(5)加0.5%红细胞悬液,每孔加25微升,置37℃作用20~30分钟观察结果。待第十一孔抗原对照孔的红细胞均匀铺在管壁(100%凝集),检查各孔的抑制情况。血凝血吸附的机理:红细胞凝集时,红细胞分散在管底四周呈界限明显的扣状凝集者判为阳性“+”,无凝集或凝集抑制时,红细胞集于管底呈点状为阴性“-”。有些实验人员建议判定时倾斜血凝板,观察如有“泪滴痕”现象或管底流动现象者判定为阴性。

8. 细胞培养与SPF动物或鸡胚相比,培养病毒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用细胞培养病毒,在许多病毒的分离、增殖、抗原制备和中和试验等方面,比鸡胚和实验动物经济,效果也好,其培养方法可分为悬浮培养、固定培养和单层细胞培养。

6. 什么是空斑试验?有什么用途?

答:细胞单层接种病毒后再覆盖一层含营养液的琼脂层,这样病毒自感染细胞释放后不能悬浮于液体中,只能感染邻近与之接触的细胞,以致感染区由原始病灶向四周扩大,形成类似

细菌的菌落,该试验称为空斑试验。

7. 阐述包涵体的类型、本质及诊断意义。

答: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感染细胞内有数个致密的团块,称为包涵体。不同的病毒所形成的包涵体的形状、大小以及在细胞中的部位各不相同,有的包涵体在细胞核内,有的包涵体在胞浆内,有的包涵体是嗜碱性的,被苏木紫染成蓝色,有的是嗜酸性的,被伊红染成红色。近代的细胞学研究已利用这种方法把不同生物的细胞,例如把人体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一个“杂交”细胞,这种杂交细胞是用作细胞学和病毒学特殊研究的。

8. 试述干扰素的性质、类型及作用。

答:干扰素是脊椎动物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产生一种能够干扰病毒增殖的蛋白质,当释放到细胞外时,具有保护其他未感染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作用。干扰现象常常是由于前一种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时,产生了干扰素,导致后面的病毒不能在细胞内复制引起的。所以,干扰素的作用是干扰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章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填空题

1. 对微生物影响较大的物理因素包括:温度、干燥、光线、声波、微波和滤过等。

2. 高温灭菌法可分为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类。

3. 干热灭菌法包括:火焰灭菌法和干燥灭菌法两类。

4. 常见的湿热灭菌法有:煮沸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5.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性、有机物的存在、温度和 PH 。

二、名词解释

1. 杀菌作用-----指某些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2. 抑菌作用-----指某些物质或因素所具有的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3. 抗菌作用-----指某些药物所具有的抑制和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4.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芽孢、霉菌孢子等),称为灭菌。

5.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仅能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芽孢和孢子不一定完全杀死,称为消毒。

6. 防腐------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7. 无菌------指没有活的微生物的状态。采取防止或杜绝一切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

方法称为无菌法。

8. 巴氏消毒法-----是以较低温度杀灭液体食品

9.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利用密闭的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的方法。

10. 消毒剂-----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称为消毒剂。

11. 防腐剂-----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物质称为防腐剂或抑菌剂。

三、简答题

1. 列述影响微生物的主要物理因素及其实用价值。

答:影响微生物的物理因素很多,不要有温度、干燥、声波、渗透压及滤过等。

2. 试述各种热力灭菌法的方法原理及其主要用途。

答:热力消毒灭菌法是指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的方法。掌握热力灭菌中的干烤法、火焰灭菌法、煮沸法、流通蒸气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等,掌握紫外线杀菌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其他物理消毒灭菌方法。实用价值:如焚烧适用于可以烧毁的物品;煮沸法适用于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以及食品器具等物品的消毒;流通蒸气灭菌法适用于上些不能够高温的食品和培养基;巴氏消毒法适用于葡萄酒、啤酒、鲜牛乳及蜂蜜的消毒;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物品的灭菌等。

3. 巴氏消毒法有何特点?如何进行巴氏消毒?

答:是以较低温度杀灭液体食品及物品内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又不破坏其营养成分及有效成分的消毒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由巴斯德创立的,故称为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分为低温时间巴氏消毒法(在63--65℃经过30min)和高温短时间巴氏消毒法(71--72℃经过15min)及超高温瞬间巴氏消毒法(为改良法,如让牛乳在较细的管道里通过132℃高温段1—2s)。加热灭菌后应迅速冷却至10℃以下,称为冷击法(或冷休克),可进一步促进细菌死亡。

4. 影响高温灭菌的因素有哪些?

答:微生物对高温的耐受力除受微生物的类型影响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或不同菌龄,其抗热性也不同,一般幼龄比老龄菌对热敏感。放线菌和霉菌的孢子比营养细胞的耐热性强,76--80℃ 10min死亡。但抗热性最强的是细菌的芽孢,如破伤风梭菌和肉毒梭菌的芽孢可耐受煮沸3h,炭疽杆菌的芽孢可耐受煮沸5--15min。此外,蛋白质、脂肪和高浓度的糖有保护微生物对热力的作用。在酸性环境中热力杀菌比在中性与碱性中强。

5. 试述紫外线杀菌法的原理和应用。

答: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36—400nm,其中以265—266nm者杀菌力最强,(紫外线杀菌灯的波长为253.7nm)。核酸(DNA和RNA)对紫外线的吸收高峰在265—266nm之间。紫外线杀菌作用主要是由于紫外线引起核酸形态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干扰了核酸复制,另外,紫外线还可使空气中的分子氧变为臭氧,臭氧放出氧化能力强的新原子氧,也有杀菌作用。

6. 试述过滤除菌的概念及其应用。

答:利用机械的方法除去溶液中或空气中的细菌叫滤过除菌。常用细菌滤器过滤一些不能加热灭菌的液体,如各种特殊培养基、血清、毒素、抗毒素、抗生素、维生素及氨基酸等。另外在分离病毒和获得细菌纯毒素时也可用细菌滤器过滤。

第四章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生态

一、名词解释

11. 共生-----两种或多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并不互相损害,而是互相依赖,互相有利,此现象称为共生。

2. 共栖------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无害,或者对双方都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能够独立生活。

3.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中获取所需的营养赖以为生,并往往对后者呈现有害作用,此现象称为寄生。

4. 拮抗-----当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能产生对另一种生物呈现毒害作用的物质,从而抑制或杀死另一种生物,这种现象称为拮抗。

5.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是指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动物,但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容许存在的。

