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明代官吏制度

论明代官吏制度

论明代官吏制度
论明代官吏制度

作者简介:张红,中教二级,安徽省宿州市矿建中学,安徽·宿州。邮政编码:234000

文章编号:1672-6758(2010)03-0046-2

论明代官吏制度

摘要:明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其官吏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试从明代的官吏选任制度、任官的回避制度、官吏的考课制度、官吏的监察制度、官吏的俸禄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历史意义。

关键词:明代;官吏制度;启示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借鉴历史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明代,封建社会

进入成熟期,

封建制度己完全成熟化,各项工作都进入了总结完善期。明代的官吏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之上,有所扬弃,有所创新,己十分成熟、完备,对于我们今天加强新形势下的政治改革大有裨益。

一官吏选任制度

明初,选官没有资格限制,选官途径多样化,“初,太

祖尝御奉天门选官,且谕毋拘资格”,“进士、监生及荐举

者,参错互用”,永、宣以后,渐循资格。明中后期,弘治、正统以后,“资格始拘,举、贡虽与进士并称正途,而轩轻

低昂,不舍天壤”,“京官六部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

士,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外官推官、知县及学官,由举人、贡生选。京官王府、六部首领官,通政司、太

常、光禄寺、詹事府属官,由官荫生选。州、县佐贰,都、布、按三司首领官,由监生选。外府、外卫、盐运司首领

官,中外杂职,入流未入流官,由吏员、承差等选”

。二任官的回避制度

明朝对所有官吏的任用都实行一定范围和不同程度的回避。从回避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亲族回避、地区回避和职务回避三种。回避的职官分为在京官吏、地方官吏和一些特殊地位的官吏。—般来说,所有官吏都要实行亲族回避,地方官吏实行亲族与地区的双重回避,对于一些重要的官吏则另外实行有特殊要求的职务回避。

1.亲族回避。明朝最早建立的回避制度是亲族回避。早在洪武元年,明政府就规定,凡父兄伯叔任两京堂上官,子侄有任科道官者,皆对品改调;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以卑避尊,改调其他衙门。

2.地区回避。地区回避,即籍贯回避。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确定了“流官注拟,并须回避本贯”的原

则;洪武四年吏部铨选,有“南北更调,已定为常例”的说

法。“南北更调”即是为了回避本省。

3.职务回避。明朝除对通常官吏任用实行亲族回避

和地区回避外,《大明律》规定:“凡官吏于诉讼人内,关

有服亲及婚姻之家,若得受业之师及旧有仇嫌之人,并听

移文回避。”明朝对于执行司法职能的官吏,回避范围由

亲族扩大到了姻亲、老师及旧有仇恨嫌疑的人。

三官吏的考课制度考课,也称为考核、考绩。中国古代历朝都建立了一系列的官吏考课制度,对官吏的品行、政绩进行考核,奖勤罚懒、褒廉惩贪,力图组建一支具有廉洁清正素养的官吏

队伍。明朝的官吏考课制度,可以分为考满和考察制度。

所谓考察制度,是指由中央人事管理机关、监察机关

等对官吏的德、

勤、能、绩以及身体状况进行考查甄别,并按规定查处渎职和严重不称职官吏的制度。

所谓考满,则是指给官吏规定一定的任职期限,期限届满,

对其在任期内的德业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分别等次决定对官吏的去留及职务升降的制度。

考察制度与考满制度虽然都是考核宫吏的制度,但两者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考核的侧重点不同。考察是为了发现官吏队伍中的贪赃枉法等不称职者,并及时将其清除出官僚队伍,此

即所谓“考察有司本欲去贪存廉,以示劝惩”

。而考满主要是为了给任期届满的官吏提供作出新的奖惩任免决定的依据。因此,考察除了查处不良官吏之外,一般并不对官吏进行职务的晋升。

2.考核的方式方法不同。对官吏的考察既有定期性考察,如对地方官(外官)的“朝觑考察”和对中央官吏(京官)的“京察”,也有不定期性考察,如监察官吏对地

方的不定期“巡察”或“廉察”等。而考满则属定期性考

核,不论是地方官还是中央官吏,通常都要经历三、六、九年的考满。至于具体的考核方式方法及程序,也有诸多不同,在此略而不论。

3.考核的具体标准、程序以及结果等方面也有不同。

如在考核的结果上,考察以“八法”计处官吏,而考满

“其目有三:曰称职,

曰平常,曰不称职”,为上中下三等。考察与考满虽存在不少区别,但两者制异而同功,在用人行政方面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考察结果是对官吏进行考满的重要根据,而考满又是对考察制度的补充。如果只行考察之法,就会因偏重于考查官吏的过错,出现“以一音掩大德,以一事褒终身”的不合理现象,失去客观公正性。反之,如果只行考满之法,以九年通考来决定

对官吏的黝险,就会导致“可黝者不足为迟,可进者大成

赊缓”的状况,不利于整饬吏治。

四官吏的监察制度

明代监察制度较前代完善成熟,为中国古代最完备的监察制度。明代之监察体系呈垂直、独立、交叉型,纵横交错成网状结构,所有官吏包括监察官员本身都被置于监控之下。其监察体系特点有:

