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扎哈 哈迪德 作品赏析

扎哈 哈迪德 作品赏析

扎哈 哈迪德 作品赏析
扎哈 哈迪德 作品赏析

北京银河SOHO商业综合体设计分析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项目名称:银河SOHO

地点:东二环朝阳门桥西南角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

建筑类型:集商业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项目

1.建筑特点

这座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北京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设计的一个主题是借鉴中国院落的思想,创造一个内在世界。而同时,这又是一个完全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不再是刚硬的矩形街区及街区之间的空间,而是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溶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运动。在建筑设计策略上,此项目通过单体的整合营造出一个壮观的整体。每栋建筑个体均有它的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平台的相互错综位移,不同层面对彼此视角的介入,产生环绕着的、引人入胜的环境。建筑在从下至上的不同层面各个方向展开,所以它是一个360度的建筑世界,没有角落也没有不平滑的过度,源自自然的启迪,建筑的外观展示了连续流动的深空间。数百米长的景观构成深远的、全角度的视野。访客可以仰望,也可以向前远眺,透过百米长的空间找到下一目标和方向。这里的关键策略是空间的流动性和导向性。当走近建筑的时候,访客会观察到光影的游戏,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转换。这个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将遵循美国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标准(LEED C&S standard),节能环保。

1.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S OHO中国委托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担纲设计,该项目将成为北京城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会给北京的天际线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建筑界的女魔头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个富裕、开明的家庭。她的父母相信教育能使人独立,在女儿身上投入了比男孩还要多的期待。她父亲一位世交的儿子是名出色的建筑师,这位邻家哥哥对年幼的哈迪德产生了极大影响。另外,母亲的品位也深深影响了哈迪德。从小,哈迪德就看着母亲在家里来“乾坤大移位”―――因为母亲又买了标新立异的新家具。

18岁,哈迪德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攻读数学系。22岁时,全家为了她的学业移居伦敦,她开始在著名的建筑学府―――伦敦建筑联盟攻读研究生。当时,她的导师是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那会儿,哈迪德的火爆脾气就很有名了,但那正是导师和同学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作品中爆发力的源泉。

当年,伦敦建筑学院的学风相当放任自流,谁也不会教她做什么和怎么去做,就是在如此自由的氛围中,她想象力的种子一颗颗萌芽了,使她成为日后最有创意的建筑师和雕塑家。

求学期间,哈迪德开始对20年代的苏联前卫艺术,包括马列维奇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感兴趣。这个流派的作品只采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抽象造型。每天对着这样的前卫艺术,哈迪德突发奇想:建筑,为什么不可以是前卫的,有漂浮感的? 1977年,哈迪德获得硕士学位后加入大都会事务所(OMA),在那里做了两年的学生和六个月的合伙人,之后创立个人工作室,开始大量参与国际竞赛。她的设计中开始出现锐角尖顶、流动丝巾一样的长弧曲线,给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2.北京银河SOHO设计分析

扎哈的设计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建筑内部和外部都不被局限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到形形色色的商铺和办公室的组合在一起,最大范围地服务于城市居民和城市本身。

图1 图2 银河SOHO综合具备办公零售功能。它主要由五个连续的、流动的圆顶结构组成,这五个主要建筑之间由拉伸的天桥连接,并且在设计上交相辉映,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能保持流线型,过度圆滑,避免出现弧度较大的转角(见图1、图2)。

下面三层主要作为零售和娱乐场所,上面的区域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办公区域,而顶部是具备最好的观景视角的酒吧,餐厅和咖啡厅。每栋办公楼都有一个自然采光的椭圆形中庭,办公楼走廊围绕中庭布置,建筑形式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办公室内走道的形式,给办公人员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办公氛围。

图3 图4

高层有部分户型是内外两面景观,即可欣赏北京东二环区域大型办公建筑的雄伟又可享受“银河”自身的独特景观。

图5 图6

每栋办公楼都有一个自然采光的椭圆形中庭,办公楼走廊围绕中庭布置,建筑形式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办公室内走道的形式,给办公人员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办公氛围。

图7 图8

每个建筑内部的中庭是交通的垂直轴线,为访客提供一个容易辨识的定位点,同时商业的主流线也围绕展开,既可由此前往下沉式商业部分,又可进入围绕着中庭的商业空间。这些优雅的室内空间,仍然基于连续流动的曲线逻辑,从视觉上联系了办公空间和商业娱乐空间,并籍由自然光线的引入沟通了室内外。银河SOHO作为一座地标性建筑,为所有在此工作和消费的市民带来了绚烂生活。

