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基础化学

大学基础化学

大学基础化学
大学基础化学

正文:

《大学基础化学》复习

复习内容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 第三章 定量分析基础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一.气体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分压定律 二.溶液浓度表示 1. 物质的量浓度 2. 质量摩尔浓度

3. 质量分数 一.气体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适用于理想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

分子本身的体积忽略

pV=nRT 变换形式

RT

pV

m =

M r 求相对分子量

RT

pM =

ρr 求气体密度

2. 分压定律

分压概念:在一定温度和体积下,组分气体单独占据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对容器产生的压力。 道尔顿分压定律:∑1

K

p p ==

i i

p i = p 总 x i

1==∑

1

K

i i

x

i x n n

V V ==i i 总总 i x n n

p p ==i i 总

总 二.溶液浓度表示

1. 物质的量浓度c

V

n c B

B =

B

B

B M m n =

2. 质量摩尔浓度b

A

B

B m n b = 3. 质量分数 m

m w B

B =

4. 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B

B B M ρ

w =

c ρb =c B B

习题:P22

1-1、有一混合气体,总压力为150Pa ,其中N2和H2的体积分数为0.25和0.75,求N2和H2的分压。 解:

i x n n

V V ==i i 总

总 Pa

Pa 5.11215057.05.3715025.0i i H i i N 2

2=?=====?====总总总总总总p V V

p n n p x p p V V

p n n p x p i i 总

总总

1-3、用作消毒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分数为0.030,这种水溶液的密度为1.0g ?mL-1,请计算这种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

质量摩尔浓度b

A

B

B m n b = 物质的量浓度 V n c B

B =

摩尔分数

n

n x B B =

解:1L 溶液中

ρV w m w m m

m w B B B B

B ===

m ( H2O2) = 1000mL ?1.0g ?mL -1?0.030 = 30g m ( H2O) = 1000mL ?1.0g ?mL -1?(1-0.030) = 970g n ( H2O2) = m /M =30/34=0.88mol n ( H2O) = m /M = 970/18=54mol

b ( H2O2)= n/m=0.88/0.97kg = 0.91mol ?kg -1

c ( H2O2)= n/V=0.88/1L = 0.88mol ?L -1 x ( H2O2) = n/n 总= 0.88/(0.88+54) = 0.016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 基本概念 热化学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一、基本概念

状态 由一系列表征系统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的系统的一种存在形式。 重点掌握状态函数特性:

1、状态一定,则体系的状态函数一定。状态改变,状态函数也改变

2、状态函数变化值仅决定于系统的初态和终态,与变化途径无关。 二、热化学

1、化学反应热效应

定义: 在恒温恒压或恒温恒容且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称为化学反应热效应(反应热)。

注意: 主要讨论恒温恒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热效应。

1、化学反应热效应

解决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大小,引入了焓。 焓 H 焓变 ?H

标准摩尔反应焓 O m r H ?

标准摩尔生成焓 θ

m f H ? 标准摩尔燃烧焓 θm c H ?

焓 H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 U = Q + W

体积功:W = - p (V2-V1) = - p ?V Qp = ? U + p ?V

焓定义为: H= U + pV ΔH=? U + p ?V 焓变: ΔH = H2 - H1 = Qp 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O m

r H ? 化学反应中,任何物质均处于温度T 时的标准状态下,反应的摩尔反应焓变。

θ

m r ΔH

θ

标准状态

m 1mol 的热效应

r Reaction 反应 热化学标准状态

对物质的状态作统一规定:

? 气体 —— p θ(100kPa )压力下,处于理想气

体状态的气态纯物质。

? 液体和固体 —— p θ压力下的液态和固态的

纯物质。

? 溶液——p θ压力下,溶液的浓度为1mol ?L-1。

θ

m

f H ?定义 在标准状态下,由最稳定单质合成1mol 化合物时

的标准反应焓。 推断:最稳定单质的

0=?θ

m f H

注意:(1) 最稳定单质为:C(石墨),Cl2 (g) , Br2 (l) ,I2 (s),S (菱形),P (白磷)等 (2) 生成物为1mol

(3) 与聚集状态有关

θ

m

c H ?定义: 在标准状态下,由1mol 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时

的标准反应焓。 注意:

1、完全燃烧的最终产物: C →CO2(g),H →H2O (l),S →SO2 (g),N →N2 (g), Cl →HCl (aq)

2、θ

m c H ?与物质聚集状态有关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1) 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

(2) 由 θ

m f H ? 计算反应热效应 (3) 由 θm c H ? 计算反应热效应

(1) 由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

在等容或等压条件下,若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的代数和与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

r ?)

θθ)

3()2()1(m r m r m r H H H ?+?=?

实际应用:热化学方程相加减,对应的相加减。 (2)由标准摩尔生成焓 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

反应 aA + bB xX + yY

θ

θθθθm B f m A f m Y f m X f m r b a y x H H H H H ???+?=?--

∑)(B

m f B m r B θ

θH νH ?=?

例1:

298K 时反应Na(s)+ Cl2(g)→NaCl(s)的θm r H ?

=-411.1kJ·mol-1,即该温度下NaCl(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11.1kJ·mol-1。 √ 例2:

所有气体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都为零。 × 例3:

下列各种物质中,298K 时标准摩尔生成焓不为零的是. (C )。

(A)C(石墨);(B)N2(g);(C)Br(g);(D)I2(s) 习题:P66:2-2

1. 利用附录III 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

的 :

(1) Fe3O4(s)+4H2(g)→3Fe(s)+4H2O(g) (2)2NaOH(s)+CO2(g)→Na2CO3(s)+H2O(l) (3)4NH3(g)+5O2(g)→4NO(g)+6H2O(g) (4)CH3COOH(l)+2O2(g)→2CO2(g)+2H2O(l) 解:

(1) Fe3O4(s)+4H2(g)→3Fe(s)+4H2O(g)

θ

m

H f ?-1118.4 0 0 -241.8 (1) θ

m r H ? =[4?(-241.8) - (-1118.4)]

= 151.2 kJ ?mol -1

(2) θ

m r H ?= -171.8kJ ?mol -1 (3) θm r H ? = -905.4kJ ?mol -1 (4) θm r H ?= -872.9kJ ?mol -1

习题2-3 1. 已知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C2H2(g) + 5/2O2(g) → 2CO2(g) + H2O(g) θ

m

r H ?= -1246.2 kJ ?mol -1 (2)C(s) + 2H2O(g) → CO2(g) + 2H2(g); θ

m

r H ?= +90.9 kJ ?mol -1 (3)2H2O(g) → 2H2(g) + O2(g);