6. 清洁动物-----清洁动物在微生物控制方面,除要求必须不带有人兽共患病原和烈性传染病病原及常见传染病病原之外,还要求排除对科学实验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动物。

第五章细菌的致病性与传染

一、填空题

1. 构成细菌毒力的毒力因子主要有:侵袭力和毒素。

2. 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等的不同,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

二、名词解释

1. 传染-----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与机体相互作用呈现出一系列病理变化的过程。

2. 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腐生性细菌亦可能在感受性机体风获得寄生性、造成病理损伤而成为病原菌。

3. 半数致死量(LD

)----能使半数实验动物于感染后一定时限内发生死亡的最小活菌量或毒50

素量。

)----能使半数实验动物发生传染的最小活菌量为半数感染量。

4. 半数感染量(ID

50

5. 侵袭力-----是指病原性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卫屏障,要体内生长、繁扩散的能力。

6. 黏附素-----是菌体表面具有黏附功能的结构成分,主要有细菌菌毛、某些外膜蛋白和膜磷壁酸等。

7. 类毒素-----是将提取的细菌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一类生物制品。

8. 外毒素-----由某些病原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环境中的一类毒性代谢产物。

9. 内毒素------这是一类由革兰氏阴性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在细菌生活状态下释放或不分泌到外界环境中去,只有菌体细胞自溶、死亡崩解,或人工方法(超声波处理、反复冻融、研磨等)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时,才释放出来的毒素。

10.败血症------病原菌从局部进入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造成机体全身性中毒或严重损害,如炭疽病等。

11.菌血症------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不断侵入血液,但不能在其中生长繁殖,可通过血液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在血液中呈一过性存在。

12.脓毒血症-----化脓性病原菌侵入血液,不仅在其中生长繁殖,而且还沿着血流转移到其他脏器,形成化脓性病灶。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柯赫法则?如何从分子水平解释柯赫法则?

答:又称证病律,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其具体步骤为:⑴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的存在;⑵该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⑶所得到的纯培养物能接种到该种植物的健康植株上,并能在接种植株上表现出相同的病害症状;⑷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这种病原生物的纯培

养,且其性状与原来分离的相同。如果进行了上述

4个步骤,并得到确实的证明,就可以确认该生物即为该病害的病原物。

2. 如何确定某种细菌具有致病性?

答:细菌致病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定宿主致病的能力。致病性是细菌“种”的特征,由种属遗传性决定。绝大多数病原菌能寄生在宿主体内获取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并以各种方式损伤或毒害机体。

3. 细菌外毒素的基本特性及组成如何?

答:由某些病原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环境中的一类毒性代谢产物。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因此具有蛋白质的理化特性;外毒素的毒性很强;外毒素对机体组织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异性的综合临床症状。外毒素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

4. 什么是类毒素,有何用途?

答:是将提取的细菌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一类生物制品。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外毒素中毒症。

5. 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异同点?

答:外毒素来源是革兰氏阳性菌及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存在的部位是细菌的外环境中;化学性质是蛋白质;稳定性:在60--80℃ 10--30min被破坏;毒性较强,对组织有选择性毒性作用;抗原性良好,可脱毒变为类毒素;检测方法:中和试验。

内毒素来源是革兰氏阴性菌;存在部位:细胞壁外层,菌细胞崩解后释放出来;化学性质:脂多糖;稳定性:80--100℃ 1h始被破坏;毒性较弱。呈现无选择性的毒性作用;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类毒素;检测方法:鲎血试验、热原试验。

6. 病原菌引起传染的条件。

答:病原菌与传染过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没有病原菌的存在,就不会发生传染。但不是说有病原菌的存在,就必然要发生传染,因为传染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它是由4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病原菌的毒力和数量;二是侵入门户;三是易感动物;四是环境条件。

第六章细菌的遗传变异

一、填空题

1. 常见细菌变异类型有:形态变异、荚膜变异、鞭毛变异和芽孢变异。

2. 细菌的转导分为全面转导和部分转导。

二、名词解释

1. 基因------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的遗传物质,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中。

2.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一种遗传物质,由共价键结合的闭合环状双股螺旋DNA构成的。

3. 转座因子-----又叫转座因子,是由几个基因组成的特定的DNA片段,而且往往带有抗菌素抗性基因,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都发现了TN的存在。由于TN能够将几乎毫无亲缘关系的DNA片段连接到一起,进而剧烈地影响着生物的遗传和变民法异。

4. 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了供体勤务的游离(DNA)片段,并将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了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叫转化。

5. 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中的DNA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从而使受菌体的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叫转导。

6. 接合-------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或经性菌毛的介导,使供体菌的大段DNA(包括质粒)进入受体菌,而与受体菌的基因重组的过程叫接合。

三、简答题

1. 何谓细菌遗传?细菌变异?

(完整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免疫的概念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4.抗原的概念 5.抗原的两个重要特性 6.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 7.抗原特异性:概念、结构基础、抗原表位的概念、类型 8.影响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 9.抗原的分类 10.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11.抗体与Ig的概念 12.Ig的基本结构 13.Ig的水解片段 14.Ig的血清型 15.Ig的生物学功能 16.人工制备的抗体的特点 17.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18.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19.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20.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21.C3的生物学功能 22.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点、分类 2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24.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25.MHC、HLA复合体与HLA分子以及MHC限制性的概念 26.HLA复合体的定位﹑结构及其编码的产物 27.HLA-I﹑II类抗原的分子结构﹑分布和主要功能 28.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组织的概念、分类、功能

29.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角色 30.BCR的胚系基因以基因片段形式存在,如何经基因重排才能编码表达功能性BCR 31.BCR多样性的机制:B细胞的发育阶段,期间的主要事件 32.B细胞表面的主要标志有 33.B细胞的分类 34.B细胞的功能有 35.抗原提呈细胞的定义及种类 36.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及生物学功能 37.以郎格汉斯细胞为例说明APC在迁移成熟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38.外源性抗原及内源性抗原的抗原提呈过程 39.T细胞识别抗原的方式和活化 40.CD4+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 41.CD8+CTL细胞杀死靶细胞机制 42.抗体应答的概念,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抗原递呈B细胞的激活机制;免疫应答的规 律;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 43.B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黏附分子的作用;免疫力维持的机制 44.BC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 45.TD-Ag 和TI-Ag引起的免疫应答 46.B细胞的记忆的产生和维持及在医学上的意义 47.免疫应答 48.免疫耐受 49.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50.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51.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52.免疫调节包括那几个方面 53.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 54.Ⅰ﹑Ⅱ﹑Ⅲ、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其常见疾病 55.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的定义及其基本类型 56.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的双抗夹心法及间接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57.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常用试验方法