1.监察内容覆盖面广。(1)从监察的对象看,其不仅包括对百官、监察官的监察,还有对皇帝的监察。在当时,监察官弹劾的对象自

·

64·第10卷第3期2010年6月

鸡西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

Vol.10No.3Jun.2010

皇帝以下几乎已无任何限制,上至朝廷要臣,下至普通官员,无不网罗其中;而监察官自身也要相互接受监督。

(2)从监察职权的内容来看,最基本的职责是纠察百官,弹劾结党营私、贪污渎职、徇私舞弊的不法官吏,同时还兼有推鞫狱讼即参与审理案件以及监督财政收支的职责。

(3)从监察的程序看,有事前、事中和事后监察。事前监察是在事情开始之前对其所实施的监察,事中监察是在事情进行过程中所实施的监察,而事后监察就是在事情完成后才进行的监察,即纯粹的监察。

2.监察主体分工明确、细致。

(1)都察院,“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具体包括:对扰乱朝政者、违反官纪者、“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进行弹劾,会同吏部考察考核官吏,与大理寺及刑部共同审理“大狱重囚”,以及奉敕外察。

(2)六科给事中,明确分工监察六部,共掌“待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复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书下……驳正其违误”,“凡大事廷议,大臣廷推,大狱廷鞫,六掌科皆预焉”,即其享有言谏权、监察纠劾权、封驳权、部分的人事权及司法权。同时据《明史·职官志》明载,六科给事中各自还有专属自己部门的独立的职司。

(3)监察御史,“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奏章奏劾”,“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

(4)巡按,“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辨之。”

(5)督抚,一般是因地方的一些重大事件而由皇帝临时专派,监察范围有:雪冤狱、清军役、正官风、劾官奸、清属吏、正法纪、肃盗匪。督抚的监察权相当集中。

(6)提刑按察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官邪,戢奸暴,平狱讼,雪冤抑……凡官吏贤否,军民利病,皆得廉问纠举”。按察司享有一般的监察权,但侧重主管司法监察。

五官吏的俸禄制度

明代的官俸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明代官俸制度的最终确定乃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先是对公、侯、伯的俸给制度进行改革,“令公、侯、伯皆给禄米,论功定数,责成他们各归旧赐田于官”,废除了明初“勋戚皆赐官田以代常禄”之制;其次,把核定官俸与文武官员的品、阶、勋相结合。明代官俸特点就是低、薄。明代官俸低的一大特点就是折色制的推行。明代薄俸的突出表现是废除了历代的职田制度。

六明代官吏制度历史意义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明代的官吏制度包括官吏选任制度、任官的回避制度、官员的考课制度、官吏的监察制度、官吏的俸禄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对于维持明王朝的长治久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明朝的官吏选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选拔公正,便于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淘汰不合格的官员,保证官员的执政能力,对于保持明朝官吏的廉洁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明朝的任官回避制度有助于避免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等腐败行为的发生,起到了一种事前预防的作用,可以大大减轻后果的恶劣程度,有助于吏治的廉洁,社会的安定。

3.明朝的官员的考课制度有助于及时了解官员的治绩,发现和辨别官员的忠奸贤庸,存优罚劣,使保贤者在位,做到官得其人,名实相归,从而对预防官吏职务犯罪、保持官吏队伍清正廉洁起到了重要的督责作用。

4.明朝的监察制度有利于惩善扬恶,整肃吏治;可以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从而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监督的结合,可有效避免监督的空白点,可以更好的发挥监督机制应有的作用。

5.明朝的俸禄制度在明初,对缓解国家财政困难、树立廉政之仕风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明中叶以后,则加深了吏治的腐败和政治的腐朽,造成“贪风不息,廉吏难支”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出,俸禄水平与廉政密切相关,在封建时代厚禄未必养廉,但是适当的俸禄水平是确保吏治清廉的必要条件,“薄不足以养廉”,“吏俸薄则犯赃者必多”。诚如明代正统年间御史陈泰上书所言:“乞量增禄廪,俾足养廉,然后治贪污,则贪风息。”

明朝的官吏制度对今天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有重要的启示,如官吏选任,回避,考核制度等,对今天干部选拔,任职,考核提供许多的有益的借鉴,这对于完善公务员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龙文斌:明会要·都察院[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2.申时行:明会典[M].中华书局.1989年

3.张廷玉:明史[M].岳麓书社,1998年

4.张廷玉:明史·循吏传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6.毛佩琦张自成:中国明代政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7.王兴亚:明代官吏渎职及其惩罚[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15(1)

On Bureaucrat System in Ming Dynasty

Zhang Hong

Abstract:Ming Dynasty in China is regarded as a unified country in Chinese history.As for the bureaucrat system which is inherited the legacy of the preceding dynasties.There has been a lot of accumulated lesson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bureaucrat system.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los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selection of the bureaucrat system,the supervision for the officials and the remuneration system designing,etc.