θ

m

r H ?= +483.6 kJ ?mol -1 求乙炔(C2H2,g)的生成热 。

解:乙炔(C2H2,g) 生成热的反应为: 2C(s)+H2(g)→C2H2(g)

1. 已知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C2H2(g) + 5/2O2(g) → 2CO2(g) + H2O(g) (2)C(s) + 2H2O(g) → CO2(g) + 2H2(g); (3)2H2O(g) → 2H2(g) + O2(g); 解:乙炔(C2H2,g) 生成热的反应为: 2C(s)+H2(g)→C2H2(g) 反应2?(1)+5?(3)为:

2C2H2(g)+8H2O (g)→4CO2(g)+10H2(g) (4) 反应[4?(2)- (4)]为:

4C(s)+2H2(g)→2C2H2(g) 解:反应[4?(2)- 2?(1)-5?(3)]/2为:

2C(s)+H2(g)→C2H2(g)

θm H f ?(C2H2,g)=2?θm r H ?(2)-θ

m r H ?(1)-2.5 ?θ

m r H ? (3)

=[2?90.9-(-1246.2) -2.5?483.6] =219.0 kJ ?mol -1 习题2-4

求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298.15 K): (1)Fe(s)+Cu2+(aq)→Fe2+(aq)+Cu(s) (2)AgCl(s)+Br -(aq)→AgBr(s)+Cl -(aq)

(3)Fe2O3(s)+6H +(aq)→2Fe3+(aq)+3H2O(l) (4)Cu2+(aq)+Zn(s) →Cu(s)+Zn2+(aq) (1) Fe(s)+Cu2+(aq)→Fe2+(aq)+Cu(s)

θ

m

H f ? 0 64.77 -89.1 0 θ

m

r H ? (1)= [-89.1-64.77] = -153.9 kJ ?mol -1 θ

m

r H ? (2)= -18.91 kJ ?mol -1 θ

m

r H ? (3)= -130.3 kJ ?mol -1 θ

m

r H ? (4)= -218.66 kJ ?mol -1 三、 化学平衡

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2. 化学平衡常数

3. 影响平衡移动因素

1. 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

1)化学平衡针对可逆反应而言 2)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特征

3)正确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4)化学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 对可逆反应:

逆正νν= 达化学平衡 组分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b B a A y Y x X )()()()(θθθc

c c c c c c

c K = b B a A y

θY x θ

X θ)()()()(p

p p p p

p p p K =

K θ

值越大,表示反应程度越大,反映越完全

(1) K θ表达式中p 、c 是平衡分压或浓度,分 别除以p θ、c θ,得相对分压或相对浓度 (2) 固体、液体的纯物质或溶剂水的浓度视 为常数,均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3) 同一反应的正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θ

θ逆

正K K /1= (4) 若同一方程式,化学计量系数变化n 倍

则: n O O

)(12K K =

2.熟练进行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1) 根据已知条件求算平衡常数; 2)根据平衡常数及已知条件计算平衡浓度(分压)、初始浓度及转化率; 3)判断反应的方向; 4)多重(同时)平衡。 规则:温度不变时

化学反应式相加,相应平衡常数相乘 化学反应式相减,相应平衡常数相除 3. 化学平衡移动

1) 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向移动。

2) 压力: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同,则增加p ,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移动。 3)温度:升高T ,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T ,反应向放热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勒夏特列原理

假如改变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力和浓度,平衡必向着能减少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习题:P68:2-10

已知下列化学反应在298.15K 时的平衡常数:

(1) CuO(s) + H2(g) = Cu(s) + H2O (g); K 1θ= 2?1015

(2) 1/2O2(g) + H2(g) = H2O(g); K 2θ = 5?1022

计算反应 CuO(s) = Cu(s) + 1/2O2(g) 的平衡常数K θ。

(1) CuO(s) + H2(g) = Cu(s) + H2O (g) (2) 1/2O2(g) + H2(g) = H2O(g)

所求反应为:CuO(s) = Cu(s) + 1/2O2(g)

解:所求反应为:反应(1)-反应(2)

8

-22

152110410

5102?=??==θθK K K θ

习题:P69:2-12

在1500K 条件下达到平衡。若始态p (NO) =150kPa ,p (O2) = 450kPa ,p (NO2) = 0;平衡时p (NO2) = 25kPa 。试计算平衡时p (NO),p (O2)的分压及标准平衡常数K θ。

解:V 、T 不变,

2NO(g) + O2(g) = 2NO2(g) 始态p 150 450 0 平衡p 25 则平衡时: p (NO) =150-25=125kPa p (O2) =450-25/2=437.5kPa 解:

2NO(g) + O2(g) = 2NO2(g) 始态p 150 450 0 平衡p 125 437.5 25

3-2

2

θ22θ2

θ2θ

101.9)

100/37.54()100/25(1)100/25(]

)/(O [](NO)/[])/(NO [?===

p p p p p p K 例:21N 2 +2

3H 2 NH 3θ

m r H ? =-46 kJ·mol -1

气体混合物处于平衡时,N2生成NH3的转化率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1) 压缩混合气体___提高___; (2) 升温_______降低____;

(3) 引入H2_____提高_________;

(4) 恒压下引入惰性气体___降低____; (5) 恒容下引入惰性气体___无变化_____。 四、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

平均反应速率

2. 反应历程与基元反应

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温度、催化剂 1、平均反应速率

t

c v B

B ??±

=等式右边 反应物 _—_ _ 生成物 _+ _ ∴对反应:

2. 反应历程与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 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经过一次化学变化就能转化为产物的反应。

基元反应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

基元反应 b

B a A c kc v =

反应级数n : b +a =n 反应速率常数k :

k ——反应的数率常数:

① 反应物浓度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② 由化学反应本身决定,是化学反应在一 定温度时的特征常数;

③ 相同条件下,k 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④ k 的数值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速率常数的单位

零级反应: υ = k(cA)0 k 的量纲为mol·dm-3·s-1 一级反应:υ = kcA ; k 的量纲为s-1 二级反应:υ = k(cA)2 k 的量纲为mol3·dm-1·s-1 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需经几步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反应 由实验得: β

αB A c kc v =

注意: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差异点在于反应物浓度上的指数不同。前者是化学计量数,后者由实验确定。 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由速率方程式可知β

αB A c kc v = 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降低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2)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RT

E A k 303.2-

lg lg a

=

T ↑, k ↑, ∴k 随T ↑ 而增大。

习题P69: 2-20

某基元反应 A + B → C ,在1.20L 溶液中,当A 为4.0 mol ,B 为3.0mol 时,v 为0.0042mol ?

