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65例临床体会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65例临床体会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65例临床体会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65例临床体会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65例临床体会

目的提倡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湖北省京山县妇幼保健院分娩总人数中出现的65例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5例窒息新生儿,64例经过新法复苏抢救成活,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可以降低窒息病死率,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新生儿;窒息;复苏

新生儿窒息是指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1],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预后与窒息的严重程度、复苏是否及时、措施是否得当有关, 所以及时有效地复苏窒息新生儿,对改善新生儿预后及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极其重要,现将本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分娩总人数中出现的65例新生儿窒息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标准[2],本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有65例新生儿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生后1分钟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为重度窒息,其中轻度窒息52例,重度窒息13例。

1.2症状或体征65例中气急、呼吸困难50例,呼吸不规则18例,呼吸暂停6例,不哭10例,面色苍白5例,肌张力低下18例,发绀56例。

1.3复苏方法确保分娩现场,至少有1名受过新生儿新法复苏培训并掌握复苏技术的专业人员,采用美国新生儿学会(AAP)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发的新生儿复苏项目(NRP)ABCD步骤进行复苏[3],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评估贯穿整个复苏过程。根据呼吸、心率、肤色3个体征不断重复评价,并以此进一步决策和措施,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完成复苏。

1.3.1A——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胎儿娩出前,准备好已经预热的红外辐射抢救台以及包被等物品,娩出后立即擦干身体,置于温暖的抢救台上,摆正体位,清理呼吸道,吸净鼻腔、口腔的羊水及分泌物,擦干全身,給予刺激,必要时供氧。

1.3.2B——呼吸100%氧浓度面罩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正压人工呼吸,呼吸频率40~60次/min,效果不明显考虑气管插管。肺部人工通气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步骤,贯穿复苏过程的始终。

1.3.3C——循环胸外按压,有效人工呼吸30秒后,仍无心跳或心率持续<60次/min,实施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前后胸直径的1/3,胸外按压一定要伴有正压人工呼吸,每3次胸外按压后,正压人工呼吸一次,共计每分钟30次呼吸和90次心脏按压。

3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

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窒息(ICD-10: P21.9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 2. 出生时有严重呼吸抑制、至生后1min仍不能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包括持续至出生后5min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或出生时Apgar评分不低、但至出生后5min降至≤7分者; 3.脐动脉血气分析:pH<7.15; 4. 除外其他引起低Apgar评分的病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窒息复苏治疗:根据出生窒息情况进行合理复苏,包

括气管插管。依照具体流程图进行。 2.基础治疗:维持适中环境温度、合理给氧、呼吸支持; 3.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治疗:改善脑、心、肾、肺、胃肠、肝等组织脏器损伤,并对症支持治疗。 4.控制并减轻脑水肿; 5.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6.预防或治疗DIC; 7.评估及随访组织脏器损伤程度及预后,尤其神经系统。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儿窒息ICD-10: P21.900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和血糖; (3)血生化全套、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头颅超声。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新生儿窒息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临产后如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宫内窘迫立即向家属交代病情,同时通 知二线值班医生采取适当措施纠正缺氧状态,根据具体情况尽快结束 分娩。二线值班医生接通知后10分钟到场。 2、阴道分娩准备接生时,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接通知 后5分钟内到场并做好窒息复苏准备工作。 3、剖宫产术中估计新生儿会发生窒息者,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新生 儿科医生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到达手术室,做好窒息准备工作。 4、新生儿科医生到产房或手术室后立即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小组, 以备用。抢救小组成员由包括新生儿科医生在内的至少3人组成,并 做好分工,由新生儿科医生领导。 5、病房发生窒息护士立即抱入产房行初步复苏,同时通知产科值班医生 及新生儿科医生。 6、发生新生儿窒息后,严格按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实施抢救。新生儿出生 5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者,立即通知新生儿科主任到场指挥抢救。 并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 7、窒息复苏10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是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组织 我院抢救小组到场。并再次向家属交待病情。必要时联系转院。 8、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转儿科进一步诊治。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师,组成抢救小组进行抢救。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心率<100次/分,给正压人工通气,心率<60次/分,胸外按压30秒,心率<60次/分,遵医嘱给予药物复苏,评价心率<60次/分,应配合麻醉师气管插管药物复苏,心率>60次/分,停止胸外按压,继续正压通气,如心率>100次/分,停止正压人工通气,评价皮肤颜色,四肢青紫或红润,继续观察紫绀、给氧、病情变化。 (三)准备各种抢救药物器械。 (四)复苏后,严密观察生命征及病情变化,加强保暖,做好记录。 【程序】 发现患儿呼吸暂停、心率小于100次/分 ↓ 检查,呼叫医生,摆好体位,垫高头肩部1.5—2cm, 置于鼻吸气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先口后鼻 ↓