兽医内科学(答案不全版本)

《兽医内科学》(分值:20%) 1.兽医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和层次逐渐增加,并朝着 A.应用医学发展B.微观医学发展C.生物医学和比较医学发展 D.传统医学发展E.古代医学发展 2.病畜采食困难,从口腔内流出大量唾液,口角外附着泡沫样黏液,口腔内黏膜潮红肿胀,舌苔黄厚,严重时有水疱。溃疡或创伤等临床表现的疾病是 A.口炎B.咽炎C.脑膜炎D.肺炎E.气管炎 3.病畜头颈伸展,吞咽困难,流涎,呕吐或干呕,流出混有食糜。唾液和炎性产物的污秽鼻液,临床常见的疾病是 A.咽炎B.口炎C.喉炎D.舌炎E.齿龈炎 4.家畜在采食过程中突然发病,停止采食,恐惧不安,出现头颈伸展,吞咽障碍,大量流涎等临床症状,该疾病是 A.咽炎B.唾液腺炎C.齿龈炎D.食道梗塞E.口炎 5.下列药物中,治疗反刍动物前胃弛缓的药物应选择 A.5%氯化钠溶液B.10%氯化钠溶液C.5%葡萄糖生理盐水 D.10%葡萄糖E.5%葡萄糖 6.反刍动物瘤胃积食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A.排除瓣胃内容物和兴奋瓣胃蠕动B.排除网胃内容物和兴奋网胃蠕动 C.排除皱胃内容物和兴奋皱胃蠕动D.排除瘤胃内容物和兴奋瘤胃蠕动 E.排除肠道内容物和兴奋肠道蠕动 7.病畜在采食中或采食后不久突然发病,病畜表现不安,回顾腹部,后肢踢腹及背腰拱起等腹痛症状。食欲废绝,反刍和暖气很快停止。腹围迅速膨大,肷窝凸出,左侧更为明显,常可高至髋结节或背中线。此时,触诊左侧肷窝部紧张而有弹性,叩诊呈鼓音;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呼吸高度困难,每分钟60—80次,甚至张口呼吸,舌伸出。心搏动增强,脉搏细弱增数,每分钟达120一140次,静脉怒张。后期病畜呻吟,步态不稳或卧地不起,常因室息或心脏麻痹而死,该疾病是A.反刍动物网胃嬲长B.反刍动物瘤胃臌胀C.反刍动物皱胃臌胀 D.反刍动物瓣胃臌胀E.反刍动物肠臌胀 8.病畜食欲减退,鼻镜干燥或龟裂,暖气减少,反刍缓慢或停止,瘤胃蠕动音减弱。轻度腹痛,回顾腹部.努责.摇尾,左侧横卧;瓣胃蠕动音减弱,有时表现疼痛不安,躲避检查等临床表现的疾病是 A.瓣胃阻塞B.前胃弛缓C.创伤性网胃炎D瘤胃臌气E.皱胃变位 9.反刍动物皱胃变位的主要发病原因是 A.妊娠与分娩有关B.胎儿大小有关C.胎儿性别有关 D.胎儿数量有关E.妊娠时间有关 10.皱胃阻塞是迷走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内容物积滞形成阻塞,本病多发于 A.2—8岁的黄牛B.3—5岁的水牛C.5一10岁的黄牛 D.8一l0岁的水牛E.10—12岁的奶牛 11.病牛消化机能严重障碍,食欲减退,拒食,反刍停止,异嗜。粪便含有血液,呈松馏油样。直肠检查,手臂上粘附类似酱油色糊状物。有的出现贫血症状,呼吸急速,心率加快,伴发贫血性杂音,脉搏细弱。继发胃穿孔时,多伴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温升高,腹壁紧张,后期体温下降,发生虚脱而死,该疾病是 A.皱胃溃疡B.瘤胃溃疡C.十二指肠溃疡D.网胃溃疡E.瓣胃溃疡 12.家畜临床表现中度或剧烈腹痛;呼吸迫促;胃排空障碍,插入胃导管有大量气体,液体或食糜排

[0892]《兽医内科学》 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0892]《兽医内科学》 (0892)《兽医内科学》第一批次作业题[论述题] 名词解释 1.食管阻塞 2.急性胃扩张 3.瘤胃鼓胀 4.瘤胃积食 5.创伤性网胃炎 6.咳嗽 7.粘膜发绀 8.呼吸困难 9.肺充血 10.肺水肿 11.小叶性肺炎 12.大叶性肺炎 13.心力衰竭 14.循环虚脱 15.贫血 16.再生障碍性贫血

17.尿毒症 18.肾炎 19.尿石症 20.日射病 21.热射病 22.膀胱麻痹 参考答案: 1.食管阻塞――是由吞咽物过于粗大和/或吞咽机能紊乱所导致的物体突然阻塞于食管内所致一种临床上以流涎、咳嗽、呕吐和吞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 2.急性胃扩张――是由于采食过量,致使幽门痉挛和后送食物机能障碍所引起的胃壁急剧膨胀、腹痛、呼吸迫促、病程急剧的病理过程。 3.瘤胃鼓胀――因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采食了容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内微生物的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和网胃急剧膨胀,膈与胸腔脏器受到压迫,呼吸与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窒息现象的一种疾病。 4.瘤胃积食――是反刍动物贪食大量粗纤维饲料或容易臌胀的饲料引起瘤胃扩张,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停滞和阻塞以及整个前胃机能障碍,形成脱水和毒血症的一种严重疾病。 5.创伤性网胃炎――又称金属器具病或创伤性消化不良。是由于金属异物混杂在饲料内,被误食后进入网胃,导致网胃和腹膜损伤及炎症发生,引起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6.咳嗽――是一种强烈的呼气运动,是由于呼吸道分泌物、病灶及外来因素刺激呼吸道和胸膜,通过神经反射,而使咳嗽呼吸中枢兴奋,肺泡内气体以极高的速度冲出上呼吸道。有利于排除聚集在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渗出物和异物。 7.粘膜发绀――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数量增加,而引起皮肤、结膜和可视粘膜变为蓝色。是机体缺氧的典型表现。 8.呼吸困难――是呼吸器官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患病动物复杂的呼吸障碍,不仅表现呼吸频率的增加和深度的变化,而且伴有呼吸肌以外的辅助呼吸肌有意识的活动,但气体的交换作用不完全。 9.肺充血―流入肺内的血液量增多或肺的血液流出量减少,导致肺毛细血管内血液过渡充满发生的病理现象。 10.肺水肿―由于肺充血持续时间过长,血管内的液体成分渗漏到肺泡、细支气管等肺实质或肺泡间质内造成的病理现象。 11.小叶性肺炎――是个别或几个肺小叶细支气管和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临床上以出现弛张热、咳嗽、呼吸次数增多、叩诊有散在局灶性浊音区、听诊有?音和捻发音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 12.大叶性肺炎――是一个或两个肺叶发生的急性高热性炎症过程,炎性渗出物以纤维蛋白性物质为主。临床上以高热稽留,铁锈色鼻液,肺部的广泛浊音区和病理的定型经过为特征。 13.心力衰竭――是心肌收缩力减弱或收缩速度减慢,以致心脏不能有效地将回心血量等量地输出,造成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病理变化过程。其临床特点是粘膜紫绀,呼吸困难,心音、脉搏减弱,水肿。 14.循环虚脱――是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血容量不足引起心脏排出血量减少,组织灌流量不足的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综合征。临床上以心动过速、血压下降、体温降低末梢厥冷、肌无力、昏迷或痉挛为特征。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超全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 资料-超全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 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兽医内科学(11年修改完整版)