L -1?s -1,计算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并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解:基元反应 的速率方程式:v = kc A c B k =v /c A c B

=0.0042/[(4.0/1.20)?(3.0/1.20)] =5.0?10-4 mol -1?L ?s -1 例:

反应A + 2B = 2C 的速率方程式为 ( D ) (A) v = k [A][B]2 (B) v = k [A][B] (C) v = k [C]2 / [A][B]2 (D) 不能根据此方程式写出 例:

已知2A = B + C 为一基元反应,则用A 的浓度变化所表示的速率方程是v = k c(A)2 。 第三章 定量分析基础 1. 定量分析的误差 2.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3.滴定分析概述 1. 定量分析的误差 误差的表示

误差产生的原因 误差的减免

误差的表示 反映准确度 绝对误差=个别测定值-真实值

%100?=

真实值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偏差的表示 反映精密度 绝对偏差=个别测定值-测定的平均值

%100?=

平均值

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

测定结果从精密度、准确度两方面评价 误差产生的原因

a A+bB

x X+y Y υ= —= —= —= —

υA υB υX υY a b x y a A+bB

x X+y Y a A+bB

x X+y Y

误差的减免

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对照试验

空白试验

仪器校准

减小偶然误差方法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2.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有效数字——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只保留一位可疑值。

有效数字表示的注意点:

1)数字“0”

2)指数表示

3)对数表示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留双”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加减法——有效位数以绝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即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字为依据。

乘除法——有效位数以相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即有效位数最少的数字为依据。

3. 滴定分析法概述

滴定分析法——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或反向滴加),根据所消耗的试剂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的量。

滴定反应的类型

1. 酸碱滴定法

2. 配位滴定法

3. 沉淀滴定法

4. 氧化还原滴定法

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1. 反应能按化学反应式定量完成(没有副反应、反应完全程度达99.9%以上)。

2. 反应能迅速完成。

3. 有合适的指示化学计量点(或终点)的方法(合适的指示剂)。

4. 无干扰主反应的杂质存在(无干扰杂质)。

滴定方式

1. 直接滴定法

2. 返滴定法

3. 置换滴定法

4. 间接滴定法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基准物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 纯度高:>99.9%

2. 性质稳定:不吸湿、不氧化、不分解

3. 组成确定:与化学式相符

4. 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保证称量时有一定的重量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1.直接配制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解后稀释至一定体积,从而求出准确浓度。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对于反应:aA + bB = cC + dD

滴定剂被测物

则:n A与n B间有关系:

n A: n B=a:b (cV)A: (cV)B=a:b

)

(1-L

mol

a

b

B

A

A

B

?

=

V

V

c

c

1000

)

(

A

?

?

=

?

=

=

=

s

B

A

s

B

s

B

B

s

B

B a

b

a

b

m

M

cV

m

M

n

m

M

n

m

m

w

P91:思考题3-5

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0.0372

25.08

6.023×10-5

100

9.18

1000.00

误差产生的原因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1.方法误差:

2.仪器误差:

3.试剂误差:

4.操作者主观误差:

1.0×108 pH=5.03

P90:习题3-8(1)

2.187×0.854+9.6×10-2-0.0326×0.00814 =1.964

2.187×0.854+9.6×10-2-0.0326×0.00814 =1.868+0.096-0.000265 =1.964

P91:习题3-13

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称取试样0.3000 g ,加入浓度为0.2500 mo1?L -1 HCl 溶液25.00 mL ,煮沸除去CO2,用浓度为0.2012 mol ?L -1的NaOH 溶液返滴定过量的酸,消耗5.84 mL ,试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CaCO3+2HCl = CO2+CaCl2 +H2O

+NaOH

= NaCl + H2O )(21

]

)(-)([2

1

)3a (NaOH NaOH -HCl HCl HCl HCl V c V c n n n ==余总CO C

s

33s

33)

()()

()(CaCO CaCO CaCO CaCO m M n m m w ?=

=

s

NaOH NaOH -HCl HCl )

3CaCO ()(2

1m M V c V c =

= %1003000

.01

.10010

)84.52012.0-00.252500.0(2

13

-?????

=84.67%

0.037225.086.023×10-5

1009.18

1000.001.0×108pH=5.03三位四位四位三位

三位

六位二位二位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完整版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 解答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2-1 什么是状态函数它有什么重要特点 2-2 什么叫热力学能、焓、熵和自由能?符号H 、S 、G 、H 、S 、G 、θf m H ?、θ c m H ?、θf m G ?、θr m H ?、θm S 、θr m S ?、θr m G ?各代表什么意义 2-3 什么是自由能判据其应用条件是什么 2-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指定单质的θf m G ?、θf m H ?、θm S 皆为零。 (2)298.15K 时,反应 O 2(g) +S(g) = SO 2(g) 的θr m G ?、θr m H ?、θr m S ?分别等于SO 2(g)的 θf m G ?、θf m H ?、θm S 。 (3)θr m G ?<0的反应必能自发进行。

2-5 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HgO 在开口容器中加热分解,若吸热22.7kJ 可形成Hg (l )50.10g ,求该反应的θ r m H ?。若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同样量的Hg (l )需吸热 多少? 解:HgO= Hg(l)+1/2O 2(g) θr m H ?=22.7×200.6/50.1=90.89 kJ·mol -1 Qv=Qp-nRT=89.65 kJ·mol -1 2-6 随温度升高,反应(1):2M(s)+O 2(g) =2MO(s)和反应(2):2C(s) +O 2(g) =2CO(g)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升高的为 (1) ,降低的为 (2) ,因此,金属氧化物MO 被硫还原反应2MO(s)+ C(s) =M(s)+ CO(g)在高温条件下 正 向自发。 2-7 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热力学能变化与热和功的关系。此关系只适用于: A.理想气体; B.封闭系统; C.孤立系统; D.敞开系统 2-8 纯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气化,该过程中增大的量是: A.蒸气压; B.汽化热; C.熵; D.吉布斯自由能 2-9 在298K 时,反应N 2(g)+3H 2(g) = 2NH 3(g),θr m H ?<0则标准状态下该反应 A.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 B.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C.高温自发; D.低温自发

(完整版)大学化学基础实验复习题

第一题选择题 1、一种钠盐可溶于水,该盐溶液加入HCl溶液后,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该盐是:(A)Na2S (B) Na2CO3(C) Na2SO3(D) Na2S2O3 (答:D) 2、将BaSO4与PbSO4分离开,宜采用: (A)NH3·H2O (B)HCl (C)H2S (D)NH4AC (答:D) 3、下列设备中,哪一种最适宜于测定原子量? (A)威尔逊云室(B)电子显微镜(C)X-射线衍射仪(D)质谱仪 (答:D) 4、王水的成分是下列哪一种混合而成?(体积比) (A)HNO3+H2SO4 (1:3) (B) H2SO4+HCl (3:1) (C) HNO3+HCl (3:1) (D) HCl+HNO3 (3:1) (答:D) 5、微量成分是指被测组分的含量为: (A)>1% (B)<0.01% (C)0.01%~1% (D)0.01%~0.001% (答:C) 6、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控制在:(A)10~20mL (B)20~30mL (C)30~40mL (D)40~50mL (答:B) 7、某溶液为无色,下列何种离子不能否定? (A)Ni2+(B)Mn2+(C)Cr3+(D)Co2+ (答:B) 8、KMnO4能稳定存在于何处?