新生儿窒息32例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32例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产科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3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观察患儿情况。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31.3%、25%,重度窒息中羊水过少、早产、有妊娠合并症者居前三位。结论: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别是胎盘功能状况和脐带因素,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重点监护,及时防治胎儿窘迫。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脐带;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min 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3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无畸形新生儿568例,孕周37~44孕周,年龄22岁~35岁,发生新生儿窒息32例,窒息发生率5.6%。其中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8例、无死亡病例。 1.2 窒息诊断标准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若出生后1min评分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以下者,也属窒息[1]。 1.3 方法对本组32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各因素的判断标准分别是:(1)脐带因素,脐带过短、脱垂、缠绕、扭转打结等;(2)羊水过少(除外胎膜早破),临产前B超提示羊水暗区≤2cm,或产时见羊水160次/min,或羊水有胎粪污染,或胎儿监护出现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其中本组脐带因素10例,占31.3%;羊水过少8例,占25%;臀牵引4例,占12.5%;第二产程延长5例,占15.6%;过强宫缩:指急产(总产程<3 h)或(和)第二产程短(<20 min),包括静脉点滴催产素引、催产所致,4例,占12.5%。胎膜早破1例,占 3.1%。 2.2 结果分析上述几种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临床因素以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早产、产程异常、胎膜早破、妊高征为主。但各种临床因素分娩的病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轻重情况则有所不同,以羊水过少、妊高征、早产、产程异常、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措施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窒息的存活率及治愈率。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疗效标准,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州医院产科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措施。结果存活率及治愈率为80%。结论快速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临床抢救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状态,需要紧急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目前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虽然不断改进,但由于窒息程度不同,可引起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因此,快速有效的复苏是挽救新生儿生命的关键,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治愈率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由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进行了20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现将抢救和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11例,女9例。胎龄小于37周者4例,37周到42周者12例,大于42周者4例。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g者5例,

2500g~3000g者13例,4000g者2例。其中剖宫产10例,顺产或会阴侧切助产7例,臂抽产3例。20例均有窒息史,新生儿窒息按缺氧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类。轻度窒息8例(Apgar氏评分4~7分),重度窒息12例(Apgar氏评分0~3分)。住院天数共120天;平均住院天数6天。 1.2临床表现除有缺氧、窒息症状外,主要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惊厥,面色青灰或紫绀、尖叫、烦躁,肌张力增强或减弱、呕吐。20例中12例重度窒息经过复苏抢救成功治愈8例,死亡4例(包括1例呼吸衰竭,1例吸入性肺炎,1例颅内出血和1例肺不张)。 2治疗方法 对20例新生儿窒息采取快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严防窒息再次发生极为重要。20例患儿均经过吸痰、复苏囊复苏、吸氧抢救治疗,其中12例经脐静脉给药,8例经人工呼吸加心外按摩。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复苏囊复苏、吸氧、保暖很重要。 2.1先吸净口、咽、喉、鼻腔粘液、置保暖台上。 2.2Apgar氏评分差及疑有胎粪吸入者,应插管吸痰,未将呼吸道清除干净前,不得刺激呼吸,必要时给氧吸入。 2.3呼吸抑制,心率慢,肌肉松弛先给碳酸氢钠或呼吸兴奋剂,由脐静脉开放给药。 2.4心率低于80次/分者可作心外按摩,无好转时给肾上腺素,按新生儿体重给不同剂量皮下注射。 2.5心率大于100次/分,皮肤转好后要注意能量的补充,预防