Key words:Ming Dynasty;bureaucrat system;revelation

Class No.:D691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于凯生宋瑞斌)

·

74

·第3期论明代官吏制度2010年

科举选官制度

古代科举选官制度 古有乡举里选之说。《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查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经过逐级选拔,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称。《礼记·射义》还提到诸侯贡士于天子。这些说法虽然不能证明先秦确有贡举制度,但是后世科举制度上的一些做法和用语,有的是从这里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条很重要的选官之道,便是"养士"。国君和贵族公子常常把有学问、有才干的人供养在自己身旁,并随时从这些人中选取适当的人才,派任官职。当时的所谓"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门下各有食客(也就是"士")数千人,成为各国政府都很重视的力量。后来国君们发现,只要有官做,天下能人多得很,不必另外用"闲米"来养;而非国君的养士,则由于对国君会形成威胁而渐渐被禁止,养士制度也就消失掉了。 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的制度。汉高祖下过求贤诏,汉文帝也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又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材。茂材就是秀才(优秀的人才),据说后因避东汉光武帝讳才改称茂才的[1]。汉昭帝以后,举士包括多方面的人才,东汉承袭旧制。一般说来,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盛。但是东汉桓帝、灵帝以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2]。可见当时的察举已经很滥了。 第34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4) 汉代被荐举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等第高下授官。有所谓"对策"和"射策"。"对策"是将政事或经义方面的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者作答;"射策"则类似抽签考试,由应举者用矢投射简策,并解释射中的简策上的疑难问题[3]。后来"策问"的形式定型化了,所以后世把它看成为一种文体,萧统《文选》称之为"文"[4]。"对策"也被认为是一种文体,简称为"策",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说是"议"的别体。汉代董仲舒的对贤良策,是这种文体的名篇。至于"射策",后来则成了一个典故,杜甫《醉歌行》说"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就是在应举考试的意义上运用这个典故的。 魏晋以后,地方察举孝廉、秀才的制度基本未废。所以李密《陈情表》说:"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5]魏晋南北朝有所谓九品官人法,各州郡都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分为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这种制度本来是为了品评人才的优劣,以便选人授官,但是后来由于担任中正的都是"著姓士族",人物品评全被豪门贵族所操纵,"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实际上成了门第高低的标志了。 在这段时期里,有一个著名的事件,那就是出身寒族的曹操于建安十五年春、十九年冬、二十二年秋三次发布唯才是举令。曹操驳斥了"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的时论,提出了"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选官准则,认为"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二十二年发布的《举贤勿拘品行令》称: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这些命令,直欲摧陷廓清东汉近二百年间儒家豪族用人唯行的金科玉律。"九品中正制"本来正是与此"三令"同一源的。所以早期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曹魏政府的中正官手中,中正官按人才优劣以定品第,也多少改变了名士"臧否人才"、操纵选举的局面,选出了一些比较有才干的人充实政权,帮助曹魏在三国角逐之中占到上风。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上,儒家豪族的力量远比曹魏出身的寒门大得多,曹魏寒门政权实际上只是东汉至中唐数百年贵族社会中

(完整word版)明代法律制度

《明代法律制度》本章重要知识点 1.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答: (一)重典治国立法思想的确立 第一,元朝覆灭的深刻教训。 第二,“刑罚世轻世重”是中国的传统法律思想。 第三,明初复杂的社会形势迫使朱元璋以“重典治国”。明王朝建立初期,由于年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活动此起彼伏,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斗争。 (二)重视预防犯罪和法制宣传 (三)强调“法贵简当,诗人易晓”,重视以封建礼教约束人民的思想与行动。在这些立法思想的指导下,明朝的法律制度在唐宋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成为中国封建法制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2.立法概况及《大明律》的立法成就 (1)立法概况:《大明律》、《明大诰》、《问刑条例》、《明会典》等的制定和编纂。(2)立法成就: 首先,《大明律》突破了隋唐以来律典依十二篇分编的传统,首创按朝廷六部的政务范围分目的的新体例,具有分类贴切、内容集中、条理清晰、文字简明的特点。 其次,在内容上,《大明律》充分吸取了民初三十年及以前朝代的统治经验,是一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条例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的封建法典。 3.“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表现。 (1)“轻其轻罪”是指明律相对唐律,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2)“重其重罪”明律对危害封建国家行为的犯罪处刑普遍比唐律加重。 一、重其所重 (1)加大打击谋反大逆 凡谋反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 (2)加重打击反逆盗贼 明律的惩罚重在: ①对犯罪人本人及亲属处刑更重。 ②株连范围广。 ③明律的处罚不分情节。 ④还扩大了“十恶”重罪的范围。 二、轻其所轻 (一)事关礼教之罪减轻 (1)告祖父母、父母者。 (2)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 (二)轻其所轻并非绝对 (1).关于强奸罪:唐律规定徒二年或二年半;明律规定:已成者绞监侯,未成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考核机制推行纵横有序、层层考核的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且严密的制度体系。中国古代考核机制中考核内容合理全面、考核标准实绩与品德并重,在实施过程中与监察、奖惩、退休制度相结合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用人机制,通过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奖勤罚懒、澄清吏治的作用。中国古代官吏考核机制中制度的设置及运作机理仍可以为现代领导干部考评机制的完善提供本土资源的借鉴。 关键词:古代考核机制特点启示 政绩考核制度在古代称为考课,也称考核、考绩、考查,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由专门的人员和机构对在职官吏的政绩、功过和德行进行考核。考核是各个朝代奖勤罚懒、选贤用能、改善吏治的重要制度措施,通过考核,分出优劣加以奖惩黜陟,也是历代统治阶层约束内部成员的基本手段。 一、古代考核机制的特点 早在三代时候已经有考核机制的雏形,战国以来,初具规模,秦汉以降,历代不断加以完善,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且运作有效的考核机制。 第一,考核内容合理、完整、系统 传统考核制度在内容上规定上,将责权一致的考核原则制度化,包括:按照职务分工制定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考核对象进行分类,考核人员和机构的实行责任制和专业化,考核期限明文规定。 首先,按照职务分工制定考核标准和内容。考核的内容从实绩上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各级行政主官的考核,另一类是对其他担任专门业务官吏的考核。对各级行政主官的考核重点一般集中在民生与稳定上,对教育也十分重视。对专门业务官吏的考核,其考核的内容则根据不同的职事制定不同的标准。如唐朝的“二十七最”,宋代的监司七事考,金代的十七最等都是考核不同职务官员的依据和标准。 其次,考核的对象实行分类。考核对象涉及到京官与外官,文官与武官,高级官与中低级官等的分类。隋唐以前,官吏考核的对象主要是地方诸侯和郡县长官,自唐朝开始,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论职位高低都要经过考核,又分京官考和外官考。宋代三品以上由皇帝和宰臣裁决,五品以上的文官由宰职负责,五品以上的武官由枢密院负责。明清之际,京官、外官仍分别考核,对京官的考核称为“京察”,每六年一次;对外官的考核称为“大计”,每三年一次。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选择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择题 (后附参考答案) 1.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朝廷昭示:“国家开赏举之门,广收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反映出宋朝的科举制度 A. 取消了对应试者身份职业的限制 B. 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 是普通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 D. 选拔官员的方式不断更新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B.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 龙生龙,凤生凤 D. 立嫡以长不以贤 3.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4.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它们相似的作用是 A.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 扩大了统治基础 C.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 实现了选贤任能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中涉及到的选官制度分别是A.世官制和科举制B.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和科举制D.科举制和八股取士制 6.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 A.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C.考试内容较为繁多 D.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 7.《南齐书·孔稚珪传》云:“所奏缪允者,宜写律上,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由此可知南朝时期A.已经不再推行九品中正制度B.出现考试选官的科举制 C.世家大族已失去选官垄断权D.可以通过学校试经入仕 8.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一制度是 A. 监察制度 B. 科举制度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9.据史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可能是 A.禅让制B.九品中正制C.世官制D.科举制 10.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他所指的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1.魏晋南北朝的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 征辟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12.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明代官员的休假制度