(A)空气中(B)HCl中(C)碱液中(D)稀H2SO4溶液中 (答:D) 9、用蒸馏操作分离混合物的基本依据是下列性质的哪种差异? A密度(B)挥发度(C)溶解度(D)化学性质 (答:B) 10、在分光光度中,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4%)的光度范围是: (A)0.1~0.2 (B)0.2~0.7 (C)0.8~1.0 (D)1.1~1.2 (答:B) 11、下列哪种氢氧化物既溶于NaOH,又溶于NH3·H2O (A)Al(OH)3(B)Zn(OH)2(C)Cd(OH)2(D)Ni(OH)2 (答:B) 12、1:1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A)2mol / L (B)4mol / L (C)6mol / L (D)8mol / L (答:C) 13、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测定什么光谱: (A)原子吸收光谱(B)分子吸收光谱(C)电子吸收光谱(D)原子发射光谱(答:B)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提纯多硝基化合物通常不采用蒸馏操作; (B)减压蒸馏能用来分离固体混合物; (C)液体有机物干燥完全与否可根据是否由浑浊变澄清来判断; (D)在测熔点时,通常在接近熔点时要求升温低于1℃/min。 (答:B)

最新大学化学实验(G)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浙江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 开课学院:理学院化学系任课教师: 姓名:专业:学号: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1-2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 1.若要使吸光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最方便的做法是() A. 将待测液稀释一倍 B. 选用新的测定波长 C. 选用原厚度1/2的比色皿 D. 更换显色剂 2.用基准物质Na2C2O4标定KMnO4时,下列哪种操作时错误的?() A.锥形瓶用Na2C2O4 溶液润洗; B. 滴定管用KMnO4标液润洗 C. KMnO4标液盛放在棕色瓶中; D. KMnO4标准溶液放置一周后标定3.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变色硅胶失效后呈何种颜色?() A. 蓝色 B. 黄色 C. 红色 D. 绿色 4.可用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增加平行测试次数 D. 仪器矫正5.用基准硼砂标定HCl时,操作步骤要求加水50mL,但实际上多加了20mL,这将对HCl浓度的标定产生什么影响?()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6.(1+ 1)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A. 2mol/L B. 4mol/L C. 6mol/L D. 8mol/L 7.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一般控制在:() A. 10~20mL B. 20~30mL C. 30~40mL D. 40~50mL

8.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是() A. 纯物质 B. 标准参考物质 C. 组成恒定的物质 D. 组成一定、纯度高、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9.测定复方氢氧化铝药片中Al3+、Mg2+混合液时,EDTA滴定Al3+含量时,为了消除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配位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10.滴定操作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A. 滴定管用纯净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滴定; B. 滴定中活塞漏水; C. 滴定中往锥形瓶中加少量蒸馏水; D. 滴定管下端气泡未赶尽;11.下列器皿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 试剂瓶 B. 蒸发皿 C. 烧杯 D. 烧瓶12.下列仪器在量取或配制标准溶液前不需要润洗的是:() A. 吸量管 B. 移液管 C. 滴定管 D. 容量瓶 13.鉴定Ni2+的试剂通常是下列中的哪一种?() A.丁二酮肟 B. 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 C. 二苯基联苯胺 D. 硫脲14.实验室安全知识:因电器失火,应用下列哪种灭火器?() A. 泡沫灭火器 B. CO2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 D. CCl4灭火器1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 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CO2 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 D. 每份加入的指示剂量不同16.有效数字位数是四位的数值是:( ) A. 0.0002 B. 0.1000 C. 0.700×102 D. pH = 12.80 17.某同学用硼砂标定标准溶液实验中,溶解硼砂时,用玻棒去搅拌锥形瓶中溶液后,不经处理拿出瓶外,标定结果会:(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一定 D. 无影响18.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情况,哪些将造成系统误差:( )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分光光度计的最后有波动 C.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不准 D. 以含量为98%的硼砂标定HCl浓度19.阴离子分离鉴定实验中,Br2在CCl4层显示什么颜色?( ) A. 橙色 B. 紫红色 C. 蓝色 D. 黄色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 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 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 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 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 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2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 ..物质交换,只有 换);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 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 时油是连续相。 3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 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 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 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 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 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 数的 4

大学基础化学复习提要

大学基础化学复习提要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大学基础化学复习提要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 化学基本原理 * 热化学 * 化学平衡 * 化学反应速率 2. 化学平衡原理及应用 *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 * 沉淀平衡 * 氧化还原平衡及滴定 * 配合平衡及配合滴定 3. 物质结构 * 原子结构 * 分子结构 4. 元素化学 *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 过渡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 考试的基本题型 判断题、选择题、填充题、计算题 第一章热化学重点内容: 状态及状态函数 计算 注意点: 1、热力学标准状态:在pθ(101325Pa)压力下,理想气体、液态和固态的纯物质、1mol×L-1浓度的溶液。 2、理解时,最稳定单质是指: C(石墨 ),Cl2 (g) ,Br2 (l) ,I2 (s)等。 3、 1) 盖斯定律: 热化学方程相加减,相应的也相加减。 例1、298.15K时由于Na (g) Cl-(g)→NaCl(s)的= -770.8kJ·mol-1,则NaCl(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770.8kJ·mol-1。(×) 解:标准摩尔反应焓定义: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变。本题中Na (g) Cl-(g)不是最稳定单质。