40例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40例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产科的临床治疗方法作一分析。方法:选择医院产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严格遵循抢救步骤进行抢救,并对抢救效果进行评价。结果:40例窒息患儿有33例属于轻度窒息,通过积极抢救成功复苏,另7例患儿属于重度窒息,在进行积极、有效、严格的复苏抢救后及时转往儿科行对症支持治疗,资料随访可见此7例重度窒息患儿的临床症状也得到理想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轻,发现时间越早,抢救效果越佳,产科临床应该加强对新生儿各项指标的监测,以便能早期发现并有效防控窒息,以促进患儿的生命安全。 标签:新生儿窒息;产科;治疗;效果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若新生儿窒息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会诱发患儿血糖异常,易导致患儿死亡或致残,因此,早期对窒息患儿给予科学、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尤为重要[1]。本研究便将医院产科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窒息患儿的临床抢救措施与抢救效果,现作如下报道,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根据患儿窒息严重程度(新生儿窒息患儿的窒息严重程度根据第7版《实用新生儿学》中关于Apgar评分进行判断,轻度窒息:1 min Apgar评分在4~7分之间;重度窒息:1 min Apgar评分在0~3分之间)分为轻度窒息33例,重度窒息7例。男女比例23∶17,出生体重2750~4280 g,平均体重(3170±440)g;其中自然分娩17例,胎吸产8例,剖宫产15例。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在接受本次研究前,均已排除孕产妇妊娠期有高血压病史者、有服药史,因其他疾病造成脑损伤的新生儿。 1.2 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 通过本次实践研究,总结出如下几点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1)胎位异常。胎位异常不仅易造成新生儿窒息,还会导致难产,例如持续性枕横(后)位,经常会引起新生儿窒息,临床需提高重视。(2)脐带因素。脐带过短、脐带绕颈、脐带脱垂、脐带扭转、脐带打结、脐带受压等脐带异常现象,均有可能导致胎儿在宫内因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缺氧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新生儿窒息。因此,在产前完善各项检查,密切观察胎心和羊水状态异常,也是临床产科需注意的重点。(3)胎盘功能不全。胎盘功能不全主要指胎盘绒毛间发生老化、血栓、梗死等症状,导致血、氧、营养等循环发生障碍,最终引起胎儿缺氧,胎儿娩出后便会发展为新生儿窒息。针对胎盘功能不全者,在产前做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65例临床体会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65例临床体会 目的提倡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湖北省京山县妇幼保健院分娩总人数中出现的65例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5例窒息新生儿,64例经过新法复苏抢救成活,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可以降低窒息病死率,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新生儿;窒息;复苏 新生儿窒息是指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1],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预后与窒息的严重程度、复苏是否及时、措施是否得当有关, 所以及时有效地复苏窒息新生儿,对改善新生儿预后及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极其重要,现将本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分娩总人数中出现的65例新生儿窒息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标准[2],本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有65例新生儿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生后1分钟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为重度窒息,其中轻度窒息52例,重度窒息13例。 1.2症状或体征65例中气急、呼吸困难50例,呼吸不规则18例,呼吸暂停6例,不哭10例,面色苍白5例,肌张力低下18例,发绀56例。 1.3复苏方法确保分娩现场,至少有1名受过新生儿新法复苏培训并掌握复苏技术的专业人员,采用美国新生儿学会(AAP)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发的新生儿复苏项目(NRP)ABCD步骤进行复苏[3],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评估贯穿整个复苏过程。根据呼吸、心率、肤色3个体征不断重复评价,并以此进一步决策和措施,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完成复苏。 1.3.1A——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胎儿娩出前,准备好已经预热的红外辐射抢救台以及包被等物品,娩出后立即擦干身体,置于温暖的抢救台上,摆正体位,清理呼吸道,吸净鼻腔、口腔的羊水及分泌物,擦干全身,給予刺激,必要时供氧。 1.3.2B——呼吸100%氧浓度面罩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正压人工呼吸,呼吸频率40~60次/min,效果不明显考虑气管插管。肺部人工通气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步骤,贯穿复苏过程的始终。 1.3.3C——循环胸外按压,有效人工呼吸30秒后,仍无心跳或心率持续<60次/min,实施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前后胸直径的1/3,胸外按压一定要伴有正压人工呼吸,每3次胸外按压后,正压人工呼吸一次,共计每分钟30次呼吸和90次心脏按压。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一、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 1、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与复训制度,确保每位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培训。 2、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设备,设备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保持设备无损,处于功能状态。 3、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药品,药品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并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短缺时应及时补全。 4、产房、手术室均张贴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图。 5、产、儿科密切协作,新生儿娩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及时转诊和治疗。 6、做好抢救现场记录工作,认真详实填写复苏现场记录表,记录抢救过程。 7、严格执行新生儿转运程序。危重婴儿转诊时应备转运车,新生儿医生护送,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并做好转诊记录。 8、危重新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应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 二、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协作