当我们最初构思这个项目时,北京宏大的城市规模成为我们面临的有趣难题,因为北京城的幅员广阔有时与身置其中的个人不是那么合拍。为了让这个建筑群富有吸引力,我们把它拆散成为四个塔状形体;但在二环路上观察它,依然能体验到“盛大恢弘”的气势。我们希望这四个塔状形体能够富有动感地相互连接,这个设想通过众多的联桥和诱人联想的外形得到了实现。我们希望人们最终能得到一种沉浸于360度建筑世界中的兴奋感受。

银河soho中心的设计灵感源自浩渺宇宙中的银河星云。设计师力图通过全弧线设计、四塔之间的多处连廊、逐层内收和复杂的结构布局,用现代数字技术提炼中国传统梯田的自然形态,以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将各个空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又通过借鉴中国院落的意境,创造一个内在世界。同时,它又是一个完全21世纪的现代时尚建筑,不再是刚硬的矩形街区及街区间的独立空间,而是可塑的、圆润的相互融合、分离,并通过拉伸天桥再连接,创造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运动体态。

既强调外在形态的独树一帜,又注重内在空间的有机融合,这是扎哈?哈迪德的一贯作风,也是银河soho中心的特色所在。加之该工程显著的地理位置以及建筑功能的定位,承建方中建一局发展在银河soho中心建设过程中“不走寻常路”,用自身实力构建大师的梦想,打造首都新地标。

由于设计复杂,给结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银河soho中心的主要设计特点,全弧线设计、塔楼间连廊多、无标准层且逐层内收,结构布局复杂。该工程4栋塔楼外形为不规则双曲弧线;塔楼地上部分在不同高度均有曲线形钢结构连廊连接,有的高度在15层,施工难度大;塔楼外框边线呈卵形, 4层以下外轮廓逐层向外扩张, 4层以上逐层内收,且内收幅度无明显规律性,在平面和立面上均呈不规则卵形;布局复杂,结构尺寸变化多,特别是楼层外框柱(大量无明显变化规律斜柱)、辐射结构梁和连廊结构的布置。整个工程结构范围内每层约有471根柱子,其中103根为斜柱,最大倾斜角度39.64°。复杂的设计使得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面临严峻考验,也加大了垂直运输大型机械,特别是塔吊的布置、附着顶升和后期拆除的难度。

商业CBD中心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银河SOHO的设计灵感来自规模宏大的北京,5个连续流动的形体通过桥梁连接在一起,彼此协调,成为一个无死角的流动性组合。内庭传承中国传统庭院气度,创造一个联系的开放空间。在这里,建筑不再是刚性的,而是柔性的,适应性的,流动性的。群体建筑拥有鲜明而强烈气场,在连贯的群体之中也拥有合理的私密空间。底部三层是临河和娱乐功能,之上是办公场所,顶部是可以瞭望宏伟城市的酒吧,餐厅还有咖啡厅。这些不同的功能被天衣无缝的集结在一起,联通银河SOHO 建筑本身,成为北京城市中一个重要地标。

扎哈.哈迪德室内设计风格解析.

扎哈?哈迪德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已经颇具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她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起室内空间设计。本文将视点更多的集中于扎哈?哈 迪德设计的令人瞩目的建筑作品及其室内设计,浅析扎哈对 于当带室内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室内设计;解构;未来流动 1.引言 扎哈哈迪德是现代解构主义建筑大师,也无疑是 当今世界住最受人瞩目的明星建筑是之一。她以其激 进的设计风格和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在建筑界赢得 了一席之地。扎哈哈迪德始终一如致力于推动建筑与 城市设计领域向前发展,追求一种梦幻般的,对未来 具有前瞻性的且能够贯穿于建筑设计,室内与家具设 计范畴的美感。近些年来,随着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已经颇具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于扎哈哈迪德的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在室内空间设计,甚至是产品设计。本文将视点更多的集中于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令人瞩目的建筑作品及其室内设计,浅析扎哈对于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室内设计并不是不是在建筑设计之后才开始考虑的,而是与建筑方案同构思的,正如扎哈在设计她的建筑的同时,通过计算机 建立起模型,建立起室内模型。进一步考虑室内空间设计。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阐述扎哈的的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 2.解构与破碎 2.1 维特拉消防站﹙如上图﹚ 德国维尔市维特拉家具消防站设计,是扎哈从事建筑以来的第一个建成的作品。这座消防站打破了现代建筑所推崇的“形式服从功能”的信条,表现出的则是“功能追随形式”的建筑理念。消防站的功能要求包括要求停放5辆消防车的车库和为35名消防员的辅助用房,这些辅助用房包括了餐厅,训练房,俱乐部兼会议室以及消防员的更衣室和卫生间。不安定的动感构成了此建筑的基本状态。三个相似三角形的锐角并排在一起,强化着建筑的运动状态。 室内充满动感,很多内壁,顶棚是倾斜的,门市倾斜状的拉门,内部的装饰也是简洁的,楼梯处随意伸出的金属构件,用金属包裹的墙面光滑而简洁。屋顶设计了许多方向性明确的灯带,不仅具有照明作用,也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 置身于这样动态的不安的空间之中,使人们的心理也变得晃动与不安。与消防站这样随时待命,准备外出执行任务的建筑来说,很符合建筑本身的气质与作用。 值得一说的是,这座消防站在开始使用不久后,就被迫停用。原因是内部空