明代官员的休假制度 明代官员的休假制度既是当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明代官员的假期包括:例假、赐假、事假和病假。 官员的例假即法定的休息日,包括法定的假日和节日。法定的假日也称为休沐。《明史·选举志》载,庶吉士五日一休沐,假如他们要在休息日出行的话,还有太监和卫士随从服侍。就明代的休假制度而言,庶吉士似乎是一个特权阶层,除此之外,尚没有史料能表明其他的阶层也有五天一休沐的待遇。国子监的学生每月初一和十五休假,如《明史·选举志》中所说,“惟朔望给假”。皇太子和诸王们同样是朔望给假,其余的时间都要坚持读书写字。明以前,有些朝代实行旬假制度,官员们十天休假一次。旬假制度对明代也有影响,《明会要》卷44记载,明宣宗曾仿照古制,在每年岁首的时候,许百官旬休。法定的节日也是国家规定的休息日。据万历《明会典》卷80“节假”条载,明代有元旦、冬至和元宵三大法定节日。元旦从初一开始,文武百官放假五天,冬至节从当日开始,放假三天。永乐七年(1409)春,成祖朱棣定元宵节从正月十一日开始,为期十天。元宵节放假的规定从此开始,并成为定制。法定的节日和假日里,官员们一般都要休息,特殊情形下,他们仍要办公。比如明成祖朱棣定元宵

节假十天,同时又规定遇外官进京考察的年份,吏部、都察院和吏科相关人员都不能休假。弘治三年(1490),全国处处灾荒,明孝宗命文武百官修身反省,取消第二年元宵灯节,像这样因为异常或灾荒而取消元宵灯节的情况在明代多有发生。 皇帝赐假没有定制,完全是一种优恤和恩宠。洪武年间,朱元璋体谅镇守皇城城门的卫士日夜劳苦,准许那些父母俱病、家无余丁的卫士们回家侍养,等父母病愈后仍进京镇守城门。《皇明诏令》卷9记载,宣德年间,“寰宇肃清,时和岁丰”,宣宗曾五次在法定的节日之外赐假给文武大臣。两次在冬至节三日假期外,赐假七天,共给假十天。三次在元宵节十日假期之外赐假,其中宣德九年(1434)元宵节假长达一个月。皇帝还经常赐假给一些得宠的大臣。张居正回乡探母,返京后,万历皇帝对他百般慰劳,赐假十天让他休息调整。张在朝廷的地位无人能及,因此所受恩宠也无人能及。 明代官员事假的范围很广泛,省亲、祭祖、迁葬、治亲生父母丧、送老亲、送幼子以及完婚等都可作为事假的事由。通过万历《明会典》卷5“给假”条可看出,明代的事假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请假手续:洪武年间,内外官吏欲请假省亲迁葬的,都要自行备文上奏,由皇帝定夺。此后的两百多年间,明代官员请事假的手续基本如此。到隆庆五年(1571),南北两京请事假省亲、送子、迁葬的官员,改由本衙门的掌印官“勘实代奏”,方能准假。随后又规定在掌印官中