1、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儿科医务人员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儿科联合查房,儿(新生儿)科医生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 3、儿(新生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论。 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儿(新手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 5、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儿(新生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理和抢救。 6、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儿(新生儿)科监护病房,由儿(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 7、产、儿(新生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 8、产、儿(新生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三、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考核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就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分娩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就是造成伤残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主要护理问题 1.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羊水、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有关。 2.体温过低——与缺氧、环境温度低下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恐惧(家长)——与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维持自主呼吸: (1)复苏: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 A就是通畅气道:①保暖;②减少散热;③安置体位;④清除呼吸道。 B就是建立呼吸:①触觉刺激;②复苏器加压给氧;③喉镜下经喉气管插管。 C就是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D就是药物治疗: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 E就是评价。 (2)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2.保暖: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或用暖水袋保暖,维持体温36、5-37℃。 3.预防感染: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操作,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4.安慰家长: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减轻家长恐惧心理。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一般指感染肺炎而言,发生在宫内与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污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者,称宫内感染性肺炎,但更多的就是出生后由细菌或病毒所致。新生儿肺炎就是新生儿最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早期呼吸道症状与体征都不明显,尤其就是早产儿。 (一)护理常规按新生儿疾病一般常规护理。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与吸入物 1、对痰多不易咳出者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拍击背部:由上而下,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易于进入大气道。 (2)遵医嘱行雾化吸入,以湿化呼吸道分泌物。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一、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 1、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与复训制度,确保每位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培训。 2、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设备,设备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保持设备无损,处于功能状态。 3、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药品,药品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并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短缺时应及时补全。 4、产房、手术室均张贴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图。 5、产、儿科密切协作,新生儿娩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及时转诊和治疗。 6、做好抢救现场记录工作,认真详实填写复苏现场记录表,记录抢救过程。 7、严格执行新生儿转运程序。危重婴儿转诊时应备转运车,新生儿医生护送,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并做好转诊记录。 8、危重新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应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 二、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协作 1、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儿科医务人员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儿科联合查房,儿(新生儿)科医生

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 3、儿(新生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论。 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儿(新手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 5、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儿(新生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理和抢救。 6、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儿(新生儿)科监护病房,由儿(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 7、产、儿(新生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 8、产、儿(新生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 三、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考核 1、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纳入科室质量考核管理。 2、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工作考核和评定。 3、每年对产、儿(新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参与复苏的麻醉人员等考核一次,不合格者予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停岗学习,直至合格后方可上岗。补考不合格者,其本人及所在科室本年度内取消优秀个人及科室的评选资格。 4、对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及药品每月至少抽查一

临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毕业论文

临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摘要】新生儿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的婴儿。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分钟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严重窒息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是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护理 1、病因和发病机理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宫环境和分娩过程密切相关,凡能影响母体 和胎儿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因素都会造成窒息。 1」母亲因素母亲患糖尿病、严重贫血和心肾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患妊娠高血压胎盘异常等产科疾病,吸毒,吸烟,母亲年龄大于35或小于16多胎妊娠。 1.2分娩因素因脐带打结.受压?绕颈?脱垂等造成脐带血流中断,难产?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胎头吸引等,产程中麻醉剂等使用不当。 1.3胎儿因素各种高危新生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 有严重先天畸形的新生儿,羊水或胎粪吸入者,宫感染所致神经系统受损。