扎哈哈迪德创作思想及其作品浅析

扎哈哈迪德创作思想及其作品浅析

目录 一、扎哈哈迪德 1.简介 2.主要作品 二、哈迪德的建筑思想与手法 1.哈迪德的建筑思想 (1)空间的透明性 (2)空间的流动性 2. 哈迪德的空间创造手法 (1)拼贴与破碎——水平方向的空间组织(2)层叠与转换——垂直方向的空间组织(3)折叠——水平与垂直的空间交融 3. 哈迪德的建筑与时尚 三、哈迪德主要作品收集与分析 1. 广州歌剧院 2. 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 3. 银河SOHO 四、个人启发

一、扎哈哈迪德: 1.简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利兹克建 筑奖获奖者。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 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 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 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 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2.主要作品: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 她所设计的注明日期的最优秀最著名的工程是: (1)德国的维特拉(Vitra)消防站 (2)位于莱茵河畔威尔城(Weil am Rhein)的州园艺展览馆(1993/1999 ), (3)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千年穹隆上的头部环状带( 1999 ), (4)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站和停车场(2001 ), (5)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台( 2002 ), (6)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2003)。 (7)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 (8)广州歌剧院 她还完成了如下的家具创作和内部装饰: (1)伦敦的Bitar( 1985 ),札幌的Moonsoon餐馆( 1990 ) (2)由Sawaya and Moroni制造的Z-游戏( 2002 ) 和Z-景观(Z-Scape,2000)的家具 (3)Alessi的茶城与咖啡城(2003) 她所设计的临时建筑物包括: 大阪的Folly(1990 ), 荷兰格罗宁根(Groningen)的音像馆(1990),伯明翰的Interbuild蓝图杂志馆( 1995 ),意大利罗马美蒂奇(Villa Medici)安装网(installation Meshworks,2000),英国伦敦盘旋形画廊的夏亭( 2000 ),以及西班牙巴塞罗那的R. Lopez de Heredia Vina Tondonia亭阁( 2001 )。 ——————(摘自百度百科)二、哈迪德的建筑思想与手法: 人们对于“建筑师什么”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不同时期人们对其也有

浅析扎哈的设计理念.复习过程

浅析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扎哈·哈迪德 1.简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和埃利亚·增西利斯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教席。 2004年3月21日,位于洛杉矶的海耶基金会宣布了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立兹克奖今年的得主,出生于巴格达的英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获此殊荣。此次蟾宫折桂让她创下了两个之最:该奖项创立25年以来的第一位获得大奖的女性,而且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 2.扎哈·哈迪德主要设计作品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她所设计的注明日期的最优秀最著名的工程是:德国的维特拉(Vitra)消防站和位于莱茵河畔威尔城(Weil am Rhein)的州园艺展览馆(1993/1999 ), 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千年

穹隆上的头部环状带( 1999 ),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站和停车场( 2001 ),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台( 2002 ),以及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2003)。 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的设计和广州歌剧院也是扎哈·哈迪德所创作。 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的设计 广州歌剧院 3.扎哈·哈迪德的现代主义的三种模式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 德国的维特拉消防站

(1).信仰新的结构方式 现代主义俾益自新科技,不管是空闲还是其它价值,现代主义者都可对任何资源做最有效的运用。这种 "过度"导致对全新事物、对未来、对乌托邦的超乎现实的夸大。也因此导致了形的消失,导致造形的极度简化。 (2).信仰新视点 其实我们己进入一个新世界,只是我们并未看出这点,我们仍延用被教导的旧视点。唯有真正张开眼睛、耳朵或心灵来感知自己的存在,如此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 (3).重新诠释现代主义的现实性 结合上述两者,将新的认知转化为现存造形的重组。这些新的形体成为新现实的原型,在其中,所有事物重组、溶解后重回原点。藉由新方式重现新事物,我们可建立新世界并居住其中,即使仅经由视觉。 扎哈即属上述的三种现代主义者,他并未发明新的构造或技术,却以新的诠释方法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以拆解题材和物件的方式,找出现代主义的根,塑造了全新的景观,任由观者遨游。 4.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手法 在维塔一案中扎哈证明她其实是经营空间景观的高手。语汇仍沿袭她早期的作品,但组合方式己大不同。