例2、反应 Na2O(s) I2(g) ->2NaI(s) O2(g)的为( C ) (A) 2 (NaI, s) - (Na2O, s) (B) (NaI, s) - (Na2O, s) - (I2, g) (C) 2 (NaI, s) - (Na2O, s)- (I2, g) (D) (NaI, s) - (Na2O, s) 例3、已知 Zn(s) O2(g) = ZnO(s) 1= -351.5 kJ?mol-1 (1) Hg(l) O2(g) = HgO(s) 2=-90.8 kJ?mol-1 (2) Zn(s) HgO(s) = ZnO(s) Hg(l) (3) 的3为 = -260.7 kJ?mol-1 解:∵(3)=(1)-(2) ∴3 = 1 - 2 = -351.5 90.8 =-260.7 kJ?mol-1 第二章化学平衡重点内容: * 标准平衡常数 * 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计算) * 多重平衡规则 * 化学平衡移动 1、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注意 1)各种条件下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正确书写 2)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 3)能进行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根据已知条件求算平衡常数; 根据平衡常数计算c平(p平)或α。 2、多重平衡规则:温度不变时 化学反应式相加,相应平衡常数相乘 化学反应式相减,相应平衡常数相除 正反应与负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方程式前系数乘2,平衡常数取平方。 注意:和盖斯定律应用的关系式不要搞混。 3、化学平衡移动 1) 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向移动。 2) 压力: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同,则增加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移动。 3)温度: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反应向放热方向移动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版河北师范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物质的聚集态习题答案 1-1 实验室内某氦气钢瓶,内压为18 MPa ,放出部分氦气后,钢瓶减重500 kg ,瓶内氦气的压强为9.5 MPa 。假定放出气体前后钢瓶的温度不变,钢瓶原储有氦气为多少(物质的量)? 解:V 与T 一定时,n 与p 成正比, 即: mol .0026 410500MPa )5.918(MPa 183?=-总n 解得 mol 10645.25?=总n 1-2 273K和101 kPa 的1.00 dm 3干燥空气缓慢通过液态的二甲醚(CH 3OCH 3)。假定(1)通过二甲醚后的空气被二甲醚饱和且液态二甲醚损失0.0335g ;(2)被二甲醚饱和的空气的总压强仍为101kPa 。计算二甲醚在273K时的饱和蒸汽压。 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空气的物质的量:m ol 0445.0K 273K m ol dm 8.314kPa 1.00dm kPa 1011133 =?????==--空RT pV n 二甲醚的物质的量:mol 10283.7mol g 0.46g 02335.041--二甲醚?=?==M m n 二甲醚的摩尔分数:0161.00445 .010283.710283.744=+??=+=--二甲醚空二甲醚二甲醚n n n x 二甲醚的饱和蒸汽压: 1.626kPa kPa 1010161.0=?=?=p x p 二甲醚二甲醚 1-3 在273.15 K 和1.01325×105 Pa 压力下,测得某气体的密度为1.340 g ·dm -3,在一实验中测得这种气体的组成是C 79.8%和H 20.2%。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 =30.02(g·mol -1) 每分子含碳原子:30.02×0.798/12.01=1.9953≈2 每分子含氢原子:30.02×0.202/1.008=6.016≈6 即分子式为:C 2H 6 1-4 在293 K 和9.33×104 Pa 条件下,在烧瓶中称量某物质的蒸气得到下列数据,烧瓶

大学基础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基础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大学基础化学II——有机化学;物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主干基础课;4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合成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有机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材料、生物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有机化学(第二版)》共17章,按照以官能团分章的方式编排,每章最后都设置了相应的习题。教材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在选材和举例方面,注重实用性和前沿性,许多实例都来自于科研。在内容设置上,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几乎每个章节都设立了思考、引导和探究项目,可供学生讨论。还设置了拓展阅读部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机化学(第二版)》的另一特色是,引入理论计算,对每种官能团的代表化合物都拟合出形象的电子分布密度图,便于读者形象地理解化合物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 课程任务: 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能够掌握并运用一些常见重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一般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打好一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无机化学与化学原理。先修课程对学生在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和立体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等化学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可通过前期的基本了解

学习,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李艳梅等,有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 参考资料: 高坤、李瀛等,有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1. 李瀛等,有机化学质疑暨考研指导,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古练权等,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伍越寰等,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邢其毅等编著,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第三节共价键 第四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第五节有机反应中的酸碱概念 第六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七节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写法 第八节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原则 第九节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第一节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大学化学实验理论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

浙江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 开课学院:理学院化学系任课教师: 姓名:专业:学号: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1-2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 1.若要使吸光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最方便的做法是() A. 将待测液稀释一倍 B. 选用新的测定波长 C. 选用原厚度1/2的比色皿 D. 更换显色剂 2.用基准物质Na 2C 2 O 4 标定KMnO 4 时,下列哪种操作时错误的?() A.锥形瓶用Na 2C 2 O 4 溶液润洗; B. 滴定管用KMnO 4 标液润洗 C. KMnO 4标液盛放在棕色瓶中; D. KMnO 4 标准溶液放置一周后标定 3.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变色硅胶失效后呈何种颜色?() A. 蓝色 B. 黄色 C. 红色 D. 绿色 4.可用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增加平行测试次数 D. 仪器矫正5.用基准硼砂标定HCl时,操作步骤要求加水50mL,但实际上多加了20mL,这将对HCl浓度的标定产生什么影响?()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6.(1+ 1)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A. 2mol/L B. 4mol/L C. 6mol/L D. 8mol/L 7.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在滴定时,耗用体积一般控制在:() A. 10~20mL B. 20~30mL C. 30~40mL D. 40~50mL