2、临床资料 我院儿科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新生儿窒息328 例,在328例新生儿窒息中,轻度窒息277例,重度窒息18例,重度窒息中有3例发生并发症:轻度缺血缺氧性脑病18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2例,肺透明膜病2例,1例因颅岀血而死亡。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妊娠晚期和分娩过程中,由于缺氧或缺氧引起的各种脏器—系列的生理改变,胎儿出生后1 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可按新生儿出生后1 minApgar评分法来衡量窒息的轻重程度。Apgar 评分标准容包括:①皮肤颜色;②呼吸;③ 肌力;④喉反射;⑤心率五项来确定。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若出生后1 min 评分8?10分而数分钟后降至7分以下也属窒息。 3、窒息诊断标准; 可按新生儿生后1 minApgar评分法来衡量窒息的轻重程度。 4?7分为轻度窒息,症状体征是,(1)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2)呼吸浅表或不规律。(3)心跳规则,强而有力,心率80?120 次/分钟。(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力好。(5)喉反射存在。0?3分为重度窒息症状体征是,(1)皮肤苍白,口唇暗紫。(2)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3)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钟,且弱。(4)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力松弛。(5)喉反射消失。如生后1 min 评8?10分,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也属窒息。并发症缺氧缺血可造成多器官受损,但不同组织细胞对缺氧的易感性各异,其中脑细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2016/09/24 06:32:37 儿科助手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新生儿窒息(asphyxia)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新生儿窒息诊断大多仍单独使用Apgar评分〃国内已有学者提出重新认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问题及应正确认识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价值。 一、关于新生儿窒息诊断的变迁 1.Apgar评分的应用 Apgar评分是由Dr.VirginiaApgar在1953年提出来的用于快速评估新生儿生后一般状况的方法。Apgar评分由5项体征组成〃5项体征中的每一项授予分值0、1或2〃然后将5项分值相加〃即为Apgar评分的分值。Apgar 评分作为评估新生儿出生时生命状况和复苏效果是一种简捷实用的初筛指标。 但是〃近20余年人们对Apgar评分的诊断价值不断提出质疑:(1)Apgar评分虽可识别新生儿有无抑制〃但不能区别抑制的病因;(2)低Apgar评分并不等同于窒息〃低评分的原因可能不是宫内缺氧;(3)早产儿由于肌张力弱和对刺激反应差〃其Apgar评分可低于正常;(4)没有突出呼吸抑制〃把相同的分值赋予了重要性并不相等的5个成分;(5)1minApgar评分与患儿远期预后无明显相关性〃5mim低评分与预后相关性更强;(6)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敏感度高而特异度低〃常导致窒息诊断扩大化。而且〃国内部分医疗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执行评分〃个体主观影响较大〃降低了评分的可靠性。 Apgar评分低的原因可能不一定是宫内缺氧〃5minApgar评分0~3分的新生儿中仅38%、5min4~6分者仅8%存在胎心监护异常〃单用Apgar评分诊断窒息显然是不妥的。此外〃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指出〃Apgar评分可评价窒息的严重程度和复苏的效果〃但不能指导复苏〃因为它不能决定何时应开始复苏〃也不能对复苏过程提供决策。评分是生后1min完成的〃但窒息新生儿不能等1min后再进行复苏。 2.关于脐动脉血气 近10年来〃有研究认为应增加脐动脉血气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脐动脉血气代表新生儿在产程中血气变化的结局〃能揭示有无缺氧、酸中毒及其严重程度〃反映窒息的病理生理本质〃被认为比Apgar评分更客观、更具有特征性。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由于胎盘/胎儿血流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严重酸中毒和窒息且pH<7的新生儿其主动脉最大血流和主动脉舒张压明显降低〃甚至不能测出〃致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下降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但经合适心肺复苏及使用肾上腺素〃主动脉舒张压(正常为20mmHg)上升〃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增加。加强心肺复苏应该将纠正低氧血症及增加冠状动脉灌注作为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均提出〃Apgar评分对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敏感度高〃特异度较低〃而脐动脉血气(pH和碱剩余)指标特异度高〃敏感度较低〃两者结合可增加其准确性。 (注:1.脐动脉血流由胎儿流出〃反映胎儿的情况;脐静脉血流由胎盘流向胎儿〃能反映孕母酸碱平衡和胎盘的功能〃条件允许可以留取动静脉两份标本对照。2.脐动脉血标本的留取:分娩后立即用2把血管钳夹胎儿侧的脐带〃另2把血管钳夹胎盘侧〃留取的脐带应长10-20cm〃用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后针尖密封〃即刻送检。)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分娩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造成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主要护理问题 1.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羊水、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2.体温过低——与缺氧、环境温度低下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恐惧(家长)——与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维持自主呼吸: (1)复苏: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 A是通畅气道:①保暖;②减少散热;③安置体位;④清除呼吸道。 B是建立呼吸:①触觉刺激;②复苏器加压给氧;③喉镜下经喉气管插管。 C是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D是药物治疗: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 E是评价。 (2)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2.保暖: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或用暖水袋保暖,维持体温36.5-37℃。 3.预防感染: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操作,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4.安慰家长: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减轻家长恐惧心理。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一般指感染肺炎而言,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污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者,称宫内感染性肺炎,但更多的是出生后由细菌或病毒所致。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最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早期呼吸道症状和体征都不明显,尤其是早产儿。 (一)护理常规按新生儿疾病一般常规护理。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吸入物 1、对痰多不易咳出者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拍击背部:由上而下,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易于进入大气道。 (2)遵医嘱行雾化吸入,以湿化呼吸道分泌物。 (3)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动作易轻柔,负压不可过高(﹤0.01mpa),吸痰时间不可过长(每次﹤15s),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2、胸部理疗胸部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22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和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它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由于新法复苏的推广和使用,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窒息发生后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现将莱阳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1~12月收住的34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5年1~12月莱阳市妇幼保健院共收住34例窒息新生儿,男20例,女14例。孕周≤34周8例,37~42周19例,≥42周7例。顺产20例,剖宫产8例,经阴道产钳助产6例。34例中脐带因素占首位,其中脐绕颈16例,最多1例绕颈5周,脐带缠绕2例,脐带打结4例,其中打真结1例,产程异常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例,巨大儿2例,羊水过少5例,羊水Ⅲ度污染7例。 2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与否,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 2.1保暖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暖极为重要,因新生儿窒息后呼吸循环较差,体温大多不升,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4℃~26℃,体温偏低的患儿可用热水袋保温,直到体温升至36℃以上,再根据不同情况置于暖箱内。用热水袋保温一定要注意勿烫伤皮肤,暖箱的温湿度要适宜,需经常观察,保持相对湿度在55%~65%. 2.2吸氧 本组34例患儿都有吸氧治疗,直至发绀消失,呼吸平稳,精神好转。根据患儿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给氧方式。在氧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及血氧饱和度指数的变化。 2.3喂养 重度窒息患儿常规禁食12~48h后开奶,因重度窒息可累及心、脑、肾等器官及消化、代谢等多系统损害。过早喂养可加重胃肠道损害,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有的吞咽反射差的患儿还可能引起呛咳、误吸等。喂养时患儿头高脚低位,少量多次,喂完后轻拍背部减轻溢乳并密切观察面色、呼吸及精神状态,详细记录呕吐腹胀、腹围、大便(次数、形状、颜色)尿量等,以利于诊治。病情稳定后用母乳喂养,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上的因素不能直接喂养者,用鼻饲法。 2.4耐心细致地做好护理