明朝官吏制度

明朝官员品级 ]明朝(中央官员品级)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 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其中比较有影响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世袭制、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1、世袭制 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对后世政权的好处: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2、军功授爵制 军功爵制是在春秋战国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逐渐产生和确立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的军政制度。如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可见,军功的大小是用人的标准,军功大的授给的爵位就高。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因此这种制度摧毁了奴隶制的上层建筑,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但豪强地主由此产生,经西汉的恢复,到东汉发展到高峰,成为东汉的显著政治特点。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发展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和士族制度的形成,使封建政治更加腐败、黑暗。 3、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4、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古代绩效考核带来的管理借鉴

中国古代绩效考核带来的管理借鉴 专门多企业治理者,一提到考核,就认为这是从西方引进的洋玩意,是舶来品。事实上,中国从古至今在官员考核方面实施过多种有效的 考核制度,不管是起始时刻、考核内容,依旧实施成效,都大大超过欧美 各国。 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 都积存了丰富的考核体会。相伴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官吏考核 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 秦汉时期,统治者对官吏实行考课制度。考课确实是对官员 政绩的考察,即今天的考绩。考课是用于将职位责任同官员的能力行为联 系起来,以考绩的标准来约束和鼓舞官员,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 员的赏罚黜陟,以便劝善戒恶,使考绩得以发挥作用。秦代的考课是通过 上计制度进行的。上计制即:郡臣于年初将一年的赋税收入预算写在木券上,呈送国君,国君把木券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合乎标 准的留任,不合乎标准的则罢免。上级官吏对下级官吏的考课也采取同样 的方法。考课后分列等级,宣明优劣,决定升迁黜罚。上讲考课事关国家 大政,统治者专门重视。 唐代初期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员的政绩,考核有了较大进展。唐代初期制定了考课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令:"房玄龄、王硅掌内外官考";"凡百司之长,岁校其属功过,差以九等".当时尚书省吏部是负责考课的机关。考绩的目的是为了黜恶陟善。考课的等第不仅直截了 当关系到官阶的升降,还与俸禄的加与夺、官位的外迁、解职有关。唐制 规定: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 每退一等,夺禄一季。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 进一阶;一上下考,进二阶。计当进而参有下考者,以一中上覆一中下, 以一上下覆二中下。上中以上,虽有下考,以上第。有下下考者,解任。 唐代官吏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小考只定等第,记入考状备案。大考 是综合几年来小考的等第来确定等等,决定对官吏的赏罚黜陟。考课在唐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导学案(含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 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 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2.(1)地方:取消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 (2)中央:①废除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________负责。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 为,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__________。 (3)厂卫制度: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______时期成立东厂。 3.(1)明朝提倡__________。 (2)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答卷被称为“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 4.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________、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5.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6.北京和_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如晋商、徽商。 二、合作探究 归纳明太祖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说说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三、练习巩固 1.如果你是明朝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5.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 A.西域 B.西洋 C.东洋 D.南美洲 6.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A.洛阳和长安 B.开封和临安 C.北京和南京 D.北京和洛阳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二: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 (3)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 四、课后反思

明朝行政机构及官职设置

明朝行政机构及官职设置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史志中有记载的,由考中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籍官员就有193人。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史志中有记载的,由考中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籍官员就有193人。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两者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兴化有两位礼部尚书(周如磐、宋继祚)加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陈俊加封太子少保,他们都是明代兴化品位最高的官员。 明朝初期,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销中书省,自秦设立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长官,其品位也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明朝兴化共出了12位尚书,除上述三人加封太保、少保外,其余九人为翁世资(户部)、郑纪(户部)、林俊(刑部)、康大和(工部)、林云同(刑部)郭应聘(兵部)、陈经邦(礼部)、曾楚

卿(礼部)、林兰友(兵部)。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行政监察机构,明朝部,院同治,院、部权并重,院长官都御史与尚书平级,为正二品,兴化官居都御史的有三人。 承宣布政使司为明地方(省)最高行政长官,明朝全国设有13个布政使司,而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的官职,任务完成之后,回朝复旨,职务也就自然取销。宣德之后(1426—1435),许多巡抚不再回朝,而成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兴化人当布政使的有27人,巡抚3人,其官职均为正二品。 正三品官员兴化有26人,其中六部侍郎(六部的副长官)13人,通政使司(中央情报机关)通政使1人,大理寺(中央司法机关)卿1人,副都御史(都察院副长官)1人,按察使司(地方最高监察机构)按察使9人。 从三品官员兴化有24人。其中:承宣布政使司参政(省副长官)19人,都转运使司(中央在地方的办事机构)转运使3人,大仆寺(兵部在地方设立的牧养军马机构)卿2人。 明朝全国设159府,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兴化人官居知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doc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为了督促秘书官吏守职尽职,更好地为主官服务,都制定了对秘书官吏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考核制度。研究一下这些制度,对今天完善各级秘书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当有所补益。 秦统一天下,建立起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后,在“明主治吏,而后治民”思想的指导下,最早制定了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在全国施行。 据云梦秦简中的《吏道》记载,秦朝对秘书官吏的原则要求是“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纠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为了使秘书官吏便于理解和执行,又将这些原则要求分解为具体标准,颁令秘书官吏,必须遵守警惕。这一具体标准称为“五善”和“五失”。 “五善”即: “忠信敬上”,就是忠顺朝廷,尊敬、服从上司、主官; “清廉毋谤”,就是要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工作要任劳任怨; “举事审当”,即办事要谨慎、妥当; “喜为善行”,即思想境界要高,要自觉地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 “恭敬多让”,即凡事谦虚礼让,与同事们和睦相处,敬重别人。 “五失”为:

“夸以▌”,即夸夸其谈.好唱高调而不务实; “资以大”,就是喜欢自我吹嘘,为自己摆功而不实事求是; “擅制割”,就是好自作主张,乱表态,随便许诺,越权行事; “犯上弗知害”,即目无王法,犯上作乱; “贱士而贵贝货”,即轻视士人,贪婪好利。 凡是能遵守“五善”而无一失的秘书官吏就予以升迁、授爵;如有“犯上弗知害”之失者,处以死刑,有其他一失或多失者,分别处以罚款、降职、创爵,直至罢职、治罪。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发展了对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规定朝廷百司中的秘书官吏由主官每年考核一次,称为“常课”或“小考”。每三年大考核一次,称为“大课”。“常课”是根据秘书官吏一年中的德行、勤懒、是否忠顺朝廷、服从主官、忠于职守,作出书面鉴定,好的评定为“最”等,差的评为“殿”等。“大课”是根据三次“常课”的评定等第予以综合,分出好、差等第,然后分别予以赏罚。 郡、国的秘书官吏则由郡守或国相考核评绩,“以纠怠慢也”(《后汉书·百官志注》)。 县衙中尉丞以下的秘书官吏由县长(或县令)考核,依据他们的表现、实绩作出评定。记录,这种记录称为“集簿”,据此分别予以货、罚。 可见,汉朝已建立起了对秘书官吏由各级主官负责定期考核的制度,比秦朝更制度化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元宏吸取汉族政权的经验。为了

中国的选官制度

中国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 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 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誓愫闷,科举制形成。 <2>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

浅论明代监察制度

浅论明代监察制度 我国监察制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于殷商和西周。从秦代开始,正式置御史府,秦汉以后形成制度。魏晋以后,制度日臻完备,至隋唐时期,监察制度开始法律化、定型化,日趋成熟。宋元时期,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到了明朝,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日 益向极端的君主专制方向发展,封建监察制度也更为完备和严密,为明朝统治树起了一根支柱。明朝监察监督机制有其独特之处,但亦因时代存在许多局限性。 一演变 明朝的监察制度,大体上包括了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地方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等,这些制度大都由前代沿袭而来,到明代逐步完善。明代统治者总结了历史上历代治理国家的经验,尤其是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对于官吏的监督与纠察、强化“天子耳目”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使明代的监察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其一,御史制度上的创新。明初曾一度效仿元制设御史台,掌监察,之下亦效元制设殿中司和察院,成为国家三大府中尤为重要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使台,正是创设督察院,两年后又对其内部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从而完成了台、察合一的制度创新。建文帝明世祖等后继者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都察院是专门负责维持封建国家机关以及官吏纲纪的部门,“职责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1]成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总揽全国监察事务。它是正二品衙门,其主要工作人员是各种御史。主官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正三品),其下有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正四品),左、右1111都御史各两人(正五品),以地区划分的十三道御史若干人(正七品)。他们按地区和业务分工,负责对全国各方面的监察工作,权力甚大,无所不监。因此在人选和任用上,明朝极其慎重,要求也非常严格。督察院的御史是最直接维护朝廷封建统治利益的人物,所以他们的职级虽然较低,但权力很大,这强化了中央对百官的监察权力,旨在使各衙门不能独断、加强皇权,促成了明王朝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之制度的建立。 其二,言谏制度上的发展。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六科给事中初设,至洪武二十四年以后逐渐定型,这成为明代监察制度的一个重要发展。假如说,督察院的御史着重监察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那么六科则是对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二者不相统属,可互相弹劾。每科各设都给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从七品),给事中四至十人不等,其职责是“常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2]因为六部是全国最高的行政管理部门,所以六科一对它们的监察作为主要职责,对封建地主政权来说是有其必要性的。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但其专门化的业务监察,要求工作尚在进行当中便发现并纠正其可能的危害,消灭可能造成的损失。当然,明朝对其人选也是要求很严格的,按规定,一般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3]同时明朝也很关注给事中的考核,七品小官,其升降都要由皇帝来定度。可见,明朝大量设置台谏官,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皇权以防止权臣跋扈,另一方面则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以便于对内外百官行使皇帝的权力。 其三,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善。明代地方行政层级工分三级,监察机构也与此相对应。朱元璋称帝前就在全国13个行政区内分设按察司,并在其下设41个按察分四。按察司为地方最高监察机构,相对于都监察院又称“外台”,虽隶属于中央的督察院,但其行事有一定的自主权。洪武二十四年敕“懿文太子巡抚陕西”[4],始创巡抚之制。宣宗时期派遣巡抚“巡行天下,安抚军民”,已成定制。这些巡视地方的监察官员若兼领其他专项事务,则称总督提督等。到明中期前后,因某种需要,这些特殊的官名已发展为固定官职,如宪宗五年(1469