兽医内科学 兽医内科学概论 兽医内科学(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是一门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的一门综合性兽医临床学科,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治疗手段,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临床症状、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理论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宠物饲养数量不断增加,犬猫等宠物疾病的诊疗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领域,成为本学科研究的另一个新内容。 兽医内科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1 常见临床症状的病理和诊断 症状(symptom)动物患病时,由于组织、器官发生形态改变和机能异常而呈现出的异常临床表现,称为症状,通常又称体征(sign)。 症状学(symtomatology)是研究症状的识别、出现原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的学问。 综合征(Syndrome)某些症状常依固定的关系而联系在一起,并同时或在同一病程中先后出现,这种症状的组合称为综合征候群或综合征。某一综合征候群常可提示某一特定器官、系统的疾病,或可反映疾病的基本性质。 症状诊断学是研究如何根据以动物表现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症状的表现是病畜就诊的原因,又是兽医诊断疾病的线索、依据和向导。兽医专业学生踏入临床医学,也就是从学习症状学开始,症状学可以说是把学生由对疾病无知导向对疾病有知的敲门砖。 临床表现的症状多种多样,许多不同疾病可以表现相同的症状,即异病同症,同一症状又可以由不同的原因所引起,即同症异病,因此,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首先要从疾病的症状发生原因入手,掌握发生同一症状的各种原因,提出相似可能的疾病,再分析患病动物的病因类型,最后确立疾病诊断。 1.1 体重的变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一、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是指动物在较短时间内体重明显降低。 1.病因: (1)营养因素:食物摄取不足、饲料质量低劣或适口性差、各种原因引起的厌食、吞咽障碍、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如反刍动物钴缺乏,常呈地区性疾病,矿物元素缺乏导致骨骼发育不良。 (2)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过度丧失:糖尿病引起的尿糖增加,各种胃肠道疾病引起的粪便蛋白质排出增加,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尿,体表或体内寄生虫引起的严重蛋白过度丧失。 (3)消化吸收障碍:导致腹泻的各种类型肠炎,反刍动物的肠道线虫病,结核病,球虫病,肉孢子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猪的肾虫病、圆线虫病和蛔虫病。胃肠道肿瘤和胃肠道溃疡也是可能的病因。(4)能量需求增加或过度消耗:极度高热、严寒等是常见的病因之一。在许多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也发生能量需要增加,如泌乳、过劳、妊娠、发热或炎症引起的代谢增加,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和电解质丧失。 2.临床症状 (1)厌食:见于多种传染性疾病,炎症、肿瘤、中毒、神经性或代谢性障碍。厌食可包括假性厌食(如牙齿疾病、颞下颌肌炎)、原发性厌食(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继发性厌食(代谢性或中毒性)、应激环境因素(长途运输、气温过高、犬猫有新的家庭成员)等。 (2)营养不良:这类体重下降应通过详细调查饲料成分,以发现饲料质量、类型、饲料添加剂的变化。(3)胃肠道症状:除厌食之外,还可见返流或呕吐、腹泻等食欲不减少、贪食而体重下降:主要由于

西南大学2019年春季作业参考[0892]《兽医内科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892 学年学季:20191 单项选择题 1、当反刍动物一次性大量采食苜蓿、红三叶等豆科牧草后,最有可能发生的疾病是.瘤胃积食 .前胃弛缓 .瘤胃鼓胀 .食道梗塞 2、仔猪高发营养性贫血的时期是 . 45日龄以上 . 30~45日龄 . 5日龄内 . 5~28日龄 3、动物发生循环虚脱时的临床特征是 .心动过缓 .血压升高 .口吐白沫 .血压下降 4、一般发生慢性肺泡性肺气肿后会出现的明显症状是 . B. 胸部疼痛 . C. 呼气性呼吸困难 . D. 混合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5、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是 .血小板减少 .红细胞减少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 .白细胞减少 6、家畜热射病的病因是() .散热障碍 .日光持续照射头部 .热平衡失调 .环境通风不良 7、家畜日射病的病因是()