最新《儿科护理学》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法[医学护理课件]

Revised 07/21/00 - Draft 4 (c) 2000 AAP/AHA Draft 07/21/00 欢迎新生儿窒息复苏概述和复苏原则●新生儿复苏 最重要和有效的措施是提供通气输氧到婴儿的肺。●复苏ABCD方案 A 气道(摆正体位和通畅气道) B 呼吸(建立呼吸) C 循环(评价心率和肤色) D 药物评价婴儿出生后的反应体位,通畅气道,擦干, 90% 诱发呼吸, 供氧建立有效呼吸 9% 气囊和面罩 胸外按压 1% 用药出生前后 的肺及循环变化胎儿期:子宫内, 胎儿依赖胎盘作为气体交换的器官肺泡充满了肺液肺小动脉收缩肺血流少血液经过动脉导管分流出生前后的肺及 循环变化 1.肺扩张充气胎肺液离开肺泡出生前后的肺及循环变化 3.血氧含量上升动脉导管收缩血流由肺获得氧气窒息新生儿的表现紫绀心动过缓 低血压呼吸抑制肌张力低下正常过渡过程障碍: 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 呼吸加快呼吸停止心率下降血压一般保持不变对刺激有反应继发性呼吸暂停继发性呼吸暂停呼吸停止心率下降血压下降对刺激无反应 初步复苏步骤评估是否采取下一步骤需先评估呼吸心率 肤色呼吸如果有呼吸暂停或心率 100 bpm: 用气囊和面罩给新生儿正 压通气30秒钟。然后,再次评估。循环充分正压通气30秒,