明朝法律制度

明朝法律制度 立法思想: 一、刑乱国用重典。 原因:1、吸取元朝“宽纵”亡国的历史教训;2、巩固封建皇权的需要;3、惩治贪官污吏、奸猾豪民的需要 二、礼法结合,明刑弼教: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设置了极具礼教特点的“申明亭”制度,指全国各地建立名为“申明亭”的基层司法组织,由本里百姓推举正直的里甲老人主持,亭内树立板榜,定期张榜公布本地有过错人的姓名及其过错的行为,并由老人主持轻微诉讼的调解,以此“申明教化”。 立法活动: 一、《大明律》的制定 明代律法意义: 1、律法经历了逐步完善、前后相继的制定过程。 2、明律的编制体例展示了立法者高超的立法技术。(1)仿《元典章》,篇目以中央行政六部分类(2)仿《宋刑统》篇下分门的体例,便于寻检条文。(3)条文简、凝练(4)图文并茂,极具实用性(5)律例并举,创一代形式法典编制体例之河 二、《大明令》是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 三、大诰和榜文: 朱元璋采辑官名犯罪的重要案例,编成《大诰》四编。《大诰》由典型案例、重刑法令、明太祖对臣民的“训诫”组成,《御制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 《大诰》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 《大诰》对比《大明律》的特点: 1、规定了许多律外适用的酷刑 2、设置了许多新的罪名和禁令 3、同一犯罪,量刑较重 4、“重典治吏”的色彩鲜明 为处理民间细微纷争以及减少诉讼,朱元璋命令颁布了《教民榜文》 四、条例编篡和修订: 1、第一阶段:明中期前的单行法规时期。条例是司法机关根据案例拟定条文,由皇帝批准颁布,性质上接近于宋代的“敕”。 2、第二阶段:明中期后的条例汇编时期。明神宗时期,刑部尚书舒华等重新辑修《问刑条例》将其附于《大明律》,称为《大明律集解附例》。 刑罚制度: 1、充军:原指军人犯徒、流罪发往环境恶劣之卫所充当军户、参加屯种的刑罚,并附加杖。分为(1)“终身”,只及于犯罪者本人一生(2)“永远”则罚及子孙,犯罪者死亡后官府可至其家乡拘子孙一名来代替。 定罪量刑的主要变化: 一、轻其所轻: 对于初犯礼教伦理,典礼仪式以及户婚田土方面的轻微犯罪,明律较唐律都进一步减轻二、重其所重: 对反逆、盗窃、贪赃等重罪,明律的量刑进一步加重。

明朝选官制度

十一、明代选举制度:明代负责选举的机构,教育制度、选官途径(荐举、监生、吏员、科举),对文、武官员的铨选与管理。 明代的学校教育,无论是其制度建设,还是它实际的发展状态,都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发展地位。尽管自西汉就有了地方郡学和中央太学的设立,并在此后各代获得不断发展,但只有到了明朝,才最终形成了健全完备、完全向良民开放,并且与科举制紧密结合的官办儒学教育体系。首先,地方和军队儒学教育空前发达。洪武二年,令全国府、州、县各置儒学,府学设教授一员、训导四员,州学设学正一员、训导三员,县学设教谕一员,训导二员,皆纳入国家正式官职编制,享有俸禄。各学校舍也完全由各地官府主持兴建、维修。生员则于本地官员军民子弟中选考其端重俊秀者补充;其名额,最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因都享受免费伙食待遇,所以称为“廪生”;此后,随着求学者的日益增多,又令各学添设与其廪生等额的“增广”生员,天顺后复增“复学”生员;各类生员都享有“免其家二丁差徭”的优待。与此同时,主要分布于北边与西南地区的部分都司、卫、所,也建立儒学以教育军队子弟。在明一代,朝廷始终稳定地举办如此完备的地方及军队儒学教育,这是前代不曾有过的;明末全国生员高达五十余万人,这么大规模也是前代不曾有的。其次,中央设立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唐代以来,中央官学为多并立,兼隶属于国子监管理;明太祖则只设国子学,洪武十五年,改称国子监。由此,国子监由唐代以来中央官学的行政管理机构变成了纯粹的国立最高学府。这一变化,既减少了朝廷对中央官学的行政管理层次,又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控制,一举两得。洪武八年至二十六年,并设南京国子监和中都国子监。永乐元年后,则形成南、北两京国子监并立的体制,且终明再未发生变化。永乐二十年,两京监生高达一万五千多人,成化元年,更高达一万九千余人;其规模之大在中国古代是少有的。其三,官办儒学教育体系空前完备。洪武十六年,明廷确立了各府、州、县学分别按照一定额数和标准向中央举贡生员并经“廷试”中试后入国子监生肄业的制度,因是按年而贡,故称“岁贡”。由此,府、州、县学生员成为国子监生最主要的来源。这不仅改变了明朝以前国子监主要来源于官宦子弟的局面,而且,也把地方儒学和中央国子监教育在制度上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空前稳定和严整的官办儒学教育体系。其四,确立了官办教育以科举为轴心的基本格局。同样是在太祖时期,明廷就已经确立了中央国子监和地方府、州、县学从教学目的到教学内容都主要围绕科举考试进行的基本格局。洪武二十六年,明廷又规定各府、州、县学生员考中举人的多少作为考核其教官称职与否的主要依据,更是以硬性的制度手段把府、州、县学教育限定在科举附庸的地位。其五,确立了监生入仕制度。选拔太学生或国子生之优异者直接入仕,明代之前,国子生从未获得当然的入仕资格,由学校直接入仕在整个官员队伍中还是少量的。而到明代,监生入仕则成为常例,也即监生只要按规定完成了肄业和历事,就可获得选官的资格。通