.散热障碍 .日光持续照射头部 .热平衡失调 .环境通风不良 8、两周龄仔猪精神沉郁,吮乳减少,结膜苍白。应用铁制剂治疗后痊愈。该仔猪所患可 .贫血 .出血性紫癜 .低血糖症 .仔猪水肿病 9、一般大叶性肺炎临床上发热症候的热型是() .稽留热 .回归热 .弛张热 .间歇热 10、一般小叶性肺炎临床上发热症候的热型是() .稽留热 .回归热 .弛张热 .间歇热 11、牛瘤胃积食时,叩诊左肷部出现() .鼓音 .浊音 .金属音 .过清音 12、临床检查病牛反刍无力,次数减少,食欲减少;瘤胃蠕动减弱或停止,触诊其内容有时出现间歇性臌胀。该牛最可能发生的疾病是() .食道梗塞 .前胃弛缓 .瘤胃积食 .瘤胃臌胀 13、患畜昏迷时,对外界刺激的表现是() .全无反应 .轻微反应 .迟钝反应 .短暂反应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时选一个最准确的答案。(20小题*3=60) 1.免疫是指( ) A抗感染的作用 B清除衰老死亡细胞的作用 C抗肿瘤作用 D清除一切抗原异物的作用 E移植物被排斥的作用 2半抗原是 ( ) A异种抗原 B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 C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D化学结构简单的物质 E分子量大的物质 3类毒素具有的特征为( ) A. 有毒性和免疫原性 B有免疫原性 C. 无毒性 D无免疫原性、无毒性 E有免疫原性、无毒性 4.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 )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E.半抗原 5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部位是( ) A.Fc段 B.Fab段 C.CH1段 D.CH2段 E.CL区 6能直接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巨噬细胞 E.NK细胞 7.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 A. lgM B.IgA C.IgD D.IgE E.lgG 8.在人类胎儿最早合成的免疫球蛋白是( ) A. IgE B.IgM C.IgG D.IgA E.IgD 9.免疫应答的全过程包括( ) A.感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B.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 C.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D.记忆阶段和效应阶段 E.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10.下述哪项不是细胞免疫现象( ) A.迟发型超敏反应 B.免疫复合物病 C.抗肿瘤免疫 D.移植排斥反应 E.对细胞内致病菌的抗感染作用 11.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 A.K细胞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单核细胞 E.Tc细胞 12.机体抗感染的第—道防线是( ) A.血脑屏障 B.皮肤粘膜屏障 C.胎盘屏障 D.吞噬细胞 E.补体 13.下述哪项不是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 A. 溶菌作用 B.免疫粘附作用 C.中和外毒索作用 D.趋化作用 E.中和病毒作用 14.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肥大细胞 D.K细胞 E.NK细胞 15.具致病作用的细菌的代谢产物是() A、毒素 B、热原质 C、侵袭性酶 D、色素 E、A+B+C 16.免疫应答是指() A、免疫应答是B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分化及产生效应的过程 B、免疫应答是T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分化及产生效应的过程 C、免疫应答是机体准确识别自己和非己、维持自身稳定的过程 D、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细胞准确识别病原微生物、发挥抗感染的过程 E、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效应的过程 17.抗原的异物性是指()

18春西南大学0892《兽医内科学》作业答案

1、家畜热射病的病因是() 1.散热障碍 2.日光持续照射头部 3.热平衡失调 4.环境通风不良 2、家畜日射病的病因是() 1.散热障碍 2.日光持续照射头部 3.热平衡失调 4.环境通风不良 3、两周龄仔猪精神沉郁,吮乳减少,结膜苍白。应用铁制剂治疗后痊愈。该仔猪所患可能为() 1.贫血 2.出血性紫癜 3.低血糖症 4.仔猪水肿病 4、一般大叶性肺炎临床上发热症候的热型是() 1.稽留热 2.回归热 3.弛张热 4.间歇热 5、一般小叶性肺炎临床上发热症候的热型是() 1.稽留热 2.回归热 3.弛张热 4.间歇热 6、牛瘤胃积食时,叩诊左肷部出现() 1.鼓音 2.浊音 3.金属音 4.过清音 7、临床检查病牛反刍无力,次数减少,食欲减少;瘤胃蠕动减弱或停止,触诊其内容物松软,

有时出现间歇性臌胀。该牛最可能发生的疾病是() 1.食道梗塞 2.前胃弛缓 3.瘤胃积食 4.瘤胃臌胀 8、患畜昏迷时,对外界刺激的表现是() 1.全无反应 2.轻微反应 3.迟钝反应 4.短暂反应 9、犬患膀胱炎时,尿液中出现() 1.肾盂上上细胞 2.肾小管上皮细胞 3.膀胱上皮细胞 4.尿道上皮细胞 10、肾病与肾炎的区别是肾病具有明显的() 1.蛋白尿 2.肾性高血压 3.水肿 4.低蛋白血症 11、慢性出血性贫血的血液学检查特征之一是() 1.血凝 2.血小板减少 3.白细胞增多 4.发现淡染红细胞 12、右心衰竭时较明显的临床变化是表现() 1.胸腔积液 2.呼吸困难 3.全身性水肿 4.肺水肿 13、马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鼻孔流出含有细小泡沫的粉红色鼻液症状,可能发

兽医内科学

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 兽医硕士 《兽医内科学》 Ⅰ、考查目标 了解兽医内科学的研究概况和发展方向,正确认识兽医内科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兽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兽医内科疾病的发病基本规律,临床诊断及防治原则和措施,能够运用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和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6个小题,每个小题10分,共60分 Ⅲ、考查范围 一、兽医内科学概述 兽医内科学的概念、内容; 兽医内科学的研究概况和努力方向; 发展兽医内科学存在的问题。 二、消化系统疾病 (一)消化器官疾病的概述 (二)口、唾液腺、咽和食道疾病 口炎、咽炎、唾液腺炎和食管阻塞 (三)反刍兽前胃疾病

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四)反刍兽皱胃疾病 皱胃变位、皱胃阻塞、皱胃炎 (五)马腹痛;猪的胃肠疾病 马的疝痛、猪肠便秘、猪的胃溃疡 (六)其他胃肠疾病;幼畜消化不良 胃肠炎、肠套叠、幼畜消化不良 (七)肝脏疾病、腹膜疾病 肝炎、腹腔积液、腹膜炎 三、呼吸器官疾病 (一)概述与感冒 (二)支气管炎、异物性肺炎 (三)小叶性肺炎 (四)大叶性肺炎 (五)肺水肿、胸膜炎和胸腔积液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概论 (二)心力衰竭、心包疾病和循环虚脱 (三)心肌疾病:心肌炎 (四)心内膜疾病:急性心内膜炎 五、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一)贫血 (二)血斑病 (三)白血病 六、泌尿器官疾病 (一)概论 (二)肾炎与肾病 (三)膀胱炎、膀胱麻痹、尿道炎与猫的下泌尿道感染(四)尿结石与尿毒症 (五)肾功能衰竭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超全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7、MHC 答: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功能与控制免疫应答和移植排斥有关。 8、简述HLA复合体的结构和产物