后心率仍 60 次/min ?在继续正压通气的同时开始心脏按压支持循环 ?30秒后 再评估,如心率 60次/min, 进入黑框D。药物在充分正压通气和胸外 按压后如果心率仍 60次/min:可在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同时给以肾上腺素 评估、决策、措施图复苏需要的人员和设备复苏过程中相关的危险因素表 1:与窒息有关系的高危因素为什么早产儿更危险? 初步复苏评估:孩子出生后,需要立即查问以下几个问题保暖防止体热丢 失:将新生儿放在辐射热源下全身擦干拿走湿毛巾早产儿:特殊问题 -- 皮肤薄 --皮下组织少 --体表面积大额外的步骤 --提高室内温度 --盖上塑料 单通畅气道通畅气道新生儿仰卧轻度伸仰颈部使咽后壁,喉和气管成直线 有胎粪但新生儿有活力 ? 呼吸有力; ? 肌张力好; ? 心率 100次/min ? 用吸引球和大孔吸引管清理口咽和鼻腔有胎粪但新生儿没有活力气管吸引给 氧插入喉镜,用12F或14F的吸引管清理口腔插入气管导管将气管导管与 胎粪吸引管相连退出导管时进行吸引必要时重复操作擦干,刺激呼吸,摆位 触觉刺激有潜在危害的刺激方法拍打婴儿背部挤压胸廓迫使大腿贴到腹部 扩张肛门括约肌热敷、冷敷、或沐浴摇动常压给氧如新生儿有呼吸,但是 有中心性紫绀,则常压给氧。评估: 呼吸,心率,肤色评估:异常生命指征气 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气流充气气囊优点:自动充气气囊无压缩气源也可充 盈减压阀自动充气气囊:基本组成部分自动充气气囊:基本组成部分自动 充气气囊:氧浓度的控制未接储氧器时只能给患者输送40%浓度的氧自动充气 气囊:压力输送的气体压力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挤压气囊的力度面罩和 新生儿面部间是否有气体泄漏减压阀复苏囊:安全措施每种气囊至少应有 一种安全措施来防止压力过高。压力计和流量控制阀减压阀复苏囊:常压给

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_2013陈自励

第15卷第1期2013年1月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hin J Contemp Pediatr Vol.15No.1Jan.2013 [收稿日期]2012-11-10 [通信作者]封志纯,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北京100700。Email :zhjfengzc@126.com )。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3.01.001 标准·方案·指南 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 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 )系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母体-胎儿间通过胎盘血流进行的气体交换发生急性障碍,引起胎儿发生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继而出现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等系统的抑制, 以致出生后不能建立和维持正常呼吸的一种危急病理状态。迄今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为了加强对新生儿窒息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我国国情,制定了新生儿窒息诊断与分度标准,供临床参照应用。 1诊断标准 (1)有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2)出生时有严重呼吸抑制、至生后1min 仍不 能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 评分≤7分;包括持续至出生后5min 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 评分≤7分或出生时Apgar 评分不低、但至出生后5min 降至≤7分者; (3)脐动脉血气分析pH <7.15; (4)除外其他引起低Apgar 评分的病因:如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神经肌肉疾患,胎儿失血性休克,胎儿水肿,产妇产程中使用大剂量 麻醉镇痛剂、硫酸镁引起的胎儿被动药物中毒等。 以上第2 4条为必备指标,第1条为参考指标。 2分度标准 (1)轻度窒息:无缺氧缺血性脏器损伤。(2)重度窒息:有缺氧缺血性脏器损伤。 本标准建议关于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和分度的标准, 不是判断新生儿是否需要复苏的依据,指导新生儿复苏的依据是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制定的“新生儿复苏指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415-419)。 另外,凡有窒息高危因素的胎儿一经娩出,应立即用两把消毒止血钳夹住近胎儿侧的一段约10cm 长的脐带,从止血钳的外侧剪断脐带,抽取剪下脐带 的脐动脉血进行血气检测;对接受复苏的新生儿,转入监护病房后应进一步检查有无脏器损伤和进行鉴 别诊断。缺氧缺血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参照以下标准:(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97-98;(2)虞人杰.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害.见: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4-239. (执笔:陈自励刘敬封志纯) 参与修订专家(按所在单位拼音字母顺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童笑梅),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封志纯,刘敬),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付雪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陈超),广东省人民医院(何少茹),广西北海市妇幼保健院(陈自励),湖南省儿童医院(高喜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常立文),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严超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儿童医院(周晓玉),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母得志),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李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孙建华),陕西省妇幼保健院(李占魁),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刘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张雪峰),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毛健,魏克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于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俞惠民)。 (本文编辑:邓芳明) · 1·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 ↓ ↓ ↓

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领导干预下降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4.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⑴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⑵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⑶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⑷药物和(或)扩容。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

一、复苏准备 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顾新生儿。 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名。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有专人负责。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 此评估-决策-措施的基本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 断重复,见图1。 评估主要基于3个体征:呼吸、心率、氧饱和度。评估 ↗↖ ╱ ╲