扎哈 哈迪德 作品赏析

北京银河SOHO商业综合体设计分析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项目名称:银河SOHO 地点:东二环朝阳门桥西南角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 建筑类型:集商业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项目 1.建筑特点 这座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北京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设计的一个主题是借鉴中国院落的思想,创造一个内在世界。而同时,这又是一个完全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不再是刚硬的矩形街区及街区之间的空间,而是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溶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运动。在建筑设计策略上,此项目通过单体的整合营造出一个壮观的整体。每栋建筑个体均有它的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平台的相互错综位移,不同层面对彼此视角的介入,产生环绕着的、引人入胜的环境。建筑在从下至上的不同层面各个方向展开,所以它是一个360度的建筑世界,没有角落也没有不平滑的过度,源自自然的启迪,建筑的外观展示了连续流动的深空间。数百米长的景观构成深远的、全角度的视野。访客可以仰望,也可以向前远眺,透过百米长的空间找到下一目标和方向。这里的关键策略是空间的流动性和导向性。当走近建筑的时候,访客会观察到光影的游戏,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转换。这个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将遵循美国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标准(LEED C&S standard),节能环保。 1.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S OHO中国委托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担纲设计,该项目将成为北京城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会给北京的天际线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建筑界的女魔头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个富裕、开明的家庭。她的父母相信教育能使人独立,在女儿身上投入了比男孩还要多的期待。她父亲一位世交的儿子是名出色的建筑师,这位邻家哥哥对年幼的哈迪德产生了极大影响。另外,母亲的品位也深深影响了哈迪德。从小,哈迪德就看着母亲在家里来“乾坤大移位”―――因为母亲又买了标新立异的新家具。 18岁,哈迪德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攻读数学系。22岁时,全家为了她的学业移居伦敦,她开始在著名的建筑学府―――伦敦建筑联盟攻读研究生。当时,她的导师是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那会儿,哈迪德的火爆脾气就很有名了,但那正是导师和同学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作品中爆发力的源泉。 当年,伦敦建筑学院的学风相当放任自流,谁也不会教她做什么和怎么去做,就是在如此自由的氛围中,她想象力的种子一颗颗萌芽了,使她成为日后最有创意的建筑师和雕塑家。 求学期间,哈迪德开始对20年代的苏联前卫艺术,包括马列维奇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感兴趣。这个流派的作品只采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抽象造型。每天对着这样的前卫艺术,哈迪德突发奇想:建筑,为什么不可以是前卫的,有漂浮感的? 1977年,哈迪德获得硕士学位后加入大都会事务所(OMA),在那里做了两年的学生和六个月的合伙人,之后创立个人工作室,开始大量参与国际竞赛。她的设计中开始出现锐角尖顶、流动丝巾一样的长弧曲线,给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浅析扎哈的设计理念.

浅析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扎哈?哈迪德 1简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 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扎哈?哈迪德1950 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和埃利亚?增西利斯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教席。 2004年3月2 1日,位于洛杉矶的海耶基金会宣布了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立兹克奖今年的得主,出生于巴格达的英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获此殊荣。此 次蟾宫折桂让她创下了两个之最:该奖项创立2 5年以来的第一位获得大奖的女性, 而且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 2 ?扎哈?哈迪德主要设计作品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她所设计的 注明日期的最优秀最著名的工程是:德国的维特拉(Vitra )消防站和位于莱茵河畔 威尔城(Weil amRhein)的州园艺展览馆(1993/1999 ),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千年穹隆上的头部环状带(1999 ),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站和停车场(2001 ),奥地 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台(2002 ),以及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2003 )。 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勺设计和广州歌剧院也是扎哈?哈迪德所创

3 ?扎哈?哈迪德的现代主义的三种模式 (1) ?信仰新的结构方式 现代主义俾益自新科技,不管是空闲还是其它价值,现代主义者都可对任 何资源做最有效的运用。这种 "过度"导致对全新事物、对未来、对乌托邦的超乎现 实的夸大。也因此导致了形的消失,导致造形的极度简化。 (2) ?信仰新视点 德 国 的维 特 拉 消 防 站 北京地标建筑银河 SOHO 勺设计 广州歌剧院