8.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是() A. 纯物质 B. 标准参考物质 C. 组成恒定的物质 D. 组成一定、纯度高、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9.测定复方氢氧化铝药片中 Al3+、Mg2+混合液时, EDTA滴定Al3+含量时,为了消除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配位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10.滴定操作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A. 滴定管用纯净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滴定; B. 滴定中活塞漏水; C. 滴定中往锥形瓶中加少量蒸馏水; D. 滴定管下端气泡未赶尽;11.下列器皿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 试剂瓶 B. 蒸发皿 C. 烧杯 D. 烧瓶12.下列仪器在量取或配制标准溶液前不需要润洗的是:() A. 吸量管 B. 移液管 C. 滴定管 D. 容量瓶 13.鉴定Ni2+的试剂通常是下列中的哪一种?() A.丁二酮肟 B. 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 C. 二苯基联苯胺 D. 硫脲14.实验室安全知识:因电器失火,应用下列哪种灭火器?() A. 泡沫灭火器 B. CO 2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 D. CCl 4 灭火器 1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 ) 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CO 2 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 D. 每份加入的指示剂量不同16.有效数字位数是四位的数值是: ( ) A. 0.0002 B. 0.1000 C. ×102 D. pH = 17.某同学用硼砂标定标准溶液实验中,溶解硼砂时,用玻棒去搅拌锥形瓶中溶液后,不经处理拿出瓶外,标定结果会: (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一定 D. 无影响18.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情况,哪些将造成系统误差: ( )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分光光度计的最后有波动 C.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不准 D. 以含量为98%的硼砂标定HCl浓度 19.阴离子分离鉴定实验中,Br 2在CCl 4 层显示什么颜色? ( ) A. 橙色 B. 紫红色 C. 蓝色 D. 黄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笔试题及答案..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笔试题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25分) 1.下列化合物,在NaOH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 (A) PbCrO4(B) Ag2CrO4(C) BaCrO4 (D) CaCrO4 2.向酸性K2Cr2 O7溶液中加入H2O2,却未观察到蓝色物质生成,其原因肯定是D (A) 未加入乙醚,因CrO5与乙醚的加合物为蓝色 (B) 未加入戊醇,因CrO5萃取到戊醇中显蓝色 (C) 未将溶液调至碱性,因CrO5在酸性介质中分解 (D) 因K2Cr2O7和/或H2O2浓度过稀 3.实验室配制洗液,最好的方法是A (A) 向饱和K2Cr2O7溶液中加入浓硫酸(B) 将K2Cr2O7溶于热的浓硫酸 (C) 将K2Cr2O7溶于1:1硫酸(D) 将K2Cr2O7与浓硫酸共热4.滴加0.1mol/L CaCl2溶液没有沉淀生成,再滴加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 液是C (A) Na3PO4(B) Na2HPO4(C) NaH2PO4(D) 以上三种溶液均可5.从滴瓶中取少量试剂加入试管的正确操作是B (A) 将试管倾斜,滴管口贴在试管壁,再缓慢滴入试剂 (B) 将试管倾斜,滴管口距试管口约半厘米处缓慢滴入试剂 (C) 将试管垂直,滴管口伸入试管内半厘米再缓慢滴入试剂 (D) 将试管垂直,滴管口贴在试管壁,再缓慢滴入试剂 6.制备下列气体时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的是D (A) 高锰酸钾晶体与盐酸反应制氯气 (B) 块状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C) 无水碳酸钾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D) 块状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化氢 7.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欲使氯气纯化则应依次通过A (A) 饱和氯化钠和浓硫酸(B) 浓硫酸和饱和氯化钠 (C) 氢氧化钙固体和浓硫酸(D) 饱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 8.使用煤气灯涉及的操作有①打开煤气灯开关②关闭空气入口③擦燃火柴 ④点燃煤气灯⑤调节煤气灯火焰。点燃煤气灯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C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③④⑤(C) ②③①④⑤(D) ③②①④⑤ 9.能将Cr3+和Zn2+ 离子分离的溶液是B (A) NaOH (B) NH3?H2O (C) Na2CO3(D) NaHCO3 10.下列配制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C (A) SnCl2溶液:将SnCl2溶于稀盐酸后加入锡粒 (B) FeSO4溶液:将FeSO4溶于稀硫酸后放入铁钉 (C) Hg(NO3)2溶液:将Hg(NO3)2溶于稀硝酸后加入少量Hg (D) FeCl3溶液:将FeCl3溶于稀盐酸 11.由二氧化锰制锰酸钾,应选择的试剂是D (A) 王水+ KCl (B) Cl2 + KCl (C) 浓H2SO4 + KClO3(D) KOH + KClO3 12.向酸性的KI溶液中滴加过量的H2O2有灰黑色沉淀生成,不能使该沉淀消失的是C (A) 氢氧化钠溶液(B) 碘化钾溶液(C) 稀硝酸(D) 次氯酸钠溶液13.将少量KMnO4晶体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在煤气灯上小火加热一段时间后冷 却至室温,逐滴加入水,最先观察到溶液的颜色是C (A) 粉红(B) 紫色(C) 绿色(D) 黄色14.将新生成的下列化合物在空气中放置,颜色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B (A) Fe(OH)2(B) Ni(OH)2(C) Mn(OH)2(D) Co(OH)2 15.与浓盐酸作用有氯气生成的是B (A) Fe2O3 (B) Pb2O3 (C) Sb2O3 (D) Bi2O3 16.向Hg2(NO3)2溶液中滴加氨水时,生成物的颜色为B (A) 棕色(B) 灰黑色(C) 白色(D) 黄色17.下列配离子中,肯定不为蓝颜色的是B (A) Cu(NH3)42+(B) Co(NH3)62+(C) Ni(NH3)62+(D) Co(SCN)42-18.向K2Cr2O7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的颜色为C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篇一: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答案】 xt>一、大赛主题 “女性工程师储才班”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和普莱克斯公司共同发起并 管理的“虚拟班级”,旨在帮助理工科背景的女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价值,发挥“女性优势”,做好职业规划,使其成为卓越女性工程师。 为了使“储才班”吸引更多优秀的女性学生报名参和,同时能够在学 生们中获得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专注于女性的职业角色和思 维模式”的理念得以重视和发扬,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储才班”班级 班训(口号)和班标(logo)征集大赛。 二、参赛要求 1、面向对象:华东理工大学全体学生 2、出现以下情况,自动免除参赛资格:违背法律和法规;内容不健康;涉嫌舞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不属实,弄虚作假;组委 会认为的其他不当行为。 三、、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主题围绕华理工科女性、化工工程师、领导力精英素质、普莱克斯企业文化等元素。 【班训】主题突出,简洁易懂,积极健康,反映班级精神、班级特点、班级目标 【班标】设计新颖,图案简介,内涵丰富,体现创新及良好的艺术 修养 2、提交要求:

【班训】作品以电子版(word)上交,字数少于16字,配以200 字以内的文字说明 【班标】作品以jpg格式上交,2mb以内,请另外附上电子版设计 说明,班标的设计可使用于名片、网站、文件纸和对外宣传册,在 较小尺寸的情况下仍能轻易识别。 四、大赛安排 2月下旬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通知; 3月20日-3月23日通过网络投票和公司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最终采用的班标班训,被采用者获得金奖,金奖采用者将获得奖金1000元/作品。其余参赛者分别获银奖(500元/作品)和提名奖。 五、奖项设置 金奖2名(班训、班标比赛各一名,奖金1000元/作品),银奖4 名(各2名,奖金500元/作品),提名奖若干名。 【篇二: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专业2016年考研经验】ss=txt>研经验 有机化学今年情况:划线是51 51 100 100 330,最高分 417(一 女生被院长招走)最低分330,官方预招43个,去了55人复试, 结果有14个人复试不及格,所以就招了39,至于后面有没有调剂我 不得而知,复试后排名和初试排名还是有一些变化的,刷的最高分 是400分,所以复试很重要。 选学校: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是华东化工学院,顾名思义化工很强,这个全国 都公认的,即使世纪初的这十几年没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华理还是第一大院,也是最好的院这毋庸置疑。而现在华理的校 长是搞药学的,所以近些年华理的药学院和生工学院很强势,下来 就是有机化学专业所在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院了,前几个就不说了,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1)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1)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2-1 什么是状态函数?它有什么重要特点? 2-2 什么叫热力学能、焓、熵和自由能?符号H 、S 、G 、?H 、?S 、?G 、θ f m H ?、θc m H ?、θf m G ?、θr m H ?、θm S 、 θr m S ?、θr m G ?各代表什么意义? 2-3 什么是自由能判据?其应用条件是什么? 2-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指定单质的θf m G ?、θf m H ?、θm S 皆为零。 (2)298.15K 时,反应 O 2(g) +S(g) = SO 2(g) 的 θr m G ?、θ r m H ?、θr m S ?分别等于SO 2(g)的θf m G ?、θf m H ?、θm S 。 (3)θr m G ?<0的反应必能自发进行。 2-5 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HgO 在开口容器中加热分解,若吸热22.7kJ 可形成Hg (l )50.10g ,求该反应的θ r m H ?。若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 同样量的Hg (l )需吸热多少? 解:HgO= Hg(l)+1/2O 2(g) θ r m H ?=22.7×200.6/50.1=90.89 kJ·mol -1 Qv=Qp-nRT=89.65 kJ·mol -1 2-6 随温度升高,反应(1):2M(s)+O 2(g) =2MO(s)和反应(2):2C(s) +O 2(g) =2CO(g)的摩尔吉布

斯自由能升高的为 (1) ,降低的为 (2) ,因此,金属氧化物MO 被硫还原反应2MO(s)+ C(s) =M(s)+ CO(g)在高温条件下 正 向自发。 2-7 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热力学能变化与热和功的关系。此关系只适用于: A.理想气体; B.封闭系统; C.孤立系统; D.敞开系统 2-8 纯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气化,该过程中增大的量是: A.蒸气压; B.汽化热; C.熵; D.吉布斯自由能 2-9 在298K 时,反应N 2(g)+3H 2(g) = 2NH 3(g), θr m H ?<0则标准状态下该反应 A.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 B.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C.高温自发; D.低温自发 2-10 298K ,标准状态下,1.00g 金属镁在定压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MgO(s),放热24.7kJ 。则θ f m H ?(MgO ,298K )等于 600.21 kJ·mol -1 。已知M(Mg)=24.3g ﹒mol -1。 2-11 已知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 (1) Cu 2O(s) +1/2O 2(g)2CuO(s) θ m r H ?= -146.02kJ·mol -1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 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安息香的合成及表征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112 班 同组人员钟坤徐再鸿何德维刘洪念熊泽雨 学号1108110391 1108110375 1108110384 1108110379 1108110389 指导老师郭妤老师 实验时间:2013年12月5日

安息香的合成及表征 前言 1943年Ukai等发现噻唑盐具有和氰负离子相同的催化性能,同样可以用作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维生素B1(VB1)在碱性条件下可生成噻唑盐,因此容易获得的VB1可作为催化剂用来进行安息香缩合反应。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VB1催化反应产率低且不稳定,重复性差。何强芳通过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pH值、VB1用量、反应物料加入方式对糠偶姻合成的影响,改进了VB1催化糠醛缩合生成糠偶姻的反应条件: 常温下糠醛与VB1的质量比为20∶1-15∶1,滴加2.5mol/L NaOH使溶液pH 值为8-9,然后65-75℃回流反应60-90 min,产率可达74.16% -76.19%。 安息香缩合反应一般采用氰化钾(钠)作催化剂,是在碳负离子作用下,两分子苯甲醛缩合生成二苯羟乙酮。但氰化物是剧毒品,易对人体危害,操作困难,且“三废”处理困难。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辅酶维生素B1代替氰化物作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以维生素B1作催化剂具有操作简单,节省原料,耗时短,污染轻等特点。 芳香醛在氰化钠(氰化钾)作用下,分子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α-羟酮,称为安息香缩合反应。氰离子几乎是专一的催化剂。反应共同使用的溶剂是醇的水溶液。使用氰化四丁基铵作催化剂,则反应可在水中顺利进行。 安息香缩合最典型、最简单的例子是苯甲醛的缩合反应。 2 C6H5CHO CN- C2H5OH-H2O C6H5CH OH C O C6H5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本章总目标: 1:掌握四个重要的热力学函数及相关的计算。 2:会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3: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含义,初步学会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了解与化学热力学有关的十个基本概念(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孤立体系、环境、状态、状态函数、过程、途径、体积功、热力学能),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U=Q-W)和计算。 第二节:热化学 1:掌握化学反应热的相关概念: ○1反应热——指恒压或恒容而且体系只做体积功不做其它功的条件下,当一个化学反应发生后,若使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物的起始温度,这时体系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2标准生成热——某温度下,由处于标准状态的各元素的指定单

质生成标准状态的1mol 某纯物质的热效应。符号f m H θ ?,单位:1 J mol -?或1kJ mol -?)。 ○ 3燃烧热——在100kPa 的压强下1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符号:c m H θ?;单位:1kJ mol -?。 2:掌握恒容反应热△U=Q v -W;恒压反应热Q p =△H 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的关系:p V Q Q nRT =+? 3:掌握盖斯定律内容及应用 ○ 1内容:一个化学反应若能分解成几步来完成,总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各步反应的热效应之和。 ○ 2学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从键能估算反应热。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1:了解化学热力学中的四个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 2:重点掌握吉——赫公式r m r m r m G H T S θθθ ?=?-?的意义及计算。 3;建立混乱度、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反应自由能和标准熵以及标准摩尔反应熵的概念,并学会对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做初步的讨论会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断反应的自发性。

大学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网络课程第一讲《电子效应及其应用》 刘革平 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场效应等 一.诱导效应 1.基础知识 存在于不同的原子形成的极性共价键中如: X d- ←A d+ 在多原子分子中,这种极性还可以沿着分子链进行传递 X d- ←A d+ ←B dd+ ←C ddd+ Y d+→A d- →B dd- →C ddd- 由于原子或原子团电负性的影响,引起分子中电子云沿σ键传递的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这种效应经过三个原子后其影响就很小 诱导效应的方向,是以氢原子作为标准。用-I表示 Y d+ →d-CR3H—CR3 X d- ←d+CR3 +I效应比较标准-I 效应 +I诱导效应与-I诱导效应相反。具有+I效应的原子或原子团与碳原子成键后,可使电子云偏向该碳原子。正诱导效应用+I表示。例:

C C H H C H3C H3 常见的具有+I 效应的基团有: ―O―>(CH3)3C―>(CH3)2CH―>CH3CH2―>CH3―>D― 常见的具有-I效应的基团有: ―CN,―NO2>―F >―Cl >―Br >―I >RO―>C6H5―>CH2=CH― 一般来说,诱导效应的强弱变化有以下规律: A.同一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层的增加而吸电子诱导效应降低。如: —F > —Cl > —Br > —I —OR > —SR —NR2 > —PR2 B.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吸电子诱导效应增加。如: —F > —OR > —NR2 > —CR3 C.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以s轨道成分多者吸电子能力强。(sp>sp2>sp3)反映在基团方向时,如: D.带正电荷的基团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带负电荷的基团具有给电子诱导效应。与硫直接相连的原子,具有共价键,有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上面为静态分子中所表现出来的诱导效应,称静态诱导效应,它仅与键本身的极性有关。另外,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分子受到许多外界条件的影响,例另一分子的影响,其它进攻试剂的影响,溶剂的影响等等。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分子会发生诱导极化,这种在外界电场影响下在化学反应时才表现出来的诱导效应称为动态诱导效应。动态诱导效应往往是有机反应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2.应用

化学基础实验基本内容 -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中山大学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基本要求 一、考试形式及命题 1、化学实验理论考试(30%) (1)考试内容 含无机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包括误差理论、数据处理、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电和气的使用、重要常规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常规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的实验操作规范、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等。 (2)考试形式:闭卷。 (3)考试时间:2小时。 (4)考题形式:1)单项选择题;2)填空题;3)实验设计题。 2、化学实验操作考试(70%) 每个组的实验操作题不同,但应考察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基本化学计算、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能力,常规小型仪器的使用、图谱解习,实验总结与报告能力。 实验操作考试地点:珠海校区基础化学实验大楼。 二、实验竞赛分组 本次竞赛有8个队参加,每个队由若干名学生组成。竞赛分为三个大组,每大组做同一个实验。 三、获奖比例 综合实验笔试和实验操作竞赛成绩,每个大组评定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根据每个大组全部学生的竞赛总成绩(实验理论笔试和实验操作竞赛)排名,确定3个团体奖,即冠军、亚军和季军。 四、竞赛基本要求 见附件:基础化学实验内容。

附件: 基础化学实验内容 一、目的 1、能力培养 (1)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正确使用仪器,获得正确可靠的实验结果,以达到用实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2)准确观察现象,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 (3)选择试剂,仪器,实验方法,获得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4)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图谱解析,综合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5)使用手册,工具书,多媒体技术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素质培养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 (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创新开拓精神。 (3)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二、操作及技术 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干燥 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和校正 电子台秤、电子天平的使用 溶液的配制 滤纸和其它滤器的使用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吉林大学版)第1_2_3_章 第1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1.2 习题及详解 一.判断题 1. 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2. 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3. 由于CaCO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CaCO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4.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 5. 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的ΔS大大增 加。 (×)6. ΔH, Δ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ΔG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7. 凡ΔGθ大于零的过程都不能自发进行。(×) 8. 273K,101.325KPa下,水凝结为冰,其过程的ΔS<0, ΔG=0。 (√) 9.反应Fe3O4(s)+4H2(g) → 3Fe(s)+4 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 2 4 4 (/) (/) H O T H p p K p p θ θ θ = 。 (√) 10.反应2NO+O2→2NO2的速率方程式是: ) ( ) ( 2 2O c NO kc v? = ,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 二.选择题 1. 某气体系统经途径1和2膨胀到相同的终态,两个变化过程所作的体积功相等且无非体积功,则两过程( B ) A.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知,依吉布斯公式无法判断ΔG是否相等 B.ΔH相等 C.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不相等 D.以上选项均正确 2. 已知 CuCl2(s)+Cu(s)→2CuCl(s) Δr H mΘ(1) =170KJ?mol-1 Cu(s)+Cl2(g) → CuCl2(s) Δr H mΘ(2) =-206KJ?mol-1 则Δf H mΘ(CuCl,s)应为( D )KJ.mol-1 A.36 B. -36 C.18 D.-18 3. 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AgBr(s)的Δf H mΘ的是( B ) A.Ag(s)+1/2Br2(g)→ AgBr(s) B.Ag(s)+1/2Br2(l)→AgBr(s) C.2Ag(s)+Br2(l)→ 2AgBr(s) D.Ag+(aq)+Br-(aq)→ AgBr(s) 4. 298K下,对参考态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 B.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 C.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

【北京大学】《医用基础化学》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与缓冲溶液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与缓冲溶液 第一节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electrolyte )在化学和生产中经常遇到,与人体的关系也很密切。它常以一定浓度的离子形式广泛存在于人的体液和组织液中,如Na +、K +、Ca 2+、Mg 2+、Cl ﹣、HCO 3-、HPO 42﹣、H 2PO 4﹣、SO 42﹣等,其含量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电解质溶液的有关性质,对医学科学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一、解离度 电解质是指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可以分为强电解质(strong electrolyte )和弱电解质(weak electrolyte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解离或近乎全部解离成离子,以水合离子的状态存在,如NaCl 和HCl 等。 NaCl ?? →Na ++Cl ﹣ HCl ?? →H ++Cl ﹣ 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解离成离子,大部分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其解离过程是可逆的,在溶液中存在一个动态平衡,如HAc 与NH 3·H 2O 等。 HAc H + + Ac ﹣ NH 3 + H 2O NH 4+ + OH ﹣ 电解质的解离程度通常用解离度(degree of dissociation)α来表示。解离度是指电解质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分子数和原有分子总数之比,表示为: 100%α=?已解离的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 (2-1) 例如:在25℃时,0.10mol ·L -1HAc 的α=1.34%,表示在溶液中,每10000个HAc 分子中有134个解离成H +和Ac -。电解质的解离度与溶质和溶剂的极性强弱、溶液的浓度以及温度有关。 对于不同的电解质,其解离度的大小差别很大。一般将质量摩尔浓度为0.10mol ·㎏-1的电解质溶液中解离度大于30%的称为强电解质,解离度小于5%的称为弱电解质,介于30%和5%之间的称为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