措施 ←─────── 决策 图1 复苏的基本程序 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骤是否有效,其中,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骤是最重要的。 三、复苏的步骤 复苏的步骤见流程图(图2)。 (一)快速评估 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1.足月吗? 2.羊水清吗? 3.有哭声或呼吸吗? 4.肌张力好吗? 以上4项中有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二)初步复苏

最新新生儿窒息复苏试卷,及答案

新生儿复苏教程(第六版)评估试卷 单位:职称:姓名: 1. 有百分之几的新生儿进行初步评估来决定是否需要复苏? A. 1% B. 10% C. 50% D. 100% 2. 新生儿复苏过程中,以下哪一项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A. 给氧 B. 施行胸外按压 C. 正压人工通气 D. 给肾上腺素 3. 以下哪一项是原发性呼吸暂停而不是继发性呼吸暂停的特征? A. 血压下降 B. 心率减慢仅对肾上腺素有反应 C. 对触觉刺激有反应 D. 喘息性呼吸仅用正压人工呼吸有效 4. 复苏过程中评估和决策主要基于那三个体征? A. 呼吸、血压、氧饱和度(或肤色) B. 血压、氧饱和度(或肤色)、心率 C. 呼吸、心率、氧饱和度(或肤色) D. 呼吸、血压、心率 5. 刚出生,当你评估是否需要复苏时,你将问有关新生儿哪四个问题? A. 单胎分娩?羊水请?有呼吸和哭声?脐带有三条血管? B. 足月妊娠?羊水请?有呼吸和哭声?肌张力好? C. 低出生体重?羊水请?有呼吸和哭声?肤色红润? D. 温暖?羊水请?有呼吸和哭声?母乳喂养? 6. 确定一个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是“有活力的”。“有活力的”定义有哪3个特点? A. 心率>100次/分,肌张力好,躯干红润 B. 心率>100次/分,呼吸有力,血压好 C. 心率>100次/分,呼吸有力,肌张力好 D. 呼吸有力,轻度羊水污染,肤色红润 7. 一个呼吸暂停的新生儿对吸引、擦干及背部摩擦无反应,下一个合适的措施是什么? A. 常压给氧 B. 评估新生儿是否足月 C. 轻弹足底 D. 开始正压人工呼吸 8. 一个轻度羊水污染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表现苍白和肌张力低,下一步你将如何做? A. 刺激新生儿呼吸 B. 常压给氧 C. 新生儿气管内吸引 D. 开始正压人工呼吸 9. 一个新生儿正在使用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表明正压人工呼吸有效的体征有哪些? A. 心率增快;肤色改善;自主呼吸及肌张力改善 B. 心率快速下降;有胸廓运动;可听及呼吸音 C. 有自主呼吸;口腔分泌物减少;肌张力减低 D. 有胸廓运动;胃区可听及声音;肤色改善 10. 当正压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配合进行时大约每分钟各多少次? A. 30次呼吸,90次按压 B. 40次呼吸,80次按压 C. 60次呼吸,60次按压 D. 60次呼吸,120次按压 11. 下列哪项是胸外按压指征的正确描述?

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

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 本诊疗规范的制定是以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2016年,北京修订“新生儿复苏指南”为依据,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 一、复苏准备 1. 每次分娩时有 1 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2. 复苏1 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 人。 3. 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由专人负责。 4. 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都需有明确的分工,每个成员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 检查复苏设备、药品齐全,并且功能良好。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 此程序贯穿复苏的整个过程。 评估主要基于以下3 个体征: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 新生儿复苏流程图

三、复苏的步骤(一)快速评估

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 项指标: 1. 足月妊娠? 2. 羊水清? 3. 有哭声或呼吸? 4. 肌张力好? 如以上任何1 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如羊水有粪染,进行有无活力的评估和决定是够气管插管吸引胎粪。 (二)初步复苏 1. 保暖 2. 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伸仰位(鼻吸气位); 3. 吸引:必要时(分泌物量多或有气道梗阻)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 10 s),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00 mm Hg( 1 mm Hg =0. 133 kPa); 4.羊水胎粪污染时的处理:不再推荐羊水胎粪污染时常规气管内吸引,我国新生儿复苏专家组推荐:当羊水胎粪污染时,仍首先评估新生儿有无活力,当有活力是继续初步复苏,无活力时,应在20s内完成气管插管及用胎粪吸引管吸引胎粪,如不具备气管插管条件,而新生儿无活力时,应快速清理口鼻后立即开始正压通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