兽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兽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兽医内科学测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每题3分,共30分) 1.皱胃炎 2.呼吸衰竭 3.瘤胃酸中毒 4.白肌病 6.尿毒症 7.出血性紫癜 8.黄疸 9.奶牛酮病10.亚硝酸盐中毒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马假性疝痛是指许多胃肠疾病所引起的疝痛。() 2.仔猪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磷缺乏所致。() 3.慢性肺气肿时,肺泡音减弱甚至消失。() 4.胃肠炎是胃肠黏膜表层的炎症。() 5.急性支气管炎是气管表层和深层的炎症,临床表现支气管壁结构的变化和持续的咳嗽。()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青杠树叶中毒的有毒成分是。 A.酚类 B.栎单宁 C.皂甙 D.有机磷 2.瓣胃注射的部位是。 A.右部 B.左部 C.右部第十二肋间 D.右部第九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交叉点 3.肺区叩诊产生浊音的原因。 A.胸腔积水 B.肺内形成空调 C.肺组织形成实变 D.肺气肿 9.治疗原则为加强护理,脱敏,制止渗出,防止并发症以及对症治疗。 A.应激反应 B.心力衰竭 C.血斑病 D.肠炎 10.肠阻塞时,用大量的盐类泻剂灌服结粪排出后,常出现的继发症是。

A.肠复位 B.胃炎 C.肠炎 D.膈痉挛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胃肠炎时,若口臭显着,食欲废绝,主要病变可能在;若黄染及腹痛明显,初便秘并伴发轻度腹泻,腹泻出现较晚,病变可能在;若脱水迅速,腹泻出现早并有里急后重症状,主要病变在。 2.黄疸可分为、、等三个类型。 3.肾病的临床特征是、、,但不见有血尿及血压升高现象。 4.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饲料中。 五、根据特征性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指标填写病名。(每题1分,共5分)1.牛、羊腹围明显增大,左肷窝凸出。 2.鸡趾爪圈缩。 3.肘头外展,站立姿势和运动姿势异常。 4.听诊心区有摩擦音。 5.仔猪出生后虚弱无力、无毛、颈部皮肤出现黏液水肿。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前胃弛缓的发病病因。 2.创伤性网胃炎的症状。 3.牛软骨症的症状。 4.有机磷中毒治疗方法 5.家禽痛风的症状。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 慢性氟中毒的病因及主要症状。 1.皱胃炎:是指各种病因所致皱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

复习重点、试题-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复习1

一、名词解释 1、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病毒体:结构完整、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特指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后释放到细胞外的成熟病毒颗粒,可短暂存活并感染新的宿主细胞。如HBV、HIV。 3、菌毛:某些细菌菌体表面比鞭毛更细、多、短而直的蛋白性丝状物。按功能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前者是细菌的黏附结构,构成细菌毒力,如淋球菌依靠菌毛黏附在尿道上皮细胞表面而致病;后者传递细菌遗传物质。 4、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双股环状DNA构成,控制细菌非生命必须性状。如控制性菌毛的F质粒,控制耐药性的R质粒,控制毒力的Vi质粒等。 5、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6、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后,病原菌本身不侵入血流,只有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到达易感的组织细胞,因其特殊的中毒症状。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7、Dane 颗粒:HBV是具有双层衣壳、直径为42NM的球形颗粒。因Dane于1970年在乙肝感染者的血清中首次发现,故又称Dane颗粒。其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衣壳、内衣壳、核心。Dane颗粒为HBV有感染性的完整颗粒。 8、细胞因子: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之外的有一类分泌型免疫分子。 9、正常菌群:存在于身体各部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故称之为正常菌群,对人体有营养作用、生物拮抗作用、免疫协调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10、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物质,对“自己”物质耐受而排除“非己”抗原物质的生理过程。 11、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只含B细胞抗原决定簇,不需要T细胞协助,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12、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芽胞可能存活。注射前的皮肤用酒精棉涂抹即为消毒。 13、真菌:一类不分根、茎、叶、不含叶绿素、具有细胞壁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按细胞结构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又称为霉菌)。如引起各类癣症的多细胞真菌;引起深部组织感染的单细胞真菌有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1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播散到其它组织中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可导致多脏器的化脓性感染,如肝脓肿、膈下脓肿等。 15、荚膜:某些细菌表面包裹的粘液性多糖或多肽类物质,可保护细菌抵抗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和补体、溶菌酶的溶菌作用,是细菌的毒力构成因素之一。 如肺炎球菌、新型隐球菌因荚膜而具有致病性。 16、抗体: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后,合成分泌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七单元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A1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放线菌c.病毒 D.细菌E.衣原体 2.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支原体C.真菌 D.细菌E.衣原体 3.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真菌C.支原体 D.衣原体E.细菌 4.只能在细胞内繁殖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真菌C.支原体 D.立克次氏体E.细菌 5.度量细菌的单位是 A.毫米B.厘米C.纳米 D.微米E.米 6.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鞭毛B.细胞质C.细胞膜 D.细胞壁E.核体 7.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A.生物合成B.维持细胞外形C.产生抗生素

D.呼吸作用E.产生能量 8.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磷壁酸C.蛋白质D.脂多糖E.磷脂 9.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磷壁酸C.蛋白质D.脂多糖E.磷脂 10.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鞭毛B.菌毛C.芽孢 D.荚膜E.质粒 11.芽孢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黏附于感染部位E.产生抗生素12.荚膜的主要功能是 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黏附于感染部位E.产生抗生素13.与细菌黏附于黏膜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A.菌毛B.核体C.中介体 D.芽孢E.质粒 14.细菌的“核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A.芽孢B.核蛋白体C.质粒 D.异染颗粒E.中介体

15.有关质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B.为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C具有自我复制,传给子代的特点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体E.可以作为基因载体 1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蛋白质C.核酸 D.脂多糖E.磷脂 17.外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蛋白质C.核酸 D.脂多糖质E.磷脂 18.下列哪种染色方法能够将细菌区别为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A.革兰氏染色法B.瑞氏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 D.姬姆萨染色法E.柯兹洛夫斯基染色 19.观察组织病料中细菌常用下列哪种染色法染色 A.革兰氏染色法B.瑞氏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 D.硝酸银染色法E.柯兹洛夫斯基染色 20.培养病原细菌的常用温度是 A.37~C B.40~CC.20℃ D.10~C E.50℃ 21.培养基常用的pH是 A.7.2~7.6 B.3.2~3.6 C.5.2~5.6 D.8.2~8.6 E.8.6~9.6