中国古代史常识:古代官员考核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史常识:古代官员考核制度演变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从巩固政权出发,十分重视对官吏的考核。早在战国时期,便以“上计”来考核官吏,即群臣于年终须将赋税收入写于木券,呈送给国君考核,以考核的优劣决定官职升降。两汉对官吏的考核,仍以“上计”为主,各县令将该县的户口、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送郡国;郡守再加汇编,用副本上计于中央的丞相,每三年考核一次以定升黜。魏晋南北朝时,对官吏的考核发生一些变化。考核对象从地方官吏扩大到中央百官,考核办法改三年考核为每年岁终考核,到了第六年,总计历年考核结果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任免。 唐代具有严密而完备的官吏考核制度,以“四善二十七最”作为对官吏的考核标准。所谓“四善”,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始勤匪懈”,这是各级官吏的道德规范。“二十七最”则规定了考核百官职守的具体标准。各个部门的长官依据这一考核标准,每年评定属官的行状,分别列为九等,并给予一定的奖惩。宋代由于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官吏们只要在任内不出错就可升迁,因而各级官吏苟且因循,坐待升迁。元代则沿袭了历代汉族地主政权的考核制度。 明代官吏考核制度更趋完善,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考察法”来实现的。所谓“考察法”,即按“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不谨”八法考察官吏。考察又分为“京察”和“大计”。“京察”是每隔六年对中央官员进行考察以决定去留。从州县到府道司,三年一次,层层考察属官,再汇总至督抚复核,造册上报吏部。这种考察地方官的制度称为“大计”。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致使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逐渐成为虚文。清代继续沿用明代的“京察”和“大计”制度,并一概改为三年举行一次。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官僚集团的日益腐败,考核制度的作用也愈来愈小,最后终于名存实亡。

4古代官吏管理制度 (1)

古代官吏管理制度 朝代内容 汉朝1、选拔和任用官吏:荐举和考试:·察举 ·征召 ·辟举 ·任子 ·太子补官:中央设立太学,经考试成绩优良者 2、官吏选任的回避制度:“三互法”,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 3、官吏政绩考核:上计的方式考课。上计律 4、致仕:70岁 唐朝1、官吏来源:·科举:各级官学考试选拔的生徒; 地方州县审核身份并初试合格的乡贡; ·门荫:父祖为高官,子孙无需考试直接取得出身。 ·科举考试中第者:取得做官的身份,并不即时“释褐” 真正入仕还需要经过吏部的考试,称“释褐试”。 ·吏部择人方法4种:身、言、书、判。 2、考课:·每年一小考,由本司or州县长官主持;4年一大考,四品以下官员皆由吏部负责。 ·“四善二十七最”; ·定上中下九级。小考优者加禄,劣者夺禄;大考优者晋升,劣者降职甚至免官or依律惩治。 3、致仕:70岁 宋朝1、官吏来源:科举取士:·录取和任用的范围较宽:不仅录用人数比唐朝大增,而且一经录用便可任官。 大大放宽了应试者的资格限制,僧道也可参加考试。

·殿试成为常制:考生一律成为天子门生,避免了考生和主考官之间以师生之名结为同党。 ·创造了“糊名”(弥封)、“誊téng录”、回避等方法以防科场舞弊。 ·考试内容虽仍侧重诗赋、经义,但切近国家实际治理的策论受到重视。 2、考课:京朝官--由审官院考核;州县官--由考课院掌考(对地方州县官以“四善三最”标准考核)。 3、官制:差遣制: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由皇帝灵活授予。 ·官:品级和俸禄高低; ·职:文官的荣誉虚衔; ·差遣:实际的职事。 元朝1、科举考试长期停废,后来才恢复; 2、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3、结束了以诗赋取士的历史,首创以程朱理学为内容的经义取士制度。 明朝1、建立了完整的科举制度; 2、只有官学的学生才可参加科举考试; 3、中央设国子监为最高学府,学生称“监生”,由各地官学选送; 4、各府州县均设官学,学生称“生员”,俗称“秀才”; 6、生员----->可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省级考试,考取即为“举人”----->举人经6年一次的“大挑”可直接任官,监生也可以被选为官, 但一般只能担任教官or辅助性官职; ----->3年一次的全国性会试,考中再经殿试合格,即为“进士”。 ----->也可经考试推荐为监生; 7、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命题,考生只能按照程朱理学的注解答题,后创立了“八股”的格式。 8、明朝任官:籍贯回避制度:基本上三年一换,地方官严格实行“北人官南,南人官北”的籍贯回避制度。 9、致仕:60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