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618351719.html, 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分析 作者:王伟俊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7期 摘要:扎哈·哈迪德是建筑界瞩目的明星建筑家,她以绘画、数字计算机为设计工具,表达她超前、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扎哈在进行实践的同时也一直十分关注建筑创作理论,这使得扎哈的前卫设计理念解构主义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她的创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总结,同时能够使她保持创作的活力与激情。扎哈在空间造诣上有着与其他建筑师不同的手法,对于在建筑空间关系研究上产生了新的贡献。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手法;设计思想;解构主义 一、扎哈·哈迪德“解构主义”设计理念和思想 (一)“解构主义”的概述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可以营造建筑物优雅、柔和的外表和保持建筑物与地面若即若离的状态,达到理想的效果。 扎哈·哈迪德是世界上著名的女建筑设计师,是“解构主义”的典型代表。她的作品都有解 构理念蕴藏在其中,她提倡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对线条和块面的充分使用,作品风格柔中带有刚毅,作品风格夸张,却又不失美感,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反映出都市建筑繁复的特质和丰富的世界,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她刚毅而又带有女性柔美的性格相关。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二)“解构主义”设计理念的形成过程 1、“解构主义”的起源 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当时苏联社会经 济发展状况与欧洲有些相近,被欧洲的一些现代艺术所吸引,新的观点在苏联迅速的传播,容纳到它的苏联的艺术中去,一些艺术家将艺术直接引向抽象之路,扎哈·哈迪德的“解构主义” 设计思想由此逐渐产生。 扎哈·哈迪德的“解構主义”设计理念与她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童年时期的扎哈 痴迷于精美繁复的波斯地毯,总是专注的观察地毯的图案。扎哈的父亲送给他一面不对称的镜子,她慢慢地喜欢上了不对称。因此,在她后期的设计中,会大量的运用不对称的手法,是这些作品富有艺术的灵魂。在中学的时候,她学习了数学专业,学会把抽象几何的数学美感融入到设计中,使她的作品有了新的突破,我们可以看到复杂拓扑、双曲几何、黎曼面理论等数学的精髓。

扎哈.哈迪德室内设计风格解析

扎哈?哈迪德对当代室设计的影响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已经颇具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她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起室空间设计。本文将视点更多的集中于扎哈?哈 迪德设计的令人瞩目的建筑作品及其室设计,浅析扎哈对于 当带室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室设计;解构;未来流动 1.引言 扎哈哈迪德是现代解构主义建筑大师,也无疑是 当今世界住最受人瞩目的明星建筑是之一。她以其激 进的设计风格和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在建筑界赢得 了一席之地。扎哈哈迪德始终一如致力于推动建筑与 城市设计领域向前发展,追求一种梦幻般的,对未来 具有前瞻性的且能够贯穿于建筑设计,室与家具设计畴的美感。近些年来,随着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已经颇具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于扎哈哈迪德的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在室空间设计,甚至是产品设计。本文将视点更多的集中于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令人瞩目的建筑作品及其室设计,浅析扎哈对于当代室设计的影响。

建筑设计与室设计的关系:室设计并不是不是在建筑设计之后才开始考虑的,而是与建筑方案同构思的,正如扎哈在设计她的建筑的同时,通过计算机建 立起模型,建立起室模型。进一步考虑室空间设计。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阐述扎哈的的室设计与建筑设计。 2.解构与破碎 2.1 维特拉消防站﹙如上图﹚ 德国维尔市维特拉家具消防站设计,是扎哈从事建筑以来的第一个建成的作品。这座消防站打破了现代建筑所推崇的“形式服从功能”的信条,表现出的则是“功能追随形式”的建筑理念。消防站的功能要求包括要求停放5辆消防车的车库和为35名消防员的辅助用房,这些辅助用房包括了餐厅,训练房,俱乐部兼会议室以及消防员的更衣室和卫生间。不安定的动感构成了此建筑的基本状态。三个相似三角形的锐角并排在一起,强化着建筑的运动状态。 室充满动感,很多壁,顶棚是倾斜的,门市倾斜状的拉门,部的装饰也是简洁的,楼梯处随意伸出的金属构件,用金属包裹的墙面光滑而简洁。屋顶设计了许多方向性明确的灯带,不仅具有照明作用,也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 置身于这样动态的不安的空间之中,使人们的心理也变得晃动与不安。与消防站这样随时待命,准备外出执行任务的建筑来说,很符合建筑本身的气质与作用。 值得一说的是,这座消防站在开始使用不久后,就被迫停用。原因是部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