《兽医内科学》

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采食过程中突然发病,停止采食,恐惧不安,出现头颈伸展,吞咽障碍,大量流涎临床症状的疾病可能是【】A.咽炎B.唾液腺炎C.齿龈炎D.食道梗塞 2.家禽发生痛风的饲养原因主要是【】A.蛋白质饲料过高B.蛋白质饲料不足 C.能量饲料过多D.能量饲料不足 3.当家禽发病时会表现骨骼粗短、滑腱症的微量元素缺乏症是【】A.碘缺乏症B.锰缺乏症C.钴缺乏症D.锌缺乏症 4.牛发生血红蛋白尿病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补充钙制剂B.补充镁制剂 C.补充磷制剂D.补充钾制剂 缺乏的典型症状之一是 【 】5.鸡维生素B 2 A.趾爪向内卷缩B.三角负重 C.观星姿势D.滑腱症 6.当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时,临床早期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畜种是【】A.牛 B.羊 C.猪D.马 7.仔猪缺铁性贫血高发的时期是【】A.7日龄内B.8~30日龄C.31~56日龄D.56日龄以上8.鸡误食毒物尚未吸收时,最好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灌服硫酸铜B.灌服食用油 C.灌服葡萄糖水D.切开嗉囊排除毒物 9.会使发病猪后肢出现运动障碍,呈现“鹅步”运动特征的维生素缺乏症是【】A.维生素B1缺乏症B.泛酸缺乏症 C.维生素B6缺乏症D.维生素A缺乏症 10.慢性出血性贫血的血液学检查特征之一是【】

A.血凝B.血小板减少C.白细胞增多D.发现淡染红细胞11.一般认为,可引起动物铜缺乏症的饲料中铜含量水平是【】A.低于2.0mg/kg B.低于5.0mg/kg C.低于10.0mg/kg D.低于20.0mg/kg 12.当发生维生素E和硒缺乏症时,可出现典型“桑葚心”病变的动物是【】A.牛B.马C.猪D.鸡 13.一般小叶性肺炎临床上发热症候的热型是【】A.稽留热B.回归热C.弛张热D.间歇热 14.当缺乏时牛羊会出现“泥炭样”腹泻的微量元素缺乏症是【】A.硒缺乏症B.锌缺乏症C.锰缺乏症D.铜缺乏症15.其生物学作用能够被双香豆素拮抗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缺乏症B.维生素D缺乏症 C.维生素C缺乏症D.维生素K缺乏症 16.当发生左心衰竭时出现的明显变化是【】A.胸腔积液B.肝脏肿大C.全身性水肿D.肺水肿17.关于奶牛酮病发生原因不正确的说法是【】A.饲草料单一、干草缺乏B.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 C.干奶期过肥、缺乏运动D.饲喂的草料中糖含量过高、干草饲喂过多18.当发生中毒后全身血液颜色均呈鲜红色的是【】A.亚硝酸盐中毒B.氢氰酸中毒C.蕨中毒D.铅中毒1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酮体的是【】A.乙酰乙酸B.丙酮C.丙酮酸D.β-羟丁酸 20.肾炎可与肾病鉴别的显著区别是肾炎具有 【】A.蛋白尿B.血尿C.水肿D.低蛋白血症 21.家禽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只能变成尿酸随尿排出,是由于家禽肝脏缺乏【】A.丙酮酸羧化酶B.精氨酸酶C.黄嘌呤氧化酶D.过氧化物酶22.为防止奶牛产后因血钙水平降低导致的生产瘫痪,在围产前期饲料中应【】A.增加钙补充量 B.降低钙补充量 C.将钙磷比例调整为大约1∶1 D.将钙磷比例调整为2∶1

兽医内科学_在线作业_1

兽医内科学_在线作业_1 一、判断(每题5分,共20道小题,总分值100分) 1. 牛正常时的呼吸方式是混合式呼吸。 (5分) 正确答案正确 2. 治疗性诊断具有进一步验证诊断及获得早期防治效果的双重意义,能减少中毒病的损失。 (5分) 正确答案正确 3. 痛风症是因为脂肪代谢障碍为主产生的。 (5分) 正确答案错误 4. 饲料中维生素D或维生素D原不足可导致钙磷代谢紊乱。 (5分) 正确答案正确 5. 有机磷能通过消化道、皮肤黏膜或是经肺吸入机体。 (5分) 正确答案正确 6. 消化系统包含咽部。 (5分) 正确答案正确 7. 骨软症是幼年动物的骨营养不良。 (5分) 正确答案错误 8. 佝偻病时关节萎缩。 (5分) 正确答案错误 9.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胆碱能受体。 (5分) 正确答案正确 10. 胆碱能神经兴奋是因为乙酰胆碱蓄积引起。 (5分) 正确答案正确 11.

肠变位是较轻微的疝痛类型。 (5分) 正确答案错误 12. 糖类摄入过多容易直接转变为蛋白储存起来。(5分) 正确答案错误 13. 肺部湿啰音是因为肺部毛细血管压降低引起的。(5分) 正确答案正确 14. 肝脏是消化器官。 (5分) 正确答案正确 15. 酮病主要是因为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引起。(5分) 正确答案错误 16. 严重糖尿病时可发生酮体症。 (5分) 正确答案正确 17. 急性肾炎指肾间质结缔组织增生。 (5分) 正确答案错误 18. 乙酰胆碱在脑内积聚引起中枢神经症状。 (5分) 正确答案正确 19. 尿毒症是无法治愈的。 (5分) 正确答案错误 20. 小叶性肺炎时咳嗽会由干性弱咳转为湿性咳嗽。(5分) 正确答案正确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试卷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试卷(临药专业)? 出题人:王雅帆 一、单选(每题一分,共20分) 1.A群链球菌的粘附物质是(D) A.外膜蛋白 B.肽聚糖 C.壁磷壁酸 D.脂磷壁酸 2.有关荚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与细菌致病力有关 B.与细菌的生长能力有关 C.与细菌的变异有关 D.与细菌的分裂有关 3.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B) A.特异多糖 B.脂质A C.脂多糖 D.核心多糖 4.结核和布鲁斯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为了抵抗它们的感染主要依靠哪类效应T细胞(A) A.CD4+Th1 B. CD4+Th2 C. CD4+Th3 D. CD8+CTL 5.属于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B) A.潜伏期长 B.平台期长 C.抗体倍增时间长 D.血清中以IgM为主 6.下列是胞内寄生菌的是(A) A.麻风杆菌 B.破伤风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霍乱弧菌 7.肺炎链球菌培养一段时间,其液体培养基的特点为(C) A.先清后浊 B.先浊后清 C.由清至浊再清 D.由浊至清再浊 8.淋病奈瑟菌与脑膜炎奈瑟菌的鉴别通过(B)来实现 A.淋病奈瑟菌分解麦芽糖脑膜炎奈瑟菌不分解 B.脑膜炎奈瑟菌分解麦芽糖淋病奈瑟菌不分解 C.淋病奈瑟菌分解菊糖脑膜炎奈瑟菌不分解 D.脑膜炎奈瑟菌分解菊糖淋病奈瑟菌不分解 9.下列属于B细胞表面的且与ITIM有关的是(D) A.BCR-Igα/β B.FcγRⅠ C.CTLA-4 D. FcγRⅡ 10.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它的合成依赖(C) A.IgG IL-4 B.IgG IL-2 C.IgE IL-4 D. IgE IL-2 11.由EHEC引起的血性结肠炎的主要血清型为(C) A.O151H7 B.O157H17 C.O157H7 D.O151H17 12.霍乱弧菌(B) A.耐酸不耐碱 B.耐碱不耐酸 C.酸碱都不耐 D.既耐酸也耐碱 13、嗜盐性的细菌是(A) A、副溶血性弧菌 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霍乱弧菌 14、细菌壁含有大量脂质的是(C) A、沙门菌属 B、弧菌属 C、分枝杆菌属 D、志贺菌属 15、下列关于SSPE不正确的是(D) A、全称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B、患者在1~2年内昏迷死亡 C、患者大脑功能发生渐进性衰退 D、是麻疹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16、在胞质和胞核内均可见嗜酸性包涵体的是(D) A、伤寒杆菌 B、麻风杆菌 C、流感病毒 D、麻疹病毒 17、BCR活化的第一信号为(A) A、经Igα/Igβ链传入的活化信号 B、经CD3分子传入的活化信号 C、经CD28分子传入的活化信号 D、经CD19传入的活化信号 18、TD-Ag引起的体液免疫中,Th细胞与B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为(A) A、CD40L和CD40 B、CD4和CD28 C、CD28和CD4 D、CD4和B7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A型选择题库

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 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 2、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 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真菌 C. 螺旋体 D. 立克次体 E. 病毒 4、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真菌 C. 螺旋体 D. 立克次体 E. 病毒 1、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A. 粘肽 B. 磷壁酸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E. 外膜 2、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A. 粘肽 B. 脂蛋白 C. 外膜 D. 脂多糖 E. 以上均不是 3、关于细菌的核,错误的描述是() A. 具有完整的核结构 B. 为双股DNA C. 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遗传物质 D. 无核膜 E. 无核仁 4、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 细胞壁 B. 荚膜 C. 芽胞 D. 核质 E. 细胞膜 5、作为细菌运动器官的特殊结构是() A. 荚膜 B. 鞭毛 C. 菌毛 D. 芽胞 E. 以上均是 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A. 肽聚糖 B. 蛋白质 C. 鞭毛 D. 核酸 E. 脂多糖 7、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 多糖 B. 肽聚糖 C. 脂蛋白 D. 脂类 E. 脂多糖 8、细菌经革兰染色后,如果为阴性,其着色应是() A. 红色 B. 蓝色 C. 深紫色 D. 蓝紫色 E. 绿色 、对外界环境有很强抵抗力的是() A. 芽胞 B. 荚膜 C. 鞭毛 D. 菌毛 E. 质粒 10、对肠粘膜上皮细胞有很强粘附力,与致病性有关的是() A. 芽胞 B. 荚膜 C. 鞭毛 D. 菌毛 E. 质粒 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不包括() A. 营养物质 B. 气体 C. 温度 D. 光线 E. 酸碱度 2、卡介苗是根据下述哪项变异原理制备的() A. 形态变异 B. 毒力变异 C. 耐药性变异 D. 菌落变异 E. 以上均不是 3、属于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是() A. 热原质 B. 硫化氢 C. 外毒素 D. 维生素 E. 抗生素 4、对人致病的细菌大多是() A. 专性厌氧菌 B. 专性需氧菌 C. 微需氧菌 D. 兼性厌氧菌 E. 以上均不对

《兽医内科学》部分

第十一章《兽医内科学》部分 1、食道阻塞确诊的依据是() A、吞咽障碍 B、食道视诊或触诊 C、胃管探针 D、X光检查有异物阴影 2、食道疾病,进行胃管探针,没有任何阻力的疾病是() A、食道炎 B、食管麻痹 C、食道痉挛 D、食道狭窄 3、牛食道阻塞发生急性瘤胃臌气,治疗的第一步是进行() A、润滑食道 B、缓解痉挛 C、疏通食道 D、穿刺放气 4、治疗成年奶牛前胃弛缓,一次性静脉注射10%NaCl的剂量一般是 () A、200ml B、400-500ml C、1000ml D、1500ml 的剂 5、治疗成年奶牛前胃弛缓或生产瘫痪,一次性静脉注射10%CaCl 2量一般是() A、30- 50ml B、150-200ml C、300-400ml D、500ml 以上 6、临床检查腹围增大,瘤胃内容物充满而坚硬,食欲和反刍停止,最 可能的疾病是() A、前胃迟缓 B、瘤胃积食 C、瘤胃臌气 D、瘤胃积液 E、瓣胃阻塞 7、触诊瘤胃紧张而有弹性,高度呼吸困难,食欲反刍停止等症状,可 以诊断为() A、瘤胃积食 B、前胃迟缓 C、瘤胃积气 D、瘤胃 积液 8、导致急性泡沫性臌气瘤胃臌气的是() A、豆科牧草; B、含氰甙的有毒植物 C、幼嫩多汁青 草 D、幼嫩禾谷类植物 E.、采食霉败饲料 F、食道梗阻 9、治疗泡沫性瘤胃臌气病牛,应首选()。 A、鱼脂石松节油酒精合剂 B、瘤胃穿刺放气 C、内服二甲基硅油(消胀片) D、口服油类泻剂 10、治疗牛急性瘤胃鼓气时,瘤胃穿刺放气的正确做法是于() A、左肷部刺入瘤胃腔 B、左腹壁中1/3处刺入瘤胃腔 C、左腹壁下1/3刺入瘤胃腔 D、右肷部刺入瘤胃腔 E、右腹壁中1/3刺入瘤胃腔 11、创伤性网胃炎,应用前胃兴奋剂后病情() A、减轻 B、无明显变化 C、痊愈 D、加重 12、牛创伤性网胃炎时,驱赶山下坡运动,其表现是() A、上坡易下坡难 B、下坡易上坡难 C、上下都难 D、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